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考总复习名校化学一轮思维方法:第六讲抽象问题具体化思想

中考总复习名校化学一轮思维方法:第六讲抽象问题具体化思想

中考总复习名校化学一轮思维方法:第六讲抽象问题具体化思想
中考总复习名校化学一轮思维方法:第六讲抽象问题具体化思想

中考总复习系列丛书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第六讲抽象问题具体化思想

【题型特点】

抽象问题具体化思想又称化学建模,就是利用图画、图表、漫画、计算机图像、实物模型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建立模型能帮助我们理解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思想是把难以把握又存在复杂关系的问题,转变为直观的具体问题去思考,这种思想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化思想,也是讲事物直观化的表现。近几年此类试题在初中化学中出现较多,形式也呈现多样化趋势。

要正确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各种图所表示的意义,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再联系相应的知识点,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 或图表信息) 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主要考查内容】

1.给出物质的微观模型图,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式的意义;

2.给出变化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辨别反应类型;

3.给出容器中的微粒示意图,辨别物质的种类;

4.给出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辨别微粒的种类(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5.给出变化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考查化学反应的实质及质量守恒定律。

【必备知识梳理】

1.物质分类的微观示意图

2.化学基本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典型例题】

例1:(2016?温州市)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A.6个质子和8个中子

B.8个质子和6个中子

C.6个质子和8个电子

D.8个质子和6个电子

【解析】由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所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选A。

【答案】A

例2:(2017?邵阳)如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B.C.D.

【解析】解:保持氨气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氨气分子,一个氨气分子是由3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构成的,所以选择A.

【答案】A

例3:如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O”表示()

A.氢元素 B.氢原子 C.氧元素 D.氧原子

【解析】由图示可知一杯水由很多水滴构成,水滴又是由很多水分子构成,通过水分子的模型可知,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所以图中右侧“O”表示氢原子.

【答案】B

例4: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如图四种变化中能体现“水蒸发”

的微观本质的是()

【解析】水受热后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此过程属于物理

变化;此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变; 【答案】B

例5:(2017?南充)下列各图中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解析】A 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B 中含有三种物质的分子,属于混合物;C 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D 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 【答案】A

例6:(2017?宁波)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

C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 : l

D .l 个丙分子由1个甲分子和2个乙分子构成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 2 催化剂

CH 4O ;A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

生成物是一种,属化合反应,正确;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甲、丙属化合物,乙属单质,错误;C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错误;D 、l 个丙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错误。 【答案】A 【分类突破】

1. (2016?威海)下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 、b 、c 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解析】由该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看出,其中a表示核外电子(带负电)、b表示中子(不带电),c表示质子(带正电)。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质子,应为c,A错误;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B错误;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C正确;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即b和c上,D 错误。

【答案】C。

2. 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中有

A.6个中子 B.8个质子

C.6个电子 D.7个质子

【解析】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为6;根据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核外电子数为6;核内中子数为8.A、核内中子数为8,不是6,故错误;B、核内质子数为6,不是8,故错误;C、核外电子数为6,故正确.D、核内质子数为6,不是7,错误。

【答案】C

3. (2017?自贡)下面是A、B、C、D四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可燃冰试采工作。可燃冰是上述物质中的_____ (填字母)物质的水合物。

(2)上述物质中产生温室效应的是(填字母)。

(3)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字母),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化学式)。

(4)物质构成的最准确说法,D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构成的。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A是甲烷(CH4)、B是氧气(O2)、C是二氧化碳(CO2)、D是水(H2O)。(1)可燃冰是固态的甲烷(CH4),与图中的A对应。(2)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3)B氧气(O2)属于单质;题给4种物质中只有A甲烷(CH4)是有机物。(4)D为H2O,一个水(H2O)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1)A (2)C (3)B,A (4)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4. 下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

合物的是()

【解析】A.A中的分子都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错误;B.B中的分子都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错误;C.C中的分子是由两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正确;D.D中的分子都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答案】C

5.2015年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一氧化碳分子与氧原子在催化剂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如图).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了化学变化 B.分子发生了改变

C.原子没有发生改变 D.催化剂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解析】A.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没有发生改变,故C正确;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D错误.

【答案】D

6. 从图中获取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C.氮气沸点比氧气高 D.该过程为物理变化

【解析】A.由图可知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所以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B.图中信息可知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故B正确;C.根据图中氮气先分离出来,可知氮气沸点比氧气低,故C错误;D.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D正确.

【答案】C

7. (2017?娄底)如图是不是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解析】A.图A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B.图B属于两种单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图C 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D.图D属于两种物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答案】C

8.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该反应属于( A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A

9. 某物质微观结构的示意图是,其中“”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最符合该物质受热后微观结构的示意图是(C )

【解析】从四个选项判断该物质受热后并没有生成新的微粒,即该变化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不变,微粒间的间隔增大,微粒的运动速率改变。所以只有C正确.

