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茭白胡麻叶斑病防治小技巧

茭白胡麻叶斑病防治小技巧

茭白胡麻叶斑病防治小技巧

茭白胡麻叶斑病防治小技巧

1、实行轮作栽培,将茭白与莲藕、慈姑、芋头等轮作。

2、在茭白生长期及时打掉老叶和无效分蘖,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3、合理水肥,在高温期适当深灌水,并做到经常换水降温,控制病害发展。另外雨后要及时排水并搁田1~2天再灌水,以增加土壤含氧量。同时配合浇水

冲施1-2次肥霸天下水溶肥,它具有大量的氮磷钾和适量的中微量元素及丰富

的氨基酸、生物活性酶等,并且对落叶、枯黄、死根具有神奇的恢复功效。

4、药剂防治、未发现病虫害前喷施一遍倍加倍智能因子膜,要仔细、均匀、周到,使植物表面形成智能高分子膜隔离病虫害,病虫害未爆发时及时配合针

对性强的农药喷施,智能因子膜可提高农药有效成分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次

数和用量,保护病虫害天敌、保护植物生长环境。(豆子)

石榴叶斑病的一般防治管理方法

石榴叶斑病的一般防治管理方法 发布日期:2012-04-24 来源:互联网作者:cosmos 浏览次数:68 石榴叶斑病是石榴的一种常见病害。石榴栽植区发生较普遍。植株受害严重时,叶片提早落光,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该病主要危害 石榴叶斑病是石榴的一种常见病害。石榴栽植区发生较普遍。植株受害严重时,叶片提早落光,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发病初期,感病叶面上产生针头大小的斑点,病斑紫色或红褐色,逐渐变为暗红色至暗黑色,并扩展为圆形至椭圆形,直径为0.4-3.0mm。斑病周围有时呈黑线状。发病后期,病斑之间相互连接,引起焦枯。最后在感病部位的正、背面产生墨绿色霉层。墨绿色霉层为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受害重时,叶片脱落。嫩枝感病,在枝梢上形成枯死段斑,枯死的枝梢上产生分生孢子器。果实初生细小褐斑,后为多角形至不规则形黑褐色斑。 病原为石榴尾孢(Cercospora punicae P.Henn.),隶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尾孢属真菌。病原菌在落叶及土壤中以菌丝体越冬。第二年春季,病原菌开始生长,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开始侵染危害寄主。 5月下旬开始发病,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生长期内分 生孢子可进行多次再侵染,春季生长的叶片到7、8月时大多因病脱落,秋季生长的叶片也因病提前脱落,绿带内病害比公园、街头绿地重的原因是:石榴成片种植,株行距1×1.5m,通风透光差,并且下部枝条多贴近地面,10月中、下旬,发病渐轻。病菌一般先侵染植株的下部叶片,以后迅速蔓延。梅雨季节有利于病害生长蔓延,是发病的高峰期。高温不利于病原菌孢子萌发。石榴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千瓣红石榴、玛瑙石榴易感病。 防治办法:1.减少侵染来源:清除枯枝病叶,并集中销毁。剪除下部过密枝叶。 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植株不宜过密,冬春之间对植株进行合理的修剪,以便通风透光,调节下部枝条密度能明显降低危害。合理使用肥水。 3.药剂防治:发病期喷施75%百菌清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700倍液,或喷施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剂,或1:1:160 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1次,喷2-3次。发病严重时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 3.药剂防治:初春时,用80%五氯酚钠1500倍液喷洒植株和地面,以预防病害的发生。发病初期,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5%代森铵水剂800-1000倍液喷雾。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4.也可在8月下旬、9月上旬喷药保护秋梢秋叶,使用药剂为百菌清1000倍,证明能有效地降低病叶率10-15%,保护石榴小幼树安全越冬。

茭白栽培种植技术

茭白栽培技术 茭白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水生宿根禾本科作物,俗称:茭笋、茭瓜。其生育期较长、适应性强、不择土壤,一般的水田、低洼地、浅水塘、沟河边有水的地方皆可种植。在茭白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有温暖湿润的生长发育环境,气温不能低于5℃以下时茭白不能萌发。其肉质茎含糖4%,蛋白质 1.5%,富含多种维生素,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绿色食品。 一、选种一般要求种性强,上市集中,经过几次精选的田块作种苗。其茭墩内无杂株、无雄株。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在茭白收获之后,从大田中挖起茭墩,选择带老茎一根的茭根,用快刀切割下带泥的小墩茭白根做种苗,每亩大田准备1200—1300个茭墩备用。一般选好、分好的茭墩堆置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大田整理好后,再从其它大田中进行茭墩分苗、选苗后及时移栽。 二、大田的准备 1、加固加高田埂茭白生长发育期中一生都需要水层,且最深水位达20cm,因此需要加固加高田埂; 2、施足基肥茭白需肥量大,施足肥,才能高产。而基肥是基础,基肥施用上以有机料为主,如土杂肥、厩肥,

每亩可施2吨,普钙40—50公斤、钾肥10—15公斤,然后耕粑,使田平泥化,保持浅水层1—2天,准备移栽。 三、移栽将选好、分好的茭苗,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按照预定的距离拉绳条栽,栽植茭苗深度以老茎和茭白苗基部插入泥中不致浮起为度,种植过深分蘖不旺,空耗种苗的养分而长根。栽植行距一般80--100cm、株距55—60cm,等行距种植,每亩确保1200—1300穴种苗。 四、田间管理 1、水份管理管理上茭白不同生育生长期对水的深度有所不同,一般掌握由浅到深,再由深到浅的管水模型。茭苗定植后应深水护苗活棵,活棵后保持浅水层5—6cm,以利于提高土温,促进茭苗早生快发,特别地到严冬季节,夜间最好保持深水层10—13cm护苗度冬,春暖后再浅水促蘖,分蘖后期适当深灌,保持水层深度10—13cm,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暑天气候炎热,应加深水层,降低土壤温,延长结茭期的生长时间,促进茭白增大。孕(结)茭时为达到茭白软增大化的目的,水层管理方面:采用深灌,但水深不能超过茭白眼(心叶),而结茭生长到一定时间,单支茭白逐渐停滞生长,水位以应逐渐降低。

