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格教学教案

微格教学教案

微格教学教案
微格教学教案

《微格教学》教案

第一讲微格教学概述

第二讲语言技能

第三讲导入技能

第四讲讲解技能

第五讲提问技能

第六讲结束技能

第七讲演示技能

第八讲板书技能

第九讲变化技能

第十讲强化技能

第一讲微格教学概述

教学目标:

了解微格教学的发展历史、理论依据、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微格教学的实施流程

2.微格教案的设计

时间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微格教学理论要点

(一)微格教学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1.微格教学的内涵

微格教学是由英文Micro teaching 直译而来的。依据Micro 的多种译法,这个概念还可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而根据其特殊的技术手段,有人将其意译为“录像反馈教学”。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是“微格教学”这一提法。那么,何谓微格教学呢?其创建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Dwight Allen)教授给微格教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条件下进行学习。”我国学者结合国内的微格教学开展情况,将其定义为:“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仅凭借以上两种权威的说法,我们对于什么是“微格教学”可能还是不太清楚。为了更清楚地把握其实质,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其产生时的初始状态。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引起美国朝野尤其是教育界的极大震动,由此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运动。美国人痛定思痛,认为要改变科技“落后”的局面必须依靠教育,而要发展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教师。于是,美国大学的教育学院开始探索更有效的对师范生的培训方法。斯坦福大学的爱伦教授和他的同事们注意到,传统上师范生在毕业前都要进行教学实习,要像正式在岗教师一样到课堂上授课,由指导老师听课并提出评价意见,以此帮助师范生不断改善教学、提升能力。然而,即使是一下课指导老师就立即向实习的师范生提出反馈指导意见,这样的反馈还是延后了,师范生往往记不起自己上课的全过程。而无论是作为当事者的师范生还是作为旁观者的指导老师,不管如何努力,都

无法仅凭记忆和笔记再现师范生上课的全部细节。另一方面,他们又从运动员的摄像培训方式中得到启示:“教学研究的全盘宏观方法已遭到失败,教育家应采用科学家剖析微分子的方法来作为理解复杂现象的手段。”于是,爱伦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经反复试验,提出了师范生自己选择教学内容,缩短教学时间,并用摄像机记录教学过程,以便集中地训练学生能力又能更全面地反映其教学状况的实习方法。1963年,爱伦及其他教授开始用这种方法向师范生传授教学技能。“微格教学”这种训练方法就这样产生了。

通过考察其权威解释及产生的情况可知,所谓微格教学,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作出细分,并借助现代化的视听技术设备,对细分了的教学技能逐项进行训练,帮助在校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有关的教学技能,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微格教学这种教育教学技能训练方法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因而它在斯坦福大学产生后,在美国各地迅速得到推广使用;20世纪60年代传入英、德等欧洲国家,20世纪70年代又传入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大陆、印度、泰国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微格教学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走向了世界,实践证明微格教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微格教学的特点

跟传统的教学实习相比,微格教学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1)技能的单一性。传统的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的试教及实习上课都是按常规整节课来进行的,涉及的自然是多种技能。微格教学则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细分为有限的若干项技能,每次教学只重点训练其中的一项技能,此项技能过关才接着训练另一项。这样集中地逐项训练,使学生相对容易也比较扎实地掌握各种教学技能,为最终形成现实的教学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反馈的直观性。传统的试教、实习上课是靠听课者来反馈意见的,虽然听课者可以直接将自己的听课意见反馈给授课者,但是向授课者反馈上课过程本身是间接的,也是较为抽象的。在微格教学中,由于对教学过程录像作全程回放,授课者可以直接观察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其所得到的反馈是直观的,也是全面的,任何细节都不会遗漏(除非中途机器出现故障)。这样的反馈对于授课者来说自然具体可感,印象深刻,使授课者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既有理性认识,也有感性认识,改进起来针对性就强,效果也明显。

(3)角色的多元性。传统的师徒传带式的“上课-评课”过程中,师范生是在模仿及反思中领会一些教学技能的运用,在专门的理论学习中和临时的课后评议中接受一些教学方法技巧的指导,总的是在以学生的身份扮演着教师的角色。而在微格教学中,师范生除了继续扮演传统的“学生”与“教师”的角色以外,还在观看及评价自己的教学录像时以“旁观者”、“第三者”的身份介入。并且,他这些身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逆转的。针对某一技能训练的微格教学不过关,就必须重来,甚至同一个教学训练内容,不够满意者也可以重来,这时“旁观者”又重新成为“执教者”、“当事人”。这种多元的角色转换,为受训者提供了多重体验,其收获自然也是多方面的。

(4)目的的训练性。微格教学是用以训练教学技能的,这一点似乎是不言自明的,然而人们有时还是将其与其他形式的教学混为一谈。我们要特别将微格教学与“实习教学”(即教育实习中的“教学实习”)区分开来。如果说在岗教师的课堂教学纯粹出于实用目的(完成有关教学任务),教育实习中师范生的“实习教学”是既有实用目的——必须完成实际的教学任务,又有训练目的——师范生要通过真实的教学活动来训练自己的教学技能,那么,微格教学就是纯粹出于训练目的,它不追求实际的教学功效。

(5)操作的简练性。职业的课堂教学及实习的课堂教学时间长(40分钟),学生人数一般有几十号,教学过程真实而复杂。为教育实习作准备的试教也是按正规的课堂教学要求

去做,并力求逼真模仿正规课堂教学,而微格教学则大大简化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程序。微格教学的经典模式是作为微格教学起源地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模式,该模式一次教学就训练一种技能,教学时间为5分钟,小组成员4~5名,“学生”由组员扮演,反馈评价采用“2+2”方式,即小组成员听完课之后每人要对上课者提出2条表扬性意见及2条改进性意见,指导老师总评时也采用相同方式。由此可见,微格教学的整个过程非常简练,可操作性很强。

3.微格教学的价值

从以上对微格教学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具有诸多优点,而从实践经验和实际效果上观察,也可看出微格教学具有重要价值。

(1)训练技能。微格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训练师范生或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实践表明,这种目标单一、针对性强的技能训练方法效果明显,其训练价值不容置疑。

(2)促进教研。微格教学除了用以训练教学新手的教学技能之外,还可以帮助专家型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借助录像反馈,可以将某些教学问题凸显出来,研究者可以反复观摩教学情境从而作深入研究,这跟以前凭笼统、模糊的印象开展教学研究的方法相比,有其特别的便利性与准确性。“微格教学放弃了以思辨性、经验性和个体性为特征的传统研究方法,将以客观性、系统性、具体性为特征的科学方法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有效地应用于教学技能的研究开发和训练实践中。微格教学借鉴了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研究层次,并实现了对复杂教学活动变量的控制和训练过程的系统控制,使基础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达到了可操作的水平。”李颖主编:《中学语文微格教学教程》,13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可见,微格教学不仅为教研提供了一个平台,还提供了一种方法。

(二)微格教学实施流程

1.理论组织准备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教学训练活动自然也应该有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这样的活动才是理性的和有效的。微格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培训活动,自有其特殊的理论基础。学习和掌握其理论,对成功地实践微格教学非常重要。有关微格教学的理论学习一般以班级乃至年级为单位,由教师专门讲授,还可在实施微格教学的总结评价环节中附带进一步的讲解。微格教学另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是分好教学小组,每小组以5人左右为宜。为方便组织管理,每小组应选出一名组长,具体的教学实践应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

2.技能分析示范

微格教学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细分为若干单一的技能并逐项培训,每次培训一项。在正式实践之前,首先要确定训练的技能,进而分析这项技能的内涵、功能、构成要素、主要类型、应用要点及评价指标等。示范就是展示包含所要训练技能的案例,让受训者不仅从理论上了解到某项技能的有关特点,而且可以从具体案例中看其是如何运用的。案例可放教学录像展示,也可由老师现场演示,还可以是让受训者阅读文字案例,切忌只有空洞的讲析而缺乏具体案例的展示。

3.微格教学设计

微格教学与普通课堂教学的设计一样,要明确教学目的,安排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等。不同之处在于微格教学除了有针对课文的“教学目标”之外,还有一个针对受训者本人的“教学目标”(即“培训目的”),两个目标必须同时实现。另外,微格教学在教案设计上也与普通教案有很大的不同。微格教学要对教师的授课行为及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具体的预想描述,还要特别将教师授课行为中所涉及的技能要素分别标注出来。一份优秀的微格教学教案可以让其使用者明了要训练什么技能,并清楚为训练此技能具体要做什么。

4.角色扮演实录

设计好教学方案后,接下来无疑就是要实施教学方案,也就是教师凭借教案向学生施教。由于微格教学只是片断的教学,且其目的纯粹出于训练,所以它不在正规的班级中进行,“老师”及“学生”都是由接受微格教学训练的一组师范生来扮演的。为了塑造尽可能逼真的课堂环境,每位组员都必须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忘我”地投入到整个教学情境之中。另外,为了更好地提供反馈,教学过程要求作忠实记录,除了摄像机全程录像外,每位听课者也应在第一时间内认真作记录,不仅记教学内容,还要记执教者的行为表现。

5.回放观摩录像

教学结束后,可稍事休息,紧接着就回放整节微格课的录像,全组成员包括执教者本人一起观摩教学录像。执教者通过观摩从执教时的“内观”感受到此时的“局外旁观”,力求对自己的教学表现有个立体的认识,尤其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实际表现与自己原先的设想有出入之处。而听课者的二度观摩也绝非多余,首先可加深印象,经重现一些被忽略的细节可能再次引起注意;而摄像角度与自己观察角度的不同(学员也会被摄入录像中),所提供的信息也会有所不同。

6.评议反馈教学

通过观摩录像,每个人都对本节微格教学有更多的认识,接下来大家便交流彼此的心得,对这次教学活动提出反馈意见。一般由上课者本人先讲自己的教学设计基本思路以及观看录像后发现的得失,然后由组员参照“2+2”的方式给上课者提出赞成性意见及改进性意见,最后由指导老师发表看法。如果大家认为没有达到训练目标,此项技能尚未过关,则需重新设计、实施一轮微格教学,直至过关为止。

7.反思总结经验

一项技能训练结束之后,执教者要进行反思,总结出经验教训,其中最基本的方式是写教后记,在教后记中不仅自我总结得失,还要将指导教师及训练伙伴的反馈意见归纳起来。这样多角度多层次的总结,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问题,强化技能,增长智慧。

(三)微格课堂教学技能分类

微格教学其实就是针对单一教学技能训练的片断教学,为克服传统以常规教学训练教学能力的笼统性及低效性,设法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割出一项项教学技能,以对它们进行逐项训练,逐一保证过关。显然,微格教学的一个“技术前提”就是将教学行为分解为各项教学技能。

