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社区中老年颈椎病患者现状及康复治疗

浅析社区中老年颈椎病患者现状及康复治疗

浅析社区中老年颈椎病患者现状及康复治疗
浅析社区中老年颈椎病患者现状及康复治疗

浅析社区中老年颈椎病患者现状及康复治疗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研究太和县城关镇和旧县镇社区中老年颈椎病患者现状及康复治疗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症。了解颈椎病的种类及年龄分布状况,为颈椎病的预防和康复治疗提供依据,便于理解颈椎病的病因,做好更好的防治措施,降低颈椎病的发病率及复发率,使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Of Community statu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vical and rehabilitationTreatment ofcervical disease

Zheng Heng,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ports

关键词:颈椎病;社区;对象;康复治疗;建议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data analysis,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pondylopathy in communities of ChengGuan Town and JiuXian Town in TaiHe county. Spondylopathy is a kind of syndromedue with a series of clinical symptoms which are due to the degeneration of an intervertebral disk and hyperosteogeny. Learning the types and age distribution of spondylopathy, can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venting﹑ rehabilitation、 understanding the pathogeny、completing the safequard procedures and reducing the morbidity and recurrence rate of spondylopathy. People's living quality will be improved finally.

【keyword】cervical spondylopathy; community; object;rehabilitation;advice

1前言

颈椎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痹两种类型。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大约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变。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第5—6、第6—7颈椎受力最大,因此,颈椎病的发生部位在这些节段较为多见。根据张红星编写的《颈椎病》统计,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几乎为100%,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调查太和县城关镇和旧县镇中:团结路社区,城南社区,关北社区,回族社区,北大街社区共五个社区,年龄在35到60之间的颈椎病患者。并对各社区的医疗服务中心,私人推拿室相关从业人员几部分患者进行访谈并协助调查。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利用各种渠道对文献和资料进行合理的搜集与应用以获的间接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是我们研究课题常采用的方法。根据文献资料的构成形式,以文字资料、文物资料、声像资料三大类来调查颈椎病。

2.2.2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直接颈椎患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颈椎病的类型,治疗现状等,共发放问卷100份,(用以了解颈椎病患者职业,性别,年龄,)其中有效问卷98份,有效率98%。

2.2.3数据分析法

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颈椎病的各种数据。

3 调查结果分析及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3.1调查结果

3.1.1颈椎病的种类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颈椎病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颈椎病共分为五类。在对五个社区的98名颈椎病患者进行有效地调研中,显示五种常见的颈椎病都普遍存在(见表1)。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20人,占调查人数的20.4%位居四种类型颈椎病之首;其次为椎动脉性颈椎病在98人中占拒了13人,站调查人数的15.3%;第四位是交感神经性颈椎病,有12人,占总人数的12.2%,最后为脊髓型颈椎病,有8人,占8.1%,混合型颈椎病45人,占总人数45.9%,居首位。由以上数据(表1)表明,颈椎病得病者多为混合型,单一型较少。

表1 颈椎病的类型

类型疾病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Ⅰ神经根型颈椎病 20 20.4%

Ⅱ椎动脉性颈椎病 13 15.3%

Ⅲ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12 12.2%

Ⅳ脊髓型颈椎病 8 8.1%

ⅴ混合型 45 45.9%

总计 98 100%

3.1.2颈椎病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

本次共发放100份调查表,对98为颈椎病患者进行有效问卷,其中35至45岁,共发放23张有效问卷,男11,女12人,占总人数的23.5%;45至55岁,共31人,其中男15,女16人,占有效人数的31.6%;55至60岁,共

44人,其中男19,女25,占有效人数的44.9%。由表2观之,年龄越大,颈椎

病发生的比例越高,说明颈椎病与年龄呈正相关。

表2 颈椎病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表

年龄性别颈椎病患者数占总有效人数的百分比

男女

35__45 11 12 23 23.5%

45__55 15 16 31 31.6%

55__60 19 25 44 44.9%

3.1.3颈椎病患者职业分布

由表3得知,颈椎病主要高发于从事长期缝纫,刻写,以及伏案工作的脑力

劳动者等。

表3 颈椎病患者职业分表

职业类型人数颈椎占总人数的百

分比

ⅠⅡⅢⅣ

办公室文员 20 13 7 0 0 20.4%

棋牌爱好者 16 6 8 0 2 16.3%

装卸工 24 10 9 4 1 24.4%

缝纫和切菜员 7 3 3 0 1 7.1%

无固定职业者 26 12 3 2 9 26.53%

其它 5 1 0 2 2 5.1% 总计 98 45 30 8 15 100%

3.1.4治疗情况

经医院诊断后,除以些严重的患者住院治疗外80%以上在社区诊所和社区推

拿室接受康复治疗。

3.1.5参加工作情况

神经根型颈椎病,有33人能正常工作,7人基本上可以工作,5人工作受影响无法正常上班;椎动脉性颈椎病20人能正常参加工作活动,9人能够自理生活,6人生活上需要一定的帮助;脊髓型颈椎病,1人基本上能过自理生活,2人需要部分帮助,5人基本上不能自理生活。

3.2颈椎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

3.2.1颈部的解剖结构

颈段脊柱由7个颈椎、6个椎间盘(第1、第2颈椎间无椎间盘)和所属韧带构成。上连颅骨,下接第1胸椎,周围为颈部肌肉、血管、神经和皮肤等组织包绕,俗称“脖子”或“脖颈”。从侧方观察,颈椎排列呈前凸弧度。虽然颈椎在脊椎椎骨中体积最小,但它的活动度和活动频率最大,而且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复杂,所以容易引起劳损和外伤,导致颈椎病。

除第1、第2颈椎结构有所特殊外,其余颈椎与胸、腰段椎骨大致相似,均由椎体、椎弓、突起(包括横突、上下关节突和棘突)等基本结构组成。椎体在前,椎弓在后,两者环绕共同形成椎孔。各椎孔目连构成椎管,其中容纳脊髓。椎体上面周缘的两侧偏向后方,有脊状突起,称为钩突。钩突与相邻的上一椎体下缘侧方的斜坡对合,构成钩椎关节。此关节能防止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但当因退变而发生骨质增生时,增生的骨刺则可能影响位于其侧方的椎动脉血液循环,并可压迫位于其后方的神经根。钩椎关节退变可较早出现。由于该关节位于椎间边缘部,在颈椎作旋转等运动时,局部的活动度较大,两侧的钩状突起呈倾斜面,局部椎间隙较窄,颈椎活动所产生的压力和剪力常集中于此。椎弓根上、下缘的上、下切迹相对形成椎间孔,有颈脊神经根和伴行血管通过。通常颈脊神经仅占推间孔的一半,在骨质增生或韧带肥厚时,孔隙变小、变形,神经根就会受到刺激和压迫.产生上肢疼痛、手指麻木等症状。颈椎的横突较短,其中间部有横突孔,除第7颈椎横突孔较小外,其余均有椎动脉通过。当颈椎发生骨质增生等病变时,可导致椎动脉血液动力学方面的改变,影响大脑血液供应,产生眩晕、恶心等换状。

颈段各椎骨间以韧带、椎间盘和关节等互相连结。椎体自第2颈椎下面起,两个相邻椎体之间,由具有弹性的椎间盘连接;椎体与椎间盘的前后有前、后纵韧带及钩椎韧带等连结;椎弓间则通过关节突关节、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和项韧带、横突间韧带相连结。颈椎的韧带多数由胶原纤维组成,承担颈椎的大部分张力负荷。除黄韧带外,其余大部分韧带延展性低,是颈椎内在稳定的重要因素。韧带的弹性,一方面保持颈椎生理范围内的活动;一方面又有效地维持各节段的平衡。黄韧带在颈椎后伸运动时缩短、变厚,屈曲时延伸、变薄。年轻人的黄韧带在压应力作用下缩短、增厚,不易突入椎管,但随年龄增长,黄韧带弹性降低,则易折曲而不缩短,突入椎管产生脊髓压迫。椎间盘的生理功能除了连接相邻颈椎外,更重要的是减轻和缓冲外力对脊柱、头颅的震荡,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参与颈椎的活动,并可增加运动幅度。

