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谚语在字典中的定义是短小精练的民间智慧警句,一般形式严谨,经常包括鲜明的形象和使人难忘的韵律。谚语多风趣幽默,饱含哲理,因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广为流传。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谚语,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1. 与基督教有关的谚语

宗教是谚语的重要来源之一。汉语的谚语“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明显与曾在中国广泛流传的佛教有关。包括英语在内的西方国家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许多英语谚语和基督教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是十分自然的。

例: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

God sends meat and the devil sends cooks.

上帝赐给食物,魔鬼派来厨师。

Each cross hath its own inscription.

每个十字架都有自己的铭文。

以上谚语明显与基督教有关,因为谚语里出现的“上帝”或“十字架”都是基督教的象征。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英语中的God经常与汉语中的“天”相对应。基督教徒崇拜上帝,英语中God save the Queen是家喻户晓的句子。当一个说英语的人突然从紧张、焦急、或压力下解脱出来的时候,会脱口而出:Thank God!

中国人崇拜“天”。中国古代的皇帝是“天子”,运气好的人是“天之骄子”。只要好心人得到报答而恶人受到惩罚,我们就会说“苍天有眼”英国人和中国人都要有寻求帮助的对象。只是说英语的人找的是上帝,而中国人找的是“天”而已。

2. 出自《圣经》和英语文学巨著里的谚语

《圣经》是最广为阅读的书之一,也是包括英语国家在内的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作品。它也被认为是一部很好的文学作品。其中的警句、格言已经成为谚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例:

Never cast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

不可明珠暗投(不可对牛弹琴)。

Judge not according to appearance.

不可根据外表做出判断(勿以貌取人)。

Great men are not always wise.

伟人并非事事聪明。

文学作品,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谚语的又一来源。许多汉语谚语源于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例如,“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源于《水浒传》;“明

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源于《红楼梦》。许多英语谚语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叙事诗和十四行诗。

例: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玫瑰无论叫什么名字都是香的。

All the world i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are merely players. 整个世界就是个大舞台,形形色色,人们只是其中的演员。

其他的文学大师也对英语谚语宝库做出了贡献。例,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名句: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宁在地狱为君,不在天堂作臣)和华尔沃斯的诗句: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从小知其人),以及英国思想家培根的名言: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都成了英语谚语。

3. 与地理有关的谚语

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是语言和文化发展的框架。一个国家的地理特色会不可避免地反映在其语言中,尤其是在谚语中。例如,汉语谚语“不到黄河不死心”就明显与黄河有关。英语谚语中也有地名。

例: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背煤上煤都,多此一举。

Oxford for learning, London for wit, Hull for women and York for horses. 牛津人学问好,伦敦人才智高,哈勒的女人美,约克的马匹棒。

4. 与航海有关的谚语

英国是个远离欧洲大陆的岛国,对英国人来说航海一直很重要。正像邱吉尔说过的那样,英国人是海洋生物,因而许多英语谚语都起源于他们的航海经验。例:

Rats desert a sinking ship.

船沉鼠要逃(树倒猢狲散)。

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小漏沉大船(蝼蚁之穴能溃千里之堤)。

Any port in a storm.

船在暴风雨中不择港口(慌不择路)

以上谚语都与航海有关,而它们相对应的汉语谚语却有大陆文化特点。英汉语的鲜明区别是英国人用他们的航海经验作为生动机智的谚语的源泉,而中国人却从他们在陆地上的经验吸取营养,产生谚语。

5. 与英国历史有关的谚语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而谚语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

例:

It is as hard as to please a knaveas a knight.

取悦坏蛋和骑士同样困难。

英语谚语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翻译英语谚语时,仅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的表现是不够的。译者须较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英语谚语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色彩,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易于说理,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英语谚语大全(中英互译)

