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法制渗透教案__第一节__人口增长模式

法制渗透教案__第一节__人口增长模式

法制渗透教案__第一节__人口增长模式
法制渗透教案__第一节__人口增长模式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贵定一中地理组:骆用刚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

2.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

3.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来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法制教育

学习并了解我过的婚姻法中的适婚年龄以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二.教学的重点:

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三.教学难点:

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图例分析法、讲授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的同学都是90后,家里一般都是有一两个姊妹,有些可能就是独生子女,我们再来看我们的父辈,姊妹一般都是有好几个,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为什么要实现计划生育?人口的增长又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来学习人口增长。一、人口增长(板书)

师:现在由同学们来阅读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叙述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的增长为什么有慢有快?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生:人口增长的历史特点:城“J”形曲线,有快有慢,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有关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师:现在有同学们来做一下活动1:2000年埃及和日本两国人口统计资料分析。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两国人口增长的差异。两国人口各增长多少。

分组讨论交流:影响人增长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地图册P1)哪些因素是正增长、哪些是负增长?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

生:“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

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起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能不能从人口政策影响人口的增长举个例子呢?

生:例如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

第一条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第二条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

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二十三条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因此,我们同学现在大多独生子女比较多,而且有独生子女证,国家有相应的补助、奖励。同学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很多的事例的。

师:人口的增长又快有慢,专家学者通过对人口的增长进行研究,提出了人口增长的模式,现在由同学们来归纳。

二、人口增长模式(板书)

1.“高一高一低”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特点:

传统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师:同学们归纳的很好,现在由同学们阅读: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人口增长模式?

生:生产力水平比较低。

师:原始型与传统型,哪一个的自然增长率要高点呢?

生:传统型。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2.“高一低一高”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过渡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低一低一低”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师:现在由同学们翻开地图册P5,通过人口增长模式及转变示意图,我们可以分厂清晰的看出三种人口模式四种类型。我们已经学习了人口的增长模式,那么我们国家的人口增长属于哪种模式呢,由同学们阅读教材P8,找出答案。

三、我国的人口增长及人口政策(板书)

生:我国正在向现代型过渡。

师: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属于我们刚才所学的任何一种模式,它正在向现代型过渡,也可称为增长减缓型。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增长

1. 人口增长的历史特点:城“J”形曲线,有快有慢,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有关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

4.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人口的增长模式

1.“高一高一低”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特点:

传统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2.“高一低一高”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过渡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低一低一低”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三、我国的人口增长及人口政策

1.我国正在向现代型过渡。

物理法制渗透教育教案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教学难点】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教具】照相机,投影仪,投影片. 【学具】两个直径大小相近,长约15cm的圆纸筒,凸透镜一个,半透明纸一张,玻璃板一块,水. 【可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透镜,知道了透镜会折射光,在日常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透镜,这课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生活中的 透镜. 板书: &生活中的透镜 二,展示目标:(投影) 三,课堂导学: <一> 导学“照相机” 1.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 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境,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启迪。对于照相机,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兴趣,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教师及时引导,给于鼓励。) 2.自学课本P62-63一、二段照相机。 自学指导:(1)仔细观察图-1,你看到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 _______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这个镜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 _________的像。 (2)胶卷上涂着一层_______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________,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3)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_像距,像___物体(填大于、小于)。 (4)观察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____侧(填同侧、异侧)。 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及指导。 3、小组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 学生自学课本P63想想做做 根据课本内容及投影提示以小组完成下列活动: (1)做一做将大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把两个纸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小学美术学科法制渗透教育教案设计

小学美术学科法制渗透教育教学设计 铜仁市碧江区逸群小学龚波 课题:小鸟的家 课时:一课时 教学对象:二年级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的鸟类,以及鸟巢建造的自然常识,进行爱鸟教育,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能较好地使用绘画工具,运用基本形的组合画出鸟巢,大胆想象出鸟儿的有趣生活情景。 3、引导学生探讨环境保护的问题,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教学重点: 掌握形的组合方法,运用基本形的组合创作出生动有趣的画面。 教学难点: 学生有创意地表现小鸟的家,使画面富有情趣。 教学准备: (学生)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彩色水笔、十六开白纸若干张。 作业要求: 大胆想象小鸟在鸟巢里的生活情景,并画出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

