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盖斯定律练习题.docx

盖斯定律练习题.docx

盖斯定律练习题.docx
盖斯定律练习题.docx

盖斯定律练习题

2

的燃烧热ΔH=- a kJ·mol - 12

1.( 1)HS,则 HS 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用H2还原 WO2可得到金属钨。当温度过高时, WO2(s)会转变为 WO2(g) 。请根据以下反应:

① WO2(s) + 2H 2 (g)W (s) + 2H2O (g);H = + kJ · mol-1

② WO(g) + 2H 2 (g)W (s) + 2H2O (g);H =- kJ · mol-1

2

计算出 WO2(s)WO2 (g)H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① 2CO( g) +O2( g)= 2CO( g)△H=-566kJ/mol

②2H( g) +O2( g)= 2HO( g)△H=-484kJ/mol

③CH4( g) +2O(g)= CO2(g)+2HO( g)△H=- 890kJ/mol

则: CH4(g)+CO2(g)= 2CO(g)+2H( g)△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是个钢铁大国,钢铁产量为世界第一,高炉炼铁是最为普遍的炼铁方法。高炉内

可能发生的反应:

①C(s)+O2(g)=CO2(g)△H1=mol

②C(s)+ CO2 (g)2CO(g)△H=+ kJ/mol

2

③4CO(g)+Fe3O4(s)=4CO2(g)+3Fe(s)△H = kJ/mol

3

则: 3 Fe(s)+2 O

2(g)= Fe O(s)H =。

34

4.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322H1-

mol

① CHCOOH(l)+2O(g)=2CO (g)+2H O(l)=

22H2-

② C(s)+O (g)=CO (g)= mol

③ 22= 2H3-

H (g)+1/2O (g)H O(l)= mol

则: 2C(s)+O2 (g)+2 H 2(g) =CH3COOH(l)H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反应:① H2(g)+1

O2(g)==H 2O(g)△H

1 2

②N2(g)+2O2==2NO(g)△H2

③1

N2 (g)+

3

H2(g)==NH3(g)

3 22

△H

则: 4NH3(g)+7O2(g)==4NO2(g)+6H 2O(g)H =( 用含△H1、△H2、△H3的式子表示 ) 。

6.已知:① 3Fe2 O3(s)+CO(g)2Fe3O4(s)+CO2( g)△H=– 47 kJ/mol

②Fe3O4( s) +CO(g)3FeO(s)+CO2( g)△H= +19 kJ/mol

③FeO(s)+CO(g)Fe(s)+CO2( g)△H=– 11 kJ/mol

则: Fe2 O3(s) +3CO( g)2Fe(s)+3CO2(g)△H=。7.甲醇是一种优质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工业上可用下列两种反应制备甲醇:

①CO(g) + 2H

2(g)CH OH(g)H

31

②CO(g)+ 3H (g)CH OH(g) + H

2O(g)H

2232

③2H2(g)+ O 2(g)=2H 2O(g)ΔH3

则: 2CO(g)+O2(g)=2CO2(g)H=(用H1、H2、H3表示)。8.已知:① N2(g)+O 2(g)= 2NO(g)△H = a kJ ·mol-1

②N2(g)+3H 2(g)= 2NH 3(g)△H2= b kJ·mol-1

③2H(g)+O2(g)= 2H 2O(g)△H= c kJ ·mol-1

则: 4NH(g) +4NO(g) +O

2(g)= 4N

2

(g)+6H O(g)△H=。

32

9.生产水煤气过程中有以下反应:

①C(s)+CO2(g)2CO(g)△H1;

②CO(g)+H2O(g)H2(g)+CO2(g)△H2;

③C(s)+H2O(g)CO(g)+H2(g)△H3;

上述反应△H3 与△H1、△H2 之间的关系为。

高中化学定律公式

高中化学定律和公式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它的符号是n 。 我们把含有×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 物质的量(n )、粒子个数(N )和阿伏加德罗常数(A N )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符号表示:n= A N N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M 。 物质的量(n )、物质的质量(m)和摩尔质量(M )三者间的关系: 3.物质的量(mol )= 1()()g g mol 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符号表示:n=M m 在相同条件下(同温、同压)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具有相同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0 ℃、101 kPa)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 L 。 1.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m V m V V n (V 为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n 为气体的物质的量) 单位:L/mol 或(L·mol -1) m 3/mol 或(m 3·mol -1)

