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老中医施杞医疗经验

老中医施杞医疗经验

老中医施杞医疗经验
老中医施杞医疗经验

中医骨伤科名家施杞

吴 陈治立王拥军崔全起万超整理

编者按:施杞,江苏人,生于1937年。出身于中医世家,幼受庭训。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曾师从中医伤科大家石筱山、石幼山。

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30余年,曾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主任、教研室主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是上海市名中医、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医骨伤科学会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等职。还被美国普士顿大学、新加坡中医学院、日本关西针灸大学、欧洲中医学院等国外院校聘为客座教授。

施氏长期从事骨伤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崇尚易水学派,注重护养脾胃,较完整地继承了上海石氏伤科的学术经验。擅长治疗各类脑病和脊椎病,对脑外伤、脑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及各类风湿痹证有较深入的研究。治疗颅脑损伤主张“瘀阻经络,从肝论治”,对伤科内损杂病多用“临证三辨,衷中参西”的方法;治骨折在分早、中、晚三期基础上,予以“摸、整、稳、运、治、调”六法;治脱位强调“一清、二巧、三稳定”的原则。多年来形成了“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同治,脾胃兼养,内(损)外(伤)兼顾,调治结合”的学术主张。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了《中国骨伤科学》、《中国中医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临床中医脑病学》、《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等16部学术著作。先后主持承担了10项国家及部、市级科研课题,其《痹证的实验模型和现代病理基础》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益气化瘀法治疗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诸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周易·系辞》

于仁厚处用心,于精深处用功。

———施杞

施杞,1937年生,江苏省人,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受家学熏陶,酷爱中医。1957年考入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系。6年寒窗苦读,打下了扎实的中医基础。1963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遂被留任于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工作。1963~1966年,施氏又以第五卷672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住院医师的学习训练,并且得到了著名中医伤科大家石筱山的师传,为以后的专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67~1982年期间,四次赴外院进修,先后在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进修;二次赴

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并获得了第八届全国脑外科医师进修班结业证书。80年代初,经上海中医学院安排,正式拜石幼山教授为师,系统地学习了中医骨伤科理论和石氏伤科经验,并兼收并蓄,学习魏指薪、王子平等沪上伤科名家的伤科特长,成为中医伤科的新一代学科带头人。

施氏杏林从业35年,曾先后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主任,教研室主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主管医学教育、科研及中医中药工作。他提倡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应取“一体二翼”的大鹏战略,即坚持以继承2000余年来所形成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主体,以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积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现代医学为二翼,实现在继承中创新,推进中医药事业在新世纪的腾飞。

施氏在长期的医疗、教育、科研工作生涯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流派特点。他崇尚易水学派,注重护养脾胃,较完整地继承了石氏伤科的特色。临床上,他精于辨证,善于调治。在治疗颅脑损伤等外伤性疾病时,主张“瘀阻经络,从肝论治”;对于脊椎病等伤科内损病、杂病又多用“临证三辨,衷中参西”的方法。治疗骨折,在分早、中、后三期基础上,予以“摸、整、稳、运、治、调”六法;治疗脱位,他强调“一清、二巧、三稳定的”原则。他对李东垣内伤发热学说的研究有独到的心得,认为:火有虚实,治分补泻。伤损以后虚实夹杂,常有火热之象,如痰瘀互结,瘀而化火,此乃实火,治宜清化火热;如脾胃虚损,升降失调而致热象,此为虚火,治宜扶养正气。他认为:瘀久必兼水湿,常用益气、泻肺、逐瘀、峻下、渗湿、温阳六法。“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同治,脾胃并养,内(损)外(伤)兼顾,调治结合”的观点已成为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核心。

施杞擅长医治各类脑病和脊椎病,对脑外伤、脑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折不愈合、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及各类风湿痹证有较深入的研究。他先后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中国骨伤科学》、《中国中医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临床中医脑病学》、《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骨伤科学》等16部学术著作。先后主持承担完成10项国家及部、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痹证的实验模型和现代病理基础》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二等奖,《益气化瘀法治疗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施氏是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在数十年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强调临床乃医务之本,同时重视科研,辛勤培育英才。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7名,带徒2名。学生们毕业后创业于国内外,皆有成就,桃李芬芳。他是上海市政协委员,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医骨伤科学会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科委中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筹)主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评审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新药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九五”国家中医药科技攻关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先后访问14个国家和地区,

进行学术交流,被美国普士顿大学、新加坡中医学院、日本关西针灸大学、欧洲中医学院等国外院校聘为客座教授。

第五卷673学术精华

一、崇尚易水学派,继承石氏伤科特色施氏崇尚易水学派,并成为其学术思想形成的重要来源。他师承石氏伤科,继承发展了石氏“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的学术观点。

施氏临床立方用药,注重涵养脾胃,遵循“以胃气为本”之大法。他十分推崇薛己“治病求本,务滋化源”之说。后人云“化源即生化之源,人体后天生化之源,当属脾胃之元气,土为万物之母,非土不能生物,惟土旺则万物昌盛,人体诸脏方能得到滋养,生气才能盎然勃发”。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化源之理。张元素曰:“胃者,脾之腑也……人之根本。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也。”并说:“五脏更相平也,一脏不平,所胜平之,此之谓也。”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荣散卫亡,神无所居。”又仲景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气和,营卫乃行。可见温养脾胃意义之重要。李东垣是易水学派的重要一家,他亦认为:脾胃是滋养元气的源泉,是精气升降的枢纽,内伤脾胃则百病由生。指出:“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滋之。”“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胃,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元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地气者,人之脾胃也。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二者俱主生化之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又曰:“胃病则脾无所禀受,故亦从而病焉。”这正如《吴医汇讲》中阐述的“脾胃伤则出纳之机失其常度,而后天之生气已息,鲜不夭札生民者”。薛己指出:“血生于脾,故云脾统血,凡血病当用甘苦之剂,以助阳气而生阴血”,“血虚者,多因脾气衰弱,不能生血,皆当调补脾胃之气。”他认为,脾是统血行气之经,脾胃是气血之本,气血之生化以中焦脾胃为源,生血必以调补脾胃之阳气为先,对于阴虚亏损之证,首重脾胃之气。临床上,施氏常用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治愈因脾胃虚弱,又久而及肾,阴血不生之骨伤疾病,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某些病例,叠用活血化瘀、祛痰通络而不效,乃至施行血管移植手术未能治愈,运用调补脾肾之法而取得满意疗效,可谓是他实践易水学说的一个验证。

施氏临证,还十分重视气、血、痰、瘀的辨证。《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生者,血与气耳。”并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石氏伤科“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的理论思想正是基于此而生萌的。施氏提出伤损及气有虚实,当以气虚为主,治宜益气行气,补气养气之味中辅以行气消导之品,使益气而不滞。他擅用黄芪、党参,健脾胃以养气之源;亦常以附桂、鹿角,温肾以壮气之本。温补之中,亦不忘行气消导,配辅青陈皮、延胡索、软柴胡、炒枳壳之类,益气行气,通调一身之气机。临证论治,他常说:治伤必先治血,即使失血病人亦不忘活血。四物汤可补血活血,他根据不同证候及病位,随证变换,化裁运用古方,如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桃红四物汤加减方、补阳还五汤加减方等,其疗效卓著。临诊他循“痰瘀兼治”的原则,常在教学中引用《仁斋第五卷674直指》所论“气血平和,经络畅则痰散而无,气脉闭塞,脘窍凝滞,则痰聚而有。”他认为,

痰为百病之源,五脏皆可有痰病,痰瘀每易互结,痰之所生亦责之脾胃。故治痰瘀亦以调脾胃为大法,于方中常配合运用半夏、南星、白附、僵蚕、葶苈子等祛痰散结,以大黄祛瘀涤腐,推陈致新。

二、精于辨证,善于调治施氏认为,辨证乃医治疾病之前提,亦是一项基本功,不可疏于研习。而调治则是中医治病必求其本的体现。他强调辨证仍当信守四诊八纲,善于将四诊所及参于八纲辨证,灵活应用,达到证因脉治,有条不紊。

关于望诊,他突出四点。其一,突出望“神”,神,即神气。《灵枢》曰:“神者,正气也。”“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素问》中也曾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五道,以养五行,气和而生,津液相生,神乃自生。”“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综上《内经》所云,神乃正气,由五谷化成,其功能是决定人的精神活动,调节全身和脏腑活动。施氏通过望神来观察人的精神状态和面色的变化,以此来判明人的健康与否及患病的轻重、预后等。其二,突出望全身与望局部相结合。望全身是根据伤科疾患的特点,分清外损内伤。外损起病急,多有痛苦状;内伤多虚象,中气不足。望局部是观察伤患处的肿胀、畸形、色变等。其三,突出望舌苔,舌质偏紫者,属血瘀;苔腻偏白者为寒湿,偏黄者为湿热;苔薄少津质红者属阴虚;舌胖边有齿痕属气虚等,这些在伤科临床均不乏实例。其四,注意望咽喉。

施氏认为咽喉能反映出疾病的虚实及正气的盛衰。实证时,咽喉多色红充血,如见喉壁糜烂而少痛者,多为痰瘀热毒化火;如见乳蛾肿大,痛而失音者,多为风热侵袭。虚证时,咽红色淡,如见喉壁滤泡遍布者,多为正气虚弱或胃气不足,如见干痛少津者,多为肾精匮乏。

闻诊要注意闻气味,尤以口气为重要,口气味较重,多属肝胃不和,湿热内蕴。重视听声音,是伤科临床中的基本技能。不仅通过听声音,善于辨别损伤部位和性质,是骨折抑或筋伤,还要善于闻其声知其病之轻重,体之盈亏。如筋之摩擦音,若为弹响声,多属急性筋膜滑囊炎症;局部筋结肿大疼痛,若为流砂声,局部肿痛,多为筋撕裂;若为捻发声,则多为肌筋膜炎。

问诊十问时,他尤其注意对二便、夜寐、胃纳等的询问。他认为这些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生活素质状况。便溏不臭者,多属脾虚失运,宜用资生丸培土健中;便溏而臭,且色较深者,是虚中夹实之证,多属脾胃虚弱,湿热内结,宜用参附败酱散加鸡内金、砂蔻仁,攻补消并用。施氏在总结多年来调治不寐证时说:失寐而呈热象火旺的病人,须分辨肝火、相火、心火。肝火者,多伴目涩口苦,头胀头痛,用龙胆泻肝汤主治;相火者,多伴心烦盗汗,头晕耳鸣,用知柏地黄丸治之;心火者,多伴口苦心烦,舌红脉数,用黄连阿胶汤(或交泰丸)为宜。

切诊中,施氏突出了摸伤患局部及脉诊。他常告诫学生:伤科临诊千万不能因为应诊病人多而疏漏伤患部和脉诊。手摸方能心会,熟练方可生巧。骨折、筋伤、内伤的临床诊断,离不开摸伤患部,这是中医伤科的基本功,也是常规检查。中医伤科区别于西医骨科而显示其特长之处,就在于整体调摄和辨证施治,而这些

都离不开候脉,所以一个好的伤科医生,既要摸伤患部,也勿忽视脉诊。除了以三部九候之象辨五脏之变外,还注重左右脉象相互比较来辨脏腑、气血的羸弱。他说:气血调和,正气内守则脉象平和,过旺过虚均是病候,如寸关过旺则为邪第五卷675实,尺部过弱则为虚劳。他认为:痰瘀化火多呈滑数脉;痰瘀互结多呈弦滑脉;脾胃虚弱多呈细弱脉;气虚伏火上炎多呈滑数脉。失寐多梦脉弦滑,其脉候寸部过旺者,为心火旺,宜清心火;其关部过旺者,为肝火旺,宜泻肝火;而左右尺部均呈沉细,则为肾阴不足、心肾不交,宜养肾阴交心肾。

施氏指出:“治”,是治病,是治其标;“调”,是调正,调人之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是调其本。

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灵枢·邪客》篇中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邪。”故“调治”包括了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

施氏认为:调治的初级形式是治,即治标;而调治的高级形式是调,即调本。其基本思维逻辑是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方针来确立的。临床上,就有了以“开路方”治“标”,“基本方”治“本”的调治方法。例如,损伤后急性期、脊柱骨折或其他脊柱病造成脊髓受压的病人,初诊时,多有内风阳亢、气机阻滞。肢体水肿,呈阳明经证或阳明腑实证的特点,“开路方”辨证而选用承气汤、葶苈大枣汤、甘遂散、犀角地黄汤、白虎汤等。待“标”证解除,再选用地黄饮子加减方或血府逐瘀汤加减方等“基本方”来调“本”。

调治,有快速调治与慢速调治。酌情掌握调治节律,也是调治成败的关键。该慢而快,欲速则不达;该快而慢,则贻误治愈时机。故疾病的早期宜快调治,中后期宜慢调治,如摒伤或肋间神经炎等致胸胁痛,早期重用清热解毒类药,利水消肿,达到迅速镇痛效果;后遗症期,则用柴胡疏肝散或金铃子散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逐渐瘀祛气行,通则不痛。故疾病初期治“标”阶段宜快调治,疾病后期调“本”阶段宜慢调治。“开路方”多属快调治,“基本方”多属慢调治。

施氏临床调治模式,是融传统中医理论、现代科学实验和长期临床经验为一体。其中,以多路分流,多极调治的方法最具代表性。骨折及外伤性软组织疾病初期,多夹有痰湿内阻,常用活血行气药合三仁汤,以杏仁、蔻仁、砂仁共起宣通化浊,使痰湿从上、中、下三焦分消;脊柱病的很多患者有便溏症状,用猪苓、茯苓以应《金匮》中利小便而实大便的方法;脊髓型颈椎病周身水肿的病人,以调气通髓汤加减,方中以葶苈子、大枣泻肺利水,黄柏、川牛膝利湿浊下行,川军泻下涤肠,从多路而解浊水。上述多路分流治法体现了辨证调治的灵活性。同样,施氏在临床应用多极调治方法时,也是活用多变。活血化瘀法中,有加益气药,从调气而治血瘀,如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治脑外伤后遗症;有加疏肝药,从疏理而治血瘀,如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束胸感明显的脊髓型颈椎病;有加化痰药,从化痰而治血瘀,如用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减方治胸胁挫伤。调治脊柱病,有从益气法、活血法、化痰法、清咽法,有从抑制炎症介质的方法,也有从抑制软骨细胞向成骨细胞演化,阻止骨化进程的方法等多极化调治。