英语谚语大全(中英互译) 本文是关于英语谚语大全(中英互译),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All beginnings are hard. 万事开头难。 2、A book is like a garden carried in the pocket. 书是随时携带的花园。 3、A friend is a second self. 朋友是第二个自我。 4、A candle lights others and consumes itself. 蜡烛照亮了别人,燃尽了自己。 5、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只工作而无娱乐会使人愚钝。 6、A good conscience is a continual feast. 白日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7、A good name is better than riches. 好名誉胜过有财富 8、A bad workman always blames his tools. 劣工咎器。 9、A snow year, a good year. 瑞雪兆丰年。 10、Act fairly by all men. 一视同仁。 11、A man can die but once. 人生只有一次死。 12、A match will set fire to a large building.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3、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14、A bad beginning makes a bad ending. 开头不好,结尾必糟。 15、A man can not spin and reel at the same time. 一心不能二用。 16、Adversity makes a man wise, not rich. 困难和不幸不能使人富有,却能使人聪明。 17、A word to the wise is enough. 聪明人不用细说。 18、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 欲善其终 , 必先善其始。 19、After rain comes fair weather. 否极泰来。 20、A body without knowledge is like a house without a foundation. 人无知犹如房屋无基。 22、A door must be either shut or open. 门不关就得开,二者必居其一。 / 非此即彼。 23、A little body often harbors a great soul. 浓缩的都是精品。 24、A man can do no more than he can. 凡事只能量力而行。 25、A little of everything, and nothing at all. 样样皆通,样样稀松。 26、A picture is a poem without words. 画为无言诗。 27、A word spoken cannot be recalled. 一言说出,难以收回。

中英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2 汉英植物隐喻对比研究 3 哥特电影的黑暗之美-市场与文化的交接 4 论中国特色文化政治经济词汇和缩略语的英译策略 5 腐朽世界中的纯洁品质——解读《雾都孤儿》中费金的善与恶 6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探析《红楼梦》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7 词汇和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影响及应对策略 8 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及其风险回避 9 论哥特式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应用 10 西方骑士精神与中国侠义精神的比较研究—以《亚瑟王之死》和《水浒传》为例 11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12 从商业性角度论电影名称的翻译 13 The Comparison between“the Mean”of Confucius and“the Mean”of Aristotle 14 On the Conflicts Reflected in the Character of Rebecca Sharp in Vanity Fair 15 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研究 16 从《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写作的哥特式风格 17 《魔戒》中的现实主义初探 18 奥巴马演讲词的人际意义研究 19 中外服装品牌英文标签语言的跨文化研究 20 标记信息结构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21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围城》的幽默翻译 22 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 23 旅游英语翻译的研究 24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25 试论爱伦?坡的作品在当时遭受非议的必然性 26 英汉音节结构对比 27 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28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29 透析《洛丽塔》中的性 30 论《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哥特式写作风格 31 涉外商务用餐中的非言语交际 32 中西节日的对比研究 33 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34 工业化进程中的人性异化——解读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7489538.html,wrence《儿子与情人》 35 An Analysis of Life and Death in Mrs. Dalloway 36 小学英语语法任务式教学 37 论《双城记》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38 从文化角度浅析新闻英语的翻译 39 认知角度下的隐喻翻译 40 《追风筝的人》翻译中的美学体现 41 浅析《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根源 42 苔丝悲剧原因探究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谚语在字典中的定义是短小精练的民间智慧警句,一般形式严谨,经常包括鲜明的形象和使人难忘的韵律。谚语多风趣幽默,饱含哲理,因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广为流传。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谚语,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1. 与基督教有关的谚语 宗教是谚语的重要来源之一。汉语的谚语“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明显与曾在中国广泛流传的佛教有关。包括英语在内的西方国家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许多英语谚语和基督教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是十分自然的。 例: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 God sends meat and the devil sends cooks. 上帝赐给食物,魔鬼派来厨师。 Each cross hath its own inscription. 每个十字架都有自己的铭文。

以上谚语明显与基督教有关,因为谚语里出现的“上帝”或“十字架”都是基督教的象征。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英语中的God经常与汉语中的“天”相对应。基督教徒崇拜上帝,英语中God save the Queen是家喻户晓的句子。当一个说英语的人突然从紧张、焦急、或压力下解脱出来的时候,会脱口而出:Thank God! 中国人崇拜“天”。中国古代的皇帝是“天子”,运气好的人是“天之骄子”。只要好心人得到报答而恶人受到惩罚,我们就会说“苍天有眼”英国人和中国人都要有寻求帮助的对象。只是说英语的人找的是上帝,而中国人找的是“天”而已。 2. 出自《圣经》和英语文学巨著里的谚语 《圣经》是最广为阅读的书之一,也是包括英语国家在内的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作品。它也被认为是一部很好的文学作品。其中的警句、格言已经成为谚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例: Never cast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 不可明珠暗投(不可对牛弹琴)。 Judge not according to appearance. 不可根据外表做出判断(勿以貌取人)。 Great men are not always wise. 伟人并非事事聪明。 文学作品,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谚语的又一来源。许多汉语谚语源于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例如,“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源于《水浒传》;“明

