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苏轼岭海书信看其境其心其行其情

从苏轼岭海书信看其境其心其行其情

从苏轼岭海书信看其境其心其行其情
从苏轼岭海书信看其境其心其行其情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第26卷第4期2011年4月

Vol.26,No.4Apr .2011

从苏轼岭海书信看其境其心其行其情

杨子怡

(惠州学院中文系,广东惠州516007)

摘要:东坡岭海七年所写书牍是研究其生平、思想、性格、交往的重要资料,也是洞悉其心灵世界的重要窗口。从中可读出一个复杂而别样的东坡来。东坡岭海所处之生存环境,东坡处世心态、悯世情怀、人伦情感,无不从中昭示出来。

关键词:书信;环境;心态;情感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66(2011)04-0001-06

苏轼,字子儋,号东坡,于绍圣元年(1094)四月出知定州,不久遭小人攻讦,贬知英州。是年八月,人尚未到达英州,旋改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从此开始了他艰难的岭海贬居漂泊生活。从哲宗绍圣元年(1094)9月越过大庾岭入粤,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正月遇赦过岭北归,诗人辗转岭海共达7年之久。其中2年又7月在惠州度过,3年在海南度过,其余时间辗转迁徙流离于粤桂两地。岭海期间他不但创作了大量诗文,也写下了不少书牍。书信计之共存约277封,其中寓惠所写233封,寓儋所写44封。通过这些书信作者或与亲朋冰释前嫌,或与好友互通心曲,或与官员畅谈建议,或与僧道切磋玄言佛理。这些书牍成为我们了解东坡心灵世界的一个窗口,从中我们可以洞烛东坡岭海生存环境、处世心态、悯世情怀、伦理常情等,读岭海东坡书牍,我们可以读出一个真实的东坡,读出一个复杂而另类的东坡。

一、“厄困途穷,众所鄙弃”:从岭

海书牍看东坡生存环境

苏轼曾在《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说:“心似已灰槁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

州。”这首带有自我调侃意味的诗说明诗人对黄州、惠州、儋州三地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是他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这是因为这三地是他一生贬谪生涯中最艰难的时期。特别是地处岭海的惠、儋两地,不仅因为它是诗人在人生之秋易生凄楚时的贬所,更是因为它是诗人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他贬居惠州时就写有大量的与友朋的书信,表示出环境的恶劣和令人悚惧。如《与林拤》其十三简就写出了自己初到惠州的恐惧感:

“瘴疫横流,僵仆者不可胜计,奈何!奈何!”[1]560

在《与钱世雄》的一封书简中也表示了

同样的感受:“某到贬所,阖门省愆之外,无一事也。

瘴乡风土,不问可知,少年或可久居,老者殊畏之。”

[1]547苏轼贬居惠州时已是59岁,当属老者,这自然是他暮年贬居惠州的真实感受。不但恶劣的瘴乡气候使他不适,更使他难堪和痛苦的还有痔疾缠身,而偏偏这里又缺医少药,这一切在他的书信中多有提及。他在给他的侄婿王庠的信中说:“南迁以来,便自处置生事,萧然无一物,大略似行脚僧也。近日又苦痔疾,呻吟几百日,缘此断荤血盐酪,日食淡面一斤而已。”正因“无士人,无医药”,所服之药有时完全靠亲友邮寄而来。该信中提到王庠为他寄药来,

所寄之药都是当地难以买到的:

“寄遗药物并方,皆此中无有,芎尤收稿日期:2011-01-04

作者简介:杨子怡(1955-),男,湖南新邵人,广东惠州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文化学及韩愈和苏轼专题。

奇味,得日食以御瘴也。”[1]552他甚至有时连生活也陷入困穷之境,靠友人或门徒接济,这在他的寓惠诗中也大量地表现出来。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一:“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2]2104《和陶岁暮作和张常侍》:“米尽初不知,但怪饥鼠迁”。[2]2217《新酿桂酒》:“酒材已遣门生致,菜把仍叨地方恩。”[2]2077《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其七:“可怜邓道士,摄衣问呻吟。”[2]2117穷困得连老鼠都他迁,完全靠门生相馈或“叨地方恩”,其生存之困窘的处境可知。不但自然环境差,同时人为的政治环境也十分差。由于他是一个“无签署公事”即无权无势的投闲置散之闲官,在“墙倒众人推”的趋炎附势的官场文化环境里,人们像避瘟神一样避开他,不敢与他交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因此贬居惠州时他是很寂寞的,很多人不敢与他交往,官场更是如此,所以当太守方子容冒着风险与他交往,“相与甚欢”时,苏轼十分感动,他曾经在写给方子容的信中就表达了自己的感荷之情:

轼启。辱教字,伏审起居清胜为慰。厄困途穷,众所鄙弃,公独收卹有加,不可一一致谢。既

蒙公库贶遗,又烦费宅帑,重叠愧荷。香粳淳酿

悉已拜赐。匆匆复谢,不宣。轼再拜南圭使君阁

下。(《晚香堂苏帖》)[3]1244

在穷途末路中,众人疏远他,只有方子容敢于“收恤”,既合法地从“公库”中贶赠,又拿出私帑资助其生活。这一“众”一“独”就透露出苏轼当时的处境。友人与苏轼绝交游,这从《嘉靖惠州府志·卷十二·流寓传》中也可得到印证:“及兄弟谪徙,士大夫皆讳与之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而谷独慨然求视。”[4]按:这里所谓谷是指苏轼苏辙乡人巢谷,字子修,在苏轼苏辙兄弟流寓岭南时,竟万里徒步南下拜访。亲友不敢与之交,还可从其子苏过《书漳南李安正防御碑阴》一文中得到证明:“绍圣初,先君子谪罗浮,是时法令峻急,州县望风指,不敢与迁客游。一夕,苍梧守李公安正引车骑扣门,请交于衡门之下,先君子初不识面也。……先君惊喜,以相见为晚。而公冒简书之畏,卒留十日而后行。”[5]671“冒简书之畏”化用《诗经·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之语,暗指朝廷之命。众人皆避之,只有苍梧太守李安正敢于冒犯朝廷之命之法与苏轼交往。可见,在炎凉世态中毕竟有刚正不阿者。人们之所以畏与之交游,主要是因为朝廷盯得紧,稍不慎就可受到连累。如广州太守王古,就因苏轼曾写信叫他支兑朝廷所欠苏轼自己的工资而遭到免职之处分。《宋史》卷三百三十《王吉甫传》也有关于苏轼南迁途中,官员因款待他而受累的记载:“苏轼南迁,郡守有延馆者,走马使上闻,诏鞠之。吉甫议当笞,宰相章惇不悦。吉甫曰:‘法如是,难以增加成罪。’卒从笞。”[6]906馆延东坡者按法当笞,可章惇还不满,甚至要治以重罪。从这些记载可见,苏轼贬居岭海,看起来投闲置散,一任潇洒陶然,其实是很不自由的,其生存环境是十分恶劣的。

