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结合作品浅谈瓦格纳乐剧的思想

结合作品浅谈瓦格纳乐剧的思想

结合作品浅谈瓦格纳乐剧的思想
结合作品浅谈瓦格纳乐剧的思想

学院:音乐学院

班级:0901班

学号:2009108010149

姓名:陈洁

结合作品浅谈瓦格纳乐剧的思想

理夏德。瓦格纳生于莱比锡,他是德国歌剧的改革者,他认为音乐只是手段,戏剧才是目的,音乐要服从于戏剧。他认为最伟大的歌剧要选择历史,神话,传说作为题材,面向全民的戏剧是将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综合为一个整体的艺术。把这种理想的新型歌剧称为‘乐剧’。

瓦格纳的乐剧理论和以《尼伯龙根的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为代表的乐剧创作对西方音乐历史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瓦格纳要求他的乐剧像古代希腊戏剧那样是诗词,音乐,表演,舞台等诸种艺术综合的整体艺术品。他首先十分重视乐剧脚本的写作,每一部作品脚本都由他亲自动笔,在阅读大量有关的历史资料,进行学者式的版本比较和选择之后,先写出散文稿并邀请亲朋好友聆听他的朗读,再将其写成韵文,最后才进行音乐创作。瓦格纳对脚本如此着力并不在于外在文学性的词汇,而是能揭示其内在涵义的“乐剧”音乐本身,因为正是在这个充分的准备过程中,与歌词融为一体的音乐逐渐从中酝酿而生,脚本不再仅是提供歌唱的形式框架,而充分显示出音乐与戏剧之间的紧密关系。

为此,瓦格纳运用独创的音乐手段来达到他所渴望的乐剧风格,传统歌剧的“分曲结构”(即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或乐队有各自独立编号的部分)将音乐戏剧切割分离,而瓦格纳追求的是一种“整体艺术”。以他的代表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为例,三幕结构的乐剧各由几个情节,地点相对固定的“场”构成,在每一个场里面为实现贯通的整体感,传统的歌剧重唱被对唱代替,独唱,对唱,合唱互相不可分割;采用“无终旋律”织体,即旋律避免传统声乐那种完整的主导性线条,而是将歌唱作为一个声部完全融进管弦乐的织体,声乐与器乐线条此起彼伏从而避免明确的段落终止。第二幕的3个场(乐队前奏接伊索尔德和侍女,伊索尔德和特里斯坦,马克王和众人的终场)其间的关系既是如此,稳定明确的d小调终止式仅出现在全幕结束处。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认为是他的第一部乐剧,充分体现了他的改革精神和原则,以音乐戏剧的手段,真实地反映了在19世纪50年代德国后期,一位经历了在精神、物质、感情生活中一系列危机的艺术知识分子的内心体验,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感知认识。《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与常规歌剧不同在于其中没有太多的舞蹈动作,音乐语言被视为首要地位,通过极富感染力的音乐语汇,充分表达了剧中人物的复杂感情。瓦格纳的“音乐戏剧”讲究的是音乐对戏剧的服务,其中心在于“戏剧”。他将创造的歌词采取头韵和脚韵尽量地结合,以期达到与音乐最为统一的表现。瓦格纳理想中的“音乐戏剧”形式是将戏剧和音乐两者一体化,而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则恰好又能用以表现戏剧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和声与管弦乐的色彩。瓦格纳将音乐重心放在织体的内声部上,与脚本在戏剧的意境和舞台布景以及离奇的内涵上相互照应,并最终达到了音乐功能为戏剧服务的目的。在瓦格纳辉煌壮丽的大型“音乐戏剧”中,各种戏剧性表情和意图都是通过主导动机的使用和唱腔来体现的。声乐方面,瓦格纳则给予了人声以一种自由的咏叙式的线条。这是介于说话与唱歌之间的曲调。根据戏剧内容要求,表现理智内容的词句时接近说话,表现感情内容时倾向旋律性,说话旋律即是这两者之间的自由形式。《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具体的和声与调性手法上,一方面和主导动机相结合,对乐剧起到总体的结构作用,另方面更加突出调性的不清晰及频繁转换,该剧竭力回避或拖延主要调性的主和弦的出现,半音,不协和音等大量和弦外音的连续

使用,不协和和弦的连接常常没有准备也不作解决,使之调性重叠甚至是复调性的效果,这些手法导致古典传统的功能和声体系趋向瓦解,而它正是瓦格纳为扩大音乐内部紧张力度而创造出来的具体手段,他将戏剧人物的狂热激情推到最高点,揭示其复杂的心理状态和深刻的戏剧内涵。

瓦格纳音乐中充溢着的浓烈激情被作为后期“浪漫主义”的典型,富于联想效果的管弦乐生动地解释情节和角色的处境及心理状态,又是19世纪的“综合艺术”及“标题化”音乐潮流在瓦格纳乐剧中体现。他的乐剧集中了19世纪音乐艺术的最高成就,吸收了从贝多芬到韦伯,从柏辽兹到李斯特以及法,意歌剧的经验,以大胆的创造开辟了通向未来的路,无论是他的“整体艺术”,“主导动机”还是他的“无终旋律”或“半音和声”都预示了西方音乐后来的发展。在瓦格纳留下的大量著作,散文和通信中关于艺术,社会和人生都有论述,其中有精辟见解也充满着矛盾和夸张,反映出瓦格纳接受了19世纪中,下叶哲学思想上多种流派的复杂影响。