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符号B C 表示,单位mol·L -1(或mol/L )。表达式:B B n C V =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1、 原子核的构成 原子是由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核外电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核电荷数(Z)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2、质量数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Z )+ 中子数(N )==近似原子量 X A Z ——元素符号 质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表示原子组成的一种方法 a ——代表质量数; b ——代表质子数既核 电荷数; c ——代表离子的所带电荷数; d ——代表化合价 e ——代表原子个数 请看下列表示 a b +d X c+e 3、 阳离子 aW m+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 -m 阴离子 b Y n-: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 +n

高考化学复习盖斯定律专题训练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盖斯定律专题训练 1.已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的初始状态和 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例如图(1)所示:ΔH 1 =ΔH 2+ΔH 3。根据上述原理和图(2)所示,判断 对应的各反应热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A F :ΔH =-ΔH 6 B .A D :ΔH =ΔH 1+ΔH 2+ΔH 3 C .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ΔH 6=0 D .ΔH 1+ΔH 6=ΔH 2+ΔH 3+ΔH 4+ΔH 5 2.已知:①2CO(g)+O 2(g) 2CO 2(g) △H=-566 kJ·mol -1 ②N 2(g)+O 2(g)2NO(g) △H = +180 kJ·mol -1,则2CO(g)+2NO(g) N 2(g)+2CO 2(g)的△H 是 A .-386 kJ·mol -1 B .+386 kJ·mol -1 C .+746 kJ·mol -1 D .-746 kJ·mol -1 3.已知:CH 3CH 2CH 2CH 3(g)+132 O 2(g)4CO 2(g)+5H 2O(l) ?H =-2878 kJ (CH 3)2CHCH 3(g)+132 O 2(g)4CO 2(g)+5H 2O(l) ?H =-2869 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4.在常温常压下,已知:4Fe(s)+3O 2(g)===2Fe 2O 3(s) ΔH 1 4Al(s)+3O 2(g)===2Al 2O 3(s) ΔH 2 2Al(s)+Fe 2O 3(s)===Al 2O 3(s)+2Fe(s) ΔH 3。则ΔH 3与ΔH 1和ΔH 2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ΔH 3=12 (ΔH 1+ΔH 2) B .ΔH 3=ΔH 2-ΔH 1 C .ΔH 3=2(ΔH 2+ΔH 1) D .ΔH 3=12 (ΔH 2-ΔH 1) 5.已知25℃、101kPa 条件下:①4Al(s)+3O 2(g)===2Al 2O 3(s) ΔH =-2834.9kJ/mol ②4Al(s)+2O 3(g)===2Al 2O 3(s) ΔH =-3119.1kJ/mol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等质量的O 2比O 3的能量低,由O 2变O 3为放热反应 B .等质量的O 2比O 3的能量低,由O 2变O 3为吸热反应

(技巧)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计算反应热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首先需要熟练掌握盖斯定律,其次,平时积累起来的计算机巧在反应热的计算中基本适用。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盖斯定律。 【方法一】方程式加合法: 根据可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间接计算难以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需要应用盖斯定律来分析问题。解题时,常用已知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相互加合(加、减等数学计算),得到未知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则相应的反应热做相同的加合即为所求的反应热。 例1.已知298K时下列两个反应焓变的实验数据: 反应1:C(s)+O2(g)====CO2(g)ΔH1=-393.5 kJ·mol-1 反应2:CO(g)+1/2 O2(g)====CO2(g)ΔH2=-283.0 kJ·mol-1计算在此温度下反应3: C (s)+1/2 O2(g)====CO(g)的反应焓变ΔH3 解析: 根据反应3找起点:C(s),找终点:CO(g);找出中间产物CO2(g);利用方程组消去中间产物:反应1-反应2=反应3;列式ΔH1-ΔH2=ΔH3=-110.5kJ·mol-1 【方法二】平均值法:平均值法特别适用于缺少数据而不能直接求解的计算。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时,不论以任何比例混合,总存在一个平均值,解题时只要抓住平均值,就能避繁就简,迅速解题。平均值法有: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法、平均分子式法、平均体积法、平均原子法和平均反应热法等。平均反应热法是利用两种混合物中每摩尔物质在反应中的反应热的平均值推断混合物质组成的解题方法,常用于有两种物质反应热的计算。

