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毕加索的哲学

毕加索的哲学

毕加索的哲学
毕加索的哲学

毕加索的哲学

立意:坚持做自己人生的导演。

结构:递进

毕加索曾说:“我小的时候我妈对我说,如果你要当兵,你最终会成为一个将军;如果你要出家,你最终会成为教皇,结果我去画画,成为了毕加索。倘若当初毕加索选择对母亲的话言听计从走上士兵或教皇之路那么艺术界就将会陨落一颗明珠后人也无法感受到他的作品和立体派的魅力所在。所以,坚持做自己人生的导演,每个人都能成为”毕加索“在当今社会不少父母都如毕加索的母亲有着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接连不断的补习班无休止的音乐课舞蹈课,不输在起跑线的宗旨理念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备受压力也从小习惯了接受适应而丧失了导演自己人生的能力。数不尽数的钢琴班最终只有一位朗朗登上了舞台,因此看清方向做自己人生的导演是开启精彩人生的关键钥匙。

做自己人生的导演选择好正确的目标。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一个没有目标的人等于没有灵魂,是无法有所作为的。周恩来总理在小的时候当老师问他是为何而读书时他响亮的回答道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是这样一个正确的目标激励着他督促着他让他不断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并最后成为了我们国家的总理,也振兴了中华,让中国人们从此站了起来。

做自己人生的导演要不断地奋斗拼搏。当你树立了正确的目标后要做的便是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奋斗拼搏才能够到这颗镶嵌在金字塔顶端的钻石。5岁起就因生病而瘫痪的张海迪面对病魔从未屈服低头,她凭着坚持不懈的毅力奋斗拼搏的精神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还坚持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她还翻译英语小说,创作文学作品,20年来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出版了《轮椅上的梦》,《绝顶》等多部作品并多次获奖。上天剥夺了她做一个健全人的资格但他仍靠奋斗拼搏导演着自己精彩的人生。

当然,做自己人生的导演也并不是一味的都跟着自己的感觉行事,否则走错方向也是无法获得成功的。因此做自己人生的导演也要适当的听取他人的意见,去糟粕取精华升华自己的境界走上更高的山峰。

做自己人生的导演,正如盛夏中一棵独立的向日葵,虔诚地仰望着自己的信仰,跟着理想转头,始终坚持着光芒的方向,不去做将军,不去做教皇只做“毕加索“。

毕加索简介以及部分作品(教学材料)

毕加索简介以及部分作品 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6121幅。 巴勃罗·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毕加索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毕加索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 在毕加索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也正因此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毕加索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 《格尔尼卡》

《第一次圣餐》 《祭坛男孩》 《酒馆的“四只猫广告”》

《等待比赛开始的斗牛士和公牛》 《手里捧着鸽子的孩子》《小丑》

西方美术史结课论文-毕加索

毕加索——我最欣赏的画家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也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问起他创作的秘诀时,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多数画家在创造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后,就不再改变了,特别是当他们的作品受到人们的欣赏时更是这样。随着艺术家的年岁增长,他们的绘画虽然也在变,可是变化不会很大了。而毕加索却像一位终生没有找到他的特殊艺术风格的画家,千方百计寻找完美的手法来表达他那不平静的心灵。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而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德加的柔和的色调,与罗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会的题材,也是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 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并在1904年定居在那里。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时期的作品背景蓝,人物蓝,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的作品。背景简化避开光感和深度的感觉,把人物和成简单的图样,其中沉重,强烈而流动的线条给人以不真实的、虚拟世界的印象。 1904年的春天,毕加索迁居巴黎,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他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时期”的典型画法。暖洋洋的、娇滴滴的玫瑰红色代替

