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

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4.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5.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6.知道重心的含义。

7.了解四种相互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8.通过“观察”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9.通过学生动手知道力的三个要素表示方法。

10.理解悬挂法确定物体重心的原理,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12.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大统一论。

★教学重点

1.力的特性的理解

2.力的图示法和力的示意图。

3.重力和重心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力的特性。

2.重心的概念和重心的理解

★教学过程

引入:生活中离不开力,毽子受力在空中跳动;门受到推力作用,打开了;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关闭了;手对开关施力,控制灯泡;手摁键盘,使得键盘形变。这节课我一起研究力,重力。

本节课,我们通过三个活动来进行学习:1.观察“视频”,思考后归纳力的定义和特点。2.通过“先练后教”理解力有图示和示意图两种表示方法。3.“知识大寻找”充分发挥课本、资料的作用,掌握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心的概念以及物体重心的位置。

一、力

1、观察“视频”,思考:

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些“视频”,大家思考这些反应了力的什么特性。

2、学生讨论,归纳

同学们相互探讨一下,谁来告诉我通过视频,你得到了力的哪些特性。

学生回答: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变

化),或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二、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决定力的作用有三个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同学们试着将力表示出来。

学生练习,画出物体受力。

A:手对单杠的拉力50N; B:自行车轮胎受阻力20N; C:磁铁对小球引力10N; D:手拿磁铁15N;E:小球重40N

教师通过手机将学生做的情况在电脑中展示,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归纳出1、力的图示:从作用点向力的方向画一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箭头指向力的方向,有向线段长短按选定标度和力的大小来画,线段上加刻度(一般两至三

格即可);用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2、力的示意图(力的大小不要求标度精确)。

力的图示:力可以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线段按一定比例(标度)画出,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只画出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

例:

重量为 40N 的小球的重力图示示意图

“箭头的位置”突出作用点

——线段的末端方向

三、重力

我们知道,地球表面的物体均受到地球的吸引,抛向高空的物体最终落回地面;接下来我探讨一下重力。

请同学们拿出课本和资料书,完成学案上关于重力填空题。

1、小球由于受到吸引而受到重力。

2、小球重40N,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3、重力的方向:。

4、重力大小计算方法:。

5、重力的作用点:。

请同学回答。

物体各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重心。我们怎么确定物体的重心。

学生思考:

重心的确定:

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若物体的形状规则,则重心在几何中心。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与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

3、质量分布均匀但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呢?(悬挂法)

★练习反馈

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力都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B.网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对网球施力的物体是运动员

C.两个力的大小都是5 N,则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D.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如图所示,一个被吊着的均匀球壳,其内部注满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带阀门的细出水口.在打开阀门让水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其中的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不变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3. (多选)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越来越大

B.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的方向在改变

C.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教者:邓武嘉

华容二中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案《相互作用》10

[物理-fx1] 期中复习课(一) 第一章 力 一、 知识网络 ?????????????????? ??????????????????????????????????????????????????????????????????????????????????????????→???→???正交分解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受力分析 力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弹力、重心=重力:力学中的三种力拉力、压力等动力、阻力按效果分电磁力重力非接触力有相对运动(或趋势)有正压力接触面粗糙直接接触产生条件摩擦力接触面上产生形变直接接触产生条件弹力接触力按性质分力的分类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效果、力的图示及示意图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mg G 二、物理方法 1、 具体——抽象思维方法:力的概念、力的图示。 2、 等效替代法:合力与分力、重心。 二、 例题 【例1】如图所示,C 是水平地面,A 、B 是两个长方形木块,F 是作用在物块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 和B 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μ和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2μ有可能是 ( )

A. 1μ=0 2μ=0 B. 1μ=0 2μ≠0 C. 1μ≠0 2μ=0 D. 1μ≠0 2μ≠0 【解析】以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受力平衡,则地面与B 之间必有摩擦力,2μ≠0.选项A 、C 错,又因为A 、B 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A 、B 之间没有摩擦力,则A 、B 之间是否光滑对系统的平衡没有影响,1μ为零不为零都可以.答案B 、D. 【例2】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呈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若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 ,毛巾之间及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的水平拉力为 ( ) A .2μmg B .4μmg C .5μmg D .2 5μmg 分析:本题考查滑动摩擦力的求法和平衡条件的应用。求解物体所受摩擦力时,要注意物体有几个面与其他物体接触,有几个接触面就有可能受到几个摩擦力,黑毛巾有三个面与白毛巾接触,有一个面与地面接触,自上而下这四个面受到的正压力为 21mg 、mg 、2 3mg 、2mg .所以 F =4321f f f f +++=21μmg +μmg +2 3μmg +2μmg =5μmg 答案:C

