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桔梗的应用研究现状

桔梗的应用研究现状

桔梗的应用研究现状
桔梗的应用研究现状

桔梗的应用研究现状

摘要:桔梗作为药食兼用食材,本文综述了桔梗的加工、营养学、药理学和临床、美容、食用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对桔梗应用研究现状,并作以展望。

关键词:桔梗应用研究现状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p) Nakai]是桔梗科多年生植物,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以东北、华北地区产量较大,华东地区质量较优[1]。桔梗被广泛种植,资源丰富。用桔梗加工的桔梗菜、桔梗丝、桔梗果脯等食品美味可口。其嫩茎叶和根均可供蔬食。盛产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朝鲜族的特色菜。

桔梗为我国传统中药,桔梗的干燥根部,味苦、辛,性微温。能祛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常用于呼吸道疾病、痢疾、腹痛、祛痰等症。

1 栽培与加工方面的应用

桔梗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纬度的东北地区是它最佳的生长环境,所以在日本、韩国和朝鲜都分布很广。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桔梗的药效其药用保健价值被广泛接受,桔梗的需求越来越多,现有的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要,各地均进行了人工栽培桔梗的研究。桔梗喜生长于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和雨水充足的地区,怕风害,在排水良好、土

薄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薄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薄荷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因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查阅文献本文主要针对其临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和应用薄荷在临床应用上提供更新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薄荷;药理作用;综述 The advance on the research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Mentha haplocalyx Abstract: Mentha haplocalyx 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ere taken for its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Mainly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view in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ts clinical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provide updated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int. Key word s: Mentha haplocalyx;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review 薄荷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又名水薄荷、苏薄荷、鱼香草、人丹草、升阳草、夜息花、番荷菜等。其干燥地上部分可入药,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关于薄荷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本草》,薄荷有疏风、散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牙痛等[1]。现在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薄荷属植物约有30种,薄荷包含了25个种,除了少数为一年生植物外,大部分均为具有香味的多年生植物。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有薄荷属植物12种,主要分布于东北、华东、新疆地区[2]。野生的薄荷有椒样薄荷、欧薄荷、留兰香等。薄荷富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左旋薄荷醇、左旋薄荷酮、异薄荷酮等。此外薄荷还含黄酮类、有机酸和氨基酸成分[3-5].。现对近年来薄荷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做一概述。 1、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桔梗的药用价值

桔梗的药用价值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orus),桔梗科桔梗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叶子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暗蓝色或暗紫白色,可作观赏花卉;朝鲜族人用作野菜食用;其根可入药,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 名称 植物学名: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 A. DC. 中药材学名∶Radix Platycodonis. 英语名称:platycodon root、Chinese bellflower、Japanese bellflower、common balloon flower、balloon flower 科属 域:真核域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菊目 科:桔梗科 属:桔梗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植物体内有乳汁,全株光滑无毛。根粗大肉质,圆锥形或有分叉,外皮黄褐色。茎直立,有分枝;叶多为互生,少数对生,近无柄,叶片长卵形,边缘有锯齿;花大形,单生于茎顶或数朵成疏生的总状花序;花冠钟形,蓝紫色或蓝白色,裂片5。蒴果卵形,熟时顶端开裂,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暗蓝或暗紫色。根可入药,有宣肺、祛痰、排脓等功用。 生长习性 喜温和凉爽气候。苗期怕强光直晒,须遮荫,成株喜阳光怕积水。抗干旱,耐严寒,怕风害。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上栽培。 基原 一、选地整地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地块。选地后,每亩施土杂肥或圈肥3000kg,加过磷酸钙和饼肥各50kg或磷酸二铵15kg,匀撒于地内,深耕土壤35cm,整平耙细,做1m宽平畦,长短以地形而定。 二、繁殖方式 (一)采用种子繁殖:生长期2年。生产中一般采用直播。桔梗种子细小,千粒重1.5g,发芽率85%,在温度18~25℃、湿度足够的情况下,播后10~15天出苗。冬播或春播:冬播于11月份~次年1月份,春播于3~4月份。以冬播为好,一般采用撒播。播时将种子用潮细沙土拌匀(比例为1盆土拌0.3kg种子)撒于畦面上,用扫帚轻扫一遍,以不见种子为度,稍作震压。翌年春,出苗早齐。春播,要使出苗整齐,必须进行种子处理,或播后盖草保湿(处理方法:将种子置于30℃温水中浸泡,浸泡8小时捞出,用湿布包上,放在25~30℃的地方,上用湿麻片盖好,进行催芽,每天用温水冲滤一次。约5天时间,种子萌动即可播种)。播种方法同冬播,长期保持土壤湿润,一般15天左右出苗。亩用种量2.5kg。

