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学案教师版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学案教师版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学案教师版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学案教师版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学案

【流程设计】高三语文组主备人:张明娜审核:高三语文组时间:

2012-10-28

学习目标:运用文言实词的推断技巧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

考纲解析: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读懂文言语段的前提,也是做好

翻译题的关键。“常见实词”明确了考查范围,“在文中的含义”则强

调了理解的方法,即必须联系上下文做一个周密考虑,而不能断章取义

地解释,片面孤立地看待。如何周密考虑呢?方法很多,现简述一二。

一.请翻译下列小题加点实词的含义。

1.“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中“造”的意义。(“造”,其形

旁为"辶",再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

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

显然在这里与文意不符。)

2.“樯橹.灰飞烟灭”,“橹”字的意义。(“橹”我们知道是木制

的“船具”,而对“樯”就不甚理解,但我们知道“樯”从“木”,同

“橹”字联合成词,都属船具,便可推知“樯橹”有“船”的意思,使

用了借代的修辞格。)

3.“启听淮北取籴.”,中“籴”的字意义。(“籴”是会意字“入

米”就是买米。)

找规律:

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

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禾”与五谷有关;“贝”

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系”与捆绑有关;“歹”与死亡有

关;“月”与肉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这都是字形推断法的范围。

推断方法一:

4.“甚矣,汝之不惠.。”惠()

5.“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

6.“昌期少年,不闲.吏事。”闲()

7.“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景()

找规律:

推断方法2:

8.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9.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流程设计】

10.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11.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找规律:

:推断方法3:

12.“范增数目.项王”

13.“将军身披坚.执锐.”,

14.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

..而坐。中“衣冠”的字意义。

1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找规律:

推断方法4:

15.敌.则能战之。(《孙子兵法?谋攻》势均力敌(敌:相当、匹敌)

16.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的放失

(的:箭靶)

17.以兵.胁涣(《三国志?魏志》)短兵相接(兵:

兵器)

18.百骸、九窍、六脏赅.而存焉。(《庄子?齐物论》)言简意赅

(赅:完备)

找规律:

成语源于古代典籍,其中保留了不少的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不

刊之论”中的“刊”,“文不加点”中的“点”,“不速之客”中的“速”,

“不期而遇”中的“期”等等。推断实词词义时,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

借用成语,问题也可能就化难为易,比如“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中的“责”便可借助“求全责备”来推求,04年江苏卷“今更五闰矣,

未能成书”中的“更”便可参照“少不更事”来作判断。这属于成语推

断法。

推断方法5:

翻译下列语段中加点的字

1.子张问:“令尹子兰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

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论语·公冶长》)

答案:此句的对称句是“令尹子兰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仕(出仕)”

与“已”相对,可知是“罢免”意;“喜”与“愠”对应,可知是“恼

怒”意。这也叫对称推断,不过语意相反。

找规律:

【总结反思】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

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

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这属于语境推断法。

以法导练:

1.“刑天舞干戚.”

2.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糜”

3.“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顿”

4.“昌宗从旁趣说”“趣”

5.“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匈”

6.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罢”

7.“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欹”

8.“去郑而之许”许

9.北通上党,南迫洛阳。“迫”

10.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去”

11.“(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12.天下宗周。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教案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解题方略,掌握准确把握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2、学会知识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讲练议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都知道,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占了18分(加断句题是21分),分值之多仅次于作文和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大多来自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教给个大家一些推断实词含义的方法。 【讨论交流】 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们用5分钟分组讨论一下课前预习的六组练习,看看你们对加点实词的推断是否一致,并注意归纳每一组的推断方法。 (特别说明:以下“想一想”的内容作为“课前预习”提前印发给学生,上课时直接讨论;“试一试”内容展示在课件上) 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关键: 1、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 2、掌握正确的推断方法。 【因例说法】 一、字形推断法 1、想一想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财物)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田地) ③金就砺.则利。(磨刀石) ④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 2、方法阐释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中80%以上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这些字中的形旁往往是表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个词的意思。 “贝”与钱财有关;“田”与田地或耕作有关; “石”与石头或坚硬有关;“”与竹子有关; “忄”与内心活动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学设计