基础科研对“辨证调治”亦具有指导意义。施氏在实验中证实了退变椎间盘中降解酶、炎症介质等释放的多少与椎间盘病变的病人临床症状的轻重成正比,为伴有痰火血瘀型颈椎病的新辨证类别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这类患者,常运用云南白药、麝香保心丸、珠黄散合用的新治法,原因亦在于实验证明了麝香、珍珠粉、牛黄、白药等有抑制降解酶、炎症介质等释放的作用,促进退变椎间盘病变的炎症消退。临床使用,对该类型颈椎病患者的治愈率达90%以上。

总括施氏调治学说,“治”偏于治标,“调”偏于治本。两者相辅相成,关联互补。临诊运用,常常寓治于调中,寓调于治中。施氏常用的调治方法可归纳为四大类:第一类,从病因而施调第五卷676治。其病因包括了外因———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内因———喜、怒、忧、思、悲、惊、恐之七情;以及跌扑损伤之不内外因等。第二类,从六经辨证而施调治,如颈椎病,项背强,汗出恶风者,从太阳而治,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类风湿关节炎发作期,热结在里,关节红肿势盛,表里俱热,却时时恶风、口渴者,乃阳明证兼气阴亏虚,白虎加人参汤化裁而治。第三类,从三焦调治,如前例三仁汤从三焦而解湿浊。第四类,结合科研成果而施调治。其正如张景岳所说:“夫所谓调者,调其不调之谓。……邪气在表,散即调也;邪气在里,行即调也;实邪壅滞,泻即调也;虚羸困惫,补即调也;由是类推,则凡寒之、热之、温之、消之、升之、降之、抑之、举之……等皆调气之法也。”三、瘀阻经络,从肝论治外损内伤,气滞血瘀,阻于经络,从肝论治,也是施氏学术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推陈出新的调治原则和治疗方法。胡廷光在《伤科汇纂》中说:“《医宗金鉴》曰:凡跌打损伤坠堕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故败血凝滞,从其所属,必归于肝。”施氏遵古训,以实践带动指导临床,为颅脑损伤等外伤后气滞血瘀、瘀阻经络的疾病探索和积累了从中医中药治疗为主的、有效的治疗经验。

脑于颅内,精髓汇聚,纯正无邪。人的十二经、十五络之气血皆会于此。施氏认为:颅脑损伤,初期瘀血内阻,精髓错杂,严重者蓄瘀攻心,内扰神明,致使精髓不通,气机逆乱,而出现昏厥血瘀气闭之证。若瘀血化热,则神昏而有高热、抽搐。如系开放性损伤,或伴有颅内出血,则表现为气血双脱的虚象。初期属轻伤者,多为气滞瘀阻,肝经不疏,肝气横逆,生火侮土而犯脾胃,导致升降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上蒙清窍。后期由于内伤日久,或失于调治,造成瘀血内蓄,气滞血瘀,导致脏腑虚损。这一阶段,往往虚实相兼。其虚有二:一是脾胃虚弱,运化无能,生化之源亏损,营卫失调,气血不能外荣,此为《素问·痹论》之谓“痹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失疏”。二是肝肾不足,水不涵木,水火不济,导致心肝火旺,心肾不交或肾阳虚弱,火不归源,此便是张景岳所谓“瘀久有所留脏,病久致羸”。故初期气滞血瘀,阻于经络时,宜理气疏肝,活血化瘀,使脉络通畅,瘀祛血行;后期为瘀血未祛而又脏腑虚损的虚实夹杂期,则在调补脾肾的同时,不忘疏肝消导,使肝气调达,脾肾皆调,脏腑复健。故临床应诊用药,应始终围绕一个“肝”字。初期昏迷不醒时,血瘀气闭者,治以宣通开窍;痰热阻窍者,治以清热豁痰开窍;高热惊厥者,治以清热镇痉开窍;阳泄欲脱者,治以回阳救逆;孔窍出血者,治以活血止血。分别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或神犀丹)、独参汤(或参附汤)、云南白药合三七粉(或仙鹤草汤),并灵活选加疏肝类药味。清醒后,再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辨证分为肝胃不和、肝风内动、瘀阻经络等几类。症情重者,用藜洞丸(或夺命丹)。肝胃不和之头

痛、恶心、呕吐等,宜升清降浊,用柴胡细辛汤加太乙紫金丹(或左金丸);肝风内动之头痛、眩晕,伴肢体抽搐治宜平肝熄风,用天麻钩藤饮;瘀阻经络之头痛头晕,面目瘀紫青肿等,治宜化瘀疏经宣散,用柴胡加防风芎归汤。对诊断明确的颅内血肿,治宜益气化瘀、疏肝通络,用柴胡、细辛加补阳还五汤。损伤后期,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者,治宜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并佐以疏肝和营,用补中益气汤加白芍等;肝肾亏损者,治宜滋肾平肝,用杞菊地黄丸(或左归丸);如肝肾阴亏而致肝火上炎,宜清泻肝火,用龙胆泻肝汤合大补阴丸加减;如宿痰瘀阻肝经久而兼气血亏虚者宜逐瘀散结,疏肝第五卷677养血,用藜洞丸合十全大补汤加柴胡、枳壳等,肝气犯胃,恶心呕吐者,宜疏肝和胃,用左金丸;脾虚湿困者,宜健脾燥湿,佐以调达,用参苓白术散加柴胡等药。

综上所述,施氏继承和发展了前师“跌扑损伤,败血必归于肝”的观点,临床发挥更是独具匠心,对瘀阻经络不同阶段表现出肝火、肝热、肝郁、肝瘀、肝虚等证分别以泻、清、疏、解、化、补等法治之。治瘀以肝经药物为主,尤善用柴胡。如治头部内伤的柴胡细辛汤加减方;治颅内血肿后遗症的补阳还五汤加柴胡细辛汤方;治胸腹部内伤的复元活血汤与和营通气汤;治会阴内伤的柴胡桔梗汤;治脊髓型颈椎病的血府逐瘀汤等,诸方中均用柴胡。施氏常以前师学说启发学生:柴胡乃和解之药,能升能降,通肝胆之经,只要善于使用,上中下三部之病均宜入方,为医治内伤之要药。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施氏“瘀阻经络,从肝论治”的思想,以及在这一学术思想指导下的以中医中药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实践和成功经验,是《内经》中这一理论的充分体现和生动写照。

四、临证三辨,衷中参西施氏主张辨证与辨病、辨型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辨证与基础实验、现代诊察手段相结合的原则。

证,是疾病处于一定阶段时病因、病位、疾病性质和正邪力量对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

辨证是运用中医理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详尽地了解临床症状和体征,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综合分析,归纳总结而得出的结论。“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论治”是“辨证”的目的。辨是为了治,是为了更好地、有效地治好病,辨出的证应力求准确。

在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日,取之科技成果和现代医学成果为我所用,使中医的“辨证论治”更趋完善,也更能体现中医的整体观,使“治病求本”之“本”更能全面地被揭示。

施氏认为:辨病,是对局部病理状况的辨识;辨证,是对全身状况的辨识。两者的结合,使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更精确化,经常在辨证结合辨病的同时,还结合了辨该病的分型,即与辨型相结合。例如,在颈项强痛症中辨出颈椎病后,再根据症状的不同表现,分清该病种的分型,有颈型、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脊髓型等,在此基础上,将其症状按中医的四诊八纲进行辨证,辨明中医的辨证分类,如椎动脉型颈椎病中有气血不足型、痰阻血瘀型、肝肾亏虚型等,而脊髓

型颈椎病又有痉证和痿证之分。这样的结合辨证过程,使疾病从症、病、型、类逐个分辨清楚,对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化,治疗用药更有针对性,更能有的放矢,其疗效也更加显著。如分别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方和地黄饮子加减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痉证和痿证,其疗效与常规疗法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施氏指出:辨证较之辨病更加精确,是因为辨证使得患病的机体由最适合于它的药物来治疗,使不良反应限制在最低限度,机体容易接受。“颈痛灵”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是肯定的,但有的病人饮后即呕。且该药对病人所表现出来的千变万化的证候也非完全合适。临床上,我们能经常看到这样的实例。

对于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辨证与基础实验、现代诊察手段相结合,施氏也是倍加推崇,并在临床上广泛地采用。就以诊治颈椎病为例,在颈椎病诊察过程中,他通过观察咽喉第五卷678部的红肿炎症情况,从其色、肿的状态程度,了解其属虚属实及炎症程度,来判断颈椎间盘中炎症介质、降解酶等释放的量,检测其颈椎病病变的程度、预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椎间盘病变的病人中,较高频度地使用了安宫牛黄丸、牛黄醒消丸、七厘散、麝香保心丸、珠黄散等,是因为他在科学实验中发现了该类药可通过缓解椎间盘炎症、水肿而达到利咽消肿、活血化瘀、调髓通督的目的。临床使用后,疗效确实优于其他治疗药物。在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在辨明其分型和辨证类别后,对于核磁共振摄片显示有单节椎间盘突出或脱出,造成脊髓受压者,往往加入石见穿、京三棱、蓬莪术等药味以活血通髓,减轻脊髓受压征象;对多节椎间盘膨隆造成周围组织炎性变者,引入麝香、牛黄、水牛角、琥珀粉等药物调髓通窍,缓解炎症;对椎间盘突出合并有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的病例,加入威灵仙、昆布、海藻、川芎等药以活血软坚,延缓韧带钙化。

施氏“临证三辨,衷中参西”的思想已成为其学术思想中一个很具时代特色的标志性部分。

临证特色

一、外伤论治,强调明辨机理,巧用手法外伤一症,不论骨断、筋伤、脱位,施氏治之既遵历代前贤所论之法则,又有所发挥。临证倡导三期辨证,内外合治,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因病因人制宜,多种中医药疗法相结合。在治疗方法上,坚持石氏伤科“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的学术思想,做到手法、方药、针灸、导引等多种方法并行。外用手法以整筋骨之移位,内服方药以调节气血之虚实,辅以针灸、导引、敷药更使骨正筋柔,肿消痛减。

手法为治伤之首务,施氏强调医者须“明辨机理,巧用手法”,做到“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所谓明辨机理,不仅要“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了解损伤局部的解剖结构,更应“明”损伤之性质、程度、特点,“明”患者体质之强弱虚实,“明”具体之整复方案。而后才能成竹在胸,巧用手法。

(一)摸、整、稳、运疗骨折此四法实为治疗骨折的四个基本步骤,具体体现了中医伤科学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医患合作的治疗原则。

摸法:即手摸心会之意,为整骨前及整复过程中所采取的必要诊断方法。摸诊具有X线等现代诊断技术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尤其对不完全骨折、裂纹骨折、无移位骨折等而言,更是如此。施氏认为临证运用摸法,须细致、全面,细心体会指下感觉。

一为摸损伤局部,包括“摸形”、“摸痛”、摸异常活动与骨擦音、摸患肢之功能障碍等。摸形指仔细触摸损伤局部有无肿胀、畸形,有无“骨断骨碎、骨歪骨正”之症,确实了解骨折断端在体内之方位。摸痛指检查局部有无压痛、叩击痛,以准确判断骨折的部位与范围。如指下触及肢体有异常活动和骨擦音,则是诊断骨折的确切依据。

第五卷679一为摸相关部位,医者临证除了要摸诊损伤局部之外,亦要根据病情特点,触诊有关部位以判断是否伴发其他损伤。如尺骨上1/3骨折易合并桡骨头脱位。扭转暴力所致之胫骨下段骨折,有可能伴发腓骨上端骨折。只摸诊损伤明显之处,而无整体观念,势必造成漏诊失治而贻误病情。

一为摸比健侧肢体,比量其形态、长度、周径,藉此对伤侧作出明确诊断。

通过上述摸诊之法,掌握骨折局部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伤肢的X线征象,即可在头脑中形成骨折的立体概念,为骨折的整复作好充分准备。

整法:指整复移位骨折之法。各地医家所施均大同小异,总以正骨八法为纲,临床取效的关键在于合理巧妙地运用正骨八法。对临床上不需整复的骨折如青枝骨折、轻度成角骨折等,可不必强求复位,以免徒增损伤。

施氏强调整复前必须充分作好准备工作,制定详实的整复方案,争取一次成功。施术过程中要胆大心细、手法有序、运用巧力。具体整复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安神:即安定患者神志,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以取得患者的配合,使手法得以顺利实施。

知体:即“知其体相”之意,指医者须在整骨前及整复过程中通过摸诊及其他诊断方法了解骨折的具体情况,才能准确施术。

松筋:指通过手法揉摩或适当的麻醉方法以消除疼痛,松解软组织的痉挛,为骨折的整复创造条件。

顺势与巧力:指顺应骨折移位的方向,巧施手法,使之顺利复位。

施氏临证施术之精妙,难于尽述,以下仅举几例,从中可见其疗伤手法之一斑。如治Colles骨折,善用折顶牵抖法。方法为:双手握腕,两拇指置骨折端,与助手作相对牵引,觉指下骨折断端分离有声,则骤然折顶,加大骨折成角,继之突施抖法,迅速使患腕掌屈尺偏,然后作夹板固定。即便为粉碎骨折者,运用此法亦可达到满意复位。对胸腰椎压缩骨折,常施急性复位法,使患者俯卧,两足吊起,徐徐悬空,加大脊柱背伸角度,于骨折部位轻轻按揉、缓慢压挤。此法运用得当,确有复位良效。单用手法难以复位者则借助器械以补手法之不足。如

