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过零丁洋》山东省优质课

《过零丁洋》山东省优质课

《过零丁洋》山东省优质课
《过零丁洋》山东省优质课

《过零丁洋》山东省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轻松背诵。

2.品读鉴赏,体会感情。

3.掌握方法,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

品味语言,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过程

一、以题切入,确定基调。

(课件展示)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师:有同学读过这首诗吗?朗诵一下。

师: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齐读)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师:自由是作者的信仰或说是理想,诗人为了追求信仰和理想,宁愿牺牲一切——包括爱情和生命,可见信仰、理想之崇高,那么,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又是如何为理想而奋斗的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过零丁洋》,走进文天祥,用心来倾听他的爱国心曲。

二、整体感知,品读诗味。

齐读诗歌。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下这首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老师同大家一起尝试下这么一种学诗方法。第一步我们先来“译诗”。

(一)译诗——译诗解说内容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哪位同学能逐字解释下吗?

预设(辛苦:辛辛苦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要选考一种经书。干戈:两种兵器,这里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年。)师:能不能将此联翻译一下。

预设:我熟读经书,参加科举考试,经朝廷选拔入仕做官,历尽了千辛万苦;后来,又为国事奔波,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度过了四年。

师:接下来的难度稍微大了一点,老师要求同学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解说首联的内容。请看老师给大家的示例:

PPT: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xin),如今起兵抗元战火频繁四年未尽(jin)。

2. 师:接下来给同学们一个任务,请同学们拿出笔与纸,结合课下注解,翻译后三联诗,先做到疏通文意,再在此基础上,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解说后三联诗的内容。

师:同学们不仅解说的准确,而且很有诗意化,想必同学们对“译诗解说内容”这个方法有所了解,我们一起总结下,译诗解说方法需要注意:释字,扩充。解说诗意。

(二)吟诗——吟诵传情达意

过渡:刚我们进行了译诗解说内容,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步学习:吟诵传情达意。

首联。齐读首联,思考:首联写了哪两件事?

师:首联中哪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两件事给作者的感受?

预设:“辛苦”、“寥落”

师: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诗言诗——(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丈夫竟何事?一日定千金。《指南录》译文:立下壮志,像精卫填海般勇赴国难;卧薪尝胆,只为国家存亡担忧;男子汉大丈夫究竟应该干何事?要在今天保卫大宋的千秋功业。)

师:诗人有没有完成大丈夫的壮心。(没有)是啊,起兵抗元之后,文天祥竭尽全力,苦苦支撑,可是国家却危在旦夕,自己也身陷敌手。想到这些,作者不禁悲从中来!

师:了解了这些,大家再读首联,应该怎样读?

颔联。一生读颔联,点评,思考:用哪个意象来进行抒情?

(明确:柳絮、浮萍)

师:柳絮,大家非常熟悉,微风一起,四处飘零,落在地上,任人践踏。诗人为什么说山河破碎像柳絮呢?

师:南宋王朝的命运就如风中飘荡的柳絮一样,已经无可挽回了!

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漂泊浮萍本无根”。同学们,无根的浮萍能主宰自己的方向吗?(生:不能)

师:何况这又是风雨中的浮萍!文天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一次被扣,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敌手,岂不就像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

师:读到此联,想到此景,为师又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文天祥的另一句诗:

诗言诗:乾坤增感慨,身世付飘零。《自叹》(破碎的山河使我感慨万千,飘摇的身世且任他飘泊不定。)

师:同学们此时有无感受诗人是内心是何情何感?(国破家亡之痛)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才能读出这种情感呢?

生读:颈联(叫一生读)

师:有谁听出来了,这里出现了两处地名,分别是什么?

师:“说惶恐”、“叹零丁”里面的“惶恐”和“零丁”只指地名吗?()

那还指什么?

