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富含水黄土质隧道开挖控制

富含水黄土质隧道开挖控制

富含水黄土质隧道开挖控制
富含水黄土质隧道开挖控制

富含水黄土质隧道开挖控制

摘要通过工程事例阐述影响富含水黄土质隧道施工安全的特性因素和关键安全技术控制措施,为同类地下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土富含水隧道施工安全技术

1 工程概况

新松树湾隧道是为增建宝(鸡)兰(州)二线的右绕单线电气化铁路隧道,全长1726M,该隧道地质为Ⅰ、Ⅱ类围岩,地质特征为富含水黄土质,地层较单一,为上更新统冲积粘质黄土和下、中更新统冲洪积杂色砂粘土。地层土质较匀,具Ⅱ级自重湿陷性,地层内土体属强崩解性和弱膨胀性,土体内不规则层理发达,地下水丰富,主要为上层滞水及裂隙水和囊状水,具侵蚀性。土层内土体天然含水量24%~31%,饱和度接近100%,液限28%~30.4%,塑限16.6%~19.2%,多为可塑状,并富含裂细水,自然承载力100~150Kpa,土体渗透系数达到了3.98×10-5cm/sec,隧内渗透水量22~28M3/d。该隧为典型的富含水纯土质隧道,土体的稳定性极差,开挖后自稳能力极弱,对开挖控制极为不利,属于铁路隧道中最软弱、稳定性最差的不良地层,施工难度很大。新松树湾隧道是宝兰线重、难点控制工程,也是铁道部“挂号”工程,于2000年12月5日开工,2001年12月25日安全贯通,施工始终未发生一次塌方事故,并创最高月进度140多米,做到了安全无事故,隧道质量优良,取得了很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影响因素分析

2.1地质情况

(1)地下水水发育与否是关系到富含水黄土质隧道能否安全施工的关键因素。与岩石相比,土体强度低,变形大,自撑能力小,含水量或水的侵蚀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非常显著。干的老黄土十分坚硬,但被水浸泡,达到饱和状态后,呈软塑、流塑状,强度大大降低。

(2)黄土具自重湿陷性,遇水后会发生严重下陷,使开挖后的围岩迅速丧失自稳能力,如支护措施不能满足其变化情况,极易造成塌方。黄土溶洞与陷穴、直切冲沟等地质病害在黄土地区较为常见,极大程度影响隧道安全掘进,可能造成基础下沉、塌方冒顶、承受偏压等危险。

(3)地层内土体具强崩解性和弱膨胀性,遇水后迅速崩解,强度骤然降低,围岩自稳能力极大消减。并且土体内节理发达,不规则分布,加之地下水作用,隧道开挖后土体容易顺着节理胀松或剪断,出现片帮和顶部小塌方,施工处理不当甚至引起较大的坍塌。

(4)土体结构紧密,整体承载能力较高,开挖卸荷后有回弹松胀现象,含水量丰富,一经暴露表层土体即变松软,开挖面常带“汗露”现象。土体渗透性较好,逢雨季和春季解冻消融时期,工作面多出现塑性溜滑,以至酿成大的安全事故。

(5)黄土地区冲沟密布,隧在较长范围内沿冲沟或源边平行走向,或与其他地下空腔结构临近,容易造成覆盖层较薄或偏压,从而发生较大塌方和滑坡事故。新松树湾隧道与既有隧相距30~50M,进口端位于两深冲沟相夹交汇地带,沿隧大致纵向左上部有一深沟,山梁上部地表陷穴与人为井窖密布。

(6)洞内排水不良,运输道路泥泞,人为水浸或透涌水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将给施工效率和隧底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底脚泡软,极易发生较大收敛,甚至形成事故。

2.2施工方法

(1)纯土质隧道施工不同于岩石钻爆施工,一般采用人工或机械配合无爆破冷作业法开挖掘进,富含水纯黄土质土体自稳能力极差,开挖作业安全控制难度非常大,施工前的方案论证极其重要,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并要根据地质变化预测情况做好辅助措施和应急抢险的技术方案预备和机具材料准备。

(2)施工要配备精干队伍和精良机具设备,慎密控制作业流程与技术方案的优化和实施,强化新奥法施工量测及其计算分析和地质变化预测,以最优施工参数保证施工安全,应尽最大可能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科研开发创新技术的强有力保障作用。

(3)土质单线铁路隧道宜采用台阶法施工,利用新奥法原理进行开挖掘进,严格锚、网、喷支护,应用土体锚杆工艺、超前小导管和管棚技术,开发和应用流塑土体注浆预加固技术等。有条件的应通过量测及其回归分析,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技术建立计算机动态模型,模拟围岩变形破坏情况,摸索和总结富含水黄土质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力学变化规律,以科技手段为软弱围岩土质隧道施工提供可靠的施工参数和方案优化依据,从技术上保障施工安全。

2.3现场管理

对于铁路隧道中最软弱、稳定性最差的不良地质富含水纯黄土质隧道,应采用动态

管理模式,标准化现场管理,创建文明工地,为施工安全技术控制奠定良好基础,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与氛围,通过科学管理和精心组织保障安全掘进。现场的材料、机械、机具设备合理布置,摆放与堆码整齐有序,管路线路走向挂设清晰、牢固、安全可靠,现场安全等标识齐全醒目,施工过程中小型机具设备和材料及时归整。洞内照明充分,通风及时,疏排洞内涌、渗水和施工用水及时,排水系统科学合理,彻底免除人为造成的水浸泡土体,洞内及工作面清洁卫生、整齐,无积水,勤清理现场杂物和垃圾。施工操作人员全部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作业。安全管理全面实施全员管理,并利用ISO9000标准规范工作行为和程序化作业,做到安全技术控制从管理环境上无漏洞。

2.4完善规章制度,重点抓好落实

制度创新也是生产力,用制度保障作业安全,消除事故隐患,对确保技术措施和作业流程的规范化实施非常关键,配套和完善各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办法是前提,但重点是抓落实,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落实不到位造成的。严格施工生产纪律,不折不扣的落实安全控制技术万万不可忽视。

3 关键安全控制技术

3.1地表处理

黄土地区冲沟、黄土溶洞、陷穴较多,施工前应首先做好地表的察勘和异常情况的处理,以减少地表水对隧道周围土体的浸蚀,降低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影响。

(1)完善地表排水系统,把地表水疏引至不影响隧道施工的安全处。

(2)浅埋段地表采取防渗透封闭措施,集中地表水,统一排放。

(3)对隧道上部的冲沟沟底进行封堵硬化,防止流水下渗,对于陷穴、溶洞要进行密实回填和封口处理,对隧道上方的居民蓄水窖、水井等进行改建或防渗处理。

(4)对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安全隐患建筑物进行拆移或重点监控保护。

(5)加强地表沉降、开裂、附近水井水位变化等异常情况的观测,经常检查,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3.2开挖作业

正短台阶开挖掘进是富含水黄土质隧道施工安全的可靠方法。

(1)突出“短”的特点,小进尺的原则要牢固坚持,不能图一时之快,以防酿成大的事故,要稳扎稳打,工序衔接紧凑,有条不紊,一步一步的施工。台阶长度控制在2~3M,减少每次的开挖面积和土体暴露面积,防止土体塌落,每次开挖进尺要按刚架

