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高二下册历史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试题及答案]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高二下册历史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试题及答案]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高二下册历史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试题及答案]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高二下册历史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试题及答案]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高二下册历史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试题及答案]

作为学生的你,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之前,我们应该要去做好怎么样的复习工作呢?让我们来做一份试卷怎么样?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份高二下册历史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二下册历史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俄国19世纪上半期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本主义已有发展

B.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C.农奴的生活十分贫困,但享有人身自由

D.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农奴制下的农奴没有人身自由。

答案: C

2.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干中工业资本有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可知,俄国农奴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 B

3.我们认为俄国工业发展落后主要表现为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蒸汽动力很少

B.尚未出现工业生产

C.交通运输落后

D.工业生产远远落后于英、法、美等国

解析:俄国工业发展落后并不是指俄国并未出现工业生产,因此B项明显错误。做题时学生一定重视题干中不正确的限定。

答案: B

4.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①自由劳动力缺乏②工业投资缺乏③国内市场狭小④国际市场不能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农奴制的存在严重束缚了俄国工业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本和市场,但是俄国农奴制并不能阻碍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大。

答案: A

5.农奴制改革前,农奴及工人不断起来斗争说明()

①广大人民深受封建制度压迫②俄国社会阶级矛盾极端尖锐③农奴制面临危机④农奴制改革势在必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从农奴、工人所受压迫反映的阶级矛盾及农奴制危机分析。

答案: A

6.1825年俄国爆发的十二月党人起义突出反映了()

A.俄国政局动荡不安

B.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矛盾尖锐

C.人们对农奴制和封建专制非常不满

D.俄国与西欧国家关系紧张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现史实和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明确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是一些感受到西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青年军官对俄国农奴制和封建专制非常不满而发动的,试图推翻沙皇专制的武装起义。

答案: C

7.集中反映了俄国农奴制危机的主要事件是()

A.农奴起义风起云涌

B.工业发展步履维艰

C.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D.十二月党人起义

解析:本题的所有选项都是农奴制危机的表现,但只有克里米亚战争是对俄国政治、经济、军事各领域危机的全面反映。

答案: C

8.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表明()

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

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解析:从题干材料来看,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不得不进行改革,这只是在客观上顺应了历史潮流。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失败后,俄国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没有劲敌了。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

《人民的英国史》

材料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为了加快和约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中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国界线。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人民的英国史》的作者认为1850年以后英俄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怎样?对俄国将产生哪些影响?

解析:本题以克里米亚战争为主题切入,考查学生描述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注意审题作者认为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回答时注意原因从英俄双方分析;第(2)问注意结合材料概括。

答案:

(1)原因:英国是欧洲民主与进步势力的代表,而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代表。不赞同。冲突的主要原因是英俄在欧洲特别是在土耳其的扩张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2)俄国失败。影响: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大大动摇了其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加剧了俄国农奴制危机,成为农奴制改革的外因。

看了”高二下册历史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1.2016年黔南州高二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2016年锦州市高二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3.2016年无锡市高二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4.2016年泉港一中高二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感谢您的阅读!

2019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危机笼罩下的俄国》优秀教学教案(3页)语文

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一)教学目标: 1、内容标准: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俄国农奴制概况。列举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比较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差距。 ②了解俄国农民和资产阶级反农奴制的斗争,理解俄国只能采取自上而下改革方式的原因。 ③知道俄国民主主义思想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④阐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影响。 3、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对俄国农奴制背景下的经济、政治、思想、军事等方面的分析对比,对俄国社会各阶级力量进行比较,理解俄国为何进行农奴制改革,以及为何采取改革的方式而不是通过革命解决矛盾。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落后的农奴制无法阻挡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这一史实,认识到历史前进的必然性。 通过学习民主思想家的思想,对革新精神和反抗专制压迫的民主思想产生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实质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揭示其改革的历史必然性:统治要维护,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必须废除农奴制! (三)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封建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的障碍体现。 2、克里米亚战争失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3、反对农奴制和沙皇统治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和革命思想。 难点:比较俄国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差距,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整体把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四)新课过程 一、举步维艰的资本主义经济 1、俄国的农奴制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到相关信息点: ①大约形成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已存在三百多年。 ②农奴制下,地主可以随意榨取农奴,随意殴打、虐待农奴,甚至出卖他们。 ③农奴被固定在地主庄园里,他们的财产、子女都归地主所有。 2、举步维艰的资本主义经济 指导学生浏览课本,指名学生梳理教材要点: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 农业方面:销往国内和西欧市场的粮食出口量激增,一部分地主为增加货币收入,开始采用雇工生产,使用新式农具;农奴阶级内部发生分化,少数富裕的农民赎买了自己的人身自由,成为新兴的农村资产阶级。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学期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学期知识点 【篇一】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隋唐时期) ①三省为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②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2、发展(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 ①中枢门下——负责行政 ②枢密院——负责军事 ③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负责财政 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元朝)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篇二】 显著特点: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除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有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则尚未完成或刚刚起步,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这些国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发展速度比较迅速。 影响: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迅速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全球的侵略和扩张。 【篇三】 1.反法同盟

