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制度创新和技术效率

农业制度创新和技术效率

农业制度创新和技术效率
农业制度创新和技术效率

内容提要:提高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是优化灌溉管理、有效利用农用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影响我国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和产出水量的相关因素,为国家引导和制定合理的灌溉管理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本项研究采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建立了地下水灌溉系统技术效率和产出水量的决定因素模型,分析数据来源于作者对河北省3县30个村的87个地下水灌溉系统3个时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产权制度、治理机制和系统规模是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非集体产权制度的技术效率明显优于集体产权制度的技术效率。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也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地下水灌溉系统技术效率产权制度

一、研究背景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灌溉系统,灌溉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生产的增长与灌溉面积的增加是息息相关的(黄季焜,Rosegrant和Rozelle,1995)。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已从1952年的18提高到1998年的55左右(国家统计局,1999),这主要是源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开发利用。

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灌溉面积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地表水的开发利用。从七十年代以来,新增灌溉面积的水源主要是地下水,因而地下水灌溉系统1在我国尤其是在地表水十分匮乏的华北地区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随着地下水灌溉系统的逐渐发展,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超采的现象也日趋严重;这使人均水资源本已十分匮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水利部和国家计委,1999)的我国无疑更是雪上加霜。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工业进程的加速,严重缺水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困扰人民日常生活的大问题。

随着水资源短缺形势的日益严峻,自从七十年代末期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灌溉系统普遍出现了老化失修和生产力下降、国家财政负担日益加重、水利投资明显不足的现象。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缓解水资源尤其是农业用水的紧张态势,先后出现了将灌溉系统的权责从政府向农民协会和其它私人组织转移的改革浪潮(IWMI,1997)。水资源管理不善也逐渐被认同为是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WorldBank,1993;IWMIandFAO,1995)。

我们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自从80年代以来,以河北省为代表的地下水灌溉系统的产权制度1正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体产权制度向以市场为导向的非集体产权制度演变,非集体产权制度所占的比例已经从80年代初期的不到20提高目前的70左右(王金霞,黄季焜和Rozelle,2000)。由于不同产权制度的地下水灌溉系统对于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影响不同,因而研究产权制度对于技术效率的影响就十分重要;另外,弄清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技术效率的其它相关因素对于深化我国的灌溉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农用水资源的持续有效利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政策和实践意义。但是时至今日,对这些问题深入的尤其是定量化的研究国内几乎是空白。

有鉴于此,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围绕上述问题,探讨我国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的决定因素,为国家引导和制定合理的灌溉管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影响技术效率的相关因素

企业生产力主要受到以下三类因素的影响:各种生产投入要素,这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劳动力投入等方面的内容;客观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诸如气候、降水、地理位置、政治事件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技术效率,这主要反映在人为因素的影响。

企业的技术效率是一个内生变量,它本身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许多学者的研究中,企业的技术效率往往与企业的特征相联系。在企业的特征中,企业的产权制度与企业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是最没有争议的一个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除了合理的产权制度可以为企业的运行提供激励机制以外,企业的治理机制也是影响企业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管理者的经营能力也是影响企业技术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认为,管理者的经营能力越高,企业的技术效率就越高(Well,1973;MorleyandSmith,1977;Lee,1978)。除此之外,Pitt(1981)还认为,企业成立的年限和企业的规模也是影响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一般而言,企业成立的年限越长,积累的经验就越多,因而它的技术效率就越高;大企业的技术效率往往要高于小企业的技术效率。

对于地下水灌溉系统而言,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是否也会遵循生产经济的一般规律呢?为了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我们在缺水十分严重,地下水灌溉面积最大的河北省选取了3县(元氏县、肥乡县和青龙县),并且在这三个县随机抽取了30个村的87个地下水灌溉系统开展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又选取了三个时期(即灌溉系统成立初期、1997年和1998年)来进行分析。

(一)影响产出水量的相关因素

1.产出水量与供水成本之间的相关关系

由于1998年的样本数量比较集中,所有我们选择了199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根据产出水量的变动情况和样本的分布情况,将1998年的数据分为8组进行讨论。调查结果显示,每一个地下水灌溉系统的产出水量在3000立方米到21万立方米之间变动。从总的趋势来看,固定资产的折旧越高,流动成本越高,劳动力投入的越多,地下水灌溉系统的产出水量就越大(见表1)。这说明,地下水灌溉系统的产出水量和灌溉系统投入要素之间的关系符合一般生产规律。

表11998年每一个地下水灌溉系统产出水量与供水成本的相关关系

以产出水量分组(立方米)

样本数

(个)

产出水量

(立方米)

固定资产折旧

(元)

流动成本

(元,)

劳动力

(小时)

12000及以下

10

8286

1271

1076

319

12001-18000

10

15758

1179

1644

476

18001-24000

9

23071

920

2323

693

24001-30000

6

28364

1333

3992

1013

30001-36000

6

35196

1825

4508

823

36001-60000

10

47184

1425

6035

1628

60001-80000

7

73057

2055

10714

1803

80000以上

5

131507

3606

31714

3302

注:固定资产折旧和流动成本都折算成了1990年不变价;1997和其他年份(地下水灌溉成立初期)都呈现出类似的相关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对河北省3县30个样本村87个地下水灌溉系统的调查

2.产出水量与技术效率的相关关系

表21998年的产出水量与技术效率的关系

以每一个灌溉系统的产出水量分组(立方米) 产出水量

(立方米)

单位固定成本的

产出水量(立方米/元)

单位流动成本的

产出水量(立方米/元)

单位劳动力投入的

产出水量(立方米/小时)

