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植物从低等到高等

植物从低等到高等

【植物从低等到高等:I藻类植物II 苔藓植物III蕨类植物IV裸子植物V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

【无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①原生动物门②腔肠动物门③扁形动物门④线形动物门⑤环节动物门⑥软体动物门⑦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A鱼纲 B两栖纲 C爬行纲 D鸟纲 E哺乳纲(哺乳类动物是生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二章知识点

1、凡是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2、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动物大约有(150多万)种。

3、生物的生命现象:(1)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2)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3)生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4)生物体能产生后代;(5)生物体都有遗传、变异的特征;(6)生物体都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4、除了(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又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和土壤等。

6、生物学研究的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利用的是基因的多样性。

7、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8、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观察物体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使镜筒升降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9、①粗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大;

②细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③遮光器:光线强时用较小光圈;光线弱时用较大光圈;

④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10、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一般过程是:擦、滴、取、浸、展、盖、染。

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

11、若在显微镜下出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

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移动标本,

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12、实验中,当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减少了,

体积增大了,视野亮度变暗了)。

13、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写出字母(b)的像(q),如果物像在视野(左上方),应把标本向(左上方)移动。

14、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方面。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如探究“腐肉上蛆从何而来的”实验中,变量是猪肉和外界的蝇是否直接接触,而其他因素都全部相同。

第三、四章知识点

1、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七部分;人和动物的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与植物细胞相比无细胞壁、无叶绿体、无液泡。

2、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是门卫);细胞质是进行

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细胞核含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管理

调控部门);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动力车间);液泡(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中有细胞液;叶

绿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生产产品车间)。

3、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础的,细胞是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生物都

有生长现象,这是细胞分裂和体积增大的结果。

5、细胞分裂通常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首先出现了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在中央分成两份,向细胞两端移动,细胞质也平均分成两份。

6、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

7、形态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动物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植物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基本组织和分生组织四种组织。

8、被子植物体六个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9、植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人和动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10、人体具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八大

系统。

11、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道以及(肝、胰腺、唾液腺、胃腺、肠腺)等消化腺组成,其中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12、人体的各个系统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13、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地完成营养、呼吸(表膜)、排泄(伸缩泡、表膜)、运动(靠纤毛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生殖(分裂生殖)等生命活动。草履虫每天吃4.3万个细菌,能净化污水。

14、在载玻片上滴上两滴草履虫培养液,中间连起来,在一边加盐,草履虫全部都游到未加盐的一侧,因为草履虫能逃避有害刺激;如在一侧滴加牛肉汤,草履虫全都集中到牛肉汤中,因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本实验说明草履虫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第五章知识点

1、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都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胚是

新植株的幼体(新生命)。菜豆种子没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中;

玉米种子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中。

2、种子萌发条件:(1)必要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2)外界条件:①足够的水;②充足的空气;③适宜的温度。

3、种子萌发后,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消失。

4、根尖分四个部分是(从尖端依次向上)根冠(有保护作用)、分生区

(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成熟区(有根毛,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的生长靠分生区

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

5、植物的根具有向地生长、向肥生长、向水生长的特性。

6、根细胞吸水的条件: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

相反,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根细胞失水。所以施肥过多,

植物会烧苗。植物的根不仅吸水,还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例如:

糖拌番茄、盐拌青菜,因为糖水浓度大于番茄细胞液浓度,盐水浓度大于青菜细胞液浓度,所以盘子里会出现许多水;发蔫的青菜泡进水里,因为青菜细胞液浓度大于青水浓度,青菜吸水,青菜会变硬。

7、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氮(枝繁叶茂)、磷(硕果累累)、钾(茎杆健壮)。

8、茎是由芽发育而来的。芽有花芽(将来发育成花)、枝芽(将来发育成枝和叶)。

9、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树皮(外侧有保护作用,内侧是韧皮部(里面有筛管))、形成层(很薄,有分裂能力,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木质部(有很强的支持力,内有导管)、髓(贮藏营养的功能)。草本植物茎没有形成层,不能逐年加粗。

10、木质部中有导管,能由下往上运输水和无机盐,把茎插入红墨水中,

只有木质部染成了红色;树皮的韧皮部有筛管,能由上往下运输有机物,

将木本植物茎剥去一层树皮,筛管运输有机物受阻,会长出节瘤。

11、花的主要部分是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和雄蕊(花药、花丝),

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受精后,

胚珠中有受精卵。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个体的幼体)。果实=种子+果皮;种子=种皮+胚

第六、七章知识点

1、光合作用的发现

(1)范·海尔蒙特的柳树栽培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水。(2)普利斯特莱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