高中历史选修一人民版习题:专题七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1.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导致国内市场狭小②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③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④暴力斗争不断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④属于政治斗争方面,不是工业发展受阻的表现。 答案:C 2.农奴制度对俄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不包括( ) A.农奴生活非常贫困不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 B.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不利于自由劳动力的需求 C.农奴制度维系着自然经济 D.农奴掌握的社会财富不利于工业投资 解析:农奴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但他们生活非常贫困,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封建主手里。 答案:D 3.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俄国国内外形势严峻 B.农奴制面临严重危机 C.统治者极力强化农奴制 D.农奴主之间存在矛盾 解析:19世纪以来,农民的反抗斗争使俄国统治者不同程度地意识到农奴制的弊端,试图有所改革,但由于各地农奴主在利益上存在矛盾,因此在改革内容上争执不下。 答案:C 4.赫尔岑是俄国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他主张( )

A.在维护农奴制的前提下进行社会改革 B.由沙皇政府领导农奴制度的改革 C.解放俄国农奴并在俄国建立民主制度 D.建立无产阶级的政党并夺取政权 解析:赫尔岑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主张推翻沙皇专制统治,解放农奴,建立民主政权。19世纪初的俄国,无产阶级还没有形成独立的阶级,D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答案:C 5.下列属于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对俄国产生的影响的是( ) ①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②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③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 ④使俄国统治者从政治昏睡中清醒过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同时也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转移国内矛盾而发动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成为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客观上加快了农奴制改革的步伐。 答案:C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材料二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及解答

皖江高中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荀子在《大略》中提到“大略: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据此可知荀子主张 A.以礼为本 B.隆礼重法C.依法治国D.君主集权 2.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B.“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D.“吾以是明仁义而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3.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某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该描述所对应的思想应属于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4.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佛教的因果循环 B.法家的严刑竣法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5.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求贤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 ) A.要尚实,要有助于国计民生 B.要接触世间万事万物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功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6.窦太后曾以“不尚贤,使民不争”为由,阻挠汉武帝任用赵绾、王臧等人,这说明窦太后崇信 A.仁者爱人 B.兼爱、非攻 C.王道之纲 D.无为而治 7.“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8.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9.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知识专题复习汇编: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

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 二、自上而下的改革 ★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①政治:农民起义不断,社会矛盾尖锐; ②经济:农奴制阻碍俄国农业和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③军事: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直接原因、导火线); ④思想:十二月党人起义和新的知识分子群体变革思想的推动; 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2、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 3、《1861年2月19日宣言 / 二一九法令》、《农民改革法令》 4、上层建筑的改革内容: ①政治体制:设立地方自治局;设立城市杜马和自治局; ②司法制度:A、废除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B、实行公开诉讼程序,由陪审团参加审判; ③军事改革:A、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B、改革军事管理系统,15 个军区直接受陆军部管理;C、更新军队设备,设立中 等军事学校。 5、上层建筑改革的影响:①维护了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利益;② 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是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

