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3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3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3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3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实施:在________的领导下,________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________。

(3)意义:促进了________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2.苏联的成立

(1)时间:__________年底。

(2)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盟共和国:当时加入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个,后来扩大到__________个。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背景:1924年__________逝世后,苏联人民在__________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

2.成就

(1)经济建设:

①工业:_______~1937年,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__________,苏联由传统的__________国变成强盛的__________国。

②农业:加快实现农业__________的步伐。

(2)政治建设:__________年通过新宪法。

①背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________和农业________。

②内容:宣布苏联是“__________”。

③影响:标志着苏联__________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即“__________”。

3.“斯大林模式”

(1)背景:“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__________包围,国内__________、__________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2)评价:

①积极作用:“斯大林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苏联工业化和国防力量的增强发挥过积极的作用。②弊端:第一,优先发展__________,使__________和__________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__________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__________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__________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答案: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2)列宁1921 商品经济(3)国民经济

2.(1)1922 (2)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3)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15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列宁斯大林

2.(1)1928 重工业农业工业集体化(2)1936 工业化集体化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斯大林模式

3.(1)帝国主义经济文化(2)重工业农业轻工业计划经济农业产量经济效益

【问题1】自十月革命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

探究:(1)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将银行、铁路、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2)从1918年开始,为击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新政权,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4)1928年实行计划经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如农、轻、重比例失调。

【问题2】有人说,“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有人说,“斯大林模式”导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你如何评价这一模式?

探究:一方面,“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因此,它在一定阶段内发挥过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斯大林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具体表现在三点:①权力过于集中,民主太少,领导干部易于脱离群众,不可避免地造成管理机构庞大和滋生官僚主义,以至难以防止国家机构的官僚化。②地方上被统得太死,不利于发挥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差。③经济上各部门发展比例严重失调,忽视了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工业部门的发展。

一、选择题

1.当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时,有人曾向列宁提出建议,必须发展商品经济。1921年3月,俄共“十大”通过了列宁的提议,决定()。

A.实施新经济政策B.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

C.颁布新宪法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苏联的成立D.第一个五年计划

3.苏联成立的时间是()。

A.1920年 B.1921年C.1922年D.1936年

4.填空游戏: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下列图表,如果请你将空缺的表格填写完整,你会填写(

A.波黑 B.乌克兰C.南斯拉夫 D.哈萨克斯坦

5.1928年后,苏联为实现工业化重点发展的是()。

A.农业B.重工业C.轻工业D.商业

6.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苏联的建立

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新宪法的制定

二、材料分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

苏维埃俄国农业总产值在1925~1926年度约为97.46亿战前卢布,而1913~1914年度为102.25亿战前卢布。1925年全国谷物生产达到45亿普特,超过了一战前10年的年平均收获量,战前10年全国的平均收获量约为40亿普特。1921~1922年度苏俄的粮食采购量是3 814.07万公担,而1925~1926年度增加了133%以上……资本主义主要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国),为了使农业达到战前水平,花了10年以上的工夫:德国在10年之内才把主要谷物作物的产品增加了21%,法国甚至于到1931年还没有恢复到战前水平。但苏维埃俄国在5年内就把谷物产品增加了77%。——《苏维埃经济的发展》,学习杂志社1955年版

请完成:

(1)根据材料回答,苏俄经济在1925年几乎达到战前水平是因为实施了什么经济政策?(2)苏俄实施该政策的背景是什么?

(3)该政策的实施有何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

1.A 2.B 3.C 4.B 5.B 6.D

二、材料分析题

7.参考答案:(1)1921年,苏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2)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3)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第2章探索生命本章测试

第2章探索生命单元测试 一、我能填: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的答题框中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 、钟乳石 C 、珊瑚虫 D 、珊瑚 2、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B、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C、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 D将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作为实验组 3、某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 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3只、2只、1只、10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 A、丁E、丙C、乙D、甲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A、捕食 B 、合作C 、竞争D 、食物网 5、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 、生物依赖环境 6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A、生长现象B 、应激性 C 、繁殖D 、呼吸

