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危儿保护性隔离措施

高危儿保护性隔离措施

高危儿保护性隔离措施

高危儿应采取额外保护性隔离措施

高危儿是指新生儿因本身有生理缺陷或病理改变,或因孕妇有高危因素威胁胎儿,那些在围产期或出生后存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或发育障碍因素的新生儿,常见的有:

早产儿、过期产、低体重、巨大儿、低血糖、宫内缺氧、难产、低血糖的患儿、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黄疸过高过长等等。

高危儿存在各种潜在危害,包括脑损伤,可造成:脑瘫、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视听障碍等。婴儿脑损伤一旦发生,治疗愈早,疗效愈好,一旦错过治疗的关键时期,以后再治疗将困难增加许多,很可能耽误孩子一生。

因此,高危儿应采取如下额外保护性隔离措施:

一、早产儿、低体重的患儿,应专人专护。将患儿放置在暖箱内,注意保暖,定时检测体温的变化,根据体重设置暖箱的温度。

二、接触患儿前后应认真用六步洗手法洗手

三、每日常规做好口腔、脐部及皮肤清洁护理,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四、按医嘱监测血糖。

五、主管护士进行喂奶,防止吐奶,呛奶现象发生。

六、患儿所用的包被,衣服应柔软,因早产儿皮肤娇嫩,应防止蹭破皮肤。

七、输液前应严格消毒隔离,每半小时观察患儿输液情况,避免渗液,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八、做好臀部护理,预防臀红的发生。

4

保护性隔离的措施之令狐文艳创作

保护性隔离的主要措施 令狐文艳 一、隔离的种类:严密隔离(霍乱)、呼吸道隔离(肺结核)、消化道隔离(细菌性痢疾)、接触隔离(气性坏疽)、血液-体液隔离(艾滋)、病昆虫隔离(乙脑)、引流分泌物隔离(急性结膜炎)、保护性隔离。 二、保护性隔离: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治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也称反向隔离。 三、实用范围: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病人,如严重烧伤、白细胞减少或缺乏、白血病及免疫缺陷病人等。 四、主要措施: 病房管理要求: 1.与感染病人分开,病床间距应≥1.1米,特殊病人单独安置。 2.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消毒。 3.调节好室温20~22℃,湿度尽量保持50~60%左右。 4.病房内的物品摆放尽量简单,不摆放鲜花,植物等易携带细菌的物品。 5.定期进行空气细菌培养使空气中的细菌数≤200cfu∕m3 。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 7.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

8.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探视人员管理: 1.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禁止患有传染性疾病尤其时上呼吸道感染者前来探视。 2.符合要求可以探视的家属,需在指定时间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等方可进入病房。 3.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禁止患有传染性疾病尤其时上呼吸道感染者前来探视。 医护人员管理要求: 1.发现医护人员患有或怀疑患有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带菌者,应避免接触病人。 2.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和一次性脚套。 3.病室内准备专用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及注射护理用品,并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各种用物应按规定严格消毒灭菌和终末处理。 4.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做到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手快速消毒剂消毒手。 杜绝患者自身感染: 1.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晨起、睡前用软毛牙刷或棉签刷牙,餐前餐后漱口,以达到预防口腔感染的目的。 3.护理人员须严密观察患儿口腔粘膜是否光滑、有无分泌物、

高危儿保护性隔离措施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高危儿应采取额外保护性隔离措施 高危儿是指新生儿因本身有生理缺陷或病理改变,或因孕妇有高危因素威胁胎儿,那些在围产期或出生后存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或发育障碍因素的新生儿,常见的有: 早产儿、过期产、低体重、巨大儿、低血糖、宫内缺氧、难产、低血糖的患儿、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黄疸过高过长等等。 高危儿存在各种潜在危害,包括脑损伤,可造成:脑瘫、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视听障碍等。婴儿脑损伤一旦发生,治疗愈早,疗效愈好,一旦错过治疗的关键时期,以后再治疗将困难增加许多,很可能耽误孩子一生。 因此,高危儿应采取如下额外保护性隔离措施: 一、早产儿、低体重的患儿,应专人专护。将患儿放置在暖箱内,注意保暖,定时检测体温的变化,根据体重设置暖箱的温度。 二、接触患儿前后应认真用六步洗手法洗手 三、每日常规做好口腔、脐部及皮肤清洁护理,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四、按医嘱监测血糖。 五、主管护士进行喂奶,防止吐奶,呛奶现象发生。 六、患儿所用的包被,衣服应柔软,因早产儿皮肤娇嫩,应防止蹭破皮肤。 七、输液前应严格消毒隔离,每半小时观察患儿输液情况,避免渗液,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八、做好臀部护理,预防臀红的发生。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涉及保护性约束措施的相关法律条款