颈部椎间盘的总高度约为颈部脊柱高度的1/5—1/4,颈椎间盘的前部较后部高,从而使颈部脊柱具有前凸曲度。纤维环位于椎间盘的周缘部,由纤维软骨构成。纤维环前、后部的钱层纤维与前、后纵韧带分别融合在一起。纤维环的前部较后部厚。髓核的位置偏于后方,临近窄而薄弱的后纵韧带,这是椎间盘容易向后突出的因素。在扭曲和压缩力作用时,颈椎间盘可因纤维环破裂而突出。颈椎间盘发生变性突出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均可直接压迫脊髓,产生下肢麻木(后中央突出可致两侧下肢麻木)、头重脚轻,甚至肢体瘫痪等症状。

在颈椎中,我们将第1、第2颈椎,即寰、枢椎称为特殊颈椎。寰椎呈不规则环形,由一对侧块、—对横突和前、后两弓组成,上与枕骨相连,下与枢椎构成关节。其解剖特点有:位于侧块两端的形似三角形的横突上,有肌肉与韧带附着,对头颈部的旋转起平衡作用;横突孔位于其基底部偏外,较大,有椎动脉和椎静脉从中穿行;后弓上方偏前各有一斜行深沟通向横突孔,椎动脉出第1颈椎横突孔后沿此沟走行;前、后弓均较细,特别是与侧块相连处,易受暴力而导致该处骨折与脱位。枢椎是因椎体上方有一称之为“齿突”的柱状突起,且齿突具有“枢’’的作用而获名。其解剖特点有:齿突原为寰椎椎体的一部分,发育中发生分离且与枢椎融合,所以较易出现齿突缺如、中央不发育、寰椎与枕骨融合、寰枢融合等畸形和变异,并由此引起该区域不稳定而压迫脊髓;齿突根部较细,在外伤时易骨折而导致高位截瘫危及生命。除了第l、第2

颈椎之外,第7颈椎的棘突也与其它颈椎有所不同。该棘突长而粗大,无分叉而有小结节,明显隆起于颈椎皮下,成为临床上辨认椎管的骨性标志,因此,人们也称其为隆椎。第7颈椎横突若过长,或有肋骨出现(称为颈肋)时,往往可引起胸腔出口狭窄综合征。

3.2.2颈椎病的病因

颈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颈椎位于头颅与胸廓之间,颈椎间盘在承重的情况下要做频繁的活动,容易受到过多的细微创伤和劳损而发病。

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早期为颈椎间盘变性,髓核的含水量减少和纤维环的纤维肿胀、变粗,继而发生玻璃样变性,甚至破裂。颈椎间盘变性后,耐压性能及耐牵拉性能减低。当受到头颅的重力和头胸间肌肉牵拉力的作用时,变性的椎间盘可以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间盘间隙变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间孔的纵径变小。由于椎间盘的耐牵拉力变弱,当颈椎活动时,相邻椎骨之间的稳定性减小而出现椎骨间不稳,椎体间的活动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滑脱,继而出现后方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和项韧带变性,软骨化和骨化等改变。

3.2.3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3.2.3.1临床表现类型

3.2.3.1.1神经根型

病变:椎间孔变窄致颈脊神经受压、多见于 4-7颈椎;

高发年龄段:30-50岁

主要症状:早期症状为颈痛和颈部发僵;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此疼痛和麻木沿着受压神经根的走向和支配区放射,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

3.2.3.1.2椎动脉型

病变:由于骨刺、血管变异或病变导致供血不足;

高发年龄段:30-40岁

主要症状: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这些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下肢突然无力猝倒,但是意识清醒,多在头颈处于某一位置时发生。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

3.2.3.1.3交感神经型

病变:各种颈部病变激惹了神经根、关节囊或项韧带上的交感神经末梢;

高发年龄段:30-45岁

主要症状:头晕、头痛、睡眠差、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眼胀、视物不清;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口干、声带疲劳等;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等;心悸、胸闷、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

3.2.3.1.4脊髓型

病变:颈部病变导致脊髓受压、炎症、水肿等;

高发年龄段:40-60岁

主要症状:下肢麻木、沉重,行走困难,双脚有踩棉感;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写字、系扣、持筷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持物易落;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在胸部、腹部、或双下肢有如皮带样的捆绑感;

3.2.3.2诊断

3.2.3.2.1突压痛,压痛位置一般与受累节段相一致。

3.2.3.2.2进行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活动的检查。神经根型颈椎病者颈部活动受限比较明显,而椎动脉型颈椎病者在某一方向活动时可出现眩晕。

3.2.3.2.3:让患者头向患侧倾斜,检查者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掌轻叩击左手臂背侧,如出现根性痛或麻木则为阳性。在神经根症状较重者则双手轻压头部即可出现疼痛、麻木表现或加剧。

3.2.3.2.4对疑有根性症状者,患者坐位,双手托住头部并向上牵引,如出现上肢疼痛麻木减轻者则为阳性。

3.2.3.2.5.又称臂丛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转向健侧,检查者一手抵住耳后部,一手握住手腕向相反方向牵拉,如出现肢体麻木或放射痛即为阳性

3.2.3.2.6右手轻托患者之前臂,一手中食指夹住其中指,用拇指叩击中指指甲部,若出现阳性即四指屈曲反射,则说明预部脊髓、神经损伤。

3.2.3.2.7动脉扭曲试验:病人坐位,做主动旋转颈部活动,反复几次。若出现呕吐或突然跌倒,即为试验阳性,提示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3.2.3.2.8颈椎病人做皮肤感觉检查有助于了解病变的程度。不同部位出现的感觉障碍可确定病变颈椎的节段;疼痛一般在早期出现,出现麻木时已进入中期,感觉完全消失已处在病变的后期。

3.2.3.2.9疾病损伤神经根或脊髓者,肌力均下降,若失去神经支配则肌力可为零。根据各肌肉支配的神经不同可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及节段。

3.3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3.3.1牵引疗法

3.3.1.1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3.3.1.2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

3.3.1.3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3.3.2推拿法

3.3.2.1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项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治疗可以调和气血,桂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

3.3.2.2颈椎病的推拿手法应刚柔结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颈背部反复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肩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俞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若为神经根型,手法治疗应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为椎动脉型,应包括头、脸部的百会、太阳等穴位。接着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击、拍法作结束。施行旋扳手法时,先嘱患者向一侧旋转颈部,施术者两手分别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顺势同时稍用力旋转头颈。此时必须注意:1)旋转角度不可过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颈时可能发出的"咔嗒"声。3)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3.3.3运动疗法

3.3.3.1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颈椎病医疗体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①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②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3.3.3.2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

3.3.4物理疗法

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

3.3.5中医药物治疗

3.3.5.1内服药根据中医辨证特点的不同,将其分为痹痛证,痿软证,眩晕证,

瘀血滞证等进行辨证用药。

痹痛证:以颈肩和上肢窜痛麻木为主要特征。伴有颈部僵硬,活动不利,舌淡,苔白,脉弦紧。属风寒着,证见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伴有怕风恶寒,治宜散喊祛风通络,方用桂枝附子汤加减。属虚寒着见上肢窜麻,以麻为主,伴有四肢不温,劳累后加重,治宜温阳益气通络,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属风湿着见上肢窜痛重者,头部有沉重感,治宜祛风除湿,方用羌活胜湿汤。

