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国校外教育教研探索

08/2010501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调查与分析

成航宇

成玮骐

(新疆石河子

)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学业压力、心理压力以及社会支持和应对资源缺乏引起的情绪、行为上的消极变化。它是当

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程度、主要表现形式及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学校相关部门完善教学及管理,加强学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大学生学习倦怠

现状分析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学业压力、心理压力以及社会支持和应对资源缺乏引起的情绪、行为上的消极变化。它是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程度、主要表现形式及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学校相关部门完善教学及管理,加强学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

以500名在校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9份,回收率97.8%。其中有效问卷471份,有效率96.32%。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学习倦怠总体状况分析

表1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大学生学习倦怠分布状况

2.不同性别大学生学习倦怠分布状

图1 不同性别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比较

图1数据显示,男生的学习倦怠率为68.89%,女生学习倦怠率为77.42%,男生的学习倦怠率低于女生的学习倦怠率。分析其原因,首先可能是男女生社会角色定位和性格上的差异所至。其次,传统观念一直成为影响女大学生的因素,它造成相当一部分女学生缺乏自立、自强、自信等意识,她们往往对自己的期望值过低。研究发现,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迫使女生对现有的就业环境缺乏自信,充满危机感,因此,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心理。

3.不同年级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分析比较

大一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相对较低,占测试年级的57.83%,大二学生占测试年级72.41%,大三、大四占测试年级的74.07%,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有一定的差异。大学一年级新生刚刚进入学校,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使他们对学习的各门功课表现出较

高的兴趣。大二学生逐渐适应大学生活,适应过后产生的迷茫表现出情绪低落、成效感差,产生学习倦怠在所难免。大三、大四的学生,由于面临毕业和就业的现实压力,他们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面对 竞争择业!和 毕业即下岗!的巨大压力,许多大学生危机感日趋严重,情绪低落,缺乏学习积极性。

4.不同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比较分析

大学生的专业差异在学习倦怠上的表现反映了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喜爱、愿意付出的努力和良好的行为表现等积极的学习心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态度,是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重要的心理基础。统计结果显示:理科学生总体学习倦怠率为76.96%,文科生为71.26%。可能主要是理科相对专业学习任务重、难度大,长时间高负荷的压力势必造成学生耐受力下降,总体学习倦怠现象急剧上升。

5.影响学习倦怠因素的比较分

图2 影响学习倦怠因素比较分析

影响学习倦怠的五个因素,可划分为自然和社会两个维度,在学习倦怠的表现中,大部分学生的表现集中在自然维度方面。其中,又以意志力差、郁闷、烦躁、缺乏自信、受他人影响、不良作息的频率较高;在社会维度方面,以精神疲乏、精力不济、不愿交际频率较高。图2显示,受影响学习倦怠的五个因素上男女大学生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五个因素中行为和意志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程度最高,其他三项差异不明显。

6.产生学习倦怠心理原因分析

(1)抱负水平低,学习动力不足。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抱负水平一般较高,而学习成绩相对差的学生,其抱负水平一般很低,有的甚至低于自己的实际成绩。有些学生的学习目标只是为了拿到毕业证、学位证,缺乏真正的动力,厌倦、逃避学习也就在所难免。

(2)对自己认识不够,导致学习倦怠。进入大学校园要想保持学习竞争中的 优势!地位,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由于长期处于激烈竞争中,精神过度紧张、焦虑加重。一旦目标没有达到,他们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而学习上的失败经历会直接降低学习兴趣,导致学习倦怠。

(3)专业困境,学习兴趣减退。专业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重要的成分。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入学前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不深,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否真正喜欢这个专业。然而入学后才发现对所学的专业毫无兴趣,久而久之对所学专业(下转第420页)

中国校外教育

教学方法

420 08/2010

(2)组同学装订好一摞试卷可能会需2分钟???正常生产条件;(3)组同学装订好一摞试卷可能会需30秒???设备,技术先进。

探究问题一:怎样计算装订一摞试卷的价值(暂定一分钟一元钱)?引导一:用谁的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价值量(学生自行计算并思考提出问题)?

