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邵康为杨军殷国玮诸瑛翟渌澜

【摘要】目的探讨骨和软组织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右胫骨上端和左侧腰大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的X线、CT或MRI的影像学特征和表现。结果右胫骨上端1例的影像学表现为: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破坏肿块累及软组织,术前术后诊断相符。左侧腰大肌1例表现为膨胀性肿块,中央坏死囊变,边缘厚层强化环壁,术前诊断为脓肿或神经源性肿瘤。结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CT和MRI均虽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但MFH因成份较复杂常导致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诊断不易,MRI辅以CT诊断优于常规X线。

【关键词】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影像诊断; 肿瘤

Imaging diagnosis of primarily malignant fibrous histocytoma: a report of 2 cas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SHAO Kang-wei, YANGJun, YIN Guo-wei, ZHU Ying, ZHAI Lu-lan Department of Imaging,Changning Central Hospital,Shanghai 20033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ny and soft-tissue primarily malignant fibrous histocytoma(MFH)so that elevate the recognition for it. Methods Retrospective reviewed malignant fibrous histocytoma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and manifestations with X ray, CT and MRI, that lesions were located in right superior extremity tibia 1 case and left psoas major muscle 1 case. Results The imging manifestations of the case that lesions were located in right superior extremity tibia were: osteolysis and expandibility of bony destruc-tion; The tumor destroy cortical bone and involve soft-tissue,preoperative diagnosis consistent with postoperativ diagnosis.In left psoas major muscl were: The expandibility mass with central cystis degeneration which there were enhance thick wall so that postoperativ diagnosis were abscess or neurilemmoma.Conclusion Although there ar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manifestations with MFH on X-ray,CT and MRI.But,be-cause of the multiplicity of composition in MFH,the diagnosis is often difficulty.MRI and CT examinations surpass than X-ray among the imaging diagnosis. 【Key words】Malignant fibrous histocytoma;Imaging diagnosis;Tumor

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tiocytoma,MFH)是一种主要由纤维组织细胞和组织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又称为纤维组织细胞瘤,或恶性纤维黄色瘤。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恶性黄色肉芽肿和恶性组织细胞瘤也属于这一种肿瘤。发病原因不明,是源于骨和软组织的原始组织细胞纤维母细胞的原发肿瘤之一。本病的组织成份复杂,故影像学表现也多异,虽国内外文献也屡有研究和报道[1],但系统报告罕见。本文就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MFH 的临床、影像学和手术、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影像学诊断。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病例1,女性,35岁,两膝轻微酸痛3年,右膝胀痛加剧1月来院检查,体检关节活动尚可,局部体表温度略高,无明显疼痛和压痛。进行了膝关节影像学检查。

病例2,男性,71岁,因腰部酸胀感疑肾脏疾患而做了肾脏MRI检查,发现左侧腰大肌内肿块随即进行了CT等相关影像学检查。

二、检查方法

病例1进行了常规X线正侧位摄片检查,MRI扫描进行了FSE序列的矢状位T1WI、T2WI

和冠状位T2WI抑脂以及横断位的STIR和T1WI抑脂平扫;并进行了横断位和矢状位的增强扫描。病例2进行了FSP-GR及FRFSE序列的T1WI、T2WI和抑脂T1WI的横断位平扫,增强后的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CT检查进行了轴位平扫和双时相增强扫描。

MR机型为GE 1.5T Signa Twinspeed磁共振扫描仪,常规扫描条件FSE序列为T1WI、T2WI、PDWI,FPGE序列为T1WI、T2WI。

CT机型为GE Hispeed/Cti螺旋CT扫描机,扫描条件为FOV:350mm,120kV,220mAs,对比剂注射流率为2.5 ml/s。

结果

1.影像学表现病例1 X线平片表现为胫骨上端的类圆形边界清楚密度减低骨质破坏区,边缘有轻度骨质硬化带;MRI见胫骨上端类圆形分叶状骨质破坏区,后缘骨皮质破坏肿块突入腘窝区软组织内,病变信号不均匀,大部呈T1WI等-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抑脂T1WI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改变,肿块内可见多发T1WI、T2WI均为高信号、边缘有轻度环状强化改变的小片影。病例2 CT及MRI均示左侧腰大肌肿大,其内可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中央呈多房分隔状液化影,CT以低密度为主,边缘见等密度并呈较明显强化分隔状囊壁,MRI上以T1WI低、T2WI高信号为主边缘呈多房分隔状明显强化影,肿块内缘见细弧线状脂肪密度(信号)影,内后缘紧贴脊柱并逐渐与腰大肌分离。