12000以下

8286

7

8

26

12001-20000

15758

13

10

33

20001-26000

23071

25

10

33

26001-31000

28364

21

7

28

31001-40000

35196

19

8

43

40001-60000

47184

33

8

29

60001-80000

73057

36

41

80000以上

131507

36

4

40

注:固定成本和流动成本都为1990年不变价。1997和其他年份(地下水灌溉成立初期)都呈现出类似的相关关系。

资料来源:见表1

我们选择了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流动成本和劳动力)的产量来反映技术效率。若从生产的角度来分析企业技术效率,在企业生产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单位成本的产量越高,说明企业的技术效率可能就越高;反之亦然。表2数据显示,单位固定成本和劳动力的产出水量从总体趋势都表现出与产出水量之间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单位流动成本的产出水量和产出水量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二)影响技术效率的相关因素

1.技术效率与产权制度和治理机制的关系

调研结果显示,非集体产权制度下的单位固定成本的产出水量是集体产权制度下的单位固定成本的产出水量的2倍,单位劳动力投入的产出水量的1.4倍;单位流动成本的产出水量的1.3倍(见表3)。这说明,非集体产权制度相对于集体产权制度而言,可能会提高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这与我们的理论预期是相同的。

表3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与产权制度和治理机制的关系

分组

单位固定成本的

产出水量(立方米/元)

单位流动成本的

产出水量(立方米/元)

单位劳动力投入的

产出水量(立方米/元)

按产权制度分组:

集体产权

11

7

25

非集体产权

22

9

34

按治理机制分组:

非规范治理机制

14

7

32

规范治理机制

32

12

28

注:集体产权的样本数为57个,非集体产权的样本数为132个,其中股份制产权的样本数为115个。规范治理机制的样本数为59个,非规范治理机制的样本数为130个。规范治理机制是指灌溉系统的管理机制较为严密,产权所有者之间有较为明确的责任分工,管理者报酬与产出挂钩;反之,则为非规范治理机制。

资料来源:见表1

表3的数据表明,规范治理机制下的单位固定成本的产出水量是非规范治理机制下的单位固定成本的产出水量的2.3倍,单位流动成本的产出水量的1.7倍;而规范治理机制下的单位劳动力投入的产出水量却为非规范治理机制下的劳动力投入的产出水量的88。这说明规范治理机制的技术效率是否明显高于非规范治理机制的技术效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总体趋势表明,规范治理机制相对于非规范治理机制可能会提高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这与我们的理论预期基本符合,即治理机制可能是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技术效率的因素之一。

2.技术效率与规模的关系

表4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与规模的关系

技术效率指标

以灌溉系统的规模进行分类(公顷)

lt;3

3-4

4-5

5-6

6-7

7-10

10-11

11-17

17-35

35

单位固定成本的产出水量(立方米/元)

11

9

17

25

19

38

17

32

35

单位流动成本的产出水量(立方米/元)

10

10

10

9

12

9

6

5

5

5

单位劳动力投入的产出水量

(立方米/小时)

29

24

33

30

33

28

33

33

31

44

注:灌溉系统的规模用每年一次性最大灌溉面积来代表;各组的样本分布分别为:37、21、29、20、21、22、3、14、13和19。

资料来源:见表1

总体趋势表明,灌溉系统的规模越大,单位固定成本和劳动力的产出水量也越多;反之亦然。若从单位流动成本的产出水量与灌溉系统的规模之间的相关关系来看,灌溉系统的规模越大,单位流动成本的产出水量不但没有提高,还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见表4)。这说明,技术效率与灌溉系统的规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及存在怎样的相关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技术效率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

我们对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按管理者的经营能力(同教育年限表示)以及灌溉系统的成熟度(用灌溉系统的成立年限表示)也做了分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分组分析没有发现它们与技术效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一致性的相关关系。

三、技术效率和产出水量的决定因素模型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和产出水量的相关因素,我们除了以上进行的单因素分析以外,还建立了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和产出水量决定因素模型。

(一)实证模型的建立

我们建立了如下的理论模型来研究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和产出水量的决定因素: (1)地下水灌溉系统产出水量=F1(固定成本,流动成本,劳动力,水资源的充足程度,灌溉需求、技术效率,地区差异等)

(2)技术效率=F2(产权制度,治理机制,管理者经营能力,系统规模,系统成熟度等)

我们选用了地下水灌溉系统的产出水量(W,立方米)来作为模型(1)的因变量;固定资产的年折旧总额(FC,元,1990年不变价)来表示固定成本;流动资金的总额(VC,元,1990年不变价)来表示流动成本;劳动力投入时间(labor,小时)来表示劳动力的投入。水资源的充足程度用年均地下水位(Wtable,米)来表示;灌溉需求同当年的作物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有关,但因为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是内生变量,为此我们用年份虚变量(D97,D98,相对于灌溉成立年)来表示;地区差异用地区虚变量(D1,肥乡县和D2,元氏县,相对于青龙县)来表示。

对产权制度变量设置了两种选择:一种是只设置了非集体产权制度虚变量(Dp),另一种是设置了集体产权制度(Dc)和股份制产权制度(Ds)两个虚变量;由此产生了方案1和方案2。我们选用了规范治理机制(Dm)虚变量来表示治理机制变量。管理者的经营能力用管理者的受教育年限(Edu,年)来表示;灌溉系统规模用灌溉系统年一次性最大灌溉面积(Size,公顷)来表示;灌溉系统成熟度用灌溉系统成立年限(Age,年)来表示。

根据Battese和Coelli在1993年设定的用来测算技术效率的随机边界生产函数模型,模型(1)和(2)的数学模型的一般函数形式就变为模型3(方案1)或者模型4(方案2):(3)Wit=F1(FCit,VCit,laborit,Wtableit,D97,D98,Dfx,Dys)+v-u(Dpit,Dmit,Eduit,Sizeit,Ageit),或

(4)Wit=F2(FCit,VCit,laborit,Wtableit,D97,D98,Dfx,Dys)+v-u(Dcit,Dsit,Dmit,Eduit,Sizeit,Ageit)

