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郁达夫与《沉沦》

郁达夫与《沉沦》

郁达夫与《沉沦》
郁达夫与《沉沦》

郁达夫与《沉沦》

郁达夫与创造社

代表性作家,代表性作品

通过郁达夫了解创造社,通过《沉沦》来了解郁达夫;精读作品-作家——社团

多产,游记、旧体诗,小说

两种方式:当时影响;经典作品

《沉沦》从当时影响看,与狂人日记对比,沉沦出来后,对整个青年一代,都有影响,故事(买沉沦的故事)

经典地位:自叙传的文学,自我抒发,自我分析的感伤色彩的代表作,首推沉沦,从影响从内含价值看,沉沦都是那个时期最有影响的作品,司马长风,鲁迅、郁达夫,鲁迅……流派色彩;而郁达夫则是创造社。

一个作品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分两个方面:思想内容,风格艺术特点;五四的总体的思潮:个性解放,反封建,当然,沉沦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与五四思潮一致,体现了个性,写的是个人,反对封建主义,那么这个个人是谁呢?那么大家看看这个主人公是谁?小说一个是第三人称,一个是第一人称,沉沦必然的属于第一人称,是不是所有的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小说都是一样,沉沦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文言小说中的余,通俗小说中以我叙述也不少,那么我们先看看小说,他分几节,他的性格特点……

鲁迅《苦闷的象征》——写我的苦闷:生的苦闷,青春期的我,性的苦闷。生和性的苦闷,结合就是一个人青春苦闷。

对我的生活的自我暴露,这种暴露有他的某种自然状态,如自慰等,然后又极端的自责。没钱,最大安慰的是浪漫派诗歌,纵酒、嫖娼,特殊的表达的方式,精神的狂飙突进向上,社会的现实压着人向下,现在看来做作,实际上在当时时一种自然。

各种苦闷,对一个意志力不强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压力。这个人不是一个英雄,“我”是一个个人化私人的东西,理解五四,并不是了解每一像战士一样的人物,这种我,如果写成日语,就成“私”,我个人的私人的小说写成,而私小说又恰恰是那个时期,佐藤春夫,谷启润一郎,而郁达夫又是中国那时期的人的中国私小说。

《沉沦》还有一个文本,那就是《沉沦》集,沉沦既是一部小说,《沉沦》在《沉沦》集中最有代表性,《沉沦》在郁达夫的作品中代表,郁达夫又在创造社中最有代表性。

读文学要由点——线——面,五四的面,又上下运动,从古代到现当代。

不仅要讲单个作品的意义,小说集的意义,作家、流派、时期、文学发展的长河的东西。方法论:由作品-作家-流派-时代-整个史,看他如何承前启后,讲沉沦,是要讲一部活的文学史。

总结八节的内容,小说没有故事,思想,情绪,漫游的行踪,小说的时间(让学生去弄)八节,八个人,穿起来。简洁。十个字概括。文字不是越多越好。历史的本领,俗称史笔,有力量。无名的,符号的。整个小说,都是“我”,“我”的小说。形象和主题产生的方法。

艺术上讲,私小说,个人的小说,个人发展到青春期,必然会有苦闷,如何慰藉,一个自然,一个是哭,泪的文学。郁达夫的感伤,是自然,找爱情,找了文字,文学,找了应该浪漫主义的诗人,我们找浪漫主义,总要找积极浪漫主义,如鲁迅的拜伦,反抗,恶魔的;还有消极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就是华兹华斯,他们都有浪漫,浪漫主义就是反抗,狂人的反抗,狂

人也是日记的方式,“我”是战士形象,浪漫都是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狂人是放火;郁达夫那里是蹈海自沉;自沉并不是消极的,屈原,周恩来的诗;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中国文学是与世界文学联系在一起的。了解文学史,还得了解中国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有力。鲁迅是东欧;郁达夫是与英法浪漫派相关。风格等各方面,了解与他们之间联系方式。

美学风格上是感伤的,思想上是反封建的,美学上是狂飙突进,又有消极浪漫。

回到那个故事,为什么那么多人去买沉沦,一个人去买,另一个也会去买,这就是一个文学发生的历史,文学与时代互动的历史,沉沦集中的银灰色的死,南迁,现在我要求是,大家至少把郁达夫的《沉沦》看一下,读文学史,而不读文学,是不能读懂文学史,往后,我们提出的作家,不能局限于作品选,必须要有从文学作品选延生出去的阅读。

不仅要知道知识,还有知道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把握知识产生的渠道。比如说本校就出过一个郁达夫研究的专家,那就是曾华鹏先生,大学不靠大楼,不靠生源数量,而靠大师……这是题外话,但是文学史如何产生,是考作品论,作家论,风格流派论,文学史论,这四论的文学史的内容。

知识和方法。

中国现代的浪漫传统。文学史课的基本准备:读这一节文学史,看这一节中最重要的讨论核心。直观感受,与专家对照,也许你错了,也许你不全面,也许是书上的专家说的不到位,但是你们读了四年后,你们就超过他们了,讲曾先生,范先生的故事,药。

文学史的基本知识,文学史理论方法的要点。下节课的要点。

第一节、生平和创作

一、生平简述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1912年开始旧体诗创作。

1913年赴日本留学。

1921年与郭沫若等创立创造社。10月出版小说集《沉沦》。

1933年移居杭州,写了大量山水游记。抗战爆发后,赴武汉参加抗日宣传工作。

1938年到新加坡,主编《星周日报》。

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

二、性格特点

特点之一:是性格的柔弱,其基础是感官纤敏。

郁达夫在其自传中说:“……因自小就习于孤独,困于家境的结果,怕羞的心,畏缩的性,更使得我的胆量,变得异常的小”。(《水样的春愁——自传之四》)——自卑——忧郁

这种“忧郁性”最终影响了他的全部艺术生活。诚然,郁达夫有时并不缺乏勇气和魄力,甚至也曾显示过某种英雄气概(譬如他的逃亡与死),但在更多的场合,尤其是在小说里,郁达夫总是以“弱者”的形象出现。

自卑情结——(1)自身“风采不扬”;

“风采不扬——这是我平生最大的恨事——不能引起你内部的燃烧”;

“羽翼不丰,没有千万的家财,没有盖世的声誉,所以不能使你五体投地的受我的催眠暗示。”——郁达夫:《致王映霞》

朝来风色暗高楼,

偕隐名山誓白头,

好事只愁天妒我,

为君先买五湖舟。

自卑情结——(2)留学生活中弱国子民的体验。

“国际地位不平等的反应,弱国民族所受的侮辱与欺凌,感觉得最深切而亦最难忍受的地方,是在男女两性正中了爱神毒箭的一刹那。……支那或支那人的这一个名词,在东邻的日本民族,尤其是妙年少女的口里被说出的时候,听取者的脑里、心里,会起怎么样的一种被侮辱、绝望、悲愤、隐痛的混合作用,是没有到过日本的中国同胞,绝对地想象不出来的。”——郁达夫:《雪夜——日本国情的记述?自传之一章》1936.1

特点之二:是气质的真率,原因是情感外露。

郁达夫性格纤细内向,但情感却真率外露。他的忧郁使他常常严厉地内省,自己折磨自己,自己拷问自己;但为人内向的他同时又强烈地渴望把胸中可恼烦闷倾泻出去,渴望在艺术中公开展览自己的灵魂。

二创作历程

1.1922以前,《沉沦》小说集,性的苦闷。

2.1922以后,《茑萝行》、《青烟》、《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生的苦闷;

3.1927年以后,政治的苦闷,现实生活:《过去》、《迷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时代风云,革命波澜;

4.1930年代以后,隐逸思想抬头:《东梓关》、《迟桂花》;

第二节、《沉沦》解读

一、历来关于《沉沦》的不同解释

成仿吾:《沉沦》的主要色彩,可以用爱的要求或求爱的心……来表示;

黎锦明:《沉沦》“给我们一种包含重大意义的肉感”;小田岳夫认为《沉沦》是“个性解放”精神与忧国之情的交融;

伊藤虎丸不同意郭沫若等人关于《沉沦》提倡新的性道德的说法,在他看来,小说的“性苦闷”实际上“是作者自身堕落的大胆率真的忏悔告白”。

自丁易开始,解放后的评论则大都强调作品的爱国意识。

主题的多义性虽并不等于容量和深度,却至少说明着倾向的复杂性。其实,这一点很明显,作品里既有爱国情绪,也有情欲苦闷。问题是两者的关系组合,中介体是主人公的伤感情怀——忧郁情思赋予生理苦闷以社会内容,忧郁情思又使得热情呼喊不至于空泛。从因果看,与其说抒情主人公报国无门方才于情欲中寻求麻醉,不如说他在情欲苦闷中才深切感受到弱国子民的屈辱。

郁达夫对于《沉沦》的诠释:

