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武汉大学经管院博导风采

武汉大学经管院博导风采

武汉大学经管院博导风采
武汉大学经管院博导风采

(部分)博士导师风采

谭崇台

1920年生,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1943),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硕士(1947);经济与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兼名誉主任。获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曾在华盛顿远东委员会研究日本战后经济和赔偿问题;1948年回武汉大学任教至今,曾先后兼任校副秘书长、校长办公室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席、经济与管理学院首任院长、校学报副总编辑及校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和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会领导小组成员;对外经贸大学荣誉教授、中山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校兼任教授。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及内华达大学访问讲学(1980~1981),哈佛大学做研究工作(1989)。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辜胜阻

1956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进修硕士学位课程(1986~1988),美国密西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1993),赴德研修(1995),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6~1997)。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有突出贡献留学人员、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常委、民建中央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经济发展与高技术产业、民营经济与企业管理、经济改革与城市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政府与宏观管理、社会发展与教育理论等。

陈继勇

1953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曾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系进修(1984~1985),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富布赖特高访学者(1994~1995)。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级重点学科世界经济学科点带头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任国际东亚经济学会理事、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外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房地产经济研究会会长、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春天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世界经济、国际投资、金融与贸易。

吴俊培

1947年生,中科院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美国格拉斯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88~1999),曾赴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交流与讲学。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经济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等。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财政宏观理论、公共部门效率研究、税收调节理论等。

周茂荣

1945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曾在日本贸易研修中心进修(1982~1983),曾赴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美国从事访问研究和考察。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全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和湖北省世界经济学会会长等学术职务。武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武汉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特约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世界经济、国际贸易教学科研、国际经济一体化和WTO问题。

顾海良

1951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曾多次赴美国及欧洲各国进行教育考察和学术交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理论经济学组成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会长、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对话》一书称其为我国“第四代经济学人”的杰出代表。主要研究领域和贡献是对马克思经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深入的研究。

魏华林

1949年生,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保险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兼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及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高级专家协会会员等职。曾赴英、美、法、意大利等国家学术交流和访问,参加中国保险业发展规划、保险市场开放政策选择、长江三峡过程保险、深圳地铁工程保险、国家经贸委汽车保险等项目。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保险经济学、保险补偿制度、银行保险制度。

谭力文

1948年生,华中理工大学工学学士、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所长。曾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商学院进修学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秘书长、湖北省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京山轻机、武汉中百集团等数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为多家企业进行管理咨询。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管理学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邹恒甫

1962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毕业,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奖(1998、2002),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991)。世界银行研究部研究员,武汉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主持过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储蓄与经济增长、中国各省税收能力、税收负担的国际比较、国民经济管理等多项科研项目。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财政政策、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

黄宪

1954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公司金融与银行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赴美国西东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英国诺森堡大学等研修和讲学。曾对美联储纽约银行、英格兰银行、花旗银行、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等多家金融机构进行考察。担任两家金融机构独立董事。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金融中介理论、金融机构管理和金融风险管理。

江春

1960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与保险系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曾赴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进修(1988~1989)、美国杰克逊维尔州立大学访问(2000~2001)。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世界银行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重大科研项目并分别获全国性奖奖励。学术贡献:将新制度经济学引入金融学,力创新的学派——新制度金融学。

张秀生

1951年生,武汉大学毕业;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湖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县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多次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王永海

1965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后;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MPAcc 教育中心执行主任。曾赴美国尚佩恩伊利诺依大学会计系访问。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理事、

湖北省会计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审计学会副会长,《财会通讯》等学术杂志编委。同时兼任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潜江制药等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或财务顾问。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公司财务和财务会计。

叶永刚

1955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金融学年会理事、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曾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研修国际金融与金融工程(1996~1997),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研修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2004)。长期从事金融专业与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主要业务方向:国际金融与金融工程,研究专长为外汇市场、衍生金融工具、固定收入证券、金融风险管理。

曾国安

1964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曾赴日本做高级访问学者(2003~2004)。《经济评论》杂志执行主编,兼任湖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职。曾为企业做过咨询,担任过企业独立董事。招收和指导经济管制与公共经济研究、金融经济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政府经济学、金融理论与制度、房地产经济与金融、工业化、社会保障。

关培兰

1945年生,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赴美国加洲洲立大学、荷兰伊弱斯莫斯大学研修,参加过亚洲管理研究会成立大会和首届年会、亚洲管理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和学术研讨会、美国西雅图世界第63届管理学术研讨会等,先后到堪培拉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大学讲学。曾为华硕科技集团公司、襄十高速、中南建筑标准设计院等单位咨询。主要研究方向: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女性资源开发及女企业家发展问题。

邹薇

1969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霍英东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999),教育部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入选者(2002),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2004),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9~2001);赴德国出席中德经济合作高层研讨会(2003);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战略与竞争研究院(2003),与世界“竞争战略研究第一人”迈克尔·波特建立了合作联盟关系;英国伦敦经济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05)。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微观与产业组织理论、经济发展与竞争战略。

胡炳志

1962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赴法国奥尔良大学进修(1993)。作为主持人或主要成员,先后完成各类研究课题20多项,第一作者或独著出版著作或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要著作有《中国金融制度重构研究》、《保险学》、《再保险》等。2004年5月开始担任荆州市商业银行独立董事。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金融学(包含保险学)。