1.课堂教学技能的概念

在心理学上,技能是指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个行为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者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在许多实际活动中它们常会结合起来,动作技能往往需要心智技能来调节与控制。

课堂教学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行为活动方式及心智活动方式。课堂教学技能有如下一些特性:

(1)课堂教学技能是与完成某项课堂教学任务相联系的,离开课堂教学活动就无法谈论课堂教学技能。

(2)课堂教学技能是一种行为方式,是可以表现出来的,因而也是可被观察记录到的。

(3)课堂教学技能无论是行为技能还是心智技能或者两者的结合,均可经由科学的训练而获得提高。

2.课堂教学技能分类的原则

课堂教学过程是复杂的,课堂教学的组织是灵活多样的,而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则是多种因素结合的结果。这样,要将教学技能从课堂教学中抽取分化出来非常不易。根

据不同的标准,所分出的教学技能自然也就不同。为使分类尽可能合理且有利于训练,课堂教学技能分类应符合以下原则:

(1)实践性原则。分类后的各项教学技能必须具有实践意义,这些技能必须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这些技能运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2)简约性原则。分类后的教学技能应是简单明了、让人一目了然的。如果过于纷繁复杂,让人摸不着头脑,那教学技能分类也就失去了意义。

(3)可学性原则。分类后的教学技能必须是可学的,如果某些教学技能需苛刻条件乃至特定天赋才能掌握,或者极具个性色彩,只有少数人可把握,那它们就不是我们倡导的教学技能了。

(4)可测性原则。分类后的教学技能应该是可观察、可测量的。我们所谓的教学技能即使不能全部加以量化,也必须是可看出有无、可分出高下的,这样训练才可能有反馈。

3.课堂教学技能的基本分类

(1)普通教学技能。

由于社会文化、教育状况等方面的差异,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各国对教学技能的分类也有所不同,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早期模式中规定了14项基本教学技能,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提出的基本教学技能只有6项。在我国,以下两种分法比较有代表性:首都师范大学郭友在《教师教学技能》一书中将普通教学技能分为10项:①导入技能;

②教学语言技能;③板书技能;④教态变化技能;⑤教学演示技能;⑥讲解技能;⑦提问技能;⑧反馈强化技能;⑨结束技能;⑩组织教学技能。其中前6项为基本教学技能,后4

项为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

荣静娴、钱舍编著的《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一书则将普通课堂教学技能分为11项:①教学语言技能;②板书技能;③讲解技能;④教态变化技能;⑤演示技能;⑥提问技能;

⑦导入技能;⑧强化技能;⑨组织教学技能;⑩试课技能;结束技能。其中前6项称为教学基本技能,后5项称为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

我们可以看出两种分类几乎一样,只是对个别教学技能的提法不尽相同,后者就多一项“试课技能”。

(2)语文教学技能。

李颖主编的《中学语文微格教学教程》一书将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技能分为8项:①教学语言技能;②导入技能;③讲解技能;④提问技能;⑤结束技能;⑥板书技能;⑦变化技能;

⑧强化技能。

这个分类跟前两个分类也是大同小异,单从分类项目上看不出任何语文学科的特征,但是每种技能的具体内容必然是跟具体的学科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如同样是板书技能,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的要求就很不一样。此外,各学科应有一些特殊的技能要求,如语文学科中朗诵应是一项必备的技能。现在的情况是各学科都直接套用普通的教学技能分类,对本学科特殊教学技能的分析不够,训练自然也就不足。特别要指出的是,以上所提到的每项技能,无论是普通的教学技能还是语文学科的教学技能,都包含更多更具体的技能,每项技能本身就是一个技能系统。另外,各项技能其实是互相交叉、互相包含的。这并不奇怪,能力本来就包含各种技能因素,将它们截然分开是不可能的——技能分项只是手段,合成能力才是目的。技能分项训练的另一个目的则是引导我们作出自己的分类,借此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别人不可学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技能,那便是达到艺术的高度了。

(四)语文微格教学困难及对策

相对而言,微格教学比其他传统的训练方式是较新的。微格培训的方法从运动员培训引入教师培训,从国外引入国内,从普通的培训引入学科培训,每次的“引入”都是一种探

索、一种发展。由于探索的时间不是很长且仍在进行之中,其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是难免的。

1.理论方面的困难及对策

整个微格教学的理论仍不十分成熟,语文学科将其引进后一些主要的理论问题亦有待我们去回答:

(1)困惑。

①教学技能能划分吗?如何划分才合理?运动员所需的主要是动作技能,而教师所需的主要是智慧技能或者智慧技能调控下的动作技能,两类不同的技能形态其训练方式一样吗?或者说能起同样的效果吗?

②技能是如何形成能力的?技能等同于能力吗?“教书匠”在推行素质教育、推行新课标的今天渐渐失去光环。所谓“教书匠”,其教学技能已是相当精熟了的,我们以培养“教书匠”的模式能培养出专家型教师吗?

③即便教学技能训练可直接增强教学能力,但使用教学能力的智慧与意愿又从哪里来?它们可经由“微格教学”训练出来吗?

④不同学科教学所需的技能完全一样吗?语文学科微格教学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技能吗?如果有,那是什么?如何去训练?

(2)对策。

我们还可能有更多类似的困惑,解决这些困惑无疑会促进微格教学的发展。我们普通的微格教学受训者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①学习微格教学的相关理论,用研究的目光去看待微格教学,不做被动的机械的接受者。

②保持对类似问题的探索,甚至开展立项研究,同时加强与志同道合者的交流。

③大胆开展实验,验证微格教学的相关理论,不迷信,不盲从。

2.实践方面的困难及对策

(1)困难。

①因理论不完善造成的困难。比如关于技能分类标准不尽一致,学科特点不明显,造成在实践中用培养“普通老师”的方法来培训语文老师。

②因实践条件不足造成的困难。我们开展语文微格教学最大的问题是设备少,指导老师有限,而待训的学生数量庞大,课时本来极为有限,再分摊到每个人头上就更少。要对每个学生的每项技能逐一训练,使其逐一过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2)对策。

①针对“理论缺憾”问题造成的实践困难,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要认真学习有关微格教学的理论知识,把握其精神实质。指导老师及学生对微格教学理论系统深入地学习,用微格教学理论指导我们的微格教学实践,万不可仅挂“微格教学”的形式,按老经验旧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另外,我们要大胆开展有关微格教学的理论研究,去加深对有关理论的理解,甚至补充完善、推进发展它。

②针对现实条件不足的问题,我们要大胆探索一些新的实践方法,克服条件不足带来的问题,使语文微格教学收到应有的效果。

“微格教学”与常规教学相结合。微格教学训练目标单一而明确,费时少但学生受到的训练也有限;常规教学让学生得到多方面训练,但训练重点不突出且用时太多。我们将两者结合起来,教学时间控制在10~12分钟,要求体现常规教学的完整过程,必有导入与结课环节,中间展开部分则重点训练一项教学技能。

分散训练与集中训练相结合。针对人多时少设备有限的情况,我们组织学生轮流使用设备,分散进行各项技能训练,这些训练不占微格课内时间,而在微格教学课上则集中训练其中某些技能即可。

直接学习与代替学习相结合。语文教学技能大体上分为8种,每种技能又包含更多更具体的技能,我们要求每位学生自主安排,尽可能去训练每一种技能,而在有老师现场指导的微格课上,小组成员每人选取不同的一两种技能作为训练内容。这样,自己训练的内容自然是直接学习,而同伴的训练内容则成为自己代替学习的内容。

二、微格教学教案编写及案例评析

(一)微格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意义

教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这就是教学设计。通过这样的设计,使诸要素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便于课后的反馈和评价,以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重要工作。

教学设计能促进教学的系统化,提高教师处理各种教学资料的能力,有助于教师全面、客观地认识教学,并可及时注意到教学上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但是,不要认为搞了教学设计就一定能立即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设计的实施是改善教学的一种尝试、一种努力,是对更高层次教学的探究。当代教学设计的研究和实践在发达国家已相当流行,有的国家(如美国)已设计并编制出教学设计的计算机软件。教师在备课时,只要把相应的数据(如学生特征、教学目的、现有媒体情况等)输入计算机,就可得出教学设计的结果。

对优秀教师来说,他们在头脑中也有一个“教学设计”。这个“教学设计”是他们多年探索和研究的结果,但可能并未形成文字。由于现代的教学内容不断地增加,知识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教育规模也在扩大,系统的、讲求实效的教学设计训练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不可能考虑到所有的因素。目前,教学设计所遵循的理论、采取的方法和步骤不尽相同,但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一般有三个方面:

①教学目标: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

②教学过程: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特点、教学媒体条件,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步骤。

③教学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及学习结束时,如何获得反馈信息以评价教学效果。

在教学或教学训练中,不论是整堂课的设计还是微格教学训练片断的设计,教师都应以这三个要素为设计核心。

3.教学设计的方法

(1)设计方法。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设计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向着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并日臻完善。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教学设计已发展到计算机参与的层次,使教师的操作更简便、快捷,推动了教学设计的实用性进程。教学设计经历了由经验设计法、程序设计法到系统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目前这三种方法都有应用。微格教学训练使用的是系统方法。

系统教学设计方法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系统地研究、探索和规划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合理组合。它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的,安排教学步骤,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实践后经评价分析求得改进,以求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系统教学设计方法与传统的教案设计的不同在于以学生为主,以系统化的过程构建教学,而传统方法也许只是局部地、不自觉地运用了系统化的方式,缺乏全盘考虑。教学设计不同于工程设计,它没有必须严格遵守的公式和定理。但是,只要从宏观和微观上准确地把握教学目的,充分考虑教学设计的要素,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实践就能做好。

(2)教学设计程序。了解了系统教学设计的方法和要素,还要知道具体的设计步骤。为了便于操作,设计步骤一般都以流程图的方式表述。上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形式。

下面以高中语文课文《我有一个梦想》的讲解为例,说明微格教学的设计程序和格式。

例:微格教学设计。

课题:《我有一个梦想》

设计者日期

训练重点:导入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对篮球大多有一定的了解,对著名的篮球明星也比较熟悉,如中国的姚明、美国的乔丹在世界上都享有较高的声誉。但学生对美国黑人的历史缺乏必要的了解。

教学目标:通过开讲,利用学生对篮球明星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进而了解美国的历史和现状,对美国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学习任务:通过思考教师的提问,听教师对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分析,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认识到在美国的历史上,美国政府对黑人的种族歧视政策给黑人造成的伤害,乃至今天这种影响仍然存在。

教学策略:通过教师的提问、教师对具体案例的讲解分析,引出学生对黑人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的思考;让学生讨论今天美国黑人社会地位变化的原因,引出作者马丁路德·金以及他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教学媒体:篮球明星姚明、乔丹的画像,放音机,朗读带。

教学过程:

①用姚明、乔丹的照片,引出众多在美国体坛上表现出色的黑人运动员。

②让学生列举更多的当今美国社会上层的黑人,如鲍威尔、赖斯等。

③回顾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如20世纪60年代的公共汽车让座事件。

④通过今昔对比,引出这位改变黑人历史的英雄:马丁路德·金。

(二)微格教学教案的编写

微格教学设计给出了微型课的框架,为付诸实施,特别是考虑到便于训练,还要把它落实为具体教案。教案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表达应具体、确切,不贪大求全,使之便于评价。

(2)教师的教学行为。按教学过程写出讲解、提问、演示等教师的活动。

(3)应用的教学技能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某种行为可以归入某类技能,应在对应处注明。对重点训练的技能应注明其构成要素,这样便于检查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成果,是训练教师对教学技能的识别、理解和应用能力的一项内容。

(4)学生行为。教师能估计到的学生在回忆、观察、回答问题时的相关行为。对于学行为的预先估计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及时采取应变措施的基础。

(5)教学媒体。将需要用的教学媒体按次序注明,以便准备和使用。

(6)时间分配。教师预计教学行为、学生行为所需的时间。

(三)微格课堂教学技能

1.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的定义

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能促进学生学习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它是教师传播和交流知识信息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必须具备的技能和基本功。

2.课堂教学技能分类的意义

(1)强化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是师范教育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2)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教学进行分类,从宏观上把握方向,深入到课堂教学作深层次的微观探索,寻找规律,为课堂教学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和措施,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将教学技能进行分类,使每一项教学技能的训练目标清晰明确,既可操作,又可模仿,利于师范生掌握和运用,提高教学技能训练的质量。教学技能的科学合理分类是微格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课堂教学技能分类的原则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复杂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又是灵活多样的。微格教学正是将复杂的课堂教学作科学的细分,并应用现代化的视听技术对细分了的教学技能逐项进行训练。因此对课堂教学技能进行分类就显得很必要。课堂教学技能分类应遵循下列原则:(1)客观性原则。遵循课堂教学的客观规律,符合教学的客观实际,各单项教学技能必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在教学中又具有实际意义,综合后要体现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的客观规律。

(2)可操作性原则。每项教学技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能提供技能的构成要素或子技能的类型;必须是能观察,能提供鲜明、典型和具体的示范,便于学生掌握并具有可操作性。

(3)规范性原则。每项教学技能要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能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研究者之间的交流提供规范的述语。

(4)可测性原则。每项教学技能都应能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都能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分析,都能为受训者掌握教学技能的程度和效果提供信息反馈。

(5)互动性原则。每项教学技能都要充分体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学习。

教学参考资料:

1、荣静娴、钱舍编著《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孟宪恺:《微格教学基本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思考练习:

学习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第二讲教学语言技能

教学目标:

学习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的作用、运用方法、特点、原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科学地运用教学语言

时间安排:三个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运用语言传播知识、指导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它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阐明教材内容、传授知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一系列活动所用的语言就是教学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技能。

一、教师的语言技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作用:

第一,传递教学内容。

这是最基本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叙述、描绘教材的内容,说明、阐述学科的知识,分析、论证科学的原理,来达到准确、清晰地传递知识信息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启迪学生思维。

这是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将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又要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第三,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教师良好的课堂言语能力是一种无形的示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言语环境,对学生言语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指示功能。

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可以明确而简洁地要求学生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可以指挥学生怎样去做;还可以采取各种语气、语调,采用不同的音量、节奏,对学生或询问,或暗示,或启发,或命令,或警告,以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这样可以组织教学,使学生明确在课堂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这样的语言一般都要求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能一语中的。

第五,传情功能。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在传递知识,使学生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必然伴随有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通过教学语言的语调、节奏、语气的变化,或蕴蓄平稳,或慷慨激昂,或清新闲淡,或委婉动人,或欢快昂扬,或庄严郑重,凡此种种,均可有效地表达教师的各种情感、情绪及心理活动,达到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目的。教师语言技能的传情功能应该自始至终都贯穿于整节课中,自然而然,不着痕迹。

语言的感情色彩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极为重要,只有当学生随你引而发,随你促而思,随你问而答,随你感而染,随你赞而美,随你逗而乐,随你悲而恸,随你令而行,随你禁而止时,才能真正达到师生之间的最大默契,达到师生之间心灵和情感的真正融合。要特别指出的是,幽默的语言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它能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促使思想不集中的人注意听讲。同时幽默的话语、妙语警句、双关语、笑话轶事、敏捷而巧妙的应答语,能够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情感交融。可见,教学语言的传情功能对一节课生动与否、效率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六,激励功能。

精彩的教学语言还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生动形象的描述,侃侃而谈的说明、推理,都会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除了获取知识,他们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推断能力、想像能力、辨析能力等都将在教师正确的语言的指引下得到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方式的发展,也必然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师教学语言的精美、准确,也将激励和促进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如情绪、情感、兴趣、爱好、意志、行为、习惯的发展,最终将激励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是学生发展的过程,这是现代教学论的重要观点之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要求有一个良好的环境,犹如种子的萌发需要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分和阳光一样。这种环境

应当是愉快和谐、启迪智慧、积极紧张三者的统一。而这正是教师提供的,是教师运用完美的教学语言创设的。保罗·韦地博士概括了每个好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内的每一个人、耐性、广泛的兴趣、良好的仪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性、对人的关注、伸缩性、宽容等。几乎每一种都涉及教师的语言修养,也说明教师的语言技能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教师教学语言技能有如下构成要素:

第一,基本语言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传授学科知识、与学生交流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如下要素:语音要规范、准确,使用普通话;吐字要清晰;音量要适中;语速控制在每分钟200~250字为宜;语调要抑扬顿挫;节奏要和谐;语言表达要符合用词造句的语法规则,多用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词汇以及短句。简单地说,就是要达到语言规范、语调自然、语流顺畅、语法正确、修辞得当、逻辑无误的基本要求。

第二,特殊语言技能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地进行时所使用的语言技能,是对教学基本语言技能的补充。主要包括:引入(界限标志、点题、集中);介入(提示、重复、追问);评核(评价、更正、扩展、延伸)。

三、教师运用教学语言要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知识内容和其语言形式的统一表现,知识的科学性决定了语言的科学性。教师的课堂语言的表达必须准确、规范,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用恰当的词句,力求做到表达准确、清楚。如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这就要求教师使用语言要准确、精确。教师的教学语言规范标准是发音标准,吐字清晰,遣词造句要讲究语法。

第二,启发性原则。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有鲜明的导向性。教学语言传递的是教学内容,具有强烈的目的性、趋向性,这就要求教师要能运用教学语言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点拨思维。

第三,教育性原则。

教师的语言的教育性是课堂教学的语言的基本原则。课堂言语的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思想的教育。

第四,简明性原则。

课堂教学语言与其他的语言交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言语时要做到简洁明了,让学生易于了解和记忆。

例:教学语言技能的评价要素

姓名科目课题时间评价人:

评价指标

1.吐字清晰,语音清晰

2.语速合适,学生能听清楚,节奏鲜明

3.音量大小适中,有变化

4.音调变化丰富,抑扬顿挫

5.语句通顺完整,无口头语

6.语言有感染力

7.语义准确,无科学性错误

教学参考资料:

陈玉秋主编,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本社,2003.5 思考练习:

以《荷塘月色》为例,写一篇教学语言技能的微格教学设计及教学后记。

第三讲导入技能

教学目标:

了解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特点、方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导入的各种方式

时间安排: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教学也是如此。语文教师是否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一节语文课是否吸引学生,导入这几分钟往往起关键的作用。新颖别致的高超导课艺术,必然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欲罢不能,使整个教学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可以说,高超的导课艺术是一种创造,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它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导课的艺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迅速进入特定的教学活动轨迹。

导入技能是指在一堂课起始时,旨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所以又称为定向导入。

一、运用导入技能要达到的目的: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和动力,对鼓舞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都是十分有用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激发学生愉快而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在导入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导入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全神贯注,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

第二,启迪学生的思维。

思维是各种能力的核心,课堂教学正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好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如果导入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或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

第三,引起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关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第四,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

第五,明确学习目的,使每个学生都了解他们要做什么以及他们应达到何种程度。

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导入的方法必然也不同。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二、导入技能的类型一般有:

第一,直接导入法。

教师在进入新的课文时,不预先对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任何一点提示,而是开门见山,直接切入。这种方法简捷明了,却又戛然而止,能让老师省时,以便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

第二,旧知识导入法。

当新的教学内容与旧的教学内容联系紧密时,可把与新课文、新知识有关的旧课文、旧知识抽出来作为新的阅读教学的“生长点”,为引出新的教学作铺垫,使新旧认知相互呼应,互为因果。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一堂课的开端和旧知识之间的转折与衔接。通过旧知识的回忆进入新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感到不突兀。在讲授高二语文第一册的课文《巴尔扎克的葬词》时,一位教师就充分利用了这一方法。

【案例一】

师:同学们,我们在高一年级时学习了恩格斯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你们还记得它的内容么?

生:(同学们回忆,老师板书)那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1.详细描述马克思逝世的情况,表达其深痛之情。

2.回忆马克思的伟大功绩。

3.表达作者深深的悼念之情。

师:同学们对课文的内容还是记得很清楚的。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文章《巴尔扎克的葬词》也是一篇悼词,你们能不能对比一下这两篇文章在内容上有什么异同呢?

案例评析:

这位教师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从文章的内容入手,以学生熟悉的课文来对照新的课文,能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对新学习的课文有所了解,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便于了解新课文。

【案例二】

同学们,小学时你们学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鹳雀楼》。(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描绘出一幅辽远壮阔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启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现实生活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就已有阐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庄子》的散文片段节选——《秋水》。(板书课题)案例评析:

这位教师从小学时学过的诗歌入手,重点落在最后两句,并从这两句诗中包含的哲理引申出极富哲理的先秦诸子散文,很自然地过渡到庄子的散文《秋水》。老师的导入起落有致,衔接自然。

第三,直观(实验)演示导入法。

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图表、投影、多媒体等手段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过渡到新课的学习。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生动的表象,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这种方法直观,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某一知识的理解。一位教师在讲授余秋雨的《道士塔》时,就用了这种导入方法。

【案例三】

他一开始拿了几幅有关敦煌的图,其中两幅图的内容对学生的震撼较大。一幅是敦煌的飞天图;另一幅是敦煌的外景图:夕阳下,耸立着好几座塔,除一座保持完整之外,其余均破旧不堪。老师的讲解也颇使学生感动。敦煌的飞天图,使学生明白敦煌文化的灿烂之处,但告诉学生这种文化大都已经流失国外,表达了一种痛惜之情。在第二幅图中,老师问同学:图中保持完整的塔是什么塔?为什么只有它保持完整?从而自然地进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案例评析:

图画内容直观,富于色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中两类不同的塔,自然就有了老师的提问,从而紧扣了文本,从容转入对课文的学习。

第四,故事导入法。

把课讲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始终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标准之一。而采取各种各样的故事导入新课,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更深的理解。钱梦龙老师在讲知识短文《词义》时,为了使抽象的“词义”知识能迅速地为学生所接受,一开始就给学生讲了一个阿凡提理发的小故事。

【案例四】

阿凡提为了整治一个只理发不付钱的阿訇,先是给他剃了个光头,然后在刮脸的时候,阿凡提问他:“你的眉毛要不要?”阿訇说:“当然要!”阿凡提就把眉毛剃下来给了他。那人虽气,但又不好怪阿凡提,因为他确实说过“要眉毛”的。阿凡提接着又问:“你的胡子要不要?”那人忙说:“不要!不要!”阿凡提又哗哗两刀把他漂亮的大胡子给剃掉了,结果阿訇的头像个剥了皮的鸡蛋。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都大笑起来,钱老师马上因势利导地问学生:“阿凡提究竟玩了什么花样让那个阿訇上当的?”