涉及到保护性约束措施的法律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第十四条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 《公安部关于<人民警察法>第十四条规定的“保护性约束措施”是否包括使用警械的批复》公法[2002]32号 铁道部公安局: 你局《关于<人民警察法>第十四条规定的“保护性约束措施”是否包括使用警械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人民警察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包括使用警绳、手铐等约束性警械。此复二OO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五条根据本章规定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写出

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 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第四十四条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的性别、年龄、患病等情况,对戒毒人员实行分别管理。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有严重残疾或者疾病的戒毒人员,应当给予必要的看护和治疗;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隔离、治疗措施;对可能发生自伤、自残等情形的戒毒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 第四十五条强制隔离戒毒所对毒瘾发作或者出现精神障碍可能发生自伤、自残或者实施其他危险行为的戒毒人员,可以按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规范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对被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的戒毒人员,民警和医护人员

隔离种类及措施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隔离种类及措施 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的不同常将隔离分为以下几种,并按不同种类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 (一)严密隔离 严密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非典型肺炎等。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均需采取严密隔离。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1.患者应住单间病室,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室内用具力求简单、耐消毒,室外门上挂有明显隔离标志,禁止探视、陪护及患者出病室。 2.接触患者时必须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和隔离鞋,必要时戴手套,消毒措施必须严密。 3.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及排泄物须严格消毒处理。 4.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进行焚烧处理。 5.病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次。 (二)呼吸道隔离 呼吸道隔离适用于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百日咳、流脑、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支原体肺炎等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1.同一病原菌感染者可住同一病室,有条件时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 2.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患者离开病室时需戴口罩。 3.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需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 4.为患者准备专用的痰杯,口、鼻分泌物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 5.病室内空气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次。 (三)肠遒隔离 肠道隔离适用于由患者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引起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隔离可切断粪一口传播途径。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保护性约束

保护性约束 保护性约束的概念:保护性约束是指在精神科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病情的特殊情况,对其紧急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的最大限度限制其行为活动的医疗保护措施,它是精神科特殊患者治疗护理方法之一。 (一)保护性约束的目的 1.为了防止精神障碍病人的兴奋,冲动行为或严重消极等导致个人或他人的伤害。 2.为了保证不合作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操作能顺利进行。 3.意识障碍,谵妄躁动病人防止坠床。 (二)适用对象 1.有严重消极自己杀之念及行为者。 2.极度的兴奋躁动及行为紊乱者。 3.有强烈出走意图并有行为者。 4.各种治疗护理不合作者。 5.严重躯体疾患伴意识不清者。 6. 木僵病人。 (三)约束带的制作 选用棉质布料,以透气,长—3m,宽—,薄布一般6-8层,这样可以增加带子的弹性及牢固性,防止损伤病人的皮肤。 (四)约束部位 约束的部位常为人体的大关节处,如腕部,踝部,肩关节等。主要将病人的关节固定住限制活动,防止因冲动行为发生意外。 (五)操作 严格来说必须有医嘱才可执行,但是在紧急情况下(如病人出现自伤、伤人行为,甚至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时)护士可先执行约束,后请示医生。 1、操作方法及程序

(1)肢体约束法:暴露患者腕部或者踝部,用棉垫包裹腕部或者踝部,将保护带打成双套结套(活结)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松脱,将保护带系于两侧床缘,为患者盖好被子,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2)肩部约束法:暴露患者双肩,将患者双侧腋下垫棉垫,将保护带置于患者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患者腋下,在背部交叉分别固定于床头,为患者盖好被子,并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3)全身约束法:多用于患儿的约束。具体方法是:将大单折成自患儿肩部到踝部的长度,将患儿放于中间,用靠近护士一侧的大单紧紧包裹同侧患儿的手足到对侧,自患儿腋窝下掖于身下,再将大单的另一侧包裹手臂及身后,紧掖于护士一侧身下,如患儿过分活动,可用绷带系好。 2、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及家属实施保护性约束的目的、方法、持续时间。使患者及家属理解使用保护性约束的重要性、安全性、并征得化患者及家属的同意方可执行。 (2)告知患者及家属实施保护性约束中,护士随时观察约束部位皮肤有无损伤,皮肤颜色、温度、约束部位肢体末梢循环状况,定时松解。 3、告知患者和家属在约束期间保证肢体功能位置,保持适当的活动度。 (六)注意事项 1、约束和非约束不能安排在一起,(无条件的情况下,必须要在工作人员的视线内)。被约束的病人要安置在单独的病史或者约束室,清楚病房危险物品和一切可搬运的物品,以防患者自行解除约束后出现过激行为。 2、正确使用约束带是防止病人发生意外,确保病人安全而采取的必要措施,无论病人是否接受约束,在使用约束前都应向病人解释清楚。 3、约束前尽可能脱去病人外衣,尽可能劝说解清大小便。 4、约束位置应舒适,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置(禁止将病人上肢翻到头部方向) 5、约束只能作为保护病人安全,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方法,不能作为惩罚病人的手段。 6、保护性约束属于制动措施,故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需较长时间约束患者应每隔15分钟巡视一次,观察约束部位的末梢循环情况以及约束带的松紧程度,每2小时解松一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7、实施约束时,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1、2指为原则。