例2: CH 4(g )+2O 2(g )==CO 2(g )+2H 2O (l )ΔH =-889.5kJ ·mol -1 C 2H 6(g )+2 7O 2(g )==2CO 2(g )+3H 2O (l )ΔH =-1583.4kJ ·mol -1 C 2H 4(g )+3O 2(g )==2CO 2(g )+2H 2O (l )ΔH =-1409.6kJ ·mol -1 C 2H 2(g )+2 5O 2(g )==2CO 2(g )+H 2O (l )ΔH =-1298.4kJ ·mol -1 C 3H 8(g )+5O 2(g )==3CO 2(g )+4H 2O (l )ΔH =-2217.8kJ ·mol -1 如果1mol 上述烃中的两种混合物完全燃烧后放出1518.8的热量,则下列组合不可能是( ) A. CH 4和C 2H 4 B.CH 4和C 2H 6 C.C 3H 8和C 2H 6 D.C 3H 8和C 2H 2 解析: 混合烃的平均燃烧热为1518.8kJ ,则混合烃中,一种烃的燃烧热必大于1518.8kJ 另一种烃的燃烧热必小于1518.8kJ ,代入各项进行比较,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答案:AC 【方法四】关系式法:对于多步反应,可根据各种关系(主要是化学方程式,守恒等),列出对应的关系式,快速地在要求的物质的数量与题目给出物质的数量之间建立定量关系,从而免除了设计中间过程的大量运算,不但节约运算时间,还避免了运算出错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例4.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 2.某硫酸厂在进行黄铁矿成分测定时,取0.1000g 样品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的SO 2气体与足量Fe 2(SO 4)3溶液完全反应后,用浓度为0.02000mol ·L -1的K 2Cr 2O 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 2Cr 2O 7溶液25.00ml 。 已知:SO 2+Fe 3++2H 2O==SO 42-+Fe 2++4H +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盖斯定律》【创新教案】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核心素养: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学内容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定性地了解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通过实验感受到了反应热,并且了解了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能量变化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以及燃烧热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本节介绍了盖斯定律,并从定量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伴随的热效应。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盖斯定律。教科书以登山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浅显地对特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盖斯定律。然后再通过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反证来论证盖斯定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利用反应热的概念、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通过三道不同类型的例题加以展示。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概念、应用定律、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本节引言部分用几句简短的话说明了学习盖斯定律的缘由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本节内容中,盖斯定律是个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科书以测山高为例,并用能量守恒定律来论证。最后用CO的摩尔生成焓的计算这个实例来加强学生对于盖斯定律的理解。学生在掌握了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基础上,利用燃烧热的数据,就可以进行简单的热化学计算。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让学生掌握一种着眼于运用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2、课标分析 3、本节在本章及本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章通过化学能与热能转化规律的研究帮助学生认识热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实际意义。 在必修化学2中,学生初步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对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章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与提高。引入了焓变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而能量的多少则是以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为基础。把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定性分析变成了定量分析。解决了各种热效应的测量和计算的问题。在这一节里,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在特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以热效应表现时的“质”“能”关系,这既是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规律和特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重点,因为热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反应途径与反应体系 2. 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分析和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同时养成深入细致的思考习惯。 2.通过加强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重点

重点高中化学定律公式

高中化学定律和公式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它的符号是 n 23 我们把含有 6.02 ×10 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 量为 物质的量( n )、粒子个数( N )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 )三者之间的关系 用符号表示: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 M 物质的量( n )、物质的质量 (m )和摩尔质量( M )三者间的关系 : 在相同条件下 (同温、同压)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具有相同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 (0 ℃、101kPa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 22.4L 。 1. 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 V m V m V (V 为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n -1 3 3 -1 n 为气体的物质的量 )单位: L/mol 或(L ·mol -1)m 3/mol 或(m 3· mol -1) 定义: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 B 的 物质 的量浓度。用符号 C B 表示,单位 mol · L -1(或 mol/L )。C B n B 1 摩尔,摩尔简称摩,符号 mol N n= N A 3.物质的量( mol )= 摩尔物质质量 的质(g 量·m (g ol )-1)符号表示 n= m

c(浓溶液)· 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1、原子核的构成 原子是由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核外电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1 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1 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核电荷数(Z)==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质量数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近似原子量 m+ 3、阳离子a W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m n- 阴离子b Y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n 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规律性 二、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如Na、Mg、

