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洱市“三五”群众工作法

普洱市“三五”群众工作法

普洱市“三五”群众工作法
普洱市“三五”群众工作法

普洱市“三五”群众工作法

为民服务五项制度、化解矛盾五项机制和处置事件五个到位的“三五”群众工作法,是普洱市近年来在探索社会管理、化解矛盾纠纷、做好群众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有效方法。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维护群众根本利益,认真贯彻“三五”群众工作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科学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普洱。

一、为民服务五项制度

为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在全市深化推行“民情责任区、人民勤务员、民情联席会、民情巡视员、民情考测评”“为民服务五项制度”。

(一)民情责任区制度

1.责任区。按照行政区域,全市划分为乡(镇)、村(社区)两级民情责任区,实现责任区全覆盖。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以挂钩扶贫联系点为主要责任区。

2.责任人。实行分级负责制。市、县(区)直属部门和乡(镇)挂钩村(社区)的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社区)委员会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市、县(区)挂钩乡(镇)的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实现责任人全覆盖。县(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既承担本责任区责任,又对辖区民情负总责。

3.工作职责。抓发展、保稳定、护民生、兴文明、促党建。

4.工作时间。村(社区)级责任区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每年深入责任区工作分别不少于6次和12次;乡(镇)级责任区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每年深入责任区工作分别不少于4次和8次。

5.工作程序。民情调研、收集、分析、办理、回复和归档。

(二)人民勤务员制度

1.勤务员。人民勤务员是指全市各级机关及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

2.工作职责。宣传、组织、教育、引导和服务群众。

3.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每年派出人民勤务员深入责任区察民情、问民需、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记好《民情日记》。市、县(区)、乡(镇)单位勤务员驻点工作分别不少于20天、1个月和2个月;副科级(含非领导职务)以上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不少于1户,每年为群众办实事不少于3件;机关普通干部每年为群众办实事不少于1件。

4.考核评价。勤务员办实事情况,由责任区统计上报派人单位,由派人单位作为考核推优的重要依据。全市每年表彰100名优秀人民勤务员。

(三)民情联席会制度

1.会议召开。市、县(区)、乡(镇)党委分别每半年、每季度、每两个月召开1次专题民情联席会,由各级党委办牵头组织。遇有重大民情事项,可随时召开。

2.参会范围。各级联席会由组织、政法、农办、信访、民政、扶贫等相关部门组成,可根据研究事项扩大参会范围。各级党委办设立联席会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各级责任区第一责任人,每年参加责任区民情联席会不少于1次。

3.会议内容。分析研究责任区民情动态,提出工作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重大民情事项。制定民生工作规划,出台惠民措施。研究解决下一级上报的民情事项。

4.工作要求。以会议纪要形式记录研究事项,督促责任人和有关部门抓好落实。无法解决的,及时报上级党委政府。

(四)民情巡视员制度

1.巡视机构。巡视工作由市、县(区)人大常委会牵头组织。民情巡视组由各级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干部、政法干部、各级推选出的民情巡视代表组成。

2.巡视内容。全面了解责任区民情动态,检查责任人、人民勤务员履职情况,督促处理民情事项、解决民生问题,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

3.巡视方法。巡视工作分上、下半年两次进行,可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开展。采取查阅资料、问卷调查、明察暗访、座谈走访、实地查看等方式,收集、初核、甄别群众反映情况。向同级党委报告巡视工作情况,对责任区开展工作情况提出评价意见。

4.巡视纪律。不干预责任区正常工作,不处理具体问题;如实反映情况,认真提出意见建议;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纪律规定。

(五)民情考测评制度

1.考测评对象。民情责任区责任人。

2.考测评方式。考测评工作由各级党委牵头,采取召开测评会或入户测评,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开展,一年1次。村(社区)级责任区主要考测评县(区)直部门和乡(镇)挂钩责任人,乡(镇)级责任区主要考测评市直部门和县(区)挂钩责任人。

3.考测评内容。履行职责、反映民意、为民办事、服务群众、兑现承诺、解决民生,以及工作作风和态度等情况。

4.参评范围。(社区)级责任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和党员、群众代表。参评人数不低于30人,其中群众代表不低于50%。乡(镇)级责任区:乡(镇)领导、站(所)负责人、群众代表。参评人数不低于50人,其中群众代表不低于50%。

5.结果运用。考测评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综合评价、推优评先、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消极应对、知情不报、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流于形式、推诿搪塞、避重就轻,以及测评不满意率超过三分之一的,按干管权限问责。

二、化解矛盾五项机制

为加强社会管理、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和谐稳定,在全市健全落实“矛盾纠纷排查预警、重大事项维稳评估、政法部门督导化解、市级领导全员接访和乡镇综治维稳协调”“化解矛盾五项机制”。

(一)重大事项维稳评估机制

实施涉及群体性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和重大活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坚持“违反法律法规政策的、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干群关系和谐的和多数群众不满意的措施”“五个不出台”。

1.评估事项。涉及土地、山林、矿产等重要资源,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社会保障、市政建设管理、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改制以及其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

2.评估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政策、多数群众利益需求,是否与同类或类似事项的政策措施有较大差别,是否会带来较大不利影响、造成较大民生问题,

群众有可能提出哪些合理诉求,是否会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或其他重大群体性事件,化解办法措施是否可行,能否妥善解决。

3.评估程序。责任主体邀请相关单位人员、“两代表一委员”、有关专家和群众代表,按制定方案、民意调查、风险评估、编制报告、提交报告的程序评估。

4.责任主体。实行市、县(区)、乡(镇)分级负责制。作决策、出政策、上项目的部门和单位为责任主体;涉及多部门的,由牵头部门负责。

5.结果运用。根据各级维稳风险评估领导小组的评估报告结论,做到有明显不稳定风险的政策不出台或暂缓出台,绝大多数群众不支持的项目不立项或缓立项,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

6.责任追究。同级维稳机构牵头,会同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追究不认真进行维稳风险评估,导致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或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有关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

市、县(区)、乡(镇)分别每月、每半月、每周分析研判1次辖区社会矛盾纠纷隐患,做好预警防范工作,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1.搜集情报信息。及时获取深层次、内幕性、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准确掌握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2.研判情报信息。认真分析情报信息,甄别真实性和可靠性,及时研判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发展的态势及后果。

