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谈初高中物理衔接

谈初高中物理衔接

谈初高中物理衔接

靳勤

(宁夏吴忠市吴忠高级中学宁夏·吴忠751100)

摘要据调查很多在初中物理学的好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之后成绩直线下降,甚至对高中物理失去兴趣。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初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着不可跨越的差异性,造成学生在学习上产生困惑。只有处理好初高中在物理方面的衔接,学生才会有信心面对物理,走向未来科技。

关键词初高中教学差异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物理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物理却成了学生们最畏惧的一门学科,尤其是高中物理。当很多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高中后,却发现物理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同初中的学习完全不同。同时,对于高中的物理教师来讲,新生在物理知识以及物理素养上的欠缺让教师们怨声载道。就在这种双向矛盾中,大部分学生对物理失去了兴趣,物理成为了高中最难攻的一门学科。怎样才能解开这种恶性循环?笔者结合自身初中和高中的物理教学经验,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1初高中物理教学产生屏障的原因

1.1现行的评价制度是产生衔接的主要原因

虽然教育改革的呼声渐行渐远,但是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依然是以成绩评定每一位学生。甚至在评定学校的等级时也主要看该校的升学率,导致初高中教学的矛头指向中考和高考。教师们也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目标”无视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满堂灌,节节练,用分数衡量学生,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厌学情绪。

1.2初高中物理教学的差异性

初中物理知识是高中物理知识的基础,初中物理为高中物理起到了引导和铺垫的作用。但是尽管这样,他们的差异性还是很大。

首先,初中知识大部分是根据生活中一些浅显易懂的实验进行定性分析之后得到的结果,学生易懂易接纳。而高中物理知识,不再是通过观察直接得结论,而需要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抽象得出物理模型、归纳模型所具有的共性,最后理论分析得结论。如果说初中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而高中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其次,初中知识主要是对单个物体进行分析研究,且研究的是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而高中物理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较为复杂的研究对象,且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问题较为复杂,学生难以接受;最后,初中物理对学生只要求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而高中知识的得出往往要借助于几何关系、方程组、假设分析法、导数、积分等,对数学运算能力和物理思维要求较高。

2鉴于以上问题有效衔接初高中物理教学的对策

2.1改变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

以成绩衡量学生已经给中国的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对孩子的身心和心理成长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作为教师应该以育人为本,发现、发展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让他们在自信和希望中成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淡化分数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学生,以个人的情感和魅力去感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温暖中获得知识。

2.2开设科学课,突出探究

物理即生活,但物理相对生活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对初中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事物的规律性,就很难建立起高中物理思维。

而很多的初中物理教师,在学生还没有认识清楚现象的规律性时就急于讲解概念,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概念,造成初中学习物理方法是死记硬套公式。但是如果学生对教师所介绍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而学生自己又无法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解释这些现象时,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学生的学习就由被动变为主动,同时在接受物理概念时就会更加深刻。

从初中开设科学课正是为学生提供充分认识物理现象和事例的平台。例如讲光的折射和蜡烛的成像原理之前,就可以给学生一些道具,教师帮助学生设计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总结归纳现象所具有的一般性等。让学生在感性认知中去探索事物所具有的共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渐渐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思维。所以从初中开设科学课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增强科学课的目的性,教师设置的科学课可根据具体的物理教学内容进行设置。从初中开始开设科学课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以备高中繁重的教学。

2.3对高一的学生教学突出特别培养

刚刚跨进高中的新生,无论是教材理解方面、思维活动方面、研究物理的方法方面、完成作业等方面都保留着初中的习惯。所以高一一年的教学对新生来说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高一教学应该重点从以下几点抓起:

2.3.1把已有的知识作为教学基础,注意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知识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达到认知结构的完善。顺应是认知结构进行更新或重建,从而突破以前的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新旧知识的整合,尽量做到以初中的旧知识引导高中的新知识,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上对高中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

例如:在初中阶段学生就已经知道了力和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有大小、方向以及作用点。而在高中我们说力是矢

课|程|教|学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30期/10月(下)—5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