贾平凹作品特点

长篇小说:《商州》《浮躁》《妊娠》《美穴地》《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州河》《黑氏》《怀念狼》《秦腔》《高兴》《情劫》中短篇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早晨的歌》《山地笔记》《野火集》《腊月·正月》《小月前本》《新时期文学名著丛书贾平凹卷》《天狗》《故里》《商州散记》《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散文集:《月迹》《爱的踪迹》《心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坐佛》《朋友》其他: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诗集:《空白》,《平凹文论集》相关评论:《学活着》《造一座房子住梦》《平凹与三毛》获奖情况:《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儿》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浮躁》于1988年获美国飞马文学奖;《废都》1997年获法国女评委外国文学奖;《秦腔》于2008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6年4月获得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第四届年度杰出作家;曾获得全国文学大奖三次,“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00五年度杰出作家”及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法兰西文学艺术最高荣誉和“红楼梦”文学奖。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二十种版本。 一、历史感强,能够以细微的社会现象体现大的历史变迁;具有浓厚的西北地方风情,能够体现出西北地区(关中地区)语言、风俗、人群性格等特点;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对于国民性的披露、讽刺非常深刻,有很强的现实性;在结构布局上,有明显受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影响的痕迹,擅长以点带面,不断扩大故事的脉络。 二、贾平凹散文最大的成就,是儿童文学散文,他的其他散文,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儿童文学散文的影响。在儿童文学散文的创作中,贾平凹取得了如下一些特色: 1、小说式写法,充满童心,酿造意境童心和意境,都是贾平凹刻意的追求。2、留空计白,温淳含蓄。3、雅淡自然,讲究气韵。4、语言简朴,多用口语平凹散文的语言,主要是口语。贾平凹的成人散文,除了儿童文学散文的特色外,还有一些特色。一是取材自由,关注日常生活。他的散文题材,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和禁区,什么都可以写,这跟他的专业作家身份和名士风度的追求有关。关注日常生活,随意作文,伸手拈来便是题材,在“雅淡”的旗帜下面,一切平常事物,无奇、无趣、无味、无深刻的思想,都可以作出解释,罗致进散文里。二是文体自由,近似杂记。 三、贾平凹的散文内容浩瀚,五彩缤纷,从抒写的内容和笔调去看,可以归成五类:第一类是情绪小品,以抒写某种特定的情绪为主,如《大洼地一夜》就是代表;第二类是场景小品,以写各类场景为主,如《静虚村记》、《黄土高原》等;第三类是人物小品,粗线条勾画人物为主,如《摸鱼捉鳖的人》、《在米脂》等;第四类是随笔,综论人生,针砭世情,如《人病》、《牌玩》等;最后一类是风物小品,描摹风俗,记述玩物,如《陕西小吃小识录》、《玩物铭》等。贾平凹于传统的散文写作中,取了个大突破—凡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情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现文中。那份坦诚、不摆架子、不高调等性格,亦是他赢得读者的方法之一。在他文中,不难发现贾平凹的赤子之心,于现今复杂的社会里的确难寻。而且,贾平凹对美感的追求,于字里行间清晰易见。他不单只在乎自我领略,亦愿把这审美路径向读者介绍及实践。贾平凹在他最新的长篇小说《高老庄》后记里,夫子自道地说:我是失却了一部分我最初的读者,他们的离去令我难过而又高兴。”这是实话,也是明摆着的事实;老贾又说,“我得改造我的读者,征服他们而吸引他们。”这也许仍将是事实,然对于我而言,我却更愿相信:强弩之末的贾平凹已无法通过征服来吸引我了,虽然我仍将是他的读者。但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在看一位曾被认为是最具有天赋、最有特色的大作家如何一步步地走火入魔——这也许是一桩如同英雄末路、美人迟暮般的残忍快事。

瓦格纳和音乐节的英文介绍

Wilhelm Richard Wagner was a heavy hitter in the history of German opera. He undertook the front of Mozart and Beethoven's traditional opera, after he opened the romantic opera composing trend. It followed by Richard Straus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his complex politic and religious’ thought, he became the most of contro versial people in the European history's music. Content The Ring is a work of extraordinary scale and scope. Its most obvious quality, for a first-time listener, is its sheer length: a full performance of the cycle takes place over four nights at the opera, with a total playing time of about 15 hours, depending on the conductor's pacing. The first and shortest opera, Rheingold, typically clocks in at two and a half hours, while the last and longest, G?tterd?mmerung, can take up to six hours in performance. The scale and scope of the story is epic. It follows the struggles of gods, heroes, and several mythical creatures, over the eponymous magic Ring that grants domination over the entire world. The drama and intrigue continues through three generations of protagonists, until the final cataclysm at the end of G?tterd?mmerung.

作曲家瓦格纳是谁

作曲家瓦格纳是谁 瓦格纳,德国作曲家,作为近代欧洲历史上最负盛名的音乐巨匠。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作曲家瓦格纳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1883)德国作曲家。出生于莱比锡,从小接受了完善的音乐训练,对音乐和戏剧十分感兴趣,后在莱比锡大学学习作曲,中途退学,受聘为维尔兹歌剧院的合唱指挥。其一生致力于歌剧创作,对德国歌剧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883年2月13日,作曲家于威尼斯的温德拉敏宫逝世。前面承接莫扎特、贝多芬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德;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作曲家瓦格纳的生平瓦格纳生活的时代, 在德国普遍认为德语不够雅致,宫廷内外盛行意大利与法国的歌剧,偏重音乐技巧上的华丽而忽视戏剧的内容,故瓦格纳提出"乐剧"的口号,提倡以音乐跟戏剧并重为目的来创作歌剧,建议作曲家亲自参与剧本的创作,并认为歌剧的题材应只适宜于音乐处理。他将过去只在前奏或序曲中出现的管弦乐队的地位提升到了极致,使其成为统一全剧的支柱。另一明显的改革在于他乐剧中的主导动机,其实无论过去还是现代,作曲家都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到主导动机,但瓦格纳不同于他们,他系统的运用主导动机,并通过复调来组合几个主导动机,可以