的分布距离进行控制,一般不要超过80CM,该隧开挖进尺70CM,即及时进行支护作业。同时,下台阶要紧接上台阶施工,尽量缩短其间隔时间。

(2)开始进洞开挖,实施套拱方案。应先进行拱部注浆双排(或3排)小管棚超前支护,拱部先进洞,环形预留核心土开挖,每次进尺30CM,快速支立刚架,采用P43旧轨弯制,3榀/1M,与管棚钢管焊联,支护进尺80CM后,立即立模灌注砼,形成砼套拱,套拱伸出仰坡30~50CM。洞门仰坡要首先在进洞前按设计刷坡,干法打设钢管或钢筋锚桩(杆),挂设钢筋网,喷砼防护,并挖砌好排水沟,疏导水流。

(3)拱部预留核心土人工进尺开挖,充分发挥掌子面的约束作用,增强土体自稳能力。

(4)台阶分级与钢架节点位置高程一致,在刚架节点处打设锁脚锚杆,必要时及时在此位置加设临时横撑或临时仰拱,以抵抗内收敛,限制破坏变形。

(5)二、三台阶中部拉槽,进尺控制在3~5M,采用机械开挖严禁两边侧超挖,上台阶初期支护下落前保护襟边不小于80CM,当土体稳定性恶化,应适当放大。

(6)马口开挖要保证上面初期支护向前不小于5M,其布置和长度应结合地质情况、收敛变形值分析等因素进行设计,并严格掌握。马口开挖采取跳槽法进行,左右错开,至少保证3榀刚架错开距离,严禁对开马口,以避免掉拱事故。开挖利用风镐人工进行,严禁超挖。若片帮严重,可由上及下小步距分部开挖,随挖随护,及时打锚杆和喷壁面砼,封闭保护。每次马口开挖宽度一般1~3榀刚架范围内。回头马口必须待相邻边墙初期支护稳定后进行。

(7)施工时要特别注意拱脚与墙脚处断面,如超挖过大或片帮过多,应采用浆砌片石回填,严禁片石干码。如发现该处承载力不够,应立即加设锚杆或其他措施进行加固。

(8)仰拱开挖认真贯彻新奥法施工“紧封闭”的原则,应紧跟掌子面进行,仰拱紧跟既可保证受力闭合成环,同时减少水平收敛及沉降幅度,避免底部挤压隆起,必要时也可实施仰拱超前方案。当拱部及两侧边墙初期支护下落至底脚并达到设计强度即实施开挖,要快速施工,一气呵成,保证及早封闭。在开挖与灌注前,为防止边墙向内位移,宜加设临时型钢横梁顶紧。对于单线铁路隧道,根据跨度情况可一次挖成循环段,每循环段应控制在6M以内。若地质流塑软化严重,应进行向下注浆和锚杆加固或喷砼进行初期支护,分段开挖,进尺宜短,2~3榀刚架范围短循环段施工。仰拱中间大部机械开挖,严禁超挖,墙脚处人工风镐进行。

(9)避车洞开挖,一般在其位置两侧二次衬砌完成后进行,小避车洞人工风镐进行,大避车洞或会车洞应遵循正洞开挖与支护方案进行。入洞时,边缘应先弯制支立2~3榀刚架,间距宜小,不大于30CM,与正洞环向刚架焊联牢固后再向内开挖,可分两台阶或全断面一次挖够进行,进尺仍坚持“短”的原则,锚杆支护或超前支护同于正洞。应注意的是正洞掘进不预留避车洞位置,正常施作,待开挖避车洞时才割断和凿除边墙初期支护。

(10)施工中发现不安全因素时,应暂停开挖,加强临时支护,以便采取适应性的工序安排。

3.3支护安全技术

富含水纯土质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方法,按照新奥法原理设计,锚、网、喷支护,刚架全断面封闭,自进式注浆锚杆和双液小导管超前支护及流塑段管棚和预注浆加固,打设环向系统锚杆,挂钢筋网,喷射砼初期支护。应采取一切可利用手段保证掘进安全。

(1)初期支护紧跟开挖施工,快速工序施作,使围岩与锚喷支护及早共同作用,不产生松弛。

(2)如作业面涌水,采取埋设导水管进行疏导,滴水或渗透水小水流采取塞麻筋或竹片引流。大的涌水应采取预加固技术,进行有效的封堵和疏导。排水应一次性排至临时排水系统内,避免水浸泡土体。

(3)支护与开挖同步施工,分台阶支立和下落初期支护。刚架节点分3层设置,横向联结点分别位于拱脚、边墙中部及底脚,与仰拱刚架联结要及时、牢固。每台阶刚架落基点基底要密实,承载力不够及时锚杆加固,若悬空脱离,要塞填木板挤实挤紧。下台阶施工时,上台阶初期支护保护襟边不小于80CM,拉中槽时预留,机械施工严禁超挖。

(4)系统锚杆建议干法施工,一般情况下可利用风锤干打Ф22螺纹钢筋,根据围岩内部应变量测情况,该隧道的松动面位于围岩开挖面深3M左右,因此锚杆长度采用3.5M,系统锚杆打入土体后具“串葫芦”效应,增强土体整体性,提高围岩自撑能力。实践证明该法较为实用,抗拔力在土体围岩地质较好的情况下满足安全要求,施工快速,无污染。若土体软化严重,应当采用注浆或砂浆锚杆。锁脚锚杆也可如此采用,但应注意与刚架焊接要牢固,保证数量,倾角控制要准确。

(5)钢筋网挂设应在刚架临空侧,以保证与壁面足够空隙。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CM,与锚杆或刚架点焊要牢固。

(6)做好喷前壁面检查,清除欠挖部位及松动部位,特别是边帮胀松部位。

(7)严格潮喷工艺技术法则进行,保证拌合料质量,确保强度。喷射机压力以不大于0.2Mpa为宜,应分层喷设,每层厚度控制在8CM以内。

(8)若发现工作面有失稳现象,要立即进行封闭,采取喷砼或锚杆注浆,架立钢支撑等加强支护措施。

(9)超前支护严格设计参数和工艺技术法则,注意杆件数量,仰角准确,搭接长度,注浆质量等问题。以保证超前支护实施效果。

(10)充分认识初期支护质量保证对安全的重要性,要严密检验制度,确保支护设计参数和施作质量,要经常检查,及时修补空鼓、剥落部分,应急技术措施要及时跟上,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11)紧紧围绕“少挠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的新奥法原则,组织技术方案的制定、论证优化和执行,通过有效技术手段把这个原则认真贯彻的施工中去。

(12)洞内排水系统应进行铺砌,防渗防漏,从掌子面及时引出,保持洞内干燥、无水或少水,管理好施工用水,不使废水漫流,必要时可采用井点降水,将地下水降至底衬以下,以保施工顺利进行。

(13)量测和地质变化预报工作万万不可忽视。只有好的量测才能真正实现新奥法施工的精髓,才能通过科学的计算分析总结、制定出最安全、最经济的施工参数和方案选择,切忌把量测和地质变化预报流于形式。针对富含水黄土质软弱围岩这种类型隧道施工尚缺乏比较成功经验的情况,新松树湾隧道施工单位与科研院所进行了此类围岩隧道的《量测与开挖控制技术》实验研究,摸索饱合土隧道开挖后的力学变化规律,通过回归分析,利用三维数值技术建立了计算机模拟动态模型,让先进技术和科技创新指导施工,为该隧优质、高效的安全无事故贯通起了关键性作用。