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常用持续骨骼牵引,辅以端挤提按手法,矫正侧方移位,然后以夹板固定。

稳:意指骨折复位后固定宜稳。夹板固定为施氏常用之外固定法。其所用外固定物要求符合骨折部位之外形,扎带要捆扎有力,不松不紧。实施固定后要定期复诊,防止夹板松懈。

并主张同时应用敷药,一者外用敷药可以消肿定痛、舒筋活络,二者可使夹板与肢体更加附贴,产生更加稳固的固定效果。但重度肿胀者宜慎用,骨折不稳定者宜两周后使用。复位后骨折位置难以维持者常用持续牵引固定,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胫骨结节牵引,胫腓骨双骨折的跟骨结节牵引等。

运:指骨折后的功能锻炼。现已被视为骨关节损伤的基本疗法之一。适当的功能锻炼,可流通气血、祛瘀生新、促进骨折之愈合、恢复肢体之功能。伤后之运法既包括“运”全身之法,又有“运”患肢之法;既有“运”形体之练功法,又有“运”气机之吐纳法;既可自主练功,又可被动活动,同时亦可借助器械进行锻炼。“运”法虽多种多样,具体运用均应遵照以下原则:运动有时:指骨折固定后要早期、及时地进行练功。尤其是关节内和关节附近的骨折,以防止粘连,尽快恢复患肢功能。如肱骨髁间骨折在复位固定3~5日后,即可进行轻度的肘关节屈伸活动。

第五卷680运动有序:指练功要循序渐进,根据骨折不同的转归阶段,选用适当的练功方法。活动强度、范围要由小到大,渐次增加。在骨折初期,患肢只宜做肌肉收缩运动,一般不做关节运动。

中期骨折端已初步稳定,可做轻度的关节活动。如肱骨外髁颈骨折,可以健手扶患肢前臂做小幅度的肩关节屈伸收展。前臂骨折可做小云手(但不做前臂的旋转活动)。骨折后期,骨折端已稳定,趋向临床愈合,此时可加大活动范围与次数。

运动有方:即按照动静结合的原则,采取适当的运动方法进行功能锻炼。不同的骨折,运动方法均有所宜忌,应禁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动作,如前臂骨折、胫腓骨骨折的旋转活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髋内收活动等等。

运动有效:指练功应具有一定的强度,以确实起到锻炼效果,尽早恢复患肢的功能。

(二)路回峰转纳脱位手法实为回纳脱位最主要的方法。《伤科汇纂》云:“上不与接骨同,全凭手法与身功。”施氏认为骨关节脱位的治疗须一清二巧三稳定。

“清”指明确诊断,明确影响复位的有关因素。根据患者病史症状,通过摸诊其特有体征,再结合X线照片检查,对关节脱位不难作出诊断。但同时须注意脱位是否合并有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

“巧”指施行手法复位,宜“巧”字为先,切忌使用暴力。要充分了解关节之解剖结构,运用生物力学原理,以达到“法使骤然浑不觉,患如知也骨已拢”。施

氏提出“路回峰转纳脱位”,常以原路返回的方法巧妙整复脱位。如治髋关节前脱位,患者腰麻下仰卧位,助手握患肢足踝部作拔伸牵引,医者以步带绕患肢大腿根部向外牵拉,即可轻易复位。又治肘关节后脱位,与一助手分别握患肢前臂、下臂,于肘关节伸直位做顺势牵引,及闻有入臼之声,屈曲患肘,复位即告成功。

“稳”指复位后宜固定患肢,使损伤之经筋得以愈合,否则易发生再脱位。固定时间一般为2~3周,同时可外用敷药,注意功能锻炼。

(三)归槽合缝理伤筋手法为治疗筋伤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舒筋活络、归槽合缝、解痉定痛、调和气血之效。施氏临床常用摸、比、按、揉、摩、推、拿、扳、压、旋十法,前三者为诊病之法,后者为疗伤之用。并强调施术过程中,应熟练掌握手法的轻重宜忌,动作要衔接,流畅自然,一气呵成。

“筋出槽”、“骨错缝”为筋伤之特殊类型,见于肌腱撕裂滑脱及关节轻度错位等证。手法运用得当,常收立竿见影之效。施氏运用上述手法治疗此类病证,以“先近后远,以远带近”为治则。先以揉摩手法于损伤部位施术,以舒散气血、缓急止痛,然后运用扳、压等法,着力于损伤的远端,通过杠杆原理,作用于损伤部位,产生损伤局部的轻微运动,使离位之筋、错缝之关节归于原位。如治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先在腰部施点、按、揉、摩等手法,再令患者侧卧,医者一手扳肩,一手推臀,相对用力轻度推扳数次,使腰椎产生旋转活动至最大范围时,做一稳妥的斜扳动作,此时常可闻及“卡嗒”声,疼痛往往随之缓解。必要时再行扳腿按腰法及背法。骶髂关节错缝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施氏常以过伸推扳法治之,方法为:先予患侧腰骶部行松筋手法,再令患者侧卧,患侧向上,医者一手握患肢踝部拉之向后,使患肢过伸,一手抵患侧骶部推第五卷681之向前,有节奏地推拉数次,而后两手相对用力,骤然顿挫,此时可感关节复位有声,腰痛随即减轻。

二、火有虚实,治分补泻,常用扶养清化之法损伤后虚实夹杂,常有火热之象,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火常由内生,并有虚实之分。

虚火乃损伤之体,伤及脾胃,运化乏力,气血失其濡养,升降失司,久则气虚化火;水谷精气不化则津液不足,水不制火,从而导致阴火产生;气血乏源,津液亏损,则致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损伤后脾胃失和是虚火产生之根本,正如李东垣《脾胃论》所述:“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进而,李氏又指出“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始病热中”。热中乃脾胃内伤疾病中的热象,由“阴火”所致,阴火实指脾胃内伤所造成,多出现于脾胃内伤疾病的早中期,表现为气与火的关系失调,出现气虚、血亏、寒热偏胜、阴阳失调等情况。病机表现虽有多种,但主要为阴血、津液亏乏而致的虚火。①阳气不生,伏留化火:“胃虚则胆及小肠湿热生长之气俱不足,伏留于有形血脉之中,为热病。”“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说明脾胃虚损,乃生阴火;(2)津伤血弱,内燥化火:《脾胃论·脾胃胜衰论》曰:“病人饮入胃,遂觉致脐下,便欲小便,由精气不输于脾,不归于肺,则心火上攻,使口燥咽干,是阴气大盛。”又曰:“饮食劳倦所伤,自汗小便数,阴火乘土位。”说明气不摄津、津液不足导致阴火产生。而谷气下流,湿火相合,酿成湿热者,则为虚中

夹实。临床上虚火多见全身脾胃气虚以及局部的虚热征象,如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气短精神少等。虚火上炎则有牙痛、咽痛、喉痒或咽喉红肿,口干唇燥等诸多情况,舌质红淡,脉细数、滑细或弦滑。治则为扶养气机,健脾益气,可用升阳益胃汤或升阳散火汤。施氏临床主张加用青陈皮、桔梗、枳壳,既升降气机,调和脾胃,又养而不腻,理而不散。至于损伤后之实火,既有七情之火,又有痰瘀互结,瘀而化火。李东垣曰:“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可见损伤之人,七情不安,心君不宁,而致心火亢盛。伤后血瘀化热伤津,津失输布,津不输布,炼液成痰;加之久病耗伤阴液,津伤而痰生。痰与瘀血搏结,滞留经络脏腑,继而化热生火。当然此火可出现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或脉证不一的现象,正如《金匮》所云:“病人如热伏,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此种实火,以清化火热为大法。七情之火宜清脾理胃,清心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痰瘀之火则清热化痰,消瘀降火,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三、瘀久必兼水湿,治宜通调,常用六法瘀有血瘀、痰瘀,血与痰均与津液水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生理状态下,津血同源,津液渗注于脉而为血液;病理情况下,痰瘀水湿更是密不可分。凡有所瘀,莫不壅塞气道,阻滞气机,从而三焦不通,津液不行,滞而化水生湿;津液输布受限,聚而成痰。痰瘀互结,又加重水湿津液的滞留。正如张景岳《质疑录》所说:“痰者,身之津液也。气滞、血凝,则津液化而为痰,是痰因病而生也。”可见,由于各种原因所致机体损伤或劳损,引起气滞、血瘀,皆能使津滞液停,化而为痰;而痰瘀阻塞气机,又加重水湿的停聚。“盖脾主湿,湿动而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第五卷682痰。”故曰痰瘀、血瘀久则必兼水湿,水湿停滞又加重了痰瘀的生成。治疗以通调为主。“凡血证,总以去瘀为要。”“化痰者,必以调理气血,豁痰化浊为法。”损伤日久,如患处残留疼痛、肿胀、关节拘挛与屈伸不利,或皮肤不仁、肌肉萎弱、筋结成块等症,施氏认为此皆气虚而为邪所凑也。或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故不可凡伤者均论之为血瘀,须知日久必有兼邪,痰瘀水湿夹杂而致。严用和《济生方》曰:“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陈伤或劳损之类,多有阳气虚衰不足、卫阳不固,故腠理空疏,易遭致风寒湿三气杂至流走经络、凝滞血脉,遂成痹证,病情也往往较为复杂。由于人体之经络发源于脏腑,气血之运行有赖于脏腑,若痹证迁延不愈,波及脏腑,亦将导致络道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水湿滞于脏腑,从而加重病情,调治亦较困难。故曰:及时温补脾肾,调和气血,是为“上工治未病也”。关于痰、瘀、水、湿,施氏则尤重痰、湿二邪,认为伤损之后气血不和,痰湿每能凝滞经络。正如《仁斋直指》指出:“血气和平、经络条畅则痰散而无,气脉闭塞,脘窍凝滞,则痰聚而有。”在痰湿的论治中,施氏结合损伤的特点,既重化瘀通络,又重调理气机,利水化痰。临床常用六大法则,现简述如下:益气利水,常用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防己、白术、黄芪、生姜、大枣、甘草。治疗对象以气虚湿重为主,能助卫气行水湿之邪。在骨伤科临床中,无论急慢性损伤,均有风寒湿杂至合并产生症状的现象,因此诊治风寒湿所致痹证,驱散风寒湿邪,是促进损伤肢体早日康复的重要内容。

泻肺或逐痰利水,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或猴枣散。临床用于头部内伤,瘀阻于上,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或痰瘀交凝,症情笃重,神志不清。

逐腑利水,用承气诸方,常用于胸腰段骨折或脊髓损伤后形成的腹膜后血肿以及伤后阳明腑实或损伤后痉病、发狂。

峻下逐水,用大承气汤或大陷胸汤,治疗伤后昏厥,发狂或便秘腹胀。

临床上,泻肺或逐痰利水、逐腑利水、峻下逐水是以“开路方”治“标”为主。例如,损伤后急性期、脊柱骨折或其他脊柱病造成脊髓受压的病人,初诊时,多有内风阳亢、气机阻滞。肢体水肿,呈阳明经证或阳明腑实证的特点,“开路方”辨证而选用承气汤、葶苈大枣汤、甘遂散、白虎汤等。

淡渗利水,用猪苓汤(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用于伤后小便不利、发热口渴、呕吐、心烦不寐诸症,或治伤后血淋。

温阳利水,用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用于伤后脾虚不运,水湿内停,或用于伤后停饮所致的眩晕、心悸、喘咳诸症。

四、顾护胃气,慎用苦寒之品薛己《正体类要》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荣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说明外伤可损及气血脏腑,而脾胃损伤表现尤为明显。“调治以气为主,宜温补脾胃”是金元时代张元素开创的以脏腑辨证施治为特点的易水学派的学术特点。薛己私淑于李东垣,对易水学派的理论颇为推崇。他认为伤损在血,耗精在气,而脾胃为生化之本,因此,他将东垣的脾胃论与伤损的调治结合起来,形成了治伤以气为主,常宜温补脾胃的特点,在伤科临床上独树一帜。《正体类要》中列举了大量验案,证明作者的治疗原则是行之有效的。他指出,伤损之后,血凝瘀阻第五卷683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气滞,一是气虚。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因此,不论气滞或气虚,均能造成营卫运行失畅,出现肿痛不已的结果。如只知伤后血瘀气滞,而妄用攻下,将引起许多变证。薛己十分反对这种庸医之道,他认为杖疮跌扑之证,“其气血已损,切不可再用行气下血之药。复损脾胃,则运气愈难,营于下而反为败症”。施氏总结了薛己以温补脾胃为主的理论思想,倡导顾护胃气,慎用苦寒之品,认为这样有下列几个好处:①元气充沛,伤损自愈。临诊时凡遇已虚者必补,将虚者预补,单独用行气活血之剂者甚少,破气逐瘀之品更少,即使运用“下”法,也是寓以调补。有许多病例,单纯用补法即可取效。如内伤下血,认为是脾胃之气虚,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甚效;外伤出血,则属脾肺之气虚,用八珍汤调服颇佳。②以补为攻,积瘀可去。陈伤瘀血深蓄,气血凝滞。此时正气已耗,脾胃受累,如再用攻法往往积瘀不去,宿疾加重,应当以调补为正法,以补为攻,则积瘀自去。“若伤后肿不消,表不退,气血虚也”。可用补中益气汤去升麻、柴胡,加木瓜、茯苓、芍药、白术,治之而愈。③壮补元气、推陈出新。若扑伤之后腐肉不溃,或溃而新肉不生,这些都是气血虚所造成的不溃不敛的残局,必须用大剂养血补气之品,以壮补元阳之气,方能推陈出新,使瘀腐遂去,新肉渐生。④邪正相搏,大补能救。

伤后如用寒凉克伐之品,耗伤正气,致脾胃虚弱,则伤情更加严重,此时唯大补能救。如“陈侍御坠马,腿痛作呕,服下药一剂,胸腹胀痛,按之即止,惟倦怠少气,诊其脉微细。余曰,非瘀血也,及痛伤气血,复因药损脾气然耳。投养脾胃生气之药而愈”。施氏在伤科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薛氏提出的治伤要注重温补

