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沉樱的文学翻译及与其小说创作的关系

论沉樱的文学翻译及与其小说创作的关系

Contents

Acknowledgements (i)

Abstract (Chinese) (ii)

Abstract (English) (iii)

Introduction (1)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4)

1.1 Articles about Chen Ying's Life (4)

1.2 Studies on Chen Ying's Created Novels (5)

1.3 Studies on Chen Ying's Translated Novels (6)

1.4 Blankness in the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n's Creative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7)

Chapter Two Chen Ying's Translation Thought and Translation Methods (9)

2.1 Chen Ying's Translation Thought (9)

2.1.1 Chen's Attitude towards Literal and Free Translation (9)

2.1.2 Chen's Standards for Language Style (10)

2.2 Chen Ying's Translation Methods (12)

2.2.1 Methods for Title Translation (12)

2.2.2 Methods for Text Translation (15)

2.2.2.1 Addition and Deletion (16)

2.2.2.2 Division and Integration (17)

2.2.2.3 Paraphrase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for Translating Cultural-loaded Terms

and Rhetorical Devices (20)

Chapter Three Social Environment for and Purpose of Chen's Translation and Creative Writing (24)

3.1 Social and Literary Fields for Chen's Creative Writing (24)

3.2 Purpose of Chen's Creative Writing (25)

3.3 Social and Literary Fields for Chen's Translation (27)

3.4 Chen's Motivation for Translation and the Purpose of her Translation (28)

3.4.1 Self-gratification and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29)

3.4.2 Impulse to Share (30)

Chapter Four The Formation of Chen Ying's Literary View (31)

4.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Bourdieu's Field and Habitus (31)

4.2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Formation of Chen Ying's Literary Habitus (32)

4.2.1 Influence from Family and Education (33)

4.2.2 Influence from Friends and Spouse (34)

Chapter Five Chen's Literary View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r Works (36)

5.1 Preference for Short Stories (36)

5.2 Consciousness of Women (38)

5.3 Detailed and Exquisite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 (41)

Chapter Six The Reception and Publication of Chen's Works (44)

6.1 The Reception of Chen's Writings (44)

6.2 The Reception of Chen's Translations (45)

6.3 The Publication of Chen's Writings (48)

6.4 The Publication of Chen's Translations (49)

Conclusion (51)

Bibliography (53)

Attachment (56)

Introduction

Chen Ying (沉樱, 1907-1988), whose meaning is the falling oriental cherry blossom, is the pen name adopted by Chen Ying (陈锳), a female writer active in the literary field in 1920s and 1930s in the Mainland China and a translator after 1950 in Taiwan.

As a writer, Chen Ying wrote short stories, prose and occasionally some essays. Her writing career started when she was only 21. Her first short story Go Home (Huijia, 1928), published on River Journal (Dajiang Yuekan) edited by Chen Wangdao, won her praises from many famous writers at that time. Mao Dun, the most famous writer among those who expressed appreciation for Go Home, gave his praise and affirmation to Chen by saying, ''Go Home is of a poetic style and develops its plot like that of a poem. This style is seldom seen in the current literary field.'' [杨洪承, 1990] Encouraged by this success and due to her passion for literature, she has successively published five collections of short stories from 1929 to 1935, that is, After the Wedding Banquet (Xiyan Zhihou, 1929), A Maiden (Mou Shaonv, 1929), Late at Night (Yelan, 1930), A Female Writer (Yige Nv Zuojia, 1935) and The Female (Nvxing, 1935). However, her writing career almost came to a sudden end once she married Liang Zongdai. Since Chen had to put most energy into taking care of children and the housework, she seldom wrote novels but occasionally published some essays and prose. The only short story she wrote after marrying Zongdai was The Doll (Yangwawa, 1947), which would not meet readers if Zhao Qingge (赵清阁), a journal editor and an intimate friend of Chen, had not collected it into a collection of the works written by modern female writers. All the prose and essays written by Chen Ying were later collected and published as A Collection of Chen Ying's Prose (Chen Ying Sanwenji, 1982) by Lin Haiyin (林海音) in Taiwan.

Chen Ying went to Taiwan with her mother, her younger brother and sister and her three children in 1948 because of Liang's infidelity and her desire for family reunion. The marital disaster might be a heavy blow for Chen Ying, though, but there came her

