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另辟蹊径-浅谈中学语文教学

另辟蹊径-浅谈中学语文教学

另辟蹊径-浅谈中学语文教学
另辟蹊径-浅谈中学语文教学

“另辟蹊径”—谈中学语文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教学也被提上了改革的新日程,与传统的课程相比,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将从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的特点入手,探究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切实的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完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新目标。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教师

中学语文课程是中华文化与精神的浓缩,语文教学也恰如在各个知识的高峰中穿梭,其中有险峻难攀的“奇峰怪石”,又有繁茂秀丽的“森林美景”,更有充斥其间随处可见的“花草虫鱼”。要想把语文的奇妙和深厚的知识真正的教给学生,就要敢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

登高峰,俯瞰群山

登高峰,俯瞰群山,是说讲课内容上要抓要领、抓关键、抓精华你,使学生在学习上能够“高屋建瓴”,举一反三。也即是,讲课要突出重点。讲课要一般与重点相结合,关键地方、重要问题,力求讲深讲透,绝不要无目的无重点地平均使用力量。好比登山有群山有主峰,会登山的要登上主峰俯瞰群山,则群山环绕脚下,一眼尽收,其他一些地方在有意识的去看看,对整个山的全貌就比较清楚了。不会登山的人,无目的、无计划地把许多精力都耗费在每一个山头的跋涉上,主峰反而没有爬上去,重要的地方也没观赏到,全身疲惫,劳苦终日,收获无几,在思想上反而把登山看成是一件苦差事。

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切实做到“导游”的作用,要知道教材这座大山的主要“景点”在哪里?怎样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的、最快速的观赏完各个“景点”。并在观赏的过程中抓住主要的、引人入胜的景点,使学生达到一种新的学习境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走马观花?下马看花?

“走马观花与下马看花”,则是指在教学进度上要按实际需要办事,不要平均分配时间。每个老师在教学前都要有详细的教学安排,规整的教学教案。这些固然是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就要按着计划进行,课堂上如果有学生提出拟设想外的疑问,你就不知所措了乱了教学重点。教学是要有所突出的,要让学生清楚明白的知道本节课的重点、要点、难点及课余的学习方向。不能不分轻重的满堂灌,花费不少时间,教授了不少知识,却让学生云里雾里绕了一大圈,不明白那些事所学的必须掌握的知识,而哪些是理解的知识?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教师要学会并熟练的掌握“走马观花与下马看花”的时间分配,使课堂教学有重点、有节奏、有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理想。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要清楚的知道什么时候该“走马观花”什么时候该“下马看花”,分清主次缓急,合理的分配学习时间。最终达到学的有效率,学的快乐,学的轻松。

顺“山势”起伏找路

学生掌握知识的道路,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习前人已经总结出来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是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对知识掌握,并不是一条直线,往往也需要必要的迂回反复。语文教学不是满堂灌,而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每一次的迂回反复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因为每一次的挫折

都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证明,更是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不断探索的结果。因此老师必须给学生以指导,点亮学生前行的路。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学习阶段,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总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和认识特点的,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抓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的需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从各个方面加以引导和讲解,顺着指示的山峰起伏,引导他们前进。这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步调一致的达到学习的最终目标。

突破难点与存疑

作为一个教师,进行教学工作,要学会善于“开锁”。“开锁”的意思就是解决学生认识过程中的矛盾,根据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工作。第一,要指导教学内容中的“锁”在哪里,哪些是关键问题,“开锁”就是要把关键问题向学生讲解和分析清楚;第二,要知道学生思想上的“锁”在哪里,即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有哪些矛盾,那些疑点。把这两把“锁”一开,知识的大门就豁然敞开。教师进一步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登堂入室,探究知识的奥秘,攀登科学文化的千山万嶂。

存疑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发现新的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很多,针对不同的问题应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例如对于一些学生不懂的不必死扭在一点上,可以先挂起来,存疑,继续教下去。列宁说过:“第一次阅读时不明白的地方,下次再读的时候,或者后来从另一方面来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明白的。”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适当存疑,不必死死地揪着一点不放甚至钻牛角尖而耽误学习的总体进程。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常会有所顾虑、迷茫。有时甚至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产生逆反心理,抱着游戏的态度来看待学习生活。语文教学就是要开启学生思想的“锁”。这把锁的钥匙也许十分难找,但却十分的重要,教师要突破这个难点必须做到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把握开“锁”的最佳时机。

另辟蹊径教学不是要教师挖空心思的编排教学新花样,更不是只求教法的新而忘却了学生的主动地创新。教法的创新始终不能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教师与学生在工作中应该是良师益友的关系,教师亦师亦友。“师”是说教师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理论素养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学生实际,成为真正的引导者、领航者。“友”是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对话的关系,教师应把学生看成独立的个体,提取学生在学习中的新观点和新看法,像朋友一样一起探求学习中的重点。师生之间达到真正的互动真正的达到“教学相长”。这样教师才能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再“走出课文”,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

参考文献

[1]邢汉林.语文趣味教学七法[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6, 12.

[2]罗守超.在合作与探索中学习——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舒风.敢峰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