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06赠序送李愿归盘谷序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06赠序送李愿归盘谷序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

送李愿归盘谷序

本课话题——淡泊名利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生活中难免或有些不如意,人生总会有起起落落。怎样才能平复心灵的创伤?怎样才能找到诗意的栖居地?走入大自然吧,把名利抛之于脑后,安适纯净的大自然会滤去我们心中的烦躁,会纯洁我们的灵魂。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很多人都已厌倦了都市的生活,忙忙碌碌,一无所获,但是城市就像一张网,黏住了无数人童年的梦想,让他们陷在生活的泥潭中永远无法自拔。不过,总有人能挣脱束缚,奔向自己理想的生活。在英国巴斯居住的一对夫妇,厌倦了都市的纷扰,带着三个儿子搬到南太平洋的小岛上,寻找自己心中的桃花源。这对夫妻曾经是酒店老板和IT业经理。8年前,他们一家搬到了南太平洋的小岛上,和土著汤加人一同居住在这里。妻子坦言,自己在巴斯上大学,随后又在伦敦工作,每天的时间都花费在了交通上。为了逃离城市的束缚,她开始了世界旅行,随后遇见了自己的丈夫,两人成家生子后,共同决定搬到这个人迹罕至的小岛上。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诸葛亮

2.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朱熹

3.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辛弃疾4.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

——洪自诚

5. 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

——薛宣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则树旗旄.( ) 罗弓矢.

( ) 清声而便.体( ) 飘轻裾.

( ) 翳.长袖( ) 美可茹.

( ) 黜陟..( )( ) 趑趄..

( )( ) 嗫嚅..( )( ) 膏.

吾车( ) 秣.

吾马( ) 【答案】 máo shǐ pián jū yì rú chù zhì zī jū niè rú ɡào mò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才畯满前( )

(2)秀外而惠中( )

【答案】 (1)“畯”同“俊” (2)“惠”同“慧”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鲜

????? 居民鲜.少 钓于水,鲜.可食

(2)穷????? 穷.居而野处 穷

.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入深林,穷.回溪《始得西山宴游记》

(3)致????? 不可幸而致.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

.千里《劝学》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

【答案】 (1)xiǎn,形容词,稀少/形容词,新鲜的,鲜嫩的 (2)形容词,偏僻的/

形容词,困厄的,处境艰难的/动词,到尽头 (3)动词,得到,取得/动词,到达/动词,招致,招引,引来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武夫前.

呵( )________ (2)粉白黛绿....

者( )________ (3)罗.

弓矢( )________ (4)升高.而望远.

( )________ (5)才畯满.

前( )________ (6)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

之( )________

(7)处秽污而不羞.( )________

【答案】(1)名词作状语在前面(2)名词作动词搽白粉;画黛绿(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罗列(4)形容词作名词高处;远处(5)形容词作动词聚满(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豪壮(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隐者之所盘旋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环绕着飞或走。

(2)奔走于形势

..之途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事物发展的状况。

(3)进退

..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前进和后退。

(4)刀锯

..不加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进行切削加工的工具。

【答案】(1)盘桓,逗留。(2)地位和权势。(3)犹言任免、升降。(4)刑具。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濯清泉以自洁。(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于山,美可茹。(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坐茂树以终日。(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秀外而惠中。(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谓其环两山之间。(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这就是受到皇帝的知遇,掌握了很大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

(2)判断句、定语后置句这些都是遭遇不好、不行时、不得志的人的所作所为。

(3)宾语前置句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

(4)状语后置句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

(5)状语后置句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

(6)主谓倒装句外貌秀丽,资质聪慧。

(7)省略句因为这山谷环绕(在)两山之间。

(8)固定句式,“与其……孰若……”译为“与其……不如……”与其肉体享受安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

[探背景]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34岁。他从19岁到京师求仕,仕途一直坎坷不平,有“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次上书宰相而不理的遭遇,还有多年节度使“幕府吏”的惨淡生涯。贞元十七

年(801),他回长安等候调选,十八年春,才被授予四门博士的小学官。因此,韩愈这段时期的诗文,不时流露出不遇之叹、不平之鸣,流露出相信命运、羡慕隐居的想法。也就在贞元十七年,韩愈的朋友李愿要去盘谷归隐。这个李愿,唐人高从所《跋盘谷序后》说他是“不干誉以求进”“寄迹人世,心游太清”(转引自《唐宋文举要》上)的大隐士。韩愈和他算得是同乡,有老交情。李愿归隐的盘谷,又是韩愈的故里,这真叫他思绪万千!于是写了这篇赠序,一吐心中块垒。

[巧识文]