儿童文学翻译读书报告

译者性情与文学翻译 ——《生成与接受——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1898—1949)》读书报告 内容摘要:通过对《生成与接受——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1898—1949)》这部专著的阅读,笔者走进了一个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另外,这部著作介绍了国外最新的翻译研究成果:性情与翻译,并且把它应用于儿童研究之中。在这部著作中,作者通过个案研究来说明译者性情对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影响。本文试图将着眼点扩到到整个文学翻译,从创作个性,译者主体性等角度论述从性情角度研究文学翻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新视角,并提出从译者性情视角研究文学翻译的可以实践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性情与翻译性情与儿童文学翻译性情与文学翻译 本文的三组关键词,性情与翻译,性情与儿童文学翻译,性情与文学翻译可能造成误解,所以先予以说明。“性情”的英文为personality,也可以译成“个性”“人格”。“性情与翻译”是国外翻译研究理论的新成果,笔者在阅读《生成与接受——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1898—1949)》了解到的。“性情与儿童文学翻译”是此部著作中作者第六章主要探讨的问题。“性情与文学翻译”是笔者在阅读过程受收到启发,本文试图要分析的问题。 一、一部白璧微瑕的翻译研究之作 胡亚敏教授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里提到“翻译是国际间文学影响和交流的最直接最普遍的手段,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发生关系主要是通过翻译来实现的。翻译在比较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如今翻译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又称‘译介学’。”①目前关于文学翻译的研究著作数量众多,但是有一个翻译研究领域的成果却寥寥无几,那就是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既然儿童文学是文学大花园中不可缺少的一朵奇葩,而儿童文学翻译的翻译实践和翻译作品又是实际存在的,并且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那么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也理应成为翻译研究,即译介学的一个领域。《生成与接受——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1898—1949)》则是一门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的专著。笔者之所以关注此部著作原因在于:其一,作为十分热爱儿童文学的比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自然是笔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领域;其二,这是一部很新的著作:书名为《生成与接受——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1898—1949)》;》作者李丽为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出版时间及单位: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通过认真阅读和思考,笔者认为这本著作让我接近了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这个陌生的领域,接触到了国际翻译研究上的最新成果和术语。据实而言,笔者认为这部著作虽然称不上是大家手笔,经典之作,甚至存在一些小的问题,但是笔者却获益匪浅,所以写作此篇读书报告,以期最大程度消化所得和应用所学所思。本篇读书报告的写作思路大致为: ①胡亚敏:《比较文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87页。

从多元系统论看儿童文学的翻译

2009年8月第28卷第8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 l o fH e ilong ji ang Coll ege o f Educati on A ug .2009V o.l 28N o .8 收稿日期:2009-05-06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2202) 作者简介:谭敏(1977-),女,湖南湘乡人,英语系讲师,硕士,从事英美文学和翻译研究;赵宁(1957-),男,天津人,副院长,教授,从事应用语言学和翻译研究。 从多元系统论看儿童文学的翻译 谭 敏,赵 宁 (中国民航大学人文学院,天津300300) 摘 要:多元系统论是由特拉维夫翻译学派的伊塔马#埃文#佐哈尔教授提出的有关翻译的理论体系。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同属该学派的左哈尔#沙维特教授提出/儿童诗学翻译论0,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研究。这种对边缘文学翻译的研究体现了多元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将多元系统论在实践中的拓展性运用。 关键词:多元系统论;翻译;儿童文学 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9)08-0100-02 一、引言 多元系统理论(po lysyste m theo ry)是由以色列特拉维夫翻译学派代表人物伊塔马#埃文#佐哈尔(Ita m a r Even -Zohar)教授早在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翻译和文化理论体系。多元系统这一术语/意指某一特定文化里的各种文学系统的聚合,从诗这样-高级的.、或者说-经典的.形式,到-低级的.、或者说-非经典的.形式(如儿童文学、通俗小说等)0(谢天振,2003)。该理论把文学,包括翻译文学,和其他文化活动视为一个开放和动态的大系统,把翻译置于由语言文学、文化、社会等多个相关、相交甚至相迭的系统组成的大多元系统中研究,为翻译文学研究提供了多个视角和切入点,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多元系统理论早已在西方翻译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我国虽然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受到关注,近年来,却呈日趋深入,方兴未艾之势。但目前,此项研究多是围绕理论进行的形而上的探讨和综述。本文拟从实践的角度,考察特拉维夫翻译学派另一代表人物左哈尔#沙维特(Z ohar Shavit)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成果,从而探索和寻求多元系统论在具体方法论上的体现和指导作用。 二、左哈尔#沙维特与/儿童诗学翻译论0 左哈尔#沙维特(1951))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文化研究所的教授,诗学和比较文学系的副系主任,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儿童文学翻译、儿童文化、以色列文化史、希伯来和犹太文化史。她用英文、希伯来文、德文撰写和编辑了多部有关文化翻译理论研究的著作和论文,包括:5儿童文学诗学61986(Poe tics of Chil dren .s L ite rature ),5儿童诗学介绍6(1996)(用希伯来文编著),5无阴影的过去6(1999)(A P ast w it hout Shado w ),论文5启蒙时期德国和犹太)希伯来儿童文学间的文学冲突6(L ite rary Inter ference be t w een G er m an and Je w ish-H ebrew Ch ildren .s L itera t ure during the Enli ghten -m ent ,1988),5边缘的自由:儿童文学的边缘位置导致的对儿童文学写作的限制6(F reedom i n M a rg i nality :The Constra i nts o fW riti ng f o r Chil dren ,R esulti ng fro m its M arg i na l Position ,2007),5在文学多元系统中体现其位置功能的儿童文学翻译6(T ransl a ti on o fCh il dren .s L itera t ure as a F uncti on o f its Po -siti on in t he L iterary Po l y syste m .,1978)等等。沙维特教授在特拉维夫大学创立了/儿童文化和教育0的项目,她提出的重要翻译理论是/儿童诗学翻译论0。 根据特拉维夫翻译研究学派的先驱之一,伊塔马#埃文#佐哈尔提出的/多元系统论0思想,翻译应该被置于多元系统内研究,而多元系统指的是社会中各种相关的系统)))文学以及文学以外所有相关的系统的集成。多元系统论认为,/系统是分层级的,包括所谓/高级的0、/中央的0、/经典的0文学形式、例如诗歌,以及所谓/低级的0、/边缘的0、/非经典的0文学形式,例如儿童文学和通俗文学0(孙文龙、周评,2005)。沙维特教授将该理论运用于具体的微观的实践,将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翻译和儿童文化作为多元系统中处于边缘地位的文学和文化形式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儿童诗学翻译论0,即儿童文学是富有教育性且符合儿童阅读接受度的文学作品。所以译者应考虑到成人及儿童读者之间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成不同的翻译目标。在儿童文学的概念问题上,她赞同佐哈尔的/文学多元系统的动态概念0,认为儿童文学不应被划入固定的范 ) 100)

