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看法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看法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看法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看法

从去年开始,整个监利县的教育界都在热衷于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授课方式,局领导更是重视,用各种方式向老师们推荐这种认为是不遏制学生天性的授课形式。可是,本人却对这样的授课有着自己的看法。

“小组合作学习”授课就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次上课时,老师真正是在主导地位,学生是主体地位。整堂课是学生由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生组长上讲台解三个环节组成。从我所学习的几堂优质课来看,老师在一节课中只是对学生的讲解稍作点评或补充。这一授课流程,似乎一切都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自由发挥,但这一切都只是表面现象。在真正的操作过程中,绝大部分的课堂都没有达到这样理想的合作过程。本来,一堂给别的老师学习的优质课是集一个学校同行老师的智慧的课,为了让人学习,授课老师与参与的学生在课下都做足了功课的,这样的课的准备时间是平时上课的几倍,并且,老师门都知道,类似的优质课展示还带有表演性质。所以,老师们看到的是一种理想的授课形式和理想效果。那么,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本人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将“全民教育”变为“精英教育”。从我采用这样的方式授课的情况和听来自有着成功经验的学校的老师的介绍中了解到,在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授课中,老师不会完全撒手不去向学生传授知识,只是老师传授的过程由面对“全班学生”变成面对“优秀学生”,而这种面对被改称为“点拨”。然后,在由优秀学生先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其他的同学。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自学能力是较强的,在老师以培养“小老师”为目的,和一对几个学生的授课方式下,他们这

一群优秀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而对于其他的学生,上课方式只是换汤不换药,由老师讲课变为同学讲课。而上讲台讲课,大多数老师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在自己反复钻研学习中才能有着较好的授课能力的。那么,一个没有任何授课经验的孩子,他们的授课效果又会如何呢?并且,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授课方式过程中,学生讨论极有可能变成一种形式。一名基础很差的学生让老师给他讲解某一知识时可能都难以有耐心让他弄懂知识点,何况没有什么经验的同学呢?那么讨论就变为直接告知答案,然后就去闲话别的东西了。

在教育界,针对“高效”,“减负”这两方面的问题,狂刮了一阵又一阵的“风”。可是,“负”减了二十几年,学生的书包一年比一年沉重。高效?其实,在学习中,没有捷径可走。所有伟人成才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们,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只是我们作为老师,能够在授课的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有所获,那就是理想的授课方式了。孔子,弟子三千,都只能培育七十二贤人,那说明,培养人才并不容易。有人认为,只要中国的高考制度能改变,那么,中国的学生就不用如此累了,我认为,高考,对于中国人来讲,倒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竞争方式了,否则,对于大多数没权势的老百姓,让他们进大学,那么付出的大约不仅仅是刻苦学习了。

我们所知道的,这几年在监利县的高中一直推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就是这种学习方式,让许多优秀的初中生进入高中后变成了“学困生”。监利的一中,翔宇,从初中录取的都是特别优秀的学生,但经过高中三年学习后,发现这些孩子都似乎变成了低能儿,连二本都难以考上。在

初中的老师,能让从小学上来的优秀生培养的更优秀,让不特别优秀的学生培养变得优秀,为什么高中却不能“保优”,“培优”呢?相反的却在“毁优”。

从我二十几年来教的学生中发现,在初中自信,乐观的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居然是自卑,悲观,难道这不是高中教育的“恶果”吗?特别是在推行自主合作学习的这几年,有这样变化的学生越来越多。合作自主学习中,一节课,能上讲台讲课的学生是极为有限的额,一个高中班,至少有六七十人,其中成绩相当的至少有四五十人,根本不可能有时间保证个个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别人展示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就会变得消沉,对于学习中的问题,在日积月累中会越来越多,最后只有放弃。有的领导或专家说,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可是,我们有怎么能忽视这样两点呢?一,从现实的方面来看,初高中生的日程安排是非常紧凑的,他们上厕所都是跑着去的,哪有多余的时间去帮助别人?二,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人之初,性本恶”,要无私的帮助别人,不是人人能做到。我想,监利这几年高考更不理想,与他们的授课方式不无关系。有的人说,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不都是这样的授课方式吗?其实,让学生讲课,在外国也没有。只是他们在作业布置方面更注重学生有自己的思想。

中国人都不敢有自己的看法。从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就充分的体现了中国人的这些人性弱点。没有主见,不敢有意见。上级领导说,张铁生是好样的,就没有人敢说“荒唐”;某个领导说亩产十万斤,中国就彭德怀说不可能。如今,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中国大力推广,许多

学校不管是否有条件,都在要求老师们用这种方式来上课。其实这一活动的推广也是对领导及老师的一种考验。

有名师说,他自己一节课可以讲解一百道题。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可是,那需要特定的题和特定的学生。同样,自主合作学习的授课方式,在一定的条件同样会有好的成效。老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要把由老师传道变成由学生传道。希望不要在大学由“精英教育”变“全民教育”的时代,小学,初中,高中却由“全民教育”变为了“精英教育”了。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走进新生活”团体辅导方案 ——大一新生适应团体辅导 一、团体名称:我的大学我的家 二、团体规模:40-60 三、团体对象:12级新生 四、团体活动时间、地点:1号楼510、时间待定 五、团体活动目标:通过团体活动形式,促使班级成员尽快相识,初步形成班级集体意识,建立互信互助关系, 提高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能力,积极应对出现的难题和困惑,为个人与班级的和谐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六、团体活动方案: 七、团体活动过程:

1、调整心态,从零开始。也许考上高职你会有所失望,觉得似乎比不上本科院校的同学, 但不要气馁,千万别消沉。高中所学的只是基础,而大学才会将你逐步培养成某方面的专业人 才,高职有着其更独特的优势,刚入大学大家机会均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至于最后的结果如 何,全看自己的努力。 2、做自己的财务管理。上大学了你得学会自己当家;攥着父母的血汗钱,算计每 月的吃、穿、用,既要考虑物质产品,又要考虑精神食粮。否则出现财政赤字,可是远水解不了 近渴,干着急。 3、家里”突然多了几个操着各地口音的兄弟(姐妹),要在同一个屋檐下相处四年。相 逢是缘,大家都有优点,可以共同分享;也都有缺点, 更该彼此包容。 4、大学的社团名目繁多,每到新学年开学,校园里纳新启事到处贴,传单满天飞,千万要 沉住气,先忍一忍再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社团, 先看看它的性质、以前组织的活动,再找师哥师姐聊聊,看该社团的口碑如何,最后要看它的会 费是否合理。如果上述方面你都能满意,那就去报名吧! 5、大学的学习几乎是堂堂换老师,节节换教室,上课同争议,下课各分散。自学是大学学 习的主要特征,不仅上课所学的要靠你的自觉性去消化吸收,即便你整个的知识体系也要靠自己 去补充完善。所以除了专业学习外,应适当涉猎课外知识,使自己丰富起来。 6、如果你对现在的专业不感兴趣怎么办?没关系,专业知识都是相通的,一方面 认真学习、把毕业证拿到,另一方面以自己的职业为目标, 以就业市场的要求为导引,建立自我学习系统,培养个人能力、资历。 八、结束: 1、体会分享: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圈,用一句话说在现在的体会,对活动进行简要的总结。 2、合唱: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结束活动。 九、评价: 十、领导者介绍: 领导者: 协助者: 观察者:

印象派画派分析

印象派画派分析 从高中学习绘画的时候,老师就叫我们临摹印象派画家莫奈,塞尚等画家的画,经过几次写生。再到现在大学,老师讲印象派,因此对印象派的了解和关注更多了。 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皆是以感觉而用科学的方法作画,是一种非常客观的艺术。印象派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从而据弃了从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这又让我想起,高中时期出去安徽宏村写生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一天——早中晚都选择同一个地方同一个角度画三幅画,当时还很不理解,慢慢的懂得了老师的用意。不同时间,阳光下和环境下的物象的光和影是不一样的。 印象派绘画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光与色的描绘,表现物象受光后的变化。他们这种对光和色的兴趣,使他们注重在画面上运用大面积的补色进行并置,把物体颜色与阴影画的透明,如此,印象派作品的色彩比学院派绘画的色彩更为明亮,有生命的活力。为表现光线的颤动,他们恢复点彩绘画的老技法,在这种技法中,厚重的颜色小圆点或小笔触画上画布,表现了实际的光线及其在画面上的反射。绘画的点彩形式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提香到后来的戈雅和德拉克洛瓦的作品中都 能见到。但是,印象派画家在色点中对补色的运用是重要的突破。在从一定距离看他们作品的时候,这些分散的色点便构成了画面混合的色调。 印象派强调人对外界物体的光和影的感觉和印象,在创作技法上

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绘画技巧上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光色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印象派着重于描绘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为永恒,并将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根据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给后来的现代美术以极大的影响。 印象派脱离了以往艺术形式对历史和宗教的依赖,艺术家们大胆地抛弃了传统的创作观念和程序。艺术家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纯粹的视觉感受形式上,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变得不再重要,因此区别于表现主义对内心情感的表现而忽视描绘对象的外在形象。 而我最喜欢的一幅画是莫奈的——《日出·印象》。它作为一幅 海景写生画, 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 笔触画得非常随意、 零乱, 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日出时, 海上雾气迷朦, 水中反 射着天空和太阳的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 模模糊糊看不清, 给人一 种瞬间的感受。当年莫奈和一群青年画家举办展览时,这幅《日出·印象》遭到了诽谤和奚落。有的评论家挖苦说:“毛坯的糊墙纸也比这 海景完整!”更有人按这幅画的标题,讽喻一莫奈为首的青年艺术家 们为“印象派”,于是“印象主义”也就成了这个画派的桂冠。 而后来,新印象派既是印象派的某些技法和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印象派(凭直觉、凭经验的写实主义)向古典主义(重法则、重理论、重秩序)的转化。此派由于从印象派方向走入极端科学、理论化,运用“色调的分割”法则,以原色细点如嵌镶的分布画