读到此句此景,为师不由自主的又想起了文天祥的另一句诗句:

诗言诗:“悠悠国破与家亡,平生无憾惟此事”。《哭母大祥》(忧伤国家破灭,家又亡,平生只有这件憾事留在心中)

师:其实这一切又都是由于国家的危亡引起的。诗人忠贞报国,却眼看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心中的悲愤之情自然是难以名状的。请同学们自由试读下,如何读出这种“无奈之情”。

尾联。

过渡:虽然国家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但面对敌人的逼迫,文天祥有没有屈服。同学们,我们一起读尾联!(生读)

师:同学们从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诗言诗:不死未论生可喜,虽生何恨死堪忧?《题苏武忠节图》(未死并不等于活着可庆幸,活着有何遗憾,死去又有何忧伤。)

师:这句诗,作者激情慷慨的绝唱,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

小结。

6. 怎样用“吟诵传情达意”呢?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深刻理解作品、感情共鸣)

(三)、赏诗——评说深入赏析

师:请同学们用真挚的情感抒写出你读完此诗后的感受。

生1: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读到了您的()。

生2:读“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我读出了您的()。

(四)、写诗——抒情表达感受

运用比喻,进行仿写

师:这首诗所表达的是国家的危急存亡与个人的坎坷遭际,可是诗人将二者融合起来,幻化成诗句的时候,却经过了细心的锤炼与精巧的构思。比如首联当中用一经指代读书的经历,用干戈指代残酷的战争;颔联里用比喻言说浮沉的国家与个人的命运。我们也来试一试,用比喻来言说某种情感。

示例:国破家亡的伤痛如同风中的柳絮,四下飘散,没有归依。

国破家亡的伤痛如同_______________

师:同学们,这就是这首诗震憾人心的力量。下面让我们用对联的形式表达爱国激情。对联又称楹联、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下面我来出上联,大家对下联,好吗?

祖国河山竞秀;,。

例:人民天下长春/

我们来盘点一下这节课的收获!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学诗方法。

(课件展示)

学法总结:

译诗——译诗解说内容

吟诗——吟诵传情达意

赏诗——评说深入赏析

写诗——抒情表达感受

师:让我们在《二泉映月》的伴奏中,齐读本诗,再次触摸文天祥的灵魂吧!

附:板书设计

过零丁洋

文天祥

首联——回顾一生悲苦

颔联——国破家亡心痛颈联——追忆过去无奈尾联——感叹眼前激昂

《过零丁洋》翻译、背景

《过零丁洋》文天祥翻译、背景 【原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作者】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大臣,政治家、文学家,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背景】 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溺水后因自幼的娇生惯养和体质虚弱而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端宗的7岁的弟弟赵昺即位为皇帝,年号祥兴。朝廷迁至厓山,加封文天祥信国公。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之险屯粮招兵,寻机再起。然而元军水陆猛进,发起猛攻。年底,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严辞拒绝。1279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船过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个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厓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此诗以死言志,严正拒绝。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公开课教案

个性调整九《古诗四首》课堂学习活动单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内容,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了解诗人的身世、创作背景等,准确把握诗中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诵四首古诗并加以背诵。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疑难,熟读诗歌。 2. 背景材料。 (1)至德元年8月,杜甫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 亡莫卜,诗人家国之痛更加浓烈,便在第二年暮春写下了这首触景生 情的五言律诗。 (2)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 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 《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诗中作者借陈后主因追 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 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3)在陆游65岁高龄之际,因上书要求出师北伐,遭到当朝以光宗皇帝为首的主和派的打击,66岁被罢官还乡,从此闲居 山阴,再也无法实现他扭转乾坤,重整山河的愿望。但是,爱国 热情时时在这位老人的心中燃烧,在他68岁高龄时的一个夜晚, 雨骤风狂,再次激起他金戈铁马,气吞残虏的雄心和遐想,写 下了这首苍凉悲壮、沉郁凝重的爱国诗篇。 (4)祥兴元年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被俘次年过零丁洋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写下此诗 以明志节。 【活动方案】 活动1: 围绕“爱国”这一话题,自由发言,说自己想说的话。 活动2:听诗中的深情。 (1)学生认真倾听朗读录音,注意字音、节奏等,在书上作好标记。 (2)小组自由朗读,加以体会。 (3)全班齐读。