上式中,i代表灌溉系统;t代表时期;v是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N(0,(V2),并且独立于无效率变量;U是非负的随机变量,代表生产的无效率程度,服从截断正态分布N((,(U2);另外,(2=(V2+(U2和(=(U2/((V2+(U2),(在0和1之间变动。

(二)计量估计和结果

在计量模型的选择上,我们采用了对数形式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所用的数据是30个样本村的87个地下水灌溉系统3个时期的资料,样本总数为190个(其中1998年87个样本,1997年60个样本,1983年到1996年的样本数为`42个)。模型模拟中我们运用了边界生产函数的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估计。

从各种模型的运行结果来看,不管采用哪种方案,模型的两个随机变量的误差平方和δ2,以及无效率随机误差变量的误差平方在全部随机变量的误差平方和中所占的比例γ的统计检验都十分显著,所选择的大部分变量都在95的水平上显著,系数符号与我们的理论预期也完全相同;各种方案得出的技术效率的平均值十分接近,基本都在84-85(见表5最后一行)。考虑到年均地下水位和成本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我们对于年均地下水位也做了选择,结果表明,估计结果基本上没有差异;另外,我们对于管理者经营能力和灌溉系统的成熟度都做了选择,估计结果也十分稳定,为了节约篇幅,我们没有列出这些估计结果。这说明,我们所选择的计量模型不仅是十分有效的,而且也是十分稳定的。

下面我们就对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产出水量因素的结果进行一些归纳和总结。

第一,地下水灌溉系统的固定成本、流动成本和劳动力等投入要素显著地影响着产出水量

各种模型的计量估计结果表明,固定成本、流动成本和劳动力的系数统计检验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且系数符号为正,这说明地下水灌溉系统的固定成本、流动成本与劳动力和产出水量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无论是固定成本、流动成本还和劳动力,如果它们的投入提高,灌溉系统的产出水量就相应增加;反之亦然。这与我们的理论预期相吻合(见表5)。

第二,水资源的充足程度对于地下水灌溉系统产出水量的影响不显著

与我们的理论预期不相吻合的是,水资源充足程度对于地下水灌溉系统产出水量的影响不显著(见表5)。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水资源本身的价值没有在政策过程中“内部化”,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们模型中没有考虑水资源利用的外部性。

第三,地下水灌溉系统的产出水量显著地受到灌溉需求和地区差异的影响

大部分模型的计量估计结果都表明,年份虚变量的系数统计检验都在5或10的水平上显著,且都为正值(见表5)。这一结果说明,1997年和1998年的降水等气候因素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对灌溉系统产出水量的依赖程度加大,从而诱导产出水量提高。

另外,地区之间由于地形、地貌、立地条件等造成的地区之间的固定性差异也会影响到灌溉系统产出水量的多少。计量估计结果表明,地区虚变量的系数在1或5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地区的差异性确实是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产出水量的一个显著因素(见表5)。

第四,技术效率是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产出水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计量估计结果表明,γ的系数统计检验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是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产出水量的显著因素。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为84-85(0.844-0.847,见表5),这说明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大约有15-16被损失掉了;如果我们提高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我们就可能提高灌溉系统的产出水量。

表5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的产出水量和技术效率因素的计量估计结果

解释变量

LnW

方案1

方案2

系数

t检验值

系数

t检验值

F1函数中的变量

截距

2.202

(14.03)***b 2.070

(11.09)***b

LnFC

0.064

(2.65)*** 0.077

(2.78)***

LnVC

0.313

(8.26)*** 0.315

(8.65)***

LnLabor

0.420

(8.11)*** 0.447

(7.80)***

LnWtable

0.015

(0.29)

0.006

(0.13)

D97

0.048

(2.27)**

0.040

(1.88)*

D98

0.044

(2.06)**

0.034

(1.57)

Dfx(肥乡县)

-0.229

(-2.97)***

-0.229

(-3.26)***

Dys(元氏县)

-0.124

(-2.22)**

-0.109

(-2.07)**

无效率因素(F2函数中的变量)

产权制度虚变量

Dnc

-0.195

(-5.63)***

-

-

Dc

-c

-

0.101

(2.24)**

Ds

-0.140

(-2.48)**

治理机制虚变量

Dm

-0.103

(-2.53)**

-0.079

(-1.98)*

灌溉系统规模

Size

-0.018

(-3.18)***

-0.016

(-2.56)**

管理者经营能力

Edu

0.0003

(-0.06)

0.0009

(0.14)

灌溉系统成熟度

Age

-0.002

(-0.28)

0.003

(0.46)

