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红花的成分研究进展

红花的成分研究进展

红花的成分研究进展
红花的成分研究进展

红花的成分研究进展【摘要】目的:综述近几年来红花的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红花主要含有色素、黄酮类化合物及酚酸等化学成分。其中有效部位为红花黄色素,其提取方法主要为水提法。在质量标准研究方面,多以单一成分为参照,采用指纹图谱技术对红花的质量进行研究。结论:红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已较全面,但质量研究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红花;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etorius L.的干燥花,别名草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红花籽中含80%左右的亚油酸,常用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原发性脂肪酸缺乏症等[1]。本文对红花的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1. 化学成分

1.1 常见的化合物

红花中主要含色素、黄酮类化合物、酚酸、脂肪酸、挥发油、多炔及其他成分。色素主要指红花黄色素和红色素。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以山奈酚为母体和以槲皮素为母体的

糖苷组成。另外还有红花醌苷、新红花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其他类已鉴定出的化合物有:2,3,4,9.丁香苷(syringin)、四羟基-1-甲基-1-H-吡啶并[3,4-b]吲哚-3-羧酸(2,3,4,9-tetrahydro-1-methyl-1-H—pyrido[3,

4-b]indole-3-carboxylic acid)、阿魏酸、对羟基桂皮酸、胸腺嘧啶-2-脱氧呋喃糖苷

(thymine-2-desoxyribo-furanoside)、ethyl-α

-D-1yxofuranoside、胡萝卜苷、8.谷甾醇、棕榈酸和硬脂酸的混合物、异戊酸、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酰香豆酸酐、芹菜素、十六烷酸甘油酯、反-3-十三烯.5,7,9,l1-四炔-1,2.双醇和反-反-3,l1-十三烯-5,7,9-三炔-1,2-双醇等[3-6] 。

1.2 色素的提取

药理表明红花黄色素是红花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现今报道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有机溶媒提取和纤维素酶法等提取方法。

1.2.1 水提法

红花黄色素为水溶性色素,其色泽随溶液pH的变化而变化,其对光、热和大多金属离子稳定,但易受维生素C的影响。综合提取工艺研究的结果,较优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媒为水或pH= 3的酸水;料液比1:13~1:100;温度70℃以下;提取1~4次,每次10 min~4 h不等;提取方法有

回流、浸泡、超声和水搅拌等[7-12]。红花黄色素常以大孔树脂来纯化分离。陈燕忠等[13]以大孔吸附树脂H 纯化红花水提液,上柱样品量与树脂量用量之比为1:10(W :V),洗脱速度1.0 mL/(min?cm2)。金鸣等[14]将红花水提液上

D-4020型非极性大孔树脂柱,水洗脱糖类等杂质,以30%和10%乙醇洗脱分别得红花黄色素(SY)和羟基红花黄色素(HSYA),纯度分别为92.4%和83.0%。

1.2.2 有机溶媒提取法

杨忠福等[15]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溶剂及提取方

法对红花黄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水和70%甲醇对红花黄色素的提取效果很好,80%丙酮提取率较小。吴冬青等[16]对红花黄色素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为酸乙醇溶液(pH=2.0),物料比为1 g:10 mL,提取温度为60℃,浸提2 h。何平[17]以溶剂萃取的方法,从干燥红花中分离提取水溶性黄色素,确定了最佳萃取溶剂为40%乙酸溶液及最佳萃取时间为4 h,并发现光照或日晒对红花黄色素有一定的影响,金属离子Fe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zn有明显的增色作用。郁晓艺等[18]采用均匀设计对红花黄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对照品,确定红花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50倍量50%乙醇,室温下提取4次,30 min/次;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法测定了不同工艺提取物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及提取率。

2. 质量标准的研究

2.1 定性研究

周晓英等用HPLC法建立红花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以山奈酚为对照品,检测10批红花的指纹图谱,确定了9个共有峰。孙沂等以利福平为参照物,建立了10批红花道地药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并与9个产地的红花药材以及红花的对照药材加以比较,标定共有峰12个,确定了腺苷、芦丁、槲皮素。赵明波等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作为参照峰,分别对31批不同产地的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确定共有峰36个,试验结果表明,在新疆主产地收集的17批红花药材指纹图相似度较高。张戈等采用HPLC法对分布于我国11个省份的红花药材(共36份样品)进行色谱分离,对不同种质红花药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个省份的不同种质红花药材可以聚为两类,生长于西北地区的红花品种之间相似度较高,生长于中部、南部地区的红花品种之间相似度较高。宋金春等测定了23批不同产地的红花药材的HPLC 指纹图谱,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对照品,最终确立21个共有峰,其中10批新疆样品相似度较高,而13批其他产地样品质量差别较大。邓开英等采用HPLC法对红花的指纹图

谱进行了研究,以6-羟基山奈酚-3-O-葡萄糖苷为对照品,测定了16批样品,最终确定了红花35个共有峰。

2.2 定量研究

2.2.1 黄酮类

红花中黄酮类成分的测定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库仑滴定法、分光光度法、HPLC法和HPCE法。在测量总黄酮含量的研究中,余红等应用库仑滴定法测定了4个不同产地红花样品,总黄酮含量为12.6~14.8%;张戈等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在山西、新疆两个生态地区栽培的不同红花品种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4.02~6.95%和1.63~6.54%。许多研究者采用HPLC法对红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随产地不同而有变化;芦丁的含量为0.019~2.27%,槲皮素含量为0.28~0.74%,山奈酚的含量为0.14~0.58%,山奈酚-3-O-芸香糖苷含量为0.093~0.858%,6-羟基山奈酚-3-O-葡萄糖苷的含量在0.029~0.13%之间。孙沂等用HPCE法测定了红花中腺苷、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10个来自不同产地红花样品中,腺苷含量在0.142~0.439 mg/g之间;芦丁含量最低0.813 mg/g,最高2.160 mg/g;槲皮素含量在1.336~2.905 mg/g范围内。