7、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动物能呼吸、植物不能 B 、动、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 、动、植物都能排泄体内废物 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8、我国科学家通过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E、调查法C、实验法D、分类法 9、按照正确方法对同一地区内的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测量湿度,三处湿度大小的关系应是( ) A、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 E、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C、草地〉茂密的灌丛〉裸地 D、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10、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 、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1、以下哪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A 、森林面积减少 B 、环境污染 C 、生物进化 D 、生物入侵 12、到了冬天,杨树和柳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而松树、柏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 A、杨树和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E、松柏比杨柳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C、松柏和杨柳进行着生存斗争 D、它们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精选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导学案3(一)共三篇

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 【学习目标】 1、通过时政探究、课堂采访,感受生命需要彼此关切,善待他人。 2、通过观看视频,理解生命的伟大在于创造与奉献,平凡人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3、通过小组合作、学案探究,了解生命的贫乏与充盈。 4、通过师生探究,领悟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自主学习】 1、生命贫乏的原因和表现。 2、生命怎样做到彼此关切,善待他人? ① ② ③ 3、理解生命的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4、平凡人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①

② 【探究与分享】 “传递生命的温暖,你愿意为此做些什么?”。 P117 页“最美巡视员”“最美司机”的事迹。 观点阐述格式参考: 我认为他(做了什么事),体现了(精神或品质),所以人们认为他是“最美”的。

试着画一张你人生的A4纸,看看还剩下多少空白格? 你打算如何安排你接下来的“人生格子”?请回家和家人谈谈你的人生规划。

【知识梳理】 结合课前“自主学习”的知识,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检验预习效果,落实课本知识,并做好课本笔记。 【巩固与提高】 完成《阳光学业评价》:100-101页框题练习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

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 【新知先学】 一、贫乏与充盈 1.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____________,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生命是一个____________的过程。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____________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________起来。 二、冷漠与关切 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生命拒绝________。 2.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________其他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________他人。 3.让我们用________、热情、________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________,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三、平凡与伟大 1.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我们希望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加________。2.在历史上,那些被我们认为是伟大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们生而伟大,而是因为他们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________,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3.创造生命的价值 (1)用认真、________、善良、坚持、________、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2)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__________、民族的、__________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小题反馈】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 ( )1.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生命的质量也会有所不同。 ( )2.只有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才能使我们的生命充盈和丰富。 ( )3.拒绝冷漠、传递生命的温暖,有助于营造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 )4.创造生命的价值必须要放弃个体和家庭的利益。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 探索生命-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探索生命 一、选择题 1.小明要准确量取50 mL的清水,下列仪器应选用() A.滴管B.量筒C.玻璃杯D.培养皿 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与实验是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 B.进行生物学实验时,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则 C.观察生物标本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物 D.测量误差是人为造成的,完全可以避免 3.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器材(试剂),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器材(试剂)的选用正确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叶的表皮细胞结构 B.用碘液来检验玉米种子内是否存在淀粉 C.用沸水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 D.用酸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4.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 A.调查法B.观察法C.经验总结法D.收集资料法 5.下列关于“学习使用显微镜”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光时目镜内看到的圆形光屏,叫做视野 B.只能调节粗准焦螺旋使观察的物像更清晰 C.科学探究中可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修改 D.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设计实验和表达交流 6.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某细胞的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该细胞的细胞质实际上沿逆时针方向流动 B.抽样检测需随机取样 C.进行探究实验时,需要控制变量并设置对照 D.测量实验数据时,为减小误差通常设置重复组,实验数据应取其平均值 7.下列观察生物细胞结构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有几处() ①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 ②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载玻片上滴清水 ③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为物像的放大倍数 ④向右移载玻片可以将视野左侧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⑤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将实验材料制成装片进行观察 ⑥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观察到细胞 ⑦用钢笔画细胞结构简图,要注意用点表示较暗的地方 A.3 B.4C.5D.6 二、实验题 8.回忆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操作过程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 (填序号)。 (2)如果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那③应改为在载玻片上滴一滴______,以保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导学案(带答案)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导学案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组名: 一、 【学习目标】 1、 了解冷战后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认识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2、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3、 掌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二、 【重难点】 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难点: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三、 【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 P97-100,用笔划出关键词 ) 1、 说说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2、 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 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影响、中国的主张与贡献有哪些? 四、 【合作探究】 (对学、 群学, 解决以下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说说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带来哪些威胁?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面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国如何应对? 五、【当堂训练】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时代发展的主题是什么( 2、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趋于缓和,但严重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 ① 地区冲突 ②恐怖主义③民族矛盾 ④宗教纷争⑤毒品蔓延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3、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 争,占领伊拉克。这说明( ) A 、 美国建立了单极世界 B 、 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A 、和平与发展 B 、冲突与对抗 C 、机遇与挑战 D 、文明与进步 即(

