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原子分子元素离子

原子分子元素离子

原子分子元素离子
原子分子元素离子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探究活动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做的烛芯组成,运用除味觉以外的所有感官,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在下表中作详尽、客观的描述和记录。

你可以按下面的提示进行实验观察,也可以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前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气味;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于水,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还是大?

(2)点燃蜡烛

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1-18所示,约1 s钟后取出,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说明火焰哪部分温度最高,哪部分温度最低?你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如图l-19所示,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又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3)熄灭蜡烛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

将你填写的表格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比较谁观察到的现象多,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确?并交流进行观察和描述的体验。

这个探究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走进化学实验室

典型例题

——实验基本操作

例1 下列各组仪器,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A.烧杯、蒸发皿 B.水槽、量筒

C.蒸发皿、试管 D.集气瓶、燃烧匙

选题角度:考查识别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思路分析:常用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和锥形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集气瓶、量筒、水槽等。解题时可先找出不能加热的仪器:水槽、集气瓶,然后再找出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的烧坏,所以能直接加热的一组仪器应是C。

解答:C

例2 选择下列仪器的序号填在空格内:

①试管②烧杯③量筒④玻璃棒⑤漏斗⑥胶头滴管⑦酒精灯

(1)能在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

(2)配制100g 10%的食盐溶液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

选题角度:考查对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所需仪器的掌握情况。

思路分析:溶液配制分为计算、称量、溶解三步进行。依据称量、溶解所需仪器与题干对照进行选择。

解答:(1)①;(2)②③④⑥。

例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题角度:考查判断实验操作图正误的实验知识。

思路分析:对照蒸发皿加热、试管加热、滴加液体、过滤等基本操作要点,可知蒸发皿应用坩埚钳移走;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否则会造成烫伤,暴沸飞溅,污染试剂等事故。

解答:D。

例4 如下图是某人画的实验室的过滤装置图。

(1)指出图中用字母标出的仪器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并说明改正的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滤是常用来分离________和________混合物的一种实验操作。

选题角度:考查过滤目的、过滤器组成仪器和纠正过滤中错误操作的基本知识。

思路分析: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难溶性固体物质的一种方法,它是借助过滤器完成的。过滤器是由漏斗和滤纸组成,还需用烧杯、铁架台、铁圈、玻璃棒等仪器完成实验。过滤操作要点是“二低、三靠”。图中玻璃棒没有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口没有靠烧杯内壁。

解答:(1)玻璃棒;漏斗;烧杯;铁架台;(2)玻璃棒放在漏斗上方是错误的,应靠在有三层滤纸的过滤器上;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应将其靠在烧杯内壁上;(3)固体;液体。

例5 实验室用石灰水和另一种原料制取少量NaOH固体,试回答:

(1)所需原料除石灰水外,还需要________浓溶液。

(2)主要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在A项操作中,石灰水和另一种原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B项操作的名称叫________。操作时,漏斗下端必须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是为了防止________。

③在C项操作中,当蒸发皿里出现________时停止加热。

解答:(1)(2)①

②过滤滤液飞溅③较多量固体

例6 配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称5.2g氢氧化钠固体(砝码最小为1g);②量取一定量水;③将氢氧化钠和水混合并进行搅拌。

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氢氧化钠时,药品应放在________盘上的________中称取,应加________g砝码。

(2)量取的水的体积如下图所示,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

(3)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4)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水的密度为)。

选题角度:考查初中化学对常用定量仪器正确操作和读数的要求。

思路分析:天平和量筒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定量仪器。使用天平时,注意“物左砝右”及天平的量程;使用量筒时,注意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及量筒中液体的正确读数。

解答:(1)左,小烧杯,5;(2)20.8;(3)加速溶解;(4)20%。

例7 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 B.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C.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D.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选题角度:考查粗盐提纯的方法和步骤。

思路分析:物质的提纯是利用物质和杂质的性质不同,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过程。食盐中混入了难溶性泥沙因而可采用物理方法(溶解、过滤、蒸发)提纯。

解答:D。

例8 下列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

选题角度:测试识图能力和判断实验基本操作正误的能力。

思路分析:根据图示A、B、C、D分别是物质称量、熄灭酒精灯、量取一定量液体、过滤等基本操作,据此分析托盘天平使用需“物左砝右”;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过滤倾倒液体应用玻璃棒引流。故正确操作应选C。

解答:C。

例9 已知在通常状况下,15%的过氧化氢()溶液,在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得到水和氧气,据此设计一套用以下仪器组装成的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画出仪器装置图,并注明药品所在位置。

选题角度:考查根据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过的气体制取、收集方法设计一套气体制取、收集装置的迁移能力。

思路分析:根据题中提供的过氧化氢(液体),二氧化锰(固体)催化剂,不需加热等条件,

选择放入锥形瓶,过氧化氢放入分液漏斗是解题的突破口,这样的装置有利于氧气的制取和收集的控制。

解答:(1)集气瓶,锥形瓶,分液漏斗,水槽;

(2)。

(3)

例1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②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mL~2mL

③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选题角度:考查药品取量、酒精灯使用、液体加热等基本操作要点。

思路分析:定量了解一般药品取量标准,酒精灯内酒精容量的标准,加热时试管内液体容量标准,即可顺利解答。

解答:A。空气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下列活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③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酸雨的形成