脾胃,是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应用于临床,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兹举例略予说明:刘某,男,81岁。左股骨粗隆间骨折一旬,瘀阻肿痛,兼夹暑湿,虽已清解,而神疲萎软,夜寐不宁。苔薄腻,脉沉细。瘀阻未化,气阴已亏,治以益气养阴、宁神和胃而助运化。移山参3克(另煎)、麦冬9克、蛤壳24克、制半夏6克、炒陈皮5克、全当归5克、川断肉9克、云茯苓9克、炙远志6克、炒枣仁9克、香谷芽12克、采芸曲9克(包)。该患者骨折之后,气阴亏损,故方中未加逐瘀之品,以防败坏脾胃,惟选壮元气、顾胃气、养阴血诸药调治,肿痛渐退,于伤后五周摄片复查,骨折已愈合,诸恙亦瘥。伤科患者,病久往往水湿内停,使脾无以升清,胃难以降浊,加之脾湿胃燥,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导致脾胃虚弱,运化乏力,营养不良。加之医家治伤常用苦寒攻逐之品,更伤脾胃,往往导致寒中证。出现肢体疲惫,肌肉瘦削,活动不灵,举动乏力,伤后迁延难愈。正如薛己所云:“人之胃气受伤,则虚证蜂起。”因此,损伤患者处方用药,应时时重视脾胃后天,不可妄用寒凉攻伐之品。实证方可攻之,但用药须有的放矢,把握尺度,留有余地。临证应细辨脉证,掌握患者虚实变化,方可做到攻伐有节,否则易产生“妄下之非”,医者须切记。而攻中有养,补中有攻方为上策。“血生于脾,故云脾统血,凡血病苦甘之剂,以助阳气升阴血”,“血虚者,多因脾气虚弱,不能生血,皆当调补脾胃之气”。可见,治伤兼顾脾胃,可使气血充沛,利于机体损伤的恢复;以补为攻,促进气血运行,利于宿疾和瘀血消散。因此临床治伤,应时时注意顾护脾胃,可视证情分别采用先攻后补,攻补兼施,补中求攻或扶土理伤的治则,同时注重服药有时,温凉得当,以防逐瘀苦寒之品败坏脾胃。理伤顾护胃气,临床用之颇验,每每立于不败之地。

五、肿、痛、麻、痉、痿诸证论治举要肿、痛、麻、痉、痿诸证为骨伤科临床常见病证,影响病人正常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消除诸第五卷684证常为骨伤科临证之首务,但诸证病因复杂多样,尤当审证求因、审因论治。

(一)肿胀1肿胀是骨伤科常见客观症状之一,临证当首先明辨肿胀的性质、时间、部位及增减变化等。

2肿胀病机:骨伤科肿胀多为局部经脉因伤受损,离经之血阻塞络道,瘀滞于肌肤腠理。

首先是皮肉浮胀,继而肿处增大,表现为各种性质的肿胀。肿胀常有虚、实、寒、热、风、湿之分;亦有血肿、水肿之分。另外,异常的组织增生,毛细血管扩张亦可形成肿胀。

3辨证论治:肿胀分虚、实。实证见肿胀明显、界限清楚、拒按,常为伤病早期;虚证则多为漫肿、指压留痕,患肢抬高可减轻,常为伤病后期,或久病卧床,缺乏功能锻炼。治当以“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为法。

4肿胀分新、陈。新肿为损伤早期,局部肿胀,其势迅速,边缘清楚。因损伤程度、范围不同,其张力有别,病有轻重。临证当尤慎危证,如瘀滞气血阻断,则肿胀严重,肢体表现青紫、发凉,知觉迟钝或消失,尤当慎重(如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等),宜采取果断措施。陈伤肿多迁延不愈,伴疼痛隐隐,宜配合中药外

洗及功能锻炼。筋伤时常不见肿胀,当全面审察,视其疼痛及功能情况,明确诊断,以防误漏。骨折肿胀常见肿消而功能未复,宜据骨折情况分期论治。

5肿胀部位不同,治亦有别。肿胀有局部、全身之分,局部则见四肢同时肿胀,或仅见上肢、下肢或偏于一侧,或局限于关节。全身肿胀常属“水肿”范畴,当明辨脏腑,常责之肺、脾、肾、心、三焦诸脏腑。

6四肢肿胀不独因伤而致,每兼它证。湿热蕴结者,因素体阳气偏盛,复受风寒湿邪侵袭,热为寒郁,久则化热。表现肿胀、疼痛、肌肤灼热、皮色发亮,兼见发热恶风、口渴、烦闷、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疏风祛湿,方用白虎桂枝汤加减。气滞肌表而肿者,则因气机不遂,复受外邪,营卫不调,气滞不畅,表现四肢浮肿,肤色苍白,按之即起。治宜行气、疏导、温散,方用香苏葱豉汤加减。寒湿凝滞者,湿浊停滞经脉,肢体肿胀、重着,宜散寒除湿,方用乌豉汤加减。

气虚血瘀者,经脉不通,见四肢肿胀,按之难起,皮色有紫斑,宜益气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加黄芪、桂枝等。热毒结聚为肿者,见发热而肿,皮色发红,伴寒热,为炎症所致,治宜清热解毒为法。

7常见腿膝肿者,可据肿胀部位选用行经药,配合针灸、理疗及功能锻炼。全身肿胀常属“水肿”范畴,外感、内伤皆可致肿,主要责于肺、脾、肾三脏,以肾为本。亦有阴阳、寒热、虚实间的错综转化,治宜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为法。故临证当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二)疼痛疼痛是骨伤科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临证当辨疼痛之部位、性质、时间及变化情况等。

1疼痛病机:骨伤科疼痛主要由损伤所致,因经脉受损、气血凝滞、阻塞经络而致,其病机多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疼痛有虚实之分,拒按者为实,喜按者为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虚气少者多虚;新病年壮者多实,久病年衰者多虚。故疼痛症见复杂,当全面审视,以辨疼痛之部位在脏、在腑、在经、在络、在气、在血,性质属风、属寒、属热、属虚、属实等。肿痛伴发常为第五卷685创伤必然出现的症状、体征,其病机为“气伤痛,形伤肿”。

2根据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治宜通畅经脉、荣养经脉为法。筋伤骨折,必伤及血脉,则致气滞血瘀,气机壅塞,故不通则痛。因气滞者,其痛局部不肿,皮色不变,痛呈弥漫,痛点可移;因血瘀者,局部肿胀,压痛明显,可见青紫瘀斑,故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方用桃红饮加川芎、桂枝、黄芪等,或配虫类搜剔之品,如全蝎、地龙、蜈蚣等。“不荣则痛”者,因气血虚弱,气虚则血瘀,血运不畅,荣养失职,经脉瘀阻而痛。伴见面色苍白,肌肉无力,神倦懒言等,治宜补气养营、活血化瘀为法。

3痹证必兼疼痛,亦分“五体痹”、“五脏痹”,每因风寒湿邪而致。其风胜者,以祛风为主,配合补血之品,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方用防风汤加减。寒胜者,宜辛温散寒,方用乌头汤加减。湿胜者,宜利湿散风寒,方用薏苡仁汤加减。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者,用三痹汤加减。

4不同部位的疼痛又有其特殊性,如肩痛、背痛、足痛、肢体痛、头痛等,病因不同又见痛之性质不同,如慢痛、快痛、放射痛、牵涉痛、精神性痛等,故当兼顾其特殊性,辨病、辨证、辨型相结合,方可效佳。

(三)麻木指肌肤感觉减弱或消失,不知痛痒,亦称“不仁”,属“痹”、“中风”范畴。

1麻木病机:麻木可见于四肢或半侧肢体,四肢俱麻者不多,常见双上肢或双下肢或单侧肢体麻木。麻木可因虚而致,亦可因外感、瘀血等而致。临证当分虚实,虚证则患肢软弱无力,实证则肢体疼痛郁胀。《素问·逆调论》有“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故因虚而致麻木。

2辨证论治:麻木分虚实,治宜“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证宜补气血,健中焦为主;实证则有祛风、散寒、化瘀、活血、行滞、熄风等法。虚实夹杂,则辨孰轻孰重,权衡缓急,辨证施治。

风寒入络者,因腠理疏松,风寒外袭,气血不利,经脉失养所致。风邪胜者,宜祛风护卫,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气血失荣者,宜益气养血,补中益气汤、四物汤或八珍汤加减。“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故气滞血瘀者,宜行气通经,活血通经为法,常用羌活行痹汤、桃红四物汤加减,每多效验。

3风痰阻络型麻木,因痰饮久伏,风邪引动,风痰搏于经络而发病,宜祛风化痰,方用导痰汤合玉屏风散。肝风内动型麻木,因肝阳素旺,阳动升风而发病,宜清肝熄风为法,方用羚羊钩藤汤。上二型多伴见震颤,常为中风先兆,尤当谨慎,预防为主。湿热郁阻,经络壅塞,气血不达而麻木者,宜清热利湿通络,方用加味二妙散。

(四)痉证、痿证痉证和痿证是中医学中两大病证。临床表现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病证,统称为痉证。临床表现以肢体筋脉弛缓、肌肉削瘦、手足麻木、萎软无力、肌张力下降、肌力下降为特征的病证,统称为痿证。施氏对痉证、痿证的论治有独特发挥,尤其从痉证、痿证论治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拓展了颈椎病的中医内治法。

1痉证的辨证论治:脊髓型或以脊髓型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发作早期,部分外感疾病、颅第五卷686脑损伤疾病等,症见肢僵、项背强痛、躯体裹束感、腹胀便秘、尿闭肢肿、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出现震挛现象、舌质紫暗、脉弦带滑等,归属为痉证范畴。临床实践中,根据血瘀、腑实、水肿、外感症状、虚实特点及所表现的轻重缓急分五型论治。

(1)气滞血瘀型:气血瘀滞,筋脉失养,则其病在筋脉,瘀阻则血行失畅,则其病在血液,治宜行气活血,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使血行而筋脉得养,则痉证缓解。

(2)腑实内聚型:多见阳明腑实证,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可方选大承气汤,则通腑解痉。

(3)浊水闭阻型:见筋脉强直、尿闭腹满,常见肢体水肿。则宜峻下逐水,方选十枣汤。但此法为引路之法,待尿解肿消,再改用他法续治。若无腑实之证,则因热盛伤津,阴液被劫,筋脉失养,引发本证,可用增液承气汤或白虎桂枝汤,以泄热存津,养阴增液。

(4)邪壅经络型:以外感为主,风湿之邪壅塞经络,亦符合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或见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治宜祛风、散寒、和营为法。

方选羌活胜湿汤或栝蒌桂枝汤,则邪去痉止。

(5)阴血亏损型:因虚为病,多为阴血亏虚或失血、汗下太过而发。故有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其病在血液,血液枯槁,所以筋挛。治宜滋阴养血,方选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则阴血得养,筋脉柔和,痉证自除。

2痿证的辨证论治:脊髓型或以脊髓型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颅脑损伤等,发病日久或后期,见头晕神疲、心悸自汗、腰膝酸软、四肢不举、筋脉弛缓、肌力下降、肌张力下降、舌苔薄或腻、质淡体胖、脉细带滑等症,归属痿证范畴。临证中,根据脏腑气血的亏损和湿滞症状所表现的轻重主次,分四型论治。

(1)中弱元虚型:为中气虚弱、元气虚损,治循治痿独取阳明之法。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治宜益中固本,方选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效缓功著。

(2)肝肾亏虚型:则因元气败伤,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治宜补益肝肾,开创性地使用地黄饮子成功调治肝肾亏虚型颈椎病痿证。

(3)气血不足型:气血不足则推动乏力,筋脉失养,感觉不敏,屈伸不利,甚者部分肌肉萎缩。亦符合脾主身之肌肉,脾气虚则四肢不用,血虚则不能营养的基本理论。治宜调补气血,方选归脾汤加减。

(4)脾虚湿重型: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则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故脾虚湿重,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治宜健脾化湿,方选香砂六君丸。

临证中,痉证、痿证常见病情错综复杂,虚实夹杂,用药当灵活兼顾。施氏指出,颈椎病痉证属阳证,颈椎病痿证属阴证。但究其病因,无论属阴属阳,最终离不开气滞痰瘀。故治疗突出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兼顾的原则。

第五卷687名案评析

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案邵某某,男,10岁。初诊:1994年12月24日。主诉:右髋疼痛、行走困难、跛行1年。

病史:1993年12月起右髋疼痛,并逐渐加重,行走困难。同年12月底经某医院X摄片及同位素扫描检查,被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立即被施以减压术治疗。术后疼痛略缓解,3个月后,疼痛又逐渐加重。1个月前再度经X摄片及同位素扫描检查,证实右股骨头仍处于缺血坏死状态。现胃纳不适,大便2~3日一行。

检查:行走困难,呈跛形。右大腿肌肉萎缩明显。右髋叩击痛(++),后腹股沟中点压痛(++),右髋关节旋转试验(+),内收肌痉挛(+)。苔薄白腻,脉细。

辨证:气滞血瘀,痰湿同结,生风化热,炽伤元阴而致肝肾亏虚。

治则:行气活血,祛风通络,健脾化湿,补益肝肾。

处方:炙黄芪30克、全当归9克、赤白芍各9克、红花9克、姜半夏9克、陈皮5克、佛手片5克、生米仁12克、川牛膝9克、肉苁蓉12克、大蜈蚣2条、骨碎补12克、鸡血藤12克、汉防己12克、炙甘草5克、大红枣6只。28剂,每日1剂。

二诊(1995年2月20日):右髋疼痛减轻,胃舒纳佳,大便通畅,日行1次,苔薄脉细,仍拟益气养血调中,补肝益肾养血。

处方:炙黄芪15克、全当归9克、赤白芍各9克、川桂枝9克、汉防己12克、补骨脂12克、生熟地各9克、香谷芽9克、炙甘草5克。

以该方加减药味调摄一年后。再诊于1996年2月5日:复查X摄片示右股骨头缺血状态改变。故再以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汤,调中益气、补益肝肾。