对此选修课的 意见和建议

对创业教育这门课的意见和建议 总体来讲,我个人是很喜欢这门课程的。老师的经历和学识都很丰富,讲课也很幽默有趣。由于我本身不是经院或者管院的学生,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不是很了解,上课之前还是比较担心的,不过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打消了我的顾虑。我自己觉得通过课程确实学到了不少知识,老师讲的很多商业案例也开阔了我的思路。但是在课程教授过程中我也感觉到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感觉还有完善的空间,因此写了下面的感想和建议,想法可能不是很成熟,仅供老师参考。 一、我认为目前的检查签到方式不是非常完善,有待加强。目前老师采用的线上微信签到方式极易被不想认真学习的学生找到漏洞,采用请人签到等方式逃课。之前在微信群中也有同学发表过对签到方式的看法,显示出逃课、找人签到等情况确实存在。我认为在学生人数并不是非常多的情况下,采用上课前下课前点名签到的方式最为有效和公平。如果老师觉得每堂都点名比较麻烦的话,也可以不定期地抽查。 二、我认为老师讲课过程中可以多使用板书或者多媒体课件。老师讲课的容量是很大的,既有专业理论和商业典例,也有个人经历和经验。尽管只有两节课程,但是内容却非常丰富。但是老师多采用口头讲述的方式,加之我们并没有专业课本,个人觉得这种方式不太利于同学记笔记和整理思路,也不利于期中和期末时的有序复习。如果多使用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同学们就可以通过拍照和记笔记及时记录下来,想必会更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 三、由于我们的课程是创业教育管理与实践,本身和其他课程不是很一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认为仅仅依靠课上的学习远远不够。我认为老师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中等难度的创业实践活动,让大家积极地参与,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切实地使大家得到锻炼。可能同学未必能表现的特别优秀,但是这些实际活动可以检验大家各方面的素质,如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我认为哪怕只有一次这样的活动,可能会比几堂课更加有效果。 四、建议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提供一些资料(电子资源或者纸质资料),多布置一些平时作业(计入平时成绩)。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谈到过很多的商业案例,也谈到过很多专业名词,但是仅凭课上的临时手记很难全部记下来,往往讲完便忘,不了了之。如果能多提供一些资料,布置一些作业的话,真正想学习的同学可以开阔眼界,对相关行业多一些了解,为今后的创业或者就业做好知识储备;而想偷懒或者想蒙混过关的同学,也会迫于成绩的压力,认真听讲,完成作业,而不是人在教室,神游太虚。

高中美术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

美术课《印象主义绘画》说课稿 教材分析: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色彩变化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对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教学手段: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棗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

团体心理咨询过程常用技术

第三讲团体心理咨询过程常用技术 第一节团体心理咨询常用得基本技术 一、反映得技术 1、倾听 2、复述 3、反映(内容或情感反映) 4、澄清(具体化) 5、应对提问(反问或让其它成员表达意见) 6、摘要 二、互动得技术 1、建立关系 建立关系就是互动技术得基础. 2、解释 解释就是互动技术之一。解释指团体领导者对团体成员语言行为或非语言行为陈述个与意义得过程,目得在于帮助成员自我了解并引导成员改变自我得行为。 3、连结 连结就是典型得团体技术。领导者将团体成员国表达得观念、行为或情绪相似之处予以衔接,产生关联,或把成员未觉察到得一些有关联得片断资料予以串联,以帮助成员了解彼此得异同之处。增加彼此得认同感,提示重新检试个人资料得机会,使之领悟,并引导走向改变行为得积极方向.或者更进一步找出团体中产生得主题,予以

连结,以促进团体讨论共同关心得问题,提升团体效能与凝聚力。运用连接技术时,同时可鼓励成员间彼此直接自由得沟通,以促进团体得互动与效能。 4、促动(也称催化)就是协助成员参加有意义得互动得技术,也就是贯穿团体咨询整个过程得技术。(如:热身、破冰等)5、阻止 阻止就是团体领导者防止团体或部分成员得不适当行为所采取得措施.非针对个人,也避免贴标签. 6、保护 保护技术得使用就是为了确保团体成员在团体中免于不必要得心理冒险,或者不必要得身心伤害而采取得必要性、安全性得反应。 7、支持 支持得技术就是指团体领导者给与成员鼓励,增强其信心,也有助于提高团体凝聚力。 8、反馈 反馈也称回馈,给与回馈就是团体最重要、最有效得技术之一,就是领导者基于对成员得行为过程与了解,表达对成员具体及必要得反应,以利于成员利用这些信息改变自己得行为。 9、自我表露 也称自我开放。指团体领导者在适当得时机有意义、建设性得分享个人类似得经验、感受与瞧法。 10、折中

印象派解析

印 象 派 简 析 161411330

李豪伟 印象派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兴盛与70、80年代,反对因循环守旧的古典主义和虚构臆造的浪漫主义,19世纪最后30年,他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整个西方画坛。代表画家马奈、雷诺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 在西方绘画史上印象派绘画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除了这次来华展出的著名画作外,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梵.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借用“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这种瞬间的真实不恰恰就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印象”吗?而印象派画家把这种“瞬间”永恒地记录在了画布上。 代表人物有莫奈,毕沙罗,雷诺阿等 重要成就 从展览开幕的盛况和媒体的关注程度看,法国的印象派绘画在中国极受欢迎。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有学者专门撰文介绍和评价印象派绘画,印象派一词也见于各种文章,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印象派艺术的特点,印象派绘画对现代中国油画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学者和艺术家把印象派艺术与中国艺术作比较,认为印象派的审美趋向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有着相互呼应的东西。徐悲鸿很重视印象派画家的写生,并对印象派画家运用色彩予以肯定,说他们的画重神韵。林风眠则从绘画革新的途径上对印象派的贡献加以肯定。黄宾虹认识到印象派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有相通之处。 印象派绘画的最重要成就,就是发现和表现户外自然光下的色彩,捕捉大自然的瞬间变化。为了捕捉瞬间的“印象”,印象派绘画在构图上往往较为随意,力求突出画面的偶然性,增加画面的生动和生活气氛,凸显对内心主观意象的表达。还或者画中的颜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需要提醒观众特别是小观众,欣赏印象派绘画最好不要距画太近,若贴近看则会感觉色彩支离没有混合。 印象派完成了绘画中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中,革新了传统的固有色观念,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彩学。还认识到艺术形式的独特审美价值,在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社会影响 印象派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派画家吸收了写实主义绘画的营养,在绘画中开始对室外自然光的研究和表现。根据“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当时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印象派画家倡导走出画室、去户外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直接描绘阳光下的风景和日常生活,摒弃16世纪以来狭隘的褐色调。印