A.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2.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标准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焚烧垃圾

B.使用含磷洗衣粉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用煤和石油作为燃料

3.下列各项中,成因果关系的是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③一氧化碳排入大气中④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氟氯代烃排入大气中

a.形成酸雨

b.产生温室效应

c.破坏臭氧层

d.使人中毒

A.①—d

B.②—a

C.③—c

D.④—b

4.空气的成分是: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杂质。按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5.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还有很多物质,其中只有氧气是有用的,其他是有害的

B.空气中只有氧气能提供呼吸,氮气不能供给呼吸,但对人体有害

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去,只留下氧气,更对人类有利

D.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是维持自然生命的支柱,防止空气污染是极其重要的

6.近年来,很多城市都明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其原因是:①浪费资源②容易发生火灾③产生强大噪音,破坏城市安宁④产生大量烟气严重污染空气⑤容易发生炸伤事故,请你按照其重要性的大小,判断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③①

C.④②⑤③①

D.⑤②④③①

7.从环境的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整顿市容,拆除无轨电车空中的电缆和有轨电车的轨道,改用烧汽油和柴油汽车

B.为了促进生产发展,推广城市居民购买私人汽车,限制自行车的行使

C.控制和减少小型汽车、私人用车和出租车的数量,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D.控制和减少燃油汽车的发展,发展电力交通工具和自行车的使用

二、填空题

1.空气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_________。按各种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计算,分别约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 %以及_________ %。

2.稀有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的总称,它们含量较少却有很重要的用途,稀有气体一般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样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_________;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

4.19世纪末,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中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密度,与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密度有0.0064 kg/m3的差异,他没有放过这一差异,在化学家拉姆塞的合作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于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氩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_

①氩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

②瑞利从空气中分离的氮气是纯净物

③19世纪末以前,人们认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④瑞利发现,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密度大于从空气中分离的氮气的密度

三、简答题

1.在一个锥形瓶里放一段镁带,点燃镁带,用塞子将瓶口塞紧,等镁带燃烧后并冷却,开启瓶塞非常费劲。

2.将一只老鼠放入一个密封的玻璃瓶内,过一段时间,老鼠就会死亡。

四、实验题

1.右图是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在实验中,钟罩内的水为什么先下降后上升?

2.有两个集气瓶,分别充满空气和氮气,试用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

答案:

一、1.D 2.B 3.B 4.D 5.D 6.D 7.AB

二、1.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气体。21,78,0.03,0.94,0.03

2.氦、氖、氩、氪、氙、很难

3.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4.①③

三、1.因为镁条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白色的氧化镁固体,锥形瓶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所以打不开了。

2.因为老鼠自己也进行呼吸作用,氧气逐渐减少,二氧化碳逐渐增多,这样老鼠因为缺氧而窒息死亡。

四、1.因为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使钟罩内压强增大,所以水面下降;当反应结束温度降低时,由于氧气参加了反应,钟罩内压强减小,所以水面又上升。

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继续燃烧,则瓶内气体是空气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瓶内气体是氮气。

氧气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田径比赛发令枪打响后,产生白烟的主要物质是

A.二氧化硫

B.氧化镁

C.五氧化二磷

D.二氧化碳

2.下列物质燃烧时能产生火焰,又能产生白烟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D.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3.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所属反应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A.碳——发出白光——化合反应

B.硫——微略淡蓝色火焰——氧化反应

C.铁——火星四射——分解反应

D.蜡烛——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化合反应

4.硫,碳,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共同现象是

A.都有气体产生

B.都有淡蓝色火焰

C.都能发光发热

D.都有水珠生成

5.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生都是白色固体的是

A.硫、木炭

B.磷、镁

C.煤、石油

D.蜡烛、铁

6.某同学归纳氧气的主要用途有:①急救病人,为飞行员、登山运动员、潜水员等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②在炼钢铁中,进行富氧鼓气,提高炉温,加速冶炼过程,提高钢铁的产量和质量;

③化学工业上主要用于制取蒸馏水;④使乙炔燃烧产生高温的氧炔焰,用于焊接或者割断金属;

⑤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用做氧化剂;⑥液氧用于火箭发动机,促使燃料迅速燃烧,产生高能推动火箭前进,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

D.⑤

7.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铜线做导线

B.氢气填充气球

C.氧气供给呼吸

D.二氧化碳有助于植物光合作用

8.下列各组物质颜色相同的是

A.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

B.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C.氧化铜、四氧化三铁

D.木炭、硫

9.区别空气和氧气的最好方法是

A.燃着的木条

B.带火星的木条

C.澄清石灰水

D.液化

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没有固体物质生成的是

A.镁带

B.铁丝

C.硫磺

D.白磷

二、填空题

1.现有氧气、水、硫磺、氧化汞、氢气,请选择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出一个文字表达式:

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15年漫长的旅行“和平号”上的真菌由于在失重环境和太空射线照射等因素下发生了变异,成为对人类有严重威胁的杀手,当“和平号”坠毁时科学家并不担心上述问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平号”在太空旅行中,科学家作了这样的实验:划着一根火柴,迅速放入盛满从地球上带来的空气的储气瓶中,结果观察到火柴很快熄灭,火柴很快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实验室以氯酸钾为原料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1)在下列仪器中,除试管外,还必须用到哪些仪器?(填仪器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后,要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__。装配仪器时,要使试管口略_____________倾斜,并使铁夹夹在试管的_____________部。

(3)加热时,要先使试管_____________受热,然后再集中加热放药品的部位。

(4)停止加热时,要先把_____________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火焰。

四、简答题

有两个同学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及所得结论如下:

A同学: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一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结论:说明集气瓶中没有氧气。B同学: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木条没有熄灭,结论:集气瓶中盛有纯净的氧气。请分析,这两位同学所得结论是否正确?