2.手术及病理诊断病例1手术所见为肿瘤表面呈黄色、棕褐色,骨皮质明显疏松,髓腔内见大量暗黄色豆渣样肿瘤。病理:巨检为碎组织一堆,直径3cm,灰红色,部分质硬,部分脱钙。诊断为(右胫骨)生长活跃细胞丰富的纤维组织细胞肿瘤。病例2手术见左侧腰大肌肿大,表面神经血管非常丰富,血管充盈明显,逐步分开腰大肌后显露肿块,肿块表面神经血管极丰富肿块表面约10cm×6cm大小,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触摸及穿刺肿块为液性和实质性相混合,肿块内有陈旧性积血。病理标本示肿瘤细胞短梭形,核轻度异型,较密;未找到核分裂,并见灶性泡沫细胞及含铁血黄素沉着,呈束状,交叉排列,血管较丰富,并见裂隙样大血腔诊断为纤维组织细胞源性肿瘤,细胞生长活跃(中间型肿瘤)。

讨论

1.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 histocytoma,MFH),是一种主要由纤维组织细胞和组织细胞组成的、具有成纤维细胞能力的恶性肿瘤,又称为纤维组织细胞瘤,或恶性纤维黄色瘤。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恶性黄色肉芽肿和恶性组织细胞瘤也属于这一种肿瘤[2]。1972年,首先由Feldman和Norma所叙述,1982年的统计文献中已有180例,Campana 等在1984年Huvos等在1985年又分别报道了90例和130例,国内自1980年开始报道以来至今已有350例以上的报道[3]。MFH是中老年人最为常见的,发生于四肢软组织、后腹腔和骨骼的一种肉瘤[4]。虽然MFH可发生于任何器官或软组织中[5],但骨骼的MFH较为少见,以股骨和胫骨干骺端最好发,而膝关节是最好发的部位[7],亦可累及全身骨骼。软组织的MFH相对常见,以四肢较居多尤其在下肢,其次是腹膜后、腹腔、躯干和头颈部。病例Ⅰ病变位于胫骨上端,符合骨骼MFH发病的常见部位而病例Ⅱ的病变部位也并非罕见,MFH虽然不属常见病,但发病部位还是以好发部位较为常见。

2.由于MFH的肿瘤组织复杂多样和多形性,因此其组织学分型尚不一致,有分为席纹-多形型、致密型巨细胞型和炎细胞型4型的[4],也有将分其为普通型黄疸型、黏液型、纤维型、组织细胞型、黄色瘤型等各种分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是原始间叶细胞向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两个方向分化的结果所形成,肿瘤的细胞成分,就是原始间叶细胞向这两个方向分化的不同阶段的各种细胞。因此,瘤细胞的多种多样,就是此肿瘤最重要的组织学特征。肿瘤的巨体标本上肿瘤较大,被膜不完整,切面呈灰白色、鱼肉状,易出血及囊变。虽然镜下所见MFH 的组织学变异甚大,细胞成份复杂但主要有组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以及这两种细胞的过渡或演变成份。病例2的肿块有包膜,色泽灰红、灰黄色,切面多囊,局部有出血,镜下示肿瘤细

胞短梭形,核轻度异型,较密,血管较丰富,并见裂隙样大血腔,说明肿块易出血和囊变。

3.影像学表现:MFH影像学表现亦随组织学成份的不同及发生部位的不同而各异。发生于软组织的MFH在X线平片上几无表现,四肢肌肉的较大肿瘤有时可见密度略低的肿块,伴有钙化者有助于诊断。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单纯溶骨性骨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肿块是其常见和主要的影像学表现,但其形态、范围和程度有较大差异。发生于骨骼尤其在四肢长骨者多可发现边界较清楚的密度减低区,可伴有钙化或骨质破坏。X线及CT 检查显示病变区骨质常呈虫噬样、鼠咬状或地图样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无残留骨和硬化缘,骨皮质的中断缺损、骨膜反应和膨胀性生长较为罕见。肿瘤穿破皮质后,常形成软组织肿块,Feldman认为,在骨质破坏附近出现巨大软组织肿块也是此肿瘤的特征表现之一[6]。CT 能发现软组织肿块和骨质破坏区,发生于软组织的肿瘤一般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中央呈低密度或囊性密度,边缘呈多房实质分隔状环壁,增强后囊隔和环壁可有较明显强化改变[7]。本组病例2于左侧腰大肌内见类圆形低密度肿块,边缘不规则,可见分隔状囊壁(图1);增强后扫描病灶边缘呈明显环壁及囊隔强化改变(图2);磁共振上表现类似于CT,可见T1WI低、T2WI 高信号改变,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强化较明显,以内下缘囊壁、囊隔强化为主,呈“花环”征(图3)。发生于软组织的MFH,肿瘤内常可出血、坏死以及囊变,文献报道也称囊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ystic malignant fibrous histocytoma,CMFH)或因出血囊变而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囊性病变[4,8];因此,肿块大多以CT低密度、MR上T1WI低、T2WI高信号为主的肿块,可有分隔及“花环”状囊壁。有的病灶可出现少量、弧形钙化(图1),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本组病例1的胫骨上端的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及骨质缺损,X线平片虽可见骨质破坏但不明显(图4),磁共振检查对病变显示十分清楚,以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的肿块为主,其内可见多发小片状T1WI、T2WI均为高信号影,提示肿瘤内有出血改变,甚至出现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变征象(图5)。肿块主要发生于干骺端和骨端,呈膨胀性改变,可破坏骨皮质突入邻近软组织内,本病例1的胫骨上端骨髓腔内肿瘤向后破入膕窝区,在横断位上显示非常清楚,并呈明显不规则强化改变(图6)。MFH约20%-25%发生在原有的骨病基础上,但起自或伴发骨梗死者少见。一般为单发,亦偶有多发,甚至在一骨内可有两个以上病灶也是此病的特点之一。