毕加索的意义

毕加索的意义 (副标题:世界上永远年轻的画家) 毕加索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绘画艺术家,网上的介绍挺多,到现在还是络绎不绝。他也是一生风流倜傥的非公子哥们;人们多数对于他的性爱趣闻津津乐道,一个人能够有这么多妞妞喜欢,说明他的男人魅力非同一般,(有钱人多了去)许多人做梦都想有毕加索那样的翘人艳绩,但一觉醒来却仍可怜兮兮地摇头叹气,遗憾自己没有他的天赋与机遇,只有嘴巴上放胆侃聊一通的毕加索话题,再继续昏昏耗耗地涂涂抹抹;至于他绘画表现的大无畏扬弃精神且没几人敢学,真正能够理解他那艺术思想的人也为数不多乎。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幅。在少年求学期间,毕加索就努力地研习传统的技巧和主题,16岁时就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我们看看这幅油画的写实功力,比我们现在的油画研究生画得还好;但他毫不留情地放弃了这种画法,因为他清楚写实绘画在当时就是一种没有创新意义的艺术形式。他死的时候是91岁,可人们却还要把他称做“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这是因为他在90岁高龄时,他每天开始画一幅新作品时,还要表现出对世界上的事物好像头次看到一样画出自己心中的视觉感受。他总是在探索新鲜与未知,寻找解决新语言的表现。他热心于扬弃已经熟练的老套且不安于现状而创新。正像他说的:“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绘画含义。”我在中央美院的图书室里看过他的素描集,在厚厚的素描画册里,有不少是模仿中国绘画的水墨类尝试,其中一只大红公鸡有点类

似齐白石的大写意。他曾经对张大千说过;绘画艺术在中国,你干嘛来西方学美术?(大意是)这样说能反映他善于借鉴许多优秀的其它民族绘画艺术,精于吸取各国文化艺术形式的独有魅力。 他不到20岁时就走上探索新艺术表现手法的道路了,不停地变换造型语言的视觉美感。早年,他那玫瑰红时期的作品:人物表情似乎比较冷漠,但倾向于普通人性的关爱。画面除了色调的忧伤感觉外,已由先前蓝色时期那种无望的…小我?情绪中出走。摒弃暂时生存艰辛的悲哀之象征,继而是对人生充满斗志与兴趣的信心。后期则把绘画语言的表现转于非洲面具艺术的借鉴,使自己的画风惊世骇俗而突兀于巴黎当时的画坛。1915-20年间,他一度回归写实,但不是照搬物象真实的模拟,曾努力研究古典主义的绘画美感表现,但他的古典风格是绘画美感的仿古典视觉情趣,非照搬古典技法的复制。在1930年他又热衷于超现实主义的绘画语言,可他的绘画造型处理决不是照片式的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毕加索作油画《格尔尼卡》以抗议德、意侵略者对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这幅画是以立体、现实、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半抽象画,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色块堆积、表现了格尔尼卡人痛苦、受难和法西斯的残暴,曾引起世界画坛的轰动;好像已经挂在了联合国总部。晚年时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他对西方当时的工艺设计都影响较甚;晚年亦有儿童嬉戏般的素描速写,随心所欲地天真率性把一个老人的返童美感发泄得淋漓尽致。 毕加索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家有着很大的影响。他是个不断变化艺术表现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画家、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的艺术家都被他影响过,致使他们都积极地探寻自己的绘画风格;他的思维意识可就死活

毕加索一生与他的艺术

毕加索与他的立体主义 摘要:就像没有人会怀疑太阳从东方升起一样,同样没有人会怀疑毕加索对人类美术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所创造的立体主义艺术颠覆了人们过往的艺术观念以及人生态度,引领人们进入了一个充满激情与梦幻的崭新时代。人们有评价毕加索为疯子,有讽刺他老夫娶少妻,而他在我心中永远是一直为艺术奔波的伟大画家,他的作品白雪难和,他画苑冠冕。终其一生,他的艺术在西方以及中国的绘画史上产生了及其重大的影响。 关键字:立体主义 正文: 经典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经典的篇幅也是巨大的。在这白驹过隙转瞬千里的时代,还有谁能安下心来如老僧奉经般去苦读经典?而对于伟大的艺术品来说,能够真真正正读懂画家思想的又能有几个?拂去铅华,走进毕加索,我们能够有别一样的体会,能够亲身触摸到大师的风采,能够感悟优秀画作灵魂之所在。毕加索给我的体会是深刻的,他的一生让人崇敬,让人佩服,他的立体主义更是让我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毕加索1881年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长期在法国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是现代西方最具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立体画派创始人,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的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万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他为20世纪的艺术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它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他画风多变,不断创新。有时候倾向于原始艺术或写实主义创作,有时又追求形式上的奇异或浪漫主义氛围。对现代艺术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的作品有《弹曼陀林的少女》、《阿尔夫人》、《手风琴师》、《格尔尼卡》等。 毕加索的作品通常被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大致是“蓝色时期”(1901—1904年)、“玫瑰时期”(1904—1906年)、“立体派时期”(1917—1924年)和“晚期”(1912—1972年)。 在“蓝色时期”,毕加索因为受到了他朋友自杀和他自己在西班牙孤单旅行的影响,使得他在这一时期的画作呈现出阴郁的感觉。在“玫瑰时期”,毕加索因为受到与费尔南德之间的甜蜜关系的影响,使得这一时期的画作大量采用鲜明、乐观的橘、粉红色系。在“立体派时期”,毕加索看到了黑人原始、大胆、强烈的造型的,使得毕加索受到了极大地启发。毕加索的立体派,基本上不是纯美学的,而是走向理性的、抽象的,将物体重新构成、组合,带给我更新更深刻的感受。走进毕加索你能够感受到他的作品受当时社会情况的影响非常大,他的画风随着当时社会对他的影响而改变,尤其是他的立体主义,受当时社会风气和黑人品质的影响及其的大。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创新,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也能体现出他的才能,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

