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经济地理复习思考题

题型: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

第一章

1.简述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内涵

总: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它是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概括地说是人类经济活动;

按实体来说,分为:

(1)要素:经济活动的参与和影响因素;

(2)企业:经济体系中的基本生产单位;

(3)产业(行业):按生产活动性质的分类;

(4)城市:经济活动在特定空间集聚形成的经济实体;

(5)区域:具有一定经济整体性的特定地域范围;

2.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3.试述经济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

足人类需要等问题。经济地理学试

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

织的一般规律。而这种空间分异规

律形成的关键是经济规律的作用。

(2)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哪里有什

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十分接

近。经济地理学在发展中借用了不

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3)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

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

(4)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技术条件是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决定因素。技术水平的提高,常引起经济区位的变化。

第二章

4.第二章的概念:

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区位条件: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属性或资质。就区位条件而言,对区位主体的选择影响大的为主要区位条件,相对影响较小的为次要区位条件。以工业区位选择为

例:主要有劳动力、市场、能源、交通、原料、资本,次要的有自然条件、用水、

税制、研究开发、经营、其他因素等。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分类有经济类因子(成本因子和收入因子)、非经济类因子(决策者、政策法规、社会文化…)

交通网:连接地点交通点之间的交通线,即我们通称的“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

交通网的密度: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当然也必须考虑到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通达性:指从某一地点出发到达另一活动地点的便利程度(或容易程度、能力、潜力等)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有多种表示方法。

5.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6.试述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

的特性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土地的自身特征主要表现为自然特性。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像农业生产活动,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作用。

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说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运费大小、原材料的可运性、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往往使用多种原料,原料配合比例及其自身价格的差异,使得不同区位获取它的成本不同。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如港口),对原材料型工业企业而言,有一定优越性。随着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远距离获取原材料的可能性得以提高,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拓展到全球视野。

劳动力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区位因子之一,其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其中发达国家相对较小,而发展中国家相对较大。这种差异不仅成为企业选择经济区位的考虑要素,也成为劳动力移动的主要动因。

对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劳动力对其区位的影响度可能不同。比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成本的空间差异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度就很高。

一般情况下人口密集地区或都市是劳动力最密集的地方。大城市在劳动力质、量方面体现出优势,因此对于劳动力需求较高的企业或产业而言,有较强的吸引力。

随着技术水平提高,生产与服务自动化加强,现代经济活动对劳动力数量需求明显减少,但是对于知识和技术需求提升,这就使得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替代了劳动力数量,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

伴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对技术与知识依赖程度的加大,技术与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模式转换的基本力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新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新生产工具、新管理方式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

对于不同的经济活动,技术与知识在区位选择方面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技术与知识对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十分明显(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知识、技术创新具有黏性,即使在全球化经济下也仍然是地方性的。这种知识传播的特殊途径促使企业在区位选择上有趋于集中的倾向,从而形成产业的集聚区。(高新技术园区是种新的空间组织形态)

(1)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

距离一般很难改变,但连接供给地与消费地的交通方式可以不同。

(2)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表述。交通网的密度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当然必须考虑到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通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但是,衡量便捷程度也要综合考虑连接度和通达度指标。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通常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地理可进入性。交通便利性的提高,无论是对原料产地、生产地还是消费地而言,都会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布局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

11.第三章概念题

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

特殊因子:为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

区域性因子: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

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

如企业协作、设施共享等

分散因子: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地价上升、交通拥挤等)原料指数:等于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

综合等费用线:为全部费用(包括运输原料和成品费用)相等地点连线。

临界等费用线:在综合等费用连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的劳动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劳动力成本指数: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劳动系数: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

加工系数:即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

12.读下图,比较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

(1)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

大小由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

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

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

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

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2)现实局限性:

①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

②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

杜能圈逆杜能圈

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

③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

④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

1.农业经济地理学的意义

(1)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空间分异

(2)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势的农业生产方式

(3)据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力越合理

2.经济学意义

(1)采用科学抽象法,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

(2)关于合理性生产布局的设定,对韦伯以及克里斯泰勒等后来区位理论产生影响启发(3)第一次理论系统阐述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1.三个基本假设: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消费地与规模;

(3)劳动力存在与多数已知地点,且在劳动力成本水平下可无限供应

2.三阶段:

(1)运费指向论——不考虑运费意外事件的一般区位因子

(2)运费指向基础上的劳动力成本指向论——将劳动力成本作为考察对象,考察其对由运费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

(3)运费指向论和劳动力指向基础上的集聚指向论——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局地原料产地都只有一个前提下,以产生最小运费为目标的区位指向为:

(1)仅以遍在原料为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仅以局地原料切以纯原料为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仅以损重原料为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针对上述设定的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两因子,得出一般区位法则:

(1)原料指数>1时,工厂区在原料地;

(2)原料指数<1时,工厂区在消费地

(3)原料指数=1,工厂区在原料地、消费地均可

(1)运费指向理论

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的基础上,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区位,是运费指向论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判断工业受运费指向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原料指数”的

