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识规矩颂》第38讲(下)

《八识规矩颂》第38讲(下)

《八识规矩颂》第38讲(下)

玄奘大师造

净戒法师讲授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顶礼西天东土历代祖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殊胜菩提心。

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下,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大唐慈恩三藏法师玄奘大乘天所造的摄《成识》以无遗,统相宗而无外的,堪称一大藏教之关钥的《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共分三大科,现在我们讲第三科。

第三科是解释论文,解释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总述;第二、正式解释论文。现在我们学习第二科“正释论文”。

“正释论文”分为四个部分:揭示前五识的规矩、揭示第六意识的规矩、揭示末那识的规矩、揭示阿赖耶识的规矩。现在我们学习第四科“揭示阿赖耶识的规矩”。

揭示阿赖耶识的规矩分为:揭示染位的规矩、揭示净位的规矩。现在我们讲揭示染位的规矩。

在《瑜伽师地论》中,就有一段文专门讲了我们受生的时候的具体情况。一个人死亡之后,进入到中阴,一般中阴身有四十九天,四十九天是一个极限。所以,宗大师在《道次第》里面,就依据《瑜伽师地论》给我们破斥了有些民间的或者一些不正确的讲法。有些人说“你们家人死了,已经半年了、大半年了、一年了、两年了、三年了、十年了还没投胎,还在中阴境界”。《瑜伽师地论》中说,它最长就是四十九天。以及《地藏本愿经》中也是说“七七日内“,就是四十九天。所以我们学过经论的,有些胡说八道的,我们不会相信他的。这是一个众生的业,这也是一个不可思议,为什么它只有四十九天呢?这也是不可思议的一个业。在中阴的时候,他就看到父母行淫,在父母交合的时候,他如果是要下一世转成一个女子的话,他就会对自己的父亲起贪心,这个时候她的身体其实就变成女性,就想把自己的母亲推开,跟自己的父亲行淫,这个时候就起贪欲,而且父母也是在交合的时候贪心达到了极点,贪心达到极点的时候,由风力让他的精血就排出来,按现在讲就是精子和卵子就排出来了,说“决定会流出来一滴浓厚的精血”,那么父亲的精、母亲的血,这两滴和合就进入到母胎之中,然后就合成一段、合成一块,就像熬熟的牛奶凝结的时候。大家熬牛奶的时候,熬了上面会有奶皮子,凝结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一切种子异熟所摄、执受所依的阿赖耶识,就跟精血和合依托,阿赖耶识就执受精血为我。所以,众生入胎的时候,那一刻他就把精血当成我,所以我们从那一刻就执著精血为我,一直执著、一直执著,执著到什么呢?执著到死的时候,都会执著这个身体是我。下一辈子投胎的时候又是这样,不仅仅执著人,你投人的时候是这样,你即使变成一匹马,那么公马和母马交合的时候,你在入胎的时候,你还是把这一滴精血执著为“我”。这样,阿赖耶识和精血就和合依托,在颠倒的缘中就是俱生俱灭。灭的时候,由一切种子识的功能的力量,就会有微细的根和大种,和它和合而住;以及有其余的根的同分,精血和合就生,此时,识已经住在结生相续,在这个时候就叫做投胎了,也就是胎中五位中的第一位——羯罗蓝位。

羯罗蓝位中有诸根和大种,这个时候有诸根,明显的只有身根,以及根所依处的大种,大种就是四大种——地、水、火、风,由于身根和它俱生的根、大种的力量,眼根、耳根、鼻根等都依次地生起来。由于身根和俱生根所依处的大种的力量,这些根依次就会“当生”