浅析毕加索的艺术成就

浅析毕加索的艺术成就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你自己就是个太阳,你腹中有着千道光芒。除此外则别无所有。”毕加索对埃.泰蕾阿德所说的这句话正是他自己的写照。 与一生穷困潦倒的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的耀眼光芒至今没有衰退。 他在童年时期就已发出了和别的孩子不同的艺术光芒,很小的时候就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那便是他的“童年时期”。接着他开始了他的蓝色时期,在那一时期,他采用浓郁的蓝色,表现贫老与孤独的苦难。但当他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陷入爱河时,他的玫瑰时期也随之而来.毕加索不满于现在的成就,依旧不断努力,创作了《斯坦因画像》,它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当他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时,他又开始了古典主义时期。继而毕加索又开始了那超现实主义的画作。 1900年的2月1日,在朋友们的筹划下,举办了他在“四只猫”俱乐部的首次展览。毕加索的素描被挂在烟渍累累的墙上,150幅首次公开展出的作品,大部分是关于那些画家、诗人与音乐家朋友们的速写。可惜出师不利,观众对此反应平平,外界对此也十分淡漠。从商业角度看更是收益甚微,卖出去的画少得可怜、价格也低得可怜。现在,毕加索比任何时候都向往巴黎。巴黎,世界艺术的中心,现代主义的营垒。 随着生活的稳定,他有更多的时间沉湎于艺术的海洋里。他终日流连于卢浮宫,贪婪的吮吸着各种各样流派的绘画风格和他所能吸取的养分。这种美学上的博采众长,使他的画面颜色渐淡亦使风格改变——从传统走向现代,绘画主题也日益多样化。 1901年毕加索重返巴黎,此时的他已有足够的实力支付路费了。到巴黎后他的情绪趋于平静。随着风格的突破,创作数量巨增。在巴黎,他感觉到创作裸体画的自由,绘制了一系列的作品,以体现出在西班牙时受到压抑的性解放。 毕加索执着地探索着,实践着,正当毕加索感到精疲力竭并准备重新开始的时候,一个蒙马特尔的艺术家邀请他去荷兰度假。毕加索欣然前往,并在荷兰创作了《美丽的荷兰女子》、《戴帽的荷兰女子》等画。荷兰度假,是他创作中的一个值得欢迎的巨大转变,他已把那个已经衰落了的蓝色王国抛在了身后。这个转变,也加速了他从贫穷向富裕过渡的转变。 1905年,“野兽派”诞生了。马蒂斯是画派的代表。他们对于古典艺术的绘画方式提出质疑,强调主体的感觉,注重直觉的理念并试图用一些抽象概括的形体和夸张、强烈的颜色来表现直觉的感受。他们放弃了传统的明暗表现方式,用大线条、大色块和极其夸张概括的形体。这些作品在巴黎展出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毕加索受他们的影响进入了自己的第一个古典主义时期,作品《土耳其装束的夫人》和《立着的裸女》表现出他对艺术形式无休无止的探索。他预示着毕加索艺术思想中的一个新的倾向,他追求古典式的单纯线条,匀称和永