6、对下层建筑的改革内容: ①废除农奴制,农奴从法律上获得自由;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大小由地主确定,并需 交纳高额赎金; ③建立村社,农民受地方政权控制。 7、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 动)。 ★8、改革的两面性: 作用:①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②使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 局限性:①保留了大量农奴制的残余,如沙皇专制制度,地主土地占有制,农民地位底下; ②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 貌; ③形成了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富有侵略性和扩张性。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高二下册历史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试题及答案]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高二下册历史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试题及答案] 作为学生的你,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之前,我们应该要去做好怎么样的复习工作呢?让我们来做一份试卷怎么样?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份高二下册历史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二下册历史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俄国19世纪上半期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本主义已有发展 B.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C.农奴的生活十分贫困,但享有人身自由 D.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农奴制下的农奴没有人身自由。 答案: C 2.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干中工业资本有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可知,俄国农奴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 B 3.我们认为俄国工业发展落后主要表现为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蒸汽动力很少 B.尚未出现工业生产 C.交通运输落后 D.工业生产远远落后于英、法、美等国 解析:俄国工业发展落后并不是指俄国并未出现工业生产,因此B项明显错误。做题时学生一定重视题干中不正确的限定。 答案: B 4.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①自由劳动力缺乏②工业投资缺乏③国内市场狭小④国际市场不能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高二历史俄国(苏联)知识点

高二历史俄国(苏联)知识点 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有12个欧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50年代,领导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社会主义阵营(除南斯拉夫外)。应对美国冷战。今日的俄罗斯成为促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小编在这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二历史俄国(苏联)知识点 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1年改革 1.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狭小,劳动力缺乏); 2.主要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②农奴必须赎买份地。 3.评价: ①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变了社会性质) ②进步性:废除了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③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经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2.政治:沙皇专制 3.对外: ①19世纪末强租旅顺、大连,把长城以北划为势力范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为争夺东北发生的日俄战争,惨遭失败;1912年策动外蒙古独立; ②在欧洲与英、法结成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对抗。 ③1917年退出战争。 4.思想:列宁主义的诞生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17年十月革命 (一)背景 1.沙皇专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 2.一战使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二)过程: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1.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三)巩固政权的措施 背景: 内:地主、资产阶级发动叛乱; 外:协约国武装干涉 1.政治: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2.外交: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停战、割地、赔款)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一) 前几天分享的必修一的知识点,大家学习的如何? 知道期末将至,现在记忆有点晚了,但历史君还是觉得,大家应该通读一遍,做到心理有数。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表现 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发现稻谷 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 3、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4、概况 (1)原始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斧石犁耒耜 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作物种类:水稻和粟 生活方式: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2)商周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作物种类: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5、农业发展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2)汉朝: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 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 (1)耕作方法: ①垄作法(春秋战国) ②代田法(西汉) (2)耕作技术: ①西汉发明播种用的耧车 ②魏晋南北朝采用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和耕耙技术(南方水田) (3)耕作制度: ①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 ②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3)水利灌溉的发展: ①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漕渠、白渠、龙首渠(汉朝)

新人教版选修1高中历史专题七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教案

高中历史专题七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 【课标要求】 对外争夺侵略利益的克里米 【预设问题】 1、俄国农奴制改革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表现:工业方面,企业数目增多,自由雇佣劳动的使用也增加了,在19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蒸汽机大量出现;农业中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地主开始用雇佣自由劳动代替农奴劳动,在农奴内部也产生了分化。

2、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俄国军队惨遭失败,其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在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国内矛盾进一步加剧了? 3、列表比较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夕的俄国与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差距。(提示:从政治、经济、市场、阶级状况、军事力量、社会思想等方面比较) 一、19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 1.资本主义的发展 (1)农业:出现了由雇佣劳动力代替农奴的资本主义农场,__________开始衰落;少数富农赎买自己的人身自由而成为新兴的农村资产阶级,________阶级出现富农与贫农的分化是农奴制衰落的又一表现。 (2)工业:19世纪30年代末,俄国开始了________革命,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但资本主义的总体发展水平大大低于西欧,逐渐沦为西欧的原料供

