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桃花源记_默写练习(附答案)

桃花源记_默写练习(附答案)

桃花源记_默写练习(附答案)
桃花源记_默写练习(附答案)

桃花源记默写练习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本文是《》中的。陶渊明,又名,字,著名诗人。

2.陶渊明私谥“”,自称“”,诗派代表杰出代表。代表作有

二、重点字词

1.缘溪行:

2.忽逢桃花林:

3.渔人甚异之:

4.欲穷其林:

5.桑竹之属:

6.鸡犬相闻:

7.悉如外人:

8. 悉如外人:

9.并怡然自乐:

10.乃大惊:

11.便要还家:

12.具答之:

13.咸来问讯:

14.不复出焉:

15.皆叹惋:

16.延至其家:

17.此中人语云:

18.说如此:

19.欣然规往:

20.寻病终:

三、古今异义(分别写出古义和今义)

1.交通:

2.妻子:

3.无论:

4.不足:

5.鲜美:

6.绝境:

7.仿佛:

四、一词多义

1.舍::①便舍船:

②屋舍俨然:

2.寻:①寻向所志:

②寻病终:

3.向:①寻向所志:

②眈眈相向:

4.之:①忘路之远近:

②甚异之:

③具答之:

④闻之:

五、翻译句子

1、武陵人捕鱼为业

2、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8.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9.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六、线索

全文以为线索。

八.理解记忆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5.表现桃花源中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

7、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

6.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7.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8. 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

参考答案: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生活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桃花源中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7.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桃花源记练习题完整练习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完整练习及答案 课文分析: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结构:《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第一部分,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缘溪行,望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在此设下了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又是什么地方?第二部分,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和随后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主体的核心。然而渔人辞去时又留下悬念:“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三部分,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复得路”的种种情景。这样一波三折,将读者带进了那个奇妙无比的世外桃源,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 主旨:★★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行踪 桃花源记专项

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填空

《桃花源记》理解默写测试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中表明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_____________.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 11、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表明桃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描写出桃源入口的特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习题含答案

《桃花源记》周过关试题 2014-9-15 一、文学常识:出题人:

五、填空 1、文章以为线索,以为顺序,由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一线贯之。 2、本文出现的成语:。 3、桃花源在林尽水源的地方,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路径,用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仿佛若有光等词,说明。 4、《桃花源记》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桃花源记》周过关答案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饮酒》。 二、文言实、虚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以注释为主) [缘]沿着,顺着。芳]香花。[落英]落花。[缤纷]繁多样子。[异]感到诧异。[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复]再。[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才]仅。[平旷]平坦开阔。[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阡陌]田间小路。[悉、咸]全,都。[黄发垂髫]指老人小孩。[怡然]形容喜悦。[乃]竟然。[具]详细。[问讯]打听消息。[叹惋]感叹惊讶。[语(yù)]告诉。[扶]沿,顺着。[向]从前,旧的。[及]到。[诣]到。[遣]派。[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果]实现。 [志] ①标记。(寻向所志)②做标记。(处处志之)[为] 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找。(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寻病终)[闻]①听说。(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便舍船)②(shè)房舍。(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其中往来种作)②做。(设酒杀鸡作食) [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交通]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成语】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五、填空 1、文章以文章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为线索,以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由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一线贯之。 2、本文出现的成语:落英缤纷;豁然开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无人问津;世外桃源。 3、桃花源在林尽水源的地方,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路径,用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仿佛若有光等词,说明桃花源不易被发现。 4、《桃花源记》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训练:《桃花源记》 一填空题 1《桃花源记》选自,作者,又名 字,私谥,自号浔阳柴桑人, 时期著名的人,他生活在一个的时代,本文原是中的“”。 2 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语是,现在用来比喻。 二解释下列词语 1缘溪行()() 2夹岸数百步() 3芳草鲜美() 4 落英缤纷()( 5复前行() 6欲穷其林() 7 林尽水源() 8初极狭()()

9才通人() 10土地平旷() 11屋舍俨然()12桑竹之属() 13悉如外人() 14黄发垂髫()( 15阡陌交通()() 16乃大惊() 17便要还家( ) 18咸来问讯() 19率妻子邑人()()() 20来此绝境() 21遂与外人() 22乃不知有汉() 23无论魏晋() 24延至其家() 25此中人语云() 26不足为外人道也( 27便扶向路()()28处处志之() 29及郡下() 30诣太守()

