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上-教师资格考试—数学教学设计2

2020上-教师资格考试—数学教学设计2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二. 汇报。 1. 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高楼、 个数是6的有……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小鸟、

个数是8的有……小树 个数是9的有……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教后录:这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上下来之后感觉基本学生对这一知识都掌握得较好,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大量的说1——10在身边的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 第二课时:比一比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数一数)教学设计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Number one) instructional desig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数一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数一数”是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起始课,为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学生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的过程,体验这种相同加数的连加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分析: 在教学设计前我设计了三个前测问题: 1、观察方阵图,让学生说说一共有多少个图形,你是怎么列式的,说说为什么这么列,我出示的是每排6个,有4列,通过调查孩子的列式有三种方法, (1)6+6+6+6= 4+4+4+4+4+4=(我横着看一行是6个,竖着看每行是4个) (2)只列出了6+6+6+6=(我横着看一行是6个)

(3)6+12+6=(第一行是6个,第二行和第三行一共是12个第三行是6个) 2、你知道乘法吗?并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知道乘法,但是说不清楚。) 3、会背诵乘法口诀吗?(共同的答案不会.) 通过前测,我发现学生在数物体的时候,不一定有序的按照排和列来数,所以在课的伊始,我想应该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感到应该有序的数,多角度的数。 我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经常有灵动的思维火花闪现。所以我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思考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获取中。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便进一步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为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感受相同加数连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和必要性。 教学难点:用两种方法数方阵排列物体的个数,并列出

2020年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笔试40分教学设计万能模板+案例!

【教师资格证】笔试40分教学设计万能模板+案例! 教师资格笔试备考初期大家都会把握不准教学设计,因为没有写过教案,更没有上课经验。笔试中的教学设计题这40分的确不好拿!因此,今天小编带来万能的教学设计答题模板,赶紧学起来,稳拿40分! 1教学目标 1. 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 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 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根据课程标准中给出的行为动词进行使用。

表现程度是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 如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2. 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 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3. 过程与方法是什么? 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 (ps. 大家应该学会基本的思维方法,必考!) 2教学重点难点 1. 何为重点 从学科知识系统而言,重点是指那些与前面知识联系紧密,对后续学习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技能。 从文化教育功能而言,重点是指那些对学生有深远教育意义和功能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思想、精神和方法。

教师资格考试教学设计教学文案

教学设计是小学科目二中最后一个问题,给定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六科内容,要求从其中选择一科内容进行作答,从每科的学科特点上看,小学语文最为简单易答,所以建议选择语文学科进行作答,下面就语文学科答题技巧进行简要解析。 此题共设置三道问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0分,第三题20分,共40分。从历年真题分析情况看,共有9种出题角度,主要涉及识字课、阅读课和写作课三个课型。以下9种出题角度中,5、6、7、8四个角度其实是属于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所以我们在复习中主要学会写整个教学过程并能够正确写出每部分的设计理由即可,其中识字课和阅读课比较相近,所以可以以统一方式进行作答,写作课比较特殊,单独方式作答。 1.文本写作特点(文本解读)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4.教学过程 5.设计教学过程中三道题+理由 6.设计三组课堂提问+理由 7.设计导入+理由 8.设计板书+理由 9.写作评语 一、第一种出题角度 文本特点,主要出在第一题,有以下几种问法: 1.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2.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 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此题目有以下几种问法,实际意思一样,主要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主要从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具体作答步骤: 1.认真审题,回忆理论点: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具体内容。 2.带着问题和理论点进行阅读课文,边读边分析边标划,防止遗忘。 3.规范书写: 作答模板:本文是一篇( )文,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或( )说明方法,采用( )表现手法,用词\语言( ),通过( )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并从中悟出( )道理\或抒发(表达)了( )情感。 二、第二种出题角度 拟定教学目标,一般出在第二题。从三维教学目标角度进行拟定。 教学目标答题模板(识字课、阅读课) 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XX字,会写XX字;能够用普通话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X自然段;掌握XX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或阅读、或分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运用XX等修辞手法进行写话,提高XX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或体会到)XX道理(之美),增强学生XX情感(意识)。 教学目标模板(写作课) 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恰当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来表达内心的XX真情实感,能够正确使用XX 等标点符号。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优质教学设计 数一数(一)教案