《沉沦·自序》:沉沦是描写着一个病的青年的心理,也可以说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里边也

带叙着现代人的苦闷——便是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但是我的描写是失败了。

1927年《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沉沦》“完全是游戏笔墨,既无真生命在内,也不曾加以推敲,经过磨琢的”

1932年《忏余独白》:他追忆《沉沦》的背景,那一段自白后来一直为人引用:“眼看到的故国陆沉,身受到异乡的屈辱”,使他失望至极,于是他像“初丧了夫主的少妇一般”,发出了“毫无气力,毫无勇毅,哀哀切切”的“悲鸣”。

——情感(即内容)上的自然流泻,否认狭隘的功利性;强调艺术形式上的即兴而至,并非刻意求新,刻意求工。十余年间,三段对作品的自我诠释,分别十分明显。从表现“青年忧郁病”、“灵肉冲突”(五四初期),到自认“游戏笔墨”(北伐时期),再到故国、异乡等民族主义符号,《沉沦》的意义也经历了从“性”(启蒙)到民族(救亡)的主题演化。也许作品的社会影响远远超出了主观动因。《沉沦》对道德与心理问题的探讨,虽然并不深刻,但现身说法,落笔大胆,别开生面的抒情文体也值得注意。情绪取代了情节,支撑着小说。显露的直白,使人激动,却又难以回味。旖旎的风景画,细腻的情绪把握,松散的叙事段落,紧张的心理氛围,都在显示一种有章为之的漫不经心。

二背景(1921年5月9日)

1、个人生活及心理的压抑。

中日两种文化和历史的冲突;

民族贫穷落后——个人贫穷,不受尊重——在异性面前自卑,不能自由争取异性对自己的爱——性的压抑与性的苦闷——对民族贫弱状况的愈加痛苦的意识,这是郁达夫在留日时的一种痛苦的心灵体验。

2、“五四”时代特征

“五四”时期知识青年共同的精神历程:个人苦闷感、寂寞感,人生思考的苦闷,独战社会的苦闷。

“郁达夫,这个名字在《创造周报》上出现,不久以后,成为一切年轻人最熟悉的名字了。人人觉得郁达夫是个值得同情的人,是个朋友,因为人人皆可从他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模样。”

——沈从文《论中国小说创作》

3、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1)追求作家生活和作品的完全合一。

(2)排斥理想、技巧,着意作家心境的直露描写。

(3)心境描写带着冷寂、灰暗、忧郁、感伤,主张“颂欲”,暴露作家私生活,肉欲的苦恼、官能的刺激及变态性心理、虚伪的道德挑战。

与郁达夫心理暗合:

①远离祖国亲人、身受歧视、倍感屈辱,深沉忧伤。

②“五四”运动中人的意识觉醒,恰恰倡导表现自我。

二《沉沦》的主要内容;

(二)人物分析

“我是一个真正的零余者!”

“生在这里,世界和世界上的人类,也不能受一点益处,反之,我死了,世界和社会也没有一点损害。”——郁达夫《零余者》

1、痛苦和孤独

与世人绝不相容——敏感于别人的目光——在稠人广众之中,感到更孤独——仇恨日本人——仇恨中国人——仇恨自己的兄长。

2、对自然病态眷恋

作品中,当主人公的心灵已经走向死角,并几乎没有解脱的可能的时候,他走向自然,在美丽、清新,充满活力的自然中,抛弃颓丧,恢复满身的力气。

主人公对自然的依恋已发展成了病态,成了主人公逃避现世的世外桃源。

3、性变态的心理和怪癖的行为

二十一岁,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写小说,旧体诗

懂英、德、日语,把自己的小说译成外文。

于人迹罕至的山腰水间流泪,

顾影自怜

稠人广众中,比冷清还孤独

同学欢笑——红脸

不敢同比人交谈——支那人

深刻的社会原因、鲜明时代色彩:

首先,由于祖国贫弱落后,在国外遭受难以容忍的民族歧视,却又得不到安慰。

“原来日本人轻视”

不敢说自己是哪里人,心里呼唤“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

其次,严重的自卑心理与多愁善感的气质,使他无法排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对爱情饥渴,性格又妨碍他去获得爱情。

①遇到女学生慌乱——自悔

②在被窝里犯的罪恶——羞愧、恐惧、怕见人面

③偷看旅馆主人的女儿洗澡——怕得非常,羞得非常,喜欢得非常。

④到野外偷听一对男女幽会——一边打嘴巴,一面偷听,“你去死罢,你去死罢,你怎么会下流到这样的地步” 。

⑤踏进妓院大门——“我已变成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 。

(2)对内心隐秘欲望的大胆暴露。展示主人公“灵”与“肉”矛盾心理。

“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百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郭沫若

浪漫主义、私小说的影响

“曾因酒醉鞭名马,

生怕情多累美人。”

(三)《沉沦》的思想:个性意识与民族意识的链结。

1、个性意识

(1)追求一种内在真实:孤独感,无法与人沟通的苦闷,自卑、自怜,软弱,颓唐等心理。

“我的心境是如此,我若要辞去虚伪的罪恶,我只好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我只求世人不说我对自家的思想取虚伪的态度就对了,我只求世人了解我内心苦闷就对了。”——郁达夫《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

2、民族意识:五四时代民族觉醒的精神。

作品把个人的孤独、精神痛苦以及爱欲的受挫,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有时候到学校里去,他每觉得众人都在那里凝视他的样子。他避来避去想避他的同学,然而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他的同学的眼光,总好象怀了恶意,射在他的背脊上面。”

“既然到了日本,那自然不得不被他们日本人轻蔑的。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再忍耐过去了。”

(四)如何评价郁达夫小说的色情描写与颓废倾向?

郁达夫的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来自革命阵营与保守势力两方面的责难和非议,借用鲁迅评李大钊的话:“赤者嫌其太白,白者嫌其太赤”(《守常全集》题记)值得注意的是,种种指摘和批评大都集中在所谓的“颓废”倾向和“色情”描写这两个焦点上。

1.郁达夫颓废色情的产生原因:

(1)背景因素:时代、民族、社会

郁达夫的“颓废”倾向,是时代制约下的病态呻吟,是对社会环境的强烈不满,是对所谓国民性的沉痛失望。

郑伯奇分析创造社作家浪漫主义倾向的社会根源:……他们都是在外国住得很久,对于外国的(资本主义的)缺点,和中国的(次殖民地的)病痛都看得比较清楚;他们感受到两重失望,两重痛苦。对于现社会发生厌倦憎恶……

分析中肯,但郁达夫的“失望”和“痛苦”实际上有三重:他在同感列强凶残,资本主义丑恶和中国内政腐败、社会黑暗的同时,还特别对他所谓的“民族劣根性”表示了极大的失望。在他看来,“那堕落到无可堕落的人心”,乃是“中国民族腐劣的遗传”:

中国的国民性,早被三千年来的道德虚伪所腐化……这三千年来的陈死人所遗下来的铁锁,就是盘踞在现代一般青年人心里的利己的思想,做官发财的思想,卑鄙龌龊,最善于利用机会的思想,只想打到别人而把自己的地位,抬高来的思想,甚而至于假了很好的名义,来营他的私利者有之,假了公共的事业,来建筑他个人的名誉者有之,此外更有种种很巧妙很光面,而为我们所意想不到的卑劣万状的阴谋诡计……

(2)主观因素:气质、性格、生活

感官纤敏,性格柔弱,情感外露,气质真率,构成了郁达夫“颓废”倾向的主观内因。

郁达夫的性格属于胆汁质的激情与敏感,又常显出抑郁质的孤僻与羞涩。因此他的性格时而坚强,时而脆弱,他的情感易于兴奋也易于消沉;他的自尊心与自卑心同样强烈;忧郁与旷达、卑微与豪爽混杂于一身……在这充满内在矛盾的奇特的个性中,我们注意到郁达夫性格与气质的两个特点,对于他的所谓颓废倾向的形成与表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3)外来因素:世纪末思潮与人道主义

郁达夫《怎样叫做世纪末文学思潮?》:

……因产业革命的结果,在文明烂熟,物质进步,人性解放的现代,个人的自我主张,自然要与古来的传统道德相冲突的。所谓法律,所谓国家观念等束缚人性的枷锁,若在一击之下打破了的话,那当然是没有另外的问题;可是几千年来的幽灵,要想用一般青年不解世的人的智力来驱逐,却也是谈非容易。这些青年战得精疲力竭,自然要感到倦颓,自然也要变成悲观。精神萎顿的时候,要想感到生的快乐,自然只好去寻求官能的享乐,在物质文明的进步,感官非常灵敏的现代,自然要促生许多变态和许多人工刺激的发明。……文学是反映时代的镜子,而文学家又是感觉最灵敏的动物,故而这种倾向的在近代文学上极盛的原因,也就在这里。