分析:假如,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奖勤罚懒#不可行。所以,(2)组同学的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分钟?2元钱是装订一摞试卷的价值量。

结论:价值规律内容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探究问题二:(1)组和(3)组同学的个别劳动时间还要计算吗?有什么作用?

引导二:根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别计算八位同学在1小时内创造价值的大小:1组???20本???40元,2组???30本???60元,3组???120本???240元。

结论: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意义重大。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企业就要不断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也就是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探究问题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引导三:请同学们思考八位同学中谁的生产条件在竞争中最有利?为什么?

显然,第八位同学即第三组的设备、技术先进,在竞争中最有利,获价值量最大。

引导四:当所有同学(商品生产者)都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时,结果会怎样?

结论:技术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的整个价格走势在波动中呈总体下降趋势。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意义建构就是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高中课程方案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人民

教育出版社,2007.

[3]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接第162页)指导者和引路人。

2.提高辅导员的道德素质

拥有崇高的道德素质是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辅导员要具备职业道德,辅导员工作多、责任大、思想压力大,一天24小时时时刻刻都要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难免会因为工作上琐事繁多而影响到工作的心情,辅导员只有真正具有牺牲、奉献的精神,才能把心铺在辅导员这个岗位上,才能做到真正的关爱学生。俗话说什么样的班长能带出什么样的兵,和士兵朝夕相处的是班长,部队最基层的带兵人也是班长,班长的带兵理念和综合素质高低会影响到所在班的建设。大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的发育成熟,作为高校最基层的管理者,和学生朝夕相处的辅导员老师,自然会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所以辅导员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才能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

3.提高辅导员的文化素养

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是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在医学类院校,辅导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实验技

能,同时也要具备全面的人文知识,面对毕业后步入社会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医学生们,不仅要为学生灌输正确的学习理念,更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辅导员只有不断积累各种知识,提高个人修养,以深厚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要让学生意识到,医生并不是单纯的为病人治病,还要做到关心病人,真心的去帮助病人,这样才能逐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可见,目前,医学院校辅导员人文素养的培养已是当务之急。只有学校重视、辅导员自身提高认识,全方位协调,切实抓好考核、培训、个人提高等方面,以提高辅导员人文素质,起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领路人。

参考文献:

[1]陈庆健,庄兴忠.大学生辅导员必备的政治、道德、心理、人文素质.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宋健.关于提高高校辅导员自身人文素质的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上接第501页)产生了抵触心理。表现为学习不认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厌学,经常用逃课的方式进行与学习无关的活动。

(4)网络成瘾,引发学习倦怠。由于学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网络上,使他们没有足够时间完成学业,造成心情沮丧,精神空虚,转而在网络上寻找精神寄托。因此,迟到、早退、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听讲、完不成作业,甚至逃课等严重的学习倦怠现象越来越重,调查结果显示,53.08%的大学生对逃课现象感到无所谓。

三、结论与建议1.结论

(1)不同性别大学生之间学习倦怠状况女生高于男生,在影响学习倦怠的五个因素上男女生之间差异较小。(2)大学一、二年级学习倦怠较低,三、四年级中等以上程度倦怠比例较高。(3)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差异比较明显,理科类生学生高于文科类学生。(4)学习倦怠的五个因素中个人行为方面影响比较明显,其次是意志力。

2.建议

(1)改变归因方式,对学习倦怠进行正确归因,消除其滋生的主观错误因素。(2)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个体不怕困难和失败、勇于挑战、力图实现成就目标。(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对有学习倦怠感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或咨询,引导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做到乐学好学。(4)课堂教学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引导学生参与课程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5)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 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体系,预防大学生学习倦怠。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

杂志,1999.

