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硫脲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硫脲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硫脲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1.1. 为保证装置安全平稳运行,保护公司员工的健康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特规定如下:
1.2. 没有有关部门证明或领导签字,任何人(本车间或职能部室的巡检人员除外)不得进入生产装置,一切人员不能带小孩和私领外人进入生产装置,凡进入装置人员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不准穿钉子鞋、凉鞋、拖鞋、不得赤脚、赤膊,女同志不能留长发,严格执行《四十一条禁令》。
1.3. 装置内严禁烟火。
1.4. 操作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不得独立顶岗,车间要对员工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
1.5. 非事故状态下,不得装置内高声喊叫、快速奔跑。本岗位发生事故后应及时正确处理,其它岗位发生事故后,应维持好本岗位安全生产并听从班长指挥,协助处理。
1.6.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做到不脱岗、不串岗、不睡岗、操作人员要坚守岗位精心操作,细心调节、自觉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掌握现场设备运行状态,防止事故发生。
1.7. 非岗位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动用本岗位设备。
1.8.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程,做到不违章操作,以科学态度搞好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工艺卡片,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做到不超温、不超压、不损坏设备。
1.9. 工作场所应保持整齐清洁。
1.10.升降台和走台应该加围栏,升降机在使用过程中,物料门必须关闭,货物运至目的地后,升降机应及时返回地面,不得悬空,升降机起重货物不能超过核定吨数的2/3。一层以上各层的护拦的安全销要插好。
1.11.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定置存放且不妨碍操作和通行,废料应该及时清除。
1.12.通风装置要定期检修和清理,人工照明设备应该保持清洁完好,启闭开关应该灵活。
1.13.禁止在有粉尘或散发有毒气体的工作场所用膳或饮水。
1.14.工作场所管线设备上、严禁放衣服、仪器或其他易燃物。
1.15.开启硫化氢、硫脲等易燃、 易爆原料时,需用防爆板手,严禁铁器敲击碰撞。
1.16.各托盘、铁锨等工具使用时轻拿轻放,不得在铁制平台及水泥地面剧烈拖动。
1.17.各车间使用后的空铁桶不得在车间内或生产区各水泥制路面上滚动,必须用拖车运至目的地。
1.18.各吸料管、蒸汽胶带绑扎必须牢固,加料时,必须认真执行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1.19.各玻璃、搪瓷设备严禁敲击、踏踩、各联接处联接时,严禁用力过猛,损坏设备。
1.20.使用电器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不经电工允许、未办理临时用电许可证,不准随便增设临时电源线和照明灯。
1.21.各类设备、机泵必须有良好的防静电接地和防雷击设施。
1.22.各楼层反应釜投料时,必须与下一

楼层操作人员取得联系,以防物料泄漏,造成人身伤害。
1.23.岗位操作人员对不合乎安全规定的操作方法和设施,有权向上级反映,如不予解决可拒绝操作。
2. 防火、防爆规定
2.1. 在生产中,车间的消防设施、消防阀门、干粉灭火器、消防砂、石棉被、消防桶、、消防锹等必须保持完整无缺,防冻、防晒、防损坏、定点就位,并进行交接班。
2.2. 装置内消防通道和消防栓,未经消防队、安全部同意不得占用。
2.3. 在生产中,各种机动车辆不准进入装置,若有特殊情况非进不可时,必须经有关部门同意,采取可靠安全措施,指定路线,并由当班人员监督执行。
2.4. 在生产中,原则不准动火,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动火时,必须办理用火手续,持有火票,采取特殊可靠的安全措施,经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用火。但禁止用明火烧烤冻凝管线及盛有有机溶剂的容器。
2.5. 装置内不准用各种溶剂洗衣及洗刷设备零件等。
2.6. 容器、设备的安全设施损坏后,不经有关部门同意、有关领导批准,不能使用。
2.7. 装置内易燃易爆区必须使用防爆工具,使用工具时不得剧烈敲击。
2.8. 装置内不准向下水道、下水井排放各种溶剂和溶剂废液。
2.9. 高温管线和设备下严禁放衣物、食品及其它易燃物。
2.10.禁止踏踩,拉压DN25以下管线、管件、压力表,应用正确方法开关阀门拆装管件,避免管子因承受不住过大外 力而断裂,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11.打开高温、高压采样线、放空线时,必须各外小心,不能盲目开大,更不准在打开伐门期间,离开现场。
2.12.定期维护保养消防器材,保证其灵活好用,装置内的各种报警器、信号自保系统,安全阀及消除噪音等安全设备必须保持灵敏,准确完好状态。
2.13.装置内安全设施不得任意拆除、挪用或废弃,如需拆除,必须经车间、安全部、总工或总经理批准。
2.14.各种袋装物料严禁直接向存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反应釜中投,应先把物料转移到纸桶中再投到釜中,以免因静电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2.15.员工上岗必须正确着装工作服必须把袖口扣子扣严,拉链拉好,拉链坏的及时修好,严禁敞怀。