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到了海南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在初到海南时写有《到昌化军谢表》,其中就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他形容自己流寓海南是“并鬼门而东鹜,浮瘴海以南迁。生还无期,死有余责。……而臣孤老无托,瘴疠交攻,子孙恸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外,宁许生还。”[7]416战栗之情,凄楚之意于斯可见。海南较之惠州地理更偏僻,交通更落后,其穷困更甚之。有一封信描述了他离开惠州后来到海南的情景:“仆离惠州后,大儿房下亦失一男孙,亦悲怆久之,今则已矣。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惟有一幸,无甚瘴也。近与小儿子结茅数椽居之,仅庇风雨,然劳费已不赀矣。赖十数学生助工作,躬泥水之役,愧之不可言也。”[8]1682此信告诉我们:诗人是在刚失去男孙怀着悲怆之痛来到海南的。来到海南后,面对的是一片萧然。他平时喜食肉,可无肉;平时多病,可无药;平时喜交友,可无友可交;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之室都没有,只能躬亲泥水,亲手建造茅屋以庇风雨。穷途落寞如此,宁不叫人凄然伤情!他在《与程全父》第八简中也谈到类似的情况:“某启:别遽逾年,海外穷独,人事断绝,莫由通问,舶到,忽枉教音,喜慰不可言。仍审起居清安,眷爱各佳。某与儿子粗无病,但黎、蜑杂居,无复人理,资养所给,求辄无有。初至,僦官屋数椽,近复遭迫逐,不免买地结茅,仅免露处,而囊为一空。困厄之中,何所不有!”[9]87这里透露出三个信息,其一是诗人深感寂寞,“人事断绝”;其二是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因语言不通,“资养所给”不像在惠州有人资助;其三,买地建茅房,而囊为之一空,生活陷入绝境。关于结茅之事,从其书信和诗文中可以看出,初来儋时,受到昌化军使张中照顾,张中派士兵修建了伦江驿,并以租房名义,请东坡居住,但好景不长,此事传到正在巡察广西的朝廷察访使董必耳中,董必派人过海把东坡从官署中赶了出来,因此,东坡只好“买地结茅”了。在写给儒秀才的信中他形容自己的新茅房是:“新居在军城南,极湫隘,粗有竹树,烟雨濛晦,真蜒坞獠洞也。”[9]89低湿潮晦,简直象蜒坞獠洞,非人所居。读苏轼的这些岭海书信,我们可以了解到诗人当年的生存环境是何其恶劣,也可以洞烛到诗人当年的意志是何其

坚韧,从苏轼身上我们看到了先哲们顺逆泰然、宠辱不惊的人格力量。

二、“胸中廓然”、小心谨慎:从岭海书牍看东坡处世心态

面对岭海如此险恶的生存环境,东坡的心态如何呢?读其岭海书信,我们感觉出诗人的心境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他随缘自适,处逆境而坦然;一方面却又小心谨慎,履险途而悚惧。看起来似乎很矛盾,但这无疑却是他岭海生存智慧的两个表现。

无论他是居惠而居儋,他的心境是平和而坦然的。在惠州他常常平心静气地反省自己:“某谪居已逾年,诸况粗遣。祸福苦乐,念念迁逝,无足留胸中者。又自省罪戾久积,理应如此,实甘乐之。今北归无日,因遂自谓惠人,渐作久居计。正使终焉,亦有何不可。”[1]554这是他写给孙志康的信。信中表示一切祸福苦乐之事已摒弃于自己的胸中,对于自己的贬处南荒他毫无早期的怨怼之词,认为是“罪戾久积,理应如此”,虽然盼望北归,但既然无望,何不把自己当作惠州人作久居计?终老于是又有何不可。其潇洒超旷之态万人莫及。在岭海他毫无怨天尤人之语,既是怨也只是埋怨自己性情太刚,不会与世俯仰,正如他在海南《与林济甫》信中所言:“某兄弟不善处世,并遭远窜。”[10]1448这种坦然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与他早年受到佛老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惠州他有《与刘宜翁使君书》,其中写到:“轼龆龀好道,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然未尝一念忘此心也。今远窜荒服,负罪至重,无复归望。杜门屏居,寝饭之外,更无一事,胸中廓然,实无荆棘。”[10]1136正是这种佛老的清静无为,使得他“胸中廓然,实无荆棘”,使得他“谪居瘴乡,惟尽绝欲念”。[10]1167因此,哪怕海南“何所不有”的困厄艰险,他都能“置之不足道也,聊为一笑而已。”[9]87面对困厄一笑置之,表现出常人难以企及的坦然心态,正如他在写给其侄孙元老的一封信所说:“海南连岁不熟,饮食百物艰难,及泉、广海舶绝不至,药物鲊酱等皆无,厄穷至此,委命而已。老人与过子相对,如两苦行僧尔。然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9]307在写给王庠的信中也表明了这种坦然态度:“若大期至,固不可逃,又非南北之故矣。以此居之泰然,不烦深念。”[1]551苏轼的达观处世的人生态度也可从同时期所写诗文中得到佐证。在惠州所写的杂记《记游松风亭》一文中他把自己贬处惠州比作“脱钩之鱼”:“由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两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时,也不妨熟歇。”[1]497人生进退维谷的时候是很多的,不妨停下歇歇,这贴切的比喻显示出此时东坡处世的大智慧。面对海南险恶的环境,他的诗文中常常表现出潇洒的心志,如其《纵笔三首》其一写道:“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儿童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2]2327明明是寂寞难耐、衰疾缠身,但从“误喜”、“一笑”中,我们读出了东坡内心的惬意和洒脱。逆境中的洒脱是一种智慧,正是因有了这种智慧,东坡才得以生全。

但是,坦然超旷不是岭海东坡的全部,不是真实的东坡。读东坡岭海书信,我们还会读出东坡坦然背后的凄楚忧郁、小心戒惧来。面对岭海如此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和人文政治环境,他不可能没有常人的恐惧和谨慎之心。正如他《与赵晦之四首》之三所说的:“示谕,处患难不戚戚,只是愚人无心肝尔,与鹿豕木石何异!”[9]173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处患不戚,自然为无心无肺之愚人而已。苏轼岭海七年处处表现出小心谨慎的姿态,为人处世十分低调,惠州时期尤其如此。他在给亲朋戚友的书信末尾经常有一些“请勿示人”、“千万密之”、“幸读讫便毁之”、“勿令人知出于不肖也”等叮咛切至的话。作为诗人,明明嗜诗如命,他却居然戒诗。即使后来破戒写诗,并偶尔以诗赠人,但他往往提醒对方“勿以示人”,如《与程正辅书》二十六简云:“二诗,以发一笑。幸读讫便毁之也。”[10]1285他在乙亥春间写有《和程正辅一字韵》诗,诗后有跋云:“此诗幸勿示人,人不知吾侪游戏三昧,或以为诟病也。”[2]2167他借担任提点刑狱之职的表兄程正辅之关系提出了不少利民的好建议,明明是光明磊落之事,他总是叮嘱程保密,不要泄露是出自自己的主意。如宋绍圣二年(1095)惠州驻军缺少营房,散居市井,急则滋事扰民,他写信给常驻韶关的程正辅,请求建立三百间营房以解决之。可是他在信之末尾则说:“不揆僭言,非兄莫能容之,然此本乞一详览便付火,虽二外甥,亦勿令见。若人知其自劣弟出,大不可不可”。[10]1288嘱咐正辅马上烧毁此信,即使正辅儿子们也不让看见,其小心谨慎可知。同年八月,岭南闹钱荒,农民卖粮难,他又去信程正辅,为他支招解决此一难题,但信的结尾同样表示出谨慎戒惧之心:“恃眷知,如此率易,死罪!死罪!此事切勿令人知出不肖之言也。切告!切告!”[10]1296他不但自己做人低调,同时还反复告诫子侄们处事也要低调。《付苏迈》一简云:“古人有言,有若无,实若虚,况汝实无而虚者耶?使人谓汝庸人,实无所能,闻于吾者,乃吾之望也。慎言语,节饮食,晏寝早起,务实其形骸为善也。临书以是告汝。”[1]546他甚至希望儿子是庸人,告诫他一定慎言语。在海南时,其忧惧之心不减,在与