案例评析:

钱老师所讲的故事生动有趣,使同学们燃起了学习的兴趣,同时领悟到阿凡提是运用“要”这个词的多义性来捉弄阿訇的。于是,课堂教学自然引到对词义的理解上了。这样的导入生动、巧妙。

第五,设疑、悬念导入法。

悬念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教师在悬念中极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又创设出探求知识的良好情境。悬念的设置要恰当适度。不悬会使学生一眼望穿,无念可思;太悬则会使学生无从下手,也就无趣可激。只有寓事实于悬念中,才能让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兴趣盎然地去探索新知。

一位教师在讲授高一课文《花未眠》时,这样设计导语:

【案例五】

同学们,这是一首苏轼的《海棠》(板书):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解释:东风微微地吹拂,海棠花透出高洁美丽的光泽,散发阵阵幽香,使人有空蒙迷茫之感。这时,月亮已转过曲折的走廊,照不到海棠花了。诗人只怕那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寞,所以点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的海棠。

指点:这首诗写于元丰三年(1080),是诗人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诗中生动地刻画了月下海棠美丽的光泽、清幽的香味和红妆素裹的娇态,细致入微地表现了诗人对海棠花怜惜眷爱的殷切情意;同时,也蕴含着诗人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美好的海棠是诗人自比,因为“月转廊”,花儿就得不到月光的照射,以此比喻自己遭受贬谪、怀才不遇,既恰当,又含而不露。“只恐夜深花睡去”含有顾影自怜的意思。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夜半醒来,面对寂然盛开的海棠留下的千古佳句。无独有偶,千年以后,一位日本作家发现了凌晨四点海棠的美,心灵得到启迪,写下了随笔散文《花未眠》,这位作家就是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

这位日本作家身世坎坷,2岁丧父,3岁丧母,7岁祖母亡,15岁祖父亡,后来姐姐又病故。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抑郁悲凉,这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1972年4月16日他在工作室里用煤气自杀。他的文章总是弥漫着悲伤和忧郁乃至绝望,形成了他“艳丽伤愁”的文章风格。那么,他在这篇文章中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阅读课文,提出自己的见解。

案例评析:

这位教师通过对川端康成身世的描述,使学生对作者的文章风格产生强烈的好奇之心。同时,老师的提问形成强烈的悬念,成为学生探究课文的强大动力。

第六,事件与情景导入法。

对新知的导入,为了让学生对新的课文有所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从前的知识进行回顾,营造一种与新课文类似的情景,便于学生更快地进入新课文的学习。有位教师在讲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就作了这样的导入。

【案例六】

师: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数不胜数,从小学到初中,我们更是学过无数吟秋的作品。你们能说说吗?

生:(众多学生回答,老师选择性地板书)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师:不错,同学们记得许多古诗文。你们还记得被称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吗?我们一起背诵一下:(老师开头,师生一起背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在文人的眼里,秋天的景色是怎样的呢?寄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同学们议论,老师倾听)

师:好了,同学们的意见大都倾向于“悲秋”。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课文《故都的秋》(板书)也是一篇写秋的文章,那么,作者郁达夫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案例评析:

这位教师通过与学生回忆古代文人描绘秋天的有关诗句,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伤与孤寂的情景。这种课堂气氛与将要学习的课文《故都的秋》所表达的感情是一致的,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七,问题导入法。

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设疑导课的启发思维功能,精心设置疑问,以引发学生作深入的思考。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以为他的导入相当成功。

【案例七】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你们昨天的预习,谁能告诉我,“荷塘月色”这一短语属于哪一种类型?

生:偏正短语。

师:哦,偏正短语?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写了荷塘上的月色,对不对?

生:不对。课文的第5自然段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但课文先在第4自然段描绘了月色下的荷塘。

师:这位同学看课文看得很认真,文章的确写了荷塘与月色两个部分。那么,你们现在再说说,课文的标题属于哪一类短语类型?

生:并列短语。

案例评析:

这位教师从语文知识入手,通过让学生对标题“荷塘月色”的短语类型的质疑、分析、归纳,不仅使学生明白这一标题的成分,而且对课文的内容也有了相当的了解。

【案例八】

同学们都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2000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可是一场农

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

案例评析:

这位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由于与现实生活的逻辑相差太大,因此吊起了很多学生的胃口,使学生有很强烈的兴趣去弄懂这个原因。

四、教师运用导入技能要遵循的原则:

第一,目的性原则。

任何导入都只是一种形式,其导向都必须保证设置的问题情景指向课题内容的总目标。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教师的导入中初步了解将学习什么、怎么学以及为什么学。

第二,整体性原则。

导入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切记导入仅仅是开头,它的作用是为教学课文打开思路,如果脱离课堂教学的整体,再精彩的导入也会失去它的作用。

第三,启发性原则。

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的重要能力。教师在设计课文的导入时,要能激发学生思考,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以便使学生实现知识的正迁入。导入的启发性还表现为使学生理解学习该课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产生学习的强烈欲望,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第四,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和自觉地学习,从而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因此,教师设计课文的导入必须做到情趣盎然,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对知识产生渴望的情绪,积极地去掌握新的知识。

第五,时效性原则。

课文的导入仅仅是一个开端,其目的是引起兴趣、导入新知。导入阶段要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做到过程紧凑,各环节之间既要层次清楚,又要安排合理,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情境中。因此,一般导入过程须控制在5分钟之内。

我们在认识了导入的方方面面之后,如何评价一篇课文导入的优劣呢?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判:

其一,导入的目的是否明确;

其二,导入是否能自然地过渡到准备教授的课文;

其三,导入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者求知的欲望;

其四,导入的内容与新知识的联系是否紧密;

其五,导入是否能做到感情充沛、语言清晰;

其六,导入的时间是否掌握得当、紧凑;

其七,导入是否能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参考资料:

高中语文第一——四册(2002年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思考练习:

以《道士塔》为例,写一篇导入技能的微格教学设计及教学后记。

第四讲讲解技能

教学目标:

了解语文课堂教学讲解的特点、方式以及原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导入的各种方式以及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

时间安排: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讲解技能是指教师运用教学语言,辅以各种教学媒体,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认识规律和掌握原理的教学行为方式。讲解包括讲述、解说和讲读。讲述侧重于讲,是教师运用叙述和描述的方法讲解事实的过程。解说侧重于解,是教师用阐述、说明的方式,对概念、规律、原理和法则进行解释和论证。这一方法在理科上用得较多。讲读侧重于读,是关于阅读教材和范文的阐述。

运用讲解技能的实质是通过语言对知识的剖析和揭示,剖析其组成要素和过程程序,揭示其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把握其实质和规律。

一、运用讲解技能的目的:

第一,传授知识。

传授知识,是讲解最主要的作用。它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讲解的技能为学生描述课文的内容和相关的知识,揭示出作者的情感和表达的主旨,分析课后习题,说明问题的原因。教师用这种方式时,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突出讲解的重点,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第二,激发兴趣。

教师的讲解,除传授知识外,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是有限的,在长达40分钟的学习中,随着学习过程的推进,学生的精神逐步趋于疲惫,这个时候,学生最需要通过教师的激发来保持学习兴趣。于是,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就是良剂,它可以给学生注入兴奋的“活水”。只有这样,教师讲解中的科学观点、正确思想才能在学生的“乐学”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无限潜能。

第三,启发思维。

语文教学中,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才是最根本的。教师在设计所讲解的课文内容时,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充分把握讲解的内容,同时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人”,深入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讲解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

由于讲解这一方式使用方便,传输信息的密度高、速度快,因此,这一技能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广为使用的。要使用好讲解技能,最关键的是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晰正确,并使对课文内容的讲解达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才能做到老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认知思维相配合。

但是,在讲解技能的使用过程中,最容易导致教师滔滔不绝、一讲到底,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养成惰性,过多地依赖教师,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讲解也容易空洞乏味,难以吸引学生,影响教学效果。

二、讲解技能有如下类型:

第一,解释式。

解释式讲解在教学中,是指对知识的陈述、意义的交代、结构的显示、因果的揭示等。它比较适用于对具体的、事实的、陈述性的知识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叙述故事情节、事件背景、人物性格、写作手法、历史事件、社会环境、作者简介、划分段落、古文翻译等都是使用这种解释式的讲解技能。

如一位教师在教授《故都的秋》一文时,由于教材对作者没有具体的解释,教师在课堂上作了如下的解释式讲解。

【案例1】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13年17岁时到日本留学直至1922年,期间遭受种种歧视、冷遇以至屈辱,激发了强烈而深沉的爱国热情;1922年回到上海,至1933年在上海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3年,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浪迹于山水之间,过着抑郁、寂寞而清闲的生活,1934年8月写下了名篇《故都的秋》。

案例评析:

这位老师的讲解,侧重于对作者的人生经历的阐述,目的就是想让同学们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对故都的秋的感情,从而把握住作者的写作缘由。

第二,描述式。

描述式讲解是教学中运用于内容陈述、细节描述、形象分析等的讲解类型。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我们经常用这种讲解方式来刻画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情感,描述场景环境,介绍细节、情绪感觉等。

描述式讲解大多用于讲授具体知识,提供表象,基本上属于讲解的初级类型。描述式讲解要做到清晰有序地交代内容,详略分明,突出重点,语言形象生动有趣。

一位教师在教授完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后,作了这样的总结。

【案例2】

《胡同文化》犹如一杯陈年佳酿,使我们品尝到了原汁原味的旧北京建筑,了解了老北京市民的生活和心态,体味到了胡同文化的深刻内涵,并感受到了小品文的精美。今天,日益高楼化的群居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呢?胡同文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胡同文化是一种传统的保守封闭文化。这种胡同式的文化思想即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大潮的涌起而日趋消失。如今,胡同的衰落导致了胡同文化的没落,高楼大厦代替了红墙碧瓦,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意识正在兴起,新北京正在崛起,北京在前进,中国也在前进!所以,让我们高兴地和胡同说再见吧。