δ2

0.017

(5.18)***

0.016

(5.18)***

γ

0.921

(16.67)*** 0.910

(16.54)***

最大似然值 172.59

-

176.37

-

最大似然检验 118.08

[1][2]下一页

关于执行理论与制度创新的若干思考

审判业务?执行实务 !参见江伟在张启楣主编的《 执行改革理论与实证》一书中所作的序,人民法院出版社!""!年版,第##页。 害人是否享有追偿权取决于侵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根据国家赔偿法有关规定的精神,只有在侵害行为人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况下,责任人才享有向侵害人追偿的权利。 从表面看,补充责任与替代责任都是责任人对他人的行为负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责任人与侵害人(主债务人)分离的现象,但替代责任与补充责任在概念、特征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应加以混淆。 补充责任与垫付责任的关系。 所谓垫付责任,是指在责任人无力承担责任时,由与责任人有特定关系的他人依法承担的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贯彻意见》)第#$#条第!款规定:“行为人致人损害时年满十八周岁的,应当由本人承担民事责任;没有经济收入的,由抚养人垫付……”此外,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承担赔偿责任的机动车驾驶员暂时无力赔偿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负责垫付。”(前提是驾驶员非执行职务,若执行职务致人损害,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承担替代责任)。从以上关于垫付责任的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垫付责任与补充责任的共同点是:两者都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法律关系,由主责任人之外的他人承担一定的责任。两者的不同之处是:(#)承担责任的根据不同。承担垫付责任的根据是因为主责任人与垫付人之间存在抚养关系或管理、监督关系。承担补充责任的根据是补充责任人与主责任人之间存在监护关系、经营关系、担保关系或侵权关系等。(!)责任构成不同。在垫付责任的承担方面,不需要考虑垫付人的过错问题。而在侵权性补充责任中,侵权人承担补充责任的前提是自身存在一定过错。 补充责任与补偿责任的关系。 补偿责任是指在侵害人没有责任或者没有侵害人、侵害人无力赔偿时,由收益人给予适当的补偿。司法实践中,补偿责任主要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因见义勇为而发生的补偿责任。如《贯彻意见》第#%!条规定的责任。该条规定:“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在侵害人无力赔偿或者没有侵害人的情况下,如果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经济状况,责令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因紧急避险而发生的责任。如《贯彻意见》第#&$条规定的责任。该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他人损失的,如果险情是由自然原因引起,行为人采取的措施又无不当,则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要求补偿的,可以责令受益人适当补偿。”(’)因帮工或合伙而发生的责任。如最高法院《贯彻意见》第#&(条规定的责任。该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但一方是在为对方的利益或共同的利益进行活动中受到损害的,可以责令对方或者受益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补偿责任和补充责任都是在主债务人无力赔偿时,由相关的责任人承担一定的责任,区别在于:承担补偿责任的人是受益人,其对损害的发生不存在任何过错;承担补充责任的人却不一定是受益人,只是因其与主债务人存在某种特定关系而承担一定责任。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执行理论与制度创新关系的思考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执行制度创新是建立在认识和判断执行工作规律基础上的一种有目的性和高度自觉性的行为,以思想观念更新、理论探索创新为先导。物质的、实在的世界变革是人们观念更新和理论创新的外化,因而制度创新应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没有理论指导的制度创新,期望获得成功是不可想象的。 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和民事审判实践中,历来有“重实体轻程序,重审判轻执行”之现象,民事执行一直是法学领域的薄弱环节,理论论证不足,实践重视不够,尤其是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审判与执行之间指导理论上的重大差异,往往简单地将审判原理强加于执行之上。由于对执行权本质属性没有正确认识,因而对执行工作的定位存在偏差。理论上的先天不足,造成传统民事执行制度严重滞后于执行实践,影响“执行难”的解决。!加强执行改革理论探索, 从法学理论的角度释疑解惑,统一认识,选准最佳的执行改革路径,从而促进执行新体制、新机制的完善,推进执行制度创新的进程。 执行制度创新是执行理论探索的结晶。执行制度创新既不是一种纯粹主观的现象,也不是一种纯粹客 关于 执行理论与制度创新的若 干思考 ! 童 兆洪 !""#$%

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动态研究

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动态研究 摘要:选取1999-2013年农业保险和农业生产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采用DEA模型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定量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等动态计量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效率的格兰杰原因,农业保险政策的实施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今后应高度重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确保农业生产效率的稳步提高,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业生产效率;DEA;协整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439-8114(2015)21-5476-05 DOI:10.14088/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6151328.html,ki.issn0439-8114.2015.21.069 A Dynamic Study on the Effect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An Empirical Test Based on DEA and Co-integration Analysis ZHAO Li-juan (Finance Institute,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ohhot 010051,Inner Mongolia,China)Abstract:The related time series data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1999-2013 were selected,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China was measured by using the DEA model. On this basis,using co-integration analysis and error correction model,Granger causality test and dynamic econometric analysis method,effect of th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ystem developmen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long-term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Meanwhile,agricultural insurance was the granger reas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policy ha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refore,it is suggested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y-relate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our country;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ensure the stable increase of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s well as national food security. Key words:agricultural insurance;agricultural