——当来会生起。

在羯罗蓝位的时候,羯罗蓝仅仅是物质,就是精血,就变成凝疱、凝膜等这些。心王、心所,和色法的羯罗蓝等和合依托,安危并存,这样由心王和心所的力量让精血不会烂、不会坏。这个时候,属于物质的羯罗蓝等胎中的它们得到利益了,心也得到了利益,这就是物质对精神会起作用,对于心王和心所起作用。它们受到损害的时候,心王和心所,精神也受到损害。所以被堕胎的为什么它那么痛苦呢?因为它和羯罗蓝,也就是和精血,说精血,因为最初的精血——受精卵,其实它会孕育的,它会不断发展的。它发展,佛经中说五个阶段,乃至最终第五个阶段变成一个圆满完整的婴儿。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心和色法是和合共住在一块儿的,安危并存,就是同甘苦、共命运的,互相会起到作用的。所以,身体受到损害了,对心识也有损害;身体得到利益,心也得到利益,这叫做安危共同。

再者来讲,心识最初就是住在羯罗蓝、就是精血中,然后由它不断地向外去发展。最初的羯罗蓝,就是心识住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肉团心、心脏。所以心脏为什么叫做心呢?其实它是我们身体的中心,心是什么呢?心就是核心和中心的意思。为什么不把其他的脏腑叫做心呢?它不具备心的意义。而这个心脏就是羯罗蓝最初心识住就住在这个地方,然后从这个地方不断地孕育;其实最初就是一滴精血,它不断孕育向外面,所以按照佛经中讲,慢慢就从一个疱,其实最初就是一个泡,然后这个泡慢慢分裂,胳膊腿等等就出来了。因此后面的这些肢体都是从最初的羯罗蓝---相当于心脏这个地方发展出来的,所以心脏叫做心。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说阿赖耶主要住在哪儿呢?在名言中,也可以说住在心这个地方。

因此我们经常会说“我的心痛”,不管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心里的感受很强的时候,我们都会指着心口,是不是?谁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呢?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楚,只有佛能说得清楚。不过,这些意义在一些殊胜的教授中,讲得更加细致。

讲了《八识规矩颂》,它物质的法也讲了,精神的法也讲了,有情的法也讲了,无情的法也讲了,我们在学的时候就知道,很多不是靠我们的前五识——眼睛看一看、耳朵听一听、鼻子嗅一嗅、舌头尝一尝、身体触一触、意识去观察一下,真的不是的。但是你看,佛陀给我们讲得这么清楚,所以从这里我们不得不相信,佛陀是正遍知者。因此,真正想探求真理的人,好好地去学佛。

比如过去的僧肇禅师,他有一个因缘就是帮别人抄书,他家里很贫穷,帮别人抄书,借此机会他看了很多的中国古圣先贤、诸子百家的书,他对老庄很精通,但是自从读了《维摩诘经》,他说“再不读世间糠秕书”,糟粕、糠秕一般的书。玄奘法师、玄奘大师翻译了《瑜伽师地论》,献给唐太宗李世民,他看了之后他也是叹为稀有,说这不是世间的这些书籍所能比的,他也是有这种感慨,以后再不用读其他的书了,真正的真理、真正的学问就在这里。

所以看到这些,真的不得不难过、不得不感慨,我们已经是在很多年前皈依了佛、皈依了法、皈依了僧,但是我们对法宝到底什么样的一个态度呢?有没有认真地去看它、有没有认真地听它、有没有认真地学它,有没有认真地去研究它?现在不读书的人基本没有,大家读大量的书,但是我们自从皈依佛法……有些在世间很能读书的人,进入佛门变成居士的时候,不怎么读佛书了,出家之后也不怎么读佛书,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因缘?