二、情景导入: 1、课件播放鸟儿鸣叫的声音,让学生想象鸟儿自由、快乐的样子。 教师提问:这是谁在唱歌呢?它们生活在哪里?它们生活得快乐吗?抽生回答。 2、师生谈话,激发学生对鸟儿的好奇心和对学习的兴趣,导出课题《小鸟的家》。 教师引导:现在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看看鸟儿们的世界吧! 【设计意图】以情景导入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和提高学习本课知识的热情。 三、探究新知: 1、课件播放一段鸟类在大自然中生活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赏,并启发学生细心观察鸟儿的样子,了解鸟儿是如何搭建自己的家,以及鸟类的生活习性。 教师提问:你看见的鸟儿,外形是什么样子的?想一想鸟儿会把家建在哪里?它们是怎样搭建自己的家呢? 2、请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抽生回答。 教师归纳:鸟类是大自然的宠物,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大多数的鸟儿都居住在大树上,经常是用一些短小的树枝、干草、羽毛等物体进行搭建鸟巢,它们主要靠捕食小昆虫来维持生命。同学们,我们怎样去保护身边的鸟类动物呢? 3、请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抽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不仅要学会保护好鸟类,不去伤害它们,而且要学会爱护我们身边的生活环境,多植树,不砍伐森林树木,只有环境好了,鸟儿们才会安心地繁衍后代。 4、师生交流,对学生进行爱鸟和环保教育,并了解法律常识,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引导:同学们,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国家还颁布了一些法律规章制度,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请看! 课件板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条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和禁猎期内,禁止猎捕和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观看与探讨,引导学生深入地感受鸟儿们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向学生渗透法律知识,培养学生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小公民,争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八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八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篇一:初二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寄情山水》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威宁四中贾卫江 教学目的: 1:学习山水画的一些基本技法,进一步体会笔墨趣味。 2: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感情,激发对自然美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山石的详细画法。难点:山石质感的表现。 教学准备: 课件、示范工具、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调色合等。 教学步骤: 一:课件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中国画在绘画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山水画在表现 自然风貌上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 是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结晶。 二:技法讲解,突破难点 练习绘画,首先要观察环境,这是第一手的资料,但是如果一个糟 糕的环境,我们一看就没有想画的冲动,所以,一个好环境是很重 要的,保护好环境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届七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 1989年12月26日通过,自公布之日施行。其中明确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 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山石是中国山水画基础,画好山水画首先要学好山石的画法,先从 石的练习入手。 1:教师笔墨演示,综合讲述 画石法:中国画画石主要是通过线条干湿浓淡来表现。先蘸淡墨再 点浓墨,要求得墨色上的浓淡变化,要求毛笔含水量不能多水多不 能表现石的质感。画岩石的运笔方向可自上而下,或自左而右,以 中锋或侧锋线条勾画出石头的内外结构,转折有力,有背光部用短笔、短线条染以表现岩石的体积感。 画山法:山如同扩大了的石头,与石头画法相似,一般有两种表现 手法。 (1)勾线法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教案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猫洞乡佑份小学毛家艳 学科教案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猫洞乡佑份小学毛家艳教案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8 个生字。 2、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4、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教案重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渗透相关法制内容: 防洪、防沙治沙、环保方面的法制建设简况。 教案时间 一课时 教案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黄河 2、播放课件: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昔日的黄河与今日黄河的对比,导出课题 -- 《黄河是怎么变化的》,并板书。 3、“摇篮”怎么会变成祸河呢?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黄河是怎么变化的? 二、学习目标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2、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治理黄河? 四、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 2、理解词语。 五、回归主题 1、课文一开始讲:“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什么? “摇篮”指发源地。 2、后来,黄河变了,无数次地给两岸百姓造成苦难,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3、学生交流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黄河变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转寒 暴雨集中 社会原因:人口迅速增长

J 无限制的开垦放牧农作物大量减产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肥力严重下降 Jf T水土流失— 4、治理方案 (1).管住泥沙。 (2).保护森林,恢复植被。 (3).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兴修水利。 六、渗透法制教育 1、师: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2、顺势简介我国防洪、防沙治沙、环保等方面的法制建设简况及黄河治理工程、黄河防护林建设等重大举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第三条防沙治沙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坚持区域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三)保护和恢复植被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相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洪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依靠科技进步,有计划地进行江河、湖泊治理,采取措施加强防