中英互译名人名言

中英互译名人名言 1.The first step is as good as half over. 2.第一步是最关键的一步。 3.You never know your luck. 4.命运好坏不由己。 5.Sow nothing, reap nothing. 6.春不播,秋不收。 7.The wealth of the mind is the only wealth. 8.精神的财富是唯一的财富。 9.You can't judge a tree by its bark. 10.人不可貌相。 11.Clothes do not make the man. 12.人不在衣装。 13.To be both a speaker of words and a doer of deeds. 14.既当演说家,又做实干家。 15.Variety is the spice of life. 16.变化是生活的调味品。 17.Bad times make a good man. 18.艰难困苦出能人。 19.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learning. 20.求知无坦途。 21.Doubt is the key to knowledge. 22.怀疑是知识的钥匙。 23.Sharp tools make good work.

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5.Wasting time is robbing oneself. 26.浪费时间就是掠夺自己。 27.Nurture passes nature. 28.教养胜过天性。 29.There is no garden without its weeds. 30.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 31.A man is only as good as what he loves. 32.一个人要用他所爱的东西有多好来衡量。 33.Wealth is the test of a man's character. 34.财富是对一个人品格的试金石。 35.The best hearts are always the bravest. 36.心灵最高尚的人,也总是最勇敢的人。 37.Courtesy is the inseparable companion of virtue. 38.礼貌和美貌是分不开的伴侣。 39.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 40.生活要朴素,情操要高尚。 4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 42.精益求精,善益求善。 43.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44.诚实为上策。 45.Gratitude is the sign of noble souls. 46.感恩是精神高尚的标志。 47.Politeness costs nothing and gains everything.

关于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处理方法

关于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处理方 法 "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习俗差异思维模式审美观 论文摘要: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制造出原语信息的最近的自然等值物,首先是在意义方面,其次是在文体方面。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模式的交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在历史、习俗、思维和宗教多方面都具有特殊性。译者要仔细在两种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做出各种必要的转换,以传递原文中真实的文化信息。 Nida说“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制造出原语信息的最近的自然等值物,首先是在意义方面,其次是在文体方面。”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模式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历史衍变的产物,作为文化的载体、信息传递的工具,地位举足轻重。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这些文化差异导致英汉表达法的不同。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为使译文读者得到和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中遇到两种文化的差异时,译者就要仔细在两种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做出各种必要的转换,以传递原文中真实的文化信息。 1.1 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而成。不同的历史渊源使各民族间形成了相互不同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方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丰富的具有浓厚民族色彩和鲜明文化个性的成语和历史典故。如“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在中国家喻户晓,他是智慧的象征。但西方人未必知道他。若直译为“Three cobbles equal Zhuge Liang.”译文读者就会很迷惑,因此,应采取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式,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ge Liang the mastermind. ” 或者采用意译的方式译为,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与英语中的“Two hands are better than one.”相对应。 西方也蕴藏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典故。如Achilles’ heel、Penelope’s web、a Pandora’s box等。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深远的影响。英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翻译时应注意。如,《红楼梦》中刘姥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Hawkes 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于上帝。)这就把刘姥姥的宗教错认为是基督教了。杨宪益的翻译“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则更为贴切,更符合刘姥姥的信仰。 1.3 习俗差异 风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中国人见面寒暄多问“你到哪儿去?”“你干什么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7489538.html,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方法 作者:王巨锋 来源:《经济师》2012年第02期 摘要: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汉谚语在地 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因此,如何忠实地翻译谚语,把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再现出来,成了每一个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忠实、通顺地再现英语谚语,可以灵活运用四种译法——直译法、意译法、等值译法、直译和意译结合法。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差异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132-03 一、引言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方梦之.2004:186—189)。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 的话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英汉谚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 那么何为谚语呢?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它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短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经验的总结。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 二、英汉谚语反映的文化差异 每种语言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其地理环境、习俗、宗教、历史等密切相关。作为语言表达特殊形式的英汉谚语,与各自文化密切相关,传达了不同的语言特点和本国信息,反映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笔者认为,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英汉翻译