C、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宗旨发生改变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威胁人类和平 4、“一个超级大国垮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被削弱”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的真实写照。这个“垮了”的“超级大国”是() A、英国 B 、法国 C 、苏联 D 、美国 5、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 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 格局的特点是() A、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B 、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D 、形成了美、中、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 6、对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战后形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B、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 C、冷战结束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D、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已经形成 7、I960年1月,英国首先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 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洲的“变迁之风”推动了()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 、两极格局的逐渐形成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 、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 8、关于不结盟运动,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C、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D、不结盟运动由发达国家发起 9、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政府主张,各国在政治上都应当做到() A、相互尊重共同协商 B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D 、相互信任共同维护六、【归纳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四课 冷战中的对峙学案 新人教版1

冷战中的对峙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一课,上接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下承苏联的解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特别是霸权主义不断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因而本课有重要地位和教育意义。 【知识梳理】 一、冷战政策 1、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2、原因:⑴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企图称霸世界 ⑵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发展壮大,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感到资本主义制度和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⑶二战的破坏性使双方都不想再次卷入战争,因此,冷战政策是东西方争夺的结果,也是美苏对立的产物 3、冷战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或反对社会主义,推行全球霸权政策) 4、冷战政策的表现: ①政治上实行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的开始) ②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约组织(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成立) 5、冷战结束的标志:1991年底苏联解体 备注:(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成为即将开始的美苏冷战的信号) 二、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成立 ⑴成立:1955年 ⑵影响: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三、美苏争霸 1、50年代开始争霸: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与美国争霸(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战略优势在美国。例如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2、70年代达到高潮:1979年苏军占领阿富汗(霸权主义的体现)

3、80年代有所缓和:美苏双方经济实力下降 4、90年代苏联解体: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结束 5、美苏争霸的影响:①造成了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地区冲突不断 ②美苏为首的两极实力均衡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四、美苏争霸的启示 1、美苏争霸不仅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不利影响,对本国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 2、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好坏,并决定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遏制霸权主义最有利的措施就是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3、中国在美苏推行霸权主义过程中多次发挥过作用,这说明中国在国际事物中特别是重大国际关系中有明显的战略平衡作用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知识链接: 1.美国的冷战政策: (1)背景: ①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③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2)实质: “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3)表现: ①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 ②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开始和结束标志: ①“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②“冷战”结束的标志: 1991年苏联的解体。 (5)影响: 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形成。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探索生命》导学案(附带答案)

第二章探索生命 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

2、显微镜使用:取镜(左手,右手)→

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 自主学习 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结论表达交流等 2、不同相同 合作探究 1、有无纱布/肉能否接触到苍蝇有纱布盖住的肉腐烂,没有产生蛆腐烂的肉不会产生蛆 2、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假设:蚯蚓在光滑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步骤:①把一条健康的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记录30秒钟爬行的距离;②把同样的蚯蚓放在粗糙的纸板上,记录30秒钟爬行的距离;③重复实验2次。 结果:略(为数据)。 结论:蚯蚓在光滑的物体表面爬得快。/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爬得快。(根据结果而定)过关检测: 1、C 2、C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 自主学习 1、略(参照教材) 2、拖住镜座握住镜臂距离桌子边缘7CM 处物镜目镜转换器低遮光器 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物镜粗准焦螺旋镜筒目镜睁开粗准焦螺旋镜筒物像细准焦螺旋物像 3、载玻片盖玻片液体镊子生物材料液体展开盖玻片一边吸 水纸 合作探究 1、(1)①粗准焦螺旋调节幅度大。 ②粗准焦螺旋调节,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侧视物镜,防止损坏物镜;另外,粗细准焦螺旋调节时,应缓慢。 (2)大光圈比小光圈亮些;凹面镜比平面镜亮些。 (3)全倒——上下左右都相反。 (4)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与物像方向一致。 (5)分别移动玻片标本、目镜、物镜,看污点是否移动。 (6)视野变小、变暗。物象放大。 2、短长大小大暗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檫镜纸

