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构建和谐环境提高实验质量

关于构建和谐环境提高实验质量

关于构建和谐环境提高实验质量
关于构建和谐环境提高实验质量

构建和谐环境提高实验质量

覃孔彪王建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443500)

摘要学生实验大面积开展后,学生的实验技能与思维习惯提高并不快,与实验的环节不到位及实验的管理缺失等有关。本文探讨了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老

师的人性化组织与管理,关爱学生,辨证评价,提高了实验质量。真正体

现以学生为本,老师是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

关键词学生实验三个环节人性环境提高质量

学生都愿意亲自做化学实验。这一是由于化学实验的特点——多变产生了剌激所致,二是由青少年好奇心理的本能驱使。这种表观的外部刺激以及浅层的心理需求对化学实验的活动开展是有利的,但若不向内部的深层次方向延伸与发展,就不能最大化的发挥化学实验应有的功能。也正是由于这种粗显的表象往往干扰或掩盖了对实验技能培养的落实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实验时“一哄而上、草草收场”;之前不看,之后不管;“做时激动,过后就忘”,这样,“实验也做了,但提高却不大”。因此,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并发展思维,必须在抓好学生实验操作的同时,狠抓两头的步骤,即预习与反思,也只有落实了预习与反思,操作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

预习就是在实验之前要对所将要实验的内容或项目在科学原理上进行熟悉或探讨,在操作及其程序上进行安排或设计,做到心中有数或可能的预测。这样才不至于在实验时手忙心乱,也才能够在实验时对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进行应变处理并有效思考。预习时若有分组,应小组讨论,并写好简明的预习报告。实验操作时要根据具体实验内容与项目的要求按老师演示时的标准规范操作,同组的配合要默契,分工要具体、合理、细致,合作与独立结合有序,符合科学性,并对实验现象要及时的真实记录。实验后一定要做好反思,一是写好实验报告,二是要组内讨论,组间交流,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进行评价,对实验的现象是预期还是意外进行分析,对实验的结论进行总结与归纳,并对实验的改进或创新提出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实验操作的本质,实现实验探究的真缔。

学生实验的这三个环节要每次都到位是很难的。一般学生只对中间感兴趣,对两头不重视还甚至有些反感,最后导致的也是中间不落实。这好比上体育课,若一上课老师就滚出几个蓝球让学生自由去打大多数学生情绪高涨很喜欢,若开始或较长时的体能素质训练大多数学生是懒洋洋的不喜欢。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想办法花大气力去落实这三个环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新课标的全面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机遇,新课标下的教科书一是对实验没有类分是老师演示还是学生分组,实验内容也很多是“任务驱动式”的空白,必须由老师或学生自己去设计完成,不象原来的老教材中的学生实验的操作与步骤详尽,使得学生可以在上课时临时去照方(教材)抓药(实验),如果可以照方抓药的话,那么,在新课标下,这个药方也得自己去开(设计)。因此,在实施新课标时,我们教师一定要顺应并利用好新教科书的这种挑战性,逐步引导让学生很快自主,绝不可老师又来包办代替。同时,实验的组织形式与实验环境的创设以及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扮定也不能忽视。要优化实验方法,和谐实验环境,促使三个环节的落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一.实验分组人性化——自由组合、流动和谐,老师是促进者。

长期以来,很多学校高一一进校或是新学期一开学,实验小组的划分就来了个“拉郎配”,包办二人一组,一年或半年不变,到底二人之间性格是否相投?心理是否默契?能力是否相近?操作是否协调?能否共同提高?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过多地强调了配合,忽视了学生的特长与个性。这种由老师所编定(或第一次是由学生自愿或科代表指定)的实验小组一定半年或一年基本不变的模式,违背了发展变化,以新激趣、以趣生情、以情增效的辨证思想与情感学习原理,不符合“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尊重,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的“以人为本”的新课标教学理念。

我们经常在说:“老师要转变观念,要尊重学生,要以人为本”,这不能只是一些口号。新的教育理念除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要在传统的方式上进行变革予以完善而趋于更科学化、更人性化以外,在教育观念上则更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以能帮助或促进学生能最大化的有效发展为原则,并从一些细微的教学与组织环节做起。

我们采取自由结合、流动分组的方式对学生实验三个环节(特别是预习与操作)的落实起到了很好地辅助作用与促进作用。每一次学生实验都可以自由组合(2人一组),先申报,并说明自己选择组合的理由,做好实验的有利条件。这样,就进一步利用了学生的新奇感与表现欲,学生每次实验之前的伙伴都基本上是新组合的,他(她)们对实验的预习、设计、谋划等准备都非常认真、慎重,一是学生都想望在友好的同伴面前表现自己,二是还害怕以后不被别人组合或组合不到对象;加之自选的组合其思维的方式、学习及技能的基础相近,有共同语言;还辅之于我们随时随地通过对实验组合的检查、考核、引导(如在评价上激励或表扬优秀的实验组合等)予以促进。这样,就自然消除了固定重复组合所产生的实验怠倦感,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总是以满腔的热忱,带着创造的欲望,并能有成功的感受。使实验教学未走过场,操作与思维都真正落到了实处。因此,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要落实“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必须要有先进的“过程与方法”作支撑,要有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指导。