3.报送情报信息。及时向党委、政府和同级维稳办、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情报信息。重要情报信息8小时内报送,重大事(案)件信息4

小内时报送,紧急情报信息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并及时报告后续工作情况。特别重要的可越级上报。

4.发布预警。维稳部门根据情报信息影响社会稳定的程度,经同级党委政法委领导审批,及时向辖区党委、政府和责任单位发布预警。

5.预警反馈。接到《预警通知书》后,辖区党委、政府和责任单位要立即启动预案,切实抓好化解、调处和稳控工作,坚决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升级,工作情况要及时向发布预警部门报告。

6.责任追究。把预警工作纳入综治维稳工作年度考核范畴。对误报、迟报、漏报、瞒报重要预警性情报信息,不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贻误时机,致使事件升级的,严格实行“一票否决”;造成严重后果的,按有关规定问责。

(三)政法部门督导化解机制

市、县(区)政法部门领导分别挂钩联系矛盾纠纷突出乡(镇)、村组,督促指导化解矛盾纠纷、解决遗留问题等工作,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1.工作职责。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分析研究办法措施,主动接访挂钩联系乡(镇)、村组重大信访案件当事人,办理好涉法涉诉信访积案,解决好热点、难点问题,化解好信访疑难案件。

2.工作要求。市级政法部门领导每年深入挂钩乡(镇)工作不少于4次20天,遇重大矛盾纠纷随时到场指导化解。市委政法委每半年听取1次挂钩联系工作情况汇报。

3.考核奖惩。考核结果与提拔任用、评先推优相挂钩。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对认真履职、实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

(四)市级领导全员接访机制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轮流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开门接访、现场接访、当场交办、会后督办等措施,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努力减少不和谐因素。

1.时间安排。每周三接访1次。

2.接访公示。公示接访领导姓名、职务、分管工作,接访时间、地点、方式,参加接访的相关部门领导和负责人等。

3.接访方式。遵循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方便群众、解决问题的原则,采取定点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接访。接访前做好接访现场应急处置预案,防止上访群众大量聚集,引发过激行为和突发事件。

4.接访重点。重点接访案情复杂、久拖未决的疑难问题,责任主体难落实、化解难度大的复杂问题,需要完善相关规定、从政策层面解决的问题。

5.包案处理。坚持“谁接访、谁负责、谁包案、谁解决”的原则,群众来访由首次接访的领导负责包案,包落实掌握情况、思想教育、解决化解和息诉息访。对涉及人数多、有组织化倾向的群体性问题,组织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提交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解决。公开包案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6.督办落实。厅级领导接待群众信访事项处理意见,经接访领导批示后,由信访部门及时交相关部门办理,承办部门必须在指定期限内办结,将办理情况报告接访领导,并函告信访局。每季度汇总分析1次接待情况。

(五)乡镇综治维稳协调机制

乡(镇)设立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整合派出所、司法所、武装部、法庭、信访办等力量,集中受理和调处辖区矛盾纠纷,筑牢社会矛盾联调、治安问题联治、邪教活动联防、社会管理联抓、便民实事联办的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1.运行方式。乡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在综治维稳委领导下,落实首问责任、情况报告、分流督办、检查考核等工作。

2.工作职责。全面掌控辖区治安动态,深入分析维稳形势,及时采取措施,就地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对辖区重点人员进行有效管理、服务和帮扶;加强对村(社区)治保会、调解会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协助做好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援助、安全生产、交通管理、消防管理等工作。

3.保障措施。各县(区)保障乡(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日常工作经费,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市、县(区)政法委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补助乡(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经费,兑现村(社区)治保会和调解会的考核奖惩。

三、处置事件五个到位

为妥善处置好各类事件,各级各部门必须坚持“调查研究深入到位、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思想工作细致到位、法律手段跟进到位和后续工作完善到位”“处置事件五个到位”。

(一)调查研究深入到位

对各类反映群体性利益的问题,组织有关部门深入调研,查找事因,分析根源,提出处理化解意见,供决策参考。

1.全面调研。采取听取汇报、座谈讨论、个别谈话、查阅资料、问卷调查、明察暗访、询问走访、实地查看等方式,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2.深入分析。切实找准影响社会稳定的根本性问题,深入分析事因、经过和可能导致的后果。

3.科学建议。以信访调查认定的事实为基础,依据法律法规政策,提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

4.撰写报告。形成内容全面、事实清楚、分析深刻、对策科学的调研报告,供决策参考。

(二)合理诉求解决到位

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协调、疏导、听证等办法,因案施策,逐案化解。

1.畅通渠道。采取“大排查、大接访、大下访”和“民情访谈、约谈、会谈”等方式,受理群众诉求。

2.调查核实。对照法律法规政策,核实群众诉求事项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3.分解任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群众诉求事项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责任人、单位和时限。

4.解决问题。依照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解决群众的诉求;尽力解决或引导群众对合理不合法、合法不合理的诉求。

(三)思想工作细致到位

对于群众的误解或政策法规上的疑惑,进行不厌其烦、耐心细致的宣传、引导和解疑释惑工作,组织好、宣传好、引导好群众。

1.讲清政策。进村入户、包村包组,采取村民大会、入户讲解、发放资料等方式,向群众讲清楚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利益安排情况,有效防范民怨积累、矛盾激化。

2.耐心劝说。借助有权威的党政领导、基层党组织和对方认同的人员,运用有说服力、感染力的言行做好思想工作,逐步消除对立情绪,缓解僵持对立局面。

3.重点约谈。约谈重点人员,对不合理甚至违法的要求予以明确指出,晓之于理、动之于情、明之于法,打消其通过上访闹事等不法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念头。

4.做好转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弱化、转化非法事件的组织者和重点骨干人员。

(四)法律手段跟进到位

在政策宣传和落实、利益调整、民生解决到位的情况下,上访群众仍坚持过高要求继续聚集上访或以过激行为闹访,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报经上级有关部门同意,由辖区党委政府统一指挥,依法进行果断处置。

1.正确判定性质。充分估计形势,准确把握事态,严遵法定程序,对照法律法规,正确判定事件性质。

2.固定事实证据。掌握骨干对象活动情况,搜集事实证据,认定违法犯罪。

3.制定处置方案。科学制定处置方案,提高处置事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加强请示汇报。及时向上级请示汇报。