3.4装碴与运输

(1)根据隧道长短、断面大小、施工方法、机具设备等确定好装碴与运输方案,与开挖掘进作业效率相匹配,提高效率,优化工序衔接,缩短工作时间,减少干扰,为保证安全创造良好环境。

(2)新松树湾隧道两端掘进,进口端1000多米采用无轨运输,机械装碴,由于单线隧道断面狭窄,根据我局开发的“仰拱防干扰平台”技术,进行合理改进,减少了工序干扰。隧内会车每300米就大避车洞位置设回车点1处。该方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基本消除了待工现象。

(3)洞内照明要充分,运输道路及时紧跟仰拱硬化,勤清理杂物与废水,保证道

路畅通。机械车辆启动要鸣笛,运输车辆严禁超载,洞内慢速行驶,保证机械设备运转良好。

(4)及时通风,免除灰尘、废气污染。

(5)严格遵守机械车辆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司机文明操作驾驶,机械回转提前疏散施工人员,做好线、管路和其他机具材料的防护和躲避,免除机械伤害。

3.5劳动保护与安全管理

遵守国家和行业安全法令、法规,认真按照《安全技术规则》组织施工,劳动保护按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要求进行,免除工人健康受到损害。安全管理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实施全员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套完善管理办法和制度,重点抓好落实和过程中的安全预防。

4 险情段及处理

险情段主要发生在DYK1600+841--+892段,主要原因是施工期正值雨季(2001年5、6月),降雨量较大,围岩软化,加之设计地质勘测探孔只有一个,多依赖既有隧道地质情况,结论失准,支护措施薄弱,由设计Ⅰ类围岩进入Ⅱ类后实际地质情况没有明显好转,但支护设计发生了较大消弱变化。此段初期支护完成后7天左右,两侧起拱线下2M 左右出现收敛突变,水平收敛30~70CM,并发展为初期支护断裂,缝宽最大30CM。出现变形后立即采取了措施,包括钢木临时支挡,隔段拆除初喷,侵限段增加自进式锚杆,重新支立加固,变更格栅刚架为型钢,缩小间距,应急隔段衬砌,加设钢筋网,变形量测延长时间为15—20天。通过处理和支护措施的变更,未出现塌方等事故,及时控制住了围岩变形恶化,经过1个多月的抢救处理,安全通过了此危险段,以后施工中均按变更后支护措施进行,未出现任何险情。由此得出体会:

(1)地质勘测要详细、全面,钻孔个数满足施工需要,必要时可在施工前或施工中补测。

(2)雨季施工应加强支护。

(3)此类围岩地质隧道建议加强初期支护安全储备,采用型钢刚架,发挥其刚度大、强度生效迅速的特点优势,尽量免除格栅刚架,及早变更。

(4)收敛及应力、应变量测频率加大,观测时间延长,一般12~15天。

(5)提高对水浸危害严重性的认识,技术措施紧随岩性变化,及时采取加强措施或提出变更。

5 结论

(1)该隧施工技术方案与安全控制技术科学合理,施工快速,安全可靠,方法简便、实用。

(2)应用先进技术,开展科技攻关与技术创新活动,是进行软弱、复杂地质条件隧道施工优质、高效、安全性的先决条件。

(3)安全管理一丝不苟,完善和配套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实施全员安全管理,重点抓好落实,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为安全施工生产创造了良好环境秩序,堵塞了因工作漏洞引发的安全事故。

(4)二次衬砌应紧跟,距离掌子面距离应控制在50M以内,最大不超过80M,尽量缩短初期支护暴露时间,必要时可隔段进行二衬。一般富含水纯黄土质地质条件下的初期支护7~15天即趋于稳定,二衬应在初期支护完成后15~20天内完成,最晚不要超过25天。值得注意的是此类围岩收敛稳定一段时间后还有可能发生一定的收敛变形,由于开挖后,土体内地下水丰富,松动区渗透系数增大,地下水重新渗集,应力二次重分布,当初期支护支撑能力已不能承受,甚至就会发生大的突变破坏,因此在初期支护第一次趋于稳定后要尽快进行二衬。

(5)由于土体围岩的地质特性,具崩解性和弱膨胀性,加之节理发达,裂隙水等地下水浸蚀作用,以及土体时间效应的不稳定性,施工中发生较多的片帮和小塌方,尚没有很好的经济合理的办法解决,给项目经济效益带来了一定损失,此问题值得探讨。

(2002年9月11日)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为加强隧道施工安全质量控制,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的精神,在认真执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的基础上,强调下列事项: 1、完善专项施工方案编审。隧道开挖和初期支护为高危险性项目,施工前施工单位要按高危险性分部工程的要求完成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的编审,并向我站书面报告。 2、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控量测。量测方案根据危险性较大项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程序报批;坚持每次开挖后对开挖工作面进行观察,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纪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见附件);对已支护地段的观察每天进行一次,主要观察围岩、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情况;监理单位隧道工程师及时对量测结果进行复核。观察中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立即报告业主,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3、加强超前地质预报。不良地质地段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在前期地质勘察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的地质条件,进而预测前方的不良地质以及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地质预测预报应作为必备工序纳入施工组织设计。 4、初期支护及时跟进。初期支护必须及时跟进,初喷混凝土必须在开挖面清理后第一时间完成,锚杆、挂网、钢架、复喷等初期支护工序施工全部完成距掌子面的距离,对Ⅳ级以下围岩不得超过一个开挖循环的长度,Ⅲ级以上围岩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放宽到10米;每个循环开挖前,上个循环的初期支护质量必须经过自检和监理抽检,质量 第 2 页共 4 页

黄土隧道施工要点

黄土地区隧道施工功法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0901班 黄松 学号090210127

黄土地区隧道施工功法 黄土隧道概述。黄土是第四系堆积的大陆沉积物,是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并有针状孔隙、垂直节理的特殊土。《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TBJ12-85) 将黄土划分为黄土和黄土质土两大类。按形成时代和结合工程建设的特点,又将黄土分为老黄土和新黄土、非湿陷黄土和湿陷黄土等。施工大断面黄土隧道时,由于黄土本身土体强度低、开挖过程中地层失去平衡内应力重新分布、施工振动、施工工艺不当等因素等影响,都会引起隧道围岩下沉、大变形或坍塌等严重后果,给隧道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隧道出口段实际黄土的地质情况及土层特性,为了预防在开挖过程中隧道的大变形和坍塌问题,采用台阶分布开挖法(又称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结合喷射砼及时封闭开挖面,用超前管棚(锚杆)支护、钢拱支撑、挂网、打锚杆等来加强土体强度及限制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实施短开挖,快循环来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并结合本隧道复合式衬砌设计情况及相应规范要求,参照我公司近年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特将施工过程的控制要点汇编如下,望各队、管理组严格遵照执行,确保庆兴隧道安全、优质、高效地施工。 施工方案的选定。应兴隧道按新奥法组织施工,严格遵循“超前探、管超前、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用先进量测技术取得围岩状态参数,通过对信息、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处理,判定地质变化,反馈于设计和施工,实行动态管理信息化施工。根据情况,明洞及洞口部分可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修边;下穿公路浅埋段采用大管棚法超前支护、公路面铺设厚钢板后,按交叉中隔壁(CRD)开挖法施工;洞内Ⅴ级黄土围岩采用预留核心土短台阶七部开挖法施工;Ⅳ级黄土围岩采用预留核心土台阶开挖法;斜井采用预留核心土短进尺全断面法;洞身开挖均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实施,出碴采用侧卸式装载机配合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衬砌采用整体液压衬砌台车,砼由自动计量拌合站拌合,运输罐车运输,输送泵泵送入模灌筑,二次衬砌全断面一次施作。 隧道施工应严格按照工程部下发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等技术文件内容规定,初期支护应紧跟开挖面及时施作,尽快封闭。 洞口工程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或土体。