3. 安全常识
3.1. 基本概念
3.1.1. 爆炸:物质有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
3.1.2. 燃烧: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同时放出光和热的现象,它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点。燃烧的三个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燃烧的四个条件:着火源具有足够的能量;可燃物与氧必须有一定的浓度比例;氧气供应充足;三者必须同时具备。
3.1.3. 爆炸极限:当可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蒸汽和空

气的混合气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与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爆炸的浓度范围就叫该物质的爆炸极限。
3.1.4. 静电:符着在物体表面很难移动的集团电荷。静电产生的方式有摩擦起电、极化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3.1.5. 闪点:可燃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起上方的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与明火时会发生瞬间燃烧现象,此时液体的温度就叫该物质的闪点。
3.1.6. 中毒:由于某种物质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局部刺激或整个机体功能障碍的任何疾病。
3.1.7. 登高作业:凡在坠落基准面两米以上(包括两米)进行的有可能坠落的作业。
3.1.8. 燃点:可燃物质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就会发生燃烧,此时的温度就叫该物质的燃点。
3.2. 我车间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接触表现及急救措施
3.2.1硫化氢性质及防护.
分子式:H2S 分子量:34.0
硫化氢为无色气体,有臭鸡蛋味,别名氢硫酸。分子量为34.08,蒸汽压为2026.5kPa/25.5℃,闪点为<-50℃,熔点是-85.5℃,沸点是-60.4℃,相对密度为(空气=1)1.19。易溶于水,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燃点为292℃。
硫化氢为易燃危化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硫化氢所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是着火和泄漏。一旦发生着火事故,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并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能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同时,要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发生泄漏事故时,应迅速将泄漏污染区人员撤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同时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中应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处理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并用喷雾状水稀释、溶解。还要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果发生人员中毒,是皮肤接触的要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冲洗。如果是眼睛接触的,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是吸入的,要将中毒人员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这些处置过后都要立即就医。
投料时戴7号过滤式防毒面具.
3.2.2石灰氮性质及防护.
分子式:CaCN2 分子量:81.10
物化性质:微溶于水,不溶于酒精,易吸潮起水解,并且体积增大。
包装及储运:五层牛皮纸、纸袋,其中两层需涂沥青或牛皮内衬塑料薄膜制作的复合袋包装,每袋净重25±0.25kg。储存在干燥仓库内,运输工具必须有防雨、防水设备,注意防水、防火、防潮。
投料时戴防尘口罩.
3.2.3氨气性质及防护.
分子式:NH3. 分子量:17.
氨气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

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长期接触氨气,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氨气被呼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离心时戴4号过滤式防毒面具.
3.2.4硫脲性质及防护.
分子式:CS(NH2)2 分子量:76.
物理性质:白色有光泽的片状,柱状或针状结晶,有苦味.相对密度d(20/4℃)1.405.能溶于水和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在空气中易潮解.熔点180-182℃,在150℃转变成硫氢酸铵.在真空下150℃-160℃时升华.180℃时分解.