毕加索生平介绍整理

毕加索生平介绍 毕加索自画像:从这些自画像里,我们可以透过毕加索的眼睛看毕加索…… 1896年1901年1906年1907年1938年1972年 蓝色时期(1901年到1903年) 毕加索在这个时期作品背景蓝,人物蓝,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那时候的蓝色,是贫穷和世纪末的象征,于是作品多表现一些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独。至于为什么毕加索会采用蓝色作为主调,尚没有确定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受法国画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响,认为这种色调加强了画面中的诗意成分。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毕加索之所以偏爱蓝色是因为它代表着忧郁。也就在那片单色的浅蓝、粉蓝、深蓝、湛蓝中,毕加索开始走上他的成功之路。 玫瑰红时期 1903年到1906年 毕加索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红时期”的典型画法。 黑人时期 1907-1909,或者说是立体主义的发韧期 在1906年末,毕加索从事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作品的创作,这件作品是他的经验总结,并且标志着他未来的活动朝现代派方向发展的开端。这部作品就是《亚威农的姑娘》。这位西班牙画家的着眼点,不像野兽派那样放在色彩上,而是放在形体上,他采用灵活多变且层层分解的、雄浑有力的、宽广而有概括性的平面造型的手法,把形体的结构随心所欲地组合起来。这些平面甚至发展到超越单个的物象,囊括周围的全部空间。这时我们还没有达到完全理性地控制物体,但是,毕加索的画已经导致我们必须走上这一道路。到1909年,毕加索才确立了真正崭新的绘画语言,这语言是从事物的内涵去认识和解析,而不再只是从事物的视觉表象来描

绘事物的形象了。 立体主义时期 (1910-1911是分析立 体主义时期;1912-1914是综合立体主义时期) 这个时期的观点是:不要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起来。 古典主义时期 要求有丰富的意境、优美的构图,元素间对应的完整。其中有很多是从文艺复兴时期作品获得创作的灵感。 牧笛 在海滨的女人 Picasso 的母亲 Picasso 夫人 情人 超现实主义时期及抽象主义时期 在超现实主义时期里,毕加索的人物外形柔和,当然是毕加索式的柔和,线条却又梗又硬,具有希腊式面孔的女人,在他的笔下变成了正面和侧面的缝合体。

对毕加索的人物评价

对毕加索的人物评价 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 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 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面对勤奋的毕加索和天才的创作,你会不会毕恭毕敬呢?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人们试图划分毕加索的创作阶段。但这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他每两三年都要用一些绘画上的创造发明把批评家们难住……研究者们规定了许许多多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抽象主义时期”。 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而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德加的柔和的色调,与

罗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会的题材,也是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在《嘉列特磨坊》、《喝苦艾酒的女人》等画作中,总看到用罗特列克手法经营着浮动的声光魅影,暧昧地流动着款款哀伤。毕加索十四岁那年与父母移居巴塞罗那,见识了当地的新艺术与思想,然而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却碰上当时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政治激烈的变动导致人民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身为重镇的巴塞罗那更是首当其冲。也许是这种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使得毕加索潜意识里孕育着蓝色时期的忧郁动力。 后期画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毕加索作油画《格尔尼卡》抗议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这幅画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毕加索从十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毕加索是整个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着很大的影响。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

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第一时期是:"蓝色时期";第二时期是:"玫瑰红时期";第三时期是:"黑人时期";第四时期是:"立体主义时期",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第五时期是:"古典主义时期";第六时期是:"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抽象主义时期"。 毕加索一生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造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绘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 帕布洛·毕加索1881年生于马拉加。尽管从半个世纪以来,毕加索参加了法国绘画的一切冒险,他终归还是西班牙人。在其思想,秉性中带着奢侈,悲惨和沉重的西班传统。他在自己的油画、雕塑、版画和陶器中挥霍着它,但却从未用竭,这点是非常显著的。但是谁要想在他的作品、词汇、章法、主题中单单找出这个混合的、豪华的、以东方文明的神话和形式、原始的手法、和布匿的模糊影响养育出的西班牙来,那将是一种追求系统化的妄想。对其天分的形成起过最重要作用的是贡哥拉和戈雅的西班牙,高迪的巴洛克建筑的西班牙,卡塔卢西亚的无政府主义和造反主义,是极为特殊、热情,具有破坏性的剧烈,狂热的西班牙。不管怎么说,没有一个在法国生活和工作的外国画家比他更多地消融于法国风俗精神之中,也没有一个能证明自己比他更忠实于根。在毕加索身上,一切都是矛盾:他的生活、他的特点、他的作品。 毕加索的父亲若泽·卢依兹·索拉斯柯是巴斯克人,图画教员。母亲玛丽亚·毕加索是马略尔卡人,祖籍热那亚。当别的孩子还在玩玻璃球的时候,毕加索已经画出完全可以放到博物馆里展出的画了。1900年,他来到巴黎,倾心于凡高的作品和图卢兹·劳特累克画的蒙马特场面。在他这一时期以及"兰色时期"(1901~1904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劳特累克明显的影响。他关心的对象是穷人、病人和生活中的可怜人。他重新拿起西班牙最珍视的题材----贫穷、孤独、悲哀,但指导思想却是要用他在与蒙马特素描画家接触中加以单纯化的手法去影响法国绘画。他越来越精确地画着单个的或组合的人物,把他们的形拉长或缩小,以便给予戏剧性的表现。在近乎单色的油画中,他使用一种神秘的、深夜一般的兰色调。这时的毕加索只有二十三岁,但名气已不仅只限于他的朋友们这个小圈子了。