语文古诗过零丁洋的原文

语文古诗过零丁洋的原文 语文古诗过零丁洋的原文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语文古诗过零丁洋的翻译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语文古诗过零丁洋的赏析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

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山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诗的开头两句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概括地说,是两件大事。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勤王”号召,在德元年(1275)正月,以全部家产充军费,起兵抗元,在频繁不断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这四年中,他出生入死,为挽救危亡,竭尽全力,苦苦支撑,但局势却越来越危殆。此时,南宋大部江山已落入敌手,自己也兵败被俘。眼看大势已去,诗人不禁悲从中来。所以接下去两句就进一步抒写国破家亡的悲哀。国土遭到元军的蹂躏,山河破碎,设在山的南宋王朝在元军的攻逼之下也岌岌可危,覆亡在即,一如风中柳絮。这是从国势一面说。至于文天祥自己,也是一生坎坷,当初做官曾因忤权贵而屡被罢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一次被扣,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部下将士牺牲殆尽,亲人被元军俘获,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敌手,一如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这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而蕴藏其中的感情尤为深挚沉痛,极有艺术感染力。接下去,“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是对前面“山河破碎”两句的补充,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现忧愤之情。前一句是追记过去。诗人于德元年自赣州起兵,经

过零丁洋原文及翻译、《过零丁洋》训练试题及答案

过零丁洋原文及翻译、《过零丁洋》训练试题及答案 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著名爱国诗人。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改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庐陵人。他二十岁即中进士,作品集有《指南录》、《指南后录》、《吟啸集》、《文山全集》。 [注释] ①零丁洋:在现在的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②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③干戈:指抗元战争。寥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④絮:柳絮。 ⑤萍:浮萍。 ⑥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⑦丹心:红心,赤诚的心。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以火烤使出“汗”,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赏析] 1278年底,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押经零丁洋时,敌人一再逼他写信,招降在海上坚持抗元斗争的宋军将领。文天祥断然拒绝。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心潮起伏汹涌…作者首先回想了自己的一生:由刻苦读书进入仕途,到戎马干戈为国征战。第二句中的“寥落”,表明了南宋末抗元斗争的局势,渗透着作者的惋惜和痛心。投降派苟且偷安,主战派寥寥无几,文天祥孤军奋战,寡不敌众,才屡遭惨败,宋王朝危在旦夕。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沉痛地抒写了“干戈寥落”中国家和个人的悲惨遭遇:国家已像风中柳絮,个人更像雨中浮萍,亡国孤臣,风雨飘摇。接着作者具体描述:“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作者以两次激战为背景,巧妙借用地名和感情词语的同音重复,深沉地抒发了战败时和被俘时的心情。作者的所“说”所“叹”,不只是个人的不幸和愁苦,而且更饱含着剧烈的亡国之痛。最后,作者从沉郁悲痛转为昂扬壮烈,以高亢的笔调、磅礴的气势,表明了自己在生死关头的毅然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诗句,表现了作者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表现了作者的英雄气慨和高风亮节。1283年,文天祥在元大都从容就义。这两句诗成了后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 1、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

过零丁洋全文及解析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音 寥(liáo)惶(huáng)遭(zāo)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做杀青。这里特指史册。 注释 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 “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干戈寥(liáo)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山河”句:以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风飘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身世”就是说人生经历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句:孤苦无依的样子,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 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因竹片水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特指史册。 译文 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