2.2.2 色素类

郭美丽等用UV、HPLC法测定了4个不同产地红花药材中黄

色素及腺苷的含量,黄色素含量为24.90~40.34%,腺苷含量38.7~392.7ug/g;并采用体外实验比较不同产地红花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建立了化学成分含量与药理作用之间的量化关系,认为新疆吉木萨尔红花腺苷含量最高,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最好;云南巍山红花黄色素含量最高,对凝血酶原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延长作用最好。赵明波等采用HPLC法测定红花中羟

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26个不同来源的红花样品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在0.60~2.65%之间。刘月庆等引以香草酸为内标物,用HPLC法考察了4个不同产地红花中红花

黄色素A 的含量,分别为1.25,1.08,1.14,1.04%。王慧琴等用红花红色素作为对照品,采用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红花和商业红花产品中红花红色素的含量在

0.26~0.48%之间。他们还分离纯化了红花中Safflower yellow A,Saflomin A,Saflower yellow B,Safflomin C 4种红花黄色素,并以此为对照品,用RP-HPLC法测定了3

个不同产地红花中4种红花黄色素的含量,分别为34.3~48.2 mg/g,26.3~44.0 mg/g,6.3~10.6 mg/g,1.6~3.0 mg/g(n=6)。刘超等对红花药材进行了质量评价,应用HPLC法及其他方法测定红花黄素、红素、腺苷等,比较不同产地10个红花样品化学成分的含量,红花黄素为

红花的现代研究进展 论文

红花的现代研究进展论文 关键字:成分治疗研究作用抑制活性缺氧红花红花油红花黄色素 作者:杨丽华张敏马春杨戈 【关键词】红花;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 现代研究表明:红花集药用、食用、染料、油料和饲料于一身。红花油是世界公认的具有食用、保健、美容功用的功能性食用油。红花油在国际上被作为“绿色食品”,其亚油酸含量是所有已知植物中最高的,达80%,号称“亚油酸之王”。并且在医药工业上,红花油常常用作血液胆固醇调整、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剂及预防剂的原料。适用于各种类型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高血压、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并可用作脂肪肝、肝硬化、肝功能障碍的辅助治疗。红花油还广泛用作抗氧化剂和维生素A、维生素D的稳定剂。红花油酸值低、黏底小、脂肪酸凝点低、油色浅、清亮澄明,可作为药用注射油。红花花冠不但可作为药用,还可提供天然食用的黄色素、红色素,是理想的食品添加剂,还是高档化妆品、纺织品的染色剂,且对人体有抗癌、杀菌、解毒、降压及护肤的功效。饼粕中制得蛋白质浓缩粉和分离物,可作为食物的强化剂。 1 化学成分 目前红花中已分离鉴定的化学成分有60多种〔2〕,其中主要有黄酮类、木脂素类、多炔类等,有药效的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包括红花黄色素(saffloryellow,SY,有些文献亦称之为红花总黄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yellow A,HSYA)等;脂肪酸:红花中含有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红花多糖:该成分是由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和中乳糖以β键连接的一种多糖体。1906年日本龟高德平从我国河南产德红花干花中首先分得红色素,含03%~06%;含红花黄色素(SY)查耳酮类化合物为20%~30%〔3〕。为进一步揭示红花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基础,开发其活性成分,尹宏斌和郭美丽等对红花进行乙醚和乙酸乙酯提取,并对所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出了18个化合物。红花中富含大量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B、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铁、锌、铜、磷、硒、钙、钾、钠、铬、钼等,而且还富含多糖和腺苷等物质〔4〕。 2 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2 1 对心功能及血管的影响 小剂量红花煎剂对蟾蜍心脏有轻微兴奋作用,使心跳有力、振幅加大,对心肌缺血有益;大剂量对蟾蜍反而有抑制作用,而扩张体冠动脉及股动脉。此外,还能解除血管平滑肌的痉挛并增强耐缺氧能力,阻止血栓进一步发展并逐步缓解血栓,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能较好地改善心肌及脑组织的微循环障碍,起到治疗冠心病及脑血栓的效果〔5〕。 2 2 降低血压、血脂的作用

人参化学成分及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化学 论文(设计)题目:人参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2013年11 月22 日

