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柳永_雨霖铃_研究_刘占泉

柳永_雨霖铃_研究_刘占泉

!"""#$"

中学语文教学6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词学大家夏承焘先生等编注的《唐宋词选》!中,对《雨霖铃》有这样一段批语:“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柳永由于仕途的失意,不得不离开京城,和他的恋人在长亭分别。作者把他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这首词里……”所谓“失意”,是指柳永没有考中进士。考不上,就

留在汴京接着再考,何以言“不得不离开京城”%

此疑不可不解。

柳永州试中举之后,入汴京应省试的时间,或在宋真宗景德元年&$""’(冬,或在景德四年&$"")(冬",最晚也在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冬#。这三年均有秋闱,柳永齿龄以周岁

计,大约分别为$*岁、!!岁和!+岁,

大致可称“少年”。柳词中,有许多篇提及词人的“少年”事迹。他因考场失意,遂入情场,遍游青楼,偎

红倚翠,填词度曲,疏狂而风流,一时成为

“流行音乐”的旗手、风尘佳丽们的宠儿。后因写牢骚词《鹤冲天》,已入殿试,又被仁宗临轩放榜时

“特落之”,且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此事发生的时间,或在仁宗天圣二年&$"!’(,或在天圣五年&$"!)(,或在天圣八年&$"-"(,查《宋史》,这三年均有春闱。笔者以为发生在天圣五年的可能性最大,理由如下:

$.天圣元年,仁宗诏曰:

“朕虑天下之士,或有遗也”,“故常数之外,特为之甄采”云云。&详见《宋史》卷一五五(这一次春闱,取录进士!""人,

比前一科&真宗天禧三年(多出+"人,而柳永却落榜了。他约在而立之年,不平之气

或泄于《鹤冲天》词,并以“明代暂遗贤”之

“遗”字,隐隐讽刺龙颜:您刚刚在诏书中说过不

“遗”贤士,怎么把我这个有“风云”志的“卿相”之才,

又给“遗”了呢%我当然要

“恣狂荡”去也,您这种名不副实的“浮名”,不要也罢,———当然,名

浮与否,柳永都是想要的,此为

牢骚语,该词也不无暗乞皇帝怜才垂恩之隐意。然而汴京常年滞留落第举子数千人,倘若人人都填一首这样放肆的“鹤冲天”,京都之天岂不大乱%从政治上考虑,龙颜肯定要为之愠怒,并在下一科春闱&天圣五

年(“特落之”,以儆效尤。

!.不宜把《鹤冲天》词定为柳永初至汴京

应考时作。可参阅柳词《如鱼水》其二,它是词人

到汴京几年后写的,词曰:“帝里疏狂,??

数载酒萦

花系,九陌狂游。”

“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至《鹤冲天》,已自称“白衣卿相”,狂放之情

过之,故写于《如鱼水》其二之后的可能性为大,

两者之间当有一段时间跨度。另,

“偶失龙头望”的“偶”字,含有维护自尊的意味,即不认可“失龙头望”是正常合理的,显示出词人的孤傲之

气。不宜把“偶”字解得过实过死。

-.天圣八年&$"-"(,

柳永大概尚在浪游途中,未归京应考。&可参阅柳词《满朝欢》,该词或为结束浪游返京后作,有“别来岁久,偶忆欢盟

重到”句可证。此不细辨。(仁宗登基后,

由刘太后垂帘听政,执掌一切军国大事。仁宗临轩之日“特落”柳永,当是秉承太后旨意。既已如此,再考也是枉然,只得潜伏爪牙忍耐。直至明道二年&$"--(三月,刘太后卒,仁宗亲政,柳永才回到了汴京,并于景祐元年&$"-’(春,与其兄柳三接同科及进士第。