(完整版)《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崇相西初中张祥 教学目标: 1、对诗人经历与写作背景了解与掌握。 2、品读鉴赏,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诚挚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品读鉴赏,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诚挚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深入诗中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感受与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诚挚的爱国情怀。学情分析: 因本诗写作年代久远,其中涉及历史故事较多,学生难以深入诗中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感情碰撞,难以引起共鸣,因此,在学生学习中,教师要巧妙地让学生尽可能的了解诗中涉及的多个故事。 教具准备: 《二泉映月》配乐,渲染诵读气氛。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明确写作背景。 1、直接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律诗,一首能打动战场上兵戈相见的敌人,让千百年来无数国人为之动容的律诗,这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的千古正气诗篇《过零丁洋》。[板书课题:过零丁洋] 2、请大家说说题目《过零丁洋》的意思。 明确:路过零丁洋. 3、激疑,解读插图明确写作背景: 文天祥仅仅是路过吗?为何会在零丁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78页插图,我想能从里面找到一些答案。 明确: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浩淼的江水无边无际,那个站在船头衣着朴素、手带铁链的人就是文天祥,此时,他已成为阶下囚,成了元军俘虏。《过零丁洋》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中创作的,这首诗是文天祥《指南录》中的一篇,是其代表作之一,作于1279年,他被元军俘获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元军元帅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仍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张世杰,他写下此诗严正拒绝,以死言志。 二、初读感悟,读正字音,读准节奏。 1、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这首律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抽一生读,请学生评价。

《宋史·文天祥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译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吉水人。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皇上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咸淳九年,被起用为湖南提刑,顺便拜见了原丞相江万里。江万里一向认为文天祥有超过常人的意志节操,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改变容色说:“我老了,综观天时人事将有变化,我见过的人很多,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吧!你可要竭尽全力。”咸淳十年,改任赣州知州。德祐初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救援,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发动郡中豪杰,有民众万人。朝廷知道后,让文天祥凭江西提刑安抚使的身份领兵入卫。他的好友劝阻他,文天祥说:“但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有急难,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自量力,而想到要以身殉国,但愿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担任临安府尹,不久又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军军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大怒,扣押了他,文天祥随元军向北到了镇江。后来趁夜色逃到真州,辗转到了高邮,渡海到了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到来,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身边的人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于是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与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护卫皇上,却教别人背叛皇上,能这样做吗?”张弘范坚持索要劝降信,文天祥就将他所写的《过零丁洋》的诗交给张弘范。崖山被攻破之后,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大都。文天祥呆在大都一共有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服,于是召文天祥入朝,对他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我受大宋恩泽,担任宰相,怎能侍奉他姓之人呢?只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可是元世祖还是不忍心杀文天祥,就让他退下了。有人进言,竭力赞成依从文天祥的请求,元世祖同意了。不久世祖又有诏书制止赐死他,可是文天祥已经死了。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镇定,对行刑的吏卒说:“我的事情完成了。”向南

过零丁洋优秀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过零丁洋优秀教学设计,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 过零丁洋优秀教学设计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借助注解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重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语言,初步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醉如痴的艺术神魔,它就是古代诗歌。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南宋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用心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二、作者介绍 师:文天祥大家熟悉吗?谁能给大家做一下介绍?(请1-2位学生介绍) 过渡:看来同学做了充分的预习,这是个很好的习惯,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下。 PPT出示:《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 过渡: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三、译诗解说内容 师:回顾一下,我们平常是怎么学习诗歌的?字音、节奏、停顿、疏通、主旨 1、自由出声朗读诗歌一遍,解决字音 2、请一生范读,注意节奏 3、生齐读诗歌

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诗】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今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赏析】 《过零丁洋》赏析 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山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诗的开头两句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概括地说,是两件大事。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勤王”号召,在德 元年(1275)正月,以全部家产充军费,起兵抗元,在频繁不断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这四年中,他出生入死,为挽救危亡,竭尽全力,苦苦支撑,但局势却越来越危殆。此时,南宋大部江山已落入敌手,自己也兵败被俘。眼看大势已去,诗人不禁悲从中来。所以接下去两句就进一步抒写国破家亡的悲哀。国土遭到元军的蹂躏,山河破碎,设在山的南宋王朝在元军的攻逼之下也岌岌可危,覆亡在即,一如风中柳絮。这是从国势一面说。至于文天祥自己,也是一生坎坷,当初做官曾因忤权贵而屡被罢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一次被扣,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部下将士牺牲殆尽,亲人被元军俘获,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敌手,一如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这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而蕴藏其中的感情尤为深挚沉痛,