目录 摘要 ..................................................................................................................................... I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2.1人参皂苷 (2) 2.1.1人参皂苷的分类 (3) 2.1.2人参皂苷的药理作用 (6) 2.2脂溶性性成分 (8) 2.2.1脂溶性成分的抗菌作用 (8) 2.2.2脂溶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 (9) 2.3多糖类物质 (9) 2.3.1人参多糖类物质的调节免疫作用 (9) 2.3.2人参多糖类物质的降血糖作用 (10) 2.3.2人参多糖类物质的抗肿瘤作用 (10) 第三章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人参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 现代研究证明,人参可增进食欲、强心、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治贫血、神经衰弱等症。本文对人参化学成分及人参的药理研究的新进展给予综述并对人参的研究作简要展望 关键词:人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第一章前言 中药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是一种名贵药材,同样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药物。经中医临床验证表明人参的主要功效包括有补脾益肺、大补元气、生津安神益智等。临床上人参能够对诸多疾病均能够产生良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对人体滋补强壮作用更加的明显。并且它的化学成分相对较为复杂,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药理作用相对独特,由于现代分离以及分析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参的化学成分的研究也获得了进一步的进展。目前人们对其药理活性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展开论述,从而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第二章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人参的现代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期间对人参的研究大多采用粗制剂或总皂贰成分,固然是由于人参有效成分的含量低和纯化困难,还由于对人参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多样性认识不足。至今,已阐明的人参化学成分包括皂苷、糖类、蛋白质、多肤、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脂溶性成分和其它成分【1】。其中,皂苷被公认为是人参的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 2.1人参皂苷 皂苷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因具有较大的表面活性,在水中震荡或加热时可以产生胶状溶液和泡沫,因而得名皂苷。人参皂苷为人参属植物中主要活性成分,是由皂苷元和糖相连构成的糖苷类化合物,人参中人参皂苷的含量约占人参干重的4%左右。人参皂苷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或无色针状结晶,味微甘苦,具有较强的吸湿性。极性大的人参皂苷易溶于水、甲醇、乙醇,可溶于正丁醇、醋酸和

红花的成分研究进展

红花的成分研究进展【摘要】目的:综述近几年来红花的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红花主要含有色素、黄酮类化合物及酚酸等化学成分。其中有效部位为红花黄色素,其提取方法主要为水提法。在质量标准研究方面,多以单一成分为参照,采用指纹图谱技术对红花的质量进行研究。结论:红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已较全面,但质量研究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红花;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etorius L.的干燥花,别名草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红花籽中含80%左右的亚油酸,常用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原发性脂肪酸缺乏症等[1]。本文对红花的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1. 化学成分 1.1 常见的化合物 红花中主要含色素、黄酮类化合物、酚酸、脂肪酸、挥发油、多炔及其他成分。色素主要指红花黄色素和红色素。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以山奈酚为母体和以槲皮素为母体的

糖苷组成。另外还有红花醌苷、新红花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其他类已鉴定出的化合物有:2,3,4,9.丁香苷(syringin)、四羟基-1-甲基-1-H-吡啶并[3,4-b]吲哚-3-羧酸(2,3,4,9-tetrahydro-1-methyl-1-H—pyrido[3, 4-b]indole-3-carboxylic acid)、阿魏酸、对羟基桂皮酸、胸腺嘧啶-2-脱氧呋喃糖苷 (thymine-2-desoxyribo-furanoside)、ethyl-α -D-1yxofuranoside、胡萝卜苷、8.谷甾醇、棕榈酸和硬脂酸的混合物、异戊酸、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酰香豆酸酐、芹菜素、十六烷酸甘油酯、反-3-十三烯.5,7,9,l1-四炔-1,2.双醇和反-反-3,l1-十三烯-5,7,9-三炔-1,2-双醇等[3-6] 。 1.2 色素的提取 药理表明红花黄色素是红花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现今报道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有机溶媒提取和纤维素酶法等提取方法。 1.2.1 水提法 红花黄色素为水溶性色素,其色泽随溶液pH的变化而变化,其对光、热和大多金属离子稳定,但易受维生素C的影响。综合提取工艺研究的结果,较优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媒为水或pH= 3的酸水;料液比1:13~1:100;温度70℃以下;提取1~4次,每次10 min~4 h不等;提取方法有

博落回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博落回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摘要】博洛回(Macleaya cordata(Willd.) R. B)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叶、果均含多种生物碱,对治疗多种炎症有效,所含生物碱也可抑制肿瘤细胞。我国博落回野生资源丰富,利用博落回开发新的产品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综述了博洛回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关键词】博落回;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al constituents of Macleaya cordata [Abstract] Macleayacordata(Willd as the Papaveraceae perennial herbrhizome,leaf,fruitcontains many kinds of alkaloids,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inflammatory, alkaloid can inhibit tumor cell. Our Macleaya rich wildlife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Macleaya develop new products will have broad market prospects. Review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bolo belongs to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plants [Key words] Macleayordata;Research Progress;chemical composition 博落回属植物概述植物型抗菌产品因其无污染和无残留等独特的药物功能,逐渐成为潜力较大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博落回为罂粟科博落回属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 illd.)R.B)的果实,具有清热解毒和杀虫止痒之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阴道炎、肺炎、皮肤病和肝炎等,并具抗肿作用。 1 主要化学成分 1.1 化学成分分布 通过对博落回的研究发现其主要要用成分存在于根及及全草中,其中:根含有血根碱(arine),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原阿片碱(protopine),α-

中药红花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中药红花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黄芳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4(000)025 【摘要】Objective Modern pharmacological study and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af lower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providing th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drug.Methods By China HowNet (CNKI)detection in the library literature,related to the moder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reports collected saf lower ef ect,the modern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new ideas and views for study.Results The ma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saf lower reflected in improving the circulation system,analgesia,inhibit the apoptosis of nerve cells,the excitement of uterine smooth muscle cells,enhancing immune ability and anti inflammation,made good on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diabetes,phlebitis,malignant tumor treatment available.Conclusion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saf lower wide,has a satisfactory ef ect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目的探讨和研究中药红花的现代药理研究以及临床应用,为临床应用该药物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文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收集中药红花功效的相关现代药理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报道,对其现代发展及新用提出研究思路与见解。结果红花的主要药理作用体

