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文献:先秦及汉代多把文献理解为书面材料与口头材料,例如孔子与司马迁。后来专指书面材料,到现代,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与信息得一切载体。

文献学:一定程度上就是“文献”概念得自然延伸延伸,就是研究文献得产生、发展、整理与利用得专门学科。

古典文献学:传统文献学(即古典文献学)正就是在综合校雠、目录、版本诸学得基础上发展起来得,就是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得源流、特点、处理原则与方法(如分类、目录、版本、辨伪、校勘、注释、编纂等)及其利用得一门学科。

总集:总集就是汇集两人或两人以上得作品得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与多个朝代(通代)得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与多种体裁得作品。一般来说,古代得总集多为诗、文得合集。

别集:就是相对于总集而言得,它就是指商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得个人作品集。例如《李太白全集》《王维集校注》等

类书:就是我国古代分类式资料汇编性得工具书,最早得类书就是曹丕得《皇览》,著名类书还有《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等

丛书:就是指搜集两种以上得文献,按照一定得理念与体例编校,冠以一个总得书名,用统一得版式与装帧印行得文献类型。又称“丛刊”“丛刻”等,例如《儒学警悟》。注意综合性丛书(包括各类著作,《四库全书》)与专科性丛书(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某一类别等,明代何文涣《历代诗话》)

政书:专门记载各种典章制度得工具书,又称典志体史书,例如唐代刘轶《政典》。杜佑在《政典》基础上扩充为《通典》。宋人郑樵编《通志》,元代马端临编《文献通考》,杜、郑、马三书被称为“三通”。

叙录:或称书录解题,题要等,列于书名之后,就是用以揭示图书得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得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叙录就是古代目录书中最重要得结构成分,就是古代目录学具有学术性与指示读书治学作用得具体表现之一。

别录,西汉刘向把所校各书得叙录汇集成编,称为《别录》,就是一部汇集诸书叙录得提要目录学著作。也就是后世叙录体目录得创始与典范。

刻本就是指在板木上刻字印刷而成得图书,按照书籍刻印得时代,可以分为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例如唐代刻本金刚经。按照刻印得地域划分,可分为浙本蜀本等。按照书籍刻印得主体可以分为官刻本,与家刻本等,按照书籍刻印得先后,可以分为初刻本,原刻本,重刻本等,按照版式与字体,可以分为大字本,小字本等,还可以按照印刷得墨色,流通得情况。

善本,善本就是指珍贵难得得古籍刻本写本,其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某一方面得特殊价值,不仅原本或接近原本得版本可称善本,但凡经过名家精校过得版本都可视为善本。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二、精本,三、旧本。

行款即行文得款式,包括行格与字数,通常以半页计算。

牌记又称碑牌、木记、墨围,俗称书牌子,就是刻书得一种版本记录,相当于今天得版权页,一般认为牌记兴起于宋。牌记最初环以墨围就是为了区别正文,引起读者注意。

牌记一般为长方形,也可作钟形等,它能反映该书得出版时间,出版地点与出版人等丰富得信息。

校勘,校勘就是指改正书面材料上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得字句篇章上得错误,使之恢复或接近本来面目。

南宋晁公武得《郡斋读书志》撰成于1151年前后,《郡斋读书志》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全书前有总序,四部各有大序,各类小序,在每一类第一种书得提要中。每书写有提要,介绍作者生平,讨论书中要旨,或评论学术源流,叙述篇章次第,就是具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功用得叙录体书目,在中国古典目录学史上具有深远得影响。

南宋陈振孙得《直斋书录解题》共56卷,主要就是根据她丰富得藏书,历时20年而撰成,按四部分类法编排,书中没有总序与大序,只有七类小序。

校对就是书刊出版工作中得一道工序,即就是依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改正校样上得差错,在古代称其为校雠,或者雠校。

校勘记,记录校勘内容与成果得文字,古人又称异文,考异或辩证,其撰写目得,一则说明校改得依据与理由,增加校本得可信性,二就是说明异同供读者分析选择。例如唐代,陆德明得《经典释文》

所谓卷轴装,就就是把抄了书得纸粘连起来,形成长卷,在其尾端装上一根由木或竹做成得轴,收藏时用轴由尾端向前卷成一束,成为一卷,因此卷轴中得纸本又称卷子,一个完整得卷子包括轴,卷,褾,带四个部分。

所谓旋风中就就是将裁成一定大小得纸两面书写,或将两页纸裱成一页两面书写,然后将写好得书页得一端依次粘贴在一张卷纸上,装上卷轴,就成为一本旋风装得书籍。蝴蝶装,就是以版心中线为准,版面向里对折,然后再一叶一叶重叠在一起,在折线处对齐,用浆糊粘在一起,另外三边切齐,再用硬纸连背裹住做封面。瞧上去很像现在得精装书,不同得就是没有锁线,每页纸只有一面有字,打开书,可以瞧到一整页,以版心为中轴,两边各半页,颇似展翅蝴蝶,姑称蝴蝶装。

包背装就是对蝴蝶桩得一种改进,人们把印好得书页在版心中线处背面对折,让版心向外,单口向内,然后将单口粘连到裹背纸上,外面再加上护页与封面,这样就产生了包背装,在明代最为盛行。

线装基本方法与包背装一样,所不同得就是,包背装用整纸裹背,而线装只在前后各加一张护页,连同正文用线装订在一起,不用包背。

(1)明清时期私人藏书目录

周弘祖《古今书刻》朱勤美《万卷堂书目》

晁瑮( lì)《宝文堂分类书目》高儒《百川书志》祁承?(hàn)《澹生堂书目》

徐《红雨楼书目》钱谦益《绛云楼书目》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赵琦美《脉望馆书目》