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

911 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3 万 建 中 内容提要 以往讨论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大多都以作家文学为参照。其实,民间文学并不是以作家 文学为对应的一种文学,这一现代学科概念也不是以作家文学为参照提出来的。民间文学作为一门相对独 立的学科和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都不是由“文学”分化出来的,它有着完全独立的形成和演进轨迹,并 不完全属于文学的范畴。因此,讨论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应该突破一般“文学”的纬度。本文从民间文 学的实际存在状况出发,对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作了重新认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生活 历史 知识 教育 民间文学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涉及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一种文学,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 一、讲述者的魅力 民间文学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结果”,也显示于其演说过程本身。任何民间文学活动都不是个体的,而是集体的,具有强烈的展示性。过去,民间文学表演和民间文学力量的释放主要集中在神庙、祭祀、竞技等公共场所。人们常常在这些公共场所表演、祭祀、聚集、歌舞、庆贺等等,举行场面宏大的公共仪式。所有的人都是仪式的参加者,也是民间文学的表演者,没有专门的观众。此时,所有的能量在瞬间聚集、释放,人们在刹那间融为一体。这种高度的集体性使得民间文学的传统力量得到极大的发挥,似乎威力也更为强大。 古往今来的不少批评家都注意到了讲故事作为人类生活中一项不可少的文化活动的意义,“不讲故事则不成其为人”①。正像世人皆知的《一千零一夜》所喻指的:从人最终的命运来看,“叙事等于生命,没有叙事便是死亡”。《一千零一夜》除了山鲁佐德讲故事这一线索贯穿始终外,故事中的一些人物也讲故事,形成了大故事套小故事的结构。它用无穷无尽的故事赞美了故事本身,赞美了讲故事的人。将这部百科全书般的故事集译成中文的纳训先生在“译后记”中提到,伏尔泰说,读了《一千零一夜》四遍以后,算是尝到了故事体文学作品的滋味。 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 alter Benja m in)在《讲故事的人》(1936年)一文中说:“民间故事和童话因为曾经是人类的第一位导师,所以直至今日依旧是孩子们的第一位导师。无论何时,民间故事和童话总能给我们提供好的忠告;无论在何种情况,民间故事和童话的忠告都是极有助益的。”②在这篇著名文章中,本雅明解释了民间文学教育作用的来源:故事讲述者拥有丰富的生活经 3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间文学的生活特征及其理论建构”系列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05BZ W062。

儿童文学翻译原则

儿童文学翻译原则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根据《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规定,儿童就是指18岁以卜的任何人,因此从广义上讲,儿童文学就是幼儿文学(3-6岁)、儿童文学(6-12岁)、少年文学(12-17岁)的总称,就是专门为儿童所创作、适合各个年龄段儿童阅读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主要类型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视等。 一、儿童文学的特点 1、教育性。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儿童的情感可得到熏陶,小良的行为可得到矫正,同时还能够激发儿童的思考能力与自我辨识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儿童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发育以及人格的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儿童文学特别注重教育性。 2形象性。形象性就是儿童文学作品有别于成人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之一。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儿童文学作品中各式各样的形象应容易被接受。儿童年龄越小,作品越要重视形象性。无论就是儿童故事还就是诗歌作品,在人物的心理活动及人物性格的表现上都

要注重富于动作性,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 3趣味性。儿童文学的趣味性可以使儿童通过轻松有趣的故事情节明白一些深刻的道理并得到快乐的体验。儿童对文学作品的喜爱主要来源于兴趣,复杂的小易理解的内容很难对儿童产生吸引力。因此无论什么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都要考虑其趣味性,失去趣味性的文学作品对儿童起小到千日可潜移默化的作用。 4、故事性。儿童文学作品吸引儿童的主要原因在于故事的生动有趣。任何形式的儿童文学里而都会有个主人公,因为主要就是针对儿童的,这个主人公小一定非得就是人,也可就是动物、植物甚至就是一些无生命的物品,这史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因此我们瞧到的优质的儿童文学很少用大量的环境描写或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而就是借助有趣的故事情节。 二、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1语言简洁易懂。文学作品应向儿童展现丰富多样的语言现象,但就是因为儿童的理解能力有限,难以理解复杂的语言,)听以,优秀的儿童文学的语言总就是在简洁清晰、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展现语言的多样性。比如在安徒生童话《约翰奈斯的故事》里,约翰奈斯的

儿童文学翻译原则

儿童文学翻译原则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根据《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规定,儿童是指18岁以卜的任何人,因此从广义上讲,儿童文学是幼儿文学(3-6岁)、儿童文学(6-12岁)、少年文学(12-17岁)的总称,是专门为儿童所创作、适合各个年龄段儿童阅读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主要类型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视等。 一、儿童文学的特点 1.教育性。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儿童的情感可得到熏陶,小良的行为可得到矫正,同时还能够激发儿童的思考能力和自我辨识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儿童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发育以及人格的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儿童文学特别注重教育性。 2形象性。形象性是儿童文学作品有别于成人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之一。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儿童文学作品中各式各样的形象应容易被接受。儿童年龄越小,作品越要重视形象性。无论是儿童故事还是诗