佛手散的功效与作用

佛手散的功效与作用 季节变化时身体很容易感到“躁动”,口干舌燥、心烦躁动,而中医中的方剂就可以有效的调节身体中的各个机能,缓解心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佛手散这种方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处方】 当归川芎黄耆各30克北柴胡前胡各7.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主治产后血虚劳倦,盗汗,多困少力,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桃、柳枝各9厘米,枣子、乌梅各1枚,生姜3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 《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

【处方】 当归2钱,川芎4钱,益母草5钱。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妊娠6-7个月,因事筑(??石盖)着胎,或子死腹中,恶露下,痛不已,口噤欲绝。用此探之,若不损则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损,即便逐下。 【用法用量】 水1盏,入酒1盏,再煎1沸,温服;如人行5里,再进1服。 【摘录】 《古今医鉴》卷十二 【处方】 汉防己、草龙胆、川芎、当归、黄连各等分。 【制法】 上锉细。

【功能主治】 眼暴发如10日痛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酒各1盏,浸1日,同煎5-7分,去滓热服,临时加减。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烟霞圣效方》 【处方】 乳香(炒)2钱,焰消2钱,青黛2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眼肿痛。 【用法用量】 口中含水,鼻内(口畜??)之。

【摘录】 《普济方》卷七十四引《卫生宝鉴》 【处方】 米壳4两,人参6分半,川芎6分半,陈皮6分半,没药2钱半,乳香2钱半,麻黄1两,当归1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诸疮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煎服。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七二 【处方】 天南星1枚(重1两者,用新薄荷1束捣碎同水浸7日7夜,取

桔梗资源研究概况

桔梗资源研究概况 摘要:桔梗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常见植物,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有着多种药理活性。桔梗资源丰富,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对桔梗的资源进行综述有利于对其价值的开发利用和深化研究,本文基于以上原因对桔梗的资源进行了综述,为以后的开发利用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资源依据。 关键词:桔梗; 资源; 开发利用;产业链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Jacq.)A. DC]为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紫花桔梗,该属全世界仅1种1变种(周荣汉,1994),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资源植物。 我国最早的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中已记载,桔梗性平,味苦、辛,具有化痰止咳、利咽开音、宣畅肺气、排脓消痈等功效。此外,桔梗还可用于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具有抗肥胖效果。由于其营养保健作用明显,桔梗已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蔬菜种类之一。桔梗还可以制成美味的朝鲜族传统小菜, 在我国东北地区及日本、韩国、朝鲜等东亚国家备受青睐。 1 野生资源现状 在中药中,桔梗属于价格波动频繁、周期变化明显的品种,过去20年曾出现几次价格高峰。1991年、1997年、2003年,都是种植桔梗高收入期。2003年非典特殊时期,桔梗的价格升到每公斤30元左右,因此从2004年起又掀起种植桔梗高潮,当时每公斤种子价涨到100元。2005~2006 年,桔梗市场产量供大于求,商品价格降到每公斤6~7元。由于桔梗价格降低,种植周期长,加上采挖费工,农民工价格上涨,粮价上涨,而且桔梗长时间在一个地区重茬种植病害严重,导致桔梗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很多药农弃药种粮。比如我国三大主产区安徽省太和地区,过去种植面积达15万亩,现在不足2000亩;山东省淄博市总体面积不到2000亩;内蒙古赤峰地区现存面积最多不过3000亩。目前全国最大药市亳州,库存量不过200~500吨,