羟基红花黄色素A抗老化作用研究

羟基红花黄色素A抗老化作用研究 目的:老化或衰老(Senescence)是细胞和机体成熟后的一种进行性的退化过程;随年龄的增长和/或外源性不良因素(UV辐射、光解、化学物质等)刺激的加剧,机体逐渐表现出形态和功能特征的一系列变化,同时出现相应的代偿反应。中医对机体衰老机理的研究源远流长,从《黄帝内经》到近代都有阐述和发挥,历年来诸多中医学家均认为实证血瘀与衰老的关系密切,如华佗认为“血脉流通,病不得生”;颜德馨等提出“人体衰老的本质在于气血失调、气虚血瘀”,认为“瘀是原因,虚是归宿;瘀是本质,虚是现象”。 此外,韩明向更是明确提出了“血瘀致衰”的理论,认为瘀血阻滞于筋脉,使脑髓、脏腑、肌表失于濡养是机体老化的关键,而机体老化常见的呆证、癫狂、面色晦暗、肌肤出现淤斑、舌下脉络粗长、巩膜混浊、脉涩结代等皆为血瘀征象。基于以上衰老理论,近年来活血化瘀药抗衰老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大量资料证实活血化瘀药及其活性成分对人体衰老过程中生理、病理、生化、免疫等多方面有调节和改善作用,因此活血化瘀药及其活性成分有望成为重要的抗衰老药。 中药红花Flos Carthami为菊科1年生草本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管状花,主产于新疆,为我国经典活血化瘀药,数千年的临床验证证实了其良好的活血化瘀疗效,目前常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红花中主要含色素、酚酸类、黄酮和脂肪油等成分,其中红花黄色素(Safflower yellow, SY)为红花主要水溶性活血化瘀活性部位。 SY为红花中多种水溶性查尔酮成分的混合物,其中含量最高、活性最强的单体成分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 (Hydroxy safflower yellow A, HSYA),该活性单体也是我国国药准字产品—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批准文号:Z20050582)的主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Zhusheyong Honghuahuangsesu 本品为红花黄色素经冷冻干燥制成的无菌粉末。 【制法】取红花黄色素适量(按含总黄酮80g计),甘露醇40~60g,以注射用水溶解,滤过,最后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分装于1000瓶,冷冻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橙黄色的疏松块状物。 【鉴别】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羟基红花黄色素A 对照品,加水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l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水-冰醋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pH值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631),应为5.0~7.0。 水分精密称取本品0.5g,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32第三法)测定,水分不得过5.0%。 可见异物取本品5支,分别用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的注射用水5ml溶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904第一法及可见异物检查法补充规定)。应符合规定。 蛋白质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取该溶液1m1,滴加鞣酸试液1~3滴,不得产生浑浊。 鞣质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取该溶液1m1,加新鲜配制的含1%鸡蛋清的生理盐水5ml,放置10分钟,不得出现浑浊或沉淀。 草酸盐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取该溶液2ml,加3%氯化钙试液2~3滴,放置10分钟,不得出现浑浊或沉淀。 钾离子取本品1瓶,加水制成250ml溶液。取2ml,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2400)。应符合规定。 无菌取本品,用薄膜过滤法处理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1101),应符合规定。 热原取本品1瓶,加氯化钠注射液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1142),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1ml。应符合规定。 溶血与凝聚2%的红细胞混悬液的制备取兔血或羊血数毫升,放入盛有玻璃珠的锥形瓶中,

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关键词】红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管状花,为主要活血化淤的中药之一,常用于血脉闭塞、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等证。目前世界上共有13种红花,我国仅有一种。红花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和脂肪油两大类,其中查耳酮类化合物红花黄色素(safflor yellow,SY)为红花的主要有效成分。本文就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 1.1 黄酮类化合物 1.1.1 查尔酮类主要为红花黄色素(safflor yellow,SY),它是含有多种成分的水溶性混合物。Takahashi Y等[1]于1982年分离得到红花黄色素A (SYA) ;1984年进一步分离得到红花黄色素B(SYB)[2];Danisova等[3]分离得到SYC。Meselhy 等[4]1993年首次分离得到羟基红花黄色素A (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 。Kim J B[5]等分离得到红花红色素(Carthamin),Yin H B 等[6]首次得到Cartormin。 1.1.2 其他黄酮类主要含有6羟基山奈酚3O葡萄糖苷、6羟基山奈酚7O葡萄糖苷[7],山奈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rtin)、6羟基山奈酚、黄芩苷、槲皮素苷、山奈酚3芸香糖苷和芦丁[8];槲皮树3葡萄糖苷、槲皮树6葡萄糖苷[9]、杨梅素(myricetin)[10]及芹黄素(apigenin)[11],木樨草素(luteoline),木樨草素7OβD葡萄糖苷[12]。 1.2 脂肪酸红花含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二棕榈酸(Dipalmitin)、油酸(Oleic acid)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80% [13]。 1.3 其他Edward H A等[14]分离得到反3十三烯5,7,9,11四炔1,2双醇和反反3,11十三烯5,7,9三炔1,2双醇。刘玉明等[15]提取得到胡萝卜。郭美丽[16]用GCMS分析红花中的挥发油,鉴定了61个化合物。此外,红花中还含有一些糖类,氨基酸等化合物。 2 药理作用 红花黄色素(safflor yellow ,SY)为红花主要水溶性成分,是红花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等作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

