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牙周病局部药物治疗

牙周病局部药物治疗

牙周病局部药物治疗
牙周病局部药物治疗

牙周病的局部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方法较多,包括含漱、冲洗、局部应用缓释和控释药。与全身用药相比,局部用药在牙周病治疗过程中更为常用。其目的是消炎、止痛、除臭、收敛、止血、去腐等。局部用药(通常是能缓慢持续释放药物的缓释或控释制剂),因其可减少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局部药物浓度高、持续时间长、不易引起口腔菌群失调、无或较少全身性摄入等诸多优点,已成为牙周病药物治疗的主要用药方式。在不宜全身用药时,局部用药为最佳方式。局部用药是牙周病药物治疗的重要方面,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预防或减少菌斑的形成;二是作为牙周炎的辅助治疗。作为牙周炎辅助治疗的局部用药,主要用于牙周脓肿等急性炎症以及经过机械治疗(SRP)后仍有5mm以上的牙周袋并有出血等未控制的部位等。

牙周局部用药的方式包括:含漱、龈上和龈下冲洗、涂布以及牙周袋内缓释和控释药物的使用等。

临床局部药物及使用方法主要有:

一、含漱药物

(1)、0. 05~0. 2%氯己定液(洗必泰液)

( Chlorhexidine)

是目前最好的菌斑抑制剂,对G+菌和G-菌及真菌都有较好的杀灭作用。每日含漱2~3次,每次含漱1~2 min。该药味苦,长期使用可使牙齿及黏膜着色。

(2)、西吡氯烷

(Cetylpyridinium chloride,CPC)

西吡氯烷又称西吡氯铵,是一种阳离子季铵化合物,可与细菌细胞壁上带负电荷的基团作用而杀灭细菌,其抗菌作用不如氯己定,但优势是副作用也比氯己定弱,且无牙面着色。剂型有0.05%~0.1%的西吡氯烷溶液,用于含漱。有报道用该药含漱后,可使菌斑的量减少25%~35%,市售的一些含漱液中含有此成分。

(3)、三氯羟苯醚

(Triclosan)

三氯羟苯醚又称三氯生,是一种非离子性的广谱抗菌剂,过去数十年用于肥皂、除臭剂等,近年来用于含漱剂中,或加入牙膏中,具有抑制菌斑形成及抗炎的双重作用。有报道用0.15%的三氯羟苯醚含漱4周后,患者的菌斑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含漱后在口腔内停留时间短,抗菌斑作用不如在牙膏中明显。

(4)、氟化亚锡液

长期以来,氟化物一直被用于龋病的防治,近年的研究表明,使用0.05%或0.1%的氟化亚锡(SnF2)液含漱,可以有效地抑制菌斑的聚集,起到减轻牙龈炎症的作用,可用于牙周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但氟化亚锡不稳定,应使用新鲜配制的药液。

二、冲洗药物

(1)、3%过氧化氢液

为临床常用牙周冲洗药物,可冲洗龈袋、牙周袋、牙周脓肿腔等,它能释放大量新生态氧,具有抑菌、除臭、清洗、收敛等作用;用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去除多余残液,防止灼伤正常黏膜。兑水1~2倍后,亦可用于患者自我含漱。

(2)、聚维酮碘

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的结合物,对各种G+、G-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等均有杀灭作用。刺激性小,着色轻。剂型为0.5%聚维酮碘液,用于牙周冲洗。有报道,用聚维酮碘液冲洗牙周袋后,效果与洗必泰相似,可使龈下微生物组成向有益的方向转化,并可改善局部牙龈炎症的状况。

三、涂布药物

(1)、碘甘油:为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含碘化钾、碘、甘油等,具有一定的抑菌、消炎收敛作用。用于牙周袋内涂布上药。(2)、复方碘液:含碘化锌、碘片及甘油等,其收敛和杀菌作用比碘甘油强,需由医师将药涂布于牙周袋内。

(3)、碘伏:是一种低毒、安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可涂布于脓肿引流后的牙周袋内,有较好的消炎作用。

(4)、酚碘液

具有较强腐蚀性,可烧灼炎性肉芽组织。使用时应先将局部擦干并隔离,用探针蘸取少许酚碘液,沿龈边缘放入,等待1~2 min后,用刮匙去除炎性肉芽组织,可反复数次,最后用75%的乙醇擦拭以防止灼伤正常黏膜。此法为牙周非手术治疗方法,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因其具有较强腐蚀性,目前临床应用不如以前广泛。

四、缓释药物

局部药物治疗有许多优点,但通常情况下局部药效作用持续时间短,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局部有效浓度,需要反复给药,增加了患者的就诊次数。因此,能使药物缓慢地释放,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药物有效浓度的缓释剂的研制、开发、应用,为牙周病

的局部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牙周缓释抗菌药物主要适用于经龈下刮治后仍有较深的牙周袋,且探诊后出血的患牙;急性牙周脓肿引流后;有牙周瘘道形成的患牙;急性冠周炎;早期种植体周围炎;以及不宜全身用药的牙周炎患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缓释抗菌药物治疗牙周炎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已研制出多种疗效较好的牙周袋内缓释制剂,主要有: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不可吸收的5%米诺环素薄片、25%甲硝唑凝胶和22%甲硝唑药棒、四环素药线、氯己定薄片(chip)等。

局部用药是牙周炎药物治疗的一种重要途径, 在SRP 能取得较好疗效的情况下,其局部应用不作为常规,仅在对常规治疗反应较差的位点与SRP结合使用,作为辅助治疗以提高疗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牙周炎及其治疗方法