《数一数(一)》 ◆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思路说明 本课教学时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数数活动。第一个层次,借助直观的计数器模型,先一个一个地数,数到十;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到一百;最后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这几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及计数单位的大小。第二个层次是数由一千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大正方体模型,这个活动既可以巩固个、十、百、千之间的关系,又为学生认识一千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模型,是学生后续学习更大的数的基础。第三个层次是抽象地数数,让学生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这对学生的要求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当学生对一千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通过圈一圈、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一千等活动,旨在让学生感受一千的实际大小。最后通过练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巩固和提高。 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本节内容学习了千以内的认识,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进一步感受位值概念、数位间的十进关系,发展数感。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千以内的数接触较少,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材重视运用计数器和方块模型,帮助学生体会数的关系与意义;重视通过现实素材的对比,帮助学生感受大数。第一个问题由拨计数器的情境出发,从序数的角度,由千以内的数和一千之间的关系引出对“千”的认识。第二个问题结合拼摆小方块的活动,体会“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关系,直观感受“千”的认识,教材还安排了“试一试”,结合估计和对比想象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标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处理“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2.会认、读、写小数。 3.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4.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教学重点:小数的读法及表示长度的小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表示长度的小数的实际意义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收集信息,引入小数。 1.整理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信息。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逛超市或采用别的方法收集一些物品的价格,下面请同学们汇报收集到的商品的价格。(学生口述,教师板书。)一块橡皮0.2元一本笔记本3元一袋三全汤圆7.60元一个书包45元一管佳洁土牙膏10.55元一卷彩笛卷6元 2.对比整数和小数的特点。 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并组织学生把这些商品的价格进行分类。(学生汇报分类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像3、45、6这样的数都是以前学过的整数。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找出另一类数的特点。 3.揭示课题。教师告诉学生:像0.2、7.60、10.5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其中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擦掉整数价格)同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引导探究,认识小数。 1.读、写小数。 (1)学生尝试读小数。教师出示一组小数让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读小数的时候,小数点前面的数按照以前学过的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后面的数要一位一位的读,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尤其注意小数部分的读法,不要受整数部分读法的影响。) (2)教学写小数。学生练习写小数。(老师口述小数,学生写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指导。) 2.学习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 谈话:这几种商品的价格都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知道它具体表示多少钱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同桌交流后,学生口述,教师板书,直接板书在整理的小数后面。)0.2元2角7.60元7元6角10.55元10元5角5分提问: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什么?练习:完成课本第88页表格中的填空。 3.教学例1。 (1)谈话引出生活中的小数。 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小数?(学生畅所欲言,之后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第2题)谈话:看来,小数不仅可以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P72-74“连加、连减”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是第六单元的又一难点内容。之前我们的学习只需一步就可完成计算,而在此课,要分为两步进行计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要用第一步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的计算障碍,使课堂更生动,学生积极性更高,教材编排上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在连加、连减计算前各安排了一幅生动的插图,利用小鸡走来和离去的过程,生动地反映出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是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并注目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以此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变成看得见的数,从而让学生克服因记不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无法连续计算的障碍。 【学情分析】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连加、连减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安排。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这两类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从而扩大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并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必须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充分引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深入领会并掌握知识。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师生基本关系的最新论述。反复单一的练习形成计算技能,往往忽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使计算的学习变得乏味无趣,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我在教学连加连减这一课时进行了这样的思考:首先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已对连加连减有了一定的认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的系统化;另外,一年级的孩子仍然以游戏玩耍为精神食粮,孩子需要通过半游戏半学习的过程进行学习;而且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一般只能稳定持续15到20分钟。因此,教学时我设计小青蛙回家的故事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把枯燥无味的计算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具

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一、教学设计理念 二、教材分析 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 三、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 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 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2、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 【难点】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教学进度

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4、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家的信心。 5、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6、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学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

(完整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第2~6 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 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 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 2 课时 2.练习..................... 1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例1 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 种颜色,出示例1 中的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生: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生: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生: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师: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 、" ○"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 生:不能师:为什么? 生:如果选一种以上就重复了,而不选又遗漏了。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 、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 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题的基本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题的基本类 型教学设计题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特色题型。由于考试时间所限,教学设计题一般仅要求设计教案的局部内容或教学活动过程若干环节,一般不要求考生完成完整的课时教学方案设计。考生所应完成的教学设计内容与任务,与试题分数权重相匹配。 从测评角度来看,教学设计题是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活动过程的模拟与简化,遵循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其基本结构形式是:情境+教学设计要求与任务。情境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内容及相关要求、学生情况、教学时间、教学资源环境等,其中,教学内容一般选自中小学各科课标教材,适合进行教学设计,与考生报考的任教课程一致。教学设计要求与任务属于试题设问,是考生应按照规定具体完成的内容。这些内容不同于对问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的回答,均属于教学设计的范畴,是考生进行教学设计所完成的任务。例如,2011年下半年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教学设计题,试题情境是: 材料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电磁感应”的内容标准。 材料2:某高中物理课标教材“电磁感应”一节为“科学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设计了三个实验,探究1、探究2、探究3(具体内容,本文略)。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场、电路和磁场等知识。 教学设计的要求与任务是:说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分析教材中“探究2”在“电磁感应”一节课中的作用;完成“探究3”的教学片断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2014年下半年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试卷中的教学设计题,试题情境是: 试题给出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 教学对象:选修“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92页,练习十六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过程与方法 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认识钟面,学会认识整时。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钟面、小钟面、钟面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刘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看看吗?(出示课件)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钟表)小雪人告诉我们答对了。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学生自由回答)嗯,钟表的作用这么大,想不想和它成为好朋友呀?那咱们先看看它长什么样吧!(出示课题)…评析: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认识钟面 1.认识钟面。