个性主义的悲观,罗曼蒂克的欲望,对现实的愤恨,在一个弱者身上,只能,也必然酿就无穷无尽的郁悒。为了摆脱伤感的折磨,忧郁的困扰,他寻求着各种形式的慰藉。正因为内心有着相通的苦衷,相近的感情体验,郁达夫才会对西方的“世纪末”艺术产生某种共鸣。他比别人更理解波特莱尔,更欣赏施托姆,更体谅王尔德。不知不觉间,他自己多少也有点染上了那种世纪末的“带有传统道德破坏性的疯狂病疾”,有意无意地沉溺于颓唐,“神经衰弱,意志力毫无,易动喜怒,惯作悲哀,好矫奇而立异,耽淫乐而无休。追求强烈的刺激的结果,弄得精神成了异状”。(《怎样叫做世纪末文学思潮》)

如果说,波特莱尔的颓废是以“无畏的眼光去正视……罪恶”的话,那么相比之下,郁达夫的所谓“颓废”,更是直接面对社会。中国没有象牙塔,混着血污的现实靠得太拢,逼得太近,郁达夫感伤不忘反抗,既“自我摧残”,又同情世人。

西方人道主义思潮传入中国时,郁达夫把“‘个人’的发见”称之为“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这种见解表明了人道主义观念在他的思想上所占的位置。

他最感兴趣的是卢梭的人道主义。但是人道主义在他那里,与其说是完整的思想体系,不如说是渗透着感情的自觉意志。“从前的人,是为君而存在的,为道而存在的,为父母而存在的,现在的人,才晓得为自我而存在了。我若无,何有乎君;道之不适于我者,还算什么道,父母是我的父母;若没有我,则社会、国家、宗族等哪里会有?”这种以“人”为中心的要求个性解放的觉醒的意识,贯穿在郁达夫的创作中,显然构成了对传统礼教的强烈否定。波特莱尔定义“颓废文学”的要点之一,就是“把人放在他应有的地位,来向自然抗议”。既然承认人的权利与价值,正视人的意志与理想,肯定人的欲望与情感,那么种种社会压抑就是不应该无条件忍受的了——在这里,“颓废”倾向正是人性受压制,遭扭曲后导致畸形、病态的产物。可见,郁达夫创作的颓废倾向,其理论可以追溯到近代的人道主义。

(4)表现因素:美学观点与艺术情趣

“悲哀之词易工”(《炉边独语》)是郁达夫重要的美学观念。艺术总要抒发人的感情,而“人的感情,快活的时候,是弛放的,悲哀的时候,是紧张的。子食于丧者之侧,未尝饱也,悲

哀之感染,化快乐当然更来得速而且切”。正是从这种美学观念出发,郁达夫在艺术中有意识地侧重描写人的悲苦与不幸,着意刻画人的精神灾难与心理危机。

讨论了其颓废倾向的复杂根源之后,我们可以导出两个结论:

第一作为作家,郁达夫本人的所谓“颓废”情绪,本质上是热爱人生,而非厌弃人生。表面上,郁达夫把自己的生活称之为“只有眼泪与悲叹”的“残败的历史”;他在世上只看见黄灰色;他仿佛“看定了人生的运命”,好像厌倦了生活,甚至在作品中企图自杀,欣赏“自己的死灭,精神的死灭“,然而,所有这一切厌世的表白,绝望的呼喊,恰恰证明了他的“心”并未真的“死”!倘若精神真的“死灭”,他还要在文学中愤世嫉俗,自伤自悼做什么呢?早在二十代就有人指出:郁达夫“表面上看似嫌恶人生而赞美死,其实她酷爱人生而不愿死“,他是”求理想的生活而不得“,才”以死压人“,因而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求生不得的可怜”。(萍霞:《读茑萝行集》,《京报副刊》第23号,1924年12月29日)

第二从作品看,郁达夫创作中的所谓颓废倾向,消沉是表象,反抗是实质。

郁达夫曾如是表白过自己的文学立场:

我想以一己的力量,来拼命的攻击这三千年来的恶势力。我想牺牲了我一己的安乐荣利,来大声疾呼这中国民族腐劣的遗传。我想以一枝铁笔来挽回那堕落到再无可堕落的人心。

(三)从《沉沦》透视郁达夫的创作风格

1.强烈的主观色彩——自我的写真

作品是作家的自叙传。

取材方面——一己体验与自我心境

中心人物——诗人自我的文学形象

表现手法——精于情感分析,喜欢自叙形式

2.感伤的抒情倾向

从抒情出发,注重心理表现,讲究景色描绘。

心理表现的特点:

宣泄式自白:枯槁的二十一岁,结尾等。

捕捉外界刺激下的微妙心理:

偶窥少女沐浴等细节是对人物卑微复杂心理的多层次触探,将情欲波纹上升为道德心理的冲突

景色渲染:

郁达夫:“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闲书·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用感情统一风景与心理。

从抒情出发,忽略结构剪裁,轻视情节事件。

《小说论》:小说的表现,重在感情。

抒情的基调——感伤/忧郁。

忏余自白:……我只觉得不得不写,又觉得只能照那么地写,什么技巧不技巧,词句不词句,都一概不管,正如人感到了痛苦的时候,不得不叫一样,又那能股的这叫出来的一声,是低音还是高音?

情绪代替情节,成为小说的单元,结构也随情绪而任意东西——散文化的结构

郁达夫小说的抒情方式与其诗歌的抒情方式的区别何在?小说前后期的抒情方式的变化在那里?

3.清新、绮丽的文笔

韵味——清新:文学流动感强,浊中见清,细中见清。

浊:性苦闷,怪诞牢骚等笔意的复杂性;也只遣词造句的露骨、粗率,不禁意间见出清新来。“细密的描写若不慎加选择,巨细兼收,则清字就谈不上了”。(《闲书》)

色调——绮丽。绮丽纤秾的笔墨主要是涂抹在渲染情绪的风景画上。

主观色彩——真率的精神,自叙传的题材。

抒情倾向——感伤的基调,散文化的结构。

文笔特色——清新韵味与绮丽的色调。诗化、散文化的语言入小说。

——自叙传抒情小说。

思考:郁达夫如何创造性地运用东西方文学资源,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体式?

艺术精神:卢梭: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

美学情趣:王尔德:感伤主义

社会倾向:屠格涅夫的“零余者”

文学格式:日本私小说——自叙传的文体;

沉沦郁达夫读后感

沉沦郁达夫读后感 沉沦郁达夫读后感1在很久以前就听说《沉沦》这部作品了,但不知道是出自哪家,而且对这"沉沦"二字充满了迷惑和不解,也许是好奇吧,想知道这部书到底告诉我们什么故事。 读了《沉沦》和对郁达夫个人生平的了解,我知道了这里面有很大的个人经历自序的成分。感觉到里面的语言风格是凄凉的、悲苦的、感伤的,而且随处可见。我知道有很多人对郁达夫先生的评价是不高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好的,低劣的。但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在心中翻腾,这感觉却是最起码的深沉和严肃。我想说一个人只有在心情和作者在写作品时的心情相似的时候,才会引起共鸣。 提到郁达夫就不能不说他的小说,而在他的小说中又不能不提到《沉沦》,提到《沉沦》呢,又不能不说《沉沦》中表现出来的性苦闷,性压抑,以及故事里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忧郁证和精神衰弱症。还有这些给他们带来的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 以往的中国向来是谈性色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现象似乎稍有好转。因为稍有不慎就会被划到色情那一面去了,而这中间的尺度又似乎只有"大家"才能娴熟的把握。普通的作家似乎是望尘莫及的。

但因为郁先生所处的时代便赋予了他的作品的新的生命和内涵。毕竟那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的时代中的一个时期。就《沉沦》中的"我"而言,性苦闷是有原因的,首先,是身处异国而同时遭受着日本人的凌辱,被人看不起。其次,是因为对真挚爱情的追求的愿望始终得不到满足。由于文中的"我"是没有朋友的,没有亲人的,没有恋人的。所以就谈不上什么友情、亲情、爱情了。所以"我"变得忧郁、孤独、深沉。 "我"在文中第一次犯下了罪恶的时候,是无意识的,然而第二次、第二次......却是在有意识的情况下犯下的。而在这过程中"我"是无法自控的,可以说是无法自拔的。"我"之所以在文中仇视一切,觉得身边的人都是看不起自己的,是自己的敌人,而自己虽然是自卑的但在"我"的内心深处又有些瞧不起周围的人,也就是说这种极度的自卑当中有一点点自恋的成分。 文中多次提到"祖国啊,你何时才能富强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文有一定的爱国主义色彩。我不知道到底是由性苦闷导致的忧郁和精神衰弱,还是因为自卑和忧郁导致的性苦闷。或许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但我不得而知。 文中的心理描写可以说是非凡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我"的心理矛盾的斗争是多么的激烈,一种向善的焦躁与贪恶的苦闷之间紧张的内心冲突,时而冲动但尚思克制,但最