答案:

一、1.C 2.C 3.A 4.C 5.B 6.C 7.CD 8.C 9.B 10.C

二、1.分解反应——氧化汞汞+氧气

化合反应——硫+氧气二氧化硫

氧化反应——氧气+氢气水

2.“和平号”下坠的过程中由于与大气摩擦以及爆炸产生大量的热高温杀死细菌;在太空中没有气体的对流的产生

三、(1)酒精灯、铁架台、水槽、集气瓶

(2)气密性、向下、上

(3)均匀

(4)导气管

四、A、B同学的结论都是错误的。

制取氧气

习题精选

一、填空题

1.检验集气瓶中存放的无色气体是否为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若检验氧气是否充满集气瓶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至氧气不再发生时止,试管内的固体剩余物有_______和_______;用加热高锰酸钾至氧气不再发生时止,试管内的固体剩余物有和

_______;这两个反应的固体剩余物中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它在氯酸钾制氧的反应中是_______,起_______作用;但在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中,它只是_______物之一。

3.填表:在表中的空格内填写各物质的颜色、状态和化学符号(化学式)

4.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操作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请把操作顺序按①,②,③,④,⑤,⑥,⑦编入括号内:

()撤去酒精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于水槽中;

()收集气体;

()点燃酒精灯,给装有药品的试管加热;

()撤出伸入水槽中的导管;

()装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5.实验室里,通常采用加热_______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该反应属_______反应;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用蒸发液态空气的方法,首先蒸发出来的气体是_______,这种变化属于_______变化。

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其所属反应类型。

(2)写出带编号的仪器的名称。

(3)用文字说明装置图中有什么错误?并说明改正的方法。

(4)实验完毕后,应该先移去酒精灯,还是先把导管从水里拿出来?为什么?

7.二氧化锰跟氯酸钾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起的作用是_______,在该反应前后的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从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的方法是_______。

8.实验室收集氧气,如需较纯净的氧气,常用_______法,这是因为氧气_______;而欲得到干燥的氧气,则可用_______法,这是因为氧气_______,而欲检验此种方法收集的氧气是否集满,可用_______。

9.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有导气管的塞子塞紧,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熄灭酒精灯 f.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判断正误

(1)由空气制得氧气和氮气,这个变化是分解反应。()

(2)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时,加热也会很快分解放出氧气。()

(3)氯酸钾中含有氧气,所以加热时才放出氧气。()

二、实验题

1.双氧水常用于消毒、漂白等,它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在盛有少量的

容器中,加入含 30%的双氧水,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实验室可用此方法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实验室制取_______的装置(填或)。

(2)欲分离反应后混合物中的,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较有哪些优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

(1)指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

(2)实验时应注意:①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_______性,其方法是_______。②试管口要

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③给试管加热时_______。④停止加热时,先要_______,然后_______。

(3)怎样使收集的气体基本上不含氮气?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反应的先后顺序写出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若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可按下图所示的各步操作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实验操作中,要使氧气瓶内充满水而不留存空气,应如何操作?_______

(2)图4所示实验操作中,当集气瓶内即将充满氧气时,要使集气瓶内充有尽可能多的氧气,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5中,应选用_______(填a或b)方式放置已充满氧气的集气瓶。

答案:

一、1.伸入集气瓶内 接近集气瓶口部

2.氯化钾、二氧化锰 锰酸钾、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催化剂 催化作用 生成物

3.

4.⑦①④⑤③⑥②

5.氯酸钾和少量

;分解;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氮气;物理。 6. ,分解反应;(2)A 为试管,B 为集气瓶;(3)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口应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4)先把导管从水里取出再熄酒精灯,防止水倒吸,试管炸裂。

7.催化作用;增大;溶解,过滤 点拨: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当催化剂,起催化作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随着氧气的生成,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在减少,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增大。由于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所以,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

8.答案:排水;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 点拨:考查氧气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9.答案:bcadfe 点拨: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氧气后,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10.答案:(1)× 由空气制得氧气和氮气是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

(2)√ 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又充当了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3)× 氯酸钾是纯净物,里面根本无氧气。氯酸钾加热分解得到氧气,说明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

二、1.(1);(2)烧杯、漏斗、玻璃棒;(3)①不需加热,装置简单;②反应速率快。

2.答案:(1)大试管;铁架台;集气瓶;水槽

(2)①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没水中,双手握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则表明装置不漏气②略向下倾斜,防止湿存水冷凝倒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③先均匀受热,后集中加热④取出导管,再移去酒精灯。

(3)先让气泡放出一段时间,等到有均匀连续气泡出现时,再用集气瓶收集

(4)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室制氧气的综合操作能力。

3.答案:(1)应先向集气瓶内注满水,然后用玻璃片紧贴瓶沿轻推,盖严集气瓶口(2)应将集气瓶竖直倒立在水槽中(3)a,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点拨:此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及氧气的性质