总之,在X线平片上的典型表现为溶骨性和侵袭性生长可伴有骨皮质破坏的病变,骨膜反应、膨胀性生长和反应性硬化均较少见,即使有硬化发生,也从不围绕着整个病灶。钙化在囊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可表现为弧状或囊壳状的钙化影。肿瘤大多具有破坏骨皮质而向骨外蔓延侵犯周围组织的特性,因此,MRI尤其增强MRI可敏感地发现软组织肿块以及骨内的肿瘤累及范围对MFH的诊断颇有帮助,T1WI多为低信号改变,而T2WI则多为等高信号改变,肿瘤内的出血多表现为斑片状的T1WI、T2WI均为高信号改变。CT对骨质破坏、少量钙化较为敏感,结合增强扫描一般也能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断。

4.本病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赖于CT和MRI,X线平片对四肢、骨骼的诊断有一定帮助,CT 对定位诊断非常有帮助,如能发现钙化则对诊断有利。MRI的敏感性很高,由于本病的组织学成份较复杂,病理演变也多变,因此影像学上尤其在MRI的表现各异,大多表现为T1WI低、T2WI稍高/高信号改变,信号大多不均匀,瘤内出血依出血的各期病理基础其信号也不一致,另外,肿瘤也往往因变性、脂肪沉积、纤维化及钙化而有相应的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主要为与其他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相鉴别,位于软组织内的肿瘤有出血囊变需与一些囊性病变、甚至需与脓肿鉴别,囊性病灶的边缘有弧形钙化和“花环”状强化囊壁具有一定特征。

图 1 CT平扫左侧腰大肌肿胀,内见低密度肿块,边缘见环状囊隔。似有弧形钙化影(箭头)。图2 CT增强后扫描,肿块边缘及囊壁及囊隔明显强化(箭头)。图3 MR增强冠状面扫描,肿块边缘强化明显,以内下缘囊壁、囊隔为主,呈“花边”征(箭头)。图4 X线片示胫骨上端低密度骨质破坏区边缘见薄层硬化带(黑箭头)。图5 MR的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伴少量T1WI、T2WI均为高信号影(箭头)。图6 MR横断位增强:肿块突破胫骨后缘骨皮质侵及膕窝软组织,呈不规则强化改变(黑箭头)。

参考文献

1.Paling MR,Hyam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c6552934.html,puted tomograghy in malignant fi-brous histocytoma.JCAT,1982,6(6):785-788

2.陈星荣,沈天真,段承祥,等.全身CT和MRI.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788-789

3.段承祥,王晨光,李健丁.骨肿瘤影像学.北京:科学出版社医学出版社,200

4.285-291

4.Huang CC,Ko SF,Ng SH,et al.Cystic malignant fibrous histo-cytoma of gastrocolic ligament.Br.J.Radiol,2001,74:651-653

5.Christopher DM,Petten F,Rydholm A,Rydholm A,et al.Clini-copathologic re-evaluation of 100 malignant fibrous histocy-tomas:prognostic relevance of subclassification.J.Clin.Oncol,2001,19(12):3045-3050

6.Feldman F,Norman D.Intra-and extraosseous malignant histo-cytoma(malignant fibrous xanthoma).Radiology,1972,104:497-508

7.曹来宾.实用骨关节影像诊断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02-403

8.Nishimura H,Zhang Y,Ohkuma K,et al.MR imaging of soft-tissue masses of the extraperitioneal spaces.Radio Graphics,2001,21(5):1141-1154