第三章 效用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当总效用以递减的速率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是( )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D.为负值,但不断增加 2.当总效用曲线达到极大值时,边际效用曲线( ) A.达到最小 B.达到最大 C.为零 D.为正 3.某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获得的效用为50,消费两单位该商品获90效用,消费三单位获得121效用,则该消费者消费第三单位该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为( ) A.87 B.40 C.31 D.71 4.一条代表某消费者可以通过花费其所有收入从而购买的商品组合的曲线是( ) A.需求曲线 B.供给曲线 C.无差异曲线 D.预算线 5.预算约束线的条件决定于( ) A.消费者的偏好 B.消费者的收入 C.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价格 D.商品的价格 6.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 ) A.它的边际效用 B.它的使用价值 C.它的市场供求状况 D.它的总效应 7.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为10元,某人在购买第1到第5个单位的该商品时分别愿意支付的价格为18、16、14、11、9,那么该消费者在消费该商品中所获取的消费者剩余为( ) A.18 B.19 C.68 D.50 8.若消费者的效用数为,2xy U =下列(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A.x=0 y=2和x=8 y=3 B.x=15 y=5和x=10 y=10 C.x=8 y=3和x=2 y=6 D.x=5 y=10和x=8 y=6 9.如果商品x 、y 的价格分别为Px 、Py 是即定的,当Py Px MRSxy < 时,消费者要实现其均衡,应该( ) A.增多消费x ,减少消费y B.同时增多消费x 和y

第三章 效用论

第三章效用论 第一节效用论概述 一、效用的概念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 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1、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 a.基数效用论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b.序数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2、基数效用用特定的数表示效用,比如U1=10或Ua=20之类;而序数效用之间的比较只用顺序或等 级。 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a.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 TU=f(Q) 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MU=△TU(Q)/△Q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Q→0时有:(书P72) b.“边际”概念则是很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边际效用是本书出现的第一个边际概念。边际量的一般含义是表示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抽象的边际量的定义公式: 边际量=因变量的变化量 自变量的变化量 C.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①基数效用论者认为,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 去交换商品的效用。 ②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于货币也同样适用。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随着货币收入量的不断增加, 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就是说,随着消费者货币收入的逐步增加,每增加一元钱给该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越来越小的。 ③但是,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效用论者又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在一般情况下, 消费者的收入是给定的,而且,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币收入量中的很小部分,所以,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购买量发生很小的变化时,所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是非常小的。对于这种微小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可以略去不计。这样,货币的边际效用便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3、消费者均衡 a.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b.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3节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

第3节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其合力表 现为分子力。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 少,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 化更快。 3.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 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 斥力。 一、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有空隙 (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有很大的空隙。 (2)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3)压在一起的金片和铅片,各自的分子能扩散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2.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当两个分子的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的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此时分子所受的合力为零;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 二、分子动理论 1.内容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统计规律 (1)微观方面:各个分子的运动都是不规则的,带有偶然性。 (2)宏观方面:大量分子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叫做统计规律。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受

统计规律的支配。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2)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3)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宏观表现。(×) (4)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宏观表现。(√) (5)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6)分子间的引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当压缩物体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物体“反抗”被压缩,这时分子间还有引力吗? 提示:分子间同时存在分子引力和斥力,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斥力大于分子引力,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此时分子间仍存在引力。 (2)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又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那么为什么大量分子能聚在一起形成液体或固体而不散开? 提示: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引力使分子聚集在一起而不分开。 (3)无缝钢筒中的高压油,当筒中压力达到足够大时,为什么会有油从筒壁中渗出? 提示:尽管钢材坚硬、致密,但它也是由分子组成的(金属原子或离子),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在高压下,油分子就会穿越钢筒渗到外部。 对分子力的理解 1.结合弹簧小球模型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距离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关系分子力弹簧小球模型r=r0F引=F斥零 r<r0 随r的减小,F引、F斥都增大,F斥比F 引增大得快, F斥>F引 分子力表 现为斥力