《过零丁洋》山东省优质课

《过零丁洋》山东省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轻松背诵。 2.品读鉴赏,体会感情。 3.掌握方法,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 品味语言,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过程 一、以题切入,确定基调。 (课件展示)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师:有同学读过这首诗吗?朗诵一下。 师: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齐读)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师:自由是作者的信仰或说是理想,诗人为了追求信仰和理想,宁愿牺牲一切——包括爱情和生命,可见信仰、理想之崇高,那么,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又是如何为理想而奋斗的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过零丁洋》,走进文天祥,用心来倾听他的爱国心曲。 二、整体感知,品读诗味。 齐读诗歌。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下这首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老师同大家一起尝试下这么一种学诗方法。第一步我们先来“译诗”。 (一)译诗——译诗解说内容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哪位同学能逐字解释下吗? 预设(辛苦:辛辛苦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要选考一种经书。干戈:两种兵器,这里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年。)师:能不能将此联翻译一下。 预设:我熟读经书,参加科举考试,经朝廷选拔入仕做官,历尽了千辛万苦;后来,又为国事奔波,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度过了四年。 师:接下来的难度稍微大了一点,老师要求同学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解说首联的内容。请看老师给大家的示例: PPT: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xin),如今起兵抗元战火频繁四年未尽(jin)。 2. 师:接下来给同学们一个任务,请同学们拿出笔与纸,结合课下注解,翻译后三联诗,先做到疏通文意,再在此基础上,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解说后三联诗的内容。 师:同学们不仅解说的准确,而且很有诗意化,想必同学们对“译诗解说内容”这个方法有所了解,我们一起总结下,译诗解说方法需要注意:释字,扩充。解说诗意。 (二)吟诗——吟诵传情达意

《过零丁洋》 优秀教案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借助文中注解,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的诵读,把握诗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手机APP教学。 预习要求: 1、朗读诗歌,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诗歌大意; 2、查找文天祥相关文学常识与诗歌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课前常规活动: 成语积累——“舍生取义”(学生讲解成语) ppt展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大意: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舍生取义的古今英雄吗? 生:……文天祥! 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英雄写下的诗歌!请大家一起齐读诗歌。 师:请同学为大家介绍文天祥的相关文学常识: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文天祥 (1236年-1283年),原名云孙,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爱国诗人。代表作品《正气歌》《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多种形式朗诵,整体感受诗歌情感 ①学生齐读诗歌(教师先不点评) ②手机APP范读(正字音、把握节奏) 请学生评价示范朗读。明确朗读要注意的事项。 ③教师指导朗读: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小学语文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过零丁洋》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过零丁洋》比赛获奖教案优 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2教学目标 1.认识2个字,会写3个字。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这首诗,增强爱国情感。 3重点难点 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过零丁洋》 一、导入:历史上有很多爱国名将,用诗词写出了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比如:陆游:“王师北定中元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另一位爱国名将,文天祥,他的一首词《过零丁洋》一直为后世广为传颂,他的爱国情怀也激励着后人。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1.请学生根据注释介绍文天祥。 2.师补充介绍 3.请生讲文天祥的故事。三、初读诗歌 1、学生自读,标画不会字音。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字音。遭逢、干戈、寥落、破碎、飘絮、惶恐 3、指名学生读。 4、教师范读。四、赏析与理解诗歌意思。 1、这首诗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哪句?解释它的意思。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做杀青。这里特指史册。留取丹心照汗青:留下一颗爱国之心光照青史。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史册。 2、这样一句凝聚了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感。

中考语文必备古诗词专题:《过零丁洋》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考高频考查句。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年头。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唐宋时期,一个人要想替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入仕,要入仕,作为知识分子必须通过科举考选,考选就得读经,文天祥遇难时,衣带中留有个自赞文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是把这两件事拴在一起的。圣人著作就叫经,经是治国安邦的。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结在一起的。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后汉书·耿弁传》“落落难合”注云:“落落犹疏阔也。”疏阔即稀疏、疏散,与寥落义同。《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响应的人很少,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 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郁。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 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

