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6 阿长与《山海经》——教师版

6 阿长与《山海经》——教师版

6  阿长与《山海经》——教师版
6  阿长与《山海经》——教师版

6 阿长与《山海经》

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七年级时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诗(《风

筝》)以及小说(《社戏》)。

2.《阿长和〈山海经〉》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填写体裁)。在这篇文章里,作者通过若干件生活小事,运用(前

后对比)、(先抑后扬)的写法,在批判长妈妈封建愚昧的同时,更多的是讴歌了长妈妈平实、朴素的爱,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深深的敬意。

3.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家、(思想家)家、(革命家)家。著作

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1918年5月,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等,散文诗集有(《野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

4.课文题解:(1)阿长: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绍兴东浦大门人,死于一八九九四月,夫家姓余。(2)《山海经》:

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3)题解:作者把连真实姓名都不为人知的阿长与《山海经》连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尊敬、感激、怀念之情,因为阿长为作者寻购赠送了作者渴求已久的《山海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阿长却能够做成功。

基础知识

5.生字注音:惊世骇俗(hài)孤孀(shuānɡ)掳走(lǔ)震悚(sǒnɡ)惶急(huánɡ)疮疤(chuānɡbā)

诘问(ji?)渴慕(mù)疏懒(shū)霹雳(pīlì)孤孀(shuānɡ)惧惮(dàn)陆玑(jī)郝懿行(yì)规矩(jǔ)颈子(jǐnɡ)针灸(jiǔ)

6.多音字辨析:(1)长:chánɡ(阿长)zhǎnɡ(生长)(2)辟:bì(复辟)pī(辟头)pì(开辟)(3)

大:dà(大抵)dài(大夫)(4)诘:ji?(诘问)jí(诘屈)(5)空:kōnɡ(空前)k?nɡ(空闲)(6)背:bai(后背)bēi(背包)(7)模:m?(模范)mú(模样)(8)折:sh?(折本)zh ē(折腾)zh?(折磨)(9)帖:tiē(妥帖)tia(字帖)tiě(请帖)(10)薄:báo(薄厚)b ?(淡薄)b?(薄荷)(11)恶:a(恶习)ě(恶心)wù(可恶)wū(文言文中表感叹的词)7.形近字辨析:⑴耍:(shuǎ)玩耍要:(yào)需要⑵衰:(shuāi)衰弱哀:(āi)哀悼⑶絮:(xù)

絮说恕:(shù)饶恕⑷宵:(xiāo)通宵霄:(xiāo)云霄⑸骇:(hài)惊骇该:(ɡāi)应该⑹琐:(suǒ)烦琐锁:(suǒ)封锁⑺姆:(mǔ)保姆拇:(mǔ)拇指⑻拙:(zhuō)粗拙绌:(chù)相形见绌⑼株:(zhū)一株草侏:(zhū)侏儒珠:(zhū)珍珠⑽憎:(zēnɡ)爱憎僧:(sēnɡ)僧人赠:(zanɡ)赠送⑾矩:(jǔ)规矩拒:(jù)拒绝炬:(jù)火炬⑿禅:(chán)禅师惮:(dàn)惧惮掸:(dǎn)掸子殚:(dān)殚精竭虑⒀枕:(zhěn)枕头沈:(shěn)沈阳耽:(dān)耽误⒁灸:(jiǔ)针灸炙:(zhì)脍炙人口炎:(yán)烈日炎炎⒂挤:(jǐ)拥挤济:(jì)经济脐:(qí)肚脐⒃竿:(ɡān)竹竿杆:(ɡān)木杆刊:(kān)刊物⒄骇:(hài)骇人听闻该:(ɡāi)应该刻:(ka)刻不容缓⒅趟:(tànɡ)一趟倘:(tǎnɡ)倘若躺:(tǎnɡ)躺下⒆诘:(ji ?)诘问洁:(ji?)洁白拮:(ji?)拮据

8.词语解释: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惶急】恐惧着急。【诘问】追问,责问。【惧惮】害怕,畏惧。

【震悚】因恐惧而颤动。【渴慕】迫切地羡慕,文中有想得到的意思。渴:迫切地。【疮疤】疮好了留下的疤,常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情有可原】从情理上可以原谅。【郑重】严肃认真。

【疏懒】疏散而不惯受拘束。【元旦】文中指农历正月初一。【郑重】严肃认真。【辟头】开头。【掳】把人抢走。【烦琐】繁杂琐碎。【粗拙】粗糙低劣。【空前】前所未有。【面如土色】脸色像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惊恐。【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磨难】在困苦的境遇中遭受的折磨。【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福橘】福建产的橘子;因带有“福”字,为取吉利,旧时江浙民间有在夏历元旦早晨吃“福橘”的习俗。【元旦】文中指农历正月初一。

文本细读

9.文章感情线索:《阿长和〈山海经〉》这篇散文,围绕作者的情感变化来展开。从开始的“不大佩服她”到中间的一

时而有的“空前的敬意”,到后来这种敬意“逐渐淡薄起来”和“完全消失了”,进而到因买《山海经》而对她“发生新的敬意”。可概括为:讨厌→敬佩→不敬佩→歌颂。在这样一条情感线索的波动中,我们随着作者走完一条起伏跌宕的情感历程,体味到作者对长妈妈真挚的敬爱。

10.作者不知道阿长姓什么,只记得连“阿长”这名字也不是她自己的;作者对她的称呼也常变化。这类“称呼”都有

哪些?为什么会有不同称呼? **(称“长妈妈”,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叫“阿妈”,连“长”字也不带,显得亲切;叫“阿长”,是因为她谋害了自己的宠物隐鼠。称呼变化反映作者对人物的感情有变化。)

11.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几经变化,有“憎恶”,有“讨厌”,有“敬意”,以及敬意淡薄,消失之后又发生“新的敬意”。

文章末尾则是深沉的思念和衷心的祝愿。简要而有条理地叙述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 **(作者小时候对保姆的感情完全出于童心:“讨厌”是因为她喜欢说长道短,睡相不好,规矩太多。“憎恶”她害死了“我”心爱的隐鼠。

