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上海市崇明中考语文一模试题--有答案

2018年上海市崇明中考语文一模试题--有答案

2018年上海市崇明中考语文一模试题--有答案
2018年上海市崇明中考语文一模试题--有答案

崇明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九年级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诗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草枯鹰眼疾,。(王维《观猎》)

2.竹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5.,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古诗理解(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词中“”字贯穿全文,统摄全词。(2分)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老夫”一句意在表现词人虽然已年迈体衰,但雄心犹在。

B.“千骑卷平冈”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

C.“酒酣”一句承接上文,引出词人想抗敌戍边的豪情壮志。

D.“何日遣冯唐”写出词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疆场。

(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8-10题(8分)

(甲文)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文)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甲乙两文的作者同属于(朝代),两篇文章的内容都与背景有关。(2分)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10.关于两篇文章中的“乐”,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3分)

A.甲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崇高博大的理想。

B.乙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洒脱豁达的情怀。

C.甲乙两文都精心构思写出了与众不同的“乐”。

D.甲乙两文的作者最终都实现了“乐”的理想。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傅显迂缓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 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 ,倦而假寐 。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注释】①雅步:从容安闲地行走。②针黹(zhì):针线活。③假寐:不脱衣服小睡。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比.相见比:

(2)故.走觅兄故:

12.对画线句子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3分)

A.本性迟疑,看起来就像迂腐的老书生。B.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迂腐的老书生。

C.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傲慢的老书生。D.本性迟疑,看起来就像傲慢的老书生。

13.文中傅显迂缓具体表现在、两处。(2分)

14.开头写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的目的是(3分)

A.突出了傅显博学、知识丰富的特点。

B.这也是形成他做事拘泥的重要原因。

C.讽刺了只会读书却不懂得变通的人。

D.意在说明读书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0分)

人生难得有静气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这是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的一副对联。他认为,古今圣贤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重大事件,越是能沉着淡定,举重若轻,应付自如。

②《晋书·谢安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淝水之战,坐镇指挥的谢安与客人下棋,等待自己八万军队与前秦八十万军队作战的消息。棋局进行中,前线派来的信使到了,书中这样描述:“(谢安)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答云:‘小儿辈()已破贼。’”

③面对危险的时候处变不惊,镇定自若,面对异常激动人心的时候能掩饰自己的情绪不至于人前失态。一个“小儿辈()已破贼”,把谢安的从容不迫刻画得淋漓尽致。

④静气是一种修养。人一旦有了这种气度,心静下来了,喧嚣远了,内心的本真就显现出来了,也就跳出名、利、欲的诱惑,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心怀坦荡,兰心傲骨。

⑤杨绛先生在她100岁生日那天说道:“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杨绛一生经历风浪与波折,却总能给世界以温暖、以感动。无论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聆听先生淡而有味的话语,给人一种领悟生命的智慧和充满内涵的悠远。

⑥静气更是一种境界。只有静气,才能让人认知健全,明白事理,知荣明辱,演好角色,心无旁骛,追求卓越。因此,静气是一种自我的跨越,一种精神的升华。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生命历程里为平庸的生活增添亮色。

⑦静气还与治国理政思维有着莫大的关联。胸怀静气,才不会得意忘形,被胜利冲昏头脑。朱元璋曾征求学士朱升对他平定天下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反观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外患未除,内部就开始忙着贪图享受,忙着争权夺利。不能守静,目光看不远,结果天京很快陷落,真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⑧面对各种喧嚣忙碌、纷繁复杂的人事,心浮气躁非但不能解决问题,通常会把事情弄成一团糟,唯有

15.第②段括号内应该填入的两个字分别是()(3分)

A.笑遂B.徐遂C.笑竟D.徐竟

16.请简要分析⑥、⑦两段能否互换。(5分)

17.结合全文,将第⑧段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9分)

(A)唯有静气

(B)唯有静气

18.下列选项中,不能

..作为第⑥段事实论据的一项是(3分)

A.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山林,每日在山水田园中耕田作诗寻找到自己的乐趣。

B.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平日严格要求自己,专注训练比赛,最终在里约奥运会成就大满冠。

C.袁隆平为追求理想而执著不懈,无怨无悔,将一生投入农田事业,成为著名的水稻专家。

D.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面对不利局面,他耐心与袁绍相持,最终奇袭粮仓,取得了胜利。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0分)

