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七章 人际沟通与交往

第七章 人际沟通与交往

第七章 人际沟通与交往第七章 人际沟通与交往 一个没有交际能


力的人,犹如陆地


上的船,是永远不


会漂泊到人生大海


中去的。

“I can do what you can’t do, and you

can do what I can’t do. Togethert do. Together



we can do great things.”


我可以做你不能做的事,你可以


做我不能做的事。我们在一起就可以


做伟大的事。

本讲内容


一、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常见问题


四、人际交往的有关理论


五、优化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方法

一、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


(一)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


马斯洛(Aaslow,A.H.)认为:人人都具有这样一种基本需要,即需要归属于一定的社会团体,需要得到他人的爱与尊重,这些社会需要是与吃饭穿衣等生理需要同等重要的不可缺失性的需要,否则,将使人丧失安全感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了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也无从规定。

心理小实验:人能承受多少孤独?


人到底能承受多少孤独呢?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实验。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

(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测者。


为制造出极端的孤独状态,实验者将学生关在有防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戴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又让他们戴上木绵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上了一个气泡胶枕。除了进餐和排泄的时间以外,实验者要求学生24小时都躺在床上,营造出了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了的状态。

结果,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孤独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最初的8个小时还能撑住,之后,学生就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自语,烦躁不安起来。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实验后得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到第4天时,学生会出现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孤独实验场景示意图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明白了: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

(二)人际交往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性需要


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指出:群体合作


具有生物保存与适应的功能。如果没有群体


的合作,不仅

是人类,许多生物都会灭绝。(三)人际交往还是完善自我的需要


? 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Rogcrs,C.R.) 认为:

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可以交流思想,而且可

以分享许多隐秘的情感:对未来的梦想、

内心的感受、隐秘的冲动……


? 人际交往对人生发展是有益的:沟通可以

相互启迪、丰富彼此人生,可以促进个人

的成长,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

(四)人际交往也是信息交流的需要


戴尔·卡耐基曾说: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

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

的专业技术,另外百分

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

和处世的技巧”。

? 古人云:“独学而无

友,孤陋而寡闻。”

信息交流有利于启迪

思想,开发智能,使

思维撞击,就会产生

新的思想火花。

(五)人际交往是自我决策的需要


? 人际交往可以促使自我了解:在做自我决

策之前,通过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可以

对自己做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


? 人际交往可以获取建议和帮助:通过人际

交往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意见和建议,这

是我们在做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信息。

互动活动一


? 操作:团体成员两人一组,一位做盲人,一位做帮助盲人

的人,盲人蒙上眼睛,原地转3圈,暂时失去方向感,然后圈,暂时失去方向感,然后

在帮助人的搀扶之下,沿着指导者选定的路线,带领“盲人”盲人

绕室内外活动。其间不能讲话,只能用手势、动作帮助“盲

人”体验各种感觉。活动结束后两人坐下交流当“盲人”的感

觉,与帮助别人的感觉,并在团体内交流。然后互换角

色,再来一遍,再互相交流。

? 讨论:

(1)对于“盲人”,你看不见后是什么感觉?使你想起什)对于 盲人 ,你看不见后是什么感觉?使你想起什

么?你对你的伙伴的帮助是否满意,为什么?你对自己或

他人有什么新发现?

(2)对于助人者,你怎样理解你的伙伴?你使怎样想方设)对于助人者,你怎样理解你的伙伴?你使怎样想方设

法帮助他的?这使你想起什么?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


课堂活动:画出你的人际关系图:用距


离的远近代表彼此关系的远近,并思考与不


同人的交往方式有什么不同?


家人

朋友


同学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层次性


信任:你可以信任我


第一层次:联系。很多,无谓的闲聊


第二层次:

相识。人数较



你 多,事实层面,不谈私事。 切

解 一

了 的

第三层次:朋友。几

地 你

个,沟通广泛深入。

入 受

深 第四层次:挚友。 接

更 我

1-2个,

::

想 用心投入

用心投入 受



感情。 接

: 感情。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


1.讨好型


总爱道歉、宽慰别人、

忽视自己、压抑自己、

围着别人转、

易受伤害


指责

2.指责型指责型

2.