歌作品,在人物的心理活动及人物性格的表现上都要注重富于动作性,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 3趣味性。儿童文学的趣味性可以使儿童通过轻松有趣的故事情节明白一些深刻的道理并得到快乐的体验。儿童对文学作品的喜爱主要来源于兴趣,复杂的小易理解的内容很难对儿童产生吸引力。因此无论什么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都要考虑其趣味性,失去趣味性的文学作品对儿童起小到千日可潜移默化的作用。 4.故事性。儿童文学作品吸引儿童的主要原因在于故事的生动有趣。任何形式的儿童文学里而都会有个主人公,因为主要是针对儿童的,这个主人公小一定非得是人,也可是动物、植物甚至是一些无生命的物品,这史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因此我们看到的优质的儿童文学很少用大量的环境描写或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而是借助有趣的故事情节。 二、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1语言简洁易懂。文学作品应向儿童展现丰富多样的语言现象,但是因为儿童的理解能力有限,难以理解复杂的语言,)听以,优秀的儿童文学的语言总是在简洁清晰、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展现语言的多样性。

目的论与儿童文学翻译

目的论与儿童文学翻译 字数:2613 来源:首都教育学报2013年1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儿童文学的翻译应在在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基础上,以目的论为指导进行,以达到真正服务于儿童读者的目的。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翻译目的论的内容,接着简述了儿童文学的特点,最后讨论了目的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目的论;儿童文学;翻译 1.引言 对于传统的翻译理论而言,目的论是个重大的突破。目的论着重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性,并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活动。翻译目的论有三个重要的原则,即“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以及“忠实性原则”。其中决定翻译的首要因素是“目的原则”。儿童文学的翻译虽然是文学翻译的一部分,但是常常被人们忽视。事实上,同成人文学翻译比较起来,译给儿童们看的童话更有难度。儿童文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特定的目标读者,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中应该重视这一特点。目的论指出,同一原文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可以不同的译文,所以目的论适合应用于儿童文学的翻译。 2. 目的论 长期从事翻译研究和语言的汉斯·威密尔教授是目的论的奠基者。他认为,结果决定方法,翻译所要遵循的最重要的法则就是目的原则。目的论其他的两个重要原则是连贯性原则和忠诚性原则。根据连贯性原则的要求,译文必须符合语内的连贯,即译文的接受者必须能够理解译文,并且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以及目的语的文化中要有意义;相对于连贯性原则,忠诚性原则要求原文与译文之间要

有语际的连贯,即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以及译文的目的决定了忠实性的程度。(吴文安,2003) 目的原则是目的论的首要法则,其他两个原则要从属于目的原则,并且,忠诚性原则要从属于连贯性原则。目的决定一切,如果目的原则要求原文和译文的功能不同,那么忠诚性原则则被弃用。所以,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决定翻译的最首要的法则,是翻译所要遵循的最终的、唯一的法则。(钟伟合、钟钰,1999) 3.儿童文学特点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读者创作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翻译不同于成人文学的翻译,尽管儿童文学的译者都是成年人,但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都要尽量的贴近儿童的理解水平以及他们的思维特征,尽量的少受成人认知水平和思维的干扰和影响。为了能够选择更好的翻译策略,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儿童文学的译者首先要对儿童读者的思维特征,认知水平以及审美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3.1 儿童文学接受特点 根据年龄的划分,儿童读者可以分为不同的三个阶段,并且这三个阶段的儿童文学具有不同的接受特点: 幼年期读者(1~6岁):幼年期的儿童文学大多非常短并且简单,有的还配有具有鲜明色彩的插图。因为在这个时期,儿童读者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童年期读者(6~12岁):童年期的儿童文学将艺术性、知识性以及思想性融为一体,形式多样,构思新颖,具有启迪的作用。

英文小说翻译案例精诚英语翻译工作室

精诚翻译工作室翻译报价 50到70元千字(而传统翻译公司的报价是100元以上)可以百度精诚翻译找到我们精诚翻译保证全网最低 街头反间谍工作 唐纳德·布莱德肖(Donald Bradshaw) 致读者: 在这本书的前几章会出现这套小说的主要人物,作为读者,你会熟悉每个人物的个性。 我们希望,你在看到第一个故事的高潮部分时,不仅可以发现间谍敌人的差异,也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相同点。我觉得有些人物对于我的故事来说非常重要,会在回忆录中一直出现。

致伊丽莎白: 我亲爱的女儿伊丽莎白,感谢你长期以来的鼓励和支持,以及对本书最终稿子的编辑。 致贝蒂 你是甘于奉献的妻子和伟大的母亲。你一直跟我们一起度过快乐和艰难的日子。你从一开始就给我提供许多支持。仅以此书献给你。如果没有你,我们绝不可能完成这本书。

介绍 让观众和间谍捕手失望的是,反间谍活动都是安全计划和行动。为了保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秘密,需要各级各类安全活动。维护我们的安全体系,包括安全围墙和障碍、边境、空中和港口的保安员和行人交通或运输控制,以及安全许可管理都属于反间谍的工作范围、 然而,令我们读者高兴的是,书中也有一些跟反间谍有关的有趣进攻活动,比如反间谍和其它进攻技术。 佛吉尼亚州和佐治亚州的联邦“机构”学校以及一些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的DOD学校都教授反间谍课程;他们学习的课程包括基本安全、监视/反监视、特别行动(如主动反间谍和进攻行动)、谍报和背景调查、各种安全检查。当然,课程也必须包括反恐训练和其他反间谍支持活动,这些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如文件制作、技术支持服务,也需要秘密的应急资金。 最后,反间谍活动的每个阶段都必须书面记录,当然这需要费力又无聊的报告写作,但这绝不能忽视。 你可能会觉得本书中的语法并不是很好,但你会从本书中发现,我热爱间谍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一直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如果你觉得我支持或反对任何政治党派;或批评任何其它机构或人员,你可以忽视这些。从艾森豪威尔总统开始,我一直从事反间谍工作,并以此为豪;也为美国情报收集机构和外国情报机构的所有人感到骄傲。此外,由于对情报领域某些方面信息公开的限制,我被迫修改和替换本书中的某些内容。我真诚地希望,我这样做没有减少或降低本书的价值或质量。 我把自己40年的时间奉献给人工情报、进攻反情报和情报收集活动。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虚荣心。如果没有虚荣心,就不会有自豪感。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非常的自豪,在职业中我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沉从文小说与民间文学