关于大学选修课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选修课的调查报告 XX大学每学期都开设有多门公选课,其范围涉及数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给全校学生提供了足够的选择余地与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同学们的视野得到了拓展,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选修课的教学情况,以及广大同学对选修课的看法,我们组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掌握同学们对选修课的看法和建议,了解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 在读本科生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发放采取的是在校内多个课堂随机选择同学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回收的形式。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达100%; 四、调查时间: 2012年11月5日星期一——2012年11月6日星期二 五、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主要调查选修课的课堂情况、影响选课的因素、同学们对选修课的评价、看法及建议等方面内容。 六、调查结果: 说明: 1.调查结果直接附在调查表上,见附表。 2.第一部分调查结果采用打分制,即1-3题中各选项对应的分值为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第4题采用排序大打分制,排在第一位—5分、第二位—4分、第三位—3分、第四位—2分、第五位—1分。最后根据分数评定等级,即4.5--5.0 优、4.0-4.4 良、 3.5-3.9 中、 3.5以下差。 3.第二部分调查结果采用百分比制。 七、调查结果分析及调查体会 结果分析: (一)专业选修课的选课标准 如图所示,有一半同学根据自身对各专业课程的兴趣为选择标准,这部分同学是在考

虑自身总体发展和学习规划的前提下,进行选课的考虑。以考试容易和分数高为标准的比例为19.87%和12.83%,总计32.7%,这说明专选课的考试以及分数对同学们的课程选择有着很大的影响。同学们先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各专选课老师的打分情况,据此决定是否选读该门课程。以对老师的喜好为标准的比例为14.1%,说明老师的讲课水平和个人魅力也深深影响同学的选择。以考勤要求为标准的比例为1.92%。另外,有少数同学是在综合考虑个人兴趣和分数、课程的上课时间后,再作出其选择。 (二)选课人数不等于听课人数 如图所示,对于自己没有选的课,只有12%的同学十分确定不会去旁听;41%的同学表示,对于有兴趣的课程,尽管没有选,但依然会去旁听;47%的同学则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从上述数据可知,教务系统中显示的选课人数,并不代表实际听课人数。 同学们选课的标准各有不同,有的同学为了修够学分而选择考试容易的课程,有的同学则选择一些打分高的课程,以保证自己的结业成绩。由此可见,选课的标准与听课的标准其实并不完全相同。同学们没有选修该门课程,并不代表对其毫无兴趣。结合第1点,我们可推知,学院仅以教务系统中的选课人数衡量该专业选修课的开设与否,并不完全客观。选课会受考试的难易和老师打分高低的影响,但去旁听的同学绝对是对课程的兴趣使然。虽然学院以所谓教育成本为由而撤销相关课程,但在一定程度上,这既打击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又打击了学生对课程的期待。以30人作为课程设立与否的唯一标准,实在显失全面考虑。调查体会: 1.学校方面 选修课的开设对于我校学生的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它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又能加强全校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社交水平。关于选修课的具体情况,从第一部分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校选修课的做的好的一面和不足的一面。 首先,学生对我校的学校的选修制度不是十分满意。具体表现为,1.不应该限定在不同领域选修的学分;2.选课系统应该改进;3.考核方式死板。学生认为,在不同领域规定拿学分的数目会影响他们的选课兴趣,有时候会因为完成学校给定的指标,去选修自己不喜欢的课程,达不到学习效果,这样就违背开选修课的初衷。同时,有些热门的选修课难以选上,应该和通识选修课建立一样选课模式,即每次选课或撤销后立即处理。另外,有些课程的考核制度过于形式化,应该建立更加严格的考核制度。 其次,我校学生认为学校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对老师的管理不是够好,师资分配不够合理,其中一部分学生反映老师上课和学生交流普遍比较少,有些选修课只是走形式,因此建议减少学修课的学生的,并且将热门课程多开几个时段,以提高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水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一) 一、辅导目标: 总体目标:抚平学生心理创伤,稳定其情绪,使其正确认识车祸事件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困惑,端正自己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学会感恩。 具体目标:从认知上正确地看待车祸,通过情绪的宣泄、放松训练,降低学生的焦虑感,积极适应生活;培养学生建立积极合理的认知方式,帮助其树立自尊、自信,提高他们面对困境解决困难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辅导准备:学生凳围成一圈、纸箱、笔和白纸、《感恩的心》视频、《阳光总在风雨 后》视频 三、辅导对象:车祸受牵连的同学、老师。 四、辅导过程:第一步:讲明意图,建立信任今天我们开一个主题班会,是因为,我们有两个同学在车祸中离开了我们!想起他们我们依旧心痛不已!平时他们总是给我们带来欢笑,老师知道他们的离去给你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所以借这个班会课让在坐的同学对这两位逝去的同学表示祝愿,把我们对他们的爱通过特殊的方式传递给他们。 这件事情的发生,除了带给你们巨大的悲痛,可能还有震惊和困惑:生活中的苦痛真的可以通过死亡来解脱吗?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及痛苦,甚至绝望的情绪? 第二步:情境重现,情绪抒发 团体分享: 1、车祸当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怎么做的?有什么感受?身体有些什么反应?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各种情绪,并引导这些情绪都是人在紧急情况下的正常反应。) 2、车祸过后,你做了些什么?想过怎样做?没法可施时你有什么感受?(从学生的分享 中了解学生对事件的认知,并及时引导。) 3、小组讨论分享。(现在,你最担心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了解影响学生心理的关键问题,教给一些应对的方法,树立学生信心,帮助学生重建安全感。) 根据学生讨论得到的情绪反应,老师给予指导,让学生知道发生车祸后自己有这样的情绪是正常的。 第三步:情绪罗列,端正认识 1、心理应激反应 当我们遭受一些重大的打击和挫折时,由于这些打击和挫折超出了我们个人的承受能力,因而会带来强烈的痛苦和压力,并引起情绪、认知、行为上的消极反应。 情绪上:感到悲哀、愤怒、愧疚与自责,焦虑、孤独、无助、疲倦;惊吓、苦苦思念、麻木感等; 认知和行为上:不相信、困惑、迷茫、失去目标和感觉生活没有意义;失眠、食欲障碍、漫无目的和心不在焉的行为、社会退缩行为、做恶梦、叹气、坐立不安、哭泣等; 还可能出现一些生理上的症状:如胃部空虚、胸口紧迫、喉咙发紧、口干、呼吸急促、缺乏精力等。 2、悲伤现象亲人或朋友的突然去世,这是非常大的灾难性事件,会导致我们的急性应激并出现各种悲伤反应: (1)某种形式的身心症状或生理不适 (2)逝者影像萦绕脑海不去 (3)对逝者或死亡当时情境感到愧疚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区别与联系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区别与联系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彻底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早期印象派分为两派,以莫奈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德加为首的注重形体造型.后印象派认为绘画不应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个性的表现。 风格方面: 印象派:印象派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景物,根据自己的眼睛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色彩的微妙变化。他们有意放松严谨的造型,笔法多样,注重光与色本身,题材成为光色的载体和附属品。代表画家有:马奈,德加,莫奈,毕沙罗,雷诺阿。 新印象派:在印象派发展的时候,法国又出现的新的用色方法,以修拉为代表的“点彩派”。 新印象派的画家,在创作时不仅应用光线的分析和视觉的生理特征,以达到最高纯度和新鲜的色调,造成明亮辉映的画面。而且,在画面上更进一步表现明朗的秩序观念。 后印象派:美术史家把印象派之后出现的几位风格迥异的天才画家统称为“后印象派”,他们更集中突出的表现颜色与光影的变化。代表画家有:梵高,高更,塞尚 后印象派更加强调构成关系,认为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