水的组成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开水 B.水结冰 C.电解水 D.蔗糖溶于水

2.下列物质的密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1)水蒸气(2)0℃的水(3)冰(4)4℃的水

A.(4)(2)(3)(1) B.(2)(3)(1)(4)

C.(1)(3)(2)(4) D.(1)(2)(3)(4)

3.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两极同时有气泡产生

B.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

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D.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正极产生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

B.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产生气体体积的2倍

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两极产生的气体都比空气轻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能引用

B.没有水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C.地球上的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水被污染后,不会给人类造成危害

6.改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把防止大气和水源污染作为重中之重。下列可以减少大气和水源污染的措施是:

①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生长

②农业上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③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合理进行工业布局

④工业“三废”经处理后再排放

⑤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

A.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

C.化肥是有用的植物养分,流入河水中不会污染水

D.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都会使水受到污染

8.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 B.水在0℃会结冰

C.水能溶解所有物质 D.水能与一些氧化物反应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将氢气和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就成为水

D.水和氢气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积约有3/4被水覆盖着

B.在地层里、大气中都含有大量的水

C.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D.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1.地面淡水约占总水量的()

A.90% B.60% C.1% D.70%~80%

12.下列所述情况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①任意排放城市生活污水②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③海上油轮石油泄漏④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排放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 D.全部

13.下列为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所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加强对水质的监测

B.禁止工业生产中的三废排放

C.农业上不要使用化肥和农药

D.水库、河、湖一律禁止船通航

14.为提醒广大公民注意节约用水,国家制定了“节水徽记”,上列哪个图案是“节水徽记”?()

15.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雨水 B.娃哈哈纯净水 C.蒸馏水 D.无污染的水

16.下列水资源中,从总体上讲不会减少,但经常造成局部短缺的是()

A.石油 B.煤炭 C.水D.野生动植物

17.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无机盐 B.蛋白质 C.纤维素 D.水

18.下列关于水的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B.水的凝固点是0℃

C.水的沸点是100℃

D.水的密度是

19.纯净的水是()

A.单质 B.氧化物 C.混合物 D.纯净物

20.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氧两种分子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水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2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盐水 B.海水 C.自来水 D.冰水混合物

22.电解水时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

A.1:8 B.8:1 C.2:1 D.1:2

二、填空题

1.电解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_。

2.电解水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二者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

3.水有下述性质:①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②水通电会有氢气、氧气放出;③加热至100℃水会变成水蒸气;④一些氧化物能溶于水生成酸或碱等物质;其中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用编号填写)

4.冰结冰后,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_________。

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可以分解,氢气在_________极产生,氧气在_________极产生,前者与后者的体积比是_________,质量比是_________。

6.某广告语“本饮料是纯天然产品,绝对不含化学物质”是错误的,因为_________。

三、实验题

1.如下图A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B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若甲管生成气体A,乙管生成气体B

(1)试在图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a、b

(2)气体B可以用点燃的火柴检验,有什么现象?说明气体B有什么性质?

(3)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利用了它的什么性质?

(4)0—3分钟,及3—6分钟,甲、乙两管内排除水的体积比各为多少?

2.如下图,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

(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_________。

(5)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_________气,B管收集到_________气体。

(6)在D处,将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A、C:烧开水的过程中,产生水垢

2.C

3.B

4.B

5.B

6.C 应控制水中生物种群的生态平衡,不能控制所有的被水生生物。

7.D

8.C

9.B

10.答案:D 点拨:水是非可再生资源,而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1.答案:C 点拨: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

12.答案:D 点拨:水污染有多个方面,上述四方面都是造成水质污染的因素,所以此题的四个方面全部正确。

13.答案:A 点拨: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可以了解水的污染情况,从而保护和改善水质。

14.答案:B 点拨:不仅要了解节水徽记,更重要的是要有节水意识,只有全民节约用水,才能保证自然界的水源远流长。

15.答案:C 点拨:雨水中含有尘埃,溶有等杂质;娃哈哈纯净水中溶有矿物质、微量元素等。无污染的泉水仍溶有矿物质;而蒸馏水由水蒸气冷凝而成一般不含其他物质。

16.答案:C 点拨:水资源总体上丰富,但由于各地降水量的不同,会经常造成局部短缺。

17.答案:D 点拨: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其它无机盐、蛋白质、纤维素等物质约占人体的1/3。

18.答案:A 点拨:B、C答案必须指明是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

而D答案中,必须说明在4℃时,水的密度是,故A正确。

19.答案:B、D 点拨:首先水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因为水中有两种元素,一种是氧元素,故水是氧化物。

20.答案:C 点拨:单讲组成,物质只能是由某种或某几种元素组成。水的化学式为,一目了然,水只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1.答案:D 点拨:食盐水、海水、自来水都属于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才是纯净物。

22.答案:D、B 点拨:根据实验可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氢二氧一。质量比为

二、1.答案:分解反应点拨: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而电解水的反应是由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两种物质。

2.答案:氧气氢气 1:2 点拨:电解水的实验可证明“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的说法。

3.答案:②④点拨:化学性质主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而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②④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

