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儒家的起源

儒家学派诞生在战火纷飞、群雄争霸的春秋时期,其创始人为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孔子。

【孔丘】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核心思想为“仁”与“礼”。

何谓“仁”?“仁者爱人”,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持续。如何“爱人”?夫子曰:“忠恕而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何谓“礼”?“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其中的“礼”,专指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能够实现“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这就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另外,孔子还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

二、儒家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时

【孟子】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但除了曾参留下了《大学》之外,其他的大多未曾留下什么。到了战国时期,孔子之孙子思收了一名弟子,此人便是日后被称作“亚圣”的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流传于世的著作为《孟子》“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在孔子之“仁”的思想上,孟子将“仁”发展成为了一套政治学说。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在人性论方面,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

在义利观方面,孟子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人民应该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荀子】如果说儒学在孔孟手中还仅仅停留在关注人的身上,那么战国时期儒学的另外一位重要代表荀子就将儒学发展到了另一种高度。

荀子,名况,赵国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现存《荀子》共三十二篇。其主要思想有如下几点:

1、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人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

2、性恶论。与孟子正好相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在战乱与社会变革中并不适用,更不用说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了。等到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打败项羽,百废待兴,这时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所以从西汉初年到汉武帝继位时,黄老思想一直在政治上占据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汉朝历经了“文景之治”后,黄老之学已经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式的发展需要了。同时,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期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此时,儒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

【董仲舒】董仲舒,广川人,研究《公羊春秋》,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儒学的基础。他宣扬“君权神授”,为君王统治天下提供了理论根据。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君权。

董仲舒进一步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为人伦道德标准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王道之纲”。

【评价与影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儒家从此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四、儒学的危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代粗糙的儒学已经不能再控制人心了。与此同时,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许多信徒,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五、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为了振兴儒学,唐宋儒学家不断进行思考与探究,吸收了佛教和道家的思想,是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到了宋代,出现了实质为客观唯心主义的程朱理学。

程颢,北宋河南洛阳人,世称明道先生。

程颐,北宋河南洛阳人,世称伊川先生。

朱熹,南宋人,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婺源,出生于福建。理学的集大成者。

什么是理学家笔下的“理”呢?他们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那么应该如何把握“礼”呢?方法是“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当然,它的最终目并非是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

程朱理学也有其消极的方面,如“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言论。

【陆王心学】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表示不满,由此诞生了实质为主观唯心主义的陆王心学。

陆九渊,江西金溪人,世称象山先生。

王守仁,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

陆九渊的主要观点是“心即理也”,认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提出了“发明本心”的求理方法,认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这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方法产生矛盾。

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了人们奋发立志。

【宋明理学评价】

消极影响: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积极影响:注重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究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六、明清之际的批判

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出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风气。在商品经济下社会拜金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李贽】李贽,字卓吾,福建泉州人。

归纳起来,李贽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反对孔孟学说和极力鞭笞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思想权威;

2、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3、认为“万物皆生于二”,批判理学的“天理”学说,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李贽的思想冲破了封建统治秩序,有利于人民思想解放。

【王夫之】王夫之,湖南衡阳人,世称船山先生。

王夫之系统的批判了宋明理学,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颠覆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

【黄宗羲】黄宗羲,浙江余姚人,世称梨洲先生。

黄宗羲从根本上否定了沉浮的伦理纲常,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并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包括言论自由。

【顾炎武】顾炎武,江苏昆山人,世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思想家。

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

【评价】明清时期的批判,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xx和早期儒学: 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主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荀子提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从“无为”到“有为”: 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