教案第3章第3节序数效用论

《经济学原理》教案 授课时间_2012_年_3_月_22日第__8__次课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三节序数效用论 课程导入:案例:生活中的选择——序数效应和无差异曲线。 还记得第一章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吗?第一条就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人在生活中总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如何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分配好自己的收入,如何做到理性支出,经济学中的序数效用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无差异曲线。 一、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 1、商品的效用具有主观性,没有客观的衡量指标,无法准确地用基数来表示其多少; 2、商品效用的多少即使能够衡量并用基数表示,这种做法对于描述消费者的理性选购行为来说也是不必要的。 3、不同商品束的效用高低与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束的偏好程度正相关:对某个商品束的偏好越强烈,该商品束的效用水平就越高。而偏好可以通过人们的选购行为反映出来。 二、消费者偏好理论 序数效用论通过偏好来研究消费者的行为。为了能够研究消费者的选购行为,消费者的偏好必须具有如下良好的特征: 1、完备性: 消费者对任何两种不同商品束的偏好程度,都是可以比较的。消费者可以明确的排列出商品A 和B 的大小关系。 2、传递性: 设有A、B、C三种可以选购的商品束。如果A>B,B>C 则一定有:A>C 。 3、反身性 消费者对相同两个商品束的偏好也一定相同或者说无差异。 4、不饱和性 在其他商品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偏向于一种产品数量大的商品组合,即“越多越好”。 三、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序数效用论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工具。 1、无差异曲线的定义 无差异曲线是指在偏好既定条件下,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组合的轨迹。来看苹果和梨的消费组合,将带来相同效用的消费组合的点描绘在坐标轴上,就得到一条无差异曲线:

2021年高中物理 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21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课标要求 【知识和技能】 ⒈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⒉知道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和符号,会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⒊知道按力的性质和力的效果对力分类,能正确区别力的类别 ⒋知道重力的产生原因,正确理解重力的定义,能确定物体重力的大小,指明重力的方向 ⒌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能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的位置,会分析一般物体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的关系 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过程和方法】 ⒈通过研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⒉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⒊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的物体方法分析综合方法.(力的概念的深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研自然的兴趣,知道物理与生活的关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力、重力、重心的概念。 力的图示和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难点

力、重心概念的深入理解 教具 弹簧、弹簧秤、木块、海绵、不规则的薄板、细线、曲尺… 教学过程 新课准备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看书P54后答:物体速度(大小、方向)发生变化 物体发生形变的含义是什么?学生看书P54后举例。 【思考】怎样才能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要想使物体发生形变有哪些方法? 其它物体对它作用。 新课教学 1.力 ⑴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物体受力是相互的,受力物和施力物体同时存在. 力是物体产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力的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N 测量:测力计 (3)力是矢量(结合实例分析) 【想一想】怎样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加速直线运动? (4)力的图示与示意图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例】木块浮于水面 先定力的单位标度——再画出力指向的方向——最后画出。 箭头、箭尾均可表示出力的作用点。 【思考】苹果从树上由静止下落是受到什么力作用? 2.重力 (1)重力:是由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G=mg g=9.8N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师:下面我们来研究重力作用点(用悬挂、支撑实验说明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可认为集中于某一点。) 3.重心 ①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物体重心位置是几何中心。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效用理论

一、主要概念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参见P51) 基数效用 是指按1、2、3等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参见教材P51) 总效用(TU)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参见P51)边际效用(MU)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参见P51)消费者剩余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参见教材P52) 消费者均衡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参见教材P52) 序数效用 是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列顺序的方法。(参见教材P55) 无差异曲线 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参见教材P55)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参见教材P57) 预算线 也称消费者可能线,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参见教材P59) 收入——消费曲线 是指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参见教材P62) 价格消费曲线 是指由于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参见教材P62) 替代效应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参见教材P63) 收入效应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参见教材P63) 概率-----指一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这种可能性是指一种后果将来发生的可能程度。(参见教材P66) 期望值 与不确定性事件有关,是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在全部影响因素作用下,所有可能结果的加权平均,权数就是每种结果的概率。(参见教材P66) 方差------亦称离差,就是实际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差额。(参见教材P66) 二、重难点辅导 1.效用及效用理论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效用与欲望一样是一种心理感觉。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因而同一物品给人带来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效用理论按对效用的衡量方法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是指按1、2、3······等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这种基数效用分析方法为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序数效用是指按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列顺序的方法。基数效用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总效用、边际效用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TU=f (Q)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边际”是西方经济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边际分析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 理解“边际”时要注意:第一,“边际”表示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变量就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第二,“边际”表示增量变动,即自变量变动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动。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用公式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其该物品满足消费者欲望的程度却越来越下降,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需求定理:即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取得效用,对边际效用大的商品,消费者就愿意支付较高价格,即消费者购买商品支付价格以边际效用为标准。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购买商品