山楂常见病害及防治

山楂常见病害及防治 酸酸甜甜讲的可能就是山楂了,随着山楂的营养价值渐渐被人发现,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大规模种植,但是很多人没有一点准备便开始,殊不知在种植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病害,自己却不知道怎么去防治。那么山楂会产生什么病害呢?该如何去防治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叶斑病 发病特性:叶斑病危害叶片,在叶片染病后会在叶面上出现黄色的不规则斑块,并且颜色会渐渐变深,斑块逐渐延伸扩大,最后叶片整块都会变成褐色的斑块。并且斑块上会出现许多小黑点,这些小黑点就是病菌的分生孢子,使叶片枯黄落叶,影响植株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在秋冬季采收完后要及时将果园中的病虫枝和老枝老叶清出果园,在远离果园的地方进行烧毁,减少果园中的病菌,加强果园的管理,合理用药追肥,提高树体抵抗力。植株发病初期可以用甲基硫菌灵等药剂进行喷洒防治。

2、黑星病 发病特性:山楂染上黑星病后会在叶背上开始发病,叶背上会出现不太密集的霉点,这些霉点会开始扩展,最后在叶背上各处融合形成褐色的斑块,在叶面也会出现带有浅绿的不规则病斑。无法控制的时候,整块叶子上的斑块全部融合,最后与叶斑病一样,整片叶子失去营养掉落。 防治方法:定时巡查果园,仔细检查每棵树的生长情况,发现有异常的果树要及时将叶果枝摘除,如有已经掉落的也要及时捡出果园。防止病菌在这些病残体上潜伏过冬,染病初期可以使用世高水分散立剂等药物进行喷洒防治,一周一次,持续一月。

3、花腐病 发病特性:花腐病不仅会对花朵产生危害,偶尔还会侵入幼叶嫩梢。当幼叶开始发病时,会在叶子上出现条状的斑条,传染速度较快,可以大约一星期后传染至植株一半的幼叶。花朵发病后更加严重,导致花朵腐烂然后掉落。果实染病的潜伏期较长,不过症状与花朵相似。 防治方法:与前两种一样,加强果园管理,在秋冬季做好清园工作,发现落果落花要及时将它们带出果园,控制果园土壤含水量,将多余积水排出。控制果树树形,防止果树受伤产生伤口,采收注意力度,不可暴力摘果。对果树进行预防处理,适量喷洒乙霉威等药剂进行预防。发病后可用福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梨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梨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黑斑病是梨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主产梨区普遍发生,梨树整个生育期及各个部位都会发病。主要危害叶、果,对当年乃至下年产量影响极大。现将其主要症状及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梨黑斑病—发病叶片初期症状 梨黑斑病—发病叶片初期症状 梨黑斑病—发病叶片背面症状

梨黑斑病—发病果实症状 梨黑斑病—发病果实症状 发病症状。梨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及新梢,幼嫩叶片最早发病,始发期病斑圆形,针头大小,褐色,6-7天后病斑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中心灰白色,边缘黑褐色,逐渐扩大至直径1厘

米左右的近圆形,略带有淡紫色轮纹,湿度大时表面产生黑色霉层(病菌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病叶畸形易脱浇。果实染病后,抗性差的品种幼果极易感病,初在果面上产生1个或多个黑色小点,随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病斑,后逐渐扩大凹陷,病部与健部之间交界处产生裂缝。梨在贮藏期常以果柄基部撕裂的伤口或其他伤口为中心,发生黑褐色至黑色斑点,严重时深达果心深处,造成果实腐烂,很大程度影响果品的营养和销售。 发病规律。梨黑斑病属真菌性病害,通常长势旺的梨树较少发病,土壤缺乏有机质、修剪不合理。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块容易发病,一般年份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叶片开始出现病斑,5月中旬增加,6月雨季到来时病斑急剧增加;果实于5月上旬开始出现少量病斑,6月上旬病斑较大,6月中下旬果实龟裂,6月下旬病果开始脱落,7月下旬至8月上旬病果脱落最多。梨黑斑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叶、病枝、病果等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侵染来源十分广泛。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由表皮、气孔或伤口侵入,病斑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多次反复侵染,且在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在连续阴雨天气,气温达24-28℃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与蔓延。侵染嫩叶潜育期很短,接种后1天即出现病斑,老叶潜育期较长,1个月以上的叶片不易受侵染。气温在30℃以上,并有连续晴天,黑斑病病害停止扩展。 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新建梨园时,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种植,如金水1号、金水2号、黄花、湘南等品种较抗病,而丰

叶斑病类的防治buchong

主要由真菌门中半知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中的部分真菌危害所致 加强养护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选用无病植株栽培;合理施肥与轮作,种植密度要适宜,以利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注意浇水方式,避免喷灌;盆土要及时更新或消毒。 消灭初侵染来源,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病死植株并集中烧毁。休眠期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药剂防治,特别是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杀菌剂,如代森锌、福星乳油、世高水分散粒剂、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乐比耕可湿性粉剂。选育或使用抗病品种 霜霉病类(疫病)的防治 该病典型的症状特点是叶片正面上产生褐色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坏死斑,叶背相应部位产生灰白色疏松的霜霉状物,病原物为低等的鞭毛菌,低温潮湿的情况下发病重。 1. 霜霉病菌、疫霉病菌大都以卵孢子在病残组织中越冬,因而应及时清除病残组织并烧毁;从无病株采种,精选种子;换土、轮作或进行土壤消毒。 2. 霜霉病一般要求低温高湿,疫霉菌一般要求高温高湿,因而应控制好温湿度,做好通风、透光及排湿工作。 3. 药剂防治:在发病早期及时喷药防治,可供选择的药剂有:波尔多液、瑞毒霉、乙磷铝、达科宁、克露、加瑞农、普力克、杀毒矾等。 4. 选用抗病品种 灰霉病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温室内要适当降低湿度,最好使用换气扇或暖风机,减少伤口。(2)合理施肥,增施钙肥,控制氮肥用量。 (3)及时清除病株销毁,减少侵染来源。 (4)生长季节喷施杀菌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45%特克多悬浮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病毒病类及其防治 病毒病在园林植物中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危害严重。目前,无病毒的花木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在自然界,一种花木常受到几种、几十种病毒的侵染。病毒病发生后,使寄主叶色、花色异常,器官畸形,植株矮化,严重时不开花,甚至毁种。 病毒病防治困难,主要措施有:加强检疫,繁殖无毒苗木,对有病种苗进行热处理,消灭传毒昆虫,选育抗病品种以及药剂防治(选用病毒A、菌毒清等)。 白粉病类的防治 可侵害叶片、嫩枝、花、花柄和新梢。在叶上初为褪绿斑,继而长出白色菌丝层,并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进行再侵染,重者可抑制寄主植物生长,叶片不平整,以致卷曲,萎蔫苍白。 1. 消灭越冬病菌,秋冬季节结合修剪,剪除病弱枝,并清除枯枝落叶等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来源。 2.休眠期喷洒波美2~3度的石硫合剂,消灭病芽中的越冬菌丝或病部的闭囊壳。 3.加强栽培管理,改善环境条件。栽植密度、盆花摆放密度不要过密;温室栽培注意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氮肥要适量。灌水最好在晴天的上午进行。灌水方式最好采用滴灌和喷灌,不要漫灌。生长季节发现少量病叶、病梢时,及时摘除烧毁,防止扩大侵染。 4. 化学防治 5. 生物制剂: 6. 种植抗病品种