时光倒转了我们的角色

晚上,我妈给我打电话,例行一问之后,她突然抽噎起来,语不能成句。

心忽地一紧。无数个不好的念头飘过,强迫自己定了定神,故作镇定地安慰她,别哭别哭,慢慢说。

我妈是个大夫,或许是职业使然,她生活中敏感、自律、坚韧,偶尔情绪激动也不过是声调拔高几度,总的来说,偏高冷范儿吧。此刻,她压低了声音,竭力控制着语调,试图挂断电话,“妈妈一会儿再给你打”。我相信,她重拨过来说的话一定不是现在要说的。我克制着紧张,放慢了语速,“不要挂,现在说,好不好”?然后,就听到哭声越来越大,贴在耳边,却震得心慌。

这个反常的电话,诱因却简单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她和我弟因为琐事拌了嘴,一个精心准备了午饭想着言归于好,一个却赌气不肯吃饭,摆出了冷战的架势,两天没说话。

哦,就这样么?我试着想象电话那边的样子,家里客厅的棕色沙发上,我妈举着电话,捏着纸巾,啜泣低语,很生气,更多的可能是委屈。

但这真不像她。

记得是在大三的时候,我妈腰椎间盘突出,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我每次打电话,响一声两声就被接起来,虽然觉得奇怪,但完全听不出异样,以为她只是不忙。直到她能下床走动,病情好转,才轻描淡写地说她停诊一个多月,当然可以随时接电话。

在我妈看来,她就是医生,没必要让一个千里之外的孩子牵肠挂肚。等我寒假回家,我妈看上去一如往常,上班,坐诊,忙着给我做好吃的,我跟以前一样晚睡晚起玩得不亦乐乎,这事连同这病轻得好像没有来过。

有时候,一个不算坏的结果会让人不想回忆过程的艰辛。但现在想来,久不归家的女儿,面对病愈的母亲,却不知道关心安慰。我妈除了难过,应该也有委屈吧?从上大学起,聚少离多就成了常态,和父母的交流都淹没在了电话里,进行时中的喜怒哀乐被生生地沉淀下来,直到嘘寒问暖都成了惯例。

现在,我妈正努力打破这个惯例。她把这场冲突的每个细节都讲给我听,前因后果,时间、地点,甚至我弟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所有这些都是证据,都是要让我得出一个结论:错的是那个浑小子!

然而,还原现场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之前讲的故事太少,信息通报式交流的后果就是严肃有余生动不足。

现在,为了证明她本认为不需要证明的A结论,她不得不给我讲A1,A2,A3……

听着听着,我心里突然一阵发酸。小时候,我和弟弟为一个苹果吵到我妈那里,说一堆理由,列一堆证据,只为让我妈把大个儿苹果分给自己……

在我妈看来,苹果的归属当然不是大事,正如在我眼里,这场争执也是小事一桩。但我妈就像那时的

我们,离题万里却不自觉,越说越多,只等我表态说,是啊,是他做得不对。

猝不及防,时光就倒转了我们的角色,已经到了我担心她的时候。

19.第 段“震得心慌”的原因是。(3分)

20.如果将第 段画线句改为“哦,原来是这样。”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联系上下文说说理由。(4分)

21.下列对文中 、 段画线句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两句中省略号与 段中的作用一致,都是省略所说内容。

B.两句中内容引出了第 段中“我”对小时候往事的回忆。

C.两句中内容与第三段的“高冷范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两句中内容琐碎纷杂,意在突出母亲说话已经喋喋不休。

22.文中 、 、 段分别插入了大学时、小时候的往事,从写作目的上看,它与标题中的“”一词相呼应,其具体表现为:(6分)

(1)从前的母亲,自律、坚韧,卧病在床却不以为然

现在的母亲,

(2)从前的“我”,为一个苹果的大小与弟弟争执不休

现在的“我”

23.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为忽略了母亲的感受而感到难过

B.突然间发现母亲衰老而感到心酸

C.表明自己已经成熟,不再是孩子

D.认识到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三、综合运用(11分)

大型文化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在央视三套首播,该节目一经播出即获好评无数。根据下面材料,完成25-27题(11分)

(1)作为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旨在展示国宝的背景故事,将各种艺术形式融入到室内综艺节目、纪录片和戏剧中。每个博物馆推荐的镇馆之宝将交予民众甄选,最终节目组将以《国家宝藏》为主题在故宫举办一场特展,展品即为最终甄选出的9件国宝。

(2)节目组为这些国宝选择了27位明星“护宝人”包括王刚、梁家辉、王凯、段奕宏、李晨、易烊千玺等!