概念,即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原料指数大小不同的原料,决定理论上工厂的区位。

①对于仅一个原料地和一个市场地,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②当原料地有多个时,韦伯使用了范力农构架找出生产地的最佳区位,即对于多原料地和市场的区位多边形而言,求解运费最小点即是求解区位多边形。最小费用指向是韦伯工业区位的骨架,用综合等费用线可以形象地加以说明。

(2)劳动力成本指向论

用劳动费指向论,使基本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即考察运费与劳动力成本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力成本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力成本指数”的概念,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如果劳动力成本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劳动力成本指数只是判断劳动力指向的可能性的大小,而不是决定因素。为此,他又提出了“劳动系数”的概念,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说明劳动力成本指向性强;劳动系数小,说明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3)集聚指向论

利用集聚指向论,使基本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的基础上,产生第二次偏移。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成本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为了判断集聚的可能性,他提出了加工系数的概念,即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加工系数大,则产业集聚的可能性大;反之,集聚的可能性就小。

17.评价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①如同农业区位论鼻祖杜能一样,韦伯是第一个系统地建立了工业区位论体系的经济学者。他的区位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

②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他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③韦伯区位论的最大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他之后的许多学者的理论脱离不开这一经典法则的左右,仅仅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的修补而已。④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他的指向理论已超越了原有仅仅论及工业区位的范围,而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18.右图为P1、P2和P3三个企业的运费最低点,图中的圆为等费用线,如果第2个圆为临界等费用线,那么,三个企业的最佳区位在哪?为什么?在图中出企业的最优区位。如果最外边的圆为临界等费用线,三个企业的最住区位又在哪?为什么?在图中画出企业的最优区位。

如果图中第2个圆为临界等费用线,三个

企业的最佳区位分别为P1、P2和P3,因为三

条临界等费用线没有相交,说明不存在那样

的点,使得将三个企业集中在该点带来的节

约大于因离开运输费用最低点而增加的运输

费用。

如果最外边的圆为临界等费用线,三个

企业的最佳区位是三个第3个圆相交的区

域。因为,在这个区域中,企业因集聚所带来的

节约大于因离开运输费用最低点而增加的运

输费用。

19.简述帕兰德区位理论和胡佛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异同点。

帕兰德:①把不完全竞争的概念引入区位论研究中,以价格为变量研究区位空间的均衡。

②同时在运费分析上,提出了远距离运费衰减的规律。帕兰德的理论主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

③一是在假定原料价格和分布地以及市场的位置已知的条件下,生产在哪里进行;④二是在生产地、竞争条件、工厂费用和运费率已知的的情况下,价格如何影响生产者的产品销售地域范围。

胡佛:对韦伯区域理论中的运费计算方法作了重大改进,他将①运费分为场站作业费和线路运输费两个部分,②总运费是一条增长逐渐放慢的曲线而不是直线。③运费最小区位分析方法:在区位三角形内部一般很少存在有最小运费点,相对的在三角形顶点处出现的可能性则较大。

第四章

20.第四章概念题

1)中心地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或大的居民聚集点,也可以是一个商业或服务业的中心。

2)中心性

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中心性可用下式来表示:C=B1-B2,C为中心地的中心性;B1为中心地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B2为中心地为自身供给和提供的商品和服务量。从上式可知,中心性是指中心地为其周围区域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3)货物的供给范围

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到达多么大的范围,即货物的供给范围。

4)门槛人口

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

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

5)中心地的等级

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克里斯塔勒认为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1)基本前提

第一,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也是均匀地分布,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

第二,具有相同的交通条件,且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第三,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

第四,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都一致,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

(2)中心地系统的构造

一种产品市场的空间均衡:①单一企业形成的圆形市场区;②多个企业形成多个圆形市场区;③多个企业的多个圆形市场区竞争达到均衡形,成为正六边形的市场区结构,此时所有中心地达到了空间均衡。

(3)各级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系列,即:1、3、9、27、81……

从中看出,是按 3 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

(4)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①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2,6,18,54……

②从区域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是其上一级中心地

数量的3倍。

(5)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①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②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级中心地

布局的区位点

③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1,4,16,64,256……

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间数量关系为:1,3,12,48,192……(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

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制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1、7、49、343……

它是以7的倍数増加,形成以K=7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1,6,42,294,2058……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1)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中心地的商品供给。

(2)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的作用大。

(3)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基础的社会生活。

22、举例说明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一)消费市场状况

①消费者指向:即零售业区位与人口的分布密度呈比例。

②消费者收入:收入的差异主要表示在市场区域的总购买力和收入等级间产生的购买行为模型的差异上。这种差异产生的结果是对零售区位的类型、数量和规模要求不同。

(二)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

①消费者的购买量随着距零售区位的距离增加在减少,当该距离増加到一定程度时,因交通费太大,购买量就变为零。

②需求空间曲线的空间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城市内部零售区位空间的结构。如果需求空间曲线变化平缓,表示零售区位具有极强的空间集聚性:相反,如果需求空间曲线变化很陡,表示零售区位趋于分散。

