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柳永词两首练习

柳永词两首练习

柳永词两首练习
柳永词两首练习

天佑中学高一语文练习(柳永词两首)

命题人:洪晓芳审题人:学科组长:

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倏.忽(shū)旌旆.(fai)杳.然(yǎo)鱼龙潜.跃(qián)

B.老妪.(yù)兰橑.(lǎo)坼.裂(cha)架梁之椽.(ch uán)

C.荠.麦(qí)罗衾.(qīn)扁.舟(piān)宵衣旰.食(gàn)

D.巨擘.(b?)扛.鼎(gāng)戏谑.(xua)叱咤.(chà)风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骨鲠在喉潺湲国殇越俎代庖

B.黍离之悲豆蔻账簿知人论事

C.渔阳皮鼓聒躁羁旅未雨绸缪

D.钟鼓馔玉阑珊耆旧残绝人寰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表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将作为重点予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呼之欲出

....。

B.NBA全明星赛于2月16日拉开战幕,人们为了一睹奥尼尔、科比,、姚明等明星的风采,从四

面八方纷至沓来,想必当天的菲尼克斯会因这一赛事十室九空

....。

C.退休干部王锡柱先生,通过几年晨钟暮鼓

....地勤劳耕作,终于在古稀之年了却了商隐故里人的夙愿——由他主编的《李商隐诗选浅释》日前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D.陈云林访台,增进了两岸同胞的了解,虽有海峡阻隔,但两岸一衣带水

....,同为炎黄子孙的骨肉亲情是任何力量也阻隔不断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B.“不抛弃,不放弃!”“有意义就是好好活!”这一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的经典台词,将引发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共鸣,成了他们的人生坐标。

C.奥运场馆“水立方”的膜材具有不浸水性,水从膜上滑过不留水痕,膜材上面的尘埃会因雨水的自然降落而被清洗掉。

D.经过细致地调查取证后,警方终于确定这起事件的幕后黑手是那个男人一手策划的。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白居易说自己为诗“系于意不系于文。”他确乎不穷工于词,却有返璞归真之美。

B.孟浩然的诗在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语言清淡、意境清远、不媚世俗,多自然超妙之趣。

C.唐玄宗天宝元年的一天(公元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

到长安来。

D.年味淡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另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做些什么?

6.下列相关名著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副主教利用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骗出了巴黎圣母院,带到格雷沃广场,指着绞刑架要爱斯梅拉达在死亡和爱他之间选择一个。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让他陷入疯狂之中,又哭又恳求又威胁,最后他绝望了,将爱斯梅拉达交给隐修女看管,叫来了军警。《巴黎圣母院》B.东吴大将吕蒙乘荆州空虚,用“白衣渡江”之计偷渡过江,突击烽火台,袭取荆州城。关羽得讯回救,被孙、曹两军夹击,败走麦城。麦城粮尽,关羽和关平乘夜突围,中伏被孙权伏兵所擒。孙权劝降不成,便杀了关羽,从此荆州归了东吴。《三国演义》

C.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薛蟠向柳湘莲调情遭柳一顿暴打,只被打得“好兄弟”“好哥哥”“好老爷”的乱叫,喝了泥水才给放过。原来这柳湘莲最痛恨这个不堪的薛蟠,只和宝玉交好。前文宝玉挨打,忠肃王爷要找的戏子琪官就是他。尤三姐耻情拔剑自刎,他后悔莫及,也拔剑自刎。

《红楼梦》

D.觉慧买了一本小说《前夜》读给他的两个哥哥听。书里的内容激起了觉慧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他向两兄弟述说了自己身为长孙承担的重任,为了家族的人,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家》

7. 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一项是:( )

A. 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

B. 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

C. 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

D. 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

8. 下列词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②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③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④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⑤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⑥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A.①②③

B.⑤⑥

C.④⑤

D.①④⑥

9.下列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

一样深。

C.“云树绕堤沙”一句,写入云的高树环绕着钱塘江堤的沙路,写的是江边之景。词人要我们将

注意力转向从城市东南流过的钱塘江。

D.“怒涛卷霜雪”一句,写奔腾的江涛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是水上。“天堑无涯”一句,则补足

了钱塘江的雄伟、广阔和险要。

10.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给词人送行的情人的心理描写。她想到词人此去,将孤独地乘一叶扁舟漂流在遥远浩淼的

江面,更不舍得让词人离去。

B.这是两人的心理活动。两人想到词人离去,将孤独地漂流在遥远浩淼的江面,更不舍得分离。

C.这是词人的心理活动。词人想象离别后的广阔天地,强自解脱离别之苦。

D.这是词人的心理活动。词人想象到此去将孤独地乘一叶扁舟漂流在遥远的江面,更不舍得离开情人。

11. 对《雨霖铃》一词下面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全词围绕“悲秋”构思,先写实景,后写虚拟之景。

B. 全词围绕“伤离别”的构思,从离别之前写到别后的想像,情景交融。

C. 这首词写离别前勾勒环境,离别时刻描写情态,别后的想像刻画心理。

D. 这首诗主要内容是以冷落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别绪。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4题。