黄土隧道施工工艺工法范文

黄土隧道施工工艺工法 为了预防在黄土中开挖隧道的大变形和坍塌问题,采用台阶分布开挖法(又称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结合喷射砼及时封闭开挖面,用超前管棚支护、钢拱支撑、挂网、打锚杆等来加强土体强度及限制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实施短开挖,快循环来减少对土体的扰动,是目前黄土隧道施工的较完整的方法。 1.施工方法及工艺要点 1.1根据工地实际情况,设计并施打超前管棚。钢管真径一般为ф60 mm,长4.5m,间距30cm,外插角20,首尾相接长度不少于1.5m。钢管内充填20号砼或者水泥砂浆。 1.2上半断面人工用风镐及电铲掏槽。掏槽宽度约1m,纵向掏槽深度每次约0.8m。 1.3开挖后立即射砼封闭断面。喷射4cm厚的20号砼,封闭开挖断面,以免孔隙水从断面处渗出,而使土体失稳。 1.4架钢拱及挂网。钢拱规格为Ⅰ20a,按设计断面计算用量。拱架之间的间距依每次开挖长度约为0.8m,每榀钢拱纵向用ф20钢筋连接,钢筋间距1.2m。管棚尾端焊接于拱架腹部,以增强共同支护作用。ф8钢筋网格间距为20cm×20cm。 1.5喷射砼填充钢拱间空隙。拱架与开挖轮廓之间的所有间隙用20号砼喷射充填密实,先喷拱架与轮廓之间空隙,再喷拱架,然后再喷拱架之间,直至喷到规定的厚度。 1.6按上述1-5的方式开挖5m左右后,开挖支撑掌子面的核心土支持部分。

1.7在上半断面初期支护稳定的条件下,开始开挖下半断面:首先通过在上半断面的钢拱的拱脚打注浆锚杆,以防止拱架及围岩变形与下沉。钻进后进行注浆,两侧以等间距各打5根锚杆。经过做试验,这样的锚杆与黄土结合后,抗拨力可达8t以上。 1.8开挖出碴完成后立即喷射砼封闭围岩,然后架钢拱支撑和挂网,经分层喷射砼直到设计厚度。再铺设土工布防水板,做二次衬砌。

隧道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隧道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第十二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第一节质量目标及质量方针 12.1.1质量目标 分项、分部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确保北京市结构“长城杯”。 12.1.2质量方针 兑现合同承诺,留下时代精品。 第二节质量管理组织及质量保证体系 12.2.1质量管理组织 质量管理组织见图12-1。 图12-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12.2.2质量保证体系 第三节检测、试验及措施 12.3.1检测、试验组织机构 1.开工前,在工地现场建立工地试验室,下设混凝土、钢材、土工、防水试验组和资料收集整理组。 2.试验室配备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负责试验工作,并接受

监理工程师的监督。 3.现场试验室主要负责现场材料进货检验、标识、抽样检验、配合比设计、强度、抗渗试验及现场质量控制与指导,并负责有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2.3.2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1.工地试验室按检测试验工作需要配置检测能力符合规定要求的检测试验设备和经资格认可的工作人员。 2.建立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周期检定校准制度,对已进行周期检定校准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标识,并建立台帐。妥善保存检验、测量提供准确可靠的测试数据。 3.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适用人员,对所适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填写适用维护保养记录,表明仪器状态。 4.发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偏离核准状态时,应评定已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并决定是否重新进行检验和试验。 12.3.3检验、试验 1.进货检验和试验 对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工程设备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不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或安装。 检验和试验工作流程见图12-3。

隧道工程关键部位质量控制

隧道工程关键部位质量控制 一、主要项目施工工艺及方法 (一)洞口施工 (1)洞口段采用边坡、仰坡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施工机械以挖掘机为主,尽量不采用爆破,保证不扰动原地层;洞口场地用装载机辅以推土机整平压实;遇坚硬石质地层采用破碎锤开挖, (2)边仰坡防护、边仰坡开挖按设计坡度一次整修到位,并分层进行边仰坡挂网喷锚防护,以防围岩风化,雨水渗透而坍塌,确保稳定。 (3)隧道洞门在进洞施工正常后,适时安排施工。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及洞口美化等条件。进洞施工前,先将洞外排水系统做好,再进行洞门施工,以防对洞门造成威胁。 (4)明洞拱、墙与洞内相邻的拱、墙衬砌时,应同时施工连成整体; (5)洞门及洞口附近的排水、截水设施应配合洞门施工尽早做好,并与洞外排水系统连通,以免地表水冲刷坡面。 (6)洞门仰坡和边坡宜在进洞前刷好,坡度的施工允许偏差为5%; (二)明洞 (1)明洞基础施工(出口端) ①明洞边墙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遇有地下水

时,须将地下水引离边墙基础。 ②凹形地段或外墙深基部分,施工时本着先难后易的原则,可先开挖、砌筑最低凹处,逐步向两端进行,以利于施工。 ③边墙基础挖至设计标高后,核对地质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④若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可考虑采用沉井基础或挖孔桩基础进行地基加固。 ⑤明洞开挖前,预先做好洞顶防水、排水设施,防止地面水冲刷而导致边坡、仰坡落石、塌方。施工计划安排时,也应合理避开雨季施工。 (2)边墙施工 架立支架、绑扎钢筋。支架采用20号工字钢作支柱、横梁及纵梁,斜撑、纵向连接、横向连接均采用角钢,各连接头均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内模采用定型钢模板,外模和挡头板模板采用定制的木模加钉铁皮,挡头板内,外弧线在现场按实际比例放样后,精确加工。泵送砼灌注,灌注时其模板支撑必须牢靠,防止跑模造成砌衬侵入限界。 (3)拱圈施工 ①拱架一般在立柱上架设,立柱基底坚实,若在松软路肩上,则设纵向卧木,并将各立柱纵向联结成整体。 ②拱架采用特制大跨度钢拱架,组合钢模安装拱部内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以配合全线工程一次成优为目标,以落实质量责任、健全管理制度为根本,强化过程控制,并配以奖惩办法为手段,坚决克服质量通病,确保工程内实,修建质量高、环保优的大包电气化改造工程。 2、要从“以人为本、服务运输、系统优化”上建立全新的质量理念,实行工程质量保修制度。为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实现工程一次成优的目标、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3、质量目标 ①、全部工程达到国家及铁道部现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并满足按设计速度开通的要求。 ②、全线工程一次成优,并确保部优,争创国优。 ③、杜绝重大质量事故。 ④、单位工程验收合格率100%。 ⑤、全线环保水保达标。 ⑥、竣工文件真实可靠、规范整齐,实现一次验收交接。 二、质量保证体系及制度 1、质量保证体系 (1)、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进行质

量管理,做到从资源投入和程序上保证工程质量。 (2)、健全质量管理管理,严格在质量保证体系下进行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图见下图 质量保证体系图