眩晕症:以发作性眩晕头痛目眩,转动头颈时机发眩晕或猝倒为主要症状。若属气虚下陷者,症见少气懒言四肢乏力,治宜补中益气方勇补中益气汤加减。若属气血两虚者,症见面色苍白,心悸气短治宜益气养血,舒筋通络,方用归脾汤加减。若属痰於交阻者,症见头晕头重,呕恶痰黏,舌苔黄腻,脉弦滑,治宜祛痰化湿,散瘀通络,方用温胆汤加减。若属肝肾阴虚者,症见眩晕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弦细,治宜滋水涵木,调和气血,方勇六味地黄丸或芍药甘草汤加减。属肝阳上亢者,症见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面色如醉,治宜平肝潜阳通络,方用止痛汤,活学定痛汤,防风归芎汤加减。

3.3.5.2外用药以活血止痛,舒筋活血为主,可用舒筋活络膏,活血散外敷。或万花油,正红花油。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社会的发展,来源于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压力,大多数人都有着颈椎病的隐患。受颈椎病危害最大的群体是体力劳动者、无固定职业又缺乏运动者和办公室人员。他们长时间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或日常缺乏运动,使人的颈椎收到神经的压迫长时间得不到缓解。

4.1.2颈椎病症状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在以后逐渐加重,也有部分症状较重者。这是与所患颈椎病的类型有关,但往往单纯的类型少,以一个类型为主暨有一个到几个类型混合在一起,称为混合型颈椎病,所以说症状是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的。

4.1.3颈椎病现在已成为威胁劳动力下降的又一大因素,且向青壮年蔓延的趋势明显的呈现出来.

4.1.4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很多,且大多都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尤其是中医的

保守治疗,过程较长但复发较低。手术复发率较高,有待进一步进行探讨。

4.2建议

4.2.1如果长期使颈部处于劳累的状态下工作只会导致颈部劳损更重严。建议对颈部自我按摩,并双手持哑铃做飞鸟运动。

4.2.2有充足的睡眠,睡眠充足才可以根本地消除颈部疲劳。

4.2.3如果出现眼睛疲劳,建议多做些眼保健操等等的眼部按摩,因为眼睛劳累也会导致颈部劳累的。

4.2.4做好劳动、运动、演出前的准备活动,防止颈椎和其它部位的损伤4.2.5适当的睡势调整合理的睡眠姿势,选用合适的枕头高低。

4.2.6不受风受寒防止颈部受风受寒,积极治疗颈部的外伤、感染、结核、淋巴结炎和椎间盘炎等疾病,也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一环。

4.2.7增强体质:我国古代有“流水不腐,户枢不矗”的成语,《内经》有“导引按跃”,华伯有“五禽戏”,均说明全身性锻炼,可以强身防病。

参考文献

[1]傅延龄.张仲景医学源流[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06.08:12~12

[2]孙树椿,孙之镐.中医筋伤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01:94~96

[3]罗才贵.推拿治疗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1:38~41

[4]徐明雄,徐家礼.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骨伤科疾病的良方妙法[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05:189~190

[5]李家帮,高鹏翔.中医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03:135~242

[6]盛增秀.医方类聚[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 612~647

[7]张喜睿,康琳,李杏,陈海英.临床护理[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07.04:329~345

[8]张红星.颈椎病[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01:3~21

[9]杨玺,付万有.专家解答颈椎病 [M].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07:1

颈椎病的康复.ppt

---------------------------------------------------------------最新资料推荐------------------------------------------------------ 颈椎病的康复.ppt 一、基本概念颈椎病的康复:基本概念颈椎病的康复:基本概念解剖: 脊柱的颈椎由七个椎体和六个间盘组成,各椎以韧带相连。 八对脊神经由各椎间孔穿出。 椎体后方的椎弓围成椎管、内有脊髓。 椎体两侧有椎A经各横突孔进入颅内。 颈椎侧前方左、右各有一交感神经干,其末梢分布到头、颈、上肢、心脏等部位。 颈部的肌肉有胸锁乳突肌、头夹肌、颈夹肌、斜方肌、头长肌等。 颈椎正位片颈椎左侧位片颈椎右侧位片颈椎张口位片颈椎生理特性: 颈椎是脊柱各椎中体积最小、最灵活的椎节。 要支撑头颅的重量,还要适应眼、耳、鼻等功能的需要做头部屈、伸、侧屈、旋转的运动,极易受物理刺激而产生退行性变由于颈椎解剖结构精细,所处部位重要,病变时症状复杂,发病??高。 颈椎病的康复:基本概念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组织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之颈椎病。 椎间盘椎间关节周围软组织颈椎病病理过程损伤退变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临床症候群颈椎间盘环枢椎后关 1 / 10

节肌肉韧带颈椎病损伤功能紊乱主要症状主要症状颈、肩、背、臂痛, 颈、肩、背、臂痛,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耳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耳闭、眼花、失眠、心慌、血压不稳定, 眼花、失眠、心慌、血压不稳定, 头颈活动度受限或活动时发响、上下肢头颈活动度受限或活动时发响、上下肢无力、麻木、发紧、胀等。 无力、麻木、发紧、胀等。 颈椎病的康复:基本概念二、康复评定二、康复评定 1???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与X线平片所见,均符合颈椎病者,可确诊为颈椎病。 (2)有典型的颈椎病临床表现,而X线片上尚未见异常者,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前提下,也可诊断为颈椎病。 (3)临床上无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而X线片上有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等颈椎退行性病变者,也应诊断为颈椎病或称隐性颈椎病。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 2、常规检查: (1)病史:着重了解其职业;日常生活习惯和爱好;日常锻炼是否经常作大幅度旋颈动作; 有无外伤、受寒等。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 (2)症状:颈、肩、臂、背疼痛;一侧或双侧手麻、头痛、头晕、心慌、胸闷、多汗、上、下肢无力、行走不便、大小便异常等。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 (3)体征:枕孔、棘突、棘间、颈椎

怎样用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

怎样用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 按摩治疗颈椎病属于患者可以接受,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整复错缝等作用,对神经根型的效果较为明显,对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也有一定的疗效。对脊髓型颈椎病,按摩疗法应慎用。 (1)患者正坐,医者站在背后施按揉法于风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能舒筋通络,使颈肩部痉挛的肌肉得以放松。再用法于颈肩部,以斜方肌为重点,施法3~5 分钟后,医者一手扶头顶,一手施法于颈胸椎部,在的同时,配合颈椎屈伸被动运动3 ~5次。接着颈及患侧肩部,配合颈椎侧屈被动运动3~5次。最后医者一手托住健侧下颌,一手颈肩部,配合颈椎旋转被动运动。本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手法,其功能为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消除神经根炎症和水肿,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改善病灶部的缺氧状态。 (2)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后方,施拿法于风池、风府、肩井部以舒筋通络,进一步缓解痉挛的肌肉,能经通络而行气血,使颈肩部僵硬痉挛的肌肉逐渐趋于柔软。 (3)坐位,医者立于患者侧方,一手虎口托住患者枕部,一手以肘部托住其下颌,手掌环抱其头部向上牵引,利用患者的体重对抗,使椎间隙增宽,椎间孔扩大。 (4)坐位,医者一手扶住头顶,一手托住患者下颌作抱球势,徐徐摇动颈椎,待患者肌肉放松后,突然作颈椎伸位斜扳法,往往可听到弹响声。本法功能为滑利关节,整复错缝,扳法拉开椎间隙,突发性动作可纠正后关节错缝,增加颈椎的活动范围,同时能改变骨赘和神经根的相对位置,以减少刺激和压迫,从而缓解和消除临床症状。 推拿对治疗颈椎病的利弊有哪些 推拿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治疗时不用吃药和打针,仅凭推拿医生的双手和简单器械在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经络循行的路线、气血运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推拿痛苦小,简便易行,疗效有时立竿见影,深受病人的欢迎。推拿对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①疏筋通络,缓解疼痛和麻木。 ②加宽椎间隙,扩大椎间孔.整复椎体和小关节滑脱,解除神经压迫。