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_姚东升

中 华中医药学刊 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 姚东升1,2,刘平1,2,3,胡义扬1,3,孙明瑜 1,3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3; 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3.上海高校中医内科学E -研究院,上海201203)摘要:目前我国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已大于15%,患者人数已超过2亿,其防治日益受到关注。但由于其病 因病机尚不明确,临床症状复杂,西医目前尚限于对症治疗。而基于辨证论治的中医药在代谢综合征防治中有独特的疗效。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特色用药等方面综述近几年中医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医药;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R58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3)05-1113-03 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YAO Dongsheng 1,2,LIU Ping 1,2,3,HU Yiyang 1,3,SUN Mingyu 1, 3 (1.Key Laboratory of Liver and Kidney Diseases ,Institute of Liver Diseases ,Shuguang Hospit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China ; 2.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China ;3.E -institute of Shanghai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Shanghai 201203,China ) Abstract :The current rate of metabolic syndrome who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have been a growing concern is greater than 15%in China ,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s more than 200million.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pathogenesis is not clear by now.Since the complexity of clinical symptoms ,Western medicine is currently limited to symptomatic treat-men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has good efficacy.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about the etiology ,the pathogenesi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revie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metabolic syndrom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hogenesis ;treatment 收稿日期:2013-01-20 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1DZ1971702);上海市教育 委员会E -研究院建设计划项目(E03008);上海中医药 大学首届杏林学者资助项目;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胆病重点学科、慢性肝病虚 损重点研究室和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姚东升(1987-),男,辽宁人,七年制学生,研究方向:中 医肝病。 通讯作者:孙明瑜(1973-),女,副研究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 师,博士。E- mail :mysun369@126.com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 MS )是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高尿酸血症等合并出现为其主要特点,以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 )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危险因素的聚集,最终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临床症候群。目前我国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大于15%, 患者人数已超过2亿[1] ,其防治日益受到关注,成为中西医学者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临床症状复杂,西医目前尚限于对症治疗。而基于辨证论治的中医药采用整体性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在防治代谢综合征中有 显著的疗效, 也彰显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1 病因病机 既往中医对代谢综合征无系统认识,尚无相关病名探 讨,现代医家大多从其对应的中医病名“头痛 ”、“眩晕”、“湿阻”、“消渴”、“肥胖”等命名论治。中医认为其产生与 先天遗传有关, 又是后天多饮多食、肥胖少动的结果,一般认为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多由痰浊、瘀血、郁热、毒 邪、气血阴阳失调等因素所导致 。《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仝小林等认为过食和少动为MS 发病的主要病因;脾气郁滞、脾失健运,进而水湿内停而为痰、为湿、为浊、为脂,进而变证百生为病机的根本;肝脾郁滞为疾病的核心病机。MS 的发展演变,可以用“郁、热、虚、损”四个阶段来概括其 从未病到已病、 从潜证到显证的整个过程,因郁而热,热耗而虚,由虚及损,形成MS 发生、发展的主线[2]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治病求本,徐远从脾肾两脏 入手, 认为脾肾两虚是内因,饮食失调、运动过少等是外因,肝失疏泄是重要环节,痰瘀互阻是主要病机,虚损变证是代 谢综合征的不良结局[3] 。《灵枢·五变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说明先天禀赋不足是造成代谢综合征的重要 原因。但其临床症状复杂,除正虚外,痰浊、瘀血、毒邪等实 邪在其发病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百病多由痰3111

红景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2006年第12卷第4期2006.V01.12.No.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JournalofBasicMedicine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319 【综述】 红景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滕静如1,熊佳鹏2,肖诚3,王昕4 (1.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4.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 2.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3.中日友好医院临床研究所,北京100029) 关键词:红景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3250(2006)04.0319.02 药典记载红景天为景天科植物大花红景天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性甘、苦、平,益气活血、通脉平喘,用于气虚血瘀、胸痹心痛、中风偏瘫和倦怠气喘…。目前常用的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有:高山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A.Bor)或大花红景天(R.hodiolacrenulataHOhba)。全世界共有90多种红景天属植物,我国有73种,主产区西藏有32种。主要有效成分有红景天甙、酪醇,此外含有淀粉、蛋白质和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种微量元素。 红景天的现代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红景天具有与人参、刺五加类似的“适应原样”作用,而且不会出现人参的过度兴奋作用和刺五加的致便秘作用。前苏联研究发现,它具有“反压力”作用及刺激神经系统、降低忧郁症状、消除疲劳及预防高原反应等,对于改善病患因工作能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不振、躁动不安、高血压、头痛及疲惫等原因导致体力或精神不佳的状况有很好的效果。 1现代药理研究 1.1抗缺氧抗疲劳抗低温 陈亚东等心。发现,高山红景天可延长小鼠缺氧存活时间、转棒耐力时间和游泳持续时间,并明显提高耐寒能力。其作用机理可能为:加快血液循环,提高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提高机体的ATP含量,减少血乳酸形成,增加肌酸磷酸激酶含量和改善血清总蛋白含量;提高机体运动后NO、NO合成酶的活性,升高机体血氧饱和度,增强组织携氧能力;改善心肌功能,使机体运动肌群血液供应增加,从而使大量运动形成的疲劳得到改善‘31;加速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耗竭状态中恢复,因而有利于身体提高抗刺激反应的能力¨-。 1.2抗氧化衰老 文静等。51发现,红景天提取物可通过提高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减少组织中羟自由基含量,达到对组织蛋白质和细胞膜的保护。金永日、姜文华等【6、刊还发现,红景天有促进纤维细胞生长增殖和降低细胞死亡率的作用,并能阻止肝细胞内脂褐素形成,抑制大白《朋j细胞过氧化脂质形成和增强血清SOD的活性,通过增强身体消除自由基的能力,阻止过氧化反应,从而增进细胞代谢与合成,促进细胞生长,提高细胞生命活力,达到抗衰老的作用。 1.3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1.3.1对动脉、血压及血液的影响张早华、储戟农等。8、91发现,红景天注射液可扩张冠脉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能在不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左心室压力的情况下,使心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明显增加,心脏有效作功得到加强;并能显著增加冠状静脉窦血氧含量,降低心肌耗氧指数及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心肌的供血供氧,改善心脏血管的顺应性,从而对心血管系统起到调整和改善作用。另外,徐业芬等¨驯在研究红景天对血流变学及血生化影响时发现,它还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肌糖原、肝糖原含量。 1.3.2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李剑等¨叫发现,红景天能通过改变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1卜1及Tie一2的表达,达到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而在它对心肌梗塞作用时储戟农¨21等发现,它能明显减轻心肌损伤程度,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减轻梗塞区重量,并能显著降低血清CK及MDA的含量,增加血清SOD活性,从而起到心肌保护的作用。 1.4对免疫系统影响 多种红景天对小鼠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都有增强作用。赵文等发现。13I,红景天能明显提高脾脏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小鼠特异的抗体分泌细胞数;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异型小鼠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均有增强作用;但可降低白细胞介素2的活性,及辅助性T细胞百分率及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比值。 1.5抗辐射作用 姜义¨4J发现,红景天可对抗x线辐射、微波辐射对机体的影响,减少因x线辐射引起的脾细胞破坏以及外周血畸形红细胞、心脏和肝脏脂质过氧化  万方数据

