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声现象》教学案汇总

第一章《声现象》教学案汇总

第一章《声现象》教学案汇总
第一章《声现象》教学案汇总

兴隆中学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一节声音是什么

班级:姓名:

【目标】(1)通过科学探究,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4)知道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掌握声速相关的计算。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能描述发声体的主要特征。

【难点】设计探究实验,能分析解释简单的声现象,进行声速的计算。

【要点1】声音的产生

〖活动〗利用一张纸、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等身边物品,使它们发出声音。试试看,你有多少种方法?

〖分析〗物体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探究〗音叉的发声

〖质疑〗(1)我们说话时,声带在振动吗?如何论证?

(2)敲击鼓面发声时,鼓面在振动吗?如何论证?

(3)发声的物体一定是固体吗?。

〖思考〗古诗“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各种声音的声源分别是什么?

〖总结〗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停止,发声停止。

2.发声的物体叫做。

【要点2】 声音的传播

〖活动〗(1)你把耳朵紧贴着课桌的一端,你的搭档在另一端用铅笔轻轻敲击,

你听到声音吗?将耳朵离开桌面,再听敲击声,比较一下两次声音是否一样?

(2)将衣架挂在细绳中央,用铅笔敲击衣架时,仔细聆听。再用绕有

细绳的食指堵住双耳,你又听到了什么?

(3)把耳朵贴在盛水鱼缸外面,把石头放在水中敲击,你听到了什么?

(4)将一部正在播放MP3的手机用细线悬挂在广口瓶中央,再把瓶内

空气抽出。仔细听声音有什么变化?

〖思考〗如果瓶内空气越来越接近真空,那么声音还能传播出来吗?

〖质疑〗瓶内空气能全部抽掉吗?

〖总结〗

【要点3】 声音是一种波 声能

〖思考〗声音传播为什么一定需要介质,声音在介质中又以什么形式传播呢?

〖活动〗

〖总结〗

1.声音可以在 、 、 中传播,在 中传声效果好。 物理学中把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2.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

1

.声音在空气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2.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 。

【要点4】声音传播的快慢声速

〖思考〗(1)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为什么我们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呢?

(2)为什么我们有时能听到回声,有时听不到回声呢?

(2)估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原理〗速度=路程/时间

〖方案〗

〖讨论〗计时员应从________________

(看到发令枪冒烟、听到枪声),否则计时结果

将会偏____(大、小),所测量的声速将会偏____(大、小或快、慢)。

〖总结〗

1.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声速为,同时随温度的升高而。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气。

巩固练习:

1.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声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敲击产生而发声的胡

是靠振动发声,军号是靠振动发声,“黄河在咆哮”是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2.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

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3.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

4.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

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5.2010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政府立即展开大救援,有一遇险工人用铁锤敲

打钢管传出声音的办法获救。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6.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敲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

因是()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经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7.最近日本又发生了一场地震,有关研究人员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

知识,是使丧生人数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城市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是()

A. 大声呼救

B. 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 见缝隙就钻,从废墟里爬出来

D. 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8.将正在发声的手机、电铃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声音逐渐

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

A.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B.声源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的声源;

C.离瓶远一点,就不能听到声音;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声源的固体亦能传声。

9.正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大地——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

C.大地——水——鱼D.水——鱼

10.如右图,在教室里,小明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

乒乓球,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也

能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

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11.如图所示,小明与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

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

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理由

是:。

12.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

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A.振动B.一直向左运动C.一直向右运动D.静止不动

13.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

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

14.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

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

要说明()

A.声音是一种波B.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C.声波具有能量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

15.在影片《铁道游击队》中,为了伏击日军火车,侦察员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

车.这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6.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管的同学可以听到次声音,第一

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传播的。若某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另一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则他可以听到声音的次数是次。

17.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

数千米处的地形图。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此处海底的深

度为 m。(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18.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播放。同学们听没有什么意外,自己听总感到别扭,

觉得不象自己的声音,主要原因是()

A. 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听录音机声音,两种声音传播的途径不同

B. 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

C. 录音机的录音效果差,声音录制后失真

D. 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色发生了变化

19.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1)请你在图示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2)请你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15℃时声速为 m/s。

兴隆中学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班级: 姓名:

【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响度、音调的影响因素。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会根据声音的波形图分析声音的三要素,会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三要素及相关影响因素。

【难点】正确区分音调和响度。

【要点1】 声音的响度

〖活动〗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思考〗敲鼓,怎么使鼓的声音更响?