说,由极端集中的情节编制出的主导动机之网覆盖全剧,使文字语言与音乐语言完美的结合,是一种精确而单纯的潜台词。 除此之外,他的乐剧中几乎没有分曲与合唱,铜管乐的运用更加自由灵活,感情的意义由乐队以旋律及和声的方式表达,人声声部浮动于管弦乐流的表面,宣叙调与咏叹调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瓦格纳的歌剧改革主要开始于《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这部歌剧1865年在慕尼黑的演出标志着西方世界音乐语言中一种新方言的开始,从此以后,"瓦格纳风格"成了歌剧或一般音乐中"先进"及非传统的代意词。 很多人在听瓦格纳音乐的同时要提到他的思想,当然音乐家本身的性格与思想对其创作作品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过分重视他的思想对于欣赏他的作品来讲却是一种遗憾。据说希特勒曾叫人在拜罗伊特为他专门演出瓦格纳的作品,当时他感动得流泪,恨不得与这位上个世纪的天才执手亲谈。纳粹歪曲了瓦格纳作品中的一些思想来美化自己的罪行,但这不能作为指责瓦格纳音乐的理由。瓦格纳的青年时期,其思想主要倾向于"德意志",他受到费尔巴哈和巴库宁的影响,写过许多狂热激进的文章,甚至参加过德累斯顿的革命。 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以后,瓦格纳逐渐接受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论调以及尼采的超人论说等思想,以及后来戈比诺的日耳曼血统论,晚年的时候,瓦格纳也受到宗教神秘思想的影响。瓦格纳与尼采曾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他们的友谊维持了十年,当瓦格纳改变其音乐风格之后,尼采与他决裂,称他是一个狡猾的人,称听他的音

威尔第、普契尼及其歌剧作品异同之比较

南京理工大学 《西洋歌剧名作赏析》选修课结课论文 威尔第、普契尼及其歌剧作 品异同之比较 班级:10042203 姓名:马若飞 学号:1004220334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2011-12-10

威尔第、普契尼及其歌剧作品异同之比较 世界歌剧的历史,是从意大利开始谱写的,歌剧于1600年左右在佛罗伦萨诞生以来,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经过几代作曲家创作、积淀,终于在威尔第、普契尼的创作中达到了又一个顶峰。 不可避免地,全世界的歌剧发展几乎都是在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下进行的。威尔第与普契尼的歌剧创作有着极其相近的共同点,他们都十分敏感、十分准确地观察、审视着他们身边的社会情况,用符合社会心理的思想指导歌剧创作; 因此所创作出的作品风格迥异。但是,他们之间又具有显而易见的差异,两位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个人审美观的不同,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艺术创作,影响了他们对人、对社会的认识方式和程度,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因而使得他们作品的社会价值有所区别。虽然他们的歌剧都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文献,但如果我们把他们的歌剧与他们的社会、思想联系起来,再把他们之间由于所处的环境差异而导致作品的不同来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就可以更准确地学习研究两位作曲家的作品,进而更好地诠释两人的作品。 一、作品整体风格方面 刚刚已经提到,两人作品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以为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威尔第的歌剧中那种胸怀宽广的气度,包含着对祖国对家庭的爱,普契尼的歌剧则更多地描写人间感情;威尔第的歌剧更具有戏剧性,普契尼的歌剧则具有抒情性;威尔第的歌剧创作风格为浪漫主义,而普契尼的歌剧创作风格则属真实主义。” 浪漫主义是继古典主义之后风靡世界的一种文艺思潮,其特点是理想性强,感情炙烈,喜欢描写和赞美自然,艺术手法夸张。而真实主义的思潮还在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进行激烈斗争的年代里就开始萌动了,直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真实主义才兴旺发达起来,并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潮,认为“优秀的创作有如一面照路的镜子,既映出美丽的蓝天,也照出路上的泥塘。(司汤达)” 威尔第是一位把浪漫主义歌剧发挥到极致的作曲家,威尔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戏剧性的力量和热情。他具有通晓情节和冲突方面——也就是戏剧方面的全部情感的想象力,因而能使戏剧性场面充满令人激动的表现力。他一次又一次地要求他的脚本作家:“短小的戏剧、迅速的发展、饱满的热情……热情至上!”威尔第是真正的意大利人,他的艺术以旋律为基础,对他来说,旋律是人类情感的最直接的表达。他坚持说:“缺乏自发、自然和简明的艺术不是艺术。”威尔第继承了丰富的传统,又具有惊人的创造力,是浪漫主义歌剧的杰出代表。 如果说威尔第的歌剧能够震撼人心的话,普契尼的歌剧则能够感化人心。 “在普契尼的歌剧中,洋溢着不同于威尔第的清新风格,虽然没有威尔第歌剧那样大气磅礴、那样深刻,他的抒情性吸引了千千万万的听众,无论他们来自哪一个阶层,都感受到了普契尼歌剧所特有的真诚、自然和亲切。”因为在普契尼的歌剧中描绘的人和事,往往就像发生在他们身边故事。普契尼的作品虽然没有威尔第那么多,他一共创作了十二部歌剧,却几乎每一部都代表了他的水平,都是他充分构思之后的精心之作。在普契尼的歌剧中,戏剧化的矛盾冲突、热烈而紧张的舞台气氛、抒情而伤感的音乐风格,寻常百姓的心理和身边琐事的悲剧,以及他对平凡生活中小人物的同情心,无不打动人心。无论是歌剧男女主角的爱情悲剧,还是音乐中的异国风韵,全都会在戏剧和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渗入到每一位听众的心灵深处。 比如《托斯卡》,话剧《托斯卡》是一部以重要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把性、虐待狂、宗教和艺术各种成分融为一体的一部作品。他以真实主义的手法体现了激烈的心理矛盾冲突,强暴、凶杀和历史事件等因素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这里不仅有善良的爱,正义的爱,也有像斯卡尔皮亚、斯波莱塔那样险恶的坏人。《绣花女》是以博得人们同情的眼泪而获得成功的,《托斯卡》则是能唤起人