儒家思想变化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儒学所崇尚的“和为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和合观念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心与身的关系以及对促进个人道德修养、社会稳定、国际和平乃至推动人类社会和谐、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兴衰及其原因 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这些主张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到压制。原因:秦朝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阻碍历史的前进,必然会遭到压制。 3.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处于“独尊”的地位。原因: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的地位。 4.宋朝时期儒家思想被取代。原因:宋代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5.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专制精神的支柱。原因:明清时期统治者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愚民政策,培养忠实奴仆,采取八股取土的办法,科举考试在四书五经内命题,文体为呆板的八股文。这就使得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专治制度的精神支柱。 6.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原因: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把孔子打扮成变革的先师,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以减少变法阻力。 7.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抨击。原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逆流,为复辟帝制摇旗呐喊。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这就严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二、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1.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我们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是: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一分为二,批判地加以继承。 2.儒家思想对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但它也曾成为统治者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儒家的起源 儒家学派诞生在战火纷飞、群雄争霸的春秋时期,其创始人为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孔子。 【孔丘】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核心思想为“仁”与“礼”。 何谓“仁”?“仁者爱人”,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持续。如何“爱人”?夫子曰:“忠恕而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何谓“礼”?“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其中的“礼”,专指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能够实现“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这就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另外,孔子还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 二、儒家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时 【孟子】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但除了曾参留下了《大学》之外,其他的大多未曾留下什么。到了战国时期,孔子之孙子思收了一名弟子,此人便是日后被称作“亚圣”的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流传于世的著作为《孟子》“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在孔子之“仁”的思想上,孟子将“仁”发展成为了一套政治学说。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在人性论方面,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 在义利观方面,孟子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人民应该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荀子】如果说儒学在孔孟手中还仅仅停留在关注人的身上,那么战国时期儒学的另外一位重要代表荀子就将儒学发展到了另一种高度。 荀子,名况,赵国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现存《荀子》共三十二篇。其主要思想有如下几点: 1、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人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 2、性恶论。与孟子正好相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在战乱与社会变革中并不适用,更不用说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了。等到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打败项羽,百废待兴,这时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所以从西汉初年到汉武帝继位时,黄老思想一直在政治上占据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汉朝历经了“文景之治”后,黄老之学已经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式的发展需要了。同时,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期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此时,儒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 【董仲舒】董仲舒,广川人,研究《公羊春秋》,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儒学的基础。他宣扬“君权神授”,为君王统治天下提供了理论根据。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君权。

儒家思想在我国历朝地位演变的历史原因

、儒家思想在我国历朝地位演变的历史原因(1)xx时期: 儒家思想被冷落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王室衰微,战乱频繁,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政权。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这些思想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 (2)秦朝时期: 儒家思想遭压制 秦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 (3)西汉时期: 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确立。 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的发挥中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政治的需要,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地位。 (4)xx后直到清末: 儒家思想雄霸统治地位 儒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符合了统治阶级禁锢士人思想、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千方百计的维护。 (5)明末清初受到挑战 明末清初中国开始卷入全球化浪潮,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6)太平天国和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被利用。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儒家思想中的“大同思想”-----实现“天下为公”的社会,很符合当时下层人民的利益。对儒家思想中的这一部分内容的利用有利于调动各阶层参加反清斗争的积极性。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他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减少变法的阻力。 (7)新文化运动时期: 儒家思想受抨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目的是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扬民主与科学,解放人们的思想。 儒家学说地位变化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在思想文化的特征: 思想文化必须为专制主义服务,才能生存发展;思想文化的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由割据到统一的历史趋势。 3、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和现实意义 1、教育理论: 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xx: 孝、xx、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维护社会稳定: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解析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解析 【高考导航】 思想文化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在强调以文明史观审视历史的今天,本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题型上,选择题与主观题并重;内容上,儒家思想的内涵和演变是考查的重点,其中明清思想为重中之重。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结合当前全球祭孔、开办孔子学院、《论语》热等现象理解儒学与国家建设的联系;二是结合和谐社会构建、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等热点问题,理解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三是注意纵向和横向分析、比较。如纵向梳理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横向比较明清民主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异同等。 【考点梳理】 一、春秋战国——儒家思想形成 1.源头:百家争鸣 (1)背景: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文化繁荣。 (2)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道家学派老子和庄子,提倡“无为而治”;墨家学派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法家学派韩非子,主张“法治”;儒家学派孔子、孟子、荀子。 (3)影响: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透析:①百家争鸣的出现反映了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开始形成的时代特征。②儒家强调道德感化;法家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包含辩证思想。三者互补,在发展中表现出融合趋势。汉武帝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均采用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统治模式。 例1.(2011年上海单科卷,第8题)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 B 2.形成与发展:孔子、孟子、荀子思想 (1)创始:孔子。①主要思想:“仁”(核心);德治;有教无类。②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至圣”。 (2)发展:孟子和荀子。①孟子:把“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被称为“亚圣”;《孟子》在南宋被列为四书。②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了“君舟民水”思想;伦理观上主张性恶论;天人关系上,提出“天有行常”、“制天命而用之”。 透析: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关系: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深刻影响,是儒家思想的源头;儒家思想不断吸纳、融合各流派的观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②孔子的民本思想是为政以德,体现人文主义精神。③孔孟提出的修身、治国等