细辛醚药理学研究进展

53 第13卷 第12期 2011 年 12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3 No. 12 Dec . ,2011 α-细辛醚,又称α-细辛脑(α-asarone)是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主要成分之一,化学名为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 苯。同时也是细辛[1],假蒟[2] ,胡萝卜籽[3],Guatteria gaumeri Greenman [4] 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鉴于临床上对α-细辛醚以及以α-细辛醚为主要成分的中草药有广泛的应用,文章对α-细辛醚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1 镇静、抗惊厥、抗癫痫 早在1961年Sharma JD 等实验发现α-细辛 醚能够延长戊巴比妥、环己烯戊巴比妥、乙醇对小鼠的催眠作用时间。并且可以对抗由电休克、戊四氮、印防己毒素诱导的惊厥,并具有抗乙酰胆碱 的作用[5] , 随后Dandiya PC 等研究也发现α-细辛醚具有相似的作用,比如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抑制大鼠条件逃避反应,博弈行为,并与氯丙嗪和利福平具有协同作用。α-细辛醚可以对抗电休克引起的惊厥但并不具备与利福平和氯丙嗪的协同作用,甚至增加了与氯丙嗪组合使用组的大鼠死亡率,其确切 机制有待阐明[6] 。近年来研究表明, α-细辛醚很可能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 表达来抑制PTZ 点燃癫痫未成熟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并可以显著提高幼鼠的电刺激诱导的反应性以及电致惊厥阈[7]。临床上也有α-细辛醚抢救癫痫持续状态病 人疗效显著的报道,但由于样本量较小[8], 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加以确认。 2 抗氧化 噪音可以诱导大脑内产生过量的氧自由基, Manikandan S 等发现α-细辛醚可以使噪音诱导的大鼠脑内升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以及降低的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还原型谷胱 甘肽蛋白质巯基含量恢复正常[9] 。Pages N 等发现60mg/kgα-细辛醚可以完全避免电刺激、戊四唑、印防己毒素、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毛果芸香碱点燃癫痫实验中小鼠的发作和死亡,并且对镁缺乏依赖的听原性癫痫发作也有作用。由此进一步研究发现α-细辛醚可以诱导纹状体、海马、皮 质的抗氧化物酶[10] 。 3 其他神经保护作用 Lee HS 研究发现α-细辛醚与NMDA 受体特异性结合位点结合,通过阻断NMDA 受体功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对抗NMDA,谷氨酸盐诱导的兴 奋性神经毒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11]。此后, Gu Q 等研究称α-细辛醚可以通过刺激谷氨酸盐转运蛋白EAAC1介导的谷氨酸盐的摄取,抑制EAAC1 介导电流由此抑制神经兴奋性毒性[12] 。Limón ID 等经研究认为α-细辛醚很可能通过抑制海马和颞颥皮质的NO 产量过剩对Aβ(25-35)诱导的神经毒性起到保护作用,并改善大鼠的空间记忆 功能[13] 。 α-细辛醚药理学研究进展 王玉璘,王少侠,郭虹,胡利民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天津 300193)摘 要:药理学研究发现α-细辛醚具有镇静,抗氧化,降血脂,利胆,杀虫,抑菌,抗炎,平喘,神经保护等作用。 文章详述了α-细辛醚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α-细辛醚;镇静;抗氧化;降血脂;抑菌;抗炎;神经保护 中图分类号:R22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12- 0053- 03 收稿日期:2011-06-17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9DFA31070);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科学点专项研究基金项目(200800630002);国家自然基金(面上 青年)项目(81001654)作者简介:王玉璘(1986-),女,天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神经药理和代谢研究。通讯作者:胡利民(1966-),男,内蒙古人,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神经药理和毒理研究。E-mail :huliminth@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17298641.html,。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 of α-asarone WANG Yu-lin,WANG Shao-xia,GUO Hong,HU Li-min (Ins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Abstract : α-asarone have the effects of sedation,antioxidation,lowering blood lipid,choleretic,insecticide,bacteriostasis,anti-inflammation,relieving asthma and neuroprotective function.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vies and mechanisms of α-asarone for the futur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 sedation ;antioxidation ;lowering blood lipid ;choleretic ;bacteriostasis ;anti-inflammation ;neuroprotective function