北京市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相互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1)

【高频考点】北京市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相互作用教案新 人教版 一、会考考点 力,力是矢量,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A) 重力,重心(A) 弹力,胡克定律(B) 静摩擦力(A) 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公式和动摩擦因数(B) 力的合成和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B) 共点力的平衡(B) 说明: 1.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和分解,主要考查作图法,在计算方面,只要求会应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应懂得矢量有不同标量的运算规则。 2.物体的受力分析只要求处理受力情况比较简单的问题。 二、高频考点讲练 考点一:受力分析 1.如图1所示,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行,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物体的受力 情况,正确的是 A.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B.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 C.受重力、支持力 D.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2.如图9所示,一个小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 关于小物块的受力情 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为零 B.合力沿着斜面向下 C.只受重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3. 如图1所示,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 A.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B.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吸引地球的力 C.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D.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4.如图2所示,一个小物块从固定的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 不计空气阻力.小物块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受到的力是 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下滑力和正压力 D.重力、下滑力、支持力和正压力 5.如图3所示,一个小物块沿光滑斜面向下滑动. 小物块在下滑的过 程中 A.只受重力 B.受重力和支持力图1 v 斜面 小物块 图9 图3 图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较强的分子间作用 力——氢键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第2课时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微观角度理解氢键的实质、特征、表示方法及形成条件,知道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一、氢键 1.氢键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1)概念 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很大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 (2)表示方法 氢键的通式可用A—H…B—表示。式中A和B表示F、O、N,“—”表示共价键,“…”表示氢键。 2.氢键的形成条件 (1)要有一个与电负性很大的元素X形成强极性键的氢原子,如H2O中的氢原子。 (2)要有一个电负性很大,含有孤电子对并带有部分电荷的原子Y,如H2O中的氧原子。 (3)X和Y的原子半径要小,这样空间位阻较小。 一般来说,能形成氢键的元素有N、O、F。所以氢键一般存在于含N—H、H—O、H—F键的物质中,或有机化合物中的醇类和羧酸类等物质中。 3.氢键的特征 (1)氢键比化学键弱,比范德华力强。 (2)氢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饱和性。 4.氢键的类型 (1)分子间氢键,如水中,O—H…O—。 (2)分子内氢键,如。 (1)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

(2)氢键存在则必然存在范德华力,但存在范德华力不一定存在氢键。 (3)在A—H…B中,A、B的电负性越大,氢键越强;B原子的半径越小,氢键越强。 例1甲酸可通过氢键形成二聚物,HNO 3可形成分子内氢键。试在下图中画出氢键。 【考点】氢键的形成及存在 【题点】氢键的形成及表示方法 答案 解析依据氢键的表示方法及形成条件画出。 例2下列物质中,分子内和分子间均可形成氢键的是( ) A.NH3B. C.H2O D.C2H5OH 【考点】氢键的形成及存在 【题点】氢键的形成条件及存在 答案 B 解析形成氢键的分子含有N—H、H—O或H—F键。NH3、H2O、CH3CH2OH都能形成氢键但只存 在于分子间。B中的O—H键与O—H键间可形成分子间氢键,O—H键与 间形成分子内氢键。 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当形成分子间氢键时,物质的熔、沸点将升高。 (2)当形成分子内氢键时,物质的熔、沸点将降低。 2.氢键与水分子的性质 (1)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密度减小。 (2)接近沸点时形成“缔合分子”,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值比用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偏大。 例3下列与氢键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卤化氢中HF沸点较高,是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习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习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根据消费者选择理论,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B) A.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 B.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C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D.预算线斜率小于零; 2、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A)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产量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3、假定X、Y的价格P X、P Y已定,当MRS XY>PX/P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A) A.增购X、减少Y; B.减少X,增购Y; C.同时增购X、Y; D.同时减少X、Y; 4、对于正常物品来说,(A); A.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B.替代效应与价格成正方向的变动; C.收入效应与数量成反方向的变动 D.收入效应与数量成正方向的变动; 5、序数效用论从(A)推导出需求曲线。 A.价格消费曲线 B.无差异曲线 C.效用可能性曲线 D.收入消费曲线 6、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B)。 A.为正数,且不断增加: B.为正数,但不断减少; C.为负数,且不断增加; D.为负数,但不断减少。 7、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MU X为(C)。 A.正数; B.负 C.零; D.不确定,需看具体情况而定。 8、预算约束线取决与于(C)。 A.收入; B.价格; C.收入和价格; D.偏好。 9、吉芬商品与低档物品之间存在的联系是(B) A低档物品一定是吉芬商品B吉芬商品一定是低档物品 C低档物品肯定不是吉芬商品D吉芬商品肯定不是低档物品 10、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的主要差别在于两种商品的(C) A边际替代率是否递增B边际替代率是否递减 C效用是否可加D边际替代率是否不变 11、两种生产要素形成的等产量线凸向原点意味着边际技术替代率(C)