[收稿日期]2004-07-09 [作者简介]周星平(1964-),男,云南云县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沈从文小说与民间文学 周星平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昆明 650031)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民间文学;表现手法 [摘 要]沈从文小说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均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民间文学是沈从文的创作源泉 之一,他从民间文学中汲取了许多营养,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民间文学作品的独特韵味,从而更具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I20714;I207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958(2004)03-0042-03 Shen congw en ’s N ovels and Folk Literature ZHOU X ing 2ping (Department o f Chinese ,Kunming Teacher s College ,Yunnan Kunming 650031,China ) K ey w ords :Shen C ongwen ;novels ;folk literature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Abstract :Shen congwen ’s novels have been influenced in both content and the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by folk literature which is one of his s ources of creation ,and from which he derives a great deal of rich nourishment ,which enables his w orks s ome unique appeal of folk literature and m ore artistic charms.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沈从文是一位来自民间的作家,他注重汲取民间文学的营养,使他的小说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而且呈现出民间文学的特色。下面笔者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就沈从文小说受民间文学影响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内容方面的影响 从内容方面来看,沈从文的湘西小说涉及到大量民歌,而这些民歌,不仅真实反映了湘西人民盛行唱民歌的习俗,而且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性格起了一定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边城》第八节写翠翠在初五那天晚上让祖父进城,自己留下守渡船,无人过渡时,她轻轻地唱起了民歌:“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大姐戴副金簪子,二姐戴副银钏子,只有我三妹莫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这首民歌含蓄地表现了翠翠对二老的思念以及她对自己的家庭和二老家庭贫富差别的忧郁,还有感觉到王乡绅碾坊陪嫁的威胁。《长河》中《枫木坳》一章写夭夭去祠堂看望老水手,到了河边,她向对岸唱道: 你歌莫有我歌多, 我歌共有三只牛毛多,唱了三年六个月, 刚刚唱完一只牛耳朵。 这首民歌表现了夭夭即将见到老水手的愉快心 情,同时也刻划了她天真调皮的性格。《渔》这篇小说,写到兄弟俩把船拴好到山上玩,弟弟发现石桌上的山桂野菊便拾起藏到麂皮抱肚中,在静谧的夜色中,他情不自禁的轻轻唱起了山歌: 你脸白心好的女人, 在梦中也莫忘记带一把花, 因为这世界,也有做梦的男子,无端梦在一处时你可以把花给他。柔软的风摩我的脸, 我像是站在天堂的门边———这时, 我等你来开门,不拘哪一天我不嫌迟。 这里,沈从文实际上是借助民歌来表现弟弟的内心世界:他渴望得到一个漂亮善良的女子的爱情,同时还表现了他温柔多情的性格。在《萧萧》中,作者通过花狗勾引萧萧所唱的情歌,表现了花狗粗俗的流氓性格: 天上起云云起花,包谷林里种豆荚,豆荚缠坏包谷树,娇妹缠坏后生家。 天上起云云重云,地下埋坟坟重坟,娇妹洗碗碗重碗,  第26卷第3期2004年9月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 L OF K UNMI NG TE ACHERS C O LLEGE V ol 126N o 13 Sep 12004

英汉翻译中英文小说

Certain Things Last (某些持续的事情) For a year now I have been thinking of writing a certain book. (这一年来,我一直想写一本有把握(在思考着写一本自己已经酝酿许久)的书)―Well, tomorrow I‘ll get at it,‖ I‘ve been saying to myself.(“好吧,明天我就完成它”过去自己一直这么说)(好,明天就开始动手写,我一直对自己这么说。)Every night when I get into bed I think about the book(每天晚上上床睡觉时就想着那本书). The people that are to be put between its covers dance before my eyes. (那些即将出现在作品里面的角色在我眼前跳舞)I live in the city of Chicago and at night motor trucks to rumbling along the roadway outside my house. Not so very far away there is an elevated railroad and after twelve o‘clock at night trains pass at pretty long intervals.(我在芝加哥生活,一到晚上,就听到家外面的公路上那些运货卡车隆隆地响。不远处有一条高架铁路,晚上过了十二点以后火车就开始通过,相互间隔得很远)Before it began I went to sleep during one of the quieter intervals but now that the idea of writing this book has got into me I lie awake and think.(过去在十二点之前趁着那一会儿的安静空隙入睡,但现在我躺在床上思考,脑海出现了写书的想法) For one thing it is hard to get the whole idea of the book fixed in the setting of the city I live in now.(在我如今居住的城 市环境中要想得到这本书确切的想法很难)I wonder if you who do not try to write books, perhaps will understand what I mean.(我很惊奇如果你没有尝试过写书,也许会明白我说什么)Maybe you will, maybe you won‘t. It is a little hard to explain. You see, it‘s something like this. (也许你会明白,或者不明白。这解释起来有点困难。就好比这样)You as a reader will, some evening or some afternoon, be reading in my book and put it down. You will go out of your house and into the street.(你作为一名读者,有些晚上或者下午可能会读我的书,读完后把它放下。你可能会离开家,走到街上)The sun