“敬意”她给“我”讲了一些闻所未闻的故事。“发生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来《山海经》。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对她的迷信、愚昧渐渐谅解,对她的不幸深表同情。而对她的善良和关爱则由理解、感激到深沉的思念。)12.读1段:“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

候,就叫她阿长。”从“我”对长妈妈的不同称呼,表现了“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长妈妈又喜欢又憎恶的感情。作者曾经收养的一只受伤的隐鼠不翼而飞,作者问阿长,她说是被猫吃了,后来作者知道了真相:隐鼠要顺着阿长的腿爬上去,被她一脚踢死了。从此作者对阿长产生了憎恶感。)

13.读2段:“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中“黄胖而矮”准确地写出了长妈妈哪方面的特征? **(面

貌体态)

14.第2段中写“阿长”称呼的由来,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阿长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而且充顶了他人的称呼,

可见她出身之低下,表明她的粗俗情有可原。)

15.我不大佩服她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是女工,生得黄胖而矮,也没有真姓名。)

16.第3段中,品析“一到夏天,睡觉时她有伸开两手两脚,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

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一句的表达效果。 **(这一句既是对阿长睡姿的描写,又是写“我”对阿长的态度,笔墨俭省,一箭双雕。对阿长睡姿的描写主要是通过动词“伸”“摆”

“挤”,特写“大”来完成的。写“我”对阿长的厌烦是通过动态的句子来表现的。尤其“也”字把阿长睡之沉、睡之酣表现得淋漓尽致。既照应上文“不大佩服”,又为下文“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作了铺垫。 // 比喻修辞,“大”

字用得非常恰当,形象地写出了阿长的睡姿,非常传神。)

17.阿长最令“我”讨厌的事有哪些? **(喜欢切切察察,好告状,睡相不好。)

18.第4段:“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这是母亲委婉批评阿长的语言,按时长妈妈多给“我”一些空席。)

阅读6---11段:

19.选文写长妈妈“懂得许多规矩”,“我”对这些规矩的态度怎样? **(认为“不耐烦”,“烦琐之至”,“非常麻烦”。)

20.第6段:“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上。”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过渡句,由此过渡到吃福橘的事。)

21.文章用多种方法细致地描绘了长妈妈,请分别找出写她的动作、神情的词语各三个。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表达长

妈妈怎样的一个愿望?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动作:伸出,按住,摇,笑,塞 // 神情:郑重、惶急、喜欢 // 一年到头,顺顺流流;天天平安)

22.文段详写长妈妈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从文中找出写长妈妈的有代表性的语言并说明其作用。 **(语

言:“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 // 作用是:表现阿长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同时反映了阿长守旧的一面。)

23.长妈妈说的话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能从说话时的语气、神态、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方面作出简要的回答吗?其中“郑

重”“惶急”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开始,长妈妈说话神态极其郑重,反复叮咛中含有祈求与命令的口气;刚醒来时,长妈妈动作紧张、神情惶急,提示我;当我说出吉祥话时,长妈妈迫不及待地接下去,连说四个感叹句,还夸奖“我”真聪明,神情十分喜欢。 // 郑重——是神态描写,可见阿长把这件事看得特别重要。 // 惶急——表现了阿长祈福的心情急切,迫切期待祝福。)

24.请你根据选文并结合课文,对长妈妈这一人物作一简短扼要的评价。 **(善良、淳朴、愚昧中更显真诚。)

25.仔细读选文,在文中为“规矩”一词找一个比较妥当的同义词。这个词应该是什么?你在生活中定会遇到不少“规

矩”吧,请举出一两个例子,并说说你对“规矩”的理解。 **(磨难 // 举例略(可从正、反两方面阐述))26.第11段:“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

了。”作者为什么把阿长的“规矩”看成“磨难”? **(“磨难”表现了少年鲁迅没有体会到阿长的内心渴望。

像阿长那样质朴的农村妇女,一生无多大的愿望,只求平安。现实中的太多不幸更增添了她的这种愿望。)

27.作者写这些规矩的用意是什么? **(意在说明长妈妈有着跟千百万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普通劳动者一样的特点:

麻木与迷信。)

28.第12段:“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阿长教给“我”道理和各种礼节,有什么作用? **(从这些烦

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和爱护“我”的。)

29.阿长让我感到不耐烦的事是什么? **(她的许多规矩。)

30.第13段:“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中“空前的敬意”说明了什么? **(说明在此之前对阿长

除“憎恶”“讨厌”外,没有过什么好感。)

31.第13段写阿长讲长毛杀死门房惊吓老妈子一事写出了阿长什么特点? **(阿长讲故事具有生动传神的特点,给

童年的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至今不忘。)

32.第16段:“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

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阿长说的这些话带有什么色彩?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夸张 // 一方面是长妈妈为表明自己具有伟大的神力所编造的,另一方面也表现了阿长的粗俗,又使人看到长妈妈的无知、淳朴。)

33.第18段:“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

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从文中的“淡薄”可以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什么变化?“当面就叫阿长”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情绪? **(淡薄:表明作者对长妈妈的敬意在减弱。 // “当面就叫阿长”体现了作者的不满情绪。)

34.第18段:“我”对阿长第一次产生的“空前的敬意”为什么会“逐渐淡薄”乃至“完全消失”? **(那种敬意“深

不可测”,也是不可思议的,随着作者年龄渐长,自然会有怀疑;她谋害了我的隐鼠。)

读19—29段:

35.第19段:“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过渡句,前分句承上,后分句启下。)

36.买《山海经》一事的起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我”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

的叔祖惹起来的。”)

37.第19段文字写远房叔祖有什么作用? **(告诉人们作者当时是怎么会接近书籍的,为后边渴望得到《山海经》

作铺垫。)

38.第19段:对叔祖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方法,突出了他几个方面的特点。略写了他性格(),他爱(),爱(),详

写了他()。 **(行动和蔼养花孩子藏书很多)

39.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 **(从侧面衬托阿长。因为后文写

道“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的这套书。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

40.第20---21段:“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我”渴望得到一本绘图的《山海经》,但却求之而不得,为后文阿长使“我”“大喜过望”张本。)

41.第22段:“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阿长为什么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可以看出阿长