(3)根据我国文物分类标准,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能称其为“国宝”。一件文物究竟是不是一级甲等,首先不是文物价值几何,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有了这一层意义,才能被认定为“国宝”。

24.阅读材料(1)和(2),简要分析《国家宝藏》能够获得如此好评的原因。(4分)(1)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

(2)。

(3)。

25.下列活动中,不适合作为该节目内容的是(3分)

A.明星小剧场演绎国宝故事

B.专家教授来解读国宝价值

C.为保护国宝进行现场募捐

D.收藏者介绍国宝流传经历

26.有人推荐王叔远雕刻的核舟进入《国家宝藏》这个节目,你觉得是否合适,依据材料简要陈述理由。(4分)

四、作文(60分)

27.题目:风景在路上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崇明区初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文言诗文(39分)

(一)默写(15分)(每句3分,错字、漏字、添字,每字扣1分,扣完为止)

1.雪尽马蹄轻

2.禅房花木深

3.僵卧孤村不自哀 4.无案牍之劳形 5.野芳发而幽香

(二)古诗理解(4分)

6. 狂(2分)

7. A(2分)

(三)课内文言文(8分)

8. 北宋(1分)作者被贬(贬谪)(1分)

9.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关键词:微归(各1分,共2分,句子通顺1分)

10. D(3分)

(四)课外文言文(12分)

11. (1)等到(2)因此,所以(每格2分,共4分)

12. A(3分)

13. “雅步”或“喘息良久”(1分)、“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1分)

14. C(3分)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人生难得有静气(20分)

15. B(3分)

16. 不能互换。第6段主要论述的是静气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与4、5两段所论述的内容构成了递进关系(2分);同时第7段所论述的是静气与治国理政的关系,是从个人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与4、5、6段构成了递进关系(2分)。因此,本文整体论证过程是逐步深入,所以不能互换。(1分)

17. 唯有静气方能让人实现精神的升华(自我的跨越)

唯有静气方能让人获得深远的目光(深谋远虑的智慧)

人生要有静气(每格3分,共9分)

18. D(3分)

(二)时光倒转了我们的角色(20分)

19. 一向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母亲,突然大声哭泣,(2分)让我以为家中发生了大事。(1分)

20. 原句既写出了“我”得知母亲无大事后的释然,又写出我对母亲发生如此大变化的疑惑(3分),而改句只是写出了“我”放心的心理。(1分)

21. A(3分)

22. 倒转

琐碎、啰嗦,和弟争执想求得我的理解

耐心倾听母亲的哭诉,开始担心母亲(每格2分,共6分)

2.2

3.D(4分)A或B (2分)

三、综合运用(11分)

24.民众参与明星效应(每格2分,共4分)

25. C(3分)

26. 不能,国宝最重要的必须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2分),而核舟仅仅是一个手艺人的雕刻艺术,不能代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2分)。

能,核舟的雕刻技艺精巧,能够见证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雕刻技艺发展(2分),同时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使得核舟更具有文化意味,适合《国家宝藏》的节目形式(2分)。

四、作文(60分)

说明:(1)题目不写扣2分。

(2)字迹不清楚,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扣1分(符合任意两项即扣1分)。

(3)错别字总扣1分(满2个即扣)。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浦东新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2018·1·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向来枉费推移力,。(《观书有感(其二)》) 2、,尘暗旧貂裘。(《诉衷情》) 3、了却君王天下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4、,弛担持刀。(《狼》) 5、山水之乐,。(《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6-7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霜”在词中的意思是(2分) 7、以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狂”在这里不是狂妄、疯狂,而是有“激情”“豪情壮志”的意味。 B、作者在云中以孙权、魏尚自比,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C、“酒酣胸胆尚开张”表明词人在尽情畅饮之后胸襟开阔,更显豪情。 D、词中描写了出猎情景,抒发了作者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迈气概。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岳阳楼记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选文作者是(朝代)的。(2分) 9、选文①、②段凑够听觉角度描写的句子分别是、。(3分) 10、“或异二者之为”中“异”的内涵是 (4分)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1.(15分)默写 (1)空山新雨后,。(王维《山居秋暝》) (2),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青山绿水,。(白朴《天净沙?秋》) (4),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5)月上柳梢头,。(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4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居士。 (2)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3.(9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