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家形成一种共识:就是不修行的人才听经,不修行的人才去讲经的。在有些道场就是这样,如果听说你是一个法师去参禅的,就会特殊有一些人来照顾你,怎么来看待这个法师呢?哦,参禅参不了,念佛念不下去,这样的人才会读佛学院,讲经说法的。那这样的一个态度,如果这是一个主流的话,那佛法怎么能够兴盛呢?所以现在的一些问题不改变……我们在学皈依的时候,皈依其中一个学处就是“如理听闻”,我们学佛的第一堂课,首先就是要依止善知识,第二就是在善知识面前听闻佛法,第三个就是如理思惟、如理修持,这些我们都不清楚,所以颠倒了次第,花了很多的时间精力,自己认为在学佛、自己认为在修行,结果要什么就兜圈子,要什么就原地踏步,要什么是背道而驰。

因此,大家学了这些,一定要对佛法起恭敬心,起信心,就发愿生生世世其他的知识能不能学、会不会学得好,这个放到一边,一定要学习佛法,一定要把佛法学通。看到这些,佛法这么衰,出家人也不讲,在家居士也不听,也不学,但是出家人也是到处搞世间的学问——搞心理学,搞养生的,搞中医的,搞保健的,还有搞传统文化的。真的,出家群体里面也有各大院校毕业的这些很优秀的人,应当去研究佛法,应当把佛法弘扬出来。

现在大家总是说一句话:“人都做不好,怎么去学佛呢?”照你这样的法,你弘扬传统文化,这一辈子能不能做好人呢?做不好人就没资格学佛的话,下一辈子你能不能保证自己把人做好呢?还是做不好的话,那你什么时候有机会学佛呢?而且佛法能不能让我们做好人呢?如果佛法连改造一个人,把一个坏人改造成好人都不能够做到的话,那佛法怎么能够让我们成佛呢?所以有些观点,大家要用智慧去想,用头脑去想。

现在这种说法很普遍,动不动劝别人就不学佛,学传统文化,“人都做不好怎么学佛?”我们现量见到,释迦牟尼佛经典里面记载的,尤其很多小乘经论中记载,很多恶人、坏人,有些是屠夫,有些是妓女,有些是强盗,有些是恶人,有些直接跟释迦牟尼佛作对的,像阿阇世王,但他的因缘成熟了听佛法他也能够解脱证果的。我认为说这些话的人,真的,有些是被人利用的,不过算了吧,因为现在这个势力很大的,我认为这是断众生慧命,断众生善根的。

而且我们学过佛法就知道,《法华经》中讲到:“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请问:你即使是做到孔老夫子的七十二贤人,他们是不是都解脱了呢?不一定的。如果排除了他们是佛菩萨的应化的话,他们那一世人做得很好,但是他也不能保证他就不堕恶趣,一定生天的,不一定的。你看有些也取跟别人战斗战死的,子路就是战死的,战的时候有没有仇恨心呢?这是人做好了的,这是七十二贤之一,这只是举一个例子,像这样的多多的是呢。印光大师和藕益大师这都是大儒,排除了他们是佛菩萨的应化,不出家的话,他们两个也是必下地狱。为什么呢?谤佛、排佛、毁佛。

我不否认有一个好的人格对学佛是一个顺缘,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是,人做好了也未必就能学得了佛,像《法华经》中所说的,凡是缘三宝,即使一个恶人缘三宝,这样的教证太多啦,知道吧?只要是你缘三宝,当来必定成佛,但是没有说学些世间的知识和学问就必定能成佛的,也没说你成佛就比别人快的。别说这样了,我们学了小乘佛法,先成一个阿罗汉,再发菩提心成佛的话,都不如一个凡夫直接入大乘发菩提心成佛快,你看这还是小乘佛法,成了罗汉再来成佛的话,反而是兜了圈子,是一个迂曲之道、缓慢的道。所以,只要我们有善根、有缘分,直接学习大乘佛法,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的人格有很多缺陷,我们不圆满,但是只要我们有善根,相信大乘佛法,我们愿意发菩提心,学习大乘佛法,把小乘佛法成阿罗汉都可以放在一边的。连阿罗汉都可以放在一边,声闻独觉都可以放在一边,我们就不能把这个人天道放在一边?而且佛法天天教我们: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你学习传统文化不就是做人么,而且你仅仅是今生做人,按照这样做能不能下辈子能做人呢?不一定的。