毒性:本品一次作用时毒性小,长期反复作用时能经皮肤吸收,抑制甲状腺和造血器官的机能,引起中枢神经麻痹及呼吸和心脏功能降低等症状。
个体防护:生产本品的工人应戴防毒口罩,注意安全。
生产设备应密闭,无跑、冒、滴、漏现象。
3.3. 部分消防器材和劳保用品的使用方法
3.3.1.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将灭火器提到火灾现场,上下颠倒几次使干粉松动,一手握住喷嘴,一手提起拉环,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摆动,向前推进,不留残火,防止复燃。
3.3.2. 各种滤毒罐、滤毒口罩的使用方法和条件
3.3.2.1. 3号滤毒罐:外表颜色为褐色,主要防护对象为有机气体及其蒸汽,如苯类、醇类等。在我车间主要防护甲苯、乙醇等。
3.3.2.2. 4号滤毒罐:外表颜色为灰色,主要防护对象为氨气,在我车间主要防护三乙胺。
3.3.2.3. 7号滤毒罐:外表颜色为黄色,主要防护对象为酸性气体及其蒸汽,如二氧化硫、氯气、硫化氢等。在我车间主要防护盐酸、氯化亚砜。
3.3.2.4. 防尘口罩:主要防止吸入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在我车间主要用于干燥岗位。
3.3.2.5. 长管式防毒面具:适用于有毒气体很浓,氧气不足,进入设备容器内检修等作业。
3.3.2.6. 过滤式防毒面具:适用于空气中氧含量大于18%,有毒气体浓度小于2%的环境, 温度在0℃以上。使用前应辨明毒气介质,选用适当的过滤器。
3.3.2.7. 空气呼吸器:适用于缺氧或有毒气体很浓或成份不明,活动范围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3.4. 化学性眼灼伤的现场急救处理方法
3.4.1. 迅速在现场用流动清水冲洗,千万不要未经冲洗处理而急于送医院;
3.4.2. 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
3.4.3. 若无冲洗设备可将头部埋入清水中,把眼皮掰开,眼球来会转动洗涤
3.4.4. 电石、生石灰(氧化钙)颗粒溅入眼中,应先用蘸石蜡油或植物油的棉

签去除颗粒后,在用清水冲洗。
3.5. 灭火的基本方法
3.5.1. 冷却法:用水等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着的物质上,降低它的温度,当温度降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时,火就会熄灭。
3.5.2. 隔离法:将火源与周围的可燃物隔开,中断可燃物的供给,使火势不能蔓延。
3.5.3. 窒息法:用不燃物或难燃物覆盖包围燃烧物,阻碍空气或其他氧化剂与燃烧物接触,使燃烧物因缺助燃物质而熄灭。
3.5.4. 抑制法:将抑制剂掺入燃烧区域,以抑制燃烧连续反应,使燃烧中断而熄灭。
4. 劳动保护
4.1. 为了防止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受到职业伤害,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更好的保证安全生产,加强劳动保护工作,要求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加强学习,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4.2. 配备防护器材的种类
公司内现配备空气呼吸器、长管式防毒面具、过滤式防毒面具,安全带、安全帽、防静电工作服、特维强防护衣、耐酸碱手套、浸塑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鞋等。
4.3. 几种防护器材的使用范围
4.3.1. 氧气呼吸器:适用于缺氧或有毒气体很浓或成份不明,活动范围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4.3.2. 过滤式防毒面具:适用于空气中氧含量大于18%、有毒气体浓度小于2%的环境,温度在0℃以上,使用前应辨明有毒气体介质,选用过滤器。
4.3.3. 长管式防毒面具:适用于有毒气体很浓、氧气不足、进入设备容器内检修的情况下使用。
4.4. 有关防护规定
4.4.1. 职工进入生产岗位,必须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4.4.2. 在有毒气体、粉尘、蒸汽的场所应佩戴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投料时应按规定佩戴合格防护用品,防毒、防尘口罩应定期更换滤纸、滤料。
4.4.3. 经常站在有水或其他液体的地面上作业时,应穿防水靴。
4.4.4. 在投料及气味较浓时,应佩戴防毒口或防毒面具。
4.4.5. 应检查防毒面具、绝缘用具、安全带等防护用具保证良好有效。
4.4.6. 职工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并熟悉紧急救护方法。
4.4.7. 正确使用防护滤料,有机溶剂使用3#防毒滤料,酸性气体使用7#防毒滤料。
4.4.8. 夏季勤洗、勤换工作服、多喝水,注意防暑降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