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似与游者相乐。 (3)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潭中游鱼的特点是。 4.(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时已残腊卒岁,资正缺,五十金遂以应用。明日入直,依然旧帽也。公一笑不复言。呜呼!此意尤可感已③。 【注释】①直:同“值”,当值,值勤。②蝟:今作“猬”,刺猬。③已:语气词。(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而极.爱才 ②嘱易.新帽过年 (2)下列对画线部分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正缺钱 B.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正缺钱 C.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资历不够 D.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精力不济 (3)对我“依然旧帽”,公的表现是“”;文末作者说“此意尤可感”,这里的“此意”是指。 二、现代文(40分) 5.(2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

上海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分类汇编 诗词赏析专题

诗词赏析专题 长宁区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6、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 A.何所营:做什么用 B.翩翩两骑:轻快洒脱的两位骑兵 C.驱将:赶着走 D.充炭直:抵充一车炭的价格 7、作品描述了卖炭翁__________的经过,揭露了(两个字)的弊端,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的深切同情。(3分) 答案 6、B 7、辛勤劳动所得终被掠夺一空宫市劳动人民 徐汇区 (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确 ...一项是()(2分) A. “枯藤老树昏鸦”呈现出萧索枯败的冬日景象。 B. “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勾起旅人的向往之情。 C. “古道西风瘦马”写出游子漂泊无依的状态。 D. “断肠人在天涯”以游子思乡之苦收束全篇。

答案 6. (2分)马致远 7.(2分) A 松江区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诗人通过描绘沧海的景象,抒发了的雄心壮志。(2分) 7.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东临”两句既点明“观”的位置,又有“君临天下”的气势。 B.“水何”两句既有大海的动静相称,又勾勒了大海的辽阔壮观。 C.“树木”四句虚写山岛与海水的景象,表现其不息的生命活力。 D.“日月”四句想象大海吞吐星辰的景象,表现诗人旷达的胸襟。 答案 6.统一中原建功立业 7. C 崇明县 (二)古诗理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 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18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空山新雨后,。(王维《山居秋暝》) 2.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青山绿水,。(白朴《天净沙·秋》) 4.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5.月上柳梢头,。(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㈡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居士。(2分) 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似与游者相乐。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空山新雨后,。(王维《山居秋暝》) 2.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青山绿水,。(白朴《天净沙·秋》) 4.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5.月上柳梢头,。(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居士。(2分) 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似与游者相乐。 10.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潭中游鱼的特点是。(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时已残腊卒岁,资正缺,五十金遂以应用。明日入直,依然旧帽也。公一笑不复言。呜呼!此意尤可感已③。 【注释】①直:同“值”,当值,值勤。②蝟:今作“猬”,刺猬。③已:语气词。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⑴而极爱才()⑵嘱易新帽过年() 12.下列对画线部分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正缺钱 B.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正缺钱 C.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资历不够 D.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精力不济 13.对我“依然旧帽”,公的表现是“”;文末作者说“此意尤可感”,这里的“此意”是指。(4分) 二、现代文(40分) ㈠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 ①说起斑马线,我们最熟悉的,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kùsì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 ②斑马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跳石”(见右图)。