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出“主观化了的客观”。他们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梵高塞尚修拉劳特累克高更 特点: 印象派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具体的说,当我们从近处观察印象派绘画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但是当我们从远处观察他们时,这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新印象派把西方绘画史上的点彩法和分割法的因素加以发扬、光大,自成完备的体系,在历史上的功绩是不可抹煞的。新印象派的画

高中美术教案《印象主义绘画》教案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 江苏省常熟市中学朱惬 课业类型:欣赏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学会如何来欣赏现代绘画。 教学重点:l、色彩和光学的关系2、莫奈、凡高 教学难点:如何用心来欣赏绘画 教具准备:电子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在德彪西的《月光曲》中进入教室。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艺术论坛上周的讨论题是:测试,你更喜欢哪一张画?很多同学都去参与了讨论。有同学在问:这是谁的作品啊?那我告诉大家,贵妇人肖像是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代表画家布竭的作品,老人肖像是法国后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以前讲过的罗可可艺术的风格特点?艳丽、精致、豪华浮华的法国宫廷艺术和我们的生活距离很大,所以从讨论结果来看,喜欢老人肖像的同学比较多。那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它呢?有同学说“老头帅。”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课题——印象主义绘画 上堂课我们已经抽签过自己小组的预习作业,现在请预习过的同学来给介绍一下:什么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由来?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

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请学生介绍莫奈和他的作品《印象·日出》。教师出示一张白纸,问:这是什么颜色?白色!打上红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打上蓝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大家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请同学回忆,曾经学过的形容阳光色彩的词句。我们来看莫奈笔下的阳光的颜色。请看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辨别这三张画,大家可以讨论,它们分别是什么时间画的?黎明、中午、黄昏。 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者,除了莫奈还有谁? 马奈、毕沙罗、德加等。请介绍马奈的代表作。 看马奈的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酒吧侍女》、《吹笛的男孩》。 看了这些作品,请同学简单的来总结马奈的艺术风格。马奈:十分善于使用黑色的。使整个画面的色彩响亮醒目而又各得其所。现在我们来看这些画,你能否分辨出莫奈的和马奈的作品。 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每组有一张纸,纸上画了一个圆,请大家用桌上现有的彩色粉笔,在圆中混和点色点,观察混和后的颜色。教师请几个小组的成员一起回答自己小组得到的颜色。 大家可以发现不同的颜色经过色点的组合,就形成了新的色彩,那刚才大家用的绘画的方法就是——点彩画法。看点彩大师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那请预习过的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的艺术风格和画派。新印象主义:尝试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静地组成画面艺术形象。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义”。 大家认为这种绘画方法好吗?这种绘画风格把印象主义对光与色的追求推向了一个极端,还有一批画家在寻求另外的一种对光和色的表现方法——后印象主义。学生介绍后印象主义: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