案例评析:

这位教师的描述式讲解,不仅仅是对这篇课文内容的概括和对作者在文中所持的观点的明确,而且也引发同学们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和对类似的社会现象的思索。讲解语言明晰,富有哲理。

第三,原理中心式。

原理中心式讲解常用于定义的界说、理念的论证、观点的归纳、思想的分析等内容。这是一种属于较高级别的讲解。

原理中心式讲解经常用叙述及议论的表达方式,一般结构模式为:导入→论证、推理→结论。其中,论证、推理环节是最关键的。在讲解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分析、比较、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综合等逻辑方法,注重论证说服的力度。同时,讲解要做到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

这种讲解方式在讲授说理性文章时用得最为普遍。高中课文《漫话清高》是一篇说理性散文,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对“清高”这一含义的理解用的就是原理中心式讲解。

【案例3】

首先,了解古代清高的内涵。明确“清高”是个褒义词,“清”是指为人清白正直,不搞邪的、歪的、见不得人的勾当;“高”总带上一点孤独乃至孤僻的意味,或者可以解释为孤高。

然后,与学生共同研讨古代清高的标准。

师问: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哪些清高人物的身影?(学生会想到朱自清、陶渊明、孟浩然、海子等)

在作者看来,清高的名声首先总是落到遗世寂居的隐士身上,那些官场得志、商场得利、情场得意之辈一概被拒之于清高门外,那么,历史上还有没有清高之人呢?请同学们读第2段至第7段。

明确:(1)清高之人:许由,有君临天下的能力和机会,却不屑为人君。说明清高与富贵无缘。遇明主而不思造福天下,此类清高不值得提倡。比如陶渊明、林和靖、倪云林有才艺可做官,却不肯做。

由上面推出:①说明清高与富贵无缘。②须有才艺。这种清高是一种心性使然,而又有自身值得清高的资本,作者比较赞同。

(2)非清高之人:诸葛亮、汲黯、苏武、魏征、颜真卿、史可法。因做官不被评为清高,说明清高与显贵无缘。远非“清高”二字可比。

李白,用世之心过于急切,缺乏恬退风度,清高标准严格。尽管李白不能算清高,但作者心目中李白有更值得推崇的地方。

孟浩然,求援用世之心明显。清高标准模糊,理应成为清高的样板。

小结:要成为清高的样板,需要什么资本呢?①有才艺可以做官,却没有做官。②清高与富贵、显贵无缘。

最后,进一步启发学生,了解清高对当代现实的意义。

有人说:时过境迁,清高无可奈何花落去。联系现实,你们说说:这是不是一种好现象?你认为现代社会还需不需要“清高”这种风范?启发学生联系当前不好的风气:拉关系争名争利者,学术腐败之风,跪在马路边乞讨的大学生,思考哪些时候、哪些人物还需清高。(结论参考:几千年前,屈原高呼: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李白呐喊:自古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些清高的典型甘于清贫,忠于信仰,冷漠诱惑,不畏牺牲,令人景仰。如今,那些官场得意,进而权钱交易,用人民赋予的权利谋一己之私利,这样的人应从清高中品一品清白,品一品孤高;也有一些暴富者,精神贫乏,也应从清高中品一品知识、才情。)

案例评析:

这位老师在分析“清高”时,通过文章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层层推理,让他们清楚地了解到清高的内涵、标准和意义。从总体上看,思路明晰,线索彰显,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一目了然。

第四,问题中心式。

问题中心式是以解答问题为中心的讲解,是在教学中常用于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方法探究、答案求证的讲解方法。

其一般模式可以概括为:引出问题→明确目标→选择方法→解决问题→得出结果。问题引出可以从各种事实材料导出;明确标准就是明确解决问题的具体要求;选择方法就是对各种方法、策略进行分析比较,定出最佳解题方法;解决问题要用证据、例证并运用逻辑思维方法来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果。问题中心式讲解适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对重点、难点等的教学,通常配合提问、讨论等其他教学技能。如一位教师在教授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悲从何处来呢?最后,老师概括道:

【案例4】

其一,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却短暂。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活着,好静者常在内室清谈佛老,好动者则喜爱纵情山水,遇上喜欢的事物就心满意足,因快乐而忘了忧愁,竟然“不知老之将至”。

其二,来自生命本体的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当人们“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转眼之间,“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就是说,人的欲望,人对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很好,很快也会厌倦,感慨也随之产生了。

其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间快速流逝,事物的急剧变化,更显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更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生命最终要归于寂灭,这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大患啊!悲来自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的无情的恐惧。

案例评析:

教师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层层深入的了解,最终让学生能对问题有完整、深刻的理解。

第五,媒体介入式。

在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只是一种单纯的讲解显然已经远远落后,而教师们常用的是在讲解的过程中同时运用各种媒体进行辅佐,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一位教师在讲授《故都的秋》时,分析完秋天的第一幅画面后,让学生自己分析第二、第三幅图画,就使用了这种方法。

【案例5】

(由于学生在与老师分析第一幅画时,已逐渐体会出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通过对景物进行一些细节描写和多角度描写体现出来的。)

学生听朗读画面二、三的录音,然后讨论描写是如何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

学生分析后课件显示:

画面二:落蕊——铺得满地、无声无味、微细柔软(静)

扫帚丝纹——细腻、清闲、落寞(清、静)(视觉、触觉)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暮(秋之深——凉)

画面三:残声——衰弱、嘶叫、普遍(秋之广、悲凉)(听觉)

案例评析:

在学生自我感知的基础上,老师的课件内容使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从模糊、零乱变成清晰、具体。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活动,而且节约了时间,使课堂教学的容量变得更大。

三、教师讲解技能的运用须遵循的原则是:

第一,学科性原则。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以此构成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系统。学科概念和理论体系体现了学科的特点、规律和本质。学科性原则要求教师将本学科的专门用语作为讲解语言的基本成分,用学科的专业术语解析学科知识。教师的讲解语言一定要注意科学性、准确性。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术语,如记叙方法、说明方法、体裁、修辞方法等,这些专业术语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学科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对这些常用的专业术语进行正确的把握,并恰当地加以运用。

第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学科知识最根本的特点。语文教学首先教给学生的就是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讲解的方式传授知识,要做到语言规范、准确,同时保证在对学生进行褒贬的过程中做到语言简明、得当。

第三,启发性原则。

讲解的主要特点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作为传递知识信息的媒体。它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教师易于自己控制信息内容,但也容易使学生

微格教学设计及教案设计等

微格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科学理论研究表明,各种系统的功能总是与一定的形式和结构相关联。结构与功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系统能否发挥最佳的功能,取决于系统能否以最佳的形式和最佳的结构出现。教学设计要将各个要素协调形成一个整体,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分析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做出全部计划。微格教学实践系统包括执教者、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及教学环境等要素。该系统启动后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要素间相互作用而进行学科知识技能的信息传递。要使系统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优化教学方案,微格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更多地强调师生间的相互作用,注重调动教学系统的各要素的能动作用,即执教老师要有效运用各项课堂教学技能,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发展学生智力。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的具体项目有: 教学目标目标要符合课程要求,切合学生实际,订得具体细致,以便随时检查这些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否则,将因无法达到而挫伤学生积极性。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教师的教就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通过导入、讲解、提问、板书、演示等技能方式去教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的学就是通过听讲、观察、讨论、实验、阅读、练习等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发展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不能总是千篇一律,也不宜完全照搬“标准”教案。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和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此外,教师还要经常将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观念引入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实践去探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 时间分配微格教学的教案通常限10-15分钟左右,在设计时要仔细估算每一教学行为所用的时间,这对于师范生尤为重要,有利于他们今后掌握好课堂教学时间。 检验设计内容当教案初步设计完成,学员先自我检验,再交给指导教师批阅。指导教师从中了解学员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了解对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解程度。在接受了这些信息反馈的前提下,在尊重学员本人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进行科学的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微格教学的教案设计更趋完善,更符合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设计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它们所遵从的理论、方法、程序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只有两点:首先微格教学设计是对一个教学片断的设计,以一两个教学技能为主;其次微格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训练。由于是一个教学片断,所以微格教学设计就不像教学设计那样,必须涉及到教学的全过程(当然要考虑到这个片断在全过程中的作用)。否则教学片断变得过于冗长,不利于教学技能的训练。 下面以三年级“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导入为例,展示微格教学设计的程序和格式。

微格教学教案格式演示教学

微格教学教案格式

化学微格教学教案 系别:化学系 专业:化学教育 班级:121班 姓名:王瑗 学号:2012121146

微格教学教案格式 班级:__121________科目:____高中化学____时间__2014.11.19__ 主讲人: _____王瑗 _____指导老师:李鹏鸽 从

1分30秒【提问】展示一个实验装置:在 硫酸溶液中插入一个锌片和铜 片,问大家会看到什么现象? 【再次提问】那如果我们用一根 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和 原来会有什么不同吗? 【过度】很好,那我们再在导线中 接上一个电流表后发现,电流表指针 发生了偏转,说明有电流产生,是不 是也就验证了大家刚才的猜想。 【讲述】1.实验中铜片表面为什么有 气泡?2.流计指针为什么偏转? 1.Zn、Cu用导线连接一同浸入稀硫 酸时,Zn比Cu活泼,易失去电子, 电子从Zn片流出通过导线流向Cu 片,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电流 计指针有偏转。 2.溶液中的H+从Cu片获得电子, 2H+ +2e-=H2,生成氢气,故Cu片表面有 气泡生成。 【提问】我们大家现在根据这个 提问技 能 提问技 能 讲解技 能 【回答】 锌表面会有气泡 产生,铜和硫酸 不反应。 导线是用来连接 电路的,应该有 电流吧 锌片逐渐溶解, 铜片上有大量气 泡产生。指针发 生偏转,产生电 流。 对照书本,认真 做笔记。 从已学的知识一点一 点向新知识渗透,通 过实验装置的一点点 变化,引出原电池的 装置,便于学生的吸 收,且让学生在观 察、分析、讨论中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分析、表 达、归纳能力。 用旧知识引导学生从

最新中学化学微格教学教案教学教材

中学化学微格教学教案2 系别:化环学院班级:学科:高一化学训练目标:强化技能课题:钠的性质及保存角色扮演者:指导老师:时间:年月日

开学前全体教师会议内容(8.26) 一、上学期学校工作的总结 上学期我校在教学、安全、总务、少先队各方面都取得新的突破。 1、各种制度正在健全与完善 上学期我校先后制定了《教师量化方案》、《班主任量化方案》、《班主任工作职责》、以及〈教师的值班制度〉。2014—2015学年度完全按照相关制度、方案执行,每月将教师、班主任的工作及时进行量化公示,基本做到了公正、合理;教师值班制度化,并加强了楼梯口、中午、早晨领导班子的值班,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2、各方面取得的成绩 教学成绩和教师荣誉的数量都取得了新的提升。