的什么特点? **(因为我太过于念念不忘 // 可以看出阿长的细心和爱心(对“我”的关爱),为下文赠书埋下伏笔。)

42.第22段:当阿长向“我”询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含有什

么意味?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 // 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 不抱任何希望,轻视的意味)

43.当阿长问及《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为什么还是对她说了? **(因为“我”

当时非常渴慕《山海经》,但凡有人问起,就会把心事说出来。)

44.结合原文选出对“无益”解释正确的选项(B)A、没好处B、没用

45.简要说说第22段和第23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前后照应。22段写阿长过问《山海经》,“我”不以为然;23

段写阿长为我买到《山海经》,“我”对她产生敬意。)

46.读23段:当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我时,“高兴地说”的原因是(能满足“我”渴望已久的愿望)。

47.文章对阿长怎样买《山海经》并没有具体写,这是为什么? **(“我”原来以为没有文化的阿长是不懂得这些文

化人的事,文章不写买《山海经》的经过,更能表现出得到《山海经》的意外之情;另外,也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间,想像她如何去到处打听,怎样去书店、书摊,操了多少心,更能突出其有伟大的神力。)

48.第24段:在长妈妈对“我”说的话中,为什么是“高兴地说道”?《山海经》变成了《三哼经》,为什么这样写?

这与文中的哪一句话相照应? **(能满足我渴慕已久的愿望 // 阿长并不知道《山海经》是什么书,但她知道“我”喜欢,设法买了来。表现了她的善良、热心。 // 22段:“她并非学者”)

49.第25段:“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一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神态、

心理、动作描写 // 形象地表现了“我”听到消息时震惊、惊喜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50.“我”听说阿长买来了《山海经》时,为什么会“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因为阿长“并

非学者”,连字都不认识,“我”根本没想到她会买回《山海经》,所以很震惊。除震惊外还有惊喜。 // 被她的热忱深深打动了。)

51.第25段:赏析“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

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前半句表现作者看到阿长手中书的惊喜之情;后半句写出了在惊喜的心情下连续的动作,作者欣喜若狂的情态跃然纸上。)

52.读25段:“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在内。”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是(列举省略)。

53.读25段:“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全体”在这里

是什么意思? **(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惊喜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 // 全体:全身。)

54.第26段:“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

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如何理解这几句话? **(这是作者的议论,表明了“我”对阿长的感激和尊敬的心情。)

55.第26段:“我”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我”对阿长的评价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因为“别人

不肯做……她却能够做成功”,所以对她产生新的敬意。 //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56.第26段:“伟大的神力”是什么意思? **(神力,神奇之力。课文两处说“伟大的神力”,都是儿时的感觉,鲁

迅现在这样写,前一处有调侃的意味,后一处则有称颂的意味。)

57.第26段:“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一句中的“这”指代什么? **(“这”指代上文阿长为“我”买《山海经》

的事。)

58.第26段:结合全文,写出与“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相照应的句子。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

的敬意。”)

59.第26段:“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什么?这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别人不肯做,或不

能做的事,她却能够成功。 // 表现了“我”对阿长的敬佩和爱戴之情。)

60.第26段:“别人不肯做”中“别人”指(远房叔祖和家里除阿长以外的人)。

61.读21—27段: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说明什么? **(说明阿长对“我”极其疼爱,表明她的善良、朴实。)

62.读21—27段: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请写出来,第二个、第三个须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轻鄙——震悚——敬意)(自己概括:不抱任何希望——惊讶和震撼——心生敬意)

63.读21—27段:概括选文内容: **(阿长为“我”买《山海经》。)

64.读27段: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表达“我”对阿长的敬意、感激及

对这四本书的喜爱之情。)或:(这四本书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

65.读21—27段:从选文中你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善良、心细、乐于助人。)

66.读21—27段:语段的中心人物是阿长,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阿长的,举例说明。 **(外貌、语言。 // 略。)

67.读21—27段:从选文看,课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有何用意? **(为了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

这件事,赞美阿长的真诚、善良、能干和乐于助人,表达“我”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68.第28段:阿长买来的《山海经》纸张不好,印刷质量也差,图象和粗拙,作者为什么还说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

**(远房的叔祖说的《山海经》深深地吸引了“我”,因此,“我”渴望得到一本有画的《山海经》,但是却久久难以得到,是阿长让“我”的愿望变成了现实,所以,虽然这本书的纸质和绘画质量都不太好,但“我”却视若珍宝。)69.读27段:“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要这么说? **(这四本书虽然粗拙,但却是

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惊,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70.读27段:“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最后一段两个加点的“最”字,在表达上起到什么作

用? **(表示程度深,说明这四本书“我”非常喜爱,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71.读22—27段:给选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2)‖……‖(27)第一层:作者给阿长简说《山海经》。

第二层:记叙阿长买来《山海经》及作者感受。第三层:《山海经》是我心爱的宝书。)

72.长妈妈给作者买的《山海经》并不好,是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本子,但作者却对长妈妈充满感激和赞叹,请指出其

中的理由。 **(长妈妈关爱孩子,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我”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73.文中一再提到“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按你的理解,“我”为什么对这类书感兴趣?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

请说一说。 **(因为孩子对新奇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74.第29段:“此后我就更搜集绘图的书”一句对表现长妈妈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得到绘图的《山海经》后,

更激发了他搜集其他绘图的书的欲望。完全可以说,作者后来搜集了一批绘图的书,跟长妈妈满足了他的第一个愿望有很大关系,从这个角度上说,长妈妈是作者的启蒙老师,对作者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75.第29段内容与长妈妈给我买绘图的《山海经》这件事有什么内在联系? **(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增

加了“我”对绘图的书的兴趣,此后“我”就更加努力的去搜集这类书了。)

76.第26—29段:后来我对阿长产生的“新的敬意”为什么不会淡薄与消失? **(她买来了我渴慕已久的书;这是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做的事使我此后“更其搜集绘图的书”,对我成长的影响很大。

总之,这新的敬意是真正的崇敬和敬爱,当然不可能淡薄与消失。)

77.阿长给作者买来《山海经》,这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这件事给了“我”很深的震撼,使“我”对她由

鄙视、厌烦转为由衷地敬佩,可以说,阿长买来的《山海经》启发了“我”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78.读22—27段:通过所选的这段文字,能看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热心、关爱孩子。)

79.课文重点写买《山海经》的内容,其用意是什么? **(一是因为文章题目为“阿长与《山海经》”;二是这个内

容最能表现阿长善良、慈爱、热心的品质。)

80.第30段:“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作者对阿长的称呼为什么会有这些改变? **(在称呼的改变中,折射出

“我”对阿长态度的变化,这有买书的因素,也有成年后对阿长重新审视的因素。)

81.读30段:“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中“终于”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1.内容上照应前文,2.