【答案】C

10. (2017?菏泽)下列图示可表示一定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反应前后分子、原子个数都不变 B.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改变,原子个数不变;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所以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两种单质;C、所有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答案】D

11. (2017?达州)2017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

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

B.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无机物不能转化为有机物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过量,参加反应的氢气分子为6个,二氧化碳分子为2个,生成1个乙烯分子和4个水分子;故A选项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是错误的叙述;B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生成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是错误的叙述;D选项根据题中叙述知道,无机物能转化为有机物,故是错误的叙述;

【答案】B

12. 某物质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属于有机物 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

C.该物质的1个分子含5个原子 D.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

【解析】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其化学式为:CH4.

A.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含碳元素的一种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其化学式为:CH4,正确;C.由化学式CH4可知,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共5个原子,正确;D.由化学式CH4可知,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4)=3:1,错误.【答案】D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用洗洁精和汽油洗涤衣服上的少量油污,是因为它们具有乳化作用

B.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C.将红热的细铁丝放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铝制品易在表面形成氧化膜,铝壶要经常用清洁球清洗

2.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

B.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无机物不能转化为有机物

3.下列实验中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向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B.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

C.向MgCl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D.将铜丝放入到MgSO4溶液中

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Fe(OH)3→FeCl3B.CuO→Cu(OH)2

C.H2SO4→HCl D.Na2CO3→NaOH

5.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分类不正确的是

A.食盐、火碱、生石灰都是盐 B.汽油、酒精、白磷都是易燃物

C.甲烷、乙醇、葡萄糖都是有机物 D.浓硫酸、氢氧化钠都是腐蚀性物质

6.下列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试剂(在箭头右侧)错误的是()。

A.CO2气体(H2O)→生石灰B.MnO2(KCl)→水

C.CaCl2溶液(HCl)→碳酸钙粉末 D.CO气体(CO2)→氢氧化钠溶液

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表示水的电解

B.表示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表示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

D.表示t℃时,E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F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8.利用海洋中的贝壳及食盐可以制得纯碱,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均属于分解反应

B.工业上可以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氮气

C.该流程中要先通入氨气,目的是为了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产率

D.操作a是过滤,母液中只有溶质氯化铵

9.称取5.00g锌粉,放入100mL饱和硫酸铜溶液(该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为20g/100gH2O)中,搅拌,完全反应后过滤,用水洗涤滤出固体2~3次,然后加热烘干固体,称量其质量为5.00g,可能的原因是( ) A.置换反应不完全B.混入硫酸锌

C.烘干时部分铜被氧化D.混入硫酸铜

10.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B.CO中含有一个氧原子

C.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D.一氧化碳溶于水后的溶液pH值<7

11.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12.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13.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停她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1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值是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15.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B.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人类不缺淡水

C.生活中可以用食盐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

16.用化学符号填空:

(1)水银_____;

(2)2个氮气分子_____;

(3)三个亚铁离子_____;

(4)尿素_____;

(5)标出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

17.A、B、C、D、E、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单质,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物质是。

(2)若B与X发生置换反应,则X是。

(3)写出C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18.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______℃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若使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物质甲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写一种即可);将t2℃时7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释为10%,需加水______g。

三、简答题

19.铁是人类广泛使用的金属,回答有关问题:

(1) 工业上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经常在铁制品表面刷“银粉”,其防锈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若要验证Fe、Cu和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只需一种试剂直接与上述三种金属反应就能达到目的,该试剂为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下图为实验室中常用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装置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二氧化锰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从充分加热后的上述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方法是______、过滤、洗涤和烘干(注:锰酸钾可溶于水)。

(2)夏天温度高,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方法是:连接好仪器,把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然后___,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发生装置选取A的优点_____,若实验室需要制取88g的二氧化碳,则最少需要含80%CaCO3的大理石____g。

(5)通常状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污染性气体,极易溶解于水形成氨水,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小。常温下实验室可以用浓氨水与生石灰制取氨气。请从上图中选出合适的仪器连接成一套制备并收集氨气的装置,则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a→____→f,上述实验中,E装置的作用是_____。五、流程题

22.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中,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在蒸发池中,经过风吹日晒使水分部份蒸发,蒸发的水分子组成(填“不变”或“变”)。(3)在结晶池中,继续风吹日晒,海水就会变为食盐的。

(4)析出粗盐后,母液中氯化钠的浓度(填“不变”或“变”)。

(5)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 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六、计算题

23.实验室有一包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纯碱样品,为了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实验如下:

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

(1)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______。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______。

24.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蟹肉中含有的烟酸(化学式:C6H5NO2)是人体必需的13中维生素之一,

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1)烟酸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烟酸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构精确到0.1%);

(4)246g烟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七、探究题

25.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 CO2 H2O;乙 CO H2O;丙 NH3CO2 H2O;丁 CO2 CO H2O.

你认为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填“能“或“否”).