儒家思想演变和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演变和发展历程 (一)儒家思想形成——先秦 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学说,主张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在政治上把“德”“礼”作为首要的统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孔子晚年整理和编订的《诗经》《尚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学的“五经”。 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出发,但也强调小农阶级利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的思想,同时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 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法并施”的观点,自然观方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观点,是当时生产力进步的反映,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特点:此时期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二)儒学惨遭摧残——秦朝 秦朝虽已一统天下,但当时私学兴盛,百家争鸣,许多儒生、游士评议国政,造谣惑众,极不利于当时的国家一统、中央集权,秦始皇为了压制原来战国分裂割据时遗留的政治势力和思想影响,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实行野蛮的“焚书坑儒”政策,焚烧百家书籍,坑杀儒学之士,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 特点:因为儒学不能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统治者用政治权力强制干预和控制思想,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 (三)儒学独尊地位——汉代 西汉:董仲舒成功地改造儒学,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倡导“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宣扬“大一统”、“三纲五常”。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欣然接受董仲舒建议,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等政策,禁止其他各家思想传播,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特点:以儒学为基础,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相互结合,互相渗透。儒家思想宗教化、经学化、政治制度化。 (四)儒学新的发展——宋明理学 两宋: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新儒学的正统。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明朝: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通过“内心自省”、“以致良知”。说明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也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特点: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是儒学第二期发展的象征。它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化,但理学的发展也使儒学日益走向极端。 (五)儒学发展变异——明清 明清之际,随着封建朝代的激烈更替,随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批新思想家崛起,他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在这方面,明代后期的李贽,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浅论儒家思想的变迁

浅论儒家思想的变迁 Eaimor 内容摘要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后来各朝各代儒家们的发展创新,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现在仍有现实意义,对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思想正统思想主流意识现实意义 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宗法制、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士阶层活跃;私学兴起,学术下移,许多学术流派和学者针对当时社会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见解,展开争论,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孔氏,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删定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

儒学发展历程完整版

儒学发展历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在中国灿烂的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是极其重要的一条支流,就像长江注入大海那样,在几千年来不断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并沉淀出了深厚的内涵文化。从汉代被立为正统之后,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一、儒学起源 儒起源于古代民间的主持葬礼的葬师。《周礼·天官》云:“儒以道得民。”郑玄注:“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贾公彦疏:“诸侯师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不与天子保氏同名,故号曰儒。”在西周初年,儒已存在,他们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民。以此得知,早期的儒是一种职业或身份。《仪礼》、《周礼》就是“儒”为周代贵族立身处事而制定的生活手册。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社会正在走向瓦解崩溃,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强大起来的诸侯们互相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着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代表着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社会各阶级复杂的礼仪秩序。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的含义很广泛,几乎触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尔后孟子荀子又将仁和儒家思想进一步增加新的内涵发扬光大。 二、受到打击 秦朝的时候,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封建统治阶段了,温文尔雅的儒家思想没有得到秦始皇的青睐,非但如此,为了统一思想巩固江山,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儒学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 三、成为正统 所幸的是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很快就被推翻了,儒学的经典书籍得以流传下来。西汉初年修生养息,到了汉武帝时已经强盛起来了,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于是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

中国儒学发展史简述

中国儒学发展史 1、先秦——孔孟儒学 先秦儒学即原始儒学,为诸子百家之一,战国时期与墨家并称“显学”。先秦儒学大体有两个流派:一支是孔孟儒学,强调礼制、仁政、德治、民本,在天命观上远鬼神;一支是荀子儒学,吸收法家、道家思想,主张礼法并施,且糅杂黄老学说。荀子儒学被时人视作对儒学的背叛,长期被排斥在儒学之外。 (1)孔子和早期儒学: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荀子提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秦汉——董仲舒儒学 秦统一以后秉承其对东方文化一贯的开放态度,对以儒家为代表的礼乐文明也采取了积极吸收的态度。其间因为儒家文化与秦固有文化传统的冲突以及秦始皇个人的原因而有所反复,出现了“焚书坑儒”的举动,但是这种举动并没有对儒家的发展传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儒学在汉代的复兴正是在秦代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秦不绝儒学”。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正统,但同时吸收齐鲁儒家思想。因为“焚书坑儒”,长期以来认为“秦绝儒学”,直到宋代,郑樵才正式提出“秦不绝儒学”。秦朝儒学主要集中于博士官及其弟子,民间也有秘密讲学,儒学继续发展:(1)秦博士大量设立。秦朝廷接收了六国的儒生,立博士官,博士儒生都可参与政事讨论;(2)儒家经典论著的整理与发展。三家《诗》在秦末兴起,《六经》注解多在秦代初步完成,《吕氏春秋》吸收了大量儒家思想;(3)儒家的礼仪、道德伦理得到实行。秦始皇刻碑立传、巡游封禅,都有大批儒生随行,宣传妇德伦理等儒学教化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初黄老盛行,儒学有所衰落。到了汉武帝时期,汉代儒学吸收阴阳家、法家、谶纬等思想,以“天人合一”为基础,重构了一个利于统治的思想体系。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倡导“大一统”思想;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因此君主要顺应天意实行仁政,君主不仁则天降灾祸以警告;强调“三纲五常”,臣民要服从君主的统治;提出“三统”说,黑、白、赤三统循环,每