3、①气泡周边黑,中间亮;压盖玻片时,气泡会移动、变形;形状不规则。 ②用吸水纸吸/镊子压盖玻片。 过关检测 1、D 2、C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自学目标】 1.掌握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了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 掌握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区主权收复的史实。 2.通过讲述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理解和认识到人 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重点:万隆会议和“非洲年”。 难点:万隆精神和拉美国家维权斗争。 【自学填空】 亚 非 拉 国 家 的 新 发 展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隆会议的与会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有些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不了解,也有些国家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集团的成员国,受到美国在背后的指使。美国还千方百计进行挑拨离间。因此,怎样在万隆会议上维护亚非国家的团结,排除杂音,保证会议的大方向不受干扰,并取得成功,这是摆在中国代表团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产生了巨大变化,摆脱殖民统治的非洲国家越来越多……20世纪5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增至9个。此后,独立运动 在非洲引发了连锁反应,使绝大多数非洲殖民地先后获得独立,4亿多非洲人民 获得了自由和解放……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宣告独立,古老的非洲由此进入全新的历史时期。非洲国家独立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目前,有50多个独立国家的非洲在联合国中占有三分之一的席位,对世界产生着重大影响。(1)面对材料一所描述的恶劣外交环境,这次会议在各国的努力下,最终结果如何?这次会议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立运动在非洲引发了连锁反应,哪一年出现了17个国家的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指的是什么?这块殖民地在哪一年获得独立? 【巩固练习】 1.1955年4月18日,香港《文汇报》报道了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消息。在这次会议上()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2活出生命的精彩 导学案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第二节活出生命的精彩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能力目标: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知识目标: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难点: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导学流程】 一、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他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高能火药瞬间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度,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能否在预定航道达到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并患有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

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我校七年级(2)班同学在了解了徐立平的事迹后,结合道德与法治课文“感受生命的意义”,决定举办一次班队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标题设计】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标题。 (2)【观点思辨】有的同学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为自己创造幸福。请结合徐立平的事迹,谈谈你的看法。 (3)【收获感悟】徐立平在平凡中创造了伟大,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平凡的我们在求学路上正感受着生命的意义,但也难免遭遇挫折,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来增强生命的韧性? 二、随堂检测 1.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下列让生命充盈,方法可取的有() ①阅读好书②专注地做自己热爱和有兴趣的事情 ③走出家门,了解他人不同方式的生活④外出旅行,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生命有贫乏,有充盈。下列生命属于贫乏的是() ①小明不愿意与外界交往,拘囿于自我封闭的圈子里 ②红红抗挫力比较弱,遇到困难就退缩 ③小刚祖上留下多套房产,小刚认为人生从此无忧,无须奋斗 ④花花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努力丰富和充实自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3.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下列行为体现对他人关切的是( ) ①社会各界向灾区捐款捐物②志愿者在地震灾区提供志愿服务 ③解放军战士在废墟中抢救伤员④商品经营者趁机抬高物价,从中牟利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93岁的白芳礼老人十几年来用蹬三轮车挣来的钱资助了300多名素不相识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像白芳礼老人那样自觉营造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良好氛围。这样做 () ①是因为有些人想借此出名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