[2]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

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5):632.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研报告书

word专业整理 重庆师范大学2010级《形势与政策》 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研 指导教师:王军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院:数学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 二零一一年五月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研 学院:数学学院 年级:2010级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 组长:李娇姣 小组成员:谭辉、邓星月、陈文娇、谭光红、凡川、张柳、姚君、李春、费源春、刘娜 指导老师:王军

调研方案 1.根据小组成员意见,对比课题,确定课题名称。 2.收集并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 3.各成员阅读了解相关信息。 4.设计、分发调查问卷。 5.在分发同时采访相关人员,并记录内容。 6.整理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 7.讨论并总结成果。 8.各小组成员分别负责写所安排的内容。 9.整理所有资料,深入探讨,撰写终期调研报告。

目录 一、【摘要】 (5) 二、【关键词】 (5) 三、【背景分析】 (5) 四、【正文】 (6) 五、【调查结果展示与分析】 (9) 六、【小结】 (10) 七、【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1) 八、【获得体会】 (12) 九、【参考文献】 (13) 附录1:大学生消费问卷调查表 (14)

【摘要】 需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决定对师范大学和医科大学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为以后进入的大一新生提供合理有效的经验与教训。我组李娇姣、谭辉、邓星月、陈文娇、谭光红、凡川、张柳、姚君、李春、费源春、刘娜,一行11人对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了合理有效的调查,并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现将我组的报告反映如下: 【关键词】: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大学生消费原因探究 【背景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我国落后的生产力是我国的基本矛盾。随着1978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后,我国在各方面进行了拨乱反正。在经济方面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政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育改革取得了些什么成绩?中国教育的未来是什么?中国思想文化的方向在哪里?从胎教、幼教到早教,似乎孩子们已经就被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从此以后,孩子们分秒必争地努力学习,从小学升中学,从中考到高考,不仅仅是孩子,连同大人父辈和教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努力读书,出人头地,升官发财,似乎就是隐藏在这种现象后面的源动力——而其它的一切都似乎是冠冕堂皇的说辞。 中国的教育简史说起教育,不能不说说中国的教育史。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足见则教育是根据现实需要而变化的。而且教育应当是普及的,大众化的,教民育人是维持整个部族群体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关乎族群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奴隶贵族政治,垄断了文化教育,学在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也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目的是维持社会统治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出现阶级性和等级分化,而对于奴隶,则是几乎不需要专门的教育的。而奴隶的生活技能几乎是在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口授传播或家传的。这时谈教育,我们是站在那种角度谈呢?对于历史过去,我们无可厚非薄是。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传统贵族秩序完全被打乱,官学教育体制被打破,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出现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人群体的扩散,学术思想和教育活动又是统治者需要和重用的基础,为求生存和扩,各国统治者极力网罗和重用这些贤士。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终究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文化思想交相辉映,百家争鸣的奇特文化盛况,也由此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丰富多彩,最为璀璨的一页。而这个时期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是孔子,他实行有教无类(最早的教育公平提法),主有所为有所不为,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论语》、《礼记》,尤其是其中《大学》、《中庸》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这以至于影响到了后来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学派——法家,这是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治国之术,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的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悝(约前455~前395)、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战国末期非子成为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他主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在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观点,而商鞅则将其应用自如,在国实施变法图强,进行封建

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b7738652.html, 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作者:郭金明 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3年第08期 摘要:大学培养了无数的优秀学子,但是也充斥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学生学业倦怠 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学生活动、新兴网络平台等方面分析了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预防学生学业倦怠的措施。 关键词:学业倦怠;大学生;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8-0071-02 一、学业倦怠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这里所说的学业倦怠是指学生不能顺利应对压力时对学业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学生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态度。 (一)学生活动对学业倦怠的影响 大学乃研究高深学问之地,这在大学成立之初可能毋庸置疑,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层次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大学的定位也不尽相同,有的大学侧重于学问的研究,有的大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侧重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院校,则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生活动来培养这些素质。活动的过多举办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1.学生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大学是一个给不同个性学生创造不同表现机会的舞台,每年从入学开始,学校就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有的学校会开展为期几个月的艺术节,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参加一个活动,需要提前准备,排练,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了学生的精力,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某一些方面消耗过多的话,另一方面必然不能兼顾,我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在课堂上看到一些学生学业倦怠的现象。例如,学生上课睡觉等等。 2.学生活动对教师的影响 有的学生为了参加活动,可能会选择旷课,现在大学有很多班集体进行的都是小班教学,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过多的学生缺课,教师的情绪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学生缺课,教师可能会理解为学生对自己所讲授课程的不认同,最终的结果导致的是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下降,而课堂本身是一个互动的空间,一旦教师的情绪受到影响,最终学生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学业倦怠。