过零丁洋教案设计

过零丁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 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难点: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美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相关图片、背景音乐等。 预习要求: 1、朗读全文,体会本篇的感情。 2、搜集有关爱国的古代诗词、歌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例。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可是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无数的先烈在为它捍卫奋斗,把自己的生命与情感奉献给我们的祖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人文天祥的心声,感受他的爱国豪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当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虽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 三、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一)范读。(采用多媒体画面配乐朗诵。学生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 (二)指导学生朗读。 1、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诗,大家评议(指导学生从节奏、咬字、感情、重音等方面来评价)。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后两句要节奏放慢但要大声。) 2、全班齐读。

高考必背64篇汇编之《 过零丁洋 》(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

高考必背64篇汇编之《过零丁洋》 (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 过零丁 (宋)文天祥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四年的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整篇赏析】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年头。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唐宋时期,一个人要想替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入仕,要入仕,作为知识分子必须通过科举考选,考选就得读经,文天祥遇难时,衣带中留有个自赞文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是把这两件事拴在一起的。圣人著作就叫经,经是治国安邦的。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结在一起的。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后汉书·耿弁传》“落落难合”注云:“落落犹疏阔也。”疏阔即稀疏、疏散,与寥落义同。《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响应的人很少,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 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郁。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 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课堂实录(含《南安军》《别云间》)

设计意图 《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这三首诗都在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同属爱国诗。九年级的诗歌教学肯定要紧扣考点的,近五年山西省中考的诗歌阅读都是第一题考词语解释,第二题考思想感情。词语解释学生自己背就可以了,思想感情的归纳是我们训练的重点。于是我把这节课设计成主题型文本的诗歌整合教学。设计比较简单,属于家常课的设计,因为有校公开课的任务,顺便上了校公开课。 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 三首诗整合教学课堂实录 师: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这三首诗,大家说一下为什么把这三首诗放在一起学?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它们都是爱国诗。 师:是的,它们都是爱国诗,表达的都是爱国之情。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它们表达了怎样的爱国之情。 师:学习这几首诗的主要任务是—— 屏显: 【研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读懂诗歌。 3.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4.领会诗人的品格。 一、定向自学,初读印象。 师:这里有些任务已经提前布置了,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我们的三个自读任务。 任务一的背诵其实是假期布置大家完成的,现在大家合上书本,齐背这三首诗。《过零丁洋》开始—— (生齐背) 师:大家还是背得比较熟的。现在我们来检查第二个任务字词解释,请一位同学上来展示自己的预习作业。 屏显: 2.解释以下划线词语,结合注解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歌。(1)干戈寥落四周星()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南安军()(4)今日又南冠() (5)已知泉路近() (6)毅魄归来日() (一生上来投影自己的预习作业,同学点评。) 师:同学写对了没有?

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及译文

文天祥《过零丁洋》 【原诗】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今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赏析】