〖讨论〗(1)此时鼓面的振动有什么变化?

(2)用什么方法显示鼓面振动的幅度呢? 。

〖质疑〗为什么鼓敲的越重,鼓声的响度越大?

〖猜想〗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呢? 。

〖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拓展〗生活中,声音的响度还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举例说明。

〖总结〗

1.声音的 叫做响度,声源振动的幅度叫做 。 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

有关, 越大,响度越 。

【要点2】 声音的音调

〖活动〗(1)聆听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的声音,区分这两种声音有何不同?

(2)用一硬卡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木梳齿,仔细听卡片发出的声音高低有什么不同?

〖猜想〗声音的高低可能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

〖探究〗将自行车的后轮架空,摇动踏板,用一个塑料片接触辐条,当后轮转速越来越快时,

塑料片发出的声音越来越 (高/低)。

〖总结〗

〖辨析〗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音调与响度反映了声音的两个完全不同的特征。它们彼此独立。就是说,音调高的

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但生活语言中并没有规定音调与响

度的专用词语,故同学们应能根据它们的不同物理意义来区分它们,并养成用音调、响

度等物理概念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的好习惯。如“我不能与他合唱这支歌,他发音太高,

我唱不上去”。这儿的“高”是指 高;“我听不见你说什么,请你的声音再高一点。”

这儿的“高”指的是 大。

【要点3】 声音的音色

〖活动〗(1)播放用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乐曲。

(2)阅读:课本14页

〖思考〗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不同?

〖总结〗 1.声音的高低叫做 。 1.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各有自己的特色,称为 。

3.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 。 越高,音调越 , 越低,音调越 。 4.通常女生比男生的音调 。女高音、男中音就是指 的高低。

【要点4】探究材料的隔声性能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

距离较长长短响度较响较响弱

巩固练习

1.用手轻按自己喉咙,张开嘴小声发出“啊”,手感觉叫喉部振动幅度小,再大声“啊…”时手感觉

喉部振动幅度大,为说明了。

2.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填“具有能量”或“传

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

音的(填“音调”或“响度”)。

3.图中小明同学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他研究的是()

A. 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B.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 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D. 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4.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加宏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频率D.响度

5.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旋钮,是在调节声音()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6.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其中控制音量大小的是()

7.人们常用“放声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主要指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频率

D. 音色

8.小雨在课外活动中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他在纸筒的开口端打两个孔,并用一根绳子穿过这两个

孔后系紧。如图所示,他抓住绳子的一端,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此装置,筒中空气柱由于_______发出声音。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了,这是由于________(填“振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

9.猪的叫声与小鸡的叫声是不同的:_____叫声的响度小,说明它的发声部位振动的__ ___较小;

_____的叫声的音调低,说明它的发声部位振动__ ___较小。

10.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指拨动

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均选填

“音调”、“响度”或“音色”)。

11.如图所示,将齿轮固定在玩具电动机的转轴上,启动电动机,使齿

轮拨动塑料片,你会发现塑料片发声的音调随着玩具电动机的转速

的增大而,如果我们改用大小相同但是齿更加密的齿轮,

在转动速度相同时,塑料片发声的音调将。

12.如图所示,用硬卡片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拨木梳的粗齿与细齿,卡片

发出声音的主要区别是()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振幅

13.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

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14.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

15.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声音沉闷、嘹亮,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

A.频率高,振幅大B.频率低,振幅小

C.频率低,振幅大D.频率高,振幅小

16.如图所示,7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A. 水振动,水的高度

B. 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 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 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高度

17.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18.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

(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大;

(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高;

(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好。

19.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

“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20.优雅的《梁祝》曲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都很美妙,你能听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演奏,主要是依据

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节奏

21.弦乐器与管乐器发出的音乐有可能相同的是()

A.音调B.音色C.响度和音色D.响度、音色和音调

22.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

“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三者都有

23.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省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关于编钟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发出的悦耳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B.它发声的音色与其它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

C.它发出的悦耳声是它的振动产生的

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的音调

24.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最高的是__ __图;响度最大的是_ __图;音调相同的是____图和____图;响度相同的是_ __图和____图.