高中物理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优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三章相互作用 本章设计 本章讲述的是关于“力”的基础知识,是学习静力学的基础和准备.内容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本章内容与初中学过的有关力学知识联系密切,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深化,是今后学好其他力学知识的基础. 所谓基础性,就是要为学习力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从知识方面来说,就是理解力的初步概念,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特性,会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从运用方面说,是初步熟悉对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会画出正确的受力图. 本章具有预备性,不论在知识上和运用上都要有一个“度”.比如在本章第二节提到:“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静止的水平支持物支持的物体,它们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在这一节就不要求从道理上把这一论断说清楚,可先作为事实接受下来,讲过牛顿第三定律后再解决.再比如静摩擦,要想一开始就把问题讲深讲透,企图学生能够处理比较难的有关问题,可以说是“拔苗助长”,是不可能的. 关于滑动摩擦力,教材中虽然提到“阻碍相对滑动”“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举例只限于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相对于另一静止物体(相对地面静止)的情形.一开始不宜涉及两物体都相对于地面运动的情形.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介绍动摩擦因数时应强调该因数无单位,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组成材料及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动摩擦因数一般情况下小于1. 静摩擦力是个难点,更要注意要求适当.关于静摩擦力的方向,只限于容易判断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情形.关于静摩擦力的大小,只限于可应用二力平衡求解的简单情形.这里不宜涉及静摩擦力是阻力还是动力的问题. 力的分解也是本节课的难点,首先,在没有条件限制下,一个合力的分力有无数组解;其次是如何确定条件来对力进行分解.这里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力的实际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从而确定两个分力;另一种是正交分解的方法.前一种是从力的实质上对力进行分解,后一种方法却更简单,更能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本章共5节课,建议安排8课时,各课时安排建议如下: 整体设计 力学知识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内容,本节课对于建立清晰的力概念以及力的运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主要包括:力的概念、力的矢量性及力的图示、重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力的概念: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及物体发生形变是有原因的,是由于其他物体和该物体发生了相互作用,这种作用称为力.认识力、研究力,都要从力的作用效果入手.力离不开物体,每一个力都对应着一个受力物体和一个施力物体,仅有受力物体和仅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矢量性及力的图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不仅有力的大小,还有力的方向及作用点,所以力是矢量,将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今后分析研究一个力,不仅要明确它的产生条件,还要明确力的三要素,描述、表示力也要抓住这三条,所