专题16 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十六、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核心考点】 (一)儒家思想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地位的演变 1.战国时期:被冷落 (1)原因:其学说强调道德感化,重视伦理亲情,脱离当时奴隶制渐趋崩溃、战国纷争的现实,无助于实现统一,不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 (2)先秦时期的特点:此时期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2.秦朝:遭压制、摧残 (1)原因:儒生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落后于形势的发展。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巩固秦政权,儒家由民间转入地下. (2)特点:儒学不能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统治者用政治权力强制干预和控制思想,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 3.西汉:独尊 (1)原因: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倡导“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和宣扬“大一统”等思想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政治的需要,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理论依据,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思想基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正统思想. (2)特点:以儒学为基础,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相互结合,互相渗透。儒家思想宗教化、经学化、政治制度化。 4.儒学新发展——宋明理学 (1)宋朝系统-朱熹吸收佛道思想,将儒学发展为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实际是为封建纲常辩护儒学系统化,但也逐渐失去活力 (2)明朝: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通过“内心自省”、“以致良知”。说明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也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 (3)特点: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是儒学第二期发展的象征。它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化,但理学的发展也使儒学日益走向极端。 5.明清之际受批判 (1)四书五经僵化了思想,“异端”李贽指责批判孔子,揭露道学虚伪;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法制,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王夫之提出朴素辨证、发展的思想,主张“趋时更新”。 (2)特点:明清儒学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进,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 (二)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儒学发展历程

在中国灿烂的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是极其重要的一条支流,就像长江注入大海那样,在几千年来不断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并沉淀出了深厚的内涵文化。从汉代被立为正统之后,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一、儒学起源 儒起源于古代民间的主持葬礼的葬师。《周礼·天官》云:“儒以道得民。”郑玄注:“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贾公彦疏:“诸侯师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不与天子保氏同名,故号曰儒。”在西周初年,儒已存在,他们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民。以此得知,早期的儒是一种职业或身份。《仪礼》、《周礼》就是“儒”为周代贵族立身处事而制定的生活手册。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社会正在走向瓦解崩溃,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强大起来的诸侯们互相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代表着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社会各阶级复杂的礼仪秩序。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的含义很广泛,几乎触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尔后孟子荀子又将仁和儒家思想进一步增加新的内涵发扬光大。 二、受到打击 秦朝的时候,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封建统治阶段了,温文尔雅的儒家思想没有得到秦始皇的青睐,非但如此,为了统一思想巩固江山,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

儒学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 三、成为正统 所幸的是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很快就被推翻了,儒学的经典书籍得以流传下来。西汉初年修生养息,到了汉武帝时已经强盛起来了,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于是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然后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四、三教合一 因为儒学出现了危机,所以在魏晋至隋唐,儒学是进一步改造时期。儒、道、佛纷争与融合,魏晋时儒学玄学化。至隋唐两宋,不仅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三教理念的交流也空前频繁。冻国栋先生也通过对《唐崔暟墓志》等史料的考释,认为:“儒、释、道兼习乃是隋唐时代士人及其家族的普遍趋向”。同时,“中唐以后,天子生日举行有关三教的传统性活动──三教讨论”,致使“中唐产生了三教一致的思想”。不过由于这些辩论的主题方向往往是在儒家经世致用的框架下展开的,目的是为了皇朝的“鼎祚克昌”和“天下大定”,故三教连称在唐代,虽然亦将三教置于相同的地位,但此时三教内的重心,已由佛教转入到儒家。 五、转型时期 宋明新儒学分为两支,一曰程朱理学,二曰陆王心学。程朱理学将孔孟之政治伦理思想之人性论起点,升华至追问世界终极存在之本体论高度,促成儒学质