浅谈宋词的衰微

金晶

①诗与社会生活是联系紧密的。当诗歌发展慢慢走向了它的高峰,在被喻为“诗唐”的唐朝可谓是“全民皆诗”,诗的社会化和艺术化程度借着统治者的诗赋取士达到了空前绝后,更产生了像李杜这样诗坛上的“双子星座”。然而,正像鲁迅先生所说的:“好诗到唐都已经作完,以后如没有能翻出如来佛之手掌心的大可不必作诗。”的确,诗至宋虽又有中兴,但“物壮则老”,宋诗怎么也未能再现唐诗的辉煌。但是宋人很聪明,不再像唐人那样“写情”而重“思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苏轼的“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和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诗学主张。但这样下去,诗所孕育的真情实感便渐渐减少,便成了文人议论、卖弄学问、展现诗艺的工具。如果诗歌创作可以很少地投入情感,那么诗歌便越来越成了一种纯形式的文字游戏。再加上宋取士不考诗而考策论,故诗的社会影响力逐渐减小,越来越私人化、技巧化,成了文人创作的专利。故诗入了文人的封闭圈、抛开广阔的社会生活,也就很难再现生机。

②可见,诗告别自己的黄金时代与文人创作的私人化、技巧化息息相关,词的衰微亦是同理:词起初生长于民间,逐渐转移到文人手中并达到辉煌,后又由于文人一次又一次艺术上的实验、“灾难性”地创新,使得词在一次又一次的大放异彩后逐渐脱离生活走向绝境。而且这一衰败借着诗之衰亡的东风而更加骤剧。

③至于诗“变唐入宋”的转折点,人们将目光投向了韩愈。的确,韩愈不仅提倡“以文为诗”,而且在创作中他还真正做到了“以文为戏”、“以诗为戏”。这方面欧阳修最受韩愈的影响。欧阳修的创作诗和词是分离的,诗是用来记录生活,而词中则有着大量的游戏之笔。同样,柳永的诗风和词风也是分裂的。在诗中不妨正经点儿反映民生疾苦,而在词里表现的则是伤女、怀远的悲切之情。虽然这个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使得词牢牢地扎入了文人圈,但从其创作“凡有井水饮处,皆可歌柳词”的俚俗色彩可知柳词中的文人世界与市井世界还没有完全分开。苏轼第一次达成了“诗词合一”,“以诗为词”为词注入了一股清旷之气。他以那种乐观高致的文人生活样貌最终将词由市井推向了高阁。由于苏轼的革命性的改造,词成了一种特殊的、长短不齐的诗,并且他卓越的个人创作成就将宋词的发展推向了高峰,但他革命性改造的另一后果则是使得正值壮年的词与已近暮年的诗同步,使得宋词和宋诗的发展拉齐,这无疑加速了词的衰老,造成了宋词的未老先衰。有意思的是,诗经过漫长的发展而达到顶峰,其衰落也是缓慢地下滑,而词却迅速地攀顶,而又借诗之下滑之势而迅速地衰落。

④故当一种艺术愈加私人化的时候,它就越容易成为少数人案头清玩的消遣,当一种艺术越脱离生活的时候,它就越加容易失去生命力。当对技巧的追求成了主宰性的力量,那么艺术只能堕入一种纯粹的文字游戏,艺术也将走向它的终结。(选自《世纪桥·理论版》)

12.下列关于“宋词的衰微”原因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产生于民间并在文人手中达到辉煌,被文人一次又一次艺术上的实验、“灾难性”地创新,诗衰亡的影响,都是宋词衰微的原因。

B.苏轼对宋词革命性的改造使得宋词超越了自身发展阶段,与已近衰亡的宋诗拉齐,这加速了宋词的衰老,造成了宋词的提前衰微。

C.当作为艺术形式的宋词创作人群日益减少,只是作为少数人案头清玩的消遣,脱离生活的时候,它就失去了艺术生命力而衰微。

D.当词作者在创作时可以很少地投入情感,而只是单纯地追求作词的技巧,宋词就堕入了一种纯粹的文字游戏,也必然导致其衰微。

1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歌在唐代走向了它的高峰,这与诗歌同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统治者凭借诗赋取士,诗歌的社会化和艺术程度高是分不开的。

B.苏轼“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和黄庭坚“点铁成金”等诗学主张形成的原因是宋代取士不考诗而考策论。

C.韩愈“以文为诗”的主张促成诗“变唐入宋”转折点的形成,只是因为受韩愈的影响,欧阳修同样用诗记录生活,词中则有大量的游戏之笔。

D.苏轼对词的革命性改造,使词成了一种特殊的、长短不齐的诗,他的个人创作成就也将宋词推向高峰,使词成了高雅艺术。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诗歌发展到了唐代已经达到了无法超越的巅峰状态,即使在宋代那样人才辈出的年代,也未能再现诗歌昔日的辉煌。

B.宋代取士考试内容为策论,也使得诗歌的社会影响力逐渐减小,抛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进入了文人的封闭圈,失去了生机。

C.宋代专业词人柳永的诗风和词风也是分裂的,与诗不同的是,他在词里表现的是伤女、怀远的悲切之情,使词牢牢地扎入文人圈。

D.无论是诗的缓慢发展到顶峰之后缓慢下滑,还是词的迅速登顶之后又迅速下滑,都体现出广阔的社会生活对艺术的重要性。

答题卡(每小题7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

天佑中学高一语文练习(柳永词两首)答案

1、B 解析:A旆.(pai)C荠麦(jì)D叱咤.(zhà)风云

2、C 解析:B知人论世A 无错 C渔阳鼙鼓聒噪D惨绝人寰

3、D 解析:“一衣带水”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

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A.“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也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望文生义。B “十室九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用此不合语境。C.“晨钟暮鼓”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不合语境。