郁达夫先生的文章特点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文学创作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其作品中的《感伤的行旅》《归航》可以看出其拼命地发泄一个人的本能,竭力要在病态中满足自我。这种情感和行为显然具有消极性,这是郁达夫文学作品中不健康的内容,但却绝不是反动的内容,绝不是与时代思潮格格不入的情调。郁达夫主要是以这种 病态来发泄一个从封建礼教羁绊中觉醒了而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苦闷。这种不健康的色彩下面仍有着五四“人的发现”所寄寓的积极的意味。

贾平凹早期作品赏析

论贾平凹作品的“色、香、味” ——浅析贾平凹的文学特质 摘要:贾平凹是一个有争议的中国当代作家,几乎他的每一部作品问世,都会引起不同的声音。他的精神探索“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 他的语言极具魅惑,“妙想迂得”;他特立独行又醉卧传统。他是中 国文坛不可多得的“鬼才”。 关键字:精神映象、语言、特质、“鬼才”、争议 古老神秘的商洛山地几千年来孕育出了贾平凹这样一位闻名海内外的文坛奇才。众所周知,他到目前为止的丰厚而独特的文学成就,早已引起了国内国际的广泛关注。意味深长的是,他从步入文坛伊始就一直引人注目并不断有新热点出现。可以这么说,贾平凹已具备了思接千载,精鹜八级的能力;形成了文学艺术民族化、个人化的本质意象。以下是本人对贾平凹文学特质的浅显解析。 一、贾平凹的精神映象 此时说他的精神映象并不是单单剖析他的精神内涵、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而是要通过他的作品中的创作意象和反映出的文化现象大体勾勒出他不同于常人的精神世界以至于支撑他的创作精神体系。 (一)创作意象 1、意象的追寻与发展 贾平凹文学创作上的意象探索,是从对社会政治意识模式的挣脱开始的。同时,在对中国当代文学传统的抗争中,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则是

他艺术创作上创新的第一步。为其赢得全国性声誉的是短篇小说《满月儿》,后又出版的几部长篇小说,均未超越社会政治的窠臼,但可以看出,他的确在做着苦苦挣扎,企图最大限度上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和气质特征。他把突破口选在了爱情上,尽可能使自己和人物不要成为“捏弄成的泥胎,不是斧子砍成的木偶”,而使他们成为“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活人”。【1】特别是政治生活中,渗透着一定程度个人化的生活精神与情感。特别是依靠商州山地的特殊生活气息,冲淡了政治生活的浓烈度。初步窥探了后来被贾平凹极大发展的灵性、灵气和个人特有的气质。 在写作上,他由被动向主动挖掘,“不再去简单的肯定什么,而具有了批评的眼光;不再将目光投向生活的表面,而将感触伸向了生活的底层;不再专注于人的外在和思想观念与社会生活,而深入到人的内在心理与情感世界。”【2】因此,1980年代初期,他作品中欢乐的笑声少了,而增添了一种沉郁,但却受到到评论界不公允的批评,正因为坚持独立的个性使这种格调在《妊娠》、《废都》、《高老庄》等作品中均有延续。到80年代,他从中国文学艺术传统中得到启示,并试图在中西比较中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文学创作的路子。他将西方文学艺术中的象征特定含义引入,将象征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向作为一种整体艺术结构的表现方式,从局部象征走向整体象征发展而来。 长篇小说《废都》的问世,对于贾平凹的文学创作来说,具有特殊意义。把他抛向了大红大紫的巅峰。他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独有的一个混沌的意象世界。从《废都》到《白夜》、《土门》、《高老庄》显示着贾平凹精神裂变与重构的心迹。他将意象的象征意义指向,渗透在具体的、实在的现

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简介

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简介 《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是德国音乐家瓦格纳作曲及编剧的一部大型乐剧,整个于1848年开始创作,至1874年完成,历时共26年。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相关内容。 中世纪时基督教在整个欧洲盛行,过去在地方上流传的一些北欧神话被视作邪教清理,残存的较为著名的有英格兰的贝奥武甫,冰岛的埃达和德国的尼伯龙根等,瓦格纳的《指环》就出于这部中世纪德国的民间叙事诗《尼伯龙根之歌》。北欧神话与其他的古代神话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北欧神话中神的身上有着人性的一面,是有一定的限制,其本身也面临灭亡的命运。《诸神的黄昏》中就体现了这一万物同归于尽、转换新生的思想。当时,瓦格纳将这部叙事诗整理后打算写成歌剧脚本,却招来很多反对,多数人认为这样庞大的脚本无法配成音乐。但瓦格纳成功了,他用二百多个主导动机贯穿全剧,用明暗两条线来推进剧情的发展。 由于瓦格纳的歌剧乐队编制庞大,所选择的歌手在音量音色和强度方面都有特别要求,同时还需要采用一些极端措施保证聆听效果,故瓦格纳的崇拜者,巴伐利亚大公为他的《指环》能够上演特别出资建造拜罗伊特剧院(又名节日剧院,1872年5月22日破土动工,历时两年多,于1875年竣工),其设计专为配合瓦格纳的要求,它将