燃烧热盖斯定律计算练习题

燃烧热盖斯定律计算练 习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已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Zn(s)+2 1 O 2(g)ZnO(s) ΔH =-351.5 kJ·mol -1; Hg(l)+21O 2(g) HgO(s);ΔH =-90.84 kJ ·mol -1, 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Zn(s)+HgO(s) ZnO(s)+Hg(l)的ΔH 为( ) A.ΔH =+260.7 kJ·mol -1 B.ΔH =-260.7 kJ·mol -1 C.ΔH =-444.2 kJ·mol -1 D.ΔH =+444.2 kJ·mol -1 2、已知: Fe 2O 3 ( s ) + 3/2C ( s ) =3/ 2CO 2 (g )+2Fe(s) ΔH 1 C ( s ) + O 2 ( g ) =CO 2 ( g ) ΔH 2 则4Fe(s) + 3O 2 ( g )=2Fe 2O 3 ( s ) 的△H 是( ) A. 2ΔH 1 +3ΔH 2 B. 3ΔH 2 -2ΔH 1 C. 2ΔH 1 -3ΔH 2 D. 3/2ΔH 2 - ΔH 1 3、钛(Ti )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已知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 ,涉及的步骤为: 已知①C(s)+O 2(g) CO 2(g); ΔH =-393.5 kJ·mol -1 ① 2CO(g)+O 2(g) 2CO 2(g); ΔH =-566 kJ·mol -1 ③TiO 2(s)+2Cl 2(g)==TiCl 4(s)+O 2(g); ΔH =+141 kJ·mol -1 则TiO 2(s)+2Cl 2(g)+2C(s) TiCl 4(s)+2CO(g)的ΔH= 。

2021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021届一轮复习训练十八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1.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5 2O2(g)===2CO2(g)+H2O(l)ΔH=-1 300.0 kJ·mol-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有10N 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就放出1 300 kJ的能量 B.当有N 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态时,吸收1 300 kJ的能量 C.当有22.4 L C2H2(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该反应就放出1 300 kJ的能量 D.当有8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该反应就吸收1 300 kJ的能量 答案:A 解析:反应中每有1 mol C2H2参加反应,转移10 mol电子,放出1 300 kJ能量,故A正确;当有N 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态时,放出1 300 kJ的能量,故B错误;22.4 L C2H2(g),不一定是标准状况,故C错误; 1 mol CO2分子含有4 mol碳氧共用电子对,反应中有8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 300 kJ的能量,故D错误。 2.[2019·辽宁丹东五校联考]已知:25 ℃、101 kPa时: ①4Al(s)+3O2(g)===2Al2O3(s) ΔH=-2 835 kJ·mol-1 ②4Al(s)+2O3(g)===2Al2O3(s) ΔH=-3 11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3比O2稳定,由O2转化为O3是吸热反应 B.O2比O3稳定,由O2转化为O3是放热反应 C.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转化为O3是放热反应 D.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转化为O3是吸热反应 答案:D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可得3O2(g)===2O3(g),则有ΔH=(-2 835 kJ·mol-1)-(-3 119 kJ·mol-1)=+284 kJ·mol-1,故O2转化为O3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据此推知,等质量的O2具有的能量比O3具有的能量低,故O2比O3更稳定。 3.[2019·江苏启东中学月考]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 ①C(s)+H2O(g)===CO(g)+H2(g) ΔH1=a kJ·mol-1 ②CO(g)+H2O(g)===CO2(g)+H2(g) ΔH2=b kJ·mol-1 ③CO2(g)+3H2(g)===CH3OH(g)+H2O(g) ΔH3=c kJ·mol-1 ④2CH3OH(g)===CH3OCH3(g)+H2O(g) ΔH4=d 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高中化学定律公式

高中化学定律公式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高中化学定律和公式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它的符号是n 。 我们把含有×1023 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 物质的量(n )、粒子个数(N )和阿伏加德罗常数(A N )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符号表示:n= A N N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M 。 物质的量(n )、物质的质量(m)和摩尔质量(M )三者间的关系: 3.物质的量(mol )= 1 ()()g g mol 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符号表示:n=M m 在相同条件下(同温、同压)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具有相同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0 ℃、101 kPa)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 L 。 1.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m V m V V n = (V 为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n 为气体的物质的量) 单位:L/mol 或(L·mol -1 ) m 3 /mol 或(m 3 ·mol -1 ) 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符号B C 表示,单位mol·L -1(或mol/L )。表达式:B B n C =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1、原子核的构成 原子是由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核外电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核电荷数(Z)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2、质量数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近似原子量 3、阳离子a W m+: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m 阴离子b Y n-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n