牙周炎及其治疗方法 【摘要】 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本病多因为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导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牙周炎。 【关键词】 牙周炎、中医治疗、西医治疗 牙周炎已被医学界定论为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也是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牙周炎出现的一些前期症状,也成为口腔“亚健康”恶化的主要特征。 一、预防 1、根源及影响因素 为此,在上述对牙周病根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基础之上,总结如下: ●注意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做到早起及睡前刷牙、 饭后漱口,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密切注意牙周疾病的早期信号。如果在刷牙或吃东西的时候,出现 牙龈出血的现象,要及早引起重视,因为这是牙周有炎症的表现,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查看龈下牙石情况,以及牙龈萎缩的情况。 ●有效提高牙齿及口腔的免疫能力,将牙周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 可选购合适的牙膏、牙刷、牙线,避免选择不合适的口腔护理产品导致牙龈问题的恶化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结构要营养均衡,多吃白肉、蛋、 蔬菜、瓜果等有益于牙齿口腔健康的食物;尽量少吃含糖食品,不抽烟,少喝酒,多吃富含纤维的耐嚼食物,有效增加唾液分泌,利于牙面及口腔清洁。 ●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检查。有条件的话,要保证儿童每半年一次,成 人每年一次进行口腔及牙齿健康检查;每半年或一年洗一次牙,及时除掉龈下牙结石。 ●注意饮食方面的卫生预防意识。少吃辛辣食物,减少对牙龈的刺激; 切勿常喝软饮料,如冰茶、可乐、柠檬汽水等各种碳酸饮料,均会对牙齿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注意是睡前,刚吃完酸性食物的时候,例如柠檬、西柚汁后,不要马上刷牙,酸性液体容易使牙齿表面的釉质软化,此时刷牙容易破坏牙釉质,导致牙齿损耗,应先漱口,过一段时间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 (作者: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造成牙列缺损的病因是龋病、牙周病、根尖周病和颌面部外伤等。迄今为止,国内患者牙列缺损的常见病因仍然是龋病和牙周病。近年来随着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不断普及,牙体牙髓病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由于牙周病造成牙列缺损的发生率逐渐增多,因 此,临床诊疗中加强对牙周病预防保健的宣教,早期诊治牙周病已引 起更多的关注。本节重点介绍牙周病患者的修复治疗。 【关键词】:牙周病修复临床效果 临床资料 就诊的患牙周病的成年患者18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 年龄在35?68岁之间,平均年龄51岁。病例纳入条件:牙周病伴有创伤,牙周病已影响美观、发音及舒适性。牙槽骨吸收小于或等于牙根长的1/3。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良好,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和口腔卫生自我维护能力,能较好地配合治疗,并能按时复诊。 (一)牙周病的修复治疗 1. 修复治疗前的检查牙周病修复治疗前,应做好充分的检查工作,

必须对病人的全身情况、口腔情况作出全面的了解和检查。特别 是牙齿的排列、牙周情况、牙合关系等,应做详细的检查,同时记录, 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修复;并制订正确的修复计划。 (1) 牙列情况:①牙冠;②牙弓形状。 (2) 牙周组织:①牙龈;②牙齿松动度;③牙周袋深度。 (3) 牙合关系:应观察前后牙的接触关系,有无早接触点和创伤性牙合。 (4) X 线摄片:拍摄全口牙X线片,利用X线片观察分析牙根的形态、数目、长度,牙周膜厚度及牙槽骨吸收情况。 (5) 咀嚼效率、牙合力等的测定。 2. 修复治疗的适应证 (1) 牙列完整,牙齿均有I?H度松动,牙槽骨吸收至根长的1/3 或1/4者。 (2) 牙列内一组牙或个别牙有明显创伤因素,并有咀嚼功能障碍及降低者。 (3) 牙周病患者经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牙周组织的炎症仍未完全消失者,可给予修复治疗,进一步消除炎症,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 (4) 由于牙周病引起牙错位,尤其是前牙形成扇形排列或扭转错位等,经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已控制炎症,牙槽骨吸收未超过根长1/2

牙周病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

牙周病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 牙周病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图23.1 应用抗生素治疗 牙周疾病的优缺点细菌是牙周病的病因之一,因此,已有很多关于抗菌药物在牙周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机械治疗不能完全去除龈下沉积物或侵入软组织和牙本质小管的细菌。同时,已治疗的位点可能再次定植非口腔来源的细菌。抗菌药物有全身或局部两种给药途径。全身药物治疗一些特殊临床情况需要抗菌药物的全身应用:·侵袭性牙周炎。·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和牙周炎。·急性牙周脓肿。·不常规应用于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全身用药可以作为根面清创术的辅助疗法。去除牙菌斑生物膜对于抗菌药物的高效应用很重要。尽管根面清创术可以改善病情,但大量研究表明单独采用根面清创术不能大量减少龈下菌群中的伴放线聚集杆菌。全身用药可以有效减少伴放线聚集杆菌数量。短期内完成清创术并应用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力。文献支持的药物用量:·四环素250mg,每天4次,14天一疗程。·多西环素(四环素族)不超过200mg,100mg/d,13天一疗程。应用相对方便但疗效缺乏证据。·甲硝唑250mg(200mg,英国)+阿莫西林375mg(250或500mg,英国),每天3次,7天一疗程。抗菌药物应用也可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手术治疗结合。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和牙周炎·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

(NUG)是主要厌氧菌引发的内源性感染(第38章)。当涉及淋巴结时,甲硝唑结合非手术清创术可以进行有效治疗(例如200mg,每天3次,3天一疗程)。还应该使用氯己定等漱口水控制菌斑直至炎症所致疼痛减退。·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的损伤情况更严重,抗菌药物应用应贯穿治疗始终。急性牙周脓肿急性牙周脓肿排脓不充分和伴有淋巴结肿大 的炎症扩散症状时,应使用抗生素治疗。全身药物的其他应用全身抗生素应用被一些临床医生认为是牙周手术的后续 治疗,例如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的后续治疗。这类情况的疗效尚无充分证据。低剂量全身抗菌药物治疗四环素具有一些非抗生素特性,作为治疗优势:·抑制宿主来源胶原酶和金属基质蛋白酶活性。·抑制来源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来源的胶原酶。·抑制骨吸收。产品名多西环素?(Collagenex 国际/联盟制药,切本哈姆,英国)(20mg多西环素)试图利用其非抗生素特点,低剂量用药以影响菌群。该药物推荐联合应用于慢性牙周炎。一些研究表明,即使低剂量仍可改变菌群,尽管未有研究发现其抗菌疗效。临床作用及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调查研究。局部药物治疗这些药物被用于成人慢性牙周炎治疗。临床试验已单独或联合根面清创术局部应用药物进行治疗。有关额外临床附着获得及牙周袋深度减小的报道结果较保守,一些认为没有改善,一些发现有1mm附着获得。一些商品化局部药物已被研发。所示