茭白种植技术和时间

茭白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产于江南地区,属于水生蔬菜,但是它的产量却远远高于其他的蔬菜。在南方地区,很多农民把它当做经济作物来种植,在生长较好的情况下,通常每亩约收获1500kg。下面我们对茭白的种植技术和时间了解下 种植时间 南部地区的双季茭白通常在11月至4月底之前种植,或者在6月至8月种植,但只能在秋季收获,最迟在4月底或8月种植。单季茭白一般在春季栽培,在秋季8月份收获。 种植技术 1.茭田选择:茭田应选择光线好、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有水源的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以有凉水经过的水田,或近水库可利用库区深层水灌溉的地块最好。 2.翻耕施肥:翻耕茭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或浓人粪尿2500千克,如前作是水稻田,还要增加基肥的用量,并耙平,然后灌水2-3厘米,做到田平、泥烂、肥足。 3.适时定植:在4月至5月上旬,当茭苗高20厘米左右、水田土温10℃

以上时即可移苗定植。如果选用老茭墩育苗的,此时将老茭墩连根挖起,用快刀顺着分蘖着生的方向,按3-5个健全分蘖为1墩进行纵劈分墩,分墩要求带老茎,劈时尽量少伤及分蘖和新根,并做到随挖、随分、随栽。如茭苗过高,可剪去叶尖,使苗高保持在25-30em,防止栽后倒伏。定植密度一般为行距70-80em,墩距65厘米,并分大小行,大行为走道。每亩定植1200墩左右,保证6000株基本分蘖苗。定植深度以所带的老茎薹管没土为度,以晴天下午栽种为好。 4.水位管理:茭白水位管理以“浅一深一浅”为原则。定植后的生长前期(分蘖之前),保持3-5厘米的浅水位,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发根和分蘖。到6月份分蘖后期,将水位加深到12-15厘米,以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由于7-8月温度高,深水位还具有降温的效果,但要定期进行换水,防止土壤缺氧造成烂根。进入孕茭期,水位应加深到15-18厘米,但不能超过“茭白眼”的位置(最高水位不宜超过假茎的2/3),防止薹管伸长。孕茭后期,应降低水位至3-5厘

园林常见叶部病害如何识别与防治

园林常见叶部病害如何识别与防治 概述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种类很多,据统计,其种类超过枝干及根部病害的总和。叶片感病后,叶上出现斑点状破碎,常引起早期落叶,削弱花木长势,降低了观赏价值。今天就带大家一起识别和防治常见的叶部病害。(部分图片含有文字,点击查看大图) 【发生特点】 1、初侵染源主要来自于病落叶,潜育期短,有多次再侵染发生。 2、叶部病害主要通过风、雨、昆虫和人类活动传播。 3、常引起叶片斑点和破损,提前落叶、落花,严重削弱花木的生长势。 白粉病类 白粉病是园林植物上极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可侵害叶片、嫩枝、花、花柄和新梢。此病发生极为普遍,如常见的月季、黄栌、大叶黄杨、紫薇、十大功劳等。 白粉病发生在叶片两面,病斑淡黄色,不规则形,上布白粉,后期着生 许多小黑点(子囊壳)。一般4—6月和9—10月发病重。温室栽培周年均 可发病,背阴郁闭、偏施氮肥、栽植过密、光照不良、通风不畅处发病最重。现已报道的白粉病种类有155种。 防治措施: 1、消灭越冬病菌。秋冬季结合修剪,剪去病弱枝,并清除枯枝落叶等集中烧毁。 2、休眠期喷洒莱恩坪安御葆、波美2—3度的石硫合剂,消灭病芽中的越冬菌丝和闭囊壳。 3、加强水肥管理,改善环境条件。 4、化学防治: 在病害发生前两周,莱恩坪安御守、莱恩坪安御卫、代森锌稀释600-800倍液,对叶面进行喷雾,7-10重喷一次。 在发病初期用莱恩坪安御锈、莱恩坪安御葆稀释600-800倍液,对叶面进行喷雾,隔10天在喷一次。建议杀菌剂配叶面肥,效果更佳。 锈病类 主要危害木瓜、海棠、山楂、苹果、桧柏、龙柏、鸡蛋花、美人蕉、马兰、冷季型草坪等园林植物。病原主要有由担子菌亚门、冬孢子菌、纲锈菌目的真菌。在温暖湿润的春秋季发病严重,转主寄生。 花木受害部位的叶片正反两面着生橘黄色的粉状孢斑,破裂后又散发出 橘黄色粉末即锈菌孢子,重复侵染。严重时叶子枯萎,导致植株死亡。 锈菌可产生多种孢子,最多的是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五种。该病冬季寄生危害桧柏嫩枝,其中以蜀桧、龙柏发生较重,花柏、刺柏次之。夏季寄生主要危害苹果、梨、各类海棠、山楂等的叶果和嫩枝,其中以梨树危害最重。 发病最适温度为18-2l℃。四季温暖、多雨、多露、多雾的天气,均有利于病害发生;偏施氮肥能加重病害的发生。 防治措施: 1、在园林设计时,要避免蔷薇科仁果类植物和桧柏类针叶树混栽;如因景观需要必须一起栽植,则应考虑将桧柏类针叶树栽在下风向,并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性;