③交通条件对零售区位的作用可通过交通费用的变化来表示。

(三)零售业间的竞争

①竞争者之间是集中还是分散与企业的经营种类和市场的特性等有关;

②同业与不同业种间的竞争,均表现为分散或集聚趋势,后者趋势更明显。

(四)地价的作用

①交通便捷性、空间的关联性和周边环境的满意度影响区位地价。

②不同类型的零售业所能支付的地价能力是决定其区位选择的重要因子。

23、利用赫夫的概率引力模型分析城市购物中心对消费者的影响。

模型:当某商品的同一购买选择在半径内不仅只有一个销售中心时,消费者选择购买中心具有随机性。

公式:Pij表示在i地区居住的消费者选择消费中心的概率;Aj

表示j消费中心的吸引力,一般用商店的规模来表示:dij表示

i地区到j消费中心的距离;b表示距离指数(是经验测定的指

数);n表示消费中心的数量。

要素:消费中心的规模和到消费中心的距离。

假设消费者为Ci,则去J中心消费者期望为Eij=PijCij

24、举例说明不同类型服务业的区位特征。

( 1 )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提供日常服务活动的,近消费者布局;

( 2 )以企业或行政机关等为对象,提供其运行服务需求的,近城市中心区布局;( 3 )具有办公机构性质的服务业:①发挥管理职能的业务中心与办公机构,布局城市中心;②企业子公司和部门中心,布局城市次中心;③从外部支援企业活动的服务业,布局市中心。

营利性服务企业区位选择具有层次性:

(一)服务企业对不同城市的选择

在某一个城市布局时至少应该考虑的因素:(1)该城市能够接受企业服务的规模和范围;(2)服务区的人口数量和消费偏好;(3)总体消费能力和消费量的分配状况;(4)不同服务行业的总体消费潜力;(5)其他竞争者的数量、规模和质量;(6)竞争程度等。

(二)对城市内部区域的选择

城市内部某区域布局至少应该考虑的因素:(1)服务区和具体服务设施对顾客的吸引力;(2)竞争企业的量与质;(3)到达该服务设施的交通通达性;(4)该区域的居民特性和风俗习惯;(5)该区域的空间扩展方向;(6)该区域的基本概况等。

(三)对具体区位地点的确定

具体地点布局至少应该考虑的因素:(1)经过该地点的交通状况和交通发展潜力;(2)相邻企业的基本情况;(3)停车场的充足性;(4)在该地点布局的综合费用等。

第五章

企业最佳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

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称规模效益(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交易成本:是企业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内部交易成本(如:内部管理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如:广告费等)。

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

多样化:多样化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

接触扩散:从发源地开始,向外由近及远地扩散,具有距离衰减效应。

等级扩散: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按区域的重要等级跳跃式扩散的)。

1.企业增长的战略:

(1)横向一体化

概念: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方式:①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②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

③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2)纵向一体化

概念: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方式: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

①后向一体化是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经营活动;

②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3)多样化

2.企业增长的方法:

(1)内部发展内部发展是现有企业(公司)通过新股票发放或自模,或建立新厂、新的部门、新的子公司等。

(2)外部发展外部发展有合并和合资等。合并是指一企业获取另程。如果被合并的企业进行抗争,则称此过程为兼并

1.企业空间的增长过程

企业区位与企业扩张,能够迅速扩张的企业,原始区位起着一定作用。优越的区位条件,为这里的企业增长提供了优势。企业在这些区位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向外扩展。最终可能导致公司的重心离开原来的始发地。

2.企业空间增长阶段企业的空间增长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Ⅰ:企业形式十分简单,生产单一产品,具有一个工厂。组织功能单一,仅管理一个工厂的生产。没有战略、管理和日常运作的决策等级划分。

阶段Ⅱ: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和地理分布范围的扩展,引起组织的劳动分工,即专业化部门和不同区位工厂的产生,这需要更大程度的中央控制分离出公司总部。

阶段Ⅲ:随着企业的增大,企业生产活动走向多样化,组织结构形成多分部结构。每一个分部负责一种产品生产,存在于特定的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条件之中。与此相适应,

公司组织结构上产生了三个等级:高层管理、战略决策,控制、协调和管理决策以

及企业日常运作管理。

(1)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企业空间扩张应该遵循社会律,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企业空间扩张(如销售区发展、新工厂建立以及兼并活动发生的区位)具有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特点。

①接触扩张在企业空间扩张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常常就近扩大市场,进而建立起生产机构。

②企业等级扩张常按市场规模,首先进入最大的市场(都市区),接着进入次大市场,并以此类推。

(2)中国的特殊环境影响企业按以上两种规律扩张。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有学者提出中国公司空间扩张的通道扩张假想。所谓通道扩张,指公司空间扩张是沿通道延伸。通道包括人际关系通道、机构(或体制)通道、生产通道、距离通道。