《沉沦》:郁达夫的忧郁

编号: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第四届“探骊杯”大学生学术论文大赛参赛论文 题目:《沉沦》:郁达夫的忧郁 专业:汉语言文学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引言 (4) 一、创作之袒露自我 (5) 二、形象之忧郁 (5) 三、环境之忧郁 (7) 四、表达之忧郁 (8) 参考文献: (9)

《沉沦》:郁达夫的忧郁 摘要:郁达夫的一生是忧郁的,他这种忧郁的情结铭刻在他笔下的主人公身上, 铭刻在一字一句间。《沉沦》这篇轰动文坛不朽之作更是将郁达夫忧郁情绪表现到了极致!无论是创作态度、人物形象还是表达方式都无不透露着忧郁的情调。 关键词:《沉沦》忧郁情调创作袒露人物环境表达方式 From the sink of Yu Dafu's melancholy Author:Yao Rui Tutor:Professor Li P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Abstract: Yu Dafu's life is blue, His melancholy complex imprinted on his hero in his fiction and print every single word or phrase.Sink this sensational literary masterpiece is the Yu Dafu’s depression to the extreme performance! Whether the creative attitude or figures or expression can reveal the melancholy. Key words: “sink”:melancholy mood:The creation of bare:Figure environment expression

郁达夫《沉沦》观后感

读《沉沦》后有感 郁达夫的《沉沦》讲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遭遇,通过“一个病的青年忧郁症的解剖”( 郁达夫《〈沉沦〉自序》),揭示主人公内心灵与肉、伦理与情感、本我与超我矛盾冲突。与郁达夫其他的小说作品一样,《沉沦》是一篇“注重内心纷争苦闷”的现代抒情小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因此,小说大胆而深刻的揭示任务复杂而丰富的心理活动。 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就写到“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使整篇小说透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奠定了一种悲的基调。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主人公“他”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作为一个留日中国学生的代表。透过他的经历和思想感情使我们生动的看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留日华人的心理状态和对祖国的失望的情感。他是一个支那人,自始至终都有这样的自卑阴影笼罩在他身上。正是这样长期的压抑造成他性格的忧郁,心理的变态。一方面,他希望他的同学来对他讲一些闲话,但同时,他又认为他们是仇敌,这样一种充满矛盾、挣扎的心理。日本人对支那的仇视、欺侮终使他发出感慨:“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在隐忍过去了。”强烈的表达了希望祖国富强起来的感情和对祖国现状的不满和失望。 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虚幻的,聊以自慰。每被别人欺侮时,总把自家家兄拿出来作比,且把兄长待他刻薄的事细细回想,把自家的好处列举出来,仿佛内心就能获得一种安慰,舒畅起来。“他觉得悲苦的中间,也有无穷的甘味。”这不禁让人想起阿Q的精神胜利法了。而造成这种变态心理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祖国积弱的现状,使他遭受歧视,同时它自身的自卑和忧郁也导致了心理的残疾。而他也需要在不相容、仇恨中来减轻自卑,从中缓解苦闷。 而小说中作者对于性的描写也显得大胆而开放。在日本女生面前的羞赧,在被窝里的邪念,看到“伊扶”的裸体,到最后去妓院,是一种沉沦。“我已经变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他早年在中国接受传统文化及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对性带有罪恶感,然而同时,性欲是天性。他在二者之间挣扎。作者在此处抨击了封建的礼制对人性的扼杀,向封建发出挑战。 而他对于自然有着近乎变态的迷恋,与世隔绝,与他人决不相容。更加导致他的敏感,也就愈加加深了他的仇恨。对身处异乡的他,个人的苦闷感和寂寞感代表了当时一群留日知识分子的心理,然而这之中又夹杂了他们想要冲破苦闷、摆脱寂寞的抗争以及对人生的思考。然而这些青年又有着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 总的来说,通过主人公在留日的经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近乎心灵独白式的写法把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活生生完全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我们看到人物内心的冷寂、灰暗、忧郁。沉沦表现了一种对社会的黑暗的控诉。然而“沉沦”并非只是沉沦,更多的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人性的觉醒和挣扎。

郁达夫《沉沦》赏析教案

沉沦 一、重点难点 1.重点:“惊人”的选材,大胆的描写。 2.难点:性苦闷的描写折射出的时代病。 二、背景材料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幼时曾在嘉兴、杭州读中学。1913年留学日本,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科。曾和郭沫若、成仿吾等发动组织“创造社”。1922年回国,先后主编过《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月刊》和《洪水》等,并在北 京大学、武昌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任教。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抗战爆发后他投身救亡活动,1938年在香港、南洋群岛一带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太平 洋战争爆发后,任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执委兼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主编《星州日报》。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是五四以来很有影响的一位作家。1921年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他的作品大多采用第一人称的“自叙传”的写法,表现出反对封建道德和抒发爱国思想的主题。散文成就较高,文笔优美,感情 真挚,格调清丽。游记散文笔墨清婉,常将写景状物与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结合起来。现存十二卷本《郁达夫文集》行世。 三、内容分析 1.主题。 作品大胆描写了一个留日学生寻求爱情和友谊而不得,身处异域感受到民族歧视,因 此产生孤独、忧郁、苦闷和变态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主人公的自卑、屈辱及希望祖国早日富 强的迫切愿望。 2.人物形象 《沉沦》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零余者”形象。一方面,他有个性解放、民族复兴和 社会进步的要求与愿望;另一方面,他的性格之中又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诸多弱点,染有一定程度的“时代病”,这使他终于由精神上的沉沦而走向生命的毁灭。 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现实对于富于正义感及合理愿望的主人公的“压迫”是其“忧郁症”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种“忧郁症”无疑包含着对社会黑暗的强烈不满; 第二,主人公个体的情感苦闷和不幸遭遇与对祖国贫弱的哀伤紧密交织,表现了强烈 的爱国主义思想; 第三,作品展现了主人公孤芳自赏、耽于忧郁、空有愤激、短于行动的性格弱点,对“五四”时期以及之后对知识分子都有一定的警策作用。

郁达夫与《沉沦》

郁达夫与《沉沦》 郁达夫与创造社 代表性作家,代表性作品 通过郁达夫了解创造社,通过《沉沦》来了解郁达夫;精读作品-作家——社团 多产,游记、旧体诗,小说 两种方式:当时影响;经典作品 《沉沦》从当时影响看,与狂人日记对比,沉沦出来后,对整个青年一代,都有影响,故事(买沉沦的故事) 经典地位:自叙传的文学,自我抒发,自我分析的感伤色彩的代表作,首推沉沦,从影响从内含价值看,沉沦都是那个时期最有影响的作品,司马长风,鲁迅、郁达夫,鲁迅……流派色彩;而郁达夫则是创造社。 一个作品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分两个方面:思想内容,风格艺术特点;五四的总体的思潮:个性解放,反封建,当然,沉沦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与五四思潮一致,体现了个性,写的是个人,反对封建主义,那么这个个人是谁呢?那么大家看看这个主人公是谁?小说一个是第三人称,一个是第一人称,沉沦必然的属于第一人称,是不是所有的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小说都是一样,沉沦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文言小说中的余,通俗小说中以我叙述也不少,那么我们先看看小说,他分几节,他的性格特点…… 鲁迅《苦闷的象征》——写我的苦闷:生的苦闷,青春期的我,性的苦闷。生和性的苦闷,结合就是一个人青春苦闷。 对我的生活的自我暴露,这种暴露有他的某种自然状态,如自慰等,然后又极端的自责。没钱,最大安慰的是浪漫派诗歌,纵酒、嫖娼,特殊的表达的方式,精神的狂飙突进向上,社会的现实压着人向下,现在看来做作,实际上在当时时一种自然。 各种苦闷,对一个意志力不强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压力。这个人不是一个英雄,“我”是一个个人化私人的东西,理解五四,并不是了解每一像战士一样的人物,这种我,如果写成日语,就成“私”,我个人的私人的小说写成,而私小说又恰恰是那个时期,佐藤春夫,谷启润一郎,而郁达夫又是中国那时期的人的中国私小说。 《沉沦》还有一个文本,那就是《沉沦》集,沉沦既是一部小说,《沉沦》在《沉沦》集中最有代表性,《沉沦》在郁达夫的作品中代表,郁达夫又在创造社中最有代表性。 读文学要由点——线——面,五四的面,又上下运动,从古代到现当代。 不仅要讲单个作品的意义,小说集的意义,作家、流派、时期、文学发展的长河的东西。方法论:由作品-作家-流派-时代-整个史,看他如何承前启后,讲沉沦,是要讲一部活的文学史。 总结八节的内容,小说没有故事,思想,情绪,漫游的行踪,小说的时间(让学生去弄)八节,八个人,穿起来。简洁。十个字概括。文字不是越多越好。历史的本领,俗称史笔,有力量。无名的,符号的。整个小说,都是“我”,“我”的小说。形象和主题产生的方法。 艺术上讲,私小说,个人的小说,个人发展到青春期,必然会有苦闷,如何慰藉,一个自然,一个是哭,泪的文学。郁达夫的感伤,是自然,找爱情,找了文字,文学,找了应该浪漫主义的诗人,我们找浪漫主义,总要找积极浪漫主义,如鲁迅的拜伦,反抗,恶魔的;还有消极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就是华兹华斯,他们都有浪漫,浪漫主义就是反抗,狂人的反抗,狂