月季花黑斑病防治

月季花黑斑病防治 发布时间:2008-12-29 14:22 来源: 摘要:黑斑病是月季普遍发生且严重的病害,全国凡是有月季栽培的地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达80%以上。此病引起大量落叶,致使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枝条枯死,降低观赏价值。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浸染嫩枝、叶柄、花梗和花。感病初期叶面出现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3~ 黑斑病是月季普遍发生且严重的病害,全国凡是有月季栽培的地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达80%以上。此病引起大量落叶,致使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枝条枯死,降低观赏价值。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浸染嫩枝、叶柄、花梗和花。感病初期叶面出现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3~12毫米或更大,边缘呈放射状。后期病斑上生许多黑色疱状小点。有时病斑周围大面积叶组织变黄,病叶极易脱落,严重时,仅剩下光秃的枝条,有时病斑连成一片。嫩枝、叶柄上的病斑为长椭圆形,暗紫红色,稍下陷。花瓣、花梗上的病斑较小,不甚明显。月季黑斑病为真菌病害。其病原为蔷薇放线孢菌。病菌在病叶和病枝上越冬。 第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借风、雨及浇灌水的溅泼传播。空气湿度大是该病流行的重要条件,在多雨、多雾、有露的天气发病严重。浇水时间太晚、入夜前叶面仍有水膜不干能促发此病。植株过密,通风不良、湿度较大以及扦插苗密度过大,均易促使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秋季彻底清除月季园内的带病落叶、病枝一并集中销毁,以减少越冬病源菌。生长期应及时修剪,避免徒长,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尽量从根部灌水为好,减少湿度。施足底肥,盆栽要及时更换新土,并结合施用0.1%硫酸锌或0.2%磷酸二氢铵、0.1%四硼酸钠微量肥料,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盆栽月季,早春时节可用1%福美胂药沙进行土壤消毒。其方法是:将福美胂与河沙按1:99比例混合均匀后,铺在盆土表面,可隔离或杀死地面落叶上的病菌,能显著推迟病害的始发期,降低致病性。也可在春季盆栽月季出窖时,进行1次修剪,于发芽前对植株和摆放月季的地面喷洒3波美度石硫合剂,以杀死越冬病菌。 发病期间以喷药防治为主。目前防治黑斑病效果最佳的药剂为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于开始发病时喷洒第一次药,以后每隔15天左右喷药1次,喷药次数根据病情来定,一般2~3次为宜。使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产生叶斑病的原因是什么

产生叶斑病的原因是什么 叶斑病一般是单个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多个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大斑。有时假球茎也可受害,病部会出现稍隆起的黑色小点,那叶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清除假球茎周围坏死组织,将植株在消毒药液中泡2分钟左右捞出凉干。感病品种应隔离栽培,防止交叉感染;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常用药剂有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锰500倍、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鸡冠花褐斑病夏秋(8-9月)病重,鱼尾葵叶斑病夏季高温病重,君子兰叶斑病春、秋发生,但温室中四季均可发生。连作、过度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均有利于发病。 经病原物侵害后主要在叶片上发生各种局部坏死性病斑的植 物病害。可由真菌、细菌、线虫引起。病原物以真菌为主,如尾孢属(Cercospora)、长蠕孢属(Helminthosporium)、壳针孢属(Septoria)、叶点霉(Phyllosticta)、链格孢属(Alternaria)等;此外,黄色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和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的细菌也可引起叶斑病。有些病原物存在不同的生理小种。常见的叶斑病有由真菌引起的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橡胶麻点病、花生褐斑病、花生黑斑病、甜菜褐斑病、向日葵褐斑病、苹果褐斑病等,由细菌引起的棉花角斑病、水稻白叶枯病、大豆细菌性叶斑病等。

叶斑病菌主要在植物病残组织和种子上越冬,成为下一代生长季的初侵染源。病菌多数靠气流、风雨,有时也靠昆虫传播。通常在生长季节不断侵染。叶斑病的流行要求雨量较大、降雨次数较多、温度适宜的气候条件,但也有对湿度要求不高的情况,如马铃薯早疫病。叶斑病造成局部坏死;仅少数可发展为系统侵染,如水稻白叶枯病的病菌侵入后在植株体内扩展,苗期症状不明显,至分蘖末期、孕穗初期呈现典型症状。

常见园林植物叶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治

多见园林植物叶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治 技术 叶斑病是叶片组织受局部侵染,导致出现各种形状斑点病的总称。叶斑病的类型很多,分为黑斑病、褐斑病、圆斑病、角斑病、斑枯病、轮斑病、炭疽病等。叶斑上往往着生有各种点粒或霉层。 1.月季黑斑病 (1)症状识别:主要危害叶片,感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斑点,边缘呈不规则的放射状,病部周围组织变黄,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危机时病斑连片,甚至整株叶片全部脱落,成为光杆。嫩枝上的病斑为长椭圆形、暗紫红色、稍下陷。 (2)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枝和病落叶上越冬。翌年4~5月份,病菌借风雨等传播。温度合适、叶面有水滴时即可侵入危害,潜伏期7~10d,多从下部叶片开始侵染。气温24℃,相对湿度98%,多雨天气有利于发病。长江流域一带,5~6月和8~9月两次发病高峰期。 北方大凡8~9月发病最重。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坑洼积水、通风不良、光照不够、肥水不当、卫生状况不佳等都利于发病。 2、菊花褐斑病 (1)症状识别:主要危害菊花叶片,先从靠近地面的老叶开始发病,后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近圆形小黑点,后扩大为直径5~10mm的圆形或椭圆形黑斑,中心灰黑色,并有黑色小点。危机时,数个病斑相连成片,整个叶片焦黑脱落,有的则卷成筒状下垂,叶面凹凸不平,一碰即脱落,整株枯死。 (2)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或土壤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4~5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当气温合适时,借风、雨传播。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4~