范元长的多封简牍中他写到:“久欲奉疏,不遇便人,又举动艰碍,忧畏日深。”“九死之余,忧畏百端,想蒙矜察。”甚至听到元长之父讣闻,他连奠文都不敢写,以免带来不必要麻烦:“某当遣人致奠,海外困苦,不能如意,又不敢作奠文,想蒙哀恕也。……此中百事,远不及雷、化,百忧所集,亦强自遣也。”[10]1169其谨慎低调由此可知。不但自己如此,他还告诫侄孙元老要低调和小心:“侄孙既是东坡骨肉,人所觑看。住京,凡百加关防,切祝!切祝!”[10]p1480树大招风,既然你是东坡之子侄,一言一行都容易被人关注和利用,因此有理由倍加“关防“。从以上的书信可见,岭海东坡完全表现出一副慎言远祸、明哲全身的面孔。苏轼的这种表现有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自己本是因文字得祸,作为一个投闲置散的谪官,没有必要再“僭越”或“僭言”以落人口实,加深自己的灾害。二是宋代法令峻急,沿途郡守和所贬地方官员不能过分“延馆”招待贬官,否则就有殃及的危险。如苏轼初到海南,昌化军使张中就因役兵修伦江驿,以就房店为名给苏轼暂居,因而被贬雷州监司,其上司广南西路都钤辖程节因“失察”,降级授朝奉大夫,户部员外郎谭掞也降授承议郎[3]P1307,一个小小的恤悯举措波及了一大批官员,处分之严由此可知。所以,正是出于对宵小们的戒惧和防备,为了保护自己也不连累别人,他不得不一反常态,小心谨慎了。因此,一提到东坡不要总是以为他豪迈超旷、达观潇洒、超然祸福,是一个天生的“秉性难改的乐天派”[11]p5,他也有常人如履薄冰、如履深渊、惴惴不安、战战兢兢、凄楚伤感的一面,至少岭海东坡是如此。这也是东坡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另一种智慧。惟其如此,他才得以躲过了朝廷的鹰眼。

三、“政虽无术,心则在民”:从岭海书牍看东坡悯世情怀

苏轼岭海之贬是他人生最黑暗最低潮的时期。这里地处海隅,瘴气袭人,生活困顿,痔疾缠身,早期的功名心锐减,在投闲置散的日子里他或亲访邻里,或躬践诗会,或传兕飞笺,或倚声敲句,或赏菜圃药芹,或品林婆美酒,或和陶而与古人对话,或垂钓而与游鱼交心,或养身而学道,或传书而论文。赋闲之余,他还广交缁流羽客,祈佛念经,题碑抄卷,品茗写经。如书罗浮卓锡泉,记罗浮天华宫,题嘉祐寺壁,跋金刚经尾,劝程正辅学佛,咏白水佛亦岩……世事似乎与他隔膜,民生似乎与他无涉。其实非也。读他岭海诗文和书牍,人们会感到他悯世济苦之情仍然没有泯灭,忧患世事,关心苍生之本能犹存。苏轼知湖州时,曾写过一篇《谢晴祝文》,中有二句云:“政虽无术,心则在民”。[12]530这是诗人对自己的最好评价。诚然,苏轼性情过于鲠直,在讲究权谋的中国官场文化里,可能并一定是个很好的政治家,但他的心始终装着老百姓。在《与南华辩老》第十三简里他提到自己到惠州后为民所做的事:“到此已来,收葬暴骨,助修两桥,施药造屋,务散此物,以消尘障。”[1]576掩埋暴骨,为民施药在他的诗《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之六中也有描述:“闲居蓄百毒,救彼跛与盲。依山作陶穴,掩此暴骨横。区区效一溉,岂能济含生。”[2]2117其实他干的好事善事远不止于此。从他的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大力推介秧马技术,写信程正辅,请建营房,解决驻军扰民滋事问题,为舒解百姓钱荒,写信建议正辅令纳钱与米,悉从民便。

鉴于自己贬官的身份,为了不落“僭越”之讥,以上所作之事大多是幕后所为。他利用与程正辅的特殊关系,多次向他写信,提建议出主意,比如为建惠州驻军营房,他向程正辅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在信中他历陈营房缺少之现状及弊害:“本州诸军,多阙营房,多二人共一间,极不聊生。其余即散居市井间,赁屋而已。不惟费耗,军人因此窘急作过。又本都无缘部辖,靡所不为,公私之害,可胜言哉!”“惠州兵卫单寡,了无城郭,奸盗所窥,又若营房不立,军政堕坏,安知无大奸生心乎?”因此他提醒正辅对驻军扰民之事千万“勿怪责此中官吏,万告!万告!如以卑言为然,及漕司商量得行,即须专差一精干官吏来此,与权都监王约者(此子甚勤干),同干之。”作者考虑细密,陈述周全。信中并申明“千万密之,若少漏泄,即劣弟居此不安矣。”[10]1288从这谨慎之语可见苏轼当时谪处环境是何其艰险。他一方面小心谨慎,一方面仍坚持为民请命,拳拳为民之心,天地可鉴。为修建惠州东新、西新两桥,他也不少给程正辅写信,他反复说明建成此桥会“公私蒙利”。当拔款下达准备动工时,他在信中提醒正辅防止董事官吏从中渔利,把桥造成豆腐渣工程:“吏暗而孱,胥狡而横,若上司应副,破许多钱,必四六分入公私下头,做成一坐河楼桥也。”桥“纵成,不坚久矣”。因此,他建议“选一健干吏令来权签判,专了此事。”[10]1290考虑问题之精细之深远令人不得不佩服。苏轼不但自己不忘为民办实事,他还经常在书信中教育其子侄或亲戚不要空谈,多办实事。如在惠州对他的侄婿王庠所写的信中就殷殷教诫他说:“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贾谊、陆贽之学,殆不传于世。老病且死,独欲以此教子弟。”[1]551他要求子弟们即使做学问也不要空疏,要崇实学,讲求对社会有用。可见,即使在其政治生命已

经终结的岭海暮年,社会苍生始终没有从他心中消失。苏轼的这些济世作为深得人们肯定,宋人费衮在《梁溪漫志》中用“勇于为义”来深表赞叹:“凡此等事,多涉官政,亦易指为恩怨,而坡奋然行之而不疑,其勇于为义如此!”[13]553甘冒被人攻讦之危险奋然而为,这需要多大之勇气。可见,尽管岭海的东坡其思想被佛老挤占了空间,但他骨髓里流淌的始终是儒家的血脉,早年的“报国之心,死而后已”[14]117的精神在他的潜意识中仍然没有褪去。