the most-favored-nation clause最惠国条款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滚石不生苔 the 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马 the heel of Achilles阿喀琉斯之踵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溶于水 with a heavy heart 心情沉重; more haste, less speed 欲速则不达 to praise to the skies捧上天去 to be on thin ice 如履薄冰 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As stubborn as a mule犟得象头牛 To fish in the air 水中捞月 To drink like a fish牛饮 To be at the end of one’s rope山穷水尽 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花钱如流水 have an axe on the grind醉翁之意不在酒 a wet blanket一个令人扫兴的人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很不自在 be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er mouth生长在富贵之家 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Least said, sooner mended.说得少,错的少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想 Penny wise, pound foolish.小事聪明,大事糊涂 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a white elephant毫无用处 in the red惨淡经营 Heads or tails?正面还是反面 Where is the head?(船)厕所在哪里? man-of-war 战舰 soft money纸币 soft breeze微风 soft words温暖的话语 to be on tenterhooks (心情烦乱,焦急,紧张) cut a joke插科打诨 speak one’s mind畅所欲言 be after one’s own heart称心如意 at one’s finger-tips了如指掌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摘要: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等文化背景。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必然要研究其谚语。英汉谚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瑰宝,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如何忠实地翻译谚语,把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再现出来,成了每一个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起源、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文化侧面入手,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了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之间存在的差异。英汉谚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使谚语的翻译比较困难。为了忠实、通顺地再现英语原谚,可以灵活运用四种译法。本文讨论了直译、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文化差异;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Abstract:Proverbs, which derive from life are the condensation and embodiment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a nation. They can reflect geography, history, customs of a

nati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a nation's proverbs when we try to study its culture.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being treasures of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see distinct differences resulted from cultural differences. This essay uses some typical example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from the point of origi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ustoms, religious beliefs and historical culture, etc. Proverbs are difficult to translate because of their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unique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order to present an adequate translation of a proverb, we can use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flexibly: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equivalent translation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combined with free translation. Key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culture; 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principles; translation methods

中英翻译:谚语翻译实例

中英翻译:谚语翻译实例 Made by Victor Lin for kindle 1.There is no rose without a thorn. 没有不带刺的玫瑰。世上没有十全的幸福。 2.An old dog will learn no new

tricks. 老狗学不出新把戏。老顽固不能学新事物。 3.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 好狗应该得好骨头。有功者受奖。 4.the children from well-fed

family. 膏粱子弟 5.pour water off a steep roof (operate from a strategically advantageous position) 高屋建筑 6.Bad workmen often blame their tools.

拙匠常怪工具差。(不会撑船怪河弯)。 7.He who laughs at crooked men should need walk very straight. 己不正,不正人(笑别人驼背的人得自己首先把身子挺直)you should not cast the first

stone.欲责他人,先思己过8.It'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rning. 路必有弯。(事必有变)。(瓦片也有翻身日)。 9.Onw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一燕不成夏。