探索生命的器具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所用的材料应该是( ) A.薄而透明 B.厚实的 C.干燥的 D.完整的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临时装片制作的要求。光学显微镜原理是利用光线透过所要观察的物体,经过放大后时人体能看到起微细结构,因此观察所用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临时装片材料的制作要求。 2、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化为( ) A.擦→滴→撕→展→盖→染 B.滴→撕→展→擦→盖→染 C.擦→滴→展→撕→盖→染 D.擦→滴→撕→展→染→盖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第一步是用吸水纸拭擦载玻片和盖玻片;第二步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第三是从实验材料上撕取一小块材料;第四步是将撕取下来的材料放入水滴中展平;第五步的盖上盖玻片;第六步是进行染色。因此选择的是A。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制作装片的过程。 3、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目镜上标的是10×,物镜标的是40×,请问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为( ) A.300倍 B.150倍 C.40倍 D.400倍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显微镜实际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因此应该选择D。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显微镜实际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4、小明在载玻片上用细圆珠笔写了个字母“b”,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那么它看到的图形应该是( ) A.b B.p C.q D.b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在显微镜视野中所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物像和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 【分析】:在解答这一类题目是,可以将试卷选择180°后,所看的是图片变的显微镜中的物像。 5、在制作临时装片时,一般步骤应该是( ) ①盖上盖玻片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⑤染色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②⑥①⑤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第一步是用吸水纸拭擦载玻片和盖玻片;第二步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第三是从实验材料上撕取一小块材料;第四步是将撕取下来的材料放入水滴中展平;第五步的盖上盖玻片;第六步是进行染色。因此选择的是B。 【分析】:解答这一类题目可以按顺序记住6个字:擦→滴→撕→展→盖→染 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 ) A.模糊、变暗 B.模糊、变亮 C.清晰、变亮 D.清晰、变暗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先用低倍镜再转换高倍镜的时,焦点产生微小变化,需要使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焦,不然视野会模糊;同时,因为放大倍数的增加,进入视野的光线变少,所以会导致变暗。因此本题应该选A。 【分析】:解答本题的方法在于掌握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7、用吸管吸滴番茄果肉汁液,制成的标本是( ) A.切片 B.装片 C.涂片 D.磨片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玻片标本的种类。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称为切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而成的称为涂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的称为装片。因此,本题应该选择C。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玻片标本的分类。 8、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探索之路》参考教案

第二节探索之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 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过程与方法 知道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曲折并富有意义的。 教学重点1、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 2、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1、用黑板讲解象形文字的构成,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等。 2、结合讲故事的方式讲解物理学发展历程。 3、让学生自己阅读后提问,老师讲解。 教具准备图片、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请学生看爱因斯坦的讲话“我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来自一种想要了解自然奥秘的无法遏制的渴望,而不是别的什么目的”。 2、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在自然中、在生活中都有很多神气,面对神奇,人们感到迷茫、好奇、敬畏,人们渴求去探究。“一种想要了解自然奥秘的无法遏止的渴望”促使世界各民族努力探索、坚持不懈,从茫茫1、学生看爱因斯坦的 讲话。 2、学生看书上的引入 语。 名人名言激 励学生。 引入课题。 推出标题。

远古延续至今,并将走向未来。 3、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物理学 的探索之路。板书课题“第二节探索 之路”。 3、学生听讲。 (二)进行新课。 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教师讲述:远古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思索自然界的神奇现象了,而那些能直接刺激感官(如眼睛和耳朵)的神奇现象则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从古人的文字和图画中便可看出他们的一些科学思索。推出段标1: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2、请学生看文字、图形思考。 ①图1-14,甲骨文“殸”。 甲骨文“磬”,好象是一块很大的斜面石头和一只拿着结实木槌的手,这只手正拿着木槌欲敲打石块。石头上分叉的笔画有时被解释成悬挂它的绳子形象,有时又被解释成某种形式的装饰品。磬和耳组成了“聲”(声)字,这似乎表示耳朵听的是木槌敲打磬发出的声音。 ②图1-15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 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字的上部为发出光线的太阳,字的中部为被蒸发的水气,字的下部则为大地。该字 1、学生听讲。 2、学生看文字、 图形思考。 ①学生看图并了 解其含义。 ②学生看纳西族 东巴象形文字。 引入段标 1。 展示了古 人原始思维中 的科学成分。 了解古文明还 停留在朦胧的 感性认识阶 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导学案(带答案)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2、知道拉丁美洲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的相关史实 3、分析思考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 二、【重难点】 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的原因,拉丁美洲和印度的民族起义 难点:分析殖民地人民反抗的作用 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2-5,用笔划出关键词) 1、找找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2、概括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史实(时间、背景、人物、过程等) 3、找出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史实(背景、时间、代表、积极意义等)? 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印度民族大起义在历史上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五、【当堂训练】 1.“不打碎西班牙殖民者束缚我的祖国的枷锁,我的心将不安宁。”这有可能是哪位独立运动的领导者的出征誓言(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哥伦布 D.华盛顿 2.如果以“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你会发现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具有鲜明的特点,其特点之一表现为( ) A.南北联合,协同作战 B.由封建王公领导 C.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D.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3.喜欢足球的同学一定听说过南美的“解放者杯”足球赛,这一杯赛的冠名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华盛顿 B.克莱武 C.圣马丁 D.玻利瓦尔 4.古印度是人类历史上古文明的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成就。新航路