28℃,潜育期为20~30d,在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病,特别是在高温多雨季节或植株种植过密时,发病迅速。 3、大叶黄杨叶斑病 (1)发病规律:发病初期,叶上有黄色小斑点,渐渐地变为黄褐色,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病斑直径为2毫米至10毫米,病斑后期为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色深,病斑上着生许多小黑点,危机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枯黄脱落。 (2)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等形态在病叶或落叶上越冬,为初侵染源。孢子由风雨传播。次年春季随着气温回升,分生孢子产生,由气孔或剪口、伤口侵入。在河北地区大凡6月份开始侵染,7、8月份为侵染盛期,在8月中旬出现症状,8月中下旬至9月份发病危机,病斑扩大,出现落叶。发病的轻重与气温及降雨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大凡高温多雨霉湿的年份发病危机。大叶黄杨叶斑病易与介壳虫、蚜虫等相伴发生,使植株病势加重。在管理粗放、排水不畅、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时易导致病害发生。4、红叶石楠叶斑病:主要为害其叶和茎。红叶石楠叶片受害时,先出现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发展成多角病斑。病斑在叶片正面为红褐色,背面为黄褐色,病害危机时,病斑可连成块,甚至全株枯死。 红叶石楠叶斑病主要为害其叶和茎。红叶石楠叶片受害时,先出现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发展成多角病斑。病斑在叶片正面为红褐色,背面为黄褐色,病害危机时,病斑可连成块,甚至全株枯死。 叶斑病类的防治: 1.加强养护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选用无病植株栽培;合理施肥与轮作,种植密度要合适,以利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注意浇水方式,避免喷灌;盆土要及时更新或消毒。 2.消灭初侵染来源,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病死植株并集中烧毁。休眠期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山楂树常见病及防治

山楂树腐烂病 山楂树腐烂病树干上产生的子实体 【主要特征】:危害山楂的枝干。症状分溃疡型和枯枝型。溃疡型多发生于主干、主枝及桠杈等处。发病初期,病斑红褐色,水渍状,略隆起,形状不规则,后病部皮层逐渐腐烂,颜色加深,病皮易剥离。枝枯型多发生在弱树的枝上、果台、干桩和剪口等处。病斑形状不规则,扩展迅速,绕枝一周后,病部以上枝条逐渐枯死。后期在病斑上产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雨后或天气潮湿时从分生孢子器中涌出橙红色卷须状孢子角。子囊壳在秋季形成。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2)预防冻害。冬前适时进行树体涂白。(3)消除菌源。早春于树液流动前清除园内死树,剪除病枯枝、僵果台等,携出园外集中烧毁。 山楂树病虫害及防治

叶黄斑病毒病 [症状] 感病植株叶片出现黄色斑驳或彩斑,一般黄色。斑驳具有不同的形式,有时褪绿很轻,有时有不规则污斑或斑点。花有时也出现斑驳或大理石花纹。 [病原] 为山茶叶黄斑病毒(Camellia Yellowspot Virus)。有关此病毒的特征和性状沿不清楚。 [传染途径] 据试验,嫁接可以传染山茶叶黄斑病毒病。病株作为砧木,接穗上就易出现此病病。 [防治方法] 避免用病树接穗扦插,也不要用病株作砧木。 斑点病 [症状]

感病叶片初出现小圆点,经一段时间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斑点,大小为2毫米-7毫米。病斑暗褐色至烟灰色,边缘稍鼓起。有时在坏死区与健部间有一暗褐色带。后期,病斑表面长出小黑点。 病原为Monochaetia kansensis Sacc.,属腔孢纲、黑盘孢目。病斑上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传染途径病害在4-9月都有发生。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 [防治方法] 摘除病叶,并喷洒75%百菌清600倍液,或0.15%高锰酸钾液。 网饼病 [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在已充分展开的新叶上,老叶受害少。病斑多发生在叶缘或叶尖。初期在叶片上产生针头大小的油渍状小点,淡绿色,边缘不清,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呈暗褐色,病组织变厚,有时向上反卷,叶片背面沿着叶脉出现网状突起,故称网饼病。 [病原]

月季黑斑病的发病及防治措施

月季黑斑病的发病及防治措施 月季黑斑病是世界性病害,分布较广,凡栽培月季的地区均发生。近几年,我国很多省市发病严重。黑斑病的发生可引起月季提早落叶,影响月季生长及枝条扦插成活率,降低观赏和经济价值。黑斑病还能危害蔷薇、玫瑰等蔷薇属多种植物。 发病症状:黑斑病主要危害月季叶片,也能危害叶柄及嫩枝。叶片上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黑褐色,边缘呈放射状;叶柄及嫩枝上病斑呈长条状,边缘无明显的放射状。 发病特点:北京每年5月中旬开始发病,7-8月份雨季发病严重,10月份病害趋于减轻,11月上旬停止发展。我国南方发病多在4月,6-7月份梅雨季发病严重,8月逐渐缓和,9-10月又有所发展,11月病害停止发展。潮湿多雨的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一般雨季早、降雨量大、降雨次数多,发病时期便提早,蔓延快,危害严重。温室通风不良,湿度大、扦插苗密度过大,造成通风不良的高湿度条件,月季感病则严重。 防治方法 1、减少侵染来源。秋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并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有病枝条;休眠期喷洒1%硫酸铜溶液杀死病残体上的越冬菌源。

2、改进栽培管理措施。感病品种最好与抗病品种间隔种植,起到隔离作用,以减少病害传播及蔓延。栽培时注意株距,不宜过密,每日浇水时间不宜太晚,不宜从上方浇水,应采取根部浇灌,以免水滴溅打使病菌的孢子得以传播到邻近的叶片上。温室要注意通风,控制湿度,减少发病条件。合理养护管理,有助于增强植株抗病性。 3、发病期间喷洒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石灰少量式波尔多液(因月季对石灰敏感),防治效果比较好。还可选用苯来特、克菌丹、代森锰锌等杀菌剂,7-10天喷1次。为防止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药剂应交替使用。 4、生产中要选用抗病品种及选用抗病砧木,淘汰感病品种。