4. C. 解析:A、“降低”和“流通环节”搭配不当;B、不合逻辑,“将”与“了”时态

矛盾;D、句式杂糅,应改为“警方终于确定这起事件的幕后黑手是那个男人”或“警方终于确定这起事件是那个男人一手策划的”。

5. D 解析:A,将引号内句号移出引号外B.将顿号改逗号C.将括号放在天宝元年后面。

6. C 解析:C项前文宝玉挨打,忠肃王爷要找的戏子琪官不是他,是蒋玉菡。柳湘莲并未自杀,而是顿入空门。

7.A 解析:苏轼和辛弃疾都为豪放派词人,所以,含这两个人的选项皆不符合要求。8.B 解析:⑤⑥两句开头一字并未领起下面的内容。

9.B 解析:“多情自古伤离别”中的“自古”一词不是“和古人一样”的意思,而是“从古到今”之意,所以B项理解不准确。

10. D 解析:这首词写于作者仕途失意又失去爱情慰藉之时,心情抑郁,生活前途更感暗淡无光。因而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均凄凉低沉。上阕写与情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场面,以写景为主,但字字含情,在执手、相看、无语中,更使人伤心失魄。而后以一“念”字领起,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遥远,直抒胸臆。全是写景,实际上含的全是情。景无边而情无限。

11. A 点拨:全词应围绕“伤离别”构思。

12.A (信息源于第二段,注意文中“使得词在一次又一次的大放异彩后逐渐脱离生活走向绝境”)

13. A (A、信息源于第一段,B、信息源于第一段,前后构不成因果关系,C、信息源于第三段,“只是因为受韩愈的影响”在原文中是“欧阳修最.受韩愈的影响” D、信息源于第三段,“使词成了高雅艺术”错了。

14. C

高二语文必修4柳永词两首知识点

高二语文必修 4 柳永词两首知识点 1、《望海潮》是描写北宋时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词。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 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词作以铺叙见长。首先,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领全篇, 概括介绍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然后分别从形胜都会和繁华三个方面铺 开叙述: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阜盛;云树堤沙之外惊涛拍岸, 汹涌壮观;都市街衢,珠宝遍陈,普通人家,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过片(下 片起句)之后,先描写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飘香的景象,后叙羌笛横吹、菱歌互 答的欢愉场景。由民众忘情山水之乐引出官员宴饮之乐,一路铺叙下来,但又不 是平铺直叙,很见裁减功力。 这是一篇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想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便 写了这首词。词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后,经过真宗、仁宗 两朝的休养生息,确实呈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收笔也流露了粉饰太平、献宠官僚 的味道,有唐朝干谒诗的遗风。 2、《雨霖铃》是描写作者在长亭与情人话别的词。词作主要采用了情景交 融的艺术手法。 其一,用哀景写悲情。词作开篇用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烘托离别时凄冷沉 郁的气氛。 其二,以无情衬有情。离人难舍难分,而无情的舟子却催促起航,有情人只 得以泪相向,无语凝噎。 其三, 以想象未来之景诉悲情。 作者用一念字引出离别后行人消失在烟波浩 淼的楚地江天,极目远眺,一片茫然,不觉悲从中来。良辰美景原为欢乐愉快的 场景, 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二字顷刻间就使欢乐之情顿然消失, 而沉入到无边无 际的愁伤之中,所以,这里也是乐景写悲情。 关于这两首词的解题: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 是观潮 胜地。一百零七字,双调,上阙五平韵、下阙六平韵,一韵到底。 雨霖铃原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 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 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如《明皇杂录》里写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 属霖雨涉旬, 于栈道雨中闻铃, 音与山相应。 上既悼念贵妃, 采其声为 《雨霖铃》

同步练习习题:第4课柳永词两首

第4课柳永词两首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珠玑.(jī)凝噎.(yē) 钓叟.(sǒu) 差.劲(chà) B.千骑.(jì) 暮霭.(ài) 叠(xiàn) 拙.劣(zhuō) C.重.湖(chónɡ) 罗绮.(qǐ) 参差.(cī) 喟.然(kuì) D.天堑.(qiàn) 羌.管(qiānɡ) 寒蜩.(tiáo) 囤.积(tún) 解析:B项,“霭”应读ǎi,“”应读yǎn。 答案:B 2.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玑: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 B.异日图将 ..好景,归去凤池夸。 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C.有三秋 ..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三个秋天。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 烟霞:美丽的自然风景。 解析:C项,三秋:秋季。 答案:C 3.对下列诗句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融情入景,暗寓别意。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州城声色之盛。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精练地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解析:C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应为细节描写。 答案:C 4.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其中柳永的《望海潮》中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概括出来了。 (2)《雨霖铃》中有一个全用名词排列起来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抒发出浓浓的愁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也是具有相同写法的句子。 (3)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三秋桂子十里荷花(2)杨柳岸,晓风残月小桥流水人家(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尾犯 柳永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①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祗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②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③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珠珍 博④。 【注】①丹青:绘画。②香云:女子鬓发。③流霞:仙酒。④博:换取。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以写景开端,写“夜雨”透着寒凉、“空阶”透着冷落、“孤馆”透着寂寞,可见词人于寂寞孤馆“梦回”之际又见雨打“空阶”,最觉凄凉难耐。 B.上阕前两句描写了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意象后,仅用“情绪萧索”四字就使人物的孤寂与环境的凄冷融在一处,为全词营造了伤感的氛围。 C.词人凄凉的情绪是由无可名状的“一片闲愁”引起的,词人想请丹青妙手将它描绘出来,无奈这“闲愁”太深重了,难以将其描绘出来。 D.词人正“情绪萧索”,谁知夜深人静之时,又目睹灯花凋落,这不能不叫词人深深感叹辜负良宵的无聊。 解析:C项,“词人想请丹青妙手将它描绘出来”错,“想丹青难貌”的意思是“想必难以用绘画描摹”。 答案:C