文言实词推断六方法教学设计 合江中学吴贵芳 【考点阐释】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有三种考查形式: 一、选择题的形式单独考查: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二、选择题最后一道文意把握题,个别选项文意的正确与否宜接与个别实词词义正确与否有关。 三、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査实词的含义。 【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阅读文言文无从下手或想当然翻译的情况,确左引导学生掌握联想、组词、字形、对称结构、语法、语境推断法等六种方法,能有的放矢,较为准确地把握文言文阅读中遇到的实词的含义。 【教学重点】组词推断法、语法推断法 【学习难点】语法推断法 【教学过程】 [方法_] _____________ 推断法 联想该词在课文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师傅领进门】 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牛刀小试】 1、进之布指算,不爽。 ? ■ 2、铃简秀士。 3、令甲卒皆伏,使老女子乘城。 4、公败退,引次江北。 [方法二] ____________ 推断法 ?组成一个或几个双音节词进行推断。 ?借用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 【师傅领进门】 1. 故议者方晋二陆。 2. 然疾悄正,弗甚用。 3. 除著作郎,不就。 4.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牛刀小试】 1、北邀当国者相见。 ■ 2、于是夜纽兵出,薄其营。 3、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 ■ 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 [方法三] ____________ 推断法 汉字本就是形音义结合的文字,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以及形声字的形旁从字形角度去推断实词的含义。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学案2012定稿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学案 编制:王广哲宿伟妮徐学志韩瑞见审核:陈加成审批: 复习目标: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 一、自主学习——解释加点词,并总结推测词义的方法 1.张良出,要.项伯。 2.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3.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4.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 5.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6.将军身披坚.执锐. 7.沛公然.其计,从之 8.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9.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10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11.朝廷不以纡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 12.项王至阴陵, 迷失道, 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 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13.“尔辈欲为乱耶?”众涕泣出,复投缳 ..而死。 1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方法小结】二、小试牛刀——释词义,并小组归纳推测方法类型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夜缒.而出,见秦伯 3.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4.庆礼躬.至其境 5.辽人常越境而汲. 类型: 6.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7.风吹草低见.牛羊 8.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9、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类型: 10.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1.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2.范增数目.项王 13.公仰视木顾.使者曰 14. 上语.诸将曰… 类型: 15.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6.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17.文过饰.非 18.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19.拔去凶邪,登崇 ..俊良 类型: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学)案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推断出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议结合、学生合作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言实词的把握对文言文阅读至关重要,如果能把一篇文言文中的实词全部疏通的话,那这篇文章你就读懂了百分之七八十。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呢?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诵读,形成良好的语感;另一方面我们要多做积累,充实我们的知识储备库。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有一些能帮助我们判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习,探究方法 1. 安排学生分组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练习。 (一) 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以勇力事鲁庄公事:侍奉 B. 乃献遂邑之地以和和:和平 C. 北面就群臣之位就:靠近,引申为“回到” D. 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亡:丢失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沫执匕首劫齐桓公胁迫君其图之考虑 沫投其匕首丢下桓公怒,欲倍其约通“背”,背叛 (二)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其见抑也如此。衣冠之士,并皆忌之,咸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人皆惜之。 ——节选自宋光宪《北梦琐言》,有删改。 3.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冠世,不跻大位跻:晋升 B.累有相示相:动作偏指一方,指“我” C.既启之而复卷之启:启发 D.其见抑也如此见:表被动 4.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别令收贮,然未一披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箱子;尘埃 有学士才,非宰臣器才能为时所排排斥 (三)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选自后汉书《仲长统传》 5.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高三复习文言实词推断练习题精选

高三复习文言实词推断练习题 一、根据成语推断以下加点字的含义. 1.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 严惩不贷()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短兵相接() 3.善才绳之. 绳之以法() 4.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敝帚自珍( ) 5.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望而却步( ) 6.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前倨后恭( ) 7.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望风披靡( ) 8.举类迩而见义远闻名遐迩( ) 二、根据下列加点字的字形推断加点字的含义. 1.宰臣上炙而发绕之. 2.抚军亦厚赉成名. 3.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4.刑天舞干戚 5.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6.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7.径造庐访成 8.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9.家人瞷见者,悉骇愕 三、根据句子结构,推断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3.攘除奸凶 4.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5.变姓名,诡踪迹