(2)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同学猜想成立.

(3)请写出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D装置后添加一大气球的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6.Hg 2N2 3Fe2+ CO(NH2)2

17.(1)O2(或氧气)(2)C(或碳)(3) Ca(OH)2+CO2= CaCO3↓+ H2O

18.降低温度 130

三、简答题

19.Fe2O3+3CO2Fe+3CO2隔绝氧气和水Fe2O3+3H2SO4=Fe2(SO4)3+3H2O

20.硫酸亚铁溶液 2Al+3FeSO4 ===== Al2(SO4)3+3Fe

四、实验题

21.BF 2KMnO4K2MnO4+MnO2+O2↑ 溶解用热毛巾包裹试管或用酒精灯稍加热试管

Zn+H2SO4=ZnSO4+H2↑ CaCO3+2HCl=CaCl2+H2O+CO2↑ 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250 dc(全对才有分)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

五、流程题

22.(1)不变;

(2)不变:

(3)饱和溶液;

(4)不变;

(5)17.5

六、计算题

23.4g 53%

24.6:5 7:16 58.5% 64

七、探究题

25.丙.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否丁有充足的氧气。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建立正确的微粒观,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与液氢都可做燃料——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结冰的水不能流动——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气球被压瘪——加大压力分子间隔变小

D.酸与碱作用可发生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OH-=H2O

2.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3.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B.把水烧开沸腾 C.铁锅生锈 D.蔬菜腐烂

4.下列关于对化学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2

B.加热过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

C.向盛有一定量浓硫酸的试管中,滴加蒸馏水进行稀释

D.用嘴小心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5.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B.分子的质量可能比原子的质量小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D.若原子的种类相同则构成的分子一定相同

6.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密封保存石灰水B.白磷在冷水中保存

C.铁制品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D.密封保存浓盐酸

7.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时,可得到

的乙溶液

D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8.推理和分析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酸溶液一定显酸性,则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

C .碱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D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但盐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9.下表对有关知识的总结,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10.下列属于“节约用水”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1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水时负极得到的是氧气

B .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用肥皂水可鉴别蒸馏水和硬水

D .稀释浓硫酸时需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12.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6.5g 锌粒,在右盘烧杯中加入6.5g 铁粉,充分反应后,两烧杯底部均有固体剩余,则此时天平( )

A .偏向左边

B .偏向右边

C .仍然平衡

D .无法判断

13.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 B.B C.C D.D

14.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O2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

B.1molH2O中含有2mol氢和1mol氧

C.等物质的量的CO2比CO多一个氧原子

D.等质量的O2和O3,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15.下列几组物质中不能按照右边关系图进行转化的一组是(→表示反应一步完成)选项()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1)云南很多地方都有温泉,小艳同学取某地温泉水样,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探究。

①测得温泉水样的 pH=7.4,可知该温泉水样呈______性。

②加入______后震荡,发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温泉水样为硬水。

③小艳同学发现长时间烧煮该温泉水的水壶中有水垢,她用厨房里的______(填标号)将水垢除去。

A 食盐水

B 食醋

C 料酒

D 酱油

(2)云南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下列属于节水措施的是______(填标号)。

A 使用节水龙头

B 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

C 淘米的水用来浇花

D 公园草坪用大水漫灌

(3)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 b 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17.我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开钻,标志着我国能源开发迈上新台阶.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______等,它们燃烧是影响空气质量的罪魁祸首,如其中的杂质硫燃烧时生成______,该气体溶于雨水中会形成______,可造成土壤酸化等危害.(2)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在不消耗其它物质的情况下,可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转化为另外两种属于空气成分的气体,它们是______和______.

(3)我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了了解河流治理效果,用烧杯、玻璃棒、漏斗等仪器对水样进行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用______ (填物质名称)吸附水中的少许臭味和色素;用______(填物质名称)来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

18.某兴趣小组为探究 Mg、Fe、Cu、Ag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下实验。(注:所用金属大小形状相同、酸的体积浓度相同)

①甲、乙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依据甲乙试管中产生此现象的速率甲大于乙,可知活动性 Mg___Fe (填“>”、“=”或“<”);

②根据丙中现象_____________,可知活动性 Cu>Ag;

③小组同学随后发现该实验无法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于是补充图丁试管中实验,最终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Mg>Fe>Cu>Ag,则补充实验中的试剂A、B 分别为____________

④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小组同学将乙中剩余的铁加入丙溶液中回收丙溶液溶质的金属,至t时间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根据上图所示溶液中固体质量变化情况,分析最后所得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9.化学与生活

①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与_____有关。

②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____或放入较多蔬菜。

20.某同学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然后逐渐滴入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及颜色变化情况如下表。

(1)从上表中获得的信息有: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色,遇酸变红色。请再写出2点。

①_____;