(完整版)隔离预防控制制度

隔离预防控制制度 一、隔离预防的目的 隔离预防,旨在防止或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是针对外源性感染,切断其传播途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一项重要的保护性措施。一是对感染源的隔离,包括感染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及周围污染环境的隔离;二是保护性隔离,对免疫受损、高危易感者的隔离。 二、医院建筑布局的隔离要求 1.医院建筑区域划分根据患者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应将医院分为4个区域。低危险区域(清洁区)包括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馆、生活服务区等。中等危险区域(半污染区)包括普通门诊、普通病房等。高危险区域(污染区)包括感染疾病科(门诊、病房)等。极高危险区(重点保护区)包括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等。 2.隔离区域分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三区)、病人通道和医务人员通道(两通道)、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问(两缓冲) 并有实际屏障和隔离标志。 三、隔离感染源的基本原则 1.传染病人与普通病人严格分开安置。 2.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区/室安置。 3.感染病人与高度易感病人分别安置。 4.同种病原体感染病人可同住一室。 5.可疑特殊感染病人(包括可疑传染病人)应单间隔离。

6.根据疾病种类、病人病情、传染病病期分别安置病人。 7.成人与婴幼儿感染病人应分别安置。 四、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基本原则 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针对多种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4.各种隔离的颜色标志: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五、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1患者的隔离 1.1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1.2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2医务人员的防护 2.1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2.2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

约束带使用规章制度

K1+478~K1+56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 约束带使用制度 一、约束带使用指征: 1、谵妄、昏迷、躁动等意识不清的老人。 2、特殊治疗期间的临时限制。 3、不配合治疗护理的老人。 4、精神障碍的老人。 5、病情危重、伴有各类插管、卧床,防止发生坠床、管道拔脱、抓伤、撞伤等,保证老人安全。 二、约束带使用制度: 1、约束老人要谨慎,符合约束老人的适应证。使用时必须得到主管医生及监护人的同意方可执行。 2、正确使用约束带是防止老人发生意外、,确保老人生命安全而采取的必要手段,不论老人是否接收约束,使用前都应耐心向老人解释清楚。 3、对老人做好病情评估,向老人及监护人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取得他们的配合。 4、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故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需较长时间约束者应定时更换约束肢体或每2小时活动肢体1次。 5、根据老人的情况,选择约束的部位,常用的部位为踝、腕关节。 6、约束时,老人平卧,四肢舒展,卧位舒适。约束带下必须垫衬垫,约束带的打结处及约束带的另一端不得让老人的双手触及,也不能只约束单侧上肢或下肢,以免老人解开套结发生意外。 7、做好被约束老人的生活护理,保证入量,协助老人大小便,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经常检查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及约束带的松紧程度,以能放进1—2横指为宜,及时调整。 8、约束带使用过程中护理员一定要做好监管,保障老人的安全。保证被约束老人不受其他老人的伤害,更应防止老人挣脱约束带而发生危险。 9、约束只能作为保护老人安全、保证治疗的方法,不可作为惩罚老人的手段。 10、记录约束带使用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相应的护理措施。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1页脚内容