牙周病局部药物治疗

牙周病的局部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方法较多,包括含漱、冲洗、局部应用缓释和控释药。与全身用药相比,局部用药在牙周病治疗过程中更为常用。其目的是消炎、止痛、除臭、收敛、止血、去腐等。局部用药(通常是能缓慢持续释放药物的缓释或控释制剂),因其可减少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局部药物浓度高、持续时间长、不易引起口腔菌群失调、无或较少全身性摄入等诸多优点,已成为牙周病药物治疗的主要用药方式。在不宜全身用药时,局部用药为最佳方式。局部用药是牙周病药物治疗的重要方面,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预防或减少菌斑的形成;二是作为牙周炎的辅助治疗。作为牙周炎辅助治疗的局部用药,主要用于牙周脓肿等急性炎症以及经过机械治疗(SRP)后仍有5mm以上的牙周袋并有出血等未控制的部位等。 牙周局部用药的方式包括:含漱、龈上和龈下冲洗、涂布以及牙周袋内缓释和控释药物的使用等。 临床局部药物及使用方法主要有: 一、含漱药物 (1)、0. 05~0. 2%氯己定液(洗必泰液) ( Chlorhexidine) 是目前最好的菌斑抑制剂,对G+菌和G-菌及真菌都有较好的杀灭作用。每日含漱2~3次,每次含漱1~2 min。该药味苦,长期使用可使牙齿及黏膜着色。 (2)、西吡氯烷 (Cetylpyridinium chloride,CPC) 西吡氯烷又称西吡氯铵,是一种阳离子季铵化合物,可与细菌细胞壁上带负电荷的基团作用而杀灭细菌,其抗菌作用不如氯己定,但优势是副作用也比氯己定弱,且无牙面着色。剂型有0.05%~0.1%的西吡氯烷溶液,用于含漱。有报道用该药含漱后,可使菌斑的量减少25%~35%,市售的一些含漱液中含有此成分。 (3)、三氯羟苯醚 (Triclosan) 三氯羟苯醚又称三氯生,是一种非离子性的广谱抗菌剂,过去数十年用于肥皂、除臭剂等,近年来用于含漱剂中,或加入牙膏中,具有抑制菌斑形成及抗炎的双重作用。有报道用0.15%的三氯羟苯醚含漱4周后,患者的菌斑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含漱后在口腔内停留时间短,抗菌斑作用不如在牙膏中明显。 (4)、氟化亚锡液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发表时间:2009-07-27T11:24:39.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7期供稿作者:王雪 (哈尔滨市香坊区动力口腔病防治所黑龙江哈尔滨 [导读] 研究牙周病的药物治疗。方法从药物治疗的目的和原则入手,对牙周病的全身药物治疗进行了探讨。【摘要】目的研究牙周病的药物治疗。方法从药物治疗的目的和原则入手,对牙周病的全身药物治疗进行了探讨。结论牙周病的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牙周病药物治疗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7131496.html,ler在1890年提出细菌感染是牙周病的病因,并建议用抗菌剂来治疗或减少菌斑。此后的100余年中关于牙周病的药物治疗已有很大的发展。 1 药物治疗的目的和原则 1.1 牙周病药物治疗的依据菌斑微生物是牙周病发生的始动因子,因此清除牙菌斑和防止或减少牙菌斑的再堆积是治疗牙周病、防止复发的主要措施。目前已知最切实有效的方法是机械清除菌斑及牙石(已矿化了的牙菌斑),并依靠患者的自我菌斑控制来保持疗效,减少复发。 1.2 药物治疗应遵循的原则为了避免滥用抗菌药,在牙周药物治疗中使用抗菌药物应遵循下列原则:(1)牙龈炎和轻、中度的成人牙周炎不应该使用抗菌药,因为认真彻底的基础治疗即可使牙龈炎痊愈的使绝大多数牙周炎得到控制。(2)用药前或用药的同时,必须清除菌斑牙石,或“搅乱”菌斑生物膜的结构,使药物能够作用于残余的细菌,起辅助治疗作用。(3)用药前尽量作细菌学检查及药敏试验,针对性地选择窄谱抗菌药物,有计划地用药,并监测用药后的细菌学效果。用药者必须坚持日常的菌斑控制,才能保持良好的疗效。(4)避免使用对全身严重感染十分必需和有效的药物来治疗牙周炎,以免产生耐药菌株;尽量使用局部给药途径。 2 牙周炎的全身药物治疗 2.1 抗菌药物质的全身应用 2.1.1 优点 (1)药物作用可达深牙周袋底及根分叉等刮治器械难以达到的区域;(2)杀灭侵入牙周袋壁组织内的微生物。(3)消除牙周袋以外区域如舌背、扁桃体及颊粘膜等处的病原微生物,如伴放线放线杆菌(Aa)和牙龈卟啉单胞菌(Pg)等,防止病原菌再在袋内定植而致病损复发。 2.1.2 缺点 (1)全身用药后到达牙周袋内的药物浓度相对较低;(2)可能诱导耐药菌株;(3)引起胃肠道不适反应;(4)引起迭加感染,如真菌过长导致白色念珠菌感染;(5)疗效受患者依从性影响。 2.1.3 常用药物的种类 (1)甲硝唑(Metronidazole,又名灭滴灵)该药最初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和肠阿米巴感染效果好,1962年Shinn意外地发现它对ANUG也有交。是目前治疗专性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中间普氏菌(Pi)、螺旋体、核梭杆菌(Fn)及消化链球菌等均有强力杀菌作用。对由这些菌引起的牙周炎以及对常规牙周治疗反应不佳者使用后效果好,能显著改善牙龈出血、牙周溢脓等症状。(2)螺旋霉素(spiromycin)为大环内酯为抗生素,对G+菌抑菌力强,对G-菌也有效。药物进入血循环后,分布到龈沟液、唾液、牙龈和颌骨中,且在这些部位的浓度较高,龈沟液中该药浓度为血清和唾液中浓度的7~10倍,在骨及唾液腺中可维持3~4周,缓慢释放,故特别适用于治疗牙周感染,有效地抑制粘放线菌、产黑色素类杆菌属及螺旋体等。对牙龈出血、牙周溢脓、急性牙周脓肿等有较好疗效。(3)羟氨苄青霉素(Amoxicillin,又名阿莫西林、阿莫仙)为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对G+菌及部分G-菌有强力杀菌作用。对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耐药无效。与甲硝唑合用治疗局限型青少年牙周炎和快速进展性牙周炎疗效好。还可用于急性牙周脓肿切开引流后的辅助治疗。(4)四环素旋药物为广谱抗生素,牙周治疗中常用四环素、多西环素(doxycy-cline)和米诺环素(minocycline)。此类抗生素对骨亲和力高,进入机体后分布较广,存在于唾液、龈沟液、泪液、肝、脾、牙体及骨组织内,在龈沟液中的浓度为血药浓度的2~10倍。(5)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厌氧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其体外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体内抗菌作用比红霉素强1~4倍。用于急性牙周脓肿效果好。 2.1.4 疗效 (1)近期疗效如果合理用药,以上各类药物与洁治术、根面平整术联合应用后可产生良好的临床疗效,例如探诊出血的部位及程度减轻、减少,牙周探诊深度变浅,牙周附着增加等。牙周袋内微生物的组成也发生变化,如Pg、Aa螺旋体、能动菌等急剧减少或消失,G+球菌增加。但单纯根面平整术也能在近期达到上述效果,故抗生素不应常规应用于牙周炎。(2)远期疗效包括使病损区牙槽骨密度增高,促进牙周再生;减少和延迟复发率;减少需拔牙或需作牙周手术的患牙。但患者仍应定期进行支持治疗。 2.1.5 影响疗效的因素抗生素在体内的效能取决于其药物动力学和局部环境因素,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不能完全反应体内的药物效能。影响抗生素疗效的因素包括:(1)药物对组织的吸附如四环素可吸附于牙根面,然后再缓慢释放于牙周袋内。(2)感染的类型在G+菌与G-菌、兼性与专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牙周袋内,非致病菌通过结合、降解、消耗、失活抗生素等机制,会降低龈沟液中抗生素的浓度,致使主要致病菌不能被消除。例如,粪链球菌通过使甲硝唑失活,保护脆弱类杆菌。(3)病原微生物的量及所在部位某些抗生素在口服后,龈沟液中可达到有效抑菌浓度,但在血浆和牙周袋壁组织中的浓度不足以完全消除Aa、螺旋体等已侵入袋壁组织的菌,或牙周袋内的细菌总量远高于局部可达到的最大抗生素浓度,影响了药物对主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4)耐药性多种牙周可疑病原菌对牙周治疗中常用的抗生素(四环素、羟氨苄青霉素)都可产生耐药性。例如:Pg、直肠弯曲菌、侵蚀艾肯菌、链球菌等多种菌都可产生β-内酰胺酶而使青霉素类药物失去活性。(5)菌斑生物膜的影响龈下微生物可被看作是形成了一层粘性薄膜的细菌微小菌落,菌斑生物产生的多糖-蛋白质复合物(glycocalix)及其他物质,使抗生素不易渗入和作用于生物膜中的致病菌,使微生物对抗生素有更强的抵抗力。(6)药代动力学是决定药物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的主要因素。根据药代动力学可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类。一类为浓度依赖而时间不依赖的杀菌药,如甲硝唑。其抗菌作用依赖于最大血药浓度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比值,当此值达到8~10时,疗效最佳;其疗效与药物作用时间长短无关。故这类药用大剂量间断给药的效果优于小剂量多次给药。另一类为时间依赖而浓度不依赖的杀菌剂,如青霉素类药物。一旦其血药浓度高于MIC时都具有杀菌作用,进一步升高浓度则不会增加杀菌力;其疗效与作用时间长短有关,尽量长时间维持略高于MIC的稳定的血药浓度这类药的用药原则。第三类药是具有抗菌后作用(post-antibiotic effect)的抑菌剂,如四环素、红霉素等。抗菌后作用是指当血药浓度降至低于MIC后一段时间内,仍具有抑菌作用。故这类药的给药间隔时间宜长。(7)配伍用药联合用药时,应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杀菌剂(如青霉素)与抑菌剂(如四环素)同时应用时,有拮抗作用,因为杀菌剂只能作用于分裂期细菌,而抑菌剂抑制了细菌的分裂。而如果采用序列治疗,先用强力霉素抑制,再用甲硝唑(杀菌),即可避免药物间的拮抗作用。