这个人,真的,有什么不能有愚痴,没什么不能没智慧。一定要睁开眼睛来看这些,一定要用智慧来辨别别人说的这些话,一定要分清楚一个主次。是的,作为一个大乘佛教徒,只要是对人类有利益的,对众生有利益的,我们都应当随喜、都应当赞叹,但不代表我们都要去做呢。而且我们出家人,汉地的祖师大德告诉我们:“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你的家务不做,帮助别人去打工去,天天搞传统文化,这是不是你的家务呢?利益众生是自己的事业,靠什么利益众生呢?怎么叫做利益众生呢?众生是有烦恼、有痛苦、有业的,断掉众生的无明、断掉众生的烦恼、断掉众生的业,这样才能够息灭众生的痛苦,这才叫做利益众生。

而且我们看,从宋朝的时候,儒家和道家急剧地衰败,是佛家的人来给扶持的,而佛家的人不是说“我们就放下佛家的,把儒家学好、把道家学好,去扶持它们”。不是这样的,

是他们在世间的时候就学好了儒家和道家,然后再进入佛门中,通达了佛法,站得更高,他们才有力量来扶持的。也就是说,依靠佛法,他的人品已经圆满了,一个真正有菩提心的人,真正把小乘佛法完全融入到自己心中的人,用儒家的这些标准来衡量,一定是人格很完美的。为什么呢?他的贪欲、嗔恨、嫉妒、傲慢,这些统统断掉了,他也修慈悲喜舍四无量,所以他是完全超越了世间儒家的人品道德。如果我们心中再有一颗菩提心,如果我们心中依靠禅宗等这些再觉悟了一个心性的话,那他的人品道德绝不是世间的圣贤所能比的。这个时候,他再来扶持儒家和道家,一定他有力量扶持的。

印光大师一生倡导念佛,一生弘扬儒家文化,而且不是仅仅去讲一讲,弄些场面的东西,而是让人去做。弘一大师受益于他的儒家的教育——《格言联璧》等等这些传统文化,所以出家之后,他还在抄写、在给别人赠送,还来发挥《格言联璧》里面的这些义理。

所以,我们人不能够走偏了,走偏了就很麻烦,就我本人我对于传统文化还是很热爱的,虽然我学得不好,但是我很热爱的。即使是现在,我有时间还是会看一看四书五经,偶尔会看看,随意翻一翻,我还是会翻的,虽然没专门去学,还是会翻一翻。老子的《道德经》,有时间我还是会翻一翻,还是挺有启发的。《格言联璧》也好,《修身宝璧》也好,以及《菜根潭》等这类书,我还是经常在翻,但是我们要清楚自己的身份和本职。

好吧,不说这些,说完了就不说了。

当我们学了佛法,一个就看到世间人花了那么多钱财,那么多的时间,大好的青春,尤其看到这些学生,去年我到温州一个寺庙去讲法,中间休息,它隔壁就是一所学校,在中间休息的时候,我就看到这些孩子在那里玩,然后学习世间的知识,当时我就想,这些孩子能学习佛法多好啊,把佛法学好了,一定世间做人也会做了,做事也会做的,一定会做的,然后又能够修行,又有一颗善良的心和智慧的心,知道自己要追求些什么,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取向、人生的方向,他很明确的,所以就很感触。尤其这些各大院校的精英们,花了那么多的钱财,尤其青春,青春和时光是一去不复还的,所以能够学习佛法该多好。也是想“唉,自己也没有那么大的福报,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不可能让这些学生去学佛”,但是看到我们佛门中的很多年轻的出家人、年轻的居士不学佛法,这个时候真的心很痛,有些不但不学,还排斥、诋毁、制造障碍、打击,这不是可痛了,这是可怕,非常可怕的。