毕加索作品赏析

自由的艺术家—毕加索 毕加索是近现代主义的先锋。有人说,“20世纪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这话一点都没错,他凭借自己多变的画风和不朽的画作为这个世纪的艺术贡献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在我眼中是个单纯者,一个单纯地追求自由的艺术家,并永远忠于自由地创造艺术。正是因为追求自由,毕加索的艺术才没有规律可循,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塑世界。艺术是毕加索的全部,自由则是毕加索的灵魂。毕加索的作品涉及多个方面,从版画、陶瓷到雕刻、绘画、素描。从超现实主义到印象派、野兽派。毕加索不仅给了我们艺术的震撼,更从他的创作中我们学到了人生的艺术。他的作品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到抽象,来来去去,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他的一生分为几个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抽象主义时期”。 我最喜欢的就是毕加索最著名的油画《格尔尼卡》,这是在1937年的大奥古斯丁路的新工作坊内创作的,也是毕加索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超现实主义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一个人道主义者,毕加索本对政治毫不关心,然而对于这样的野蛮行径,他表现出了无比的愤慨,他用了一个半月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右边,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怀抱死去的孩童仰天痛哭,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

毕加索的各个时期

毕加索 姓名:宋紫豪 学号: 13124343

1906年至1910年非洲时期(黑人时期) 1906年毕加索从德兰的非洲面具中得到启发,直至年底,其作品一直受非洲面具影响,此即为毕加索的非洲时期。他笔下的人体健硕而深沉,这种特征,在1907年的《阿威农的姑娘》中显露无遗,由不同组件组成的人体可从几个角度来观看,揭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的来临。然而,整个时期仍有受塞尚影响的痕迹。 1910年至1914年分析立体主义(综合) 毕加索进入了立体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创作特点是,“不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起来。”同时,赋予形式意味的构图和画面最终的震撼力,形态穿插闪躲于几何之间,色彩从单一变成复色。另外,为了更仔细地分解对象的造形,毕加索以及其他立体主义绘画者也倾向选择较单纯的主题来作画,比如静物、肖像、人体等等,至于他以前关心的斗牛、巴黎夜生活、小丑、穷人等题材,则难以融入到这个新风格中。毕加索以大量的创作来探索这种风格,比如在《斜躺的裸女》、《站立的裸女》等人体作品中,他以浓重的轮廓线勾勒出身体的各个部位,尤其强调椭圆形的乳房和折曲的四肢,藉由块状的结构组成扭曲的躯体;相反的,在五官的描绘上则简略得几乎不可辨识,背景也仅只是布满笔触的简单色块 1914年,战争使立体主义画家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毕加索重拾自由与个人在色彩上的品味,还有那旺盛的精力。无论从风格与绘画的对象上,他的“立体印象派”创作变得更加自由。纵观他的所有作品,他并未把自己局限于立体主义,而是继续从各方面探索。 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超现实主义时期 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是毕加索创作的超现实主义时期,其创作特点是将生与死,梦境与现实统一起来,具有神秘、恐怖、怪诞的气氛。这时期的作品包括《雕塑家》等。 《雕塑家》是以毕加索的情人玛丽·泰瑞莎的形象为蓝本设计的。玛丽·泰瑞莎的形象被描绘成画面左边的胸像,这尊胸像形体巨大、色彩鲜明,和雕塑家身后台座上的白色雕像有着截然不同的魅力。画中雕塑家正支着头注视着他的作品,彷佛正思考要如何进行下一步。这种雕塑家及其作品的主题,往往令人想起希腊神话中的毕马龙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兴趣缺缺,反而爱上自己的作品。另外,这一时期毕加索正在实验各种变形的手法,在这件作品中,他对于变形的处理诉诸平面化与图案化。毕加索运用大量夸张的曲线勾勒出形体的轮廓,其中雕塑家和胸像的脸部造形相对较为清晰可辨,彷佛在强调两人对望的情景,而远离头部的手、脚与家具等造形则激烈地扭曲、断裂,甚至和其他形体的线条连在一起。毕加索也将许多轮廓线加以延长,而切割出不同的区域,色彩就如同填色游戏般涂绘在各区域中。此外毕加索也强调装饰的效果,他在部分线条的周围加上点状装饰,使得平涂的色块变的层次丰富。