31遣人随其往() 32寻向所志()() 33欣然规往() 34未果() 35寻病终()36豁然开朗() 37怡然自乐()38遂迷() 39后遂无问津者()() 三原文填空 1 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前见到的自然美景的是 ))) ,,,。 2 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3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句子,。

4 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是,。,。,。 5 文中陆游《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6 表明桃花源人与“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的句子是,,。 7 表明桃花源与外界间隔之久的句子是,。 8 表明桃花有人甘愿过隐居生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扰的句子是 9 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别有洞天的总体感觉的句子是,。 10 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 11 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12 描写渔人初见桃花林感受的句子是 13 表现桃花源人民生活安定恬适的句子是,。

(完整版)桃花源记_默写练习(附答案)

桃花源记默写练习 .、、* 亠,、\人八r/,、t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 》,本文是《》中的___________ 。陶渊明,又名 ______ : 字________ ,________ 著名诗人。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私谥“ _______________ ”,自称“________ ”,诗派代表 杰出代表。代表作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字词 1?缘溪行: 2?忽逢桃花林: 3. 渔人甚异之: 4?欲穷其林: 5.桑竹之属: 6?鸡犬相闻: 7. 悉如外人: 8. 悉如外人: 9. 并怡然自乐: 10乃大惊: 11便要还家: 12. 具答之: 13. 咸来问讯: 14. 不复出焉: 15. 皆叹惋: 16. 延至其家: 17. 此中人语云: 18. 说如此: 19. 欣然规往: 20. 寻病终: 三、古今异义(分别写出古义和今义) 1. 交通: 2. 妻子: 3. 无论: 4. 不足: 5. 鲜美: 6. 绝境: 7. 仿佛: 四、一词多义 1.舍::①便舍船: ②屋舍俨然: 2.寻:①寻向所志: ②寻病终: 3.向:①寻向所志: ②眈眈相向: 4.之:①忘路之远近:

②甚异之: ③具答之: ④闻之: 五、翻译句子 1武陵人捕鱼为业 2、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8.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9.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六、线索 全文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线索。 八?理解记忆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5.表现桃花源中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 7、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 6.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 7.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8.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 参考答案: 1 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经典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经典习题及答案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遂与外人间隔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D.①停数日,辞去②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①问今是何世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①不复出焉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①设酒杀鸡作食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交错纵横)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5.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6分) (1)渔人甚异之( ) (2)阡陌交通() (3)乃不知有汉( ) (4)芳草鲜美( ) (5)屋舍俨然( ) (6)便扶向路( ) (7)寻病终( ) (8)悉如外人( ) (9)便要还家() (10)鸡犬相闻( ) (11)咸来问讯() (12)皆叹惋() 6.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1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8.用原文语句作答:(5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豁.然()俨.然()阡陌 ..()() 邑.人()诣.太守()垂髫.() 2、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A、xián()来问讯 B、便yāo()还家 C、yuán()溪行 D、xún()病终 E、欣然guī()往 F、后suì()无问津者 3、给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加点并写出其古义及今义。 A、阡陌交通 ..古义今义 B、率妻子 ..邑人古义今义 C、来此绝境 ..古义今义 D、诣太守,说如此 ..古义今义 E、无论 ..魏晋古义今义 F、芳草鲜美 ..古义今义 4、填空。 ①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名,字,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朝。文 章虚构了一个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②《桃花源记》以为线索,按照桃源,桃源,桃 源的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 ③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文中突 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5、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A、问所从来 B、后遂无问津者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6.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处处志之()见渔人,乃大惊() (1)志(2)乃 寻向所志()乃不知有汉() 寻向所志()武陵人捕鱼为业() (3)寻(4)为 寻病终()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舍船() (5)其(6)舍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屋舍俨然()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各文段,完成6---12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俨然:属:阡陌:垂髫: 要:绝境:遂: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然 ( ) 黄发垂髫( ) 便要还家( ) 间隔( ) 语云( ) 诣太守(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缘溪行缘: (2)落英缤纷缤纷: (3)欲穷其林穷: (4)仿佛若有光仿佛: (5)才通人才: (6)屋舍俨然俨然: (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 (8)阡陌交通阡陌: (9)鸡犬相闻相闻:(10)悉如外人悉: (11)具答之具: (12)咸来问讯咸: (13)遂与外人间隔遂:间隔: (14)皆叹惋叹惋: (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16)此中人语云语:(17)便扶向路扶:向: (18)及郡下及: (19)诣太守诣: (20)欣然规往规: (21)后遂无问津者问津: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 4.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芳草鲜美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古义:今义: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 (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 (6)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今义: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渔人甚异之异: (2)复前行前: (3)欲穷其林穷: (4)处处志之志: 6.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舍①便舍船,从口入( ) ②屋舍俨然( ) (2)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 ③一一为具言所闻( ) (3)寻①寻向所志( ) ②未果,寻病终( ) (4)志①处处志之( ) ②寻向所志( ) (5)乃①见渔人,乃大惊( ) ②乃不知有汉( ) 7.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_默写练习(附答案)