牙周基础治疗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牙周刮治标准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一题干 患者男性,34岁,因全口中度牙周病,需行牙周基础治疗去除龈下牙石。请为其进行右上颌区龈下刮治操作。 条件:患者进行核对与评估,已排除禁忌症,可直接进行龈下刮治。 单人操作 二操作时间 30分钟 三参考材料 1 临床牙周病学(第一版) 2 牙周病学(第四版) 3 牙周刮治基础与高级根面刮治 四操作流程 (一)物品准备 1、检查器械:口腔检查盘、牙周探诊 2、刮治器械:通用刮治器及Gracey刮治器 3、药品:阿替卡因,双氧水,生理盐水,碘甘油 (二)刮治步骤 1、调整医生和病人的椅位,对好灯 2、洗手,带好手套 3、对右上颌区域进行消毒、麻醉 4、对右上颌牙齿进行牙周探诊,明确牙周袋深度,探查龈下牙石的形状、大小和部位。 5、进行牙周刮治:使用改良执笔法握持刮治器;以中指和无名指紧贴在一起或者以中指为指点,指腹要放在刮治牙的邻牙上。刮治器的工作面与根面平行,缓缓放入袋低牙石基部,然后改变刮治器角度,使工作面与牙根面呈45~90°,向根面施加压力,腕部用力去除牙石,注意避免层层削刮。每一下刮治都由袋底向冠方移动,但不得超出龈缘。每一次动作的刮除部分要与前次有部分重叠,避免遗漏。 (三)刮治后处理 1、刮治完成后用牙周探诊检查是否有牙结石遗漏,根面是否坚硬光滑。 2、对刮治牙位冲洗、上药。 3、术后医嘱 五备物 1、刮治对象:真人,或仿头模 2、器械: (1)匙形刮治器:通用刮治器和Gracey刮治器1套 (2)仿头模 (3)带有根面牙石的牙模型 (4)口腔检查盘(包括口镜、镊子和尖探诊) (5)牙周探诊 (6)注射器 3、药物:阿替卡因,碘甘油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造成牙列缺损的病因是龋病、牙周病、根尖周病和颌面部外伤等。迄今为止,国内患者牙列缺损的常见病因仍然是龋病和牙周病。近年来随着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不断普及,牙体牙髓病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由于牙周病造成牙列缺损的发生率逐渐增多,因此,临床诊疗中加强对牙周病预防保健的宣教,早期诊治牙周病已引起更多的关注。本节重点介绍牙周病患者的修复治疗。 【关键词】:牙周病修复临床效果 临床资料 就诊的患牙周病的成年患者18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在35~68岁之间,平均年龄51岁。病例纳入条件:牙周病伴有创伤,牙周病已影响美观、发音及舒适性。牙槽骨吸收小于或等于牙根长的1/3。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良好,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和口腔卫生自我维护能力,能较好地配合治疗,并能按时复诊。 (一)牙周病的修复治疗 1.修复治疗前的检查牙周病修复治疗前,应做好充分的检查工