4.答案: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点拨:同质量的冰和水,冰的体积要大于水,而密度却变的小于水的密度了。

5.负、正、2:1、1:8。

6.饮料中的所有物质(如水等)都是化学物质。

三、1.所考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坐标系。答案:(1)a为电源正极,b为电源负极。(2)现象为火柴燃烧的更旺;说明B具有助燃性。(3)可用排水法;利用了它们不易溶于水的性质。(4)分别为2:1;2:1

点拨:电解水实验中用的为直流电源,由图B知与b相连气体体积大,故应为,故b

为电源负极,a为电源正极。(4)问中无论何时刻,,总成立。

2.答案:(1)甲的装置简单(2)乙装置检验产物方便(3)增强水的导电性

《分子和原子》测试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2题,共44分) 1.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上的最小粒子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B.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 在化学变化的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 D. 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3. 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 A. 大小和质量不同 B. 是否能保持物质的性质 C.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氧分子是保持氧气性质的最小粒子 B. 氯酸钾中含有氧分子,故加热时能放出氧气 C. 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会改变 D. 氮分子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 能说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为原子的事实是() A. 氧化汞制氧气 B. 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 D. 碘升华为碘蒸汽 6.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分子都是由相同的原子构成的 D. 原子可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纯净物是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物质 8. 下列能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 A.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B.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C. 品红扩散 D. 酒精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高低 9. 距地球15~35km处有一处臭氧层,关于臭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臭氧是一种单质 B. 臭氧和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 C. 臭氧和氧气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D. 臭氧转化为氧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10.关于氧气、液态氧、固态氧,下列说法: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③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④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⑤它们为不同的物质。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⑤ 11. 以下物质中,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A. Mn B. 汞 C. Fe D. 水 12. 氯化氢、氯酸钾、氯气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A. 氯原子 B. 氯离子 C. 氯分子 D. 氯元素 13. 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 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 C. 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 D. 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练习题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分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表示的是一种微观概念,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 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一种)微粒。 3、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肉眼是无法看到的 ②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着: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③分子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可以压缩。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⑤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构成不同,可分三种情形: a、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b、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个数不同: c、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个数都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高中学习) 4、分子理论的应用: (1)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2)用分子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知识点二原子 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 2、原子的性质 (1)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3)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同。 3、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注意: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能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注意: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 答:不一定! 金属单质 (如:Fe 、Cu 、Al 、Hg ) 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非金属固态单质 (如:C 、P 、S 、Si ) 稀有气体 (氦、氖、氩、氪、氙、氡 ) 6、原子的构成: 质子 (带 正 电荷) 体积很小,约占原子体积 的几千亿分之一 原子核(带正电)

分子与原子练习题

三单元练习题 1.构成氧气的分子和构成液氧的分子有( ) A.相同的物理性质B.不同的物理性质 C.相同的化学性质D.不同的化学性 2.下列有关混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物有固定组成B.混合物中各成分不能发生化学变化 C.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D.红磷和白磷混在一起形成的是混合物 3.下列各种原子各1g,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氧原子B.铁原子C.氢原子D.氯原子 4.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 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 5.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新产生的粒子是__________;水加热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___________没有发生改变,但粒子间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 6.(9分)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 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 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 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由此可以得到的有关分子的性质是①;, ②;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7.(8分) 载人航天工程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舱内气体净化就是其中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准备探究二 氧化碳转化成氧气的方法。 【查阅资料】

(完整word版)分子原子离子的综合练习题集

分子原子离子的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某微粒R m-的核电荷数为n,你认为不可能据此推测出的是( ) A.该微粒的质子数B.该微粒所属元素种类C.该微粒的电子数D.该微粒的相对粒子质量 2.元素X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 m+与Y的阴离子Y 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 ) A.m+n+a B.m-n-a C.m+n-a D.a-m-n 3.据中央电视台对云南澄江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原子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碳14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相对原子的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6 B.核外由两个电子层,第一层有4个电子 C.核外电子数为6 D.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4.某粒子由12个质子、12个中子和10个电子构成,该粒子是()。 A.分子B.原子C.阴离子D.阳离子

5.关于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他们的质子数相同B.它们的电子层数相同 C.Na比Na+少一个电子D.Na+的最外层是相对稳定结构 6.X、Y、Z、Q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b、c、d(均小于18),若它们的离子X m+、Y n+、Z m-、Q n-的电子层数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a-b=n-m B.b-d=2n C.c-d=m+n D.a-c=0 3.原子核外第三电子层与第一电子层的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其质子数为() A.20 B.14 C.12 D.10 7.某元素的阳离子A3+的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和原子量分别为() A.23,53 B.26,30 C.26,56 D.23,46 8.下列各组数字代表了元素的核电荷数,其中能组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一组是()A.11和7 B.12和17 C.8和12 D.11和16 9.M元素的离子为M2+,其核外电子数为a,核内中子数为b,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a+b+2 B.a+b-2 C.a+b D.b+2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题:分子和原子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题:分子和原子 【典型例题】 例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是有质量的 B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 200mL 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宏观现象或操作可以反映分子的某些性质,同时分子的某些性质又可以解释宏观现象,二者是相互对应的。“100mL 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对应分子的基本性质是:分子间有间隙。 【答案】B 例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 分子大,原子小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则不能再分 【解析】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氧气,也有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汞、硅;故A错。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原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故B 错。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肯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是,毫无联系的分子和原子没有可比性,如汞原子比氢分子大,故C错。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要改变,而原子则不能再分,只是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的物质。 【答案】D 例3:微观模拟题:通过下图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填物质分类)。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 【解析】试题通过模拟图示较为直观、形象地将有关粒子的构成情况展示出来,使本来很抽象的微观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甲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甲的分子又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发生化学变化后,观察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以及生成物的分子构成。 【答案】(1)单质(2)分解(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形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例4: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分子原子粒子的关系