6.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7.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8.无父何怙(hù),无母何恃“怙”对“恃”,词义为 9.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弥”对“愈”词义为 10.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简”对“择”词义为 1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五、请根据旧知识的联想推断翻译加点字词. 1.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联想《为学》中“蜀之鄙有二僧”,《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鄙: 2.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联系《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善: 3.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联系《伤仲永》中“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奇: 4.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 然后出. 联系《逍遥游》中“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适: 5.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联系《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属: 6.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高考辽宁卷) 联想“家喻户晓、不言而喻”.喻: 7.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联想“日薄西山、义薄云天”.薄: 8.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 (2004辽宁卷) 联想成语“投笔从戎”.投: 9.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高考湖北卷)

文言实词推断法教案

高考专题复习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学案) 考纲精研: 《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 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二、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 要求: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是做好此类题的关键;但同时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可以做到由已知推断未知,由课内推断课外。 技法精点:推断文言实词词义六法 1、本义引申法 2、字形猜想法 3、结构互训法 4、语法定性法 5、联想推断法 6、语境分析法 一、本义引申法 本义------指词的本来的意义(即这个词最初的那个意义)。 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词义。它们和本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二、字形猜想法 1、想一想:1、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2、冀得一归觐. 3、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2、常见偏旁部首类推规律: “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 “阝”与地名有关;“言”与说话有关;“隹”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有关; “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 “月”与肉有关;“王”与玉石有关;“目”与眼有关;“页”与人头有关。 3、试一试: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2)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3)彀士十万人 (4)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 (5)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三、结构互训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1、想一想: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3)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4)通五经,贯六艺 (5)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8)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9)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10)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11)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 2、试一试:(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徒高谈虚论徒:只是 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堪:胜任 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纠:纠正 D、本为羁旅羁旅:寄居 (2)解释加点的词: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 ....累世不见也 四、语法分析推断 根据字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充当 谓语大多是由充当 定语是由充当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公开课教案

把握规律巧解实词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教学目标】 1、指导解题方略,掌握准确把握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2、学会知识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讲练议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都知道,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占了15分,分值之多仅次于作文和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大多来自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教给个大家一些推断实词含义的方法。 【讨论交流】 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们用5分钟分组讨论一下课前预习的六组练习,看看你们对加点实词的推断是否一致,并注意归纳每一组的推断方法。 (特别说明:以下“想一想”的内容作为“课前预习”提前印发给学生,上课时直接讨论;“试一试”内容展示在课件上) 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关键: 1、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 2、掌握正确的推断方法。 【因例说法】 一、字形推断法 1、想一想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见幻灯片第一组 ①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财物)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田地) ③金就砺则利。(磨刀石) ④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 你能推断出加点字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2、方法阐释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中80%以上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这些字中的形旁往往是表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个词的意思。 “贝”与钱财有关;“田”与田地或耕作有关; “石”与石头或坚硬有关;“ ”与竹子有关; “忄”与内心活动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 “饣”与食物或吃有关;“辶”与行走、行动有关; “刂”与刀或使用刀有关;“王”与玉有关 3、课堂练习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完美整理版)

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 基础知识 1214 0927 : 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 介绍: 我们都知道,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占了18分,分值之多仅次于作文和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如何做好文言文阅读,关键就是准确理解文段,尤其是准确理解文段中文言实词的词义。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几种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学习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几种基本方法。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些文言实词,说出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3、将军身披坚执锐 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5、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 6、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7、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9、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10、使童子烛之

11、有势者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总结: 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关键: 1、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 2、掌握正确的方法 推断文言实词一般来说,有这五种基本方法。我们先来看第一种 一、联想推断 1、联想课文有关语句 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既有令名,复求寿考( 铨简秀士 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 2、联想成语推断 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势拔五岳掩赤城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召医而尤其故 二、语言结构推断