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制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制的影响 摘要:儒家思想包含内容丰富的以“礼治”和“德治”为核心的法律思想。随着古代礼、法关系由分立、对立向合一的演变,中国法律在礼法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确立了其在封建正统思想中的权威。春秋决狱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之为开端,儒家思想在官方的认同和儒学大师的推动下全面贯注到法律中。中国法律儒家化从两汉发端,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深入发展至隋唐时期最 终完成,对中国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思想礼法融合春秋决狱中国法律儒家化 中国几千年的法制,沿革清晰,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自成体系,素有中华法系之称。中华法系从表及里贯注着儒学的精神,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包涵着丰富的伦理观和法律观。礼作为中国法文化的核心,为整个社会规范和行为确立了明确的标准。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学儒术”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逐渐法律化。儒家思想成了封建法律的灵魂,法律成了维护礼的工具,礼成为制定法律、执行法律的指导。“春秋决狱”是礼法融合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开端。从此,中国法律被儒家思想改造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以“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结构为形式的伦理法,使中国封建法律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其统治效能,[1]对中国法制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封建法制史中的儒家思想之起源 儒家思想这一中华文明智慧的明珠产生于先秦的春秋战国之际,其缔造者是历朝历代中国文人膜拜的孔子,当时社会处于从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剧烈动荡时期。在思想领域,西周以来的天赋神权观念已经动摇,反映并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也已崩溃。孔子对这些变化嗤 之以鼻,希望恢复周代以礼为准则而构筑起来的社会制度,及其于这种制度而产生的社会秩序。为了这一目的,孔孟推出了“五常”之一儒家思想核心——“仁义礼智信”,其中“仁”指的是仁爱之心,施于政治便成为仁政,“义”指的是公直、正义,“礼”则指的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和家庭理规范,“智”则指的是智慧及其运用,而“信”则指信用、信誉。该五常及孟子加之以“勇”被后世儒家弟子奉为常理,常理——即不可违反的真理,时时刻刻都要遵循的定理。而在后世从政的儒家学者更是将这种信条施之以政,如“仁政”、“德王天下”更出现了后面的“引礼入法”。但以“礼”做为社会行为规范在那个思想动荡,战乱纷争的时代显然是不实际也不可能的。于是经过战乱过后,秦因其商秧变法而产生的强大国力统一中国脱颖而出,秦统治者所器重的法家思想给其带来了迅速的崛起,但也因其统治的残酷而迅速瓦解,因其统治者倾向于法家思想也同时给儒家思想以——“焚书坑儒”这一重创,到了汉代,经大儒董仲儒,才又将儒家思想重新振作,并成统治者和社会的主流思想,即以儒家思想做为思想统治之工具。

高考历史儒学发展知识点

高考历史儒学发展知识点 儒学的发展一直都是高中历史的重点内容,所以高考一定会有相关的问题出现。小编为大家最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整理,分为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和关于儒家发展的疑难点两个重点部分,相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1)春秋创立-孔子提出仁,礼,主张以德治国,主张逐步改良。(2)战国发展-孟子仁政,重民,反对苛政,保证农时,宽刑薄税。(3)秦朝摧残-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由民间转入地下。(4)西汉独尊-董仲舒改造,吸收法道,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正统思想。(5)宋朝系统- 朱熹吸收佛道思想,将儒学发展为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实际是为 封建纲常辩护。儒学系统化,但也逐渐失去活力。(6)明清受批-四书五经僵化 了思想,李贽指责批判孔子,揭露道学虚伪;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法制;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王夫之提出朴素辨证,发展的思想,主张革新。(7)近代崩溃-在戊戌变法后开始受到批判,新学的传播,科举的结束都是对儒家的打击;新文化 运动中彻底被批判,儒家失去了其主流地位;1949年后儒家受极左思潮影响,被当作封建糟粕完全否定。(8)新的曙光-新时期以来,儒学对东南亚,东亚等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高考历史中关于儒学发展的疑难点:1、汉代新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区别与联系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继承、发展先秦儒学的基础上,最终取得统治思想的主流地位。继承: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发展: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能够取得统治思想的主流地位,主要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的理论,强调深化王权和等级名分,符合君 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同时,新儒学又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博采众家之长)并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的一些思想。适应汉武帝时期的政