1 、分子、原子都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2、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3?、分子、原子的区别: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4?、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似点①质量和体积很小②都在不停地运动③都有一定的间隔 5、分子原子的联系: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破裂成原子,原子可以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6、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论"论种类“不论”个数”.元素和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7、元素属于宏观概念,用于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如水(H2O)这种物质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原子是客观存在的微观粒子,属微观概念,它用于微观粒子分子的构成.如水分子水分子是由氢和氧两种原子构成的. ?总之:提到物质-----答元素------几种什么元素-------组成的. 提到分子-----一定答原子-------种或个--------构成 8、分子、原子、离子的联系: 概念元素原子 区别①元素是宏观概念,用于从从 宏观角度说明物质的组成;② 元素只有种类不同,没有数量 多少的念义(不讲个数);①原子是微观粒子,用于说 明物质的微观结构;②原子有数量多少的含义(既讲种类,也讲个数); 水由组成,水分子由构成。 (2)以下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B、水分子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由水分子构成; D、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元子构成; 10、练习: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有: (3)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有: (4)带正电荷的的粒子有: ?(5)带负电荷的粒子有: (6)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 (7)在同一种原子里数目一定相等是粒子是: (8)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1、分子、原子2、分子、原子3、分子、原子4、质子、原子核、5、电子6、原子核?7、质子、电子8、分子 1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和核外构成,原子核是由和构成。 12.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惟一粒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分子的大小及质量都比原子大 13、数字的意义: ①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原子。如2H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②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几 个某分子。如2H O中的“2”表示2个水分子。 2 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 ③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或离子中有几个某原子。如CO 2 子中有2个氧原子。?④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离子中带几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如Fe3+中的“3”表示1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⑤元素符号正上方数字表示某元素的化合价。如Fe 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 14、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二个钾原子________,②、2个铜原子,③氦气____ ④两个氮分子___;⑤八个氧分 子________;⑥3个氢分子,⑦2个铵根离子;⑧3个硫酸根离子;⑨4个氢氧根离子;⑩3个铝离子,⑾3个铁离子,⑿3个亚铁离子,⒀写出氯化铁的化学式并标出该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⒁磷的五价氧化物;⒂氧化铜中铜为+2价,⒃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 15、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涵义: ①2M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Mg2+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④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3Fe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的区别

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的区别 原子:指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元素:指拥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分子:是保持物体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的稳定结构。这一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 具体的理解如下: 一、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这一概念有三层含义: 1. 原子也是一种微观上的粒子。 2.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不同的原子组合成分子。 3. 原子由更小的微粒:中子、质子、电子组成。 二、元素 “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称为元素”,这一概念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与分子、原子不同,它只论种类,不论个数,没有数量意义。 2.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是划分元素种类的唯一标准,也即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或离子或同位素都是同一类元素,如氢原子H、氢离子H+、重氢原子H都是氢元素。 3. 同种类的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单质中的元素称为游离态,一般游离态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与化合态不同。 三、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最小微粒”,这一概念包含三层含义: 1. 分子是一种微观粒子,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多种(如原子、离子、质子等),分子只是其中的一种。 2. 分子不是最小的微粒,只是在“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这一点上讲它是一种最小的微粒,相同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3. 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原子构成的。

“其实分子、原子、元素之间还是有很密切的联系的,从下面这个图可以大致看出来: 一、原子、分子、元素之间的联系 说明:(1)原子构成分子;(2)分子构成物质,如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3)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铁原子构成铁,氦气由氦原子构成;(4)(5)同类的原子总称为元素,而元素又组成物质。 二、运用分子、原子、元素概念进行描述时应注意的问题 1. 直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以二氧化碳为例)可以说: (1)二氧化碳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元素不讲个数) (2)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宏观物质不讲个数) (3)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前后一致都不讲个数)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都讲个数) 2. 直接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铁)可以说: (1)铁由铁元素组成(元素为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铁由铁原子构成(铁物质是宏观概念,不讲个数)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一、如何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分子是一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水分子是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果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不是分子了。 2、由于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是由分子聚集后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个的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例如:单个分子就不能表示物质的状态,因为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是由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决定的。 [中考练兵]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组粒子是( ) A、Mg,H B、O2,CO C、O,He D、C,N 二、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化学反应中:(1)原子不能再分。(2)一种原子也不能变为其他原子,即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

成的物质,原子保持其化学性质。 三、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1、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它具有一定的组成,可以用一种化学式来表示,纯净物具有一定的性质(如有固定的熔、沸点)。 2、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一定的组成,不能用一种化学式表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性质,各物质保持其原有性质(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中考练兵]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2006,天津) A、海水 B、自来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 四、元素、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要明确单质和化合物是从元素角度引出的两个概念,即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无论是在单质还是化合物中,只要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都可以称为某元素。三者的主要区别是:元素是组成物质的成分,而单质和化合物是指元素的两种存在形式,是具体的物质。元素可以组成单质和化合物,