贬居海南的东坡,尽管也受到地方官员尊崇,但行动毕竟没有在惠时方便,居惠时有既是上司又是姐夫又兼表兄的程正辅罩着,还能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至少可以幕后支招和策划。海南的他完全处于一种杜门养疴,清静度日的生活,“老人与过相对,如两苦行僧尔”[15]11841可谓是他此时的真实写照,可见,为民生分忧纾困之作为明显少了。但这并不等于他忘记了天下和苍生,从他的一些诗文和书信仍可见出他悯世济民的心情未曾稍减,他仍然在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儋州他做得最多的事是为当地黎族兄弟施药治病。因海南缺医少药,他经常向一些亲朋好友写信索寄药物,如他曾给任职惠属海丰的罗秘校写信说:“此间百事不类海北,但杜门面壁而已。彼中有粗药可治病者,为致少许。此间如苍术、橘皮之类皆不可得,但不论粗贱,为相度致数品。”[16]1770同时他还向时任广州推官的程全父写信索药:“彼土出药否?有易致者,不拘名物,为寄少许。此间举无有,得者即为希奇也。间或有粗药,以授病者,入口如神,盖未尝识尔。”[9]88因为太缺药,他嘱咐程全父不管什么药只管寄就是,当地百姓太需要了。他用这些连药名药性都不太了解的所谓“粗药”为当地人治病,居然产生了奇效,“入口如神”。当然这并不是说东坡不懂药,其实他广涉医书,精通医术,善于用药。如据元符元年其所写的《书药方赠民某君》[12]156记载:居儋州时有乡民相斗,内脏受伤严重,喝粥和说话都很困难,他就用家传接骨丹为其治疗,并参酌《兵部手集》中的药方,把地黄根与叶捣碎,汁与热酒服下,药渣敷在伤处,病人吐出瘀血终于康复。为什么他如此好善施药,在惠州时他所写的《书东皋子传后》一文中有解释:“常蓄善药,有求者则与之,而尤喜酿酒以饮客。或曰:‘子无病而多蓄药,不饮而多酿酒。劳己以为人,何也?’予笑曰:‘病者得药,吾为之体轻,饮者困于酒,吾为之酣适。”[9]488原来他忧病人之所忧,想病人之所想,从病人的康健中得到快乐。可见,他的济世救苦之心犹存,他的心仍然装着世事,装着苍生。惟其如此,他在岭海寄情山水,快意逍遥,与佛老的优游世外,淡漠人生,逃避责任,寻求一己的自由,有着本质的区别。佛老其表,儒学其里,这才是真正的东坡,才是本质的东坡。

四、“临纸哽噎,言莫能喻”:从岭海书牍看东坡的情感世界

东坡在岭海书信里,以流畅而朴实之文笔和不拘长短的篇章,或与友朋凄凄而道其境遇,或与后生晚辈娓娓而谈其人生之体会,或与缁流羽客侃侃而谈玄论道,或与亲人殷殷而诉其款曲,诗人的亲情、友情、乡情等人伦之情全出。从这些书信可以洞悉东坡的丰富的情感世界。

在岭海书信中,东坡与程正辅的书信最多,仅在惠州他就给正辅写过75封书信,其中传出一股浓浓的亲情和友情。就凭着这股挚情冰释了苏程两家四十余年的积怨。众所周知,正辅之于东坡即是表兄又是姐夫,东坡姐八娘18岁嫁给舅父之子程正辅为妻,过门后因备受公婆虐待,不到两年抑郁而死,苏洵一气之下就断绝两家来往。东坡被贬惠州,朝廷当政者故意将程正辅派往岭南,任广南东路提点刑狱,意欲借两家之隙来整治和报复东坡。听说程正辅巡按广州,东坡赶忙去信说:(我)“窜逐海上,渴况可知。闻老兄来,颇有佳思。昔人以三十年为一世,今吾老兄弟,不相从四十二年矣,念此,令人凄断。不知兄果能为弟一来否?然亦有少拜闻。某获遣至重,自到此旬日,便杜门自屏,虽本郡守,亦不往拜其辱,良以近臣得罪,省躬念咎,不得不尔。老兄到此,恐亦不敢出迎。若以骨肉之爱,不责末礼而屈临之,余生之幸,非所敢望也。其余区区,殆非纸墨所能尽。惟千万照悉而已。德孺、懿叔久不闻耗,想频得安问。八郎、九郎亦然。令子几人待行?若巡按必同行,因得一见,又幸。”[1]529信中他首陈贬惠凄楚之境遇,惶恐之心态以及盼望正辅莅惠之念,末尾叨絮家常,言辞之恳切,感情之真挚,读之即使铁石人也为之心动。他多次在信中邀正辅来惠:“何时一迓来旆,少解羁困。万万以时自重。”“知兄已出巡,千万勿惮远,一来游罗浮。弟候闻来耗,便去山下奉候。”[1]536-537殷殷想念之情可见。后来正辅先后两次巡按惠州,两家几十年积隙尽释。不但以情释怨,东坡还利用此种关系幕后“勇于为义”,为惠州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东坡的智慧加真情,终于使得章惇等人欲利用两家之隙的目的没有达到。

读东坡岭海书信随时可感受其深深之友情和亲情。孙勰之丈噩耗传来,他不胜悲泣:“尊丈节推遽捐馆舍,士友悲恸……某以窜逐海上,莫由赴吊,临纸

哽噎,言莫能喻。”[1]553非平常客套之言,一片真情流露。长子有书来,他告诫说:“慎言语,节饮食,晏寢早起,务安其形骸为善。”[1]546纯是一片拳拳舔犊之情。苏辙谪筠州,他慰之曰:“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刍豢,没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1]546为免弟弟牵念,故作调侃之言,戏谑中不乏凄怆落寞与关爱之情。东坡与其弟子由感情最为亲密,既是弟更是友,两人彼此书信唱和最多,在逆境中常常勉励,读之往往令人感泣。

在东坡的岭海书信中还深深地浸透一种乡国故土之思,北归无望之戚。在他写给王庠之弟王序的信中他痛感自己的南贬有累“姻戚”:“某仕不知止,临老窜逐,罪垢增积,玷污亲友。”并表示出对故乡和亲友的想念之殷:“蜀、粤相望天末,何时会合,临书惘惘。”[1]553在写给广州太守王古的第十四封简牍中他无比凄楚地说:“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于海外,庶几延陵季子嬴博之义,父既可施之子,子独不可施之父乎?生不挈棺,死不扶柩,此亦东坡之家风也。”[1]570这是离开惠州赴海南时于东江船上所写,作者完全绝北归之念,后事都已向儿子们安排好,信中传达出一个垂暮老人极痛楚之音,令人不忍卒读。绍圣二年六月蜀僧士隆、绍贤遣弟子法舟往惠州谒东坡,请为宝月大师作塔铭,次年正月法舟返蜀,东坡向隆、贤二僧写有一简,云:“舟、荣二大士远来,极感至意。舟又冒涉岭海,尤为愧荷也。宝月塔铭,本以罪废流落,恐玷高风,不敢辄作,而舟师哀请诚切,故勉为之也。海隅漂泊,无复归望,追怀畴昔,永望凄断。”[1]579简牍首述嘱铭之托,不胜感愧;末述归望之情,凄楚不已。远寓海南的东坡,这种“狐死首丘”的乡关故土之念更甚。在其临海赴儋州途中写的《与林济甫二首》其一就透露出他的思乡之情:“某与幼子过南来,馀皆留惠州。生事狼狈,劳苦万状,然胸中亦自有翛然处也。今日到海岸,地名递角场,明日顺风即过琼矣。回望乡国,真在天末,留书为别。”[10]1448书中渗透出一种天涯眼前,乡国已远的浓浓漂泊无依之情。这些信中时时流露出“垂死穷途之士,百念灰冷”[1]580的情感。尽管他在惠州写给程正辅的第六十一封信中也不时地说“某睹近事,已绝北归之望。然中心甚安之,未说妙理达观,但譬如元是惠州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1]542但仔细考量,不过是诗人“北归”无望之后的一种故作旷达、自解自慰而已,参之他的一些诗即见出这一点。如《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二首,其一云:“系闷岂无罗带水,割愁还有剑鋩山。中原北望无归日,邻火村舂自往还。”[2]2215又《西江月》云:“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17]302浓浓的乡情无处不在。

其实乡国之情,人伦之情也好,凄楚悲怆也罢,这不但不有损于东坡的旷达形象,而且更增添了其可爱可敬和可信度。人是情感的动物,只有充满情,才是真实的,才是饱满的,才是人性的。东坡之所以能感动历史,感动后人,感动中国,感动世界,情而已。东坡是一个至性至情之人,其书信没有藻饰,没有矫情,完全是其真实性情之流露。

参考文献:

[1]惠州市惠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州志·艺文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王文诰辑、孔凡礼注.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孔凡礼.苏轼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8.