2、质量保证制度 (1)、严格执行质量自检制度。施工中每一道工序工班都必须自检,自检合格后,上报作业队复检。 (2)、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充分做好质量自检工作的同时,有专职质检工程师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对工程进行的质量监督检查。自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隐蔽工程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后隐蔽。 (3)、严格执行质检工程师“一票否决权”制度。作业队设专职质检工程师,班组设兼职质检员。保证施工作业始终在质检人员的严格监督下进行。质检工程师有质量否决权,发现违背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规则、规范及技术交底施工,使用材料半成品及设备不符合质量要求者,有权制止,必要时下停工令,限期整改并有权进行处罚。 (4)、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制。把施工图审签制,技术交底制,测量复核制,质量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安全质量检查评比奖罚制,验工计量质量签证制,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制,质量事故(隐患)报告处理制等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具体到施工中,并落实到工班,使质量控制做到干群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5)、实行质量责任制,逐级落实到工班,责任到人。建立质量奖罚制度,明确奖罚标准,做到奖罚分明,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控制要点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77025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控制要点标 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控制要点标 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施工场地应作出详细的部署和安置,出碴、进料及材料堆放场地应妥善布置,弃碴场地应设置在不堵塞河流、不污染环境、不毁坏农田的地段。对风、水、电、路等设施作出统一安排,并在进洞前基本完成。 2进洞前应先做好洞口工程,稳定好洞口的边坡和仰坡,做好天沟、边沟等排水设施,确保地表水不致危及隧道的施工安全。 3隧道施工的各作业队、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并将施工、安全等情况记载于交接班

隧道工程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工程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施工质量控制要以设计为依据、以施工技术指南为规范、以验收标准为目标,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施工阶段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 施工过程中,工序质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质量控制程序: 1.制定质量控制计划 2.选择质量控制点 3.确定控制点的质量要求 4.对控制点进行检测 5.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的一般做法: 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一、洞口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目标 隧道洞口边、仰坡土石方开挖及防护工程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环境保护、 水利保持有关规定。 (二)施工控制要点: 1.边、仰坡应自上往下分层开挖,不得采用洞室爆破,开挖后要及时进行 防护。 2.边、仰坡地质条件不良时开挖前要采取稳定加固措施。 3.边、仰坡周围的排水沟、截水沟应在边、仰坡开挖前修建完成。 4.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后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 危石。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 5.隧道洞门及洞口段衬砌应尽早施工以保证洞口边、仰坡稳定。 6.隧道洞门和缓冲结构的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 7.隧道洞门两侧的混凝土浇筑与背后回填应对称进行,不得对拱、墙衬砌 产生偏压。 二、洞身开挖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目标 不欠挖,少超挖,表面平顺,无明显凹凸现象。 允许超挖值(mm): 隧道允许欠挖值: 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

部分侵入衬砌。 (二)超欠挖控制要点 1.开挖方法的选择 2.开挖轮廓线的定位 3.钻爆设计及优化 4.钻爆作业 5.光面爆破效果控制 钻爆设计: 1)合理确定炮眼(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间距、深度、斜率和 数目,钻爆器材、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钻 眼机具和钻眼要求。 2)有效的控制超、欠挖,应从钻孔精度、爆破参数的选择及对地质 变化的适应性、爆破器材和装药结构的选择等方面不断改进,采 取一炮一分析制度,根据爆破效果,不断优化钻爆设计,把钻爆 设计与地址变化有机结合在一起。 钻爆作业控制: 1)钻爆作业必须按照钻爆设计进行钻眼、装药、网路接线和起爆。 2)炮眼的深度和斜率应符合钻爆设计: 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不大于3cm,眼底深度误差不得大于5cm;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5cm;周边眼眼口 误差不得大于3c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3~5cm。 当采用凿岩机钻眼时,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深度误差不得大于5cm;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10cm; 周边眼眼口位置误差不得大于5c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 线15cm。 3)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的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眼应加深 10~20cm,以保证掏槽效果和掌子面的平整。 4)每次开挖后均要用激光限界检测仪对开挖面尺寸进行检测,及时 检查出欠挖面并进行处理,保证隧道开挖断面不侵限。 光爆效果控制: 1)要合理确定周边眼间距与抵抗线的相对距离,通过减小周边眼间 距和抵抗线,提高光面爆破效果。 2)控制周边眼装药集中度和装药结构,集中度太大易造成超挖,太 小会造成欠挖;炮孔装药应均匀分布,眼底适当加强。 3)严格控制开挖轮廓线和炮眼布设精度。 (三)塌方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1.塌方主要原因: 1)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原有支护措施不当。 2)支护的不及时、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围岩风化严重、变形失稳。 3)通过断层,突然遇到较高水压富水洞段,地下水向洞室内漏出, 淘空了断层构造带中破碎岩体和填充物。 4)由于岩层产状不利或因岩爆等诸多地质原因。 5)一般情况下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因素。 2.控制掌子面塌方的措施

隧道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隧道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培训内容: 一、一般规定 二、开挖、凿孔及爆破安全控制要点 三、洞内运输安全控制要点 四、支护安全控制要点 五、衬砌安全控制要点 六、通风及防尘安全控制要点 七、照明、排水及防火安全控制要点 八、风险告知 一、一般规定 1、施工场地应作出详细的部署和安置,出碴、进料及材料堆放场地应妥善布置,弃碴场地应设置在不堵塞河流、不污染环境、不毁坏农田的地段。对风、水、电、路等设施作出统一安排,并在进洞前基本完成。 2、进洞前应先作好洞口工程,稳定好洞口的边坡和仰坡,作好天沟、边沟等排水设施,确保地表水不致危及隧道的施工安全。 3、隧道施工的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并将施工、安全等情况记载于交接班的记录簿内。工地值班负责人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 4、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5、遇有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时,应按照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先护顶、强支护、早衬砌的原则稳步前进。如设计文件中指明有不良地质情况时,必要时应进行超前钻孔,探明情况,采取预防措施。 二、开挖、凿孔及爆破安全控制要点 1、开挖及凿孔 1)开挖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检查支护是否牢固,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定,如有松动的石、土块或裂缝应先予以清除或支护。 2)机械凿岩时,宜采用湿式凿岩机或带有捕尘器的凿岩机。 3)站在碴堆上作业时,应注意碴堆的稳定,防止滑坍伤人。