2、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3、呼吸作用:活细胞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意义:所释放的能量是植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

光能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 氧气有机物 + 氧二氧化碳 + 水

叶绿体(光合作用公式)(呼吸作用公式)

4、光合作用部位是有叶绿体的细胞;条件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是有机物和氧;能量变化是把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部位是所有活细胞;

条件是有光无光都进行;原料是有机物和氧;产物是二氧化碳物水;

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5、叶片的结构包括(1)表皮:分上表皮和下表皮。上表皮气孔(是

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每个气孔由两个成对的保卫细胞构成)较多,下表皮气孔较少。(2)叶肉:包括栅栏层(叶绿体较多)和海绵层(叶绿体较少),因此叶片呈绿色。(3)叶脉:内含导管和筛管。

6、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素能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韭菜遮光生长生产韭黄)。

7、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照光——取下纸片——酒精脱色——滴加碘液——显色。注意事项:(1)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储存的有机物耗尽。(2)脱色是使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实验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实验结论:(1)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8、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结果:带火星的细木条插入试管内能重新燃烧起来,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9、给大田、温室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又被称为“空中肥料”(应用光合作用)。新疆的哈密瓜产量高,品质好,特别甜是因为,北方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气温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多,夜晚,气温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果实中营养物质含量比较高(应用光合呼吸作用)。人们通过调控温室中的光照、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应用光合作用)。通过冰箱降低蔬菜温度,晒干粮食减少含水量,在苹果上包塑料使隔绝氧气,都能降低呼吸,延长种子、蔬菜、果实的贮藏时间。种小麦要松土,增加土壤中的氧气,促进根呼吸,有利于根生长和吸收无机盐(应用呼吸作用)。

10、可直接为人类所食用的植物器官是甘薯——块根;萝卜、胡萝卜——根;白菜、菠菜、芹菜、韭菜——叶。世界主要食用作物前三位是:小麦、玉米、水稻。动物按食性可分为: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吃植物。

11、生物圈了是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称。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物质的循环利用。

氧循环:(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2)所有的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燃烧煤、石油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水循环:靠蒸腾作用完成。植物根吸收的水,由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就是蒸腾作用。植物吸收的水,蒸腾散失达99%,只有1%参与光合作用和其他生命活动。蒸腾作用的意义:1促进了水的吸收和运输;2、同时,促进了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运输;3、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免因阳光强烈照射而灼伤叶片。

12、我国从1979年起,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环保树种:法国梧桐、海桐、女贞、槐树;草坪植物:高羊茅、酢浆草(观赏)、狗牙根(用于球场)。

森林对环境的作用:吸收有毒气体、降低噪音、是动物栖息的家园。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8、9章复习

1、男性生殖系统最主要的器官是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精卵结合的部位是在输卵管;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人体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受精卵的形成意味着新生命的诞生。常用的节育方式是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

2、人的发育过程:受精卵→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停止发育)是最长的时期,分为中年期和老年期。青春期发育的形态上的显著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加。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青春期的男孩会出现遗精;女孩会出现月经,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3、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尤其是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骨的成分有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蛋白质)使骨柔韧。成年人骨的成分无机物约2/3,有机物约1/3。骨煅烧时会冒出黑烟,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是无机物,敲打后骨会破碎,说明骨中含有脆硬的无机物,用盐酸浸泡骨时会放出气,溶解的是无机物,剩下的是有机物,取出骨后骨可以打结,说明骨中含柔韧的有机物。

4、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基本物质),水约占体重的 60 %—70 % ,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缺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缺铁→贫血;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维生素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缺VA→夜盲症;缺VB1→脚气病;缺VC→坏血病;缺V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5、牙齿的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内有牙髓)。外形分为:牙冠、牙颈、牙

根。类型:门齿(切断)、犬齿(撕裂)、臼齿(磨碎食物)。龋齿形成的原因:

口腔内的细菌将糖类变成酸液,

腐蚀牙釉质进而腐蚀牙本质形成龋洞,当龋洞腔深入到牙髓,引起牙痛。

6、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食物经过消化道各器官的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

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胰腺、肠腺、肝脏。淀粉最初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蛋