MMFSCNG食品添加剂红花黄色素

MM_FS_CNG_0441食品添加剂红花黄色素 MM_FS_CNG_0441 食品添加剂红花黄色素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红花为原料生产的红花黄色素,作为食品着色剂。 2.技术要求 项目指标 干燥失重,%≤10 灼烧残渣,%≤14 吸 光 ≥ 铅(Pb),%≤ 砷(As),%≤ 汞(Hg),%≤ 分子式:C 21H 22 O 11 结构式: 分子量: 4.物理性状 红花黄色素为黄色或棕黄色粉末,易吸潮,吸潮时呈褐色,并结成块状。易溶于水、甲醇,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和石油醚。耐光性较好,在pH5~7范围内色调稳定。吸潮后的产品不影响使用效果。 5.试验方法 .干燥失重的测定 测定手续 称取样品3g(称准至),置于已在105±2℃烘至恒量的称量瓶内,置于105±2℃烘箱中,烘至恒量。 计算和结果的表示 干燥失重(X1,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 X 1(%)= (G1-G2) ×100 (1) G

式中:G1 ——称量瓶和样品质量,g; G 2 ——烘后称量瓶和样品质量,g; G ——样品质量,g。 .灼烧残渣的测定 测定手续 称取样品3g(称准至),置于已在700~800℃恒量的瓷坩埚中,先低温炭化(约300℃),再高温灰化(约500℃),移人马福炉中在700~800℃下灼烧至恒量。 计算和结果的表示 灼烧残渣(X2,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2)计算。 X 2(%)= (G1-G2) ×100 (2) G 式中:G1 ——坩埚和残渣质量,g; G 2 ——坩埚质量,g; G ——样品质量,g。 .吸光度的测定 仪器设备 紫外分光光度计,附1cm比色皿。 测定手续 称取样品于小称量瓶内,置于干燥器中,在室温下干燥24h。准确称量(称准至),溶解在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用移液管吸取10ml滤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液作为被测定的溶液。取出稀释液置于1cm比色皿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400nm波长处,以蒸馏水作参比液,测定其吸光度。 计算和结果的表示 样品的吸光度(A2)按式(3)计算: A 2= (3) G 1 式中:A1 ——实测样品的吸光度; G 1 ——准确称量的样品质量,g。 .铅、砷含量的测定 样品处理 .试剂 硝酸; 硫酸。 .操作方法 称取样品5g(称准至)于凯氏烧瓶中,加玻璃珠三粒,加硝酸10ml,然后小心地缓缓加入硫酸5ml,待反应缓和后,小心加热至瓶中液体开始变棕色时,逐次滴加硝酸至有机物分解完全,再升高温度,至发生三氧化硫白烟为止,此时溶液应无色或微带黄绿色。如温度升高后溶液变棕色,应再加硝酸破坏有机质。 放冷,小心加水10ml,煮沸,赶走残余的硝酸至瓶内发生三氧化硫白烟。如果需要,则可重复数次以除去残余的硝酸,直至液体变成无色透明为止。放冷,小心将溶液用少量水稀释,转入5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凯氏烧瓶数次,洗涤液并入容量瓶中,冷却,加水至刻度,摇匀。此液供铅、砷含量测定用。

红花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红花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红花提取的现代技术以及传统技术,针对目前红花提取工艺研究与开发研究中存在的时间长、能耗大、收率低等传统技术问题,提出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提高浸取效率,采用膜分离技术减少能耗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红花,提取方法,现代技术,传统技术 1. 引言 红花是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管状花,主产于新疆、甘肃、河南等地。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红花黄色素和红花红色素,是天然色素的原料。红花是中医重要的活血化瘀药,红花黄色素为国家级新药,二者均属黄酮衍生物。目前,关于红花利用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三个方面:红花药理研究;红花的提取工艺;从红花中分离和提取核黄素等新的化合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过程是中药生产的关键环节,先进的提取工艺和质量控制手段对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增强中药疗效和稳定性非常重要;在中药提取过程中,由于提取液中成分众多且复杂,对其质量成分的含量进行快速测定往往比较困难。在提取过程中,由于实现有效成分浓度梯度的控制比较困难,导致提取过程依然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无法实时监控提取过程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而使生产工艺很难得到精确控制,导致产品批次间质量差异较大、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研究适用于中药提取过程有效成分含量的快速无损测定方法,将有助于解决中药提取生产过程中质量检测与控制等难题,有助于推进该技术产业化应用和提高该产品质量。以水为溶剂,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可有效降低提取温度,提高传质速率,缩短浸取时间,并提高有效成分的回收。本文重点探讨红花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红花的实验、生产提供依据。 2. 红花概述 2.1红花的有效成分 红花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一直是红花有效成分研究的基础,只有对有效成分能充分的提取才能使之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得到促进和提高。红花黄色素在红花中含量占20%~30%,是含多种有效成分的水溶性成分,被认为红花的主要有效成分。红花还含有红花苷、红花醌苷及新红花苷;淡黄色的花含新红花苷及微量红花苷;深黄色的花含红花苷;橘红色的花含红花苷和红花醌苷。红花花冠由黄变红是由于这些成分的变化而变化。 2.2 红花功效 红花性凉味甘,《本草纲目》中记载:“红花乃天方国人所传,主治妇女血瘀诸症”,具有祛瘀通络,解毒养血的功效,有治疗斑疹血热,吐血,妇女经痛,产后瘀血,腹痛,跌打肿痛等功效。