总爱挑毛病、攻击性、自以为是、自我中心、管理能力、领袖才能、


控制、高压

3.超理智型


冷漠、与人疏远、

刻板、重分析、解决问题、人情味淡、

冷静、头脑清楚、

有观点、研究型

4.打岔型


思维跳跃、心胸开阔、创造性、富有弹性、不确定、情绪波动、说不准、另类型、

独特

5.一致型


与自己和情境和谐、个人协调、平衡、稳定性、成熟、

有血有肉、有理性、比较全面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常见问题


课堂讨论:


你在人际交往中遇到过哪些问题?


你是怎么解决的,有哪些尚未解决的问


题?

(一)不敢交往


集思广益:你来开处方!


原因:害羞、自卑


表现:紧张、焦虑


克服:

(二)不愿交往


原因:缺乏自信、宽容和信任


表现:回避社交


克服:

(三)不善交往


原因:缺乏人际交往的方法、技巧


表现:交往障碍


克服:

四、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


(一)人际交往的基本概念


1、人际交往的含义


人际交往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

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

等交流过程,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它是人类的特定社会现象。

2、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这是两个既联系又区别的概念。

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实现的根本前提和基础,也是人际关系形成的途径;而人际关系则是人际交往的表现和结果。两者的区别是人际交往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接触的过程,以及行为方式程度等;人际关系侧重于在交往基础上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和结果。从时间上看,人际交往在前,人际关系在后,人际交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人际关系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人际吸引规律


人际吸引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他人的一种

特殊形式的社会态度,是个体对他人给予积极和正面评价的

倾向。在人际吸引中占

主导成分的是人的感情。


1.邻近律


邻近律指人们生活空间上的距离越小,双方越容易接近,彼此越容易相互吸引,这一规律也称为时空接近原则。“远亲不如近邻”就是邻近律的具体体现。

邻近律的发生不是无条件的,在以下两个条件的作用下,邻近律才能发挥作用。


第一,交往频繁。

第二,产生积极的交往体验。


邻近律在人际关系建立之初,所起到作用较大,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和彼此了解的加深,邻近性对人际吸引的作用将逐渐减弱。

2.相似律


相似律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如果双方或几方在年龄、职业、性别、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尤其是认识态度上具有某种一致性和相似性时,容易相互吸引。相似性的因素很多,包括文化背景、民族、年龄、学历、修养、社会地位、职务、思想成熟水平、兴趣、态度、观点、专长等方方面面。 3.互补律


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会产生强烈的人际吸引。也就是互补律是指在交往过程中,当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说,交往的双方,当一方所具有的品质和表现出的行为正


引力。互补性与相似性并不矛盾,只不过它们在不同的场


段和较低水平时,人们更注重相似性因素。但在人际关系


并非所有的相反特征都能互补。

4.对等律


对等律是指人们在社交中常具有这样的心理倾向,即喜欢同那些同样喜欢自己的人交往。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曾经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证明:人们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喜欢那些给自己带来愉快感的人。

5.个性吸引律


个性吸引力主要包括外表、性格和能力。


(1)外表

亚里士多德曾说:“美丽是比任何介绍信更为伟大的推荐书。”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格尔(H.Sigall)等人通过实验发现,外貌与交往关系密切。

(2)个性


个人的吸引力最根本的还在于一种使人喜爱、仰慕并渴望接近的个性品质。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

(N.H.Anderson)1968年曾经进行了一项研究,将555个描绘个性品质的形容词列成表格,让大学生被试按照喜欢程度由高到低顺序排列。结果被大学生列为最喜欢的品质、最不喜欢的品质和中间品质的前19个个性品质排列如下:

令人喜欢的个性品质 中间品质 令人不喜欢的个性品质

真诚 固执 古怪

诚实 刻板 不友好

理解 大胆 敌意

忠实 谨慎 饶舌

真实 易激动 自私

可信 文静 粗鲁

智慧 冲动 自负

可信赖

好斗 贪婪

有思想 腼腆 不真诚

体贴 易动情 不善良

热情 羞怯 不可信

善良 天真 恶毒

友好 不明朗 虚假

快乐 好动 令人讨厌

不自私 空想 不老实

幽默 追求物欲 冷酷

负责 反叛 邪恶

开朗 孤独 假装

信任 依赖别人 说谎 我国西南师大的黄希庭教授于1983年曾经主持了“关于大学生班集体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的课题,运用社会测量、访问、观察等方法对21个班级进行了人际吸引的研究,发现每个班级内部有少数人缘型学生和嫌弃型学生。人缘型学生是最受欢迎的人,一个30人左右的班级内有2-3个人缘型学生,他们的个性品质见下表:

人缘型的个性品质


次序 个性品质 人数 百分比1 尊重、关心他人,对人平等,一视同仁,有同情 39 100



2 热心班集体活动,对工作热情,责任心强 37 94..93 持重、耐心、忠厚老实 37 94..94 热情、开朗,喜爱交往,待人真诚 36 92..35 聪颖,善于独立思考,成绩优良且乐于助人 35 89..76 重视自己的独立性格和自治,有谦虚的品质 35 89..77 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20 51..38 有审美的眼光和幽默感 15 38..59 温文尔雅,仪表美 5 12..8 嫌弃型的个性品质

次序 个性品质 人数 百分比1 自我中心,不为他人的处境和利益着想,忌妒心强 55 1002 对集体工作漠不关心、敷衍了事,缺乏责任心 55 1003 虚伪、不诚实,固执,爱吹毛求疵 50 90..94 不尊重他人,操作欲、支配欲强 45 81..85 对人淡漠、孤僻、不合群 45 81..86 有敌对、猜疑和报复的性格 43 78..27 行为古怪、喜怒无常,粗鲁、粗暴、神经质 39 70..98 狂妄自大,自命不凡,浮夸 38 69..19 学习成绩好,但不肯帮助他人,甚至看不起他人 35 63..610 自我期望很高,小气,对人际关系关于敏感 30 54..511 势利眼,想方设法巴结领导,而不听取群众意见 30 54..512 学习不努力,无组织纪律,不求上进 24 43..613 兴趣贫乏 18 32..714 生活放荡 8 14..5 (3)能力


一个人的能力大小与使他人喜欢程度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人们比较喜欢聪明能干的人,特别是有某些特长的人,会增加人际吸引力。追星族就是典型的对他人某方面能力和特长的极度崇拜。同时,能力或才华与外貌具有互补性。一个长相一般甚至丑陋的人,如果其才华出众,或者具有某方面的特长,其能力因素就会起主导作用,产生

人际吸引,而其相貌劣势可以被忽略或接受。

但是,能力与吸引力之间并非总是成正比的关系,有些能力超强的人,反而在人际交往中受到孤立和排斥。

196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他让被试听录音。录音带有四种声音,显示出四种不同能力条件的人:

A.能力超凡的人;

B. 能力超凡但犯了错误的人;

C. 能力平平的人;

D. 能力平平又犯了错误的人。

结果发现,最受欢迎的人是第二种,最不受欢迎的人是第四种。

实验揭示了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对一个有能力的人来说,偶尔的小过失并不会使他失去吸引力,反而使他更接近普通人,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三)人际交往的交互分析理论


哈里斯(Harris,W.T.)提出四种人际交往的态度类型。


“我好,你不好”——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不会交往“我不好,你好”——自卑怯弱,不敢交往;

“我不好,你也不好”——悲观绝望, 回避社交,不想

交往

“我好,你也好”——积极乐观,尊重、宽容他人,善

于社交

柏恩的PAC理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柏恩认为人的人格中有三种成分,分


别是P(parent)、A(adult)、C(child),


每种成分的行为表现不同。人的就表现出不


同的人格特征。每种人格类型的表现如下:P型:P型占优势的人格结构,以权威和优越感为

特征,表现为统治、支配、教训,按主观意

志办事,独断专行,讲话多以命令的口气。A型:A型占优势的人格结构,以客观、理智为标

志,思想成熟,不感情用事,懂得尊重别人,

善与人合作。

C型:C型占优势的人格结构,以单纯和服从为特

征,表现为像孩子一样没有主见,感情用事,

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

P P:双方都想获得统治地位,支配对方,在人际交往中

起主导作用,因而易发生冲突。(冲突型)

起主导作用,因而易发生冲突。(冲突型)

A A:双方都很理智,懂得尊重对方,替对方着想,容易A A:双方都很理智,懂得尊重对方,替对方着想,容易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平衡型)

C C:双方都很孩子气,任性冲动,容易发生矛盾和冲C C:双方都很孩子气,任性冲动,容易发生矛盾和冲

突。(冲突型)

突。(冲突型)

P C:一方以家长的方式与另一方交往,居于支配地位;