好,接下来,我们讲第二个部分:清净位的规矩。

论中说:“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这里的不动地就是第八地菩萨,叫“不动地”。到不动地前才舍了藏,这里的藏就是阿赖耶有能藏、所藏、执藏,舍掉了执藏义,就是烦恼障的现行彻底地断了。这个时候,第七识再不执著第八识为我了,执藏义舍了。

“金刚道后异熟空”:这里“金刚道”就是金刚喻定的智慧生起,“道后”就是解脱道,彻底地从二障中解脱,也就是成佛了;“异熟空”就是异熟的阿赖耶就空了,因为它是无记的,而成佛所有的都变成了善性的、无漏的善法,所以异熟就空了。

因此,从这个意义,唯识学好了,其实学如来藏这些,只是……唯识把基础打得很好。到佛地的时候,阿赖耶还存在不存在呢?我们说不存在了,只不过唯识认为佛地的依他起还是刹那的,那么如来藏的教法认为异熟的阿赖耶彻底的,这里唯识认为是从异熟的无记法转成了善性法,按佛性、学过如来藏教法,这是把异熟、生灭的阿赖耶有法彻底地转依了,佛性中本来具有的无量无边的善法功德它出来了、它圆满了。仅仅有这么一点点的差别。

“大圆无垢同时发”:这里的“大圆”就是大圆镜智,它清净无垢,“同时发”,就是第八阿赖耶识和它相应的心所,同时转依变为大圆镜智。大圆镜智的作用是“普照十方尘刹中”,一切尘尘刹刹,一切万法都能够映现在大圆镜智面前。

总地来说,阿赖耶识有种种的名称,我们这里归纳讲有三种名称:

第一种就是阿赖耶识,说阿赖耶识就是执藏,就是被第七识执著为我,它一直到了不动地前,我执彻底地伏住了,所以先把执藏舍掉了。所以到了八地再不说它有阿赖耶了,八地再没有阿赖耶了,就是再没有执藏义了。

第二个叫做异熟识,异熟就是善恶、有漏和无漏的业到它成熟的时候所感召的异熟果,那么这个异熟阿赖耶一直到了金刚道后——金刚喻定生起之后,断掉了所有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种子,现前圆满的佛果,这个时候异熟识就舍掉了。

第三个叫做一切种识,一切种识通于因位和果位,就是通于因地的菩萨位和通于果地的佛位,也通于凡夫、通于圣者一切位。所以按照唯识宗所讲:一切种子识,从凡夫到圣者都不间断的。但是按照佛性如来藏来讲……不过这些一句话两句话讲不清楚,懂得话点一句就可以了。因为按照佛性如来藏来讲,佛地的功德全部是无为法,这个是世间人没办法理解的,所以唯识宗就站在世间(的角度)观现世量,让他们能够理解,真如既然是无为法,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差别呢?真如既然又叫做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为什么又有千差万别、无量无边的功德呢?因为我们一般理解的无为法是没有作用的,无为法是唯一的,一和多是相矛盾的,常和作用是矛盾的,所以世间人没办法接受,按照唯识就能够说得清楚,所以一切种的识——阿赖耶识,不仅仅凡夫位有,到佛地的时候也有。我们学过如来藏就知道,其实到了金刚喻定的时候,所有生灭的法叫“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就是佛性如来藏全体显露。全体显露的时候,就像《起信论》中所说,它无始以来,或者从本以来,它法尔就具足超过恒河沙数的自性的无漏功德,它不是修出来的。但是唯识的教法,站在观现世量面前,他说这还是一个生灭的有为法,而如来藏就说它是无为的——这就是众生都具有佛性。这是性宗跟相宗只有一点点的差别,但这一点点差别也是本质的差别。