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邵康为杨军殷国玮诸瑛翟渌澜 【摘要】目的探讨骨和软组织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右胫骨上端和左侧腰大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的X线、CT或MRI的影像学特征和表现。结果右胫骨上端1例的影像学表现为: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破坏肿块累及软组织,术前术后诊断相符。左侧腰大肌1例表现为膨胀性肿块,中央坏死囊变,边缘厚层强化环壁,术前诊断为脓肿或神经源性肿瘤。结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CT和MRI均虽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但MFH因成份较复杂常导致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诊断不易,MRI辅以CT诊断优于常规X线。 【关键词】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影像诊断; 肿瘤 Imaging diagnosis of primarily malignant fibrous histocytoma: a report of 2 cas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SHAO Kang-wei, YANGJun, YIN Guo-wei, ZHU Ying, ZHAI Lu-lan Department of Imaging,Changning Central Hospital,Shanghai 20033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ny and soft-tissue primarily malignant fibrous histocytoma(MFH)so that elevate the recognition for it. Methods Retrospective reviewed malignant fibrous histocytoma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and manifestations with X ray, CT and MRI, that lesions were located in right superior extremity tibia 1 case and left psoas major muscle 1 case. Results The imging manifestations of the case that lesions were located in right superior extremity tibia were: osteolysis and expandibility of bony destruc-tion; The tumor destroy cortical bone and involve soft-tissue,preoperative diagnosis consistent with postoperativ diagnosis.In left psoas major muscl were: The expandibility mass with central cystis degeneration which there were enhance thick wall so that postoperativ diagnosis were abscess or neurilemmoma.Conclusion Although there ar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manifestations with MFH on X-ray,CT and MRI.But,be-cause of the multiplicity of composition in MFH,the diagnosis is often difficulty.MRI and CT examinations surpass than X-ray among the imaging diagnosis. 【Key words】Malignant fibrous histocytoma;Imaging diagnosis;Tumor 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tiocytoma,MFH)是一种主要由纤维组织细胞和组织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又称为纤维组织细胞瘤,或恶性纤维黄色瘤。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恶性黄色肉芽肿和恶性组织细胞瘤也属于这一种肿瘤。发病原因不明,是源于骨和软组织的原始组织细胞纤维母细胞的原发肿瘤之一。本病的组织成份复杂,故影像学表现也多异,虽国内外文献也屡有研究和报道[1],但系统报告罕见。本文就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MFH 的临床、影像学和手术、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影像学诊断。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病例1,女性,35岁,两膝轻微酸痛3年,右膝胀痛加剧1月来院检查,体检关节活动尚可,局部体表温度略高,无明显疼痛和压痛。进行了膝关节影像学检查。 病例2,男性,71岁,因腰部酸胀感疑肾脏疾患而做了肾脏MRI检查,发现左侧腰大肌内肿块随即进行了CT等相关影像学检查。 二、检查方法 病例1进行了常规X线正侧位摄片检查,MRI扫描进行了FSE序列的矢状位T1WI、T2WI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toma,MFH)多发生于深层软组织,首先由O’Briea和St oat所报道,原发于骨内者甚为少见。1972年Feldman和Norman提出将此瘤作为一种独立的骨肿瘤类型,以前常将骨内MFH误认为骨肉瘤、纤维肉瘤、骨巨细胞瘤或骨转移性癌等。由可分化为组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形成。已发现此肿瘤的变种有:多形分层型,粘液型,巨细胞型、炎症型、血管瘤样型等。 病理 此瘤由发生间变的组织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所构成,现时可见有良恶性多核巨细胞和炎症细胞。无钙化灶,组织细胞呈圆形或近圆形,核为圆形或肾状,有明显的异形性,富于胞浆,并有吞噬现象。泡沫细胞中含细胞碎屑和含铁血黄素等。纤维母细胞疏密不一,细胞呈漩涡状或车辐状排列,细胞体积较大,卵圆形,核明显异形性,多核巨细胞有良恶性之分。前者很象破骨细胞或杜顿(Touton)巨细胞,恶性者为瘤巨细胞。 肿块常呈多叶状,灰—白色,有时为黄色或黄褐色(脂质、含铁血黄素)肿块中,特别在粘膜样变种中有胶状区域。在血管瘤样的类型中出血病变区居优势,并伴发充满血液的大腔隙。在炎症病变中,黄色尤为明显。有时出血和坏死较广泛,以致整个肿瘤的肿块均变为含有液体的囊而类似于—囊性血肿。有时肿瘤外观似已完全包被,但实际上,病变已浸润至其周围的组织。 组织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 (1)多形分层型 组织学表现以显著的细胞多形性为特征。梭形、卵圆形和巨细胞同时存在,后者既可为良性又可为恶性。这些细胞的多形性改变、明显的有丝分裂、染色过深的核、粗大的染色质和体大的核仁等不典型性常见于此种病变。有时,巨细胞、单核及梭形细胞均有浓染的嗜曙红胞浆,并伴有前期的肌样质。但从无横行的条纹状图像可见。 上述细胞的多形成分可能也是形成病灶的主要成份,但同时有所谓的分层改变。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多呈螺旋状或风车状排列,常常在其中心由胶原或小血管形成的嗜曙红区向周围放射。梭形细胞的银染色显示—特别明显的网状模式,并包围单个细胞,而在组织细胞占优势的区域,外包绕小的细胞组织。在分层区的中央,嗜银性表现特别明显。由于病变区含有脂质,因此,可见含量不等的泡沫细胞。有时,还可见急性和/或慢性炎症浸润现象。 胞浆的PAS染色呈阳性,但相当不规则,且较多变,而且主要对抗淀粉酶和透明质酸酶(为粘多糖而非糖原)。同一肿瘤中,可在多形改变占优势的区域旁侧发现典型的分层和胶原化外观。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尚须与所有具有显著多形性的肿瘤,尤其是非常少见的多形性横纹肌肉瘤相鉴别。后者很难见到横纹,在电镜下可显示成横纹肌细胞的分化;另外,对淀粉酸敏感的PAS阳性(糖原)是明显而不变的。 本病与多形性的脂肪肉瘤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后者无分层改变,但有成脂细胞和脂细胞的分化。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也可能存在胞浆内空泡,但在成脂细胞中,空泡能向细胞核和周围转移,并使核变平,另外,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细胞形成的空泡中含有粘多糖物质。由于两种肿瘤(前者和多形性脂肪肉瘤)的脂质染色均为阳性,故对鉴别诊断无任何意义。