(1)功能部结构:施特罗啤酒公司

即按照专业化功能而进行部门划分的公司结构。在同的功能,公司的所有同类功能均集中于一个部门之内。如工业公司内,可分为生产制造部、市场营销部、财务部、研究与开发部、人事部等。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分明。

施特罗啤酒公司总部位于底特律,位于全美不同地区的7个啤酒厂和2个啤酒罐制造厂和1个负责全公司采购的采购部均隶属于一位副总裁直接领导。市场营销则由另两位副总裁分管。此外,还有一位副总裁负责人事。全公司为一个定性的职能型结构。

(2)产品部结构:阿特拉斯.考普科公司

该类公司按生产的产品不同来进行部门划分,如汽车工业公司中,可按小汽车、卡车、大客车、农用机械等划分为相应的分部。该类公司管理相对较为分散化。尽管公司总部有一些管理人员负责全公司管理,并为每一个分部提供一定帮助,但是,每个分部具有自己的功能类管理人员。产品部结构多出现在生产产品领域较广的公司。

阿特拉斯.考普科公司根据主要产品,分为3大部和2个子公司,每一个部均有一个国家起控制作用(或者规模较大,或者有多个工厂)。该公司产品部结构的空间格局,要比功能部结构明显分散。

(3)区域部结构:AGA公司

即按照区域(生产设施区位或顾客区位)进行部门分部以区域为单位,与功能产品无关。公司内所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发生的活动(包括购买、出售或生产的各种货物或劳务),均为相应的该区域公司分部所管理。

AGA公司工业玻璃的生产组织表现为明显的区域性结构,共分为4个区域总部:北美、欧洲和南美(2个区域总部)。

(4)顾客部结构

有一些公司根据其顾客类别进行分部划分,即每一考虑这些顾客的区位。这类公司结构即顾客部结构。例如,有的商业银行分为个人信贷、公司信贷、住房抵押、信托等部。(5)矩阵结构

即联合采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类型。由于也有一定弊端,有一些公司将两种以上结构类型合并采用,以分别利用各自的优势。如有些公司在区域部结构之下采用功能部结构,也有的公司在区域部结构之下采用产品部结构。

第六章

产品周期理论:20世纪60年代由弗农提出,主要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折衷理论:英国跨国公司学者邓宁将企业优势、内部化理论和区位优势相结合,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

生产链: 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从原材料、运输、逐次加工、组装,制成品的销售,及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跨国投资建立的机构,是跨国公司组织的一部分。在管理上,它与公司内其他机构有着一定联系。尤其是与公司总部、研究与开发机构(R&D)以及相关的生产机构的联系更为密切。通过这种联系,决定其在跨国公司网络中的地位。

(一)跨国投资的原因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将产品的发展氛围三个阶段,把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新产品阶段:

①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的开发)

②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

③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主要在发达工业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其他发达国家也开始进行,但人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他国市场。

成熟产品阶段:

①产品设计和生产基本稳定、标准化

②企业开始更多关注生产成本,当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在当地直接生产时,企业选择在他国直接投资

③此阶段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投资对象也以发达国家为主。

标准化产品阶段:

①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

②产品市场延伸到发展中国家,企业生产也转移至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③产品生产区位转移,初始发明该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折衷理论

企业的所有权优势:表现为拥有无形资产、协调或减低风险优势。如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规模或垄断优势、品牌优势、融资能力优势等。

内部化优势:(在满足条件1的情况下)比起把以上优势资源出售或租借给外国企业来说,自己利用这些优势更加有利,其优势可通过现有价值链或建立新的生产经营机构实现。通过公司内部交易而获取的优势,称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在满足条件1、2的情况下)企业需从全球利益考虑,将优势与国外生产要素投入相结合(即充分利用世界其他国家的要素优势)。如各国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自然资源、土地)、政治环境、政策、社会因素、市场及公司经营有关的条件等,均构成国家的区位优势。

(二)跨国投资国别选择的原因

企业进行跨国投资,主要是受利益驱动。成本、市场和要素投入在决定其跨国投资国别选择上起重要作用。因此,跨国投资国别选择包括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和公司战略取向。

区位论成本学派:生产成本最低和利润最大的区位是最佳区位。生产成本最低或预期利润较高的国别,易于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地。

区位论市场学派:市场区是企业是否盈利、甚至是否存在下去的关键。可以服务较大市场的区位,成为企业追求的最佳区位。当一国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而公司在国内生产出口这一国家受交通运输成本影响,或者更为重要的是受国家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影响时,公司便自然地选择在这一国家直接投资。

韦伯工业区位论:把生产原料分为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局地原料对区位具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资源的区位差异,以及不同工业(企业)又有不同的要素需求,为了充分利用他国的资源优势,公司必然会在相应国家跨国投资。

公司地理:公司本身是一个生产组织系统。为了公司整体利益,从战略上考虑,有时公司会在战略重点区位投资建立相应生产或经营机构。这些战略重点区位并不一定是符合以上区位选择原则