颈椎病论文:寒邪对颈椎病的影响

颈椎病论文:寒邪对颈椎病的影响 【中文摘要】通过不同人群的调查,分析得出人群中寒邪因素对颈椎病的影响,为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及解放军第211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排除颈椎肿瘤、结核炎症,外周神经卡压综合征等疾病。共获得调查资料1009份,其中颈椎病患者为171例。将数据进行统一的分析整理,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对年龄、性别、发病诱因、寒邪侵袭病史工作环境、通风条件、感受寒邪季节、病程等及针对寒邪的生活习惯(是否随天气变化增添衣物)等与寒邪有关的方面的讨论探讨寒邪对颈椎病产生的影响。结果:由于寒邪侵袭颈部造成局部浅表组织无菌性炎症,血管收缩,肌肉痉挛,对深部组织结构和功能亦会产生影响。调查发现20.4%的患者发病时有寒邪因素诱导。易感受寒邪人群(长期处于空调或正对窗户(门)或在露天环境中工作)中颈椎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注意到颈部保暖,随天气变化增添衣物的人群患颈椎病的几率低于其他人群。且病程越长受寒邪影响的几率越小。小于40岁人群中夏冬季节易受到寒邪侵袭,40岁以上年龄段寒邪侵袭颈部多发生于秋冬两季。颈部受寒邪侵袭最常出现的与颈椎病相关的症状是,颈部僵直或疼痛、肩部僵直或疼痛、枕部疼痛。结论:寒邪是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英文摘要】: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ifferent

group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Analysis cold factors on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f cervical spondylosis influence,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Methods:Conducted a random survey of 1009 among the people who check the body in march 2010 to march 2011 i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s of the first subsidiary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211 hospital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Uiform data collection, then use SPSS 17statistical software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data.Research the morbidities of the different people about genders years,if attack by the cold an so on.Result:Cold pathogen can makes soft tissue aseptic inflammation and Vasoconstriction Muscle cramps and Cervical disc degeneration,can infuence the deep Tissue.The people who stay a long time incoldcondition have the higher risk about Cervical spondylosis.The prevalence of the people who keeping warm is less than the other people. The longer the duration,the smaller the impact.The older have more chance to catch the cold.The younger usually had cold in summer,the older had in winter.The symptoms of the people who catching the cold are similar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are Neck pain or stiffness, Shoulder pain and stiffness, Occipital pain.Conclusion:Cold

颈椎病论文

课题:颈椎病 概述: 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征,是指因颈椎键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韧带及关节囊的退变,肥厚等病因,刺激或压迫颈神经,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和周围软组织而引起的综合症。多发于40岁以上,颈间部酸痛为主要症状,多由风寒侵袭,至肝肾亏虚。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一.选题背景。 1.1颈椎病的原因。 今天的科技蓬勃发展,电子技术突飞猛进,电脑——昔日的庞然大物也成功瘦身,来到了千家万户,成为了当今家庭必备生活家电之一。但人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生活外,同样受到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颈椎病就是其中最严重的一个! 1.2研究颈椎病的必要性及分析。 1.2.1 颈椎病的危害。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 1.2.2 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及特点。 颈椎病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 1.2.3颈椎病研究的必要性: 颈椎病的并发症有很多,如:视力下降,颈心综合征,下肢瘫痪,猝倒等。严重的可以危及生命。并且长期坐姿不正,或者经常保持一个动作太久的现在的年轻人得这个病的越来越多,很多都与职业有关,比如:司机、打字员、办公室工作人员等等都是颈椎病发病的高危人群。颈椎病的低龄趋势也是颈椎病研究的必要性之一。 二.文献综述。 2.1 有关颈椎病的研究。 2.1.1 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颈椎病引起的症状 成都颈腰椎病研究中心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中,慢性劳损是首要罪魁祸首,长期的局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在病变的部位逐渐出现炎症机化,并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 外伤是颈椎病发生的直接因素。往往,在外伤前人们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使颈椎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外伤直接诱发症状发生。不良的姿势是颈椎损伤的另外一大原因。长时间低头工作,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喜欢高枕,长时间操作电脑,剧烈的旋转颈部或头部,在行驶的车上睡觉,这些不良的姿势均会使颈部肌肉处于长期的疲劳状态,容易发生损伤。 颈椎的发育不良或缺陷也是颈椎病发生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亚洲人种相对于欧美人来说椎管容积更小,更容易发生脊髓受压,产生症状。在单侧椎动脉缺如的患者,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率几乎是100%,差别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另外,颅底凹陷、先天性融椎、根管狭窄、小椎管等等均是先天发育异常,也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颈椎病的原因 不良姿势 1.不良姿 1. 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卧车上睡觉,睡着时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易出现颈部损伤。 劳损 2. 2.劳损 长期使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如长时间低头工作,易发生颈椎病。小于30岁的颈椎病人,多从事低头工种。 头颈部外伤 3. 3.头颈部 50%髓型颈椎病与颈部外伤有关。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

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 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 4.颈椎结 4. 先天性小椎管、颈椎退变等是一些颈椎病发病基础。国外统计40—50岁有退变者占25%,55岁以上有退变者占85.5%。颈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狭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倍。 慢性感染 5.慢性感 5. 主要是咽喉炎,其次为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这些部位的炎症刺激颈部软组织或通过丰富淋巴系统引起颈枕部软组织病变。有人认为,慢性咽喉部感染是颈椎病重要发病因素,这可能与软组织慢性劳损炎症相互影响而加重病情之故。 风寒湿因素 6.风寒湿 6. 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继之产生无菌性炎症。因此,风寒湿因素不仅是诱因,也可作为病因引起病变产生症状。 颈椎病初期症状 猝倒::常在站立或走路时因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 1、猝倒 倒地后可很快清醒站起,不伴有意识障碍,亦无后遗症。此类病人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时性脑血供应严重不足所致。 2、吞咽障碍: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异物感,少数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这是由于颈椎前缘骨质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或因颈椎病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食管痉挛或过度松弛而出现的症状。也可因骨刺形成使食道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引起。 3、高血压:颈椎病可引起血压增高或降低,但以血压增高为常见,称为“颈性高血压”。这与颈椎病所致椎基底动脉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经受刺激发生功能紊乱有关。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多见,故两者并存的机会不少。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一、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 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跟、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为颈椎病。 二、一般原则 1、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所见相符合者,可以确诊。

2、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除外其它疾患后方可诊断颈椎病。 3、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为颈椎病。 各型颈椎病诊断原则: 除上述原则外,各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分别为: 1、颈型:

(1)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2)X线片上颈椎显示曲线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 (3)应除外颈部其它疾患(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它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颈肩部疼痛。 2、神经根型: (1)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4)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 此试验)。(5)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

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症、肘管综合症、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3、脊髓型: (1)临床上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 (2)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3)除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05a26、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4、椎动脉型:

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问题是有待于研究的问题。(1)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型眩晕。(2)旋颈试验阳性。(3)X 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4)多伴有交感症状。(5)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6)除外颈动脉Ⅰ段(进入颈、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7)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 5、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