利用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这一结构特点推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齐人追亡逐北 5、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6、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7、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三、辨析词性、语法分析推断 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 1、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2、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3、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4、不意乃在朝列 5、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促织》 讨论:①臣战河南,然不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②目似瞑,意暇甚 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荆轲刺秦王》 四、根据字形合理猜测字义 1、系梁父子以组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之联想法教案 (1)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之联想法》教案 乐昌市第一中学张俊醒 【教学目标】 1、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2、积累实词。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议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请你猜测一下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划横线的词的含义。 “有飞骑犯法,善才(人名)绳之”,你能准确解释“绳”这个词吗? 答案:绳,制裁。通过成语“绳之于法”可以得知。 高考对文言实词不论是采取单独设题直接考查,还是融合到翻译中间接考查,变化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基础地位。因此,我们在备考时要着重将文言基础打牢。 一、成语联想法 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其中的字词在意义和用法上较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可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成语联想法示例 例如:势拔五岳掩赤城。我们可以联系成语“出类拔萃”,其中的“拔”(超出)是我们平时较熟悉的,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句中“拔”的词义了。再如:①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③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①句中的“薄”字,可借助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那么①句中的薄字也可用“接近”试解。②句中的“速”字,可借助成语“不速之客”很容易推断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③句中的“责”字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寻求,寻找”之意。 课堂训练 ①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精竭虑尽 ②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欲盖弥彰清楚 ③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若即若离接近 ④轲自知事不就一蹴而就完成 ⑤赵奢之伦制其兵不伦不类类 二、词语联想法 古代的词大多是单音词,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古代的单音词就相当于现代的一个合成词。例如信:1.相信2.信任3.信用4.诚信

2018届高三语文学案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泰州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一课一案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学案3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学案目标】 找出活用字词,并准确解释其在句中的含义。 【典型例题】 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并辨明活用的类型。 1.良庖岁.更刀每年,名词用作状语 2.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从旁边,名词用作状语 3.内.立法度在国内,名词用作状语 4.火足以明.也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5.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在东边,在北边,名词用作状语 6.头发上.指向上,名词用作状语 7.事不目.见耳.闻亲眼,亲耳,名词用作状语 8.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名词用作状语 9.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名词用作状语 10.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名词用作状语 11.吾从而师.之以……为师,意动用法 12.稍稍宾客 ..其父以……为宾客,意动用法 13.鱼肉 ..百姓以……为鱼肉,意动用法 14.孟尝君客.我以……为宾客,意动用法 15.钱若水名.能知人以……出名,意动用法 16.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名词用作动词 17.名.之曰褒禅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18.晋军.函陵驻军,名词用作动词 19.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 20.徐孺下.陈蕃之榻使……放下,使动 21.人之父兄食粗而衣恶,而我美.妾与马装扮,使……美,使动 22.王无罪.岁归罪,名词用作动词 23.增数目.项王使眼色,名词用作动词 24.乳.二世哺乳,名词用作动词2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待,名词用作动词 26.族.秦者秦也使……灭族,使动 27.齐威王欲将.孙膑使……为将,使动 28.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使……称臣,使动 【考点探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数词活用 【思维建模】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直接作状语的;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经常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合起来引申为“慢慢地、逐渐地”。 2.名词用作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中的“礼”,就是“礼遇”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如“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中的“利”,就是“使……得到利益”的意思。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二、动词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在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即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教学设计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 2.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三、课时安排:3课时 第1、2课时 一、考点阐释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大纲》保留内容。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20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态,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然而,文言文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