4)风钻钻眼时,应先检查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完好;管子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漏风;钻杆有无不直、带伤以及钻孔堵塞现象;湿式凿岩机的供水是否正常;干式凿岩机的捕尘设施是否良好。不合要求者应予修理或更换。 5)带支架的风钻钻眼时,必须将支架安置稳妥。风钻卡钻时应用板钳松动拔出,不可敲打,未关风前不得拆除钻杆。 6)电钻钻眼应检查把手胶套的绝缘和防止电缆脱落的装置是否良好。电钻工必须手戴绝缘手套,脚穿绝缘胶鞋,并不得用手导引回转钢钎,不得用电钻处理被夹住的钎子。 7)在工作面内不得拆卸、修理风、电钻。 8)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2、爆破 1)装药与钻孔不宜平行作业。 2)爆破器材加工房应设在洞口50m以外的安全地点。严禁在加工房以外的地点改制和加工爆破器材。 3)爆破作业和爆破器材加工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服。 4)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应撤离现场,其安全距离为: (1)独头巷道不少于200m; (2)相邻的上下坑道内不少于100m; (3)相邻的平行坑道,横通道及横洞间不少于50m; (4)全断面开挖进行深孔爆破(孔深3-5m)时,不少于500m。 5)洞内每天放炮次数应有明确的规定,装药离放炮时间不得过久。 6)装药前应检查爆破工作面附近的支护是否牢固;炮眼内的泥浆,石粉应吹洗干净;刚打好的炮眼热度过高,不得立即装药。如果遇有照明不足,发现流砂、流泥未经妥善处理,或可能有大量溶洞涌水时,严禁装药爆破。 7)洞内爆破不得使用黑色火药。 8)火花起爆时严禁明火点炮,其导火索的长度应保证点完导火索后,人员能撤至安全地点,但不得短于1.2m。 一个爆破工一次点燃的根数不宜超过5根。如一人点炮超过5根或多人点炮时,应先点燃计时导火索,计时导火索的长度不得超过该次被点导火索中最短导火索长度的1/3。当计时导火索燃烧完毕,无论导火索点完与否,所有爆破工必须撤离工作面。 9)为防止点炮时发生照明中断,爆破工应随身携带手电筒.严禁用明火照明。 10)采用电雷管爆破时,必须按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的有关规定进行,并应加强洞内电源的管理,防止漏电引爆。装药时可用投光灯、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要点[全面]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要点 1审核方案,检查“三通一平”和各种设备准备情况 重点审核隧道场地布置方案、地方料使用情况、交通运输状况、电力、通讯、供水、进场施工设备和检测设备; 1.1审核重点隧道施工场地总布置图方案 施工场地布置应结合工程规模、工期、地形特点、弃渣场和水源等情况,本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合理布置、统筹安排的原则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 (1)以洞口作业区为中心布置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应事先规划,分期安排,并减少与现有道路交叉和干扰. (2)长隧道洞外应有大型机械设备安装、维修和存放的场地. (3)机械设备、附属车间、加工场应相对集中.仓库应靠近公路,并设有专用线. (4)合理布置大堆材料(砂石料)、施工备品及回收材料堆放场地的位置. (5)生活服务设施应集中布置在宿舍、保健和办公室用房的附近,洞口段为不良地质时,不应在洞顶修建房屋高压水池和其他建筑. (6)运输便道、场区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等,应统一规划,做到合理布局、形成网络. (7)危险品库房按有关规定办理. (8)检查开工准备条件,审批开工报告. 1.2对地方料的使用进行审核 (1) 审查进场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建设单位供应的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原材料,检查采购合同复印件、生产厂家资质证明等. (2) 通过外观检查、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等方式,按现行“验标”的规定对实物进行检查验收. (3) 检查原材料存放.要求施工单位对原材料进场时间、产地、数量、批次、品种、规格和检验情况分别作出明显标识. 1.3交通运输状况 对重点隧道洞口施工作业区的交通运输状况进行审核,重点审核运输方式、运输道路、运输路线、运输管理及运输设备满足施工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中的相互干扰. 1.4电力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 控制要点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一、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控制要点 (一)、隧道工程施工一般安全措施 1、隧道施工应做好施工前期准备,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结合地形、地质等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合理安排施工。 2、隧道施工各班组,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内容包括施工情况及有关安全事宜及措施,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本上。每班开工前未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状况,不得施工。 3、在软岩或不良地质的隧道中,施工前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并遵守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衬砌、先护顶等小循环的施工原则。 4、施工中应加强对围岩及支护的检查和监测,如发现险情,必须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现场负责人,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情况危险时,应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区,同时立即向上级报告。 5、进入隧道工地必须按规定配带好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6、进洞前应做好边仰坡防护和排水设施。 (二)、临时及辅助设施安全要求 1、临时设施平面布置应满足消防安全要求,布置科学,间距

合理,交通便利,施工、生活区域明显分开,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设置适用足够的灭火器材。 2、临时道路在险峻处应设立防护石墩和安全标志。 3、临时供电设施及线路应满足用电规范要求,主线、支线走向流畅,电线接头、闸刀应安装牢固,禁止使用裸线和裸体开关,动力机械应设立安全防护,电动工具应加强检查。彻底杜绝非电工私拉私接电线、电器现象。 4、压力容器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三)、消防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防火设备布置满足消防安全要求。 2、对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贮存和使用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非专职人员不得接触此类物品,防止发生人为事故。 3、生活区及工地机电设施,设置接地避雷击装置,每年雷雨季节来临前进行接地检查。 4、定期进行防火教育,杜绝职工使用电炉,乱扔烟头等不良习惯。 5、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更换消防器材,消除火灾隐患。 6、隧道中不得存放汽油、柴油及其它易燃品。 (四)、洞口工程 1、洞口路基及边坡、仰坡断面应自上而下开挖,一次将土方

矿山法区间隧道工程质量控制定稿版

矿山法区间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矿山法区间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矿山法区间隧道主要包括洞孔工程、竖井及横通道、洞深开挖、主体结构、防水和排水、附属等工程。 一、洞口工程控制要点 洞口工程包括:洞口开挖、洞口钢筋、洞口模板、洞口混凝土、洞口防护(包括但不限于锚网喷、气体) (1)洞口开挖(《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①洞口边仰坡边缘线5-10米范围设置截水沟,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②洞口边坡、仰坡土石方的开挖应减少对岩、土体的扰动,严禁采用大爆破;边坡和仰坡上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以及边坡和仰坡上的浮石、危石要清除或加固,坡面凹凸不平应予整修平顺。 ③应在进洞前按设计要求对地表及仰坡进行加固防护;松软地层开挖边、仰坡时,宜随挖随支护,随时监测、检查山坡稳定情况。当洞口可能出现地层滑坡、崩塌时,应及时采取预防和稳定措施稳定坡体、确保施工安全。 ④洞口仰坡上方洞身范围内禁止修建施工用水池。 ⑤隧道排水应与洞外排水系统合理连接,不得侵蚀软化隧道和明洞基础,不得冲刷洞口前路基边坡及桥涵锥坡等设施。 ⑥?洞口边坡及仰坡采用明挖法施工,自上而下分阶段、分层进行开挖。第一阶段挖至设计临时成洞面,并视围岩情况,结合暗洞开挖方法,预留进洞台阶;第二阶段开挖其

余部分,形成永久边仰坡。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洞口有邻近建(构)筑物时,应采取微震控制爆破。 ⑦洞口永久性挡护工程应紧跟土石方开挖及早完成。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⑧进洞前应完成应开挖的土石方,废弃的土石方,应堆放在指定的地点,边坡、仰坡上方不得堆置弃土、石方。 (2)洞口钢筋(《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①衬砌钢筋的规格、型号、机械性能、化学成分、可焊性等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钢筋进场后必须进行复检、抽样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②钢筋弯曲应采用冷弯,不允许热弯。同时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锈蚀、油污。 ③钢筋焊接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在正式焊接前,必须按实际施工条件焊接试样进行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焊接施工。 ④焊接接头距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也不应位于构件最大弯距处。 ⑤钢筋交叉点应用铁丝全部绑扎牢固,至少不少于90%,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及误差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⑥钢筋在隧道内衬砌工作面焊接施工时必须设必要的防护措施,严禁钢筋绑扎、焊接损伤防水层。钢筋加工完成后,必须对衬砌区的防水层认真检查,重新验收,确保无损伤后进行施工,否则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⑦衬砌钢筋之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错开距离为35d(d为钢筋直径),且不少于50cm。受力钢筋接头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百分率为:受拉区