②_____。

(2)当加入7 mL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

四、实验题

21.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A装置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以选择装置______(填字母,下同)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制取二氧化硫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若选择F装置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应该从____口(填a或b)进入,实验结束后剩余的二氧化硫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的目的是_________。

五、流程题

22.工业上生产电路板及处理废液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FeCl3与铜反应生成的产物是___和___。

(2)步骤②中加入的铁粉能与废液中的FeCl3发生化合反应,完成化学方程式:Fe+2FeCl3═3___;同时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该反应属于___。(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3)步骤②需要进行___操作,为完成该操作需要下图中的___ (填字母序号),同时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其作用是___。

(4)步骤②③所得的FeCl2可与一种单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Cl3,从而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则该单质的化学式为___。

(5)若步骤②后的滤渣为80g,步骤③中用掉了稀盐酸250g,最后得到金属铜66g,通过计算了解所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

六、计算题

23.为测定某工厂废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取废液10g于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硫酸镁溶液(废液中其它成分均不与硫酸镁溶液反应)。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请计算:

(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2)该废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24.为测定实验室中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明取25.0 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进行如图20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g.

(2)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七、探究题

25.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__________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知识点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试管① 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②溶解少量物质 ③收集少量气体或作简易气体发生装置 玻璃棒 酒精灯 用于加热 烧杯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使用。 铁架台 集气瓶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②用作一些气体的反应容器 胶头滴管 滴瓶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②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量筒 用于量取液体体积

二、常用仪器的分类 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反应容器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水槽) 固体---广口瓶 存放仪器液体---细口瓶滴瓶 气体---集气瓶 仪器取用仪器:药匙镊子胶头滴管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坩埚钳 加热仪器:酒精灯 分离仪器:漏斗(洗气瓶干燥管) 质量---托盘天平 计量仪器:体积---量筒 温度---温度计 其他:石棉网试管刷试管架玻璃棒长颈漏斗 三、化学药品的取用 (一)药品的取用规则 1、“三不”原则:不触、不闻、不尝。 即: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②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③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用量原则: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规定的——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工具:块状的用镊子;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 1、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立) 步骤: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 步骤:先把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壁上。 注意: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三)液体药品的取用:“多倒少滴”。 工具——量筒和滴管。 1、取用大量液体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一倒二向三挨四刮五原) 步骤: ①瓶盖倒放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②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③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 ④倾注完毕后,瓶口在试管口刮两下。并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2、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要领:“垂直悬空四不要”。 3、取用定量液体时可用量筒和胶头滴管,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步骤:选、慢注、滴加 注意事项:使用量筒时,要做倒:①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 ②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③错误读数:“仰小俯大” 若仰视则读数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准确称量固体药品——托盘天平 1、构造(指针,分度盘,托盘,平衡螺母,标尺,游码,砝码) 2、准确度:0.1g 天平平衡时:m左盘=m砝码+m游码 3、使用方法:⑴平放;⑵调衡(游码归零在左边—指针摆动不均匀—平衡螺母来帮忙—指针处于零刻度);⑶称量(左物右码,用镊子夹取砝码,先取大砝码,再取小砝码,最后用游码调节); ⑷称量结束后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归零; ⑸注意事项:○1干燥粉末放在纸上称量○2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可用玻璃仪器(小烧杯,表面皿)称量。 4、错误操作○1.物码错位:m药=m砝码—m游码 ○2.未调节天平平衡便称量:指针偏左: 读数>实际质量指针偏右: 读数<实际质量 ③指针未指到中央便读数:指针偏左: 读数<实际质量指针偏右:读数>实际质量 装置气密性检查:A、连接装置; B、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C、用手紧握试管外壁;D、过一会儿导管 口有气泡产生,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1.下列相关知识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 石墨和金刚石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 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热胀冷缩虽然分子间的间隔都发生了改变,但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所以二者均属于物理变化 C. 乙醇和甲苯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所以二者元素组成一定相同 D. 铝和铁均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二者都易锈蚀 2.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 3.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 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4.示例: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化学反应相同,但反应现象不同。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 请参照示例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氧气不足、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说明_________不同,产物不同。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在常温下生成碳酸,在叶绿体、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不同,产物不同。 (3)细铁丝(或铁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铁钉(或铁制燃烧匙)在氧气中不能燃烧,反应物相同,但反应的速率不同。说明反应物的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反应的速率不同。 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正确的是( ) A.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 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碱溶液的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分子或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C.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7.类推是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C. 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D. 点燃H2和O2的混合气体可能会爆炸,则点燃CH4和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8.现有如下转化关系:①Zn→ZnSO4,②ZnO→ZnSO4,③Zn(OH)2→ZnSO4。对这三种转化关系比较归纳正确的是( )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化学变化是原子运动的结果;离子运动的结果可能是物理变化,也 可能是化学变化。 2.同位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如12C、14C等。 3.同种元素的离子,因带电荷数不同,性质不同。如Fe2+、Fe3+。 4.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例如金刚石、石墨。 5.元素周期表: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 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十五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16个族。 6.注意错误:“MnO2中有两个氧原子”是错误的!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范畴及关系: 2.确切地说,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可燃物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 象)(发光不等于有火焰 ........,燃烧不一定产生火焰,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黑火药燃烧发生爆炸就不需要氧气参加反应。 3.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不变。如分解KClO3的反应,氯酸根经化学反应后就不复存在了。 4.碘(I)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 三、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1.书写化学式的时候,+价在前,-价在后。有机物(C)元素写在前。 2.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 3.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O、Si、Al、Fe。 4.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是:O、C、H、N、Ca、P、K、S、Na、Cl、Mg。 5.乙酸=醋酸:CH3COOH。蔗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尿素:CO(NH2)2 四、溶液 1.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化学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基本考点 考点1.药品的取用 (1)取用原则:①“三不”原则:不用手摸药品、不凑近闻药品的气味,不尝药品的味道;②节约原则: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③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 (2)取用方法:①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小颗粒状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斜、二送、三缓立”即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缓缓直立起来;取用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时应用镊子夹取,步骤:“一横、二放、三缓立”即将试管(或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试管(或容器)口后,再把试管(或容器)缓缓地竖立起来;②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吸取法:取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时,可用倾倒法,步骤: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瓶口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倾倒液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瓶塞要倒放;b.试管要倾斜且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c.试剂瓶上的标签要朝着手心(防止残留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考点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①酒精灯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加热工具,使用时应注意“两查、三禁、一不可”。“两查”是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烧焦,需要剪去少许使其平整,再检查灯里的酒精量。向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容积的2/3。“三禁”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一不可”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②酒精灯的灯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焰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因此应用外焰部分加热;③万一碰倒酒精灯,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专题二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专题二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专题解读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包括对比法、类比法、推理法、归纳法等方法。这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基础,但是综合性比较强。对比法,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其中一个条件用于探讨该条件对实验的影响;类比法,就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性上的相似,推理出它们在另一些特性上也可能相似的思维形式,把未知的化学问题和熟悉的问题作比较,寻找两者在某些方面的同一性,找出两者共同遵循的规律,达到解决化学问题的目的;推理法,此类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项前半部分一般是正确的规律性结论,后半部分则是根据前半部分类推或反推出的结论;归纳法,它是将零散的化学知识、复杂的化学内容、不同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简单化、条理化、系统化,从而使化学学习事半功倍,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率和质量。 1.(2015,聊城)“类推”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D)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 3和H 2 ,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 3 和 H 2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3.(2016,威海)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相等”,下列关于“相等”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将食盐加入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的食盐和水的总质量一定相等B.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曲线所代表的物质的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C.将两种液体混合,混合后的体积与混合前两种液体体积之和一定相等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相等 4.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粒视角认识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C)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自然界中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决定了原子质量的大小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大全