二、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及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禾”及五谷有关;“贝”及金钱有关;“皿”及器具有关;“宀”及房舍有关;“阝”及地名有关;“求”及毛皮有关;“言”及说话有关;“隹(zhuī) ”及鸟雀有关;“尸”及身体关;“冖”及笼罩有关;“系”及捆绑有关;“纟”及丝织品有关;“歹”及死亡有关;“月”及肉有关;“页”及首有关;“自”关鼻,“目”关眼。“攴(pū) ”及敲击有关; 【推断练习】 (1)刑天舞干戚形旁为戈,意思为一种兵器(斧子)(2)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形旁为舟,意思为大船(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形旁为石,意思为石阶 (4)径造庐访成形旁为走意思为到会意字也可用此方法推断词义。(5)丰则贵籴,歉则贱粜上入下米,意思为买入粮食 (6)家人瞷见者,悉骇愕左目右間,意思为从门缝中看,“窥视” (7)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1998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教学案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公开课教学案 学习目标:1. 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推断出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学习方法:讲练议结合、学生合作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文言实词的把握对文言文阅读至关重要,如果能把一篇文言文中的实词全部疏通的话,那这篇文章你就读懂了百分之七八十。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呢?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诵读,形成良好的语感;另一方面我们要多做积累,充实我们的知识储备库。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有一些能帮助我们判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二、学习过程 (一)完成练习,探究方法 1. 安排学生分组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练习。 (一)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译文: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其勇敢和智谋效力于鲁庄公。庄公十分喜好打仗。曹沫为 鲁国的大将,和齐国作战,三次都输掉了。鲁庄害怕了,想要把遂邑这个地方送给齐国 来求和,但仍然以曹沫为大将。 齐桓公与鲁庄公相约在柯这个地方盟誓。庄公与桓公已经在祭祀的天坛开始盟誓, 曹沫手拿匕首劫持了齐桓公,桓公的身边的人不敢有任何行动,只是问他:“你想要干 什么?”曹沫说:“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而强国侵占鲁国已经够多了,现在鲁国的京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教师)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教师) 《考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实词”是指考查范围,包括通假字、异读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新大纲中列出了120个重点实词,基本上都在课本内出现过,《第1方案》上都归纳了。所以,在第一步识记积累的基础上,便要掌握一些实词推断的基本方法。本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几种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 一、借助字形推断 1、引导练习: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绳索 (2)金就砺.则利磨刀石 (3)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踩、踏,翻译时可以引申为“据守” 2、方法总结: 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特别是“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有些字能直接从字形分析出词义,有些字虽不能直接分析出词义,却可以根据字形圈定出该字的意义范围,为进一步猜测词义提供依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就有可能较为准确的把握词义。 凡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灬(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凡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 ”者词义与兵器有关;凡“马、牛、羊、犭、鸟、虫”等与动物类有关;“讠(言)、辶(辵)、忄(心),彳(行)”等与行为有关,“禾”与五谷关;“”与丝麻关:“贝”与金钱关;“皿”与器具关;“”与房舍关;“阝”与地名关;“求”与毛皮关;“”(yàn)与旌旗关;“旨”与美味关;“辛”与刑具关;“隹(zhuī) ”与鸟雀关;“能”与熊罴关;“尸”与身体关;“女”、与妇人关;“冖”与笼罩关;“系”与捆绑关;“”与环绕关;“攴(pū) ”与敲击关;“歹”与死亡关……“月”关肉,“页”关首,“自”关鼻,“目”关眼……总之,本字关本义,形符表义不可不知。 3、巩固练习: (1)平民虽平价不能籴.买进粮食 (2)自放驴,取樵炊爨.灶 (3)可以独飨白粲.。飨,食用;粲,米一类的东西 (4)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双目失明 二、借助词义引申推断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变化的,词义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一个实词的意义可能很多,但一般都是由本义或常用义引申、比喻或假借而来的。我们如果能够了解词语词义的引申演化过程,在阅读时学会适当的引申推想,就往往能够对词义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1、解释下列句中的“朝”字的含义。 (1)朝服衣冠,窥镜 (2)割地而朝者三十六国 (3)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4)两朝开济老臣心 “朝”的本义是“早晨”,因为臣子朝见君主在早晨,就引申为“朝见”,由“朝见”引申为“朝堂”“朝廷”,再引申为“一代君主统治的时期”和“唐朝”“宋朝”中的“朝代”这两个意思。 朝:早晨朝见朝堂、朝廷朝代一代君主统治的时期 2、这提醒我们:抓住实词的本义、常用义,适当的作相关的引申联想。