皂角用药历史及研究进展综述

目录 一、综述 1、标题和作者..................................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前言及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正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参考文献 (8) 5、致谢及声明 (10) 二、导师评阅意见表(单张) (11) 三、实习总结 (12) 四、平时成绩表 (13)

皂角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作者:xxx 指导老师:xx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xxx中药专业 xxxxxx 【前言】 皂角学名皂荚,我国古代很早就掌握其化学特性及药理作用,在北宋,就用皂角制成了人工洗涤剂,作为洗涤剂与洗发剂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明朝李时珍也把肥皂团的制作方法载录。现代社会,对皂角的认识更为深刻,应用更为成熟,其成熟果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此外,皂荚种子可消积化食开胃,并含有瓜尔豆胶;皂荚刺(皂针)内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理活性,并且有抗肿瘤作用。本文主要是论述皂角的历史发展,当代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研究及的研究进展这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皂角;历史发展;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正文】 1.历史发展: 1.1皂角亦作“皁角”。即皂荚。宋孔平仲《晚兴》诗:“皁角芽已长,瑞香花欲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打扮着等他。皂角也使过两个也,水也换了两桶也。”《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离县九里有座庙,唤做皂角林大王庙,庙前有两株皂角树,多年结成皂角,无人敢动。”丁玲《法网》二:“棕板刷子用力的在一些脏布片上擦着,一些灰色的、蓝色的、黑色的衣服,在皂角的泡沫里,便稍稍变得干净了一点。” 1.2皂荚亦作“皁荚”。落叶乔木,枝干上有刺,开淡黄色花,结荚果。荚果富胰皂质,可去污垢。荚果、树皮和刺均可入药,有祛痰功能。也称皂角。《南史·虞玩之传》:“俭方盥,投皁荚於地曰:‘卿乡俗恶,虞玩之至死烦人。’”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淮南人藏盐酒蟹,凡一器数十蟹,以皁荚半挺置其中,则可藏经岁不沙。”清陈维崧《剔银灯·春景》词:“小巷蘼芜,斜街皂荚,都被雨酥烟腻。”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二:“宋王文宪家,以皂荚末置书中,以辟蠧。”