白质最初被消化的部位是胃、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肠。含有消化酶种类

最多的消化液是肠液、胰液,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能分泌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的消化。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7、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酶参加)。小分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用消化,直接吸收到血液。淀粉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脂肪最终被消化成甘油、脂肪酸,蛋白质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吸收器官:胃(少量的水、无机盐、酒精);小肠(各种营养物质);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甘油、脂肪酸被毛细淋巴管吸收,其它营养被毛细血管吸收。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①面积大②消化液多(肠液、胰液、胆汁)。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①面积大(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增大了面积)②壁薄(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壁、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既能消化又能吸收的有胃、小肠;只能消化不能吸收的是口腔;只能吸收不能消化的是大肠;既不消化,又不吸收的是咽、食道。

8、每日摄入热量中早、午、晚饭热量比为 3 :4 :3 ,青少年应食用足够的糖类(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适量的蛋白质(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一定量的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保证身体正常发育)

第四单元第10章复习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血液中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是血浆(含水、蛋白质

葡萄糖无机盐等);下层是红细胞(RBC),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无细

胞核,内含血红蛋白,呈红色;血红蛋白(HB)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含氧量

高时容易与氧结合,含氧量低时容易与氧分离。两层交界处是白细胞(WBC)和血

小板(PLT),呈白色。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大、数量少,,当人体有炎症的

时候,白细胞数量增加。血小板、最小、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3、血浆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白细胞有吞噬病菌的作用;血小板有促进止血、加速凝血的作用。一个人红细胞数量太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太低,会患贫血。

4、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出现少黄色透明液体叫血清,和血浆相比,血浆中可溶性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血常规化验主要检查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等。

5、ABO血型可以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一般情况下,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输血时血型不合,使红细胞凝集成团。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每年的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者日”一次献血不超过400ml。

6、如图,血管主要有:[①]毛细血管: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样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破裂时血液缓慢渗出。[②]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破裂时呈喷射状

[③]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破裂时缓慢流出暗红色的血液。输液时常选择静脉注射。

7、心脏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腔。壁最发达,收缩力

最强的是左心室。与四腔相连的血管(左心房连肺静脉,左心室连主

动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心室连动脉,

心房连静脉。同侧心房和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互相隔开。

心房与心室、心室于动脉间有瓣膜,瓣膜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8、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正常人的心率是75次/分。正常

人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样。2000多年前,扁鹊已用“切脉”的方式诊断疾病。

9、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1)体循环:

循环路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的变化: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网和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把氧气

和养料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

血。血液中含氧较多时,血液呈鲜红色的血叫动脉血。血液中含氧较少时,血

液呈暗红色的血叫静脉血。

(2)肺循环:

循环路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血液的变化: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排出二氧化碳获得氧气,

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分子代表收缩压(12-18.7kPa),分母代表舒张压(8-12千帕),持续高于

18.7/12千帕为高血压。

11、人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1)[①]鼻是呼吸系统的起始部位,呼吸道具有清洁、温暖、湿润空气的功能

⑵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是[④]咽,吃饭时说笑,食物容

易误入气管的原因是会厌软骨未盖住喉的入口⑶具有将灰尘、细菌向咽喉部位清扫结构的器官是[⑤]气管、[⑥]支气管,我们平常说的痰就来自于这两个结构。⑷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③]肺。肺由许多肺泡组成,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气体进出时至少要透过 2层细胞。

12、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有关。

(1)吸气过程: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都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2)、呼气过程: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都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体外。

13、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量。反映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成年人的肺活量大约是2500--4000mL。

14、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15、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肺泡里的气体交换:部位(肺泡与血液之间。)过程(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结果(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部位(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过程(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结果(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16、在细胞内,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在氧气的参与下被氧化分解,贮存的能量被释放出来,用于维持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17、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用体温计测量。部位是腋窝(36.8℃)、口腔(37.2 ℃)、直肠(37.5 ℃)三处。

18、体温相对稳定的意义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体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体内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11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1、人体泌尿系统包括肾(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

要器官)、输尿管(输送尿液的器官)、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的器官)、尿道。人体泌尿系统功能:形成和排出尿液,保持

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2、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每个肾大约包含

100万个肾单位,人体有两个肾,肾单位约有200万个。

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一般的毛细血管前端

为小动脉,后端为小静脉,而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的两端都是

小动脉(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

3、尿液形成过程包括(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血液流经肾小球时,

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的其他成分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

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当原

尿流进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

其余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形成尿液。

4、尿量:取决于摄入的水量和其他途径排出的水量。若其他因素不变,摄入水量多时,尿量增加;若其他途径排出水量增多,尿量减少。尿液成分的调节:肾能自动调节尿液成分(1)大量饮水后,尿液中的水含量增高;(2)饮水量少时,尿液中尿素的浓度会升高。