a.在你们的桌上有一个漂亮的钟面,拿起来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学生玩学具,教师指导。) b.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请小朋友们放下手中的小钟面,来看看我的超级大钟面。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钟面) * 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 还有12个数,我们数一数。 * 数字的旁边还有什么?再来数一数有多少格? (课件中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分别闪动。) (教师小结)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它们组成了一个漂亮的钟面。 …评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说钟面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解决第一个知识点。? 三、认识整时 1.认识。 (放铃声)听,谁家的钟表响了?(演示晶晶家)原来是晶晶的钟表响了。还不起床快告诉她现在几时了?(出示放大的钟表)你是怎么知道是7时的? * 长长的分针指着几? * 短短的时针指着几? * 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7就7时。(学生跟着说,教师演示课件) 2.巩固。 a.抢答: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是几时?指着4呢? b.真不错,欢迎小朋友们到智慧屋来做客,看看谁最聪明,能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创设真实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学好2的乘法口诀. 2.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规律,经历编写的过程. 3.要注意课堂气氛,组织好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创设真实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学好2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规律,经历编写的过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放筷子 1.我们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小小家庭,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个圆片当碗,小棒当筷子,每人给大家放一次筷子,比一比哪组放的快?每放一次,其他同学都算算一共有几根筷子? 2.两组合并组织一个新家庭,每人给大家放一次筷子,比一比哪组放的快?每放一次,其他同学都算一下一共有几根筷子? 3.填一填. 活动二:探索2的乘法口诀 (黑板上竖放着主题图,对应着9道整齐的乘法算式.) 师:刚才,我们根据放筷子活动整理出了这9个乘法算式.看着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生:他们的得数很有趣,我很想记熟这些得数. 师:你能连算式也记住吗? 生:(摇摇头)那就难多了. 师:好,咱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自己先动脑想一想,然后各小组商量商量,看谁有好 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

(各小组认真讨论) 生1:多读一读,读的遍数多了就记住了. (学生议论:太费劲,太麻烦.) 生2:想着图来记....... 生3: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记.一个二等于二,二个二等于四,三个二等于六...... 师:如果说的简单一点呢? 生4:可以说成:想5的乘法口诀......这样记,我们觉得挺方便....... 师:大家的讨论很精彩,我也很受启发.现在提个建议供给大家研究: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 活动三:对口令(15页练习1题) 1.我说二三、谁跟我对:生:得六 2.二九十八谁跟我对乘法算式:2×9=18 或9×2=18 3.师生对练同伴对练小组选代表对练 男女生对练 活动四:比一比谁画圈画得最快.(15页练习2题) 1.生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填写. 3.观察我们圈出的数有什么特点? 注意:可以告诉学生圈出的数都是双数,其余都是单数. 活动五:看图列式(15页练习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与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填写.

教师资格证教案经典模版

教案标准格式 一、标题(课时) 二、教学目的 三、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1、旧课复习(时间) 2、新课内容(时间) 3、新课小结(时间) 四、作业 五、教学后记 教案(首页)

附件3:参考教案格式 课程教案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 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 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 音像讲解等。

教案参考格式 教案是体现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对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和组织安排,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为做好教案编写规范与管理工作,促进教案活动更加规范、有序,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案编写的要求 (一)教案封面、扉页上的课程基本信息。 1.教案封面要求:应填写课程名称、课程编码、总学时(周学时)、开课时间、适用年级、专业、使用教材、授课教师等信息。 2.教案扉页要求:应填写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考核方式等信息。 (二)设计编写教案 教案是指正文部分对教学内容做了较为详尽的表达,较为充分的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包括:章节、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旧课、引入新课、提问与练习、小结、布置作业等。 在编写教案时应突出以下要点: 第一,确定教学目的。教学目的要反映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教授知识的深度、广度、教学层次;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思想素质教育。 第二,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第三,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紧紧围绕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了解并分析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特点。根据课程的重点、难点选定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某些课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应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但多媒体课件不得替代教案,必须按要求编写教案。 第四,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是教师对本章节教学效果反映的总结、分析,可以全面审视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肯定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全册)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内容及简析 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措施 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2~P3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各科目教学设计模板(全)