颈椎病常见手法复位

1 仰头摇正法:适用于枕寰、寰枢关节的旋转式错位。患者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枕部,一手托其下颌,使病人头部上仰(仰头可使C2-7颈椎后关节闭锁成“定点”),侧转,嘱病人放松颈肌(缓慢动2-3下),待头转到最大角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即可使错位的关节复位,此操作中有时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咯得”声。也可取坐位操作 2 低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后关节旋转式错位。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中段颈椎错位者约屈20度。下段颈椎错位者前屈须大于30度)术者一手轻拿其后颈,以拇指按压于错位的横突后隆起处下方作为“定点”,另一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为支点,转动头部,当摇头至最大角度时,动点的手用有限的“闪动力”,“定点”的拇指按压成阻力,使关节在动中因“定点”的阻力而复位。缓慢复位法根据需要可重复2-3次。 3 侧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钩突关节旋转式错位及侧弯、侧摆式错位。患者侧卧、低枕、头前屈,术者一手托其耳区头部,另一手轻拿其后颈,拇指“定点”于错位之横突下方,

将头搬起呈侧屈状作摇头活动,动作同低头摇正法。 4 俯卧摇肩法:适用于第5颈椎至第2胸椎间的旋转式错位。患者侧卧、平枕,上肢垂直,手置臀部,术者立其后方,用拇、食指夹于错位关节的横突前后方,另一手扶于肩部,作向前推、向后拉的摇动,“定点”作对抗阻力,使旋转错位在摇动中复正,此法与低头摇正法复位原理及适应症相同,只是“动点”在下,改为摇肩,使作用力易于达到颈胸交界处。尤其对上位颈椎失稳的患者,可避免因低头摇正角度过大而损伤上颈段。注意摇肩时先将其肩向下推,以免关节闭锁影响复位。

5 侧向搬正法:适用于颈椎2-6侧弯、侧摆式错位的钩突关节错位。患者仰卧,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拿其后颈并以拇指按住患椎横突侧方并向隆起处按压(侧摆者只按一点,侧弯者由下而上按压)。另一手托住下颌并以前臂贴其面颊部,两手合作将患者头向上牵引并屈向健侧再屈向患侧,(让错位关节先开后合),当颈屈向患侧至最大角度时,拇指“定点”不放松,,并与“动点”手协同作扳、按、牵联合“闪动力”以使错位关节复位,有时病人可改用侧卧位,去枕,用抬头作侧扳按动作,与侧头摇正法相同,抬头角度加大。C6-T2侧摆、侧弯式错位者,可将“动点”改为推肩拉肩法,此法必须使错位椎间侧屈活动度加大才能成功。 6 挎角搬按法:适于C2-6后关节错位,或关节滑膜嵌顿,且关节肿胀者。患者取健侧卧位,低枕,将头偏向健侧前屈,充分展开患椎关节,术者双手拇指轻力弹拨其颈部紧张肌腱(提肩胛肌、夹肌多见)作滑膜嵌顿的诱导松解,使嵌顿的滑膜退出,并揉捏颈肌使之放松。然后一手拇指“定点“于肿胀隆起的偏下方,另一手扶对侧头面部,将头搬起屈向健侧前外45度,再搬头向患侧后外45度,如此斜向扳按压该隆突关节,重复2-3次即可复平。 7 俯卧冲压法(旋转分压法):适于颈胸交界区(C6-T3)的关节错位。以C7棘突左偏,T1棘突右偏伴压痛为例,患者俯卧于软枕上,头在床边悬空,面向颈部放松。术者立于床头,右手掌根部按于C7棘突左侧,力点落在椎板(棘突根)部,左手掌根部按于T1-T3棘突右旁作定点,令患者深呼吸,当其呼气时,术者双手用有限度的冲压力下按,右手“动点力“稍加大,可重复2-3次,由于术者双手作用力方向不同,对旋转式错位较易复正。对滑脱式错位,可改为双拇指同按于后突的椎旁两侧,在双掌牵位头颈时双拇指加按压力,以达到牵引推正之目的。本法亦常用于胸椎段错位。

颈椎病的康复方案

一、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其继发性的椎间关节退行行病变所至临近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等)受累所引起的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二、颈椎病的分型: 颈椎病分为五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食道压迫型。而食道压迫型较少见。 1. 神经根型颈椎病:退行性改变的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或椎体后骨刺刺激和压迫#脊神经根而引起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者。 2. 脊髓型脊椎病:因退行性颈椎间盘向后突出或椎体后缘的骨刺压迫脊髓,而引起的脊髓的传导功能障碍。 3.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椎间盘或颈椎骨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的、椎动脉的、脊髓膜内的交感神经纤维而引起的一系列的反射症状。 4. 颈动脉型颈椎病:由于钩椎关节退行病变,骨刺压迫或椎间盘向侧方突出而压迫椎动脉而造成脑供血不足。 三、颈椎病的治疗: 1. 颈椎病大部分可以应用保守治疗治愈,保守治疗包括:牵引、理疗、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另外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治疗亦非常有效。 2. 保守治疗无效,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对于颈椎病保守治疗实际上即是康复治疗。而手术之后功能的恢复过程中康复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四、颈椎病保守治疗康复方案: 1. 活动期 活动期患者颈椎病的症状较重,可以适当制动,比如佩戴颈托、卧床休息,以减少颈部的负荷。同时应由专业医生决定是否需要使用牵引,配合理疗,使用适当药物帮助尽快缓解症状。 在接受以上治疗的同时,为维持颈部周围肌肉力量,应进行以下练习: (1)颈部抗阻等长肌力练习(参见第十三章第四节:图解038): 在最用力处保持10秒为1次,10次/组,2-3组/日。 最好对照镜子练习,确保练习时颈部肌肉用力,但头部不偏向任何方向,保持在中立位。此练习主要加强颈部周围肌肉肌力,提高颈部控制能力及颈椎稳定性,同时非常安全。 2. 恢复期: 急性期后应继续并加强肌力练习,进一步提高颈部的稳定性,确保在逐渐恢复日常生活活动时颈部的安全,并且尽量避免复发。 (1)“床边抬头”颈部肌力练习(参见第十三章第四节:图解039): 在最用力处保持10秒为1次,10次/组,2-3组/日。 确保练习时颈部肌肉用力,但头部不偏向任何方向,保持在中立位。此练习主要加强颈部周围肌肉肌力,提高颈部控制能力及颈椎稳定性,同时非常安全。 随症状的减轻和肌力的提高可逐渐改为动力性练习。 (2)颈部活动度练习(参见第十三章第五节:图解095,096,097,098):在颈部有牵拉感或微痛处保持10-15秒,5次/组,1-2组练习连续进行,2次连续/日。 练习前必须由专业医生的指导,了解哪些方向的活动可做,哪些则应尽量避免! (3)肩部肌力练习(参见第十三章第四节:图解001,002,003): 运动肩部的肌肉通常也通过颈部,因此可以帮助提高颈部的力量和稳定性。同时纠正急性期疼痛麻木造成的上肢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

北京治疗颈椎病的好方法

北京治疗颈椎病的好方法 作者:黄运绥高水平的生活和快节奏的社会致使我们经常诱发一些颈椎病,颈椎病头晕的症状是什么呢?那颈椎病症状的具体表现特征都有哪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以便更清楚的知道颈椎病,从而正确的对待颈椎病。 颈椎病的症状表现有以下几种: 1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颈椎病的症状还有少数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 2颈椎病的症状主要表现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有的一侧面部发热,有时出汗异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 3有椎管狭窄者可在低头时突然引起全身麻木,或有过电样的感觉。