5、人体内废物排出的方式(1)排泄: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2)排遗: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6、排泄的器官(途径)(1)肾:形成尿液。(2)肺: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3)皮肤:排汗。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少量尿素。排遗的器官:大肠和肛门。

第4单元第12——13章复习

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称(P78图12—1):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胸腺

2、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3、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称为“内分泌腺之首”

4、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是肾上腺素,有促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等。

6、胸腺能分泌促淋巴细胞生成作用的物质,在人体抵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9、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10、神经元的结构:细胞体和突起。功能: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11、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上结缔组织膜构成一条神经。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活动,叫神经中枢。

12、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反射(区别应激性)。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类型:非条件反射(举例)和条件反射(举例)。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举例: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现象:小腿突然跳起。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3、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部分。大脑皮层有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有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中枢等。低级中枢在脊髓和脑干。

14、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有聚光作用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调节瞳孔大小

(1)眼球壁中膜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

室”)

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具有感光作用

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晶状体的曲度可使眼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2)视觉的形成: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产生兴奋)→视觉神经→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3)眼的卫生保健:

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戴凹透镜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矫正:戴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

15、耳的结构和功能:

(1)外耳耳郭和外耳道:收集、传导声波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有传导和放大声波的作用

中耳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

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有传导和放大声波的作用

半规管

前庭

内耳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信息

(2)听觉的形成: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16、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森林遭到严重滥伐、沙尘暴危害严重、大量捕杀野生动物、何时还太湖清澈秀美的原貌。

17、环境问题有: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pH小于5.6的雨水叫酸雨。

18、目前我国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采用、、等方法。

19、生活垃圾一般分为三类:、和。(列举)

20、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问世,它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法治阶段。

1983年,我国确定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200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花与果实发育关系:果实果皮种子子房壁胚 珠受精卵胚子房珠 被种皮子房壁子房柱 头花 柱珠 被雌蕊

▲传粉后的雌蕊结构图:2005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

生物的生殖、发育(八 上P 2-P 26)

1.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方式:①出芽生殖 例:酵母菌 水螅

②营养生殖 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 常用方式:嫁接、扦插、压条

▲嫁接:接穗(芽接、 枝接) + 砧木

原理: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看图操作步骤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 方式, 属于 无性 生殖。

(2)①称为 接穗 ,②称为 砧木 。①与②结合时应当使①与②的

形成层 紧密结合,以确保①的成活。

(3)新形成的植株将表现出〔①〕 接穗 的性状。

▲营养生殖优点: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2.组织培养: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植物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技术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的植物;可以产生没有病毒侵害的幼苗;

可以培育出优良高产新品种。

3.有性生殖: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传粉: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方式:自花传粉、 异花传粉

▲受精: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4.果实与种子的传播:扩大了植物生活的范围。

▲植物除了自身的力量外,还依靠风力、水力以及动物和人类的活动等传播果实和种子。

▲例子:弹射---豌豆; 风力----蒲公英、虞美人;动物和人----苍耳 水力---莲、椰子

5.家蚕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还有蚊、蝉、蝇、蜜蜂等)。

家蚕幼虫期有4次蜕皮 (眠) ;吐丝时期是在幼虫期第四次蜕皮之后,成蛹之前。

6.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发育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有蟋蟀、蟑螂、蝼蛄等)

7.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两栖类: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青蛙、蟾蜍、蝾螈、大鲵)

▲两栖类的受精方式:体外受精(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外的受精方式)

▲两栖类的发育方式:变态发育(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不同的发育方式)。

▲蛙的发育经历了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都是在水中进行的→(不能成为陆生动物的主要原因)。

▲蝌蚪与成蛙的比较:

卵黄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保护胚胎。胚盘作用是内含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起点。卵 壳气 室卵黄膜胚 盘卵 黄卵细胞▲鸟卵的结构:▲遗传图解:父母双眼皮(显性A),生出单眼皮(隐形a)子女亲 代: Aa × Aa 生殖细胞: A a A a 子 代: AA Aa Aa aa 子代性状: 显性 显性 显性 隐性子代性状比例:双眼皮显性性状75% 单眼皮隐性性状25%

▲鸟类的生殖行为: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鸟类的受精方式:体内受精(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内的受精方式) ▲鸟卵产出后,胚胎会停止发育?(外界温度低于雌鸟体温) ▲早成鸟:刚从卵壳中孵化出来的雏鸡,眼已经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羽,腿足有力, 立刻能跟随亲鸡自行觅食的鸟。(鸡、鸭、鹅、大雁)。 ▲ 晚成鸟:刚从卵壳中孵化出来的雏鸡,发育还不充分,眼还没有睁开,身上的绒羽很少,甚至全身裸露,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的鸟。(家鸽 、麻雀、燕子)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八 上P 27-P 47) 1.生物亲代与子代、子代个体之间的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它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鼠细胞核移植实验说明了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