用精神分析理论解读《沉沦》

用精神分析理论解读《沉沦》 ---再现“灵与肉”的纠葛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创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精神分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同样很热,其中最为狂热的时期分别是20年代,也就是“五四”时期,另一个70年代改革开放后至今。可以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中国“五四”新思想地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最直接地表现就是作家的作品。郁达夫的《沉沦》写于1921年的日本,相对中国来说,此时的日本接受西方新思想的进程是要快于中国的,所以说,《沉沦》这部反映“灵与肉”纠葛的小说或多或少都受着精神分析等新思想地影响。 《沉沦》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以郁达夫自身为原型,通过对日本三年的游学经历所见所闻地感受而写成的,在当时,作为中国人无疑是令人歧视的,尤其是身处于日本,郁达夫在日本的游学生涯中并不快乐,没有知心的朋友,完全是只身一人,这也决定了《沉沦》悲凉的感情基调,在对《沉沦》众多的解读中,爱国无疑也成了小说最要表现的主题,小说的最后三段、也是最后三句中,郁达夫这样呼吁道“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就整个小说而言,“复仇”这个词也在小说中出现了四次之多,这些都表露出了郁达夫对日本之恨,对祖国之爱。 《沉沦》悲凉的感情基调除了是对不强大的祖国地控诉,还包括对自己地控诉。文中就这样写道“他切齿的痛哭自己,畜生!狗贼!卑怯的人!”,显而易见,20岁左右的郁达夫正值对情爱的渴求期,然而,孤单又备受歧视的他在日本是很少博得他人芳心的,“灵与肉”的纠葛构成了他内心的痛苦,对爱的渴求越强烈,内心的痛苦就越深,对自己精神的打击也就更重。爱生痛苦,痛苦摧残他心,也就导致了他变态的心理,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他的忧郁症一天比一天严重,也就使得了《沉沦》这部小说中存在了大量关于性的描写。下面将重点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剖《沉沦》中郁达夫“灵与肉”情爱。 郁达夫在日本游学了三年之久,除每逢佳节倍思亲外,更多的就是对性的渴求,但祖国的弱小以及郁达夫本身的志向追求问题为他交友带来了许多的负面阴影,尤其和女生交往时更显得尴尬与胆小。文中这样描述道:回旅馆的路途中,偶遇两个穿红裙的女学生,同行的三个日本学生和她们都聊得想当happy,但此时卑怯、害羞的郁达夫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互送秋波,火热的脸颊上伴着几颗冰冷的眼泪,心顿时伤心到了极点。在这里,社会的压抑战胜了内心的情感,导致了悲剧生活开始。其实小说中更有大量的直接描述,如郁达夫这样写道“苍天呀苍天,我并不要知识,我并不要名誉,我也不要那些无用的金钱,你若能赐我一

郁达夫与《沉沦》

课程现代浙籍作家研究 题目论郁达夫的《沉沦》与浙西文化的水性教师潘正文 学期10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汉语言文学083 班号 3161 学号08086146 姓名张黎丽 成绩 二0 一一年五月

论郁达夫的《沉沦》与浙西文化的水性 【摘要】郁达夫的《沉沦》是社会发展、文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是一部极具价值的“自叙体”小说,记录了作者部分的生活经历和精神历程。我通过《沉沦》来解读郁达夫,他的苦闷、颓废,他的真诚、勇气,他的真挚的爱国情,他的傲世的才情,并分析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浙西文化中特有的水性。 【关键词】沉沦;郁达夫;作品解析;浙西文化;水性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迟桂花》等。郁达夫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兄弟三人,大哥从政,二哥行伍。七岁入私塾。九岁便能赋诗。天性聪慧加上又是家中的“老小”,自然从小备受家人疼爱。除此之外,富阳位于浙西,所谓“浙西”,是历史上浙江以钱塘江为界,江之东称为“浙东”,江之西为“浙西”,史称“两浙”。以会稽(绍兴)为中心的“浙东”多山地,以杭嘉湖平原为主的“浙西”多水域。浙西多水,乃鱼米之乡,经济条件优越,这使的郁达夫从小过着较为优越的生活,不用为生计担忧,让他有更多的好时间去思考人生,养成了他多愁善感的性格。除此之外,浙东和浙西不同的地理环境,也对郁达夫的文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浙东作家大多刚韧、劲直,文风多带“土性”,于是浙东就会出现两个特色鲜明的文学群体:乡土作家群和左翼作家群;反观浙西,如郁达夫、徐志摩、戴望舒等作家,则大抵多情、浪漫,文风偏于温婉、飘逸,由是浙西就会有浪漫文学创作群体的形成。个中原因当然很复杂,并非单纯地理因素决定的,但如此显著的地域群体性现象的出现,却不能说与区域文化特质完全无关,这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初读郁达夫的《沉沦》,着实感到深深的压抑。但不可否认,“苦闷”是他小说中呈现出的一种感伤美和病态美。从戚哀的主人公身上我们可以窥测作者的内心世界。作为一名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身处异国他乡的弱国子民的心倍感凄凉。羸弱的祖国带给郁达夫的是关于尊严的践踏,以及人格的侮辱,还有欲求而不足的尴尬,因此内心苦闷之至。他这样描述自己在日本的心情:“一种被侮辱、绝望、悲愤、隐痛的混合作用。”十年的留学生活,加深了他的忧郁思想并影响到了他的性格及文学作品的创作。《沉沦》中的主人公忧郁、敏感,很大程度上是郁达夫本人的真实写照。 有人曾经评价郁达夫,说其是“颓废之人”。一方面,可能是他的作品中多含“灰色”成分,描写的主人公不外乎是一些受封建社会迫害的苦命人的形象。另一方面,是他作品中关于“性”的大量描述,对于“性欲冲动”和内心隐秘心理活动的大胆揭示。这种说法明显有失偏颇,所以不能作为对郁达夫的全面的评价。他作品中流露出感伤、颓废情绪,“灰色”格调浓郁,这是确实的,《沉沦》便是如此。但是作为创造社有为的一员,他必定传承了本社的特色——文学作品在情绪表现上与浪漫主义的情感性、主观性相契合,这种契合又融进了西方的感伤主义以及中国古代的感伤传统因素,而且,在当时荒淫残酷、军阀专权的中国,郁达夫作为一名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看到故国的陆沉,怎会不感到在异乡的屈辱,进而引起内心的苦闷?李初梨就这样说:“达夫是模拟的颓唐派,本质的清

从《沉沦》看郁达夫小说特点

从《沉沦》分析郁达夫小说的特点 一、自叙传色彩 屠格涅夫说:“我的自传,就在我的作品里。”郁达夫十分赞同,他自己亦说:“至于我的对于创作的态度,说出来,或者人家要笑我,我觉得‘文学的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这就决定了郁达夫的基本的叙述内容,就是自我经历以及和自我关系密切的生活。把郁达夫的小说连起来读,基本同他的生活轨迹相合。 如《沉沦》主人公“他”的身世——故乡富春江上的小市,三岁丧父,有两个兄长,17岁随长兄赴日本求学……这恰与郁达夫的经历吻合。而对于“他”因为“支那人”(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贱称)的国民身份,在日本女子面前异常羞愧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热烈的情感的经历,郁达夫曾说“国际地位不平等的反应,弱国民族所受的侮辱与欺凌,感觉得最深切而亦最难忍受的地方,是在男女两性正中了爱神毒箭的一刹那。……支那或支那人的这一个名词,在东邻的日本民族,尤其是妙年少女的口里被说出的时候,听取者的脑里、心里,会起怎么样的一种被侮辱、绝望、悲愤、隐痛的混合作用,是没有到过日本的中国同胞,绝对地想象不出来的。”此外,主人公性苦闷的心理,也是作者曾有过的真实心理。他在这一时期的自传里写道:“因为20岁的青春,正在我的体内发育伸张,所以性的苦闷,也昂进到了不可抑止的地步。”可以说《沉沦》就是郁达夫的“夫子自道”。《沉沦》主人公的敏感弱懦、自卑孤僻、沉闷阴暗,都透露着郁达夫求学日本时生活和心理的影子(远离祖国亲人、身受歧视、倍感屈辱,深沉忧