到因果凡圣位、一直到成佛的时候,都有一切种子识,只不过到这个时候,它很特殊,它已经圆满了,圆满了无漏的善的种子。也就是说,在佛地的时候,仅仅是善的种子,没有恶的种子,因此说佛感受什么恶报,这只能是示现,他没有恶的种子了,并且尽未来际他利益有情,它再不受熏了。这和我们说佛性如来藏不是生灭有为法,它已经是圆满了,因此佛的功德不增不减,因为无为法圆满了。但唯识宗说,虽然有为的,但是到佛地的时候,又圆满了,它也不受熏了,就是说,佛再做多少功德也不熏下善的种子了,当然佛也不造恶,也熏不下恶的种子。为什么他不熏善的种子呢?因为已经圆满了。很幸运,我们能够遇到完整的教法。

由于一切有漏的种子,还有一分低劣、劣弱的无漏的种子都已经彻底断掉了,此时称之为无垢净识。由于它和极善的无漏的慧心所恒时相应,所以叫做大圆镜智,智就是慧。大圆镜智或者无垢识一发起的时候,法界顿时照曜,这叫做法界海会。真俗等观,也就是说它既能够观真谛,又能观俗谛,所以叫“普照十方尘刹中”;真谛的空性、二空的真如它能够照,俗谛它也能照,这就和前五识的“果尚犹自不诠真”有区别。第八阿赖耶识,真如它能够观照,俗谛的显现,它也能够观照。

就像因地的阿赖耶识是所有识的根本,同样果地的大圆镜智也是其余智的根本,是智的根本也是所有国土依报和正报的根本。再者,大圆镜智它就像一面圆满的大镜,挂在空中,一切万事万物的影像都能够照见,这就成立佛陀遍知——无所不知、无所不了、无所不照。因此,大圆镜智就它像因地的阿赖耶无始以来存在,同样的,果地的大圆镜智尽未来际地存在,因此这是利益众生的一个根本。

现在有些人没有学过这些教法,就认为释迦牟尼佛已经圆寂了,就是彻底地一个人没了,其实佛陀的五智,或者四智,佛陀的五智菩提、大圆镜智恒时安住法界中,恒时具足。

这一次我们就花了很长时间,讲了大唐慈恩三藏法师玄奘大乘天给我们造的《八识规矩颂》,《八识规矩颂》到今天就讲解圆满。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大家对唯识宗就有了一个比较深入、比较细致的了解,希望大家

不要学完之后就放下了,有时间要再去读《成唯识论》,《成唯识论》是《三十颂》的注释,再去读《二十颂》的注释,也是护法菩萨造的《成唯识宝生论》,我在十多年前翻过,但是当时也是看不懂,再去读《瑜伽师地论》,再去读《摄大乘论》,再去读《显扬圣教论》等等的这些,这是唯识宗根本的论典,那么以《八识规矩颂》作为钥匙启开这些相宗的宝典,把这些宝藏打开,我们自己去受用。并且希望大家能够发慈悲心,为了报答佛的恩,报答历代祖师的恩,能够把自己学到的这些佛法弘扬出去。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去讲,要倡导、要呼吁、要劝导别人来学习唯识的教法。

我本人到现在确实是精疲力尽了,本来后面还有一些内容也很好,很殊胜,但实在讲不动了。主要的内容也讲了,讲不动了。但是我内心却很欢喜,这一次我们两个多月中观,所有般若的精髓就是《中论》,《中论》的精髓就是《入中论》,《入中论》以《华严经》作为构架,《般若经》作为核心,给我们抉择了大乘深广的道,我们学完了。

然后又花了时间,学了《八识规矩颂》,这是唯识宗的,我认为算是比较深入、比较细致的,也是比较广地学了一下唯识。在印度有四宗——有部、经部、唯识和中观,有部和经部属于小乘的佛法,我们这一次没有学,但是我们身为一个大乘佛弟子,这一次很幸运地把大乘两宗同时都学了,这是我们过去的善根和过去的福报缘分,也是诸佛菩萨慈悲愍念我们,我们有这样一个因缘。所以,希望大家还是发大心、发勇猛心,发愿生生世世能够受持佛陀圆满的教法,就像《普贤行愿品》中所说:“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际常修习。”发这个愿来受持所有的佛法。