2.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1)占统治地位的落后的____________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因而无法满足工业对大量自由劳动力的需求。 (2)地主的强取豪夺使广大人民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限制了国内________扩大。 二、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的社会危机 1.农奴反对农奴制的斗争 (1)广大农奴不甘心永远处于被奴役的地位,提出了废除农奴制、争取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要求。他们发动的一系列起义,实质上是“自下而上”消灭农奴制的尝试。 (2)受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双重压迫的工人及遭受阶级压迫的少数民族,也不断起来同反动势力斗争,这些斗争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动摇了农奴制度的基础。 2.革命民主主义者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 (1)十二月党人起义 ①原因:部分贵族军官受西欧民主思想的影响,对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不满。 ②主张:废除________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0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课时分层作业(十) (建议用时:35分钟) [基础达标练] 1.彼得一世上台后,曾微服出访欧洲,并在某个国家的造船厂认真学习造船技术,还拿到了毕业证书,这个国家是( ) A.荷兰B.英国 C.法国D.瑞典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是在荷兰学习了造船技术。 【答案】 A 2.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是( ) A.鼓励商品进口B.推广平民教育 C.废除农奴制度D.建立新式海军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只有D项属于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答案】 D 3.17世纪彼得一世的改革中,最能体现当时世界潮流的措施是( ) A.发展工商业B.加强中央集权 C.倡导先进的科技文化D.加强军事力量 【解析】17世纪世界正处于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因此发展工商业最符合世界的潮流。 【答案】 A 4.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群王,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这反映出彼得一世( ) A.加迫农民服役 B.强制农奴劳动 C.加强中央集权 D.推行西方文明生活方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题干的核心是指沙皇的专制,D项与材料不符;A、B两项是C项的具体表现;C项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加强专制,符合题意。 【答案】 C 5.彼得一世说:“金钱是战争的命脉。”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 ①鼓励私人开办企业②工厂主可以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③按照欧洲方式改造俄国军队④实行重商主义 A.①②④ B.①③④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2《自上而下的改革》优秀教学教案(4页)

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二节自上而下的改革 教案 【内容标准】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简述2月19日法令的主要内容;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前后农奴的利益得失情况。 判断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评价改革的意义。 概述俄国19世纪60、70年代上层建筑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俄国进行上层建筑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教材中列举的俄国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推断俄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何在。 归纳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产生的新变化。 【过程与方法】 阅读《农民改革法令》的详细条款,将改革之前与改革之后农民的处境相比较,深入理解:为什么说农民的“解放”实质上是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削。 通过总结改革带来的影响,证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 认真阅读教材,将俄国改革前后的政治、经济进行对比,归纳变化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深入影响。学会用比较法归纳改革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客观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意义,学习保持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事件;培养全面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既能看到事情的积极面,又能看到事情的消极面。 通过归纳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产生的新变化和发展,认识到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改革的推动作用。 【重点】 l.《农民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处境的变化。 2.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难点】 1.如何理解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为什么说改革是不彻底的? 2.探讨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回顾旧知】改革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讲授新课】 改革的概况: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第一单元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以及老子、庄子和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2)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墨子“仁政”的思想和“性本善”思想、荀子的性恶论、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3)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寻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 (3)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的人文主义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提问:默读单元引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思想?学生: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形成在什么时候?学生:春秋战国时期。教师: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界出现了一个什么局面?学生:“百家争鸣”的局面。教师:对!而儒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家。由此导入新课。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社会原因: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2)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必修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必修2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二、“重农抑商”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5课开辟新航路 一、东方的诱惑 二、新航路的开辟 三、走向会合的世界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海上马车夫” 二、“日不落帝国” 三、世界市场的拓展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二、从工场到工厂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二、垄断组织的出现 三、世界市场的发展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二、洋务运动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二、短暂的春天 三、曲折的发展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二、探索与失误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二、经济体制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铁路与公路 二、水运与航空 三、通讯工具的变迁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三、互联网的兴起 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历史展览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一、临危受命 二、实施“新政” 三、摆脱危机困境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建立“福利国家”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高二历史选修1: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考点阐讲】 1.分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 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 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 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新思潮的涌动 之士意识到,农奴制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和知识分子的反沙皇斗争,促进人民的觉醒对俄国专制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四)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2.评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后很快出现农民分化,从而产生农业资本主义) (2)、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1)、原因:“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 (2)、表现: A)不彻底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 B)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C)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3)、影响: A)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特别不是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 B)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农民暴动和起义不断 3、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之异同 1)不同点: A背景不同: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一】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图画文字→象形字的符号化→汉字 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世界上另外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中美洲印第安族玛雅人创造的象形文字,都已经成为死文字,不再使用。汉字从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字,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文字,尽管在形体上、读音上或字义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性质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现代汉字和古代汉字一脉相承,现代汉字是从古代汉字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我国古人常说“上古结绳而治”。古书上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实际上在文字产生之前,结绳是一种用来记事的方法。约定俗成,不同的绳结,或绳子的不同长短、颜色等,表示某种特定的含义。不过这只是一种记事方法,中国文字是通过另一种途径逐渐形成的。我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字已经形成完整体系。 为什么说到商代,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因为从文字结构和造字方法看,甲骨文已经历了相当长的演变过程,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和字形结构,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一脉相承的。甲骨文字形结构,已出现了后世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其中以象形字为多,还有会意字、形声字、指事字、假借字、转注字。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的发现对研究商周的历史和中国文字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文字的演变及主要特征: 甲骨文→金文→篆书(分大篆和小篆)→隶书→楷书 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隶楷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楷书。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在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 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了,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钩、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起来;由多行书写产生出来的排列整齐的要求,使字形变化、笔画的长短、粗细被约束在方框内伸展,笔画分布的部位和疏密也受到制约,字形结构讲究平衡对称。楷书出现使汉字的方块化定型了,汉字的字体演变成熟了,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体。这是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的发展过程是汉字字体演变的支流。 演变的趋势: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3.【学思之窗】 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答案提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反之,我国众多民族、众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①汉字是复脑文字,激发人的形象思维。②汉字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为背景,信息含量大,具有丰富的表达能力。③汉字有强大的组合能力,单字相对较少,占空间较小,经济实用。④汉字中的数字有强大的逻辑性。⑤汉字的书法是一门独特高雅的艺术。)