反思本学年在教学方面都得的成绩,追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秩序正常化。从提前2分钟进教室开始,保障课堂40分钟,保障学生学习、教师授课时间,杜绝了教师上课迟到、空堂、早退现象发生。 (2)教师高尚师德的体现。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很多教师早晨7:30进教室、有的教师中午几个班来回跑、有的教师无论是学生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认真批阅,从来不放过一个差生,这些好的做法,这些优秀的教师,传递了一种的正能量,使我们学校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好的风气。 (4)晨读、午练成为提高教学成绩的崔化剂。晨读、午练每天累计30分钟,每周累计150分钟,相当于4节课的时间,平时训练学生的养成教育,到期末复习成为我们提高教学成绩的崔化剂。 (5)复习期间不但要给学生认真讲解,更要给学生认真批阅作业,只讲不做,只做不批,成绩不会有大幅提高。

微格教学设计及教案设计等

微格教学设计及教案设 计等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微格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科学理论研究表明,各种系统的功能总是与一定的形式和结构相关联。结构与功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系统能否发挥最佳的功能,取决于系统能否以最佳的形式和最佳的结构出现。教学设计要将各个要素协调形成一个整体,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分析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做出全部计划。微格教学实践系统包括执教者、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及教学环境等要素。该系统启动后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要素间相互作用而进行学科知识技能的信息传递。要使系统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优化教学方案,微格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更多地强调师生间的相互作用,注重调动教学系统的各要素的能动作用,即执教老师要有效运用各项课堂教学技能,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发展学生智力。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的具体项目有: 教学目标目标要符合课程要求,切合学生实际,订得具体细致,以便随时检查这些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否则,将因无法达到而挫伤学生积极性。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教师的教就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通过导入、讲解、提问、板书、演示等技能方式去教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的学就是通过听讲、观察、讨论、实验、阅读、练习等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发展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不能总是千篇一律,也不宜完全照搬“标准”教案。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和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此外,教师还要经常将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观念引入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实践去探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 时间分配微格教学的教案通常限10-15分钟左右,在设计时要仔细估算每一教学行为所用的时间,这对于师范生尤为重要,有利于他们今后掌握好课堂教学时间。 检验设计内容当教案初步设计完成,学员先自我检验,再交给指导教师批阅。指导教师从中了解学员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了解对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解程度。在接受了这些信息反馈的前提下,在尊重学员本人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进行科学的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微格教学的教案设计更趋完善,更符合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设计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它们所遵从的理论、方法、程序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只有两点:首先微格教学设计是对一个教学片断的设计,以一两个教学技能为主;其次微格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训练。由于是一个教学片断,所以微格教学设计就不像教学设计那样,必须涉及到教学的全过程(当然要考虑到这个片断在全过程中的作用)。否则教学片断变得过于冗长,不利于教学技能的训练。 下面以三年级“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导入为例,展示微格教学设计的程序和格式。

微格教学教案

《微格教学》教案 第一讲微格教学概述 第二讲语言技能 第三讲导入技能 第四讲讲解技能 第五讲提问技能 第六讲结束技能 第七讲演示技能 第八讲板书技能 第九讲变化技能 第十讲强化技能 第一讲微格教学概述 教学目标: 了解微格教学的发展历史、理论依据、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微格教学的实施流程 2.微格教案的设计 时间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微格教学理论要点 (一)微格教学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1.微格教学的内涵 微格教学是由英文Micro teaching 直译而来的。依据Micro 的多种译法,这个概念还可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而根据其特殊的技术手段,有人将其意译为“录像反馈教学”。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是“微格教学”这一提法。那么,何谓微格教学呢?其创建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Dwight Allen)教授给微格教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条件下进行学习。”我国学者结合国内的微格教学开展情况,将其定义为:“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仅凭借以上两种权威的说法,我们对于什么是“微格教学”可能还是不太清楚。为了更清楚地把握其实质,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其产生时的初始状态。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引起美国朝野尤其是教育界的极大震动,由此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运动。美国人痛定思痛,认为要改变科技“落后”的局面必须依靠教育,而要发展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教师。于是,美国大学的教育学院开始探索更有效的对师范生的培训方法。斯坦福大学的爱伦教授和他的同事们注意到,传统上师范生在毕业前都要进行教学实习,要像正式在岗教师一样到课堂上授课,由指导老师听课并提出评价意见,以此帮助师范生不断改善教学、提升能力。然而,即使是一下课指导老师就立即向实习的师范生提出反馈指导意见,这样的反馈还是延后了,师范生往往记不起自己上课的全过程。而无论是作为当事者的师范生还是作为旁观者的指导老师,不管如何努力,都

微格教学教案——语文

微格教学教案 年级:高二科目:语文课题:陈奂生上城 主讲人程一娟指导教师:李亚英吴漱玉 (回放3分钟) 指导教师与听课学生点评(2分钟): 以算帐的方式提问,一可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二可化繁为简,抽出本文的关键内容,使学生很快整体把握全文,三可自然地引出下文对“情节安排的巧妙”这一特点的探究。

(回放4分钟) 指导教师与听课学生点评(3分钟): 以陈奂生向老婆算帐时,他老婆的惊讶导入,通过扮演,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走进故事,使复述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从而不知不觉地揭示出本文的情节特点。由于问题设计得好,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显示了很强的互动性。

教师与学生点评(2分钟): 通过让学生扮演陈奂生,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走进故事,与陈奂生的老婆对话的方式进行提问设计,设计的问题富有层次感,使学生能自如地体验主人公的特殊复杂的心理,从而准确地把握了陈奂生这一人物的形象及其意义。 “提问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培训提问技能。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1.教师说明教学目的和任务,安排训练程序,说明评价标准。 2.学生进行提问技能训练。 3.听课学生按要求对参与训练的同学进行评价。 4.教师评价、小结。 附: 提问技能训练标准 1. 提问确实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引向要学习的内容上。 2. 主问题能准确体现教学目标,关键问题能突出重点、 难点和训练要点。 3. 提问框架合理,能体现教材结构。 4. 问题排列的序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了。 5. 提问类型多样灵活,能调动各种层次的学生参与应答。 6. 对学生的应答分析准确,反应迅速,评价得当。 7. 提问的频率和时机适度、适时。 8. 提问态度亲切,表述清楚、明白,停顿合适。

微格教学教案格式

化学微格教学教案 系别:化学系 专业:化学教育 班级:121班 姓名:王瑗 学号:2012121146

微格教学教案格式 班级:__121________科目:____高中化学____时间__2014.11.19__ 主讲人: _____王瑗_____指导老师:李鹏鸽

1分30秒【提问】展示一个实验装置:在硫酸 溶液中插入一个锌片和铜片,问大家 会看到什么现象? 【再次提问】那如果我们用一根导线 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和原来会有 什么不同吗? 【过度】很好,那我们再在导线中 接上一个电流表后发现,电流表指针 发生了偏转,说明有电流产生,是不 是也就验证了大家刚才的猜想。 【讲述】1.实验中铜片表面为什么有 气泡?2.流计指针为什么偏转? 1.Zn、Cu用导线连接一同浸入稀硫酸 时,Zn比Cu活泼,易失去电子,电 子从Zn片流出通过导线流向Cu片, 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电流计指 针有偏转。 2.溶液中的H+从Cu片获得电子,2H+ +2e-=H2,生成氢气,故Cu片表面有 气泡生成。 提问技能 提问技能 讲解技能 【回答】 锌表面会有气泡产 生,铜和硫酸不反 应。 导线是用来连接电 路的,应该有电流 吧 锌片逐渐溶解,铜 片上有大量气泡产 生。指针发生偏转, 产生电流。 对照书本,认真做 笔记。 从已学的知识一点一点 向新知识渗透,通过实 验装置的一点点变化, 引出原电池的装置,便 于学生的吸收,且让学 生在观察、分析、讨论 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分析、表达、 归纳能力。

附:板书设计 §4-4 原电池原理

微格教学教案范本

微格教学教案(教/重教) 班级:11级国画班学科:微格教学课题:第四课《真情传递》 角色扮演者:XXX 指导教师:郭莉 教学目的1.了解贺卡的作用与意义。 2.掌握贺卡的设计及制作的一般方法、步骤。 3.使学生尝试设计制作有创意、有个性的贺卡。 4.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与亲人、朋友间的情感交流。 时间分配教师的教学行为 (如:提问、讲解等内容) 应用的 技能 学生的学习行为 (预想学生回答、讨论等) 媒 体 2分钟6分钟一、复习知识、猜谜导入(以复习导 入法和猜谜导入法引出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森林之歌》, 对色彩知识有了初步的掌握,今天我 们再一起来学习第四课《真情传递》 (写板书)。真情,根据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不同可分为:亲情、友情、爱情、 师生情等真实的情感。那么同学们知 道怎样去传递你们的真情吗?接下 来,我给同学们猜个谜,请同学们听 好了:什么东西是由纸做的,上面写 着悄悄话并承载着心意,在节日的时 候由你偷偷地放进了朋友的书桌里? 师:回答的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主 要来学习贺卡的制作,请同学们把书 翻到14页。(点题) 二、讲解新课 (一)贺卡的作用与意义 师:我国自古都是礼仪之邦,而且是 世界上最早制造使用贺卡的国度。贺 卡作为表达问候、传递情感的载体, 不仅可以给双方带来快乐,而且还可 以增进双方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贺卡的种类与常见形式 师:贺卡因不同的节日而有不同的种 类,同学们知道贺卡有哪些种类吗? 导入技 能 板书技 能 讲解技 能 提问技 能 生:贺卡。 了解贺卡的作用与意 义。 掌握贺卡的种类与常见 形式。 黑 板 教 材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贺卡的种类有哪些? 师:总结的很好。这五种师常见的种类,其实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贺卡的常见形式。贺卡有三种常见形式:平面式、 折页式和立体式。老师这有几个贺卡,请同学们分辨它们分别属于那种形式? 师:老师这还有一个贺卡,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那种形式呢?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师:很好,就是平面式。平面式有单页式和复页式,刚刚给同学们看的明信片属于单页式。复页式就是多层连页粘贴而成的,它具有体积感但不属于立体式。因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有体积感的并不一定属于立体式的贺卡,但是立体式的贺卡一定具有体积感。请同学们好好理解。 (三)贺卡的设计制作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贺卡的制作方法,同学们知道的方法有哪些? 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可归结为:绘、剪、切、粘、贴等。 师:我们再来重点学习一下贺卡的设计制作过程。 1、选定类型。根据赠卡的目的选定贺 卡的类型,比如朋友过生日的时 候,我们就要来制作生日卡。 2、构思设计。构思设计不仅要考虑内 容、造型,而且还要考虑材料。我 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商店里德贺 卡琳琅满目,你们为什么要自制贺 卡呢?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 回答:(1)节省钱;(2)材料废旧 物利用;(3)展现自己的才华;(4) 演示技 能 讲解技 能 生:……(各抒己见) 生:贺年卡、生日卡、 圣诞卡、敬师卡、友谊 卡。 生:平面式。 生:折页式。 生:折页式和立体式的 结合。 生:…… 生:立体式。 生:平面式。 重点掌握贺卡的设计制 作。 生:画画、用剪刀剪、 折纸…… 生:自制的贺卡更有意 义,更能够把我们的心 意传达到。 生:省钱。 生:…… 各 种 种 类 形 式 的 贺 卡