伤)。 二、主观抒情性、毫不隐晦地写自己的内心 前面谈到受屠格涅夫等的影响,郁达夫小说呈现出自叙传色彩,然而他这样写的目的却不是为自己立传,而只是想“赤裸裸的把我的心境写出来”,以求“世人能够了解我内心的苦闷就对了”,因此郁达夫的小说还带有浓厚的主观抒情性。小说大都没有完整的情节,而是以抒情为主、情节为次,重在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烈情感,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和生活的再现。他感兴趣的是人的内心生活,特别是内心世界中非常个人化的隐秘情感,甚至是变态情感。郁达夫小说的这一写法,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先河,而《沉沦》则是这一风格的开篇之作。(因为以往的小说大都以叙述作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刻画鲜明地人物形象、构造曲折有致的情节为重要任务,而郁达夫却反其道而行。) 如《沉沦》中毫无过滤地将主人公在被窝里“犯罪”的自慰、偷窥旅馆主人的女儿洗澡、在梅园苇草丛中寻着男女亲热等过程的矛盾心理暴露出来,可谓前无古人!而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礼教一直视“性”为洪水猛兽,郁达夫对一个人性苦闷和追求性释放心理的直接暴露,“对于深藏在千百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使他们感受到作假的困难。”(性欲的面纱被捅破了,被郁达夫直率地暴露了出来,卫道学家们装不下去了,他们惊恐,他们愤怒)《沉沦》不惜以真血肉去碰挡虚伪,也许力量就来自于卢梭,来自于启蒙运动。此

郁达夫《沉沦》读后感

心理病与时代病 ——《沉沦》细读 我阅读了《沉沦》后,对于主人公投海自杀的行为有一些看法。我认为主人公的“沉沦”是:心理病和时代病的双重作用。在我看来,本身就患有心理病的主人公是在时代的重压下走向灭亡的。因而,心理病和时代病都是致使“他”投海自尽的原因。下面是我的一些分析。 一.心理病 1.忧郁病 文章中的第二节开头便直言:“他的忧郁症愈闹愈甚了。” 12在第六节又描写了他的忧郁症的情况“他的忧郁症又变起形状来了”。而且文章多处用“孤冷,孤寂,屏障,隔离,独立,”等表现孤独一人的词语来叙述主人公的生活情况。由此看来,文章的主人公被定位为一个患有忧郁症的旅日青年。郁达夫在其自序里面更是直接说明:“《沉沦》是描写着一个病的青年的心里,也可以说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这种忧郁症使得“他”对于周围的人都格外的敏感。原文写到:“有时候到学校去,他每觉得众人都在那里凝视他的样子。他避来避去想避他的同学,然而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他的同学的眼光,总好像怀了恶意,射在他的脊背上”“他的同学日本人在那里欢笑的时候,他总疑 1 2

他们是在那里笑他,他就一霎时的红起脸来。他们在那里谈天的时候,若有偶然看他一眼的人,他又忽然红起脸来,以为他们是在那里讲他。”这些描写充分说明了“他”在患忧郁症的时候对周围的人都抱着一种怀疑和仇恨的心态。毫无疑问,这种心态使得“有几个解他的意的人,也不得不同他疏远了”。而同学的疏远又使他“总觉得孤独得很”,这种孤独使他的忧郁症不断地加剧。这是一种恶循环,这种恶循环给他的心里带来一次比一次更严重的伤害,也使得他的忧郁症一次又一次地加重。而忧郁症——这种容易使人失去活着的动力的心理病绝对在他选择自杀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性苦闷 《沉沦》中有多处描写了主人公对于性的渴望和追求。例如写“他每天早晨,在被窝里犯的罪恶,也一次一次的加起来了”;他偷窥房东的女儿洗澡时描写的“那一双雪样的乳峰!那一双肥白的大腿!那全身的曲线!”;还有那一场“一言半语也不愿意遗漏”的对野合的偷听。关于《沉沦》中的性,钱杏邨在《达夫代表作》后序中写道:在“沉沦时代”,他的创作差不多完全是描写青年的性的苦闷的,把青年从性的苦闷中所产生的病态的心里,变态的动作,性的满足的需求,恶魔似的全部表现出来,完成了青年的性的苦闷的一副缩照。在我看来,这种对于性的渴望对当

沉沦--郁达夫

沉沦--郁达夫 沉沦 一、重点难点 1(重点:“惊人”的选材,大胆的描写。 2(难点:性苦闷的描写折射出的时代病。 二、背景材料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幼时曾在嘉兴、杭州读中学。1913年留学日本,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科。曾和郭沫若、成仿吾等发动组织“创造社”。1922年回国,先后主编过《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月刊》和《洪水》等,并在北京大学、武昌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任教。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抗战爆发后他投身救亡活动,1938年在香港、南洋群岛一带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执委兼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主编《星州日报》。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是五四以来很有影响的一位作家。1921年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他的作品大多采用第一人称的“自叙传”的写法,表现出反对封建道德和抒发爱国思想的主题。散文成就较高,文笔优美,感情真挚,格调清丽。游记散文笔墨清婉,常将写景状物与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结合起来。现存十二卷本《郁达夫文集》行世。 三、内容分析 1(主题。

作品大胆描写了一个留日学生寻求爱情和友谊而不得,身处异域感受到民族歧视,因此产生孤独、忧郁、苦闷和变态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主人公的自卑、屈辱及希望祖国早日富强的迫切愿望。 2(人物形象 《沉沦》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零余者”形象。一方面,他有个性解放、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与愿望;另一方面,他的性格之中又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诸多弱点,染有一定程度的“时代病”,这使他终于由精神上的沉沦而走向生命的毁灭。 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现实对于富于正义感及合理愿望的主人公的“压迫”是其“忧郁症”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种“忧郁症”无疑包含着对社会黑暗的强烈不满; 第二,主人公个体的情感苦闷和不幸遭遇与对祖国贫弱的哀伤紧密交织,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第三,作品展现了主人公孤芳自赏、耽于忧郁、空有愤激、短于行动的性格弱点,对“五四”时期以及之后对知识分子都有一定的警策作用。 四、艺术特征 1(作为一篇自叙传体小说,它相当典型地体现了郁达夫“自叙传”的文学观。在《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一文中,郁达夫曾经指出:“我觉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 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小说中主人公的身世经历和思想情感与早年郁达夫极为相似。 2(浓重的感伤情调和抒情氛围。作品以感伤抒情的笔调抒写了主人公的内心苦闷,笔致细腻,哀婉动人。

从《沉沦》来看郁达夫独特的风格

从《沉沦》来看郁达夫独特的风格【摘要】《沉沦》艺术的表现了一种郁郁的形象,凸显了他的创作风格:精于描绘主人公的痛苦和孤独,善于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景色描写,并且在他的文章中能看到许多外国文学的因素,敢于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大都都是采用第一人称来描写,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郁达夫忧郁生命 首先,郁达夫创作《沉沦》的背景是:这篇小说是写于他留学日本的时期,郁达夫先生1913年随其兄曼陀前往日本留学,于1922年毕业回国,先后就读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和东京帝国大学。在这段时间里郁先生刻苦攻读中外小说,创作了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集《沉沦》。当时他只有二十岁左右,身处异域,还是一个正在不断蚕食自己国土的国家,还要整日忍受着日本人的白眼和侮辱,这是多么压抑的事,一种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和浓烈的爱国之情交杂在一起,使得他不得不说,又不得不写,用饱涵深情的笔触宣泄心中的愤懑。被誉为他的杰出代表作品,也是他唯一的中篇小说。这部小说描写了当时留日学生在日本受到的欺辱,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悒郁苦闷,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最后主人公自沉大海,带有明显的颓废思想和悲观情绪。透过《沉沦》,我们可以能些微了解到郁达夫小说的创作的几点特点。

一、孤独抑郁的性格。 小说第一句“他最近觉得孤冷的可怜”的“孤冷”二字,便为郁达夫所有小说奠定了情感基调。早熟的性格、景色的优美、个人的忧郁都使得他躲避人群而亲近自然。这使得他的小说大都时候都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周围的世界,他常常一个人于无事时就会到外边转转,不为什么,只是孤独而忧伤的看着这个世界。他同情那些车夫、弱女子。于自己一样贫困的身上,掏出几个铜板,给这个世界和他一样贫苦的下层人民。他的目光常常忧郁,固然由于其性格造成的,但是国家的落后,人民的不幸何尝不加重他的忧郁病。所以他的忧郁可以说是时代造成的,他的忧郁背后实际上是对现实表示莫大的悲哀与失望。这使他在他自己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 二、景色环境的描写。 《沉沦》中第一部分就有大量篇幅的景色描写。如“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终古常新的皎日,依旧在她的轨道上,一程一程的在那里行走。”这样的描写在他的好多篇小说里出现多次。他孤独悒郁的性格使得他有一颗贴近自然的心,用自然之子的角度把景色和周围的环境写的格外的清晰。又如他对故乡的描写“他的故乡,是富春江上的一个小师,去杭州水程不过八九十里。这一条江水,发源安徽,贯流全浙,江形曲折,风景常新:唐朝有一个诗人赞这条江水说‘一川如画’。”这样的对于故乡景色的描写差不多回家一次写一次,并且每次都用不同的角度写。随便翻翻《郁达夫小说全集》,你总能发现作