颈椎病现在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由于现在的办公族们的工作性质和生活的不规律,患有颈椎病的几率不断上升,使得很多人都认识它,颈椎病的缠绕不仅影响工作,还影响心情,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预防颈椎病的发生,通过一些运动来减轻颈椎病,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有以下几点: 一、颈部运动:这也是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头向前倾十次,后仰十次,左倾十次,右倾十次。后缓慢摇头,转十次,转十次。都是颈椎病的自我治疗。 二、局部按摩:颈椎病的自我治疗可于颈部、大椎穴、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在这些反应点上进行揉按、推掐。这种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很好用。 三、摇动上肢:左臂摇动二十次,右臂摇动二十次。空练指,臂平伸,手五指作屈伸运动,作五十次。些都是颈椎病的自我治疗。 颈椎病的自我疗法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如果症状验证者则需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机会,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浅谈颈椎病的诊疗心得

浅谈颈椎病的诊疗心得 颈椎病诊断颈椎病是指颈部骨骼、软骨、韧带、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部关节退行性变而累及 邻近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及软组织),所引起 的一组症候群。患者 年龄多为40~60岁,有颈肩痛并向上肢放射,伴有麻木感,活动 受限,乏力。有的患者出现下肢沉重感,双脚踏棉花感,躯干束 带感;有的患者表现头晕、心慌、恶心等不同的症 状。体征:可发现颈部僵硬,刺激椎间孔试验(如压头试验Jackson sign,Spufling sign)臂丛牵拉试验阳性。有的患者有肌张力高,BaNns- b sign阳性、Hoffmann或Rossollmo sJgn阳性,这是颈脊髓受压的重要体 征。X线片检查可以了解颈椎曲度、椎间隙高度改变、椎间隙狭窄部位与程度,骨赘的 部位与大小,观察后纵韧带与项韧带的钙化与骨化,并可观察椎 间孔的大小,各小关节的滑移情况及测量颈椎椎管的矢状径大小。脊髓造影可看是否有脊髓压迹和充盈缺损。椎动脉造影可明确椎 动脉有无畸形、狭窄、受压、扭曲阻塞等情况。因为造影是有创 检查,现在已较少采用。CT和MRI诊断价值大,能详细显示椎间盘突出节段、类型和程度等,并了解神经受压的 情况,侧隐窝有否狭窄,对决定是否手术及手术方式具有很大的 价值。CT可显示详细的骨结构图像,特别是侧隐窝区、椎间盘和 黄韧带病变,可与硬膜囊相分辨,测量椎管矢状径的大小。对椎 体后骨刺、椎管大小、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钙化、间盘突出等 能表现出来。MRl分辨能力更高,可观察椎管软组织的结构,脊髓是否压迫,是否变细萎缩,是否有空洞肿瘤

等。 1.神经根性颈椎病最多见,占颈椎病 发病率的50%~60%,表现为颈部疼痛及上肢放射性疼痛,放射痛 范围根据受压神经根不同而表现在相应皮肤节段,皮肤可有麻木、过敏等感觉异常,多数患者有患侧上肢酸沉无力,握力减退,手 指动作不灵活。病史长者上肢肌可萎缩。患肢上举、外展和后伸 有不同程度的受限。检查时上肢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向上引颈时颈痛减轻或消失。神经系统检查有较明显的定位体症。X线片示钩椎关节和椎间关节变窄,生理前凸减少,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及椎间孔狭窄等退变征象,CT、MRI有助于详细诊 断。 2.脊髓型颈椎病占此病的10%~15%,主要由中央后突之髓核、椎体后缘骨赘、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及钙 化的后纵韧带压迫脊髓引起症状,多同时有神经根症状,有上下 肢发麻、疼痛、无力、步态不稳踏棉花感,躯体束带感,严重时 出现四肢痉挛性瘫痪,小便失禁,卧床不起。受压早期因压迫物 多来自脊髓前方,故临床上以侧束、椎体束损害表现突出,此时 颈痛不明显,而以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定为最先表现症状。后期可发生上运动神经原性瘫痪。X线检查有意义,脊髓造影出现造影剂阻塞,CT、MRI可显示脊髓受压的部位、程度及类 型。 3.椎动脉型颈椎病以椎动脉受压引起 脑部供血不足为特征,头痛、头晕、猝倒、眩晕,可伴有恶心、 耳鸣、视物不清(弱视或复视)等,X线检查有意义,椎动脉造影、椎-基底动脉多普勒可提示椎动脉供血不足。MRI、CT和核医学检 查有助于诊断。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①交 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头晕特别在转头时加重,有时伴恶心、 呕吐、视力模糊或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眼后部胀痛、心跳加速、心率不齐、心前区痛、血压升高、头颈四肢出汗异常、耳鸣、下降、发音障碍等。②交感神经抑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X线片有颈椎失稳性核退行性变。 5.颈型颈椎病颈部

颈椎病手法

颈椎病手法 治疗手法坐位旋转复位法: 术前将治疗方法、过程向患者解释,争取患者配合。令患者坐于矮凳上,身稍后仰,靠于椅背或医者身上。医者立于其后,摸准其患椎棘突(以第4颈椎棘突向左偏为例),以右手拇指轻轻扶按第4颈椎棘突的左侧缘,令患者低头至第4颈椎棘突稍向上将皮肤顶起,使该处皮肤被拉紧为度,保持此角度不变,将患者头稍向右摆,并将面旋向左。术者稍弯腰,用胸部轻轻压患头,使其保持此角度,屈左前臂,用肘弯勾托于患者下颌,前臂及手部配合胸部将患者头颈部抱住,并稍向上提拉,带动患头在此角度向左旋转,至最大限度时,双手协同配合,左手带着患头继续向左稍作超限度旋转,右手拇指同时将第4颈椎棘突向右侧推顶。此时,该棘突有被推动移位感,且常伴随听到“哒”的清脆响声。这些现象表明该椎关节已被推动,错位的椎体或错缝的关节已被复位。左右各1次。 低头屈颈旋抖法: 患者坐位、低头,助手用掌压住患者头部,协助固定患者头部(以左旋为例)。术者立于患者身后,右手拇指按扶患椎棘突左旁,左手托扶患者下颌,带动并嘱患者在此低头位主动向左缓慢旋转,当转至最大限度时,两手配合,作小角度的旋抖。左右各1次。 坐位提拉仰推法: 患者端坐,术者立于患者侧后方(依个人习惯而定,多右侧),用靠后侧(多左侧)手的拇指扶按需要复位的颈椎的棘突上,靠前方(多右手)之手屈前臂,用肘弯部勾托患者的下颌,用手、前臂及胸部将患者头部抱好固定,协同将头向上提拉,另手的拇指同时将棘突向前上方推顶,手下颈椎有被推动感,并常伴有“哒”的响声。 拔伸牵引法: 患者坐位,术者立于身后,双手拇指托扶患者枕部,双手其余四指扶托颈部及下颌,双前臂压患者双肩,将患者头抬起,作对抗牵引。 点穴拨筋法: 用拇指点按风府、风池、哑门穴区及肩井、阿是穴等,以麻窜酸胀感为宜,继之弹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练功疗法站立位,双腿分开约与肩同宽。练前先进行深吸气,在呼气时头后伸望天,使前额尽量保持最高位置,然后吸气,使颈还原,再呼气时,头前屈看地,尽量紧贴前胸,然后还原。站姿如前,双手握虚拳上举于双肩前,吸气双手上举,同时头颈向左后上方尽力旋转,双目视左后上方天空呼气,然后还原,再向右方,方法同前。