林业技术在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林业技术在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9-07-09T16:40:03.46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4期作者:王巧云 [导读] 对现代林业发展中的林业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与分析。 摘要:创新林业技术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以现阶段林业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林业技术应用特点,明确新时代发展对现代林业发展提出的要求,深层探索林业技术创新在现代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的创新方向,以此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现代林业;发展 我国林业产业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其中包含果树种植、药材开发等。林业产业在基因多样化方面有极大的优势,在研究新药、维系生态环境、优化旅游业等项目中都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做好林业技术和粗昂新,不但可以满足林业现代化发展需求,而且有助于提升我国林业发展水平,这对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具有积极作用。下面对现代林业发展中的林业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与分析。 1现代林业发展现状 1.1创新意识过弱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我国林业发展在世界林业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受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技术所影响,我国现代林业发展拥有不竭动力。为了满足持续革新的市场环境,我国林业技术要做好创新,但现阶段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并不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实的区域,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制约,并没有明确林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势必会影响林业生产的整体效益。 1.2缺少创新资金 从整体角度分析,我国林业技术的创新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但大部分存在于东部经济发达区域,对中西部来说,受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影响,林业技术创新的资金不充足,只能依靠政府投资进行操作,整体创新工作过于单薄,难以有方向性的聘用专业研究人才,选择应用现代化科技技术和设施,最终在林业创新工作中产生恶性循环,这对现代林业发展而言具有负面影响。 1.3创新能力不足 因为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较为落后,所以在社会范围内并没有构建健全的林业技术创新系统,整体产业结构不健全,很容易为林业技术创新工作带来阻碍因素。以树种改良技术为例,我国很多优质树种都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这导致自主研发与二次创新能力不强,且对国外树种培育技术了解的不完善,其不一定适应我国多样化的气候环境,导致新树种的培育技术应用效果不佳[1]。 1.4成果转化应用率过低 据统计,我国农业科技获奖成果的转化应用率只达到了50%,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减少了20%,而我国林业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更是低于农业,只达到了34%。除此之外,我国有关林业技术的储备情况也过于老套,优质的林业技术创新人才数量非常少,特别是不但具备创新意识和优质实践能力,而且拥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数量更是少之又少,这些因素都在影响我国现代林业发展。 2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2.1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很多林业产品依旧在引用传统种植理念,而在林业持续发展中,传统林业生产的周期过长,且存在抗病虫害能力过低等问题,这样很容易影响林业发展速度。面对这一问题,林业工作人员要及时培育出现代林业发展所需的优质品种,以此有效解决人民需求持续增加,产品过低等问题,进而提升林业事业发展步伐。新品种的研发还能提升林业生产质量,增加最终获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善林业产业结构,以此有效解决传统意义上林业发展涌现出的现实问题,为林业发展提供全新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持续引用现代化技术理念,注重完善林木生产环境,以此引导森林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关注林业产品的加工增值项,控制生产的成本支出,并合理引用现代化电子商务平台,优化林业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整体发展效益[2]。 2.2引导林业持续运行 我国林业在发展阶段,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种植存活率过低、光合作用不充裕,花期受损等,而结合以往林业管理形式可知,其难以对作物的温度、日照时间等实施精细化管理,此时就需要工作人员对林业技术进行创新。从传统意义上的粗放式管理形式转变为集约型管理形式,不但突破了传统管理意识的制约,而且可以为现代林业管理工作提供更多功能。在现代创新管理形势下,面对具有特殊培育目标的经济林木品种,工作人员可以依据引用现代化机械设施对农作物生长所需温度、水分等进行监管,以此确保各阶段的种植物都处于可控范围内,可以结合分析检测获取的数据,对各项行为进行合理调节,这样有助于保障林木处于最佳生长状态。在现代林业发展中引用创新后的林业技术,不但可以引导管理工作向着数字化方向前进,而且有助于保障林业可以持续发展。以生态系统修复为例,林业工作人员在引用现代技术理念的基础上,研发了全新的应用技术,促使经济效益的提升和自然环境的优化整合到一起,以此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社会经济而言具有积极作用。 2.3完善产业人员结构 对传统意义上的林业产业人员结构而言,很多都是依据提升劳动力数量来优化林业生产效益的。现代林业生产若是依旧引用传统劳动力密集型模式进行推广,不仅会提升成本支出,而且会降低生产效益,全面制约林业事业的发展。在现代化科学技术持续革新的背景下,现代林业发展出现了大量全新内容,这对实践发展而言具有积极作用,由此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做好人力资源配置工作,合理引用先进林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此预防出现高强度的劳动,控制成本支出,提升实践工作效率。 3.1整改林业技术的创新观念 以现代林业发展需求为核心,林业技术创新的推广效率在持续上升,并逐渐构建了一套高效的林业技术推广网络系统。由此可知,各部门和研究工作人员要先突破传统林业技术理念的制约,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观念,加大对林业技术创新的关注,以市场需求为方向,结合林业社会化服务,持续增加发展中的各项投资,做好林农与林企等方面的技术推广建设工作,有效解决结构与需求不对应等问题,以此提升林业技术创新服务管理效率和质量。 3.2增加资金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林业技术的创新要以充裕的技术研发资金为核心,因此一定要增加投资的渠道,为林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保障。了解实践案例可知,

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有机统一

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有机统一 在21世纪初的世界东方有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一面风展如画的旗帜, 有一种与众不同且令人惊艳的发展模式,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万花纷谢一时稀”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的中国不仅占尽风情,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且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对世界上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也提供了重要 的启示和某种可资借鉴的经验。 那么,“中国道路”“中国奇迹”的成功奥秘是什么?其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坚持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思维方式,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和政策取向,把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之相互促进、相互支撑,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秘诀,也是它的特色所 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进程,是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 观点、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奋勇开拓的历史进程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曾经说过:“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社会主义不在书斋里,不是某种先验的、一成不变的固有模式。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在亿万人民群众创造自己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实践中。它是鲜活的,日益更新的。不妨回顾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发源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命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正是因为有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有了冲破“两个凡是”的坚冰,有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复归和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找到了哲学上的理论支点,找到了现实的逻辑起点。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摸着石头过河。“望河兴叹”是不可能到达胜利的彼岸的。他反复强调,要大胆试、大胆闯,没有一股干呀、冒呀的劲头,改

我国农业现状分析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我国农业现状分析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摘要 农业是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但是由于中国从1950年以来制定的农产品统购统销等政策一直没有变,农民用低价出售农产品,而用高价购买工业产品,形成工农产品“剪刀差”。在这一框架下,中国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失衡,工业和城市得到迅猛发展,城市居民收入一天天增加,而农业和农村发展却掉队了。与此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我国在农业方面的基础地位日渐薄弱。然而,在强劲的GDP增速背后,农民的收入水平却提高不够。相比较发达国家,我国的农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家庭式的农业生产普遍,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投入产出不协调,总而造成了农村大量劳动力的浪费。于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日渐提上日程,被人们所关注。 本文试图从农业的概念入手,详细阐述新中国成立之后农业的发展和改革对国民的影响,从我国农业目前面临的新形势与新特点,引出我国发展可持续农业的背景和必要性。 关键字:农业经济失衡生产力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农业概述 1.1 农业概念 农业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通常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要受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制约。 1.2 农业的生产结构 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在传统观念中,种植五谷,几乎就是农业生产的同义语。种植业即狭义农业。50年代以后,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等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增长,但它们在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的比重,总的变化不大。1979年以后由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确定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农村经济从较为单一的经营向多种经营的商品经济转化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等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增长,情况才开始出现引人注目的变化。而我们组本次对农业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种植业。 1.3 农业税 农业税是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俗称“公粮”。1958年6月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96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1994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规定》。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税已成为历史! 第二章我国农业的发展与现状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农业发展 建国初期,受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一个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建立起现代工业,并进而实现经济的起飞与现代