桔梗化学成分组成

桔梗化学成分组成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1orum(Jacq.)A.DC是我国销量最大的40种传统中药材之一。《神农本草经》记载,桔梗性平,味苦,辛,具有化痰止咳、利咽开音、宣畅肺气、排脓消痈的功效。桔梗中主要含有三萜皂苷、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聚炔类化合物、脂肪酸类、无机元素、挥发油等成分。近年来,作为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药,桔梗有免疫调节、抗炎、祛痰、保肝、降血脂、抗氧化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临床上多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声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等症[1]。桔梗除药用外,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而被用于各种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中。本文对桔梗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桔梗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化学成分 1.1 挥发油丁长江等[2]从桔梗根的挥发油中检测分离出75种化合物,鉴定了其中21种,占挥发油总合量的57.06%,其中有44.495%为不饱和化合物,占被鉴定挥发油含量的77.98%。其化学成分的组成特点是:①有机酸和酯类化合物:总含量20.746%,其中不饱和化合物为15.528%,含量较高的物质是5已烯酸(11.794%)、甲酸异丙酯(5.218%)。②烃类化合物:总含量19.223%,其中不饱和烃为14.678%,含量较高的物质是1十一碳烯(9.817%)、正十七烷 (3.486%)、3,4-庚二烯(2.264% )、3,6,6三甲基-二环[3.1.1]庚二烯(1.000%)。 ③醇、酚、醚、醛和酮类:总含量为15.971%,其中不饱和化合物为13.168%,含量较高的物质是2甲基2丙烯1醇(9.810%)、2羟基-二环[3.1.1]庚6酮(2.252%)、2-环戊烯1酮(2.013%)、2丁烯醛(1.345%)。从结果中看出,其挥发油中有机酸和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不饱和化合物含量较高。 1.2 脂肪酸、氨基酸、矿物质类桔梗和其种子中含有脂肪酸软脂酸、亚油酸、硬脂酸、亚麻酸、油酸、棕榈酸等,还含有Cu,Zn,Mn,Co,Ni,Sr,Fe,V 等多种无机元素。桔梗根中含有16种以上的氨基酸,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44%,总氨基酸含量高达15.01%,其中包括一种γ-氨基丁酸,它是一种神经传导的化学物质,在人脑能量代谢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6]。 1.3 皂苷类桔梗根中所含主要有效成分为皂苷类,已发现的皂苷类成分近40种。何美莲等[7]依据皂苷元母核化学结构的变化规律将桔梗的皂苷类成分归纳为桔梗酸(platcodic acid)类、桔梗二酸(platcogenic acid)类和远志酸(polygalacic acid)类3种主要类型。桔梗酸(platycodic acid)类已发现由该苷元衍生出的桔梗皂苷有15种:桔梗皂苷D (platycodin D, 2)、桔梗皂苷A (platycodin A, 3)、桔梗皂苷B (platycodin B, 4)、去芹菜糖桔梗皂苷D (deapioplatycodin D, 5)、桔梗皂苷D2 (platycodin D2, 6)、2″O乙酰基桔梗皂苷D2 (2″Oacetylplatycodin D2, 7)、3″O乙酰基桔梗皂苷D2 (3″OacetylplatycodinD2, 8)、桔梗皂苷D3 (platycodin D3, 9)、去芹菜糖桔梗皂苷D3 (deapioplatycodin D3, 10)。属于次生苷的有:3OβD吡喃葡萄糖基桔梗皂苷元甲酯(3OβDglucopyranosyl platycodigenin methylester, 14)、3-O-β-D-昆布二糖基桔梗皂苷元甲酯(3OβDlaminaribiosyl platycodigenin

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土地资源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一切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的管理现状进行相关论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对策 土地资源是城市建设的主要载体,能够为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提供场所和空间,因此,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城市在突飞猛进建设的同时,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是政府部门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曾经分析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超过30%后,那么这个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早在2000年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经超过30%,在这十几年期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始终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寻求发展,城市土地资源不断的在向周边地区扩展。从这些进程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尚不完善,各地政府在管理土地资源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性,缺乏从长远的眼光来规划和使用城市土地现有资源,从而导致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没有充分发挥出土地资源的作用,造成土地资源严重的浪费,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定位不准确,缺乏合理的科学规划 如今我国城市正处于飞速建设发展阶段,由于经济体制问题,土地资源在短期内还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在原有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又根据城市发展制定出了一套适应经济体制的城市规划内容,与市场经济体制自身内在要求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由于城市实际发展的速度与城市规划内容严重不符,造成了城市定位不准确,并出现了城市重复建设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土地资源浪费。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土地管理部门与城市建设部门没有充分交流,因此在建设管理上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城市规划缺乏科学合理性,再加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无法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作用。 (2)城市用地紧张与土地浪费并存 在我国城市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城市政府加大了对土地利用开发的力度,导致城市土地资源被过度利用,从而破坏了土地资源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如今,尽管我国城市用地面积增长速度较快,经济发展也位于全球领先地位,但城市人均地面积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加速发展的情况使人地矛盾十分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讨论