毕加索及其作品赏析

有人说,“20世纪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这话一点都没错,他凭借自己多变的画风和不朽的画作为这个世纪的艺术贡献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 毕加索在我眼中是个单纯者,一个单纯地追求自由的艺术家,并永远忠于自由地创造艺术。正是因为追求自由,毕加索的艺术才没有规律可循,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塑世界。艺术是毕加索的全部,自由则是毕加索的灵魂。毕加索的作品涉及多个方面,从版画、陶瓷到雕刻、绘画、素描。从超现实主义到印象派、野兽派。毕加索不仅给了我们艺术的震撼,更从他的创作中我们学到了人生的艺术。他的作品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到抽象,来来去去,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他的一生分为几个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 ,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抽象主义时期” 风格独创且缤纷多变的现代艺术魔术师毕加索,以他绚烂的彩笔,创作出一幅幅影响深远的巨作。 1、《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2、《格尔尼卡》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

毕加索作品全赏析

史上最全毕加索作品全赏析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的作品通常被分为9个时期。时期的名称尚有争议,大致是“蓝色时期”(1901年~1904年)、“粉红色时期”(1904年~1906年)、“立体主义时期”(1917年~1924年)“晚期”(1912年~1972年)。 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他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亚威农的少女们》、《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体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毕加索简介

毕加索简介: 1881年10月25日生于西班牙马拉加,1973年4月8日卒于法国木甘。 伟大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死的时候是91岁。也许你要奇怪,为什么我们要把他叫做“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呢?这是因为在90岁高龄时,他拿起颜色和画笔开始画一幅新的画时,对世界上的事物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样。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这是一幅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代表作,即将来到中国) 毕加索艺术活动年表 1900年至1903年蓝色时期由1900年起毕加索一直往来于西班牙及巴黎之间。

1904年在巴黎定居,住在著名的“洗衣坊”。 在巴黎,他结交了马克斯?雅各布、范唐吉、隆尔蒙、阿波里耐和拉平?阿吉尔的东主的女儿马德莱娜,他为马德莱娜绘了几幅肖像。其时他的作品仍受到在巴塞罗那大行其道的象征主义影响。 毕加索当时的生活条件很差,又受到德加、雅西尔与土鲁斯.劳特累克画风的影响,加上在西班牙受教育时染上的西班牙式的忧伤主义,这时期的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蓝郁。 1904年至1906年粉红时期 1906年毕加索结识了马蒂斯。其后又认识了德兰和布拉克,与费尔南德?奥利维耶在蒙马特同住。其时他的经济已好转,生活比前愉快,画作用色变为轻快的粉红;绘画对象亦由蓝色时期的乞丐、瘦弱小孩和悲戚妇女转向街头艺人、杂耍艺人及风华正茂的女孩。 1906年至1910年非洲时期1906年毕加索从德兰的非洲面具中得到启发,直至年底,其作品一直受非洲面具影响,此即为毕加索的非洲时期。 他笔下的人体健硕而深沉,这种特征,在1907年的《阿威农的姑娘》中显露无遗,由不同组件组成的人体可从几个角度来观看,揭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的来临。然而,整个时期仍有受塞尚影响的痕迹。 1910年至1914年分析立体主义毕加索大部分的艺术家朋友都由蒙马特迁到蒙帕纳塞,他亦随他们迁居。其时的立体主义体验达到巅峰。雅克?比斯这样评论他:“作品由素描建构,色与调弱化到最起码的灰色与浅暗橘黄色;形体是几何图形化与综合而成的,造成迹