另一方则表现得顺从和依赖,因而能够建立良好的

另一方则表现得顺从和依赖,因而能够建立良好的

人际关系。(互补型)

C A:孩

子气与理智型,天真与成熟,是一种比较协调的

人际关系状态,夫妻间、师生间多属于这种类型。

人际关系状态,夫妻间、师生间多属于这种类型。

(互补型)

P A:一方命令、控制、独断专行,另一方则理智、忍P A:一方命令、控制、独断专行,另一方则理智、忍

耐、谦让,这种人际关系类型可以维持。(维持型)

耐、谦让,这种人际关系类型可以维持。(维持型)五、优化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方法


(一)人际交往的原则


1.彼此尊重


自尊:就是在各种场合自重自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受到他人的侵犯;

尊重他人:就是重视他人在人格、行为习惯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与自己的差异,不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

只有自尊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也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真诚的对待。

2.真诚相待


真诚待人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表面的交往所花费的心思要远远多于坦诚交往所花费的心思,而且这样的交往往往是不长久的。

真诚交往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倍受人们推崇的有益于人际交往的品质有真诚、诚实、忠诚、真实、信赖和可靠。而评价最低的品质中,虚伪居首位。

真诚交往是人际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前提。古人云:“以以

“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在交往中,只有彼此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才能相互理解、接纳、信任,感情上引起共鸣,使交往关系巩固和发展。

3.主动共情


所谓共情,就是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的情绪情感具有感受和理解力,能进入对方的精神世界,能将心比心地体会对方,并对对方的情绪作出恰倒好处的反应。

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看,共情就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不以自我为中心,能进行换位思考,从而充分感受对方的思想、情绪,使沟通的过程更加深入和顺畅。

4.宽容待人


? 宽容表现在对非原则问题不斤斤计较,能

够以德抱怨。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遇到一

些不愉快的人和事,要学会宽容,学会克

制和忍耐。


? 学会原谅别人是美德,学会宽容别人是高

尚。有了这样的心境,就会有良好的人际

关系,就会使每一天都快乐。

? 宽容就是洞察


? 宽容就是忍耐


? ? 宽容就是忘却


? 宽容就是谅解


? 宽容就是洒脱 那么,在生活中有哪些容人之道呢?


? 容人之长


“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

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

、抚百姓,给

赏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统百万

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人杰也。吾能用之,所以取天

下也!” —刘邦


? 容人之短


? 容人之过

5.互惠互利


互惠互利是指交往双方在满足对方需


要的同时,又得到对方的报答,双方的交


往关系就能继续发展。如果一方只索取不


给予,交往就会中断。互利性越高,交往


双方关系就稳定、密切;互利性越低,交


往的双方关系就疏远。人际间的互利包括


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6.讲求信用


人际交往要讲究一个“信”字。信用有


两层含义:


一是言必信,即说真话,不说假话。


如果一个人满嘴胡言,尽说假话骗人,到


头来连真话都不能使人相信了。


二是行必果,即说到做到,遵守诺


言,实践诺言。

(二)人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1. 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


第一、开列自己的人际交往清单

第二、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

第三、评价自己的沟通方式

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


? 对哪些情境的沟通感到愉快?

? 对哪些情境的沟通感到有心理压力?

? 最愿意保持沟通的对象是谁?

? 最不喜欢与哪些人沟通?

? 能否经常与多数人保持愉快的沟通?

? 能否常感到自己的意思没有说清楚?

? 是否经常误解别人,事后才发现自己错了?

? 是否与朋友保持经常性联系?

? 是否经常懒得给别人写信或打电话?

评价自己的沟通方式:


?沟通的主动性:主动沟通者与被动沟通者的沟通状况往往有明显差异。主动沟通者沟通对象广泛,沟通内容不拘一格,容易经沟通与别人建立并维持广泛的人际关系。而被动沟通者正好相反。

?沟通的注意水平:该维度所评价的是沟通者的投入程度。沟通注意水平高的沟通者,注意自己所发出的信息的准确性及对方的可接受性。因而,他们能较好地根据反馈调节自己的沟通过程,对对方的沟通形成良好支持,使沟通始终保持较好的彼此对应性,而得以顺利延续。沟通注意水平低者则相反。 2.学习人际沟通的技巧


卡内基:说话的能力是通向成功的捷径。


(1)学会有效沟通


课堂活动:体验不同的沟通方式(言语沟通、非

言语沟通)思考什么样的沟通是你最喜欢、最有效

的沟通方式?

