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考常识部分(历史及文化)

公考常识部分(历史及文化)

公考常识部分(历史及文化)
公考常识部分(历史及文化)

历史文化

考题特点

一、历史

1.古代史

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成就

2.近代史

党史、重大事件

二、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史

一、文明起源

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距。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蓝田人:距今110万年前到70万年前,直立人,陕西省在蓝田县陈家窝村。

北京人: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黄河流域)

河姆渡人:距今约六千多年;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种植水稻和蔬菜(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

半坡人: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市半坡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华夏之祖:炎帝、黄帝

距今四五千年,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皇帝称“人文初祖”

二、夏、商、西周、东周

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政治:禅让制、太康失国、少康中兴、成汤灭夏

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政治:盘庚迁都至殷、武王伐纣、伯夷、叔齐

文化:青铜文化:后母戊鼎、甲骨文、金鼎文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政治:分封制、成康之治、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

东周: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政治:

1.“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3.商鞅变法、李悝、吴起变法、管仲革新,孙武、伍子胥(吴国)、勾践。

经济:初税亩(鲁国)

科技:都江堰(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三、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政治:陈胜、吴广起义、焚书坑儒、楚汉相争、郡县制

经济文化: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

四、汉:西汉王朝(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东汉(公元25年-220年)

政治:

西汉:文景之治、七国之乱、卫青、霍去病破匈奴、张骞通西域(长安-河西走廊-西亚-欧洲;丝绸之路)、苏武牧羊、昭君出塞、王莽改制、绿林赤眉起义

东汉:班超通西域、党锢之祸、黄巾起义

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

道教:东汉时期兴起

贾谊:《吊屈原赋》、《过秦论》

刘安:《淮南子》

司马迁:《史记》

班固:《汉书》(东汉)

许慎:《说文解字》(东汉)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政治: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东晋与前秦)

祖逖()北伐

北魏孝文帝改革

经济:均田制(始于北魏)

科技:地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数学:南朝祖冲之元周率

艺术:王羲之:东晋、书圣、《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顾恺之:东晋、画家、《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文学:三曹:曹操《观沧海》,曹丕《燕歌行》,曹植《白马篇》、《洛神赋》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陶渊明:田园诗人、《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

南朝范晔:《后汉书》

刘义庆《世说新语》

六、隋(公元581~618年)唐(公元618年-907年)

政治: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文成公主入藏、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科举制(隋)、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大运河(隋)

科技: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

绘画:阎立本:《历代帝王像》、《步辇图》

吴道子:画圣、《天王送子图》

书法:颜真卿创立“颜体”、柳公权自成“柳体”

文学: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

贺知章:《咏柳》、《回乡偶书》

王之涣:《凉州词》、《登颧雀楼》

孟浩然:《过故人庄》、《春晓》

王昌龄:《出塞》、《从军行》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高适:《燕歌行》、《别董大》

李白:《蜀道难》、《秋浦歌》

杜甫:“三吏”、“三别”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韩愈:《师说》、《马说》、《原毁》

刘禹锡:《陋室铭》

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

柳宗元:《捕蛇者说》

李贺:《雁门太守行》

杜牧:《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

李商隐:《乐游原》

李煜:《虞美人》、《相见欢》

七、宋: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

政治:杯酒释兵权、王安石变法、靖康之变;岳飞抗金(南宋)

科技:沈括《梦溪笔谈》

文学:司马光《资治通鉴》

范仲淹《岳阳楼记》、《渔家傲》

欧阳修:《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

苏洵:《六国论》

苏轼:《赤壁赋》、《石钟山记》、《念奴娇》

苏辙:《栾城集》

曾巩:《元丰类稿》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伤仲永》

李清照:《如梦令》、《声声慢》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南宋:陆游:《书愤》、《示儿》

辛弃疾:《永遇乐》、《清平乐》

文天祥:《正气歌》、《过零丁洋》

岳飞:《满江红》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八、元(公元1206-1368年)

政治:行省制度、红巾军起义、马可波罗、设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

文化: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

王实甫:《西厢记》

马致远:《汉宫秋》、《天净沙.秋思》

九、明朝(公元1368~1644年)