李燕萍

1965年生,武汉大学管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曾赴加拿大拉瓦尔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中央大学访问、学习与交流。兼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常委、湖北劳动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就业促进会常务理事、副会长、武汉中商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有多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经验。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人力资源国际比较研究、组织理论与设计等。

汪涛

1970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市场营销与旅游管理系主任;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市场学会常务理事;《营销科学学报》编委;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学院)EMBA授课教授;武汉市人民政府农业专家咨询小组专家,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市场总监与销售经理业务资格培训认证项目”特聘专家。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企业营销战略、竞争战略。

潘敏

1966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学士(1987)、经济学硕士(1990)、日本神户大学经济学博士(2000);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与保险系副主任。曾担任武汉帆扬高新技术有限公司顾问。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金融经济学、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等。

吴先明

1964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2001~2003);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商管理系主任。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完成大亚湾核电站成本文化建设项目、丝宝集团战略研究项目、武汉市供销合作总社农资物流中心研究项目等。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国际企业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

田玲

1969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与保险系副主任。曾获DAAD奖学金以中德联合培养博士生身份赴德学习(1999~2001)。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风险管理与保险经济学。

桂国平

1953年生,武汉大学英语专业硕士;武汉大学首位商务英语教授,MBA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1992年以来以100%通过率创造与保持武汉大学四、六级英语教学记录,是中国MBA入学英语辅导和商务英语教材最早的编者,有三年国外翻译经历,曾是项目管理硕士导师,主持过众多的重大国际项目翻译。

唐建新

1965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2000~2002);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会计系主任。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曾工作于会计师事务所(1992~1995),兼职于资产评估公司(1996~2003),2002年2月至今任湖北楚天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管理会计。

谢获宝

1967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在站博士后;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会计系副主任、武汉大学MBA、MPACC中心副主任。担任武汉石油、华新水泥等多家公司独立董事。主要研究财务会计方向,重点是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问题和产权会计问题。

左亚文

1956年生,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政府专家津贴获得者。湖北省炎黄儒学研究会秘书长、湖北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哲学原理和中华和合文化理论研究。

夏清华

1963年生,武汉大学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武汉大学创业与企业成长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鲍莫尔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加拿大魁北克拉瓦尔大学访问者(1994),荷兰阿姆斯特自

由大学访问学者(2003-2004)。湖北省商标协会顾问,武汉市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企业成长理论、战略管理、创业管理、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品牌与广告策略。

中国大学经管类排名分类比拼

中国名校经管类排名【完美终结版】 第一梯队:新世纪的中国“四大名校” 1,北京大学:ccer,经院,光华,汇丰,北大的“四大学院”各具特色,师资在国内基本上无敌,两个MBA项目也是全国的佼佼者。CCER学术已经和世界接轨,明星云集,倘若中国20年后经济学能得诺贝尔,那CCER几率最大;经院历史悠久、学术实力极为强劲、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学领域的杰出人才。光华管理学院号称生源全国第一,招收了全国最多的状元,就业也是全国第一,最近光华引进了一大批国际顶尖人才加盟,其学术势力已经国内翘楚,院长张维迎的下台极大地提升了光华的品味。毕业生中有一大批人进了国际顶级投行,在业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汇丰商学院最具发展前途,由于和香港大学的合作,他们受的教育绝对是最好的,最具国际化的,就业当然也是国内顶尖。 2,清华大学:高盛前全球副总裁曰:“清华经管有着全世界最好的生源,全世界最优秀的校友资源”,在前总理担任院长期间建立起了全世界阵容最豪华的顾问团,MBA,EMBA,EDP 项目常年国内第一,教育部排名中:清华工商管理全国第一,管理科学第二。经济学虽说赶不上管理学,但也有一定的实力。近年来引进很多顶级海龟如钱颖一,李稻葵等等。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并入更是锦上添花。清华的就业常年稳居榜首,经管学院每年都有大量学生进入各大券商和基金公司,在业界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3,复旦大学:凭借着江南第一名校的名气和众多杰出校友的光环,复旦在上海滩的实力无人出其右,生源全国第三,就业更是力压北大直逼清华。国际化程度也是与日俱增:管理学院和哈佛,MIT,LSE,WUST,UCLA等等顶级大学的合作MBA,和金融工程项目;经济学院和陆家嘴金融城,巴黎一大,等等合作金融学项目如火如荼。但由于复旦还有很大一批原政治经济学的老教师任活跃在教学研究第一线,给复旦的改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毕业生几乎垄断了上海市各大金融机构的高管和中间人才,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各大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基金公司。 4,上海交大:上海高金,安泰,中欧在上交是三国鼎立之势。国人都知道中欧商学院是亚洲第一,但不知中欧原本就是上交和欧盟合作的学院,原本就是属于上交的直属学院(学校主页上就是将中欧放在院系目录上);上交的高级金融学院开了国内金融高端教育之先河(全国际师资,全国际培养方案);上交的安泰经管学院国际化程度,生源,师资也在国内首屈一指,管理学硕士项目也经常被FT排到全球前列。更难能可贵的是上交由于没有历史的包袱(51年后只有工科),学科设置中没有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经济学的束缚,给学校发展现代经济学很多方便。学生就业常年和清华并列全国第一,由于上交特别的理工人才培养背景和强大的商学教育使得每年世界各大投资银行、咨询公司都将上交作为主要人才招募基地。 第二梯队:国字号的中国顶尖大学 1,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排名包揽了经济学的两个第一,工商管理也是国家重点学科,会计学实力全国前茅,社科实力有目共睹。生源也是和复旦争夺文科第三,和中科大争夺理科第五。但由于体制问题,其校友在现在资本市场表现不够突出,不多说。但人大校友大量活跃在证监会,银监会,发改委等核心权力部门。据特莱仕咨询公司发布的就业排行,人大毕业生薪酬排名位居国内高校前十。 2,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学科齐全,人才集中,资料丰富的优势,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进行创造性地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负着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一览表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一览表 姓名专业/研究方向姓名专业/研究方向 彭斐章现代目录学、社科信息服务马费成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信息经济与信 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规划与信息 系统、竞争战略 曹之文献与出版、古籍整理胡昌平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数字化信息资 源管理与服务 陈传夫图书馆发展研究、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增值利用焦玉英信息检索与信息服务系统、企业管理咨询与信息保障 周宁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邱均平信息管理与科学评价、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网 络计量学研究 刘家真政府信息化与数字公文管理、数字 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董慧本体与数字图书馆、信息系统工程 张玉峰智能信息系统、知识管理、决策支 持系统、商务智能 罗紫初出版学基础、图书发行学 方卿出版营销管理、数字出版肖希明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吴平编辑出版理论、中外图书比较黄凯卿出版业信息化与书业电子商务、媒 体信息资源的网络传播与利用 李纲信息管理与知识组织、竞争情报与战略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竞争战略研究何绍华信息检索与知识服务、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 黄先蓉出版政策与法规、出版产业管理与版权贸易王新才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 张李义智能信息系统、电子采购理论与技 术、电子商务理论与技术、数据挖 掘与方法 黄如花信息检索与服务、数字图书馆研究 查先进信息分析与竞争情报、信息经济与 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情报与战略管 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朱静雯期刊产业研究、传媒企业管理 邓仲华知识组织与构建、信息系统理论与开发周耀林档案学原理与方法、数字档案与现代技术 唐晓波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余世英电子商务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数字信息服务研究 张美娟出版供应链与企业战略、出版经济与出版产业燕今伟现代图书馆管理研究、文献资源建设研究