2.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叫做染色体。

▲染色体的特点:

①每种生物体内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

②在体细胞和受精卵中成对存在;例如:人体细胞中有46条(23对)染色体。

③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例如:人体精子或卵细胞有23条染色体。

▲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 组成。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从结构上看,DNA 分子构成双螺旋结构。它可以分成许多小的片段,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可以控制不同的性状。像这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叫做基因。

染色体、DNA 、基因三者之间从大到小的关系为:染色体 >DNA >基因

3.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叫做遗传性状。例如:人的单眼皮、白化等。

4.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例如:有耳垂与无耳垂;单眼皮与双眼皮;能卷舌与

不能卷舌。

5.控制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一般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A 、B 、D )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a 、b 、d )

▲ 如果体细胞内的这对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另一个是隐性基因,则表现出显性基因所决定的遗传性状。隐形

基因能表现出来吗?能。隐形基因能遗传吗?能。

6.人体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

22对是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

1对是性染色体

: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男女染色体分析表:男 性 44+XY XY 精子:22+X或22+Y两种 X或Y

女 性 44+XX XX 卵细胞:22+X一种 X

性 别 染色体 性染色体 染色体 性染色体体细胞(46) 生殖细胞(23)骨 杠杆骨连接 支点骨骼肌 动力作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运动系统▲运动的完成:

肌肉收缩和舒张

牵拉附着的骨

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

产生运动

▲ 人类的性染色体有X 染色体和Y 染色体两种。(X Y 要大写)

7.遗传病: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色盲,血友病、白化病、先天性智力低下、先天性聋哑) ▲一般不能根治,治愈率很低。

▲近亲结婚是导致遗传病患病率上升的重要途径。原因:近亲之间,许多基因来自共同的 祖先,因此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比较大。

▲国家明确规定了禁止近亲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的人)

▲优生优育的措施: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产前诊断。

8.变异:生物在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和遗传现象一样,生物界也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

▲变异分类: :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

(镰刀形变异细胞贫血症、小麦的抗倒伏、玉米的白化苗)

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这种变异只是外界环境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其遗传物质

并没发生改变。

(双胞胎兄弟:哥哥皮肤白皙,弟弟皮肤晒黑)

:小麦的抗倒伏,抗锈病

:玉米的白化苗,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变异的意义:生物通过变异能更好的适应环境;通过变异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通过遗传和变异能使生物不断

的进化发展。一句话,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八 上P 48-P 67)

1.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运动,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

▲动物运动方式:鸟类和昆虫(空中):飞行,滑翔

鱼类、蟹(水中):游泳,爬行

(陆地):行走,奔跑,行走,跳跃

▲动物运动的主要目的:为了适应生活的环境。

例如:狮通过快速的奔跑才能捕食到其它奔跑的动物;一些鸟类在不同的季节南北迁徙到更为适宜的栖息和生殖场所,从而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运动器官:鱼----鳍;鸟类----翼;昆虫----翅膀;爬行动物-----四肢;

草履虫----纤毛;变形虫----伪足。

▲蚂蚁运动时的步伐:以一侧的前足、后足和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进行交替运动。

2.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全身的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

▲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多组肌肉协作而成(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单独完成)。

当人屈肘时:肱二头肌要收缩,肱三头肌要舒张。

当人伸肘时:肱二头肌要舒张,肱三头肌要收缩。

当人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舒张;

当人手臂提重物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

▲一块骨骼肌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

3.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量直接来源是ATP。

例如:鸟的飞行、萤火虫的发光、电鳗的放电等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ATP提供的。

4.在自然界,动物多种多样的活动,以及动物的体态、发声和其它所有外部可以识别的变化,都是动物的行为。

动物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5.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①觅食行为:蚂蚁觅食;北极熊捕鱼;蝙蝠辨别可食的青蛙;蜜蜂采蜜

②防御行为:保护色(变色龙);拟态(枯叶蝶、尺蠖);狗对陌生人狂吠不止;

③生殖行为:交配、筑巢;哺乳;孔雀开屏;青蛙鸣叫。

④其它:迁徙行为、洄游行为、冬眠行为、攻击行为

⑤社群行为: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白蚁、蜜蜂、)

▲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其群体成员之间都有明确的分工。

▲不同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6.先天性行为:(本能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例子:蜜蜂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结网、鸟类迁徙、婴儿喝奶、小鸭游泳、动物哺乳