[4]嘉靖惠州府志·卷十二·流寓传[M].

[5]舒大刚,蒋宗许等校注.斜川集校注[M].成都:巴蜀出版社,1996.

[6]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苏轼资料汇编(上编三)[M].北京:中华书局,1994.

[7]曾枣庄,舒大刚.三苏全书(第十一册)[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8]苏轼.与程秀才三首其一//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9]曾枣庄、舒大刚.三苏全书(第十三册)[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10]苏轼.苏东坡全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6.

[11]林语堂.苏东坡传[M].广州: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12]曾枣庄,舒大刚.三苏全书(第十五册)[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13]张友仕.惠州西湖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4]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曾枣庄、舒大刚.三苏全书[M]第十二册.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15]苏轼.与侄孙元老四首//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6]苏轼.与罗秘校四首//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7]曾枣庄,舒大刚.三苏全书(第十册)[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山和海的书信

《山和海的书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山和海的书信》是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本文以书信的形式,写出了山和海互相景仰的事实,山仰慕海,海仰慕山,惺惺相惜,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正常情感。告诉我们:应该多看到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成为朋友。不论是山给海的来信,还是海写给山的回信,写法上非常相似,都透露出这样的思想:全方位关注对方,真心地喜欢对方,真心地欣赏对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通过体悟关键词句,感受大海和山在彼此眼中令人喜爱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拟人、排比等手法写作的方法。 3、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明白朋友的第三个含义:互相景仰,惺惺相惜。让学生明白应该多看别人的优点,真心地欣赏对方。 【教学重点:】 1、通过体悟关键词句,感受大海和山在彼此眼中令人喜爱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拟人、排比等手法写作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明白朋友的第三个含义:互相景仰,惺惺相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知山和海。 1、师:同学们都喜欢旅游吗?(喜欢)那你们会不会看看户外美丽的风光?(会)那我就要给你们看2张图片,然后你们告诉我那是什么?(出示山的图片) 2、生:山/海 3、师:注意,现在你们光会回答“山”还不够,这大家都知道,我要大家告诉我的是,你看到的“山”像什么?我先举个例子:“山像一个雄壮的巨人。”要注意这句子组成的词语有哪些?(要有形容词) 4、生回答(3人)(预设:山像一个健壮的青年)师:为什么? 5、师:我们刚刚看到了雄壮的山,除山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宽广的——海(出示海的图片)。那海又像什么?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复习过程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 分析

苏轼是北宋文坛革新的杰出领袖,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全能的文学天才。他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艺”并重,丰富了美学理论;他的文艺散文,以隽婉的风格和流畅的笔调,显示出诱人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技巧纯熟,代表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在词章创作方面更显示了无以伦比的艺术才华,他“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不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写下了豪放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放词派,而且“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派,其实苏词风格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秀清逸。本文仅就其词风的豪放、婉约与清旷进行初步的分析论证。 一、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豪放风格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 (一)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 气势恢弘。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著名的豪放词,磅礴的气势、壮美的场景、雄浑的境界,正是豪放词风的体现。词的上片写景,描写赤壁的景色,前三句,仿佛是描述远景,长江水浩浩荡荡,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描写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上片最后两句,是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并由

苏轼诗词艺术特色

苏轼诗词艺术特色 苏词在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为词的的开拓了新天地。苏轼以其奔放的才情,将词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怀古记游、写景咏物、亲情友谊、田园风光以及参禅说理等等,突破词“艳科的”定见,把词的社会功用提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全方位地表现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与精神面貌。苏轼有意突破“诗庄词媚”的界限,以自由挥洒的文笔,定了大量风格豪放之作,开一代新词风。他以诗境诗语入词,形成了苏词“以诗为词”的特点,同时也改变了词完全从司于音乐的地位,使词向独立的抒情诗体方向发展。豪放是苏词的主体风格,而在豪放中时有旷达情怀的流露。代表作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妈娇?赤壁怀古》。抒发追求理想、热爱人生的美好感情。如《水调歌头?怀子由》。爱情词与咏物词的风格则以婉约见长。如《江城子?掉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词的内容:

苏轼扩大了词的领域,用词来抒写生活情趣,政治抱负,身世感慨,亲友情谊,农村生活,咏物,谈禅,说理等,无所不宜. 苏轼词的风格 苏轼词以豪放为主,有名的有.在裏描写了赤壁战场的雄奇景色,周瑜,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形象,颢示了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苏轼词虽以豪放为主,但还有清秀,穠丽,温婉,蕴藉的一面,如(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得简淡.苏轼词不喜欢雕琢,善於吸收诗句入词,偶然也运用当时漱f语,给人清新朴素的感觉. 特点: 1.开创了豪放词风。 苏轼在婉约之外,大量地创作豪放词,开创了豪放词风,促进了词风的转变。我们一般认为苏轼的豪放词能够借助瑰丽壮伟的意象,恢宏的意境来抒发其慷慨豪情。苏轼豪放的艺术风格表现主要有三: 一是将充沛激昂甚至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 二是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慷慨豪迈的意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伟的场面取胜; 三是以奔放雄豪的音调著称。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均体现出这一风格。 2.以诗为词。 所谓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3.突破了音律的束缚。

《山和海的书信》课堂教学实录

《山和海的书信》课堂教学实录

《山和海的书信》课堂教学实录 武汉小学徐峥嵘(张燕整理)板块一:初读,了解大致内容 师:同学们知道老师从哪里来吗? 生:(齐)武汉。 师:怎么知道的。哦,屏幕上写着的,非常会观察。那你们武汉有熟人吗?(有)平时怎么和他联系? 生:打电话。 生:乘车去看她。 生:网上聊天。 师:还可以怎样联系? 生:写信。 师:写过信吗?跟谁写过信?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两封信。知道信是谁写给谁的吗? 生:山写给海,海写给山。 师:看老师板书课题。谁来读一读。(一生读)非常好,全班一起读。 师:在信里边,山和海都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102页,自己把课文读一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再思考:山和海都说了些什么?开始吧。(师巡视) 师:再把课文的生字自由地读一读。 师:(出示生词)请大家看着屏幕上的词语,谁来读一读? 生:身--影--- 文---雅--- 师:这样读:身影文雅,注意词儿要连着读。再读。 生(连贯地读完词语) 师:注意“不屈不挠”读“náo”;“晶莹”后鼻音。这些词语,还想请同学读一读,谁来?好,你来。 师:很好。注意这个字,(抹红“模样”的“模”),什么字? 生:多音字。 师:谁来组组词,来,你来。 生: mo,模特,mú,模样。 师:非常好。注意啦,在这些字里面,还有两个字,大家看,这两个字(拜,挠),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先来看看“拜访”的“拜”字?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左右两边的。你来说。 生:左边的不要写成三横。 师:好的,那右边的是几横? 生:四横。 师:对啦。四横,不要少写一横。来,拿出笔,在生字表的旁边写一个,照着这个字认认真真地写,注意身体立起来,保持正确的姿势。 师:(巡视)非常好!很好!坐好啦,再看这个“挠”字,在书写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什么? 生:右边的上边不要加一点。

《苏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10-13题。(19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 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 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 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 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 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 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 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 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 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 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 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 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吾侪小人当效命。 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吾侪小人当效命。 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吾侪小人当效命。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UOOC唐宋词与人生第六章苏轼