盖斯定律计算例题

高二化学 选修四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例题(盖斯定律) 【知识要点】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已知石墨的燃烧热:△H =-393.5kJ/mol 1)写出石墨的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二氧化碳转化为石墨和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结论】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效应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强调】“+”不能省去。 【思考1】为什么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通常可不表明反应条件? 原因:热化学方程式还可以表示理论可进行实际难进行的化学反应 【思考2】如何测定如下反应:C(s)+1/2O 2(g)=CO(g)的反应热△H 1 ①能直接测定吗?如何测?不能。因无法控制不生成CO 2 ②若不能直接测,怎么办?可通过计算 【新课】 1、盖斯定律的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 反应热 相同。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 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 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盖斯定律直观化 △H 1、△H 2、△H 3 三种之间的关系如何? 〖例题1 C(s)+21O 2 (g)=CO(g)的反应焓变? 反应3 C(s)+ O 2 (g)=CO 2(g) △H 1=-393.5 kJ·mol -1 反应1 CO(g)+ 21O 2 (g)=CO 2(g) △H 2=-283.0 kJ·mol -1 反应2

方法1: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 以给出的反应为基准 (1)找起点C(s), (2)终点是CO 2(g), (3)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应 C→CO 2 ;C→CO→CO 2。 (4)也就说C→CO 2的焓变为C→CO ; CO→CO 2之和。 则△H 1=△H 3+△H 2 方法2: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 以要求的反应为基准 (1) 找起点C(s), (2) 终点是CO(g), (3) 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应 C→CO 2→CO 。 (4) 也就说C→CO 的焓变为C→CO 2; CO 2→CO 之和。 注意:CO→CO 2 焓变就是△H 2 那 CO 2→CO 焓变就是 —△H 2 方法3:利用方程组求解 (1) 找出头尾 同上 (2) 找出中间产物 CO 2 (3) 利用方程组消去中间产物 反应1 + (-反应2)= 反应3 (4) 列式: △H 1—△H 2 = △H 3 ∴△H 3=△H 1 -△H 2=-393.5 kJ/mol -(-283.0 kJ/mol)=-110.5 kJ/mol 〖例题2〗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分析,C(s)的燃烧热△H 等于 ( D ) C(s) + H 2O(l) === CO(g) + H 2(g) △H 1 =+175.3kJ·mol —1 2CO(g) + O 2(g) == 2CO 2(g) △H 2=—566.0 kJ·mol —1 2H 2(g) + O 2(g) == 2H 2O(l) △H 3=—571.6 kJ·mol —1 A. △H 1 + △H 2 —△H 3 B.2△H 1 + △H 2 + △H 3 C. △H 1 + △H 2/2 + △H 3 D. △H 1 + △H 2/2 + △H 3/2 〖练习1〗已知氟化氢气体中有平衡关系: 2H 3F 33H 2F 2 △H 1= a kJ·mol —1 H 2F 2 2HF △H 2= b kJ·mol —1 已知a 、b 均大于0;则可推测反应:H 3F 33HF 的△H 3为( D ) A.(a + b ) kJ·mol —1 B.(a — b )kJ·mol —1 C.(a + 3b )kJ·mol —1 D.(0.5a + 1.5b )kJ·mol —1 〖练习2〗由金红石(TiO 2)制取单质Ti ,涉及到的步骤为: TiO 2TiCl 4?? ??→?Ar C /800/0镁Ti 已知:① C (s )+O 2(g )=CO 2(g ) ?H 1 =-393.5 kJ·mol -1 ② 2CO (g )+O 2(g )=2CO 2(g ) ?H 2 =-566 kJ·mol -1 ③ TiO 2(s )+2Cl 2(g )=TiCl 4(s )+O 2(g ) ?H 3 =+141 kJ·mol -1 则TiO 2(s )+2Cl 2(g )+2C (s )=TiCl 4(s )+2CO (g )的?H = -80 kJ·mol -1 。 【解析】③+①×2-②就可得TiO 2(s )+2Cl 2(g )+2C (s )=TiCl 4(s )+2CO (g ), 则ΔΗ=ΔΗ3+ΔΗ1×2-ΔΗ2=-80 kJ·mol -1。