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1.默写 (1)风劲角弓鸣,______。(《观猎》) (2)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爱莲说》) (4)______,故克之。(《曹刿论战》) (5)不见去年人,______。(《生查子?元夕》)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微信红包为什么流行 ①2018狗年春节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了惊人的460亿个,较去 年增长了43.3%.发红包最密集的是除夕这一天,达到了142亿个。 ②微信红包为什么在中国人际交往中这么流行? ③可以借用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交易成本”来解释。交易成本,简单地说,就是 除了价格之外的一切成本,具体到微信红包,指除了微信红包里面的钱之外的一切成本。以前的红包只能面对面给。而现在,哪怕远隔重洋,只需轻轻点击,即可给亲朋好友发一个红包,减少了不必要的奔波,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④微信红包“润滑”了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 人情传统形式。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夫妻之间因一点小事儿闹别扭,事后丈夫想和解妻子还在生气,不愿意搭理他。聪明的丈夫就连发20个10元的微信红包,且在红包留言中“言辞恳切地讲道理”,妻子在一笑之余,终于点击接受红包,两人关系和好如初。人们把这种办法调侃为:“和老婆讲道理的正确方式”。 ⑤对于关系没那么亲密的人,如普通的朋友、同事之间,因一些小事情的帮忙, 如果不酬谢,心理总是过意不去。以往人们常常会为送什么发愁,有时想用一些小礼物来回馈,又担心送不出手,怕人家当面拒绝了会很尴尬。现在有了微信红包,不管是18元还是88.88元都是一份诚意的表示,所谓的“礼轻情意重”。 ⑥微信红包的流行还在于它让人们在收、发红包的过程中产生了无穷的乐趣。有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收、发微信红包时会产生猜测和期待,并随之分泌出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正是这种物质会让人产生愉悦感。在微信群里,发一个拼手气红包,往往平均下来,每个人抢到的红包可能才一元多钱,甚至几毛、几分,但大家依然劲头十足、乐此不疲。正如有人调侃,地上有一元硬币,很多人都不会弯下腰去捡起来,但在微信群里,为了几毛钱的红包却抢得大呼小叫,也司空见惯。 想想如果没有微信红包,“一分钱”显然是给不出手的,而微信红包的出现,让本来无法出手的“一分钱”,也变为了“一分也是爱”,甚至还有了专用表情。其实重要的不是钱的多少,而在于乐趣。 ⑦据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调查,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新兴的微信用户就增加 了1000万个。这些用户中,好友数量在200人以上的被访者比例近45%,其中好友数量达500人以上的用户占13.5%.这样庞大的人际社交网络为微信红包的流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微信红包作为红包和人际社交网络两者的结合,产生于社交,服务于社交,它的发展、壮大就顺理成章了。 (文章有删改) (1)第④段“润滑”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1. 默写 (1)空山新雨后,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2)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青山绿水,______。(白朴《天净沙·秋》) (4)_______,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5)月上柳梢头,__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答案】 (1). 天气晚来秋 (2). 苔痕上阶绿 (3). 白草红叶黄花 (4). 敏而好学 (5). 人约黄昏后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的能力。复习古诗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名篇和名 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默写时,要注意 “苔、痕”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 生。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小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 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___居士。 3. 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 “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 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 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答案】2. 东坡 3. C 【解析】 2.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 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 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 坡、苏仙。 3. 此题考查理解诗词内容要点、鉴赏古代诗歌作品语言的能力。A项对“潋滟”的理解错误,潋滟:形容水波流动,并非“波涛汹涌”;“雨后水量充沛”理解错误,应是:晴 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B项理解错误,“空蒙”意思是:在雨幕 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而非“作者饮酒后醉眼朦 胧”。D项理解错误,三、四句是诗人神来之笔,巧用比喻,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 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而不是说“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上海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空山新雨后,。(王维《山居秋暝》) 2.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青山绿水,。(白朴《天净沙·秋》) 4.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5.月上柳梢头,。(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㈡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居士。(2分) 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似与游者相乐。 10.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潭中游鱼的特点是。(4分) ㈣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时已残腊卒岁,资正缺,五十金遂以应用。明日入直,依然旧帽也。公一笑不复言。呜呼!此意尤可感已③。 【注释】①直:同“值”,当值,值勤。②蝟:今作“猬”,刺猬。③已:语气词。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⑴而极爱才()⑵嘱易新帽过年() 12.下列对画线部分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正缺钱 B.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正缺钱 C.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资历不够 D.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精力不济 13.对我“依然旧帽”,公的表现是“”;文末作者说“此意尤可感”,这里的“此意”是指。(4分) 二、现代文(40分) ㈠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 ①说起斑马线,我们最熟悉的,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kùsì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 ②斑马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跳石”(见右图)。

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完整word版含答案)