兴隆中学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三节噪声及其控制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初步了解噪声和乐音的区别。知道噪声的危害,初步了解控制噪声的方法,并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熟识街道上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和禁鸣标志。

2.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重难点】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自主学习】

1.通常是指那些动听、令人愉快的声音。它是声源做产生的。

通常是指那些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它是声源做产生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声音的三要素、、,实际上是乐音的三要素。

2.噪声是由发声体的产生的。在中考、高考期间,考场周边有“禁鸣喇叭”、“缓行,谢谢合作”等提示牌。其中“禁鸣喇叭”是在处减弱噪声。

3.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在处控制噪声,在中控制噪声,在处减弱噪声。

4.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5.小炎家进行了以下几项装修,你认为哪一项不能减弱噪声()

A.安装空调B.封闭阳台C.给卧室铺地毯D.安装双层玻璃窗

6.研究发现,人能够区分二次声音的时间至少为0.1s,要能听到自己拍手时的回声,你至少要离高墙多远?

7.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一定时间收到回声信号,该处的深度就可计算出来。应用这种方法能不能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学习过程】

引入:

1、感受:播放几段声音。分析归纳:①噪声来源②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和乐音区别③环保角度噪声和乐音有什么不同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阅读P.17的表格,请学生回想在这些环境中的感受,并归类。

讨论:非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比美国20多岁的城市青年还好,这是为什么?

3、噪声控制

隔壁班级放英语录音经常干扰我们上课,请大家想想有哪些方法可减弱这种干扰?通过实例让学生归纳控制噪声的措施:

;;。

针对我们的校园环境,请你说说如何来控制噪声?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音调、响度、和音色;复习音调产生的原因,响度的影响因素;能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认识噪声;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复习声音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构建本章思维导图,培养综合概括能力,使所学知识形成体 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热爱世界,以及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学习重点:了解乐音的特性及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学习难点:构建本章思维导图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产生的。 2、把正在发生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这说明,水的作用是,此实验用到了法。 3、真空罩中的闹钟实验说明了,用到了法或称为法。 4、航天员在太空中能通过电进行交流。 5、利用声波与水波的相似性来学习声波,用到了法。 6、“桌子可以传声”实验中,说明可以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把这样的物质叫做,分为,,。 7、在真空中,声音(填“能”或“不能”)传播。 8、声速的定义:。 9、声速的大小与和有关;空气中的声速V= 。(150C) 10、要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回声到达人耳至少应比原声晚 S,即多少米?(写出计算过程) 13、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1)(2)。 (二)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个特性:、、。 2、音调是指声音的,与有关,越高音调越高 3、频率的定义:,单位,简称,符号。 4、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做,频率范围为。超声波和次声波人类 都听见(填“能”或“不能”)。将、、统称为声。 5、响度是指声音的;与和有关;我们生活中常说的“音量”,指的就是响度。增大响度的方法:(1) (2)(3) 6、物体振动的幅度叫; 7、下图“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当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在此用来反映音叉振幅的大小,这种思维方法叫法。(2)实验中若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和看到的现象是,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8、音色是指声音的,由和决定的。 9、波形图中,形状相同,说明相同;相同时间振动次数相同,说明相同;振幅相同,说明相同。 10、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 观察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波形,如 右图三者音调;响度; 音色是的(选填“相同”或 “不同”)。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教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教学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化学实验安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亲自实践让学生体验注意实验安全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相关知识点回顾】 1.说说实验室下列做法的目的是什么? (1)取用化学试剂时不能用手直接去取或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气体。 (2)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3)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 (4)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结束时,先移去导气管,再移去酒精灯。 (5)禁止给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1)实验室中常用酒精灯进行加热,从安全的角度分析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 的问题: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②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酒精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④不慎碰倒起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⑤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2)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五官以及皮肤的伤口侵入人体而引起中毒。为防止中毒,应注意几点:①应设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使空气畅通。使用.制备有毒气体和有烟雾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外加尾气处理装置。②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和存放食品,餐具不准带进实验室,实验完毕后要用水把手洗干净。③皮肤上有伤口时,不能接触有毒物质,否则会经伤口进入人体而造成中毒。④不可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实验过程若不慎发生意外事故也不必惊慌,要学会如下紧急处理:①玻璃割伤等其他“机械类”创伤,应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等,再用双氧水擦洗消毒,最后敷药包扎。②烫伤应找医生处理。③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湿布或沙子盖灭。④大量浓酸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溶液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洗并涂上NaHCO3溶液,严重的须就医。⑤浓碱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⑥若眼睛受化学物质灼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新 版)新人教版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5、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及其应用。复习重点: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复习难点: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音调及其影响因素。课前预习案自主复习:完成本章下列基础知识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振动,发生才停止。 2、气体、液体和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中传播的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但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具有三个特性,分别是、和。其中,与振动的频率(每秒钟物体振动的次数)有关,且频率越大,越高;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且振幅越大,越大,它还与距离发声体的有关;不同的发声体不同。 4、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频率高于的声叫波,频率低于的声叫波,生活中用超检查身体及胎儿的发育情况用的是波,地震、火山、台风、海啸及一些动物交流时用的是波。 5、控制噪声的三种方法是、、。