1995年8月26日复片示:骨骺已愈合,仅有局限性低密度阴影,局部无压痛,旋转试验(-),再守上法调摄。

末诊(1997年12月1日):右髋疼痛缓解,行走正常。再度复片,提示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已愈。体格检查:右大腿肌肉较之健侧略细,内收肌痉挛(-),腹股沟中点压痛(-),髋叩击痛(-),髋关节旋转试验(-)。该案获愈。

[评析]该病又称扁平髋、Perches病,由股骨头骨软骨炎,造成其病理特征是股骨头骺的骨化核缺血性坏死。施氏认为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为稚阳之体,易实易虚,若因先天不足,素体虚弱,髋关节受跌扑扭闪或活动过多,虚邪深入筋骨,寒凝于里,经脉受阻,而致气血凝滞,营卫不通,从而引起股骨头部失去正常的气血温煦和濡养,造成无菌性坏死。该病属中医“骨蚀”范畴。《灵枢·刺节真邪》中曰:“虚邪之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内伤骨为骨蚀”。故本案是由虚而致气滞血瘀、痰湿内结,郁久生风化热,耗伤元阴,加重肾亏之象。

首诊时,施氏以黄芪、当归气血双补,当归、赤芍、红花、鸡血藤活血养血,陈皮、佛手行气消导,米仁、陈皮、半夏、佛手、白芍、甘草健中化痰利湿,牛膝、骨碎补、肉苁蓉、白芍补益肝肾,蜈蚣、第五卷688鸡血藤祛风剔毒通络,甘草、大枣调和诸药。施氏认为:该案中便秘,非腑实而致,而是肾虚阴亏液枯所为,故用肉苁蓉养阴增液,润肠通便。诸药共作行气活血、祛风通络、健脾化湿、补益肝肾之功。待“标证”缓解,则以调本为主,用六味地黄汤合补中益气汤,补中益元,缓固功效。

2年后,病儿逐渐康复而未遗留诸残之症。

二、术后肠梗阻案方某某,女,69岁。

初诊:1997年12月1日。主诉:术后腹痛腹胀,便秘10天。病史:患者1992年冬患多发性脑梗塞,脑萎缩,经治后逐渐好转。惟近年波折又起,1994年迄今手术四次。1994年4月,因右肾盂癌手术切除,同年11月又因膀胱癌手术切除,今年11月因卵巢囊肿及附件手术切除。几度风险,尚能安然。10天前,因腹痛来本院就诊,诊断为肠梗阻,对症治疗略缓解,惟口腻,胃脘胀满,便秘未解。

苔脉:苔黄腻,根灰黑,质紫,舌下静脉如蚯蚓状,色暗紫,脉沉细。

辨证:患者多次手术以后,真气耗散,气血亏虚,而致三焦失调,痰湿夹瘀,郁而化热,腑浊内结。

治则:固气养阴,调治三焦,清化痰湿,通腑涤肠。

处方:藿香12克、佩兰12克、制苍术9克、川厚朴9克、生川军6克、元明粉12克、炙黄芪30克、潞党参30克、炒白芍12克、天麦冬各12克、南北沙参各12克、炒枳壳12克、砂蔻仁各6克、炙甘草5克、大红枣10只。7剂。

二诊(1997年12月8日):诸恙已缓,二便调而少畅,苔薄腻,质淡紫,脉沉细,守前法加减调摄。

处方:炙黄芪15克、潞党参12克、紫丹参12克、炒白芍12克、全当归9克、大川芎12克、赤白芍各12克、生熟地各12克、山萸肉12克、怀山药12克、猪赤苓各12克、泽泻12克、车前子12克、生川军6克、大红藤15克、砂蔻仁各4克、陈香橼9克、生熟米仁各12克、六一散30克、大红枣10只。28剂。

三诊(1998年1月15日):诸恙均缓,便畅,小溲量也多,两胁有胀痛,苔薄质淡紫,舌下微瘀结,脉细。再益气健脾、调养肝肾。

处方:炙黄芪15克、潞党参12克、紫丹参12克、炒白术12克、全当归9克、大川芎12克、赤白芍各12克、生熟地各12克、山萸肉12克、怀山药

12克、云茯苓12克、福泽泻12克、生川军6克、软柴胡9克、炒枳壳9克、甘草5克、大红枣10只。14剂。

14剂后,症缓病愈。

[评析]该案属多次手术以后,真气耗散,三焦失调而致气滞湿阻、痰湿夹瘀、郁而化热、腑浊内结之症,是本虚标实,上盛下虚的典型表现,属虚实夹杂之杂病范畴。首诊方中以党参、黄芪各30克托补真气,以南北沙参、天麦冬、生军、芒硝、枳壳、厚朴、甘草养阴增液,调胃通腑,涤下肠中浊邪,而以藿香、佩兰、砂仁、蔻仁、苍术,从上、中、下三焦分消湿浊,清化痰热,甘草、红枣调和诸药,共图托真气、调三焦、泻腑浊、化痰湿之功用。待腑通便解,转以标本兼顾,调治并用。二诊时,以一味大黄替作承气,减其量而取其意也。并妙用红藤清利肠中湿热,配之大第五689黄,一放一收,既泻腑中湿浊,又止便中清水,大便小溲皆利矣。而用当归、丹参、赤芍、川芎等活血化瘀;车前子、泽泻、赤苓、猪苓、六一散清热化湿利尿;党参、白术、茯苓、怀山药、陈皮、半夏、香橼、米仁等健脾和胃渗湿,山萸肉、生熟地补养肝肾;共起清上降下,标本兼治之功。待标证解除,在三诊时,以调本为主,即以六味地黄汤、柴胡疏肝散、参苓白术散等诸方配用加减,共奏益气健脾,调养肝肾之功。

本案虽是标本兼备,虚实夹杂之疑难杂症,但施氏凭其在中医理论上深厚的底蕴和在临床实践中丰富的经验,慎时尽思,三诊三辨,由标及本。一诊,固本泻腑,急则治标;二诊,标本兼治,虚实兼顾;三诊,调本为主,缓图功效。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三、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案陈某,男,46岁。初诊:1981年5月26日。主诉:外伤后头晕耳鸣,视物不清4个月。

病史:患者于1981年1月下旬因乘车被人推倒,半月后又因骑车跌扑,头部两次震伤,以后即出现头晕头胀、目糊、耳鸣等症状,在外院服中西药无效。同年5月2日作头颅CT检查,诊断为“左额颞顶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5月26日来医院就诊后,收入病房。

检查:眼底检查示双侧视神经乳头高度水肿,边界不清,生理凹陷消失,静脉扩张,伴出血。

颅超中线波左向右移04cm。

苔脉:舌苔薄质紫体胖,脉弦细。

辨证:颅脑震挫,由外及内,气血凝滞,恶血瘀内,久郁伤气而致气虚血伤。

治则:益气行气,补血活血。

处方:生黄芪120克、当归9克、赤芍9克、红花9克、地鳖虫9克、川芎9克、丹参40克。

李可老中医治验 培元固本散

李可老中医治验培元固本散 培元固本散由紫河车、鹿茸片、红参、灵脂、三七、琥珀组成基础方。余从60年代末开始试用,以参茸胎盘治大病后久损不复得效。唯有的病人,用后有滞闷感。盖虚必夹瘀,虚甚反不受补,蛮补反致气机滞塞,欲速则不达。遂加三七,补中有通、有化,虚证用之,可以平稳收功。至70年代中,拜读岳美中治老年病之人参、三七、琥珀末方论,大受启迪,遂成上方。经30年反复实验,随病证加味,治一切久损不复之大虚证,先天不足,衰老退化,免疫缺陷,及虚中夹瘀、夹痰、夹积等症,都取得了泛应曲当的疗效。 方中人胎盘古名紫河车,是古方补天丸、大造丸主药。本品为“血肉有情之品”,有一般草木药难以达到的补益功效,是中医学最早使用的脏器疗法之一。本品味甘咸,略有腥气,性温,归心肺脾经。从疗效推断,尤能人肾而大补先天。应烘烤至深黄色,则有香气,亦易于消化吸收(胎盘附着之脐带,古名“坎气”,对肾虚喘咳有殊效,民间试用于晚期宫颈癌各型白血病,疗效亦好。)功能温肾补精,益气养血,用于虚劳赢瘦,骨蒸盗汗,气短喘嗽,食少,阳痿遗精,不孕少乳等诸虚百损,有再造人体免疫力之功。近代大量科学实验,证实本品含有丙种胎盘球蛋白、干扰素、多糖、多种氨基酸、卵巢激素、黄体激素等。 有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抗感染,抗过敏,抗癌,升高白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女性生殖系统发育不良等症,均有较好疗效。

鹿茸味甘咸,性温而柔润,入肝肾经。功能补肾气,强督脉,生精髓,强筋骨,调冲任,止崩带,托疮毒,主治一切虚寒证。适用于精血衰少,阳痿遗精,精冷无子,畏寒肢冷,赢瘦神倦,宫冷不孕,崩漏带下,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老人衰老退化,耳聋目暗,健忘眩晕,筋骨痿软,骨质增生,“久服固齿,令人不老”(《东医宝鉴》)。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含25种氨基酸,具有促进生长,刺激血细胞、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增强非特异抵抗力作用,还有增强性腺功能和生精效用。鹿茸精有明显强心作用,口服可使血压上升,心脏搏动有力。对再障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有治疗作用”(王辉武《中医百家药论荟萃》)。本品药源丰富,普通混片即有治疗作用,且价廉易得。正头、茸尖,高效价昂,普通人群难以承受。中段实惠,功效满意。下段及底座多骨化,但价更廉,多用亦有效。 红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入脾肺经。功能大补兀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久病虚赢不思食,用之有殊功。肺肾两虚之喘,小量打碎,细嚼慢咽,立刻生效。吐血崩漏,气虚暴脱,一味独参30克,煎浓汁可立挽危亡,故为补虚扶正救脱要药。红参与五灵脂等分末服,益气化瘀,可治肝脾肿大,消除心绞痛,并能促进胃溃疡愈合。糖尿病之三多重症,白虎加人参汤极效。虚热甚者,用西洋参。久病气血耗伤过甚,虚化者,仍用红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为抗衰延寿佳品。具有适应原样作用,能显著增强机体对多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以及精神性伤害性刺激的抵抗力,能抗休克,抗衰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张晓明名老中医骨伤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 在骨伤科科中,中医骨伤科的许多行之有效地治疗方法,如痹症的辨证论治,预防保健,中药外敷等方法,或被遗忘或未完全继承,导致学术思想及经验失传,张晓明主任医师为滨州名老中医,所处地方靠近海边,气候潮湿,痹症发病率高,在治疗痹症方面积累丰富经验,通过调查研究,跟师学习,文献检索,,整理分析总结原始资料,继而跟随张晓明主任学习,临床见习,观摩,总结资料,将其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痹症是指因感受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内经》提出病因以风、寒、湿邪为主,《素问,痹论》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感于风寒湿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阐述了痹症的病因,《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并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提示脏腑与痹症的关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诊并治》认为“历节痛,不可屈伸”,“其痛如挚”,“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若脱”是其主症,病位在肝肾,病因是由于汗出入水中,风寒湿合而为邪,伤及筋脉,水湿浸淫骨关节所致。叶天士对于痹久不愈者,有久病入络之说,倡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搜剔宣通筋脉。 病因病机:痹症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正虚卫外不固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症发生的外在条件。外因有风寒湿邪,风热湿邪:内因有正气不足,体质亏虚。一般情况外因是致病条件,内因是发病基础。 张晓明主人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复杂,概括起来有邪、痰、瘀三方面,外邪浸入人体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具体有风寒湿热诸邪,临床表现为外邪侵犯肌表,阻闭经络,导致机体气血运行不畅,关节筋脉失养,瘀阻成痹,出现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发为本病。如果患者素体虚弱,阳气不足,则会发为寒痹,如果平素身体较好,肌体抵抗力强,则正邪相争,寒邪从阳化热,形成热痹,而较少见到直接感受热邪而致病者。 这里所说的瘀是指痰浊淤血,是风寒湿痹或风湿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淤血痰浊痹阻经络,可见关节肿大,屈伸不利。 虚指人体精、气、血、津液不足或者脏腑组织功能低下,其中以肝虚肾虚为主。若先天之气不足,肾气亏虚,肌体抵抗力低下,卫外不固,易受外邪浸袭而发病,若邪气留滞不去,进一步耗损正气,肝肾不足加重。由于关节筋脉失养,不荣而痛,使病情更加复杂,出现形体消瘦、关节变形等症。 张晓鸣主任医师临床总结:豨签草具有降血沉,促内风湿因子转阴的作用。常用量30-60g,对于久治不愈的顽痹,或疼痛较重的本病,张老师善用全蝎、蜈蚣、地鳖虫治之,收效很好。张老师认为:虫类多肢足与关节,居住潮湿,由于自然演化和适应,他们具备天然抗风湿能力,他们的抗病能力最易为人体接受,利用,止痛作用较快。 基于以上认识,张晓明主任在临床上采取内服外治相结合,给予祛邪为主,结合补气养血,疏通经络,化痰解瘀之法,取得良好的疗效。祛邪为主的原则贯穿于各期治疗之中。 内服方药的组成原则:根据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重要的致病因素是风寒湿邪,因此,以风邪为主治病者,给予祛风药为主,兼用散寒除湿,再加活血、健脾之药;寒邪为主者,给予散寒之品,重用温阳药物,佐以祛风除湿。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制川乌、制草乌、桂枝、防风、羌活、独活、秦艽、威灵仙、豨签草、丁公藤、络石藤、青风藤、寻骨风、制马钱子、细辛、透骨草等。张晓明主任根据以上原则创制息风灵,主药即是丁公藤和制川乌。 对于热邪,多由于风寒之邪在体内郁积过久转而化热而来。治疗上以清热解毒疏通经络为主,但也应该根据情况加用川乌等散寒止痛之品。一是因为此类药物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在应用大剂量清热药物中配伍,只是利用其较强的止痛效果,而不会减少清热作用,而是因为本病的根本原因是由风寒之邪侵犯经络关节所致,仍有一些风寒之邪停留在经络关节,转