颈椎病康复-案例教学

赣南医学院教学案例案例名称:颈椎病康复 适用课程:肌肉骨骼康复学 作者姓名:胡超华 系室名称:康复医学 康复学院 2018年3月2日

一、案例正文: 颈椎病康复 1. 患者:男,61岁。 2. 主诉:颈部疼痛10余年,加重伴左上肢麻木1个月 3. 既往史:既往体健。 4. 检查:神志清晰,心肺均未见明显异常。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棘突及两旁侧压痛阳性,伴左上肢放射性麻木,颈椎活动稍受限。压头实验及臂丛神经牵拉实验阳性。 5. MRI片示:颈椎病 6. 附件:患者颈椎MRI片

二、案例使用说明: (一)教学目的与用途 1.本案例主要适用于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学专业《肌肉骨骼康复学》课程。 2.本案例是一篇关于颈椎病康复的教学案例,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使学生学会“以病人为中心”这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和提出治疗及康复方案,学会正确的沟 通方式。 (二)启发思考题 1.你作为该患者的诊治医师,请你写出诊断结果及鉴别诊断(颈椎病分型鉴别及和其他疾病鉴别)。

2.你作为该患者的诊治医师,该患者的康复评定内容有哪些。 3. 你作为该患者的诊治医师,请问你进行康复治疗过程是怎样的(三)分析思路 问题1:通过该问题分析,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使学生掌握颈椎病临床特点、分型和各型颈椎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问题2:通过该问题分析,使学生掌握骨关节炎康复评定内容,熟练掌握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评定表。 问题3:通过该问题分析,使学生掌握骨关节炎康复治疗措施和方法。使学生学会“以病人为中心”这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和提出治疗及康复方案,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 (四)理论依据与分析 1. 概述 定义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由此继发的颈椎组织病理变化累及颈部肌肉和筋膜、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组织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命名 颈椎的解剖特点 颈椎的功能特点 2.解剖学基础 寰椎、枢椎 .颈椎骨间的连结 颈部脊髓及神经根 椎动脉与颈部交感神经 3.病因病理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 第一部分前言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约为3.8%-17.6%,男女之比约为6:1。 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1992年,青岛)明确了颈椎病定义: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 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第二部分颈椎病的分型 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一.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是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的基础上,机体受风寒侵袭、感冒、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高不适宜,使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30-40岁女性多见。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在各型中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多为单侧、单根发病,但是也有双侧、多根发病者。多见于30-50岁者,一般起病缓慢,但是也有急性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1倍。 三.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20%,由于可造成肢体瘫痪,因而致残率高。通常起病缓慢,以40-60岁的中年人为多。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无椎管狭窄者小。多数患者无颈部外伤史。 四. 交感型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

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颈痛 西医病名:颈椎病(ICD-10编码:M48.900)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颈型颈椎病具有颈痛症状及颈部压痛点。 2.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椎问孔挤压试验或者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颈性眩晕,可有猝倒史,旋颈试验阳性,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 4.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5.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颈性眩晕,猝倒或四肢无力运动不灵活。 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3.康复期:颈肩部及下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三)证候诊断 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细。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而红日赤。舌红少苔,脉弦。 5.气血亏虚证:头晕日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根据颈椎病的分型来选择如下方案 (一)手法 1.松解类手法 (1)基本手法: (2)通调督脉法: (3)间歇拔伸法: (4)牵引揉捻法: (5)拔伸推按法: 2.整复类手法 (1)旋提手法: (2)定位旋转扳法: (3)旋转法:

自己治好颈椎病

自己治好颈椎病与肩周炎 今天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怎样让颈椎病和肩周炎得到康复,我不是骗你去买健康设备、或者是买什么药?恰恰相反,我是以一个患者的经历来告诉你,怎样避免花大量的钱购买一堆没用的医疗器材、或者是到医院开一堆药,还有就是整天去找盲人按摩、到医院进行康复理疗,下面我会详细地把我这一年多来的医疗过程进行公布,看看你在这里面走了多少弯路?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看完这篇文章,你会得到一种简单有效、不用花钱、没有气候条件限制、24小时随处都可以进行的康复方案。 1. 哪一类人容易得颈椎病或者是肩周炎? 颈椎病与肩周炎是现代社会的富贵病、也是文明病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要告诉你,普通老百姓基本上是不得这种病的,大家不妨去医院门诊去了解一下,这种病的高发群体是哪一类?大部分都是公司白领,长期坐在办公室、整天没事玩手机、躺在床上看书或用电脑的,当然还有一部分是高级管理人员或者是老板级别的,这种基本都是不喜欢运动的那一类。现在这种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因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少,低头族越来越多,所以我们把他归类为富贵病或者是文明病的范畴。 2.这种病的症状表现和它是怎样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的? 颈椎病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他开始往往是以落枕的症状出现,从最初的偶尔落枕、三五天就好,再到后来一年落枕好几次,每次的病程也越来越长,甚至发展到有肩周炎的症状。得了颈椎病的人都有落枕与肩周炎的感受吧,就是头肩无法转身,做转身或低头动作的时候,牵扯到肩背颈部的经络和肌肉是非常疼痛的,用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来治疗落枕或者是肩周炎可能两三次就可以让病程缓解。 那么颈椎病有哪些症状、大家可以上网搜索自己查看,这里面我只讲我自己的颈椎病所反映出来的症状。 本人首先经历了落枕和肩周炎这个过程,然后发展到颈椎病,发病的前兆就是有一段时间、大概是两到五个月左右,手指发麻,开始是无名指、再到小指、再到整个小鱼际,然后就是大拇指、食指、大鱼际,开始的时候没有太在意,后来发展到早上洗头的时候、手指和手臂麻木无力,自己上网了解认为是颈椎压迫神经所引发的,检测方法就是把头往后仰,手臂手指就会发麻,后仰停顿三到四秒钟,整条手臂就会无力。 当时我认为游泳是治疗颈椎病的最好方法,于是办了2个月的游泳卡,坚持每天蛙泳一千米,结果把肠胃病治好了,但是颈椎病却没有得到缓解。为了核实是否得了颈椎病,于是去人民医院检查,拍片的结果是第四颈椎与第五颈椎移位,压迫了臂丛神经导致手指发麻、手臂无力。 3.求医问药的过程 我第一次去到医院,医生开出的是组合治疗法,扎银针、药包热敷、按摩、牵引、打封闭针,吃三七粉、颈痛片、大力活络丸;去一次医院、一个系列下来大概就300多元吧,连续去了三次后,我发现并没有什么效果,想到这种病并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搞好的,看了医生所使用的设备我们在网上都可以买得到,于是采购了两千多块钱的理疗产品,就是大家在视频里面可以看到的:数码经络理疗仪、3D环形颈椎治疗仪、颈椎牵引器、海豚按摩器、电加热加药颈椎治疗枕、太空棉记忆枕。除了使用这些设备,我每个星期都会有两到三次去做按摩理疗,在医院做按摩理疗的话每次是二十到四十分钟、价格是四十到六十块,做盲人按摩的话,时间是六十到九十分钟、价格是六十到八十块。在家里或办公室每天还会做米字操,早上起床和睡觉之前躺在床边上还会做颈椎操。 两个月过去了,病情越来越严重,整个脖子只要一转动就会啪啪响,晚上开始影响睡眠,不管你睡什么枕头或者是不睡枕头,无论是你仰躺还是侧躺?肩颈都会非常疼痛,特别是晚上十二点到凌晨四点根本无法入眠,白天坐在办公桌前也坚持不了多久,工作和生活已经受