人教版高二历史小高考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总结

高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 必修一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了解西周的建立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都镐京, 史称西周。 (二)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1.分封制 ⑴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⑵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⑶分封的内容:土地和人民; ⑷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⑸诸侯的权利:世袭统治权。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 分封。 ⑹发展历程:推广于西周,衰落于春秋。 ⑺分封形成的等级(由高到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⑻特点:血缘关系为主,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地方独立性强。 ⑼作用: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破坏:西周后期,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春秋战国时期)2.宗法制 ⑴概念:实质是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⑶目的:巩固统治,保证王权的稳固。 ⑷体系:大宗、小宗(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⑸作用:保证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三)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祭祀)。 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使各诸侯国拥有较大的权力)。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基于血缘关系的宗法制是西周最为重要的政治制度)。 ④严格的等级差别。 【拓展】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属于一种地方行政制度。而宗法制是一种权力及财产的分配和继承制度,是完全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周王室的稳定。今天的一些祭祖拜祠堂的行为都和宗法制有关系。 【易混(错)警示】中国古代所说的“封建”指的是“封诸侯,建藩卫”即封邦建国,也就是分封制。 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了解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割据。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练习

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基础夯实 1.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 D.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A项是改革内容,不是目的;D项不符合史实,因为改革强化了农奴制;B项是为C项服务的。 2.某历史小组观看完《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后对彼得一世改革产生了几点认识,其中不准确的是( ) A.实行征兵制,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军队 B.鼓励私人开办企业 C.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 D.引进欧洲先进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 ,仍旧维护落后的沙皇专制。 3.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史学界普遍认为: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现代化”道路的起点。彼得一世改革的“现代”色彩主要表现在哪一方面( ) A.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为工商业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C.努力维护农奴主阶级的利益 D.大量吸收西方近代科技、文化成果 ,故A项不正确。俄国工厂使用的劳动力主要是农奴,并非“自由劳动力”,据此判断B项不正确。维护农奴主阶级的利益,是彼得一世改革的特点,但这一点没有“现代”色彩,故C项不正确。西方的近代科技、文化是当时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吸收这些成果是俄国开始“现代化”的重要表现。 4.彼得一世改革在客观上体现了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发展趋势,主要是因为( ) A.推行的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推行重商主义,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加紧了海外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海外殖民扩张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特殊手段。 5.有人说彼得一世改革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这主要是因为( ) A.封建国家政权大力发展工场手工业