黄土隧道施工专项方案

目录

黄土隧道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新建隧道延长米/5座,占管段长度的%,前岭隧道长1807m,是管段内控制性工程; 工程地质条件 1)地层岩 地表为厚度不等的Q1~3的黄土质土,硬塑,局部可见成层分布的姜石。本段下伏为E泥质粉砂岩及含砾砂岩,其下为Z细晶白云岩,细晶~中晶结构,薄~中厚层,夹有燧石条带,产状较为稳定。 2)地质构造 测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具有典型的地台双层结构:结晶基底和盖层。基底岩浆活动频繁,变质变形强烈复杂。由于盖层厚度差异较大,该段隧道仍有穿过基底地层及其构造带的可能。 3)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地震动反应谱周期。 4)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黄土遇水易湿陷,该段表层饱和砂质黄土,可能会液化。 工程水文条件 1).地表水 本工区范围属黄河流域洛河水系,洛河为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洛南县,呈西东流向,经洛南、卢氏、洛宁、宜阳、偃师等在偃师槐庙村与伊河相会,形成伊洛河,后经巩义市神堤村汇入黄河,总流域面积18881km2,干流长,河道平均比降%。洛河卢氏县境内长113km,控制流域面积2425km2,主河床平均比降%,本工区跨越的主要河流有洛河、范里河、文峪河等。 区域内河谷的特点是落差大,水流急,弯曲度大,峡谷河段长,支流多,水量分布不均,且随季节性变化很大。经调查,旱季沟谷多水流小甚至断流,洪水季节水量大,甚至出现山洪,据当地老百姓讲,洪水期豫西大峡谷水面将高于地面2m以上。 2).地下水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按其赋存空间及区内地层岩性及构造可分为:可溶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含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等类型,各地下水类型的主要特征详述如下: (1)岩溶水 分布于隧道可溶岩段,赋存于裂隙、溶隙及溶洞中,由于地层主要为白云石大理岩,岩溶裂隙及溶洞弱发育,岩溶裂隙连通性稍差,岩溶水整体水量不大。 (2)风化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强风化的基岩裂隙中,岩体受风化影响而破碎,透水性较强,含水较均一,水量总体较小,一般风化裂隙水在地表0~30m深较发育,出口附近花岗岩埋深较浅段地层内的裂隙水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大。(3)构造裂隙水 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之中,主要分布于沿线的断层带附近及深部地区,随着深度的增加,裂隙的张开程度及连通性逐步减弱,其含水性随之逐步降低,其含水性具有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的特点。深部主要为沿着部分张开构造裂隙或断层带脉状裂隙水。 编制依据 (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7-2003;

隧道二衬质量控制措施

陕西华通公路工程公司 307省道柞水小岭梁隧道工程SD合同段隧道二衬施工专项质量控制措施 陕西华通公路工程公司 307省道柞水小岭梁隧道工程SD 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6年2月

隧道二衬施工专项质量控制措施 一、概述 1、隧道衬砌要遵循“仰拱超前、墙拱整体衬砌”的原则,初期支护完成后,为有效地控制其变形,仰拱尽量紧跟开挖面施工,仰拱施作完成后,尽早人工铺设防水板,绑扎钢筋后,采用液压整体式衬砌台车进行二次衬砌,采用拱墙一次性整体灌注施工。混凝土在洞外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 2、本合同段隧道衬砌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P37(衬砌厚度55cm钢筋砼,V级围岩加强) P41(衬砌厚度45cm钢筋砼,V级浅埋) P45(衬砌厚度45cm钢筋砼,V级深埋) P49(衬砌厚度55cm钢筋砼,V级深埋破碎) P53(衬砌厚度40cm,Ⅳ级一般) P57(衬砌厚度35cm,Ⅲ级) 3、隧道模筑衬砌混凝土灌注采用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一次施工长度12m,砼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输送泵灌注,机械振捣。二、目的 明确本标段隧道二次衬砌施工作业的基本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通过交底使技术人员掌握相关的施工方法、技术标准和注意事项等。 三、内容 (一)二衬工序内容: 测量放线、轨道铺设、台车及模板就位、基仓清理、涂脱模剂、安装挡头板及止水条(带)、预埋件安装、灌筑前检查验收、输送管路安装及输送泵运转调试、混凝土拌和、运输、泵送入模、捣固、拆模、养生。 (二)施工要点 防排水验收——衬砌钢筋安设——预埋件安设——衬砌施工准备工作——铺设枕木——衬砌台车就位——测量检查——模板支立加固——砼灌注——养护拆模 1、防水材料安装 (1)二衬无渗漏水施工方法严格遵循“以排为主,防排结合,多道设防,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一、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控制要点 (一)、隧道工程施工一般安全措施 1、隧道施工应做好施工前期准备,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结合地形、地质等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合理安排施工。 2、隧道施工各班组,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内容包括施工情况及有关安全事宜及措施,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本上。每班开工前未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状况,不得施工。 3、在软岩或不良地质的隧道中,施工前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并遵守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衬砌、先护顶等小循环的施工原则。 4、施工中应加强对围岩及支护的检查和监测,如发现险情,必须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现场负责人,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情况危险时,应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区,同时立即向上级报告。 5、进入隧道工地必须按规定配带好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6、进洞前应做好边仰坡防护和排水设施。 (二)、临时及辅助设施安全要求 1、临时设施平面布置应满足消防安全要求,布置科学,间距合理,交通便利,施工、生活区域明显分开,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设置适用足够的灭火器材。 2、临时道路在险峻处应设立防护石墩和安全标志。 3、临时供电设施及线路应满足用电规范要求,主线、支线走向流畅,电线接头、闸刀应安装牢固,禁止使用裸线和裸体开关,动力机械应设立安全防护,电动工具应加强检查。彻底杜绝非电工私拉私接电线、电器现象。 4、压力容器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三)、消防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防火设备布置满足消防安全要求。 2、对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贮存和使用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非专职人员不得接触此类物品,防止发生人为事故。

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注意事项

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注意事项 一、从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法方面来分析质量控制 本项目隧道均采用新奥法设计和施工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岩体力学的理论,通过对隧道围岩的超前雷达地质预报、量测监控,采用新型的支护结构,尽量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指导隧道设计和施工的方法。其特点是在开挖面附近及时施做密贴于围岩的薄层柔性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必要时施做超前支护(如超前锚杆、注浆小导管、管棚等),以便控制围岩的变形和应力释放,从而在支护和围岩的共同变形过程中调整围岩应力重分布而达到新的平衡,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围岩的固有强度和利用其自承能力。 作为新奥法最重要的手段超前雷达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必须通过这些手段比较准确做好围岩级别判定和事前调查,科学合理的决定以下四个方面:一、开挖方法;二、支护的布设及支护的最适宜时机;三、是否设置仰拱及设置的时间和方法;四、是否采用辅助施工方法及其种类。从隧道新奥法设计和施工理念的原理及特点可以看出:超前雷达地质预报、施工监控量测必须真实、准确及时,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科学合理的评价隧道围岩的级别、判定设计的合理性,从而决定是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这是确保隧道施工质量的一个根本条件。为此,隧道施工质量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选择专业的且具有相应资质的监控单位对隧道进行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同时施工单位也要进行相应的监控量测工作; 2、按照超前雷达地质预报能预测的范围做好每一期地质预报,比较准确的判定围岩级别,通过地质预报检查或复核设计的合理性,然后严格按照设计施工,确保质量; 3、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监控量测的手段和方法及时、全面而真实的进行隧道的监控量测工作,并搞好相应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4、通过上面两个手段的实施,互相验证,更加完善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从而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控制施工质量。 二、从施工过程中控制工程质量