作,必须对病人的全身情况、口腔情况作出全面的了解和检查。特别是牙齿的排列、牙周情况、牙合关系等,应做详细的检查,同时记录,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修复;并制订正确的修复计划。 (1)牙列情况:①牙冠;②牙弓形状。 (2)牙周组织:①牙龈;②牙齿松动度;③牙周袋深度。 (3)牙合关系:应观察前后牙的接触关系,有无早接触点和创伤性牙合。 (4)X线摄片:拍摄全口牙X线片,利用X线片观察分析牙根的形态、数目、长度,牙周膜厚度及牙槽骨吸收情况。 (5)咀嚼效率、牙合力等的测定。 2.修复治疗的适应证 (1)牙列完整,牙齿均有I~Ⅱ度松动,牙槽骨吸收至根长的l/3或1/4者。 (2)牙列内一组牙或个别牙有明显创伤因素,并有咀嚼功能障碍及降低者。 (3)牙周病患者经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牙周组织的炎症仍未完全消失者,可给予修复治疗,进一步消除炎症,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 (4)由于牙周病引起牙错位,尤其是前牙形成扇形排列或扭转错位等,经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已控制炎症,牙槽骨吸收未超过根长1/2者,可先给予正畸治疗,将错位牙复位,再做松动牙固定。如有反牙合、深覆牙合造成创伤牙合,或牙周有炎症时,可进行正畸治疗,再做松动牙固定。

牙周病的治疗及预防

牙周病的治疗及预防 摘要 牙周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到患者就诊时病情已相当严重,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还会严重影响全身健康。青少年牙周炎是累及多数牙齿的牙周组织的慢性变性损害,其特点是大部分病人较年青,病变发展迅速,以致发病早期牙齿就出现松动、移位、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然后出现继发感染,引起炎症改变。发病因素可能与遗传有关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 牙菌斑、细菌及其产物是牙周病最主要的病因,是引发牙周病不可少的始动因子。主要是口腔卫生不良,微生物的作用,牙结石刺激,特别是齿龈下牙石危害性最大。全身因素与营养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此外,创伤、不良修复体的刺激.也是病因之一。总的分为局部和全身两方面的因素。局部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全身因素可影响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两者之间有密切关系。 牙周病治疗可以分为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和食疗,治疗的过程各不相同,并且根据不同的患者医生会设计不同的治疗方案。所以每个人都要有良好的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 关键词: 发病病因,治疗方法,预防

前言 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其病因传统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中牙菌斑、细菌及其产物是牙周病最主要的病因,是引发牙周病不可少的始动因子。主要是口腔卫生不良,微生物的作用,牙结石刺激,特别是齿龈下牙石危害性最大。全身因素与营养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此外,创伤、不良修复体的刺激.也是病因之一。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总的分为局部和全身两方面的因素。局部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全身因素可影响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两者之间有密切关系。 它们的症状各有特点,轻重不同,早期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易被忽视。开始时,牙龈具有红肿的炎症表现,易出血,最后由于牙周膜、齿槽骨的破坏,导致牙齿松动。牙周疾病和龋病一样,是危害人类牙齿健康的第二大病。我国大约有23以上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但由于患者不易察觉,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牙周疾病。 牙周疾病的致病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局部因素,也有全身因素。 局部因素主要是口腔污物、咬合创伤、食物嵌塞等。所谓口腔污物种类繁多,最重要的有两种:一是牙菌斑;二是牙结石。牙菌斑是由集聚在具有粘性的透明薄膜上,牢固地粘附在牙龈附近的牙齿上,由细菌产生的毒素刺激牙周而发 生的疾病。牙结石是堆积在牙颈部周围的硬性污物,它是因牙面上的牙菌斑和其他污物经矿化而成的。而牙结石具有多孔的表面,又利于牙菌斑的附着,从而导致牙龈炎发生,因此人们认为牙结石不是炎症发展的直接原因,但能促进炎 症的进一步发展。有人认为,吸烟是加速牙菌斑、牙结石沉积的重要因素之一。

牙周病病因及临床修复处理体会

牙周病病因及临床修复处理体会 目的分析牙周病病发因素,为临床修复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0例在我院科室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回顾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口腔科治疗牙周病情况,总结牙周病诱发的主要因素。针对牙周病患者实施临床修复处理术,按照口腔科室手术标准执行操作。手术结束后30d,对患者实施回访调查,判断修复术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情况,确定临床修复术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初步观察牙周病的症状比较复杂,主要集中为牙龈炎症、出血、牙周袋;牙槽骨吸收、高度异常;牙齿松动、移位、咀嚼无力,经过临床修复手术处理之后,患者症状得到了显著控制(P<0.01)。结论修复手术是治疗牙周病的主要方式,临床需积极推广此方法。 标签:牙周病;病发因素;修复手术;体会 牙齿是保持人体健康水平的主要组织,并且对日常饮食及生活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保持牙齿健康有助于改善良好的生活水平。伴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牙齿健康保护缺少了足够的认识,造成牙周病发生率持续上升,大大降低了牙齿组织的功能状态。目前,临床对牙周病治疗主要采用修复手术,根据患者牙周病状态拟定手术修复方案,从而实现了牙组织症状的有效恢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40例在我院科室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回顾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口腔科治疗牙周病情况,总结牙周病诱发的主要因素。根据临床资料,40例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7± 2.3)岁,病程时间1~12个月;其中,男30例,平均年龄(40± 3.0)岁,病程时间6~12个月;女10例,平均年龄(36± 4.6)岁,病程时间1~6个月。入院就诊期间,初步观察牙周患者症状表现为疼痛、牙组织出血,部分患者有牙肿情况,需进一步检查判断是否为牙周病。 1.2方法 1.2.1检查本次40例进行详细检查,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为后期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此次检查方式包括:血液常规检查、X线摄片检查、分泌物及组织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等检查。根据临床检查结果,详细分析牙周病的诱发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1.2.2治疗针对牙周病患者实施临床修复处理术,按照口腔科室手术标准执行操作。为了避免手术期间发生感染,整个治疗阶段坚持无菌操作,对手术儀器进行消毒处理后使用。牙组织修复术严格按照科室手术标准进行。 1.2.3手术结束后30d,对患者实施回访调查,判断修复术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情况,确定临床修复术的治疗效果。结合祖国医学对牙科手术治疗效果界定的