5.快速有效处置。按规定调集必要警力,依法处置危害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对在危害严重的群体性事件中起组织、煽动和带头作用的,依法给予从重惩处。

(五)后续工作完善到位

处置工作结束后,要坚持人员不减、力量不弱、标准不降,继续巩固扩大成果,确保群众满意,事件不反弹。

1.深入宣传。继续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强化思想引导,化解对抗情绪,减小处置造成的负面影响。

2.兑现承诺。落实承诺事项,打造诚信政府,坚决避免因违背承诺、失信于民,重新引发群体性事件。

3.夯实基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开展各种联系、帮扶和慰问群众活动,彻底化解矛盾纠纷。

4.纾解民困。解决好就业难、看病难、行路难、饮水难、发展难、增收难、销售难、住房难等重大民生问题,维护好群众根本利益。

5.总结经验。总结经验和教训,健全完善处置工作机制,提高处置工作水平

云南孟连建立三五工作法1

云南孟连建立“三五”工作法做好群众工作 为民服务五项制度、化解矛盾五项机制和处置事件五个到位的“三五”群众工作法,是孟连县近年来在探索社会管理、化解矛盾纠纷、做好群众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有效方法。 一、建立为民服务五项制度,以务实作风做好群众工作 一是建立民情责任区制度。按行政区域划分乡级民情责任区和村级民情责任区,实行分级负责制,明确一名领导负责一片责任区,实现全覆盖。采取“确定一名民情联络员、发放一张民情联系卡、设立一个民情意见箱、公布一部民情电话、开通一个民情邮箱”的“五个一”办法,广泛收集民情,汇集民意,研究和解决民生问题,督促指导责任区抓发展、保稳定、护民生、兴文明、促党建。 二是建立人民勤务员制度。把机关及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全部纳入人民勤务员范畴,层层派出人民勤务员深入责任区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为出发点,做好宣传、组织、教育、引导和服务群众工作。并在工作中记好民情日记,切实做到“四必熟、五必到、六必访”,即:村两委干部必熟,党员和村民代表必熟,村民小组长必熟,重点户必熟;安排工作必到,召开会议必到,发生事件必到,举行重要活动必到,解决重要问题必到;困难户必访,上访户必访,老党员必访,刑释两劳人员必访,重点人员必访,对政法工作有意见的必访。人民勤务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每年评选优秀人民勤务员。 三是建立民情联席会制度。由党委牵头,整合资源、整合力量,层层建立民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民情联席会议,分析研究责任区民情动态,

制定民生工作规划,出台惠民措施,协调解决重大民情事项,架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县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每两个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组织、政法、农办、信访、民政、扶贫等相关部门组成,党委办公室设立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四是建立民情巡视员制度。由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政法干部和推选出的民情巡视代表组成民情巡视组。由人大牵头组织开展巡视工作,采取查阅资料、问卷调查、明察暗访、座谈走访、实地查看等方式,定期不定期深入民情责任区,收集、初核、甄别群众反映的情况,检查责任区责任人、人民勤务员履行职责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对责任区工作情况提出评价意见;督促责任区民情事项的处理、民生问题的解决;总结推广好典型好经验。民情巡视工作成为下情上达的“直通车”,干部作风的“监督哨”,推动工作的“催化剂”。 五是建立民情考测评制度。以基层群众代表为参评主体,采取召开测评会或入户测评方式,以无记名投票的办法,对民情责任人和人民勤务员履行职责、反映民意、服务群众、兑现承诺、解决民生,以及工作作风、态度等情况进行群众满意度考核测评,其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综合评价、推优评选、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消极应对、知情不报、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流于形式、推诿搪塞、避重就轻,以及考核测评不满意率超过三分之一的,按干部权限进行问责。 二、建立化解矛盾五项机制,以责任到位做好群众工作 一是建立重大事项维稳评估机制。成立由党委、政府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为组长、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

六步工作法

六步工作法 ?六步工作法?即:第一步———现场调解。群众来到?中心?诉求,?中心?有关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处,力争当场化解矛盾;第二步———分流调解。对不能当场处理的,按矛盾纠纷性质分类登记,进入人民调解或行政调解两条路径分步办理。第三步———职能部门调解。属人民调解范畴的,由司法所进行调解;属行政调解范畴的,由主管行政部门进行调解。第四步———综治办主任牵头联合调解。如职能部门调解未成,由综治办主任组织有关职能部门人员一起会商处理。第五步———综治委主任牵头联合调解。如综治办主任组织调解未成,由综治委主任(镇街党工委书记兼任)组织全镇街资源,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第六步———仲裁或诉讼过程调解。如综治委主任组织调解未成,由当事人提起仲裁请求或诉讼,仲裁机构或法庭再组织裁中或诉中调解。

乡镇政府工作主要职责 1、全面落实党对?三农?的各项方针和政策 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 3、为农村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社会公共及集体公益事业 4、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大力推进农村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乡镇政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 当前的中国,是转型的中国。旧的社会观念和社会结构行将消散,新的社会观念和社会结构立足未稳,这就从根本上形成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特征,并为突发性事件的形成和增多提供了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农村往往是各种矛盾最集中的区域,而首先要面对、处理这些矛盾的就是乡镇政府,如果处理不当,势必会激化矛盾,更严重的是会损害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当然,在农村工作中遇到的突发事件大多是影响相对较小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是要做到未雨绸缪、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在处理突发事件问题上传统做法的教训是没有更好的寻根追源,有效的化解危机,而是放任自流,最终导致事态的扩大,严重影响社会生产生活正常展开,在全社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还有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乡镇政府更多的不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是一味的回避问题,甚至是不惜动用派出所