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内容: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四节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了解生活中跟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概括信息的能力;体验由气体的压强差异产生的力,有一定的分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体验。 法制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渗透有关公路、铁路、水路运输方面的法律法规。 教学重点: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日常生活的现象。 教具和媒体:多媒体、纸、烧杯、水、饮料吸管、机翼模型、漏斗、乒乓球、注射器、水槽、硬币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1、教师演示“漏斗倒吹乒乓球”的实验。 2、学生做吹两张倔强的纸实验。 在亲自操作、体会、感受中置疑,引入教学新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分析引入流体与流速的概念。 流体:有流动性的气体、液体统称为流体。 流速:流体流动的速度。 2、教师拿出事先给学生准备的教具(也可以叫学生利用手中材料自制),让学生分组讨论后自选器材完成实验,要求每组学生都要明确实验目标、实验操作过程,提醒学生要注意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如: 图1 图2 图3 (1)、把一根长10 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里,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图1),往B中匀速持久地吹气,观察现象,作好记录。 (2)、将准备好的两个“小船”,放入脸盆内(图2),然后用注射器向中间的水域冲水,两船如何运动?

物理学科渗透毒品教育教案

第一节质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知道天平的主要结构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而变化的物理量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法制教学目标: 贩卖毒品罪量刑标准及相关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2000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10次会议通过法释〔2000〕13号) 为依法严惩毒品犯罪,根据刑法分则第六章第七节的规定,现就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毒品数量大”: (一)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一百克以上; (二)大麻油五千克、大麻脂十千克、大麻叶及大麻烟一百五十千克以上; (三)可卡因五十克以上; (四)吗啡一百克以上; (五)度冷丁(杜冷丁)二百五十克以上(针剂100mg/支规格的二千五百支以上,50mg/支规格的五千支以上;片剂25mg/片规格的一万片以上,50mg/片规格的五千片以上); (六)盐酸二氢埃托啡十毫克以上(针剂或者片剂20μg/支、片规格的五百支、片以上); (七)咖啡因二百千克以上; (八)罂粟壳二百千克以上; (九)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重、难点: 1、质量的定义、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估测物体的质量 教学器材:铁钉、铁锤、木桌、木凳、托盘天平、彩色挂图、冰块、铁钉、水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英语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英语渗透法制教育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小学四年级英语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Let’s learn let’s do 教材简析:主要学习时间的表达及描述时间进行的日常活动。需要掌握主要单词、词组:music class, breakfast, lunch, go to bed 等和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 It’s time for… 教学目标: 1 能力目标 (1)能够询问时间并做出正确的回答,如:What time is it It’s nine o’clock. (2)能够结合学过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日常活动,如:It’s time for English class. (3)能够听懂并发出一些指令,如:Time for breakfast, drink some milk. 2 知识目标: (1)认读Let’s learn 和Let’s do 中的单词和句子 (2)能够掌握Let’s learn 中的新单词和句子并能做到听、说、读、写。 (3)理解并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Let’s do部分 3 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严格的时间观念,珍惜时光;学会遵守《小学生规则》,约束好自己的行为规范,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2)学习策略:注重合作学习与实践活动 (3)文化目标:了解时钟表示时间的方法及人体对时间的反应(即生物钟) 4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有关学生日常活动的六个单词和词组 难点:新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 nine o’clock.”“It’s time for…”的理解和运用 5 教具准备: (1)教材内容相关的配套磁带及录音机 (2)教师准备一个教具钟(可以是自制的) (3)教师准备六张单词卡 (4)准备几个钟表卡片,起始时间为上课时间(有几个小组做几张,小组每答对一次前进一分钟)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 1教师请一组学生表演第一单元story time中的故事 2教师看完学生表演后,向学生提问:Where is zoom 学生回答:He is in the canteen. 教师又问:Why 学生回答:He is hungry.