保护性隔离的措施

保护性隔离的主要措施 一、隔离的种类:严密隔离(霍乱)、呼吸道隔离(肺结核)、消化道隔离(细菌性痢疾)、接触隔离(气性坏疽)、血液-体液隔离(艾滋)、病昆虫隔离(乙脑)、引流分泌物隔离(急性结膜炎)、保护性隔离。 二、保护性隔离: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治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也称反向隔离。 三、实用范围: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病人,如严重烧伤、白细胞减少或缺乏、白血病及免疫缺陷病人等。 四、主要措施: 病房管理要求: 1.与感染病人分开,病床间距应≥1.1米,特殊病人单独安置。 2.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消毒。 3.调节好室温20~22℃,湿度尽量保持50~60%左右。 4.病房内的物品摆放尽量简单,不摆放鲜花,植物等易携带细菌的物品。 5.定期进行空气细菌培养使空气中的细菌数≤200cfu∕m3 。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 7.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 8.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探视人员管理: 1.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禁止患有传染性疾病尤其时上呼吸道感染者前来探视。 2.符合要求可以探视的家属,需在指定时间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等方可进入病房。 3.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禁止患有传染性疾病尤其时上呼吸道感染者前来探视。医护人员管理要求: 1.发现医护人员患有或怀疑患有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带菌者,应避免接触病人。 2.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和一次性脚套。 3.病室内准备专用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及注射护理用品,并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各种用物应按规定严格消毒灭菌和终末处理。 4.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做到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手快速消毒剂消毒手。 杜绝患者自身感染: 1.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晨起、睡前用软毛牙刷或棉签刷牙,餐前餐后漱口,以达到预防口腔感染的目的。 3.护理人员须严密观察患儿口腔粘膜是否光滑、有无分泌物、牙龈是否肿胀。 4.预防肛周皮肤感染、患者的饮食管理。 五、临床护理工作中做到 1、保持病室内的洁净 2、严格管理探视及陪护人员 3、增强无菌管理 4、预防医源性感染 5、加强基础护理 6、维护和促进全身皮肤粘膜的完整及膳食的消毒与指导。

医院感染隔离与预防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隔离与预防控制措施 隔离技术是预防微生物在患者、医务人员及媒介物中播散的重要措施。正确的隔离技术,对 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宿主,起着重要作用。为此特制定我院医院感染隔离 与预防控制措施。 一、标准预防措施认为患者的血液、所有体液(汗液除外)、分泌物和排泄物都可能具有传染性,具体要求: 1、预计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操作,要戴手套; 2、接触不同患者时要换手套,脱手套后要洗手; 3、进行任何有血液或体液溅出的操作时,要加穿不透水的隔离衣、戴口罩、护目镜或面罩。 二、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控制措施在感染性疾病科等科室,主要用于预防肠道感染、皮肤感染、多重耐药菌(如MRSAVRE PDR-AB艰难梭菌)等的传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还应采用接触传播隔离与预防,要求如下: 1、应用蓝色“接触隔离”标志; 2、尽量隔离于单间,同种病原菌的感染或携带者可共居一室; 3、进入隔离病室或接触患者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资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4、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如预计与患者或其环境如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5、离开患者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6、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7、脱手套、隔离衣后,均应用抗菌皂液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8、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专用; 9、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在每次使用后须消毒;10、该患者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用抹布用后消毒; 11、应尽量减少转运,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如需要转运或该患者如去其他部门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须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用后的器械设备、环境表面均需清洁消毒;

各类隔离预防和控制措施

各类隔离预防及控制措施 隔离预防是防止医院感染因子从病人或带菌者传播给其他人的一种有效措施。隔离预防的目的是采取有效的隔离技术,切断感染链中的传播途径,防止病原微生物在病人、医务人员及媒介物中播散,减少已知和未知的感染源造成医院感染的传播,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爆发流行。一是隔离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针对病人诊疗、护理的预防措施。不论病人是否确诊或可疑感染传染病,都要执行标准预防,这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附加基于传播方式的隔离预防(主要为空气、飞沫和接触),根据疾病传播方式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二是防护技术,医务人员须掌握正确的防护技能,保证自身、病人以及环境不被污染,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三是建筑布局上的隔离预防,从而切断传播途径,为所有医务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隔离预防技术。具体措施如下: 一、标准预防的概念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粘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既要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染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染给病人,强调双向防护。 二、标准预防的措施 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防护用品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

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主要如下: 1、手卫生(洗手、卫生手消毒及外科手消毒) 2、戴手套 3、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 4、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5、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或物品的处理;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患者时,根据规定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防止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处理。 6、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7、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1)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3)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消毒、清洗后再使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4)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一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消毒、清洗.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精神科患者保护性约束制度