表现了作者深深的遗憾之情。)

82.读31段:作者先写他“憎恶”阿长,“讨厌”阿长,但在结尾处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

灵”,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情的? **(作者对长妈妈尊重、喜爱、同情、怀念。“憎恶”、“讨厌”是用儿时的心态来看,写作时字里行间却充满对阿长的同情、怀念。特别是当她买到“我”渴望已久的《山海经》时,“我”

真爱、敬佩的心情更强烈了。所以,虽然长妈妈死去约三十年了,“我”仍真诚地为她祈祷。)

83.体会“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一句所寓着的深意。 **(作者以饱蘸浓情的笔墨,为长

妈妈的在天之灵祝福!这个深情祝福的结尾,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量,同时,也发人深思。它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着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

84.读31段:“仁厚黑暗的地母”是什么?**(地母就是地神。中国有“天神至尊,地神多福”的说法。地神是黑

暗而又仁厚的,阿长埋在地下,鲁迅祈祷地神赐福于她,让她的魂灵得以永安。)

85.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呢? **(这件事更能表达作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也能表现

长妈妈对—个孩子真诚热情的帮助和关爱。这怎么能不使作者怀念呢。)

86.为什么题目上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 **(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品位。《阿长与〈山海经〉》

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文不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所以,这个题目其实标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再则,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么联系起来了呢,有什么联系呢?令人好奇。再则,题目用的是46岁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

87.文章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为什么不写她是怎么买到的? **(不写阿长是怎么买到《山海经》的,

就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像空间,想像她怎样到处打听,她怎样跑书店书摊,她操了多少心,在想像中更觉得那真是一种“伟大的神力”。)

88.作者写阿长买《山海经》这件事情笔墨的着重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重点写在阿长问起《山海经》

之前,先用大段文字写远房叔祖,为的是写最初是怎么接近书籍的,怎么会渴慕《山海经》的,接着写为什么求之而不可得,又是怎样的念念不忘,写了这些,才能说明阿长为什么使“我”大喜过望,而且感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了。在阿长买来《山海经》之后,写“我”的震惊的心情,写如获至宝的心情,写此后搜集的图书,写了这些,才能说明阿长怎样令人尊敬而又感激,阿长的热心对“我”的成长有怎样的意义。)

89.鲁迅先生笔下的阿长并不是被寄托着希望的理想人物,但是我们读起来还是感到无比的亲戚和感动,为什么? **

(因为在她身上看到了人类那种难能可贵的纯朴和真率。)

90.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

同情与怀念吗? **(“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出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

91.你认为阿长对少年鲁迅有什么影响? **(阿长买来的《山海经》,使童年的鲁迅逐步对文学发生了兴趣,乃至影

响了他一生的文学道路。)

92.下列表述不能作为“我”讨厌阿长的原因的是(D)A、常喜欢切切察察。B、不许“我”走动,常向母

亲打小报告。C、夏天睡姿呈“八”字。D、为“我”购买绘图的《山海经》。

93.能表明阿长受到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一句话是(B)A、“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B、“明天是

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C、“像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D、“哥儿,有画的‘山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94.结构分析:第一部分(1、2段):简介阿长的身份和名字的由来。第二部分(3~29段):回忆阿长的几

件事。第一层(3~5段):写阿长种种不好的习惯和我的反感。第二层(6~12段):写阿长懂得许多

繁琐的规矩。第三层(13~18段):写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第四层(19~29段):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及对我的影响。第三部分(30、31段):补写阿长其他情况,抒发自己悼念之情。95.主题思想:作者通过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勾勒出一个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礼

节”性格的长妈妈;通过写阿长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

96.写作特色:1、刻画人物,欲褒先贬。2、详略得当,突出中心。3、语言生动,感情真挚。

研讨与练习说明

97.课后一、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

人?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重点是写她给“我”

买来了《山海经》。//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98.课后二、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

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不妨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99.课后三、仔细阅读课文中买《山海经》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

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3、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1、“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 // 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3、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100.课后四、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本题启发学生由本文产生联想,并进行仿写练笔。)

拓展提升

101.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⑴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意。()⑵从此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则。()⑶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钟一点花木。()⑷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玩皮。()(5)……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母。()(6)都是些烦锁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7)但当我衰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8)书的摸样,到现在还在眼前……() **(⑴益⑵测⑶种⑷顽(5)姆(6)琐(7)哀慕(8)模)

102.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D ] A.荒僻锁屑呆滞笨拙穷愁缭倒 B.渴募疏赖望文生意匠心独运 C.絮说希罕孜孜不倦无遐顾及 D.伎俩焦灼焕然一新以强凌弱10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里的词正确的一组是 (C ) (1)我只不过替他( )了几句,说明了事实的真相。 (2)在联合国大会上,某个超级大国为自己的假裁军真备战进行( )。 (3)双方的合同,写得明明白白的,我实在不愿意再( )了。 A.辩护辩白辩解 B.辩解辩护辩白 C.辩白辩护辩解 D.辩白辩解辩护

104.“一条围巾的价钱由六元变为两元”,如改为下列表达,正确的是:(B)A、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两倍。B、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C、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原来的三分之二。D、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倍。

105.扩展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句意,扩展成不少于25个字的长单句)妈妈回来了。 **(星期天早晨,刚刚下夜班的妈妈拖着疲倦的身体迈着沉重的脚步终于回来了。)

106.下面有三个句子,原文共有五十多字,请把它改成只有三十多字的两句话,要使原意无损,语言更简明。

原文:①还有一种立体的会活动的书,也很吸引人。②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③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马上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①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②把书打开,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107.下列选项中,填入句中横线上与后面的内容衔接最为连贯的一句是(D ): _________________。明

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般的著作;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过诗集《兄弟们》和小说《在光明的非洲》;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常从数学王国到文学王国漫步,写出了许多优美的散文。 A.说起科学家,就不能不联想到文学家 B.文学作品并不都是文学家创作的,卓越的科学家差不多都是卓越的文学家C.凡是著名的科学家,都有文学方面的传世之作 D.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108.《山海经》是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如刑天舞干戚、()等。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

109.写出下面的惯用语:(1)把在团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喻为();(2)表示足智多谋的人喻为();(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6)把浑浑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1.主心骨;2.