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 百科名片 星形细胞瘤,英文名:astrocytoma ,别名:星细胞瘤;astrocytic glioma;astroma。星形细胞肿瘤是指以星形胶质细胞所组成的肿瘤,是最常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星形细胞瘤相当于Kernohan分级中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外的Ⅰ级与Ⅱ级,在ST Anne-Mayo分级中为1级与2级。星形细胞瘤为浸润性生长肿瘤,多数肿瘤切除后有复发可能,且复发后肿瘤可演变成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或多形性胶母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又称为恶性星形细胞瘤,肿瘤细胞间变程度在星形细胞瘤与多形性胶母细胞瘤之间。 目录 编辑本段

星形细胞瘤 临床表现与病情发展均有各自典型特征,预后较好。另一类星形细胞肿瘤则无明显边界,向周围脑组织广泛浸润,肿瘤细胞呈间变特性,包括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及多形性胶母细胞瘤等。此类肿瘤病程为进展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均较差。发病机制: 星形细胞肿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一般成年多见于大脑半球和丘脑底节区,儿童多见于幕下。有报道幕上占3/4 幕下占1/4。发生在幕上者多见于额叶及颞叶,顶叶次之,枕叶较少见肿瘤可累及两个以上脑叶。亦可见于视神经,丘脑和第三脑室旁;幕下者则多位于小脑半球和第四脑室,亦可见于小脑蚓部和脑干。 1.星形细胞瘤肿瘤主要位于白质内,呈浸润性生长,实性者无明显边界,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向外生长可侵及皮质向内可破坏深部结构,亦可经过胼胝体越过中线侵犯对侧大脑半球肉眼观察质地灰红色或灰白色,质地多较硬,半数左右的肿瘤呈部分囊性变,囊液淡黄透明,蛋白质含量较高,静置易自凝,称为Froin征阳性。有囊性变的肿瘤可称为“囊在瘤内”。而位于小脑的星形细胞瘤常为一个大囊,囊壁上有肿瘤结节,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及神经胶质纤维构成,因此只切除肿瘤结节即可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此种肿瘤称之为“瘤在囊内” 少数小脑星形细胞瘤为实质性,呈浸润性生长,无明显边界,预后较囊性者差。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星形细胞瘤可分为纤维型,原浆型和肥胖型三种亚型: (1)纤维型:最为常见,可见于中枢神经的任何部位及各年龄组病人。在成人中多见于大脑半球;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多见于小脑、脑干与丘脑。生长缓慢,质地较硬韧,有时如橡皮。弥漫型肿瘤切面呈白色,与四周脑组织不易区别。临近皮质可被肿瘤浸润,色泽深灰,与白质分界模糊。肿瘤中心可有囊肿形成,大小数目不定。 (2)原浆型:为最少见的一种类型,质地软,主要见于大脑内,多位于颞叶,部位表浅主要侵犯大脑皮质使受累脑回增宽、柔软、变平为其特点,瘤体较大,灰红色,切面呈半透明均匀胶冻样。