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对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儒家思想也经历过低谷和繁盛的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大家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得儒家思想一直处于中流砥柱的地位。这里主要介绍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和核心内容。 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和早期儒学: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施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主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荀子提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从“无为”到“有为”: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他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称为“三纲五常”。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驰的局势十分有利,汉武帝接受他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3.儒学成为正统: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

儒学的演变历程

儒学的演变历程 儒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产生,发展,衰弱,重振的历史演变.大致说来,在两千多年胡发展史上,儒学演变历经五个时期: (1)先秦儒学原生定位时期. 儒家文化产生于春秋时代,由孔子开创. 孔子在世时首创胡儒家 学说并未产生显著的影响. 到战国中后期,由于孟子荀子胡阐扬于发展,遂于墨学一起成为显学. 但客观而论,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文化界群星灿烂,产生了一批世界级胡文化巨人,孔子儒学知是灿烂群星中的一颗明星,远没有后世儒学君临天下胡气概,只是在百家争鸣,自由讨论中描绘着自己的发展轨迹,为后来儒学发展奠定胃最初的规模. (2)两汉儒学经学化时期.秦汉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与变化: 统一的封建专制主 义国家初步形成,思想文化由白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贤良政策,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被定于一尊,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学说,意识形态,原本于诸子平起平坐的儒学,因此平步青云,被尊为经学,并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由于经学世不能批判,不能超越,只能崇拜的,儒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史中失去的竞争对手,从而也失去了生存危机和创新动力. 更为严重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破坏了文化生态环境,剥夺了学术争鸣的自由,中国思想文化变得暗淡无光,儒家思想将难以由新的更高的发展. (3)魏晋至隋唐儒释道三教合流时期. 汉末三国初,经学衰微,儒学的地位下降,社会作用弱化. 迄至魏晋,以老庄道家思想为骨干的玄学思潮流行, 玄学在调和名教于自然关系的进程中,对儒学形成正面冲击,儒学玄学化成为必然趋势,儒学独尊的局面遂被打破,并使儒学于它的王道理想相背离,儒学陷入困境. (4)宋明儒学理学化时期. 公元960年, 陈桥兵变事件推翻后周, 建立宋朝.由于儒家大一统 思想和注重纲常伦理的思想体系适应了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赵氏登基后即非常重视儒学奖励读儒家经典,号令天下百姓要以儒家忠孝为本,儒学地位因此得到空前的提高。加之魏晋以来儒、佛、道三家互相渗透,使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5)晚清儒学衰落时期。进入清代、宋明理学仍然是封建统治都的统治思想。由于清朝统治 都采取高压政策,对异端思想进行压制,三百年中第一流的大脑都消耗在整理古代典籍之中,考据、训诂、辩伪、校勘等十分发达,所以中国文化演至清朝进入朴学时代,儒家义理之学举步维艰。五四时期,更是掀起新文化运动,在全面引进西学的同时,对传统儒学的价值观、道德观进行彻底的清算,儒学遭到重创。

儒家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演变特征

儒家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演变特征 儒家思想的演变 1、儒家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 汉代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宋明发展为理学:两宋时期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思想主张、明朝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明清时期的新发展:李贽的异端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思想文 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 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 形成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仁”和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等。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仁政”学说、“民贵君 轻” “性善论”等。荀子的思想人定胜大思想、“性恶论”、礼法并施等。从孔子创立儒家提出学说,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改造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整。 特点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

和政治理想方面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3、汉代儒学主流思想地位的确立 背景诸侯王国威胁中央政权、匈奴的威胁使统治者认识到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汉武帝时期,经济得到恢复 与发展;政治上进一步开拓大一统国家的需要;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董仲舒的思想①“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论;②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学说;③“三纲五常”学说是为人处世的标准,成为封建伦理关系的准则;④针对土地兼并严重和百姓牛活困顿的现实,提出“限田……薄赋……省役”的主张。 意义①有利于国家统一;②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③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 地位,儒家思想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④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⑤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4、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