关于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人一种满足感。幸福是永恒的主题,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幸福的追求。而在追求精神文明的时代,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依旧追求幸福!下面有XX整理的关于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根据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大部分学生主要受人际关系,学习成绩,个人价值等观念的影响,认为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学习生活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当前追求幸福的主导因素。我们经过分析,将提出一些建议有利于大家对幸福的把握。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 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 阳光的幸福是镶一身金黄; 而我们所拥有的幸福却是五彩缤纷的。 小时候,能每天都吃好吃的糖果,每天都穿漂亮的衣服就是幸福。成年后,也许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是幸福。年老后,能够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就幸福。这种幸福虽然平淡、简单,但是却很充实。 而现在呢?一个个独生子女,一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

凤。如今的大学生面对了来自父母,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压力。我们正处在学习专业知识与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而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对大学生幸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了。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本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校大学生在社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一、调查研究内容、对象及方式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专业等,其它情况如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当前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调查对象:瘦西湖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附加主观题一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对于即将迈人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学里的奋斗拼搏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是否幸福决定着他们能否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实践报告》 一、参加者: 二、实践主题: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状态,促进大学生养 成合理的消费习惯。 三、时间:2013年2~3月 四、地点: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优势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拥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2、大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3、消费倾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去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二)、大学生消费的结构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 有大多数的同学依靠父母,部分同学依靠国家或学校补助,部分同学获得了奖学金,少部分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极少数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由此可见, 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仍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而在社会上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问题,调查表明大学生的主要消费用于衣食住行,大部分用于吃饭,但不乏一部分消费用于大学生的自身娱乐消费。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吃穿问题占大学生的生活费的绝大多数,但是日常娱乐消费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尤其在以手机为主的IT电子产品和课余时间的网吧娱乐费用。 手机已成为当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尤其在大学校园里,使用手机的比重更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因此大学生在手机上也需要大量花费。大学生的手机价格一般在300元~2000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使更多的孩子(包括农村)可以走进课堂,享受被教育的权利。他们在接受科学知识、人文教育的同时,也享受着德育、美育、体育的熏陶。九年义务教育的优势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值得肯定的,但我所见到的一些教育现象,却让我产生了些许担忧。 一、中小学教材的设计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抵触,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我国的教材普遍偏难,且有些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让学生只能一味的接受抽象的理论而得不到真切的感性认识。对于童心未泯,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会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因为不感兴趣,才学不好,因为学不好,就更不感兴趣。这种恶性循环,是相当可怕的。 二、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离婚率快速增长,导致单亲家庭成为社会中不可小视的一分子。一个残缺的家庭很难造