深部侵入白质,在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又称为恶性纤维黄色瘤、纤维黄色肉瘤、粘液纤维肉瘤,是一种主要由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组成,并排列成席纹状结构和多形性图象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瘤细胞具高度多形性和异型性,恶性程度高,复发率、转移率、5年死亡率均高。 恶纤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多见,肿瘤主要发生于肢体,尤以下肢为多见,其次是腹膜后、腹腔、躯干及头颈部。肿瘤大多位于深筋膜或肌层等深部组织,通常呈结节状,境界较清,可有假包膜,肿瘤直径从1.5~15cm,腹膜后可达20cm,大多在3~8cm间。切面呈灰白鱼肉状,也可为黄色或黄褐色,较大的肿瘤常伴有出血、坏死和囊性变。肿瘤质地较软,如纤维成分多,则质地较硬;含较多粘液成分时,则呈半透明粘液样。 MFH的组织起源文献中曾有三种观点:(1)组织细胞起源,部分向纤维母细胞分化。(2)原始间叶细胞起源,向纤维母细胞和组织细胞双分化。(3)原始间叶细胞起源,部分向纤维母细胞分化,无论起源或分化均与组织细胞无关。以形态学角度分析,MFH的主要细胞成分有三种:(1)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瘤细胞,常呈典型的席纹状、车辐状结构,瘤细胞间可有胶原纤维形成。(2)组织细胞样圆形-卵圆形瘤细胞,胞浆丰富、淡染,可有吞噬。(3)单核-多核瘤巨细胞。这三种细胞的核都有明显异型性和众多分裂像,可统称为MFH 细胞。镜下,按组织学形态MFH可分为以下五个类型: (一)多形性恶纤组 本型在恶纤组中最常见,占60~70%,高度恶性,预后差。瘤组织往往呈体积大的肿块,由纤维母细胞、组织细胞、单核或多核巨细胞、黄色瘤细胞、炎症细胞和增生血管组成。纤维母细胞成车辐状结构,其间常见含有显著的慢性炎细胞的胶原纤维间质,常伴有泡沫状吞噬细胞;组织细胞高度多形性和异型性,核分裂和病理性核分裂多见;瘤组织坏死;有时见骨和软骨化生。现在也有许多人不再坚持多形性恶纤组是一个有机的实体,其中包含了许多形态明显间变这一点上有相似之处的肿瘤,但这些肿瘤中大部分显示出相特异的细胞系分化的特征。如果不能确定肿瘤的组织来源,许多最常见的组织学上为多形性的肿瘤都可能诊断为多形性的恶纤组,如多形性的脂肪肉瘤、多形性平滑肌肉瘤和多形性横纹肌肉瘤,所以只有通过彻底取材,正确地运用免疫组化和(或)电子显微镜,才可以得出准确的诊断。(二)粘液型恶纤组 粘液型恶纤组是一个多种成分混合、富于特征的病变,其组织学分级范围较大。在这个肿瘤谱系中,高度恶性、分化差的病变在细胞的构成、异形性方面很像多形性型恶纤组。发病总的年龄跨度大,但临床上主要累及50-80岁的成人。男性稍多于女性,绝大多数发生于肢体。肿瘤有多结节状生长的倾向,但本型预后较好。瘤组织质软,灰白,半透明或明胶样,与周围组织分界清。镜下,各种分级的肿瘤所共有的主要特征是含有细胞较少的区域,其内有弯曲的薄壁血管,染色深的小梭形细胞和星状细胞,这些细胞边界不清,有时胞浆呈空泡状,空泡内含酸性胞浆而不是脂质。 (三)巨细胞性恶纤组 本型又称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占恶纤组5-15%,病变都呈多结节状生长,分界不清,常见出血、坏死。病变往往累及老年人,主要发病于肢体,并且位于表浅软组织。发生于深部组织的该瘤大多数有很强的侵袭性,而表浅的病变相对预后较好。瘤组织背景相似于车辐状多形性恶纤组,主要特点是有大量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和奇异的瘤巨细胞,瘤结外周有较多的骨和骨样组织形成。 (四)炎症型恶纤组