化学微格教学

化学微格教学 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与任务 使学生在掌握中学化学教学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会结合具体化学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几种重要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要求 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应用典型案例使学生理解不同教学技能的选取原则,使用方法,注重学生的教学实践训练,使学生学会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技能. 教学大纲: 第一讲教学语言,讲解,板书技能 一,教学要求 选择中学化学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教学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的教学应用分析,使学生学会依据教学内容不同类型来确定教学语言的表达,讲解的组织和板书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 1.讲授部分:教学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应用分析;(3学时) 2.实践部分:教学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的单项微格教学训练.(3学时) 三,教学方法 典型案例分析——组织讨论——分析总结——编写微格教案——微格教学训练——评价与小结 第二讲导入,过渡,结束技能 一,教学要求 选择中学化学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导入技能,过渡技能,结束技能的教学应用分析,使学生学会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来确定导入,过渡,结课的形式和语言表达,进行系统优化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内容 1.讲授部分:导入技能,过渡技能,结束技能应用分析;(3学时) 2.实践部分:导入技能,过渡技能,结束技能的单项微格教学训练.(3学时) 三,教学方法 典型案例分析——组织讨论——分析总结——编写微格教案——微格教学训练——评价与小结 第三讲演示,变化,课堂组织调控技能 一,教学要求 选择中学化学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演示技能,变化技能,课堂组织调控技能的教学应用分析,使师范生学会依据中学生认知,兴趣,心理特点来确定演示,变化,课堂组织调控的方式. 二,教学内容 1.讲授部分:演示技能,变化技能,课堂组织调控技能应用分析;(3学时) 2.实践部分:演示技能,变化技能,课堂组织调控技能的单项微格教学训练.(3学时) 三,教学方法 典型案例分析——组织讨论——分析总结——编写微格教案——微格教学训练——评价与小结 第四讲提问,强化,课堂诊断技能 一,教学要求 选择中学化学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提问技能,强化技能,课堂诊断技能的教学应用

微格教学简介(概念 过程 教案格式 分解技能要点)

微格教学简介 主要内容与目标: 1.微格教学的概念 2.微格教学的过程 3.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 4.教学技能分解训练 -―――――――――――――――――――― 1.微格教学的概念 “师范生与其他大学生的最大之差异处,不在于专门学识之精通,而在于教材教法之娴熟。” ——黄政杰《教育理想的追求》 “微格教学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师范教育中最有影响的创新之一。” ──M·J Dunkin(邓金)《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前言第5页这两句话,一句表明了师范生应当具备的独特专长,另一句则表明了获得这种专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即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 微格教学(微型教学),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爱伦博士1963年提出创立。60年代末传入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70年代传入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地,80年代传入中国、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 微格教学最早被运用到一些操作技能技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领域的技能培训活动,例如体育训练、军事训练、医学操作培训等。后来发展到对教师的培训。其主要特色是将复杂的技能分解为几个相对独立的技能进行小步调的专门训练,并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观摩反思。 我国大陆首先引进微格教学用于教育领域的是北京和上海两地的一些承担教师培训工作的高等院校。此后,微格教学逐步从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发展到对师范生的培训。 “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W.Allen) “它是一个简化了的、细分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易于掌握。”( G.Brown) “它是一个可控制的实践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可使师范生和新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育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北京教育学院) 2.微格教学的过程 (一)事前的学习和研究。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微格教学的训练方法、各项教学技能的教育理论基础、教学技能的功能和行为模式。 (二)提供示范。通常在训练前结合理论学习提供教学技能的音像示范,便于师范生对教学技能的感知、理解和分析。 (三)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每次训练只集中培训一两项技能,以便使师范生容易掌握;微格教学的教案具有不同于一般教案的特点,它要求说明所应用的教学技能的训练目标,并要求详细说明教学过程设计中的教学行为是该项教学技能中的什么技能行为要素。 (四)角色扮演实践。在微型课堂中,十几名师范生或进修教师,轮流扮演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评价员角色,并由一名指导教师负责组织指导,一名摄像操作人员负责记录(可由学员担任)。一次教师角色扮演约为5~15分钟,并用摄像机记录下来,评

微格教学设计和教案编写方法及要求

微格教学设计和教案编写方法及要求 1、教学设计的意义 教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叫做教学设计。通过这样的设计,使诸要素之间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便于课后的反馈和评价以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重要工作。 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有很多,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不可能考虑到所有的因素。目前,教学设计所遵循的理论、采取的方法和步骤不尽相同,但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一般有三个方面: 教学目标: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 教学过程: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特点,教学媒体条件,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步骤; 教学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及学习结束时,如何获得反馈信息,以评价教学效果。 在教学或教学训练中,不论是整堂课的设计还是微格教学训练片断的设计,教师都应以这三个要素为设计核心。 3、教学设计的方法 (1)设计方法。教学设计经历了由经验设计法、程序设计法到系统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目前这三种方法都有应用。在微格教学训练中使用的是系统方法。 系统教学设计方法是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系统地研究、探索和规划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合理组合。它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的、安排教学步骤、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实践后经评价分析求得改进,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系统教学设计方法与传统的教案设计的不同在于,以学生为主,以系统化的过程构建教学,而传统方法也许只是局部地、不自觉地运用了系统化的方式,但缺乏全盘考虑。教学设计不同于工程设计,它没有必须严格遵守的公式和定理。但是,只要从宏观和微观上准确地把握教学目的,充分考虑教学设计的要素,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实践就能做好。 (2)教学设计程序。了解了系统教学设计方法和要素之后,还要知道具体的设计步骤。为了便于操作,设计步骤一般都以流程图的方式表述。微格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设计没有太大的不同,它们所遵从的理论、方法、程序完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表(1)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表 学科:数学执教者:×××年级:高中二年级日期:2013.3.30 教学课题正数与负数 教学目标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技能目标 1.引导技能2.讲解和提问技能 时间分配教学行为教学技能学生行为所用教具仪器 和媒体等 1分钟1. 师:北京冬季的温度为-3℃ ~3℃,请问它的确切含义是 什么 2.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 再进行下一个实例,2006 年我国花生生产量比上年 增长1.8 ﹪,油菜籽产量 比上年增长-2.7 ﹪,这里 的增长-2.7 ﹪又代表什么 意思? 问题情境创设 多媒体技能观察 学生经过思考,回 答:不知道。 利用PPT展示 有具体图形,加 深学生的理解 与记忆 3分钟师:根据例子引出正负数, 像3,1.8 ﹪这样大于0的 数叫做正数;像-3,-2.7﹪ 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 的数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 时在正数 前面也加上“+”(正)号。 例如:+3、+2、+ 1.8 ﹪…。 一个数前面的“+”“-”号 叫做它的符号 讲解技能 提问技能 提问、师生互动 学生经过思考老 师 的讲解从而懂得 什 么是正负数,

3分钟1.师:对前面的实 际问题作出解 释:-3,-2.7 ﹪, 它们分别表示零 下3摄氏度,产量 减少 2.7﹪。3, 1.8 ﹪分别表示 零上3摄氏度,增 长1.8 ﹪ 2.这就是本节我 们要学习的正数 与负数的问题,接 下来让我们来做 一些练习来加深 与巩固。 讲解技能 1. 学生理解实 际 生活中的相 关 问题, 2. 学生经过思考, 作出回答 PPT展示本节课 知识点 课后点评与反思:

化学微格教学教案

中学化学微格教学教案 系别:化学班级:10化学 学科:高一化学上册测量目标:课程讲解课题: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时间:13年4月27日角色扮演者:李国强指导老师:张英武 教学目标1.采用查阅资料、收集数据等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简单了解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的现状、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广阔前景和尚未攻克的一些技术难题。 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习太阳能、生物质能的利用。 时间分配教师行为应用的技能 技巧 学生学习行为需要准备的教学 媒体 01 从近代这些以美国为首的 北约军事强国的侵略战争 目的中你们想到什么?材料引入主 题。 答:主要是为了能源。收集近代战争资料以 文字简述。 02 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全 球能源紧张、以及过度使用 这些石油、煤和天然气带来 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该怎 么解决呢?提问引入主 题 答:开发利用洁净、 高效的新型能源。如: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 氢能。 收集资料及图片观看 03 地球上最根本的能源是太 阳能。太阳每年辐射到地球 表面的能量相当于目前全 世界能耗的13000倍。是总 量最多、分布最广和最清洁 的能源。这么好的能源该怎 么利用呢?提问引入学 生回答 答: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电池等。 04 现代太阳能分为4种直接利 用方式:(1)光—热能转换 (2)光—电能转换(3)光 —化学能转换(4)光—生 物能转换 间接利用:动物食用植物获 取能量。解释说明转 换原理 收集各种转换能两的 例子、资料

05 既然太阳能这么好用,那么 在利用太阳能时有什么难 题呢?提问小结并 引入下一个 主题 答1、太阳能吸热板的 装置费用昂贵 2、太阳能的利用受季 节和天气阴、晴的影 响 3、在部分太阳能都是 在夏天收集,如何把 收集的太阳能储存起 来,留到冬天使用, 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 的问题。 06 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及其 加工产品储存的能量。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理想的 可再生能源,那么这种能源 有什么特点呢?提问引导答:①可再生性; ②低污染性; ③广泛的分布性。 07 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1) 直接燃烧(2)生物化学转 化,两点:沼气和制乙醇(3) 热化学转化 小结收集资料,以及方程式 08 下面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更 加轻盈的气体能源—氢能。引入下一个主题 09 氢能打特点: 1、制备的原料是水,资源不 受限制 2、发热值高 3、氢燃烧性能好,点燃快 4、氢本身无毒 5、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 …… 那么这种能源怎么获取 呢?答:1、电解法 2、催化剂法 3、微生物法 10 氢能的利用途径:(1)燃烧 放热(2)用于燃料电池, 释放电能(3)利用氢的热 核反应释放的核能 举例说明 11 氢气的储存和运输问题: 氢气密度小,在常压下,40L 钢瓶只能装约0.5kg氢气, 而且氢气熔点低,难液化, 液氢存储困难,也不安全。 收集材料、图片