第Ⅰ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化学变化是原子运动的结果;离子运动的结果可能 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2.同位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如12C、14C等。 3.同种元素的离子,因带电荷数不同,性质不同。如Fe2+、Fe3+。 4.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例如金刚石、石墨。 5.元素周期表: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周期 表中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十五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16个族。 6.注意跨辈儿错误:“MnO2中有两个氧原子”是错误的!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范畴及关系: 2. 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发光不等于有火焰 ........,燃烧不一定产生火焰,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黑火药燃烧发生爆炸就不需要氧气参加反 应。 3.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不变。如分解KClO3的反应,氯酸根经化学反应后就 不复存在了。 4.碘(I)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 三、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1.书写化学式的时候,+价在前,-价在后。有机物(C)元素写在前。 2.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 3.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O、Si、Al、Fe。 4.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是:O、C、H、N、Ca、P、K、S、Na、Cl、 Mg。 5.乙酸=醋酸:CH3COOH。蔗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尿素:CO(NH2)2 四、溶液 1.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浅谈化学学科思想的八个方面

浅谈化学学科思想的八个方面 学科思想是一个学科的核心和灵魂,它与知识,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科体系的三个方面。不同学科它所包含的学科思想也必然不同。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它既抽象又具体,其学科思想的内容丰富多彩。中学化学学科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对立统一思想对立统一思想是哲学的重要内容,它在中学化学学科中无处不在。这一思想所体现的相互对立的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依从关系。运用这一思想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很有帮助。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氧化和还原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两个方面,既相互依从又相互对立。换句话说,就是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既有电子的得失,又有化合价的升降,既有氧化剂又有还原剂,既有氧化产物又有还原产物,有氧化反应发生,必有还原反应发生等等。这一思想的建立,对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颇有帮助。另外在其他方面,如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电化学中的正负极和阴阳极,等等都包括对立统一思想。 2. 量变与质变的思想哲学中明确告诉人们,物质量的积累必然会达到质的飞跃。中学化学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物的量的多少,如足量,适量,少量必然会引起生成物的改变。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多少,会引起生成物的改变。另外,如碳和氧气,硫化氢和氧气,铁与硝酸,三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偏铝酸钠和盐酸,浓