乐池沉降得更深,最嘹亮的铜管乐器放在最深处,离指挥很远,远远低于舞台上的歌手。1876年8月,《指环》全剧于该剧院首演,分四天上演,共演两次,每天下午4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首演的指挥是汉斯;里希特。当时,演出盛况空前,几乎整个欧洲的音乐人士都齐聚这个莱茵河边的小地方,甚至到了拜罗伊特发生食物短缺的程度。 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内容介绍根据德国民间诗史《尼白龙根之歌》和北欧《沃尔松格传说》改编。铁匠齐格弗里德(班诺;福曼Benno Fürmann 饰)在一次陨石坠落后与冰岛女王伯伦希尔(艾丽西亚;维特Alicia Witt 饰)不打不相识,并且陷入爱河。之后他杀死了作恶巨龙,并用龙血沐浴让自己刀枪不入。可后背上一块树叶覆盖的地方没有沾到龙血成为了他的弱点。 齐格弗里德因杀死巨龙而被国王赏识,要将自己的公主妹妹(克里斯蒂娜;里奇Christina Ricci 饰)嫁给他,但格弗里德已心有所属。为了达到目的国王在酒中加了药使他忘记女王爱上了公主。国王请他帮忙打败冰岛女王伯伦希尔,于是他戴上变形头盔,装成过国王的样子打败了伯伦希尔。伯伦希尔被他的“背叛”伤透了心,被迫嫁给国王。各怀心事的两对新人在同一天结婚。齐格弗里德最终会想起女王吗?四人将对面如何的命运呢? 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组成序曲音乐把人们带到莱茵河底,三位看护莱茵河黄金的少女挑逗着代表邪恶的尼伯龙根家族的侏儒,当侏儒知道只要发誓永远抛弃爱情就可得到黄金,戴上用黄金打造成

郁达夫文学作品特点

郁达夫先生的作品特点创作风格 文学创作阶段特色,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920—1933);中期(1933—1938);晚期(1938—1945)。 早期:1920—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1933—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 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 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 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 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 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文学创作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其作品中的《感伤的行旅》《归航》可以看

贾平凹文学作品的特点

贾平凹文学作品的特点 一、细腻悠长,令人寻味。他的笔法如电影镜头,推、摇、拉,一个个镜头将美景逐一展现。《商州又录》是贾平凹关于商州的系列散文中的一部。这是一篇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写景散文。他共分11个段落,这11个段落之间的结构方式散漫、随意,但其笔调细致,就像是由11幅写意的素描画组成的画卷。如第一部分开头写道:“最耐得寂寞的,是冬天的山,褪了红,褪了绿,清清奇奇的瘦;像是从皇宫里走到民间的女子,沦落或许是沦落了,却还原了本来的面目。石头裸裸的显露,依稀在草木之间。”这段中的“红”、“绿”、“瘦”营造了一个画面感极强的意境,不得不让人细细地去品味。贾平凹善于运用拟人、通感的方式传递感觉,如“路是顽皮的,时断时续,因为没有浮尘,也没有他的脚印”。他常用轻淡的笔墨,再现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又经常忽视的景象,但却能引人入胜的散文,浓的如酒般醇厚绵长,淡的如溪水清纯透明。在一种古朴而又平淡的氛围中,贾平凹道出他对生命、历史、宇宙的深深思索,使他的散文具有一种深邃的哲思。《静虚村记》便是他的一篇散文佳作。回归自然、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是贾平凹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为了达到自然与人融合这一境界,贾平凹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的带有古典神韵的画面。静虚村远离“繁华”、“热闹”的城市,是一个“清静”的地方。与自然的接近使这里人们极易受到道家“知足观”的影响。他们是山野村人,住着茅屋,却并不觉得“寒酸”;他们喝的是粗茶,吃的是淡饭、一个个却坦然地端着碗“一律集在巷里,就地而蹲”地吃喝。恬淡超脱、适意自然便是静虚村人最高的人生哲学,他们“厚诚”、“几乎近于傻昧”,其实,这些平凡到极点的山民都是真正的“智者”。他们的脉搏和着山山水水的心律而跳动,自然,赋予了他们一切,也昭示了一切。在《静虚村记》中,一草一木,一石一屋,都可见出人的心灵的投射。 二、具有哲理意味,平淡中透漏着大道理极富情致和个性。贾平凹的大部分散文都闪烁着哲理的火花。这种哲理多出自作家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非前人言论的重复。这些作品在简短的篇幅中,既没有玄奥的言词,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是以一个经历者的身份讲述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表作有《丑石》、《一棵小桃树》、《文竹》等。例如《丑石》,贾平凹在写“丑石”时,可看出他对于丑石是有感情的,他在用他的感情来述说哲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看起来像一篇叙事散文,但实则是一篇哲理散文。我们生活中缺乏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这样的哲理寓意不是从长篇的大道理中说教出来的,而是简单地从一个小小的生活故事中传达给人们的,这样的“哲理散文”看起不恶心、不作呕,很舒服。平平谈谈才是真。看多了那种“大鱼大肉”的散文,来点“清淡小菜”很让人胃口大增。 三、语言平实、朴素、大气,善用白描手法。贾平凹是个注重语言的作家,他的语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无言”。贾平凹早期创作即十分重视语言的运用,他认为好的语言的标准一是充分地表现情绪,二是和谐地搭配虚词,三是多用新鲜准确的动词。如《闲人》中,“闲人是一个不拘生活小节、性格开朗豪爽、爱打抱不平的人,他够哥们儿义气,傲慢、还有点玩世不恭”。对闲人日常生活,结识朋友的描写,就仿佛有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立在面前一样。就“‘喂,哥们儿!’他一跳一跃地迈雀步过来了,还趿着鞋,光身子穿一件褂子,也不扣,或者是正儿八经的西服领带——总之,他们在着装上走极端,但却要表现一种风度”。就这样一位人物被贾平凹描绘得让人又喜又恨。他没有用什么过分的辞藻来堆砌,他就用一种平实的笔调来叙述,不刻意美化,也不蓄意丑化。《静虚村记》中对农村生活的抒写也是极其平实的,没有矫揉造作的笔触,那样恬静的生活已经是最好的说明,无须加上不真实的花边。贾平凹靠白描传神,构筑起一个朴素恢弘、沉稳深邃的艺术世界。如他的《延安街市记》对街市上买卖场面的描写“买卖起来,价钱是不必多议,秤都翘得高高的,末了再添上一点……