二.实验指导关爱化——放松身体、舒展心情,老师是合作者。

通过多年实践与调查分析:学生对化学实验都普遍存在着“激情”与“事实”,“趣味”与“危险”并存、并相互矛盾的现象,“想做实验”又“缩手缩脚”。实验前“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实验中“手脚忙乱”,“不知所措”;实验后“云里雾里”,“草草收场”。有些学生觉得化学实验有趣,但又害怕危险,不敢做有毒气的实验,不敢做反应太剧烈的实验等。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普遍对化学认识的负面因素多,总是将化学与污染、腐蚀、中毒、爆炸联系在一起,似乎在化学实验多变多彩的美好背后总是暗藏着肮脏与丑恶,使部分学生存在与来俱有的害怕心理;二是学生在初中的动手机会少,实验操作的基础差(或参差不齐),使得学生在实验时由于操作不熟练或不规范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实验不成功甚至出现事故,或不能应对出现的突发现象,则能使一部分学生的害怕心理加剧;三是在实验过程中老师的指导不到位或不得法,导致学生的心理紧张、操作僵硬,使实验不流畅,甚至会造成恐俱心理。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一方面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与实验操作的设计上进行了改进,如增加微型实验(针管实验、点滴实验等)、全封闭实验等,并在高一新生开学时加强了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要求人人过关。并从“培养习惯、锻炼意志、形成品质”与“尊重科学、辨证思维、倡导奉献”的角度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告诫学生,只要按要求规范操作,就不会有危险。二是加大老师对学生实验指导的力度与优化老师对学生实验指导的方式。如在新生的实验操作训练中,我们采取了每节实验课上有多个老师参与指导的措施,以使学生的操作能够及时得到纠正以规范。在实验课上,老师一定要态度亲切,语言平和,不能居高临下,训斥

学生。因为有些学生本来就对实验有一种颤颤惊惊的感觉,而有部分老师又害怕学生违规或出现事故而在实验课上对学生似乎应更加严格要求以致声调高吭,粗声大气,甚至板起面孔,导致学生心理更加紧张,肢体柔韧性变差,动作协调性迟钝,思维处于受阻状态,影响实验操作的进行。因此,在实验课上,老师与学生一定要平等相处,即使学生操作不规范或出现了问题,也要心平气和,善意提醒,倾心交流,真正体现老师是合作者。

例如,进了实验室。有些学生有一些习惯的动作,如整理或动用(摆弄)桌上的仪器,使其发出响声,这对老师在开始强调或提示实验要注意的事项时肯定是有干扰作用的。老师对待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大声批评学生以警示,有的敲击讲台以使声音压倒以提示,有的暂停不讲以使学生相互观望以自示,当然也有的老师置之不理以不示。有一个老师则是用了一种幽默的提醒:“现在是我清唱,不需要伴奏!等一会儿大家可以尽情独奏或合奏。”叮铛之声嘎然而止,师生之间会心一笑,对实验的后续进行,其效果的不同是不言而喻的,鲜明可见,前一些压抑,后者舒畅。由于我们在实验课上倡导并体现了平等与关爱,学生对老师的态度由排斥到接受,由回避到需要。如我们对2005级学生进行“对老师在实验过程中指导作用的认识”的调查:结果是,高一入学时78%的学生认为老师是在监视,束手束脚,不敢大胆操作。而经过一年的实践,高一结束时已有83%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对自己有极大的作用,希望老师指导并成为自己化学实验的伙伴。事实上,处于一个和谐的环境,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态,更能保证化学实验的质量,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实验评价辨证化——培养思维、持续发展,老师是引导者。

对于学生实验的三个环节,实验前的预习由于要完成其实验教学任务、并防止实验过程中出现事故而能得到老师的重视;实验中的操作由于求知的欲望或好奇的心理而能得到学生的注视;而实验后的总结与反思则往往被忽视。造成的原因一是实验时间紧张来不及当堂及时总结或是受“多做少讲”的理念驱使要把时间多给学生而未讲;二是实验过后老师再不愿花时间反思强化;三是老师责任感的缺失与认识上存在问题,认为实验做了,能力就自然提高了,而对实验报告的功能缺乏应有的认识,所以,造成化学实验“有始无终”、“有过程无结果”、“有预设无生成”的现象,缺少反思升华,不能持续发展,削弱了实验教学功能的最大化发挥。我们在进行教学检查时,发现做了实验,但很多时学生没有交实验报告,交了的实验报告很多没有批改,批改了的也多是日期加一查,一钩带一点。

实际上,学生是非常在意老师的评价的,包括对作业的批改。但现在普遍认为,对作业的批改意义不大,因为学生一般不看,这实际上也是老师造成的。程式化的签字,冷漠性的符号,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的语言,必然使学生产生疲惫。正是由于老师的死板甚至随便,最后导致学生敷衍,浪费了作业的宝贵素材,削弱了练习的反馈与强化功能。我们在实验完成后,一是不惜时间对实验进行总结,二是强调实验报告必须交,交后老师必须批改。批改时一是结合实验操作的实际与实验报告的填写(真实性、规范性)定出等级;二是多采用一些激励的话语与善意的提示或局部的眉批与学生进行交流,既能使学生感到成功,又能让学生发现不足,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产生希望持续实验的原动力。并在实验报告的批改与评价时注重了共性与个性,根据学生的性格、成绩等采取不同的主导方式,有的(时)以激励为主,有的(时)以提醒为主,有的(时)也要严厉批评。特别是当老师能对学生在操作中的真实情况指出或点到学生对自己评价的不实之处,学生是能够接受的,印象及教育也是深刻的。这就要求老师要认真研究、了解学生,细致观察实验,做到心中有数。在评价时辨证灵活、真心交换、热情洋溢,以使学生能从实验报告的评价中感受到老师的爱心,观察到老师的机智,并能体会到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老师的承认,产生被尊重的感觉。这样,使学生对实验的做、写、看都是盼望的、迫切的,认识到实验操作是第一次实践,写实验报告是又一次创造,看实验报告是再一次提高,良性循还,兴趣不断提升,习惯得以养成。因此,老师