精神科患者保护性约束制度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保护性医疗措施条款。 2、根据病情遵医嘱执行约束。约束过程中要认真,态度和蔼,维护患者尊严,并告知患者或监护人。 3、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掌握约束工具的使用方法。 4、约束患者时,要齐心协力,用力均衡,不能强拉一侧肢体,以防患者扭伤与骨折。 5、保护性约束患者安置于单人房间,避免遭到其它患者伤害。(病房条件不允许的,同住一病室的患者需评估无冲动伤人行为,或者同一病室所有患者均需约束。)清除房内危险物品和一切可搬运物品,以防患者自行解除约束后出现过激行为。照顾者离开时应与当值人员交接。 6、保护被约束的肢体。约束带要有内衬,约束在功能位置,约束松紧度以能伸进一指为宜,约束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0分钟到1小时为宜。对需要连续约束的患者,护士应持续评估其约束的必要性。约束过程中应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每2小时松解一次(或更换约束部位),时间15-30分钟,并对局部进行按摩。 7、密切巡视,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顾。观察肢体血运情况及约束带是否脱落或被松解;满足患者营养、排泄、喝水和个人卫生的需要;保持床单、被套整洁;按季节注意保暖和防中暑。 8、保护性约束的患者必须进行床头交接班,每班按要求填写《保护性约束护理单》,并做好护理记录。

9、患者自控力增强时,可逐步松解约束措施,监测结束约束后的反应,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消除其对立情绪。及时清点收回约束带。 中山同方医院护理部 2016年6月1日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

保护性隔离

保护性隔离 保护性隔离(protective isolation)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病人,如严重烧伤、早产儿、白血病、脏器移植及免疫缺陷病人等。 主要措施有: 1.设单间隔离室,病人住单间病室。 2.工作人员进入病室应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及拖鞋。 3.接触病人前、后均应洗手。 4.凡患呼吸道疾病者或咽部带菌者,包括工作人员均应避免接触病人。 5.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可带入隔离室。 6.室内空气、地面、家具等均应严格消毒并通风换气。 7.探视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一、目的 保护性隔离(protective isolation)亦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患者,如严重烧伤患者、早产婴儿、白血病及脏器移植患者等,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订保护性隔离措施如下。 二、建筑布局与流程 1、应在病区的末端,设立一间或多间隔离病室。 2、隔离病房设缓冲间。缓冲间两侧的门不应同时开启,以减少区域之间的空气流通。 三、隔离要求 1、患者安置于隔离单元内。

2、接触患者前,应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工作人员及病人家属有呼吸道症状时应避免进入病房。 3、接触患者前应严格按照“六步法”洗手,不提倡使用消毒液进行快速手部消毒。使用非手触式水龙头,无此设备,可用避污纸开关水龙头;洗手时间要求至少30秒;洗净后用干手纸干手。 3、非层流病室内空气消毒使用医用空气净化消毒器。 4、病房清洁工具如拖把、水桶、抹布等为专用工具。病室物表、地面、床单元每日使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清洁消毒。 5、床单、被套、枕套、病员服等每日更换。棉被、毛毯、病员内衣每周更换1次。 6、生活用品专人使用。 7、严格禁止探视,做好规定陪护人员的宣教工作。 8、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安全防护隔离方案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 增设航煤生产设施 Ⅱ加氢装置安全防护隔离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施工单位: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日期:2015年6月24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施工机具及用料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HSE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文明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依据 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增设航煤生产设施基础设计资料 Ⅱ加氢装置改造设备平面布置图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SH3505-1999 二、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增设航煤生产设施 工程地点:炼油老区Ⅱ套汽油加氢装置 工程特点:施工区域位于炼油老区内,处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区域内,装置已停产。安装工期紧,场地狭小,存在高空作业。 主要改造工程量 (1)新增1套原料航煤过滤设备。 (2)预分馏塔C-202改造,筒体利旧,更换高效塔盘。预分馏塔空冷流程改造。 (3)预分馏塔塔底生沸器E-216及设备基础更新。 (4)新增精制航煤泵P-213/与分馏塔顶回流泵P-214/及其基础。 (5)新增2台脱硫罐D-227/及其基础。 (6)反应进料加热炉F-201改造,拆除空气预热器E-207,原鼓风机、冷、热风道拆除,更换炉底风道快开风门,新增余热回收系统,更新烟道挡板等。 三、施工准备 入场前施工人员经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合格后上岗,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工地设专职安全员一名,施工班组设兼职安全员,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之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经相关单位会签后执行。施工作业前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施工机械应具备检验证书且在有效期内,能够满足现场施工作业需求; 施工前按照要求办理开工相关手续; 施工前准备好符合标准规范的彩钢板、脚手架钢管、钢扣件、铁丝等。