黄土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建筑组织设计施工项目方案建筑方案

黄土隧道施工 为了预防在黄土中开挖隧道的大变形和坍塌问题,采用台阶分布开挖法(又称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结合喷射砼及时封闭开挖面,用超前管棚支护、钢拱支撑、挂网、打锚杆等来加强土体强度及限制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实施短开挖,快循环来减少对土体的扰动,是目前黄土隧道施工的较完整的方法。 1.施工方法及工艺要点 1.1根据工地实际情况,设计并施打超前管棚。钢管真径一般为ф60 mm,长4.5m,间距30cm,外插角20,首尾相接长度不少于1.5m。钢管内充填20号砼或者水泥砂浆。 1.2上半断面人工用风镐及电铲掏槽。掏槽宽度约1m,纵向掏槽深度每次约0.8m。 1.3开挖后立即射砼封闭断面。喷射4cm厚的20号砼,封闭开挖断面,以免孔隙水从断面处渗出,而使土体失稳。 1.4架钢拱及挂网。钢拱规格为Ⅰ20a,按设计断面计算用量。拱架之间的间距依每次开挖长度约为0.8m,每榀钢拱纵向用ф20钢筋连接,钢筋间距1.2m 。管棚尾端焊接于拱架腹部,以增强共同支护作用。ф8钢筋网格间距为20cm×20cm。 1.5喷射砼填充钢拱间空隙。拱架与开挖轮廓之间的所有间隙用20号砼喷射充填密实,先喷拱架与轮廓之间空隙,再喷拱架,然后再喷拱架之间,直至喷到规定的厚度。 1.6按上述1-5的方式开挖5m左右后,开挖支撑掌子面的核心土支持部分。 1.7在上半断面初期支护稳定的条件下,开始开挖下半断面:首先通过在上

半断面的钢拱的拱脚打注浆锚杆,以防止拱架及围岩变形与下沉。钻进后进行注浆,两侧以等间距各打5根锚杆。经过做试验,这样的锚杆与黄土结合后,抗拨力可达8t以上。 1.8开挖出碴完成后立即喷射砼封闭围岩,然后架钢拱支撑和挂网,经分层喷射砼直到设计厚度。再铺设土工布防水板,做二次衬砌。 2.施工工艺流程图

重点工程暗挖隧道质量控制措施

重点工程暗挖隧道质量控制措施 1技术措施 (1)隧道洞口施作,尽量避开雨季,优先做好洞口排水系统,仰坡进行喷锚支护和必要时进行地表预加固,施工时采取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衬砌紧跟,加强工序衔接和工艺控制,确保洞口围岩稳定,洞门及时修筑,安排在冬季、雨季前完工,增强洞口稳定。 (2)隧道施工主要抓住“光面爆破、喷锚支护、围岩量测、整体衬砌”四个环节,同时规范各工序的技术质量和安全标准。 (3)隧道开挖支护 隧道开挖前,根据隧道设计定型图、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案和方法、机械配置及爆破器材等进行钻爆设计。 A、开挖过程中遇到破碎、软弱围岩地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加强支护,缩短进尺。 B、严格控制超欠挖,施工中根据不面的围岩,采取相应的控制爆破技术,确保爆破效果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中记录好围岩与爆破参数、爆破效果,以便及时调整后续爆破参数,使爆破对围岩产生的震动影响减少到最低,超挖部分用与设计同级混凝土回填。 C、在喷锚施工时,采用湿喷工艺,配料中加硅粉和高效减水剂,以减少回弹率,保证喷混凝土质量;锚杆钻进时,尽量垂直于岩面,深度满足设计要求,注浆要饱满,以保证锚杆锚固质量。 ⑷隧道衬砌 A、洞口工采取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衬砌紧跟的原则施工,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及早支护衬砌,确保围岩的稳定。 B、衬砌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站搅拌,混凝土输送泵输送,确保衬砌混凝土的整体性和密实度。 C、为防止隧道底基岩弱化,仰拱施工要提前,先于边墙衬砌施工。 ⑸隧道施工防排水 A、防水板铺设前,严格检查喷射混凝土层面,表面的锚杆头或钢筋头全部切除,对凸凹不平部位进行修凿、喷补,使混凝土表面平顺。 B、防水板按环向铺设,粘接工序与固定工序应紧密配合,确保粘接工艺和粘接量。 C、挂设防水板工作面应与开挖工作面保持爆破安全距离,确保防水板挂设安全。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要以设计为依据、以施工技术指南为规范、以验收标准为目标,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施工阶段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 施工过程中,工序质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质量控制程序: 1.制定质量控制计划 2.选择质量控制点 3.确定控制点的质量要求 4.对控制点进行检测 5.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的一般做法: 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一、洞口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目标 隧道洞口边、仰坡土石方开挖及防护工程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环境保护、水利保持有关规定。 (二)施工控制要点: 1.边、仰坡应自上往下分层开挖,不得采用洞室爆破,开挖后要及 时进行防护。 2.边、仰坡地质条件不良时开挖前要采取稳定加固措施。 3.边、仰坡周围的排水沟、截水沟应在边、仰坡开挖前修建完成。 4.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后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 处理危石。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 5.隧道洞门及洞口段衬砌应尽早施工以保证洞口边、仰坡稳定。 6.隧道洞门和缓冲结构的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 7.隧道洞门两侧的混凝土浇筑与背后回填应对称进行,不得对拱、 墙衬砌产生偏压。 二、洞身开挖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目标 不欠挖,少超挖,表面平顺,无明显凹凸现象。 允许超挖值(mm):

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侵入衬砌。 (二)超欠挖控制要点 1.开挖方法的选择 2.开挖轮廓线的定位 3.钻爆设计及优化 4.钻爆作业 5.光面爆破效果控制 钻爆设计: 1)合理确定炮眼(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间距、深度、 斜率和数目,钻爆器材、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 序,钻眼机具和钻眼要求。 2)有效的控制超、欠挖,应从钻孔精度、爆破参数的选择 及对地质变化的适应性、爆破器材和装药结构的选择等方面不断 改进,采取一炮一分析制度,根据爆破效果,不断优化钻爆设计, 把钻爆设计与地址变化有机结合在一起。 钻爆作业控制: 1)钻爆作业必须按照钻爆设计进行钻眼、装药、网路接线 和起爆。 2)炮眼的深度和斜率应符合钻爆设计: 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不大于3cm,眼底深度误差不得大于5cm; 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5cm;周边眼眼口误差不得 大于3c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3~5cm。 当采用凿岩机钻眼时,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深度误差不得大于5cm;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10cm;周边眼 眼口位置误差不得大于5c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5cm。 3)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的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 眼应加深10~20cm,以保证掏槽效果和掌子面的平整。 4)每次开挖后均要用激光限界检测仪对开挖面尺寸进行 检测,及时检查出欠挖面并进行处理,保证隧道开挖断面不侵限。 光爆效果控制: 1)要合理确定周边眼间距与抵抗线的相对距离,通过减小 周边眼间距和抵抗线,提高光面爆破效果。 2)控制周边眼装药集中度和装药结构,集中度太大易造成 超挖,太小会造成欠挖;炮孔装药应均匀分布,眼底适当加强。 3)严格控制开挖轮廓线和炮眼布设精度。 (三)塌方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1.塌方主要原因: 1)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原有支护措施不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