就一个孩子健康完整的性格。这些孩子缺少关爱,性格怪异不合群,自卑自闭,有些甚至仇视社会和他人。所以,他们将心里的需要寄于网络,寄于虚拟世界,迷恋其中,不能自拔,从而导致逃学,甚至小偷小摸。我带的那个班里,就有一名出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屡教不改。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的权力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能惋惜与无奈。他们是需要关爱的,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而不是一味地对这些孩子指责甚至放弃。 三、多年以来形成的以分数衡量学生的现象仍然大行其道。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取消了排名制度,但在很多教师心中自有一本帐。而这个帐本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他们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对成绩好的学生,百般宠爱,甚至到了溢于言表的程度;对成绩差的学生,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棍棒相加。这样的“因材施教”将学生不可挽回地推向了两极。所谓的好学生得到宠爱,更加奋蹄;所谓的差学生受到伤害,愈加自弃。这样的育人方法,难道不值得反省吗?! 四、我国的中小学都存在编班人数过多的现象。有时一个班能达到六七十人。这样一个庞大的班级怎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小教室里,难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真正的强大不仅在于它的武器装备,它的GDP,更在于它的国民对它的认知度。而决定这种认知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NHI——国民幸福指数。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管理者、经营者,我们这个群体对国家的认知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未来。抱着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秉着实事求是、不惧艰苦的态度,我们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在暑假做了数量大、区域覆盖广的“大学生生活幸福指数调查”,凭借得到的丰富、详细、真实的数据,和之后认真的总结、分析,最终得以窥见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全貌。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96份,收回有效问卷184份。调查方式包括现场调查、网上调查,涉及高校17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著名高校,亦有郑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新乡学院、宁波工程技术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较普通的大学。184人中男生112人,女生72人,比例较适当。 在这次社会调查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说服别人参与进来。当邀请不认识的同学参与调查的时候,他们总会以没有时间婉言拒绝。但我们始终不轻易放弃,有时候甚至会追一个同学追近百米。大多数同学都会被我们的坚持不懈所感动,最后愿意配合我们的调查。但也有时候会遭到别人的白眼相向。在克服了很多困难之后,我们这个团队终于取得了珍贵的成功。调查任务顺利完成的那一刻,六张青春的脸庞上都绽开了颇具成就感的笑。令我们欣慰的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提高,像耐心、沟通交流能力等,更重要的是我们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结论:经过我们团队一个月的努力调查和精心整理,终于取得了最终的数据结果。根据这些数据结果,我们作了如下分析(见正文),得出的初步结论为:过半数的大学生(具体百分比为53.3%)认为自己的生活比较幸福,42.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比较幸福,只有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不太幸福。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生活的幸福指数还是比较高的,只有少部分人认为自己的生活不太幸福。但对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众多,且有纵向交错。我们选取了一些典型因素,作了如下分析。 附表1: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研报告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研报告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研报告第一篇: 调研目的: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本次调研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分析学生的消费构成,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调研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研内容:学生收支情况,学习支出情况,一是消费情况,电子通讯情况,电子通讯消费情况,消费观念。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研形式,针对在校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消费现象设计问卷调研内容,并对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 调研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研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

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4、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研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调研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电脑的普及率在学校中也是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学校网费预算,每月收取网费20元,没有电脑的同学每月的上网费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着打扮占比重最大,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女生中购买化妆品衣服的比重较大,男生用在交际娱乐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在校大学生在购买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较好的用品,特别是女生对衣饰化妆品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有所提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最新)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篇一 基础教育是国之根本,基础教育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从而更好地进行改善。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 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 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周琴 1.文献综述 1.1概念的界定 “倦怠”这个词,最早在美国作家Greene(1961)的小说中出现,它的词源为burnout”,其含义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枯竭[1]。随后,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洛登伯格(Fredenbeger)在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用来描述个体由于长期工作使得自身的压力得不到缓解和释放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疲惫不堪,从而使得他们工作能力下降,工作满意度过低,无工作成就感等现象。而Maslach则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为不能很好的缓解自己在工作上遭受到的各种延续不断的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并且,他把职业倦怠定义为“一种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现象,”它经常出现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工作人员身上。这种定义标准被使用的最多,以后很多学者对倦怠的界定都是基于这个定义演化而来。虽然Pines早期在关注教师倦怠问题的同时,就提出了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但国外还是很少有关于学习倦怠的实证研究的。直到80年代,国外有学者对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进行研究,如,Fines&Kafry(1980)以大学生和助人专业工作者为对象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学校求学期间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助人专业工作者在工作期间的工作倦怠程度[2]。但是国外关于学习倦怠的这类研究并不多,而且,他们对学习倦怠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引用“倦怠”的概念而来,Pines(1980)和Meier(1985)认为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因为长期的学业压力或负荷而产生精力耗损,对自己所学课程及学校的各种活动的热忱逐渐消失、对同学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漠和疏远、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不如自己预期的那么好而对自己的课程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我国对学习倦怠的研究相对多一点,主要有: 台湾学者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绪耗竭、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1],这个定义与职业倦怠的定义很相似。 杨丽娴将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由于学习上的压力太大或对学习缺乏兴趣而产生的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心理和行为,进而产生一系列逃避学习的行为。 祝靖媛认为学习倦怠是个体在学校环境中,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而出现的一种身心资源消耗过度、精力衰竭的状态以及随后可能产生的与学习有关的逃避行为。 李永鑫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由于长期遭受学业压力或对学习缺乏兴趣而产生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及个人成就感降低的行为或状态,这种症状表现被称为学习倦怠。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外对学习倦怠的理解,都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在学校因为长期遭受到学业压力而没有得到缓解或释放,或者是对学习失去兴趣,而产生的身心疲惫的状态,进而产生一系列逃避学习的行为的消极心理和行为。 1.2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 现有很多研究显示学习倦怠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已比较严重,从李永鑫、谭亚梅的《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初步研究》[3]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倦怠现象;男生和理科、工科的高度倦怠的检出率都一致高于女生和医科、文科,这与张传月、黄宗海、莫华善[4]的《高师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中的结果是一致的。