郁达夫的作品特点分析

郁达夫的《沉沦》就是写色,写性苦闷的作品。作品带有一定的自传性。有郁达夫本人生活的影子。主人公是一个患有忧郁症的青年留学生。他孤独清高,多愁善感,自卑自傲。对爱情的渴望,是他内心的情绪的核心。但是,在异国他乡,由于“弱国子民”的身份,他总是感到被歧视的屈辱,根本而无法获得爱情。于是就以一种变态的方式,发泄自己欲望。作品以他的爱欲为中心,非常细致的展示出他的内心世界情感活动,并表达出个性解放、民族觉醒的时代精神。 这里,汇聚了两种思想,都是五四时代精神的反映或体现。 也就是个性解放的思想。这里最强烈的体现出五四时代人的解放的呼声。 作品最突出的特色追求一种内在真实。作品叙述的是日常生活琐事,没有任何重大事件,突出的主人公的心灵感受,挖掘人的内心生活,把一个忧郁青年的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非常细致的展示出来。那种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那种无法与人沟通苦闷,自卑、自怜,软弱,颓唐等心理活动都被充分地显示出来。 作品最惊世骇俗的对内心隐秘的欲望的大胆的暴露。 20世纪文学最早进行身体写作的作家,是郁达夫。他是第一个进行身体欲望叙述的作家。在孤独中,他渴望爱情,当爱情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以一种变态的方式,来满足性的渴求。比如,作品先后写他手淫自慰、窥视女性洗澡,在野外窥视别人作爱,到妓院喝酒浇愁。 在叙述身体欲望的时候,作品往往展示主人公的那种“灵”与“肉”矛盾心理。这种心理矛盾也是郁达夫其他写色的作品的基本模式。一方面是一种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却是那种无法遏止的肉欲的冲动。两方面不断的冲突、搏斗。郁达夫把这种心理矛盾看作是“现代人的苦闷”。作品中,在窥视的时候,自己不断地谴责自己,不断地忏悔。逛妓院出来,就十分的后悔,感到自己的堕落,甚至想要自杀。 郁达夫作品的最大胆的地方就在这里。它是对压制肉体、欲望的中国封建文化的最大胆的背叛。把人性欲望看作是合理的,就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禁欲主义的否定。 这种大胆的暴露自我内心生活,追求内在真实,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郁达夫本质上是浪漫主义作家。他的个性、气质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的。他所接受的西方文学影响,浪漫主义为主。如英国的湖畔诗人,俄国的屠格涅夫等。 (西方文学影响)特别是卢梭对郁达夫影响最大。卢梭被认为是浪漫主义之父。卢梭就追求人性的真实坦率。他的重要思想是崇尚自然。主张回到自然。在人性方面,是自然人性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是美好的,人性的丑恶是社会、文明造成的。回到自然,就是回到人的本性。凡是人性天然具有的,都是美的和善的。人应该顺应自己的本性而生活,而不是按照外部的规定和习俗而生活。激烈反对外部文明对人的压制和束缚。“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他有个很著名的作品《忏悔录》,就是以内心真实而著称。把内心很秘密的情感、欲望包括悲琐的东西都呈现出来。郁达夫在卢梭那里获得了巨大的力量。 (日本小说影响) 还有日本文学的影响,就是私小说的影响。日本私小说,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叙述自我日常生活中体验、感受。大量地进行欲望、情感那种非常隐秘的个人内心生活的叙述。包括一些很微妙的变态的心理都有描写。有一篇作品叫《棉被》非常著名的私小说。 (民族意识)就是作品所反映的那种五四时代民族觉醒的精神。五四时代不仅是人的解放,也民族意识的高度觉醒。作品中把个人的孤独、精神痛苦以及爱欲的受挫,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弱国子民的身份,成为他的巨大的精神压力。那种弱国子民的屈辱感,始终是他情绪的中心,由此产生出渴望民族富强。 这种渴望民族国家的富强,实际上是近代以来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 (抒情风格)《沉沦》在叙述方式上,也体现了郁达夫小说的典型风格。它是一部抒情小说,

从《沉沦》看郁达夫

从《沉沦》看郁达夫 内容提要:从《沉沦》中挖掘郁达夫的人格特征,他的颓废,他的控诉,他的大胆描写,他的深沉的爱国情怀。郁达夫小说中有一些不纯净的笔墨,是变态心理的产物。当他控诉旧时代对他太不公正的时候,有些情调不尽健康。郁达夫,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一个时代青年人的缩影。 关键词:沉沦情欲五四爱国 易森在《郁达夫,一个不该被冷落的名字》中这样评价郁达夫:他的作品中透露出一种真挚,似乎还有一个及其虚弱的声音在向你求救,那是灵魂的无奈在低吟浅唱。在他优美而极富才情的文字背后,是一种不加修饰的原始美。有人批评他用语有时未免繁琐和重复,其实这是他内心袒露所必需的一种表达。与那些刻意追求谋篇布局的人相比,他的作品是一幢残缺而唯美的建筑。 由于郁达夫在日本留过学的原因,深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把”我”看成艺术基础。17岁以前的郁达夫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中长大的,接受的几乎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17岁时,郁达夫突然跻身于日本文化环境中,两种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在年轻的郁达夫心中发生了激烈的冲撞。这种冲撞是全面的,从灵到肉,从实际生活到社会思想,从个人到整个民族的矛盾······年轻的作家无法理解和承担这种由历史和民族造成的剧烈而实际的矛盾痛苦,也很难找到具体解决的办法,因而这种矛盾和痛苦积累而为苦闷,表现出哀伤乃至颓废的色彩。而这一切正体现在了《沉沦》主人公“他”的身上。 主人公“他”是一个日本留学生,因为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反抗封建专制,被学校开除,因而为社会所不容。他以青年人所特有的热情渴望和追求真挚的友谊与纯洁爱情,但受到“弱国子民”身份的拖累,这种热情受到侮辱和嘲弄,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和空虚,成为了“忧郁症”的患者。他不甘沉沦,但又不可自拔地沉沦下去,在彷徨失措中,来到酒馆妓院,毁掉了自己纯洁的情操。事情过后又自悔自伤,感到前途迷惘,绝望中投海自杀。他在异国的遭遇,与祖国民族的命运密切相连,因而主人公在自杀前,悲愤地对着当时的社会环境疾呼:“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比较露骨的性描写和性心理活动的刻画,是《沉沦》的一个特点。也是小说引起非议和被指斥为不道德的一个主要之点。主人公心中有一种对性的不洁感,这与他的道德伦理发生了冲突,更加剧了他内心的矛盾。郁达夫的作品中虽然有不少色情描写,但它并非是那种专门描写性生活的作品。他更测重于人的自省,是灵魂的博斗和抗争,他从难以解脱的苦闷中,感受到生的痛苦,并企图从这种苦痛中,探索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这是向中国传统的封建道德和道学家的虚伪的挑战。 郁达夫的性描写与性心理的刻画,并非只是《沉沦》一部作品的特点。后来这种倾向还在他的一些作品中延续着发展着,有的与作品情节发展有联系,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他以严肃的态度,力图在文学作品中探讨人的自然本性,探究灵与肉、爱与欲冲突的深层奥秘。他使性色欲既呈现出它作为生命现象的一面,又呈现出它作为社会现象的一面。这种描写,伴随着作者痛苦的自我解剖,自我认识,是他对于纯真爱情的向往追求以及求之而不得的结果,是在肯定人的情欲的合理性的同时,向扼杀人性扼杀美好人情的社会发出控诉。郁达夫在表现“灵与欲”的