静安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2018·1·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去年今日此门中,。(《题都城南庄》) 2、,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3、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4、复行数十步,。(《桃花源记》) 5、,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6、“万籁此俱寂”的“此”指(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景使人感到古寺之静穆。 B、颔联描写了禅房的美妙幽寂。 C、颈联以鸟儿之乐反衬诗人之苦。 D、尾联以有声衬无声突出禅院的幽静。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节选) 柳宗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8、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柳宗元的文章《》、《》。(2分) 9、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2018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空山新雨后,。(王维《山居秋暝》) 2.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青山绿水,。(白朴《天净沙·秋》) 4.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5.月上柳梢头,。(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㈡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居士。(2分) 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似与游者相乐。 10.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潭中游鱼的特点是。(4分) ㈣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时已残腊卒岁,资正缺,五十金遂以应用。明日入直,依然旧帽也。公一笑不复言。呜呼!此意尤可感已③。 【注释】①直:同“值”,当值,值勤。②蝟:今作“猬”,刺猬。③已:语气词。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⑴而极爱才()⑵嘱易新帽过年()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空山新雨后,。(王维《山居秋暝》) 2.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青山绿水,。(白朴《天净沙·秋》) 4.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5.月上柳梢头,。(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㈡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居士。(2分) 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似与游者相乐。 10.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潭中游鱼的特点是。(4分) ㈣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时已残腊卒岁,资正缺,五十金遂以应用。明日入直,依然旧帽也。公一笑不复言。呜呼!此意尤可感已③。 【注释】①直:同“值”,当值,值勤。②蝟:今作“猬”,刺猬。③已:语气词。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⑴而极爱才()⑵嘱易新帽过年()

2018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说明文)

2018年上海初三二模汇编—说明文 2018年初三二模宝山(嘉定)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9分) 塑料污染席卷海洋 ①曾几何时,用于灌装软饮料的玻璃瓶逐渐被塑料瓶取代。与前者相比,塑料瓶不仅方便轻巧,易于加工制造,生产成本低廉;而且更容易塑形涂彩,打扮得漂漂亮亮。由于具备这些优点,在大众软饮料消费市场上,塑料瓶包装迅速挤占了玻璃瓶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做到了一统天下。 ②据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这是一个怎样的数量呢?打个比方,如果将这些塑料瓶竖着连起来,可以在地球和月亮间往返37次。 ③不过,在现实中,这些一次性塑料版不是上了天,而是下了海。 ④据有关方面的数据统计,如今,每分钟就有近一卡车的塑料瓶被倒入海洋。自然,被倒入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的数量,只会超过这个统计数据。由于塑料是一种难以降解的物质,因此,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变得日趋严重。 ⑤事实上,塑料瓶等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块塑料缠绕大的海洋动物,如鲸鱼和海龟等;小块塑料则被误认为是食物,在海洋动物食用后令它们中毒或无法消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每年有教十万海洋生物因海洋塑料污染而死亡。 ⑥塑料正在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最新研究发现,在牡蛎、贻贝和部分鱼类中,均检测出了微塑料。科学家研究显示,塑料还无法有效被食物链吸收。不管其在何处被消化,都会将毒素带到我们的餐盘中。 ⑦令人遗憾的是,在关于塑料瓶生产和使用的调查中,没有一家被调查公司承诺减少他们生产的一次性塑料瓶的数量。相反,他们大都致力于所谓“轻量化”研发——使塑料瓶更