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 1.在《圣经?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受蛇的引诱偷吃了伊甸园中的智慧果,从而发现了对方的性别差异,上帝只好将他们放逐到了人间。 2.首先提出“语境”这一概念的著名学者是(马林诺夫斯基)。 3.民间说唱具有叙述性强的特点,属于(第三人称叙述体)。 4.对于某一民间文学类型和母题、某种结构形式等进行的调查属于(专题调查)。 5.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不需要文字作为中介,民众直接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 6.“连缀式”民间故事的典型代表是(《一千零一夜》)。 7.盘古神话是一个(太极图)母题。 8.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以文人创作的(通俗文学)为中介,对元杂剧和明清文言小说和长篇章回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芬兰人埃利亚斯.伦洛特 搜集整理的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成为了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 10.民间文学讲唱者在表达愤怒、不耐烦或强烈不满的情绪时使用的语气语调是(强音、假嗓)。 11.在20世纪初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中,最早使用“神话”一词的学人是(梁启超)。 12.个体传承人对于民间文学的贡献,最重要的体现在 (在传承过程中的主观创 造性的发挥)。 13.各族文学的源头与“奶 娘”指的是(神话)。 14.(巧媳妇)属于生活故事。 15.汉族第一首民间叙事长 诗《孔雀东南飞》是(两汉) 时期的民间叙事诗。16. “尚 未崩溃的民间王国”指的是 (云南)。 17. 民间文学必须使用田野 作业的方法是由民间文学 的口头性和(展演性)所 决定的。18. 屈原在吸收(楚 地民歌和神话传说)的基础 上,创作了《离骚》、《天问》、 《九歌》等一系列作品。 19. (史诗)是原始社会或 奴隶社会民族历史的形象 化记载,是“诗性的历史”, 即用诗歌叙述的编年体历 史。 20. 水浒故事在(宋末元初) 时期就广为流传,并成为讲 唱艺人表演的重要内容。 21. 木偶戏由演手操纵木偶 进行戏剧表演,属于(道具 戏)系统。22. 民间文学 讲唱者在表达愤怒、不耐烦 或强烈不满的情绪时使用 的语气语调是(强音、假 嗓)。23. 远在2500年前结 集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中,就收录了 许多古代民歌。24. 与作家 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不需 要文字作为中介,民众直接 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 25. 在民间传说的讲述中, 民众往往将一些同类情节 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形 象身上,这样的人物形象称 之为(箭垛人物形象)。26. 鄂西汉族的《黑暗传》以其 具有(创世史诗)的基本 特征,受到学界的广泛关 注。27.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 事是出自于(.《山海经》)。 28. 在中国神话中,(射日神 话)的出现,标志着人类 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逐渐 积累着文化的创造,逐步获 得越来越多的安全与自由, 终于成为大地的主人。29. 《狐假虎威》的故事属于 (民间寓言)。30. (梁子) 是艺人说书的提纲,一般都 是通过口传心授得来的。31. (傩戏),起源于民间巫 术,主要功能是驱逐疫鬼, 其特点是演员戴着狰狞可 怕的面具表演。32. 在西方 国家,民间文学一般称之为 (Folklore )。33. 机智人 物故事在汉族和少数民族 中都很发达,汉族以(徐文 长)和谎张三的故事流行最 广。34. 女娲神话中,女娲 是用(泥土)造人。35. 从 体裁来看,民间寓言主要是 在寓意型的(动物故事)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6. (孟姜女)是千里寻夫、 哭倒长城的传说人物。37. (神话)是一个民族的集体 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 界观与价值观。38.“天皇皇, 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 过路君子念三遍,一夜睡到 大天光。”属于(仪式歌)。 39. 在(故事)中,讲述人 往往有习惯运用的一些开 头用语,如“很久很久以 前……”。