荷兰的现代农业

荷兰的现代农业 作者:文章来源: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130 第一部分荷兰的现代农业概况 荷兰是重要的欧盟成员国,荷兰的农业在欧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荷兰又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荷兰农业的迅速发展代表了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一.荷兰农业的地位 荷兰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西、北两面临海,东与德国接壤,南与比利时为邻,其疆域南北长约 250公里,东西宽约 180公里。从其幅员范围和地理位置上讲,荷兰仅仅是一个 “海边的小国”,但就其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荷兰却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农业,荷兰自1989年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法国。近两年来,由于法国农产品出口略有下降而荷兰农产品的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如以净出口量计算,荷兰甚至超过了法国而排名世界第二。 荷兰的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成员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是荷兰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国,1998年约62%的进口来自欧盟;同时出口的80%也在欧盟内部,主要是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英国和意大利;与德国的关系尤为密切,如荷兰60%蔬菜出口德国。 就欧盟现有的12个成员国的农业状况比较而言,荷兰的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及农场规模等均无明显优势,荷兰农产品产值在本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等与其他成员国也没有太大的差别,荷兰农业惟一独特的是人均耕地最少,仅0.126公顷(约合1.89亩),而其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最高,与国内平均劳动生产效率之比达到0.93,明显地高于其他欧盟国家。 二.荷兰的农业生产 1.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荷兰国土面积 4.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很长,有1075公里,境内均为低洼平原,25%的土地低于海平面,60%的土地海拔不到 1米,境内最高海拔321米;70%的土地用于农业种植,其中34%为耕地,6%用于园艺种植,60%为草场。全国人口 160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435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荷兰纬度较高,因而光照较少,但由于受黑潮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温暖潮湿,冬暖夏凉,年降雨量600~800mm,且分布较均匀,一月份平均气温2℃~3℃,七月份为18℃~19℃,昼夜温差较大,地势平坦,土壤多为沙壤性淤积土。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蔬菜、花卉以及牧草的生产。 2.农业生产基本结构 荷兰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园艺业。以高产值的畜牧业和园艺业为主,种植业不占主导地位。199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51.3%,园艺业产值占35.4%,种植业仅占13.3%。20世纪90年代后,荷兰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种植业产值下降,畜牧业产值、园艺业产值稳步增加。荷兰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黑麦、大麦、燕麦和马铃薯;主要经济作物有甜菜、亚麻、油菜籽。园艺作物以蔬菜、花卉为主, 大部分供出口,花卉品种多达上千种,其中最多的是郁金香,80%供出口。畜牧业历史悠久,在农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地区是牧场,主要饲养黑白花牛奶牛,奶牛业相当发达,全国共有6万个奶牛饲养场,饲养奶牛450万头,在畜牧业中奶牛及其奶制品占畜牧业产值的70%以上,其次是猪、羊及家禽。 3.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规模荷兰的农业生产多以家庭为主的大农场经营, 集约化程度高、专业化水平也普遍较高。据统计, 1996年荷兰农场的总数为11.07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为9.11万个。在这些农场中, 种植业农场(包括大田作物、园艺、多年生作物、混种作物)3.81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3.23万个;畜牧业农场(包括放牧牧场、猪和家禽养殖场、畜禽混养场)6.76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5.51万个;混合农牧场(即多种经营农场)4927个,其中专业化农场3682个。每个农场的平均规模在18公顷左右。 4.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荷兰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相当高,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的农畜产品产量也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1994年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谷物总量为6809.4公斤, 世界平均为1731.3公斤;生产块根和茎作物总量为38934.7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517.2公斤;生产蔬菜17894.5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431.0公斤;生产水果为4386.9公斤,世界平均为344.3公斤。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肉类14201公斤(第2位),世界平均为173公斤;生产鸡蛋3045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35公斤;生产牛奶为54045公斤(第2位),世界平均为407公斤;生产羊毛(原毛)为21公斤,世界平均为2.4公斤。 .c.1999年,荷兰农业劳动力的人均产值达55862欧元,是当年欧盟国家人均农业产值平均值(21210欧元)的2.63倍;而且荷兰的农业效率与其国内总的劳

林业产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以森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林业,不仅承担着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而且承担着提供多种林产品的重大使命。进入21世纪,人类正在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开始向生态文明迈进。我国也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林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特殊作用。 近年来,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成效明显,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森林质量明显提升,森林保护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的增长为林业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21世纪,中国林业产业发展迅速,总产值年平均增速一直保持两位数。2010年达2.28万亿元,同比增长30.21%。从主要林产品产量来看,中国人造板、松香、木竹地板、家具、经济林产品产量均处于世界首位,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但未来的林业如何发展,产业化结构如何调整,仍需要我们的认真研究和分析。 一、林业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林业的定义 邱俊齐在《林业经济学》中为林业做了定义:林业是指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发展林业,除可提供大量国民经济所需的产品外,还可以发挥其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等重要作用。 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自然环境改善和生态平衡中,均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世界各国通常把林业作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在中国习惯于将林业归属于大农业。 林业生产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森林(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为主要经营、利用对象,整个生产过程一般包括造林、森林经营、森林利用3个组成部分,所以是综合性的生产部门。林业生产的主要任务是科学培育、规范经营、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与有计划地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 率与森林蓄积,增加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生产,并根据林木的自然特性,极大限度地发挥它在改造自然、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障农牧业生产、防治污染、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多方面的效能和综合效益。 (二)林业产业的划分 林业之所以称之为是林业,首先它应该是一个产业,只有“林”,没有“业”,不能称其为林业。但林业不是类同工业的纯粹产业,它是兼有基础产业特征和公 益服务的特殊“产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对林业的三大产业做了如下划