毕加索作品欣赏 毕加索的代表作

毕加索作品欣赏毕加索的代表作 价值连城的毕加索名画都有哪些?在移居巴黎以后,毕加索的画风开始变得忧郁悲伤,笔下的人物换成了一些乞丐、醉鬼和妓女,这些主题的选择可能反映出毕加索当时窘迫的经济状况。接下来小编带你去看看毕加索作品欣赏。 毕加索作品欣赏 毕加索作品图1

毕加索作品图2 毕加索作品图3 毕加索作品图4 毕加索作品图5 毕加索轶事

毕加索的父亲是位美术教师,人到中年,在艺术上还无啥建树。为此,他寄希望于儿子。他想,凭自己所掌握的技巧,辅导一个孩子总该绰绰有余吧。这样,毕加索刚到入学年龄就开始了严格的基础训练,速写、素描、油画样样都画。一年后,他的艺术天赋就开始显露。八岁时,他不但画了许多简笔式的小鸟、动物,还画出了第一幅有主题的油画――《看斗牛》。 父亲为了使儿子能持之以恒地画下去,自己在家里也支起了画架,经常画这画那。毕加索十三岁那年的一天,他看到父亲的画架上有幅未完成的画,便操起义亲的画笔,将这幅画完成了!父亲回家发现后,一下惊呆了!没想到儿子的色彩感觉、造型能力提高得这么快,几乎超过了自己。父亲自惭形秽,出于自尊,只好自动缴械,将全部画具都交给了儿子,并发誓以后再也不作画了。 浪荡子 毕加索在巴塞罗那正规美术学校学习两年后。十六岁时,他在叔父的资助下,独自往首都马德里皇家美术学院深造。按理,毕加索进了首都的高等学府,应该专心上课,接受更严格的训练。谁料,毕加索对学院的课程不屑一顾,天天在城里四处穿梭。豪华的大街、肮脏的小巷、美术馆、咖啡厅、吉普赛人、乞丐,他到处看,到处画。家里人以为他进城后学上

了坏样,变成了浪荡子,为此,叔父取消了对他的资助,父亲对他也不抱多大希望,偶尔寄点钱给他,只够他买少量的纸张。毕加索一时陷入了困境。对此,他没有气馁,也不作任何解释,唯有玩命地画。 事实上,毕加索并不是贪图玩乐,而是对社会生活中的各个侧面作了许多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了解,由此而获得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他在以后创作的许多传世之作,如《老犹太人》、《熨衣妇》等都是取材于这段生活。可以说,没有这段浪荡子生活,毕加索也只能成为一名平庸的画家。 感谢您的阅读!

(初中美术教案)《毕加索》教案

《毕加索》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取材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十三册中的《毕加索》一课,使学生在欣赏毕加索作品后,发现大师独特的人物表现方法,并能用这种新方法来创作一幅作品。 学情分析:许多学生都听过毕加索的名字,但对大师及其作品了解甚少,因此对毕加索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对毕加索的作品,大都不会欣赏,本课让学生学会欣赏并初步了解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人物绘画风格,学习毕加索独特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人物头像画。 教学设计:在探究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欣赏毕加索作品以及回顾以前所学的人物头像画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行发现毕加索画人物的独特表现风格。再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解决本课难点并激发其作画欲望,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在拓展过程中,让学生欣赏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作品,不仅是让学生进一步走近大师,更是让其认识到绘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此提升本课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1.以画家毕加索为突破口,学习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欣赏、体验毕加索作品,拉近与大师的距离,激发学习大师作品的兴趣;认识到绘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欣赏大师作品,能表达自己对毕加索独特的人物表现方法的感受和体会; 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能初步理解立体主义风格,创作一幅具有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 3.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表现的方法与技能。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一、教学准备: 1.(课件)战争视频片段、和平鸽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2.学具准备:铅笔、画纸、彩色笔等。 二、教学重点:了解毕加索的生平事迹,欣赏毕加索的作品,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主 张。讨论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感受和理解毕加索画人物独特的表现风格。 三、教学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理解能力和欣 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