第十六章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1、氯己定含漱剂作为牙周病局部用药的浓度范围 A.0.11%~0.1% B.0.12%~0.2% C.0.1%~1.0% D.0.1%~0.2% E.1%~1.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目前临床上用的是0.12%~0.2%的氯己定含漱液。 2、用作牙周冲洗液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 A.0.5% B.1.0% C.1.5% D.2.0% E.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过氧化氢溶液:1%用于含漱,3%用于冲洗,30%用于牙齿漂白。 3、氯己定含漱液,不正确的一项 A.广谱抗菌剂 B.长期含漱使牙面、舌背表面着色 C.易使细菌产生耐药菌株 D.每日含漱2次,每次1分钟 E.有苦味,并使味觉短时改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氯己定含漱液毒性很小,不易产生耐药菌株,长期使用较安全。氯己定含漱液长期使用可使牙面、舌背表面着色;以及有苦味,并使味觉短时改变;宜饭后、睡前含漱。 4、药物治疗牙周病的原则,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牙周基础治疗效果不好的 B.急性感染的牙周疾病 C.用药前应清除菌斑、牙石 D.尽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E.尽量采用局部给药的途径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牙周病药物治疗的原则如下:①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合理使用药物。一般情况下,牙龈炎和轻、中度的牙周炎不应使用抗菌药物。药物治疗应主要用于重度牙周炎患者、对常规牙周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及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必要时可以选择联合用药。②用药前应清除菌斑、牙石,“搅乱”生物膜的结构。③有针对性地用药。应尽量作细菌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有针对性地选择窄谱的抗菌药物。④尽量采用局部给药途径,以避免和减少耐药菌株和毒副作用的产生。对于那些用于全身严重感染的强效抗菌药物,尽量不用于治疗牙周炎,以保护这些药物的有效性。 5、牙周病全身治疗的常用药物不包括 A.甲硝唑 B.四环素 C.羟氨苄青霉素 D.螺旋霉素 E.多种维生素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是最常见的口腔疾患之一。由于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是牙周病发生的始动因子,因此有效清除牙菌斑、防止菌斑的再聚集是成功治疗牙周病并防止其复发的关键。 牙周病药物治疗的原则:1、遵循询证医学的原则,合理使用药物;2、用药前应清除菌斑、牙石;3、有针对性地用药;4、尽量采用局部给药途径。 全身用药 主要包括抗微生物药和宿主调节药。 抗微生物药 1、甲硝唑:是高效的灭滴虫药,能有效杀灭厌氧菌,如产黑色素类杆菌、具核梭杆菌、螺旋体和可动杆菌。部分自唾液排泄,因此在唾液中亦有效。 用法:0.2g/次,tid,7日为一个疗程,总量4.2g,一周后重复用药。 注意事项:有胃肠刺激,忌烟、酒;降白血球,可致畸、致癌;血液病及肾功能不全慎用;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禁用。 2、替硝唑:硝基咪唑类,效果比甲硝唑好,半衰期长,副反应轻。 不良反应:白细胞一过性降低。 用法:首次顿服2g,以后1g/日,共3日。或0.5g/次,Bid,共4天。 3、螺旋霉素:大环内酯类,对G+菌抑菌力强,对G-菌也有效果。能分布到龈沟液、唾液、牙龈和颌骨中,这些部位的浓度较高。多与甲硝唑联合使用。 不良反应:偶有胃肠道反应。