硫酸和酒精制备乙烯气体时1700c和1400c会生成不同物质。p2o5与冷水和热水反应的产物不同等等。这一思想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3.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思想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思想在化学学科中体现得更为具体和直观。普遍性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特殊性使学科内容多姿多彩。化学中各主族元素原子结构,性质的相似性是一般规律,而其中所包含的许多特殊性更是不容忽视。卤族元素中氟元素无正化合价,氟单质与水反应产生氧气,与二氧化硅反应等等。碳族元素中大多数元素的正四价化合物是稳定的,但铅元素的正二价化合物是稳定的,正四价化合物很活泼。这一学科思想的渗透,对青年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很有益处。 4. 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许多规律的发现,知识的形成都源于具体的化学实验而非理论推理来推测产生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以及其他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化学实验得出结论。又知fe3+与scn-产生红色溶液,为什么会有此现象?只能说是实验结果,只能告诉学生这是客观事实,通过科学实验发现的,这必然会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 分类思想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二、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化学思想与方法之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2

第二部分高考必备化学思想与方法之五考三模 一、《高考说明》 稳定性表现:与去年高考说明相同,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近几年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然强调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能力与探究能力。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正确把握这一复习方向,认真研究这些能力要求的含义,结合复习程序梳理考纲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把握复习的重点和方向,并结合具体实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做到复习全面、准确,不偏不漏不怪、高效。二、高考试题的结构分析 传统热点——主干知识和基本方法 变化内容——新设知识、变化要求的内容。 (一)传统主干知识: 1.物质的量; 2.氧化还原反应; 3.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4.热化学; 5.电化学;6化学平衡;7电解质溶液;8常见金属元素及化合物;9.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10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11化学基本计算;12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等内容。 非选择题考查方式: 1.用化学用语(化学式、结构简式、方程式)表达观点、结论; 2.定性描述:大小比较、变化规则、推断结论; 3. 计算; 4.描述实验现象; 5.评价、选择实验方案(选择最佳); 6.采集、处理数据(图形、图像、流程图); 7.设计实验(选择试剂、仪器装置、步骤); 8.编制流程;9.绘制图像或示意图; 10.应用或构建模型11.构建概念或理论; (二)山东化学高考考了什么? 1.考查重点 以考查综合实验能力为主。要求具有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能正确的描述实验现象、能根据实验目的进行简单设计、实验评价以及实验创新。同时对实验中的定量问题能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讨论。 2.化学实验的知识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试题侧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所需的仪器,要求明确化学实验仪器的作用)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侧重混合物(离子)分离、沉淀处理(过滤、洗涤)、溶液配制、中和滴定,要求明确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 (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侧重气密性的检查、收集方法、尾气的吸收、量气装置、倒吸现象及防止措施等,要求掌握原理。) (4)实验设计一般局限于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及鉴别的试剂选择、防相互干扰措施、步骤设计、现象预测;可能延续仪器连接等综合性的考查。 (三)山东试题特点分析 (1)化学素养的考察[1-2个] 例1(山东08-10)下列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门捷列夫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家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

中考化学专项考点练习卷:走进化学实验室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选择题 1.【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答案】A 2.【2019年山东省聊城市】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出液体体积B.测溶液的pH C.加热液体D.稀释浓硫酸 【答案】D 的是( ) 3.【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 ..A.加入固体粉末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物质D.倾倒液体物质 【答案】B 4.【2019年湖北省随州市】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B 5.【2019年广州市】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闻药品气味C.读出液体体积D.稀释浓硫酸 【答案】D 6.【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答案】C 7.【2019年湖北黄冈市】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滴加液体B.点燃酒精灯 C.称量反应物质量D.稀释浓硫酸 【答案】D 8.【2019年湖北省咸宁市】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A.浓硫酸的稀释B.给液体加热 C.测定溶液的pH D.量取一定量的液体 【答案】A 9.【2019年广东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D 10.【2019年安徽省】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答案】B 11.【2019年广东省】下图属“用后必须洗手”标志(贴在微毒或有毒的试剂瓶上)的是 【答案】B 12.【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答案】B 13.【2019年四川省德阳市】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最新]中考化学专题突破讲义:第11讲-解决问题的程序化思想(含答案)

最新教学资料·中考化学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第十一讲解决问题的程序化思想 【题型特点】 程序化解决问题是指解决问题时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处理过程。这种程序必须是确定的、有效的、有限的。简单地说就是遇到某些化学问题的时候有相对固定的解答方法和步骤。学生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程序化解决问题的思想在化学学科的应用充分体现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考纲能力要求。 【主要考查内容】 1. 正确书写各类方程式的程序化; 2. 化学计算的程序化; 3. 化学实验装置与实验操作的程序化; 4. 解答化学问题的程序化; 【典型例题】 例1:(2017?雅安)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2Fe+3O22Fe2O3 B.硫酸铵与烧碱混合:(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C.铝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Al+AgNO3═AlNO3+Ag D.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入硫酸钾溶液:MgCl2+K2SO4═MgSO4↓+2KCl 【解析】A.生成物错误,生成物应是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B.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C.生成物硝酸铝化学式书写错误,正