武汉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

武汉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

武汉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修订) 武大教字〔〕92号 发布时间: /9/10 15:00:51 访问次数: 2450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武汉大学学生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学校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本科学生(包括插班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的学籍管理。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向所在学院(系)请假。请假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四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国家招生规定对其入学资格、思想品德、健康状况等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交有关部门查究。 第五条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能够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 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在学校招生管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并离校治疗,10个工作日内不办理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可在下一年新生入学时向学校招生管理部门申请入学,由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六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按学校规定在学院(系)办理注册手续。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当办理暂缓注册手续。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它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未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延期注册者,按旷课处理。 休学、保留学籍的学生,未经教务部批准入学者,不得注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申请贷款或者其它形式资助,三个月内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 各学院(系)应当于注册截止日的次日上午向教务部报送学生注册情况。 第三章学制与学习年限 第七条学生一般应当在国家规定的学制内完成学业,能够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学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学制规定年限两年,休学、保留学籍时间均计 入在校学习年限。 第八条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按学校规定缴费,按第五十二条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四章考勤 第九条学生应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活动,因故不能参加者应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未经请假或请假未经批准而缺席者,即为旷课。对旷课学生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旷课一天按实际授课学时计,实习、军训旷课按每天6学时计。 第十条学生请假需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因病请假应有校医院证明,一学期请病假一周以内的,由辅导员批准,一周以上的由学院(系)主管领导批准。学生因事请假,一学期请假两天以内由辅导员批准,两天以上由学院(系)主管领导批准。 学生请假申请书、医院证明及学院(系)审批意见等材料由学院(系)教学秘书保存备查。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专业选择实施办法(修订)

武大经管函〔2013〕36号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专业 选择实施办法(修订) 本科生专业选择是适应学校大类招收本科生政策和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需要而进行的一项工作。为了做好学院本科生专业选择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本科生按大类招生的政策体现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经济和管理人才为具体目标的宗旨。按照“打通”培养和“分段”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进校后前两年,以通识教育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为主,学院开设统一的专业基础课(学科平台课程),以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和未来的发展奠定宽广而坚实的基础。 对于按经济与管理大类招收的本科生,在第一学期新生教育和军训期间,学院统一组织专业宣讲会,在此基础上,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及个人发展目标等选择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或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三个学科大类中的一个学科类别开始本科阶段前两年的通识课