五年级上册渗透法制教育美术教案(精选范文)

义务教育五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趣味文字》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教学设计 教师邱天芬 教学目的; 1、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和美化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2、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14条。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2、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趣味美术字的乐趣。 课前准备: 1、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

2、教具: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号笔 教材分析: 通过欣赏美术字了解各种美术字体的特点,比较变体美术字并感受变体文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对美术字装饰和美化效果,了解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导阶段 ①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 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为什么?生---- 2、发展阶段 ①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它的特点是: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 b、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 d、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 ③欣赏优秀美术字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我多想去看看》 执教:袁梅 时间:2011年11月10日 地点:电教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北京风光。 难点:读好本文长句子。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教程: 一、复习 沿着弯弯的山路,读准这些词的字音,就可去北京参观游玩了。(课件) 指名读。 小朋友,现在你们到了什么地方呢?有什么想说的吗? 一生读词语,全班跟读。读好了生字词语,就让我们去课文中看看,文章里向我们描述了北京什么景色。 二、学文 1、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A、“谁想去什么地方?” 指导朗读。 B、理解“遥远”。 多远算是"遥远"? 举例说明。 课件示地图,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课件) C、“为什么想去呢?” 理解升旗仪式的壮观。 学校里的升旗仪式怎样的?(庄严、肃穆)。 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显得更庄重。每个早晨经常有人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看升旗仪式,连外国人也都要驻足仰望我们国家的国旗冉冉升起。看有关升旗仪式的图片。老师解说。(课件)

你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你的感觉?理解"壮观"。 指导朗读"我多想去看看。""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天安门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给学生讲解: (1)国旗班的战士怀着对祖国的崇敬,对国旗的尊重,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训练。 (2)国旗升起的时间和太阳升起的时间一致,象征着祖国欣欣向荣。 (3)升国旗时,我们要立正敬礼,表示对国旗的尊敬。 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 课件出示: 第十三条:升挂国旗时,可以举行升旗仪式,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国,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式者是唱国歌。全日制中小学除假期时,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学生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再读"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天安门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师问:我们学校每周升旗仪式时,你是怎么做的,与学生交流。 闭上眼睛,你们看到升旗仪式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背这几句话。 齐读全文。 2、指导朗读全文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那里不仅有庄严的升旗仪式,还有宏伟的建筑、

高中物理渗透法制教育渗透点法律

高中物理渗透法制教育渗透点法律必修一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渗透:《》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载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严禁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 这是一款关于机动车载重质量的规定,机动车所载货物的质量不得超过《机动车行驶证》上核定的质量,也不得超过关于规定的尺寸(如:《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机动车载物不得超过机动车行驶证上核定的载质量,装载长度、宽度不得超出车厢,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半挂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4米,载运集装箱的车 辆不得超过米; (二)其他载货的机动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米; (三)摩托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米,长度不得超出车身米。两轮摩托车载物宽 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米;三轮摩托车载物宽度不得超过车身。 载客汽车除车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内置的行李箱外,不得载货。载客汽车行李架载货,从车顶起高度不得超过米,从地面起高度不得超过4米。) 《测绘法》: 第八条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地心坐标系统和重力测量系统,确定国家大地测量等级和精度,以及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系列和基本精度。 具体规定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军队测绘主管部门会商后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发布。 第九条因建设、城市规划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局部地区可以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 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型建设项目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应当按照规定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 摩擦力渗透: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46条) 第四十六条机动车行驶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其中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 (一)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时; (二)掉头、转弯、下陡坡时; (三)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法制渗透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王必琼 “法”的名称可结合的具体条款 人教版第三册《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法律两个字保护一切。 教学重点:了解法律保护我们自己,保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北京申奥成功的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啄木鸟给树治病的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一条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 2、3、4的乘法口诀 (种树的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特制定本法。 解决问题 (森林里各种动物的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野生动物的保护、驯养繁殖、开发利用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

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本法各条款所提野生动物、均系指前款规定的受保护的野生动物。 珍贵、濒危的水野生动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适用渔业法的规定。(小朋友在买进植物园的门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渗透法制教育教案.docx