智多星;3.东道主;4.阶下囚;5.铁公鸡;6.糊涂虫;7.老油条;8.门外汉;9.三角猫)

110.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B(借代) ) A.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拟人) B.长妈妈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妈看家。(借喻) C.一年中,父亲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排比) D.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设问)

111.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c ) A.和煦的阳光,绿色的田野,就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似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B.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 c.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D.我的心里就像翻倒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1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 (B、D.褒词贬用;C.贬词褒用) ) 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D.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113.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1)她常常对我讲“长毛”。()(2)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3)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4)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记叙2、描写3、描写4、抒情)114.下面是学生的作文片段,按要求修改三处画线的语句。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1)第①处句子缺施动者,修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处“开创”一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3)第

③处“改变模样”表述不够具体生动,宜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1)删去“使”;(2)“开发”或“建

设”;(3)变成绿洲,盛开绚丽的花朵,高楼林立等。)

115.据报载:一出租车司机在救助一位被一辆货车(已逃)撞伤的老人时,先让老人写下证明(证明不是自己撞的老人),然后才救助老人,请你对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加以评论。(60字以内,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 **(司机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当今社会诬陷好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司机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依然心存善念,救助老人,是值得肯定的。或:司机的行为不正确,因为人要常存善念,司机在救助他人之前,不应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应以救人为先,急人之所急。)

116.鲁迅留下了许多诗篇,请写出完整的两句。 **((1)《自题小像》(1903年):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2)《自嘲》(1932年):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3)题《呐喊》(1933年):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4)《彷徨》(1933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5)无题(1934年):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芒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117.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一)娘

山子没了爹,娘就百般疼爱山子。

山子没考上高中,娘要山子重读一年,山子却跟着娘去割稻。娘问山子:“你就一辈子玩这土坷垃?”

“不玩土坷垃干啥?”山子闷闷地应了一句。

“你就这样没志气?”娘好失望。

“可我能干什么?……到外面打工,如找不到事,那得要饭回来。”

“男人应该有胆量闯。你不应该前怕狼后怕虎的。”

山子不出声,仍割着稻。娘开始骂山子,越骂越难听。山子流着泪说:“娘,你咋这样嫌我?我就像不是你生的。”

“你就不是我生的。我后悔不该捡你这个没出息的窝囊废。”

“我不是你生的?!”山子怔了,拿眼问着娘。

娘点点头。

第二天天蒙蒙亮,山子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家。

几年以后,成了大款的山子回来时,娘的坟上已长满青草。一个老妇人责备山子:“你出生时,差点要了你娘性命。你可真狠心……”

山子惊呆了,跪在娘的坟前,不停地磕头,喊着“娘──”

1、对小小说《娘》的主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劝告考不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重读再考B、鼓励农村青年到城里去挣钱当大款

C、揭示严格要求子女才能成长的道理D、说明玩土坷垃是没志气没出息的

2、对“娘”这个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3、娘为什么骂山子,为什么说他是捡来的?根据理解,简要回答。

4、体会山子在娘坟前磕头的心情,口头描述此时山子的心理活动。

**********

答案:1、C2、恨铁不成钢,对儿子爱得更深更切。

3、用特殊的方法“逼”山子离开娘的庇护,自立自强。

4、提示:围绕着心灵的忏悔来写。

(二)借助注释,诵读《山海经》中著名的神话故事《鲧禹治水》,说说你对鲧禹父子的看法。洪水滔天,鲧①窃帝②之息壤③以堙④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⑤杀鲧于羽郊⑥。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⑦布土⑧以定九州⑨。

注释:①鲧(ɡūn):传说中的古代人名,禹的父亲。②帝:指天帝。③息壤:息,生长。传说中的一种神土,能自己生长不止,所以能堵塞洪水。④堙(yīn):堵塞,填塞。⑤祝融:传说中的火神。⑥羽郊:羽山的近郊。⑦卒:最后,终于。⑧布:同“敷”,铺陈。⑨九州:禹治平水患后,中国分为九州,这里泛指全国的土地。九州今仍代指中国。 **(鲧为了拯救人民,背叛天帝,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禹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艰苦奋斗,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洪水,使九州安定。他们的丰功伟绩万世为人景仰。)

附:

118.背景知识: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是鲁迅最早接触到的一位农村劳动妇女,和鲁迅一起生活到鲁迅上学以后这样一个漫长的幼年时期。对鲁迅幼小的心灵成长影响最大,印象最深,除了他的家族长辈和兄弟外,就要数长妈妈了。这位粗犷、热情、纯朴、善良而值得怜悯的劳动妇女,“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却能够做“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鲁迅一直怀念着她。在《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病后杂谈之余──关于“舒愤懑”》等散文里,多次提到这位已故保姆给鲁迅讲“美女蛇”、“长毛”和“花绿头”等故事;鲁迅晚年专门写了本文来追怀她。