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在第四学期,对所在学科大类各专业具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基础上,学生再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继续后两年专业课的学习。对于按经济类、工商管理类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招收的本科生,在第四学期,学生对经济学科与管理学科各专业具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专长、职业发展目标及社会需要等,选择具体的专业继续后两年专业课的学习。 二、基本原则 (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学院本科生的专业选择工作以公开、公平、公正为总的指导原则。 (二)学生自愿与专业规模适度平衡相结合的原则。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提出学科大类和专业选择申请;学院各系依据优化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原则,提出各专业可容纳学生的适度规模区间;学院根据总体办学需要适当平衡各学科大类和可选专业学生人数。 (三)慎重选择与合理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应该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专长及发展目标等,慎重选择;学院和各系组织专业选择宣讲会,解答学生在专业选择中的疑问和困惑,给学生专业选择提供指导。 三、专业选择的范围 (一)按经济与管理大类招收的本科生 1、第一次(学科大类)选择 按经济与管理类招收的本科生在第一学期军训期间,可选择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或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三个学科大类中的一个学科类

武汉大学文学院文学类考研参考书

武汉大学文学院文学类专业考研参考书 很多人都问我有关文学考研的参考书问题。大多数中文重点院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现在都已经没有指定参考书了。不指定参考书可以让学校显得很霸气,你爱考不考,但这不是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是不想因为参考书而限定考生的视野和思维。文学专业不同于其他报考专业,其书目繁杂多样,让人眼花缭乱。真正想要考上的同学,是不能受制于几本参考书目的,而需要结合其他更有学术分量的书籍,通过教材、作品、专著和论文各方面的融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才有可能最终拔得头筹,金榜题名。 虽然不指定参考书,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以前的参考书以及最近年考题的变化,来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些书目,不然复习就太盲目摸不着方向了。一般而言,在学术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书目,都可以成为考研的参考书。针对武大而言,根据专业分类,介绍推荐基本书目。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文学三十年,一般名解(时有时无)、简答和论述各一题,分值在40分左右;因此必须充分重视。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撰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这部近60万字的现代文学史著作,既注意吸收前人关于作家、作品和文体研究的成果,又克服了以往文学史的叙事模式与狭窄格局,拓宽了研究领域,在“文学现代化”这一命题下,形成了学术品味浓厚的独异的特色。 在结构布局上,全书按照1917-1949年的历史分期分为三编,但对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形势只作简约的交代,着重阐释各个阶段重要的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从文学演进过程与历史联系中去分析文学自身的规律与特点。这本书虽然也按文体分类,却注重突出各种文体的性质、走向以及不同流派的特点,并对某些代表艺术高峰的作家作品作专章论述,每章还附录了年表。 在对重要作家的评论中,力避对作家生平的罗列和对作品情节冗长的复述,而重视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美学价值,尤其注意分析作品产生久远影响的原因。如第二章鲁迅(一),在评论鲁迅小说的结构模式与深邃意蕴时,特意标出“说不尽的鲁迅”一节,综合了近年来学界对“阿Q精神”的人类学内涵的探讨。书中还把沈从文列为专章,表示了对这位构筑“湘西世界”,“充当现代中国文化的批判者角色”的文化人的同情和理解。 这些都是过去文学史著作所没有的或所省略的。《现代文学三十年》在80年代首版,当时作为“重写文学史”的代表作,是几个年轻人写成的,但在当时费尽周折才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影响越来越大,后来经修订后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已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是现代文学研究的代表著作。 2、《中国当代文学概论》(第三版),於可训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当代文学大概每年分值30分左右,有简答题一道,论述题一道(今年来多是与现代文学打通的论述题)。 於老师的这本书是自己“单打独斗”编写教材,而不是那种集体编著的教材。就像於老师做学术或上课一样,这部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论,而是讲求知人论世,返回历史语境。全书主要从断代史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性质、特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及重要作家、作品等进行了客观层次上的扫描,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史”的描述和分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学院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信息管理学院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实力雄厚的信息管理教学与研究机构,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信息管理高级人才和信息职业领导者,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为单位,学科实力排名全国第一。 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20年的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1929年,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独立为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1953年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并入武汉大学,建立图书馆学系。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图书情报学院。2001年,更名为信息管理学院。 经过九十多年的辛勤建设,形成了“开拓创造、务实创业、引领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学院多个研究领域在全国位居领先地位。“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院下设图书馆学系、信息管理科学系、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出版科学系和电子商务系5个系,有6个本科专业(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古籍整理与保护、信息资源管理、出版发行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图书情报与档案整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图书情报硕士、出版硕士、工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000余人,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300余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博士研究生近200余人,网络教育、继续教育及各类进修培训生30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34人,副教授和高级职务研究人员37人。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荆楚社科名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湖北省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1人。学院图书情报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教育团队。学院有7门课程获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有1个国家特色专业和2个省级品牌专业。 学院拥有本专业领域全国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信息资源研究创新基地,拥有“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0年经原信息产业部批准,建立国家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武汉)基地。2006年经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设立新闻出版总署武汉大学高级出版人才培养基地。学院还有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知识产权高级研究中心、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多个学科交叉型、产学研结合型研究机构。学院建设有一流的实验教学与图书资料保障条件。图书情报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置有国内专业藏书最丰富的中外文图书资料室暨实验图书馆,收藏中外图书文献16万多册。 学院教学质量优良,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国电子商务大赛、全国大学生“未来编辑杯”竞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学生就业前景广阔,需求信息旺盛,行业优势鲜明。 118