2018年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卷说明文汇编和答案

2018年上海各区中考一模说明文汇编 【闵行区】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8分) 悲伤的裁缝 ①她做的是服装定制生意,近十年来真的不错,购大套房,开“大奔”,通过自己的手艺跻身于较高的社会阶层。 ②她的业务流程是这样的:在店里展示最流行的款式,然后根据客户需要“依葫芦画瓢”,复制服装卖给客户。她有15年的裁缝经验,对各种体形的客户有自己的“心传”。 ③但是去了一趟上海科技馆后,她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她说她在上海科技馆里看到了服装业的未来,也许时间不需太久,像她这样的裁缝会被一种新技术取而代之。 ④她很悲伤。 ⑤这种让裁缝悲伤的新技术叫“全息测量”。一个人站在测量仪前,几秒钟后可以精准地测量身材,并且可以精准计算出衣服、裤子每个部件的大小。更为令人感叹的是,这台人工智能机器积累了海量的大数据,它可以在几秒钟内给你“制订”出最佳的着装方案,并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就给你生产出服装来。 ⑥本来,一位出色的裁缝最引以为傲的东西就是“经验”和“手艺”。但“经验”在强大的计算机面前显得太渺小了,一个人积累经验,需要十年甚至二三十年历练,“阅人无数”。但是机器不需要,只要输入累积下来的数据,几秒钟后,这台机器就具备了人类需要几十年积累的“经验”,而且机器的“经验”可以比人类多出成千上万倍。 ⑦再来说手艺。除了文学、书画等以人脑的主观能动性为主的行业外,在非常广阔的领域内,人工智能机器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我看到一段让人惊讶的小视频,拍摄于离我居住的地方只有30公里的一个名叫“云栖小镇”的地方。在一座厂房内,几十个通信基站构成了一个5G 网,里面高速行驶着各种无人驾驶汽车,它们在里面超车、变道、避让等,可以做到精确无误。当我们还在为“特斯拉”汽车无人驾驶技术频出事故而吐槽时,还应该想到,只要等待信号技术、物联网技术升级到位,无人驾驶必然会超过人工驾驶,“特斯拉”偶发性事故将越来越少。 ⑧美国作家库兹韦尔被盖茨称为“预测人工智能未来最权威的人”,在美国他拥有13项荣誉博士头衔。他提出了一个奇点理论:大多数人对未来技术的预测,都低估了未来发展的力量。20世纪人类所取得的成就,等同于过去2000年发展所得到的成就。人类从狩猎时代到农业时代用了十几万年的时间,从农业到工业时代用了几千年,而从工业时代1.0机器

上海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 1、必须熟读每一课。到了初中,老师可能不会抓那么紧,课文不如小学时精简,学生很可能只在上课时粗略浏览一边课文,认为无大碍。但是我要特别提醒的是——到了初三,语文考试中判断读音与字形、成语使用正确的是哪一项,很多取材于课本,不熟读很可能模棱两可。 2、文言文要熟记。课本上选取的文言文最适合学生阅读与记忆,很多典型字词。如果忽视这些而一味去课外找题,事倍功半。 3、古诗词要理解透彻。很多时候考试默写古诗词并不是给出半句让你写另一句,而是给出提示语。提示语有时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有些是一定语境。 4、阅读题首先要掌握学术语。任何答题都需要一定框架,如赏析句子是修辞(写法)+内容+感情,如果没有规定标准,老师改卷就完全主观,不能保证公平公正。这些老师会讲地很清楚。那么这里说一下我三年才懂得的技巧——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而在文中。任何题目首先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寻找答案,最后再调动大脑思考。这点特别注意。 5、语文课本单元末的综合性学习要认真听,认真记。不可大意。最好把相关俗语与故事简要记录。 6、作文要保证每周一练。不管老师是否布置。并且要编辑成册——分初一、初 二、初三三个阶段。到了初三,进入复习阶段,作文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细心琢磨,所以初一初二的基础就特别重要。在训练作文的时候要分为三个板块。一、结构。a.标题.好的题目会让人眼前一亮,激发阅读兴趣(这点也是很多阅读题赏析标题的答案之一),不妨化用典故;数字、符号、文字结合;巧用修辞等。 b.题记.简短。 c.小标题.小标题要整齐而富有文采。二、内容。我的建议是每次分别训练不同题材——情感(如亲情、友情、师生情)、历史人物(如李白、司马迁、杜甫、苏轼)、自然(如给人启示的小草、昙花、树苗)。记叙文最易得高分,散文次之(因为需要有一定文学功底),议论文不建议初中生写(没有思想的深度)。三、文字。文字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对流转的眼与一双勤奋的手——必须经常阅读与练习。可以买一些作文杂志如《课堂内外》、《作文与考试》。 7、方法说到这里,贵在坚持。 201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空山新雨后,。(王维《山居秋暝》) 2.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上海市15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