10.No smoke without fire. 无火不起烟。(无风不起浪)。 11.Ill news comes apace.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12.He s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will learn to howl.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13.Among the blind the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摘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本文围绕英汉文化差异在各自语言中的体现, 来说明文化差异、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由此说明文化差异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不容低估。本文对中英的文化、社会风俗与礼仪差异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在翻译中弥补这一差异的例子,以及在翻译英语里面的习惯词汇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字] 文化差异一般风俗翻译、影响 文化是一种上层建筑.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而且与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 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 在交流中, 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 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对我们平时能更好的使用英语有很大的帮助。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相关专业知识会有助于翻译的准确性,所以,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加强训练,才能在翻译中做到游刃有余。 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察与思维上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两个民族在观察与思维上是存在着差异的: 面对同一物体, 用以概括的概念也有出入, 因而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如对颜色的观察和使用,就有不同的概念。英语“black tea”在汉语中不叫“黑茶”, 而叫“红茶”;“brownbread”是“黑面包”, 而不是“棕 色面包”。汉语的“青衣”,“青天”同是一个“青”字, 翻译成英文就只能分别译作“black dress”和“blue sky”。汉语“黑眼睛”, 英语为“drakeyes”; 英语的“black eyes”, 汉语为“挨打后出现的黑眼圈”; 汉语“黄色影片”, 汉语的“红眼病”,英语为“green - eyed”。此外,英汉两个民族在逻辑思维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 英文句子You can not be too careful in the exam. 若直译为“考试时你不要太细心”。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从句法上看,它是一个双重否定结构, 从思维方式上看, 它是一种逆向思维。其正确译文是: 考试时你要特别细心。再如, The plastic container isfive times lighter thanthat glass one. 其正确译法为: 这个塑料容器比那个玻璃容器轻五分之四。如果直译,这个塑料容器的重量比那个玻璃容器要轻四倍, 在汉语中是说不通的。英语习惯上说“减少n 倍”, 即是汉语说的减少了n - 1/ n ,如英语说减少3 倍,即是汉语说的减少2/ 3。这种情况显 然是由于英汉思维方式不同而造成的。因此,对于这一类因思维差异而引起的表达不同的概念, 译者同样要越过表达形式的局限进行意义上的对等翻译。 二、时间观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 两个民族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英语中的“the

经典英文谚语大全带翻译

经典英文谚语大全带翻译 英文谚语大全带翻译第一部分 1、A little of everything, and nothing at all. 样样皆通,样样稀松。 2、A picture is a poem without words. 画为无言诗。 3、A word spoken cannot be recalled. 谚语是一个民族生产、生活智慧的沉淀与结晶,是一个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精华。以下是由为大家推荐的英文谚语大全,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一言说出,难以收回。 4、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一天一个苹果,医生不来找我。 5、A man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学到老。 6、A little labour, much health. 常常走动,无病无痛。 7、A bad custom is like a good cake, better broken than kept. 蛋糕莫保留,坏习气要除掉。 8、A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a life without a sun. 她太喜爱这个娃娃了,所以对它观察得很细致。她是按这样的顺序来观察并描写的:蓝天→星星→月亮→小男孩和小女孩→可爱的小花猫。写一个静物比较容易,要把静物写得生动而又具体就不那么容易了。周智莹小朋友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她不仅写了这个静物各部分的颜色、大孝样子,还写出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服饰和姿态,最后还写出了自己的联想,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爸爸送给自己的这份礼物的喜爱之情。 人生没有朋友,犹如生活没有阳光。

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深入探讨

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深入探讨 [摘要]: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民族在历史地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上都各不相同,因此许多事物的形象在不同的语言中就有差异[关键词]:翻译;文化差异;归化;异化 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这就是说源语信息的再现应是翻译工作的首要出发点,其次考虑译语中选择最适当的对等语。 在欧洲,翻译实践有长远的历史。有人甚至认为,欧洲文明源于翻译,罗马帝国,下至今天的欧洲共同市场。都要靠翻译来进行国际贸易。有人说,用古希伯来语写的《圣经》和用阿拉伯写的《福音》,如果没有先译为希腊文和拉丁文,后来又译为中世纪和近代诸语言的话,2000年来的犹太基督教文化就不会产生,因而欧洲文化也不会出现。自翻译《圣经》起,将近2000年来,欧洲的翻译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 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是由各自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积淀而形成的。英汉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因此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内涵就必然有差异。即使是在同一种文化下。也会出现不同的亚文化,所以说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但是这种差异也包含着相似性,也并不排除完全重合的情况,否则翻译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说不同民族在文化上是“绝对歧异,相对相似”,正因为中国的龙和西方的dragon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相似,所以最初的翻译者就把两者基本等同起来,比如,中国龙取蛇身,而dragon在西方其实就是大蛇serpent,这是其一;其二,两者均为虚幻神化之物。然而究其文化根源,正如本文开篇所述,两者在本质上实乃截然不同。因此,在翻译这类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时。我们就必须慎之又慎,在归化异化等翻译手法中寻求最佳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所谓归化,即归化翻译法(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是指抓住原文语用意义,从目的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来翻译。而异化,也就是异化翻译法(foreignizing translation)则是保留原文的表达结构和表达方法,甚至包括形象,将异国文化的表现法介绍到目的语中转换方法。 一般说来,归化翻译法侧重目标语读者的可接受性,实质上是将原语文本纳入到目标语文化体系框架下进行转换,最大限度地打破文本的地域性。使得译文容易为目标语读者理解和接收,然而,“归化”是将一种文化中的独特成分转化为另一种文化中人们所熟悉的内容,表面上避免了文化冲突,实现了文化的交流,实际上这样就往往造成了对原语文化的损害,从而不利于文化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因为不同文化拥有的共核非常小,那么文化间的空缺和不对称(包括相似部分)就占主体地位。所以译者在翻译中就不可避免的经常使用“异化”。虽然异化翻译法可能会由于文化上的空缺导致暂时的不可理解或难于接受,但是从长久的