UOOC联盟在线课程《唐宋词与人生》 (授课教案) 第六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读苏轼的豪旷词:烟雨平生的处世态度 兼论苏轼与张孝祥 第一节 “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其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 “千古风流人物”,乃苏轼词之名句,亦可用来妙题苏轼自己。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徽宗五朝,荣辱迭起 一生,亦才情雄放一生。 苏轼画修竹枯木怪石,为“湖州竹派”重要人物;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其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宋一代诗风;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开一代词风。其诗词文,均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一、广博的学识 苏轼以读书为“平生之快事”。元·元怀《拊掌录》记载: 东坡在玉堂,一日读杜牧之《阿房宫赋》,凡数遍。每读彻一遍,即再三咨嗟叹惜,至夜分犹不寐。有二老兵,皆陕人,给事左右。坐久,甚苦之。一人长叹操西音曰:“知他有甚好处,夜久寒甚,不肯睡!”连作冤苦声。 东坡在玉堂,一日读杜牧的《阿房宫赋》,好多遍。每读完一遍,就再三嗟叹,至夜犹不寐。有二位老卒皆陕地人,随侍东坡身边。坐久了,不堪其苦。一人长叹一声,用西边口音说:“知它有什么好处,夜长很冷,就不肯睡觉!”连续发出怨苦声。 苏轼贬谪海南时,无书可读。偶得柳子厚文集,于是,横看侧看,敲骨吸髓,每个字都反复玩味。 二、超逸的襟怀 胸无书卷,襟怀必不高妙,意趣必不古雅。 ——清·沈祥龙《论词随笔》 苏轼正是用胸中万卷书,滋育出一种不为外物尘俗所累的超逸高妙襟怀。 苏轼为什么号“东坡居士”?

日喻说苏轼阅读答案附翻译

《日喻说苏轼》阅读答案附翻译 《日喻说苏轼》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日喻说 苏轼 生而眇者[1]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2],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3],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古代的一种:籥[2]眇:瞎一只眼睛,文中指天生双眼失明的瞎子。[1]注: 竹制管乐器。[3]没人:能潜水的人。 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扪烛而得其形扪:抚摸 B.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达:传达

C.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致:自然获得、得到 D.士知求道而不务学务:致力、从事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扣盘而得其声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B.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C.士杂学而不志于道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在阐述治学做学问所应有的态度。文章开头用双目失明的眇者为喻,指出当今不务学者正如眇者之求日一般,自己不曾痛下苦功钻研学问之道,而是依赖他人片面的见解,却就此而满足,这是极其错误的。 B.文章第4段,作者以“没人”一事设喻,强调做学问,要“致道”,没有捷径,不能速成。唯有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才是唯一的法则。 C.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除了赞赏、鼓励吴彦律有志于学外,更主要的是在揭露、批判社会上的士人如同眇者得日、南方之人学游泳一样,对学习马马虎虎,急功近利,“不学而务求道”的不良学风。. D.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说理形象生动,语言流畅亲切,没有板起面孔一味说教的味道。但是在轻松、风趣的后面,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郑重与严肃。 [来源:学优高考网]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 岂有既乎? 2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摘要:在宋代文坛中,苏轼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继承盛唐诗歌的辉煌成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开拓诗境和诗的表现手法,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开辟出宋诗的新生命。而在词的创作上,苏轼更是摆脱了花间词婉转绸缪之态,无论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都开始充分表现出作者的个性。 关键词:苏轼诗词理趣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宋代最有影响的作家,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历经磨难而笑对人生,思想自由,品格坚贞、坦荡、旷达。他的诗,如天地奇观,于境无所不收,于情无所不畅;他的词,如天风海雨逼人,指出向上一路。他学博才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豪放派词的开山祖,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苏轼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又兼纳了道家和佛教的学说,显著特点是“杂”,他所倡导的蜀学就是融合佛、道、儒三家的杂学。各家思想似乎对他都有吸引力,然而,他是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的,又大致以“外儒内佛”的形式把二者统一起来。儒家的淑世精神与佛道化解人生苦难的虚幻意识互补,使他的人生观没有发展到对社会人生的厌恶和伤感,他在以佛老庄禅超物我齐生死的空无思想化解人生忧患的同时,也含有一种儒家士大夫在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挺立的意味。他援佛道入儒,又始终保持做人的气节,佛老的静达放旷用儒家道德人格的浩然正气来支撑,成就虚静高洁的心灵和淡泊超逸的人格。 宋代美学思想的一大特点,便是开拓诗的境界,追求诗中蕴涵的哲理内涵,即所谓诗的“理趣”。在这方面取得最大成功的可以说是苏轼。苏轼具有思想自由,旷达敏锐,性格豪放开朗,富于创新精神的特点,加之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这在其诗歌创作中成为一种艺术追求审美的理趣色彩。作为政治家他有洞察世事的头脑和治世才干,作为诗人又有诙谐幽默机智风趣的气质。一方面常有沸腾的儒家志士的报国热情,一方面却有顺乎自然,随缘自娱的佛老“看穿”态度,这种进退出处的复杂心情加上他升降浮沉的生活经历,形成了勤于和善于思考的性格特征,从而也使他的作品显示出更加深厚的艺术底蕴和耐人咀嚼的哲理内涵。 苏轼诗歌现存二千七百余首,内容极其丰富,有描写山水景物的,有酬和陶渊明诗作的,也有为画作题诗的,在这些诗歌当中很多都蕴含着理趣。 1、山水诗中见理趣

四年级上册语文《山和海的书信》教案设计三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山和海的书信》教案设计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明白朋友的第三个含义:互相景仰,惺惺相惜。 教学重点: 在故事中感悟朋友的第三个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你的眼中山和海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来听听《山和海的书信》,看看它们是如何成为朋友的?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2.借助拼音读生字。 3.教师检查:重点指导“翠、挠、晶”。

三、再读课文,梳理课文。 思考:你觉得山眼中的海是怎样的?海眼里的山又是怎样的? 四、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在课文中感悟朋友的含义。 教学重点: 感悟山和海之间的相互景仰。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重点感知。 (1)读山给海的信,了解山眼里的海。 思考:1. 在山的眼里海是什么样子的呢? 从文中摘录4个词语概括。 2.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海,如果不用拟人的手法,你知道应该怎样描写海吗?试着以“晴空万里”那个词为例,描述一下大海的景色。 (天气晴朗,大海是温柔的,十分平静。海面上几乎看不到波浪。海的上方是深蓝色的天空,一望无垠,漂着朵朵白云。) 3. 山还从哪些途径了解到海的哪些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海给山的信,了解海眼里的山。学习方法同上。 (3)海和山的书信中,你觉得他们会成为好朋友吗?为什么? 二、课文,感悟道理。 学生扮演山和海进行对话。 思考:你觉得这个故事中感悟到作为朋友双方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呢? 学生回答,师提炼。 a)他们经常相互关注对方。 b)它们都对对方互相抱有好感。 c)他们都有和对方成为好朋友的愿望。 三、整体回顾,升华情感。 男女分别表演山和海的对话。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文中又没的词句品一品。 板书:山和海的书信 山眼中的海海眼中的山 文雅安静青春翠绿像……青年 平易亲切巍然屹立像……勇士 变化多端千变万化像……魔法师 令人喜爱穿上像……武士