6、声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声传递信息的例子有: ;声传递能量的例子有: 。我的疑惑: 课堂探究案探究知识点一: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探究知识点二:关于乐音的三个特征问题(要注意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2、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 A、(1)(2) B、(2)(4) C、(1)(3) D、(3)(4)探究知识点三:环保问题 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

第一章复习教学案

课题: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1) 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规范的基本实验操作,会判断基本实验操作是否正确。 2.学会选择适当的分离和提纯方法(物理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主要根据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来选择。 3.注意基本仪器(如过滤器、冷凝管、分液漏斗、容量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4.能根据除杂原理和要求,正确选择试剂和设计试剂的顺序以及实验步骤。 5.学会有关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及相关概念的判断以及一些简单的计算。 6.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仪器、步骤和误差分析)。 7.能进行有关物理量之间转换的简单计算。 【知识梳理】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一章的全部内容,试试能不能完成下列问题。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问题1】归纳学过的几种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写出原理、仪器、注意事项,画出装置简图) 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问题2】本节学习了哪些化学计量?画出思维导图 【教学建议】以上内容都是最基本的知识点,以经过强化训练,学生应该能够自行完成。 【合作探究】 探究一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1.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原则是什么? 【解析】进行分离与提纯时,所选用的试剂一般只能与杂质反应,提纯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试剂与杂质反应的生成物要易于与被提纯的物质分离。被提纯的物质要复原,尽量不浪费。所选用试剂应尽可能易得到。即符合“多得”“不增”“不减”“易分离”“易提纯”的原则。 2.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有哪些?(从实验原理、装置图、注意事项等方面总结)

【例1】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它的产品除应用于化学工业本身外,还广泛应用于轻工业、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石油化学工业以及公用事业。氯碱工业中制碱 的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中含有泥沙和Ca2+、Mg2+、Fe3+、S-等杂质,不符合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精制。学校实验小组精制粗盐水的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所用玻璃仪器是。 (2)在第Ⅱ步中,加入过量试剂甲后,生成了两种大量的沉淀,则试剂甲为溶液。 (3)在第Ⅴ步中,加入试剂丁直到溶液无明显变化时,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1)过滤玻璃棒、漏斗、烧杯 (2)NaOH (3)NaOH+HCl 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探究二离子的检验 如何检验Ca2+、Cl-、SO42- 、CO32-?(写出试剂、操作过程) 【解析】 【例2】化学实验探究小组在学期末接受了一项新的任务,实验室中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2CO3、Na2SO4、H2SO4、BaCl2中的某一种,为确定各是何种溶液,他们分别进行了以下实验:(1)A+B→溶液+气体;(2)C+D→溶液+沉淀;(3)B+D→溶液+沉淀(X);(4)A+D→溶液(Y)+沉淀;(5)沉淀(X)+溶液(Y)→溶液+气体。 由以上实验可知A为,B为,C为,D为。 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 (2);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复习基础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2.掌握两种物理实验方法 3.知道声音的特性,会识别波形图 4.会利用回声测距 重点:声音的特性及波形图的识别 难点:涉及声源移动的回声测距问题 【疏理知识,落实双基】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易错题:如图是真空铃实验装置,把正在响着的铃放在玻璃罩内,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 (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_____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 铃声将会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2)假如抽气机若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当你靠近玻璃罩时______(能/不能)听到铃声;我们可以由此推理得出。 发现: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2.声音的传播 (1)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的形式传播。 (2)介质:、、均能传声,真空传声。 3.声速 (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的,在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还与有关,在15摄氏度空气中声速是。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再进入人耳,这个声音叫回声。回声的重 要应用是测距和定位,测量原理是________。 考点二声音的特性 易错题: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发现: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个特性是、和。 名称概念影响因素相关关系 音调声音的发声体的频率频率高,则音调; 频率低,则音调。 响度声音的(强弱), 常用分贝(dB)表示发声体的振幅及距离发 声体的远近 振幅大,则响度; 振幅小,则响度。 音色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决定。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一般音色 考点三声的利用 易错题: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回声定位的是() A.蝙蝠夜间进行觅食B.捕鱼船的声呐系统C.医学上的超声洗牙D.倒车雷达发现:

中考复习1[1]声现象导学案.doc

1.声现象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 2、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途径。 重点难点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音的特性及决定因素; 2、噪声的危害与控制,超声波、次声波特点应用。学习过程 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物体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真 空传声。 3>声音是一种波: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声 波能粉碎小石头,表明声音具有。 4、声速:声速大小取决于o通常情况下, v固v波v气。15 °C空气中的声速约 为o 5、回声:回声是声音传播时遇到障碍物时而 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以上, 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nic 针对练习 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衅 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 / 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r X B、声音产生的原因r a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 鼓血血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C、听到的鼓声是鼓而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 3、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的大地震。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 力不是大声呼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的机会。用物理学知识 解释他们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的原 理,在他们的求救行为中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用硬物敲击后墙壁或管道发生而产生的。 考点2.声音的特性 1、、、是反映声音特性的三个物理量,人们常将它们称做声音的三要素。 2、响度:声音的叫做响度。响度与有 关,还与有关O 3、音调:声音的叫做音调。音调与有 关,频率指,其单位为—。 4、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其音色。 针对练习 1、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2、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 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 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3、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 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 手指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心. W 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 尺发:11声音的不同, 改变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显示的波形。叩乙内 其中)*,音音调相同的是_图和图;响度相同 的是图和图。 5、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Hz,人耳(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 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_________ 次。 考点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和乐音的区别 乐音通常是指物体做发出的声 音,乐音的波形是的; 噪声通常是指物体做发出的声 音,噪声的波形是的。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 2、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 3、会知识的应用。 知识回顾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产生的条件 (1)声音产生的条件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放大法”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许多发声体振动不明显,不易观察或找到,必须借助轻小的物体将这样的发声体的 振动进行“放大”,才容易找 到声源。如图所示,小纸片 在播音的扬声器中或者发声 的鼓面上振动。 2.声源 (1)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2)发生的物体 ①固体可以发声:用手刮梳子齿时,梳齿振动发声;人在讲话或唱歌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振动,说明人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发声;心脏的跳动声是心脏振动而发出的;用小槌敲击音叉时,用手接触音叉能感觉到音叉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水花四溅,再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②液体可以发声:溪水哗啦啦地响,说明水振动发声。 ③气体可以发声: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 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 吹,柳笛就发出声响,该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振动而产生的;喇叭能 发出声音是由于喇叭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 (1)声音传播的方式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叫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最快,气体中最慢。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4.声速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叫声速,单位是m/s ;声速的计算公式是t s v ;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 。 (2)回声产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利用回声测距。 ①回声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t : a .当△t >0.1 s 时,能区分回声与原声,即能听到回声。 b .当△t <0.1 s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不能听到回声。 ②反射面光滑,反射效果较好,易听到回声;反射面粗糙、疏松多孔,声音会被吸收,不易听到回声。 ③回声的利用与防止:回声测距与测速(s=vt /2)、电影院的墙壁。 二、声音的三要素 1.声音的三要素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教育学第一章教学案例