浅谈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浅谈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内容摘要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语言中数字是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规模、大小的数和量,而由于各自语言中所包涵的文化传统、思维观念、以及对数字的感知取向不同,故而赋予数字的社会文化涵义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针对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英汉语言中数字包含的内涵意义以及在英汉文学及生活中碰到的有关数字的翻译等,来探讨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便利。 关键词:英汉数字;内涵意义;翻译;实指义;虚指义;词汇空缺 Abstract Every language in the world takes root in a special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e language reflects the contents of the culture. Figure is the count and quantity which reflects the scope and size of the objective world. The social meanings of figure are different because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tradition, the concept of thinking and the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of the figure among all kinds of languages.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figure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the meanings of the figure and the translation with figure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The aim from which is expected to make an advantag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figur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mplied meaning; translation; grammatical meaning; false meaning; vocabulary vacancy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人,而人又离不开某个特定的社会文化。” [1](p477)“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参与的各方不仅要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而且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特别是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2](p480)数字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数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蕴涵的不同意义及英汉文学中和生活中碰到的有关数字的翻译等来探讨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以便消除英汉交际中的理解障碍。 一、英汉数字的文化内涵差异 在古老的传统中,数字具有神圣的意义,还具有主吉凶的宗教迷信色彩。不同的民族对数字的选择性和不同的偏爱,都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的烙印。下面就几组具有代表性的数字进行对比分析。 (一)、“三”与“九” 1、“三” 汉语中带“三”的习语有很多,如“三思而后行”、“垂涎三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句话不离本行”、“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三头六臂”、“三教九流”、“三令五申”等。中国人对“三”的垂青是有因可循的。《说文解字》云:“三,天地人之道也”,可见“三”的本义就是代表天、地、人,即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在历史进程中,人们还逐渐认识到:时间有昔、今、未之分,空间有上、中、下之分,方位有左、中、右和前、中、后之分,似乎有三就能代表全部,“三”因此隐含完全、完美之意在内,并且积淀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从而人们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运用“三”来归纳事物,指导行动。在古代,“三”的运用更是奥妙无穷,甚至带有某些神秘意味。在政制结构上,有“三公”(西周时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时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东汉时指太尉、司徒、司空);军事编制上,有“三军”(海军、陆军、空军);教育上有“三学”(述学、评学、考学);科举有“三试”(乡试、会试、殿试);录取有“三甲”(状元、榜眼、探花);祭祀要供“三牲”(牛牲、羊牲、猪牲);敬酒要“三献”(初献、亚献、终献);行礼要“三跪”