三五工作法

一、为民服务五项制度 为全面掌握民情,通达民意,化解民怨,解决民困,共建民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警民关系,实行为民服务五项制度。 (一)民情责任区制度 全市划分为乡村两级民情责任区,实行分级负责制,所有责任区实行责任人全覆盖。市、县挂钩乡(镇)的领导为乡级民情责任区的第一责任人,乡(镇)主要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市、县直属部门和乡(镇)的领导为村级民情责任区的第一责任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社区)委员会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县(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既承担本责任区责任,又对辖区内的民情负总责。责任人深入责任区开展民情调研、民情收集、民情分析、民情办理、民情回复、民情归档工作,全面了解掌握收集反映矛盾纠纷、信访案件、群众诉求等社情民意,认真梳理、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 (二)人民勤务员制度 全市各级机关及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都是人民勤务员,人民勤务员每年深入责任区或挂钩联系点市级单位不少于20天、县级单位不少于1个月、乡(镇)单位不少于2个月。勤务员深入责任区了解民情,做好记录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好事等事项的民情日记;同时,勤务员深入群众,做到“四必熟、五必到、六必访”,即:村两委干部必熟,党员和村民代表必熟,村民小组长必熟,重点农户必熟;安排工作必到,召开会议必到,发生事件必到,举行重要活动必到,解决重要问题必到;困难户必访,上访户必访,老党员必访,刑释解教人员必访,服刑人员家庭必访,对政法工作有意见的必访。 (三)民情联席会制度 全市各级各部门定期召开专题民情联席会议。市级半年召开一次,县(区)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两个月召开一次,遇到重大民情事项随时召开。联席会议了解掌握、收集分析本级责任区民情动态,结合实际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研究下一级上报的有关民情事项的热点、难点问题,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本级责任区重大民情事项,研究制定利民惠民措施。联席会议研究事项形成会议纪要,督促责任人和有关部门抓好落实,无法解决的民情事项及时上报上级党委、政府。

“一三五”国资委支部工作法

“一三五”国资委支部工作法 一三五国资委支部工作法 一三五工作法,注重将机关党建工作与本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以一融、三新、五员为主要内容,通过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轴共转,创新推进,努力实现支部工作和业务工作互为促进,素质明显提高、效能明显提升,推动党员干部立足本职、争创一流,为推进国企党建工作发挥独特政治优势,推进国有企业做强做大提供服务和保障。一融:融入中心抓党建,服务大局促发展。紧紧围绕提高科学监管水平、促进企业改革发展这一中心,把支部工作放到国资监管工作大局下去谋划,放到政工业务处室具体工作中去部署。一是坚持每月结合委务会和处务会,把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同分析、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实现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一体化。二是把提高支部党员队伍素质和全系统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工作相结合。以成为行家里手为目标、建立6项学习制度为保障,加强业务学习和理论研究。20xx年来,已组织专题轮训班两期,轮训干部xx多人,形成企业党建调研文章xx篇。三是把主题教育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相结合。支部党员不仅当好参与者、实践者,更当好组织者、推动者。先后走访基层企业、慰问基层党员、开展便民服务xx余次,开展结对活动x次,加深了对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了解和感情,为业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新:工作理念新、载体新、方法新。把业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支部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解决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瓶颈。一是创新理念,找准突破点。为解决市属企业领导人员任期模糊、退出无序、交流不畅、职务消费不规范等长期存在的敏感问题,研究出台了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创新举措引入交流退出机制。实施一年多来,有x家企业的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x名企业主

普洱市“三五”群众工作法范文

普洱市“三五”群众工作法 为民服务五项制度、化解矛盾五项机制和处置事件五个到位的“三五”群众工作法,是普洱市近年来在探索社会管理、化解矛盾纠纷、做好群众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有效方法。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维护群众根本利益,认真贯彻“三五”群众工作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科学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普洱。 一、为民服务五项制度 为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在全市深化推行“民情责任区、人民勤务员、民情联席会、民情巡视员、民情考测评”“为民服务五项制度”。 (一)民情责任区制度 1.责任区。按照行政区域,全市划分为乡(镇)、村(社区)两级民情责任区,实现责任区全覆盖。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以挂钩扶贫联系点为主要责任区。 2.责任人。实行分级负责制。市、县(区)直属部门和乡(镇)挂钩村(社区)的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社区)委员会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市、县(区)挂钩乡(镇)的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实现责任人全覆盖。县(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既承担本责任区责任,又对辖区民情负总责。 3.工作职责。抓发展、保稳定、护民生、兴文明、促党建。

4.工作时间。村(社区)级责任区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每年深入责任区工作分别不少于6次和12次;乡(镇)级责任区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每年深入责任区工作分别不少于4次和8次。 5.工作程序。民情调研、收集、分析、办理、回复和归档。 (二)人民勤务员制度 1.勤务员。人民勤务员是指全市各级机关及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 2.工作职责。宣传、组织、教育、引导和服务群众。 3.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每年派出人民勤务员深入责任区察民情、问民需、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记好《民情日记》。市、县(区)、乡(镇)单位勤务员驻点工作分别不少于20天、1个月和2个月;副科级(含非领导职务)以上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不少于1户,每年为群众办实事不少于3件;机关普通干部每年为群众办实事不少于1件。 4.考核评价。勤务员办实事情况,由责任区统计上报派人单位,由派人单位作为考核推优的重要依据。全市每年表彰100名优秀人民勤务员。 (三)民情联席会制度 1.会议召开。市、县(区)、乡(镇)党委分别每半年、每季度、每两个月召开1次专题民情联席会,由各级党委办牵头组织。遇有重大民情事项,可随时召开。 2.参会范围。各级联席会由组织、政法、农办、信访、民政、扶贫等相关部门组成,可根据研究事项扩大参会范围。各级党委办设立联席会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各级责任区第一责任人,每年参加责任区民情联席会不少于1次。

五步工作法

五步工作法 第一步: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乡(镇)包村干部入户访问。这是开展好下访群众工作的基础。走访时要认真做好《民情日志》,逐项登记群众家庭的重要信患和反映的问题。走访后要根据登记情况建立完善一家一户的民情档案。该民情档案要和“双联户”档案、驻村走访档案实行信息共享。同时,在下访中,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能当场答复解决的,要当场答复解决,并做好解决情况记录;不能当场答复解决的,要进行认真梳理分析,提交每月一次的村级民情分析会研究办理。 第二步:支部召开民情分析会。这是村级解决问题的开始。民情分析会共分五步:村群众工作室参照民情日志登记情况收集群众反映问题――按照反映问题性质和案情种类,将问题列项分类――提请会议研究(剔除不合理、不合法的利益诉求,剔除正在办理解决中的利益诉求)――根据会议决定确定包案负贵人、限时办结要求――公示包案内容(除涉稳敏感及个人隐私案件外)。同时参包案要求,相关包案人与利益诉求群众及时取得联系,传达包案信患,稳控利益诉求主体情绪。对无能力解决的,根据分析会议决定,由专人填写《群众意见呈报单》并提交乡(镇)群众工作站,限7个工作日务必给予答复。不能答复的再报乡(镇)群众工作站集中梳理,提交乡(镇)每月一次民生工作会研究解决。