科技创新工作室规章制度

科技创新工作室规章制度 一﹑前言 工作室的宗旨是:普及基础知识﹑传播先进科技文化﹑丰富校园生活﹑加强实践能力﹑创造科技成果。 工作室目标是:培养会员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 进入科创室程序:由申请人或团队向学院提交申请表,经学院及学生会领导决策,对符合要求的会员填写登记表。成员的义务是学习。学习各种各类科技知识,学习创新精神,不断挑战自我。成员负有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工作室章程的义务。 二﹑工作室规定 1、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公共财产。 2、任何人不得将科创室工具带出科创室,如有特殊需要 跟管理工具负责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带出。 3、遵守科创室纪律,禁止在科创室大声喧哗、打闹等一 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4、不得利用科创室电脑参与一切与工作学习无关的娱乐 活动。 5、非科创室人员未经允许禁止进入科创室,如有特殊需 要,必须在科技部或学习部成员的带领下方可进入。 6、注意科创室卫生,不得在科创室内乱扔垃圾,由于工

作产生垃圾必须随时清理,保证科创室干净整洁。我们会安排协会成员定期打扫卫生。 7、每位科创室成员在离开科创室之前必须对科创室的门 窗及用电物品进行细致检查,保证门窗随走随关,用电物品电源关闭。 8、注意用电安全,不能随便乱接电路、乱装器件,在设 备或器件联连通电路的情况下不得随便拆卸,遇到电路危险情况时,应冷静处理,先切断电源,再检查故障。9、科学使用科创室的仪器,一定要在明白仪器使用方法 后方可使用,对于不明白使用方法,因操纵错误造成仪器损坏的情况,责任到人,谁弄坏谁负责。使用仪器时,注意轻拿轻放。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仪器异常,应立即关机,并查明原因。仪器使用完成后先做使用登记,再切断电源放回原处。定期对贵重实验仪器进行保养。 三、附则: (一)本制度由办公室起草,最终解释权归学院领导及办公室; (二)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基于SFA模型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基于SFA模型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采用了SFA模型,对新疆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在C-D生产函数的假设下,进行了量化分析,旨在提出新疆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地区提高农业产量的策略与建议。另外,还对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剖析,对新疆地区农业生产的现状进行了描述。 标签:SFA;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新疆;C-D生产函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1前言 中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是不折不扣的人口大国。虽然中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然而中国的耕种面积却是非常有限的。 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自古至今,农业生产都是国之根本,因此,怎样在有限的土地资源限制下达到最大限度的农业产出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农业生产是否是有效的,对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的研究主要利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数据包络分析(DEA),非参数前沿模型。二,应用确定性前沿模型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进行技术效率分析。前沿随机生产函数(SFA)更多用于非农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受到这种研究的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研究也迎来了SFA模型在农业生产中实证研究的热潮。 SFA模型的误差项可以分解为随机误差和技术非效率误差,这样做使得气候,自然灾害等非可控因素得以从误差项中分离出来,从而获得的技术非效率误差更加精确。上世纪90年代,SFA分析法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它不仅可以测量各个样本的技术效率水平,对样本间的技术效率进行定量分析,还可以对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测量和分析。 SFA模型相对于DEA模型来讲,优势在于对误差的估计。并且SFA模型不仅可以对各个参数进行检验,还可以对整个函数的形式进行检验。DEA模型的优势在于无需对生产函数的形式进行设定,本文之所以采用SFA模型,原因在于,本文的生产函数采用了C—D生产函数。 3对模型中生产函数的假设 模型中关于C—D生产函数的介绍:C—D生产函数是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被认为是一种很有用的生产函数。

制度创新理论与实践

制度创新理论与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公需课) 1、改革以来中国的制度变迁属于( )。 A 、渐进式制度变迁 B 、突进式制度变迁 2、关于内在制度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 B 、通过政治过程获得权威的代理人设计和确立 C 、被自上而下强加并执行 D 、通常配有惩罚措施。 3、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颁布的时间是:( )。 A 、1982年 B 、1983年 C 、1980年 4、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为制度的是( )。 A 、家庭 B 、企业 C 、市场 D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的“方圆” 5、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变革属于哪一种何种制度变迁方式?( ) A 、强制性制度变迁 B 、诱致性制度变迁 C 、源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之后的改革推广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

1、人们生活的大部分空间由正式制度来约束。 对错 2、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 对错 3、在没有政府的情况下,人们依靠武力或习俗规则声明对土地的权利。 对错 4、制度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 对错 5、渐进式变迁就是诱致性变迁,突进式变迁就是强制性变迁。 对错 6、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改革留下了农户经营规模细小化的后遗症。 对错 7、所有制度都可以归入到社会习惯。 对错 8、要素相对价格变化是制度变革创新的源泉。 对错 9、制度变革创新的动力来自于现存制度所未能实现的潜在收益。 对错 10、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也可以是突进方式,如农民起义。 对错 11、家庭承包经营改革形成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新体制。