人教版(新版)四年级上册法制渗透教案 11 去年的树 17.长城 年级:四年级 科目:语文 学校:沙坝小学 姓名:杨文俊

11 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从文本语言文字中受到启示,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条例》,增强学生的环境 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条例》,加强诚信与环境教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条例》有关条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有这样一篇童话:播放媒体(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它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同学们,看着这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是啊!生活在森林里的小鸟和大树曾经是多么的和谐和亲密。鸟儿坐在枝头,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如此美好情境却因大树被砍而从此消失了。如今,大树的不辞而别,让曾带着幸福的想念而来的小鸟失去了原本美好的家园和亲密的朋友,谁来为它负责呢?让我们来学习第11 课《去年的树》。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研读句子,感受友情。 (课件出示句子: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1、交流想象:天天唱,天天听是怎样的一种情境? 2、引读感悟:当烈日当头,骄阳似火的时候,鸟儿钻进叶缝间给树唱歌,而树呢,……;当大雨倾盆,暴雨袭来的时候,鸟儿躲在巢里给树唱歌,而树呢,……;当清晨,…… 3、从这段话中你能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情境? 4、小结:一个天天唱,一个日日听。唱的快乐,听的开心。这彼此间快乐的分享成了鸟儿与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可是这样的日子会继续吗? (课件出示句子: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飞到南方去。) 1、交流想象:离别前鸟儿和树会说些什么? 2、这样的离别情境,你又有什么感受? 三、研读对话,渗透法律。 1、鸟儿与树信守承诺。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大树不见了,这是为什么?为了找到自己朝思夜想的好朋友,他是怎么样找的? 2、默读课文。用直线划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小女孩的三组对话。 3、出示三组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读。 (1)、“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2)、鸟儿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3)、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4)、小鸟满怀希望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满心希望看到的是那绿意盎然的大树张开怀抱欢迎她。可是,她怎么能想到,她的好朋友竟然不见了,只留下了一截树桩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如果你是小鸟,你的心情怎样? 预设:(①着急了。②在为大树担心。③体会得真好。④是那么迫切地要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大树。……) (5)你认为伐木人的做法对吗?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 黔西县重新镇沙坝小学杨文俊 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了解传染病的简单种类及来源。知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是受国家法律保护。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知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是受国家法律保护。 教学难点:归纳、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生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和踢毽子吗?我们班哪位同学跳绳比较强?谁踢毽子比较强? 学生自由发言。 2.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题1情境图,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说) 追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1)跳绳的有多少人? (2)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 (3)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3.导入新课。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进行过很多的加法运算,你知道在加法运算里有哪些基本规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加法中的运算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加法交换律。 (1)提出问题: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2)列式解答。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17+28=45(人) (3)观察发现。 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算式,说说它们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算式都是求跳绳的总人数,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引导: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道算式连起来呢?(等号)师板书:28+17=17+28 (4)照样子写一写。 让学生试写等式,并投影展示。 提问: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这种规律。 学生在各自的练习本上表示规律后,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明确: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b+a 教师指出: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问题: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注意不同的解答方法,并指名两人板演不同的方法。 (3)组织汇报交流。 解法一: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 (28+17)+23 = 45+23 = 68(人) 解法二: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 28+(17+23) = 28+40 = 68(人)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观察、比较这两个不同算式的计算结果。 追问:这两道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可以把它写成等式吗?怎样写?

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斑羚飞渡》 (七年级下册第27课)廖佳英 【教学目标】、整体感知故事梗概,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1欣赏斑羚飞渡的悲壮美画面,感受献身精神。2、探讨置疑,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珍爱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4、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刑法》的部分条款。5、 明辨本文狩猎者行为的是与非。6、 、探讨:人与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应怎样和谐相处?7【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感受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的美德。难点:理解课文主旨。(二)【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一、 、讲述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迁徙抱团变成球体滚动使种族生命得1以延续的故事,导入课题。 2、介绍作家及作品 3、关于斑羚知识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示例:一群斑羚羊被狩猎队逼到绝境,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成功飞渡。. 2、理清文章脉络 (1)斑羚飞渡历经的过程 身陷绝境(极度危险)——峰回路转(一线生机)——斑羚飞渡(从容一跃)——走向彩虹(英勇献身) (2)给文章分层次 飞渡前:被逼伤心崖——身陷绝境 飞渡时:老垫小飞渡——脱离险境 飞渡后:剩镰刀头羊——走向彩虹 三、研读课文,探讨问题 问题1:阅读1-2自然段,分析:斑羚羊身陷什么样进退维谷的绝境?这两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问题2:阅读4-8自然段,分析:在斑羚群体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采取了哪些行动?抓住哪些方面的描写?表现了它哪些美德? (反思:抓住镰刀头羊三次叫声的不同来分析。) 明确:采用了外形、动作、神态、叫声四种描写方法;表现了它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危从容、勇于自我牺牲、视死如归等美德。 问题3:选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三次主要写到彩虹的句子,分析其作用。明确:第一次:渲染一种神秘的色彩,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