119.词义辨析:【和蔼和睦】都含有“和气”的意思。“和蔼”着重于性情温和,态度亲切;带有庄重的意味,又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一般不用,如“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和睦”强调相处得好,不闹矛盾,不争执;使用范围较广,如“长幼叔伯妯娌相处得都很和睦”。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 第一部分,介绍她的身份和称呼。第二部分,首先围绕阿长的日常言行,略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对“我”过分看管,详写睡相粗俗;其次围绕阿长“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详写“元旦的古怪仪式”,略写给“我”灌输各种礼仪禁忌;再次,围绕阿长的迷信可笑,详写讲长毛故事赢得“我”“空前的敬意”,略写“谋害”隐鼠而失去“我”的敬意;第三部分,围绕阿长对“我”的真诚慈爱,详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前后经过。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虽然地位卑微、身世不幸,却乐天安命;虽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迷信,却天性纯朴善良、仁厚慈爱。阿长毫不计较“我”对她的各种不屑和无礼,真心实意关心爱护“我”,努力满足“我”的愿望,这让成年之后的“我”深感惭愧,同时也倍加感激与怀念。 二、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在通篇阅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讨论并完成下列各题。 1.分别找出代表“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的一些语句,体会文中“成年的我”和“童年的我”两种叙述视角的不同。

2.在“写作时的回忆”中,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充满了温情。你从哪里能读出来? 3.在“童年的感受”中,作者对阿长的印象和态度是有变化的。试简要说明。 1.关于“写作时的回忆”:如“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这里“已经说过”很明显地表明作者是站在“成年的我”的角度来叙述;再加上“此外,现在太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现在”也鲜明地表明作者是站在“成年的我”的角度来叙述。 关于“童年感受”:如“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这里就是“童年的我”的角度来叙述的。 两者的不同:一个是站在写作时成人的立场叙写回忆,一个是以童年的立场描述感受。 2.“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段温情的叙述既满含思念与感激,又深怀同情和愧疚。 3.首先,对阿长粗俗率性的行为习惯“实在不大佩服”,对“她懂得许多规矩”表示“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之后,对她能抵挡枪炮的“伟大的神力”“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却在知道她“谋害”了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 (一)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里,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

《阿长与山海经》知识讲解

《阿长与<山海经>》知识点整理 1、理清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段)介绍阿长的身份和姓名。 第二部分(3-12段)简略叙述憎恶、讨厌阿长的原因。(背地里说人长短,睡相不好,阿长讲究许多繁琐的礼节和规矩。) 第三部分(13-29段)详细叙述阿长讲长毛的事情以及为我买回《山海经》等一些书的过程。 第四部分(30-31段)抒发对阿长深沉的怀念之情。 2、概括文章所写的七件事.分别表现了阿长的哪些性格特点 (1)“阿长”这个称呼的由来 (2)阿长“切切察察”的毛病 (3)阿长摆成“大”字的不雅的睡相 (4)我所不耐烦的阿长给我讲得规矩和道理 (5)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6)阿长“谋害”我的隐鼠 (7)阿长买《山海经》给“我” 3、体会作者对长妈妈情感的变化。 鲁迅对长妈妈的情感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的。这种情感的变化是我们学习本文的另一个重点。我们清晰地从文中的7件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曲线:对阿长不好的习惯,我是充满了憎恶、讨厌、不耐烦;听到她讲“长毛”的故事后,我对她产生空前的敬意;当得知阿长踩死隐鼠后,我的敬意消失,产生怨恨;当长妈妈买来《山海经》时,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通过这个分析,我们可以轻松地得出本文的叙事线索是鲁迅先生对保姆阿长的感情变化。 4、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表达了幼年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这样文章详略得当,突出中心,抓住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 5、介绍阿长名字的由来颇费笔墨,有何作用?

(完整版)阿长与山海经练习题

阿长与山海经练习题 一、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12分) 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0、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3分) 答: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

随便说说而已。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意思对即可给分); 11、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3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答:表现了“我”当时接到书时的震惊和感激之情。 12、文段⑤中画线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1分);“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的是:指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的事。(2分); 13、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3分) 答: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是“我”渴慕已久的,最初想得到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所以对“我”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意思对即可给分);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明。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及答案(学习资料)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及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什么“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3、“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语段的中心人物是阿长,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阿长的,举例说明。 5、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 B、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主要由买《山海经》而生发的。 C、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神力的,心地善良的人。 D、“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虽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 【参考答案】 1、阿长来问时,“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问了,也就对她说了,认为说与不说一样,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对阿长的关心询问并未放在心上。 2、被她的热忱深深打动了。 3、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之力。表现了“我”对阿长的敬佩和爱戴。 4、外貌、语言。略。 5、A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③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④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⑤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中考名著阅读知识点复习总结

中考名著阅读知识点复习总结 一.心中有考纲:名著阅读考纲要求 1.了解推荐名著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 2.了解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 3.欣赏名著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4.阐述个人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根据考纲的要求会有这些考点出现: 二.如数家珍:中考必考的12部名著(文学常识) 中国(5部): 《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 《西游记》明朝吴承恩 《朝花夕拾》鲁迅(周树人) 《繁星?春水》冰心(谢婉莹) 《骆驼祥子》老舍(舒庆春) 外国(7部): 《威尼斯商人》英国莎士比亚 《鲁宾逊漂流记》英国丹尼尔?笛福 《格列佛游记》英国乔纳森?斯威夫特 《汤姆索亚历险记》美国马克?吐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国海伦?凯勒 《童年》前苏联高尔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三.广东省近几年名著阅读考试篇目:(注意分析规律) 2007年《骆驼祥子》 2011年《鲁滨逊漂流记》 2013年《汤姆索亚历险记》 一.《骆驼祥子》:(小说)《高分突破》P196

1.文学常识类: 老舍,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代表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2.情节概述类: (1)《骆驼祥子》一书中的祥子人生是三起三落,请你简要概括。(必须牢记)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临走前牵走骆驼)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希望第二次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2)绰号的由来: 祥子在返城途中病倒了,回到北平,在海淀的一家小店住了三四天,在说梦话或胡话时说出了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从此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 (3)问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 以“骆驼祥子”来命名有三层含义:(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是祥子;(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即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3)揭示主人公祥子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3.人物形象类: (1)虎妞:泼辣而有心计贪吃懒惰、好逸恶劳,总想控制祥子 (相关情节:管理车厂工人,大胆追求祥子。) (2)刘四爷:残忍霸道自私自利奸猾世故 (相关情节:当过库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他处处阻拦祥子和虎妞的婚事。) (3)祥子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 ? 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早期性格:老实健壮坚韧吃苦耐劳,自尊心强重信用和讲义气,有美好的理想。 (相关情节:一流车夫怒辞杨宅烈日下拉车) b.后期性格:自私麻木,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 (相关情节:受夏太太引诱染上淋病,出卖阮明) 他的变化主要是由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注意这只是根本原因) 4. 艺术特色类: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试题练习阿长与山海经练习题