班级:09医美姓名:杨阳学号:09613044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讨论 【摘要】中药药理学是基于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研究中药治疗作用及其机理、发展现代中药与创新中药、创造现代中药药性理论的一门学科。在讨论到中药药理学的基本任务及中药药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后,着重从基本药效问题、关于复方研究问题、关于治法原理研究问题、关于动物模型问题及关于中药的临床药理学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的建议是: 应当有一个高屋建瓴的全面规化, 应当提倡和实施百花齐放的方针, 应当制定中药药理研究的相关原则、规范与评价标准。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发展现状问题建议(展望) 自从1985年中药药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建设发展以来, 其学科定义、学科构架与学科任务也与时俱进不断被发展与完善, 并随时作为一种评价标准以考核学术发展方向与进步。近年由于多种因素正以宏大的力量推动着中药药理研究的步伐, 也影响着中药药理学科的正常发展, 于此有必要对一些问题进行一些讨论,并做出一些规划来解决问题,展望未来。 1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作为一门学问, 学科定义是基本固定的, 但学科的任务却可因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需求而有所变化。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仍可归纳为3个方面, 即: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 结合物质基础的研究, 阐明中药主要治疗作用及作用机理,揭示中药治病的现代科学基础, 并指导临床更为合理用药和准确用药。基于传统用药经验和现代药理-化学相结合的研究结果, 推动传统中药的进步, 发展现代中药与创新中药。!以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为基础, 总结、发现中药作用的规

律、特点与优势, 联系中医药基本理论的发展与进步, 创建现代中药药性理论。基于此, 如果说中药药理学不只是一个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 而恰恰也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那么"现代中药药性理论"的创建就是一个试金石。没有一个理论, 没有一套专门的技术, 没有一种规律性的东西, 没有形成一种全面系统的知识,中药药理学何以能以"学"名! 2中药药理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如果以1985年10月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作为中药药理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那么从那以后, 在以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为核心的我国中药药理学研究大致经历过了几个历程, 即从1985年学会提倡的"不论用什么思路和方法, 也不论从那一个角度进行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都是应当值得欢迎的";到1987年~ 1990年锐意提倡中药的复方药物特别是中医经典名方的研究;再到九十年代周金黄教授提倡的五个结合, 中药药理的基础研究迅速发展,成果突出, 也基本形成了中药药理学的基本学科构架。这些成果, 大都来自于我国的药理学工作者, 来自于与药理学相关而有志于进行药理研究并勤于学习掌握了药理学基础与技能的人员。那后, 随着社会需求与形势的变化, 中药新药的研究成为了中药药理研究的一大热点并持续至今。同时, 尽可能地接受现代生物医学最新成果而用其于进行中药作用机理的研究也成为中药药理研究的另一大热点, 也同时持续至今。加之由于大批研究生课题的需要而导致了对某些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既广又细。另一方面, 由于中药药理研究本身既需要广泛的学科交叉, 但同时又因一种"利益"的趋使, 导致了一些非药理研究人员忽略了药物与药理研究本身的学科基础与技术特点,满足于依样画葫芦,在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同时,也难免出现了一些研究结果的脱离客观实在,造成了不少论文的浮燥, 一些连基本医药

射干的功效与作用

射干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 射干的功效射干的作用射干的治病附方射干的副作用识别 真假射干 射干为清热解毒中药。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以秋季采收为佳。除去苗茎、须根及泥沙,洗净,晒干。切片,生用. 射干味苦,性寒,归肺经。具泻火解毒,消痰,利咽等功效。主治热毒痰多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射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李时珍总结前人及当时应用的情况曰:“射干即今扁竹也,今人所种多是紫花者,呼为紫蝴蝶,其花三四月开,六出大如萱花,结房大如姆指,颇似泡桐子。《本草纲目》载:“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孙真人《千金方》治喉痹有乌翣膏。张仲景《金匮玉函》方治咳而上气,喉中作水鸡声,有射干麻黄汤。又治疟母鳖甲煎丸,亦用乌扇烧过,皆取其降厥阴相火也。火降则血散肿消,而痰结自解,癥瘕自除矣。” 射干别名:乌扇、乌蒲、黄远、乌萐、夜干、乌翣、乌吹、草姜、鬼扇、凤翼、扁竹根、仙人掌、紫金牛、野萱花、扁竹、地扁竹、