物理法制渗透教育教案

第二节生活中得透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得应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得过程,了解照相机得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得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模拟照相机得制作与使用,获得成功得愉悦、 具有对科学得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与日常生活中得物理学道理、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得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得过程,了解照相机得成像原理、 【教学难点】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得主要特征、【教具】照相机,投影仪,投影片、 【学具】两个直径大小相近,长约15cm得圆纸筒,凸透镜一个,半透明纸一张,玻璃板一块,水、 【可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与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得,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得,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她方法威胁她人人身安全得; (二)公然侮辱她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她人得;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她人,企图使她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得;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得;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她信息,干扰她人正常生活得;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她人隐私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透镜,知道了透镜会折射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透镜,这课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生活中得透镜、 板书: &3、2 生活中得透镜 二,展示目标:(投影) 三,课堂导学: <一>导学“照相机” 1、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得风光、动人得场境,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受到美得享受与启迪。对于照相机,您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兴趣,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教师及时引导,给于鼓励。) 2.自学课本P62-63一、二段照相机。 自学指导:(1)仔细观察图3、2-1,您瞧到照相机得镜头就是一个_______镜,来自物体得光经过这个镜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___得像。 (2)胶卷上涂着一层_______得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___ _____,物体得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3)比较物体、像到镜头得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_像距,像___物体(填大于、小于)。 (4)观察物体与像位于镜头得____侧(填同侧、异侧)。 教师给予适当得点拨及指导。 3、小组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 学生自学课本P63想想做做 根据课本内容及投影提示以小组完成下列活动: (1)做一做将大纸筒得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得凸透镜,另一个纸筒得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把两个纸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2)瞧一瞧拿起您做得照相机,对着明亮得室外,拉动纸筒,改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渗透法制)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美术教案 第一课《难忘的艺术形像》 教学目标 1.感受竹秀美、挺拔的自然美,体验竹带给人们的美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2.了解部分竹制乐器(笛、萧、芦笙)的造型、音色和旋律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准确绘画。 教学准备:课件、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欣赏民乐《紫竹调》进教室入座。 (二)看竹林,感受竹的色彩、形态。 “今天,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跟随我走进竹林去看一看。” 1.你喜欢竹吗,为什么? 2.你能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表达你对竹子的感受? (三)讨论竹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1.绘画,以国画居多 2.雕刻,竹根雕 第二课《多彩的郊外风光》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理解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产生的影响。 2 .引导学生体会色彩风景画与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 3.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教学难点:如何调配颜色,如何画一幅色彩风景画。 教学重点: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体会色彩风景画的情感。 教学手段:示范、观察、讨论、作业、多媒体演示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 .引入课题: 欣赏风光片: ①提出问题:雪为何会呈现出黄色和蓝色 ? ②演示、观察环境色、光源色对白色石膏体色彩的影响。 ③分析风景画中,白色物体的色彩变化。 二、讨论: 如果物体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红色、蓝色或其他的颜色,那它的色彩会呈现怎样的