说明文阅读专题 宝山嘉定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9分) 塑料污染席卷海洋 ①曾几何时,用于灌装软饮料的玻璃瓶逐渐被塑料瓶所取代。与前者相比,塑料瓶不仅方便轻巧,易于加工制造,生产成本低廉;而且更容易塑形涂彩,打扮得漂漂亮亮。由于具备这些优点,在大众软饮料消费市场上,塑料瓶包装迅速挤占了玻璃瓶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做到了一统天下。 ②据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这是一个怎样的数量呢?打个比方,如果将这些塑料瓶连起来,可以在地球和月亮间往返37次。 ③不过,在现实中,这些一次性塑料瓶不是上了天,而是下了海。 ④据有关方面的数据统计,如今,每分钟就有一卡车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自然,被倒入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的数量,只会超过这个统计数据。由于塑料是一种难以降解的物质,因此,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变得日趋严重。 ⑤事实上,塑料瓶等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块塑料缠绕大的海洋动物,如鲸鱼和海龟等,小块塑料则被误认为是食物,在海洋动物食用后令它们中毒或无法消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每年有数十万海洋生物因海洋塑料而死亡。 ⑥塑料正在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最新的研究发现,在牡蛎、贻贝和鱼类中,均检出了微塑料。科学家研究显示,塑料还无法有效被食物链吸收,不管其在何处被消化,都会将毒素带到我们餐盘中。 ⑦令人遗憾的是,在关于塑料瓶生产和使用的调查中,没有一家被调查公司承诺减少他们生产的一次性塑料瓶的数量。相反,他们大都致力于所谓“轻量化”研发——使塑料瓶更薄,以降低成本。但是,“轻量化”的努力远远不能弥补塑料生产总量的巨大增长所带来的危害。要阻止海洋污染的进一步恶化,减少一次性塑料特别是一次性塑料瓶的生产数量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⑧研究显示,如果对塑料造成的海洋污染情况置之不理的话,其影响不只是对于海洋渔业、旅游业等等。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总量将超过鱼类总量。届时,人类面临的,不仅是自己的食物种类、环境质量问题,而且还有我们能不能继续生存的问题。 ⑨因此,减少塑料瓶对环境尤其是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从自

【真题】2018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解析

2018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1.(15分)默写 (1)几处早莺争暖树,。(《钱塘湖春行》) (2),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3)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4),,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5)虎见之,,……(《黔之驴》) 三、标题 2.(4分)阅读古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危楼:高楼 B.伫:久立 C.疏狂:狂放不羁 D.强乐:极致的快乐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蝶恋花”巧设比喻,含蓄表达了这首词思恋怀人的主题。 B.上阕塑造了一位暮色中登楼远望,因相思而忧愁的主人公形象。 C.下阕情景交融,展现了主人公苦中求乐,仍难遣愁绪的过程。 D.本首词主题是豁,围绕“春愁”,写尽怀恋意中人的缠绵相思。 3.(9分)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选文的作者是时期政治家、文学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3)一下不能说明仲永天赋异才的一项是 A.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B.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③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④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⑤.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⑥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⑦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境重镇。知镇戎军日:主管镇戎军队的时候。②虏兵:敌军。③部伍:兵士的队伍。④縻:束缚。⑤候:侦查。⑥蕃军:吐蕃军队,即上文“虏兵”。⑦少选,一会儿。⑧痹:麻痹。⑨阑:残,尽。 (1)解释加点字。

上海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1. 默写 (1)空山新雨后,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2)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青山绿水,______。(白朴《天净沙·秋》) (4)_______,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5)月上柳梢头,__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答案】(1). 天气晚来秋(2). 苔痕上阶绿(3). 白草红叶黄花(4). 敏而好学(5). 人约黄昏后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的能力。复习古诗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名篇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默写时,要注意“苔、痕”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小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 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___居士。 3. 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 “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 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 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答案】2. 东坡 3. C 【解析】 2.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3. 此题考查理解诗词内容要点、鉴赏古代诗歌作品语言的能力。A项对“潋滟”的理解错误,潋滟:形容水波流动,并非“波涛汹涌”;“雨后水量充沛”理解错误,应是: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

2018年上海市嘉定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嘉定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2018·1·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山光悦鸟性,。(《题破山寺后禅院》) 2、,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3、欲把西湖比西子,。(《饮湖上初晴后雨》) 4、,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这首词中“沧州”是指之处。(2分) 7、以下对作品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词的题目“诉衷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一片忠诚。 B、词上下片各有壮志凌云、建功立业两个场景的描写。 C、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D、这首词感情真挚、感人至深,语言华丽,独具风格。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⑤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8、本文的作者是(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人名)。(3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先描写“岳阳楼之大观”,再过渡到开始讨论“览物之情”。 B、文章以“览物之情”贯穿全文,写了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不同的“情”。 C、第③④两段传达出景与情互相交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D、第⑤段侧面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