案例: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原名文濬,后改知行、行知。他1914年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期间,得到著名教授杜威、孟禄的赏识,并与克伯屈等过从甚密。他于1917年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之聘回国,介绍实用主义教育理论。1923年,他辞去东南大学教职,与朱其慧、晏阳初在北京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先后赴河南、浙江推行平民教育运动。1927年春,他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晓庄学校,确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并亲自实验,希望从乡村教育入手,寻找改造中国教育和社会的出路,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兴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1930年晓庄学校遭当局查封,他因受通缉而亡命日本。他于1931年春回国,1932年,他在上海郊区大场创办山海工学团(取宝山和上海的第二个字),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力图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以达到普及教育;1939年,为了收留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在上海逝世。毛泽东评价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之为"万世师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何谓"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可见,"生活即教育"的意思就是说,教育最初就是为了人的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具有教育的作用,生活有好有坏,生活的教育作用也有好有坏,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才能教人积极向上。 "生活即教育"是针对中国教育长期脱离普通民众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提出来的,同时也是批判继承了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提出来的。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主张把社会上的生活引入学校,使学生通过这种生活来获得经验,形成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陶行知则认为,"教育即生活"只是把社会上的生活引人学校,还不是真正的社会生活,仍然是一种"鸟笼式"的生活教育。他主张以真正的社会生活,以民众改造社会和自然的全部社会实践作为教育内容,实行真正的生活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陶行知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陶行知说:"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在笼子里一样。它从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都吸收进来,所以易弄假。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皋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从陶行知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推知其"社会即学校"的基本主张是:要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生活单位都担负起学校的职能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大学校。同时,学校必须突破围墙之限,要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实行开放式办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新 人教版 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课前复习归纳本章知识点,并完成自主导学。 三、学习目标 1、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并分析相关的应用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自主导学导学 1、声音条件: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例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悦耳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 B、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不能直接用口语交谈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例 2、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导学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传播声音的介质有、、。 (2)声音以形式向外传播,真空传声。 (3)声音在150C空气中的速度 m/s、声速大小跟有关,还跟有关。 例 3、在学习“有趣的声现象”时,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弱; ②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你认为,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声音发生原因的是_ __ ;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__ _(填序号)导学 3、声音的特征:声音是由、、显示其特征的。 (1)音调: ①音调决定的因素:发声体振动的;②音调与频率对应关系是: ,音调越高。,音调越低。 ③频率高于20000Hz叫做;频率低于20Hz叫做、(2)响度: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是:发声体的和应关系: ,响度越大。,响度越小。 (3)音色:音品、音质,影响音色的因素有:材料、结构。

声现象 复习 导学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 第四章声现象导学案学生姓名:_________ 成绩等次:____ 第四章:声现象总结复习 [知识回顾]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而产生的,_____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一种____,它具有 ______。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不能传声。____、_____、______均能传声。声音在150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中次之,在_____中传播最慢。 2.乐音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___的。乐音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其中声音的_____叫音调,音调与______有关,频率___,音调高,频率___,音调低;声音的______叫响度,响度与______有关,_______,响度大,响度还跟人到声源的____有关,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越___;即使某两个人的音调与响度都一样,他们的_____也不同,此时声波的_____也不同。 3.噪声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_的.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和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减少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1)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如图书馆里要求保持安静,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等;(2)在_________中减弱噪声,如在公路和住宅区设置_______和_______(3)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罩。 4.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_______之间.频率高于________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频率低于________的声波叫次声波,监测与________次声波有助于减少它的________并可用来预报________、________和监测____________。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得_______,很容易______障碍物,而且__________。 [课堂导学] 1.在桌子上放一些米粒,敲击桌面,看不到桌子在______,却听到______,看到米粒在______,这说明桌子在______. 2.“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传到人耳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 ) A.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 C.岸——空气——鱼D.岸——水——鱼 5.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6.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7.炎热的夏季,当雷雨来临时,闪电过后往往雷声隆隆,不绝于耳,“雷声隆隆”的原因是 . 39

《大学》第一章教学设计

《大学》第一章 肇庆高新区中心小学邱一苹 一、《大学》介绍: 1、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 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 南宋朱熹52岁把《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合刊,称为“四书”。 2、平时我们都说四书五经,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其中《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是从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首,大部分都是民歌。它的开篇第一章第一篇诗歌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南宋朱熹 朱熹天资聪慧,5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6岁以指在沙滩画八卦; 少年时授业“五夫”中的三位先生【刘子翚huī(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18岁“乡贡”被录取;19岁中了进士;24岁泉州同安县任主簿,怀着治国平天