开辟以后,西方殖民者纷至沓来,把它作为征服对象。到19世纪中期控制了印度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国 D.英国 5.1840年,一位英国人说:“关于我们对印度贸易的整个问题是他们是否能用他们的土地产物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由此可以看出英国( ) A.要把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要向印度输入鸦片 C.认为印度经济水平低,商品输出受影响 D.对印度的贸易出现入超 6.在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掌握了革命领导权的是( ) A.土兵 B.农民 C.封建王公贵族 D.印度皇帝 7.当代印度史学家说:“即使在100年后的今天,印度人民仍在赞颂她。英国侵略者管她叫‘魔鬼的化身’,然而在印度人民的心目中,她是一个永不消逝的巨人。”她是( ) A.圣马丁 B.尼赫鲁 C.章西女王 D.释迦牟尼 8.历史上,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小华在学习这一主题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的一栏中出现了错误,这一栏是( ) 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序号人物事迹评价 ①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合众国之父” ②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南美的解放者” ③章西女王抗击西班牙侵略印度民族英雄 ④林则徐虎门销烟中国民族英雄 A.① B.② C.③ D.④ 9.在中外历史上,面对殖民侵略,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下列中外民族英雄中,为国献身的是( ) ①林则徐②关天培③邓世昌④章西女王⑤玻利瓦尔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0.下列人物的行为能体现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这一主题思想的是( ) ①玻利瓦尔②章西女王③华盛顿④林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活出生命的精彩》导学案

《活出生命的精彩》导学案 自主学习,主干梳理 1.为什么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1)有的人把自己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2)生命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3)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2.为什么生命拒绝冷漠? 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 3.生命需要相互关切要求我们怎么做? (1)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地思考并善待他人。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2)让我们用真诚、、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和谐的社会。 4.为什么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 (1)伟人的伟大,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才智和,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2)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的。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时,就是在用认真、、善良、、责任、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5.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集体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导学案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了解二月革命;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正确评价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了解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 学习过程: 【自学导航】 1.二月革命:_______年3月,俄国爆发了“__________ ”,推翻了_______________统治。之后,俄国建立了_______________ 临时政府,它与革命中建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存在,_______________掌握着主要权力。 2.十月革命:____ ___年__ _ 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________ ___ 的方针。___ _月_ __日晚,列宁秘密来到_____ _____的起义总指挥部——________ ______,领导起义。__ __月_ __日,起义取得胜利。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当选为主席。 3.苏维埃政府的措施:苏维埃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______耕种。同德、奥匈帝国议和,退出。 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______________迁到____________。 4.三年国内战争:经过年艰苦的国内战争,1920年粉碎了外国的和国内的,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5.十月革命的意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 ____革命。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 国家由此诞生。它沉重打击了______ _____的统治,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鼓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的解放斗争。 【交流讨论】 1、十月革命武装起义的背景? 2、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性质和历史意义? 3、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课堂达标】 1、人类历史进入新纪元的标志是() A.巴黎公社的建立B.俄国二月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2、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学案: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教学目标 二、(1)、了解慕尼黑的时间、内容以及绥靖政策的危害。 (2)、记住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导火线及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的挑起者。 (3)、记住斯大林格勒战役、珍珠港事件的时间、标志。 (学习重点:绥靖政策斯大林格勒战役珍珠港事件) (学习难点:慕尼黑阴谋) 二、合作与探究 (一)复习与导入 (1)指名回答前一课知识(问题略); (2)谈话过度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自学指导(一)慕尼黑协定和绥靖政策的实质 学生阅读课文P27、28页,勾画、标注(慕尼黑会议【历史上称为慕尼黑阴谋】的时间:1938年9月。操纵国:德、意、英、法。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绥靖政策:(1)含义: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这从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中可以窥见端倪。在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中则更具体化了。“绥靖”一词,来源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意思是“安抚平定”,到了现代,作为政策,它成为一种姑息养奸的做法。(2)内容: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事件是:慕尼黑阴谋。危害: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2、自学指导(二)德国进攻波兰和大战爆发 学生阅读课文P28——30页,勾画、标注(二战爆发的时间:1939年9月1日。导火线:德国突袭波兰。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大影响。二战爆发的两个战场:欧洲战场:1940年4-5月,德军很快占领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导学案(一)共三篇