7.后天性行为:(又称为学习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在大脑皮层参与下,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例子:海豚的顶球;蚯蚓走迷宫;小狗做算术;大山雀偷喝牛奶;大猩猩钓白蚁。

▲动物越高等,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形成的后天性行为越复杂,解决问题的

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8.实验。把下列模型放入处于繁殖期的三刺鱼生活的水中,请回答:

⑴图A表示同雄三刺鱼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模型(腹部不是红色),放入水中,观察雄三刺鱼对模型A的反应是___________(攻击/不理睬)。

⑵模型B大小,形状与三刺鱼都不相同,但下部却涂上了红色,这与

繁殖期间的雄三刺鱼腹部颜色一致,结果雌三刺鱼对模型B的反应

是________(攻击/不理睬),这种研究行为的方法叫_________。

⑶繁殖期间的雄三刺鱼占据一定的水域进行筑巢,利用腹部红色及一些

动作引诱雌三刺鱼入巢产卵受精,繁殖后代,这是动物的__________行

为,如果这期间其他处于繁殖期的雄三刺鱼进入这一水域,将会发生

争斗,这种行为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⑷雄三刺鱼冬季体表将套暗灰色“外装”,春季繁殖季节却换成腹部红色、背部蓝白色

的“婚装”,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你认为可能是___________。(温度的影响/激素的调节)

健康地生活(八上P70-P97)

1.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

虫等。

2.传染病的特征是:传染性和流行性。

3.

4.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的途径(空气、饮用水、食物、接触)。

易感人群:对传染病缺乏抵抗能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

▲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5.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免疫过程:▲当特定的抗体消灭特定的抗原后:有的抗体部分仍然长时间留在体内,当同样的抗原再来入侵的时候,存在人体内的抗体就迅速发生作用并消灭它们,因此,人不会再患同样的病。如:麻疹 天花有的抗体部分则只能短时间留在体内,再加上抗原变异,人会反复患上该病。如:流行感冒▲抗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一种抗体一般只能消灭对应的抗原。预防 措施 采取的具体办法控制传染源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报告 早治疗 早隔离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卫生管理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环境卫生 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 积极锻炼身体 避免接触传染源 加强个人防护 实行计划免疫

▲病人传染性最强是在发病初期。经济 ▲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预防的疾病是肺结核。

6.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疾病。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已经超过传染病,成为我国人民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

▲冠状动脉作用是为心脏肌肉运输氧和养料。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动脉硬化、管腔变窄等,导致心脏的肌肉缺血,这种病变就叫做冠心病。

▲冠心病形成的原因: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吸烟。

▲冠心病形成的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凡是有心绞痛的人应随时携带硝酸甘油或麝香保心丸等药品

7.癌症:又名恶性肿瘤,人体除了头发和指甲外,几乎所有的器官都有可能发生癌变。 ▲在城市中,排第一位的是肺癌;在农村中,排第一位的是胃癌;在青少年和儿童中,排第一位的是白血病。(治疗的方法是骨髓移植)

▲导致细胞癌变的因素:物理致癌因子(紫外线,X 射线,电离辐射)

化学致癌因子(亚硝酸盐,黄曲霉素,防腐剂)

病毒致癌因子(乙肝病毒,疱疹病毒)

▲癌细胞的特点是不受机体的控制无限制的生长。

▲癌症的治疗方法:外科疗法(手术切除肿瘤);化学疗法(使用抗癌物质);放射疗法(向癌变部位施放射线)。 ▲降低癌症发病率的主要措施是 预 防。在平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消除或减少环境中的致癌因子,避免或尽可能地减少接触致癌因子,积极宣传防癌知识。

8

9.又叫非特异性免疫。特点:生来就有的,并不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不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但作用力较弱。

10.第三道防线又叫特异性免疫。特点:后天获得的,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作用力较强。

11.少量饮酒能够解除疲劳,促进消化;

一次饮酒过多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抑制,引起酒精中毒,俗称“醉酒”。 酗酒:引起神经衰弱,智力减退;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引起急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引起胃酸过多,胃出血,消化道肿瘤;引起消化不良,腹泻,便秘。

12.长期大量吸烟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还对人体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13.毒品主要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等。此外,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被滥用时,也会成为毒品。