确的化学方程式为:Al +3AgNO 3═Al (NO 3)3+3Ag ;D.硫酸镁不是沉淀,该反应不能发生; 【答案】B 例2:(2017?毕节).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将2.8g 铁粉投入40g 硫酸铜溶液中,充分搅拌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1)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前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至0.1%) 【解析】解:(1)设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y ,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z 。 Fe + CuSO 4 === FeSO 4 + Cu 56 160 152 64 2.8g y z x 6456 2.8g x = 16056 2.8g y = 15256 2.8g z = x=3.2g y=8g z=7.6g (2)反应前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g 40g ×100%=20% (3)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6g 2.8g+40g-3.2g ×100%=19.2% 答:(1)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为3.2g 。(2)反应前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3)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2%。 例3:(2017?新疆) 毎年的6-7月,新疆的许多地区都要举办“薰衣草”节。薰衣草精油的 主要成分为芳樟醇、伽罗木醇等物质。其中芳樟醇的化学式C 10H 18O ,请计算: (1)芳樟醇的化学式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为 _。 (2)芳樟醇的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4),计算该物质组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为 _(精确到0.1%) 【解析】(1)芳樟醇的化学式为(C 10H 18O )可知,一个芳樟醇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8个氢 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芳樟醇分子中C 、H 、O 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0:18:1; (2)该物质组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154×100%=10.4%. 例4:(2017?内江)元素周期表中,某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高中化学的思想方法——推理法

高中化学的思想方法——推理法 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它主要体现在对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关联系,对有关化学知识的认识程度和自学能力的综合考察。这类考题能很好地检测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和很好的选拔功能,在历年的高考卷中重现率为100%,其基本形式有:无机框图题、有机推断题。 1. 无机框图题 无机框图题由于题目字数少,题意及所提供的信息新颖且简洁,因此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其解题步骤一般分为四步: (1)审读——仔细读题,审清题意。读题,包括阅读求解要求。求解要求,往往亦能给考生以重要的启示,这点不能忽略。“读审”是解题的基础。 (2)找析——找准“题眼”,即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然后联系信息及所学旧知识,应用正逆向思维、发散收敛思维、横向纵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推理。“找析”是解题的关键。 (3)解答——看清要求,认真解答。“解答”是解题的落脚点。 (4)检验——看推理是否符合题意。“检验”是解答正确的保证。 在上述各步中,最重要的是第(2)步:找解题的突破口。找到了“题眼”,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第(4)步也不要忽视。 寻找解题突破口有下列一些途径:

(1)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方面寻找 (2)从典型性质去寻找 (3)从反应现象去寻找 (4)从反应类型去寻找 (5)从反应条件去寻找 2. 有机推断题 解答有机推断题的一般方法为: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捕捉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对信息进行综合加工,联系旧知识合理迁移、灵活变通。 其基本步骤为:首先分析要合成的有机物属于何种类型,它带有什么官能团,它与哪些知识和信息有关。其次是根据现有原料、信息和有关反应规律,尽可能合理地把目标有机物解剖成若干片断;或寻找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方法,或设法将各分子拼接衍变,尽可能找出合成目标有机物的关键和突破点。最后采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最佳方案。 推断题的解题方法分为顺推法、逆推法、猜测论证法、迁移法、分割法、枚举法。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走进化学实验室知识点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常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装固体)、细口瓶(装液体)、滴瓶(装少量液体)、集气瓶 (装气体) 用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 仪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用来取粉末或小颗状固体)、镊子(用来取块状或较大颗粒固体)、胶头滴管(用来取少量液体) 器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温度计、滴瓶、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 1、试管 (1)、用途:①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溶解少量固体。 ③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④用于装配成气体的发生器。 (2)、注意事项: 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要先预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2、烧杯 (1)、用途: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 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2)、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用途: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 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 4、锥形瓶用途: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 注意: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加热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容积的2/3 5、胶头滴管用途: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①先排空再吸液 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 其他试剂) ③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重要的化学思想方法