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问题

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问题 陕西省榆林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寇耀时刘靖宇 我国目前有各类精神疾病患者1600万人,年发病率约30‰[1]。卫生部2000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指出,部分城市前十名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构成显示,精神病位列第九。所造成的负担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首位,精神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们身心健康的疾病,同时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1]。精神疾病所导致的患者的非理智行为,不仅威胁着患者自身的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患者周围人群和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经常采用约束的方法来保护患者,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保护性约束还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制止精神患者冲动、自杀、伤人、毁物等激烈的危险行为,是精神科的一种非常必要的护理行为[2]。 1保护性约束的概念 保护性约束是指在精神科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病情的特殊情况,对其紧急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的最大限度限制其行为活动的医疗保护措施,它是精神科治疗护理这类特殊患者的方法之一,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他意外因素对患者的伤害[3]。 精神科专家贾宜诚[4]强调不容许使用“紧身衣”锁链一类野蛮工具进行长期约束。约束保护术是一项规范的精神科特殊护理操作技术,不是一种简单的捆绑技术,包含着一定的医疗风险[3]。 2约束保护的作用和应用原则约束保护一直是辅助治疗与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急性精神科病房中患者的不合作行为,冲动暴力、逃跑、自伤、破坏规则及拒药会造成工作人员和病员的应激和伤害,而约束保护作为急性医学干预手段,可减少不合作事件的发生,加强自身行为控制[5]。分析表明,约束保护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可避免患者伤害他人、物品或自伤、自杀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他意外因素对患者的伤害[6,10]。 谢斌等[7]建议约束保护的应用原则:(1)患者当时有伤害自身或者危害他人的危害性;(2)为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地治疗;(3)其他较少限制的措施在当时无法提供或使用后无效。 3临床约束对象调查分析发现:由精神症状导致的行为障碍者,如运动性兴奋、损物、自伤、自杀[8]、口头威胁、徒手攻击和持物攻击伤人的患者[9]。抗癫痫类等药物的不良作用导致患者意识上的混乱,平衡能力受到影响者[6]。 在老年精神科多用于痴呆、运动灵活性欠佳或有行为问题的患者,原因是患者步态不稳以及有摔伤的危险[9]。此外,针对有意识障碍、躁动、谵妄等症状的老年人,约束保护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防止意外的发生[10]。 4保护性约束护理的措施 对于发生冲动、伤人、毁物、自杀、自伤的患者护士应及时应对,冷静思考如何控制病区秩序,保持病区稳定,并同时通知病区其他医务人员,有序疏散隔离其他患者,以免造成他人伤害和引发病区混乱。 4.1 保护性约束的形式保护性约束有两形式,分为体力控制和机械性控制;临床护理中大多是先体力控制后,再行机械性控制。机械性控制的用具,国内目前以约束带为主(见图1)。图1 约束带及使用方法

保护性约束制度

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 1.目的:约束因心理或生理因素而具有自伤或伤人趋势的病人的行为,以确保病人及其他人员的安全,为病人提供安全、有序、周到的医疗服务。同时,充分地尊重病人及家属对病情的知情权及对治疗的选择权,尊重患者人格和尊严。 2.范围:因心理、生理等原因造成不能自主控制行为需要保护性约束的病人。 3.权责: 3.1医生要严格掌握保护性约束的指征,对约束病人行为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及再评估并做好记录。 3.2护士在使用保护性约束措施时要做好病情的观察、记录及健康教育。 4.定义:保护性约束是指用合适的约束工具约束因心理、生理等原因造成不能自主控制行为的病人,防止其发生自伤、伤人、非计划拔管等意外事件。 5.作业内容 5.1保护性约束一定要严格掌握指征,尽可能减少使用。 5.2医生或护士发现有需要采取措施约束病人行为的情况吋,医护之间要及时相互沟通,由医生下达医嘱,每天再次评估,若病情仍需约束,则重新开立医嘱,且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5.3医生每次下达约束医嘱时必须对必要性进行评估,要向病人或/和家属说明约束病人的必要性和方法、约束病人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拒绝约束可能造成的后果、家属如何配合等情况,与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5.4护士遵医嘱在采取约束病人行为前要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并记录。 5.5对病人采取约束措施后,护士要加强观察,至少每1小时巡视病人一次,检查约束带松紧是否合适、约束病人的器具是否安全、约束措施是否恰当、病情是否允许终止约束等情况。护士评估可以解

除约束时,要通知医生检查病人,由医生决定是否解除约束。除ICU 病区外,其他病区受到约束的病人一般要求家属留有能力看护病人的陪伴人员。 5.6严重精神疾患病人,如果上约束带后或采取其他约束措施后,仍难以保证病人自身及其他人员安全的,要及时向医务部或总值班报告,必要时将病人转到心理卫生病房,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5.7在约束病人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充分尊重病人及家属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注意对病人个人隐私的保密。