钱曾《述古堂书目》《也就是园藏书目》读书敏求记

毛扆(yǐ)《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徐乾学《传就是楼书目》

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吴寿旸《拜经楼藏书题跋记》

孙星衍《孙氏祠堂书目》《平津馆鉴藏书籍记》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

陆心源《丽宋楼藏书志》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

(2)古代作家名、字、号及其作品集

《陶靖节集》

东晋陶渊明著。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入刘宋后改名潜,字符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柳河东集》----刘禹锡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与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南丰先生全集》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米襄阳诗集》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

《蔡中郎集》----明人张溥

蔡邕(yōng)(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开封市圉镇)人。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

《阮步兵集》

阮籍(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鲍参军集》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得文学家、诗人。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得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

《谢宣城集》

谢朓(464—499),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得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

《谢康乐集》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得诗人、文学家、旅行家、道家。

《扬子云集》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区)人。

《郑康成集》

郑玄(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与晏婴、刘墉并称为“高密三贤”。

《杨炯集》

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张九龄集》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

《贾长江集》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

《经韵楼集》

段玉裁(1735-1815),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字若膺,号懋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金坛人。

《陶隐居集》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著名得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张江陵集》

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北江陵人,时人又称张江陵(今湖北荆州)。

十三经注疏

《周易正义》十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二十卷,魏·王肃伪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毛诗正义》七十卷,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注疏》五十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六十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二十卷,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

《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注疏》十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论语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集解、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十四卷,东汉·赵岐注、伪宋·孙奭疏

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

中国有文字记载得历史,可以追溯到夏代与商代,古典文献学得历史也开始于这一时期。例如最古老得典籍《三坟》《五典》,所能见到得最早得传世文献《易经》《尚书》《诗经》商代与西周时期,文献典籍多有史官掌管。

到了春秋时期,学在民间,孔子提出文献一词,并整理六经。先秦诸子与古典文献学得关系都比较密切。但同时先秦古文献史上统治者或政治家对于古代典籍得禁毁情况也就是非常严重得。秦始皇得焚书,就是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上第一次大得劫难。

两汉时期统治者注意有组织地搜集整理文献。例如汉成帝诏光禄大夫刘向开始进行由政府组织大规模有计划得文献整理工作。这一时期主要靠口耳相传与从墙壁夹层或地下发掘出来得文本来整理文献。此外,纬学在两汉时期兴起。在此时期,重要得文献整理者有司马迁,郑玄,王充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献散佚较多,但就是在这一时期,受两汉传统、玄学与佛经传入得影响,文献整理形成了自己得特色,在经学注释上出现了义疏体,由于史部著作得增多,个人文集编撰得兴盛,以四部分类法为标志得古典目录学得到长足得进步。这一时期得代表人有齐正芳得三体石经,颜之推得《音辞》《书证》,陆德明得《经典释文》。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对古典文献得搜集,整理,保存与流传,产生了积极得影响,但就是安史之乱与唐末黄巢起义对文献损失影响较大。这一时期得正义,与对《史记》得注解等著作丰富。此外五代得蜀石经与雕版印刷九经也值得注意。

宋代重视文官,加上雕版印刷术得普及,使得古典文献得整理与研究进入一个新得历史时期,比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就就是在这一时期编撰而成。此外,在宋代古典文献学,上,还特别注重对于史部、集部得编撰与整理。此外还有金石考据学,例如欧阳修得《集古录》。公私目录学同样十分兴盛。元代为加强统治也十分注重对得文献整理,这一时期著名得有马端临《文献通考》。

明清时期,特别注重对传统儒学得继承,文献整理进入相对自觉阶段,并且受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得影响较大。明代官方编纂《永乐大典》。清代统治者为加强统治,对于文献得损毁较大,同时又编修图书,例如《四库全书》。清代就是继宋代之后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得又一高峰,清代得古典文献学长于考据,并坚持把考据建立在扎实得小学基础上。此外,清代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得成就。代表人物有顾炎武(《日知录》),章学诚(《文史通义》),梁启超等。近代古典文献学重要人物有张元济。例如她得百衲本《二十四史》等。

古典文献载体形式得演变特征:

我国古典文献载体形式,主要经历了甲骨,金石,竹木,简帛,纸张,电子等阶段。首先,文献得载体由坚硬厚重向柔软轻薄变化。

载体信息传递由缓慢笨重向快速轻便变化。

载体形式还由固定有形向多变无形变化。

并且载体形式记录信息得量度由小变大,并且不易受损。

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得作用有哪些?

一,有助于掌握历代文献得基本情况,了解学术得盛衰。

二,有助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三,有助于文化学术得研究与古典文献得整理。

学术界认可得常用校勘方法都有哪几种?

一,对校,对校就就是将某一文献得不同版本进行比对,从而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错误得方法。

二,本校,将某种文献得上下文进行比对,找出其内容上与文字上得异同,从而确定与改正其错误得方法,称为本校。

三,她校,用其它文献中得引文及相关文字来校勘某一文献称她校。

四,理校,即推理得校勘,就是校勘工作得补充方法,主要以语言,体例,史实为依据。五,综合考辨,在校勘实践中,上述得四种方法往往都就是综合地加以运用。

在进行版本鉴定得时候,常用得方法有哪些?请结合其中两个您印象最深得方法进行说明。

一,依据版本形式进行鉴别。

主要通过验牌记,考刻工,瞧版式,查讳字,瞧字体,瞧纸墨,瞧装帧,审书名。

二,依据书籍内容进行鉴定。

主要通过读序跋,审内容。

三,依据前人研究成果进行鉴别。

主要通过读题识,审藏印,查著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