中医医案(带下)

中医医案(带下) 例一余××,女,32岁,搬运工人。初诊日期:1975年5月21日。 患者服长效避孕药已一年,近月来白带增多为水样。胃纳差,口淡,睡眠欠佳,尿量减少,大便两天一次,面部色素沉着明显,舌淡白,唇色亦淡,脉沉滑略弦。 辨证,脾肾虚损带下。 治法:健脾固肾,收敛止带。 方药:菟丝子25克、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0克、海螵蛸15克、白芷10克、岗稔根30克,4剂。 5月28日二诊:服药后带下较前大减,胃纳增进,面部色素沉着亦减轻,睡眠仍欠佳,尿正常,舌淡红,苔薄微黄,脉细滑。药已见效,按法照上方加首乌20克,续服6剂后,自带已净。 (《罗元恺医著选》) 例二王,女,37岁。 带下青色,腥臭稠粘,头胀目眩,口苦胁痛,脉来弦数,舌质红,苔黄腻。症属肝经湿火下注,拟泻厥阴之火,化膀胱之湿。 龙胆草6克、黑栀9克、炒白芍9克、生甘草3克、黄芩4。5克、青陈皮各3克、茯苓12克、绵茵陈15克、柴

胡4。5克、川萆薢9克、炙白鸡冠花12克 三诊:带下不多,胁痛间或有之,脉弦,苔薄黄。再拟疏肝和营,兼清余热。 炒柴胡4石克、丹皮4。5克、黑山栀9克、当归9克、制苍木4.5克、茯苓12克、炒白芍6克、甘草2.4克、薄荷、纯梗4.5克、郁金6克、炙白鸡冠花12克(《叶熙春医案》) 例三吴××,35岁,职工。素嗜辛辣,房室不节,以致形肉日消,迩日易怒,咽痒干咳,入夜少睡,多梦纷纭,心悸惊惕,赤白带下,头晕腰瘦,便艰,溲赤,舌质红、苔白糙,切脉二尺沉细,寸关弦数。 女贞子、旱莲草、麦冬、远志、金樱子各9克,阿胶、茯神、生地、杞子各12克,黄连1。8克、莲肉15克、鸡子黄1枚,5剂。 嘱忌辛辣,禁房事。 复诊:带净,寐安,唯腰膂仍感酸楚,上方去黄连,加川断9克,继投六剂,所患诸恙尽廖。 (陈予舟等整理)周兰若先生治疗带下经验介绍,江苏中医8:31,1965) 例四张x。肝燥血虚,气机失调。干呕暖气,且少腹作痛:赤白带下,食入乏味。舌白胖。以和中调气治之。 焦白术9克、旋复花4.5克、生白芍9克、偎木香2.4

外科急腹症医案十则--李可老中医经验录

外科急腹症医案十则--李可老中医经验录 外科急腹症医案十则 一、阑尾脓肿合并肠梗阻 任兰汝,女,48岁。1964年8月14日病危,其子何新民从何家焉村下山邀诊。乃一路急行,午前抵村。入室诊视,见患者取右侧位卧于炕上,痛苦呻吟,频频呕吐秽臭粘涎并夹有粪便,豆粒大之汗珠从头部淋漓滴下。右腿弯曲不取(?)稍伸,阑尾部有包块隆起约馒头大,外观红肿,痛不可近。扪之灼热,有波浪感。腹胀如瓮,阵阵绞痛,已3日不便,亦不能矢气,小便赤热刺痛。高热寒战,叩齿咯咯有声。腋下体温39.5cc。口气秽臭,舌黑起刺、干涩。仅从外观,已可断为肠痈脓成,热毒壅闭三焦、阳明腑实之关格大症。乃建议即刻护送县医院手术治疗,但患者畏惧开刀,宁死不去。全家又苦苦哀求,设法抢救。余家在1939年日寇扫荡时,曾在该村避难。又知患者素体康健,病虽5日,未见虚象。但症已危急,往返需2小时始可取药。乃从电话口授一方,嘱大队保健站火速派人送药上山: 1、生白萝卜2.5公斤,元明粉120克,上药加水5000毫升,置饭锅内同煎,分3次入萝卜,待煮熟一批,捞出再换一批,得汁浓缩至500毫升,备用; 2.二花240克,连翘、生苡仁、赤芍、桃仁泥、厚朴、生槟

榔、芙蓉叶、芦根各30克,冬瓜仁60克,生大黄45克酒浸一刻取汁入药),丹皮、枳实各15克,皂刺、炮甲珠、白芷、甘草各10克,广木香、沉香各3克磨汁对入(此为拙拟攻毒承气汤加味)。 加水过药2寸,加白酒1130毫升,浸泡40分钟,加速药物分解,然后以武火急煎10分钟,取汁混匀得1000毫升,与方一混合,每隔2小时服300毫升,连续服用,以通为度。 3.先予舌下金津、玉液、尺泽(双)、委中(双)刺泄黑血;阑尾、足三里、内关提插捻转泻法,强刺留针。待药取回,呕吐已止,绞痛减轻。下午6时,顺利服下300毫升。2小时后腹中绞痛,上下翻滚,腹中阵阵雷鸣,频频打嗝矢气。幸得三焦气机升降已复,乃一鼓作气,再进500毫升,患者欲便,取针后仍未便下,但痛账已大为松缓。于夜11时又进300 毫升,至夜半2时,便下黑如污泥,极臭,夹有硬结成条、块状粪便及脓血状物一大便盆。随即索食细面条1碗(已2 日未进食),安然入睡。余在病家守护一夜,次晨诊之,阑尾部之包块已消,仍有压痛。舌上黑苔通净,六脉和缓从容,体温37~C。予《辨证奇闻》清肠饮,倍苡仁加芙蓉叶、甲珠、皂刺以清余邪: 二花90克,当归50克,地榆、麦冬、元参、生苡仁、芙蓉叶各30克,黄芩、甲珠、皂刺、甘草各10克,3剂而愈。阑尾炎因失治而成脓肿,甚至合并肠梗阻,在穷乡僻壤、缺

李可到古中医的路上

到古中医的路上——李可专访 时间:2010-12-31 11:59:54 来源:南风窗作者: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许多病人称呼您“救命先生”,还有人说您是“当代张仲景”。现在人们对中医的态度非常极端,要么是庸医,要么是神医。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李可(以下简称李):救过一些人是事实,但“当代张仲景”的称号绝不是我们这种凡夫可当的。我本是一介山野村夫,成天和农民滚在一起,特殊的环境使我所学甚杂,内、外、儿、妇、五官、皮肤各科均有涉猎。 所谓庸医,其实就是现在学院派的中医离开现代手段不会看病,不懂得望闻问切,连省级中医院的病床前也吊满了输液瓶,这些人能叫中医吗?一家大型中医院的院长请我去他那里,我说如果你办一个纯粹的中医院,我这把老骨头就交给你,结果他不敢吱声了。 至于说神医,那是因为人们不了解中医。擅治急症是中医学固有的传统,历代不乏“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高手,时下世人皆视中医为“慢郎中”,这是中医的奇耻大辱。 《南》:您是怎么学习中医的? 李:60年代,我最早在民国左季云的《伤寒论类方汇参》里看到四逆汤能治27种病,受到启发,30年后才知道,左是引用清末火神派始祖郑钦安的观点。后读民初实验系统医学派创始人彭子益的遗著,从此入医圣张仲景之门,奠定了“肾气与中气”为人生命之两本的认识,牢记:生死关头,救阳为急。 《南》:彭子益的书当时并没有正式出版,您是怎么接触到的? 李:1967年,一位中医朋友也被批斗,他被抓之前交给我4本麻纸的小册子,我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的4篇。他告诉我这是中医的根基,有朝一日一定要争取出版。我连夜把书看完后,用一堆尿布和婴儿襁褓裹着它藏起来,结果第二天我就进了看守所,所幸搜家时没被发现。后来直到1994年灵石大拆迁,收拾老房子时才又找到。当时那种状态下,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力反而更强,一夜所读,受益匪浅啊。 《南》:您又是怎么发现中药剂量这一关键之秘的? 李:1962年,我32岁时治疗一个老年心衰妇女,每剂药用45克附子。当时家属已经在准备后事,媳妇不懂得,把3副药一起煮了,在3个小时里一勺一勺都给婆婆灌了下去,结果当天晚上老太太就醒过来了,第二天儿子跑来要求再抓几副。此前,我用9克、18克、30克附子的病人都没有救过来,30克的可以多活一段时间。这次误打误撞,使我意识到剂量问题是疗效的关键。从此遍查医书,看到宋朝就有人怀疑过经方的剂量问题,写过《普济本世方》《伤寒九十论》的许叔微,著有《本草衍义》的寇宗爽,都曾探讨过。伤寒论的方子为啥后人用起来没效,就是因为剂量不够。 此前因为没有掌握剂量,有6个人没能救回来。从那以后,经我手治疗的心衰、肺衰、肾衰病人,没有死过一例。 1981年,汉代度量衡器的考古发现,修正了古今方剂的换算标准,完全验证了我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剂量正与仲景原方用量相符。 《南》:您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经常要使用附子,您不担心这味药的毒性吗?近年关于中药中毒的说法也有很多。 李:我在灵石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因为病人太多,身体实在吃不消,心脏出了问题,从房颤转成室颤,心跳260次/分。我躺在心电图室里,把药方告诉徒弟,他煎好药我喝下去就睡着了,醒来心跳已经正常了。这次中风,也是按照仲景小续命汤之方意。我开给自己的附子用量,恐怕会让许多人大跌眼镜了。 我平生用附子超过5吨,经治病人过万,人服已用,未见一例中毒反应。附子乃纯阳之品,其毒性正是救命的仙丹。仲景原方中,炙甘草正可克制其毒。 中药中毒事件,多是病人不经中医辨证诊治,盲目按西医思路服用中药所致,是对中医无知

北京当代著名针灸专家学术经验的整理研究

1立题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中医,是我们国家自己的传统医学,-----曾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伟大贡献,但今天再次面临危机,------作为一名中医,深感自豪的只是历史,而面对的却是严峻的现实。”——杨俏田 不少有识之士看到这种危险,全国一些重要的省、市、自治区医药学界纷纷把记录、整理、研究和继承他们的经验列入重要的医学科研内容,例如北京建立了“焦树德经验科研组”、“祝谌予经验科研组”,上海建立了“裘沛然经验科研组”;不少高等中医药院校组织专门班子,探索应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和设备,记录和研究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大量的中医药科技期刊为整理研究老中医经验开辟了专栏,发表了大量论文;不少有关老中医经验的专著陆续问世。这些努力取得的成绩是令人瞩目的。党和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在一些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支持下,经过反复研究和酝酿,1990年6月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出《关于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决定》,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国遴选出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对象,采取独特的师承形式和制订相关的特殊政策,抢救这一面临失传危险的民族文化精萃,这一重大决策深得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拥护和支持。我们组织一批中医药专家建立科研小组,收集北京的大量有关资料,经过认真整理研究和反复讨论。决定着手对中国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最有代表性的学术经验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使它们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给祖国医药学界奉献一部高水平的当代中医各家学说,为祖国医学史记录下当代中医药学家的独特贡献。对中医药学术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长远的意义,不仅需要全体科研小组成员付出若干年艰辛的劳动,更需要得到全国各地中医药专家及其学术继承人的鼎力相助,还必须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2研究的目标、方法和步骤 21组建精干的高水平的科研小组1991年夏我们确定进行此项工作后,决定由贵阳中医学院副院长邱德文教授领衔,组织北京、上海、成都、贵阳等地一批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能力并热心于中医经验整理继承工作的中医药专家,组成精干的高水平的科研小组。我们要求小组成员应全部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学科涵盖面包括中医、中药各中西医临床和基础各个学科,还有从事科技出版社工作多年的资深编辑。除了考虑以上专业学术水平和专业覆盖面的因素以外,还特别注意把学风严谨、知识面宽、对学术问题采取客观公正态度,并有较高文字能力作为重要条件。经过精心挑选,并征求本人同意,组成了20余人的科研小组,基本上达到了预定要求,为了工作方便,贵州的中医药专家较多,有10人。 22确定较高的工作目标科研小组收集了建国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国内有关老中医经验整理工作的有关文件和资料,分头进行阅读、研究、分析,发现全国各地都做了不少工作,但普遍是分散的、零星的,系统、全面整理的并不多。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组织出版了《名老中医之路》,介绍了部分名老中医成长的经历。贵州组织出版了《医林拔萃》,初步整理了贵州16位名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这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其他省、市、自治区也做了一些工作。随着国家两部一局开展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师承工作,各地也正酝酿开展这一方面的工作。经过科研小组多次反复讨论,我们对自己开展此项工作确定了较高的工作目标。首先是起点要高,要在全国和我们过去所做工作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不仅要把老中医药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原原本本地记录保存下来,而且要帮助他们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

李可老中医治疗脚气四则

李可老中医治疗脚气四则 案一: 高文兆,60岁,城关粮站会计,1976年8月8日诊。肥人湿胜气虚,脚气10年不愈。时轻时重,每夏必犯。刻诊,双脚肿烂,脓水淋漓,不能步履。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枣,痒痛夜不能寐。脉滑数而右寸极弱,知为气虚湿热下流: 生芪45克,忍冬藤、芙蓉叶、生苡仁、苦参、地肤子各30克,苍术15克,黄柏、川牛膝、通草、猪苓、甘草各10克,防己、生槟榔各12克,木瓜15克, 内服3剂,药渣浓煎一盆,化入生白矾、雄黄各20克,趁热熏洗双脚,杀菌敛疮止痒,3剂而愈,追访3年未犯。案二: 长女李芹,16岁,1979年12月17日初诊。脚气3年,今冬脚冻成疮。近3日感染肿烂,脓水淋漓,红肿惞痛,不能步履。予清湿热解毒: 生苡仁45克,苍术、黄柏、川牛膝各12克,忍冬藤、芙蓉叶各30克,公英、地丁各20克,白蔹、车前子、甘草各12克,生姜5片,枣10枚以护胃气。 12月20日二诊:药进3剂,肿烂减而未愈。足背青紫,膝以下冰冷,右寸沉细。予益气温经和营: 生芪45克,当归30克,桂枝12克,赤芍15丸,吴茱萸