高中化学练习-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有关计算_word版含解析

课练21 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有关计算 基础练 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任何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都可直接测定 B .利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C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化学反应的始态有关,与终态无关 D .一个化学反应中,经过的步骤越多,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2.已知反应CH 3CHO(g)+a O 2(g)===X +b H 2O(l) ΔH ,X 为下列何种物质时ΔH 最小( ) A .CH 3COOH(l) B .CH 3COOH(g) C .CO(g) D .CO 2(g) 3.航天燃料从液态变为固态,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铍是高效率的火箭材料,燃烧时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已知1 kg 金属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700 kJ.则铍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Be +12O 2===BeO ΔH =-564.3 kJ·mol -1 B .Be(s)+12O 2===BeO(s) ΔH =+564.3 kJ·mol -1 C .Be(s)+12O 2===BeO(s) ΔH =-564.3 kJ·mol -1 D .Be(s)+12O 2===BeO(g) ΔH =-564.3 kJ·mol -1 4.X 、Y 、Z 、W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焓变:ΔH =ΔH 1+ΔH 2,则X 、 Y 可能是( ) ①C 、CO ②AlCl 3、Al(OH)3 ③Fe 、Fe(NO 3)2 ④Na 2CO 3、NaHCO 3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③ 5.已知C(s)+CO 2(g)===2CO(g) ΔH 1=+172 kJ·mol -1 ① CH 4(g)+H 2O(g)===CO(g)+3H 2(g) ΔH 2=+206 kJ·mol -1 ② CH 4(g)+2H 2O(g)===CO 2(g)+4H 2(g) ΔH 3=+165 kJ·mol -1 ③ 则反应C(s)+H 2O(g)===CO(g)+H 2(g)的ΔH 为( ) A .+131 kJ·mol -1 B .-131 kJ·mol -1 C .+262 kJ·mol -1 D .-262 kJ·mol -1 6.25 ℃、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1. 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即n= M m ;M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2)物质的量(mol )= )(个微粒数(个)mol /1002.623 ? 即n=A N N N A 为常数6.02×1023,应谨记 (3)气体物质的量(mol 即n= m g V V 标, V m 为常数22.4L ·mol -1,应谨记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即n B =C B V aq (5)物质的量(mol )=)反应热的绝对值()量(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mol KJ KJ / 即n=H Q ? 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即ρ = aq V m 液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g g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 ) g g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即w= 100%?液质m m =剂质质m m m +×100%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即C B=aq B V n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100%(g/mL) 1000(mL)(g/mol) 1(L)(mol/L)????= 溶液密度溶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 即C B = B M ρω 1000 ρ单位:g/ml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原则: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 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即浓m 稀稀浓ωωm =

盖斯定律及其计算

1.已知化学反应A 2(g)+B 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每生成2分子A B 吸收b kJ 热量 B .该反应热ΔH =+(a -b ) kJ·mol -1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断裂1 mol A —A 和1 mol B —B 键,放出a kJ 能量B 2.肼(N 2H 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它与N 2O 4反应时,N 2O 4为氧化剂,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 N 2(g)+2O 2(g)===N 2O 4(g) ΔH =+ kJ/mol ,N 2H 4(g)+O 2(g)===N 2(g)+2H 2O(g)ΔH =- kJ/mol , 下列表示肼跟N 2O 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N 2H 4(g)+N 2O 4(g)===3N 2(g) +4H 2O(g) ΔH =- kJ/mol B .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 ΔH =- kJ/mol C .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 ΔH =- kJ/mol D .N 2H 4(g) +12N 2O 4(g)===32 N 2(g)+2H 2O(g) ΔH =- kJ/mol 3.甲醇是人们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新能源。已知: ①2H 2(g)+O 2(g)===2H 2O(l) ΔH 1=- kJ/mol ; 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ΔH 2=- kJ/mol 。 (1)甲醇 蒸气完全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ΔH 2=_____ ___ kJ/mol(用E 1、E 2表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 2O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 B .同温同压下,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同 C .已知:①2H 2(g)+O 2(g)===2H 2O(g) ΔH =-a kJ·mol -1, ②2H 2(g)+O 2(g)===2H 2O(l) ΔH =-b kJ·mol -1,则a >b D .已知:①C(s,石墨)+O 2(g)===CO 2(g) ΔH =- kJ·mol -1, ②C(s,金刚石)+O 2(g)===CO 2(g) ΔH =- kJ·mol -1, 则C(s ,石墨)===C(s ,金刚石) ΔH =+ kJ·mol - 1D 5.将1 000 mL mol·L -1 BaCl 2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放出a kJ 热量;将1 000 mL mol·L -1 HCl 溶液与足量CH 3COONa 溶液充分反应放出b kJ 热量(不考虑醋酸钠水解);将500 mL 1 mol·L -1 H 2SO 4溶液与足量(CH 3COO)2Ba(可溶性强电解质)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 A .(5a -2b ) kJ B .(2b -5a ) kJ C .(5a +2b ) kJ D .(10a +4b ) kJ 6.(15分)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蕴藏在海底的“可燃冰”是高压下形成的外观象冰的甲烷水合物固体。甲烷气体燃烧和水汽化的热化学