沈从文与汪曾祺乡土小说之比较_袁朝钢

·73· 沈从文与汪曾祺乡土小说之比较 袁 朝 钢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处,江苏 江阴 214405) 摘 要:沈从文与汪曾祺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乡土小说作家。沈从文以一颗“执拗”的“乡下人”的心表示着对乡土的亲和、对都市的逃离。汪曾祺则是跨越时代的富于灵性的作家,在乡土小说方面卓有建树。沈、汪两位作家乡土小说的创作取向及其技巧乃同中之异,而从人生哲学看,汪曾祺从感情上接受了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沈从文则更多地体现在忧国意识和维护文学的独立性方面。 关键词:沈从文;汪曾祺;乡土小说;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05)06-0073-032005年11月第6期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cademic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Nov.2005No.6 收稿日期:2005-02-10 作者简介:袁朝钢(1958— )男,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讲师。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湖南乡土文学的开拓者和主帅,他对后代产生过广泛持久的影响。沈从文这个“执拗”的“乡下人”,对乡土有 着显而易见的怀恋之情,对城市似乎“天生”有一种对立感。正是这种“乡下人”的眼光和身份体认使他对宗法农村自然经济在近代解体的历史过程有了深切的领悟,同时也正是因“乡下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立场,沈从文既没有像“左翼”作家那样从政治的角度来反映农村的凋敝和都市的罪恶,也没有像“海派”文人那样从商业文化的角度来表现物质的进步和都市生活的五彩斑斓。他采取的是地域的、民族的历史文化态度。由城乡对峙的整体结构入手,批判现代文明在其进入中国的初级阶段后所显示的全部丑陋之处,在这一意义上,沈从文的作品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的丰富性与多元性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这位作家比起别人来,似乎有更为持久的努力和较大的发展,直到他搁笔之前,不停地向中国现代文学输送他的偏僻家乡的人物,那里生活的形与色、风物、习俗和民间文学的宝藏。 谈到现代乡土小说作家的乡恋心态,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鲁迅,其次就是沈从文了。在现代作家中,说过自己是“乡下人”,并明显表示过对乡土的亲和、对都市的逃离的作家不在少数,但像沈从文这样“执拗”的“乡下人”却不多见。沈从文这样疏离都市,亲和乡野,鄙薄“城市中人”,厚爱乡村灵魂的文化倾向的形式,源于他对乡村、都市的不同理解。沈从文生活创作时的中国都会,几乎无一不表现出畸形发展的“中国味”——一方面,这些城市骨髓深处仍是沿袭着数千年的封建文化;另一方面,它又张惶失措地不加选 择地接受涵纳了沉靡的西方商业文化。沈从文悟到了造成如此不幸的是“这一个现代社会”。于是,沈依了自己心情的导引,去写自己“心和梦”的历史,去营造那片“即或根本没有,也无碍于故事的真实”的心理上的乡村圣土。这“乡土”体现着沈从文对某种文化价值的怀念与执着。 汪曾祺是个衔接现、当代的作家,他在创作上很受沈从文的影响。其作品具有平淡恬静、和谐温馨、充满田园牧歌的抒情色彩和天国仙境的梦幻情调。汪曾祺是“文革”中最受评论界关注的作家之一,而且是最早致力于市井乡土小说创作并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作家。他从小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曾师从沈从文学习写作。汪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他说:“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必然会接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影响”。儒、道、佛三家,“比较起来,我还是接受儒家的思想多一些”;不过,“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 [1](PP 237~238) 。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 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这是他艺术追求的方向,也是他小说的灵魂。汪曾祺小说还流溢出多种美质,首先在于对我们民族心灵和性灵的发现,以近乎虔诚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此外汪曾祺也常常对人性的丑恶发出深沉的喟叹。汪曾祺从小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1939年,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曾受业于沈从文,他的短篇小说《受戒》与沈从文的《边城》有点相似,都是有意识地表达一种生活态度与理想境界。汪的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在文学与艺术研究上颇有建树。对汪曾祺小说的创作风格,大多数人用“淡中有味,飘而不散”,平淡和谐来概括,其实,汪 1

沈从文的“湘西故事”

沈从文的“湘西故事”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湘西一直是个充满魅力的“神奇之地”,在民间文学上更是有着“神地”的美誉,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络绎不绝,在诸多文学作品当中也时常见到其独具魅力的身影。与湘西有关的文学作品更是异彩纷呈,从屈原的《九歌》到蒲松龄的《竹青》,将一幅幅湘西风情尽显世人眼中。虽然在滚滚历史长河当中,湘西一度有“武陵蛮荒”之称谓,曾经饱受了战乱的侵蚀从而被人们称作是“中国的盲肠”,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湘西的民族文化备受摧残。尽管如此,湘西的民间文学依然以其独有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深植于百姓当中,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而代代流传。 近现代杰出作家沈从文自幼生活在湘西这片神奇的土地,早年在酉水和沅水之间度过了其少年时光,多年奔走在湘西的十多个城镇、码头,给他的文学创作积淀了丰富的素材。在湘西民间文学的熏陶之下,他汲取其中的精华,通过湘西系列小说作品将他个人的体验、湘西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人性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沈从文“湘西故事”的背景 (一)湘西的自然环境 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上来看,湘西的地形地貌构成复杂,其中高山、盆地和丘陵较多,河谷湖泊分布较广,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春秋季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暂,更多的则是雨量较多的夏季,冬季气温比较低且雨量很少,因此湘西的土地资源并不多,大多数农业种植在山坡上进行,基础很差。虽然没有丰富的农业基础,但湘西地区却拥有着极为丰富的矿产、水利和自然资源,沉水横贯湘西,锌、铁、锰矿分布众多,水杉、银杏等珍稀树种遍地可见,这也让湘西地区成为国内比较著名的旅游胜地。 美丽而富有活力的湘西,从人居环境上看是非常适宜居住的地方,碧水青山间的一个个村寨掩映在花草树丛之中,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