团体心理咨询

团体心理咨询 一、单、多选 1.团体心理咨询的局限性:(1)在团体情境中不适合团体的个人特质(2)在团体情境中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3)在团体情境中有的成员可能会受到伤害(4)团体心理咨询对领导者要求高。 2.团辅追求的最终效果:增进心理健康,促进人的发展,达到自我实现(自我实现、自我认识和促进自我成长) 3.团辅不安排有程序的固定活动的几种形式:非结构式团体咨询,开放式团体咨询 4.空间距离上的接近会导致人际吸引,这种人际吸引在团辅中称为:邻近吸引 5.在团辅中别人不知道的以及自己不知道的自我是指哪些方面:未知的领域 6.在下面哪几种因素下考虑停止团辅活动:①成员对团体失去兴趣②成员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纷争③某些成员或领导者因故必须离开团体 7.下面哪几种类型的人不适合做团体咨询:(1)非自愿报名参加者,不具有改变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强烈愿望的人;(2)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并缺少或不具有与他人交流能力的人;(3)不能够坚持参加团体活动全过程,无法遵循团体的各项规则的人。 8.团体咨询中期的任务:增强团体凝聚力、评估团体成员的投入程度、促进团体成员互动、引发团体成员讨论 9.哪些方面团体心理咨询的共同目标:1.通过自我探索的过程帮助成员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使他们能够对自我有更适当的认识。2.通过与其他成员沟通交流,学习社交技巧和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学会信任他人。3.帮助成员培养责任感,关心而敏锐的觉察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更善于理解他人。4.培养成员的归属感与被接纳感,从而更有安全感、更有信心面对生活中的挑战。5.增强成员独立自主、自己解决问题和抉择的能力,探索和发现一些可行而有效的途径来处理生活中的一般发展性问题,解决冲突矛盾。6.帮助成员澄清个人价值观,协助他们做出评估,并做出修正与改进。 10.哪几种团辅的成员不断改变或新成员可以随时加进去:开放式团体 11.团辅中接纳这个气氛表现在团辅的哪个环节:团体进展中相互信任的气氛产生后 12.团辅设计包括哪几个内容:1.团体性质与团体名称2.团体目标3.团体领导者4.团体对象与规模5.团体活动时间及频率6.理论依据及参考资料7.团体活动的场所8.团体评估方法9.团体方案10.其他。 13.团辅招募方式可以用哪些方式:1.通过宣传手段,成员自愿报名参加2.咨询师根据平时咨询情况,选择有共同问题的人,建议他们报名参加3.其他渠

大学生对当前课程安排的看法调查

大学生对当前课程安排看法调查报告 引言 大学这几年是我们学习专业知识最宝贵的时光,但当我们刚走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开始大学生活时,却发现高中与大学的差别实在太大,一时难以适应,于是我们处处迷茫,在迷茫中适应,在适应中觉悟,在觉悟中前进。念完大一,终于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却发现大二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生活总在继续。为什么大学生活的转变这么大呢?大学的课程安排是否合理呢?不同的大学课程安排有什么不同?在校大学生们是如何看待学校课程安排的呢?恰逢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实践的主题自定,于是我们便选择了“大学生对当前课程安排看法的调查”这个主题来进行网上问卷调查,调查的目的在于充分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课程安排有何看法,发现大学课程安排的不足之处。 正文 1.本次调查的相关事项 (1)调查目的: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对课程安排的看法 (2)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3)调查时间:2014年8月 (4)调查方式:网络问卷调查 (5)问卷内容: 2.调查背景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从学校过渡到社会。这四年时间里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课程,还需要学习思想政治方面的必修课程和其他选修课程。而每个课程都是带有学分的,修读不同的课程,获得的学分也不同,但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修够学分才能毕业。而学校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每一学期的课程的,尽量让学生在四年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 然而,大学生们对学校的课程安排却有着自己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课程安排得太分散,不利于自主学习时间的安排。其次,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过少,认为自己空有理论,实际学到的技能却很少。而学生最希望学校改进的就是课程学分的设置,认为某些不重要的非专业课程不应该占过多的学分,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对于选修课程,学生们希望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给予更大的自由度,让他们可以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而校方每年都有做关于课程安排的调查,也会根据学生们的意见对课程安排稍做改动,由于改动较小,学生们认为感觉不到有所变化。而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最大的忧虑是:通过这些课程学到的知识是否具有实践性。校方针对这个问题也不断地改进教学,尽量增加实践课的课时,扩大教学内容的范围。学生们则通过参加社团和各种社会实践来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授课教师:王璇