政治:郑和下西洋(1405年到1433年)、戚继光抗倭、张居正改革、东林党、一条鞭法、利马窦

文学:施耐庵:《水浒》罗贯中:《三国演义》

吴承恩:《西游记》汤显祖:《牡丹亭》

冯梦龙:《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十、清朝(1616~1911年)

政治: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城、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廷在台湾设置台湾府、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驻藏大臣、虎门销烟

文化:《四库全书》:清朝乾隆皇帝组织编写

顾炎武:《日知录》和《亭林诗文集》

孔尚任:《桃花扇》

蒲松龄:作品有《聊斋志异》吴敬梓《儒林外史》

曹雪芹:《红楼梦》姚鼐《惜抱轩》

李汝珍:《镜花缘》

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和《随园诗话》

龚自珍:《病梅馆记》、《己亥杂诗》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刘鹗:《老残游记》

曾朴:《孽海花》

梁启超:《谭嗣同》、《少年中国说》

中国近代史

一、政治

(一)列强侵略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英发动

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

1843年订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

1858年,《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

1860年,《北京条约》

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辛丑条约》

(二)太平天国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宣布南京为天京

发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三)洋务运动(1861-1894)

主要人物:中央恭亲王奕 ,地方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

成果:洋务运动前期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一批军事工业

(四)戊戌变法(1898年6月到9月)

政治上,改革政治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上,鼓励私人工矿企业

文化教育,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五)辛亥革命

1894年11月,孙中山组织了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清政府瓦解,史称“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六)新文化运动

时间:1915年起

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

主张:“民主”和“科学”,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

李大钊代表作品:《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陈独秀:

① 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运动开始

②《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文学革命开始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新体诗的推行者

蔡元培:1917年担任北大校长,提出“兼容并包,百家

争鸣”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发展

鲁迅:1918年:鲁迅《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新文化运动意义:①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七)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迈向新民主义革命

标志:谁领导

二、文化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严复译著《天演论》,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

魏源著《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现代史(中共党史)

一、中共一大

时间:1921年7月

地点:上海浙江嘉兴

中央局书记:陈独秀

内容: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二、中共二大

时间:1922年7月

地点:上海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

主要内容: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三、中共三大

时间:1923年

地点:广州

中央执行委员咐中央局:陈独秀

主要内容: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问题。

四、国民党一大

时间:1924年1月

地点:广州

内容: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五、中共四大

时间:1925年1月

地点:上海

中央委员会中央局:陈独秀

主要内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毛著(发表于“国民大革命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 年

1. 赞扬中国无产阶级“特别能战斗”。

2.分析了中国资产阶级的特殊情况,科学地划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指出各自的政治态度。

3. 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4.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

5. 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阐明认清对象对革命胜利的极端重要性。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1926 年

1.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2.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是农民运动。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年

1. 总结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2. 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3.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

4. 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土地革命和抗日救亡运动(1927-1937)初步形成

1、中共五大

背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时间:1927年4月

地点:汉口总书记:陈独秀

结果:没有从路线上批判和纠正陈的错误,大会后陈仍坚持错误

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

3、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4、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汉口

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④还提出“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

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5、1927年9月(秋收起义)

6、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7、中共六大

时间:1928年

地点:莫斯科中央政法局常委向忠发

8、1928年4月朱毛井冈山会师

毛著: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 年10 年

提出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

《井冈山的斗争》 1928年11月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 年1月

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反对本本主义》1930 年5月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 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是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

2. 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3. 基本形成了包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

想。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提出实事出是

▲(注:1928 年10 月到1930 年初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

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文章,论述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

展的原因及其条件;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指出中国革命应当占乡村,后

取城市,走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

9、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

10、遵义会议

背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和长征期严重受挫。时间:1935年1月地点:贵州遵义

内容:①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②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③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1、瓦窑堡会议

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

1935年日本发动了“华北事变”

时间:1935年12月地点:陕北瓦窑堡

意义: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与路线

内容:①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②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

意义:为抗日战争的到来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12、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

13、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

抗日战争成熟

1、1939.10《〈共产党人〉发刊词》:提出三大法宝。

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领导

2、1940.1《新民主主义论》:

政治纲领: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国体)的民主共和国(政体-民主集中制)

经济纲领: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归人民共和国所有;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中心内容);保护工商业

文化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

3、中共七大:

会前: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

时间:1945年地点:延安

中央委员会主席兼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主席: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

提出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会后: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4、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等抵达重庆,与国民党进行了和平谈判,并签署了《双十协定》。

解放战争继续发展

1、《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 年4月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其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对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作了完整的概括:“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工业生产”。

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对象。

2、三大战役:

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1949年4月

3、七届二中全会

时间:1949.3

地点:西柏坡

两个转折: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中国由农业国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但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1949-1952年人民大众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1952-1956年,即土地革命以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对农业、手工业改造的原则、步骤

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步骤:互助组(带有社会主义萌芽)

初级农业生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高级农业生产社(实行土地及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性质)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步骤

原则:和平赎买

步骤:加工定货、统购统销、经销代销(初级国家资本主义)

单项公私合营(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全行业公私合营(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四、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

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和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

党的中心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八大”(1956)

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③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④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毛著:

《论十大关系》1956 年

1. 基本方针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2. 必须充分调动工农群众的积极性来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3. 论述了农、轻、重,沿海与内地,经济和国防建设,生产单位与生产者个人,中

央和地方,汉族和少数民族,党与非党,革命与反革命,是与非,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4. 开始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权和扩大企业自主权。

5. 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6. 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不能一切照搬。

7.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 年

1.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

2.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区分和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人民内部矛盾。

3. 针对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原则和办法。主要有:在政治思

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物质利益、分配方面,实行统筹安排、适当兼顾的方针;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

方针;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前提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4.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5.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注: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初步总

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文化之外国文化

一、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约公元前3500

文字:象形文字历法:太阳历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数学: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的面积

古印度:印度河流域约公元前2500年

文字:梵文

数学:发明阿拉拍数字和通用计数法

古巴比伦:两河流域约公元前3500年

文字:楔形文字历法:太阴历、星期制

建筑:空中花园数学:60进位法

法律:《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

二、宗教

发祥地:希腊首都雅典西南的奥林匹亚

创始人:顾拜旦,被称为“奥林匹克之父”

会旗:五环旗

颜色自左至右依次为蓝(欧洲)、黄(亚洲)、黑(非洲)、绿(大洋洲)、红(美洲)

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首次升起

组织体系:

国际奥委会(总部瑞士洛桑)、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个国家或地区的奥委会

五、文学

英国: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

四大喜剧:《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

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

肖伯纳:《华伦夫的职业》、《鳏夫的房产》、《巴巴拉少校》、《苹果车》

法国:

莫里哀:《伪君子》、《悭吝人》又称《吝啬鬼》

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

司汤达:《红与黑》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高老头》

都德:《小东西》、《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莫泊桑:《一生》、《俊友》、《我的叔叔于勒》、《项链》

鲍狄埃:《国际歌》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德国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海涅:《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德国,一个冬天童话》

席勒:《阴谋与爱情》(剧本)、《欢乐颂》

俄国(苏联)

普希金《自由颂》、《青铜骑士》、《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果戈里《钦差大臣》、《死魂灵》、

屠格涅夫《父与子》、《贵族之家》、《猎人笔记》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

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散文诗《海燕》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美国

马克·吐温《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竞选州长》、《百万英镑》

欧·享利《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

海明威《老人与海》

斯陀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霍桑《红字》

米歇尔《飘》

意大利

但丁:《神曲》,由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组成

薄伽丘:《十日谈》

西班牙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丹麦

安徒生:《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

匈牙利

裴多菲《民族之歌》、《反对国王》

挪威

易卜生《玩偶之家》、《国民公敌》

印度

泰戈尔《飞鸟集》、《新月集》、《沉船》、《人民的意志》

哥伦比亚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六、世界各国文化符号

1.美国文化

2.英国文化

3.法国文化

4.德国文化

5.日本文化

6.韩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

始祖神话:

三皇:人类文明始祖伏羲氏;钻木取火燧人氏

医药、农业之神炎帝即神农氏

五帝:中华民族文明始祖黄帝(轩辕氏);天帝颛顼、帝喾;神让制尧帝、舜帝

英雄神话:大禹治水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三、汉字

1.汉字六书

汉字六书为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包括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前四者为造字法,后两者为用字法

2.汉字演变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四、四书五经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八、天干地支

计算方法如下:

(1)将十大天干、十二地支编号

天干:

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0、辛1、壬2、癸3

地支:

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2)计算时,年最后一位的数对应天干的编号,用年份数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

地支的编号,合起来就是该年的干支纪年法

九、二十八星宿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叫做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每一方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巨龙故而称为东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故称为北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故称为西白虎:南方七宿像,故称为南朱雀。

十、三大国粹

我国的三大国粹为京剧、国画、中医。

京剧常识:

手段:唱、念、做、打、舞

四大行当:

生,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旦,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净,亦叫花脸,末行现在已经并入净行。

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丑行又分文丑和武丑

十一、节日

高中资料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一)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文化常识选择题

中国文化常识题目 1.“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2.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 3.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 A.河南 B.甘肃 C.陕西 D.山东 4.下列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B) A.《嫦娥奔月》 B.《孟姜女》 C.《田螺姑娘》 D.《山海经》 5.中国的三教合一指的是哪三种宗教?(D) A. 佛教,道教,基督教 B.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C. 道教,儒教,基督教 D. 儒教,佛教,道教 6.地动仪发明于哪个朝代(B)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7.中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起来共有多少个?(B) A .31个 B .32个 C .30个 D .29个 8.《史记》是中国第一部(A)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史 C.国别史 D. 编年体通史 9.中国古代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梨园子弟”的称号出自哪个朝代:(C) A .宋朝 B.元朝 C.唐朝 D.清朝 10.李清照词:“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是什么花?(C) A.腊梅花 B.黄花 C.菊花 D.丁香花 11.中国三大传统节日是什么?(A) A.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B.春节,元旦,中秋节 C.清明节,中秋节,春节 D.元宵节,端午节,春节 12.中国的六大古都是: (B) A.北京、西安、成都、开封、南京、杭州 B.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 C.北京、西安、开封、南京、洛阳、武汉 D. 北京、西安、天津、洛阳、杭州、开封13.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 14.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什么时期:(A) A.唐太宗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 15.耄耋之年指的是(D) A.五六十岁B.六七十岁C.七八十岁D.八九十岁 16.属于四大名绣的是(A) A.蜀绣B.鄂绣C.赣绣D.豫绣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天文 1、五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 2、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 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 4、五纬:金、木、水、火、土 ①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其光色银白。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②木星:古曰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 ③水星:一名辰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 ④火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大火(心宿) ⑤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5、二十八星宿: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6、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7、有关天象的词: “月离于毕”:月亮附丽于毕宿 “荧惑守心”:火星居于心宿 “太白食昴”:金星遮蔽住昴宿 8、参商:指参宿和心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商 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10、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前四组成斗身,古曰魁;后三组成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北斗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文化常识选择题

文化常识练习一 2016.10.26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受禅,也叫禅让制,,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 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 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2.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文中“授骁骑校”、“历迁协领”、“擢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授” “迁”“擢”,分别为“授予官职” 、“任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 B. 原文“同治九年” “光绪改元”中的“同治”“光绪”是庙号。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C. 原文“如关内生灵何”中的“关”,在古代指函谷关,这里泛指边关。 D. 文中“谥忠介”的“ 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评价。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3.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 年全国高考题) 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 “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 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 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D. 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整理精校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 作文辅导 1207 0018 :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刘禹锡诗:“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 【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二十八宿与国分野如下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国郑宋燕越吴齐卫鲁魏赵秦周楚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州兖州豫州幽州江湖扬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荆州 【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唐代卫象诗“辽东老将鬓有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测试卷(答案在后)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的(D) A、《归园田居》B《桃花源记》C、《归去来兮辞》D、《岳阳楼记》 2、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4、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 )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6、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7、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8、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 ) A、笙 B、笛 C、萧 D、芦笙 9、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1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 A、60岁 B、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11、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 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 1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1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14、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5、《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A ) A、吴 B、贾 C、王 D、史 16、下列不是东汉文学三崔的是:(C ) A、崔驷 B、崔瑗 C、崔醒 D、崔寰 17、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8、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 A ) A、白鹿书院 B、石鼓书院 C、应天俯书院 D、岳麓书院 19、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 B ) A、西施 B、杨贵妃 C、貂禅 D、王昭君