用法:0.2g,qid,连用5—7天为一个疗程。必要时可连续使用2个疗程,3—4周后重复用药。 4、阿莫西林:为对位羟基氨苄西林,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概要一般与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是牙周科常用的抗菌药。对G+菌强杀菌作用,对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无效。 用法:0.5g,tid,7天位一个疗程,必要时连用2个疗程。 注意事项:有胃肠道反应、皮疹、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5、四环素:广谱抗菌(抑细菌蛋白质合成)。是金属螯合剂。龈沟液浓度大于血清浓度2-10倍。易吸附于牙根表面,然后以活性形式缓慢释放,从而延长作用时间。 用法:0.25g。qid,2周/疗程。 6、多西环素:抗胶原酶活性最强,不经肾代谢,适用糖尿病患者。 用法:小剂量的抗胶原酶药物口服,20mg,bid,3个月/疗程,停3个月后继续一疗程。辅助治疗牙周炎,口服首次剂量0.2g,以后每次0.1g,bid,10-14天为1疗程。 7、罗红霉素:新一代大环内脂类抗生素,作用于G+菌、厌氧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体内抗菌作用比红霉素强1-4倍,口服0.15g,bid。 用法:成人每次0.2g,每日4-6次,重症每日可用至1.6-2g。儿童每日剂量为30mg/kg,分次给予。 宿主调节药:为调节宿主防御反应的药物,调节机体与细胞的免疫功能,从分子水平阻断特异性的炎症介质,减少多种炎症介质的转录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强度,一直牙槽骨吸收,阻断牙周炎的进程,降低发生系统性疾病的危险性。主要包括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 王桂霞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王桂霞 摘要】造成牙列缺损的病因是龋病、牙周病、根尖周病和颌面部外伤等。迄今为止,国内患者牙列缺损的常见病因仍然是龋病和牙周病。近年来随着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不断普及,牙体牙髓病治疗技术不断提高,而由于牙周病造成牙列缺损的发生率却逐渐增多,因此,临床诊疗中也要加强对牙周病预防保健的宣教,早期诊治牙周病已引起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牙周病;修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323-03 牙周病多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因而对牙周病的治疗,多采用综合性治疗,包括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和矫形治疗。牙周病矫形治疗的目的,是在病牙经口腔内科治疗后,又经患牙调狳、矫正,再用夹板固定起来,使多数牙共同负担咀嚼压力,并消除各种不同类型的扭转应力,防止病牙再继续产生病理性移位。已经移位的病牙,可通过正畸治疗复位,再用夹板固定,以保持复位后的位置和疗效,并使面部畸形得到改善[1]。夹板固定后,仍需进行调袷,消除创伤性咬合,使牙周组织能够得到生理性休息,有利于牙周组织的愈合和修复。夹板固定后,减轻了每个病牙上的咀嚼压力,从而可消除咀嚼时的疼痛,提高咀嚼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增进人体健康。当牙列缺损,基牙和余留牙松动时,采用夹板固定松牙的同时,还可修复失牙。因此,通过牙周病的修复治疗,可使牙周组织不再继续产生创伤和破坏,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 1.牙周病治疗的依据 1.1 牙周组织的结构特点 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周膜乃是居于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又称为牙周韧带。牙周膜所在的部位,称为牙周间隙,该间隙介于牙骨质与牙槽致密板之间。牙周膜纤维一端伸展到牙骨质内,另一端伸展到牙槽骨内。牙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纤维形成短而粗大的束,直径为4~10μm。牙周膜因有水平向纤维和斜向纤维,将牙齿固定在牙槽窝内,因此,牙周膜为牙齿的支持系统的一部分。牙周间隙内含神经纤维,故具有传导感觉、调节和控制咀嚼压力等功能。当患牙周病时,发生牙周膜破坏,牙槽骨吸收。 1.2 牙周组织对外力的反应 在咀嚼运动中,为了达到将食物研细的目的,牙齿对食物进行切割和研磨,下颌必须做上下、前后、左右等方向的有规律的咀嚼运动。在这些运动过程中,主要进行研磨的双尖牙、磨牙以及行施切割的前牙,都要承受轴向力和水平向(侧向)力。当牙齿受到轴向力时,大部分牙周膜纤维因受拉力或牵引力而紧张,共同分担该牙承受的力量。当牙齿受到生理性牵引力时,牙槽骨出现骨质增生。而当牙齿受到水平向力时,则牙齿产生倾斜移动,牙周膜纤维一侧受牵引,另一侧受压迫,若超过生理范围,则牙周组织出现病理性损害。 1.3 牙周组织的储备力 从咀嚼功能试验、牙合力测定和临床观察,证实人类咀嚼肌和牙周支持组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储备力。日常咀嚼食物时,咀嚼肌和牙周支持组织并没有发挥出全部力量,仅使用了一部分的力量,尚有一部分力量储备起来。故当牙齿松动或缺失时,可以将邻牙的储备力动用起来,以代偿功能不足牙齿的功能。有些学者将各组牙齿分别固定成为一个整体,而后进行合力测定,均增加

临床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临床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12-21T14:46:40.07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作者:何柳静[导读] 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牙周基础治疗能显著改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诊疗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 5145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9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及30例无牙周炎的健康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照组为30例无牙周炎的健康者,观察组为49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观察49例患者治疗前后附着水平、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及牙齿松动情况,比较两组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结果:治疗后PD、BI、PLI及牙齿松动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球蛋白、白蛋白水平及白/球蛋白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清CRP、TNF-α及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显著改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诊疗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牙周基础;侵袭性牙周炎;临床疗效 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指标与慢性牙周炎均有明显区别,其会破坏患者牙槽骨和牙周组织,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早年失牙,临床治疗原则基本同慢性牙周炎,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等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治疗措施,经以上基础治疗后可使牙周炎转入静止期,但细菌在静止期后仍可侵入牙周组织,因此在消除炎症基础上还应控制菌斑,本文将牙周基础治疗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共收治49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男31例,女18例,年龄在27-49岁之间,平均年龄(38.7± 2.6)岁,牙周炎类型中局限型34例,广泛型15例,选择同期30例无牙周炎健康者作为本文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7.5±2.4)岁,两组此前无牙周病治疗史,未见其他严重疾病,并自愿参加本文实验,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本文观察组49例患者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入院时多处于急性发作期,患者入院后应及时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菌药物控制急性炎症反应,局部炎症反应严重者采用3%过氧化氢冲洗,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在牙周袋内涂抹盐酸米诺环素软膏,随后对患者牙周健康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刮治、平整及洁治,对牙齿松动者可采用舌侧夹板进行固定,并定期进行复查和记录治疗情况,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要求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和定期复查[1]。 1.3观察指标观察49例患者治疗前后探诊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及附着水平(AL),观察患者治疗后牙体松动度,牙齿松动情况分为正常、Ⅰ度、Ⅱ度和Ⅲ度四类,Ⅰ度表示患齿前后或左右松动幅度大于1mm,Ⅱ度表示患齿同时存在前后和左右松动,但松动幅度小于1mm,Ⅲ度表示前后或左右松动幅度大于2mm[2]。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炎性因子水平,检测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球蛋白、白蛋白、白/球蛋白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4(IL-4)。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比较治疗后PD、BI、PLI及牙齿松动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 2.2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血清球蛋白、白蛋白水平及白/球蛋白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清CRP、TNF-α及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牙周病检查步骤