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_许尚文

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许尚文,曾建华,张雪林,彭旭红,赵云辉,段刚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广东广州510515) =摘要>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对骨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均摄了平片,6/18例均行C T平扫和增强、10/18例均行MR平扫和增强。结果:脊柱6例,颅骨4例,胫骨2例,股骨2例,肱骨、骨盆、距骨、软组织各1例。骨母细胞瘤以脊柱及长管状骨好发。平片和CT多表现、膨胀性囊状骨破坏,病灶内常有钙化、骨化,边缘常有轻度硬化缘;MRI检查多呈不均匀性长T1、T2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性强化,部分见液平和软组织肿块;一般无骨反应。结论:CT、MRI对骨母细胞瘤诊断较平片有优势,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诊断符合率。 =关键词>肿瘤;骨母细胞瘤;X线诊断;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738.1;R81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011(2005)01-0028-03 Imaging diagnosis of osteoblastona XU Shang-wen,ZE NG Jian-hua,Z HANG Xue-lin,et al.Departaent o f Ra diology,N an fang H os-pita l,First Milita ry Me dical University,Guan gzhou510515,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ssess the value of i maging in diagnosing osteoblastoma.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i maging of18patien ts with pathologically approved osteoblastoma.Imaging materials includes radiographs(n=18),CT scan(n=6)and MRI(n=10).Results:Of18cases,the lesions were located at spi ne i n6,at skull in4and at hu merus,pelvic,talus,soft ti ssue mass in1respecti vely.Predilections site of osteoblastoma were found i n spine and long tubular bone.On plain film and C T i mages,the lesions presented cystic destruction of bone,small do-t patchy and macular calcifacation with edge lightly scleroses.On MRI images,the lesion presented expanding bony destruction,and MR images always showed a multicystic appearance with inhomogeneous low intensi ty in T1WI and inhomogeneous high intensity in T2WI.After contras t the lesions showed inhomogeneous enhancement.Predilections site of osteoblas-toma were found i n spine and long bones.Fluid-fluid level and/or soft tissue mass were found partial patients but no periosteal reaction was found.C onclusion:C T and MRI are superior to the plain film.It contributes to diagnosing osteoblastoma combining with plain film,C T and MRI. =Key words>Tu mor;Osteoblastoma;Radiographic diagnosis;Tomography,X-ray comput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骨母细胞瘤(osteoblastoma)属少见肿瘤,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多以个案形式报道[1,2],有关其CT、MRI表现报道就更少了。本文收集我院从1995年1月~2004年2月共收治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骨母细胞瘤,分析总结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旨在提高术前诊断水平。 1材料与方法 18例经证实的骨母细胞瘤患者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1~56岁,平均2916岁。病程最短三个月,最长达6年余。临床无特异症状,多因疼痛或局部肿块来就诊。8例出现明显神经压迫症状,2例有明确外伤史,1例有鼻咽癌放疗史,碱性磷酸酶 作者简介:许尚文(1973-),男,福建省永定县人,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医师,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CT和M RI影像诊断工作增高3例。 18例骨母细胞瘤均摄了正侧位X线平片; Sie mens的Somatom Plus4全身螺旋C T检查平扫6例,均做静脉团注法增强扫描,采用各部位常规扫描法,层厚和间隔3~10mm;SSie mens的115T Magnetom Vision Plus VB33A超导型全身磁共振扫描仪检查10例,均做了静脉团注法Gd-DTPA增强,均采用各部位常规扫描法,层厚4~8m m。 2结果 18例中恶性4例(图1~3),良性14例。其中脊柱6例(颈椎2例、胸椎2例、腰椎2例且均为恶性),颅骨4例(额眶骨1例、颞骨鳞部1例、蝶骨1例、上颌骨1例),胫骨2例(恶性1例),股骨2例,肱骨、骨盆(恶性)、距骨、软组织各1例。 全部为单发,形态均为不规则;最大819c m@ 28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年第15卷第1期J M ed Imaging Vol.15No.12005