通过实验报告的评价手段所起的引领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

为了保证学生实验的三个环节的落实,增强化学实验的有效性、高效性,我们对学生分组实验的数量采取了合理控制,一般每学期在8——10次。而现在贯彻新课程理念,提倡探究式学习方式,很多学校的学生分组实验从以前不做或做得很少到现在泛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动不动学生分组实验,自主探究,一哄而上,准备极不充分,虽然对少数主动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利,但对大多数学生只会增加肤浅,产生浮躁,甚至抑制。近10年来,我们学校开展并坚持了《高中化学学生实验的管理与评价》的课题研究,将学生实验的开设,预习、操作、评价纳入了科学化的轨道。随着教育改革、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我们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溶入了“和谐”的元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使实验资源高度利用,实验质量大幅提高。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构建平安校园——营造和谐环境

构建平安校园——营造和谐环境 “安全重于泰山”,我校始终坚持把建设平安校园工作摆到学校重要工作日程,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制定多种安全措施,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专人负责,人人有具体工作,真正做到了五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制度措施到位,工作任务到位,管理目标到位,”认真抓好“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加大校园及周边治安整治力度,认真做好治安防范及各项安全工作,确保校园稳定与安定。安全工作的到位,保证了教师安心教书,学生安心学习,家长安心工作,保证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从而也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高的充分保证。 最近,校外,发生一些安全事故,莲城镇党委政府联合教育局、交警、运政等部门,到我校开展“安全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 ,结合我校实际及近期工作,将本次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狠抓一个“责”字,加强管理,建立比较完善的工作体系 学校的安全工作是全方位的,为了保证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健全安全组织才能使之得到保证。学校先后成立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等,均由校长担任组长,下设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教务、少队、总务等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形成了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的组织领导机构,确保创建工作扎扎实实地得到深入开展。每个学期安全组织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制定工作计划,研究安全工作,排查安全隐患,进行安全检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同时指导安全工作的开展。在学校开展“安全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组织广大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分析全校面临的形势,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使全体师生及教职员工对创建平安校园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各类环境要素评价方法-综合污染指数

精心整理培训资料—2 各类环境要素评价方法 一、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1、评价标准 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和修改单(环发[2001]1号)规定的浓度限值 Coi—i项空气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n—计入空气污染综合指数的污染物项数。 根据全省各地空气污染的状况和特征,结合空气常规监测项目情况,计入空气污染综合指数的参数为空气质量常规监测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12个城市将可吸入颗粒物监测结果计入综合污染指数,其他市、县、区以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结果计算空气污染综合指数。

⑵空气质量达标评价由单项污染物水平和级别以及综合的空气质量级别进行评价,其中年均 单项污染物级别由环境空气质量的年均值标准确定;综合的空气质量级别的确定为最差一个单项污染物级别即为空气质量级别。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一级和二级)为达标,超过二级标准(三级和劣三级)为超标。其中一级为空气接近良好背景水平的优级,二级为空气有一定程度的污染物存在但影响程度尚可接受的合格水平,三级为空气污染已经达到危害性程度,劣三级为空气污染相当严重。 ⑶污染负荷系数法 为: 1 2 9:00 3、降水评价方法 降水酸度(pH值)以pH=5.60作为划分酸雨界限,一般将pH<5.60的降水称为酸雨。用降水pH 年均值和酸雨出现的频率评价酸雨状况。 三、沙尘暴评价 (总站生字﹝2004﹞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关于印发<沙尘天气分级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 31号)规定进行评价。详见表3-7。 表3-7 沙尘天气分级颗粒物浓度限值单位: mg/Nm3

10 2、沙尘天气持续时间达不到规定时间者,其分级下降一级; 3、未达到分级标准的其它沙尘现象统称为“受沙尘天气影响”。 四、地表水评价 限值进行比较,以该断面(或河流)污染最重因子的类别作为该断面(河段)的水质综合类别。 ⑵地表水域功能标准 根据陕西省地表水域功能标准进行水质超标状况评价 ⑶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 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污染分担率来计算和评价各水域(或河流)间的污染程度大小和污染年际变化(污染指数计算,采用第Ⅲ类标准值)。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资料讲解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涉及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评价因子数量与项目类型取决于监测的目的和现实的经济和技术条件。评价标准常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区域土壤背景值或部门(专业)土壤质量标准。评价模式常用污染指数法或者与其有关的评价方法。 8.1污染指数、超标率(倍数)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指数小污染轻,指数大污染则重。当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作为一个整体与外区域进行比较或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时除用单项污染指数外,还常用综合污染指数。土壤由于地区背景差异较大,用土壤污染累积指数更能反映土壤的人为污染程度。土壤污染物分担率可评价确定土壤的主要污染项目,污染物分担率由大到小排序,污染物主次也同此序。除此之外,土壤污染超标倍数、样本超标率等统计量也能反映土壤的环境状况。污染指数和超标率等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土壤污染物质量标准 土壤污染累积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污染物背景值 土壤污染物分担率(%)=(土壤某项污染指数/各项污染指数之和)×100% 土壤污染超标倍数=(土壤某污染物实测值-某污染物质量标准)/某污染物质量标准 土壤污染样本超标率(%)=(土壤样本超标总数/监测样本总数)×100% 8.2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 内梅罗污染指数(PN)= {[(PI均2)+ (PI最大2]/2}1/2 式中PI均和PI最大分别是平均单项污染指数和最大单项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反映了各污染物对土壤的作用,同时突出了高浓度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可按内梅罗污染指数,划定污染等级。内梅罗指数土壤污染评价标准见表8-1。 表8-1 土壤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标准 等级内梅罗污染指数污染等级 ⅠPN≤0.7清洁(安全) Ⅱ 0.7<PN≤1.0尚清洁(警戒限) Ⅲ 1.0<PN≤2.0轻度污染 Ⅳ 2.0<PN≤3.0中度污染 Ⅳ PN>3.0 重污染 8.3背景值及标准偏差评价 用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x)95%置信度的范围(x±2s)来评价: 若土壤某元素监测值xI<x-2s,则该元素缺乏或属于低背景土壤。 若土壤某元素监测值在x±2s,则该元素含量正常。 若土壤某元素监测值xI>x+2s,则土壤已受该元素污染,或属于高背景土壤。 8.4综合污染指数法 综合污染指数(CPI)包含了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元素标准(附录B)尺度因素和价态效应综合影响。其表达式: 式中CPI为综合污染指数,X、Y分别为测量值超过标准值和背景值的数目,RPE为相对污染当量,DDMB为元素测定浓度偏离背景值的程度,DDSB为土壤标准偏离背景值的程度,Z为用作标准元素的数目。主要有下列计算过程:(1)计算相对污染当量(RPE)