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4课柳永词两首 忍把浮名掷地,烟花巷,吟晓风残月;留得秃笔生花,柳岸边,叹才子佳人。千年前的北宋词坛,有这么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有人说他是浪迹江湖的游客,有人说他是出没秦楼楚馆的风流才子,有人说他是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也有人说他是创作发展宋词的巨匠。但无论怎样评价,都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他的词在当时就是最流行的歌曲,直到千年后的今天还在独领风骚。 美 字 体 红颜知己泪眼凄凄执手告别,风流才子含情脉脉无语凝噎。 赏美文 寂寞的辉煌 ——品柳永 你没有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桃花源美丽的落英不属于你;你没有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青崖间的白鹿载不动你的哀愁;你亦没有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赤壁边上的月光也照不亮你所处的黑暗。在宋朝的轻烟雾霭之中,你有的,只是一只破旧的酒壶,一腹柔情的词句,以及一身荡不尽、说不完的寂寞。 是的,你寂寞。当你真情自流地吟出“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离经叛道”之语时,便注定了你一生将与寂寞相伴。你张扬的个性、对功名的鄙弃令宋仁宗深恶痛绝,于是他一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便“成就”了你终生的寂寞。 寂寞,有时是一支浅浅的笛子,有时是一笔淡淡的墨;寂寞,更是让你词情展现的依托!寂寞的你没有沉沦与消极,而是潜心填词咏曲,在寂寞中你创造了自己的辉煌,创造了宋词的辉煌,创造了中华文化的辉煌! 无论是羁旅愁苦、离情别绪,还是都市风光、青楼悲饮,都在你那有血有肉、有爱有怨的笔下

淋漓展现,传唱古今。“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一首《八声甘州》令人愁肠百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曲《雨霖铃》寄寓千种风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首《蝶恋花》历来为人传诵;“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首极尽杭州之美的《望海潮》,令金主完颜亮读罢,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你造就的此种千古文化奇观又岂能用三言两语便概括完了?那些同你一朝,能顺利为官、青云直上的人,历史早已将他们忘得干干净净,只有寂寞潦倒、“奉旨填词”的你至今还在历史的天空中星光灿烂,时光的风尘也遮不住你的辉煌! 秋风送晚,柳影斜飞。歌楼舞榭的喧嚣遮不住你的苦闷,灼灼烈酒的馨香洗不淡你的哀愁,你如一只摇曳的芦苇,在风中静静地寂寞。 寂寞如雨,情意轻扬。寂寞的你用一笔淡淡的墨书写着自己的辉煌,那无数光亮的星辰,是你寂寞的辉煌! 柳永,忘不掉你,忘不掉你的寂寞,忘不掉你寂寞的辉煌! ⊙课内素材 令人心醉神迷的钱塘西湖美景 江南胜景自古叫人魂牵梦绕。钱塘大潮,西湖美景,更叫人心醉神迷。而一经柳永《望海潮》的点染,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异邦,也起了“投鞭渡江”、入住江南之心。展开《望海 潮》,满眼一派商肆繁盛的承平气象。商贾云集的古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渲染在“夜 夜歌声,户户管弦”的歌舞升平之中。然而,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 钱塘、西湖秀色。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 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柳永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脱俗的美。 [运用角度]“美”“阅读经典”等。 一腔离恨谁道破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人相对而立,手握手,眼对眼,泪眼婆娑。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既然这么 不舍得,那词人为什么要离开呢?也许是统治者不欣赏,也许是迫于生计。总之是不得不离

柳永词两首习题(含答案)

柳永词两首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凄切(qiè)罗绮(qí)处之泰然(chù)适逢其会(huì)B.相看(xiāng)凝噎(yē)间不容发(fā)参差不齐(cēn)C.应届(yīng)暮霭(ǎi)良辰好景(chén)重湖叠巘(yǎn)D.与会(yǔ)千骑(jì)字字珠玑(jī)荷枪实弹(hè)2.下列语句中加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怒涛卷霜雪②会其怒,不敢献 B.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C.①执手相看泪眼②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D.①便纵有千种风情②纵一苇之所如 3.下列诗句中划线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梦啼妆泪红阑干(阑干:纵横的样子) A.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光景)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B.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不知原因)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轻易) C.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风情:风采神情)低眉信手续续弹(信:随便)D.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屏住呼吸) 4.下列加横线语词的解释全都错误 ....的一项() A.欲寄彩笺兼尺素:一尺长的素绢整顿衣裳起敛容:整理 B.噫吁嚱!危乎高哉:危险因为长句,歌以赠之:表示接在后面的是原因C.此去经年:年复一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治安问题恶化D.填然鼓之:表示事物的代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光景,情形 5.下面对词句品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A.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一这是柳永《望海潮》中的词句,它落笔开阔,写景壮美,声调激越,与“杨柳岸,晓风残月”风格迥异,显现出豪放之风。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南初歇-一这是柳永《雨霖铃》中的词句,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寒蝉凄切”,点明是深秋时节;“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一种凄冷沉郁的气氛。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这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句,作者