从传统走向现代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科目:美术年级:高中授课教师:王璇课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之外国美术鉴赏中的第七课。本课教材分为“印象派名称的由来”、“印象派绘画追求什么”、“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三部分。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本课印象派是欧洲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转变的重要过渡;而后继的后印象派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西方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转变。 二、教法学法分析: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习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典故、说故事、聊趣闻,逗得学生哈哈大笑。但学生终究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他们不会主动去体会艺术作品的魅力、不能将课堂中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一节课下来,除了大笑外,别无收获。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 互动 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

四、教学环境与资源 1、教学环境 ①多媒体网络教室②大屏幕投影 2、教学及学习资源 ①教材、教学设计②关于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绘画的相关网站

大学《红楼梦》选修课的收获和感受

大学《红楼梦》选修课的收获和感受 郭平恩 上了十节《红楼梦》选修课,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红楼梦》的不同版本,不同的年代,不同的风格,有电视剧的,有电影的,有舞台剧的,有歌剧的,还有黄梅戏和越剧的,可以说每一种版本都是独具风格,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有许多成功和不足的地方,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那一个,那么我就针对自己喜欢的87版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次看87版的红楼梦是在高中的时候,看的是电视剧,我想最初吸引我的是因为黛玉进贾府时的惊艳,或者可以说我当初一眼就被陈晓旭的美貌和脱俗吸引住了,当时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林黛玉原来和自己想的不一样,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完美的女子,可以说,因为陈晓旭,我才萌生了看红楼的兴趣,开始关注红楼梦,随后深深的喜欢上了87版的红楼梦,喜欢87版红楼梦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 一,对于这个版本的红楼梦我最欣赏的是演员,这样说来或许感觉有点浅薄,但是就是这样,因为喜欢上了陈晓旭,所以开始认真的看87红楼,接着,喜欢上了欧阳奋强的宝玉,喜欢上了邓婕的王熙凤,喜欢上了张丽的薛宝钗,喜欢上了牟一的迎春,喜欢上了东方闻樱的探春,喜欢上了那个因为红楼梦而改名的姬玉的妙玉以及晴雯,还有袭人,紫鹃,高亮的贾琏,柳湘莲,蒋玉菡,平儿,刘姥姥,每一个人都各具特色,以至于,虽然西方人说中国人长的都是模糊地脸蛋儿,虽然红楼梦中有名有姓的人那么多,但是我从一开始看的时候就没有任何一个人混淆,每一个人在我看来就是那样,那样的无可取代,那样的恰到好处,黛玉就是那样的啊,美艳脱俗到让你觉得她不属于这个肮脏的尘世,她就是天上的仙子,这是我最喜欢的人物,我始终认为晓旭就是为黛玉而生的,每一个版本的黛玉都足够的漂亮,但是在我看来只有陈晓旭真实的表达出了黛玉身上特有的那种病病仄仄,那种孤高自许,那种弱柳扶风的美艳,美的不是惊心动魄,但是却让我们的心灵深深地震撼,还有就是欧阳的宝玉,也是我喜欢到极致的人物,圆圆的娃娃脸,并不是很高挑的身材,但这就是宝玉,不像《黛玉传》里的马天宇饰演的宝玉,因为个头比较高,所以每当看到他站在比自己低好多的袭人面前嗲嗲的说好姐姐的时候,总觉得好不配啊,这样看来我们87版的红楼梦真的是无论从各个方面,都是考虑的很到位,不仅给人视觉盛宴,更让人看着舒服,自然,而不觉得哪里不对。。。。包括刘姥姥在内,虽然长的让人觉得丑,但是却很可爱,充分的展现了乡下人的那种朴实以及无知。上课期间,看了其他版本的刘姥姥,我依然坚信87版是经典,无可超越,有时候觉得这样有点盲目和偏激,但是当你真正的喜欢上了一件东西时,你永远都会觉得那就是最好的,你甚至不容许有任何一个人对它哪怕是一点点的诟病。 二,喜欢87版红楼,第二个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这部电视剧对《红楼梦》这部经典的独到的再现。电视剧每次一开始的那个镜头,由远到近,让你感觉你在站在一个遥远的地方,那块石头上的秘密在一步步的离你走近,等待你的解读。情节的安排和设置无一不是亮点,它不同于10版的新红楼梦那样,每一句台词都是书中的原话,无一差错,它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己的改编和合理的发挥运用。更加让人觉得这是生活,是真实的故事,而不是看起来就感觉是在看一本书,只是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最喜欢的当初黛玉葬花那段,我认为在看

高中美术_《印象派与后印象画派——色彩大师莫奈与梵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印象派与后印象画派——色彩大师莫奈 与梵高》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授课年级:高二 一、教材分析:《印象派与后印象画派——色彩大师莫奈与梵高》是教材的第三单元的第十一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美术》与第十二课《后印象主义美术与西方现代派美术》的内容进行截取,通过创新性对比介绍色彩大师梵高与莫奈的艺术作品及艺术主张,对比的手法有利于学生掌握内容。本课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了解西方艺术文化的良好渠道。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相关的西方美术 流派的相关知识及鉴赏方法,鉴于之前有学生提出过对于西方的一些艺术流派的艺术主张及艺术美感难以理解的问题,故选择第十一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美术》与第十二课《后印象主义美术与西方现代派美术》的部分内容进行截取,以色彩感知为出发点,既直观又深刻,故能加深学生对于印象画派及后印象画派的理解。 三、学习目标: ①_x0001_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印象画派的艺术风格及手法; 莫奈与梵高创作理念的不同;运用所学,能欣赏、评述莫 奈与梵高的艺术作品,体会其中的美感。 ②过程和方法目标: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感受到艺术家的情