历史文化常识介绍

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 1、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指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解释自然现象: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反映社会斗争: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2、诗歌总集 第一部《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三百》或《诗》,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4)《诗经》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第二部《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成的一个集子。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3、屈原与贾谊 (1)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愤懑。 著名文章:《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 (2)贾谊: 贾谊,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33岁死。 贾谊共有文章58篇,西汉刘向将其编订为《新书》。著名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著名辞赋有:《吊屈原赋》、《鹏鸟赋》。 4、先秦散文 历史:(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商周。作者不详。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为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孔子编订,记事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 (3)《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13年,作者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4)《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为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500多年的历史。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5)《国策》又名《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西汉刘向编订。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第一章皇帝与皇权 一、“皇帝”称谓的由来及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一)三皇:天皇、地皇、泰皇 五帝:黄帝、颛(zhuan)顼(xu)、帝喾、尧、舜 (二)君主世袭制度的产生: 禹生前,曾遵循禅让的原则选皋陶为继承人。后因皋陶早逝而改立伯益。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却将伯益杀死,夺取了王位,从此,君位从“传贤”改为“传子”(或传弟、传侄),君位世袭制度得到确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王朝 (三)皇帝的由来: 秦统一全国后,秦王赢政决定兼采三皇之“皇”与五帝之“帝”,号称“皇帝”。赢政自称“始皇帝”,其后世依次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从此,君主专制制度得以确立,秦始皇遂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代专制帝王,他所建立的秦朝则成为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四)皇帝的饮食起居 1、宫室、山陵 宫殿:皇帝居住的地方称为“宫殿” “宫”最早原为普通房屋的通称,“殿”则指高大的房屋。秦汉以后,一般用来指称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一般皆遵循:坐北朝南、“前朝后寝”的规制。 “前朝”:皇帝举行朝会典礼之所,多称“殿”。 “后寝”:则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皇帝与后妃居住的地方多称“宫”。 “行宫”:皇帝出外巡游所居之处则称。 另外,为满足皇帝及其后妃游玩、享乐需要、历代王朝建有大量“苑囿”,风光绮丽,极尽奢华。 山陵为皇帝死后的葬所,犹如民间的坟墓。 皇帝的陵寝一般包括地下墓室、封土和陵园建筑三部分。皇帝的陵寝一般皆依山而建。主要建筑一般由神道,宫墙,殿宇,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地宫等组成。 2、饮食、服饰 早在周代,就有了膳夫、庖人、内瓮等专司天子饮食的执事人员十几种。 秦汉以后,历代皆设有负责皇帝及宫中饮食的专门机构,如秦奉常、汉太常及南北朝以后的光禄寺等。 皇帝及其后妃的饮食,每日皆有一定的分例。每顿正餐包括各类山珍海味、时鲜蔬菜等上百种,另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小吃。每逢年节、寿辰及其它喜庆之事,宫中照例要举行盛大筵宴,名目繁多,其耗费之巨。 天子的服饰,早在周朝就已形成定制,包括六种冕服和弁服。汉代皇帝以五色长袍作朝服,魏晋时期改用绛纱长袍,唐代出现赭黄色圆领朝服,明清时期则以明黄作为皇帝龙袍的专用颜色,不同的场合,皇帝的着装有明确的区别。如祭祀或盛大典礼,皇帝穿衮冕服,包括冕、玄色上衣、绛色围裳、革带、蔽膝、白袜青舄等;平时及一般朝会则穿公服或常服。 3、车马、仪仗 古代皇帝出外巡幸、游历所用车驾称为“卤簿,包括御辂、御辇、御轿等。 自周朝以来,天子出行一般皆备五辂。卤簿以外,尚有仪仗。历代皇帝出巡所用的仪仗队规模都非常庞大,如宋神宗时多达22200人,清康熙帝崇尚节俭,但也有3000人。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三) (五)天文历法 【星宿】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 【四象】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参商】参宿在西,商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 【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 【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 【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实际上农历为阴阳合历)。 【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