大学生幸福感的问卷调查报告

大学生幸福感的问卷调查报告 选题的题号:28 调查的目的: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总体状况,构建和谐校园,探究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我们对本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重点分析大学生友好关系、主管感受、影响因素、解决方式等方面,同时基于调查,总结影响因素,为以后做研究提供依据。 主要内容:幸福定义、影响因素、解决途径 调查时间:2011年11月28日——2011年12月3日 调查地点:南昌航空大学 调查对象:大一至大四学生 本组成员: 组员分工: 摘要: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幸福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在经济飞速发展下,幸福感越来越显得重要。对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的研究有助于改善与增进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正确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观念。本报告在对110名在校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大学生幸福感在生活满意感和情感维度上的现状,分析和探讨了大学生的幸福感模型、对幸福的归因及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幸福感提供必要的参考。 一、引言 长期以来,心理学对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和心理状态关注较多,而对幸福、快乐、满意、乐观等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关注较少。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幸

福、快乐、满意、发展是人类的主要成就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因此,研究人员开始试图通过对人类理想心理机能和状态,如幸福、满足、乐观、快乐等的研究,发现促进个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从而增进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促进个体自由健康地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幸福感由对生活的满意、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消极情感的缺乏所构成,个体对总体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越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越多消极情感越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就越强。幸福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1)主观性:幸福感的评定主要依赖行动者本人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标准;(2)整体性: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方面,共同反映了个体综合的整体生活质量;(3)相对稳定性:虽然在评定幸福感时会受到当时情绪状态与情境的影响,但研究却证实幸福感具有相对稳定性。总之,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我们通过对幸福感的实证性调查研究与分析,有助于对幸福感具体、准确与深入的把握,为今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或继续深入地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体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进行幸福感的问卷调查,一共 110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54人。本次调查共发放110份问卷,对全部问卷质量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剔除无效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04份,有效回收率94.5%。 (二)调查方式 幸福感开放性问卷 采用自编的幸福感开放性问卷,该问卷包括3个项目,分别从大学生的幸福原型、对不 幸福的归因和对幸福的主观界定三个方面考察大学生的幸福感,试图发现大学生群体幸福 感的独特方面。 (三)数据整理 组员分工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事情的调查报告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具特殊群体,有着别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能够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优势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别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别强,多数消费基本上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周围同学妨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拥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别起的事情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靡消费。而奢靡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2、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假如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适应,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使用下去。 3、消费倾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质日子与精神日子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别再满脚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日子。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假如经济条件允许,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去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日子的渴望。 二、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钞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经过调查发觉,在日子费来源方面, 有75%的同学依赖父母,13%的同学依赖贷款,8%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经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由此可见, 同学们要紧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日子费别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那个大头加上去,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能够这么说,大学生都是依然以一具纯消费者的身份浮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关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咨询题,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日子费要紧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并别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要紧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能够看出。 手机差不多成为现代人必别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入校仅有6%的学生拥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拥有手机者差不多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平均拥有率。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要紧是为了方便寻工作。尽管手机的要紧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挑选手机时,他们认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最受青睐。 所以,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拥有电脑、名牌手机等贵重物品;家庭贫寒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往往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日子;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日子水平居中。并且,从以上的分析能够清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依次落低,这也鲜亮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红星小学教师、学生、学生家长 调查目的:了解农村近些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考察国家教育政策制度的落实情况,并根据现有的发展状态,分析利弊条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该村义务教育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调查方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 调查地点:滨州市滨城区堡集镇红星小学 调查时间:2014年7月25日——2014年8月1日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笔者对所在的滨州市滨城区堡集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二、调查的内容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调查报告