盖斯定律 反应热的计算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H 计算步骤 ①根据带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找出可用的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调整可用热化学方程式的方向,同时调整△H 的符合;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将调整好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化简或扩大相应的倍数 ③将调整好的热化学方程式和△H 进行加和 ④△H 随热化学方程式的调整而相应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题组训练 1 (2018年全国卷I 28) 已知:2N 2O 5(g) 2N 2O 5(g)+O 2(g) ΔH 1=?4.4 kJ·mol ?1 2NO 2(g) N 2O 4(g) ΔH 2=?55.3 kJ·mol ?1 则反应N 2O 5(g)=2NO 2(g)+ O 2(g)的ΔH =_______ kJ·mol ?1。 2 (2018年全国卷II 27) CH 4-CO 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 和H 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CH 4-CO 2催化重整反应为:CH 4(g)+ CO 2(g)=2CO(g)+2H 2(g)。 已知:C(s)+2H 2(g)=C (g) ΔH =-75 kJ· mol ?1 ; C(s)+O 2(g)=CO 2(g) ΔH =-394 kJ·mol ?1 C(s)+(g)=CO(g) ΔH =-111 kJ·mol ?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 ==______ kJ·mol ?1 3 (2018年全国卷III 28)SiHCl 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2SiHCl 3(g) SiH 2Cl 2(g)+ SiCl 4(g) ΔH 1=48 kJ·mol ?1 3SiH 2Cl 2(g) SiH 4(g)+2SiHCl 3 (g) ΔH 2=?30 kJ·mol ?1 则反应4SiHCl 3(g) SiH 4(g)+ 3SiCl 4(g)的ΔH =__________ kJ·mol ?1。 21O 2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盖斯定律理解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盖斯定律理解 一、单选题 1.我国科学家使用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CO (g )+H 2O (g )═CO 2(g )+H 2(g )△H <0.在低温下获得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显示:起始时的 2 个H 2O 最终都参与了反应 B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H C .过程Ⅰ、过程Ⅱ均为放热过程 D .过程Ⅲ只生成了极性共价键 2.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n (s ,白)+2HCl (aq )=SnCl 2(aq )+H 2(g ) △H 1 ②Sn (s ,灰)+2HCl (aq )=SnCl 2(aq )+H 2(g ) △H 2 ③Sn (s ,灰)Sn (s ,白) △H 3=+2.1kJ?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 1>△H 2 B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 .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 .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3.根据2Ca(OH)/CaO 体系的能量循环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ΔH >0 B .12ΔH ΔH 0+= C .342ΔH ΔH ΔH =+ D .12345ΔH ΔH ΔH ΔH ΔH 0++++=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 2H 6O 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 B .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 、b 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 比途径b 放出更多热能 途径a :C 2H O ???→高温CO+H 22O ???→燃烧CO 2+H 2O 途径b :C 2O ???→燃烧CO 2 C .食物中可加入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如香肠中可以加少量的亚硝酸钠以保持肉质新鲜 D .生石灰、铁粉、硅胶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 5.氢卤酸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HF 气体溶于水放热,则HF 的△H 1<0 B .相同条件下,HCl 的△H 2比HBr 的小 C .相同条件下,HCl 的△H 3+△H 4比HI 的大 D .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1molH-X 键放出akJ 能量,则该条件下△H 2=+akJ/mol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1.9kJ·mol -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500℃、30M Pa 下,将0.5 mol N 2和1.5 mol H 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 3(g), 放热19.3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 2(g) 垐?噲? 2NH 3(g) ΔH = -38.6kJ· mol -1 C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ΔH= -57.3kJ·mol -1,若将含1mol CH 3COOH 与含1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D .X(g)+Y(g)垐?噲?Z(g) ΔH >0,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加入X ,上述反应ΔH 增 大 7.已知:①Sn(s 、白)+2HCl(aq)=SnCl 2(aq)+H 2(g) ΔH 1 ②Sn(s 、灰)+2HCl(aq)=SnCl 2(aq)+H 2(g) ΔH 2 ③Sn(s 、灰)Sn(s 、白) ΔH 3=+2.1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灰锡与白锡互为同素异形体 B .锡在常温下以白锡状态存在 C .白锡转化为灰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高中化学公式大全