武汉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定办法

武汉大学本科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办法 (2009年6月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鼓励学生争取优秀、发展特长、开拓创新,引导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诸方面协调发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根据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和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的测定和评价。设定的测评指标既是评价学生的基本依据,又是学生发展的导向目标。 第三条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定量测评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测评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记实测评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科学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实际素质状况。 第四条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素质、课程学习成绩、实践与创新能力三部分,三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10%、60—75%、15—30%。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成绩按百分制计分。 第五条凡在本校注册并参加全日制学习活动的普通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均应依据本办法以班级(或同年级同专业,下同)为单位进行测评。 第六条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按学年度进行计算。基本素质的测评由测评小组(由班导师、学生干部、学生代表组成。下同)评议计分,报学院(或直属系,下同)审核;课程学习成绩和实践与创新能力两部分测评先由学生本人进行自评,经测评小组评议核查后报学院审核。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结果作为评奖评优的基本依据。 第七条各学院在本办法的框架内,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可在弹性区间内确定课程学习成绩和实践与创新能力测评所占的比例,调整有关测评指标,制定出本单位的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细则,报学生工作部审核备案后在本单位实施。学生工作部对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工作实施监督。 第二章基本素质测评 第八条基本素质是指学生在思想政治表现、个人品德修养、学习态度状况、组织纪律观念、身心健康素质等方面应当具有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基本品质,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其行为表现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武汉大学文学院各专业培养方案(2010级、2011级、2012级用)

武汉大学文学院简介 文学院中文学科发端于1893年建校之初的自强学堂。起初开设“华文”课,后改称“汉文”。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时期,于1917年设立国文史地部。1922年正式成立国文系,中文学科从此有了独立的行政建制。1927年改称中国文学系。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成立时设置文学院,闻一多先生出任首任院长。1953年,兄弟学校中文系并入武汉大学组建了新的中国语言文学系。1997年改建文学院。1999年与其他学院合并为人文科学学院。2003年7月恢复文学院建制至今。 文学院暨中文学科创建以来,名流云集,代有传人。在1928 年以前的初创时期,著名学者王葆心、黄福、黄侃、廖立勋、郁达夫、杨振声等等,筚路蓝缕,开启先路,奠定了文学院的坚实基础。其中,黄侃先生与章太炎先生所创立的“章黄学派”饮誉海内外,对文学院的学风和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28年之后的数十年是文学院的发展壮大时期。杨树达、闻一多、刘博平、刘永济、刘异、游国恩、苏雪林、叶圣陶、沈从文、朱东润、高亨、冯沅君、袁昌英、陈西滢、徐天闵、朱光潜、陈登恪、席鲁思、黄焯、程千帆、刘绶松、胡国瑞、李健章、周大璞、李格非等先辈,鞠躬尽瘁,不断开拓,使文学院的中文学科迅速发展壮大、走向辉煌,跃居全国同类学科前列。尤其是五十年代,以“五老八中”为代表的学术中坚声名远播。改革开放以来,是文学院奋发图强、蓬勃向上的时期。这一时期,刘禹昌、吴林伯、王启兴、陆耀东、王文生、吴志达、何国瑞、蔡守湘、易竹贤、罗立乾、陈美兰、李希贤、夏渌、郑远汉、宗福邦、杨合鸣、龙泉明等学者,励精图治,奋起直追,为文学院再铸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的文学院,下设中国文学系、汉语言文化系、大学语文部、古籍整理研究所、《长江学术》杂志社、《写作》杂志社等常设机构,还与“国家汉办”合作建立了“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基地”,建有海外孔子学院。共有教职工88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教师中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30人,副教授26人。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个,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分别被评为湖北省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在国家规定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8个学位点中,除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之

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试行

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印发《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武大教字〔2011〕70号 各有关单位: 依据《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我校对《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学分制学费收费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实施,原《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学分制学费收费管理办法(试行)》(武大教字〔2010〕55号)废止。 特此通知 武汉大学 二○一一年七月十三日

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充分利用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在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中实施学分制学费收费。 第二条学分制学费由课程学分学费和专业注册学费构成。课程学分学费是指以每类专业应修最低总学分为计算基础,在学年制学费总额度内确定的每学分应交纳的费用。专业注册学费是指以不同专业的生均培养成本为计算基础,在学年制学费额度内扣除课程学分学费后每学年交纳的费用。学生在学制规定时间完成学业所交纳的费用不高于物价部门现行规定的学年制学费总额。 第三条学分制学费收费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办理相关手续后即可注册和选课。 第四条学分制学费收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 第五条四年制专业文科类学生毕业总学分为140学分,

理工医类为150学分;五年制专业学生毕业总学分为180学分。理论教学课程学分等于课内总学时/18,实验教学课程学分等于课内总学时/36,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等于教学周数/2,分散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折合成周数后计算学分。 第二章排课与选课 第六条各学院(系)按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拟定课程、教师和时间,由教务部审核后安排地点,进入网上选课系统。 第七条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应根据所在专业的培养方案及个人学习发展规划,在学院(系)指导下选课。选课原则上优先选定必修课,对于前后关联的课程,若前导课程未获得学分,不能选修后续课程。 第八条选课在学校网上选课系统完成。所有课程在假期预选。新生第一学期的课程由所在学院(系)预排,在开学一个月内完成确认。转专业学生在开学第四周完成退选和补选手续。 第九条学生每学期选课学分不得低于15学分(毕业当年不作限制),不得超过30学分。攻读双学位及实验班学生不得超过45学分。 第十条学生选课实行试听确认制。所选课程可以试听两次。后续补选课程不设试听环节,一次选定。 第十一条通识选修课选课人数不达15人不开课,选课学生须及时改选其他课程。

