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所谓育儿,皆为育己!

所谓育儿,皆为育己!

所谓育儿,皆为育己 为什么,专家嘴里头头是道的育儿术,照搬使用,却总不得心应手?因为孩子太聪明,越小的孩子,越可以凭感觉分辨,什么是真诚的建议,什么是狡猾的诱导。有些父母,让孩子9点上床,自己却想着12点打游戏聊微信,孩子是感觉得到的,当然不睡。有的父母,每天给孩子读绘本,但自己开了电视就关不上,孩子当然还是对电视充满渴望。陪孩子抄古文也好,读名著也好,对父母来说,若是任务都无意义。唯有真的享受其中,才会与孩子们情感上融洽沟通。电影《一一》里,孩子一一总告诉我们:你看不到的,我拍给你看。孩子的世界,讲直觉,讲感受,讲信任;大人的世界,讲规则,讲方法,讲目的。我们若在孩子面前,企图不付出足够的真诚,用一些简单的育儿术就蒙混过关,好比在大师面前玩初级魔术,只能暴露我们的窘迫。所有针对大概率、针对共性,人云亦云的育儿术,如果缺乏真诚的了解,缺乏平等的交流,缺乏爱的基础,就都没有意义。 因为,所有的术,都是外因,但外因,必须建立在内因有所触动的前提下,才会生效。专门的育儿术,从来都不存在研究人员遴选了不同家庭背景、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的2万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各方面细节,为了搞清楚一件事: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结论让人大吃一惊,对孩子学业影响然不大的因素如下:家庭和睦、经常带孩子去体验、每天给孩子读书、母亲在孩子学前不工作……这份调查让很多父母很愤慨:这不都是父母重视孩子的体现么?不都是父母为孩子做出的努力吗?不都是父母身为父母的意义吗?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终身教授史蒂芬·列维特(Steven David Levitt)用一句话回答了这个实验的意义——只有父母本身的特质,即“父母是怎样的人”,才能影响孩子的学业表现;而父母针对孩子的行为,即“父母为孩子做了什么”,并无意义。你说出来的那部分,没有意义,你做出来的那部分,才影响深远。 所以,某个意义来说,我们对孩子根本做不到教育,只能做到影响。影响这件事,从来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如果整个影响是一个大数据,纯粹的技术手段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就非常可观,而核心的构成,是父母构成的环境,是父母本身。如果想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父母每天晚上留出半小时,一杯清茶一本小书的安安静静的夜,比无数说教都有效;一个情绪平和的孩子,他的父母基本不暴烈、不纠结、不反复。因为,在普通父母看来让人失控的问题,在他的父母看来,根本只是常态。如果想培养一个高素

质的孩子,父母本身的道德底线和举止规范是高于常人的。深夜的红灯前,自觉站立的父母;看到流浪猫狗被虐,自然流露心痛的父母;在非理性争执中选择避让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会把一些高于常人的精神,当做本能。这一切,都是浸泡,是父母漫长岁月的积累,是父母被经历洗礼后的最终的样子,是父母自觉自省不放弃自我的姿态,是潜移默化,都是化骨无形。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读了那么多育儿术,效果却不好?答案只有一个—— 从来没有专门的育儿术,所谓的育儿术,不过是你日常各种素养,在育儿这件事上的展现而已。请记住,所谓育儿,皆为育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