维护校园安全 营造和谐环境

“维护校园安全营造和谐环境”主题队会 策 划 书 汉阴县漩涡镇中心小学 策划人:罗正杰方侠吴芳

一、活动主题 维护校园安全营造和谐环境 二、活动背景 校园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机构,是孕育新思想、新知识、新科技的重要园地,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造就更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可靠基础和生力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校园,是求知者的天堂,是探索者的乐园。创造一个安静、和谐、健康、平安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让我们"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这不仅是学校的心愿,也是全社会的心声。校园的安全与健康更是关系社会稳定、师生安全、学生成长、教育发展、群众瞩目的焦点之一。构建平安校园就是要增强校园内部的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维护学校正规安定有序发展,构建和谐平安的校园。目前正值夏季,是校园不安全事故的多发期,为了防微杜渐,早早给师生敲响警钟,特举办“维护校园安全营造和谐环境环境”的主题队会。 三、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首要目的旨在增强校园内部的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维护学校正规安定有序发展,构建和谐平安的校园。其次,目前正值夏季,是校园不安全事故的多发期,为了防微杜渐,早早给师生敲响警钟。 四、活动人员 四年级三班学生及学校各部门负责人

五、活动时间 2016年5月 六、活动地点 漩涡镇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 七、活动准备 1、四年级相关负责人组织编写活动策划书; 2、选取并在五月上旬排练以“维护校园安全营造和谐环境”为主题的节目; 4、租借照相机、摄像机各一台,以做好宣传与记录工作; 5、主持人的台词准备及主持人的挑选与训练; 6、搜集关于校园安全的图片及文字视频材料,并制作课件; 7、在正式对会开始之前做好提前演练; 八、活动流程 1、四年级学生提前二十分钟到达多媒体教室布置会场。 2、集合整队,三级报告人数; 2、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此次的“维护校园安全营造和谐环境”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4、全体起立播放出旗曲,出旗,少先队员行队礼,其他同学行注目礼。 5、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之后整齐就坐。 6、宣传校园安全的文艺节目开始。

保护环境 共建和谐家园

保护环境共建和谐家园 【一】、中队长:各小整队、报数 【二】、全体立正,出旗,奏乐,敬礼(音乐伴奏) 【三】、唱少年先锋队队歌。 【四】、中队长:全体请坐。 【五】、活动开始 甲:敬爱的辅导员老师, 乙: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合:大家()好! 乙:在这里举行绿色环保主题队会,我们的主题是——《保护环境,共建和谐家园》 甲: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离不开矿藏。 乙:离不开海洋,离不开江河。 甲:离不开山岗,离不开森林。 乙:离不开草原,离不开土地。 甲:是啊,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的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乙:地震、泥石流、洪水频频发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共存,而不是征服。 甲:因此,必须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提高环保意识,践行低碳生活,实现绿色和谐家园。 乙: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精美的视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丽的地球妈妈。 【视频欣赏】 甲:哎,()同学,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想呢? 乙:啊!我们的地球妈妈真是太美了。她漂浮在无垠的天空中,散发着五彩的光辉,就像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我真是太爱我们的地球妈妈了。 甲:你说得太好了!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美丽地球】的感想 1、我看到了雄奇壮丽的山峰,多姿多彩的风景,波澜壮阔的大海, 海浪轻抚的金色沙滩,我真想大声地告诉每一个人:我们的地球多么美丽,我爱我的地球妈妈!

2、我最喜欢那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大自然真是个伟大的雕塑家, 她不经意间创作的作品真是精美绝伦,我以后一定要去那里看看,做一个旅行家。 3、地球这么美丽,她是那么无私,孕育了我们人类,可是看看我们 人类对地球妈妈都做了些生命,乱砍滥伐,排放污水,破坏环境,乱丢垃圾,弄得地球妈妈遍体鳞伤,真让人痛心啊! 乙:是啊!地球只有一个,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共建和谐家园。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掌声送给他们。 第一篇章:女生小合唱《绿色的祖国》 甲:嫩绿、翠绿、葱绿、墨绿……跳动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乙:绿是植物放射的生命之光。 甲:绿色保佑着山,有了绿色,山才有生机。 乙:绿色保佑着水,有了绿色,水才清澈。 甲:绿色保佑动物,有了绿色,才有鸟的啼唱,虎的长啸…… 乙:你听,黄莺在嘎咕嘎咕地叫,布谷鸟在布谷布谷地唱。 甲:在这绿色的祖国里,我们忍不住放声歌唱。请听女生合唱《绿色的祖国》。大家掌声欢迎。 第二篇章:【小品】:地球妈妈病了 甲:当鲜活美丽的生命,跃入我们的眼帘时,是那么的赏心悦目啊! 可是,这样的美丽还能持续多久呢? 乙: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甲: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 乙: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森林、草原、耕地的减少,生态的破坏,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 甲:我们的地球,我们的世界,却在不断地遭受着侵害,在不断地忍受着人类的折磨。地球妈妈生病了。它在哭泣、它在悲歌: 乙:原本绿色的土地被黄沙吞没,原本清澈的河流被污水染黑,原本蔚蓝的天空不再蓝,原本清新的空气不再清新…… 甲:请大家擦亮双眼看看这些图片,这就是我们的所作所为。(看完图片) 乙: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我感到非常痛心,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母亲得这么重的病?是环境污染。