家 庭 药 箱 配 备 清 单

医用器具 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刻度服药杯

外 用 药 酒精、红药水、碘酒、创口贴内 服 药 阿司匹林、板蓝根、云南白药、乘晕宁、黄连素纱布、绷带、酒精棉球、镊子、小剪刀

风湿止痛膏、风油精、眼药水头疼 感冒 跌打损伤 恶心呕吐 腹泻配备原则 针对性 实用性 急救性▲以罂粟为原材料的毒品:罂粟→鸦片→吗啡→海洛因。目前,我国政府重点监控的毒品是海洛因。

▲吸毒对身体危害:会使人的免疫力下降,严重损伤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影响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殖能力,生出畸形儿等。

▲吸毒成瘾的原因:外来毒品中的吗啡肽代替了人脑中类吗啡肽,减少或抑制类吗啡肽的分泌,只能靠摄入外界的吗啡肽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停止吸毒,生理活动出现紊乱产生剧烈的痛苦。

14.家庭药箱:医用器具、外用药、内服药。

15.处方药:需要医生的处方才能从药店购买并在医生的监控和指导下才能使用的药。

非处方药:不需要医生的处方,可以从药店直接购买的药。非处方药的标志是OTC 。非处方药能自作主张长期服用吗?不能。是药三分毒,只有在医生指导下才能长期服用。

16.人工呼吸原理:用人工的方法,使病人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逐步恢复呼吸。常用的人工呼吸的方法:口对口吹气法。

过程:进行 人工呼吸时,应在病人颈下垫物,解开衣扣、领带等,清除口和鼻内的污物,救护人员深吸气,

用手捏住病人的鼻孔,然后口对口吹气。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强度以吹气后病人胸廓略有起伏为宜,吹气频率和呼吸频率相似(约16次/分)。

17.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健康新概念的核心:由消极被动的治疗疾病变为积极主动的呵护健康。

18.几个重要的日期:

3月12日 植树节 3月21日 世界森林日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 6月 5日 世界环境日

6月26日 国际禁毒品日 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

11月14日 世界糖尿病日 12月 1日 世界艾滋病日

八年级下册

1、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传统的发酵食品有酿酒、制酱、制醋等,现代的发酵技术能够人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如抗生素等。

2、酿制甜酒:①用冷开水(防止其他细菌污染)冲洗刚煮熟的糯米至温度为30℃左右;②把酒曲碾碎,均匀地搅拌在糯米中;③再将糯米装入器皿中,密封;④恒温25~30℃保存(酵母菌繁殖的适宜温度)。

3、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因此,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可避免食品的腐败。

4、 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方法: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

添加防腐剂等,目前已广泛利用酶对食物进行保存,例如利用溶菌酶对鱼虾等水产品的保存。

5、 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细胞工程、克隆技术等。

6、 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此技术可以用于培育转基因动植物中,如巨型小鼠、转基因烟草等。

7、 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水平上,有计划地改造细胞的遗传结构,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等的技术。克隆羊多莉的诞生标志着细胞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克隆就是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利用人体细胞克隆出组织或器官,不仅可以消除人体器官移植中的排异反应,而且还可以解决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严重缺乏的问题。

8、生物技术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

9、现存的生物估计至少有400万种,但可以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等特征进行分类。

10、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又叫物种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反之,相似程度越小,

11.珍稀植物是指由于自然条件的变迁或人为破坏而处于灭绝边缘的植物。我国的珍稀植物共有400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桫椤、水杉、金花茶、珙桐等;二级保护植物有荷叶铁线蕨、龙棕、红桧等。

12、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以为人类提供食品、药物、衣物等;有的昆虫对农业有利或有害,例如瓢虫是蚜

13、我国的珍稀动物,除了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外,还有蒙古野驴、金丝猴、白鳍豚、丹顶鹤、朱鹮、扬子鳄等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4、生物多样性指生物及生存环境的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15、我国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表现在:物种丰富;特有属、种繁多;栽培植物、家养动物的种类丰富;生态系统丰富多样等。

16、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直接价值;第二:间接价值,例如,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丰富多彩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第三:潜在价值,例如,未被开发的野生生物在提取新药物、改良品种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7、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速度的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的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生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主要原因,此外,环境污染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

18、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同时,还应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其中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基因库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

19、生命起源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原始大气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氨、氢、水蒸气)在早期地球环境(高温、雷电、紫外线)条件下合成为有机小分子;第二,有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第三,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通过长期的互相作用,最后逐步形成能够生长、繁殖、遗传的原始生命,并进一步形成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20、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等的总称。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它们有规律的出现在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中,其中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这说明生物是进化的。同时科学家还通过比较解剖、细胞研究等方法找到了生物进化的其他证据。

21、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大约经历了5000万年,其进化趋势是:体型由小趋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足逐渐变成中趾发达并惟一着地。