怀,能感受到两位艺术家他们鼓足勇气去改革、创新,虽不理解却从未后退,反而越面对越勇敢,一直坚持着对艺术梦想的追求,直到被认可。感受并学习执着、勇敢、信念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印象画派的艺术风格、印象派画家莫奈与后印象 画家梵艺术风格中的不同点与相似之处; 五、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欣赏描述莫奈与梵高的艺术作品,能区分 二人的作品;能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真实感受。 六、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设计过程框架图: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印象派音乐欣赏教案

音画融溶绘声绘色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印象派音乐欣赏 (选自人音社《音乐鉴赏》第11单元第21节) 设计意图: 音乐与美术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艺术门类。它们教育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创设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审美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运用体验、感受、参与、探究、对比、讨论等学习方式,让他们了解世界优秀音乐作品和多元文化,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本课旨在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音乐中想像画面、从绘画中体会音乐,通过对欧洲印象派几个绘画与音乐作品的介绍、鉴赏和比较,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和分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他们体验画中有乐,乐中有画的美好意境。 教学内容: 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极其《大海》、《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等音乐作品欣赏。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印象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大海》、《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风格特点。 2、通过学习、鉴赏,知道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

3、了解、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印象派绘画的导入,使学生了解印象派音乐的特点,欣赏德彪西主要印象派作品《大海》之一《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感受、体验其受特有的表现手法及作品风格,从而对印象主义音乐加深认识。 教学难点: 结合印象派绘画作品,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创作手法,音乐抽象中的具体,具体中的抽象。从德彪西的作品中感受音乐的飘逸、模糊,色彩的变幻等独特的美学思想。 教具:电脑、多媒体课件、电视倍投、组合音响。 教学时数:1课时(高一年级) 教学过程: ◆课前:(创设轻松愉快、印象派特点的音乐环境,暗示课题。) 课前屏幕展示本课标题“音画融溶绘声绘色”,并同时播放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音乐。 (学生在音乐声中进音乐教室坐下,课前发一张白纸) 一、引入课题:(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从屏幕上看到了,今天的音乐课和什么有关? 绘画或美术。 2、老师概括: 二、导入新课:(初步感受多种音乐风格,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和体验,为后面印象派音乐欣赏做铺垫。) 音乐常常会使人产生联想,使人产生脑中有画面或色彩的的感觉,优秀的绘画作品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从画面的色彩、线条、构图中感受到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色彩、线条、图形都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比

关于大学生对待选修课的看法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对待选修课的看法调查问卷 亲爱的大学生朋友:您好,我是湖北经济学院的学生,正在做一个关于大学生对选修课态度方面的调查,需要了解一下您的基本情况。本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保证不会泄露您的个人隐私,请放心填写。调查需要耽误您一点时间,请您谅解,也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1.您的性别 A.女 B.男 2.您是否有选修课程? A.有 B.没有 3.您对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是否满意? A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 4. 您更喜欢哪类选修课() A、人文社科经管类 B、自然科学类 C、航空航天与国防类 D、艺术体育类 5.您选修课程的原因在于?(可多选) A提高综合素质B增强社会就业能力C个人兴趣D完成学分 E.授课老师 F.补充和掌握更多知识G. 、根据前辈们的指点,只要好过就行 6您觉得上选修课对您是否有用? A.很有用 B.比较有用 C.用处不大 D.完全没用 7:您选修课的出勤率如何? A.每次都上 B.大多数时间上 C.经常旷课 D.从没上过 8. 你对老师的哪种授课方式比较感兴趣?(可多选) A.与学生互动性强的上课方式 B.生动幽默的上课方式 C联系幻灯、随材的上课方式 D.有涉及选修课课外知识的上课方式 9下面哪项可能是您逃课的原因?(可多选) A老师不点名,不会影响成绩B课程枯燥C根本不重视选修课D选修课没有实用价值 E.有事情要办 10. 您认为当前一些学生没有认真对待选修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学校对选修课管理不够完善 B. 忙于社团工作或兼职 C. 必修课压力太大 D.考试太容易过了 E.其他 11.在选修课上您一般做什么?() A、认真听讲并作笔 B、看课外书或做作业 C、发短信、聊天、睡觉、听音乐 D、其他 12.总体而言,您感觉您的选修课老师总体教学态度如何?() A、恪尽职守,认真负责 B、完成教学计划即可 C、无计划教学,敷衍了事 D、其他 13. 您觉得一学期应该选修几门公共选修课程最合适 A.0-1门 B.2-3门 C.4-5门 D.其他看法(请注明)——— 14. .对于选修课您觉得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可多选)() A、增加科目种类 B、老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师的态度 C、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 D、选课系统速度 E.增加该门课程招生人数 F.调整课时及时间 15. 您是否因选修公选课而感到困扰或有压力 A.是 B.不是 16. 您喜欢公共选修课的哪种考查方式 A.写论文或分析报告 B.以小组合作形式,课堂陈述 C.用出勤率及课堂表现代替 D.开卷考试 E.闭卷考试 F.其他(请注明)________ 谢谢您的合作,祝您愉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