木 心(素材)

木心 木心(1927年2月14日--- 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诗人、文学家、画家。1927年生于乌镇东栅,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2011年12月21日凌晨3时,木心在故乡浙江乌镇逝世,享年84岁,是陈丹青的导师,曾出版多部著作。 木心先生出身首富之家,舅舅是作家茅盾。1948年自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是林风眠的学生。毕业后,任教于浦东高桥中学。1950年代起在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任职。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于1971年被逮捕入狱,原先他自订的二十二册文学作品也都被查抄。出狱后继续从事美术工作。他还曾任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等职。[1] 1982年起前往美国纽约定居,继续其绘画及文学创业。当时,木心的诗歌已经有脱离现代诗的端倪。80年代他开始以一句话的形式写作俳句,1986年于台湾出版《琼美卡随想录》,首度发表了他的一行式俳句,影响了日后台湾的自由句发展,与隐地并列为自由句的先驱。此后他出版了包括《散文一集》、《琼美卡随想录》等在内的十余部作品。他还曾在各地举办个人画展,他也是首位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20世纪中国画家。此外,他还于1989年至1994年间为旅居纽约的一群文艺爱好者讲授《世界文学史》,其中包括著名画家陈丹青等。2005年他受家乡乌镇的邀请回国定居。2011年10月因肺部感染住进桐乡第一人民医院,同年12月21日凌晨三时该医院病逝。[2] 美术作品《塔中之塔》 从技法上看我们又很难将之称其为国画,因为木心先生很少单纯地使用笔墨而是将中国传统与西方当代艺术中的多种绘制技巧融为一体,以创造出他想象中的风景,而这风景是他精神的唯一安顿。与这批风景一同展出的还有木心先生写于狱中的诗文杂记,这里面完全没有对时世不平的抱怨,而是想象了大量世界精英分子间的对话:托尔斯泰、莱奥那多、沃尔夫、托斯妥耶夫斯基、瓦格纳。 木心先生将2008年的画作展览命名“塔中之塔”,一个是生活中囚禁他的“雷峰塔”,一个是他内心营造的“象牙塔”。正如巫鸿所说,木心先生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对现实的反抗,而是精神的升华。 “你们看画,我看你们的眼睛。”木心曾对前来观看画集的访问者说。评说木心的绘画便不免有点惶恐,因为他在天上洞彻地看着我们的眼睛,是否聪明,是否诚实。 木心传世的绘画,能看到的不多。我手头有三种他的画集,第一种是《The Art of Mu Xin:Landscape Paintings and Prison Notes》,收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博物馆收藏的33幅作品,据木心说半数创作于“文革”浩劫中;第二种是《Mu Xin Landscapes of The Mind》,收入4幅作品,均标明画于1979年;第三种是《Celebrating the Life and Art of Mu Xin》,收入40幅作品,为2002年至2003年创作,彼时旅居纽约。感谢美国收藏家郭莱德(Frederick Gordon)先生,他让我在上海看到了木心绘画的一件长幅原作。 木心先生所有以上绘画,全部是中国水墨,对象一律是自然山水。无论在文

贾平凹散文艺术风格

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贯穿性人物,贾平凹有着无可争议的地位与影响。贾平凹是一个复杂独特的存在,不同文体经他的灵光照射便能异彩顿生,以一人“兼具数美”,实为当代文学创作界的奇才。其小说创作成就巨大,散文创作也毫不逊色,以广泛宏富的内容、超凡脱俗的形式在当代散文创作中脱颖而出,卓然独立。 青年评论家谢有顺,在评谈平凹散文作品时曾说:散文“为人类一切无法归类的情感和心灵碎片提供了含混的表达方式”,“好的散文一定是心灵的奇迹和语言的意外收获”[1],贾平凹的散文,“说书,说话,说人,说事,说生说死,谈奉承,请客,花钱,谈房子,打扮,玩牌,都是从微小的细节入文,趣味生动,精神也自在,没有陈腐之气,整体上还给人开阔的想象。我想,散文之大,应该指的就是这种从小而大的大;事是小的,但精神是大的。……我非常喜欢贾平凹散文里那种实在的、生活化的基础部分。……众多物质性元素(坚实的细节和经验),支撑起了他散文精神流动的河床和气势。好的散文是悟出来的……”,贾平凹的散文,“有小说家的实(物质性),又有思想家的悟(精神性)”,他就成了一个善于悟的“好的散文家”[2]了。 (一)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 《贾平凹散文选集》无论在意境、结构,还是语言艺术上都充分展示了作者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 1、以真挚的感情拥抱生活 在《贾平凹散文选集》里,作者通过笔锋来展现自己所处年代的生活,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感悟及讲述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他追求一种朴实无华、率真自然的生活意境美和意趣美,透过敏锐的观察力来写平常人生的微妙情绪和意趣,他视艺术感受为一种生活的情趣和人生的态度,讲求情操所致,自然为文。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必须老老实实生活,不是存心去生活中获取素材,也不是弄到将自身艺术化,只能有意无意地,生活的浸润感染,使提笔时自然而然地写出要写的东西。”① 2、自然而成的文章结构