第三步:乡党委召开民生工作会。这是乡(镇)级解决问题的开始。民生工作会共分为五步:乡(镇)群众工作站收集村一级提交的无力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按照案情性质和种类进行梳理分类一-群众工作站拿出初步分案包案处理初步意见一-提请民生工作会议研究(剔除村一级有能力解决但呈转乡(镇)办理的问题,由乡(镇)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打回重新办理;剔除不合理、不合法的利益诉求;剔除乡(镇)或县正在解决中的利益诉求)――撰写民生工作会议纪要――公示包案分案情况(除涉稳敏感及个人隐私案件之外)――参会议决定,安排部署包案分案领导带案下访工作,包案分案领导主动与涉案当事人联系,稳定其情绪。 第四步:乡(镇)干部带案下访现场办公。这是乡(镇)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民生工作会议要求,安排乡(镇)领导带队带案下访,实行“五个一”(针对一个问题、确定一 名领导、建立一套班子、制定一个方案、一抓化解到底)包案制度,到问题所属村委会现场解决,解决后要形成《会议纪要》,填写《乡(镇)干部下访群众工作登记表》,并在乡(镇)政务公开栏公示。对乡(镇)无力解决的问题,由群众王作站填写《群众意见呈办单》提交县联席会议解决。 第五步:县干部带案下访现场解决。这是县级解决问题的开始。县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各乡(镇)呈报的《群众意见呈办单》进行集中梳理(剔除乡(镇)、村有能力解决但未解决,

“三个三”综合考评工作法促进干部担当作为

“三个三”综合考评工作法促进干部担当作为 近年来,杭锦旗着眼于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将综合考评作为从严管理干部的有效抓手,探索形成了以“三单管理、三项考核、三个运用”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三”综合考评工作法,着力构建指标体系层级化、考核方法科学化、结果运用导向化的综合考评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促进干部担当作为,激发干事创业激情,推动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敢担当、善作为的执政骨干队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较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一、背景起因 (一)部分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是工作法的“启动器”。当前,全旗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干部精神懈怠,不思进取,不想担当作为;有的干部心存顾虑,畏首畏尾,不敢担当作为;有的干部能力不足,办法不多,不会担当作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全旗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如何通过考评奖优罚劣,让有为者有位、让无为者让位,真正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推进事业发展,为百姓谋幸福,这是工作法产生的重要前提。 (二)坚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工作法的“助力泵”。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精准扶贫的部署要求,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旗2016年国家级标准贫困人口3012人稳定脱贫,摘掉自治区贫困旗区帽子;确保2020年全旗现行农村牧区低保标准线下8954人全部稳定脱贫,人均纯收入水平比现行低保标准翻一番以上,让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切实提高幸福指数,这是工作法产生的重要推力。 (三)实现较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是工作法的“催生剂”。目前,全旗县域经济实力处于全市末位,欠发达仍是最基本的旗情。要想实现“后发赶超”,与全市同步建成较高质量的小康社会,关键靠全旗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套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干部考评新机制,把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上来,把不愿为、不会为、不作为的干部调下去,确保实现全旗“十

新时期做群众工作的方法

新时期做群众工作的方法 ----- 张长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社会组织形式、生活方式、经济成分和利益格局呈现出多样性,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群众工作出现了“点多、面广、线长”的新特点,群众工作中“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问题普遍突出。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党员干部如何改进群众工作方法,进而做好群众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 一、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人的思想意识形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人戏称,辛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我要说,这是思想不解放得出的结论),由此决定了党的群众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随之改变,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 (一)党的群众工作环境在变化 一是时代主题的转换。由“闹革命求生存”转化到“求和平促发展”,具体表现在,经济上由封锁到全球化趋势(地球村);政治上由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到一超多强的新格局趋势。二是工作中心的转移。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抓革命促生产”转移到“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出现了“不管白猫还是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重要论断。在进入改革的关键时期和战略机遇期,党的群众工作环境从封闭到开放,从一元到多元。具体表现在:经济上,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由“粮票布票”走向了“自由超市”;在政治上,我们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走向现代民主政治,由“顶班制”走向了“选任制”。 (二)党的群众工作对象多样化 在党的群众工作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党的群众工作对象也随之呈多样化的趋势。 一是群众工作对象结构的变化。当代中国新的经济成分(公有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管理方式(国营---→国营、私营、个体经营、联营等),管理方法(计划指导,行政命令---→市场经济自由选择),就业方式(顶班、分配---→自主择业)的多样性。催生的许多新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造就了多元化的社会群体和新的经济阶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国企员工、私企员工、中外合资企业员工、个体老板、工商业主等等)。 二是群众工作对象利益主体多样化,利益诉求多元化。以前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群众的利益主体是国家、集体,当今的国企有国企的利益主体,私企有私企的利益主体,中外合资企业有他们的利益主体,而且有的群体有多种期盼,(比如:有多个工作岗位的,打两分成多分工的,就有多个利益主体)。每一个群体都要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这些利益群众、利益诉求、利益矛盾错综复杂,使得党的群众工作在协调多方利益关系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困难,就基层农村工作而言,更是如此,呈现出一种现象,就是“土地到户不靠你,大事小事不怕你,有了问题来找你,解决不好就缠你,公益筹款不给你,你来硬的就告你,你想辩解还说你”(例:有一个群众不识字,把1说成了2,有个干部说他讲错了,两人为此争论不休,找领导评理,领导批评干部说,他1、2都分不清,你争的是个啥,你不对嘛!)(三)党的群众工作内容复杂化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内容变得复杂。 一是群众利益需求增多。由简单的温饱演变成---→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多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要求。 二是群众利益需求质量要求高。体现在:时间性(随求随办)、效益性(满足需求,少了不行)、唯我性(忽视客观因素)。