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各科目教学设计模板(全) 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模板 一、文本特点 问法: ①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②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 ③分析本文景物描写特点 答案模板: 本文是一篇()文,采用了()修辞或()说明方法,用词/语言(),通过()顺序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事/某故事/地方的优美景色),从中悟出了()的道理,或抒发了()的情感。 补充: 表达方式::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写作方法: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二、拟定教学目标 A.识字阅读课 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识xx字,会写XX字,用普通话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X段,掌握XX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阅读法/小组讨论)等形式学会运用

XX等修辞手法进行学习,提高XX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或体会到)XX 道理(之美),增强学生XX情感意识。 B.写作课 1.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恰当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来表达内心XX的真情实感,能够正确运用xx标点符号。 2.过程与方法: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尊重别人独特的内心感受,通过观察讨论和会议的形式发现自己的真实感受,学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与书面表达,源于他人分享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感受习作的快乐并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逐步养成留心观察亲动笔的写作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A.识字阅读课 1.重点:掌握...字、词,掌握...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特色 2.难点:能够运用....的修辞(写作手法、体会、思想感情) B.写作课 1.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实例进行写作 2.难点:敞开心扉,真实说出内心想法表达真情实感 四、导入设计 (1)多媒体导入 ①开课之初,利用课件/多媒体给学生展示_______的视频/图片/音乐,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讲:教案写作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讲:教案写作 (一)形式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字体现,有相对的格式与要求。教案的格式主要包括文字叙述式、表格式两种。 1.文字叙述式 这是一种基本上全部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的教案形式,在日常教学的应用最为广泛。 2.表格式 这是一种经常出现的教案形式,一般有学校发给教师。 (二)主要内容 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还列有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影、投影、录像、录音等)的使用、作业题、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反思与评价等项目。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学设计不必具有固定的形式。 1.基本内容 (1)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2)教学目标(或称教学要求,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3)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4)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5)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6)教学难点(说明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7)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8)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9)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10)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2.教学过程的步骤 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导入新课 ①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②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 ③提问哪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2)讲授新课 ①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②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③教师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3)巩固练习 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4)归纳小结 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5)作业安排 ①布置哪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②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三)主要作用: 1.教学活动的依据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如果不认真做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而最终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学生学习教材的状况(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而且要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特点,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特别是要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明确教材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的价值功能,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册(83页)-人教版

第一单元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会学生数数的方法,学会按顺序数数。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二、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四、数身边的事物: 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 五、巩固练习 让小朋友把书翻到2---3页,圈出2个小朋友,1位老师,5朵花,7只鸟……板书设计: 数一数 1、2、3、4、5、6、7、8、9、10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比一比 第一课时:比多少

教师资格证考试 完整-教学设计(初中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

完整的教学设计: 一、分析教材和学生 1. 分析教材: (1)懂:懂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 (2)透:透彻教材构成结构,重难点以及掌握知识的逻辑 (3)化:教师的思想感情要与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在一起 2. 分析学生 (1)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质量 (2)学生的兴趣和思想状况 (3)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4)基于以上三点,预测学习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困难问题,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或解决(这一点经常用于教案设计中的difficult points) 二、确定教学目标(这一部分内容用于教案设计中的teaching objectives) 1. 知识目标:(1)语音、(2)词汇、(3)语法,(4)话题(具体看表格中要求) 2. 技能目标:(1)听(2)说(3)读(4)写 3. 学习策略: (1)认知策略: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做的行为和采用的方法 (2)调控策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估,调整,采用新办法的策略 (3)交际策略:增加交际机会,提高交际有效度的策略 (4)资源策略:采用多方资源的策略 4. 情感态度:提升学生兴趣,合作能力,和坚持学习的态度 5. 文化意识:了解国外的文化,比如表示礼貌的用语,用餐习惯等等。 敲黑板:::在完成设计教案teaching objects的时候,这五个方向不一定同时出现,基本分为: 范例一;teaching objectives (1)knowledge and skill objectives A. ……. B. ……… (2)process objectives (3)emotion objectives

范例二:teaching objectives (1)knowledge objectives A. ……. B. ……… (2)skill objectives A. ……. B. ……… (3)emotion objectives 三、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这一部分内容用于第五部分教案设计中的activities and justification) (这一部分内容有可能用于第四部分教案评估中,用于判断所给教案采用的是什么教学方法,特点是什么,优缺点是什么,并提出修改方案) 四、设计教学过程:warming up-main part-summary and homework warming up(lead in) 1. 目的: (1)指向作用:是学生集中注意,明确学习任务和课程话题 (2)激发作用:激发求知,启发思维,产生兴趣 (3)铺垫作用:联系旧知,以做铺垫。 (4)沟通师生情感:良好的导课是接通师生信息的桥梁 2. 方法: (1)利用多媒体方式:图片,音乐,视频等+书面记录或口头讨论 例一:Show students some pictures of sb or about sth: …………………… 例二:a. Play the Jurassic Park VCR, let the students have intuitive impressions on the dinosars b. Lead in the topic of describing people and objects by filling the chart below(后面附有表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