下的理想抱负,实施“教礼义,厚风俗,戢(jí)史奸,恤民隐”的治县方针。南宋,金兵入侵,帝王昏聩(kuì),朱熹坚持反对与金人议和,始终坚守作为“士”守“节”的执政理念。他开办白鹿洞书院,设立讲座,亲自讲学,后人敬仰他尊称“大儒朱熹”,是继孔孟以来最杰出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闽学派的代表人物。 4、春日(南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课题释疑 1、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2、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3、“大学”就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师:明白了《大学》的要求后,我们一起学习《大学》第一章。 三、诵文疏义 1、第一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明了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第二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主备:段传友同备:姚文斌审核:初中物理组学生班次与姓名: 一、课标告诉我们: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 二、本我们要做到: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三、预习导学: 1、观察与思考: 在一次风较大的时候,观察旗杆上的国旗,当你听到国旗在风中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国旗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当风停了以后,国旗不再发声,这时国旗在旗杆上不再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 实验一:将钢尺(或塑料尺)的一端紧压在桌边,让另一端伸出桌面外,用手拨动另一端,观察钢尺发声时情形。 实验二:将你的耳朵紧贴在课桌一端的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端用手轻轻地敲击;再使耳朵离开,用手以同样大的力度敲击桌面。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 3、动脑想一想: a.实验一中的钢尺产生声音时有什么特征?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b.实验二中第一次敲击声是在桌面的一端发出的,但耳朵贴在桌面的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当耳朵离开桌面时,我们同样可以听到敲击声,这次的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传到耳朵的? c.我们平时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通过什么物质传到耳朵中的? 四、通过预习我会做: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停止,声音就消失。 2、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_______,它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并且以形式传播。 3、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__能够传声。 4、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_______不能传声。 5、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________。在15℃时空气中的这个值是___________。 6、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

声现象 复习导学案

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一、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声具有能量,了解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2、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音乐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常识性地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3、通过观察、分析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能够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4、了解回声和共鸣,了解混响现象。 5、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二、基础知识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 2、声 速: ,用表示,单位:。计算公式: 声速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还与有关。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频率: 超 声: 次声: 人耳的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 4、乐音的三个特征: (1)音 调:日常描述: 影响音调的因 素: (2)响 度: 日常描述: 影响响度的因 素: (3)音 色: 日常描 述: 影响音色的因 素: 5、回声:

次声波的应用: 11、声识别技术的应 用: 三,知识链接 声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最初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让同学们通过对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理解乐音与噪音,知道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会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本章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乐音的三个特性;噪声及其控制;超声与次声的应用。难点:乐音的三个特征的区别。本章考查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探究题。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是主要题型,它们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答题和探究题是相对较难的题型,它们考查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但是,请同学们树立信心:本章知识都很简单,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基础知识,得满分是很容易的。 四,预习练习 基础题 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的树叶发现“沙沙”的响声,这种声音是 () a、空气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播 b.树叶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播c.树叶振动产生并由大地传播 d.空气振动并由空气传播2.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于()振动引起的。 a.蚊子的嘴 b.空气 c.翅 翼 d.声带 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 b.传播声音的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 d.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4.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 a.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 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 d.月球上没有空气 5,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不一样,“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不一样。 6,向远处呼喊时,为了使声音传得远一些,可以用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或用“土喇叭”,其目的是为了减小声音的________,从而使声音的________更大些。 7,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琴键,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原因是________;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键,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不同,原因是________;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8、拉二胡时,拉紧弦可以________音调;由细弦改为粗弦时,可以________音调,按弦的手指向下移动时,可以________音调。(填提高或降低)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导学案 第1学时 内容: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3、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 二、探究新知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练习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三、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 0.6, +1 3 , 0,—3.1415, 200,—754200, 2、举出几对(至少两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第一章《声现象》教学案汇总

兴隆中学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一节声音是什么 班级:姓名: 【目标】(1)通过科学探究,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4)知道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掌握声速相关的计算。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能描述发声体的主要特征。 【难点】设计探究实验,能分析解释简单的声现象,进行声速的计算。 【要点1】声音的产生 〖活动〗利用一张纸、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等身边物品,使它们发出声音。试试看,你有多少种方法? 〖分析〗物体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探究〗音叉的发声 〖质疑〗(1)我们说话时,声带在振动吗?如何论证? 。 (2)敲击鼓面发声时,鼓面在振动吗?如何论证? 。 (3)发声的物体一定是固体吗?。 〖思考〗古诗“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各种声音的声源分别是什么? 。 〖总结〗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停止,发声停止。 2.发声的物体叫做。