(1)集中与经济中心区布局:经济发达区

跨国投资者效仿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地投资地情况不了

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1979-1985年的合资企业投资数据,我国的外资投资区位也是集中于主要经济中心。

(2)集中于边界地区:边界地区

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政府在边界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等,给予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我国深圳、珠海、厦门、海口等经济特区及沿海开放城市的建立,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内,沿海地区所吸引的外资占全国比例高达90%以上。

(3)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中国广东、福建的海外华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其原有的社会联系。

跨国公司总部: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

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1、便利的交通运输

2、即使的信息获取

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解除

公司总部的实际区位:1、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可能性

2、提供了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

3、具有与其他大都市高度接近性

要求1、接近科研机构和贸易组织

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

3、接近新铲平的使用者

母国市场型公司很少在海外建立R&D;东道国市场性公司,在公司母国建立有R&D机构的同事,也趋于在海外市场建立较高层次的R&D机构;世界市场性公司具全球取向,而不限于某一国家市场。

全球集中生产型:这类公司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通过销售网络,将商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

市场地生产型:该类公司在每一个市场地都设有生产厂家,这些生产厂家以服务各自的市场为主。无跨国界的销售发生。属于典型的进口替代型生产。

专业化生产型:这类公司具有多个生产区位,每一个区位集中生产一种产品,服务于区域或世界市场。

跨国一体化生产型:该类公司按生产过程在不同区位进行专业化生产,每一个区位只负责最终产品的一个生产过程。

第七章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

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就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潜导产业:潜导产业是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

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很高,如农业、采矿业。

资本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购买生产资料,如钢铁、化学工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廉价劳动力。

技术密集型产业:就是其生产主要依靠技术的投入,技术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大。

传统产业:所采用的技术属于传统技术,并且在发达国家中发展缓慢或者萎缩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采用高新技术,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产业。信新新生海航环咨

夕阳产业:是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停止或者下降,产业增长率低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下降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逐渐下降的产业。

朝阳产业:是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快,产业增长率高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上升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断上升的产业。其产品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创新阶段,发展前景广阔,适应市场需求;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被称之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核心思想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区域创新网络:又称区域创新环境,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必须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区域各行为主体之间通过长期正式与非正式合作与交流形成的、以增强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相对稳定的联系网络。

产业功能分类是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其分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大类。

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代表了区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典型组合方式。在以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所构建的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中。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组织核心,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依据与主导产业的经济技术联系,彼此连接,形成联系紧密有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或制约的产业系统。

( 1 )主导产业

在区域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是组织核心,因此下列特征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①高比较优势系数;②高产业关联度;③高需求收入弹性;④高生产率上升率;⑤高产业创新能力。

( 2 )关联产业

关联产业的配套就是根据主导产业来合理规划、关联产业之间形成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

进行关联产业配套,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①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依据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侧向联系,以及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和发展为主导产业配套的各个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保障。②根据所确定的主导产业发展规模,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和科学的规划、计划、管理等手段,引导关联产业以适度的规模发展。③根据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状况,合理布局关联产业。④在一个区域内,

并不是一定要发展所有与主导产业发展有关的关联产业,而是要发展有条件或基础的关联产业。因此,对本区域没有条件发展的关联产业,应该寻求区际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配套问题。( 3 )基础性产业

基础性产业是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联产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引导和组织基础性产业发展,尽量为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基础性产业还要为其它产业、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而且,基础性产业种类多、构成复杂,所以,基础性产业的发展要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合理发展。

( 4 )潜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①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支柱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是其它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②潜导产业是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这类产业有可能不远的将来发展为新的主导产业,代表了区域产业未来的发展希望。

该定理是克拉克于1940年在威廉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次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可以推导出:一个区域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那么,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而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就越大,反之亦然。

库兹涅茨在配第-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库兹涅茨法则”,其基本内容如下: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霍夫曼定理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霍夫曼使用了近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被称之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趋势。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于1960年提出。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象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为,

第一列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

第二列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

第三列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模式的两个变型,

一个是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

另一个是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生产用的生产资料转化,最终就使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

点→增长极→极核式空间结构

1.点:在区城发展的早期,虽然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很显著,但由于各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不同,一些在空间分布上有集聚需求的经济部门及组织就会选择区位条件相对好的地方作为发展场所。这样,就产生了经济活动的集聚,也就是前面我们所说的点。

2.增长极:假定区域中已经形成了若干个经济活动集聚的点,这些点在经济活动的行业构成、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区位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并由此带来发展潜力的不同。从而,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将出现快慢之分。如果有个别经济发展比较好的点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那么,它的经济发展将步入“快车道”,在若干个点中异军突起,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最终,它发展到经济规模和居民点规模都明显超过其他点时,就成了区域的增长极。

3.极核式空间结构:增长极一经形成,就会对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分布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增长极的投资环境优于区城中的其他地方,投资的收益率高,发展的机会多,因此,就对周围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于是,就产生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聚的极化过程,并带来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向增长极集中,从而导致区域的空间分异。从发展水平观察,增长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比其他地方高出许多,二者之间形成明显的发展差异。增长极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对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主导作用。