微格教学教案模板汇总

2017届 微格教学教案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类别:微格教学 课程名称:服装设计基础课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服装的整体设计,一次设计,二次设计,系列设计。掌握服装系列设计的方法。 2、正确运用系列设计的方法;提升学生对服装的设计水平、使学生积累对系列服装的设计知识的认识,为现代服装设计服务。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教材深入的分析、结合学生对服装设计系列方法的片面含糊的理解,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系列服装设计的方法。整体设计是这节课的难点。 教学手段:PPT演示与讲授结合 授课方式:直观法、启发式教学、分析讲解教学、任务驱动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服装整体造型表现 导入: 上个学期我们认识了什么是时装画、时装画的分类、时装画画具的应用以及人体的动态结构比例。关于服装款式的表现也有了初步的接触。那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对时装画,服装的表现及绘制将进行进一步深入了解。首先我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章第一小节,服装的整体造型的具体表现。 提问(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服装的廓型吗?) 一、服装轮廓的分类(图片展示) 1、字母型

2、几何形 其他图形 提问(认识了服装这么多有趣的服装廓型,那么我们在设计这些廓型的服装时有什么可以运用的特点呢?) 服装廓型的特点(图片展示) 服装廓型的概念 所谓服装廓型线是指服装外部形态的轮廓线 服装廓型种类 A—款式上使肩部适体,视觉“A”字形,给人以稳重、优雅、浪漫活泼的效果。 H—整体造型如筒形,这类廓型简洁修长,具有中性色彩。 Y—型此类服装上宽下窄,通过夸张肩部,收紧下摆,具有较强的中性化色彩。 X—这是一种具有女性化色彩的廓型,整体造型优雅不失活泼感。S—较X型而言,这类廓型女性味更为浓厚,它通过结构设计,面料特性等手段达到体现女性“S”型曲线美目的,体现出女性特有的浪漫、柔和、典雅的魅力。 O—使整体呈现出圆润的“O”型观感,多用于创意设计,充满幽默的气息。 提问(学习了服装的廓型分类及特点后,我们是如何对服装款式加以运用设计的呢?) 三、服装造型设计(图片展示)

高中化学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 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 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2、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 【难点】 1、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2、钠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实验仪器:小刀、镊子、滤纸、三角架、酒精灯、烧杯、火柴、坩埚、坩埚钳、盖玻片 实验药品:钠单质、酚酞、稀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盐酸 七、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PPT展示图片】绚丽多彩的 金属世界。 【提问】1、我们初中已经介绍 过哪几种金属单质? 2、你能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 些化学反应吗? 【回答】1、铝、铁、铜 2、①置换反应②氧化反应 通过回忆初中 所学知识,让学生 有一个心理过渡, 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

微格教学设计及教案设计等

微格教学设计及教案设 计等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微格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科学理论研究表明,各种系统的功能总是与一定的形式和结构相关联。结构与功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系统能否发挥最佳的功能,取决于系统能否以最佳的形式和最佳的结构出现。教学设计要将各个要素协调形成一个整体,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分析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做出全部计划。微格教学实践系统包括执教者、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及教学环境等要素。该系统启动后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要素间相互作用而进行学科知识技能的信息传递。要使系统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优化教学方案,微格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更多地强调师生间的相互作用,注重调动教学系统的各要素的能动作用,即执教老师要有效运用各项课堂教学技能,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发展学生智力。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的具体项目有: 教学目标目标要符合课程要求,切合学生实际,订得具体细致,以便随时检查这些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否则,将因无法达到而挫伤学生积极性。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教师的教就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通过导入、讲解、提问、板书、演示等技能方式去教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的学就是通过听讲、观察、讨论、实验、阅读、练习等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发展认知能力、思维

能力、创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不能总是千篇一律,也不宜完全照搬“标准”教案。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和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此外,教师还要经常将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观念引入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实践去探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 时间分配微格教学的教案通常限10-15分钟左右,在设计时要仔细估算每一教学行为所用的时间,这对于师范生尤为重要,有利于他们今后掌握好课堂教学时间。 检验设计内容当教案初步设计完成,学员先自我检验,再交给指导教师批阅。指导教师从中了解学员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了解对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解程度。在接受了这些信息反馈的前提下,在尊重学员本人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进行科学的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微格教学的教案设计更趋完善,更符合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设计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它们所遵从的理论、方法、程序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只有两点:首先微格教学设计是对一个教学片断的设计,以一两个教学技能为主;其次微格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训练。由于是一个教学片断,所以微格教学设计就不像教学设计那样,必须涉及到教学的全过程(当然要考虑到这个片断在全过程中的作用)。否则教学片断变得过于冗长,不利于教学技能的训练。 下面以三年级“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导入为例,展示微格教学设计的程序和格式。

微格教学教案(备课模板)

微格教学教案(备课模 板)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微格教学教案 年级:高二科目:语文课题:陈奂生上城 主讲人程一娟指导教师:李亚英吴漱玉 (回放3分钟) 指导教师与听课学生点评(2分钟): 以算帐的方式提问,一可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二可化繁为简,抽出本文的关键内容,使学生很快整体把握全文,三可自然地引出下文对“情节安排的巧妙”这一特点的探究。

(回放4分钟) 指导教师与听课学生点评(3分钟): 以陈奂生向老婆算帐时,他老婆的惊讶导入,通过扮演,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走进故事,使复述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从而不知不觉地揭示出本文的情节特点。由于问

题设计得好,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显示了很强的互动性。

教师与学生点评(2 分钟): 通过让学生扮演陈奂生,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走进故事,与陈奂生的老婆对话的方式进行提问设计,设计的问题富有层次感,使学生能自如地体验主人公的特殊复杂的心理,从而准确地把握了陈奂生这一人物的形象及其意义。 “提问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培训提问技能。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说明教学目的和任务,安排训练程序,说明评价标准。 2.学生进行提问技能训练。 3.听课学生按要求对参与训练的同学进行评价。 4. 教师评价、小结。 附: 提问技能训练标准 1. 提问确实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引向要学习的内容上。 2. 主问题能准确体现教学目标,关键问题能突出重点、 难点和训练要点。 3. 提问框架合理,能体现教材结构。 4. 问题排列的序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了。 5. 提问类型多样灵活,能调动各种层次的学生参与应答。 6. 对学生的应答分析准确,反应迅速,评价得当。

微格教学练习试题和答案

微格教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微格课堂一般有几人组成(C) A.3-4 B.4-8 C. 5-10 D.6-10 2.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微格教学录象设备(C ) A.小型摄象机 B.录象机 C.电视机 D.VCD 3.在微格教学课堂上执教者一般用多少分钟进行执教( C ) A.5-10分 B.10-15分 C.5-15分 D.10-20分 4.变化技能的构成要素有(ABC) A.做好铺垫 B.变化方式 C.师生交流 D.停顿 5.板书的类型有(ABCD) A.网络式 B.关系式 C.表格式 D.计算式 6.微格教学的六个步骤其中正确的是( A B) A. 角色扮演 B. 事前的学习和研究 C. 板书设计 D. 课堂教学设计 7.关于微格教学八大技能中错误的是( B D) A. 导入技能 B. 观察技能 C. 演示技能 D. 多媒体教学技能 8.导入技能的类型包括( A C D) A. 演示法 B. 组织指引法 C. 类比法 D. 媒介法 9.讲解技能的构成要素有( A D)

A. 语言表达 B. 表明态度 C. 巩固练习 D. 形成连接 10.下面不属于结束活动程序的是( A B) A. 唤起兴趣,激发动机 B. 启发思维 C. 概括 D. 拓展延伸 11.课堂提问的原则(ABCD) A.目的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针对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12.变化技能的构成要素有(ABC) A.做好铺垫 B.变化方式 C.师生交流 D.使用教具 13.导入技能的类型有(BCD) A.暗示法 B.直接法 C.类比法 D.激励法 14.讲解技能构成的要素有(AC) A.形成讲解的框架 B.探察指引 C.语言表达 D.反应评价 15.课堂提问的作用(ABCD) A.导入的作用 B.提醒的作用 C.激发的作用 D.调控的作用 16.微格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BCD) A. 训练重点 B. 学生特点 C. 教学目标 D. 学生任务 17.以下不属于导入技能的是(CD) A. 引起注意 B. 建立联系 C.实践指导 D. 练习矫正

微格教学试讲教案

微格教学试讲教案:春朱自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微笑)请坐下! 导入:在上课之前呢,老师首先呢想考考大家,给大家猜两个字谜,看看大家猜得出来吗?好,注意听好了哦! 谜语1:等得三日人方归,二人有缘终相会。——猜一二字词语(春天) 谜语2:一日来三人,只有一个大。——猜一二字词语(春天) 如果猜出来:很好,同学们真聪明! 如果没有猜出来:可能大家一时还没有想到,那么让老师来为家解密吧。 师:这两个词语的谜底都是春天。(春朱自清板书简单大方)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无数文人墨客都写下了赞美春天的诗句。古语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这是劝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努力拼搏。诗人杜甫笔下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佳句,写出了春雨的及时、细腻、温柔、滋润万物的特点。英国诗人雪莱也曾说过一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的,现在已是冬天,虽然天气寒冷,确实考验我们意志的时候,我们依然坚持在这里上课,与寒冬作斗争,共同期待温暖的春天。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走进他的散文《春》。在享受诗情画意的同时,探访他如何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江南春景。 师: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作业,让大家预习课文,现在呢老师来检验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首先是注意生字词,要读正确,而且啊要有感情的朗诵课文,体会朱自清先生对春天的喜爱与盼望。 好,贺钧同学,请你来为大家朗读一下课文(第一段)。 恩,非常好!请坐下!点评:贺钧同学对《春》对春的感知基本到位,而且感情也很丰富。想必大家课后都是认真预习了的。 师: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后,我们一起来走进作者——朱自清大家对朱自清先生了解吗?我们还学过他写的什么作品? 好了,老师来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吧,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他“一身重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毛主席曾点名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的创作,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散文主要以描写个人、家庭生活和自然景物为主。写得最出色的有《背影》、《绿》、《春》、《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以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师:好,想必大家对作者都有了了解。下面老师问大家一个文体方面的知识。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什么? 生:散文 师:那么散文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形散而神不散” 师:非常好!我们就抓住散的这个特点来具体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的内容。大家课后已经很好的预习了课文,老师现在给大家提两个问题: (1)就课文的结构和内容来看,课文可分几部分呢. 明确:(盼)春—(绘)春—(颂)春(如有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就予以肯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