2019年精选人教版语文必修四4 柳永词两首课后辅导练习第九十三篇

2019年精选人教版语文必修四4 柳永词两首课后辅导练习第九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 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霖铃》上片离别时的冷清之景和离别时一对恋人难分难舍是实景,下片想象离别后的孤寂悲 苦是虚景,虚实结合把真挚深沉的情爱和凄苦难言的相思,表现得更加充分,多方位表达惜别 之情。 B、“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语双关。“风雨”二字,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 治“风雨”和人生险途。两个“也无”表明词人对自然晴雨,对宦海沉浮,对人生乐悲毫不在意, 表现了他洒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片用孙权的典故,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无觅”二字表达 词人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下片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年 老了,无法为国效力,无力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了,流露出词人深深的遗憾。 D、《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词人拿黄花自比,一则显示自己的芳华和清品(淡雅高洁)二则用 黄花清瘦衬托自己因思人而憔悴。《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词人明写黄花凋谢,暗指岁月 流逝,自己人老憔悴。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A、起首三句交代离别的时间、地点,用“寒蝉”“长亭晚”等景物渲染凄楚氛围。 B、下阕先点明“伤离别”自古皆然,再用“更那堪”强化清秋离别的凄凉氛围。 C、“酒醒何处”对应“帐饮无绪”,“与何人说”暗合“无语凝咽”,照应自然巧妙。 D、上阕写景由虚到实,下阕抒情由实到虚,写景、抒情虚实结合,情景相生。 【答案】: 【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柳永词两首同步练测(精品同步试题)

4 柳永词两首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寒蝉.(chán)良辰.(chén) 都.门(dōu)重.湖叠(chó ng) B.鏖.战(áo)跛.脚(bǒ) 鞭笞.(chì)三年五载.(zǎi) C.不啻.(dì)呜咽.(yè) 船舷.(xián)怙恶不悛.(qu ān) D.驽.马(nú)讣.告(fù) 短暂.(zàn)安土重.迁(zhòng)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市列珠玑 .. (泛指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户盈罗绮,竞豪奢。 B.异日图将 .. (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好景,归 去凤池夸。 C.有三秋 .. (三个秋天)桂子,十里荷花。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 (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3.诵读下列词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A.对/长亭/晚 B.便/纵有/千种/风情 C.更/与何人/说 D.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4.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良晨美景梳装打扮交相辉映抑扬顿挫 B.人才辈出皓齿峨眉久负盛名流连忘返 C.死不暝目三顾茅庐苍海桑田平仄不调 D.音容婉在漂泊沦落呕哑嘲哳

羽扇绾巾 5.对下列词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晓风凉,残月冷,整个画面 充满了凄清的气氛,衬托出词人 别后心境之凄凉。) B.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 华。(总写杭州清新秀丽的自然风 光。)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 阔。(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 辽阔的天空,衬托旅人前途的广 阔。) D.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 荷花。(先用“清嘉”二字总括湖 山之美,再从四时风物等方面对 西湖进行细致描画,其中“三秋 桂子,十里荷花”最为脍炙人口。)6.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杏花春雨江南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D.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 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 郎,又称柳屯田,一生屡试不第, 故改名为“永”。 B.柳永是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是北 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生性 不羁,喜交歌伎、乐工。 C.柳词广为传诵,“凡有井水饮处, 即能歌柳词”,其词贴近平民,通 俗易懂。 D.柳永通晓音律,创作了大量的慢 词,推动了词体的发展。其词又 善于运用俚俗语言及铺叙手法, 词作是《珠玉词》。 8.下列词句全是宋代词人所作的一项是()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③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柳永词两首

★★学习方法 诵读与感悟、合作与探究、点拨与评说相结合。 ★★学习目标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了解柳永及其婉约词的特点。2.反复吟诵诗词,品味语言,发挥想象,理解意境,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3.学习作者融情人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学习“点染”的表现手法。 4.明确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技巧。 5.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从而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 ★★课前预习 1、完成《学习指导》“自主探究学习”部分。 2、查阅《学习指导》和《精析精练》了解作者柳永及其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 3、识记有关词的常识。 ▲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名篇,读后令人心旷神怡。今天,让我们走进柳永的《望海潮》,感受词人笔下杭州的美妙景色。 一、☆★检查预习 1、《学习指导》“自主探究学习”部分。 2、作者柳永简介。 3、背景材料: 《望海潮》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世交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于是写此词投赠。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写景多于写投赠之意。我们也不妨把它作为写杭州风景的作品。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均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可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便铺陈其繁华富庶。 《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是天下景观。调名当取其意。 4、识记有关词的常识。 二、☆★诵读全词,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试读。 2.教师范读。 点拨:把握词的感情基调,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欣喜赞许之情,正确把握读音及停顿。

柳永词两首 知识积累

柳永词两首 编稿:商章红审稿:姜虹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常识; 2.了解柳永的知识; 3.理解这两首词的感情与意境。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词的知识 词的起源 词产生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词牌和标题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标题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高清:柳永词两首】 铺陈 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词的分类 按长短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题材狭窄、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作者简介 【高清:柳永词两首】 柳永(约987--约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47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对后世影响较大。】 他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 作品介绍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类:

必修4第二单元、柳永词两首教案

第二单元 ★★内容提示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保存了许多优秀的诗词。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索养的重要手段。 这个单元学习宋词。宋代是词的鼎盛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本单元选取的四位作家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都是宋词创作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从编辑意图看,本单元学习除了了解词的一般规律外,还需要了解我国几位大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词作,以便把握豪放与婉约两种不同风格代表作家的词作,从题材范围、意境、语言等角度进行比较阅读鉴赏,更好地把握宋词的特点,认识其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从中获取营养,提高阅读鉴赏水平。 柳永的《望海潮》是一首投赠词,作者以大开大阖、直起直落的笔法,描写杭州的繁荣景象.在读者面前仿佛展开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其美好风貌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孙何的颂扬之情。《雨霖铃》是写情人离别的名作,也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十大曲”之一。作者通过叙事写人,描写了自己要离开汴京(开封)到异地漂泊时在长亭与情人话别的情景,把“多情”与凄凉的清秋傍晚之景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诗意的境界,表达了作者缠绵悱侧的离情别绪和羁旅漂泊的悲愁之感。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怀古词,是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游览黄州附近“赤壁矶”时的有感而发。这首词描绘了赤壁附近的壮丽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功业非凡的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功业早成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借咏史抒发了自己年岁渐老却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之情。《定风波》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基本心境:一是泰然自若、旷达处之;二足意存归隐、宽慰自解,寄寓了作者对自己遭受政治打击的愤懑之情,也充分体现了苏轼淡泊功名的宽阔胸襟和旷达通脱的人生态度。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作者于淳熙元年(1174)所作。作品通过作者登建康赏心亭的感怀,对清秋、孤雁、夕阳等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张翰、刘备等典故的运用,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壮志难伸的抑郁悲愤之情。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写登上北固亭追忆古人的英雄壮举,借历史人物、历史图景来抒发自己的怀抱,从而表达了作者咏叹历史英雄,愤慨今日朝廷的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沉郁之情,抒发了作者年事虽高却雄心不老的爱国之情。 李清照的《醉花阴》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全词通过对景物和时令的描写,表达了重阳佳节时词人的凄清孤独之感受,烘托了词人的愁苦之情。《声声慢》以写残秋的景色为衬托,倾诉出作者对夫亡家破、饱经离乱的孤苦无依的生活的哀怨之情。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发展史(起源、发展、风格、流派),了解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风格,掌握词这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 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词的声韵美,培养语感,积累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文名篇。 3.品味语言,发挥联想和想象,理解词的意境。 4.欣赏词的形式美,分析宋词的表达技巧。 5.通过学习几位大家的词作,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词的特点。 6.提高阅读和鉴赏诗词的能力。 7.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高雅的文学品味。 8.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作品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建议与提示 阅读诗词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读懂。要反复吟诵词作,准确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作品的不同风格。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词作,通过相关链接,全面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及所处环境,探究他们的人生历程,准确而全面地把握作者寄寓在词作中的感情,准确理解词作的主旨。 意境的欣赏是属于文学鉴赏较高层次的一种学习活动。所谓“意境”,就是作品所描绘的自然、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主观思想感情融会一致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鉴赏诗词时,要运用联想和想象,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4柳永词两首 Word版解析版

第二单元4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竟无语凝噎 ..凝噎:因为悲伤而喉咙梗塞得说不出话来。 B.此去经年 ..经年:经过一年 C.东南形胜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D.羌管弄.晴弄:吹奏 【答案】B 【解析】经年:年复一年。 2.对下列诗句所用表现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氛围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城声色之盛。 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以精练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答案】C 【解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应为细节描写。 3.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杏花春雨江南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D.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答案】C 【解析】C.为直接抒情,其他三项和“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都是融情于景。 4.下列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作“填词”或“依声”。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答案】D 【解析】陈亮属于豪放派,柳永属于婉约派。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柳永自从步入词坛以后,北宋词坛创作面貌为之一新,出现了新的格律和更丰富的创作内容,词坛有了第一位专业词人。 B.柳永没有想到,姑苏的天空竟这般的蓝,蓝得仿佛只要一伸手,手指就会被染成蓝色。 C.由于柳永善于汲取民间养料,使用俚俗语言入词,从而摆脱了五代词中那种传统腔调的束缚,使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D.中国的古典诗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许多篇章为人们熟读成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语音和谐优美,读来朗朗上口,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答案】B 【解析】A.中途易辙,应把“自从”放在句首。C.主语残缺,删除“由于”。D.“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 6.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自古繁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三秋桂子,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答案】(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2)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3)十里荷花 (4)多情自古伤离别 二、文本阅读 7.阅读《雨霖铃》,回答下面的问题。 雨霖铃

(完整word版)《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试题

《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 常识简介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盛行于,并在发展到高峰。,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如“”、“”、“”、“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的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58字以内)、(59—90字)、(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等(词的段落叫“”或“”)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和(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1、《望海潮》 ①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②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雨霖铃》 ①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哪些内容?