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流程 一、病史收集:病史应准确而完整。包括全身状况/口腔状况/牙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经过 (一)系统病史 1、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急性白血病、高血压病,长期服用抗凝血药,以及与凝血功能障碍有关的疾病,如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对可疑有血凝疾病的患者,应做血常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检查。进一步可选择性做凝血酶原时间、血块收缩时间等相关检查。 2、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妇女是否经期;是否长期服用避孕药;是否为孕期、更年期。 3、心血管疾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 有无风湿热、乙肝、丙肝、黄疸性肝炎;肾病史、结核病史、艾滋病感染的可能4、过敏史及嗜好:麻药、青霉素、磺胺等。吸烟史及烟量。 (二)口腔及牙周病史 1、主诉: ①起病时情况: 2、现病史:②主要症状的特点:部位、程度、持续时间③伴随的其他症状 3、口腔既往史:口腔其他疾病的历史:拔牙史;颌关节;食物嵌塞;偏侧咀嚼习惯;夜磨牙、紧咬牙、咬物、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刷牙等口腔护理方法。正畸治疗史及修复治疗史。 4、家族史: 二、牙周组织检查: (一)口腔卫生状况 1、菌斑指数(PLI)可用菌斑显示剂辅助检查菌斑量。 0=龈缘区无菌斑 仁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针尖的侧面可挂出菌斑 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 3=龈沟内或龈缘区即邻面有大量软够 2、软垢指数(DI) 0=无碎屑、软垢。 仁软垢覆盖未超过1/3牙面,或其他牙面无染色着色。… 2=软垢覆盖超过1/3牙面,但未超过2/3。 3=软垢覆盖超过牙面的2/3 3、牙石指数: 分级标准:0=无牙石 仁龈上牙石覆盖牙面<1/3 2=龈上牙石覆盖牙面>1/3<2/3及或牙颈部有斑点状龈下牙石 3=龈上牙石覆盖牙面>2/3及或龈下牙石连成片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牟晓华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牟晓华 发表时间:2015-04-08T16:51:43.9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2期供稿作者:牟晓华 [导读] 牙龈病是指发生于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而不侵犯深部其他牙周组织的一组疾病。 牟晓华 (黑龙江省鹤岗市岭北人民医院 154106) 【摘要】:研究牙周病的药物治疗。: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牙周病患者,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经我院的精心治疗,患者牙周病均好转痊愈。:通过药物治疗牙周病效果良好。 【关键词】牙周病;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368-02 牙龈病是指发生于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而不侵犯深部其他牙周组织的一组疾病。由于牙龈组织是牙周组织的一部分,许多引起牙龈病的因素也可进一步参与破坏深层牙周组织而形成牙周炎。牙龈又是口腔粘膜的一部分,有些皮肤粘膜病常表现于此。此外,许多全身性因素或疾病也可累及牙龈组织,如药物性牙龈增生。有些肿瘤和瘤样病损也好发于牙龈。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牙周病患者,年龄在25-65岁,平均年龄33岁。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患者均具有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牙齿松动、疼痛等牙周病的典型症状。 1.2 治疗牙周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可分为全身药物治疗和局部药物治疗。 1.2.1 牙周炎的全身药物治疗 早在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就根据“全身给药后药物在龈沟液中的浓度与各种细菌MIC的比较”这一方法,筛选出了一批用于牙周炎治疗的抗菌类药物。 1.2.1.1 抗生素类 较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四环素类、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等。青霉素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它通过其抗菌活性成分β-内酰胺的作用,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直接导致菌细胞死亡,为繁殖期杀菌药。牙周炎治疗中常用的青霉素类药物为口服青霉素类,例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菌斑生物膜中某些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青霉素类活性成分β-内酰胺,针对青霉素的这一缺陷。其主要成分为:阿莫西林、β-内酰胺酶阻断剂克拉维酸。目前,对该药辅助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评价还不一致。四环素类药物是第一个通过科学评估从而应用于牙周病治疗的药物。口服给药后龈沟液中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2~10倍,可以抑制大多数牙周致病菌的生长。牙周炎治疗中常用的四环素族药物有:四环素、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四环素类药物应用注意事项:①不能与青霉素类药物同时服用,四环素类药物抑制了细菌的分裂,而青霉素类只能作用于分裂期细菌;②不宜与钙盐、铁盐或铝盐等同时服用,四环素类药物易受二价、三价金属阳离子的影响;③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的儿童禁用。长期应用可造成二重感染。 1.2.1.2 大环内酯类药物这一类药物的代表药物为阿奇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其在组织和血液中半衰期长、副作用少,越来越受到关注。阿奇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在龈沟液中的浓度为血液中的7~10倍,可在龈沟中维持有效药物成分10天左右。口服多次给药后,乙酰螺旋霉素还可在唾液腺和骨中贮存3~4周,缓慢释放,有利于牙周病的治疗。应用时应注意,阿奇霉素可以透过胎盘屏障、渗入乳汁中,因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1.2.1.3 喹诺酮类药物代表药物为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其作用机制是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该药耐药性极少,广泛作用于革兰阴性兼性和专性厌氧菌、肠道杆菌、假单胞菌,但对革兰阴性需氧菌无效。因其抗菌谱、杀菌作用强、起效迅速且副作用少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1.2.1.4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由于牙周病是多细菌的混合感染,故临床上可采用多种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现常用的联合药物有:①甲硝唑+阿奇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常用于慢性牙周炎;②甲硝唑+阿莫西林/Augmentine,用于慢性牙周炎和侵袭性牙周炎;③甲硝唑+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用于侵袭性牙周炎;④甲硝唑+环丙沙星,用于混合性厌氧菌及肠道杆菌,假单胞菌感染。 1.2.2 局部用药 目前已成为治疗牙周病的发展趋势。 1.2.2.1 局部应用控缓释药物控缓释药物是以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空心管或薄膜为载体,将具有部位特异性的药物控释系统直接放在病变部位,较长时间连续释放有效药物浓度,足一种有效、安全和简便的治疗方法,为抗生素的合理用药开辟了广阔前程。目前,有许多研究证实,甲胺四环素对需氧菌和厌氧菌均有效;甲硝唑、四环素对专性厌氧菌有特效;氯己定属防腐剂,有广谱抗菌作用。如四环素控释纤维,由25%盐酸四环素纤维和75%乙基聚乙烯醋酸纤维组成,呈纤维状,直径约0.5mm。每1 cm含药物0.446 mg。放入牙周袋内治疗后,牙周附着水平显著增加。 1.2.2.2 漱口剂和药物牙膏抗菌漱口液种类很多,其中酚类化合物Listerine和氯己定两种漱口液,已被美国牙科学会(ADA)和牙科治疗委员会(CDT)承认。近几年对含血根碱、氟化物和甲硝唑等漱口液的研究甚多,应用后能减少口腔细菌数量、清洁口腔,有助于龈炎的好转。牙膏内有抗菌药物或中药成分,也有助于治疗口腔的疾病。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不主张长期使用,以免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多和白念珠菌的感染。 1.2.2.3 其他局部用过氧化氢氧化疗法、碘氧疗法等,对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改善局部代谢均有一定疗效。 2.结果 经我院的对症药物治疗,患者均好转痊愈。 3.讨论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牙周病是口腔科的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发病率高达70%左右,也是目前牙病患者失牙的主要疾病。中等程度以上尤其是未经治疗的牙周病可影响个体的全身健康,与很多全身性疾病相关,可以说牙周炎患者同时处于罹患其他全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