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9987568.html, 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 作者:陈明亮 来源:《科技风》2019年第36期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重庆市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也实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为新农村建设实现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针对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并进一步梳理空间分异特征,对更有效的制定差异化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策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备着深远的指导性价值。基于此,本文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策略等相关内容,希望通过本文的简要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差异化;优化调控 从概念上来看,通常意义上我们所称之为的乡村人居环境主要指的是在乡村范围内,农户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有机结合体,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城乡之间要素进一步流动,乡村主体也有了更加广阔深远的行为空间,其更加多元化的行为结果导致乡村空间系统进一步呈现出要素结构功能的转型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使得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人居环境保护两者之间出现比较深刻的矛盾,对于乡村发展和人居环境保护等相关难题要进行有效化解。以重庆为例,面对乡村人居环境现状矛盾,怎样才能使这一难题得以破解,进一步优化其乡村人居环境,这是需要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首先,进一步有效构建综合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根本上来讲,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是针对农民生活环境和品质进行衡量的重要参考依据,针对重庆的基础设施,乡村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居住条件,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相关方面为依据,确保这5个方面成为一级指标,同时进一步结合实际情况,选取40个二级指标,由此进一步充分构建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其次,针对基础设施进行有效评价。从根本上来看,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和水准是对乡村人居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硬环境,大多数时候,交通水利设施的条件越优质,信息通讯外部交通越发达,技术设施的建设水平就会变得越高。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村域之间的道路硬化率,村内部的主要道路路灯等指标,针对单元的交通水利设施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二、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差异化优化调控策略

实验-校园环境质量监测

实验九校园环境质量监测 一.实验目的 1.使学生学会设计水质监测路线,确定水质监测项目,并对水质进行监测与评价。2.使学生学会设计空气污染监测路线,确定空气监测项目,并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 3.使学生学会设计环境噪声监测路线,并对噪声进行监测与评价,绘制噪声污染图。4.训练学生独立完成一项模拟或实际监测任务的能力、处理监测数据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和 评价能力。 二.实验要求 1.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地调查,每个学生都自己动手亲自制订方案,设计分析操作过 程,处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2.实事求是地报出监测数据,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3.选择的项目要能够反映监测区水环境质量以及空气环境质量,选择的采样、分析监测方式 要科学合理。 三.实验内容 (一)校园水及污水监测 1.制订校园水及污水监测方案: 对校园内污水及生活用水进行现场调查,对以下调查内容以表格或其他能清晰表达的方式加 以记录。 ①学生食堂用水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水中含的物质大致情况,每天用水量。 ②调查校医院污水去向,排水量。 ③调查校园中各实验室的污水去向,排水量。 ④调查生活污水(教工住宅区、学生宿舍)的排水量。 ⑤调查校园内自来水用水量。 ⑥校园内地表水情况等。

制订校园内水监测方案一览表,并确定监测项目。 2.校园水、污水监测及结果分析: ①实施水及污水的监测具体安排:全班同学分成几组,每组负责几个项目的测定,拿到监测项目后,每组同学做好采样前准备工作(标准溶液及其他试剂配制;采样仪器、采样时的保存 剂准备等)。 ②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水样采集、保存和预处理以及分析测试。 ③水监测结果及分析:各项目分析监测及数据处理方法参看《水和污水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编,也可参考《环境监测》(第三版)奚旦立主编或本实验指导书的有关内容。最后将结 果汇总在表格中。 3.对校园内水及污水水质进行简单评价: 校园的水及污水水质与国家相应标准比较,并得出结论;分析校园水及污水水质现状;提出 改善校园水及污水水质的建议及措施。 (二)校园空气质量监测 1.制订校园空气监测方案: 对校园监测区进行现场调查,对以下调查内容以表格或其他能清晰表达的形式加以记录。 ①校园空气污染源、数量、方位、排出口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量、排放方式,同时了解所用 原料、燃料及消耗量等。 ②校园周边空气污染源的类型、数量、方位及排放量。 ③校园周边的交通运输引起的污染情况、车流量。 ④监测时段内校园气象资料: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量、日照时间、相对湿度等。 ⑤校园在整个城市中的位置。 ⑥校园区域划分:“居住区”、“教学区”、“实习工厂”及每个区的绿化情况。 制订校园空气监测方案一览表,并确定监测项目。 2.校园空气监测及结果分析: ①实施空气监测具体安排:全班同学分成几组,分别负责布设点上的采样及样品分析;空气采样前,试剂的准备、配制,并对采样仪器进行调试,查看采样器及采样点电源配备等情况,由

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平安校园环境

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平安校园环境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平安校园环境校园安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没有学校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的保障,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将失去稳定的支撑。所以,我校将校园安全工作提高到校园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2006年我校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安全观念文化为主线,以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为保障,积极营造平安校园环境,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打造和谐校园。 校园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校园安全文化是指将学校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表现在决策和管理者的态度及行为中,落实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将安全管理融入学校整个管理的实践中,将安全法规、制度落实在决策者、管理者和师生的行为方式中,将安全标准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此构成一个良好的安全建设氛围,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影响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和师生的安全自觉性,以文化的力量保障学校财产安全和师生人身安全。根据中学管理特点和我校实际及可操作性将学校安全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安全观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观念文化是核心。

2006年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是落实“六五四三工程”,即:要树立六个观念、增强五种意识、处理好四个关系、加强三个建设。 树立六个观念:树立安全也是生产力的观念,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树立安全也是教育质量的观念,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观念,树立消除一个隐患等于防止一场事故的观念,树立安全不等于一切,但安全出问题可以否定一切的观念。 增强五种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增强预防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增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意识,增强一岗三责意识(安全责任、教育责任、专业教学责任)。 处理好四个关系:处理好教育灌输引导与制度奖惩的关系,要以教育为主,提高认识,增强安全防范自觉性防患于未然,但奖惩制度必须严格落实;处理好技防于人防的关系,充分发挥技防的功能与辅助作用,但人的因素第一,要以人防为主,技防为辅;处理好主管部门与全员参与、各自负责的关系,主管牵头,定期检查,排除隐患,量化考核,全员参与,责任到人,安全隐患限期整改,他防莫如己防,他救莫如自救;处理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关系,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观念文化是核心。