征服学习中的隐性“杀手”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我国高校一直给人们一种“严进宽出”的印象,但自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有效改善了“严进”的局面。高校扩招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毕竟,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目前仍是学生们的梦想,在家长眼中,也是子女未来获得更好发展的唯一途径。然而,真正进入大学,大学生却没有有效地利用学校资源,对学习没有兴趣,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厌学现象已是甚嚣尘上,不仅对学生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严重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也制约着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这个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学业压力、心理压力以及社会支持和应对资源缺乏引起的情绪、行为上的消极变化。它是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因而我们小组设计了《关于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调查》,旨在了解黄石市两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程度、主要表现形式及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学校相关部门完善教学及管理,加强学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二、方法与过程 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黄石市两所高校(即湖北师范学院和黄石了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范围。 2、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其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综合的分析。 (1)文献法:搜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资料,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基础。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的工具为自编的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以下两

个部分: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选择题(分别从大学生厌学的表现和原因)两个大维度调查,共18个题目。 (3)访谈法: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辅以访谈法,与部分同学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以发现问卷中所体现不出的深层次因素。 3、研究过程: 我们调查队先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在湖北师范学院黄石理工学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放问卷52份,调查完毕当场回收52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51份,有效率为98%。其中,被调查女性占76.5%,男性占23.5%。 4 、数据分析。 调查采访数据由小组成员输入SPSS11.5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尽量保证数据分析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分析了解了黄石市两所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 (一)学习倦怠情绪明显 调查发现,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或一直感到厌倦、沮丧和疲劳的占47%;很少或没有出现过此类情绪的占53%。 (二)学习不够刻苦,不能充分利用时间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仅有27.5%的学生不会经常旷课、迟到或找借口请假;上课时间认真听讲的仅占56.9%,而其他的43.1%是在学习其它学科知识、发呆睡觉或进行其它一些娱乐活动;能够认真完成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的49%,而认为无所谓或应付一下就行的占51%;能在课外时间主动学习的仅占49%,而51%的学生不能再课外时间主动学习。 根据上面数据可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出现过对学习感到懈怠的时候,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可以推测出以下几个方面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一)大学生自身缺乏一定的学习动力,目标不明确,并且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分析 一:大学生幸福感主要受人际关系,学习成绩,个人价值等观念的影响,认为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学习生活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当前追求幸福的主导因素。 (一)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专业等,其它情况如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当前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调查结果:1.追求幸福是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的主要目的。 2.总体感觉:大约一半人觉得比较幸福,少量人觉得非常幸福和不幸福。 3.学校和专业满意度:比较满意和比较不满意的人各占三分之一。少部分人抱着无所谓态度。 4. 人际交往环境:超过四分三的人认为比较融洽。 (二)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 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 主观幸福感的结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大部分学生认为经济状况好,生活自由愉快就幸福。这观点有点片面,跟现在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时代特征有关。 (三) 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1.就业压力:超过五分之三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大,担心找不到工作,感到前途迷惘。 2.恋爱问题: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谈恋爱不能增加幸福感。 3.心理问题:大部分人对自己外貌、身形等的评价比较满意。 由此可见,就业压力对大学生来说是主要的,因为这是大家即将面对的现实问题,而恋爱等问题只是附加因素,个人观点不一。 (四)建议 从学校教育而言:1. 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内涵,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 与成功的关系。 3. 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个人和集 体、社会需要的关系。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活动使得学生能够了解自己,认识 自己的价值。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1.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 2. 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 质。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 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3. 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4. 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 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 总结:当代大学生大都满意现在的生活,主观幸福感较强,这归功于当代大学教育体制的完善,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家长管理能力的增强等等诸多因素。今后的大学生活将是以积极健康,幸福舒适为主旋律。 二“就业压力大“影响大学生幸福感报道分析 1.在幸福指数调查中显示就业压力大、感到学习生活空乏、个人期望值过高、生涯规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本问卷以调查高校大学生消费状况为出发点,从390 份调查问卷入手,通过数据分析,对大学生在校的消费形式特点状况等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从而为大学生的消费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消费水平特点观念规划行为分析;问题探析 1.研究的背景目的及对象 背景: 自中国实行改革30多年以来,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大学生的数量快速上升,以2017 年为例,中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已达2695.8 多万人,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的巨大的社会群体,并且随着当今网络交通文化的联通,网贷平和信用消费等消费形式的不断涌现,消费的多元性与群体性也日益突出,在新形势下,大学生逐渐的发展成为消费的新生力量,其中产生了许多问题,这就要求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给予更多的关注。 目的: 我国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型社会,消费的供给侧改革和消费的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与以前相比也有了巨大的差异,因此通过研究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和调查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形式等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具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研究对象: 以重庆市高校大学生为主,兼有其他部分省市的大学生。 研究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和总体数据交叉方法对大学生的消费问题进行分析,并辅之以统计分法进行验 证。