【要点2】 声音的传播 〖活动〗(1)你把耳朵紧贴着课桌的一端,你的搭档在另一端用铅笔轻轻敲击, 你听到声音吗?将耳朵离开桌面,再听敲击声,比较一下两次声音是否一样? (2)将衣架挂在细绳中央,用铅笔敲击衣架时,仔细聆听。再用绕有 细绳的食指堵住双耳,你又听到了什么? (3)把耳朵贴在盛水鱼缸外面,把石头放在水中敲击,你听到了什么? (4)将一部正在播放MP3的手机用细线悬挂在广口瓶中央,再把瓶内 空气抽出。仔细听声音有什么变化? 〖思考〗如果瓶内空气越来越接近真空,那么声音还能传播出来吗? 〖质疑〗瓶内空气能全部抽掉吗? 〖总结〗 【要点3】 声音是一种波 声能 〖思考〗声音传播为什么一定需要介质,声音在介质中又以什么形式传播呢? 〖活动〗 〖总结〗 1.声音可以在 、 、 中传播,在 中传声效果好。 物理学中把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2.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 1 .声音在空气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2.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 。

复习教学案 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1 (2)

本文为本人珍藏,有较高的使用、参考、借鉴价值!! 第一章 图形与证明(二) 【知识回顾】 【基础训练】 1.(08,盐城)梯形的中位线长为3,高为2,则该梯形的面积为 。 2.(08,南京)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70°,则它的底角为 度。 3.(08,乌鲁木齐)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 和6cm ,则它的周长为 A .9cm B .12cm C .15cm D .12cm 或15cm 4.已知梯形的上底长为3cm ,中位线长为5cm ,则此梯形下底长为__________cm . 5.(08,梅州)如图,点P 到∠AOB 两边的距离相等,若∠POB =30°,则 ∠AOB =_____度.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4.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5.中位线 三角形的中位线 梯形的中位线 注意: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 ,则:其高为: ,面积为: 。 1.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3.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4个判定定理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3个判定定理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3个判定定理 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2个判定定理 注注意:(1)中点四边形 ①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新四边形是 ; ②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新四边形是 ; ③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新四边形是 ; ④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新四边形是 。 (2)菱形的面积公式:ab S 21= (b a ,是两条对角线的长) 注意: (1)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路:通过分割和拼接转化成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进行解决。 即需要掌握常作的辅助线。 (2)梯形的面积公式: ()lh h b a S =+=21(l -中位线长)

第一章_声现象_复习导学案

1 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教导学案 【复习目标】 (1)查漏补缺,将本章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强化与声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解析。 (3)进一步夯实与声相关的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研究。培养归纳、分析、总结的思维能力。 【自主复习】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 停此,发声停此。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 、 、 均能传声。在150 C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声音是一种 ,它具有 。 2、声音的三要素: 、 、 。其中声音的 叫音调,音调与 有关,_______,音调高,_______,音调低;声音的_______叫响度,响度与_______有关,_______,响度大,_______,响度小,即使某两个人的音调与响度都一样,他们的_______也不同,此时声波的_______也不同。 3、从物理的角度来看,乐音的波形是_____的,噪声的波形是____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 ____、__ __和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少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1)在_____处减弱噪声,如图书馆里要求保持安静;(2)在______中减弱噪声,如将家中面临公路一侧的窗户关好;(3)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罩。 4、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__之间,叫做________,频率高于________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频率低于________的声波叫次声波,次声波可用来预报________、 等自然灾害和监测____________。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得_______,很容易______障碍物,而且_______ 。 【课堂导学】 1、 预习反馈。 2、 边讲边练: 【例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变式训练】 “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 【例2】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 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变式训练】 小提琴是我国人们喜欢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 【例3】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 .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① 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 .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② 跟 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 .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 ,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A 、B 中① 和② 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2)文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 (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 左右,声具有 。 【变式训练】 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其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称为___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 【例4】小明正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歌唱家的歌声通过 传到收音机,这歌声对正在专心做作业的小良来说是 (乐音/噪声)。 【变式训练】 城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 ) A .噪声的产生 B .噪声的传播 C .噪声的接收 D .以上三种均是 【当堂检测】 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 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 高。 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 3.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A .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B .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 .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 .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 4.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 ) A.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岸——空气——鱼 D.岸——水——鱼 5.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图中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 A .该地有乐队,可以出租 B .道路弯曲,注意行车安全 C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D .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