赠序

赠序是古代序文的一种,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内容多推重、赞许、惜别或勉励之辞。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借隐士李愿之口,尖锐地讥讽了那些声势显赫的大官僚和追求功名利禄的无耻之徒。同时,这篇文章使我们看到了唐代知识分子对待人生、仕途的不同态度,看到了唐代为什么隐逸成风的一个侧面,也看到了韩愈由于仕途坎坷而在思想上产生的犹豫和动摇。

①________②________

【答案】①高洁不污的隐士②趋炎附势的官迷

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开头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段,作者就通过叙述和考释,简要地介绍了盘谷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状况。

强调盘谷“宅幽而势阻”,是隐者“盘旋”的好去处。将人和地两相联系,点明了送别的题旨。

2.盘谷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盘谷在太行之阳。“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写出了盘谷的富饶、美丽和幽静的特点,韩愈的友人李愿就住在这里。

3.文中描绘了哪三种人?他们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末段是赠歌,极写隐居之乐。“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壮之”是意动用法,一笔收束上文。歌词处处与开头照应。歌词可分三层:第一层照应首段,写盘谷的环境之美,第二层写生活在盘谷的隐居之乐,第三层写作者对盘谷的无限向往。作者对友人李愿从以情相送到以志相随。末段与起段相呼应,起到珠联璧合的作用,而且与中段的主要部分联系起来,表明作者爱憎分明。

话题:苏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欧阳公言,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余亦谓唐无文章,唯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一篇而已。”是什么样的魅力让苏轼作出这样高的评价呢?

学生甲:韩愈将人们熟悉的惜别赠言的主题引到新的风格创作上来。全文通过“愿之言

曰”四个字引出,通篇是李愿说话,观点或可出于李愿,或不出于李愿,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通过赠序对象之口自己说出,全用虚笔来写,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如行云流水,写法新鲜奇特。

我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章借赠言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心迹。本文赞美隐士、嘲讽官场,却又不尽是赞美与嘲讽。作者的心情是矛盾的,他并非想做隐士,而是想做一番大事业,做不成则羡慕隐士生活的悠闲自在。

1.写作特色

对照说理,充分论证

这篇文章构思巧妙。文章虽以引用李愿的话作为文章的主体,但在引用中运用了对照手

...法.,既有高官权臣与钻营之徒的对照,又有隐居之士与这两种人的对照,造成强烈的反差,因而对照中寓有褒贬,含有爱憎,这样就委婉地表达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定义:对照式结构是指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分析议论,最后进行总结的一种构思方法。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是非,或通过正反对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作用: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2.写法指导

使用这种结构时要注意两点:

(1)对比必须鲜明、强烈,通过是与非、功与过、荣与辱的对照,突出其中的一个方面。

(2)在字里行间要渗透作者的褒贬、爱憎之情,而不能模棱两可,莫衷一是。

3.迁移应用

以“苦难是一笔财富”为题目,采用对照式论证结构,拟写一个写作提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中心论点:苦难是一笔财富。

正面:人需要苦难,需要苦难的磨炼。(勾践卧薪尝胆)

反面:温室的幼苗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材料)

总结:苦难能磨炼出坚强的毅力和超人的勇气。

1.课内素材

“退之”引发的思考

隐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产物,道家哲学主张贵柔处下、无为不争,因而信奉者多半趋向于当隐士。儒家的人生态度总体上说是积极进取的,对参政的态度也是积极的,认为“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现代学者钱穆先生有言:“大体言之,儒家主进,道家主退,……故知进必知退,乃中国人文大道之所在。”儒道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古人从儒道中获得的伟大的人生智慧,这不仅使中国人获得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而且也实现了自身的身心平衡。

韩愈,字退之。他的名字正好反映了这种文化心理,学习本篇,不可不察。

【应用角度】“得与失”“进与退”“人生的智慧”“诗意的栖居”“执着与飘逸”等。

2.精彩应用

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失去了太阳,可以欣赏满天的繁星;失去了绿色,得到了金秋丰硕的成果;失去了青春岁月,我们走进成熟的人生……生活,需要享受收获的喜悦,也该享受失去的乐趣。

李愿失去了官场中的荣耀,却在盘谷中获得了心灵的宁静;蒲松龄失去了科举后的功名,但他却攀上了文学的高峰——《聊斋志异》;史铁生失去了在一个人最“狂妄”的年纪应该拥有的健康,但他却得到了一片生命的绿洲——《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老屋小记》。我们每一天也都在失去,失去了在金色的黄昏漫步幽径的闲适,失去了在假日里享受海风的爱抚与聆听鸽哨的闲暇,但我们每天又都在收获着,收获着属于我们的梦一般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