第三章效用理论

第三章效用理论 案例1: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 对于什么是幸福,美国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用的“幸福方程式”来概括。这个“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 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但我们知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那么多大的效用不也等于零吗?因此我们在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时候我们假定人的欲望是一定的。那么我们在离开分析效用理论时,再来思考萨谬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真是觉得他对幸福与欲望关系的阐述太精辟了,难怪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政治家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复作为最大的幸福;企业家把赚到更多的钱当作最大的幸福;我们教书匠把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作为最大的幸福;老百姓往往觉得平平淡淡衣食无忧作为在大的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无论是什么人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反之,就越幸福。从“幸福方程式”使我想起了“阿Q精神”。 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是用来唤醒中国老百姓的那种逆来顺受的劣根性。而我要说的是人生如果一点阿Q精神都没有,会感到不幸福,因此“阿Q精神”在一定条件下是人生获取幸福的手段。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穷人欲望过高,那只会给自己增加痛苦。倒不如用“知足常乐”,用“阿Q精神”来降低自己的欲望,使自己虽穷却也获得幸福自在。富人比穷人更看重财富,他会追求更富如果得不到他也会感到不幸福。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完全是主观感觉。 讨论题: 1. 什么是欲望?什么是效用? 2. 为什么欲望越大越不幸福? 案例点评: 我们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 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是说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其实不尽然,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因此,“知足常乐”“是可 而止”“随遇而安”“退一步海阔天空”该“阿Q时得阿Q”,这些说法有着深刻的经济 含义,我们要为自己最大化的幸福作出理性的选择。 案例2: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拿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 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为什么记者不再吃第三个面包是因为再吃不会增加效用,反而是负效用。还比如,水是非常宝贵的,没有水,人们就会死亡,但是你连续喝超过了你能饮用的数量时,那么多余的水就没有什么用途了,再喝边际价值几乎为零,或是在零以下。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我们都有体验“天天吃着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当年饺子的香味”。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规律。设想如果不是递减而是递增会是什么结果,吃一万个面包也不饱。吸毒就接近效用递增,毒吸的越多越上隐。吸毒的人觉得吸毒比其它消费相比认为毒品给他的享受超过了其它的各种享受。所以吸毒的人会卖掉家产,抛妻弃子,宁可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毒却

第三章 效用理论 学习辅导

1.效用及效用理论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效用与欲望一样是一种心理感觉。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因而同一物品给人带来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效用理论按对效用的衡量方法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是指按1、2、3······等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这种基数效用分析方法为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序数效用是指按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列顺序的方法。基数效用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总效用、边际效用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TU=f(Q)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边际”是西方经济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边际分析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 理解“边际”时要注意:第一,“边际”表示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变量就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第二,“边际”表示增量变动,即自变量变动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动。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用公式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dTU MU = ———— dQ

图3-1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其该物品满足消费者欲望的程度却越来越下降,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需求定理:即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取得效用,对边际效用大的商品,消费者就愿意支付较高价格,即消费者购买商品支付价格以边际效用为标准。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购买商品越多,边际效用越小,商品价格越低;反之,购买商品越少,边际效用越大,商品价格越高。因此,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这就是需求定理。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是一种主观感受。

相互作用章节教案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三要素; 2.正确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及位置; 3.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过程与方法 1.知道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 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全面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力的概念、领会重力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重心的概念。 新课教学 引入: 在初中你们已经学过了力,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力。 演示:1、用手压锯条、拉皮筋等,学生观察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呢? 2、扔掉手中的粉笔,拖动桌面上的书等,又有什么现象,又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样的 变化呢? 锯条、皮筋的形状发生了改变,粉笔、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这些都是由于这些物体受到了其他物体的力的作用的结果。在物理学中,人们把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形变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作力。 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包括速度的大小,方向,大小和方向)。 一、力和力的图示 1、力的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问题: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吗? (1)、力的物质性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就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两者是同时存在的,不分先后。在研究某物体时,我们把它叫做受力物体,对它作用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不是有生命的物体才能作为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是绝对的,在研究不同问题时,同一物体有时是受力物体,有时是施力物体。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教案7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教案7 一、受力分析顺序:重力、弹力、摩擦力、然后才是考虑是否受其它力的作用; 二、受力分析中要注意的是: 1、明确研究对象(受力物体),判定是否多了力时能够分别找每个力的施力物体 2、判定是否漏掉力时除应按以上次序找外,还应当一个一个方向地找完 3、力的方向务必严格遵守力的性质,(如:重力竖直向下,弹力垂直截了当触面或沿绳收缩方向,摩擦力总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物体的受力情形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符合 5、当只是依照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专门难做出判定时,有时能够借助二力平稳条件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形。 三、巩固训练:(假设以下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作出它的所受到的所有力) 木块受向右的力,向左运动 F 木块受向右的力,沿墙面下滑 静止的小球 静止的小球 静止的杆 静止的杆 静止的杆

沿着绳子的方向,且只能产生拉力 杆产生的弹力方向:既能够产生拉力也能够产生压力,但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例1.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1)静止 (2)向右运动 (3)向右匀速运动 例2.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1)静止 (2)向右匀速运动 静止的杆 静止的球 F