《过零丁洋》赏析 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山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诗的开头两句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概括地说,是两件大事。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勤王”号召,在德元年(1275)正月,以全部家产充军费,起兵抗元,在频繁不断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这四年中,他出生入死,为挽救危亡,竭尽全力,苦苦支撑,但局势却越来越危殆。此时,南宋大部江山已落入敌手,自己也兵败被俘。眼看大势已去,诗人不禁悲从中来。所以接下去两句就进一步抒写国破家亡的悲哀。国土遭到元军的蹂躏,山河破碎,设在山的南宋王朝在元军的攻逼之下也岌岌可危,覆亡在即,一如风中柳絮。这是从国势一面说。至于文天祥自己,也是一生坎坷,当初做官曾因忤权贵而屡被罢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一次被扣,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部下将士牺牲殆尽,亲人被元军俘获,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敌手,一如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这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而蕴藏其中的感情尤为深挚沉痛,极有艺术感染力。接下去,“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是对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 导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你从中读到了什么自由是作者的信仰或说是理想,诗人为了追求信仰和理想,宁愿牺牲一切——包括爱情和生命,可见信仰、理想之崇高,那么,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又是如何为理想而奋斗的呢?我们来一起学习他的诗歌《过零丁洋》,用心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作者: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祥兴元年(1278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背景简介: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这首诗是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 翻译: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起兵抗元战火频繁四年未尽。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胆战心惊,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赏析: 1、师:一起读首联,然后思考:首联写了哪两件事 明确:写了作者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国家起兵抗元这样两件事。 师:首联中哪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两件事给作者的感受 明确:“辛苦”、“寥落”。 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预设:作者辛辛苦苦奋斗,却没有改变南宋王朝的命运。(古人的理想: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小结:是啊,起兵抗元之后,文天祥竭尽全力,苦苦支撑,可是国家却危在旦夕,自己也身陷敌手。想到这些,作者不禁悲从中来! 师:了解了这些,大家再读首联,应该怎样读——凄楚 2、师:颔联用哪个意象来进行抒情 明确:“柳絮”、“浮萍”。 师:什么是柳絮诗人为什么说山河破碎像柳絮呢 预设:柳絮种子上面像棉絮样的一团团白色绒毛,在空中飘浮,随风飞散。因为国土遭到元军的蹂躏,山河破碎,南宋王朝覆亡在即,就像风中柳絮,已经无可挽回了。 师:有一句诗说:“漂泊浮萍本无根”。文天祥为什么把自己比作漂浮不定的浮萍呢

高中文言文传记阅读《文天祥》答案及译文完整篇.doc

高中文言文传记阅读《文天祥》答案及译文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对策:对付的策略 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养育:养活、抚养 C.吾深恨于此深恨:非常遗憾 D.天祥临刑殊从容从容:沉着镇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见故相江万里B.君其勉之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其如是,孰能御之 C.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D.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

(完整版)《过零丁洋》教案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教案教学设计 一、知人论世 事先板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 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1、课前我们读过文天祥的有关材料,这些材料中有没有让你感动的地方?请大家把自己的读后感受跟班上 同学交流交流。 从小就仰慕英雄,崇尚忠义;文采出众,曾是皇帝 钦点的状元;兵败一路逃亡,历经九死一生的惨境;因 为他忠义,敌人很尊重他;写的信很感人,为了国家他 历经艰辛,无怨无悔,视死如归,但是妻子女儿却顾不 上了,内心悲痛也没有办法;文天祥认为义就是人活着 不能拯救国难,死后还要变成恶鬼去杀贼,誓不与贼共存。舍生取义。板书:历经艰辛,九死一生,视死如归,舍生取义。 2、文天祥的一生,历经坎坷,充满艰辛。 20岁,皇帝钦点为状元,4天后父亲病逝,回家守

孝三年。 24岁,回朝做官,满以为可以为国效力,但却遇到奸臣当政,只担任无足轻重的官职。 38岁,元军进攻南宋,他响应太后的勤王(君主的统治地位受到内乱或外患的威胁而动摇的时候,臣子发兵援救)号召,散尽家财招兵买马组织500义军,但在对敌作战中因为官员隔岸观火而几乎全军覆没,仅逃出4人。 40岁,太后执意投降。元军提出必须由丞相出城商议,当时的丞相害怕得连夜逃跑,文天祥即被任丞相出城议和。谈判中,文天祥不畏元军武力,痛斥元军,被扣留。千难万险想方设法逃出,后继续组织;队对抗元军,取得初步胜利后遭遇元军精锐部队的围歼。 42岁,不幸被俘,同朝为官的投降者来劝,被俘的太后和皇帝来劝,投降元朝的亲弟弟来劝,元朝统治者还拿被俘妻子女儿的生命为条件来劝降,拿高官厚禄来劝降,文天祥拒不投降。 47岁,被杀害。 这首诗写于42岁。此时他已被俘,在敌人押解途经零丁洋的时候所作。 二、朗读诗歌 1、这是一首七律。韵脚有星、萍、丁、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