简述中国儒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略论中国儒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从中国儒学发展的有五大阶段 1.先秦中国儒学的奠基时代 2.两汉儒家经学的独尊时代 3.魏晋隋唐儒、道、佛斗争与交融时代 4.宋明理学儒学发展的新阶段 5.清代中国传统儒学的清理与总结时代。 中国儒学向以内容宽广、典籍浩繁而著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它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学派相互交织相互牵引,或斗争或交融或显或隐此伏彼起,从而共同形成了浩瀚庞杂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般说来任何一种思想学说的产生一个学术流派的形成总是有它相应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本事实所验证了的客观真理。儒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社会基础基本上是以血缘宗法关系为纽带的封建社会制度。它虽然也有一定的行政手段但主要是宣教道德与伦理。 因此中国儒学的整个发展历程也基本上是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以及其衰落、灭亡而相适应的,作为对于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在政治与道德领域中的一种反映,它确有与封建社发展阶段或封建王朝之更替相重合之处,因为它的理论学说的基本内容必然要制约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与政治,不然也就不可能成其为中国儒学,而另一方面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它又必然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必然要受到同时存在的各种意识形态的相互制约相互撞击从而表现了意识形态领域发展前进的特有规律。 一先秦中国儒学的奠基时代 韩非曾言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显学者显赫之学也即盛极于一时的思想学说。春秋、战国之世儒家与墨家都曾经盛极一时。儒家之学孔子即为最高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之经济、政治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变革的实质就是在于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而这一社会变革反映到思想领域就是百家争鸣即各个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为适应这一重大的社会历史变革分别立足于本阶级或集团的利益而提出的社会、政治、伦理等方面的思想学说。此期各个学术流派的主要代表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干,自孔子确立以来,迄今两千多年,一直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主要代表和集大成者。从先秦到清代,儒学先后形成四种理论形态。 第一个理论形态是先秦时期的古典儒学。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和荀子进一步展开儒家的思想体系。这些儒学的奠基人提出儒学的思想框架,确立基本的理论原则,使儒学初具规模。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生的志向就是建立一个理想的秩序,使人人遵守“礼”所规定的社会秩序。“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的思想为后来的儒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规定了基本的致思路向。 孔子没后,“早期儒家”人物把“仁学”与天道、性命贯通起来,分别从两个不同角度为孔子的仁学提供了形上学建构。孟子和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挥和引申,使儒家思想的价值体系取得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孟子注重主体自身的道德构造,在思想上偏重“德行”一面。纵观孟子的主要思想,他从心性角度为儒家思想构筑了人性论的基础,从“仁心”的“内圣”角度来挖掘;荀子重视外在社会的礼仪之治。荀子的思想在“外王”思路上对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有所推进,为儒家思想的道德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个理论形态是从西汉到唐代的经学。 董仲舒等经学大师,借助阴阳五行的思维框架和准神学的形式,论证儒家的基本原则,形成政治、伦理、宗教三位一体的儒学思想体系,使儒家从一家之言上升到意识形态主体的高度,获得前所未有的思想权威性。儒家思想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取得了独尊的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了官方意识形态。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他以传统儒学为基础,从天命观、政治思想、人性论等多个角度为其“天人感应”的神学体系张目,极大地推动了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影响,使得儒家地位从政治地位上战胜了其他诸子。但是,向神学发展的另一个倾向是导致入学向谶纬之学跌落,从而背离先秦儒家的理想那个主义。 第三个理论形态是宋明理学。 两汉后,北宋前,由于战争、五胡乱华及佛教大昌,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士人精神受到严重的挑战。道家、佛家与儒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各自构成对中国社会与政治生活的影响,其中以儒家思想最为式微。当时儒学虽未失去对中国社会之影响,但其对中国社会的组织力量与凝聚力量也一直处于衰微之势。儒学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已不足以构成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统一力量。 直至韩愈大倡“文以载道”,后经北宋三先生之发韧,中经周张二程之努力,终以朱子为集大成者,重新确立了儒学在中国社会与政治生活中的主流地位。 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王陆等理学家出入佛老,借鉴佛、道两家的理论思维成果,采取哲学的形式论证儒家的基本原则,形成以三教合流为特征的儒学思想体系,使儒学获得较强的理论性。 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情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 第四个理论形态就是清代的朴学。 清代顾炎武、阎若璩、戴震等考据大师,举起“新汉学”的旗帜,为了避开宋明理学的误区,他们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重新诠释儒家经典,重振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弘扬儒学的历史主义精神,唤起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他们十分重视儒家经典的研究,喜欢做扎扎实实、朴实无华的学问,故而后人称他们的儒学为朴学。他们要求学术独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