维护校园安全 营造和谐环境

页眉内容 维护校园安全营造和谐环境 新学期伊始,羊山镇明德小学以班级为单位,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了安全教育平台上的《中小学生秋季安全第一课》 近几年来,学生安全事故频有发生,火灾、溺水事故、交通事故、校园暴力伤害、公共安全事故……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故让人心有余悸。安全事故不容小觑,轻者致伤致残,重者危及生命,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无小事,切莫麻痹大意!羊山镇明德小学也一直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安排专人专职对学生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把安全教育纳入常规教学,时时讲安全,事事提安全。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栋梁,是国家的未来,一人安全,全家幸福。做好安全工作,我们应该防范在先,警惕在前。针对新学期中小学生常遇到的几种安全事故,《中小学生秋季安全第一课》从安全运动,预防踩踏;公共卫生安全;警惕宿舍火灾;实验室安全;预防校园欺凌等五个方面给学生讲解了怎样预防事故发生,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山东省安全教育平台上还设有《家庭版秋季安全第一课》,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共同观看。和孩子一起学习如何规避危险,教育孩子文明游戏、安全玩耍、远离危险场所。让孩子从中学习在遇到危险时该如何正确应对、保护自己的安全。家长们可以持续关注山东省安全教育平台,到平台上学习防溺水、防性侵、地震逃生等各种安全知识和技能。平时多一次安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危难时候就多一次生的希望。 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也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应急疏散演练、安全知识学习等各种安全活动,提高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页脚内容1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附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试 行) 二○一一年三月 —3—

目 录 一、基本规定 (6) (一)评价指标 (6) 1.水质评价指标 (6)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 (二)数据统计 (6) 1.周、旬、月评价 (6) 2.季度评价 (6) 3.年度评价 (6) 二、评价方法 (7) (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 1.断面水质评价 (7)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 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 (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 1.水质评价 (9) 2.营养状态评价 (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1)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 (一)基本要求 (12)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 —4—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 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 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 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 —5—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 (一)评价指标 1.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 1.周、旬、月评价 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 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 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6—

保护生态环境演讲稿

保护生态环境演讲稿 篇一:保护生态环境演讲稿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 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 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 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 间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 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水绕着山;梦不孤独心孤独,所以梦把心牵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在树上住;我们不能让水孤“独”,不能让心孤独,更不能让鸟孤独,让我们 共建绿色家园,让绿色回归自然,我们共同在努力!朋友,新世纪凝望 地球:空气污染严重、土地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生物多 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化学污染日益 严重、混乱的城市化、海洋生态危机加剧、极地臭氧空洞,这就是我 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吗?曾记否,我们的前人生活的环境是那样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绿草覆盖着大地,清新的空气中瓢着阵阵花香, 丰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着大地上的生物,鸟儿在树上歌唱,鱼 儿在蔚蓝的大海中畅游……如今,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是否应 该深深地反思:时代要进步,文明要发展,我们再也不能吃祖宗饭、断 路的路子了,人类向大自然一味掠夺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们 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我们应该积 极地,自觉地行动起来,快快加入到生态环境保行动中来.保护环境, 建设绿色家园,应从身边的事做起: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本文从城市的尺度出发,以西安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人居环境基本概念的剖析和城市人居环境构成要素的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安市城区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为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出建议。 关键词: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城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住房制度改革,人居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了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吴良镛先生受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理论的启发,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2001年,吴良镛先生出版著作《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确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学术框架。此后,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对于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 本文以城市为研究尺度,选取西安市三环范围内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人居环境系统构成的分析选取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对研究区域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为西安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人居环境基本概念 1.1 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 人居环境是在人类居住和环境科学两大概念范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人类活动改造自然的劳动成果。 人居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居环境是指人类聚居活动的空间,居民赖以生存的空间场所,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构建的人工环境;广义的人居环境是指围绕人类这个主体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各种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因素的总和,是与人类发展相关的各种要素的综合。 1.2 城市人居环境的构成 城市人居环境一般由3部分组成:(1)居住条件,它通过住宅本身的价值来体现,包含住宅面积、住宅质量和住宅设备等;(2)生态环境质量,它通过城市的大气、水、噪声以及绿化水平等指标来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的水平;(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它可通过各文教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各类活动场所、道路广场、交通状况等指标反映。 二.研究区域概况 西安,古称长安,是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新亚欧大陆桥中

构建安全校园,营造文明环境

构建安全校园,营造文明环境 构建安全校园 营造文明环境——平背中小创建市安全文明校园工作汇报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长期以来,我校始终将安全工作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来抓。特别是近几年,我们把创建市级安全文明校园列为学校的一项首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坚持“一个核心”,真正落实以人为本我校现有教职员工32人,在校学生348人,在园幼儿96人。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力度,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不断完善校园安全体系,构建文明和谐氛围。 1、制定创建目标,明确工作要求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行政人员为成员的安全文明校园创建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创建工作的具体要求,紧紧围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这个中心,全员参与,扎实工作,实现了以“优良的‘三风’(校风、教风、学风)、良好的秩序和幽雅的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安全文明建设水平。 2、落实“三位一体”,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我们采取“人