点轴式空间结构有时也称为点轴系统,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点:在区域发展的初期,虽然出现了增长极,但是也还存在其他的点,这些点也是经济活动相对集中的地方。增长极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周围的点产生多种影响。其一,增长极需要从周围的点就近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客观上就释放了这些点所直藏的经济增长潜力,使它们在向增长极提快资源和要素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收益。其二,增长极在开发周围市场时也给周图的点输送了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相应的生产技术,带去了新的信息、新的观念,这样,就提高了它们的发展能力,刺激了它们的发展欲望,同时,也给了它们发展的机会。其三,伴随着经济联系的增强,增长极与周围点的社会联系也会密切起来。结果,就会带动和促进这些点的发展。

2.轴:在增长极与周围点的交往中,必然产生越来越多的商品、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的运输要求。从供需关系看,就意味着增长极与周围的点之间建立起了互补关系。为了实现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就会建设连接它们的各种交通线路、通讯线路、动力供给线路等。这些线路的建成,一方面更加有利于增长极和相关点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改善了沿线地区的区位条件,刺激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在继续向增长极及相关点集聚的同时,也开始向沿线地区集中。于是,沿线地区就逐渐发展成区域的经济活动密集区,成了区域发

展所依托的轴线。

3.点轴式空间结构:轴线形成后,位于轴线上的点将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这时,会出现如下情况:增长极和轴线上点的规模不断增大,轴线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它们又会向外进行经济和社会扩散,在新的地区与新的点之间再现上述点轴形成的过程。这样,就在区域中形成了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

在点轴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位于轴线上的不同等级的点之间的联系会进一步加强,一个点可能与周围的多个点发生联系,以满足获取资源和要素、开拓市场的需要。

相应地,在点与点之间就会建设多路径的联系通道,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网络。网络上的各个点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并通过网络而构成区域的增长中心体系。

同时,网络沟通了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在全区范围内传输各种资源和要素,于是就构成了区域的网络空间结构。网络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进行空间分布与组合的框架。依托网络空间结构,充分利用各种经济社会联系就能够把区域内分散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及地区组织成为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系统。

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一般而言,经济目标是增强区域的经济实力,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社会目标是改善人民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发展;环境目标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及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增长就是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这里,经济总量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指标来衡量,包括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区域经济增长体现了一个区域经济实力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变化。所以,区域经济增长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增长极:所谓增长极就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经济单位的结合体。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他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

经济区: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在有限的地理空间内,相关的经济活动彼此相连和依赖,表现出明显的同质性或群体性,与外部有着比较明确的组织边界和空间边界,从而构成相对独立的经济地域单元。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支配效应: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

乘数效应: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示范、组织带动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加大,影响范围和程度增大。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型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

极,从而加快增长及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区域管制: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下而上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

第九章

极化效应:随着北方的发展,南方的要素向北方流动,从而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由于经济水平相对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南方本来可以向北方输出初级产品,但是如果男方的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有所上涨,那么北方就有可能寻求进口,这样,使南方的生产受到限制。(北方代表发达地区,南方代表欠发达地区,下同)

涓滴效应:北方吸收南方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有利于南方解决失业问题。在互补情况下,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会给南方带来发展的机会,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将对南方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

经济梯度:经济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而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差异。

区域经济联系:与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

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他对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建立和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

区域分工:区域分工是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由于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为满足各自生产、生活方面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各个区域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于是,在区域之间就产生了分工。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模型):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他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生产要素禀赋是指生产要素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的天然供给状况。)

D-S模型:导致国家之间发生贸易形成分工的原因,既有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的作用,也有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作用。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形成产业间分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导致了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产业内分工。

区域合作:区域合作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它的经济意义在于,区域之间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把分散的经济活动有机的组合起来,把潜在的经济活力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合作生产力。

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用绝对指标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反映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

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名词提出: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3.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4.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a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等相关理论,侧重于区域内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b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c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表明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d全球化研究(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a规范性分析:从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b 实证主义分析: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规律c行为主义分析: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d结构主义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出现的矛盾e 制度与文化转向: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5.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向: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位置、布局、场所、分布···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法则。 3.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生产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2018年1月1日最新版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即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与前者正好相反。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也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区位因子(经济因子(成本(运费、非运费)、收入)、非经济因子)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特性: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企业增长的因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产品周期理论: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出来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创新、增长、成熟、衰退、老化等阶段。 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的地区。 跨国生产单位分为的几种组织模型:全球集中生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区域的类型: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 配第—克拉克定理: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三,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第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最后,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网络式。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B.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C.带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域条件、外部环境。 增长极的概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C.极化与扩散效应。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

最新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B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C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D)。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C )之名出现于世。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C)。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A )首创。 A.杜能 B.韦位 C.克里斯泰勒 D.廖什 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B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 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 D.生产地域综合体 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ABCD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 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C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E科学性 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D )。 A.经济地理学概论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中国经济地理学 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 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12.三次产业分类法创始人是( D )。 A.克拉克 B.库茨涅兹 C.配弟 D.费希尔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福师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五)96