经管类CSSCI审稿经验

经管类CSSCI投稿经验与审稿时间 一区 1.经济研究:大部分论文质量不是太差,对于没有名气的作者会找多个审稿人审,如果你陆续收到4-6个审稿意见,千万别担心,这说明编辑在担心。有名气的作者稿件审过一次就可以发。还有一些人的稿件是不匿名审稿的(特约,呵呵)。所以只能说是半匿名审稿。学生单独发表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很难,而且越来越难。说明编辑看名气和地位,对学生独发不放心。 2.经济学季刊:匿名审稿,注重论文质量。是否刊登主要看编辑。当然林毅夫的论文要不要匿名审稿,直接问编辑就可以了,哈哈。如果中国有一大把林毅夫投稿,经济学水平倒是上了一个档次。季刊编辑水平比经济研究高多了。一旦有刊号,一定会把经济研究甩到二区。以后一区就是一个了。学生独发常见 二区 1.世界经济:对普通学生很公平,不会以名气定夺,是匿名审稿。学生单独发表常见。 2.中国社会科学:其他社科类不说,但经济类论文良莠不齐,论文水准的方差很大,有些太差,有些还可以。明显不是完全匿名审稿,人情避免不了。学生一般不建议投,除非牛老板推荐。 3.经济学报:都是匿名审稿,不求数量,只求质量。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没有看到出版,说明稿件宁缺毋滥。宁缺毋滥的刊物,一定不是看名气和地位,所以学生占优势,毕竟知识结构比老一代新。 4.金融研究:金融类的,看过没有投过,不过看似质量可以。在子领域中算是一流。好不好投,请大家补充。 5.世界经济文汇:最近几年上升很快,注重研究方法的规范化。不规范的大话西游文章,乘早不要投。几个编辑都很年轻,思维活跃。学生单独发表常见。 6.经济科学:拒稿也不给意见,很没有办刊的职业素养,不向国际一流看起,反而向国内三流看起,糟蹋了北大的牌子。有人发过的补充下。但学生单独有发。 7.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不知道什么审稿标准,据稿也不给意见,和经济科学一样。有人发过的补充下。但学生单独有发。 8.南开经济研究:做的不错,时间太长,审稿严谨。但学生单独有发。

2020年武汉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2020年武汉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2016年武汉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有关规定,为更好地贯彻教育部“依 法治招”的要求,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规范学校全日 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以下简称“招生工作”),保证招生工作的顺 利进行,特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本章程所涵盖的主要招生类型有: 1.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入学考试的学生:含统考录取学生、保送生、艺术类考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自主招生学生、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 划(以下称为农村学生“自强计划”)、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生、国防生、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等。 2.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含通过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录取学生、澳门保送生、香港免试生、台湾免试生。 第三条学校的校名为武汉大学(国标代码10486),主管部门为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注册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 号(邮政编码:430072)。 第四条学校为公办、全日制综合性大学,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第五条学校招生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学校成立由校长、分管校领导、纪委书记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普通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普通本科招生委 员会、设立招生办公室。 第七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招生工作的领导及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全面领导学校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研究、制订普通本科 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及录取规则等,并对本科招生重大事项做出决策。 普通本科招生委员会是学校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的决策咨询、民主管理和监督机构,负责研究、审议招生政策和制度,监督学校本科 招生工作,维护招生公平公正。招生委员会要吸纳教师、学生及校 友代表参加。 招生办公室设在本科生院,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和制度,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学校本科招生工 作的组织实施。 第八条招生办公室根据招生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全校教师和干部中遴选招生工作人员参与学校招生宣传、录取工作以及参加部分招 生形式(专业)的专业水平考核(考察)及考试工作。 第九条学校实行招生信息公开,通过武汉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6667850.html,)、武汉大学主页(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6667850.html,)、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招生宣传材料等途径发布招生有关信息、公示 选拔及录取结果。 第三章招生计划 第十条学校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按照“优化生源结构,促进区域均衡”的原则,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实际办学 条件,结合近年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分专业招生计划(以下 简称来源计划)编制及使用情况,统筹考虑各省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 人数及各省考生占全国报名总量的比例、优质教育资源享有情况、 生源质量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编制来源计划。

武大经管院权威期刊排名

第Ⅰ层次,国内外重要权威学术期刊 1. 国外重要权威学术期刊 序号期刊目录主办单位备注 1. SCI(科学引文索引)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 所 全文收录、 核心收录 2. SSCI(社会科学引文 索引)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 所 全文收录、 核心收录 3. EI(工程索引)美国工程信息公司被Compendex(核心版)收录、 全文收录 2.国内重要权威学术期刊 序号期刊目录主办单位备注4.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5. 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6. 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第Ⅱ层次,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 1. 国外权威学术期刊 序号期刊目录主办单位备注 7. SCIE(科学引文索引 扩展版)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 所 网络版 8. SSCI社会科学引文 索引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 所 网络版 9. EI(工程索引)美国工程信息公司Page One版 2.国内权威学术期刊(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期刊目录主办单位备注 10. 经济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1.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2. 世界经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 13. 世界经济研究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14. 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 15.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中国可持续发展研