桃花源记默写练习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本文是《》中的。陶渊明,又名,字,著名诗人。 2.陶渊明私谥“”,自称“”,诗派代表杰出代表。代表作有 二、重点字词 1.缘溪行: 2.忽逢桃花林: 3.渔人甚异之: 4.欲穷其林: 5.桑竹之属: 6.鸡犬相闻: 7.悉如外人: 8. 悉如外人: 9.并怡然自乐: 10.乃大惊: 11.便要还家: 12.具答之: 13.咸来问讯: 14.不复出焉: 15.皆叹惋: 16.延至其家: 17.此中人语云: 18.说如此: 19.欣然规往: 20.寻病终: 三、古今异义(分别写出古义和今义) 1.交通: 2.妻子: 3.无论: 4.不足: 5.鲜美: 6.绝境: 7.仿佛: 四、一词多义 1.舍::①便舍船: ②屋舍俨然: 2.寻:①寻向所志: ②寻病终: 3.向:①寻向所志: ②眈眈相向: 4.之:①忘路之远近:

②甚异之: ③具答之: ④闻之: 五、翻译句子 1、武陵人捕鱼为业 2、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8.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9.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六、线索 全文以为线索。 八.理解记忆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5.表现桃花源中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 7、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 6.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7.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8. 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 【内容概述】 本文运用丰富的想象,生动的叙述了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情景,虚构了一个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结构简析】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无意间发现桃花源入口。第二部分(2-3段):第一层(第 2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发现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美满;第二层(第3段)写桃花源中的 人热情接待渔人。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别的人也没能找到桃花源。 【写作特色】 1、本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 2、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给人亦真亦幻的感觉。 3、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 4、文章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中考链接】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悉如外人悉()(2)林尽水源尽() (3 ) 芳草鲜美鲜美()(4)屋舍俨然俨然() (5)便扶向路向()(6)寻病终 寻( ⑺便要还家要()(8)处处志之志() 二、写出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⑴交通:古义,今义, (2 ) 妻子:古义,I今义, ⑶绝境:古义,今义, (4)无论:古义, I 今义, ⑸鲜美:古义,今义,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4)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文: (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 四、阅读理解 1、用原文语句作答: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答: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答: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答: 2、写出出自本文的五个成语并解释其意义: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 答: 5、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

(完整版)桃花源记课后练习(含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 -、通假字 便要还家() 二古今异义词 阡陌交通 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论魏晋 古:今: 诣太守,说如此 古:今: 芳草鲜美 古:今: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今: 仿佛若有光 古:今: 三、一词多义 便舍船()寻向所志()处处志之() 屋舍俨然()寻病终()寻向所志_() 武陵人捕鱼为业()忘路之远近() 不足为夕卜人道也()渔人甚异之() 处处志之() 四、解释下列字词 落英()缤纷()才通人() 豁然开朗()俨然() 属()相闻()外人() 黄发垂髫()()() 绝境()具言()叹惋() 便扶向路()()() 及郡下()诣()寻向所志() 遂(规()未果() 问津()()