2 研究方面: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 1.消费水平(高低,影响) 2.消费特点(主要方面) 3.消费理念(思想认识) 4.消费规划(具体模糊) 3.调查数 据:大学生消费水平数据统计

X\Y high 高 medium 中等 low 较低 小计 800元以下 2(5.88%) 7(20.59%) 25(73.53%) 34 800—1300 左右 5(2.51%) 167(83.92%) 27(13.57%) 199 1300—1800 左右 9(9.18%) 86(87.76%) 3(3.06%) 98 1800以上 20(33.90%) 34(57.63%) 5(8.47%) 59 由表一大学生消费水平数据统计来看,以 MEDIUM 中等分析,大学生消费集中在 800- --1800RMB 左右,其中 167(87.76%)占比最高,这说明大学生总体消费水平趋于合理。但高水 平消费占比不容忽视,1800 元以上占比达 57.63%,这从一方面显现出大学生消费多层次,分化 消 费呈现多层次化。大学生月消费达到 800 元 以上的占 90.8%,低于 800 元的占 9.2%, 70%的学生 月消费在 800--1300 元之间,20%的 学生月消费额控制 在 1300 元到 1800 元之间, 10%左右的学生月消费额 在 1800 以上,可见, 大学生的消费层次分化比较分明, 中间层次的 比重占绝对多数,既反映了我国当前剧烈转型 的社会大背景,也说明了大学生的消费主体是 1.2 可见, 85%的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 父母供给, 5%的学生靠奖学金,大学生贷款,虽然 10% 的学生自己兼 职,但是比例不高,并且从调查来看,兼职所获收入并不高,并以(家 教,服务员)为主。因此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 在社会的舞 台上。 在对消费水平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对大学生消费对家庭的影响做了分析,大学生的钱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其消费水平会对家庭产生什么影响?,有调查分析显示,大学生四年消 费最低可达 5 万元,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平均每年约一万元的费 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比较高的了。虽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 应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但物价的上涨,学业支出培养费用的增加,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 的比重虽普遍下降,但下降缓慢且比重之依然较高。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 45% 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 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经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比 较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高校有 1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 成大学四年的学业。 的情况。 趋向理性的。由右侧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