毕加索的画的特点有哪些特征

毕加索的画的特点有哪些特征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毕加索的画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毕加索的画的特点 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后来画风是以拼贴手法实现的立体主义。总的来说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是他的最大特点。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

永远忠于的是自由。 毕加索的作品风格 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 他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

(免费)毕加索传记

现代派艺术的领袖—毕加索 帕布罗·毕加索(1881-1973年)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西班牙画家。在他的一生中,毕加索献身艺术近80年,与整个20世纪现代艺术的发展相伴而行,并为现代艺术做出了意义重大的贡献。他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为后世留下了几万件作品,其中包括油画、雕塑、陶瓷作品、铜版画、石版画、素描等等,被人誉为“美术界的爱因斯坦”。这位艺术家有着非凡的独创力和想象力,他一生都在追求,先后经历了蓝色时期、玫瑰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新现实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是现代派艺术界当之无愧的领袖。同时这位感情丰富、具有一双“忧郁、锐利”眼睛的西班牙人也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的故事。 靠雪茄复活的天才 这位被人们称为“20世纪最杰出、最令人信服、最变幻无常、最具诱惑力和最神圣的艺术家”毕加索,于1881年10月25日夜里诞生在西班牙南部美丽的海滨城市马拉加。 然而,天才的毕加索却是以死亡的形式来到这个世界的。10月25日夜11时15分,精疲力竭的唐娜·玛丽亚·毕加索·德·路兹产下了一个男婴。但这个男婴没有放声大哭。经验丰富的接生婆将婴儿倒提,抖了几下;又翻过来拍他的屁股;再掰婴儿的小嘴,但都无济于事,婴儿仍没发出一点响声。大家都以为是个死婴,婴儿的父亲唐·何塞·路兹难过得直叹气,唐·何塞的弟弟是个医生,他抽着雪茄,俯身看着婴儿的脸,然后深深地吸了一大口雪茄,对着婴儿的小鼻孔吹了进去。奇迹出现了,婴儿的手和脚都动了起来,嘴里哇的一声就发出了公牛般的怒吼。路兹一家欣喜若狂。多年以后,当人们对毕加索的神奇艺术津津乐道之时,他的叔叔总是骄傲地告诉大家这是他的雪茄烟雾创造的。 父亲是一位美术教师,可能是毕加索遗传父亲的基因较多,他从小就表现出美术方面的非凡才能。据毕加索的母亲回忆,他咿呀学语时的第一个字就是“北”(铅笔在他的儿语里就成了北),他喊着要“北,北”,于是母亲就给了他一支铅笔,毕加索就在纸上画了一些螺旋形的东西,意思是要一个长长的螺旋形的热甜饼,尚未学会说话的孩子,竟会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愿望,简直是奇迹。 于是,毕加索从父亲那里得到了纸和铅笔,开始了他的绘画生涯。正如毕加索自己说的“7岁时就可以画学院式的素描,而且巨细靡遗,颇为精确” 。当别的孩子还在玩玻璃球的时候,毕加索的画可以放到博物馆展出了。 1891,毕加索全家搬到了科鲁那,他的父亲应聘到那里的一家美术学校工作。毕加索就被安排在父亲的班上开始了正规的艺术学习,很短的时间内,毕加索就掌握了素描的基本技巧,并显示出了惊人的观察力。这时期他的作品所达到的完美程度,几乎令人难以相信作者如此之年幼。作为教师的父亲最清楚不过的事,就是他的班上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天才。 1895年,毕加索的父亲与一位巴塞罗那的美术教师对换了工作,全家又迁到了巴塞罗那。毕加索以优异的成绩考到了那里的美术学校,使人吃惊的事,他只用一天的时间就画完了按规定允许画一个月的考试作业。 1897年,毕加索创作了油画《科学与仁爱》,参加当年“马德里全国画展”,后来又在“马加拉什美展”上获金奖。画中“科学”的化身是那位正给垂危妇人诊脉的医生,是以他的父亲为模特所作的。“仁爱”的化身是修女抱孩送水,病妇的模特是街上的乞女。这幅画采用严谨的写实技法创作,是少年时代毕加索的代表作。 同年秋天,毕加索考入了西班牙最高的美术学府——圣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因袭保守的教学方式使他感到厌倦,他常去普拉多博物馆临摹大师的作品。1898年毕加索因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