10克,炙草、桃仁、红花、通草、细辛各10克,生苡仁45克,白蔹12克,鲜生姜20克,大枣10枚。 12月24日三诊:肿烂结痂,脚膝温,色红活,原力去白蔹再服3剂善后。 文革以后,余之家境困顿,求饱已属不易,故尔'藜藿之体气血穷',未病正气先虚。初诊未念及此,见病治病,徒以清热解毒为能事,损伤中气,出现寒化、虚化。二诊下病治上,又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经而治冻疮,重加生芪之益气生肌化腐,在下之疮疡立愈。吾女之冻疮,自此之后又历10冬,再未犯过。案三: 政协赵雄飞之女国英,20岁。1977年6月5日,脚气感染,双脚肿烂,腹胀气喘,昼夜剧痛,嚎哭不止,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枣。脉沉滑数,舌红苔黄腻,此属湿热化毒入血,有攻心之虞。忍冬藤90克,生苡仁45克,苍术15克,紫苏、泽泻、枳壳、独活、胡连、木香、黄柏、川牛膝、甘草各10克,木瓜15克,生槟榔12克,防已12克,通草6克,杉木屑120克(煎汤代水煎药兼外洗)。 服此方后,喘、痛、痒均退,脚肿未消,脉变右寸沉微,关上滑数。已是中气下陷,湿热下注,当下病治上,予五苓散加生芪45克,柴胡、升麻各10克,2剂后多年痼疾得愈,追访10年未犯。案四: 二轻局李新林之妻妹,27岁,患脚气6年,每年夏季必发,

老中医罗元恺医疗经验

著名中医妇科学家罗元恺 罗颂平张玉珍整理 编者按:罗元恺,广东南海人,1914年生。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该校副校长、顾问。曾兼任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是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导师,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 本文系统介绍罗氏在学术上以脾肾为本,气血为用;温热病证,养阴保津;博学笃行,业精于专;因材施教,医教相长;学术渊源,本于医经的治学风格和理论精华。临证特色则主要介绍他对妇科诊法首重望诊,妇科用药特点,以及对崩漏、胎动、不孕症、绝经前后诸症、盆腔炎的治疗经验。所选录的医案及医论医话,进一步反应罗氏妇科学术思想,临床治疗特色。入选的五首经验方是罗氏毕身医疗经验的结晶。全文前后呼应,理技相通,文笔流畅,细读之后,定能大有收益。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罗元恺,男,出生于1914年阴历10月,祖籍广东南海。其父棣华公,乃晚清儒生,以儒通医,悬壶于南海、广州等地,后参加北伐,善治热病,对温病颇有研究。罗氏幼承庭训,诵读方书,随父侍诊,立志以医为业。及长,乃于1930年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5年毕业,并考取广州市中医师执照,开始其医学生涯。他以总成绩第一留任该校附属的广东中医院医师,后兼任该校《金匮要略》课教师。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沦陷,学校停办,其间曾在粤北地区行医,并开设中医讲习所。抗战胜利后,重返母校任教,1949年就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1951年兼广东中医院院长,其后兼任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1956年参与筹办广州中医学院,曾任该院进修部主任、妇儿科教研室主任,1977年成为国内第一批中医教授,1979~1982年任副院长,主管教学和研究生工作,并兼任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是首批获中医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导师。1983年由卫生部任命为该院顾问。 罗元恺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他从事中医医疗、教学60年,擅长内、妇、儿科,尤精于妇科。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2年和1978年均被评为“广东省名老中医”。是我国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1991年被遴选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导师。其学术继承人张玉珍、罗颂平在1994年结业出师。 第五卷585他勤于研习医经,终生致力于临床,并潜心于中医教学和科研。在学术上受陈自明《妇人良方》、张介宾《妇人规》和傅山《傅青主女科》等名家医著的影响,注重脾肾和气血,调理冲任,还融合了岭南温病学派养阴保津的学术观点,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对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痛经、滑胎、不孕以及更年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有丰富经验。创制了补肾安胎的“滋肾育胎丸”,曾获1983年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等奖,199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活血止痛的“田七痛经胶囊”,获1986年广州市科技成果三等奖。指导研究生探讨“月经周期的调节及其与月相的关系”获198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乙等奖;“广东省名老中医电脑诊疗系统”获1991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指导研究“免疫性自然流产与免疫性不孕的中医治疗”获1996年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

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 中医有一句话俗语叫:气为血之帅.气和血地关系是什么?他们绝对不是半斤八两,气血平衡,这个血能不能够在血管里面运行畅通、流动、运转,把营养输送到五脏地各个部位,就靠气在推动它,领导它.假如没有气地领导,气弱了就会出血. 当然这是比较清醒地例子,如果出现大出血,有生命危险了,古人有一个对付地方法 "已亡之血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就是说要赶快恢复阳气地统帅作用,很快就完全止血了,病人就救活了.阴和阳地关系就是气和血地关系. 牙龈出血怎么治?就是给他补气,比如用当归补血汤,只有两样药:黄芪与当归,当归是黄芪地一半. 有一个女大学生,月经期间,她冲了一个冷水澡,吃了一大包冰块,气候特别热,晚上睡觉时候空调开地很大,结果从第二天开始,他就闭经了,月经没有了,停止了.而且肚子很痛,吃很多地止痛药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正好我来广州,她找我来看这个病,我就跟她说,用温经散寒地方法,她很快就好了. 有一位同志问,胆总管结石怎么治疗?这个东西没有现成地办法,这个要看病人本身是偏阴虚还是偏阳虚,是气虚还是其它方面地问题.你要拿药治一下,这个药叫大叶金钱草,每天用克,熬成水喝就可以了;另外用鱼脑石,每天克左右,碾成粉.如果这个病人非常地虚弱,一幅药之内能不能软化,那无疑肯定是阳虚,就把这个偏方加到四逆汤里面去用. 人身上地湿气很重,一到夏天发一些很痒地小包.这个东西湿气很重,一到夏天总是要发一些很痒地小包.到夏天地时候阳气就发,再一个阳气外发地过程,体内积存地那些垃圾,由内向外发这是一个好事,你不要管它,如果你要想治就吃"桂附理中丸".这是一个问题.再有一个问题就是夏天能不能用西洋参来代替人参,完全不能.你在任何时候不要吃西洋参,有害无益. 现在治肝炎,开始用清热解毒地方法,一段时间后,各项指标都达到正常,过后又会反弹.因为寒凉伤了病人阳气,将来康复起来更困难.什么是清热解毒?有热毒你才清解.中医课一开始就强调"天人合一"、"辨证论治"地观点.医生要辨证,阴病用阳药,就算不好,也没有大错. 我治多例抑郁症,基本就是四逆汤,逐日加附子量,到一定程度,出一身臭汗,就有说有笑了,这个很奇怪,而且得病地大部分是大学生,家庭比较困难,环境压力比较大.我还计划用这个方子,试用于运动神经元疾病(这是个顽症,这个东西不但外国人治不了,我们也治不了),这个方子加等量制马钱子粉,看看会不会对这个病起到一定地效果. 人地头部啊,是阳气汇聚地地方,所以过去《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阳气

关于举办“何炎燊老中医学术思想”论坛的通知

东莞市中医学会关于举办“何炎燊学术思想论坛”的通知 各医疗卫生单位: 中医名家何炎燊今年年满九旬,仍坚持战斗在临床一线。何老自从21岁起从事中医工作,至今已近70载。在这70年中何老博采众长,不拘一格,经过刻苦钻研及临床实践磨练,终成一代中医名家。多年来,何老不顾自己年逾古稀,体弱多病,为弘扬中医学术,启发后辈学思付出了宝贵精力。 为了更好地传承何老的经验,何老的弟子及市中医院的医生经过1998年《中医名家何炎燊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及2005年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课题研究,已总结出了何老6个方面的学术思想,出版专著7本,并总结出了何老成才之路经验。课题《何炎燊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获2010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除此之外,东莞市中医院已成立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目前工作室以入选工作室的成员为核心,以所在业务科室为依托,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继承及创新工作。

为了真正把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继承下来,弘扬中医文化,发展中医事业,东莞市中医学会、东莞市中医院拟举办一期何老学术经验论坛。具体通知如下: 一、时间:2011年11月22日,8:30报到,9时开始。 二、地点:东莞会展国际酒店 三、论坛内容: 论坛将就何炎燊老中医在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等方面的行医经验进行专题讲座,并就何老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方法进行讨论。该项目以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专科为契机,通过各知名专家的演讲、讨论,将何炎燊老中医的学术思想进行推广及创新,使之更广泛地应用和传播而不至失传。希望通过举办会议可以传承并创新何老中医学术思想,提高中医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中医技术水平,培养新一代名医。 四、主讲嘉宾: 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梅国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万晓刚 江西中医学院教授:刘英锋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教授:戈焰 东莞市中医院教授:马凤彬 东莞市中医院教授:刘石坚 东莞市中医院教授:董明国 东莞市中医院教授:宁为民

李可老中医经验节选:攻癌夺命汤治验录 名院名医治疗肝血管瘤的千年秘方

李可老中医经验节选:攻癌夺命汤治验录+名院名医治疗肝 血管瘤的千年秘方 肿瘤临证初探一、攻癌夺命汤治验录攻癌夺命汤是我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所创,由漂海藻、生甘草、木鳖子、醋鳖甲、蛇舌草、夏枯草、蚤休、海蛤壳、黄药子、生半夏、鲜生姜、元参、牡蛎各30克,大贝15克,山茨菇、山豆根各10克,“全虫12只,蜈蚣4条,明雄黄1克”(研粉吞服),19味药组成。本方脱胎于兰州已故名医董静庵先生之验方“海藻甘草汤”,原方主治瘰疬,由海藻、甘草各10.5克,全虫12只、蜈蚣1条组成,水煎服。我师董老意,加量3倍,虫类药研粉吞服,以加强药效。另加鳖甲、消瘰丸(元参、牡蛎、大贝)、夏枯草、生半夏、鲜生姜,大大加强了养阴化痰,攻坚散结之力。曾治愈甲状腺腺瘤24例,甲状腺瘤左锁骨上凹淋巴结肿大疑恶变5例,缺碘性甲状腺肿12例,颈淋巴结核4例,泛发性脂肪瘤5例,脑瘤术后复发1例。多数在半月内痊愈,无复发。1961年后加木鳖子、蛇舌草、蚤休、黄药子、山豆根、明雄黄,基本定型。经临床运用40年,用治多种恶性肿瘤,竟获奇效。兹选录验案数则如下:1.恶性淋巴瘤景月华,女,65岁。灵石检察院赵嫦娥母,1977年8月15日初诊:颈左侧肿物40天,初起如黄豆大,未及1个月,猛长如初生婴儿头大,并向下

蔓延至左锁骨上窝,凹凸如岩,坚硬不移;颈右侧及颊车穴下方肿块6个,大如杏核,连成一串,坚硬不移;双腋下,双腹股沟淋巴结皆肿大如枣,推之不移。随肿块之逐日增大,上则头痛如破,气喘痰壅,{MOD}憋胀,面色灰滞,神识昏糊。下则二便闭结,溲若浓茶。口臭熏人,苔黄厚腻,中根黑燥,六脉沉滑数实。(后经山西肿瘤医院病检,确诊为“左颈部弥漫型恶性淋巴瘤混合细胞型”,病理号3054)辨证属痰毒弥漫三焦,毒入血分,阻塞气机,蒙蔽神明重症。拟攻癌解毒,涤痰通腑,软坚散结为治,以攻癌夺命汤合礞石滚痰丸扫荡血毒:漂海藻、生甘草、煅礞石、木鳖子、生半夏、鲜生姜、莱菔子(生炒各半)、黄药子、鳖甲、生牡蛎、浮海石、海蛤壳、元参、蚤休各30克,大黄、大贝、桃杏仁各15克,山茨菇、山豆根、红花各10克,“全虫12只、蜈蚣4条、明雄黄1.2克”(研末冲服)。以蛇舌草、夏枯草各120克,煎汤代水煎药,煎取浓汁600毫升,日分3 次服,7剂。8月23日二诊:患者服首次药后约l刻钟,突觉满腹上下翻腾,五脏如焚,欲吐不得,欲泻不能,烦躁欲死,旋即昏厥。我急赴病家,患者已醒。诉刚才出一身臭粘汗,吐出胶粘痰涎半痰盂,胸膈顿觉宽敞,唯觉困乏而已。诊脉和匀,此乃药病相争,正胜邪却之佳兆。《内经》有“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之记载。一旦出现瞑眩现象,必有非常之效。嘱原方续服。服2~7剂时,每日畅泻污泥状夹有脓血、

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自评报告

2014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全国名老中医赵化南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于2014年09月在连云港市中医院正式启动,由市中医院肾病科承建,该项目由国家中医药局审批,是连云港市首家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一、传承工作室建设成果 赵化南工作室负责人陈波主任中医师,为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江苏省高层次卫生人才“六个一工程”拔尖人才,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高层人才培养对象,连云港市名中医,连云港市临床医学重点人才,连云港市“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中医学会肾病学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连云港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学会主任委员、连云港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赵化南学术经验继承人。继承人包括陈波主任中医师和齐洪朝副主任中医师,其工作室传承团队成员数为11人,重点培养副高及以上中医药人员4人,重点培养中级职称中医药人员5人。 (一)工作室条件建设成果 目前已经建设完成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示教诊室30 m2,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示教观摩室面积40m2,名老中医药专家资料室面积40m2。工作室收集书籍、杂志、报刊、各种资料共计一千余份。 (二)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成果 通过跟师查房、跟师出诊、集中授课等方式,采用笔录及现代化声像采集系统对赵化南名老中医的医案、查房、会诊记录进行系统学习整理,深入发掘总结赵化南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将其