保护性隔离的措施

保护性隔离的措施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保护性隔离的主要措施 一、隔离的种类:严密隔离(霍乱)、呼吸道隔离(肺结核)、消化道隔离(细菌性痢疾)、接触隔离(气性坏疽)、血液-体液隔离(艾滋)、病昆虫隔离(乙脑)、引流分泌物隔离(急性结膜炎)、保护性隔离。 二、保护性隔离: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治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也称反向隔离。 三、实用范围: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病人,如严重烧伤、白细胞减少或缺乏、白血病及免疫缺陷病人等。 四、主要措施: 病房管理要求: 1.与感染病人分开,病床间距应≥1.1米,特殊病人单独安置。 2.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消毒。 3.调节好室温20~22℃,湿度尽量保持50~60%左右。 4.病房内的物品摆放尽量简单,不摆放鲜花,植物等易携带细菌的物品。 5.定期进行空气细菌培养使空气中的细菌数≤200cfu∕m3 。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 7.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 8.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探视人员管理: 1.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禁止患有传染性疾病尤其时上呼吸道感染者前来探视。 2.符合要求可以探视的家属,需在指定时间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等方可进入病房。 3.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禁止患有传染性疾病尤其时上呼吸道感染者前来探视。医护人员管理要求: 1.发现医护人员患有或怀疑患有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带菌者,应避免接触病人。 2.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和一次性脚套。 3.病室内准备专用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及注射护理用品,并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各种用物应按规定严格消毒灭菌和终末处理。 4.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做到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手快速消毒剂消毒手。 杜绝患者自身感染: 1.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晨起、睡前用软毛牙刷或棉签刷牙,餐前餐后漱口,以达到预防口腔感染的目的。 3.护理人员须严密观察患儿口腔粘膜是否光滑、有无分泌物、牙龈是否肿胀。 4.预防肛周皮肤感染、患者的饮食管理。 五、临床护理工作中做到 1、保持病室内的洁净 2、严格管理探视及陪护人员 3、增强无菌管理

保护性约束具使用制度

保护性约束器具使用管理制度 一、实施保护性约束原则: (一)医护人员尊重每个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案的权利(精神病患者除外)。 (二)对患者使用的约束器具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只有当患者自主活动与医疗安全的需要发生冲突或危及他人安全时,在使用其它帮助性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 (三)使用前须由医生或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在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理解后方可实施操作,并在约束器具使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四)使用过程中应严密观察预防并发症及意外事情的发生,当约束器具使用指征消失后及时解除。 二、身体保护性约束指征: (一)患者的危险行为会导致自伤或伤害他人(如自杀、自伤、极度兴奋冲动、有明显攻击行为)。 (二)小儿、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患者因虚弱、意识不清或其它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拔管等意外。 (三)手术后精神紊乱,影响治疗护理工作正常进行的患者。 三、约束流程: (一)告知、知情同意、患者/亲属签字 医生或责任护士告知约束目的、如果患者完全清醒,其本人同意是先决条件,如果患者为非完全清醒者,由其监护人或委托人签字 如能做到告知充分并且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双重同意”,是我们使用保护性约束措施的最佳状态。 (二)医嘱:患者签字后由医师开医嘱“使用保护性约束”,紧急情况下护士可酌情对患者实施身体约束,再通知医生补开医嘱。 (三)实施约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合适的约束部位。 (四)记录:责任护士必须在护理记录中记录下身体约束使用的原因,约束具使用情况:如约束类型、部位、开始时间。 (五)当需要约束的指征消失后,及时解除约束具并记录。 四、约束中的管理: (一)严格掌握约束应用的适应证,维护病人自尊,不能以约束来对病人进行威胁或处罚。 (二)实施约束时,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二手指为原则。并协助病人翻身,保证病人安全、舒适。 (三)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情况,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受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包括皮肤的颜色、温度、活动及感觉等;每2小时定时松解一次,并改变病人姿势,给予受约束的肢体活动,必要时进