沟通是交往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发


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


沟通最重要的是要处于接纳、平等、


尊重、自由的氛围下。沟

通的最终目标,


不是谁对谁错,而是互相了解。不是失去


自我,控制别人,而是拥有自我,接纳别


人。

影响沟通的几种话语


1.批评: “你是个没用的人!” “就这么点事情,你都做不好?”


2. 命名: 给别人带帽子。 “傻瓜” 、 “猪头” 、“幸运儿”。


3. 诊断: “他会……” “你会……”“ ……” “ ……”


4.命令:“你必须……” “你只能……


5.说教:“早就告诉过你,不该怎么办,你偏不听”


6.威胁:“不好好学习,将来让你捡垃圾”“ ”

(2)善用两种沟通方式


? 非言语沟通


? 言语沟通

非言语沟通:解读沟通对象的身体语言


非语言沟通是指通过眼神、姿态、表情、动作、声调等进行沟通。

心理学研究结果发现,人的肢体语言传递的信息达70%以上。交谈中的坐姿、坐坐姿、坐位、手势、握手的方式、面部表情的不同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需要我们在沟通时具备相应的敏锐才能保持良好的沟通。

沟通中正确的肢体语言表达:


? 身体稍稍前倾,双臂自然下垂或搭在腿上;? 目光正视对方,有目光交流,不要东张西望;? 听对方讲话时精神要专注,不要漫不经心,做

别的事情,或搞一些小动作;

? 表情自然、平和、微笑,不矫揉造作、夸张。 言语沟通主要是指通过言语来进行人际交流,是人际沟通的重要途径,在进行言语沟通时要注意察觉自己和他人语气、语调、用词等所包含的意思。

语气: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如“你真坏”可以表达亲亲密,也可表达厌恶。在沟通中一定要注意场厌恶。

合、对象而用,否则易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伤害。

语调:是指音速和音量的不同,语调的不同也表明一个人情绪的不同,同样是一句“恭喜你”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出祝福和嫉妒等不同的情绪。在沟通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语调表达自己的想法,尽量不要伤害别人。

用词: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语句和词汇来表达,我们应该在沟通中选择那些不伤害他人的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否则会弄巧成拙。

言语沟通的关键技巧:


?认同


?赞美


?感激


?幽默


?倾听

认同:最基本的沟通


认同是接纳的基础,是一种基本的沟通技巧,是指在沟通中寻找共同的话题,接纳对方的某种看法。

赞美:人的普遍心理需求


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是人的心理需求。


赞美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激励和鼓舞,我们应



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去真


诚地赞美别人。

感激:人情的回报


感激是一种回报,感激有多种形式,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行动的,感激会让对方感到你没有忘记他对你的关照、觉得他在你心目中有一定位置,从而更加愿意与你交往,形成良性互动。

幽默:解除尴尬的应变能力


幽默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出色的语言艺术,也是一种机制的应变能力,特别是在尴尬的场合中它是一种润滑剂。在人际交往中,幽默的言行往往会激发别人对你产生兴趣,还可以启发自己和别人的智慧。如一位演员谢幕时被绊倒了,观众哄堂大笑,该演员却很机智地为自己解围说:“大家的掌声让我倾倒了,再次感谢!”从而化解了一个令尴尬的局面,大家也更欣赏他。

倾听:理解的前提


在人际沟通中,有时听比说更重要,要正确理解别人,必须先听懂对方,要听懂则必须专注地听,不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并不时用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给对方简短的回应,不明白时要礼貌地询问对方真正的意思以免曲解别人的意思。专注的倾听能使人感到自己的重要,能鼓励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能促进真诚的沟通,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

表达倾听的行为表现


表达倾听的层面 倾听的行为表现


非言语层面的倾听 身体微微前倾并放松;保持目

光交流;面带笑容;对来访者

的言语用点头表示肯定和鼓励。


心理层面的倾听 避免内外部因素的干扰;保证

谈话的私密性。


言语层面的倾听 不要打断对方完整的一句话;

用简短的言辞如“是的”、“我明

白”等表明自己在倾听;始终跟

着对方的话题。

思考题


1、请用人际交往理论分析你自己体会最深的

一次人际交往实践。


2、如何运用你所学的人际交往理论和方法处

理宿舍人际关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