②这三句描写,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别的什么作用吗? 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 么不同?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繁华fán 帘幕mù参差cī叠巘清嘉xiàn B.罗绮qǐ钓叟sǒu 箫鼓xiāo 吟赏烟霞yín C.寒蝉chán 骤雨zhòu 暮霭ǎi 良辰美景chén D.凝噎yē经年jīng 甘霖lín 兰舟催发cuī 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今日的钱塘江岸,一派繁荣景象,大厦拨地而起,长桥飞跨而过,只感觉钱塘江畔繁华中更多了一份宁静。 B.“夕阳萧鼓”是一首著名的琵琶曲,明清早已流传。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首次将其改变为丝竹合奏。 C.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里写道:“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可见其对苏东坡的赞美和敬仰。 D.在傍晚的最后一线余晖从窗前消隐时,我正趴在桌边,透过窗台,庸懒地望着天际的尽头,俨然沉溺于一幅水墨山水。 3.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B.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是婉约派的主要作家。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 第4课柳永词两首 想起柳永就会想起夏雨秋荷云淡风轻,想起江水烟波断桥幽径;就会想起一个唇红齿白的青年如玉树临风,翩然吟哦在江南水乡楼阁,桨声灯影之中。“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栏久。”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永一生写了多少词,谁也说不清,但柳永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对世人影响深远至今。 美 字 体 红颜知己泪眼凄凄执手告别,风流才子含情脉脉无语凝噎。 赏美文 翻开宋词读柳永 在文学绚如夏花的今天,坐在书桌前,翻开一本厚厚的宋词,怀念一个叫柳永的人, 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可是柳永总是不经意地从我打开的书页里走出来,一手挽起宽大的衣袖,一手泼墨挥毫,把天地间的灵气凝成珠玑,一颗颗镶进我的梦里,挥之不去。 柳永的幸运在于他生对了时代,诗歌走到宋朝,已经像一件被女人们穿腻的华丽衣 裳,不复有盛唐时的喧嚣了。读者需要变换一下口味,能够拎起笔吟咏几句的文人们,也需要转变一下观念,改变一下文风。词的韵律比劳神费思的诗要强些吧,而且也适合于吟唱,事实上它也就是为吟唱而诞生的。感谢宋仁宗,没有能够让柳永这位才情并茂的小文人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才得以让我们今天有幸读上《雨霖铃》和《八声甘州》。 一千年前的柳永当然不会想到失意之下的涂鸦会为他带来盛名,他只是不停地咏叹着 小市民的生活,兼而为自己不幸的仕途发发牢骚,如此而已。这样的咏叹和牢骚被谱上曲,

被歌女们弹唱,谁知道就这么流行呢?不靠包装,不靠吹捧,凭着肚子里的墨水,点灯熬油一个字一个字地埋头苦干,赢得“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待遇,柳永真的值得我们这些现代人好好学习。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柳永走到十里长亭,拉着恋人的手,哭得一声声凝噎。醉身儿女情长,很不丈夫气概,是不是?可谁又知道这不是柳永的触景生情?哭几声也罢,在皇帝老儿主宰一切、百姓有口难辩的封建王朝,你能指望所有的文人都能像辛弃疾一样一手握着笔,一手挥着战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有人这样评价柳永的词:“其词格固不高,但论音律谐婉,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无出其右者。”翻遍一大本厚厚的宋词,能够得此殊荣者,有谁,还有谁呢?单凭了这一点,柳秀才也值得我们在啃着麦当劳之流文化快餐的同时,把他装进我们的脑海里,闲暇之余,细细品咂。 【课内挖掘】 ⊙课内素材 令人心醉神迷的钱塘西湖美景 江南胜景自古叫人魂牵梦绕。钱塘大潮,西湖美景,更叫人心醉神迷。而一经柳永《望海潮》 的点染,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异邦,也起了“投鞭渡江”、入住江南之心。展开《望海潮》,满眼一派商肆繁盛的承平气象。商贾云集的古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渲染在“夜夜歌声,户户管弦”的歌舞升平之中。然而,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柳永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 美,脱俗的美。 [运用角度]“美”“阅读经典”等。 一腔离恨谁道破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人相对而立,手握手,眼对眼,泪眼婆娑。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既然这么不舍得,那词人为什么要离开呢?也许是统治者不欣赏,也许是迫于生计。总之是不得不离开。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一样的。所以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天下有情人难舍难分的那一份眷恋,那一腔离恨,谁能一语道破?

2019年精选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4 柳永词两首人教版练习题第八十八篇

2019年精选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4 柳永词两首人教版练习题第八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催促军帐噤若寒蝉胜券在握 B、暮霭竞然不勘入目不屈不挠 C、天堑箫鼓寥若辰星九宵云外 D、嘉宾夜暮嘻笑怒骂童叟无欺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面对词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竟无语凝噎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B、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 C、东南形胜形胜:地理形势极佳之处。 D、羌管弄晴弄:吹奏。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B、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古代诗歌中,因声律的要求,常常颠倒词序,下列诗句中颠倒了词序的一项是( ) A、留恋处,兰舟催发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词又称曲子 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 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 清照、秦观、陈亮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国家一等奖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

《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感知词中景物呈现的特点; 知人论世,探究词中词人的思想情感; 联系作者人生经历,探究两首词结句的言外之意。 学情分析 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以宋词的鉴赏为主,主要选取了宋代著名词人的经典作品,对于了解宋词的全貌有这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词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已有接触,在平时可以穿插学习,因此在本节课并未涉及。 要想认识同一作者所表现出的不同创作风格与巨大情感反差,就需要对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创作背景作一番了解,做到文艺理论中所说的“知人论世”。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尽量不查阅教材以外的教学参考资料,而是完全依据教材所提供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词语注释等来解读课文。因为高考试卷中的古代诗歌鉴赏题,就是学生不借助任何外部资料来赏析诗歌的。既然学生能在考场上做到,语文教师就更有理由在平时做到,以此来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独立鉴赏能力。 课文中的《望海潮》和《雨霖铃》,分别选取的是柳永人生两个阶段的代表作。从课文注释来看,前者写于作者的人生高潮期——赴京赶考、踌躇满志之际,后者写于作者的人生低谷期——屡试不中、惆怅伤感之时;前者所投赠的对象是一位朝廷高官,后者所倾诉的对象是一位亲密朋友。正是作者的生活境遇、情绪状态、交流对象、创作目的均不同,因而同一作者创作的两首词,在情感的抒发和词风的呈现上,显得别有艺术美感。在教材安排中,将这两首词放在一起,其对比性非常鲜明,因此采用对比鉴赏的方法,在相互比较中分析问题,使两者情感的抒发不言自明。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词中景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鉴赏同一作者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主旨。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语设计:

4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埴自古 (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是三吴的都会「是自古铁堵繁华。烟柳画桥,风帘迴幕’ 最繁华的地方。柳树如烟、桥梁雕饰华丽,帘子帷幕翠绿雅致,参差十万人家口云树绕堤沙』 (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卜万人家。远远望去,钱塘江堤上,林木怒涛卷霜雪'天堑 茂密如云浪涛如怒汹涌而起像卷起的白色霜雪钱塘江广阔无涯。市列珠矶,户盈罗绮' 无边◎市场上陈列着不同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堆满绫罗绸缎,竞豪奢。」珠巩:泛指大小不同的各冲珠 宝。] 竞赛般过着豪奢的生活口血满。歹筠:祈和蟠.借拒丝绸衣覺。. 重湖叠清嘉.有 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和远近重叠的山峰非常清秀美丽,山上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秋天的桂子,湖里有十里的荷花。悠扬的羌笛声在晴空中報荡,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采菱的歌曲在夜间唱起,钓鱼的老翁和采莲的少女都喜笑颜开。千骑拥高牙’乘醉 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达官贵人乘着酒兴听箫鼓,吟赏烟韻。异口图将好景「 听吹箫击鼓,吟咏诗文,欣赏美丽的自然风景。他日把杭州美景画归去凤池夸。[山献(轴Q:险峻的UT 出柬回到朝廷向人们夸艦I峰或山崖。嘉売J 雨霖铃 寒輝凄切,对长亭晚, 秋嶂的叫声是那样凄凉悲切,面对着暮色中的畏亭「 r上亭:古代城外路旁供行]骤雨初軌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L人休息或送行I舌别的亭干。]-阵急雨刚停°在都城汴京的城外,设帐直酒送别」却没有好心情「正在依依不舍 的兰舟? 发。执手相看 时候「行船的人催着要出发。紧握着双手互相看着, 泪眼,竟无语凝噎■:, 第1页

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哽在喉间 念去去,千里 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程又…稔千里迢迢, 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水上雾霜朦胧,傍晚浓云笼罩的南方的天霑是多么深远辽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 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 这凄清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 何处?杨柳岸,哓风 身在何込?恐怕是醒在杨柳依依的河堤岸边,那时只有晓风冷冷, 残月。此去经年' 天上弯残月。这「去年复-年相爰的人不在起)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 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就纵然有说 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不尽的相爱、相思之情,又能同谁去诉说昵? 第2页

柳永词两首

雨霖铃 导入新课: 学生唱李煜词《虞美人》(以唱代背检查上节课内容),带出热烈的课堂气氛。 解读作者,明确目标(均用投影展示): (1)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柳永的资料,教师略加补充。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一步:美美地听——感受词的语言美。 播放Flash课件,学生听情感真挚的配乐朗读。 (1)第一次听:进行语感熏陶,注意节奏。 (2)第二次听:感受词的意境,注意情感的运用。 第二步:美美地读——语感训练。 (1)第一次读:再播放Flash课件,学生小声仿读。 (2)第二次读:教师范读一小节,作节奏指导,学生自主朗读训练。 (3)第三次读:抽检学生朗读情况,来个小比赛,看谁朗读得最好。(先抽两个学生分别朗读上片和下片,由同学评价,若认为自己朗读得更好的,可以向他们挑战) 第三步:美美地品——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掌握技巧。 1.老师作诗词鉴赏技法指导 (1)由意象品味意境。 (2)语言: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用典等。 (3)写作技巧:把握写作技巧。 2.小组讨论 (1)找意象,说作用。(幻灯片上逐一展示有关意象的词及其表达的感情)明确: 意象: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晚 杨柳岸晓风残月 作用:渲染惆怅伤感之情 (2)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说表达的情感。 明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难分难舍) 良辰好景虚设更与何人说(惨不成欢) (3)写作技巧的探讨:请同学们回顾诗词常见的表达技巧,说说本词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补充相关的写作技巧: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以乐写哀,以哀写乐)。 3.个人体悟 请闭目凝神,通过意象想象离别场面,品味词中美的意境,然后说说你感受到的意境。(学生各抒己见,同学们评点谁的感悟最好)

柳永词两首---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差(cēn) 豪奢.(s hē) 暮蔼.(ǎi) 钓叟.莲娃(sǒu) B.天堑.(qiàn) 吟.赏(yín) 都.会(dū) 重湖叠(xiàn) C.珠玑.(jī) 罗绮.(qǐ) 嬉.笑(xī) 因咽.废食(yē) D.千骑.(jì) 羌.管(qiānɡ) 骤.雨(zhòu) 良辰.好景(ché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下,人们一方面对春节联欢晚会说三道四,有时甚至义愤填膺 ....;另一方面,对各种评论,包括质疑、指责等等,却不比从前那么敏感了。 B.李克强总理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 深入发展,我们同住一个‘地球村’,没有哪个国家能变成离群索居 ....的‘鲁滨逊’。” C.翻检历史,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轨迹:艰难创业时往往背负使命感和危机感,不怕筚路蓝 ...缕.;一旦天下无事、承平日久往往会疏于律己,贪图奢华。 D.势不可挡的春节返乡大潮也带来了其他思索,那就是,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是客观 存在的,致使数以亿计的打工者不得不背井离乡 ....。 3.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 霜雪:比喻,用白色的霜雪比喻卷起的浪涛,以静写动。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 ..夸 凤池:借代,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C.留恋处,兰舟 ..催发 兰舟:借代。兰舟是木兰木做的船,对船的美称,这里代指舟子。 D.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清秋节:借代,用凄清的秋代指中秋节。 4.下面对词句的品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