群众工作法

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我们党一直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都是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党员和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奋斗的结果。近年来,虽然各级党委、政府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并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创造和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是,当前在党群关系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的群众工作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群众观念淡薄、宗旨意识不强。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缺乏感情,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甚至对群众利益麻木木仁;部分党员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好大喜功、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或大搞“形象工程”,罔顾群众所需;工作中不踏踏实实为群众做事,群众利益与地方发展发生矛盾时,不是为老百姓着想,而是为自己着想、为政绩着想,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有的为获得部门或小集团的利益而搜刮民脂民膏,痛伤民心民意;有的领导干部利令智昏、与民争利,把自己甚至把党放在了群众利益的对立面,如某地一领导竟对记者说出“你们究竟是为党说话,还是为群众说话”的荒谬之语。极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败坏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工作能力缺乏,工作方法简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阶层多元化,群体利益多元化,利益冲突增多,解决难度增大。面对新情况、新形势,一些党员不加强学习,思想僵化,缺乏群众工作的本领,作风霸道。有的领导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不懂群众心理,不了解群众愿望,不会说群众语言,工作方法简单生硬,“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说不到一起去”,引起群众的抵触和反感。在信息化背景下,有的党员缺乏运用法律手段和舆论手段来动员、组织、指导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在少数基层党员中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现象,面对复杂的群众问题束手无策,无所适从。有的党员干部群众立场不坚定,决策办事情不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作风不民主,处事不公道,存在一些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等等。 (三)工作作风漂浮,不愿做群众工作。少数党员干部作风漂浮,急功近利,不屑做群众工作;基层条件艰苦,不愿做群众工作;工作本领缺乏,不会做群众工作;千方百计回避矛盾,不想做群众工作;解决问题手段少,不敢做群众工作;依靠现代通讯工具,不去做群众工作;工作不出问题,不主动做群众工作。下基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在遇到复杂的群众问题时往往采取“拖、躲、捂、推”的办法,遇到难题绕着走;群众前门来,领导后门溜,群众烦心事,一躲了之;对群众的诉求推来推去。转来转去,让群众跑来跑去;怕暴露问题,影响升迁,掩盖矛盾蒙混过关,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失信于民、失之于民。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地方、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导致群众对党不满,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和党的形象,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群众观点是我们党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真正做到亲民。爱民、敬民、为民。 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还要从理智上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不仅在一般理论观念上理解如何树立群众观点,还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始终贯穿于我们具体的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深入群众中,倾听群众声,解决群众事,深入研究解决影响干群关系的矛盾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我们了解民间疾苦、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情感基础。我们对群众的感情深不深,关键看我们的宗旨意识强不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不是高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身体力行的具体行动。人民群众就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大地

群众工作方法

新时期如何提升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能力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公安机关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在“三基”工程建设中,公安部把“会做群众工作”作为苦练基本功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说明了当前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研究并更好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进一步提升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是新时期公安队伍建设的重大课题。 一、深刻认识提升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能力的基本涵义和现状 公安群众工作是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实际工作中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依靠群众和保护群众。所谓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具体讲,是指一个民警的理念、意识、心态和知识、本领、技能在群众工作中的综合需要和具体体现。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能力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理论思维能力、处理公务能力、驾驭事务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公共关系协调能力、公正执法能力、应变能力等等。 当前基层群众工作薄弱,基层民警的群众工作能力不强,原因有主现的、有客观的;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新时期群众工作确实不好做、难度增大。一是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引起群体性事件多发。这一时期,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当前,社会、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多,公安机关传统的群众工作方式简单、办法不多,基层民警的工作能力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二是我国正处于刑事案件高发期,引起群众对公安机关的安全诉求度增大。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财、物的流动性不断增强,使社会治安变得越来越复杂,案件持续高发使群众缺乏安全感,而部分群众把治安状况不好的责任归咎于公安机关,使警察与群众的感情越来越疏远。三是城市化发展,引起人际关系日趋淡化。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大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群众社会活动范围和区域日益分散化、多元化,人际关系逐渐冷漠,基层民警深入群众工作经常遇到“敲不开门、进不去屋、唠不上喀”,给开展群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部分群众主动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工作的传统思想日益淡化。四是公安机关的非警务执法活动增多,引

做群众工作当练四项基本功

做群众工作当练四项基本功 湖南省宁乡县副县级干部、南田坪乡党委书记白晓2013年07月16日17:57 来源:湖南日报 总结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有效方法,可以为今后的实践提供借鉴。对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探索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创新,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长期与群众直接打交道,在工作中探索出的一些好方法和新经验,应及时推介。笔者认为,我们要把群众工作做得更好,还应坚持练好以下四项基本功: 真心实意做好群众工作。面对当前群众工作的复杂局面,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只有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经常接通“地气”,贴近群众实际,用群众看得见的行动、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典型、贴得近的办法,来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帮助群众。要瞄准群众所想、所盼、所忧、所乐,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讲对群众胃口的话,讲让群众顺气的话。要以开展“两帮两促”、“党员志愿者服务”、创先争优等活动为契机,深入企业、深入村组、深入家庭,让群众见到党的干部、听到党的声音、感受到党的温暖。 改善民生推进群众工作。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我们要将促进民富作为着力点,大力开展“帮扶项目联村、包抓产业联村、技术服务联村,领导蹲点联户、干部结对联户、部门挂钩联户”等特色帮扶活动,激发群众创业热情,推进全民自主创业。要将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全面推进教育、文化、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民生事业建设,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多办一些群众得实惠的事。要将保障民安作为关键点,着重解决征地拆迁、环境保护、企业改制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强化队伍加强群众工作。我们要坚持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努力把党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要注重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党总支(支部)工作责任制》、《党组织议事表决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制度,使各级党组织建设更加规范、更具活力。要配强基层班子,集中整顿软、散、瘫的领导班子,对工作不努力、作风有问题、群众意见大的基层组织成员坚决予以撤换。要突出党员教育,完善“上对下考核、下对上评议、基层干部左右互评”的“一考双评”制度,着力增强党员干部队伍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意识。 真抓实干深化群众工作。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如果仅仅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口头上,就会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我们要努力转变思想作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努力解决作风飘浮、不务实际的问题,解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问题,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好落实中。要永葆廉洁奉公本色,在执行政策、