红花黄色素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红花黄色素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心血管疾病羟基红花黄色素A 红花黄色素(Safflower yellow,SY)是从传统活血化淤中药红花中提取而来,为多种水溶性查耳酮成分的混合物,被认为是红花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红花黄色素又可进一步分离为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B、红花黄色素C,其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 (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被认为是红花黄色素中含量最高的黄酮成分,也是红花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大量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具有活血通经、化瘀止痛之功效,对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1]、糖尿病并发症等有疗效,并具有抑制免疫、抗炎、抗肿瘤等广泛作用。近年来对该药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1 降压作用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常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目前造成人类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的发生机制错综复杂,如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

活,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平滑肌细胞增殖等。目前为止,大量的实验表明红花黄色素具有降压作用。 1.1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刘发[2]等将1g·kg1·d1和2g·kg1·d1的SY连续四周周周后作用最强,且降压的同时对心率无明显影响。通过放射免疫法发现给药五周后两组SHR的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均有所下降,仅在SY大剂量组AngⅡ降低显著。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强烈的缩血管物质,是维持和升高血压的关键物质。高血压时,RAS过度激活.血液循环中AngⅡ增多.直接引起血管收缩.血管壁增厚使血压升高:组织中AngⅡ增多则对组织器官产生长期的损伤.导致器官发生结构的改变。SY可通过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来降低血压,而且能降低AngⅡ增多对组织器官产生长期的损伤。 1.2 保护内皮细胞血管壁由内向外可分为内膜、中层、外膜三层,内膜主要为内皮细胞,1993年Ross[3]提出内皮功能障碍概念,逐渐比较深入认识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VEC不仅仅具有屏障作用,还是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具有强大的内分泌、自分泌、旁分泌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ET与N0的失衡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N0是最主要的血管舒张因子,而ET是迄今所知的最强力的血管收缩因子。目前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研究都已证明高血压和内皮功能障碍呈正相关,二者相互影响。SONG Yan[4]等将不同浓度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

红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红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康 丽1,颜晓燕2△Ξ ,辛志伟2 (成都医学院,1104级临床医学本科班;21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四川成都610083) 【关键词】 红花;药理 【中图分类号】 R282171/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193(2008)0620136203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 1)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河南、浙江、四川、云南、新疆等地。历代医书及《本草纲目》中均有详细记载,是活血化瘀的传统中药之一。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红花黄色素(saffloryellow ,SY ),羟基红花黄色素A (hy 2 droxysafflor yellow A ,HSY A )、红花苷、红花醌及新红花苷等,各国 学者对其活血化瘀等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就2000年以来对红花的药理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供广大研究者参考。 1 抗凝作用 血小板激活因子PAF (platelet avtivating factor )是最强的血小板聚集激活剂,在血液循环疾病中起重要介导作用,红花中的水溶性成分红花黄色素主要含查尔酮类成分,金铭,陈文梅等人的研究发现红花总黄色素抑制PAF 导致的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内游离Ca 2+浓度的增加[1],红花黄色素(SY P ,safflower yel 2 low pigment )在体外对氘标记的PAF 与血小板受体结合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在离体条件下,红花黄色素能抑制PAF 与受体的结合,且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夏雨叶等人研究发现 [2] 羟基 红花黄色素A (HSY A )1~4mg ?kg -1静脉注射对血栓形成和AA (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减轻由 于AA 的释放可能导致的脑缺血后低灌注、血小板微血栓形成及脑循环障碍。SY P 还能明显降低特发性水肿患者全血黏度 (高切、低切),血浆黏度,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加快微血流,改 善微循环。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血浆中TX B2水平明显上升,循环血中血小板被激活,释放反应增强,释放TX A 2明显上升,血浆6-酮基-PG F 1a 水平在缺血-再灌后明显下降,血管内皮细胞严重受损,合成PGI 2下降,血浆中TX A 2/PGI 2的平衡失调,红花注射液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激活和释放TX A 2及PGI 2的释放,纠正循环血中TX A2/PGI2的平衡失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2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诸多文献报道都显示红花具有抗氧化活性,降低细胞氧化损伤,其抗氧化的作用也是其治疗心肌缺血、脑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之一。徐持华等人[3]研究了红花黄色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红花黄色素能是各种内源性抗氧化酶(S 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不同程度的升高,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 DA )的生成,减少缺血心肌自由基生成并阻止自由基损 伤。杨宝峰等人[4]的研究显示,红花黄色素313μg ?L -1的剂量能明显改善由H2O 2诱发的豚鼠心室肌动作电位时程的缩短,预先用SY P10min 后,外源性氧自由基H 2O 2引起的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的L -型钙电流的抑制作用得到改善,说明其能够清楚自由基,对氧自由基所致的心肌细胞电生理异常有保护作用,但SY P 不能改变氧自由基对内向整流钾电流的抑制作用。在抗衰老研究中,SY P 能不同程度地升高衰老模型小鼠线粒体内 Mn -S OD 、Ca 2+-ATPase ,复合体Ⅰ及复合体Ⅱ+Ⅲ的活性,降 低M DA 的含量,对线粒体膜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孙佳彬等人[5]研究还显示,SY 各剂量组能不同程度地升高衰老模型肝线粒体膜磷脂成份PC (磷脂酰胆碱),PE (磷脂酰乙醇胺)和 C L (心磷脂)的含量和Ca 2+含量,降低P LA 2(磷脂酶A 2)的含量, 其中以生药剂量12g ?kg -1组效果最显著,改善肝线粒体膜磷脂组成,维持Ca 2+稳态。 3 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近年来,关于红花提取物对基因调控的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丘志春等人[6]的研究显示SY P 能显著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 MC )的快速增殖生长,并以浓度依赖方式影响细胞周期分布,阻止细胞于G 0/G 1期,抑制细胞DNA 的合成,同时,能以浓度依赖方式降低P65的表达,下调VS MC 细胞NF -КB 的活性,是其治疗血管增殖性疾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基础。Caspase -3即半胱氨酸蛋白酶,是细胞凋亡促动剂,在细胞凋亡调控过程中居中心位置,而Bcl -2是凋亡的抑制剂,红花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其抑制促凋亡剂Caspase -3的表达,增强凋亡抑制剂Bcl -2的表达有关,即通过影响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而实现抗凋亡作用1陈铎葆等人[7]研究了红花黄素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能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下调Bax 基因蛋白表达,上调Bcl -2基因蛋白表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兴奋性氨基酸的兴奋性细胞毒作用是导致缺血后神经细胞坏死及凋亡的重要因素,谷氨酸 (G lu )是脑内最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受体分为离子型(mG luR )和代谢型(iG luR ),mG luR 中的N -甲基-D -天冬氨酸 受体(NM DAR )是介导其细胞毒性作用最重要的受体[8],羟基红花黄色素A (HSY A )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早期(缺血再灌注 12h 之内)NM DAR1的蛋白表达,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NM 2DAR 蛋白基因表达、转录、翻译过程中的某个环节有关,同时HSY A 可上调后期(缺血再灌注24h 之后)NM DAR1的蛋白表 ? 631?Ξ△ 通讯作者:颜晓燕