苏轼词两首必修四文言练习

《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 念奴娇·赤壁怀古 1. 填空: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_______,是我国_______ 时期伟大词人_______的作品。词人有政治抱负,因作诗讽刺新法,被贬为_______ 。贬居_______ 期间,曾两游_______ 附近的_______,写出了这首著名的词,时年_______ 岁。 2. 选择: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纶(lún)巾酹(lè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 B. 纶(lǔ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催(cuí) C. 纶(guā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 D. 纶(guān)巾酹(lèi)酒憔(qiáo)悴崩摧(cuī) (2)“故垒西边”句中的“故”当“旧”讲。下列各句中的“故”和它意义相同的是() A. 故作不良计 B. 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C. 池鱼思故渊 D. 故国神游 (3)“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樯橹”借代水军。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为借代用法的是() A. 终岁不闻丝竹声 B. 举酒欲饮无管弦 C. 足下蹑丝履 D. 君当作磐石 (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这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羽扇纶巾”,指诸葛亮。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B. “羽扇纶巾”,指诸葛亮。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C. “羽扇纶巾”,指周瑜。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D. “羽扇纶巾”,指周瑜。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周瑜神游当年破曹旧地,应该笑我(苏轼)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B.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周瑜应该笑我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C.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人们应该笑我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D.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应该笑自己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3. 问答: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试分析这几句诗在景物描写上的表现力量。

苏词和辛词之比较分析(正文)

东坡之旷达稼轩之豪放 ——苏词和辛词之比较分析 内容摘要: 苏轼、辛弃疾都是我国宋朝豪放派的伟大词作家,但由于二者生活的时代、个人经历、思想性格和内在情感等的不同,他们的词作又显示了鲜明的个性差异,苏轼之旷,辛弃疾之豪,作家的个性风格表露无遗。词风格多样,豪放与婉约各领风骚,作为豪放词风的代表性作家,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作为豪放词风的开山鼻祖和集大成者,他们的词风有不同的特色。苏轼、辛弃疾同属豪放派词人,但苏词在豪放中蕴有清旷之意,较偏于洒脱疏朗,旷达雄放;而辛词则在豪情之外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形成了繁盛而辉煌的豪放词派。 关键词:苏轼辛弃疾旷达豪放比较 苏轼、辛弃疾是我国宋代两位伟大的词家。苏轼一改词坛“婉约”风格一统天下的局面,树豪放与旷达两种风格,开创了豪放派;辛弃疾则把它发展到了极至。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二人在思想内容、个性特点、题材选择、表现手法和心境上都有很多开拓,写出了不同于婉约词的刚健气势和峥嵘气象,具有博大的境界,但二者在同样注重豪放的同时也有不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评价为:“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①作为豪放词风的开山鼻祖和集大成者,他们的词风有不同的特色。 一、思想之比较 (一)苏轼的思想特点是主儒术而不迂腐,参佛老而不沉溺。 儒家的忠君爱民,道家的因任自然,佛家的自我解脱都在不同的时候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维护着苏轼的完整人生。苏轼的性格也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一个耿介正直,坦率真挚,宁失其意不失其正的人,故性格中有极认真极执着的一面;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随缘自适,处逆如顺的人,故性格中又有极随便、极通脱、极放达的一面,这对他的词风影响很大。以最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就这首词而言,前面表现了积极用世的儒家思想,而结尾回归道家的豪迈旷达超然物外。 (二)辛弃疾的思想特点正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世事沧桑,积蓄了太多太深的

《留侯论 苏轼》阅读答案附翻译

留侯论【宋】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世人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1)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2)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选自《古文观止》卷之十)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见:表现 B.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轻:轻率 C.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敝:通弊,弊端

苏轼词赏析----情性之外无文字

情性之外无文字 第壹章·月有陰晴圓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在密州做太守,月圆中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第一个问题:“明月几时有?”和第二个问题“今夕是何年?”,意思是连贯的,不过因为要按照词调安排,把酒问天就必须在第二句。明月几时有,不是问明月何时在夜空中升起,而是问这月儿从多么远古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可见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在这里,我想到了诗人李白的《把酒望月》,开头是“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可以说东坡的开头两句就是从李白的诗中脱胎的。李白的诗句中还说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从古至今,每逢这样的佳节,不知道曾有多少人在月下对酒当歌。此时立于此地,往前看,古人不见,明月长存,往后看,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太白与东坡,在才华、气质、性情、遭遇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自然在对月当杯之时,有相似的思想感悟。 看着月亮上斑驳的影子,极其自然的就会想到月中的广寒宫、玉兔嫦娥这些美丽的神话,李白当日是如此,苏东坡的肚子里也装满了故事。他想着想着,也许想起了另外一桩奇妙传奇来。小说里托名牛僧孺有一次偶然走到一个地方,因请求借宿一宵,却无意中会到了古代的许多美人,王嫱、绿珠、杨贵妃等等都在。美人们都作了诗,而且要牛僧孺也作一篇,于是他写道:"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

黄州苏词群文阅读

“我”眼中的苏轼 ——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之黄州苏词群文阅读 湖北省京山市第一中学全荣教学目标: 1、赏析三组词,体会黄州期间苏轼的情怀。 2、品读两篇文章,探究苏轼心态转变的原因。 3、激发学生阅读苏轼作品的兴趣,了解苏轼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黄州期间苏轼的心境,探究其心态变化的原因。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设计学案 教法与学法: 教法: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 学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周国平说:“在人世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幸福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有一个人,哪怕风雨弥漫,他也如“竹杖芒鞋轻胜马”般轻盈;哪怕道路曲折,他也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然;哪怕一贬再贬,他也保持着忠贞和道义,在坎坷中徐行,在困苦中吟啸,从容的归去。他,在人生最低的境遇,活出了最高的境界。他,就是苏东坡。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州,走近词作,走近他的内心。 二、走进苏轼,体会苏轼的情怀 1、学生讨论交流,体会苏轼的心境变化。 第一组: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第二组: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赋(节选)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三组: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小结:“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是他的寂寞,“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他的故作洒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他的豁达。苏轼在磨难中,心境逐渐由痛苦、悲愤升华为淡定、从容,预示着苏轼开始脱胎换骨,人生观和世界观正悄然改变,一颗耀眼的明星划破长空,出现在世人的眼前。 (孤鸿般悲伤——超然脱俗调适——雨过天晴般解脱)

从苏轼在黄州的创作看苏词的特色

一蓑烟雨任平生 ——从苏轼在黄州的创作看苏词的特色 摘要: 苏轼作为一代词家,以豪放与旷达的风格开创了北宋词“豪放”一脉,他的坎坷的政治遭遇却成就了其文学功业,尤其是由于“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期间,他顺应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欣然接受佛老思想,将儒、释、道三种思想相融通,是他创作上的黄金期。他以诗入词,创作于这一时期的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则更为纯熟的体现出苏词豪放与旷达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苏轼“乌台诗案”苏词豪放旷达 词是唐代出现的新文体,五代时已趋成熟,到宋代达到鼎盛,是宋代文学的主要标志。在中国文学中,宋词以其卓越的贡献和显著的特色而独树一帜,在宋词的浩瀚“星河”中,苏东坡又以其豪迈奔放的词风引领宋文学走至颠峰。下面笔者就苏东坡在黄州时

期的创作来谈谈苏词的特色。 一、黄州时期苏轼思想的变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县人,在北宋五位皇帝手下做过官,官场上几经沉浮。苏轼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父亲苏询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少年苏轼在父母的培育下,勤奋好学,博通经史。他成长在一个表面承平而内里各种社会矛盾渐趋突出尖锐的时代。这时代一方面号称“百年无事”,经济文化都相当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是既有辽、夏入侵的外患,又有豪强兼并,人民困苦不堪的内忧。社会危机四伏,积贫积弱的形势日益严重,改革的呼声在士大夫层渐次高涨。苏轼在这样的家庭与社会气氛熏陶下,受儒家经时济世的影响,早年即立下用世之志,以身许国,并主张针对现实中的种种弊端进行改革。他二十一岁随父入京参加进士考试,得主考欧阳修的赏识,与弟苏辙同科及第。时父苏洵也深受重视,父子三人,一时名噪京师。但入仕后的苏轼却在官场上几经沉浮。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四十五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五十九岁时被贬往惠州,六十二岁时贬至儋州,到六十五岁才遇敕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苏轼去世前自