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整合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整合练习(含解析)人民版 选修1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潮流: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一个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两个方面:改革的两面性 一个核心:废除农奴制度 三个近代化: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军事近代化 二、重大历史线索 1.俄国1861年改革只能走自上而下的道路的原因: (1)根本原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以沙皇为代表的贵族地主力量强大。 (2)从人民群众看,由于农奴制的存在,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落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法成为改革的强有力的领导;农民阶级觉悟较低,其斗争是分散的、自发的。 (3)从统治阶级看,沙皇政府力量强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沙皇认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有些贵族也认识到资本主义剥削更加有利可图。 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可以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观念等方面予以说明。可参照下列图示:

三、题型应用体验 图片、漫画类选择题 【题型解读】 1.从表现形式看:以历史文物、人物、漫画等图片的形式呈现。 2.从考查的功能看:联系实际,结合漫画图片中的文字,考查其中的隐含信息。 【典型例题】 下图是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一幅漫画,在“文明”的口号下,沙皇把大批的反对者流放到西伯利亚,这说明1861年改革( ) A.没给俄国带来变化B.阻止了俄国近代化 C.具有明显的局限性D.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技法攻略】 析图片——一看人物穿戴及行为,结合题干说明可知是沙皇迫害大批反对者,并流放他们到西伯利亚;二看文字说明:“文明的火炬”到“西伯利亚”。 察意图——可知漫画的主旨是讽刺农奴制配套改革措施,依然实行沙皇专制统治,并没有实现俄国的民主。 常联系——本漫画反映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 定答案——本题中的漫画讽刺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局限性,答案选C。 【针对训练】 1.《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作品,它反映出当时的俄国( ) A.水上交通运输发达 B.沙皇重视发展国内交通 C.工业革命还未展开 D.交通运输水平十分落后 解析:图片反映了俄国交通运输业的落后,还用人力运输。19世纪俄国已开始了工业革命,故C错误;A、B不符合题意;故D正确。

人教版高二年级历史教案

1.童年时代 出生于英国林肯郡的一个村庄,爱动脑筋,动手能力强。 2.中学时代 一度辍学,喜欢读书及钻研数学问题。 3.大学时代 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发现代数二项式定理。 4.乡下两年 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日光的组成,并开始研究引力问题。 清单二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万有引力定律 1.提出“万有引力”概念 (1)条件 ①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绕日运动的三大定律。 ②伽利略发现了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2)内容:通过研究证明宇宙间所有的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 (3)意义:对以后的天体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1)标志:1686年,撰写《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文,提出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1687年问世。 (2)地位:是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深化认知] 近代科学是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揭示客观事物本质规律,并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实现了物理学第一次大飞跃,标志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用数学方法描述宇宙运行自然法则,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清单三对牛顿的评价 晚年的困惑 1.晚年的困惑 迷恋和钻研宗教与神秘思想,写下了大量的《圣经》评注和其他神学论文。 2.地位与作用

(1)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奠基人。 (2)从伽利略到牛顿的时期,对后来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深化认知] 牛顿是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他在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研究方面都做出了划时代的发明和发现,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是17世纪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人类历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探究点一牛顿对近代科学的巨大贡献 [史料探究] 材料一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质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恩格斯 (1)从材料一恩格斯的评价可以看出牛顿的科学研究具有什么特点?概述牛顿对古典物理学所做的主要理论贡献。 [答案]特点:研究范围涉及天文、光学、数学、力学等多个领域;在各个领域里都成果突出,贡献巨大。理论贡献: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与力学三个基本定律,建立起完整的力学体系,从而把天上的行星和它们的卫星的运动规律同地上重力下坠的现象统一起来,完成了物理学发展的第一次大综合,实现了人类认识上的飞跃,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 材料二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还没有发现呢。 任何不是从现象中推论出来的说法都应称之为假说,而这样一种假说无论是形而上学的还是物理学的,无论属于隐蔽性质的还是力学性质的,在实验哲学中都没有它们的地位。 ——牛顿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为什么牛顿能够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理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