高中化学常用公式总结 1. 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 g g mol / (2)物质的量(mol )() = ?微粒数(个) 个6021023 ./mol (3)气体物质的量(mol )=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 L L mol 224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 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 溶液质量溶液体积()() g mL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g g ) () 100%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 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 () mol L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摩尔质量溶液密度(mol /L)1(L)(g /mol) 1000(mL)(g /mL) 100% ②物质的量浓度= ???1000(mL)(g /mL)(g /mol)1(L) 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摩尔质量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不变) 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即c (浓)·V (浓)=c (稀)·V (稀)] (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 3.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质为不含结晶水的固体) (1)基本公式: ① 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质量(g)100(g) (g) (g) =

盖斯定律的计算(高考题汇集)

盖斯定律计算 1、(2012年广东卷)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该电池反应为: 2Li (s )+I 2(s )=2LiI (s ) △H 已知:4Li (s )+O 2(g )=2Li 2O (s ) △H1 4 LiI (s )+O 2(g )=2I 2(s )+2Li2O (s ) △H2 则电池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3年广东卷) 3.(2013海南卷)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C(s)+5H 2(g)+3N 2(g)+9O 2(g)=2C 3H 5(ONO 2)3(l) △H 1 2 H 2(g)+ O 2(g)= 2H 2O(g) △H 2 C(s)+ O 2(g)=CO 2(g) △H 3 则反应4C 3H 5(ONO 2)3(l) = 12CO 2(g)+10H 2O(g) + O 2(g) +6N 2(g)的△H 为 A .12△H 3+5△H 2-2△H 1 B .2△H 1-5△H 2-12△H 3 C .12△H 3-5△H 2 -2△H 1 D .△H 1-5△H 2-12△H 3 4、(2013年四川)焙烧产生的SO 2可用于制硫酸。已知25℃、101 kPa 时: 2SO 2(g) +O 2(g) 2SO 3(g) △H 1= 一197 kJ/mol ; 2H 2O (g)=2H 2O(1) △H 2=一44 kJ/mol ; 2SO 2(g)+O 2(g)+2H 2O(g)=2H 2SO 4(l) △H 3=一545 kJ/mol 。 则SO 3 (g)与H 2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5、(2013年天津)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H 2(g )+)()(2 122g O H g O = △H=-241.8kJ·mol - 1 C (s )+ )()(2 12g CO g O = △H=-110.5kJ·mol - 1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重点高中化学定律公式

高中化学定律和公式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它的符号是n 。 我们把含有6.02×1023 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 物质的量(n )、粒子个数(N )和阿伏加德罗常数(A N )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符号表示:n= A N N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1、 原子核的构成 原子是由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核外电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如Na 、Mg 、Cl 、O 的电子式我们可分别表示为: 1、表示原子 ‥ ‥ ∶ ‥

Na××Mg×?Cl?O? 习惯上,写的时候要求对称。 电子式同样可以用来表示阴阳离子,例如 2、表示简单离子: 阳离子:Na+Mg2+Al3+ 阴离子:[∶S∶]2-[∶Cl∶]-[∶O∶]2- ①.电子式最外层电子数用?(或×)表示; ②. . 4、. 吸放热与能量关系 一、原电池的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正极:铜片上:2H + +2e-=H2↑(还原反应) 负极:锌片上:Zn-2e-=Zn 2+ (氧化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Zn+2H + =Zn 2+ +H2↑该电极反应就是Zn+2H + =Zn 2+ +H2↑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 ‥ ‥‥ ‥ ‥ ‥‥ ‥

1、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浓度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单位:mol/L·smol/L·min 3、表达式:v(A)==t A c ??)( △c(A)表示物质A 浓度的变化,△t 表示时间 (2)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来说,则有q V p V n V m V D C B A === 烷烃燃烧的通式 2分馏--- 裂化---1- 4。 5、△H (3)△H=中和热的定义是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 2O 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实验】实验2-3:在50mL 烧杯中加入0.50mol/L 的盐酸,测其温度。另用量筒量取 50mL0.55mol/LNaOH 溶液,测其温度,并缓缓地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反应中溶 液温度的变化过程,并作好记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