汉斯 瓦格纳

The chair制作过程视频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6970471.html,/v_show/id_XMjM4MDgzMDIw.html 汉斯瓦格纳,人物简介 汉斯·瓦格纳(Hans Wegner),1914-2007,生于丹麦。1936年瓦格纳去哥本哈根当地的工艺美术学校学习设计。二战期间,瓦格纳进入雅各布森建筑事务所工作,主要负责室内和家具设计。是享誉世界的丹麦家具设计大师,一生创作了超过500多件椅类作品,制作超过2500个家具图样和近千幅家具草图,缔造众多经典,被称为“椅子大师”。他的作品专注于在追求人体最舒适的基础上挖掘材料的最大潜能,线条洗练、结构简洁,让人感觉极为亲切。 关于设计 瓦格纳主要设计手法是从古代传统设计中吸取灵感,并净化其已有形式,进而发展自己的构思。 瓦格纳对设计精益求精,并不在意产量,丹麦是个资源有限的国家,对每种材料最合理的使用是每一位杰出设计师非常关心的问题。在任何时候,瓦格纳都亲自研究每一个细节,瓦格纳尤其强调一件家具的全方位设计,认为“一件家具永远都不会有背部”。他是这样教别人买家具的:“你最好先将一件家具翻过来看看,如果底部看起来能让人满意,那么其余部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汉斯瓦格纳的一生 1914-2007 1936年他去了哥本哈根, 1936-1938年在哥本哈根的工艺学校学习,毕业后被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和莫勒(Erik Moller)邀请去为奥尔胡斯城市大厅设计室内陈设品和装饰物。1938-1942年,他分别在雅各布森和莫勒的建筑师事务所担任家具设计师。1943年他在奥尔胡斯开设了自己的设计室

1943年,伦敦的TheRoyalSocietyofArts颁发给他皇家工业设计师的荣誉。他几乎获得了颁发给设计师的重要头衔奖项。此外,他的家具成为全世界主要的设计博物馆的收藏品,包括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他是全球公认最具创造力且多产的家具设计师。 1946年在哥本哈根设立了他自己的设计室 1946-1950年在哥本哈根工艺学校家具设计系教学 1984年他荣获丹麦女王授予骑士勋章 1995年他的艺术博物馆在Tonder开馆。 2007年1月26日去世。 代表作品 1944年瓦格纳受命设计一种木质椅,要求用最高的标准做成最弯曲效果的扶手椅,瓦格纳为此构思了多种方案,但始终不能令人满意,直到有一天看到中国圈椅时才茅塞顿开,于是以此为主题,设计了“中国椅”、Y椅,以后数十年中瓦格纳一直从事“中国椅”的设计探索。另一种吸引瓦格纳的外国传统设计就是英国的温莎椅,当时已经有很多设计师在温莎椅的基础上开始自己的设计思路,形成庞大的“温莎椅系列”,但瓦格纳的诠释格外突就是他中国椅[1]于1947年设计的“孔雀椅”,“孔雀椅”一经展出,立即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汉斯·瓦格纳椅子分析之——The Chair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音乐分析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音乐分析 ——欧洲传统和声、调式体系的瓦解 一序论 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Wagner)是欧洲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他既承袭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传统又开启了二十世纪音乐的先声,是“改变音乐历史进程的少数作曲家之一”引言1。他不仅把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发展至顶峰,同时以综合艺术的理想对传统歌剧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改革。在歌剧创作中,他运用了无终旋律(Unendliche Melodie)①、主导动机等手法使音乐连为整体。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把传统和声技法推至空前的高峰,这也使他的音乐走到了传统大小调体系的边缘,对20世纪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瓦格纳的歌剧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歌剧创作于1857-1859年间,这正是瓦格纳的音乐思想倾向、情感内涵、风格技法发生重要转折的时期。 瓦格纳用异常丰富、极具创造性的音乐语言,创作了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表达了他当时种种的生活、情感和体验。在特里斯坦这个身穿盔甲且富于悲剧性色彩的中世纪骑士的背后,正是生活在19世纪50年代后期处于精神、物质与情感危机当中的瓦格纳自身的曲折、隐晦的独特写照。 本文所分析论述的部分是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第一幕的前奏曲,它所采用的音乐技法和其深层的内涵,都是整部歌剧中最精华的部分。 前奏曲的音乐随着主人公命运经历的展开,时而充满热烈渴望的情绪,时而又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它所展示的气氛与歌剧的这种阴郁、压抑、心神惶惑不安的总气氛是相一致的,更暗示了男女主人公激烈的感情冲突,在心灵深处对悲剧情态的不可抑制的痛苦追求和渴望。 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音乐本体分析 (一)前奏曲中的主导动机分析 瓦格纳在自己的歌剧中常常用一种非常短小的在特定场合中反复出现的音响结构单位来象征或暗示剧中的某个人物、某种特定的情感类型甚至整个事件、地点或观念。这种手法实际上早在韦伯、柏辽兹、李斯特等人的歌剧及交响音乐中就已经被使用。1871年F.W杨斯在研究韦伯音乐创作的论文中第一次将这种技法称之为“Leitmotiv”(主导动机)。1876年H.封.沃尔卓根首次将这个术语运用到对瓦格纳歌剧的研究中,一直延用到今天。