林业种苗生产技术及措施

林业种苗生产技术及措施 发表时间:2019-09-16T10:12:16.1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黄怡华[导读] 44148119810109XXXX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已是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所以应该加强林业建设,增加森林的面积,保护生态环境。 1我国林业种苗管理与生产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1专业人才的缺乏。在林业中种苗管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大部分的种苗采取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影响种苗管理的效果,显然不能符合现代的林业的发展。这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林业种苗人员,没有一套专业的、系统的管理模式。1.2缺乏市场调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动向,林业也应如此。但是传统的林业管理模式一直都是不顾市场的需求,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或是所谓的经验来栽种树苗,导致了由于种植的过多卖不出去的现象。更有一些商家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在培育树苗的过程中以次充好,这样大大的降低了树苗的质量,严重的影响了生产技术的进步。1.3缺乏充足的资金。目前林业的资金支持是不够的,种苗管理是林业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应该增加对于林业的资金支持。种苗管理并不是依靠一朝一夕的时间就能完成的,而是靠专业的技术人员长期的栽培树苗,一点一点的完成的。所以种苗管理需要聘请专业的种植人才,这是需要资金的。同时,在种苗管理的过程中,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就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来承担风险。但是我国目前还是缺乏在林业方面的资金,影响了林业的发展。 2林业种苗管理及生产技术的改进措施 2.1政府的配合。当地政府应该积极的响应国家的号召,为林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像黑龙江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召开了专题会议,会议决定要严格执行良种基地建设和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保证国家良种补助资金安全,会议还决定,由省站种子管理科负责协调临近省及省内相关市、县,解决好基地优选等工作涉及的有关问题。此外,政府还可以出台各项鼓励发展林业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严格监管市场秩序,保证林业健康顺利地发展。2.2提高种苗人员的专业水平。无论是哪个行业都需要人才的支持,林业也不例外。为了提高种苗管理的效率和技术水平,就必须加强种苗管理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鼓励学生学习种苗管理方面的专业并积极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积累相关的经验,为将来林业的发展做准备。2.3因地制宜。为了使林业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打破过去固有的传统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实行因地制宜的方法。就像黑龙江省,该地区处于我国的最北端,气候较为寒冷,应该种植较为抗冻的植物。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的土壤环境选择合适的树苗,让合适的树苗在合适的地区生长,以此促进林业的发展。2.4生产技术。生产技术也是林业种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要推动林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例如,在选择种子的时候要严格遵循质量标准的要求,应该选择健康粗壮的母树采集种子,并且在收购种子的时候也要严格把关。在播种前也不能放松,应该提前对种子进行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进而提高成活率。同时,也应该对即将要播种的土地进行简单的处理,像除草、松土、施肥等等,保证种子处在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种子发芽长出新苗后,要对幼苗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其生长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施肥、补光等措施。在幼苗生长到一定时期后,就将幼苗移植到别的地方或者是直接造林。并且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放牧牲畜的啃食等等。2.5积极交流。各个林业种苗培育基地应该积极的进行技术上、管理模式上的交流。当地的各个基地一年内可以规定几个交流会,专门用来交流分享在育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交流一下经验,然后借鉴其他基地的经验,使自己基地的种苗更好的生长。林业种苗培育基地应该积极地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定期请专业的人员来培训指导员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以培育出优质的种苗。2.6利用现代技术,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各个省市的林业部门应该加强信息建设,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林业部门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络平台,加强各个部门的联系。人们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了解市场的动向,以此来播种市场上需要的树苗。还可以从这个网络平台学习一些成功人士的经验,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2.7加强资金上的支持。在林业种苗的发展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可能会因为病虫、气候等等不可避免的因素损失重大。由此也可以看出资金在林业种苗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林业部门要加大对林业种苗的资金投入,保证林业种苗正常运转。同时也可以发动群众的力量,为林业种苗筹集资金,改善林业种苗资金匮乏的问题,推动林业种苗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无论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还是从商业利益的角度上看,林业种苗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能为我国的经济带来可观的收益,还能增加我国的绿化面积,保护生态平衡。因此,林业部门应该加强对林业种苗的重视,提高林业种苗的生产技术以及改进林业种苗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是需要广大群众与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学号: 课程论文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 姓名 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 班级

目录 1. 引言................................................................................................................... - 1 - 2. 技术、制度都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创新要素........................................... - 2 - 3.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 - 3 - 3.1 技术创新决定制度创新.......................................................................... - 4 - 3.2 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 - 4 - 3.3 社会制度环境决定着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 5 - 3.4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二者的辨证互动关系.......................................... - 5 - 4. 历史演化视角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规律........................................... - 6 - 5. 中国企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现状........................................................... - 8 - 6. 建设创新型国家应注重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 - 8 - 6.1 改变过去重科学技术创新、轻制度创新的倾向................................ - 10 - 6.1.1 以企业制度创新推动科学技术创新......................................... - 11 - 6.1.2 以市场制度创新推动科学技术创新......................................... - 11 - 6.1.3 要完善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交易的市场制度..................... - 11 - 6.1.4 要培育能有效激励科学技术创新的市场竞争制度............... - 12 - 6.1.5 以政府政策创新推动科学技术创新......................................... - 12 - 7. 结语................................................................................................................. - 13 - 参考文献:............................................................................................................... - 14 -

制度创新理论的创始人

制度创新理论的创始人 篇一:2015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2 2015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初级)考试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条码技术没有局限性()参考答案:错误 2、主要用于STA与AP之间协商、关系的控制,如关联、认证、同步是数据帧()参考答案:错误 3、LTE无线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减少了系统时延,提高了建网成本和维护成本()参考答案:错误 4、作为哈希方法的一个发展,为了解决可跟踪行,标签使用了一个Hash函数在每次阅读 器之访问后自动更新标识符,实现前向安全性指的是哈希链方案()参考答 案:正确 5、UDP报文的头部只有8个字节,相对与TCP的20字节而言,可以减少不小的开销()参考答案:正确 6、高速的数据传输不是UWB的技术特点()参考答案:错误 7、网络资源利用率高是分组交换的优点之一()参考答案:正确 8、为支持泛在的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通信,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是网络

的数字化、宽带化、IP化以及多网之间的协同与融合()参考答案:正确 9、将位置信息中的真实身份信息替换成为一个匿名的代号,以此避免攻击者将位置信息与 用户的真实身份挂钩指的是身份匿名() 参考答案:正确 10、欧盟提出的物联网规划中,需要面临规模化、移动性、异构性和复杂性带来的技术挑 战() 参考答案:正确 11、经济下行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将会使我省传统支柱产业优势不断减弱甚至丧失() 参考答案:正确 12、各种类型的无线网络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它们相互补充,协同工作,为物联网提供了 有理的通信和组网技术支持,是实现物物相连的保障() 参考答案:正确 13、2013年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增长的贡 献率为122.3% () 参考答案:正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