福师《经济地理学》FAQ(五) 第五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一、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是经济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是空间的特化。所谓特化就是地域空间的一部分被赋予特定的资源、环境与人口特征,使得一个空间范围在地理学性质上区别于另一个空间范围,分别都成为区域。 区域的内涵或本质:就是“空间”,是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依托;有大小、层次区分,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具有类型区别,如同质区域、集聚区域;有自己的结构与功能;区域的整体性:指区域有一致特征或对某种地理过程有一致的相应特征,这种一致性是由于区域内部单元强烈的联系造成的;动态性:区域结构自身在演化,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契机、甚至行政干预都可能影响区域结构和区域发展。 二、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的一种重要结构,因为,区域经济活动是在地理空间上进行的,一方面,各种经济活动的产生需要把分散在地理空间上的相关要素组织起来,形成特定的经济活动过程;另一方面,各种经济或动之间需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于是,就需要考虑如何克服地理空间对经济活动的约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技术与技术创新 (二)、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1、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 2、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3、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 (三)、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 四、城市与区域关系 (一)、城市的一般特征 1、城市概念: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第二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3个因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意义。 2、城市的一般特征 城市职能:城市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经济地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可以分为是()、()和()三个阶段。 2、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经济地理学文献:()和()。 3、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成最是()提出的。 4、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 )、()。 5、经济地理学研究尺度的变化主要表现: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50十年代(),近二十年来( )。 6、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有哪些? (1)经济活动的内容(三大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场所发生、为什么会在这个场所发生,作用:对过去的总结,对未来的预测) (3)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相互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7、简述经济地理学科学体系? 经济地理学-通论-(区域)(部门)-{(农)(工)(交)(商)(信)}(公司) 8、分析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世界人口问题;世界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 9、简述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全球与地方的关系 (3)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益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事物所占有的场所,位置、位置关系、分布、布局等方面的意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简述区位理论的含义 (1)由区位主体选最佳区位。 (2)已知区位研究区域,研究区位主体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4、区位条件:即区位本身具有的条件、特点、属性、资质。 主要包括:主要区位条件:劳动力、资源、原料、能源、运输、市场。 次要:水、研究开发、经营、税制等 5、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等) 6、需求门槛:能支持任何经济活动的基本运营成本,达到的需求规模。 7、定价制度:(距离比例)、(区段)、(远距离递减)、(均一)定价。 8、交通网络连接度:β=边数/点数 9、通达度:可以用(通达指数)、(分散指数)来衡量。 10、通达指数:A i=一个顶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的区间个数,指数越小,该点越通达。 11、分散指数:各个点的通达指数之和,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指数越小,该网络越通达。

武汉大学考研 经济地理学历年试题2002-2010

经济地理学真题 2009年经济地理真题 一、名解(每题4分,32分) 工业用地选择城市环境容量地域分工城乡一体化聚集经济圈层结构综合平衡外部不经济性 二、问答 1、在区域条件分析过程中,如何针对经济活动的聚集于分散特征?(15分) 2、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城乡统筹?(15分) 3、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中,如何把握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尺度?(15 分) 4、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区域的分工与协作?(13分) 5、在区域条件评价过程中,如何体现系统分析的观点?(12分) 6、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目标?(12分) 三、论述(每题18分) 1、论基于测度与评价的区域发展决策。 2、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 2008年经济地理学真题 一、名解(8*4分=32分) 区位条件用地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地区专门化区域规划规模经济技术经济论证法生态工业区 二、问答(共82分) 1、在区域条件分析过程中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的优势?(12分) 2、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体现因地制宜的基本原理?试举例说明。(14分) 3、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14分) 4、在区域发展决策中,除坚持“地区专门化”,为什么还要坚持“综合发展”?(14分) 5、如何理解区域发展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14分) 6、如何理解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系统性?(14分) 三、论述(2*18=36分) 1、论区域分工与协作,并举例说明。 2、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方法。 2007年经济地理学真题 一.名解(8*4) 用地选择因地制宜用地平衡城乡一体化组团布局距离衰减作用城镇体系人地关系二.问答 1.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特色。(12) 2.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实现“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15) 3.在区域条件评价中,如何正确把握区域条件的基本特征?(15) 4. 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区域的分工与协作?(15) 5.如何理解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的集聚与分散机制?(13)

福师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四)11

福师《经济地理学》FAQ(四) 第四章跨国公司区位 一、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一)、跨国直接投资原因 跨国公司:指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1、产品周期理论 (1)新产品阶段 (2)成熟产品阶段 (3)标准化产品阶段 (二)、跨国公司投资的国别选择 (三)、跨国公司的微观区位选择 二、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 (一)、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在全球性公司中,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是较为长远的。公司总部还代表公司与其他公司进行高层协商、谈判,与政府部门交涉,与金融市场接触。 1、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 (1)便利的交通运输 (2)及时的信息获取 (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关键人员: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有关机构的主要人员、其他公司首脑、金融机构的决策人员等,通过当面交谈、交流,不但要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建立人际联系,可行游说之便。 2、公司总部的实际区位——大都市区 大都市区的优势: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的可能性;提供了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具有与其他大都市区高度接近性; 3、公司总部的区位变化