郁达夫《沉沦》独异性之略谈

郁达夫《沉沦》独异性之略谈 1103班111040113 夏玲玲14号 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发表于1921年,该小说一发表就以其“惊人的取材和大胆的描写”而引起广泛的争论。小说写的是一个中国留日学生的故事,主人公在性欲的苦闷中受着弱国小民的屈辱与煎熬,最终走到了颓废的尽头。用郁达夫自己的话说是:“描写着一个病的青年的心理,也可以说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里边也带叙着现代人的苦闷,———便是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但是我的描写是失败了。”小说中的“他”,是一个很典型的“零余者”形象;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他”作为中国留学生,性格忧郁孤僻,同时多悉善感,内心自卑,甚至有变态情结。但同时又有个性解放、民族富强的要求和愿望。小说的情节并不离奇动人,但它的深情与大胆的描写很震撼读者的心。小说的情节,或者说主人公的经历,就是一个“沉沦”的过程,在此我认为这“沉沦”成了郁达夫创作的独异性,主要体现在“零余者”及“性”的描写。 首先我们来分析小说主人公的“沉沦”的两个主要原因,或者说有两条主要的线索,从中感受小说的“零余者”及“性”。第一,是国家弱小的原因。他在异国他乡,受到侮辱和嘲弄,很大程度上受了“弱国小民”身份的拖累。在这样的背景下,使他多愁善感,内心自卑,“零余者”的形象浮现。其一,因为祖国弱小,他确实受到了来自他国人尤其是日本人的侮辱。在异国他乡,个人就是国家的代表,受到外国人的侮辱,内心是很痛苦的,自尊所受的煎熬和自信所受的打击是不容忽视的。其二,既然祖国弱小,这自然会在他心灵上形成一层阴影,“祖国弱小”的念头,无时无刻不闪现他的脑际,遇到任何事都会毫无理由地往这方面想,把任何迹象或别人的行为都往侮辱或藐视方面想,给自己的心灵造成很大的压力,日积月累下来,也就不堪重负了。 这方面的原因,在小说中有很明白的表现,主要是第二点。他误解了那两个日本女学生的眼光后,以为受了莫大的侮辱,在日记中写道:“我何苦要到日本来,我何苦要求学问。……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再隐忍过去了。”并大喊着要复仇。妓女问他府上在哪,他便以为人家嘲笑他是支那人。这些例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基本上都是隐藏在他内心的无意识状态下的想法,都是他根据别人的行为作出的毫无依据的判断。原因是,祖国弱小的现实一直是

郁达夫的沉沦赏析

《沉沦》很像作者的自传体小说;不只因为作者也曾经留学日本,有着和小说中的人物相似的身世及生活经历;从《沉沦》那朴素、真挚的语言中就能找到这种感觉。 在作者所处的那个硝烟四起、风雨飘摇的多事年代,文人志士目睹国事多难,而救国无门,满腔悲愤和迷茫欲诉无处,常把所伤所痛所感所恨付诸文学作品中,借以宣泄和呼吁。但在《沉沦》中,郁达夫并没有条理详细地交代故事背景,而是站在时代、社会的最高点,以一条微小的线索,告诉了读者,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故事悲剧的发生。正如布莱克所说:一颗沙里看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个天堂。 故事发生在日本。远离故国独在异乡求学的主人公,正是如诗如梦的年龄,本应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他,却因为身在异乡的孤独和身世飘零的沧桑,而终日苦闷,情感过度压抑;心理畸形变态;春花秋月总关愁,雨打风吹恨不休。他很爱他的祖国,但也因为祖国的落后疲弱而感到无比沉痛和羞愧。我是支那人,我为什么是支那人;他神经质地以为全世界的人都在嘲笑他的身世,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爱和恨的矛盾。这种矛盾,在那个年代,很具有一种代表性。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环境,是一种强烈的呼唤。作者把这种苦恼和矛盾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绳,连接整个故事的框架;在安排上好像会使整个情节变得灰调,但却合情合理,真挚感人;使读者不由自主地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情不自禁地产生与小说里的人物同喜同同悲的感觉。 小说里的氛围是凝重的,揭露社会上伪装的道德和心灵深处的赤裸剖析是小说的血脉,也是小说——或者说作者那种为社会所不容的灰调的

呐喊。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华,生理冲动和长期的孤寂从另一个方向更加有力地推动着他对友情和爱情的渴望。而他封闭的武装,他的自卑,让他不敢向任何人表示热烈的情感,因此而隔开了他和社会的距离。这种畸形的,但是却完全合乎逻辑的青春综合症,郁达夫用他那细致传神的心理描写,表现得淋漓尽致。主人公对异性的渴望,对性的幻想,说“四十岁的女人比少女更具诱惑力”,是一种揭露一种代言,正是孤闭的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的真实写照。而且,从反一面,也更加深刻地反映了主人公的苦闷、自卑,还有那被压在人世沧桑和社会伦理底下的热情。他有才华,也不缺理想,从他爱看海涅、华滋华斯等人的作品就可以看出来。但命运和黑暗的社会不容许他尽情释放热情。他不了解社会,也不被社会所理解。他只有自我压抑。作者写这些心理描写时,也以满怀的悲愤去写,因为这种境遇,只有悲愤的笔,才能给人一种残缺的艺术美。给读者一个阴暗的,但是却充满诗情画意的梦境。 这样的心理描写是《沉沦》的艺术亮点。在结构上,它起了诠释主题思想的作用;让读者在如泣如诉的描写语言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小说主人公“沉沦”的原因。在故事情节上,从这里开始,把小说的整个故事推向了高潮,也推向了终结。在那样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沉沦”,是悲剧性的,但何尝不是一次人格和道德上的升华? 所谓的“沉沦”,是指主人公的一次嫖娼经历;在主人公的意识里,嫖娼行为是腌脏的,无耻的。他对这次“意外”嫖娼懊悔不已,并且最终因不堪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产生了死亡的念头。事实上,作者把这样的经历定义为“沉沦”,是对黑暗社会的一种控诉,是对丑陋的道德观念

郁达夫《沉沦》论文

摘要:《沉沦》中郁达夫强烈的自卑心理一览无遗,无论是面对爱情,人群,甚至生命。同样,从作品中也展现出郁达夫的救赎意念。 关键字:自卑沉沦救赎生命 引言:可能出生于同一方水土,对郁达夫有特殊的亲近之感。又因自小周围人就常常谈起郁达夫,于是耳濡目染,也就知道了一些东西。借着思念,想写点什么,为郁达夫也为自己。 郁达夫的小说在艺术殿堂里占据了重要地位,《沉沦》更成为了他的代表作,艺术造诣早已得到学者评论家的肯定。从郁达夫的小说中,我们不难寻找到作者自己的影子,也能从各个人物身上窥探出作者自卑与救赎的强烈意念。从《沉沦》主人公的身上,也可见一般。 《沉沦》主人公是一个留学日本的穷学生,因为身处异国,常常被同学及身边的人嘲笑,本就内向的性格变得孤僻沉闷,甚至还患上了忧郁症。内心极度压抑的他,渴望异性的爱情,希冀从中得到解脱。可天不从愿,他小小的爱情需求在当时竟变得异常困难,这让他逐渐尚失生活的追求,只是如和尚撞钟,过一天是一天。但青春的萌动及内心的燥热让他难以忍受,于是他窥视旅馆女儿洗澡,偷听别人幽会,入肆寻妓。但这些并没有使他得到心灵的解放,也没有得到精神的慰藉,当然也不可能寻觅到他要的平凡爱情。经历了一系列的尝试,他的忧郁症比先前更严重了,在内心深处更泛起一股强烈的自责以及忏悔。这样一来,他的精神压力更加沉重,当他意识到自己无力支撑时,他放弃了生命,投海自尽。 郁达夫在写这篇小说时,显然倾注了自己大量的情感,在其中我们能够轻易找寻到作者的影子,因此学术界把这部小说归入“自叙传小说”的行列。郁达夫自己也不止一次地强调,“文学家的作品,多少总带有自传的色彩”。[2]确实,这样的定位是恰当的。在小说的的第三部分中,我们阅读到一段小说主人公的家世自白。了解或只是听说过郁达夫的人,都能够体味出这段家世独白的深意。这分明就是郁达夫在自道家世。 郁达夫的故乡,就是富春江上的一个小市—富阳。他的家就在江边,可以日夜相对“一川如画”的富春江,在他小小书房里,贴着一位私塾老师写的四个大字。郁达夫的家庭本是一个中产之家,但父亲的病故,家庭生活变得困苦不堪。全家六人,靠母亲勤俭持家度日,当时郁达夫眼看着家庭清苦以及母亲的劳苦工作,而束手无策。性格开始变得抑郁,情感也相当脆弱。虽然家庭贫苦,母亲却坚持让孩子上学,郁达夫在六岁即开始念私塾,在富阳念完小学后,先后辗转于杭州,嘉兴等地,之后又因不满于学校的各种制度,辍学在家。在此期间,他一直研读各类书籍,这为他之后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大哥前往日本考察,把郁达夫也带到了日本,希冀他能有个更好的前途。没过多久,大哥因公事先回国了,只剩下他一个人留在日本。郁达夫从小就敏感内向,情感非常脆弱,在无亲无故的环境中,孤独之感油然而生,随之而来的还有自卑。当时的中国正满目疮痍,国力衰弱,承受着各国的侵略,而日本也是其中之一。留学日本的学生,常常被冠之以“支那人”的称号,同学的嘲笑,路人的轻视接踵而来。面对这样的情境,内心孤独的郁达夫急需一个突破口,于是阅读大量外国文学作品。这段时间的阅读,使郁达夫滋生出对文艺的浓厚兴趣,最终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筑就了《沉沦》的问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