尤其在今天这个五浊恶世,负能量是很大的,正能量是非常弱的,微乎其微。在这样的五浊恶世,我们学习佛法、弘扬佛法,一定会有内外种种障缘的,这就会让我们的身心时时受到干扰、不得自在。讲法的人也是这样,闻法的人也是这样,尤其发心的人也是这样的。但是大家必须要清楚,这是我们内在的烦恼和内在的恶业加上外在的魔障,就会有这样情况出现,这不是人的问题。

所以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我们不要想是人的问题——这个法师的问题、或者我的问题,或者道友的问题,不要这样想,这是我们内在的业障、障碍,加上外在的魔障就会出现不和谐、不团结,出现一些矛盾。但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拿出正知,在走菩提道的路上,这些会一直伴随着我们,如果我们没有一种大愿——宏誓大愿,没有一个精进——精进就是魄力,我们没有一个智慧,没有信心、真诚的话,那么我们一定会被击倒、会绊倒的。但是,我们知道,首先你走这条路,你就要评估这条路会出现什么样的风险、什么样的障碍,一定你身心会受到干扰的。但是只要我们对三宝的信心不退,只要我们成佛利益众生的宏誓大愿不改变,只要我们能够有一个大精进、大勇猛心,也就是说很有魄力,以诸佛菩萨,以历代祖师,尤其以我们这次论主——玄奘大师他的那种大无畏精神激励着我们,我们去祈祷三宝、我们去学习,一定会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摆脱一个又一个的障碍,让我们在菩提道上走得越来越顺利。

身体很累,但是内心很欢喜,而且学了这些佛法,被这些佛菩萨、被祖师、被这些教法感动了,心中还是有勇气,虽然身体是没力量,但是心中有力量。这样的事不是一朝一夕,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生生世世是自己的责任、生生世世弘法利生是自己的使命啊。自己义不容辞的,这是自己本分中的事情,不走这条路,我们没办法解脱,没办法成佛的,所以在五浊恶世,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勇气、有魄力、有个大无畏的精神,就以释迦牟尼佛的这种无畏的精神,以菩萨、菩提萨埵、菩提勇士的精神,以玄奘大师求法、弘法无畏的精神,来激励我们,或者我们向他们去学习。一定在这个浊世之中,就像《普贤行愿品》说的“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著空”,一定会的。

但是,如果你畏惧了,你退缩了,那么你肯定是一事无成的,所以我们今天就把方向和目标(确定),大乘法是一定要学的,发菩提心是一定要发的,度众生是一定要度的,佛是

一定要成的,我们必须要发起这样的勇气,与四魔来作格斗。四魔,就是我们内在的烦恼魔、我们内在的蕴魔,以及死魔、还有外在的天子魔,其实如果我们内在的烦恼魔止息了,外面有多少天魔对我们也没有干扰。

我们这次学了唯识,清晰地察觉到、认识到了自心的这些烦恼——根本烦恼有哪些,随烦恼有哪些,我们也知道善心有哪些,我们又学了中观般若的智慧,它是烦恼的正对治。因此有了大愿、有了般若的智慧摄持,这叫做方便智慧摄持,这叫悲智并用,这叫福智双修。在菩提道路上,不管它有多少的障碍,都会势如破竹地被我们摧毁,因此大家一定要发这种心,有了这种心,我们就不会畏惧五浊恶世、娑婆世界的情况,就会有一个勇气去学法、弘法、利生。