五?翻译下列句子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

《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 1.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2.“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诗人王维的诗句让人联想起《桃花源记》中渔人惊见的桃花林的美景:(),(),(),(),()。 3.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4.描写桃林美好的句子是:(),()。 5.《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 7.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8.《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为被战乱侵扰的人民描绘了一个美好社会,那里“(),(),()”,环境优美,令人向往。 9.总体上为我们描绘的世外桃源的图景(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是:(),(),()。 10.《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前走几十步,眼前变得开阔明亮,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的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 11.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12.《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13.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14.《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表现桃花源与世隔绝的句子:(),()。 15.《桃花源记》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 16.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 17.《桃花源诗》用“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句表现人们生活的幸福欢乐,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意与之相近的句子是:(),()。 18.陶渊明《桃花源记》一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19.写桃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或描写桃源人幸福生活(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20.《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内的人们生活安乐、幸福景象的句子是:(),() 2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中人无论老幼均能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22.《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 23.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a.(),()。(),()。b.(),()。 24.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有:(),()。(),()。 25.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 26.《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其他人热情款待渔人的句子是:(),()。 2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 28.《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与渔人交流,(),(),之后不再出去,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29.《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询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

精选范文《桃花源记》练习题含答案

训练:《桃花源记》 一填空题 1《桃花源记》选自,作者,又名 字,私谥,自号浔阳柴桑人, 时期着名的诗人,他生活在一个的时代,本文原是 中的“”。 2 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语是,现在用来比喻 。 二解释下列词语 1缘溪行()() 2夹岸数百步() 3芳草鲜美() 4 落英缤纷()() 5复前行() 6欲穷其林() 7 林尽水源() 8初极狭()() 9才通人() 10土地平旷() 11屋舍俨然() 12桑竹之属() 13悉如外人() 14黄发垂髫()()15阡陌交通()() 16乃大惊() 17便要还家( ) 18咸来问讯() 19率妻子邑人()()() 20来此绝境() 21遂与外人() 22乃不知有汉() 23无论魏晋() 24延至其家() 25此中人语云() 26不足为外人道也() 27便扶向路()() 28处处志之() 29及郡下() 30诣太守() 31遣人随其往() 32寻向所志()() 33欣然规往() 34未果() 35寻病终() 36豁然开朗( ) 37怡然自乐() 38遂迷()

39后遂无问津者()() 三原文填空 1 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前见到的自然美景的句子是 ,,,。 2 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3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句子 4 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是 5 文中陆游《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6 表明桃花源人与“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的句子是 7 表明桃花源与外界间隔之久的句子是 ,。 8 表明桃花有人甘愿过隐居生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扰的句子是 9 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别有洞天的总体感觉的句子是 ,。 10 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 ,。 11 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12 描写渔人初见桃花林感受的句子是 13 表现桃花源人民生活安定恬适的句子是 ,。 14 表现社会环境平静的句子是 ,。 15 表现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16 最能表现桃花源不易被外人发现的句子是 17 最能表现桃花源人生活和平快乐的句子是 ,。 18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语句,文中与此相似的句子是 19 写渔人发现桃林的语句是

《桃花源记》练习题阅读训练及答案

《桃花源记》一、填空: 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他名,字,是时期的诗人。《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也是成语的由来。 ②,,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二、下列各项中蓝色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B.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C.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D.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三、下列句子的语序已被打乱,调整后的正确的语序应为: ①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②初极狭,才通人。 ③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④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⑤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⑥便舍船,从口入。 ⑦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⑧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A、③②④⑥⑧⑦①⑤ B、④③②①⑥⑦⑤⑧ C、③⑥②④⑦⑧①⑤ D、⑤③⑦⑥①④⑧② 四、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渔人甚异之 C.闻之,欣然规往 D.具答之 五、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

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A.暗示桃花 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产物。 B.暗示通往桃源的路曲折而遥 远。 C.暗示庸俗的人是无法进入美好的境界的。 D.暗示桃花源已经绝迹了,无法寻觅。 1.《桃花源记》作者,(朝 代)著名诗人。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是;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 是。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①渔人甚异之 ()②具答之()③复前行,欲穷其林()④欣然规 往()⑤诣太守()⑥未果,寻病终 ()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 今义: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今义: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今义:阅读语段,答文后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解释文中 加点的词语。①缘:②俨然: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①渔人甚异之: ②林尽水源:③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指出这段文字中 的三个成语1 2 3 8.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A 比喻 B 夸张 C 借代 D 对比《桃花源记》练习题阅读答案9.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 行了描写? 10.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陶渊明东晋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①感到诧异②详细③走尽④计划⑤到、谒见⑥实现 4、①古:妻子儿女今:妻子;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无出路的境地②古:交错连通今:邮电和运输业 的总称③古:更不必说今:表条件的连词 5、①沿着②整齐的样子 6、①渔人对 此感到很奇怪②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③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 子之类 7、①豁然开朗②鸡犬相闻③怡然自乐 8、C 9、活动、穿戴、心情 10、 着重写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环境,由此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晋太 元〔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中,武陵〔武陵:郡名,现在湖南省常德市一 带〕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 英〔落英:坠落的花瓣〕缤纷〔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渔人甚异之〔异之:对此感到诧异〕。复前行,欲穷其林。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林尽水源〔林尽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 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才通人:仅容一个人通过〕。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 平旷,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鸡犬相闻〔鸡犬相闻:(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黄发垂髫〔黄发 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以指老人。垂髫,小孩垂下 来的头发,用以指小孩。〕,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要 (yāo):邀请〕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 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 有汉,无论〔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