①得出结论: 1 .受光面:固有色 + 光源色 2 .中间面:固有色为主 3 .背光面:固有色加暗 + 环境色的反光 4 .投影:固有色加暗 + 环境色 ②总结:大自然是我们色彩的宝库,我们要保护它,不能像大自然排放与污染被坏的物体,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是由于不同的固有色在不同的环境、在不同光源的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一幅幅多彩的风景画,, 三、练习从景物中提取色、彩,并讲述它的色彩变化。 四、教师指导: 主要针对调色问题进行演示。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都知道,音乐作品能以它特有的方式来感染人们的情绪,其实美术作品尤其是色彩画,也能让人触景生情,现在让我们 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体会一下两者是否有某种联系。 二、欣赏民乐合奏,并体会能受到何种感染。 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 ①节奏 ( 欢快 ) ; ②旋律的起伏 ( 起伏大 ) ; ③是否有多种乐器合奏 ( 多种不同音色交织在一起 ) 。 三、欣赏风景画《夏日》,分析色彩,体会情感。 1 .回答问题: ①跳跃的笔触; ②响亮、纯净的色彩对比; ③色彩的明暗对比。 2 .欣赏同类型的风景作品。 3 .欣赏不同类型的风景作品《三片云》,分析色彩,体会情感,回答问题。 ①笔触柔和、细腻; ②纯度低的色彩对比变化细微,对比不强。 4 .为《三片云》配上合适的音乐,来烘托画面的意境。 5 .欣赏同类型的作品。 四、小结: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调、不同的表现手法,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感受。 五、作画步骤: 1 .取景、构图。 2 .大色块的铺垫。 3 .调整完成。

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设计

分米和毫米教案 学校:中心校 班级:二(3) 执教人:肖朝敏 课题: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容:课本26页例题,27-28页想想做做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3.渗透《中华人民国计量法》,使学生认识《中华人民国计量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具准备:学生尺、明信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还记得上学期咱们学过的量长度的单位吗?你能用手指和胳膊比量一下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我们在什么时候用到米?什么时候用到厘米?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 二、探究 1、认识分米 量一量:请你用自己的学生尺量一量,你手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20厘米,10厘米) 看看自己周围还有什么是10厘米或20厘米的? 教师:(出示10厘米长的长方形的边)像这样长的一段线段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单位来代替“1分米”,你知道分米和厘米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吗?1分米相当于多少厘米?(汇报结果:1分米=10厘米) 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就是多少分米? 说说今天咱们认识的新朋友叫什么?(分米) 1分米是10厘米,你能在自己的学生尺上看看1分米到底有多长吗?比量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你的学生尺上有几个1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自己的尺子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吗?你想怎样画?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动手试一试。 在米尺上数数,1米有多少分米?说说你是怎样数的,结果怎样? 1米=10分米 说说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学生小组进行操作,汇报自己量的情况。

《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教案

《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教案 :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道德、学习 习惯、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一、引言:在我们物理课本当中,有哪些发明创造是属于我们中国人? 二、共同探究 (一)、介绍物理学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1)我国古代人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介绍四大发明对生产、生活、军事、航海方面的作用。指南针的发明,不仅在生产、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而且在航海、军事上作出过重要贡献。造纸、印刷术使书写、记录、复制的工作量减少很多,使“汗牛充栋”成为了历史。火药的发明,至今还在军事、生产等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介绍沈括发现的磁偏角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清楚的、准确的论述磁偏角的科学家,这比西方哥伦布1429年横渡大西洋发现的磁偏角早400多年。 (3)介绍张衡的地动议。 构思巧妙,堪称世界之最。 (4)介绍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 在以邓稼先、钱学深为首的科学家协手努力下,我国先后试验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并把卫星送上太空。今天更是实现了中国人的太空行

走,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月球或其它星球的表面也将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学生讨论,补充,畅谈我国从古至今的发明创造 (二)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介绍“两弹一星”功臣邓稼先的事迹 邓稼先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1979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介绍钱学森的事迹 钱学森,中国科学家,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为了报效

三年级下册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讲解.doc

1、水墨游戏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3、工具的使用。 4、用笔、用墨的训练。 教具学具: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教师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新授: 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2、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五、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2、重重复复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 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 教具学具:绘画用具、剪纸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有一家设计公司要开发一种新的项目,想请同学们帮忙搞设计,你们有信心吗?一会儿,就在我们班级进行评比,选出最佳设计作品送给设计公司,你们说好吗? 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公司要求我们设计什么?我们先看一幅画就知道了。2、新授: 教师出示课件范图,让学生发现重复排列的特点。 师: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这幅画有什么特点? (1)引导学生概括出重复的概念。 (2)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 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设计公司要设计的内容。 (3)板书课题:重重复复。 3、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二方连续纹样,摆出一些重复的基本形式。 小结: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自由想象,进行课堂练习。 师:除了动物鱼的图案可以进行重重复复的排列,还有其他的基本形吗?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范图,诱导学生说出还有用植物、静物、几何图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 四、小结: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图案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学习好基础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