浅谈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

浅谈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中国与英语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也体现在地域文化的差异,习俗文化的差异,姓名与称呼用语的差异,交际用语的差异,数字内涵,委婉语和对应词及其内涵方面。我从中选取几个方面来,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讨论来探讨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性。 首先要讨论两国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就应该了解什么叫文化,以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所谓文化就是一个群体的人们在其发展过程中引导其生活、保障其生存的全部内容的总和。我们每一个人,无论生长何地,都是各自特定文化与表达文化的语言的产物。鲁斯·本尼迪克特在《文化类型》中说道:“一个人从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周围的环境与风俗习惯就影响着他的经历和行为。等到他咿呀学语的时候,他已成为此文化熏陶的一个小生灵了。待到他长大成人,能够参与社会活动时,这一特定的文化习惯便成了他的习惯,其特有的观念也变成了他的观念,其禁忌也就变成了他的禁忌。”这高度概括了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 同时,语言与文化相依为命,不可能脱离另一方面而独立存在,语言反映文化特征并预示文化发展的方向,两者的关系可简单地比作内容与形式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域文化的差异 地域文化主要指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方面的文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中为美,而在另一种语言中为丑;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内涵,而在另一种语言中毫无意义。地域文化上的差异又体现在: 1.中英文动物词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龙被视为神物,集力量、智慧、运气、喜庆、威严、威武、权力于一身。封建时代的皇帝常把自己比做“龙”,中华民族也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而在英语中,dragon被看作“邪恶”、“恐怖”,甚至“战争”的代名词。《圣经》里多次提到的魔鬼撒旦就是一个与上帝作对的诱惑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它被称作the old Dragon。英国着名作家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也以“Dragon”这个词来描述斯巴塞太太:……镇上的人们走来走去看见她坐在那儿,却把她看作这个银行的“毒龙”(Bank dragon)。 2.中英文植物词文化的差异 竹子这种植物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历代文人墨客赏竹、画竹、咏竹。郑板桥的竹画享誉世界,邵谒的名句“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深入人心,竹子逐渐成了中国人坚强不屈、高风亮节的性格的象征。但bamboo一词在英语里只不过是一种很普通的植物,没有任何外延意义。 二.习俗文化的差异

英汉翻译常见错误例析每天练

二十三 1、She is now in a delicate condition. 2、The cavalry were well mounted. 3、It is said that his days are numbered. 答案及解析如下 1、误:她现在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中。 正:她现在是在怀孕中。 析:区别 a delicate condition 和 a delicate situation。后者表示困难的局势。. 2、误:骑兵们都精于骑术。 正:骑兵们骑的都是好马。 析:mount在此指供给马匹而不是骑,可参照我们熟悉的下面这个例句理解:The woman was well dressed. 她穿得很漂亮(而非她善于穿衣服) 3、误:据说他的日子都计算好了。 正:据说他快死了。 析:number 用作被动时,有“可数”之意,即“有限、迫切”的意思。当生命将尽时,也可以说His hour has come. 十八 1、Most people have a daily fight to keep the wolf from th door. 2、There is nothing like home. 3、I'll eat my hat if I do. 答案及解析如下 1、误:许多人每天都在奋斗,以免引狼入室。 正:许多人每天都在与饥饿做斗争/辛苦劳作而勉强度日。 析:wolf为贫苦与饥饿的象征,keep the wolf from the door意为勉强度日. 2、误:没有象家一样的东西。 正:没有什么地方比家更好了。 析:There is nothing like ..意为没有比... ...更好的了。 3、误:如果我这么做我就吃掉我的帽子。 正:我坚决不做。 析:这句话挺常见的,应该意译。 十九 1、My shoes are the worse for wear. 2、Y our loss is nothing to mine. 3、She is behind time. 答案及解析如下 1、误:我的鞋更加不好穿了。 正:我的鞋穿破了。 析:这句话的含义是鞋因穿得太久而(结果)破烂不堪。又如:He was plainly the worse for drink. 显然他喝醉酒了。. 2、误:你的损失和我无关。 正:你的损失和我的(损失)相比真算不上什么。 析:nothing to mine 中的to 含有比较的意思。 3、误:她落伍/过时了。 正:她迟到了。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1]

摘要: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等文化背景。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必然要研究其谚语。英汉谚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瑰宝,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如何忠实地翻译谚语,把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再现出来,成了每一个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起源、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文化侧面入手,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了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之间存在的差异。英汉谚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使谚语的翻译比较困难。为了忠实、通顺地再现英语原谚,可以灵活运用四种译法。本文讨论了直译、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文化差异;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Abstract:Proverbs, which derive from life are the condensation and embodiment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a nation. They can reflect geography, history, customs of a nati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a nation's proverbs when we try to study its culture.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being treasures of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see distinct differences resulted from cultural differences. This essay uses some typical example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from the point of origi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ustoms, religious beliefs and historical culture, etc. Proverbs are difficult to translate because of their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unique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order to present an adequate translation of a proverb, we can use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flexibly: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equivalent translation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combined with free translation. Key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culture; 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principles; translation methods 一、引言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1]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起源、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文化侧面入手,探讨了英汉谚语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英汉谚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2]本文试图对英汉谚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提出了英语谚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及方法。 那么何为谚语呢?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3]它是在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