2016年高考备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最全最实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十大名河】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黑龙江、淮河、汉江、湘江、鸭绿江、嘉陵江 【十大名酒】茅台、五粮液、洋河大曲、泸州老窖、汾酒、郎酒、古井贡酒、西凤酒、董酒、剑南春 【十大火炉】吐鲁番、重庆、长沙、武汉、南京、福州、成都、合肥、广州、南昌 【五大瑞兽】龙、凤凰、龟、貔貅、麒麟 【十大避暑胜地】贵阳、昆明、承德、哈尔滨、长春、伊春、丽江、吉林、呼伦贝尔、大连 【十大名花】兰花、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水仙 【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

【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六法】规、矩、权、衡、准、绳 【四礼】冠、婚、丧、祭 【五行】金、木、水、火、土 【十大宗教名山】 1、湖北武当山 2、四川峨眉山 3、山西五台山 4、浙江普陀山 5、浙江天台山 6、江西龙虎山 7、安微九华山 8、甘肃崆峒山

9、江西三清山 10、山西绵山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诗歌】 1、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白居易《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及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5、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6、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文学常识选择题20题及答案

25(2011·龙岩市)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着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B.《杨修之死》节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事。 C.鲁滨孙在荒岛上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并将他教育成一个忠实的奴仆。 D.《伊索寓言》更多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解析】《三国演义》不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儒林外史》,《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 26.(2011·本溪市)根据自己的积累,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C)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人,他与门人所着的《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B.《天净沙·秋思》表达了羁旅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C.《马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着,文章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D.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他的《游山西村》。 【解析】《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写,是张冠李戴造成的错误。 27.(2011·大连市)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A.记叙的顺序通常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羚羊木雕》和《爸爸的花儿落了》都采用了插叙手法。 B.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写了一个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主要是为了告诉人们要识破骗子的阴谋诡计。 C.“城春草木深”中的“城”指长安城,“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特指史册。

古代中国文化历史知识点总结

古代中国文化历史知识点总结 【核心解读】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演变历程(以儒家思想发展为线索) 1、冷遇与创立(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1)背景 ①物质条件: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条件: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士大夫崛起 ③阶级条件: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的活跃并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条件:私学兴起,学术下移,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2)内容 (3)意义:中国 历史上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奠定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础 2、沉重挫折(秦) ——焚书坑儒(思 想文化专制政策) 3、改造与正统(汉 代)——董仲舒新 儒学 (1)含义:董仲 舒把诸子百家中 的道家、阴阳五行 家的思想糅合到 儒家思想中,加以 改造形成具有时 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2)目的:为了适应统治者的需要,维护封建统治 (3)内容 董仲舒新儒学给统治者 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 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 君权,维护君主专制;思 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 建专制。 (4)特点:新儒学以儒 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 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 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 主流是唯心主义的 (5)评价 积极:政治上,有利于加

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思想上,使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消极:维护封建专制等级秩序,具有神学色彩,是唯心主义,其主张愚民政策,成为后来历代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 4、冲击与挑战(魏晋至隋唐)——佛道盛行、三教合一 5、转型与成熟(宋明)——宋明理学 (1)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2)内容 ①创立——北宋五子 A、周敦颐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B、邵雍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C、张载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D、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 ②成熟——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A、思想主张:理气论、道统论、心性论(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 ③新发展——陆王心学 A、陆九渊:心即理也、发明本心 B、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核心)。 (3)评价 ①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奋发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②消极:维系三纲五常专制的统治,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6、批判与继承—— 明清早期启蒙思想 (1)背景 ①政治上:腐朽落后 的封建制度 ②经济:商品经济的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的产生 ③思想:理学僵化, 八股取士使文化专 制加强 (2)代表人物及其思 想 (3)特点 反传统、反教条,反 对封建专制,带有一 定的民主色彩,反映 了资本主义萌芽时 代的要求 (4)性质:反封建 的民主启蒙思想