(完整版)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悉.如外人悉() (2)林尽.水源尽() (3)芳草鲜美 ..鲜美() (4)屋舍俨然 ..俨然() (5)便扶向.路向() (6)寻.病终寻() (7)便要.还家要() (8)处处志.之志() 二、写出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 交通:古义, 今义, (2)妻子:古义, 今义, (3) 绝境:古义, 今义, (4)无论:古义, 今义, (5) 鲜美:古义, 今义,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4)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文: (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 四、阅读理解 1、用原文语句作答: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答: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答: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答:

2、写出出自本文的五个成语并解释其意义: (1)、 (2)、 (3)、 (4)、 (5)、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答: 4、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 答 答: 5、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 6、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桃花源记》理解性默写 1.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2.“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诗人王维的诗句让人联想起《桃花源记》中渔人惊见的桃花林的美景:(),(),(),(),()。 3.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4.描写桃林美好的句子是:(),()。 5.《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 7.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8.《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为被战乱侵扰的人民描绘了一个美好社会,那里“(),(),()”,环境优美,令人向往。 9.总体上为我们描绘的世外桃源的图景(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是:(),(),()。 10.《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前走几十步,眼前变得开阔明亮,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的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 11.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12.《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13.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14.《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表现桃花源与世隔绝的句子:(),()。 15.《桃花源记》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16.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 17.《桃花源诗》用“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句表现人们生活的幸福欢乐,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意与之相近的句子是:(),()。 18.陶渊明《桃花源记》一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19.写桃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或描写桃源人幸福生活(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20.《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内的人们生活安乐、幸福景象的句子是:(),() 2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中人无论老幼均能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22.《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 23.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a.(),()。(),()。b.(),()。

2《桃花源记》练习题(含答案)

训练:《桃花源记》一填空题 1《桃花源记》选自,作者,又名 字,私谥,自号浔阳柴桑人, 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生活在一个的时代,本文原是 中的“”。 2 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语是,现在用来比喻 。 二解释下列词语 1缘溪行()() 2夹岸数百步() 3芳草鲜美() 4 落英缤纷()() 5复前行() 6欲穷其林() 7 林尽水源() 8初极狭()() 9才通人() 10土地平旷() 11屋舍俨然() 12桑竹之属() 13悉如外人() 14黄发垂髫()() 15阡陌交通()() 16乃大惊() 17便要还家( ) 18咸来问讯() 19率妻子邑人()()() 20来此绝境() 21遂与外人() 22乃不知有汉() 23无论魏晋() 24延至其家() 25此中人语云() 26不足为外人道也() 27便扶向路()() 28处处志之() 29及郡下() 30诣太守() 31遣人随其往() 32寻向所志()() 33欣然规往() 34未果() 35寻病终() 36豁然开朗( ) 37怡然自乐() 38遂迷() 39后遂无问津者()() 三原文填空 1 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前见到的自然美景的句子是

,,,。 2 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3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句子 4 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是 5 文中陆游《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6 表明桃花源人与“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的句子是 7 表明桃花源与外界间隔之久的句子是 ,。 8 表明桃花有人甘愿过隐居生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扰的句子是 9 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别有洞天的总体感觉的句子是 ,。 10 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 ,。 11 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12 描写渔人初见桃花林感受的句子是 13 表现桃花源人民生活安定恬适的句子是 ,。 14 表现社会环境平静的句子是 ,。 15 表现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16 最能表现桃花源不易被外人发现的句子是 17 最能表现桃花源人生活和平快乐的句子是 ,。 18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语句,文中与此相似的句子是 19 写渔人发现桃林的语句是 20 介绍桃花源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语句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