(3)向左匀速运动 说明:在不考虑物体转动时,能够把物体所受力的作用点画在一点上,一样画在重心。 例3.如图所示,物体(1)沿竖直墙面下滑; (2)静止在竖直墙面上;(3)沿竖直墙面匀速下滑。 例4.如图所示。 (1)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 (2)物体沿光滑斜面上滑 (3)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4)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5)物体沿粗糙斜面上滑 例5.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 (1)随传送带匀速运动 (2)传送带由静止起动 例6.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 (1)向上运输 (2)向下运输 v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考试知识题

第三章效用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2、根据所用教材中序数效用论的有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 B、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偏好 D、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3、消费者实现均衡的条件是()。 A、P X/P Y=MU Y/MU X B、P X/P Y=MU X/MU Y C、P X?X=P Y?Y D、以上三者都不是 4、假如某消费者所消费的几种商品的价格都相同,为了使其在消费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满 足,该消费者应该购买()。 A、相同数量的这几种商品 B、这几种商品并使其总效用相等 C、这几种商品并使其边际效用相等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在横轴表示商品X的数量,纵轴表示商品Y的数量的坐标平面上,如果一条无差异曲线 上某一点的斜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个单位X而获得1单位Y。 A 、5 B、1 C、1/4 D、4 6、假定X和Y的价格P X和P Y已定,当MRS XY>P X/P 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 ()。 A、增加购买X,减少购买Y B、减少购买X,增加购买Y C、同时增加购买X,Y D、同时减少购买X,Y

7、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为1,消费者购买每一单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一定等于()。 A、消费者从消费第一单位的这种物品中获取的边际效用 B、消费者从消费这种物品中获取的总效用 C、消费者从平均每单位物品的消费中获取的效用 D、消费者从消费最后一单位物品中获取的边际效用 8、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 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A、60 B、45 C、150 D、75 9、一般而言,消费者在其收入较低时会购买黑白电视机,但随着其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 会选择购买彩色电视机。由此,我们可以说黑白电视机对这部分消费者而言是()。 A、生活必需品 B、奢侈品 C、低档商品 D、吉芬商品 10、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时候,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使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 点的位置发生移动,这里,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A、收入-消费曲线 B、需求曲线 C、价格-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11、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时候,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会使其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的位置发生移动,这里,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而形成的曲线被称为()。 A、收入-消费曲线 B、需求曲线 C、价格-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12、就一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来看,该线上与每一个价格水平相对应的需求量()。 A、均是能给这个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教案1

新世纪高复班物理教案 江苏省特级教师戴儒京 2010年9月6日星期一第2章相互作用 第1课时知识点 第2章知识点高考大纲要求 相互作用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矢量和标量 力的合成和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 Ⅰ Ⅰ Ⅰ Ⅱ Ⅱ 力(常见的力、力矩、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 m/s2 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 弹力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 k:劲度系数(N/m) 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动摩擦因数 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 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 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 6.67×10-11N·m2/kg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 q:电量C 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θ为B与L的夹角当 L⊥B时: F=BIL , B//L时: 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 f=qVB , V//B时: f=0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 m略大于μN 一般视为f m≈μN (4)物理量符号及单位 B:磁感强度(T), L:有效长度(m), 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 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5)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 F=F1+F2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 F1⊥F2时: 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 |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 x=Fcosβ F 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 y/F x 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 F F2 F

第三章---效用论习题答案-(1)

第三章 效用论习题答案 1、 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 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 解: 切入点: MRS 的定义公式: X Y MRS XY ??- = 表示在维持效用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X 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Y 的消费数量。该消费者在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效用最大化时,均衡点上有: Y X XY P P MRS = 则有: 25.080 20 == XY MRS 2、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1(即教材中第96页的图3—22)所示。其中,横轴OX 1和纵轴OX 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 图3—1 某消费者的均衡 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 (2)求商品2的价格P 2; (3)写出预算线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 (5)求E 点的MRS 12的值。 解:(看书上图) 切入点:预算线方程1122P X P X I +=,斜率12 p p - 注意边际替代率公式:1 122 P MRS P = (1)图中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所以,消费者收入60302=?=M 元。 (2)因为总收入是60元,纵截距表示消费者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所以商品2的价格为: 330 60202=== M P 元 (3)由(1),(2)可得预算线方程式为: 603221=+χχ (4)将预算线方程整理得:203 212+-=χχ 则预算线斜率为:3 2-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上有无差异曲线的绝对值等于预算线的绝对值,则:3 2 2112== P P MR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