文学常识选择题20题及答案

25(2011·龙岩市)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B.《杨修之死》节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事。 C.鲁滨孙在荒岛上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并将他教育成一个忠实的奴仆。 D.《伊索寓言》更多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解析】《三国演义》不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儒林外史》,《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 26.(2011·本溪市)根据自己的积累,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C)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人,他与门人所著的《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B.《天净沙·秋思》表达了羁旅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C.《马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著,文章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D.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他的《游山西村》。 【解析】《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写,是张冠李戴造成的错误。 27.(2011·大连市)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A.记叙的顺序通常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羚羊木雕》和《爸爸的花儿落了》都采用了插叙手法。 B.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写了一个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主要是为了告诉人们要识破骗子的阴谋诡计。 C.“城春草木深”中的“城”指长安城,“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特指史册。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汇总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一、先秦时期的历史发展 距今50万年的周口店 “北京猿人” (一)先秦时期--原始社会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传说 ?盘古——开天地 ?女娲——造人类 ?伏羲——画八卦 ?燧人——钻木取火 ?神农(炎帝)——教稼穑创医药 ?黄帝(轩辕)——造屋宇、作舟车、制衣服 ?嫘祖——养蚕缫丝 ?仓颉——造字 ?伶伦——造律吕 ?大挠——作甲子 ?尧、舜、禹——禅让制“禅始不禅终” (二)先秦时期--奴隶社会 1、夏:(前2070年至1600年) 启废“禅让制”,用“世袭制”替代,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商:(前1600年至前1046年) 青铜铸造业/甲骨文文字 代表:四羊方尊(精美的艺术品) 司母戊大方鼎(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3、周:(前1046至前771年西周--前771年221年东周)

公元前841年,周公、召公共同执掌朝政, 史称“共和行政”——中国确切纪年开始 商在公元前1600年灭夏 出现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青铜器的冶炼和 铸造技术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 司母戊大方鼎 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朝,共近八百年的历史,以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二、封建社会 ?(一)确立和初步发展?a?a春秋战国、秦、 ?1、春秋战国(前771年至前476年、前475至前221年) ?春秋五霸:一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百家争鸣: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前221年至前206年) 秦始皇的主要事迹: 政治上: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确立中央集权 和地方行政机构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最新中年级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选择题)资料

中年级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 (选择题) 春节、元宵 一、选择题 1.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 2.以下哪个少数民族不过春节() A回族 B藏族 C 彝族 D苗族 3.自汉朝的哪个皇帝开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A汉高祖 B汉元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4.中国人民过春节有多少年的历史?() A4500年 B4000年 C3500年 D 3000年 5.春节有很多别称,下列选项不是春节的别称的是() A岁日 B元日 C正旦 D元首 6.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是在那一年举办的?()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7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这一习俗源于() A 春秋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8.我国废除农历,采用阳历是在什么时候?() A1912年 B1937年 C1949年 D1951年 9.下列选项不是元宵节的习俗的是() A吃元宵 B赏花灯 C舞龙、舞狮 D贴窗花10.元宵节最早可追溯到()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11.元宵节的兴起与哪个宗教有关?() A道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12.元宵节又被称为() A上元节 B中元节 C下元节 D灯谜节 13. 下列传说与元宵节无关的是() A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B汉文帝纪念平吕 C点彩灯 D敖年守岁 14.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猜灯谜源于() A周朝 B春秋战国 C秦朝 D汉朝 15.元宵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食物,元宵流行于() A唐朝 B五代十国 C宋朝 D元朝 答案1-5BACDA 6-10CDABD 11-15DADCC 清明 1.下列哪项描绘的不是清明() A.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B.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D.远上寒山十近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2.扫墓活动通常是清明的什么时候() A前十五天 B.前二十天 C.前十天或后十天 D.前五天 3.以下不属于清明的风俗的是() A.扫墓 B.踏青 C. 门旁插柳和戴柳枝帽 D.种花 4. 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清明节 5.中国有多少个名族过清明节( ) A15 B.50 C.25 D.30 6.以下不是清明节的别称的是( )

2016年高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2016年高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转自江南小雨行的博客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

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