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范措施,建立了以“两岗三员”为依托的人防队伍(“两岗”:“学校安全监督岗”和“校园及周边巡逻岗”,“三员”:班级安全信息员、安全保卫人员、宿舍管理员组成的安全信息团队)。其次,加大投入完善安全设施,加固楼梯扶手、改造门窗、安装灭火器、改造食堂、张贴安全警示标志等。还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与监控系统,始终将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二、狠抓“两大建设”,夯实创建活动基础 1、狠抓制度建设为了使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学校制定了《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工作方案》,拟定了《行政值日制度》《安全保卫制度》《校园巡逻制度》《安全责任状签订制度》《食堂管理制度》、食品卫生系列制度等几十余项安全制度。建立了“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校园五星”“师德标兵”“十佳教师”等相应领域的表彰奖励制度。坚持“两会”制度,即定期召开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综治工作联席会及校园安全专题会。 2、狠抓窗口建设学校利用宣传橱窗、宣传展板、班级黑板报、文化园地,定期展示“安全文明、和谐发展”相关内容,以此作为窗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受到感染。发挥红领巾广播站、多媒体功能室窗口作用,观看安全教育、文明礼仪专题片,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文明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培养文明素养。同时,利用

共建和谐家园倡议书范本

共建和谐家园倡议书范本 亲爱的同学,尊敬的家长: 为贯彻落实张秀武书记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关于“加强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民生,推动和谐发展,建设山清水秀林茂的生态夏县”的指示精神,目前我校正在实施的“卫生文明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更是符合校情。蓝天碧水、鸟语花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美丽家园,创建和谐平安校园是我们全校师生的一件大事。我们将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积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参与和谐家园的建设体系。当前我校师生正以高昂的热情和百倍的信心积极投身“和谐校园”、“和谐家园”的创建活动中。建设“和谐校园”、“和谐家园”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塑造尉郭初中新形象的内在需要。 打造一个卫生整洁、环境优美、健康文明的新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也是全校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每位同学的广泛参与,共同营造和谐美丽的家园。为此,我们向同学和家长发出倡议: 一、“小手拉大手”全民动手,积极参与共建活动。 “尉郭是我家,整洁靠大家”,创建和谐家园,人人有责,家家受益,每个同学及家长要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到“创卫”、“创平安”、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建和谐”活动中去,自觉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树文明形象;自觉遵守法纪法规和公民道德规范;自觉参加环境整治,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环境卫生。 二、从我做起,倡导文明。 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学校新风尚;在单位做一个好员工,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行业新风尚;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弘扬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清洁卫生、文明健康的家庭新风尚;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树立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新风尚。 三、齐心协力,弘扬新风。 同学们要积极宣传“共建和谐家园”,“小手拉大手,创建齐动手”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家长,共同自觉遵守公共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烟蒂,不乱倒垃圾、粪便、污水,不乱搭建和乱挂衣物,不占道摆卖和乱堆放杂物,不携带犬、猫等宠物进入公共场所;自觉搞好家庭、单位室内外环境卫生,使环境更加靓丽整洁;坚决抵制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和生活用品。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共同维护良好的卫生环境。 保护家园,就是保护自己,“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热爱家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组平均值表 评价因素及编号平均值定级总体感觉 房屋总体印象 房屋质量 水体清洁度 树木保护状况 生活垃圾处理 饮用和水源状况 文体设施情况 上学方便程度 服务设施状况 人身安全 财务安全 出行道路状况 田地道路 到集市方便程度 到县城方便程度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人居环境近接居住环境 住宅 宽适度,给排水状况,日照通风条件,生活垃圾收集 情况; 邻里 住房周围的安静,近邻的交流或接触程度,近邻的围 墙、院子内的绿化; 社区环境 社区绿化 公园、学校的绿化,街头绿化,该地区的绿化状况, 去公园的便利程度,周围的水域环境,与水域的接近 程度; 社区空间公共空间的大小,街景的美化程度; 社区服务 购物、娱乐、医疗、银行、邮局,小孩的教育环境, 文化环境,治安状况; 城市环境 风景名胜保护自然风景的保护,历史古迹的保护,历史气氛; 生态环境噪音,空气质量; 服务应急能力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防灾抗灾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项(A)因素项(B)分因素项(C) 经济环境销售率(一年以内) 物业管理水平物管费收缴率,服务质量楼盘认可度入住率,升值潜力 社会环境 安全小区消防设施,抗震设防,小区内治安状况 健康医院或诊所数量,社区康体设施 教育文化学校数量,社区活动 居民生活邻里关系,生活便利程度 小区规划设计 人均建筑面积,建筑密度,景观环境,套型平面组合 及功能,室内通风,小区特色

区位交通到公共交通车站的距离,公共交通的服务班次,公共交通线路,机动车可达性,车位数量与住户比 生态环境 水环境系统 水质标准(景观水体),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率,中水 利用率 声环境系统小区白天噪音等级,室内白天噪音等级 光环境系统 小区道路立体照明系统,朝阳房间比例(多层、高层), 日照时数(大寒日) 气环境系统二氧化硫含量,二氧化氮含量 绿化系统绿地率,植物丰实度 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 统 生活垃圾收集与分类率,生活垃圾收运密闭率 技术环境 智能技术 周边红外线对射和电子监控及电子巡更,户内报警及 救助系统 通讯信息技术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宽带入户率建造技术绿色材料,建筑节能比例 住宅设计指标构成 住宅设计指标 住宅类型(高层、多层、公寓、别墅) 住宅层高(米) 住宅房型(一房一厅、二房一厅、二房二厅一卫...) 住宅单元建筑面积(平方米) 人均拥有房间数量(个) 住宅配套设施完备率(%) 住宅的智能化程度(高、中、低) 城市人居环境的构成 人居环境划分准则环境构成要素 按结构形态划分室内环境室外环境区位环境按社会形态划分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区环境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一级准则单项指标 建筑质量(Ⅰ)房型设计(X1) 通风状况(X2) 结构健全(X3) 储藏充足(X4) 容易维修(X5) 电力稳定(X6) 楼层高度(X7) 防火材料(X8) 隔音设施(X9) 充足光线(X10) 内置橱柜(X11) 绝缘防护(X12) 室温控制(X13) 管道良好(X14) 卫生设施(X15) 方便厨房(X16) 不互相干扰的 通道 (X17) 环境安全(Ⅱ)空气质量(X18) 饮水水质(X19) 噪声污染(X20) 洪水淹没(X21) 交通要道(X22) 垃圾堆场(X23) 化学工厂(X24) 污染水体(X25) 易燃易爆(X26) 景观规划(Ⅲ)风景院落(X27) 住区小品(X28) 建筑密度(X29) 自然景色(X30) 户外保持(X31) 建筑保持(X32) 住宅间距(X33) 绿化草坪(X34) 休闲广场(X35) 建筑样式(X36) 公共服务(Ⅳ)商业网点(X37) 医疗保健(X38) 蔬菜市场(X39) 供电系统(X40) 电信服务(X41) 给水系统(X42) 排水系统(X43) 各类学校(X44) 公共停车场所 (X45) 文化娱乐设施 (X46) 社区文化环 境邻里和谐(X47) 社区治安(X48) 住宅特色(X49) 住区荣誉(X50) 紧邻亲朋(X51) 紧邻高校(X52) 流动人口(X53) 远离棚户(X54) 市民广场(X55) 心理归属(X56)