《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 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宋史苏轼传》 【注】二宫:指后宫的太后及皇后。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上元敕府市浙灯市:购买 B.违制之坐坐:判罚 C.尾属于城属:隶属 D.以虞水之再至虞:防备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苏轼关爱百姓品质的一组是()(3分) ①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 ②每因法以便民 ③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④率其徒持畚锸以出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

苏轼是北宋文坛革新的杰出领袖,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全能的文学天才。他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艺”并重,丰富了美学理论;他的文艺散文,以隽婉的风格和流畅的笔调,显示出诱人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技巧纯熟,代表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在词章创作方面更显示了无以伦比的艺术才华,他“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不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写下了豪放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放词派,而且“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派,其实苏词风格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秀清逸。本文仅就其词风的豪放、婉约与清旷进行初步的分析论证。 一、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豪放风格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 (一)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 气势恢弘。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著名的豪放词,磅礴的气势、壮美的场景、雄浑的境界,正是豪放词风的体现。词的上片写景,描写赤壁的景色,前三句,仿佛是描述远景,长江水浩浩荡荡,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描写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上片最后两句,是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华发早生,功业无成,不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总体来看,这首词从江水的东流,感受到时光的逝去,进而把江山与人物合写,使“江山如画”与“风流人物”都

结合苏词看苏轼波折仕途中人生哲学的变化

《中国文化经典导读》课程论文 课程号: 任课教师陈明成绩 正文附后:

结合苏词看苏轼波折仕途中人生哲学的变化 摘要: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被贬谪次数最多、最频繁的官员之一,丰富而又艰辛的人生经历使苏轼得以在坎坷起伏中深入的反省自我,思考人生,此外,还有他逐渐变化的处世方式,给了人们许多启迪。他人生哲学的变化也反映在了他的文学作品中。本文主要通过苏轼接连被贬谪的人生经历,结合他的文学创作,来看他人生哲学的发展变化。本文拟将苏词创作与其人生哲学按生活经历分为四个阶段加以考察:仕途三升、自请外调、被贬黄州、去黄以后。 关键字:苏轼三教合一儒道佛通判杭州三贬乌台诗案 苏轼生活在一个文化较发达的时代。宋王朝自建立起就致力于文化复兴,经过了将近100年的时代积累,逐渐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人;此外,北宋时期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潮流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传统的儒学思想造成冲击。王国维先生在《宋代之金石学》里面有一段话,“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陈寅恪先生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由此可见,这两位着名国学大师都地把宋代看作文化的高峰。作品是作者生活和思想的形象反映,政治上的不幸造就一代文学巨匠,无尽的挫折与逆境使苏轼逐渐形成了儒释道互补、宠辱不惊、洒脱自如的心境。 一、仕途三升——积极入世 苏轼幼而好学,天资聪颖。仁宗嘉佑元年,苏轼20岁,三苏到达汴梁城,参加礼部的初试,已备参加次年皇帝亲自监督的殿试,次年,苏轼于殿试中以优等取中,与苏辙同科及第。 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入仕后奋力有用世之态。正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那样,他最先接触的是儒家思想的正规教育,最先选择的也是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仕途。苏轼年仅十岁时学习《范滂传》,便“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二十一岁应科举试,曾向朝廷呈上五十六篇策论;二十二岁中进士进入仕途后,更是满怀“致君尧舜”【2】的政治信念。,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朝政且勇于进言。此时的苏轼是怀着大用于天下的雄心壮志的。在此以后的仕途生涯,恰恰是他实现儒家经世济民政治理想的重要过程。良好的家庭环境赋予他深刻的儒家思想,一生的仕途生涯是其实现经世济民思想的重要过程。在他政治上奋发有为、向往实现他经世济民的政治思想时,也批判过释、道思想,如在《议学校贡举状》中写道:“今士大夫至以佛老为圣人,鬻书于市者,非庄老之书不售也……使天下之士,能如庄周齐生死,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主之名器爵禄,所以砺世摩钝者,废矣。”特别指出了佛老思想之虚空以及对“人主之名器爵禄”的极大危害. 二、自请外调——儒道释思想碰撞冲突 (一)出任杭州通判 神宗18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1070年正式出任相。王安石在任期间大举实行变法,由于用人不当,政治经验不足,很快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苏轼在为其父服满还朝的路上目睹百姓深受新法的残害,遂上万言书反对王安

山和海的书信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山写给海的一封信,海给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1-2 人是啊,海有时文雅安静,有时平易亲切,有时变化多端,多么神秘啊!)收到这封信后,海又惊又喜,很快就给山写了回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海给山的回信吧! 二、读词:课文中有些难读的词语,我们来试着读一读吧! 晴空万里青春翠绿意气风发风雨交加巍然屹立不屈不挠山雾飘起千变万化夜幕降临 1、谁来试试?(2人指名读,相机正音挑重点:注音、重读、齐读) 2、好,我们一起读一遍! 三、山眼中的海如此美丽神秘,那海眼里的山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将两封信对比读读,你有什么发现? 1、海接到山的书信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自由读第二封信。思考:在海的心目中,山又是什么样子的?边读边勾画。 2、海接到山的来信,心情如何?读出你的感受。是啊,海关注着山,很想有机会认识山。再读,海就是这样深情地、久久地注视着山,欣赏着自己的朋友。我们一起读这一段! 3、在海的心目中,山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外表安静,个性活泼)为什么这样说呢?读第三段,边读边勾画。 交流:在海的心目中,山是什么样子的?读一读你画的句子。 1)读了这个分句,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你是从哪个词读出来的呀?你真会读书,能够抓住重点的词语来体会,你来读一读! 这是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做什么?“像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你们怎么理解的?青年,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的?(是啊,朝气蓬勃的感觉)带上你的理解读一读。(3个) 预设:谁能读得更有精神? 很年轻,很精神 读得很有朝气! 生机勃勃的山就像血气方刚的青年!晴空万里时,阳光洒下来,山会是什么样的?读到“青春翠绿”这个词,你们好像看到些什么? 说得真美,请你读这一句!(2个) 预设:这山在阳光的照射下绿油油的,充满生机 青春翠绿,多么生机勃勃 充满生命力 教师叙述:晴空万里时,这山郁郁葱葱,草木茂盛,充满朝气,就像个血气方刚的青年! 2)在海的眼里,山还是怎样的?像个勇士,你从哪些词体会到?(风雨交加巍然屹立不屈不挠)巍然屹立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从“不屈不挠”你体会到什么?读出你的感受。从你的读中,我能体会到山的坚强/勇敢/看,山一点儿都不怕困难!)谁想读,真有气势。男生读。 3)在海的眼里,山还是怎样的?范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像一下白云会有些什么变化?(一会儿变成…) 你的想象真丰富啊,请你读吧!(看,白云正在千变万化!) 你还想说?天上的云在你脑海中就是这样千变万化,就请你读这一句吧! 还有谁想读?(瞧,这山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4)夜幕降临,山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指名读。好—(多么威风的武士啊!)来,带着这样的感受,全班男生/全班一起读! 不好—从他的读中,你们能体会到武士的英勇吗?谁再来读?(多么威风的武士啊!)来,全班男生/全班一起读,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 来,大家看到这儿,这一段有3个分号,如果把最后这个句号也改成分号的话,山的模样又岂止这四幅啊!大雪纷飞时,山又会是什么样儿的呢?(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