肝癌影像诊断

肝癌影像诊断 (一)肝癌的分期 T:原发性肿瘤,N:淋巴结,M:转移 T1:肝脏单发肿瘤,肿瘤最大直径在2cm或以下,无血管受侵 T2:T1中3项条件之一不符合者 T3:T1中3项条件有2项不符合者 T2、T3二者中包括多发肿瘤但局限于一叶者 T4:多发肿瘤分布超过一叶或肿瘤累及门静脉或肝静脉的主要分支 N:局部淋巴结;N0:无局部淋巴结转移;N1:局部淋巴结转移 M:远处转移;M0:无远处转移;M1:远处转移 (二)肝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选择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超声、CT、MRI、血管造影、核素扫描、PET等。超声检查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最经济的检查方法。其检查对人体无损伤,一般不需要用造影剂或做特殊的检查前准备,对鉴别囊实性病变及肝内、外病变的敏感性高。超声检查可以作多方位、多层面的扫描,易于发现病变。且可通过肝内血管、胆囊、韧带的部位而对病变的定位作出判断,部分肝癌的定性诊断也可通过肿瘤的回声特点而作出判断。超声检查的最大局限性是诊断的准确性取决于操作医生的技术及经验。 全身CT扫描应用于临床以来肝脏是最常用的检查器官之一。随着检查仪器、造影剂的改进而不断完善,诊断准确性不断提高。CT平扫可以显示密度较高的转移瘤,如类癌、肾癌、乳腺癌等的肝转移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增强扫描的目的主要是形成肝实质与病灶之间的密度差,以利诊断。由于正常肝实质大部分由门静脉供血,肝肿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二者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也就形成了密度差。CT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可以了解肝脏肿瘤的位置,肿瘤的特点及对肝脏肿瘤进行定性诊断。 MRI是继CT后影像诊断领域的又一重大进展,MRI的特点是组织对比分辨率高,能多方位成像,可通过其丰富的技术参数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非常准确和很有价值的影像资料。增强扫描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多方位成像可对肝脏肿瘤的定位提供准确的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肝癌的影像表现 1.超声肝癌在超声检查时,多为低回声,且相对较均匀,约占80%;肿瘤周边可见低回声的晕环(50-70%),晕环的的厚度约为肿瘤的1/10,如果肿瘤内部有脂肪变性、肝窦扩张、出血、坏死、间质纤维变等,其内部回声可不均匀。 2.CT大部分肝癌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肿块或结节。平扫时密度低于邻近肝组织,约12%的肝癌与正常肝实质的密度相等。增强扫描动脉期见肿瘤呈高密度,但由于其内的动、静脉分流,血流增速,高密度持续约20-30秒后很快即表现为密度不均,低于周围肝实质。肿瘤的纤维包膜在早期呈低密度,但在15分钟以后可呈高密度。表现为边缘不锐利但厚薄较均匀的细环影,这是包膜中纤维组织血供少,但细胞外间隙大,造影剂廓清较慢的缘故。 3.MRI肝癌的细胞学特征与其MR成像的表现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在T1WI由于瘤组织的T1弛豫时间较正常肝组织长,肝癌主要表现为低信号。这对于巨块型和结节型肝癌MRI能很好的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和范围,而对于弥漫型肝癌由于肿瘤与周围肝实质分界不清,MRI常不能显示出病变的范围。中国生物治疗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1c6552934.html,杨教授特别指出,肺癌的早期症状另外有20.8%的病灶表现为与肝实质相同的中等信号,甚至是中高信号。可能与肿瘤内铜含量较高及瘤内脂肪变性和出血变化有关。早期肝癌在T1WI常可表现为中高信号强度,相反在T2WI则与肝脏信号相似,其原因可能是瘤内有脂肪或脂肪变性。通过化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 1.病理学诊断标准:肝脏占位病灶或者肝外转移灶活检或手术切除组织标本,经病理组 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HCC,此为金标准。 2.临床诊断标准:在所有的实体瘤中,唯有HCC可采用临床诊断标准,国内、外都认可,非侵袭性、简易方便和可操作强,一般认为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即慢性肝病背景,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血清AFP水平;但是学术界的认识和具体要求各有不同,常有变化,实际应用时也有误差,因此,结合我国的国情、既往的国内标准和临床实际,专家组提议宜从严掌握和联合分析,要求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1)+(2)a两项或者(1)+(2)b+(3)三 项时,可以确立HCC的临床诊断: (1)具有肝硬化以及HBV和/或HCV感染(HBV和/或HCV抗原阳性)的证据; (2)典型的HCC影像学特征:同期多排CT扫描和/或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显示肝脏占位在动脉期快速不均质血管强化(Arterial hypervascularity),而静脉期或延迟期快速洗脱(V enous or delayed phase washout )。 ①如果肝脏占位直径≥2cm,CT和MRI两项影像学检查中有一项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 的特征,即可诊断HCC; ②如果肝脏占位直径为1-2cm,则需要CT和MRI两项影像学检查都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 肝癌的特征,方可诊断HCC,以加强诊断的特异性。 (3)血清AFP≥400μg/L持续1个月或≥200μg/L持续2个月,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AFP升高,包括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继发性肝癌等。 3.注意事项和说明。 (1)国外的多项指南(包括AASLD,EASL和NCCN的CPGs)都强调对于肝脏占位进行多排CT扫描和/或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并且应该在富有经验的影像学中心进行;同时,认为确切的HCC影像学诊断,需要进行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四期扫描检查,病灶局部应5mm薄扫,并且高度重视影像学检查动脉期强化的重要作用。HCC的特点是动脉早期病灶即可明显强化,密度高于正常肝组织,静脉期强化迅速消失,密度低于周围正常肝组织。如果肝脏占位影像学特征不典型,或CT和MRI两项检查显像不一致,应进行肝穿刺活检,但即使阴性结果并不能完全排除,仍然需要随访观察。 (2)近年来,国内外临床观察和研究结果均提示,血清AFP在部分ICC和胃肠癌肝转移患者中也可升高,并且ICC也多伴有肝硬化。尽管ICC的发病率远低于HCC,但两者均常见于肝硬化患者,因此,肝占位性病变伴AFP升高并不一定就是HCC,需要仔细地加以鉴别。在我国和亚太区大部分国家,AFP明显升高患者多为HCC,与ICC相比仍有鉴别价值,故在此 沿用作为HCC的诊断指标。 (3)对于血清AFP≥400μg/L,而B超检查未发现肝脏占位者,应注意排除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胃肠道肝样腺癌等;如果能够排除,必须及时进行多排CT和/或动态对比增强MRI扫描。如呈现典型的HCC影像学特征(动脉期血管丰富,而在门静脉期或延迟期消退),则即可诊断HCC。如检查结果或血管影像并不典型,应采用其他的影像模式进行对比增强检查,或对病灶进行肝活检。单纯的动脉期强化而无静脉期的消退对于诊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