瓦格纳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年5月22日-1883 年2月13日),德国作曲家。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贝多芬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德·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简介 瓦格纳出生于莱比锡,从小接受了完善的音乐训练,对音乐和戏剧十分感兴趣,后在莱比锡大学学习作曲,中途退学,受聘为维尔兹歌剧院的合唱指挥。其一生致力于歌剧创作,对德国歌剧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人物生平 在瓦格纳生活的时代,在德国人们普遍认为德语不够雅致,宫廷内外盛行意大利与法国的歌剧,偏重音乐技巧上的华丽而忽视戏剧的内容,故瓦格纳提出“乐剧”的口号,提倡以音乐跟戏剧并重为目的来创作歌剧,建议作曲家亲自参与剧本的创作,并认为歌剧的题材应只适宜于音乐处理。他将过去只在前奏或序曲中出现的管弦乐队的地位提升到了极致,使其成为统一全剧的支柱。另一明显的改革在于他乐剧中的主导动机。其实无论过去还是现代,作曲家都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到主导动机。但瓦格纳不同于他们,他系统的运用主导动机,并通过复调来组合几个主导动机。可以说,由极端集中的情节编制出的主导动机之网覆盖全剧,使文字语言与音乐语言完美的结合,是一种精确而单纯的潜台词。除此之外,他的乐剧中几乎没有分曲,铜管乐的运用更加自由灵活,感情的意义由乐队以旋律及和声的方式表达,人声声部浮动于管弦乐流的表面,宣叙调与咏叹调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瓦格纳的歌剧改革主要开始于《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这部歌剧1865年在慕尼黑的演出标志着西方世界音乐语言中一种新方言的开始,调性体系开始瓦解的标志。从此以后,“瓦格纳风格”成了歌剧或一般音乐中“先进”及非传统的代义词。为了实现自己在歌剧改革方面的理想,并将这一切呈现于世人,瓦格纳特地筹建了拜鲁伊特音乐节演出自己的作品。而这个音乐节到现在一直都吸引着世界音乐爱好者的眼光。 据说希特勒曾叫人在拜罗伊特为他专门演出瓦格纳的作品,当时他感动得流泪,恨不得与这位上个世纪的天才执手亲谈。很多人在听瓦格纳音乐的同时要提到他的思想,无可否认音乐家本身的性格与思想对其创作作品有着很大的影响。瓦格纳的青年时期,其思想主要倾向于“德意志”,他受到费尔巴哈和巴枯宁的影响,写过许多狂热激进的文章,甚至参加过德累斯顿的革命。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以后,瓦格纳逐渐接受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论调以及尼采的超人论等思想,以及后来戈比诺(Arthur de Gobineau)的雅利安种族主义理论,晚年的时候,瓦格纳也受到宗教神秘思想的影响。瓦格纳与尼采曾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他们的友谊维持了十年,当瓦格纳改变其音乐风格之后,尼采与他决裂,称他是一个狡猾的人。称听他的音乐使人致疯。1878年1月3日,瓦格纳将《帕西法尔》赠送给尼采,尼采写了最后一封信给瓦格纳,并

从《沉沦》看郁达夫小说特点

从《沉沦》分析郁达夫小说的特点 一、自叙传色彩 屠格涅夫说:“我的自传,就在我的作品里。”郁达夫十分赞同,他自己亦说:“至于我的对于创作的态度,说出来,或者人家要笑我,我觉得‘文学的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这就决定了郁达夫的基本的叙述内容,就是自我经历以及和自我关系密切的生活。把郁达夫的小说连起来读,基本同他的生活轨迹相合。 如《沉沦》主人公“他”的身世——故乡富春江上的小市,三岁丧父,有两个兄长,17岁随长兄赴日本求学……这恰与郁达夫的经历吻合。而对于“他”因为“支那人”(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贱称)的国民身份,在日本女子面前异常羞愧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热烈的情感的经历,郁达夫曾说“国际地位不平等的反应,弱国民族所受的侮辱与欺凌,感觉得最深切而亦最难忍受的地方,是在男女两性正中了爱神毒箭的一刹那。……支那或支那人的这一个名词,在东邻的日本民族,尤其是妙年少女的口里被说出的时候,听取者的脑里、心里,会起怎么样的一种被侮辱、绝望、悲愤、隐痛的混合作用,是没有到过日本的中国同胞,绝对地想象不出来的。”此外,主人公性苦闷的心理,也是作者曾有过的真实心理。他在这一时期的自传里写道:“因为20岁的青春,正在我的体内发育伸张,所以性的苦闷,也昂进到了不可抑止的地步。”可以说《沉沦》就是郁达夫的“夫子自道”。《沉沦》主人公的敏感弱懦、自卑孤僻、沉闷阴暗,都透露着郁达夫求学日本时生活和心理的影子(远离祖国亲人、身受歧视、倍感屈辱,深沉忧

伤)。 二、主观抒情性、毫不隐晦地写自己的内心 前面谈到受屠格涅夫等的影响,郁达夫小说呈现出自叙传色彩,然而他这样写的目的却不是为自己立传,而只是想“赤裸裸的把我的心境写出来”,以求“世人能够了解我内心的苦闷就对了”,因此郁达夫的小说还带有浓厚的主观抒情性。小说大都没有完整的情节,而是以抒情为主、情节为次,重在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烈情感,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和生活的再现。他感兴趣的是人的内心生活,特别是内心世界中非常个人化的隐秘情感,甚至是变态情感。郁达夫小说的这一写法,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先河,而《沉沦》则是这一风格的开篇之作。(因为以往的小说大都以叙述作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刻画鲜明地人物形象、构造曲折有致的情节为重要任务,而郁达夫却反其道而行。) 如《沉沦》中毫无过滤地将主人公在被窝里“犯罪”的自慰、偷窥旅馆主人的女儿洗澡、在梅园苇草丛中寻着男女亲热等过程的矛盾心理暴露出来,可谓前无古人!而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礼教一直视“性”为洪水猛兽,郁达夫对一个人性苦闷和追求性释放心理的直接暴露,“对于深藏在千百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使他们感受到作假的困难。”(性欲的面纱被捅破了,被郁达夫直率地暴露了出来,卫道学家们装不下去了,他们惊恐,他们愤怒)《沉沦》不惜以真血肉去碰挡虚伪,也许力量就来自于卢梭,来自于启蒙运动。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