茭白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doc

茭白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 由于茭白生长期长,植株高大,需肥量较多,是一种耐肥作物,要求基肥要足,追肥要及时。基肥:每亩(下同)施人畜粪35 40担,或碳铵50公斤加过磷钙40公斤,拌匀结合整地深层耙施。追肥:插后10 15天追施一次促苗肥,施人粪尿8 10担或碳铵25公斤加过磷酸钙10公斤,但要注意施碳铵时要在阴天下午离茭苗0.2厘米左右撒施,防止烧苗;栽植后1个月再追施一次分蘖肥,施人粪尿20 25担或尿素10 15公斤,促进早分蘖早孕茭,7月底再追施一次孕茭肥,这次施肥要掌握适时,施得过早植株贪青,施得太晚影响孕茭,一般掌握大田有80%的植株分蘖呈扁形,看得出膨大时施用,要求亩施人粪尿30 35担或尿素15公斤。 2、科学灌水 要根据茭白不同的生长期确定灌水深浅。茭白栽植后以0.3厘米的浅水促成活,随着茭苗的生长,逐步加深水层,分蘖前保持0.5 0.7厘米的水,分蘖后期保持1 1.3厘米水以控制无效分蘖,到孕茭期要加深到1.7 2厘米,促进茭肉洁白肥嫩。 3、中耕剥叶 从栽植到封行期间要进行二次中耕除草和一次剥叶。剥叶主要是剥去植株上的老叶,黄叶和病叶。中耕除草分别在栽后半个月

和封行前进行,以疏松土壤消除杂草。 4、病虫害防治 茭白主要有一病三虫:叶绣病、茭螟、蚜虫、白腊蝉6 7月份由于高温高湿,再加上株高叶茂容易发生叶锈病,一般可亩用波美0.1 0.2度的石硫合剂+新高脂膜800倍液或敌锈钠0.5%+新高脂膜800倍液喷射。茭螟、蚜虫、白腊蝉可亩用80%的敌百虫100g+乐果100g兑水75公斤+新高脂膜800倍液喷射防治。5、适时采收 采收标准是在三片外叶长齐,心叶短缩、孕茭部分膨大,叶鞘由抱合而分开,并露出白色茭肉时,即可采收上市。第一次采收后采收时要小心,不要踩伤邻近的幼茭。第一次采收后,要追施一次速效肥,促进二茬茭的发育膨大,提高单产。 茭白的营养价值 茭白的营养价值概述 茭白品质柔嫩,味美适口,营养丰富。据分析:100g茭白中含蛋白质1.5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4g,钙4mg,磷43mg,铁0.3mg,胡萝卜素微量,硫胺素0.04mg,核黄素0.05mg,烟酸0.6mg,抗坏血酸2mg等。古人对其评价极高,《西湖梦寻》记有:法相寺前茭白笋,其嫩如玉,其香如兰,入口甘芳,天下

怎么处理君子兰黑斑病

怎么处理君子兰黑斑病 黑斑病主要浸染叶片,感病初期叶片有褐色小斑点发生,逐渐扩大成黄褐色至灰褐色不规则形的大病斑。病部稍下陷,边缘略隆起。后期病斑干枯,上面长有黑色小粒点。病原为一种真茵,在病部和病残体上存活越冬,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与再侵,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清除残枝败叶,集中烧毁以减少浸染源;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增加植株的抗病性,注意排水、降低湿度;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10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7-10天喷1次,根据情况确定喷药次数,一般2-3次,那么怎么处理君子兰黑斑病呢? 浇水时切忌将水浇入心叶,一旦浇入立即吸干。对病株,及时连根拔起,去掉土壤和已腐烂部分;在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时间为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1次,根朝上,在阳光下晒半小时,再阴干4~5天。盆栽土用高温消毒,待完全冷却后上盆,土不要埋得太深,浇足水放在阴凉处缓苗10~1 5天便长出新叶,此法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1、清除病叶及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浸染源。改善园圃通

透性,适当增施钾肥,避免淋水过多。 2、防治介壳虫,避免虫害,减少浸染。 3、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10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代森铵1000倍液防治。或及时喷施30%氧氯化铅铜胶悬剂+80%代森锰锌可湿粉(1:1,即混即喷)800倍液,或75%百菌清+70%托布津可湿粉(1:1)800~1000倍液,或40%多溴福可湿粉700倍液,交替喷施,注意喷匀喷足,隔7~15天一次,连喷3~4次,前密后疏。

核桃黑斑病的防治技术

核桃黑斑病的防治技术 1.症状 主要危害幼果和叶片,也可危害嫩枝及花器,首先在叶脉处出现圆形及多角形的小褐斑,严重时相互愈合,病斑外围有以水渍状晕圈,中央灰褐色部分有时脱落,形成穿孔。枝梢上病斑长形,褐色,稍凹陷,严重时因病斑扩展保卫枝条而使上段枯死。幼果受害时,果面发生黑色小斑点,无明显边缘,以后逐渐扩大成片变黑,并深入果肉,使整个果实连同核仁全部变黑腐烂脱落。花序受侵后,产生黑褐色水渍状病斑。 2.病原 病原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Juglandis Pierce Dye.; 异名X.jugandis(Pierce) Dowson, 属于黄单杆菌,菌丝短杆状,大小为 1.3?3.0卩0.3?0.5卩m,端生一根鞭毛,在PDA 培养基上菌落透明初呈白色,渐呈草黄色,在牛肉浸膏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旺盛,凸起,有光泽,光滑,不透明,浅柠檬黄色,有黏性。细菌能极慢地液化明胶,在葡萄糖、蔗糖及乳糖中不产酸也不产气,生长适温为28?32C,致 死温度为53?55C,生长的pH为5.2?10.5 ,以pH6?8 为适宜。 3.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在病枝梢的病斑中或病芽里越冬,第二年春季细菌