保护性约束操作流程

保护性约束的操作流程 [目的]:限制患者身体或肢体活动,确保患者的安全,保证各种治疗、护理顺利进行。 [适应症]: 1、高热、谵妄、昏迷、躁动等意思不清的患者易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而加重病情,甚至 危及生命。为防止这些意外的发生,必须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2、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防止意外拔管需约束肢体。 3、肩部约束带,用筒式约束带固定肩部,主要是限制患者坐起。 4、腕部和踝部约束带,主要是限制患者肢体活动。 5、膝部约束带,用于固定双膝,限制患者下肢活动。 病例一:1床,王力,患者男,50岁,入院诊断:脑出血术后第一天,患者现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向家属解释约束目的后行保护性约束。 一、仪表:仪表端庄,动作轻柔。 二、检查物品: 处置车上层:护理卡、记录单备,手消毒液、约束带(根据患者的病情准备)、棉垫(根据患者的病情准桶,。 处置车下层:医用垃圾、生活垃圾桶。 三、核对: “所有物品已在处置室准备完毕,均符合要求。”敲门,推车入病室。1床,王力,男,50岁,住院号123456,王婶,你好,我是王叔今天的责任护士XX,能告诉我下王叔的名字吗?王力。我需要核对一下王叔的腕带,腕带在那一侧手臂呢?右侧。核对腕带,1床,王力,男,50岁,住院号123456(注意核对腕带时医嘱卡与腕带距离不可过远,在同一平面、勿压迫患者,注意保暖)。 四、评估: “王婶,由于王叔是脑出血术后第一天,现神志不清,躁动不安,为了保护王叔的安全,防止其发生意外,要对他进行保护性约束,请问您同意我为王叔进行保护性约束吗?同意,我看了一下王叔的病志,约束部位肢体无骨折,请问您了解保护性约束吗?没有,我们现在来看一下王叔约束部位的关节活动情况和皮肤情况”放下床档,速消手,查看患者关节活动度,(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活动度良好,对侧肢体按照相同方法进行检查。操作前已查看过患者的皮肤情况,皮肤完好,无红肿,无破溃。患者现神志不清,躁动不安,无约束史,无骨折,周身无管路,皮肤完好无破溃,关节活动度良好,适合进行此项操作。病室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必要时屏风遮挡,关闭门窗。 五、操作过程 1.洗手(用手背按压取洗手液、每步不少于5次、时间不少于15秒)戴口罩。 2.操作前核对:王婶,请问王叔叫什么名字?1床,王力,男,50岁,肩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保护性约束,即刻执行。 3.打开被子,充分暴露患者肢体,协助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 4.肩部约束 (1)肩部约束带固定法:暴露患者双肩,将患者双侧腋下垫棉垫,将袖筒套于患者两侧的肩部,再将两侧袖筒上的细带在患者的胸前打结固定,最后将两条较宽的长带系于床头。(2)肩部大单固定法:暴露患者双肩,将患者双侧腋下垫棉垫,约束带置于患者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病人腋下,在背部交叉,分别固定于床头。 5.腕部约束,暴露患者腕部皮肤,用棉垫包裹腕部,将保护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松脱。 6.膝部约束 (1)膝部约束带固定法:在患者的两膝之间垫棉垫,将约束带横放于两膝上,再将宽带下的

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

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 1 Women and Children ’s Hospital 1.目的 规范不能自主控制行为需要保护性约束的患者管理,确保患者及其他人员的安全,充分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权利,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 2.范围 医院科室/部门、员工、医学学员、患者、来防者。 3. 定义 3.1 约束具:是指约束患者躯干及四肢的器具。 3.2 保护性约束患者:指因心理、生理等原因造成不能自 主控制行为需要保护性约束的患者。 4. 内容 4.1 应用指征:需要保护性约束的患者,其他帮助性措施 (如镇静、止痛和安慰、家属陪伴等)无效的情况下使用。 4.2 使用原则: 文件名称 保护性约束管理 制度 版本号 2016-10-A 文件编号 QFE/JCI-M-2016- 100 总页数 共2页 制定部门 护理部 生效日期

4.2.1医护人员应尊重每位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案的权利,其中包括不收约束的自由,除非有明确的指征,当患者拒绝采取约束措施时,应考虑两者之间的平衡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以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4.2.2 身体约束不能作为常规手段,只有在患者必须使用约束时才能实施。 4.2.3 进行身体约束时必须遵循对患者伤害最小、保障安全又能达到最好效果的原则。4.2.4实施约束前,必须由医生对患者进行评估并下达医嘱后,才能使用约束具。 4.3约束流程: 4.3.1知情同意:医生向患者/家属讲明使用约束具的目的和必要性,由患者或授权委托人签字,签字的知情同意书在本次住院期间均有效。 4.3.2医嘱:凡保护性约束患者,须在临时医嘱栏中下达医嘱(注明起止时间)后方可执行,医嘱时效不得超过24小时。24小时后重新评估是否仍需要保护性约束,若仍需要保护性约束则再次下达临时医嘱。 4.3.3实施约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约束具及约束部位。 4.3.4 记录:医生在病程中记录约束的原因,责任护士 在《约束具使用记录单》或《护理记录单》中记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