中药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中药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王艳伟 张哲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12(007)032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联合用药;冠心病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研发技术的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药注射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红花黄色素注射液也是中药提炼出来的针剂,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主要功效是:扩张冠脉,改善心肌缺血,对缺氧-复氧的保护作用,降低血压,扩张血管作用,保护心肌细胞膜电位,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等,我院联合西药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300例,临床效果显著,现就我院收治300例冠心病患者应用中药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西药硝酸异山梨酯的治疗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心内科收治冠心病患者300例,年龄为49~81岁 ,平均年龄65岁。诊断标准。 1.1.1 病因及危险因素 本组病因如下:①吸烟。②高血压。③高血脂。④ 避免精神紧张。⑤运动过少的生活方式。⑥糖尿病。 1.1.2 临床表现 冠心病有5型,分别有如下临床症状:①心绞痛型患者63例: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 min,常放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 ,也可放射到右臂,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发作的通常称为劳力性心绞痛。有时候心绞痛不典型,可表现为呼吸短促,晕厥,虚弱,嗳气,尤为在老年人。②心肌梗死型患者174例:特点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少部分患者可延左臂尺侧向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患者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颈部,下颌,以左侧为主。疼痛部位与以前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有时候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容易与腹部疾病混淆。伴有低热 ,烦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恶心,呕吐,心悸,头晕,极度乏力,呼吸困难,濒死感,持续30 min以上,常达数小时。③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21例:很多患者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患者在心肌梗死时也没感到心绞痛。部分患者在发生了心脏性猝死,通常在体检时发现心肌梗死后才被发现.部分患者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④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40例: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呼吸短促,水肿,乏力等,还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还有部分患者从来没有心绞痛,而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⑤猝死型2例: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 h内发