走进基层 服务群众——一线工作法纪实

走进基层服务群众 ——上海市杨浦区“一线工作法”纪实【解说】三年前,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推进杨浦知识创新区的发展历程中,杨浦区委把继承和创新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优良传统作为提高党的 执政能力、保持先进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实行“一线工作法”为抓手,通过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沉到一线,到神经末梢去联系和服务群众,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到人民群众中去集中民智,赢得支持,共同推进“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的转型;到困难群众的家里去化解民忧,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这一做法,得到了市委和中央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并在杨浦区召开了主题为“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执政水平”的全市党政机关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大讨论交流会。 杨浦区推行实施的“一线工作法”其核心内容是: 【解说+字幕】知民情,情况在一线了解;解民忧,问题在一线解决;暖民心,感情在一线交融;听民意,干部在一线考评 【解说】三年多来,杨浦区委围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将先进性教育的实践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并不断进行深化拓展,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解说+字幕】

一是建立了联系群众,了解诉求的机制; 二是建立了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机制; 三是建立了目标考核,群众评价的机制。 【字幕】联系群众了解诉求的机制 ——定时、定点、定人全方位了解群众诉求,把握民情 【解说】了解诉求、把握民情是服务群众的基础前提。为此,杨浦区委全方位、立体化地搭建各类平台,最大限度地畅通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制定了《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居委会实施办法》,全区24名局级和300多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领近千名机关干部,每月定人、定点、定时,深入全区300多个居民区。 【解说+字幕】定人 【解说】是指每一位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都要深入居委会,在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 【解说+字幕】定点 【解说】是指每一位领导干部在一段时期内固定联系一个居委会,有利于工作的延续性和服务群众的有效性;

心得体会:以过硬的作风践行“一线工作法”

心得体会:以过硬的作风践行“一线工作法” “加快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关键在作风”。“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就有什么样的发展局面。没有好的作风,新增长极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市委书记在市县乡三级干部会上明确提出“一线工作法”,动员全市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新时代新长征新起点,强力推进落实“一三五”发展思路,积极投身构建发展新格局伟大实践,用更高的政治站位,用更实的干事作风,用更好的工作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唯有忠诚老实,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一声一个回响,只争朝夕,时不我待,才能夺取决胜全面小康的伟大胜利。 一、锻造坚定的党性品格,是投身伟大实践的政治号令 “一线工作法”的提出,源于坚定的党性品格。有什么样的党性品格,就有什么样的政治担当,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号令。投身伟大实践要求共产党人具备坚定的党性品格,锻造坚定的党性品格离不开伟大实践。大力倡导并推进"一线工作法"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市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高度的政治站位和政治担当,它是核心看齐,它是行动指南,它是作风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创造了“四下基层”

工作法,直到今天,他仍然以高频次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激励和感召全党同志。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早在1940年,毛泽东就曾提出“我们要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中国共产党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政风、军风、民风,被外国观察家评价为“中国的希望”。锻造坚定的党性品格,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政治上充分领悟“一线工作法”的深刻内涵,全面展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努力提高站位,迅速执行号令。要在行动上紧紧扣住“一三五”基本思路,坚持在一线工作中锤炼党性,在党性提高中推进工作。基层党的支部要善于把握政治机遇,着力提升一线工作的组织力、学习力、创新力,按党政所望、基层所需、群众所求,彰显先锋堡垒效能。要在作风上着力延长反“四风”链条,力戒形式反对空谈,哨位前移,关口前置,不折不扣抓落实,第一时间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以过硬的作风、无畏的担当、创新的斗志勇做践行“一线工作法”的急先锋。 二、涵养厚重的人民情怀,是投身伟大实践的初心使命 “一线工作法”的提出,源于厚重的人民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人站在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对人民主体地位清晰的认知。人民利益重于山,人民利益大于天,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追求就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人民群众在“一线”,父老乡亲在“一线”,血肉联系在“一线”,没有“一线”哪有“水

群众工作的方法

群众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我们必须要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主动将自己融入到群众之中,通过与群众面对面的沟通,心贴心的交流,实打实的服务,全面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准确把握群众工作规律,探索实践群众工作方法,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笔者现结合十多年来的群团工作经验,现列举十种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是用倾听去关注。倾听是做好群众工作的生命线。倾听贯穿群众工作的始终,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须课。五年前,有个老大爷,经常拿着写着造林模范字样的一块白布来找我,说他原是广东一个国营林场的职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荣获当地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但由于文化大革命,他的荣誉称号和奖章都丢了,让我们认定他是劳动模范,我们就按他说的,向当地工会组织发去了确认函,但对方回复劳模名单中没有此人,我就向这位大爷说明了情况,他就是不认同,我一遍遍开导他,他反反复复找我十多次,最后,老爷子终于说话了:“其实也想开了,是不是劳模不重要,关键有人听我唠唠就行了”。到现在为止,这位大爷没事遛弯的时候,还经常找我去说道说道,不过说完也没什么要求就走了。其实,我们在做群众工作的时候,有时候也不一定非要给职工群众做什么具体的事情,能够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地听他们讲讲自己的事,与他们一起回忆一下那段忘不掉的经历,也许就是最大的帮助。 二是用热心去交流。热心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新常态。当我们遇到急难险重的工作时,我们就要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带着满腔热情的与职工群众沟通交流,用我们的热心去温暖群众的心,这样好多工作就好办了许多。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强力推进,拆迁工作成为了当前最困难的工作之一,全国各地都相继报道了一些“最牛钉子户”,诚然,老百姓不愿拆迁,最重要的是赔偿问题不能达成一致,但与拆迁人员的工作态度也不无关系,拆迁人员将心比心态度好拆迁工作进展就快,拆迁人员就事论事态度生硬拆迁工作进展就慢。比如,某地张某的房屋列为拆迁范围,拆迁人员与他沟通多次,他父母和妻子都同意了,他还是不同意,最后,拆迁人员只有每天到他家去走一趟,说成说不成总是笑脸商量,三个月后的一天,张某终于同意拆迁了,最后他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我真服你们了!”群众工作就是这样,热心不仅仅是对群众,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自己的热心能坚持多久,你的群众工作就能做多久。 三是用行动去表达。行动是做好群众工作的牛鼻子。作为领导干部,只要我们能够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做点事情,群众就会认可我们、信任我们、拥护我们。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平时做的工作是“花架子”还是“动真格”,群众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来不得半点含糊。焦裕禄同志能够作为领导干部的楷模,是因为干出来的。试想,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对上一脸媚笑,对下横眉冷对,这样的领导干部做人做事的姿态,怎肯俯下身子踏踏实实为群众谋事办事?在群众之中又会有怎样的威信?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又怎能增强?我们要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俯下身子全身心多为群众服务,让群众通过我们的作为更加坚定地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四是用真情去倾注。真情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溶化剂。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只要能感觉到与群众的心连在一起,一切工作也就容易了许多。平时那些带着真情做好的每一件小事,也许就是我们真情倾注的具体体现,当贫苦家庭的孩子因交不起高昂学费而面临辍学时,我们帮其申请到了国家助学金;当一线农工因上年种植亏损交不起今年生资费时,我们帮其申请到了农资贷款;当职工长期卧病在床家庭生活难以维持时,我们带着慰问品走到其床前嘘寒问暖;当职工面对成堆的农副产品卖不掉时,我们积极帮其联系客商集中收购;当职工群众有困难找到我们时,我们总是千方百计帮助解决......无需问为什么,只要真情倾注了就会做好的。 五是用道理去说服。道理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金钥匙。好多事情,话说开了就没事了。关键是怎么去说,怎么深入透彻地说,这就需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做铺垫,需要我们对相关理论、政策吃准吃透,才能做到以理服人。面对群众,要注重平等交流,不说官话、大话、套