文言实词推断学案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 姓名班别 导入: 1.“有飞骑犯法,善才(人名)绳之”,你能准确解释“绳”这个词吗? 2.(07江苏)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你能推断出“殛”的意思吗? 方法一: 1、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2、冀得一归觐 方法二: 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与有关 2、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有关 3、从“(言)、辶(走)、彳(行)”者与有关 禾——贝—— 歹——皿—— 纟——月—— 宀——求—— 目——隹—— 试一试 1、“有牧人御众之才” 2、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3、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 4、“彀士十万人”

方法三: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2.风吹草低见牛羊 3.张良出,要项伯 试试看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 方法四: 1.追亡逐北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5.通五经,贯六艺 6.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7.文过饰非 8.求全责备 9.前倨后恭 10、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11.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12.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方法五: (1) “信义著于四海”

“烟波微茫信难求。”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楚王贪而信张仪。” (2)看搭配。“辍耕之垄上” 例: ①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②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迁移 绩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绩,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胜:能承受 B.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夺:定夺 方法六: (1)曹绍夔素与僧善。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 (4)练习:讨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的词义。

(语文)高三复习专题——文言文实词推断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实词推断 一、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及练习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求”与毛皮有关,“言”与说话有关,“隹(zhuī)”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关,“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自”关鼻,“目”关眼,“攴(pū)”与敲击有关。 例1、可以独飨(xiǎng)白粲(càn)。 飨,右边是“食”,大概是“食用,享受”。粲,下边是“米”,大概是米一类的东西。例2、王怒曰:“劓(yì)之”。劓:割掉鼻子。 例3、家人瞷(jiàn)见者,悉惊愕。“瞷”可根据字形,推断为形声字。与“看”有关,眼睛透过门缝看东西,意思是“窥见”。 【推断练习】 (1)刑天舞干戚戚______________ (2)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舶舳______________ (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磴______________ (4)径造庐访成造______________ (5)丰则贵籴,歉则贱粜籴______________,粜______________ (6)臣父母春秋高,冀得一归觐(jìn) 觐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形旁为戈,意思为一种兵器(斧子)。(2)形旁为舟,意思为大船。 (3)形旁为石,意思为石阶。(4)形旁为走,意思为到。 (5)上入下米,意思为买入粮食。上出下米,为卖出粮食。 (6)觐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 (二)字音推断法 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推断练习】 (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住______________ (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倍______________ (3)昌宗从旁趣说,使速言。趣______________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景______________

文言实词字形推断法教学设计

文言实词字形推断法教学设计

学苑杯大赛教学设计 课题《文言实词字形推断法》授课人李进进 教学目标知识与 能力 掌握常见形旁的含义 过程与 方法 掌握结合语境根据字形推断字义的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简单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领会汉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从字形结构入手推断分析字义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字形合理推断出字义

教法与学法教法:1、学案与多媒体教学方式共同推进 2、合作探究法 学法:1、自主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咱们来做个猜字游戏,大家猜猜这几个字什么意思?可以进行小组论,一会找同学上前面写一下猜测结果。 从字形角度分析下面字的含义(ppt) 鑫: 森: 淼: 焱: 垚: 掱: 通过刚才的猜字义,大家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推断字义?字形,(板书:字形、字义)文言实词含义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字形推断法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学习文言文讲求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所以我们在根据字形推断字义的时候还要结合语境。(板书:结合语境)在尝试这种方法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字形推断法? 二、新课内容 (一)字形推断法 【方法简析】字形推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解释字的本义。 【精要点拨】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有助于我们去推断字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 (二)猜一猜 我们先来看两个课内的例子,两个红色字体的字分别是什么意思?例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解析:目字旁大多和眼睛有关,再根据“眄”的对象“庭柯”我们推断它是“看”的意思。(看院子里的树,使脸上现出愉快神色。眄:斜视,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