构建平安校园营造和谐环境

构建平安校园营造和谐环境 ——州平安校园申报材料 广南县城区第二小学校 “安全重于泰山”,我校始终坚持把建设平安校园工作摆到学校重要工作日程,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制定多种安全措施,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专人负责,人人有具体工作,真正做到了五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制度措施到位,工作任务到位,管理目标到位”。并认真抓好“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切实加大校园及周边治安整治力度,认真做好治安防范及各项安全工作,确保校园稳定与安定。安全工作的到位,保证了教师安心教书,学生安心学习,家长安心工作,保证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从而也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高的充分保证。学校曾先后获国家省州县表彰的“红旗大队”、“少队工作先进单位”;省“甲级校园”;省州县表彰的“文明单位”、“文明学校”;“省一级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督导评估优级学校”,省“红领巾示范学校”,州“禁毒示范学校”;州“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县“平安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等。 一、狠抓一个“责”字,加强管理,建立比较完善的工作体系 学校的安全工作是全方位的,为了保证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健全安全组织才能使之得到保证。我校先后成立了综合治 1 / 13

理领导小组,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等,均由校长担任组长,下设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教务、少队、总务等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形成了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的组织领导机构,确保创建工作扎扎实实地得到深入开展。每个学期安全组织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制定工作计划,研究安全工作,排查安全隐患,进行安全检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同时指导安全工作的开展。 为进一步深化“平安校园”创建的成果,我校组织广大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分析全校面临的形势,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使全体师生及教职员工对创建平安校园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近三年学校获奖简况 2009年 1、在2009年城区第七届小学生篮球运动会比赛中,我校男队获第一名,女队获第三名; 2、自2001年申报省“文明单位”成功后,2006年再接再厉,本年度续写辉煌,这是我校连续10年获省“文明单位”殊荣; 3、云南省红领巾示范学校; 4、学校获普实验收省先进集体,颜虎获普实验收省的先进个人; 5、文山州禁毒示范学校;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县域、省域和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生态区包括生态功能区、城市/城市群和自然保护区。 本标准于200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优化生态环境状况和各分指数的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新增生态功能区、城市/城市群和自然保护区等专题生态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废止。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5年3月13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5年3月13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我国县域、省域和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其中,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适用于县级(含)以上行政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评价方法适用于各类型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适用于地级(含)以上城市辖区及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评价方法适用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24255 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 HJ 623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SL 19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浅谈人居环境品质与意境

中国矿业大学10-11学年第二学期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 《人居环境与通风》作业 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 二〇一一年四月

浅谈人居环境品质与意境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关注点渐渐从充分注重自己的住房及周边环境品质改善延伸扩展到整个社区、整个城市的环境建设,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全面地、系统地追求理想的生活环境,人们逐渐开始关注人居环境的品质与意境。 关键字:人居环境品质;人居环境意境;自然观;绿色人居环境 1.引言 人居环境所涉及的方面不仅是要满足人类对遮风挡雨、生活起居的物质需求,而且还要满足人类对心理、伦理、审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因此人居环境的发展表现了一个时代文化艺术的风貌和水准,凝聚了一个时代的人类文明。无论是建造住宅还是与其融为一体的园林景观,都既是一种生产活动,又是一种文化艺术活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发展的历史,人对居住环境的选择就是人的漫长的进化历程,居住环境的改善始终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和文明进步。 人居环境,“居”字是住宅,“环境”就是社区,是人们所能触及的外在环境的总和,从精神的内在体验和外在的环境空间,如何让住宅和社区符合优质人居环境的标准和特色,人居环境为人所造,又反过来通过它的“美育”作用,来陶冶人的心灵和性情,来“造人”。人居环境的品质与意境研究的是人生活的方式、生活的状态、生活的氛围,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如诗如画。 2.人居环境发展概况 2.1工业革命前的人居环境品质与意境的和谐平衡 我们可以从考证中得知原始人类从巢居、穴居发展到定居,它们是人类求得生存过程中的安全避护所。从品质上满足了原始人对居住环境最基本要求,遮风挡雨、防灾防兽、群分类聚,并在寻求理想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改进选择环境的技巧,对“天”的崇拜与天人合一的观念促使他们寄望通天通灵的巫术意念活动,从意境上以取得人类自身无法知晓的“天”的暗示,以“天”意来选择环境从而达到与天地山水同相连的意境。 而后,随着世界上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国家的出现同时也表示人类聚居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居环境也不断改善。因此产生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文明:黄淮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和地中海文明,这四种文明表现在人居环境上就是创造了灿烂辉煌而各具特色的建筑与城市空间。在埃及,人们迷信人死后会复活并从此永生,创造了至今震撼世界的理想化“阴宅”——金字塔。在地中海,古希腊的手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