小说翻译 中文翻译成英文

精诚英语翻译-翻译报价50-80元千字(市场价格100左右,团队网络化运作,零成本,价格自然低)欢迎百度搜索找到我们 Ulya,你还记得你是如何来到这个城市的吗? 回想一下,因为我们需要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让你尽量帮助下他,请相信我。我知道你很担心,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这样-但我可以向你保证这是可以承受得住的。所以让我们冷静考虑这个问题。当我说完要说的话后,我会让你回答。 记住这是一个早晨,你和尼古拉斯到了。灰色的黎明曙光和黑石头,雨水从梁上滴落,一群鸽子列队走着,陌生人聚在大厅里。即使是这个时候,大厅总是占满了满渴望进入城市的移民。他们排着对,穿着脏衣服,步履蹒跚。 我马上带你离开人群。你跟他们显然不一样:他们准备文件用于检查,拿着他们的财物,偷看警卫的卡宾枪的手表。不过,你和尼古拉斯跟他们不同。这方面我有很好的,而且很少出错。 在过去几个月,我似乎对你的生活有非常多的了解,也许比你更了解你自己,请你不要惊讶。事实是,我一直都在这儿。你不会看到我,但我一直很谨慎的注意你的进步。我继续说说我的看法,然后你可以在细节的地方进行纠正。你觉得怎么样? 没人愿意在新生活的几个小时在面试间里度过,所以我为你那天早晨经历的事情感到道歉。我希望你觉得自己得到了关心和尊重。之后他们会给你拍照,让你等一会儿,一个矮个男人拿着一扎文件,开门迎接。他全神贯注,爱管闲事,我担心不应该让他来欢迎你。他甚至都没有介绍自己。至于你和尼古拉斯,你避免眼神接触,并尽量少说话。谁又能责怪你呢? 得一遍一遍讲述自己的事情会令人不安,不是吗,对于你来说,这是非常简单的。那个矮个男人从没有说他不相信你。他叹了口气,似乎你的回答有点令人失望。他离开了房间,又回来了,而你不得不重来。你从哪里来?你是怎么来到这里的?你的朋友家人给你提供任何支持吗?你能证明你所在地方存在危险吗?这些问题真是极其无聊。 最后,他们给你暂住证,让你留在城市里,并列出未来日子你得做的事情:申请你的身份证,请求生活费和住宿方面的帮助,以确保我们可以联系的上你。他们让你走的时候,你一定是饿了,也渴了,且觉得委屈––但你们都没有表现出来。但我已经学会去相信自己的直觉,我可以告诉你和尼古拉斯将需要我的帮助。 我知道这都很不方便,我感谢你的耐心。你想象不到他跟小镇的关系,但是没关系-我们都会去那里。在我们继续谈话之前,你是否喝杯水呢?你只需要说一声就行。现在的一切都是陌生和不确定的,Ulya,我真的明白,但是请记住我们可以互相帮助,如果我们愿意的话。 值得一提的是,我认为你做了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你试着勇敢地坚持,但是这个城市的某些特定方面是你不可能预知的。回顾的话总是会变得更加清晰。它总是清晰的回顾。想想你第一次走进半空塔楼公寓时的情景。我承认这不是你想要的,天花板有污渍,堵塞的排水管发出气味。没有家具。尼古拉斯用自己的脚趾戳房屋中间地毯上的蛹,然后踢了一下,发出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复习题 1、从文体特点上来看,民间寓言具有“形象”和“寓意”两大特点。 从思想角度、民间寓言反映了人民的道德观念、从现实生活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知识和教训、反映劳动人对待事物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方法,即包含好的品质、对劳动的肯定和思辨的思想。 2、神奇故事的特点是“幻想性”、“神奇性”。本质是“民众话语的狂欢”。 3、民间歌谣的章法包括一、三、多段体。其中三短体中的一二段是喻体,第三段才是本体。它的句式有整齐句、杂言句、长短句 在内容上分为劳动歌、习俗歌、情歌、生活歌、时政歌、历史传说歌、儿歌 按体制分包括山歌:对唱、和唱、独唱、爬山歌(信天游)、信天游、民间小调、花儿 4、民间谚语的形式美特点:精悍凝练美;均衡对称美;回环反复美;声律和谐美 5、谜语的分类:物迷、事迷和字谜 6、民间文学收集整理的基本原则:全面收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立体描写。 7,民间文学的三大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8、传说的特点: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传奇性。 9、史诗包括英雄史诗和创世史诗 10、民间小戏向城市发展,在小地方演奏的说唱戏,称为“小戏”,到大城市演奏的被称为“大本戏 11、民间文学流传特点:口头性、流传变异性、传承性和集体性 12.民间故事按体裁分类的标准,民间故事分为神奇故事,生活故事,寓言,笑话 神奇故事是一种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幻想,以夸张、拟人化的手法创作的民间故事。民众话语的狂欢。 1、民间文学:指的是劳动人民用口头进行创作,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在人民群众中间流行和传播的一种文学。 2、神话:是关于神的民间故事,是人类原始初民通过幻想以不自觉的方式反映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口头故事。 3、民间传说:是描述一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解释一定地方风物山川、古迹,社会习俗的口述传奇性故事。 4、民间笑话:是引人发笑的民间故事,篇幅短小,是口头的讽刺幽默小品。有些地方把所有民间故事通称为“笑话”,那是广义的说法,这里所说的民间笑话是狭义的,和传说、生活故事、童话等作品不同,它是具有强烈的喜剧性民间故事。 5、生活故事:指的是以写实的手法直接反映社会、现象、阶级关系,世态人情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民间故事,是草根生活的展现。 6、民间歌谣:是“民歌”和“民谣”的合称,是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作品,是表达民众思想感情和愿望的诗歌形式。 7、谚语:是劳动人民用精炼的语言、固定的语句,总结生产斗争、社会斗争和生活经验的语言艺术结晶,它是通俗而又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民间传言。 8、歇后语,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集中地运用比喻、双关、谐音等修辞手段,表达抽象的思想内容。它可分为歇前和歇后两部分,前者为喻体,后者为本体。 9、史诗:反映历史题材的长篇叙事诗,也是人民口头的历史课本。它采用韵文或韵、散文相间的“说唱体”形式,记叙一个民族对宇宙起源的解说或记录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与重大事件。包括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 史诗中有以远古的神话为题材的神话史诗,史诗中还有一部分是以英雄人物的斗争故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