藏红花卡奇鸽尔更的研究进展

第24卷 第2期 2003年 青 海 医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Q IN GHAI M EDICAL COLL EGE Vol.24 No.2 2003 康文娟(1973~)女,汉族,青海籍,助教 藏红花(卡奇鸽尔更)的研究进展   康文娟综述 徐达宇审校青海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室 摘 要 目的 总结藏红花有关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的研究概况。方法 文献学方法。结 果 藏红花是藏药中活血化瘀的良药,最新研究发现藏红花还具有广谱抗癌,治疗冠心病,抑制肝炎病毒等作用。结论 藏红花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藏红花 药用价值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Q718.28 文献标识码 A 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 )是鸢尾科番红花属 球根类草本植物,分布于南欧各国及伊朗等地,我国也有少量栽培。由于产量极低(6kg.hm -2左右),采收耗时费力,在我国被列为珍稀名贵中药材。藏红花特品为夏冈玛红花产于夏冈山;上品为克什米尔红花,(藏语称之为卡奇鸽尔更),产于克什米尔、布哈热山和喜玛拉雅山等地;中品为雷干玛红花,产于印度各地;次中品为哇吾红花,产于尼泊尔;下品产于西藏,现我国药用藏红花以藏产的红化代替,为正品使用[1]。近年的研究发现,藏红花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而且几乎无毒副作用,所以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早在公元前11~10世纪犹太国王所罗门在《雅歌》中就提及到藏红花的功用,其早期主要作为香料或染料。在我国始载于《本草品汇精要》:“撒馥兰,三月时种于阴处。其根如蒜,硬而有须,抽一茎高六、七寸,上着五、六叶,亦如蒜叶,细长绿色,五月茎端开花五、六朵,如红蓝花,初黄渐红,六月结子,大如黍,花能疗疾,彼土人最珍重,合香多用之”,“味甘微酸,性平温,无毒”,“主散郁调血、宽胸膈,开胃进饮食,久服滋下元,悦颜色,及治伤寒发狂”。在《本草纲目》中被列入卷十五草部隰草类,言“番红花,出西番回回地及天方国,即彼地红蓝花也。元时以入食馔用。按张华《博物志》言,张骞得红蓝花种于西域,则此得一种,或方域地气稍有异 耳”,“活血,又治惊悸”。《纳目拾遗》言:“藏红花,出西藏。形如菊。干之可治诸痞。实验之法,将一朵入滚水内,色如血,又入,色亦然,可冲四次者真。”选方为“治各种痞结:藏红花每服一朵,冲汤下。忌食油荤、盐,宜食淡粥”;“治吐血(不论虚实、何经所吐之血),藏红花一朵,无灰酒一盏。将花入酒内,隔汤顿出汁服之”。《增订伪药条辨》载:“西藏红花,花丝长,色黄兼微红,性潮润,气微香,入口沁人心肺,效力甚强,为红花种之极品。”《本草正义》认为“西藏红花,降逆顺气,开结消瘀,仍与川红花相近,而力量雄峻过之。今人仅以为活血行滞之用,殊未尽其功用。按濒湖《纲目》,已有番红花,称其主心气忧郁,结闷不散,能活血治惊悸则散结行血,功力亦同。又引《医林集要》治伤寒发狂,惊悸恍惚,亦仍是消痰泄滞。但加以清热通导一层,功力亦尚相近,惟称其气味 甘平,则与藏红花之腻涩浓厚者不类”。[2]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藏红花性味甘平,入心、肝经,能活血化瘀,散郁开结。临床主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热,惊悸恍惚,妇女闭经,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等。藏药传统方剂九味红花丸、七味红花殊胜丸,三十六味余甘子丸、七十味珍珠丸,七十味珊瑚丸,然纳桑培、坐珠达西丸,洁白丸,枣智达谢等都以藏红花为主要原料,取其通经活络、调和气血、散瘀开结、安神开窍之功效,用于临床治疗心血管病、肝病、中风、心脏病、癔症、痈肿 3 21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说明书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汉语拼音::Zhusheyong Honghuahuangsesu 【成份】红花黄色素 【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橙黄色的疏松块状物 【适应症】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用于心血瘀阻引起的Ⅰ、Ⅱ、Ⅲ级的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症见胸痛,胸闷,心慌,气短等。 【规格】150mg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滴速不高于30滴/分),静脉缓慢滴注,每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少数患者发生头晕、头昏、头胀痛、周身瘙痒、皮疹、牙龈出血。需密切观察病情,及时予以处理。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1、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2、以下疾病及人群临床研究尚未涉及,故应慎用: (1)合并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快速房颤、房扑、阵发性室速等)患者。 (2)冠心病患者,经冠脉搭桥、介入治疗后血管完全重建者。 (3)过敏体质者或对两种以上食物或药物过敏者。 3、目前尚无与其他药物配伍的研究资料。 【药物相互作用】尚无本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药效学试验表明,本品可使冠脉结扎犬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善,心肌酶释放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梗塞范围缩小。本品可使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大鼠缺血性心电图改善,使大鼠动-静脉旁路术形成的血栓重量减轻,使小鼠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延长。毒理研究:(1)试验动物:杂种犬24只;给药剂量:小剂量组10mg/kg/d,中剂量组30mg/kg/d,大剂量组90mg/kg/d;给药周期:三个月,每周给药六天,停药后恢复期观察两周;给药途径:静脉滴注;试验结论:本品小、中、大三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体重增加、一般活动、器官系数、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及心电图上没有显著差异,基本相似;病理组织学报告亦未发现引起组织脏器病理损害。证明本品在剂量10~90mg/kg/d时,连用三个月没有明显毒性。在停药二周后,杀死余下的犬,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未发现有病理损害,证明本品无延迟毒性。(2)试验动物:Wistar大鼠80只;给药剂量:小剂量组8mg/kg/d,中剂量组40mg/kg/d,大剂量组80mg/kg/d;给药周期:三个月,每天给药,停药后恢复期观察

红花黄色素联合依达拉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红花黄色素联合依达拉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 用及机制 张亚斌;燕宪亮;胡书群;许铁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5(000)030 【摘要】目的研究红花黄色素(saf lor yel ow, SY)联合依达拉奉(Edaravone, Ed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心肌I/R损伤模型,3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SY90mg/kg组(SY组)、Eda10mg/kg组(Eda组),SY90mg/kg联合Eda10mg/kg组(SY+Eda组)。比色法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我院生化室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TUNEL染色分析细胞凋亡。结果与I/R组相比,SY组、Eda组血浆SOD活性升高,MDA、CK-MB含量及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SY+Eda组与SY组、Eda组相比较,血浆SOD活性升高,MDA、CK-MB含量及心肌细胞凋亡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缺血性心肌损伤中,氧自由基过量生成,心肌细胞大量凋亡,SY、Eda 可清除过量生成的氧自由基,降低心肌细胞的凋亡,提示其保护作用与其清除过量生成氧自由基有关,SY及Eda联合用药可加强对MIRI的保护作用。 【总页数】2页(41-42)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依达拉奉;氧自由基;心肌缺血再灌注 【作者】张亚斌;燕宪亮;胡书群;许铁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研究生学院,江苏徐州221000;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