借风雨飞溅传播到叶、果及嫩枝上为害,病菌可以侵染花序(器),因此,花粉也能传带病菌。昆虫也是传带病菌的媒介。病菌由气孔、皮孔、蜜腺及各种伤口侵入。在足够的湿度条件下,温度在4?30C范围内都可侵染叶片,在5?27 C时可侵染果实,潜育期在不同部位也有差异,果实上为5?34d,叶片上为8?18d。 4.病害控制 1 .清除核桃树病叶、病果,注意林地卫生核桃采收后,脱下的果皮应与处理,结合修剪,剪除核桃树病枝梢及病果, 并收拾地面落果等,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菌来源。 2.加强对核桃树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性,注 意采收时尽量少采用棍棒敲击,减少树体伤口,在虫害严重发生的地区,特别是核桃举肢蛾发生严重的地区,应及时防治害虫,从而减少伤口和传带病菌介体,达到防病的目的。 3 .药剂防治 黑斑病发生严重的核桃树,可分别在展叶(雌花出现之前),落花后以及幼果早期各喷 1 次1:0.5?1:200 波尔多液。此外,也可以喷72 %农用链霉素、65 %代森锰锌或70%DTM 等,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黑斑病防治

病虫调查及防治对策 2015/6/22 王殿勇高质 一、调查时间:2015年6月15日至16日。 二、调查人员:王殿勇赵利根段念陈静石章佩石华冰 三、调查作物及地块: 1.迷迭香(杨湾、下余) 2.薰衣草(彭晚) 3.大马士革玫瑰(木麻树、柯胡、晏庄) 4.紫枝玫瑰(柯胡) 四、主要问题: 1.玫瑰黑斑病。大马士革玫瑰、紫枝玫瑰、格拉斯玫瑰、月季均严重发生, 病株率100%,病叶率80%以上(目测)。主要症状表现:枝条近乎光杆,只有新稍有几片健康叶。发病轻的叶片病斑为小黑褐色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重发生叶片,多个病斑连片,叶片发黄,脱落。茎秆上病斑为黑褐色小斑,椭圆形或者长条形。病斑重者围绕枝条一周,病部上方枝条枯死。 2.玫瑰白粉病。紫枝玫瑰发生严重,大马士革玫瑰未发现白粉病。紫枝玫瑰 病株率100%,叶片背面覆盖浅浅一层白粉,叶片正面也有白色粉斑,发病叶片退绿发黄蜷曲。 3.玫瑰红蜘蛛。玫瑰各田块发生严重。叶片背面发现多头红蜘蛛,有结网痕, 叶片正面出现黄白色的小点,密密麻麻,叶片整体看上去灰蒙蒙,没有一点光泽。 4.玫瑰蚜虫。全田均有发生。所以玫瑰的新生枝条嫩梢均有蚜虫,且蚜虫数 量较多。蚜虫为绿色无翅蚜。 5.迷迭香、薰衣草死棵较多。主要表现:植株茎基部表皮腐烂死亡,木质部 褐变,根系褐色死亡,无新根。地上部萎蔫、枯死。 6.杂草。全田杂草非常多,密度大。人工除草的田块,新生小草又发。使用 除草剂的田块,杂草干枯死亡。覆盖除草膜的试验田,杂草发生较轻,说明覆盖除草膜效果可以。 7.叶峰、茎叶蜂:叶片缺口和空洞,为叶峰所为。茎秆被害虫咬食皮层至一 周,至茎秆上部干枯死亡。 五、玫瑰田主要天敌: 瓢虫(异色瓢虫、多异瓢虫、龟纹瓢虫)成虫、幼虫、卵。 蜘蛛(蟹蛛等) 草蛉卵 蚜虫寄生蜂(僵蚜)

茭白栽培技术

第一章绿色食品茭白生产技术 茭白(Zizanica caduciflora Hard-Mazz.),又名茭笋、茭瓜、蒿芭等,英文名(Water bamboo)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水生蔬菜,栽培历史2000多年。茭白食用部分为变态的肉质嫩茎,是植株受菰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 P.Hen)寄生后,茎尖受病菌分泌物吲哚乙酸刺激,畸型膨大而成。茭白肉质茎含水91~96%、蛋白质1.0~1.6%、脂肪0.3%、碳水化合物1.8~5.7%、粗纤维0.7~1.1%,以及Vc和矿物质等。特别是还含有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几种氨基酸,营养丰富,风味鲜美,被喻为“江南三大名菜”之一。茭白在中国传统医学上认为“能去胸心浮热”“煮食止咳及小儿暑写泄(大人亦宜)”等作用。所以茭白也是一个有药用价值的食品。 茭白在中国的分布很广,主产区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直辖市及自治区,长江流域以北只有山东、河北、河南及陕西诸省有少量栽培。 第一节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发育过程 (一)秋茭生长发育 1、幼苗期栽培茭白以短缩茎和根状茎在土壤中过冬。从翌年春天开始萌芽,先长出叶鞘,随后长出一片含叶鞘的不完全叶,再长出第一片真叶,并在茎节部长出不定根的一段时期为幼苗期。这一时期新根开始吸收营养,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大田内茭墩10~100厘米距离内会出现许多分株,通常称“游茭”。“游茭”的发生比茭墩上的茭苗早7~10天。 2、分蘖期茭白从定植经过10~15天后返青,即进入分蘖期,至孕茭结束为分蘖期。分蘖期的主要特点是发生分蘖,同时大部分叶片和根系也在此期发生和生长。 通常将主茎上的分蘖称为第一次分蘖,从第一次分蘖上发生的分蘖称为第二次分蘖,依此类推。每穴定植一株时会发生第三次分蘖,而定植 4~5株时很少发生第三次分蘖。6月中旬前出现的分蘖,孕茭率在90%以上,且孕时间较早,单茭较重。7 月以后分蘖苗,孕茭率极低,且多在幼苗期就自然死亡,或由于生育期太短而未孕茭或孕茭但无商品价值。不同时期出现的分蘖是否能孕茭、孕茭大小与品种也存在较大的关系,如单季茭中的象牙茭,7月的分蘖多能孕茭成为有效分蘖。 3、孕茭期茭白肉质茎的形成,是茭白在8月下旬或9月以后,随着气温的降低,生长点由于受黑粉菌的剌激而膨大形成肉质变态茎。肉质茎形成的迟早,因品种而异。孕茭时,叶鞘抱合的假茎明显变扁、变粗;叶片的抽生一片比一片短。 (二)夏茭生长发育 夏茭只针对双季茭而言。留田越冬的老茭墩,翌年2月即开始抽生茭苗和游茭,游茭一般比茭苗早萌发5~7天,单生或丛生。 在夏茭田中,茭墩上的母株出苗多在20~30个以上,发生分蘖较少。而游茭在行间生长空间较大,其分蘖通常在一侧发生或在两侧各发生一个。夏茭的分蘖一般在植株生长到6~7叶时发生,因为生育期太短,不能孕夏茭,为无效分蘖。 夏茭孕茭期植株的外部特征与秋茭基本一致,即叶鞘变扁,出叶速率变慢,叶片一片比一片短。在夏茭田内,游茭孕茭一般比母墩上植株孕茭早5~7天,且肉质茎一般比母墩植株略大。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光照对日照反应的不同决定了能否在春夏之交的5~6月份孕茭,也就是茭白的两大类型双季茭白和单季茭白的区别所在。双季茭白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不同日照条件下均可孕茭。单季茭白只能在短日照条件下孕茭,也就是只能在秋季才孕茭。因此单季茭向低纬度或低海拔地区引种时,一般表现为早熟。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引种时,多表现为迟熟。 2、温度茭白在休眠期内能耐-5℃的低温,萌芽温度在5~7℃,分蘖适温在20~30℃,孕茭