准此,试解柳永为什么“不得不离开京城”的疑问。概言之,柳永如果继续留在汴京,徒劳

无益,且有祸患伏焉。其时,永之长兄三复已得功名,欲图发展;三接或正在京都应试;其子柳氵兑可能出生于崇安老家,这时也到了求取功名

的年龄。柳永胆敢在天子脚下“奉旨填词”,日子

久了,倘生变故,会不会影响整个柳氏家族的仕途命运%至今为止,尚无史料直接证明柳永是否出于家族或其他方面的强大压力而被迫离

京。笔者以为,其中定有缘故,以致词人满怀

“抑郁的心情”,“不得不离开京城”浪迹天涯。

综上所述,《雨霖铃》所涉及的长亭分别一事,时间大致在天圣五年&$"!)(柳永落第之后,至词人赴江南浪游之前,某一年的清秋时

柳永《雨霖铃》研究

刘占泉

!"""#$"中学语文教学

节,日暮时分。

柳永曾与汴京几位风尘女心心相印,甚至想同舞妓“虫娘”比翼齐飞、“和鸣偕老”。%此事参见柳词《集贤宾》和《征部乐》&然而,“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雪梅香》&此番离京,心情黯淡,前程迷茫,归期未卜。红颜知己前来送行,状如生离死别。这个场面,给词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以至于念念不忘,一再作词章渲染。与本事贴近的词有《倾杯》和《引驾行》,宛若姊妹篇。《倾杯》是写近景:“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意思是转眼间&送行南浦。”“共黯然消魂,重携纤手,话别临行,犹自再三、问道君须去。”风尘佳丽再三追问:“您非去不可么’”可见词人离京不是出公差,而是不情愿地只身浪游。《引驾行》是写远景:“虹收残雨。蝉嘶败柳长堤暮。背都门、动消黯,西风片帆轻举。”“忍回首、佳人渐远,想高城、隔烟树。”“南顾。念吴邦越国,风烟萧索在何处。独自个、千山万水,指天涯去。”另有《彩云归》,似亦言此事,词曰:“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余香。”至此,词人还是觉得意犹未尽。或许待他蓦然吟咏徐昌图的《临江仙》,一种新的构思油然而出,遂有千古绝唱《雨霖铃》问世。徐昌图系五代时人,后降宋,当过国子博士。其《临江仙》云:“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柳永《雨霖铃》是从徐词中脱化而出的,因为有特殊的生活积淀和词曲造诣,柳词显然更为出色。顺便提及——

—晏殊的《踏莎行》,也有借鉴徐词《临江仙》的痕迹。晏词曰:“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相比之下,不如柳永的《雨霖铃》借鉴得成功。

柳永在离开汴京之前,与知音有约:“从今尽把凭鳞羽。”%《倾杯》&柳词中有三篇抒写收到佳人“小诗长简”后的激动心情,看来他们是践约了。柳永浪游南北好几年,想来是不断寄%捎&回他的乐章,应包括这首《雨霖铃》。他要将最好的作品赠与恋友,直至有了此篇,“送行南浦”—事方不再渲染。

《雨霖铃》词中,“念”字之后是写“执手”双方谁的心理活动呢’词学界有三种见解:写男子心绪;写女子心绪;或认为从“此去经年”到篇末,乃是词人“转过身来代那送行的歌妓设想”。为什么会有三说并存呢’不妨联系上文所考辨的背景材料,想想男女主角的身份和境遇。同是沦落人,君心似我心,写出来唱出来就教人难分彼此了。鉴赏的时候,换一种读法,如何’即变换角度涵泳,分别站在其男其女两个方面品味这首词章。当年,有水井处皆唱柳词,至少唱了二三百年吧。这篇《雨霖铃》感动过无数男人和女人,无论男女,都能从中听到自己心灵的回声。那么,多一重人性之美,多一种审美的体验,有什么不好呢’

还可以再换一种读法。词人乘兰舟而去,渡过一处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他总要登岸吧。那时,风情又当如何’柳词中的《卜算子慢》已经告诉我们了:“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谁寄’”似乎可视为《雨霖铃》的姊妹篇,用语颇多近似,时令恰是“经年”,亦有苍凉开阔的词境,铺叙点染的妙笔,以及想望于江湖的“凝睇”情结:白衣卿相衣袂飘飘地凝眸望远,正如同千里万里之外,那位红颜知己遥望于他一样。

%作者单位:首都师大中文系$"""()&

!该书由夏承焘、盛弢青选注,引者本自中国青年出版社$*+$年,月北京第(版。

"参见薛瑞生《乐章集校注》之“前言”,中华书局$**-年$!月版。

#参见吴熊和《柳永与宋真宗“天书”事件》,载《杭州大学学报》$**$年第$期。

$此事首载于北宋末人严有翼的《艺苑雌黄》,另见于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此处引文从后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