尤其发愿往生净土的人,我们在娑婆世界呆不了多久了,所以该做的要抓紧做,能做的去悉心毕力、竭尽全力地去做,做不了多久了。你看很多人也没做什么事,也感觉忙得不得了、没时间,而我们出来做事的人,也感觉时间很紧,但是一段时间,对比的时候,没做什么的人也感觉活着挺不容易、挺累的、挺辛苦的,连我身边的小和尚都说“做人难呢”。这两天成了口头禅了——“做人难呢”,然后又跟我说“做男人更难”、“做出家男人更难”、“做出家侍者男人最难”,就难得不得了,没有一个好过的。

因此,我们在弘扬佛法、利益众生,自己修行……加上我多次说了,我们出来弘法,心一定要正确,就是你不要想着你是众生的怙主,生死了了的圣者才是众生的怙主,我们现在也是生死海中的一员,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所以你出来发菩提心、出来做的话,全部是给自己做的、成就自己的。这就是佛经中说的“自未得度,欲度他人,菩萨人也”,那我们就要发心做菩萨,我们天天受菩萨戒的时候,一个个慷慨激昂的——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但真正要让你做菩萨的时候---“我不行,我不行”。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我们现在不敢想,不敢想成佛。很多人在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做仪轨的时候,其实是口头上,他没有真正地想到过行菩萨道、没有实地地去考察过,所以一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了。

所以我想大家振作起来,发起一个精进心,尤其提起勇气来,好好地学佛法,好好地发菩提心,好好地行菩萨道,然后把所有的善根回向庄严净土。我想如果这个心不退,我们在临死的时候,肯定还有一点点遗憾——“噢,我身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在这个五浊恶世,法这么衰败的时候,我没有为了报佛恩,没有给佛法做过事情,我跟这些众生共同在生死海中,同是天涯沦落人,尤其这些都是我的母亲,马上要到母亲节了,是吧,我现在要到极乐世界了,至少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会抛下我的这些老母有情,我一个人到极乐世界”,这个时候会有一点遗憾。不如我们现在不要为以后留下遗憾,现在能做的去做。

我今天也在想,我们这次讲闻的功德,首先回向给所有弘扬佛法、住持佛法的,无论是南传佛教也好,北传佛教也好,藏传佛教也好,凡是真正弘法利生的高僧大德、法师们,大德们,他们法体安康,长久住世。

也发愿回向让这些法师大德的后代,香火越来越盛,就是老法师要培养出中法师、中法师要带出小法师,不要断种了,这是第二个要回向的。也就是,让以后有很多个佛教的道场,有很多个法座都坐着法师去讲法,这样佛法会兴盛。他们法体安康,长久住世。

然后也回向发愿,圣教如意宝、佛法如意宝能够在十方世界像遍地开的花朵一样,遍地开花,兴盛起来。

尤其我们回向,靠我们三世的善根和真诚的祝愿力、诸佛三宝的加被力,让所有弘法以及辅助弘法的人他们的障碍消除。尤其作为一个凡夫人弘法,无论是在诠释佛经也好,还是在接触众生的时候,有的时候会伤害众生,让众生伤心、难过、起烦恼、起邪见,然后诠释佛经的时候又诠释得有偏差、有错误的,这些罪业都让它消除,让他们清清白白的、不要有负担和有包袱地去弘扬佛法。以及辅助这些高僧大德弘扬佛法的发心人员,让他们身心安泰、身心自在、无诸魔障,让他们的罪业消除,福慧增长。

还有,马上母亲节到了,我们祝愿所有的母亲,活着的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死了的能够升天转人,或者往生到净土。

最后,我们发愿,所有的众生,尤其跟我们结缘的众生,我们出家人今天要好好地回向,我们吃了很多,用了很多,这些都是十方信施给我们提供的,他们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好好地观想,自己从出家一直到现在供养我们的这些施主,今天我们给他们作一个回向,让他们的障碍消除,罪业消尽,让他们的善根增长,让他们临终的时候跟我们一样,自在地往生西方净土。

最后还是祈愿,我们这次所弘扬的大乘中观的法门和大乘唯识的法门能够发扬光大。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毁一切烦恼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