第二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没有人愿意遭遇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3.明确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 能力目标 1.通过日常观察、内心感悟、实践探究等多种方式,全面理解由于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生命的质童也不一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探究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超越自我,回报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态来关注生命。 2.懂得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善待他人,传递温暖,消融冷漠,共同构建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3.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我们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加绚丽。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活出生命的精彩。 突破方法:这是以理导行的最重要的一环,由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人生阅历十分有限,所以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有效突破这一知识点,教学中主要通过结合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板块和正文内容,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到,在历史上,那些被我们认为是伟大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们生而伟大,而是因为他们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是默默无闻的,他们同样也在书写着自己的生命价值。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探究新课堂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七上第一单元第二章第1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课堂练习

第1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1.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的是( ) A.拉马克 B.林奈 C.达尔文 D.哈维 2.古代的生物学大多用哪种研究方法( ) A.简单的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比较法 3.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是( ) A.哈维 B.林奈 C.沃森 D.克里克 4.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是( ) A.林奈 B.哈维 C.达尔文 D.沃森 5.什么方法的运用使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 ) A.调查法B,观察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 6.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 ) A.实验法的运用 B.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林奈的生物分类 7.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国家有( ) ①美国②德国③法国④英国⑤日本⑥中国⑦韩国 A.①②③ B.②③ C.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 8.科学活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相互交流等。9.远古时代的先民在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过程中就已经涉及了有关生物的形态、分类和行为的基本知识。 10.生物学是一门_________。19世纪初,法国学者__________________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首_________次提出“生物学”。 11.分类学家们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多个界,每个界又分出若干门,可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分类单位。

九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一、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1月至6月。 (2)地点:巴黎近郊凡尔赛宫。 (3)目的:分赃、反苏、建立国际新秩序。 性质:战胜国处置战败国,对战败国的媾和会议,是分脏的会议。 (4)参加国家:27个战胜国,战败国和俄国被排斥。 (5)操纵国:美、英、法。 ⑹大国意图: ①美国:宣扬“十四点原则”,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②英国:继续保持海上绝对优势,削弱德国,但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目的是保持欧洲大陆均势, 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 ③法国: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重建欧洲大陆霸权 ④意大利:扩大领土 ⑤日本:使战时获得的太平洋岛屿和中国山东的权利合法化 l 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区由国联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承认波兰独立)

l 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英法--非洲和中东;太平洋岛屿--日本) l 严格限制德国军备(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 万人,限制海军;禁止空军。(既防止其东山再起,又保留其镇压人民的力量力)) l 德国赔款(悬而未决)德国要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末规定具体数量和期限,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 ⑺主要内容: ①签订对德和约(中 心问题)即《凡尔赛和约》。 (目的:罚惩消弱 德国) 凡尔赛体系——《凡尔赛和约》签订以后,协约国又和战败国签定的奥、保、匈、土签订了和约。构成所谓“凡尔塞体系” 影响:影响: ①使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A、首先,奥匈帝国解体。匈牙利分立,建立新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南部领土被割让给意大利;巴尔干部分地区并入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另一部分归还波兰。

九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5)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大危机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具体原因:生产无政府状态,工人购买力低,生产相对过剩;股票投资活动盛行 爆发:_____ 年10月,_____国开始 范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表现: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特点:⑴波及范围广,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⑵持续时间长,从1929年直至1933年。⑶破坏性极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下降40%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失业工人超过3000万。 一、罗斯福新政 1.原因: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 目的:为了应付经济危机 特点:采用___ __手段 2.内容:整顿金融体系(《紧急银行法案》);中心措施:加强对_____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___ __的企业活动;谈判确定工资工时标准;通过《___ __》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调整农业政策(《农业调整法》);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建公共设施,给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发展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法》)。 3.影响: 成效:①美国经济得到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③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实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标志: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40年,德国占领北欧、西欧(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德军空袭不列颠,英国军民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进行顽强的抵抗。) 2、扩大: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最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4.联合: 德日意法西斯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国际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走向联合。___________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__________》,内容: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作用: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了扭转了战局。 5.转折:1942年7月,___________ ,是二战的转折点;1943年9月,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6.第二战场:1944年,美、英盟军在______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