[经验交流]推行“三访三化”群众工作法 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

[经验交流]推行“三访三化”群众工作法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 近年来,XX市积极开展以“领导接访实效化、干部下访规范化、党员走访常态化”为主题的“三访三化”活动,突出“三访联动”、“三化并进”,着力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实现了“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社会添和谐”的“三效齐升”目标。 一、“三访”抓联动,实现“有户必访” 对领导接访、干部下访和党员走访实行整体联动,系统推进,做到“人人都有联系户,户户都有联系人”。一是明确“联基层”职责,确保民情无遗漏。将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党员的岗位职责,采取“市级领导联县区、县级领导联乡镇、部门领导联点线、基层乡镇联村居、普通党员联户组”的方式,构建起“领导负责、干部履责、党员尽责”的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总体实现20万党员联系全市481万群众全覆盖。二是明确“察实情”要求,确保诉求无梗阻。所有领导、干部、党员坚持写民情日记、建民情档案、发民情卡片、录民情资料,与群众结亲戚、交朋友;市县乡村四级搭建“民情直达工作室”平台,XX日报、XX电视台等主要媒体设立“民声直通车”栏目,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三是明确“走访户”任务,确保服务无盲点。市级领导按月直接到联系点工作工天以上,定时听取联点市直单位情况汇报工次以上,全面了解社情民意,研究问题处置措施;干部驻点每月至少在点工作5天以上,帮助化解难题5个以上;党员每月至少走访联系10户、20名群众。四是明确“促落实”机制,确保管理无缝隙。建立自查自纠机制,对照目标查差距、对照要求找问题;建立监察监督机制,对活动实行部门专门监督、强化媒体监督、引进第三方测评;建立考核考评机制,将走访群众、服务群众、帮扶群众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述绩述效的重要依据、建立追查追究机制,双月一督查,半年一点评,对开展活动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追究相关责任。 二、“三化”求并进,实现“有难必解” 各级领导、干部、党员坚持把工作重点在回应民求、化解民忧、促进民和上,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力求做到“三解”: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做好解释,无政策法律依据又确实不能解决的做好解气工作,着力提高活动实效化、规范化、常态化“三化并进”水平。一是领导负责做好区域内的事,着眼全局解民难。各级领导把工作的“主场”延伸到车间、村组、社区,认真梳理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普遍性、全局性、重大性的问题,着眼苗头化解、源头化解,重点化解当前存在的简政放权、国企改革、征地拆迁、社会管理等急难险重问题。比如,简政放权方面,按照“减、放、快、廉”要求,扎实开展行政许可

围场县“一三五”工作法抓实扶贫脱贫基础工作规范提升工作

围场县“一三五”工作原则抓实扶贫脱贫基 础工作规范提升工作 省、市扶贫脱贫基础工作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工作会议后,围场县立即动员,精心谋划,迅速部署、落实,按照“一三五”工作原则,确保全县扶贫脱贫基础规范提升工作起好步,发好力。 一即“一个核心”,以扶贫脱贫基础工作规范提升专项行动为工作核心,在原有建档立卡“回头看”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完善和查漏补缺,确保不漏评一人、不错评错退一户,使扶贫脱贫基础工作切实得到规范提升。 三即“三个清单”,牢牢把握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政策清单三个清单,在任务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在任务中落实、用好、用足政策,做到三个清单有机结合,环环相扣。对2017年建档立卡“回头看”以后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核实,做到不错评,兼顾脱贫不稳定户、建档立卡以外低收入边缘户、大病户、重度残疾人户,举报信访户,做到不漏评,各包保小组不定期召开碰头会,交流工作经验,力求基础工作精准,少走或不走弯路,提高精准度和工作效率。 五即“五个紧盯”,一是紧盯扶持对象,确保不漏评一人。按照“精准”要求,严把关键环节,通过遍访、回访活动对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进行反复核查比对,对贫困户进行动态识别,切实做到“该进的一户不漏”。二是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确保不错退一户。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按照“缺什么补什么”

的原则,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拟退出贫困户进行逐户核查评估,切实做到国办系统数据、贫困户收入账、连心卡、政策包、帮扶成效“五个吻合”,让老百姓“清清楚楚算账、明明白白脱贫”。三是紧盯产业扶贫,确保增收不漏一家。使所有贫困户家家都有产业项目覆盖,通过让贫困户入股龙头企业获得分红、建设分布式光伏和加入村级光伏电站等方式,实现每户贫困户每年都有稳定收入,同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区域性的山野菜加工、畜禽养殖、农家游等特色产业项目,使潜在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创造最佳经济效益,贫困户持续增收,增强造血功能。四是紧盯思想脱贫,确保扶志不漏一员。随着扶贫政策“含金量”越来越高,群众中不同程度存在隐瞒收入、隐瞒住房、争当贫困户、争要扶贫政策的现象,采取入户排查、多方问询和多渠道宣传等手段,大力治理脱贫乱象,树立起“贫困户不可耻、争当贫困户可耻”的导向,有效净化了社会风气。五是紧盯帮扶责任,确保力量不漏一方。行动期间,市、县相关领导多次对工作提要求、作指示,亲自率队深入一线督导工作。层层压实责任,营造市、县包保领导、乡镇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人人有责、人人担责、人人尽责”的态势,形成了五根手指一个拳头各方总动员的扶贫格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