境 究会、 山东师范大学 16.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 17. 财贸经济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18. 金融研究 金融研究杂志社 19.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20.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1. 国际贸易问题 对外经贸大学 22. 会计研究 会计学会中国成本研究所 23.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会 24.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25. 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6. 南开管理评论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 27. 中国软科学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28.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29. 管理科学学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30.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31.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32. 管理工程学报 浙江大学 3.学校列示的公共权威学术期刊(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期刊目录 主办单位 备注 33. 国外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34. 新华文摘 人民出版社 35. 人民日报(理论版) 人民日报社 论文要求2000字以上 36. 光明日报(理论版) 光明日报社 37. 经济日报(理论版) 经济日报社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目录学》考试试卷(模拟1)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目录学》考试试卷(模拟1) (A卷)试卷类型:闭卷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 1 文献著录 2 史志目录 3 分析目录学(analytical bibliography) 4报导性文摘 5 在版编目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20分) 1. 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分类目录是《》。 A.七略 B.别录 C.七志 D.七录 2 郑樵主张会通,反对断代史的做法。他的著作是《》。 A.史通 B.通典 C.文献通考 D.通志 3 《出三藏记集》是一部佛经目录,它是梁天监年间由编撰的。 A.释道安 B.释僧祐 C.朱士行 D.释道宣 4 希腊诗人在担任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期间编撰过一部题为《皮纳克斯》(Pinakes),又名《各科著名学者及其著作目录》。

A.卡利马科斯 B.亚历山大 C.格斯纳 D.特里森 5 记录和指引文献事项或知识单元,并按一定系统组织起来的检索工具 是。 A.目录 B.文摘 C.索引 D.字典 6 元代钟嗣成所编《录鬼簿》是一部。 A.戏曲汇编 B.传奇汇编 C.私藏目录 D.戏曲目录 7 《汉书·艺文志》的编撰者是。 A.刘向 B.刘歆 C.班固 D.裴松之 8 《》是一部辑录体书目,它的编撰者是清代著名诗人与学者朱彝尊。A.文献通考 B.经义考 C.小学考 D.史籍考 9 梁启超以为,《》中最有价值之创作是《历代众经举要转读录》。 A.大唐内典录 B.开元释教录 C.历代三宝记 D.出三藏记集 10 是揭示和报导若干文献收藏单位的全部或部分藏书的目录。 A.文摘 B.推荐书目 C.联合目录 D.地方文献书目 11 的中文译名是联机公共目录。 A.OBAC B.OPAC C.LPAB D.OPAB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2018版)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源于1945年建立的原国立武汉大学游离层实验室。2000年新武汉大学组建后,由原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原武汉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和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计算机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组成。 学院现设有空间物理系、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光电信息工程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5个系和1个教学实验中心(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光电系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工189名,其中在职教师132人,教授(研究员)47人、博士生导师46人,特聘研究员2人、特聘副研究员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4人,讲师28人;有工程实验技术人员20人,其中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8人;有管理人员20人,专职科研岗位人员17人。 学院学科优势明显,涉及7个一级学科,其中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在2016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并列全国第一。有5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波传播与天线为国防特色专业,通信工程为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专业,学院还设立了“质廷学术人才试点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逐光创新人才试点班”和“人工智能试点班”4个试点班。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地球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无线电物理,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空间物理学,1个湖北省重点学科,5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还在学院空间物理学、无线电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设立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学院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青年千人”,2人获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人入选首批“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5人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入选首批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计划,7人获评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 学院致力于培养引领未来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领军人才,始终遵循“明德博学、知行合一”的院训精神,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追求创新、发展个性”的教风和学风;数十年来,为国家培养

武大经管学术期刊分级方案

武大经管学术期刊分级方案(14年新) 中文期刊分三类:第一类为奖励期刊;第二类为重要期刊;第三类为核心期刊。 一、奖励期刊 (一)按一级学科认定的奖励期刊 每个一级学科认定2 种中文奖励期刊,原则上为各学科排位前列的期刊,奖励期刊为: 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二)学校认定的奖励期刊 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所颁布的社科奖励中文期刊(大学1998〈33〉号文件),期刊见附录1。 二、重要期刊 (一)按二级学科认定的重要期刊 原则上每个二级学科认定1 种重要期刊,为本学科在CSSCI 期刊目录中排位最前的期刊(实际上并非如此,主要导师的个人情结和关系在里面,就像南大把中国行政管理定义为权威一样,挺雷人的);管理学科的期刊综合性较强,其认定还依据国家自科基金委管理科学认定的重要学术期刊。 经济类: 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贸经济、世界经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经济学动态、财政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保险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农村经济、经济科学、国际金融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人口科学、中国土地科学、宏观经济研究 管理类: 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经济管理、管理工程学报、中国管理科学、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管理科学、管理学报、管理评论、预测、营销科学学报、旅游学刊 附:CSSCI2012-2013经济类和管理类排名靠前期刊:

经济学前18位:经济研究 /世界经济 /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季刊) /金融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会计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 /经济科学 /财经研究/国际金融研究 /世界经济文汇 /中国农村观察 /农业经济问题 /国际经济评论 /财贸经济 /南开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2-13版按社会学排名,排在第2位) 管理学前18位: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中国软科学、外国经济与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公共管理学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管理科学、管理工程学报、中国管理科学、管理学报、管理评论、中国行政管理、预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二)综合性重要期刊: 国外社会科学、中国软科学 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 三、核心期刊 (一)CSSCI 收录期刊 CSSCI 收录期刊根据最新目录适时调整,包括论文见刊时上一年度或发表论文当年CSSCI 来源期刊和学术集刊。 (二)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期刊全文的论文 (三)《珞珈管理评论》视为核心期刊 英文期刊 英文期刊总体分A、A-、B+、B、B-、C 六类,其中,B 以上(含) 等同中文奖励期刊;B-类等同中文重要期刊;C 类等同中文核心期刊。 1. A 和A-类期刊为该学科方向公认的第一梯队期刊,Univ. Texasat Dallas 的24 本顶级期刊均为A 及A-类; 2. B+及B 类期刊为该学科方向在国际上公认的重要期刊,Financial Times 的45 本经管类期刊基本包含在B 及以上;

我院与武汉大学文学院举行教学管理学习交流活动

我院与武汉大学文学院举行教学管理学习交流活动9月23日,文学院副院长刘群、汉语言文学专业教研室主任、教科办主任一行7人到武汉大学文学院进行了一天的教学管理学习交流活动。学习交流活动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1、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情况,2、教研室的职责、建设和发展; 3、关于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的相关情况。 上午,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研室主任冯雪峰教授从教研室的性质和特点两方面深入浅出地谈到对教研室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从教研立项、课堂教学研讨、青年教师培养三方面谈到了教研室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涂险峰教授围绕五个问题阐述了学院教学管理的举措,即1、日常教学管理,2、青年教师培养,3、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4、教材建设,5、制定促进教学的奖励办法。会后,双方教研室主任针对各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下午,我院一行7人参观了武汉大学文学院教学实践中心,详细了解了中心的运行情况。 2009年9月25日

二OO九年第19期 襄樊学院教务处主办二OO九年十月十二日 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文学院积极进行教学基层组织建设 高等学校的教学基层组织是贯彻执行学校教学任务、制订教学计划、组织和检查教学、开展教学研究、实施教学改革以及培养师资队伍的基层单位。教学基层组织建设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自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以来,学校领导、学校教务处充分认识到教学基层组织在教学管理、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性,结合学校教学改革整体思路动员并要求各二级学院充分调动教学基层组织的工作积极性,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本学期以来,各二级学院也在逐步适应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建立了多种类型的教学基层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 文学院主动适应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要求,积极行动,学院领导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研室主任于9月下旬到武汉大学文学院进行专题考察,并就考察情况及时举行了“教研室管理与发展”研讨会。经过交流考察学习的感想与收获,他们更加明确了教研室的性质与职能,更充分认识到教研室在教学建设、管理与改革中重

2017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推免结果与统招计划公示

2017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推免结果与统招计划公示 2017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计划招生165人,其中学硕105人,专硕60人,推免计划招生80人,实际推免结果为90人,其中学术学位87人,专业学位3人,已在学院官网公布,统招计划75人,其中学术学位占18人,专业学位57人.以下是东湖武大考研网整理收集的各专业推免招生人数与复试录取情况介绍,如果有其他疑问,可以联系官网右侧的咨询老师。 专业名称16年统招人数16年推免人数17年推免人数 信息资源管理6人5人3人 图书情报硕士23人1人3人 图书馆学8人11人14人 情报学10人18人19人管理科学与工程4人12人13人 电子商务7人14人17人 档案学5人7人8人 出版发行学12人14人13人 出版硕士6人3人0 2016年信息管理学院复试及录取情况总览表 专业名称复试数录取数初试最低/最高分录取均分备注 出版发行学1312390/430412含3名夏令营优秀营员档案学55408/412411含2名夏令营优秀营员电子商务77379/401392含3名夏令营优秀营员管理科学与工程54379/399391 情报学1210375/402392含5名夏令营优秀营员

图书馆学109397/431317含6名夏令营优秀营员,且有1人 调剂至档案专硕 信息资源管理87394/422411含4名夏令营优秀营员,且有1人 调剂至档案专硕 出版硕士76382/392386含2名夏令营优秀营员出版硕士1130330少干 图书情报硕士2623207/236220含1名夏令营优秀营员图书情报硕士22173/181177少干 详细的2016年信息管理学院复试及录取名单,请在东湖武大考研网上的“院系信息”栏目里找,如果考生有其他疑问,可以联系官网右侧的咨询老师。 【专业课不再难】 专业课自主命题,信息少,没教材,真题难,怎么办? 武汉大学考研初试成绩占到总评成绩的50%~70%的成绩,其中专业课成绩占分比重最大,也是考生之间拉开差距的关键,东湖武大考研网推出专业课一对一通关班,一个对策解决初试专业课遇到的所有问题,你离武大只有一个通关班的距离! 文章摘自东湖武大考研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