颈椎病的困扰

25 健康人生 专题 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 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续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疾病,它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有报告显示60岁以上患病率可达50%。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受压,造成各种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感觉到四肢无力,走路打飘;总是莫名其妙频繁落枕;除颈部不适外,常头晕、 眼花、心慌;写完策划案发现整个肩膀酸疼得抬不起来;颈背酸痛,经过按摩好转,过几天情况更糟;视力好像又下降了,而且眼睛特别容易疲劳,怕见光,爱流泪。 提前了的颈椎病 大约70%~80%的人,一生中或多或 少会出现颈椎方面的问题。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手机游戏的风靡,颈椎病的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了。现在从事低头工作方式的人群增多,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以及对颈椎的养护意识薄弱,人们曲颈和遭受风寒湿的几率增高,导致患病率大大增加。导致颈椎病发病年龄从40岁提前到30岁,成为白领职业病。 颈椎病的类型 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 分为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型、 杨永竑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医院骨科(三)主任。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骨与关节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 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杭州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脊柱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等,从事骨科临床工作30余年。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三墩院区) 颈椎病的困扰 文/杨永竑 现在从事低 头工作方式的人群增多,电脑空 调的广泛使用以及对颈椎的养护意识薄弱,人们曲颈和遭受风寒湿的几率增高, 导致患病率大大增加。

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

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 发表时间:2010-08-19T08:26:23.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4期供稿作者:晁岳举 [导读] 研究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讨论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晁岳举(山东菏泽市立医院CT室山东菏泽 274031)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4-0040-03 【摘要】目的研究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讨论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方法以200例颈椎病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椎生理曲度改变190例、椎体增生140例、椎间盘突出50例、钩椎关节增生110例、黄韧带肥厚60例、后纵韧带骨化30例、项韧带钙化50例。结论颈椎病系一退行性变性疾病,影像学主要表现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偏侧性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及周围结缔组织退行性改变,临床上引起一系列神经、血管受压症状,影像学分析必须与颈椎平片CT检查相结合综合分析。 【关键词】颈椎病影像学表现分析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以中老年为多,近年来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其病程长,易反复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不一,轻则颈后、肩背、上肢酸痛、麻木不适、头晕头痛,重则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正常工作,已成为一社会问题[1]。因此,早期准确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影像学检查是颈椎病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其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近年来国内外虽有不少文献报道,但只是对某一征象及某一检查方法的论述,对颈椎病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系统的对照分析。本文回顾我院2006年至2007年颈椎病患者200例,对其X线平片及CT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提出了退行性变是颈椎病的发病基础,颈椎偏侧性失稳是引起颈椎病一系列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200例病例,男110例,女90例,年龄20~70岁,临床症状大多以颈后肩背部酸疼不适,单侧或双侧上肢发麻疼痛,部分病例伴头昏、头痛。病人均多次经颈部牵引治疗,72%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好转,所有病人均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治疗证实为颈椎病。 1.2 检查方法全部病例均拍颈部正侧位、双斜位平片及CT扫描。颈椎侧位片以上齿列处于水平时为颈椎中间位侧位片。判断颈椎曲度变直及反曲的测量方法是以C2椎体前上缘和C7椎体前下缘为A、B两点,将A、B两点间相连成a线,然后连接各椎体前缘成弧线c,再由c线的最突出点做c线到a线的垂线,所得值即为颈椎生理曲度值。CT扫描用日立全身螺旋CT机,扫描参数120 kV、100 mAs、矩阵 512×512,层厚5mm,螺距1mm,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进行平扫。 2 结果 2.1 颈椎正侧位、斜位平片表现本组200例病例中105例生理曲度变直,85例反曲。120例椎体不同程度增生,其中单侧椎体增生78例,双侧椎体增生42例。肋侧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其中单侧增生52例,双侧增生28例。与增生椎体相对应的椎间隙不同程度的狭窄或不等宽。60例显示椎间孔变小变形,其中单侧35例,双侧25例,双侧受累时往往以一侧为重。50例显示颈部项韧带钙化。 2.2 颈椎病的CT表现本组病例50例显示椎间盘突出,其中中央性椎间盘突出19例,椎间盘向侧方突出31例,椎间盘突出时往往部分出现钙化,其受累部位C3~C4椎间盘突出6例,C4~C5椎间盘突出18例,C5~C6椎间盘突出19例,C6~C7椎间盘突出7例。显示椎体增生140例,其中单侧椎体增生88例,双侧椎体增生52例。显示钩椎关节增生110例,其中单侧65例,双侧45例,双侧受累往往以一侧为重,其中因钩椎关节增生肥大造成横突孔变形、变小20例。50例显示椎管狭窄,其正中矢状径均小于13 mm。侧隐窝及椎间孔狭窄80例,其中单侧50例,双侧30例,双侧受累往往以一侧为重。黄韧带肥厚60例,厚度范围在2 mm~6 mm之间。项韧带钙化50例,受累部位在C5~C7颈椎水平,于颈椎棘突后软组织内呈棒状,直径0.2cm~ 3.0cm。本组病例中,30例显示后纵韧带骨化。5例显示椎间盘“真空症”,形态分两种,其中2例显示为条状影,长度略短于椎体长度,3例为椭圆型,位于椎间盘中部。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 颈椎病系一退行性变性疾患,发病始于中年初期,近年来发病年龄有逐渐变小趋势,与衰老、外伤、关节结构失稳、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颈椎病的退行性主要表现,以颈椎节段性不稳定最为常见[1]。颈椎位于缺少活动的胸椎和重量较大的头颅之间,其活动度较大,又须支持头部使之保持平衡,故颈椎极易发生劳损退变。颈椎作为一个整体,其椎体、椎间盘、两侧钩椎关节、后关节及周围韧带结缔组织共同构成颈椎闭合性稳定系统,正常情况下它们对颈椎起平衡、稳定及支持作用。当它们任何一个部位发生变异变性时,均可以破坏颈椎间固定的稳定性,导致正常颈椎生理曲度及相应的组织结构发生形态学及病理学上的改变,造成相应的神经、血管受压,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3.2 影像学表现 3.2.1 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诊断颈椎病的X线征象之一,正常人颈椎生理曲度平均值7.6mm~12.2mm(男性1.4mm~12.2mm,女性7.6mm~10.1mm)[2]。本组200例病例生理曲度值分别为:11mm~14mm 5例、8mm~11mm 5例、5mm~7mm 55例、2mm~5mm 50例、0mm~2mm 55例、-3mm~0mm 30例,10例在正常范围,105例在3mm~7mm之间,85例在-3mm~2mm之间,本文将小于7mm定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临床治疗有可靠指导意义。 3.2.2 颈椎骨质增生骨质增生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使颈椎平衡系统破坏,失去稳定,造成椎体受力不平衡,失衡侧解剖结构首当其冲受损、炎变,同时韧带不平衡牵引及髓核的侧突,均可直接作用颈椎局部,引起偏侧性骨质增生,以对抗过高的应力,于是便出现当颈椎一侧性失稳,另一侧也受到不良应力,引起双侧性骨质增生,但以失稳侧骨质增生明显。本组病例140例椎体不同程度增生,其中88例为单侧,显示骨赘骨桥,双侧椎体增生52例。110例钩椎关节增生,其中65例为单侧,双侧增生45例,且20例因钩椎关节增生造成相应横突孔变窄、变小,并推移压迫椎动脉。因此钩椎关节增生为椎动脉受压迂曲的主要因素。 3.2.3 椎间盘突出因为椎间盘血液供应很少,负担重量很大,活动很多,最易发生退行性变。本组病例有50例显示椎间盘突出,受累部位C3~C4椎间盘突出6例,C4~C5 18例,C5~C6 19例,C6~C77例,以C4~C5、C5~C6多见,其中40岁以下37例发生椎间盘突出,且32例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说明中青年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外伤有很大的关系。椎间盘突出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是椎间盘后缘向椎管突入形成软组织块影,外形是盘状或块状,密度介于骨质与硬膜囊之间,部分有斑片状钙化。间接征象是硬膜外脂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