重要的化学思想方法 化学思想方法是在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方法基础上形成的,化学思想对理解、掌握、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起到促进和深化的作用。从中学阶段来看,化学学科中要有结构与性质、量变与质变、一般与特殊、定性与定量等思想方法。 1、结构与性质的思想方法。这是化学学科核心的思想方法。我们知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思想贯穿化学学习与研究过程的始终。根据这一思想,与之相关的思想方法还有“性质与用途”、“位置(周期表中的位置)与结构”、“位置与性质”以及“位置、结构与性质”等,在物质结构、性质与用途以及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等相互之间的推断中经常用到。 2、量变与质变的思想方法。这是一种哲学的思想方法。量变和质变是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通过量的积累产生质的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而质变又是量变的最终结构。这一思想在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中得到最好的体现。在一些化学反应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如过量问题(量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物质性质(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浓度的关系等。如硝酸浓度的改变,氧化性强弱发生变化,导致反应产物的变化;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而稀硫酸则不具有氧化性;浓盐酸有较强的还原性,稀盐酸则弱的多(通常不体现)等等。 3、一般与特殊的思想方法。该方法是化学思想方法中的基本方法,也是哲学的一种思想方法。化学的研究,通常总是通过对某些特殊的事物或事物的某些特殊方面的研究,得出一般性(或普遍性)的规律,并加以推广;同时事物在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同时,由于不同事物存在某些独特的一面,因此有具有特殊性一面。换句话说,任何事物与同类事物之间有普遍性(共性)一面,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象同主族元素化学性质存在共性的一面,同时不同的元素又存在差异。 4、定性与定量的思想方法。这是化学研究中通常用到的两种思想方法。这两种方法从不同的深度和角度对事物进行研究。定性的思想方法,主要从是否存在某种属性、存在程度的深浅或大小等角度进行初步确定;而定量的思想方法,则在定性的基础上精确地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深度的、量化的表达。如对某溶液酸碱性的描述和酸碱度的表达,又如物质溶解性的描述和溶解度的描述,都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对事物进行研究的。 中学化学的学科思想 分类思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系统化 解决问题程序化思想——策略化 在相似中找差别,在差别中找变化规律的思想——辩证化 由定性到定量的思想——精细化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因果化 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的思想——本质化 化学结论来自化学实验的思想——重事实 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思想——直观化

初中化学全册中考总复习资料(最全)

. .. . .. .. 化学 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全册 . v ..

·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2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3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6 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课题2 氧气 6 课题3 制取氧气7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8 课题2 分子原子9 课题3 水的净化10 课题4 爱护水资源11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12 课题2 元素13 课题3 离子14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18 地球表面71 % 被水覆盖着 原子的结构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22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2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2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22 课题2 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23 金刚石?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2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22 课题2 燃料和热量22 石墨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22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2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3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5 金属铀(U)?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6 课题2 溶解度7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8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11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15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17 物质的鉴定、鉴别及物质、离子的共存和除杂质 的问题19 课题2 化学肥料20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碳的两种单质 金属盐类的溶液 酸度计

化学实验知识点大汇总

中学化学实验知识点整理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热K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NH3

最新中考化学专题一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解析版

中考化学专题一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解析版 类型1 分类法(10年4考:.3,.9B,2014.7,2013.9) 1.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的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酸:HCl H2CO3H2SO4 B.氧化物:Al2O3O3Fe3O4 C.氮肥:KCl NH4Cl CO(NH2)2 D.单质:Fe H2O H2 2.(衡阳)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合金、塑料、合成纤维均属于合成材料 B.洁净的空气、牛奶、冰水混合物均属于混合物 C.纯碱、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 D.氧化铜、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均属于氧化物 3.(聊城)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 4.(河北改编)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A.氯、碘、汞都是非金属元素 B.醋酸、硝酸钾、二氧化硅都是化合物 C.蛋白质、油脂、无机盐都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D.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5.(德州)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 第5题图 A.红磷 B.干冰 C.氯酸钾 D.食盐水 6.(合肥瑶海区二模)物质或概念之间常呈现以下三种关系。下表中有关关系的建构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类型2 推理法 7.(合肥蜀山区二模)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则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C.CO2、SO2均可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8.(江西)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一氧化碳能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 9.(曲靖改编)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则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0.(安庆市一模)下列事实能证明观点的是( ) 11.(安徽)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12.(深圳改编)下列总结归纳正确的是( )

(人教版)中考化学考点跟踪【第2讲】走进化学实验室(含答案)

第2讲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选择题 1.(2014,滨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尝药品的味道 B .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C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朝着自己或他人 D .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2.(2013,黄冈)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 3.(2014,滨州)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B .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 .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 D .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 4.(2013,德阳)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A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 B .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C .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D .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5.(2014,安徽)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 6.(2014,连云港)下列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B )

7.(2013,湛江)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2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 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8.(2014,泰安)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D ) 9.(2014,德州)托盘天平是利用杠杆原理制造的一种称量仪器。如果仅用一个20 g的砝码称取19.5 g的食盐,现有如下操作步骤,正确的称量方法是( D ) ①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白纸②将20 g砝码放在左盘③将 20 g砝码放在右盘④将游码拨至0.5 g刻度处⑤在右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⑥在左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A.②④⑤B.③④⑥ C.①③④⑥D.①②④⑤ 10.(2014,聊城)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