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月季得了黑斑病后病叶易掉落,但也有少数不会掉落的月季品种。幼枝与花梗会出现紫色或黑色的条状斑点,略有凹陷。病害程度严重时,会导致整株的中下部叶片全部脱落,仅剩顶端的几片新叶,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清除残枝败叶,集中烧毁以减少浸染源;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增加植株的抗病性,注意排水、降低湿度;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10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 倍液,7-10天喷1次,根据情况确定喷药次数,一般2-3次,那么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1、随时清扫落叶,摘去病叶,以减少侵染来源。冬季对重病株进行重度修剪,清除病茎上的越冬病原。 2、盆栽时不要放置过密,最好不直接放在地面,以免地面积水时盆土过湿,最好的是放在阶梯形的植台上。改进浇水方式和时间,应从盆沿浇入,避免喷浇。不在晚间浇水,以免叶片上有水时不能很快干燥,有利病菌入侵。

3、秋季彻底清除月季园内的带病落叶、病枝一并集中销毁,以减少越冬病源菌。生长期应及时修剪,避免徒长,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尽量从根部灌水为好,减少湿度。施足底肥,盆栽要及时更换新土。 4、做好发病前的防病工作,在冬季对病株进行重修,清除病茎、枝上的病源,同时在月季栽植区进行病落叶及土面处理。 5、减少侵染来源。秋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并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有病枝条,及时清除枯叶、残枝,集中烧毁,减少浸染源。 6、改善环境条件,控制病害的发生。灌水最好采用滴灌、沟灌或沿盆边浇水,切忌喷灌,灌水时间最好是晴天的上午,以便使叶片保持干燥。

山楂果实常见病害的防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e7666730.html, 山楂果实常见病害的防治 作者:许秋花秦书行王坤宇闻宁丽 来源:《现代园艺》2010年第10期 1 山楂青霉病 1.1 症状鉴别主要危害生长后期及贮藏期的果实,引起果实腐烂,常在果面上产生浓绿的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腐烂果实有一股霉味。 1.2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半知菌类常见青霉菌。此病主要发生在贮藏运输期间,病菌经伤口侵入致病,也可由果柄和萼凹处侵入,很少经果实皮孔侵入。病菌孢子能忍耐不良环境条件,随气流传播,也可通过健果接触传病;分生孢子落到果实伤口上,便迅速萌发,侵入果肉,使果肉软 腐。气温25℃左右,病害发展最快;0℃时孢子虽不能萌发,但侵入的菌丝能缓慢生长,果腐继续扩展;靠近烂果的果实,如表面有刺伤,烂果上的菌丝会直接侵入健果而引起腐烂。该病用塑料袋袋装贮藏发病多。 1.3防治要点①科学采收贮藏,防止产生伤口:在采收、分级、装箱、搬运过程中,尽量防止刺伤、压伤、碰伤;选择无伤口的果实入贮,伤果、虫果及时处理,勿长期贮藏,以减少损失。②贮藏场所及包装物消毒:贮藏场所消毒一般用的化学药物有硫磺(SO2)熏蒸和50%福尔马林30倍 液喷洒。贮藏场所尽量保持清洁、清除烂果;③贮藏前药剂处理果实:贮藏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6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3000~4000倍液喷雾果实,喷后晾干贮藏。 2山楂轮纹病 2.1症状鉴别山楂轮纹病主要危害果实,病斑近圆形,初为红褐色,后为褐色,逐渐扩展为同心轮纹型病斑,病部果肉软腐,最终导致全果腐烂。枝干上病斑近圆形至椭圆形,中部突起,边缘开裂,上生黑色小粒点。 2.2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有性阶段为子囊菌门;无性阶段为半知菌门。病菌主要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枝干上越冬。在果实近成熟期或贮藏期发病,树势弱、多雨年份发病重。 2.3防治要点①农业防治:增施基肥、合理灌水、控氮增钾、合理负载、壮树抗病、减少枝干病瘤等,是防治轮纹病的治本措施。冬、夏剪除的病枯枝,及时运出果园烧毁。贮藏期及时剔除病果,防止传染健果。②药剂防治:一是清除病菌来源。发病初期刮治病瘤、病皮及翘皮,并涂抹50%多菌灵1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200倍液等,杀死病瘤内的潜伏病菌。二是在果树发芽前喷药。全树喷洒50%多菌灵100倍液、45%噻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40%代森铵水剂400倍液等。三是果实喷药保护。花谢后10天左右开始喷药,到8月下旬至9月中旬喷药结束。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洒50%多菌灵600倍液、50%苯菌灵700~8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7000~8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等。7月中旬以后喷布40%氟硅唑乳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