22、1861年,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就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1986年,在我国辽宁省又发现辽西鸟和孔子鸟等化石,进一步显示了鸟类可能起源了爬行类。根据现在已经发现的鸟及其祖先的化石,按进化顺序排列:古代爬行动物→辽西鸟→始祖鸟→孔子鸟。

23、植物进化历程:最早的植物是海洋中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它们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等。

24、无脊椎动物进化历程:最早出现的动物是生活在海洋中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它们经过漫长年代逐步进化为多细胞的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原始无脊椎动物。

25、脊椎动物进化历程:由古代鱼类进化为原始两栖类,再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进化为鸟类和哺乳类等

26、生物进化规律: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27、19世纪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是自然界中的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通过

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达尔文对加拉帕戈斯群岛地雀进化发展的研究,对确立他的生物进化学说起了重要作用。

28、人类起源于古猿。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是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智人阶段。化石证据表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迁,生活在数上的人类祖先被迫下地,逐渐地用后肢直立行走,用前肢寻取食物,并在长期使用工具的基础上学会了制造工具等。而在进化过程中人的脑容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29、在一定地域里,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其中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和土壤等;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同时也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以动植物为食的动物是消费者;许多微生物是分解者,它们能够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30、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取食的关系而形成食物链,它们经常互相交错,形成一张无形的网络,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1、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它常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

3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33、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其中前者由可以分成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后者可以分成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总和,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4、在一定时间内,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称为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是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

35、生态农业是在总结继承传统农业精华的生产经验基础上,综合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业、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例如,我国南方地区的桑、蚕、鱼塘生态农业系统能使丝绸业和食品业、渔业和能源等都得到合理的发展。

36、生物圈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为了人类的自身利益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人类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物多样性得到人类的真正保护,才可能保护好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

知识小结

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个信号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4、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①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②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基本组织、分生组织。

③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5、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①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相比,“三无”,无细胞壁、无叶绿体、无液泡)

②人体的基本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③人体具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八大系统知识集合

一、运动系统 1、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骨连接、骨骼肌。 2、运动系统的功能是运动、支持、保护。

3、运动是如何产生的?(在神经的支配下,肌肉收缩或舒张,牵拉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运动。)

4、当人屈肘运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当人伸肘运动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当人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当人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二、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①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②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腺、胃腺、肠腺。

③唾液腺分泌唾液;胰腺分泌胰液;胃腺分泌胃液;肠腺分泌肠液;肝分泌胆汁;(肝是最大的消化腺)。

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⑤“细嚼慢咽”比“狼吞虎咽”好,细嚼慢咽可以保护口腔黏膜,有利于唾液腺分泌,对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利于消化。

2、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

三、呼吸系统 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①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②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是咽。声带位于喉部。③气管的下端分为左、右支气管。

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3、呼吸系统的功能是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4、呼吸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有关。

①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舒张,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过程。

②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收缩,气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过程。

5、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①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②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四、循环系统 1、循环系统的组成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心脏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3、静脉连心房,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

4、动脉连心室,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

5、瓣膜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

6、体循环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左心室、主动脉里流动的是动脉血,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里流动的是静脉血)。

7、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右心室、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左心房里流的是动脉血)。

8、循环系统的功能是运输体内物质。

五、泌尿系统 1、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2、泌尿系统功能是泌尿和排尿。

3、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4、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大约包括100万个肾单位。

5、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7、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新吸收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形成尿液。

8、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水和尿素。

六、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4、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的两个半球分别掌管人体的不同活动,左脑控制身体右半部的活动,右脑控制身体左半部的活动。

5、神经系统的功能是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七、内分泌系统1、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睾丸和卵巢)。

2、垂体被称为“内分泌腺之首”。能分泌激素,且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活动的激素是垂体。

3、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

4、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和各种促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胸腺分泌胸腺激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胰岛分泌胰岛素;睾丸分泌雄性激素,卵巢分泌雌性激素。

5、甲状腺分泌不足会导致呆小症和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肿大是缺碘引起的,缺碘食用海带和紫菜。

6、甲状腺分泌过多会得甲亢。

7、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加速血糖的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8、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 9、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是分泌激素,通过激素的作用,调节人体的生殖作用。

八、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器官有睾丸、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睾丸是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2、女性生殖系统的器官有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卵巢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3、卵子的排除路线:卵巢→输卵管。精子的进入路线:阴道→子宫→输卵管。

4、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部位是输卵管。

5、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是输卵管。

6、人的生殖细胞包括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

7、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氧气和养料。

8、生殖系统的功能是繁衍后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