较剪草、黄花扁蓄、开喉箭、黄知母、冷水丹、冷水花、扁竹兰、金蝴蝶、金绞剪、紫良姜、铁扁担、六甲花、扇把草、鱼翅草、山蒲扇、剪刀草、老君扇、高搜山、凤凰草射干的功效【性味】苦,寒,有毒。《蜀本草》:微寒。《本经》:味苦,平。《滇南本草》:性微寒,苦辛,有小毒。【归经】入肺、肝经。《本草经疏》:入手少阳、少阴,厥阴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脾三经。【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结。主咽喉肿痛;咳壅咳喘;瘰疬结核;疟母癓瘕;痈肿疮毒。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本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纲目》: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别录》: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分类草药性》:治妇人白带。陶弘景:疗毒肿。《珍珠囊》:去胃中痈疮。《药性论》:治喉痹水浆不入,通女人月闭,治疰气,消瘀血。《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日华子本草》:消痰,破癥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开胃下食,消肿毒,镇肝明目。《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洗肿,拔毒散血,跌打亦用。《南京民间药草》:根茎、花和种子,泡酒服,治筋骨痛。用于感受风热,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射干为治咽喉肿痛常用的药品,能清热毒、消肿痛,常和牛蒡子、桔梗、甘草等

桔梗研究进展

桔梗研究进展 舒 娈 高山林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技术教研室 南京 210038) 摘 要 本文主要综述了桔梗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以及栽培育种技术等方面近二十年来的研究进展,并简要探讨了其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 桔梗,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栽培育种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 lorum A.DC)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我国最早的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系常用中药。桔梗性味苦、辛、平,归肺经,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痰,胸满肋痛,痢疾腹痛等症。 桔梗不仅是一种传统中药,还是一种食品,其根可制成美味的菜肴,在我国东北地区及日、韩、朝等东亚国家,桔梗都被用作常用蔬菜之一。桔梗营养丰富,含多种氨基酸,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桔梗中还含有大量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压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作用。因此桔梗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食品。 近年来,日本学者将桔梗的提取物用于化妆品和浴液中。经研究,桔梗等植物的提取物可抑制粘多糖的降解,消除氧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可用于抗衰老化妆品的研制。同时报导用酸液电解作用制备香味及色素物质用于化妆品生产。此外,桔梗浸液还可作为农作物的杀虫杀菌剂。因此,桔梗除药用外,尚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本文查阅了自七十年代起这二十多年来国内外有关桔梗各方面的文献报导,共计60篇。其中化学方面27篇,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14篇,栽培与育种方面19篇,文章中引用了20篇,基本概括了桔梗最新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 桔梗的化学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叶,由日本学者最早进行。主要含有五环三萜的多糖甙,其他尚含有多聚糖、甾体及其糖甙、脂肪油、脂肪酸等。(1)皂甙 桔梗中含有大量的三萜皂甙,是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桔梗皂甙的种类非常之多,较早期的报道便已分离鉴定出16种单体[1],包括桔梗皂甙D (platycodin D)、桔梗皂甙A(platycodin A)、桔梗皂甙B、桔梗皂甙D2、远志甙D(polygalacin D)、远志甙D2、桔梗皂甙D3、桔梗皂酸A甲酯(methyl platy2 conate A)等等。其中的甙元有桔梗皂甙元(platy2 codigenin)、远志酸(polygalacic acid)[2]、及桔梗酸(platycogenic acid)等。所带糖基包括L2阿拉伯糖、D2木糖、D2葡萄糖、L2鼠李糖和D2芹糖。此外,文献报道的其他皂甙种类尚有许多,如桔梗皂甙C[3]等等。近年来我国学者首次利用电喷雾质谱仪对桔梗中皂甙类成分进行了跟踪分析鉴定[4]。通过对单体化合物各级激发产生碎片峰进行纵向分析及不同单体的横向对比分析,寻找桔梗皂甙类的结构规律,从而鉴定已知结构的皂甙成分,并为未知结构的成分提供信息。 (2)甾体 桔梗根中含α2菠菜甾醇及其葡萄糖甙,△72豆甾烯醇和β2谷甾醇,以及白桦脂醇等。 (3)多聚糖 桔梗根中含有大量由果糖组成的桔梗聚糖,已鉴定结构的有桔梗聚糖GF2~GF9。此外,桔梗中还含有大量的菊糖。 (4)脂肪油、脂肪酸 桔梗根中含油0.92%,且不饱和化合物含量较高。脂肪中亚油酸、软脂酸的含量较大,亚油酸含量达63.24%,软脂酸为29.51%。此外还含有亚麻酸和硬脂酸、油酸、棕榈酸等。(5)维生素 桔梗根中维生素含量丰富。例如,每百克中含有胡萝卜素8.80mg,维生素B138mg,尼克酸0.3mg,维生素C12.67mg。 (6)氨基酸 桔梗根中含有16种以上的氨基酸,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44%,总氨基酸含量高达15.01%,其中包括一种γ2氨基丁酸, 4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第20卷第2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