商城高中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词义推测 学案制作:方超 20200923 文言文复习我们已经进入了尾声,一起来复习下我们对文言文复习了哪些知识点:文言断句,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重要虚词,文言特殊句式。文言文中虚词的含义有规律可循,而且数量比较少,我们好掌握,而实词成千上万,浩如烟海,造成我们词意难以把握的就是我们我们文言实词它有这么多的变化。所以在理解上会造成困难,针对实词理解上的困难,我们还是有规律可寻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寻,如何进行实词的推断! 二、方法导引。 (一)、语境推断法。 语境推断法较为实用,根据前后文来进行判断。根据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根据事理情理进行分析。语境推断是所有方法里都需要用到,词义千变万化,但是语境是固定不变的。 好接下来我们牛刀小试一下:(练习题) 王昭君出汉宫 汉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思考与练习] (1).解释:图_________中__________ (2).翻译: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其中常者,皆行货赂”中“常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者”向_________________货赂。 (4).理解:“但名字已去”中的“去”,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句式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偶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 思路:1、找并列结构(看哪部分与哪部分并列) 2、找并列成分(哪个词跟哪个词并列) 3、比较推断词义。 即时练习:词义相近相反 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与“小”对应,意义相近,从而推断为:) 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与“下”对应,意义相近:) ③、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应“用”,意义相近:) ④、举类迩而见义远 (“迩”与“远”对应,意义相反:) 4、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党.同伐异—— 夙.兴夜寐——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教学案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教学案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教学案模板 教学案导入:我们都知道,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占的分值仅次于作文和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如何做好文言文阅读,关键就是准确理解文段,尤其是准确理解文段中文言实词的词义。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几种基本方法。 一、学习重点:学习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几种基本方法。 二、课前预习: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正确含义。 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喂养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招致3.将军身披坚执锐坚硬的盔甲锐利的`兵器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任用5.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傲慢6.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境7.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多8.使童子烛之用蜡烛照9.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刻毒10.有势者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漆成红色漆成黑色11.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破旧的总结:这些实词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有的是我们书本学过的,有的是课外练习做过的。然而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实词可以说都是一些特殊的实词,还是比较难的。比如说涉及了一些词类活用或者是一些并不常用的词义。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理解这些实词呢?关键:1、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2、掌握正确的方法推断文言实词一般来说,有六种基本方法,我们先来看第一种: 三、类型例说:

(一)、联想推断 1.联想课文有关语句:课文迁移法,对所学课文中重点词义准确记忆,通过联想比较推断。 ①既有令名,复求寿考便言多令才美好②铨简秀士简能而任之选拔官吏③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执政④引次江北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⑤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邹忌修八尺有余长⑥曾不知老之将至曾不若孀妻弱子连都,竟⑦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向吾不为斯役,则九已病矣以前⑧进之布指算,不爽(2007年高考江苏卷)差错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差错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差错⑨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2007年高考江苏卷)宰杀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杀⑩道济趋下阶(2007年高考江苏卷)快走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滕王阁序》)快走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快走

2016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

实词确“实”,字字落实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学案 (泗水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组) 一、学习重点:学习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几种基本方法,灵活运用。 二、课前预习: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正确含义。 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3.将军身披坚执锐 4.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5.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6.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三、方法回顾总结: (一)联想课文有关语句:课文迁移法,对所学课文中重点词义准确记忆,通过联想比较推断。 (1)既有令名,复求寿考便言多令才 (2)引次江北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邹忌修八尺有余 (4)曾不知老之将至曾不若孀妻弱子 (5)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二)联想成语推断 ①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欲盖弥彰 ②召医而尤其故怨天尤人 ③不素餐兮《诗》尸位素餐 ④赵奢之伦制其兵不伦不类 ⑤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 (三)语言结构推断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齐人追亡逐北 4.通五经,贯六艺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四)辨析词性、语法分析推断 1.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2.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3.不意乃在朝列 4.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5.沛公军霸上 6.拔剑撞而破之

7.知杭州仁和县 8.烟涛微茫信难求 楚王贪而信张仪 信义著于四海 (五)根据字形合理猜测字义(根据该字的形旁推断大致词义)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会意字占12%以上,其义符为我们破译文言实词的词义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1.系梁父子以组 2.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3.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4.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磴,其有七千有余 5.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6.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六)通假推断法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2.风吹草低见牛羊 3.张良出,要项伯 4、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5、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6、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