整理成论文、论着及宝贵的声像资料,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共享,将其学术思想系统继承、光大发扬。 名老中医学术具体传承方法 1、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主要成员轮流按计划每周跟随名老中医门诊,采集临床第一手资料,学习并分析名老中医的理法方药、四诊心得,加以整理,发表论文、研究报告等。 2、每周统一跟随名老中医病房查房,尤其是内科疑难杂症,系统学习记录名老中医对疑难杂症的望闻问切、理法方药,将典型病例资料整理收集,加以研究分析,争取申报科研或知识产权。 3、建立名老中医典型医案、影像资料、名老中医继承工作成果及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数据库为载体,网络为传播途径,实现学术经验的数字化和系统化,形成推广应用平台,实现快捷、广泛、有效的传播。 4、传承工作室成员在名老中医的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精读中医经典,以《内经》、《温病》、《伤寒》、《金匮》为主,深入学习钻研、领悟和发掘古典医籍的精华,做好读书笔记,写出学习体会。 传承成果

岭南名中医

(1)“广东省名老中医” 1962年9月3日至9月7日,广东省卫生厅在广州的东方宾馆召开了继承名中医学术经验座谈会,出席会议的80位省内各地老中医有:郭梅峰、李耀芝、甘伊周、钟玉池、陈若孔、宋展岐、吴灼燊、黄子明、管霈民、范鹤年、罗次梅、区少章、伍天民、郭耀卿、卢宗强、黎达英、陈治平、李玉林、黄珠、梁乃津、董岳淋、潘静江、黄省三、张露清、许云庵、冯德瑜、刘赤选、周子容、何竹林、陶葆荪、邓鹤芝、黄耀燊、程祖培、李藻云、朱敬修、司徒铃、罗元恺、杜明昭、杨志仁、林夏泉、邓铁涛、张阶平、李仁溥、吕直纯、冯意周、李家任、温玉良、何桐生、瞿甘堂、朱圣惠、何晓生、林维消、岑观海、林巽权、朱步楷、蔡仰高、尤寿田、林维镛、刘悟石、蔡荫庭、钟汉明、陈汉麟、钟少卿、李广海、陈典周、余子修、李延芳、李翼农。 1978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刘赤选等67人“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刘赤选、梁乃津、罗元恺、邓铁涛、李仲守、黄耀燊、关济民、司徒铃、林建德、钟耀奎、何志雄、关汝耀、蔡荣、杨志仁、赵思兢、林夏泉、张阶平、甄梦初、文子源、岑鹤龄、潘静江、王俊民、钟玉池、范鹤年、管霈民、区金浦、杜蔚文、区少章、梁天照、梁端侪、胡肇基、沈炎南、黎炳南、刘仕昌、陈金声、蔡仰高、黄传克、蔡荫庭、郑定良、李仁溥、钟明远、陈一鸣、陈超桂、杨济平、林品生、陈典周、彭玉林、梁柏楠、李枝任、李皓平、李尘、简锡禧、李翼农、夏伯宽、余道光、何炎燊、文介峰、管铭生、李立万、周瑞石、韦植生、梁剑波、陈达光、崔南声、黄峰。 (2)“广州市名老中医” 1979年4月15日,广州市卫生局召开广州市中医工作会议,广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了51位“广州市名老中医”:陈敬昭、刘瑞霖、雷仁生、江少岐、朱卓峰、郭昭卿、叶留康、罗广荫、胡伯明、王威、陈东、郭兆仪、张成和、吴粤昌、吴耀南、张志达、樊伯贤、刘仁普、江汉荣、李志强、冯国良、单位补、黄灼生、吴驭洲、周展程、樊国欢、何子谦、张绍荣、温甫卿、邓荣滋、梁具天、徐楚生、莦展堂、何霭谦、将钓堂、甘少周、黎佩銮、马民川、谭烘照、李家裕、刘亦康、陈益群、米汉祖、朱钊鸿、周益民、潘仲明、黄继祖、陈振煦、黄相周、林仲文、王香石 (3)“广东省名中医” 1993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何广贤等70人“广东省名中医”称号:何广贤、邱志楠、罗永佳、黎成科、刘惠纯、杨干潜、黄敏、汤国杰、邱健行、周伯康、罗笑容、张梅芳、邓晋丰、刘伟胜、陈基长、李任先、丘和明、刘仕昌、余绍源、陈全新、黄宪章、李丽芸、禤国维、区永欣、劳绍贤、赵立诚、李国桥、黄春林、刘茂才、刘亦选、彭胜权、靳瑞、王德鉴、岑泽波、杨文辉、熊曼琪、张家维、陈纪藩、欧阳惠卿、朱秉匡、肖劲夫、骆继杰、李志铭、王孟庸、彭太平、刘菊芳、林星远、蔡妙珊、郭志伟、谢震强、曾汉基、赖伯良、刘英杰、孙康泰、李旭、沈鼎荪、叶子宽、林天辅、陈渭良、周焕钧、洪启德、元日成、黎家玉、郑志道、郭朝广、梁其源、黄建业、欧阳汝忠、林君玉、魏甫贤。

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

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 1 中医有一句话俗语叫:气为血之帅。气和血的关系是什么?他们绝对不是半斤八两,气血平衡,这个血能不能够在血管里面运行畅通、流动、运转,把营养输送到五脏的各个部位,就靠气在推动它,领导它。假如没有气的领导,气弱了就会出血。 2 当然这是比较清醒的例子,如果出现大出血,有生命危险了,古人有一个对付的方法 "已亡之血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就是说要赶快恢复阳气的统帅作用,很快就完全止血了,病人就救活了。阴和阳的关系就是气和血的关系。 3 牙龈出血怎么治?就是给他补气,比如用当归补血汤,只有两样药:黄芪与当归,当归是黄芪的一半。 4 有一个女大学生,月经期间,她冲了一个冷水澡,吃了一大包冰块,气候特别热,晚上睡觉时候空调开的很大,结果从第二天开始,他就闭经了,月经没有了,停止了。而且肚子很痛,吃很多的止痛药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正好我来广州,她找我来看这个病,我就跟她说,用温经散寒的方法,她很快就好了。 5 有一位同志问,胆总管结石怎么治疗?这个东西没有现成的办法,这个要看病人本身是偏阴虚还是偏阳虚,是气虚还是其它方面的问题。你要拿药治一下,这个药叫大叶金钱草,每天用120克,熬成水喝就可以了;另外用鱼脑石,每天6克左右,碾成粉。如果这个病人非常的虚弱,一幅药之内能不能软化,那无疑肯定是阳虚,就把这个偏方加到四逆汤里面去用。 6 人身上的湿气很重,一到夏天发一些很痒的小包。这个东西湿气很重,一到夏天总是要发一些很痒的小包。到夏天的时候阳气就发,再一个阳气外发的过程,体内积存的那些垃圾,由内向外发这是一个好事,你不要管它,如果你要想治就吃"桂附理中丸"。这是一个问题。再有一个问题就是夏天能不能用西洋参来代替人参,完全不能。你在任何时候不要吃西洋参,有害无益。 7 现在治肝炎,开始用清热解毒的方法,一段时间后,各项指标都达到正常,过后又会反弹。因为寒凉伤了病人阳气,将来康复起来更困难。什么是清热解毒?有热毒你才清解。中医课一开始就强调"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的观点。医生要辨证,阴病用阳药,就算不好,也没有大错。 8 我治100多例抑郁症,基本就是四逆汤,逐日加附子量,到一定程度,出一身臭汗,就有说有笑了,这个很奇怪,而且得病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家庭比较困难,环境压力比较大。我还计划用这个方子,试用于运动神经元疾病(这是个顽症,这个东西不但外国人治不了,我们也治不了),这个方子加等量制马钱子粉,看看会不会对这个病起到一定的效果。 9 人的头部啊,是阳气汇聚的地方,所以过去《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阳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目录 (1-10辑共127本书)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一、二,三辑(47本) 1《中医临证备要》秦伯未著;2《施今墨临床经验集》;3《蒲辅周医案》4《蒲辅周医疗经验》5《岳美中论医集》;6《岳美中医案集》;7《郭士魁临床经验选集—杂病证治》;8《钱伯煊妇科医案》;9《朱小南妇科经验选》10《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11《赵锡武医疗经验》;12《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皮肤外科》;13《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14《中医入门》秦伯未著。15《章太炎医论》16《冉雪峰医案》17《菊人医话》18《赵炳南临床经验集》19《刘奉五妇科经验》20《关幼波临床经验选》肝病专家。21《女科证治》钱伯煊,妇科专家。22《从病例谈辨证论治》焦树德著。23《读古医书随笔》李今庸著。24《金寿山医论选集》25《刘寿山正骨经验》骨科专家。26《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眼科专家。27《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针灸专家。28《内经类证》秦伯未著。29《金子久专辑》30《陈良夫专辑》。31《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秦伯未编。32《清代名医医话精华》秦伯未编。33《杨志一医论医案集》34《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蒲辅周编著。35《赵绍琴临证400法》36《潘澄濂医论集》37《叶熙春专辑》38《范文甫专辑》39《临诊一得录》凌云鹏著40《妇科知要》徐荣斋编著。41《中医儿科临床浅解》王伯岳编著。42《临证会要》张梦侬著。43《伤寒擎要》刘渡舟等编著。44《金匮要略简释》秦伯未编著。45《金匮要略浅述》谭日强编著。46《温病纵横》赵绍琴等编著。47《针灸临床经验辑要》针灸专家焦国瑞著。

第四集(共6本)方药中专辑 48医学三字经浅说49温病条辨讲解50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51辨证论治研究七讲52医学承启集53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话 第五集本(共19本) 54《医学特见记沈绍九医话》邹慎;55《应用验方》黄竹斋;56《金厚如临床经验集》北京市儿童医院;57《著园医话》杨熙龄;58《中医外科证治经验》段馨亭;59《妇科心得》陈稚泉;60《小儿诊法要义》何廉臣;61《现代医案选》肖龙友;62《马培之医案》马培之;63《六因条辨》陆廷珍;64《妇科经验良方》扬扶国;65《泊庐医案》汪逢春;66《治验回忆录》赵守真67《上海名医医案选粹》冯伯贤;68《中国针灸学》张效霞;69《内科纲要验方类编》秦伯未70刘奉五妇科经验71金针秘传72证治经验 第六集(共11本) 73中医临床常用对药配伍;74潜厂医话;75东垣学说论文集;76中药炮制品古今演变评述;77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78中医膏方经验选;79温病浅谈;80杂病原旨;81医中百误歌浅说;82孟河马培之医案论精要;83赵文魁医案选; 第七集(共15本缺2本) 84清宫代茶饮精华;85清代宫廷医话;86中药的配伍运用;87中药临床生用与制用;88伤寒论类方汇参;89针灸歌赋选解;90常见病验方选编;91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92罗元恺论医集;;93金匮篇解;94新编经验方;95中医实践经验录;96杂病论方证捷咏

收集的全国各地的妇科老中医.pdf

收集各地的妇科老中医 一、福建的林老,林浩然,专治管子,详情可以参考完美主义的贴,或网上搜一下。 二、1、湖北荆州的刘云鹏老先生,专治滑胎,详情可以参考茶花满路的贴,百名老中医之一。 2、武汉:徐升阳教授。张京梅。 3、武汉中华医疗协会的乔其诚两个月治好了她的通而不旸 4、湖北宜昌的闫永钰老中医,一把脉就知道是什么病情, 三、天津中医一附属国医堂看的张吉金 四、1、昆明陈本善。把脉很准。 2、昆明的谭志超医生,专攻多囊,管子,看得非常好,就是药比较贵,但是很见疗效,而且把脉超准 五、上海朱南荪,蔡小荪,百名老中医之一。 上海市浦东北蔡芳沁路闵建平 蒲东张江的徐海燕医生 六、1、河北沧州的孙光周,听说他那很贵。姐妹们可以上网了解一下。 2、石家庄的秦满,中医学院的教授,妇科不孕不育 十五、1、河南郑州,门成福,治疗输卵管的。在好几个地方坐诊呢。搞不清楚具体在哪里。我见过被他治好的人。据说还行,就是药方保密。

2、庞玉琴:她老爸超级厉害,可惜已经不在人世了,庞玉琴现在据说也还行,但是主要还是她老爸的名气,我觉得。治疗妇科的,祖传。中医学院的,金水路热舞对面。 3、储玉霞:也很厉害,主要治疗多囊,我有次月经不调去找她结果前后十几个排队的都是多囊,据说她治疗多囊很厉害。。。东风路上那个中医院,要注意的是,挂她的号要凌晨4点去排队。 4、卫爱武:据说很厉害,专门保胎的,也治管子。人民路丹尼斯对面那个中医院的。 5、庞春生,在鑫苑名家三期步行街开了一家国医堂,他是储玉霞的同班同学,是庞玉琴老爸的学生,是庞玉琴的老师。虽说他是内科,但是我老是发现去找他看妇科的人最多,光我见到的,最近就有两个怀孕的了,都是内分泌不调好像。 6、河南开封儿童医院隔壁的马老五看输卵管不通及不孕不育不错!我有一个朋友的亲戚在那里看好孕了! 七、1、许润三,现任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百名老中医之一。 3\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柴松岩,也主治输卵管,中医泰斗。 2、北京的沈明秀,蔡莲香 4\北京中医院杏林苑的叶苍苍叶老。七十多岁的老中医,返聘回的专家,很有责任心很有医德。一个JM在那里看的多囊;我看的内膜薄不排卵,吃了一个疗程的中药,已经好了,现在内膜0。9,排卵正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