9阿长与《山海经》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汉字注音。 骇()掳()悚()惶急()诘问()保姆()2.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①……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母。() ②都是些烦锁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③但当我衰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④书的摸样,到现在还在眼前……() 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 A.切切察察—— B.絮说—— ②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顺顺流流——

③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谋死—— ④我惧惮她什么呢! 惧惮——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中作者“憎恶”、“讨厌”阿长的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 ___________________;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又是:(3)____________________;(4)_ 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条围巾的价钱由六元变为两元”,如改为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两倍。 B.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 C.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原来的三分之二。 D.原来一条围巾卖六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倍。 6.下面有三个句子,原文共有五十多字,请把它改成只有三十多字的两句话,要使原意无损,语言更简明。 原文:①还有一种立体的会活动的书,也很吸引人。②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③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马上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七年级下册语文 《阿长与山海经》课内阅读练习有答案

6课阿长与《山海经》 (一)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1.给加点字注音。 规矩.()惶.急()辟.头()磨.难() 2.选文写长妈妈“懂得许多规矩”,“我”对这些规矩的态度怎样? 3.作者写这些规矩的用意是什么? 4.文段详写长妈妈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从文中找出写长妈妈动作的几个动词和有代表性的语言。 动词: 语言: 阿长的心情: 作用是: (二)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必读名著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七八九年级必读名著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必读名著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分篇简介

⑴《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⑵《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⑶《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⑷《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⑸《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⑺《父亲的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⑻《琐记》回忆了隔壁家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描写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⑼《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⑽《范爱农》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阿长与山海经练习题

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骇.人( ) 掳.掠( ) 震悚.( ) 惶.急( ) 诘.问( ) 保姆.( ) 2.下面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当人们知道了事情的经过;都觉得老李之所以那么做是情有可原....的。 B.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他还是念念不忘 ....那个曾救过他的医生。 C.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 ....说了最近的往来,时断时续,还是有些羞答答的,怕难为情。 D.他极其郑重 ....其事地告诉我说:“你的入党申请已得到批准了。” 3.(达州中考)下列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叙事。 B.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C.“不。”他蹲下来,看着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一只旅鼠。” D.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4.(天津中考)下面句子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5.右面是课文《阿长与〈山海经〉》的插图,请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 (1)这幅插图所描述的中心事情是什么? (2)用简洁的语言描写画面的内容,用上“津津有味”“迫不及待”两个 成语。 6.(益阳中考改编)生活中,也有不少像阿长那样卑微而又善良的人,阅读下面关于段意花的 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段意花是益阳水文局的临时工,丈夫李国庆在益阳水文站工作。他们在一条趸船上住了14年,经常勇赴江流,拯救了一个又一个溺水的生命。保守估计,他们先后救了50人,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7岁。和许多普通家庭一样,他们靠着 自己微薄的收入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以至于6万多元债务整整还了17 年。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段意花的家庭在这一天被全国妇联评为“全 国最美家庭”。 (1)请为这段文字加一个标题。 (2)你们班想请段意花来做一次报告,如果你代表班委会去请她,你会怎么说?

关于阿长与山海经读书感悟5篇

关于阿长与山海经读书感悟5篇 书是智慧的结晶,他告诉无知的我们一个又一个的道理,像一盏明灯,当我们在雾气茫茫的人生路上徘徊时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阿长与山海经读书感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关于阿长与山海经读书感悟一 读了“阿长与《山海经》”后,人们都会被鲁迅笔下的这位普 实的情感和心灵;她虽只是个保姆,却对鲁迅有着母亲般的爱护和关怀,给鲁迅孤寂的童年以温暖,使鲁迅在失望中得到一丝乐趣;保姆虽只是她的职业,但她有着超出职业的尽心付出,把鲁迅当成亲生孩子一样,这些还不足令人们所感动? 长妈妈虽不是鲁迅的母亲,但她十分关心鲁迅,教了他许许多多的道理,还完成了鲁迅要《山海经》的愿望。长妈妈是位不怕麻烦的人,别人不肯或不能做的,但她做到了,这或许就是鲁迅忘记自己银鼠被害的痛苦及睡觉的位子很小被长妈妈占掉一大半的苦恼并使他对长妈妈有了新的敬意的原因吧!长妈妈还很

执著,自己觉得对的,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还是坚持着,总而言之,她还是位很热心的人。 现在的人,大多都很怕麻烦,而也有长妈妈一样不怕麻烦只为帮助别人的人,我真心希望这种人逐渐多起来,让这世间充满爱,冒出更多的长妈妈。 关于阿长与山海经读书感悟二 这是—篇纪实性的*。*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 *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 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朝花夕拾重点知识点及测试题

《朝花夕拾》测试题 一、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子路负米、敦巨埋儿、老菜娱亲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三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9、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10、“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 11 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 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 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

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7鲁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 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 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五猖会》。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二、选择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D )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C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C ) A.一件 B.两件 C.三件 D.四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第二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爱为主题,课文仍以叙事作品为主。 五篇课文写的都是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阅读这些作品,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了解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学习运用描写,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爱”的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陶冶自己的情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学习运用描写。 2.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蕴涵的思想感情。(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弱者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教读本单元应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

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四、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拟用15课时,《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各用3课时;《台阶》、《老王》、《信客》各用1课时,第五单元作文、复习、检测共用5课时,机动时间一课时。 6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诘问、惶急、疏懒、渴慕、深不可测、情有可原”等词语。 2.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3.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过程和方法目标: 1.体会语句的深层含意,把握蕴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安排材料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年级下册语文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题及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题及答案(二) 一、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1、她常常对我讲“长毛”.() 2、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3、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 4、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一)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里,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阿长与山海经 相关习题附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练习题 一、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chuāng()疤2.震悚()3.jié()问4.空前()5.惧dàn()6.惊骇()7.孤shuāng()8.粗拙()9.zhòu骂()10.掳走() 二、加粗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淡薄薄弱薄厚B.妥帖请帖碑帖 C.憎恶好恶深恶痛绝D.空前空席空中楼 三、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B.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由可原的了,倒应该让我退让。 C.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D.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淌使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四、根据具体语境,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1.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疏懒:

2.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惶急: 3.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渴慕: 五、下面哪些句子是表现长妈妈的性格特点的?在该句后打“√” 1.她生得黄胖而矮。()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3.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4.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 5.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 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

七年级下册语文 《阿长与山海经》知识点讲解

《阿长与<山海经>》知识讲解 我们在初一时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其中有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吗?这位长妈妈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阿长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只是一个女工,不知其真名实姓,也不会识字作文。鲁迅在作品中几次提到她,甚至把她和《山海经》连在了一起,专门写了篇文章叫《阿长和<山海经>》,那么阿长与《山海经》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有兴趣来读一读吗? 学习目标 1、学习围绕中心选取材料;选取材料详略得当。 2、学习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品味语言诙谐而富有情趣的美。 4、体会作者缅怀与思念长妈妈的深深感情,感受长妈妈的人品美。 知识汇总 1、掌握下列加红字的读音。 惊骇hài 脖颈jǐng 诘问jié惧惮dàn 震悚sǒng 画舫fǎng 孤孀shuāng 惶急huáng 2、为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báo (薄饼) ┍mú (模样) ┍xiāng (相信) 薄┥bó(稀薄) 模┥相┥ ┕bò(薄荷) ┕mó (模仿) ┕xiàng (面相) 3、掌握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悚】害怕。 【掳】抢走。 【渴慕】非常思慕。 【疮疤】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 【惧惮】害怕。 【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本文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诘问】诘责并质问。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内容分析 整体感知 1、理解主旨。 文章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七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2、理清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6课《阿长与山海经》学单

6课阿长与《山海经》学单 编写人:张利娅 【学习目标】 1、读课文1-2遍,理解积累“惶急、诘问、渴慕、疏懒、震悚”等词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并归纳出刻画人物的方法。 3、通过体会语句的深层含意,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4、在体会作者的深厚感情的基础上,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手法. 【课前自学】 1、读课文, 理解积累“惶急、诘问、渴慕、疏懒、震悚”等词语,概括文章围绕阿长写了 哪些事情,重点写的是什么? 2、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么多的事,那么在你的眼里,阿长是怎样一个人呢?从文中找句子, 分析阿长的形象。(可用“阿长是一个的人”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课堂互学】 3、在围绕阿长叙写这些事情时,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找出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 变化的句子并说说这是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4、仔细品读课文,进一步感悟作者对阿长的情感。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3)、作者明知道是《山海经》,为什么还要模仿当时阿长的语气写成“三哼经”呢? (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他却能够做成功。他确有

伟大的神力。”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物。”为什么这么说? 【课堂展学】 5、结合作者笔下的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它展示 出来。 【课堂总学】 6、感悟童年生活中的爱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 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题目自拟。 7、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骇.掳.悚.惶.急 chuāngbā( ) 诘问 .. .. jùdàn( ) 孤孀 ..渴慕 ..霹雳 8、积累词语: 诘问: 深不可测:

阿长与山海经练习

基础自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搁.()掷.( )憎恶 ..()pú()萨竹竿.(.)烦su?()胸脯.()疮.( )疤哀悼.( 书zhāi()守gu?( )biàn()子土f?i( ) mò()莉 2.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1)__(因为既然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___(所以那么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2)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_(杀害害死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询问审问请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3.写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 (2)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3)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理清文章中作者对长妈妈的情感变化。 实在不大佩服她___ ______意逐渐淡薄直到完全消失。 (2)作者“憎恶“阿长的原因是: 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是: 基础运用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pī雳,全体都震耸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地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zhuō的本子。 (1)根据拼音写汉字。 给加点的字注音. pī( )雳模.( )样粗zhuō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3)“略略一翻”中的“略”的意思是( ) A.略微 B.省去;简化 C.计谋 D.简单扼要的叙述 (4)“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的“神力”指什么?该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到“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回答下面的问题。 7.写远房叔祖的“疏懒”以及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选文简要说明.: 8.“我“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9.阿长买的《山海经》装帧并不精美,印刷质量也很粗拙,但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是他“最为心爱的宝书”?

《阿长与山海经》知识点梳理归纳.复习提纲doc说课讲解

《阿长与山海经》知识点梳理归纳.复习提 纲d o c

《阿长与<山海经>》知识点梳理归纳知识汇总 1、掌握下列加红字的读音。 惊骇hài 脖颈jǐng 诘问jié惧惮dàn 震悚sǒng 画舫fǎng 孤孀shuāng 惶急huáng 2、为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báo (薄饼) ┍mú (模样) ┍xiāng (相信) 薄┥bó(稀薄) 模┥相┥ ┕bò(薄荷) ┕mó (模仿) ┕xiàng (面相) 3、掌握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悚】害怕。 【掳】抢走。 【渴慕】非常思慕。 【疮疤】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 【惧惮】害怕。 【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本文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诘问】诘责并质问。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内容分析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整体感知 1、理解主旨。 文章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七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2、理清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段)介绍阿长的身份和姓名。 第二部分(3-12段)简略叙述憎恶、讨厌阿长的原因。(背地里说人长短,睡相不好,阿长讲究许多繁琐的礼节和规矩。) 第三部分(13-29段)详细叙述阿长讲长毛的事情以及为我买回《山海经》等一些书的过程。 第四部分(30-31段)抒发对阿长深沉的怀念之情。 3、概括文章所写的七件事,体会选材详略。 读完本文后我们可以明确《阿长与〈山海经〉》围绕阿长共写了七件事: (1)“阿长”这个称呼的由来 (2)阿长“切切察察”的毛病 (3)阿长摆成“大”字的不雅的睡相 (4)我所不耐烦的阿长给我讲得规矩和道理 (5)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6)阿长“谋害”我的隐鼠 (7)阿长买《山海经》给“我” 4、体会作者对长妈妈情感的变化。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