初中化学原子、分子、离子讲义

原子、分子、离子 知识点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高速运动的电子是按能量由低到高,离核由近至远的顺序分层排布的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况: 电子层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电子能量:逐渐升高 离核距离:逐渐增大 2、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元素周期表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4、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及化学性质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元素性质 金属元素一般<4易失活泼

①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知识点2:离子的形成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原子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 2、分类: (1)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原子失电子) (2)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原子得电子) 3、离子的表示方法: (1)离子符号:(离子符号歪戴帽,先写数字后写号)Na+、Cl-、O2-、2Mg2+ 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 2Mg2+:小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大2表示两个镁离子 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 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特点:最外层稳定结构) 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完整)九年级化学分子、原子及离子习题及答案.doc

九年级化学分子、原子及离子习题及答案 1.20 世纪20 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 4 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的氧气 B. 一个 O4分子中含有 2 个 O2分子 C.O4和 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 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2. 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 是() 3. 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都是带电荷的粒子 B.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原子 C.具有稳定结构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5. 质子数相同,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是() A.两种不同的元素 B.两种性质相同的粒子 C.一种是阳离子,另一种是阴离子 D.同一种元素或性质不同的两种粒子 6.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级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B.CO和 N2 C.SO2和 CO2 3- 2- D.PO4 和 SO4 7.M 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n+m- 核外电子排a,它的阳离子 M 与 N 元素的阴离子 N 布相同,则 N 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A.m+n+a B.m+n-a C.a-n-m D.a+m-n 8.三种元素的粒子 X m-、Y n+、Z p+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 n>p,则它们的核内质子数 ( 依次用 X、Y、Z 表示 ) 关系为( ) A. X=Y=Z B. Y>Z>X C. X>Z>Y D. Z=Y>X 9. 对 Fe3+、Fe2+、Fe 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粒子所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10.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意义: ( 1) 2 个氮原子; ( 2) 5 个钠离子 2+ ; ( 3) 2Mg ( 4)氧离子; ( 5)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

分子原子元素测试题128道B4版

分子原子元素达标自测 1.夏夜,我们在公园或在校园的小道上散步时,每走到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 明() 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2.(2011.百色市)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2011.天津市)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200ml。下列对 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是很小的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3.(2011.娄底市)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常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下列符号中 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 A. B. C. D. 4.(2011.湛江市)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A 5.(2011.重庆市)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Al C. Fe D. Si 6.(2011.雅安市)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2H B.2H+ C.H2 D.2H2 7.(2011.雅安市)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空隙增大 8.(2011.泸州市)在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人们用了 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试用化学观点从微粒的角度分析 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9.(2011.南通市)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 11.(2011.成都市)对于图示 理解错误的是()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12.(2011.苏州市)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O B .Si C. Al D .Fe 13.( 2011. 大连市)老年人体内缺少下列某种元素会发生骨质疏松,该元素是 () A.钙 B.锌 C. 铁 D.碘 14.(2011.苏州市)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A.氯cl B.氖Na C.镁Mg D.铜Ca 15.(2011.苏州市)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 构成的是() A.干冰 B.黄金 C.金刚石 D.氯化钾 16.(2011.湛江市)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 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 ...的是() 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r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A.B.C.D. 【答案】D 【解析】 A、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6=核外电子数6,为原子,错误; B、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错误; C、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错误; D、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正确。故选B。 2.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称元素符号 113鉨Nh 115镆Mc 117Ts 118Og 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Nh”可表示鉨单质 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 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可知,117号元素带有“石字旁”,118号元素带有“气字头”,都不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Nh”可表示鉨单质,正确; 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 D、镆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5,错误。 故选B。

3.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如图为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 C.硒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答案】C 【解析】 A、由硒元素的名称汉字偏旁“石”字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正确。故选C。 点睛:以钠为例: 4.从下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答案】A 【解析】