公司总部区位并非固定不变。随着公司的地理扩张及其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公司总部的区位也会发生变化:宏观尺度上,跨国公司一般很少将其总部从其母国移往它国,至多发现有的跨国公司将其总部的一部分迁往它国;在一国之内,公司总部在都市之间的迁移则时有发生。 (二)、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 R&D对公司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技术发展日益迅速、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技术对公司增长的作用更显重要。 1、R&D的过程特点 研究阶段:通过市场营销,发现新产品信息,做技术可行性分析; 研制阶段:根据第一阶段所获信息,对拟开发产品进行产品设计和产品开发; 生产阶段:先对研制的产品进行样本生产,然后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修改,并进行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营销; 2、R&D区位要求 (1)接近于科研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等)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 (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科学家、工程师、技工)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 (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3、R&D区位 趋向于大都市区和大科研集中区 (1)母国市场型:一般在母国设置R&D机构; (2)东道国市场型:趋向于在海外市场建立较高层次的R&D机构; (3)世界市场型:具全球取向,如雀巢饮料公司 (三)、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 抛开部门和公司的差异,迪肯从一般工业公司总体生产组织的角度,抽象出4种生产单位区位格局特征。 1、全球集中生产型 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或一个区域,一个国家),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经济地理学 期末模拟试卷(A、B)DOC

期末试卷(A卷) 一、填空题(24分,每空1分) 1、赫希曼认为,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___效应和___效应。 2、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是指用___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用___来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别。 3、研究表明,技术属性上的分工和专业化演进表现为___的过程,而制度属性上的分工和专业化演进表现出___的特征,这就促成了以生产要素为边界的国际分工的发展。 4、从经济地理研究的思维方法上看,___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而___分析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5、产业集群是指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___和___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 6、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研究中,佩鲁的___理论和冈纳·缪尔达尔的__理论都具有重要影响。 7、工业原料根据空间分布和生产时的质量转换状况可分为___和___。 8、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主要研究了___、___、___三大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9、现代区位理论的追求目标和理论特色分别是___和___。 10、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___和___决定的。 11、劳动力因子主要从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对经济区位产生影响。 12、企业空间扩张作为社会经济现象主要存在___、___的两种地理扩散规律。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 13、狭义的贸易投资一体化 14、经济区 15、区域经济结构 16、规模经济效益 17、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三、简答题(24分,每题8分) 18、跨国公司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入之间的相互关系? 19、胡佛和费希尔所划分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20、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有何阶段性特征? 四、论述题(32分,每题16分) 21、下图反映的是大众汽车全球生产线,试结合当代全球产业转移的新特点, 举例分析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应该如何发展民族汽车工业? 22、试论述现代经济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研究特征及其新进展?

经济地理学试卷

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区位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 4.关联产业; 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 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臵的基 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 区位施以影响(1分)。 能源因子(1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 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1分)。 资本因子(1分):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人文地理学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神的意志决定和生产关系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文化地理问题和政治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对立统一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 6、人地关系研究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人地关系论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人地相关论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行为革命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区域性性、综合性性和社会性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 联系。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 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 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 应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 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 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 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 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德州学院学期末试卷( A卷)

德州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区位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 4.关联产业; 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

经济地理学期末资料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和比较。 1、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说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代替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料。原料配合比例及其自身价格的差异,使得不同区位获取它的成本不同。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如港口等),对原材料工业企业而言,显示出一定优越性。而对于机械加工,组装等以材料型工业企业的产品作为投入品的工业,除了受到提供加工原料的原材料工业企业区位的影响外,则更多地受到产品市场及劳动力成本,技术条件等的影响。 随着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远距离获取原料的可能性得以提高。现代经济活动中,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视野。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接近原材料地的区位来被动布局经济活动,而且开始出现以重新组织原材料地的方式来实现现代生产的及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 特殊因子:为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 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劳动力成本指数: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概要(P68) 1、韦伯的区位理论有哪几项基本假设?他分析了哪几个区位因素的影响 ? (一)三个基本假设:(1)已知原料供基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 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1.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 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 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 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5.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6.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7.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 增加,称规模效益。 8.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 9.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从原材料、运输、逐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 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10.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 11.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12.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13.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 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14.产业集群: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 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 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15.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 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6.地域根植性: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要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 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 17.讨论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发展特点。定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出现的新研究视角与研 究方向;其主要标志是“文化及制度转向”,即从原来单纯注重经济要素转向研究社会文化要素与经济要素的综合作用。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的实际,更加侧重于大型跨国公司内部组分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而生。); 18.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 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19.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成本以及交 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装卸等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

经济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 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 指向论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试题答案1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⑶城市化经历了集中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发展轨迹 ⑷形成了整体实力强大的城市网络体系和大都市带。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