分子原子元素练习题

分子原子元素练习题 一、写符号 1、3个氖原子_________ n个氩原子_______ 2个氧原子______ 3个铁原子 2、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 3个水分子_______ 3、3个硫离子_______ 氯离子_______ 钠离子________ 钾离子_______ 氟离子_______ 氧离子_______ 铝离子_______ 钙离子____ 亚铁离子_______ 铁离子_______ 3个镁离子___________ 铜离子 三个亚铁离子镁离子银离子两个钾离子两个铁离子两个铝离子锌离子三个氯离子 4、某粒子由12个质子、12个中子和10个电子构成,该粒子是_________。 A.分子B.原子C.阴离子D.阳离子 5、若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 g,则实际质量为n g的A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6、某元素R的原子核带x个正电荷,则R2+的核外电子总数为_________。 7、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如果两种粒子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B.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性质相同 D.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电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8、某元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二层的电子数是第三层的2倍,该元素是_______。 9、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________________,原子_____________。 11、原子里,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2、相对原子质量=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元素的种类。 14、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15、H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H 表示________________。 16、n 个氖原子___________ 17、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水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水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3、水分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4、1个水分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5、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如: 有的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如: 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如: 6、分子、原子、离子关系: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原子可以组合成新分子,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 18.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有关;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19. 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现已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指的是【】 A.铁元素B.铁单质C.铁原子D.铁离子 20.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汞B.氮气C.氯化钠D.二氧化碳 21. 我们生活的世界由丰富多彩的物质组成,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请你分别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一种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请用一具体事例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2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23.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中都含有。 24. 氧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都含有。 25. H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H 表示________________。26.下列“2”表示的意义 H2H2O 2H2O , P2O5Mg2+ O 2- 27.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 质的是() A.Mg2+B.H C.O2 D.Fe 28.(2008·福州)图l信息能说明()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同隔 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人教版分子和原子的测试题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2014------2015年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A 、分子有质量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体积小 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 .分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 D .液体物质的分子肉眼看得见,气体物质的分子肉眼看不见 3.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碳原子 B .氧原子 C 氧分子 D .二氧化碳分子 4.下列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A .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B .100 mL 酒精和100 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 mL ,说明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 C .酒精挥发到空气中,说明酒精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 D .酒精溶液涂在皮肤上感到凉爽,说明酒精分子进入到皮肤中 5.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 .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6.用分子观点解释图3-1漫画中小女孩的话,正确的是( ) A .分子质量小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体积小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7.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 .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水烧开后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8.医疗上使用的氧气钢瓶体积较小,却能将大量的氧气压缩于其中,是因为( ) A .分子很小 B .分子是可分的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9.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 A .分子 B .原子 C .中子 D .质子 10.原子核( ) A .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 .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11.钠原子的原子核中有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 23 B . 11 C . 1 2 D . 1 12.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蒸馏水 B .氯化钠 C .二氧化碳 D .铁 13.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稀有气体原子的是( ) 14. 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2个电子层 B .该粒子是阳离子 C .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D .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分子原子离子复习课教学设计

分子原子离子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构成的基本微粒,知道原子构成及各粒子数的等量关系,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的关系,认识元素周期表。 2、了解元素符号及其意义,梳理辨析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复习深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本单元的重、难点 原子的构成;原子、分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三、本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角度了解物质的构成,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是化学的重要学习内容。只有对物质的微观结构有所了解,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才能理解物质变化的客观性和复杂性,才能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发展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 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化学“双基”还是初中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结果,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本单元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了解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树立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观念,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把宏观和微观的分析联系起来,建立元素的概念,从宏观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本单元的

内容较抽象,化学基本概念多,涵盖了全书基本概念的一半以上,没有一个课堂演示实验。此外,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的形成、核外电子排布观念等内容都是非常抽象的,学生没有直接经验,且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尽管学生已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但已有的微观知识不多,感性知识不充分,学生难于理解,教学会有相当的困难,事实证明,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极易形成第一次分化。 四、教学对象分析 本单元将进一步帮助学生用粒子的观念去学习化学,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使学生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辨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本单元内容抽象,处理不当容易形成教与学的难点。对一些微观概念,学生往往较难理解,如原子、元素、等,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引导学生在从宏观走向微观世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以避免发生失去学习兴趣和成绩的分化。 五、教学设计流程 复习之旅第一站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复习之旅第二站构成物质的微 粒 ----原子复习之旅第三站构成物质的微粒---离子复习之旅第四站物质的组成---元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回忆再现巩固提高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6大类型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我们

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知识点二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Q: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A: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知识点三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

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

求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2006-9-21 01:54 求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 1.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分子晶体 分子晶体: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互相结合形成的晶体。如:所有的非金属 氢化物,大多数的非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的共价化合物,少数盐(如AlCl3)。 例如:H2(氢气),N2(氮气),O2(氧气)CO2(二氧化 碳),H2S(硫化氢),HCl(氯化氢),HN3(氨气)SO2(二氧化 硫),H2O(水), CS2(二硫化碳), HCN(氢氰酸),HF(氟 化氢), CO(一氧化碳), HBr(溴化氢),HI(碘化氢),还有无 数种有机物:CH4(甲烷),C2H6(乙烷),C6H6(苯), C2H5OH(乙醇、酒精),CH3COOH(乙酸、醋酸), CH3CHO(乙醛)等等等等 2.直接原子构成的物质有三种:1是稀有气体: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 2是原子晶体,有金刚石(C),二氧 化硅(SiO2),碳化硅(SiC),硅单质(Si),还有晶体硼(B),氮化 硅(Si3N4),氮化碳(C3N4) 3是金属单质,它们是由金属原子组成的,铅(Pb),镉(Cd),汞(Hg),Cu(铜),Na(钠), K(钾),Ca(钙), Mg(镁),Rb(铷),Cs(铯),Fe(铁),Zn(锌),Ag(银),Au(金),Mn(锰) 3.离子构成的物质是离子晶体 强碱NaOH(氢氧化钠)、KOH(氢氧化钾)、活泼金属氧化物 Na2O(氧化钠)、MgO(氧化镁)、Na2O2(过氧化钠), CuSO4(硫酸铜),NaCl(氯化钠),Na2CO3(碳酸钠)、大多数盐类(BeCl2、AlCl3、Pb(Ac)2等除外)。 关于离子晶体的详细资料: http://61.161.125.16/wjm/hxjxzyk/jiaoan/g31jtjg.htm192006-9-21 01:5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